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广东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1:57

广东教育论文

广东教育论文第1篇

――《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感言

《广东教育》1952年创刊,至今60年。

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一个花甲。这本期刊,能有这样的坚持,倚仗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教育》生长在教育园地,靠教育人扶持,为教育人服务,几代人的浇灌,让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编者、作者、读者,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共同回味一起走过的路。光荣与梦想同在,甘辛与收获共存,彼此肝胆相照,都是为了一个愿望:表达教育的心声――《广东教育》永远的主题。

六秩回望,还有更多的希望:愿《广东教育》今后的视角更加多元和新锐,教育智慧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精致,以新鲜的思想,先锋的姿态让自己更加坚实和亮丽。

穿过60年沧桑岁月,广东教育杂志社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成绩斐然。自1952年《广东教育》创刊至今,历经60年的时光洗礼,几代杂志社人的辛勤耕耘,广东教育杂志社由当初的一种刊物到今天的八刊一年鉴(《广东教育年鉴》)一网站(南方教育网),已发展成为具有多元化出版方向、跨领域经营模式的综合性教育期刊社。

60年,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精彩纷呈;60年,广东教育新闻宣传事业欣欣向荣。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牢记使命,忠实履行教育宣传的职责;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行业媒体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传播前沿理念、关注热门话题、荟萃鲜活经验、贴近教育生活”,刊物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儿期刊金奖”“全国十佳学术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光荣称号,在加快事业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出色地担当了教育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广东教育杂志社要保持教育期刊的领先地位,就要以60年社庆为契机,面对网络电子媒介的冲击和市场的挑战,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做到: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方向,造就优良的舆论氛围。教育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首。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密切关注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坚持把体现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主张和反映广东人民的教育诉求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发挥主流教育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将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者、读者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实现刊物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责任,从而坚持为我省的教育中心工作营造出优良的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提高刊物质量,成就优秀的文化价值。文化品位是衡量教育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当前,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增长、不断提升,而我省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市场呼唤更有品位、更有个性的教育期刊,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种开放性、先进性的文化。广东教育杂志社自建社以来,其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就一直被读者誉为“良师益友”。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发挥刊物为我省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广大师生服务,为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服务的作用,就一定要让编辑出版的刊物政治有高度,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视野有广度,信息有速度。为此要不断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多刊联动,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服务于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要以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为平台,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提升教育宣传的感染力,真正做到用高质量的言论启迪读者,用高水平的报道传播前沿理念,浓墨重彩地展示广东教育发展成就,生动活泼地宣传本土典型经验,亲切感人地报道南粤教育先进人物,从而以优秀的文化价值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好务。

广东教育论文第2篇

>> 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论潘懋元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潘懋元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思想探析 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贯彻“零缺陷”思想 大学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属性”回归论 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浅析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浅析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解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的少年潘懋元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产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 潘文安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3/20150610.

〔6〕潘懋元.潘懋元文集・问题研究 卷三(上)〔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2,77,208,287,303,276,292.

〔7〕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0.

〔8〕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0.

〔9〕国家教委职成司调研组.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5,(6):10.

〔10〕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序文 卷五〔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2,360.

〔11〕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59.

〔12〕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114-115,10.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19950515)〔20150401〕..

〔20〕苏敏.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J〕.职教论坛,2003,(25):7.

〔21〕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EB/OL〕.(20141030)〔20150601〕..

〔22〕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EB/OL〕.(20070316)〔20150601〕..

广东教育论文第3篇

一、“5创”方法夯基础

为优化中学生物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广东省通过“5创”方法,夯实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的基础。

创建群众性学会。2014年7月,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和探索实践,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学会的悉心关怀和全省各级教研员、中学生物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采取“省中生会-市中生会-县中生会-校中生会”和“省教研室-市教研室-县教研室-校教研室”两线结合四级联动的方式开展活动。

创设学术性标准。为有效促进全省中学生物教学,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研究,研制了学术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论文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奖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秀科组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课例评审标准》等。

创制指导性文件。在创设学术性标准的同时,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还创制了《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普通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广东省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2006-2016年)》等相关指导文件,为全省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

创造多样性途径。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秀科组评选活动、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会议和活动,为全省中学生物教师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

创作示范性成果。在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引领下,具有较强示范性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成果精品》《广东省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广东省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等研究与实践等学术著作,以及“探究性教学”“问题导学法”“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实验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导学、高效课堂”“特级教师、特色课堂”等一系列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质课例。

二、“2促”核心保关键

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在“5创”的基础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课例建设,为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提供了关键的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立基于“5创”,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保障,高层次人才资源库建设已初见成效。通过开展“博士论坛”,为教师搭建交流经验的平台,促进一批博士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多样性学术活动,为教师搭建锻炼自我的平台,助推教师踏上“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专业高阶;通过开展“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现风采的平台,引导教师迈进“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名师殿堂。

促进教学课例建设。得益于“5创”,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课例建设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例推动了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改革。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珠海市、揭阳市、清远市等地优秀教师的优质教学课例被应用在全省各地,乃至多个省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影响广东、辐射全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和评价。

广东教育论文第4篇

粤搭建“多元化”环境科教平台

记者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十三五”环保工作的需求,广东将会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完善环境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将继续积极搭建多种类型的高水平国际环境教育学习与交流平台,为广东储备更具国际视野的环保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及提升全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水平。

据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环保部门不断推动环境科教体系建设,目前,省内高水平、多层次的环境科教平台正在逐渐丰富,如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了华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绿色公民教育、生态文明公众教育、广东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模式等一系列课题共同开展研究;联合了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搭建广东环境教育政府咨询、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广州大学发起成立广州环境教育学会,还与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签订粤台环境教育合作协议;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签订宣教合作协议,以及与中大、华工、华师、暨大四大高校的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扶持广东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新和环境教育发展等。

可以说,这些环境科教平台的搭建与日渐成熟,都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据透露,下一步广东还将会就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面和各相关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更进一步的合作。

环境教育升级“全民化”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环保部门除了与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了多层次的深度科教合作外,还通过“绿色创建”、种子教师、志愿服务下基层、自然学院等项目,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区管理中,不断推动广东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及环境教育普力度的升级。

其中,以倡导“在自然中学习,向自然学习,为了保护自然学习”为宗旨的自然学院自今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学生已分别在海珠湖湿地、华南植物园体验了“自然学院”的部分课程。对此,体育西路小学林雁校长深有感触:“自然学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增长了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唤起了对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据了解,“自然学院”将在广东省内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和自然保护区设置分校点,通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春秋游、社会实践、亲子课堂等公益自然环保体验和自然知识课程,提升学习者的自然感知力,更直接地了解环境问题、学习环保生态及人文科学知识、主动反思保护环境与践行绿色生活的价值,在享受自然乐趣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同时,该项目还将通过“种子教师”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环境教育导师与讲解员,并积极发展高校志愿者作为课程助教,促进广东环保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多样化”接轨国际平台

据了解,近年广东积极打造各类青少年环境保护活动品牌,接轨国际环境教育平台,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通过多项创新推动着广东环境教育向多样化、国际化和时尚化转变。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获悉,首届“国际青少年绿色低碳实践交流营暨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已定于今年7月17日―19日在广州举行。此项活动“落户”广东,标志着广东青少年环境教育接轨国际平台,促进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

广东教育论文第5篇

6月27日,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2013年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探讨我省教育事业在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履行好参谋协调服务职能、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等办公室业务,并研究部署了2014年下半年办公室工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中国教育报广东记者站站长、省教育厅办公室副调研员赖红英,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等,以及全省150多位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梅毅主持。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2013年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阐述了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成才发展通道;五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王斌伟强调,教育局办公室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中枢机构,起着连接上下、协调四方的作用,各地要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工作,要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和论述,当好理论先行的排头兵;二要加强调研,出谋划策,将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中枢,当好参谋辅助的排头兵;三要抓住重点、使督查督办制度化、规范化,当好贯彻落实的排头兵;四要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当好转变职能的排头兵;五要加强宣传,主动引导,当好营造良好社会和舆论环境的排头兵,各教育部门办公室要加强教育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主动策划组织教育新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新闻的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充分运用各种主流媒体,进一步营造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在会上代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王创作了发言。姚侃首先传达在中办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他强调,办公室是教育局综合中枢机构,既是政策落实的前哨,又是服务保障的后院,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各地教育局办公室要立足本职岗位,将提升工作水平落到实处。一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发挥统筹各方、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二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极出谋划策;三要发挥好建章立制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循有章、守有矩、为有依;四要发挥好督促检查的作用,真正做到敢督敢查、善督会查、真督实查;五要发挥好信息报送的作用,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整理、提炼观点,切实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六要发挥好新闻宣传的作用,抓住新推出的“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这一契机,加强舆论引导,抢占新媒体阵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希望各地继续配合与支持广东教育杂志社的教育宣传工作;七要发挥好规范管理的作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八要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配合省语委办大力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三下乡”活动。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对过去一段时期广东教育宣传工作作了总结与汇报:一是广东教育杂志社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创新形式,积极扩大教育宣传和信息覆盖面,增强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使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各市县教育局办公室充分利用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广东教育》等教育主流刊物,开展宣传工作,为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二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非常支持“创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专项工作,创强热情高涨。同时他对2014年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阐述,继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发挥好教育新闻宣传主流媒体的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和典型引路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指出教育宣传工作要心系基层、心系人民、改进作风文风,要创新传播宣传方式,拓展传播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好。广东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期刊,要充分发挥教育舆论引导与宣传喉舌的权威作用,要成为我省大、中、小学广大师生的优秀精神食粮。他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广大师生向《广东教育》《高教探索》《师道》《广东第二课堂》等教育期刊投稿,合力办好教育,创品牌,出精品,共同为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摇旗呐喊,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作贡献。

广东教育论文第6篇

1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农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3%,比1980年的降低了20个百分点[4]。这表明人们的收入除了用于必须的日常支出外,还有较多份额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投资。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发达,投资渠道多元。广东居民的投资对象从简单银行储蓄扩大到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也扩展到房地产、教育和医疗保险等领域。自1994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粤”战略以来,广东的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增速减缓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的绝对数量虽有提高,但相对数量不高,且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表1和图1)。在1995—2009年期间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额均维持在每年300元左右,2009年的支出额为296.7元,远远低于同期发达省市人均教育支出额800元左右的水平,甚至还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偏低,其支出形成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1.2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农村居民自2000年以来的教育文化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4以来下降更为迅速,至2009年教育等支出占比仅为5.9%,大致回落到1991年的相对水平。从整体上看,广东比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都要低。2000—2009年江苏、浙江农村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年均值分别为12.9%、11.5%,同期广东的这一指标值仅为8.8%。显然,在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原本不高的广东农村教育支出占比反而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因为它将影响广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

2文献综述及其评论

2.1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通过刻画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深入剖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性,如刘晔等[5]利用1996—200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中东西不同地区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而郭庆旺等[6]通过构建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揭示不同公共教育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促进作用。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7],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8]。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学者们选取的样本、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存在差异,但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即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发展滞后将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因此,各地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注重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2.2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认可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点自然就落在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总量的增加上,而家庭教育投资支出与收入密切相关。多数学者从居民收入或消费结构视角分析研究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杨明等[1]基于广东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对教育的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相应增长,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越大。而罗楚亮等[9]从教育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提出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教育支出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由此可见,学者对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2.3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研究

关于教育投资比例的研究则聚焦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增加上。当前研究多从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收费的快速增长等视角给出了教育支出占比增加的解析。如杨汝岱等[2]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造成家庭教育支出大幅上升,也改变了家庭对于未来教育支出的预期,导致居民消费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上升。任兆璋等[3]运用动态消费模型对广州市1993—2000年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支出比例均在12%以上,且呈递增趋势。显然,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预测的教育支出占比的增长趋势与现实严重不符,亦难以解析当前教育投资支出占比出现下降的趋势。总之,学者们对于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原因及其趋势判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性、以及区域间支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等领域,而近年来少有学者关注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事实上,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重心都放在家庭教育投资绝对量的增加上,而很少有文献提及教育支出的占比下降问题,其深层原因更是难以得到关注。尽管有些研究涉及到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政府教育支出的关系问题,但从时间上看还需进一步跟进,应分析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此,笔者拟对198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变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纳入通货膨胀和居民的居住支出等因素,解析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成因,以此对近年来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额减少及政府教育支出等公共政策作更深入的反省。

3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到的因素有:政府教育支出、家庭收入、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教育需求等,而较少关注到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的挤占以及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而由于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难以计量,笔者主要分析家庭人均纯收入、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和政府教育支出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3.1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是人均纯收入的函数。随着广东省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虽然物价指数也在增长,但名义收入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明显,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效应的影响也相应提高;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居住、医疗、教育等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家庭支出的各个方面并不同步增长,有快有慢。2004—2008年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9.6%,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6.9元,实际增长了10.7%[4]。而同期教育支出增长却十分缓慢,因而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出现下降现象。从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用于家庭必需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比较大。农村居民在收入的绝对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消费支出对家庭的必需消费支出有较大挤占影响,另外教育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因而虽然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具有累退性质,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总消费支出额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却越低。

3.2通货膨胀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教育投资建立在家庭教育支出上,而教育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一部分。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影响其消费支出结构,并且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加速通货膨胀。为避免通货膨胀时的货币贬值,居民很容易受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而加大当期的消费支出。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上升,教育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大,教育支出产生的收益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见效,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因此,在一定的时段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减小。相反,在通货紧缩时,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选择减少即期消费。由于教育支出的远期收益大,且教育支出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家庭在通货紧缩时一般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支出占比也相应上升。

3.3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房价上涨过快,致使居民的居住支出上升较快。2006年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在政府的诱导下,农民将大部分收入投资于住房。这改变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居民的教育支出。广东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较快。广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占比在2008年达到20%,即使2009年的居住消费支出比2008年的下降了约1.9%,居住支出占比仍达18.8%,比2000年的14.3%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4],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形下,如果住房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收入增速,住房支出势必挤占居民的其他支出,尤其挤占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教育支出。200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居住支出与教育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比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4]。

3.4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双向影响

从全社会来看,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正外部性。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政府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免、对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大力整治等,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直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支出,从总量上提高教育的支出水平。政府教育支出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明显的收入效应。这是因为政府教育支出有效降低了家庭相关支出成本,相当于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居民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教育支出,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然而,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可能弱于替代效应。由于政府教育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现象[10],政府教育支出增长的替代效应明显,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弱化,加上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居民将更多的收入投资于其他领域,以致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伴随政府教育支出的增加而下降。

4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计量分析

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人均纯收入、政府教育支出、家庭居住支出、通货膨胀和广东人讲实际的文化等因素影响。

4.1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模型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的教育支出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教育支出额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且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支出额的增长幅度越小[11]。笔者以广东农村居民家庭相关数据做计量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量时,教育支出额反而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以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为因变量(y),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x)进行分析(其中x>0),有二次函数模型(1)通过检验。y=0.17x-1.827×10-5x2-80………………………(1)t(11.4)(-8.1)(-3.5)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t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程拟合优度达到93.3%。对模型(1)两边求倒数,得教育支出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3.7×10-5x+0.17,令dy/dx=0,得x=4679.8,也就是说家庭人均纯收入约等于4680元时,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达到最高。x<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当收入超过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着收入提高而下降。这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可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增加旅游支出等。广东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已经达到4690元,此时的教育支出达到最大值;2005年以后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支出有所减少。由d2y/dx2<0可知,居民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教育投资的支出弹性有差异,这与广东省农村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支出现状相吻合。

4.2模型修正

模型(1)主要考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忽略了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同比增速甚至达到47%[4]。政府的教育支出可能影响家庭的教育支出。引入政府教育支出变量,对模型(1)进行修正,得到模型(2):y=0.122x1-0.657x2-37.58………………………(2)t(17.39)(-10.83)(-2.56)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1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x2表示人均政府教育支出,t检验均通过,方程拟合度达96%,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从方程(2)的系数可以看出,x1系数为正,即政府投资支出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增加12%。同理,x2系数为负,即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政府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减少66%左右。2000年以前,由于家庭人均纯收入不高,但增长较快,此时政府教育支出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突出。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增长很快,由于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和体制不够完善,其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不显著,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较慢,且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

4.3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计量模型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不仅总量增长缓慢,而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比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多学者采用最为成熟的AIDS模型研究居民消费行为,该模型是1980年由Deaton和Muellbauer引入价格因素创建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12],其线性形式为:wi=i+βiln(y/p)+∑γijlnpj,其中wi代表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p是价格指数,y是总的消费支出,pj是某消费品价格。由于教育消费支出的价格不易量化,故不考虑价格因素,而以Working-Leser模型分析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13-14]。多数学者用此模型描述商品的消费份额关于总消费支出对数的函数关系,即线性恩格尔曲线函数。Working(1943)[13]和Leser(1941)[14]的经验研究表明:商品支出份额和总消费支出对数之间的线性函数形式对许多经济和时间区间数据都拟合得比较好,实证文献将Working-Leser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即w=+βlny,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现将这一模型改进,得到半对数线性模型:w=3.026lny-0.009c-5.272……………………(3)t(11.8)(-7.7)(-4.1)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c表示政府人均教育支出,模型拟合度为89.5%,t检验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δ<0.001。模型(3)中家庭教育支出对数lny的系数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与家庭教育支出额呈正相关关系。显而易见,家庭教育支出增多,其在总支出所占比例就增大;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其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就随之下降。结合模型(1)和(2)的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即是说,广东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额减少,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就下降。模型(3)中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的c系数显示,政府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模型(2)的分析结论一致。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这是当前政府教育支出体制和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已在前面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CPI的数据变化频繁,如采用年度数据计量,将带来极大的误差,因此,笔者不对通货膨胀影响广东农村居民教育支出进行计量分析。另外,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广东人讲实际、求实惠)等,由于难以定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影响,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只能是众多归因的部分解释。

5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笔者展开的探索性研究得出:当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680元后,教育支出增长缓慢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随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下降,且受通胀预期的影响;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弱化。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堪忧。为了顺利推进广东文化强省战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早日实现广东新农村与和谐广东的建设目标,广东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5.1妥善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

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农民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兼顾消费支出的短期与长期效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快完善教科文卫消费的配套设施,引导农民加强教育文化支出的意愿;合理诱导农民的住房消费观念,让农民知晓住房不是奢侈品,避免住房建设中的攀比现象;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推出农村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并进一步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15],使农民愿意分配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支出。

5.2切实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适当控制通货膨胀的上升速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待遇;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创业,继续加大政府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16];政府应多管齐下,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投机,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真实收入,延缓家庭教育支出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拐点出现。

5.3完善政府的教育支出机制,发挥政府教育支出的乘数效应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教科文卫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教育支出的决策机制;改善政府的教育支出结构,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向农村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倾斜,提高教育质量,应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17],将重点投在改善师资水平和办学硬件设施上,显现政府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

广东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是大学生们的理想信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从政治信仰这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体系。政治信仰教育的成效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不断研究新的环境、采用新的对策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接班人。

1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特点与成因分析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几间学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态度等内容。

1.1高度认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但仍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现象 80%的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高度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知度高,②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感深。但是,少部分广东大学生仍然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现象,一些大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仅仅是一个设想,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或实现的可能很渺茫。

1.2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但仍感到前进中缺乏动力 85%的广东大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①广东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较高。②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较高。但是,少数广东大学生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表现出思想上的动摇,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认识不足,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

1.3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仍存在一些疑虑 88%广东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因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①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和态度。②关于广东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认识和态度。③广东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2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的社会原因,也有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2.1国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对大学生无疑是一大冲击影响。如全球化的影视、网络信息等各种信息都渗入到学生当中,弱化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认同。国内的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趋利性、""、"钱权交易"腐败现象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此外,对于广东大学生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也是影响其进行政治信仰选择的其中一项因素。调查发现广东大学生的务实性比较重,相对内地省份大学生显得较为重视物质性。

2.2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当前广东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①实效性不高。②对政治信仰教育新载体的运用不足。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化。同时,家庭的政治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 由于年龄等因素影响,好奇心、新鲜感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在大学生接受和专递特别快,期间既有好的,自然也有大学生无法分辨的负面消极的东西。使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的缺失。

2.4大学生自身原因 青年时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强烈且自尊好胜,极具可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不可预测性、突变性和复杂性。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3.1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3.1.1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事业、并且能以此作为目标,在行动中做到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前进。

3.1.2理论联系实际 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社会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教育,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3.1.3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要求教师既要系统地传授政治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又能贴近社会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形势政策,加入社会实践的相关事例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

3.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①要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地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②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大化地达到教学目标。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真正做到引领作用。另外也要提升教学水平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3.3实现奖励育人、资助育人、关爱育人的政治信仰教育目标 表彰奖励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培养祖国的优秀人才,树立典型,产生影响。同样,大学生中的困难补助、学费资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服务等都可以灌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3.4营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深入开展校风建设。通过校风建设,在校园树立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②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5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拓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培养毅力、陶冶品格,增强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3.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实现政治信仰教育目的 政治信仰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对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把网络建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外在环境。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网络微博、QQ 群、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等新媒介,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不断拓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当然,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也包含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政治信仰教育机构和大社会环境的构造也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田杰.现代性风险中的政治仪式与文化认同--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回顾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0,(1).

广东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东盟;职业教育;广西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2-0033-05

十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突破性成效。广西坚持以职业教育攻坚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共建为抓手,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为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当前,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步入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崭新阶段,东盟连续15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对话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为惠及各国人民的重要纽带,其发展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共赢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法及成效

(一)以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与东盟的合作

一是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从2012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3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联展暨论坛是由教育部及广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西教育厅承办的政府行为,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联展暨论坛也逐渐成为广西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面向东盟的主要窗口。目前,广西东盟国家参展的职业院校达到74所,近200多所院校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

二是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奖学金招生学校达19所。广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广西学习,近5年累计接收留学生4.7万人,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达3.7万人。广西成为全国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成为东盟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首选之地。

(二)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是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农业人才培训中心、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等9个部级东盟人才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培训了农业、语言、行政管理、医药、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达6000多人,进一步深化了广西―东盟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技能的交流合作。

二是建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智库。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和改革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和智力服务。近两年,围绕中国―东盟的交流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数十本,学术论文100多篇,为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奠定良好理论研究基础。

三是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广西不断探索与东盟国家开展多元合作的新机遇。2016年,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广西、云南边境地区11所高职、12所中职、35个对接边境产业的企业单位以及10所东盟国家学校,共同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联盟通过搭建资源共享、中高职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合作、信息交流等5大平台,旨在集聚中国边境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创新合作交流机制,推动职业院校“抱团式”走出去[1],以开放发展带动创新、推动改革,联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促进双边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三)以共赢为目标,实施“职I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行动

一是拓展合作新途径。近20所中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国门,帮助东盟国家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积极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是广西面向东盟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2015年,学校与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2016年,又在印度尼西亚印尼卡拉旺国立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两个中心、双向互通”,助力“柳州智造”与“柳州技艺”走向世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配合广西农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在东盟国家建立农作物优良品种实验站,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了128个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深化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等明确要求“建设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高地”“实施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输出计划”“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并且还制定出台《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和《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专项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发展配套文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政策组合拳作用,在省级层面上对加快发展与东盟的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广西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有效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合作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承担着文化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力。当前,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密切双边多边合作关系的一个新亮点,是广西扩大开放合作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职业院校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在办学经验共享、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联合培养、留学生互派等多领域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广西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化新局面。

(二)有利于深化双边多元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强,广西必将是中国―东盟经济建设中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项目的生力军和受益者。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充分发挥作为对接东盟桥头堡的优势和多年来东盟人才小高地建设成果,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为载体,深入推进实施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品牌工程,促进广西、带动全国各地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多边合作,形成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多边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资源共享,强化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聚焦,共建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三)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新四化”快速推进,一批石化、电力、冶金、海洋、新能源等的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区域和产业发展形成新增长点,在新常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新形势下,亟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了解东盟风土人情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随着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面向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正在逐步深化。广西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改善民生、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的重要任务,而且担负着为“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发挥着输送基础性、支撑性人才的价值效用。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是广西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及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支撑,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四)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和谐

中国和东盟国家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广西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东南亚国家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当前,广西正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积极开展双边实用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升边境地区劳动者职业素质,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红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形成往来频繁、合作众多、交流活跃、关系密切的携手发展局面。

三、存在问题

(一)合作广度不够,规模范围相对较窄

目前,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主要依靠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和每年一次的广西国际教育展两个固定的官方交流平台,双边合作规模、合作领域大多局限于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间开展的学生互换、教师培训、基础技能培训等浅层次、低水平的交流与项目合作,国际职业资格互联互通及认证框架等高层次深入合作并未构建起来,合作形式和途径也较为单一,且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具有更大潜在市场和活力的办学主体极少参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教育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在此基础上很难有效扩大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

(二)合作深度不够,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广阔的合作前景,但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共识与合作深度仍然不够,再加上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差异性,广西职业教育无法满足新常态下东盟各国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亟需创新驱动引领广西和东盟国家提升综合实力。职业教育标准、企业产品及技术研发合作等要实现各国本土化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还没有真正形成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双边物化的高科技成果比较缺失,一定程度上很难体现新的比较优势。

(三)合作力度不够,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的对话机制下双边开展了多领域的经济贸易活动,带动联盟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新常态下,深化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既是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客观需要。目前,面向东盟国家的广西职业教育输出在聚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广西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能源等新兴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实施的合作项目仍缺乏人力资源支撑,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比较欠缺,新常态、新业态、新产能下职业教育服务双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发展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这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就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品质[2],把广西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

(一)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是加强现代职教宣传。利用新媒体,通过境外合作院校加强对与东盟国家开展的教育交流活动进行大力宣传,鼓励职业院校完善英文网站、创新网站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东盟活动,为拓展广西与丝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扩大广西职业教育在东盟国家的知晓度,提升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人文交流基地的重要地位。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I措资金的保障机制,统筹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引导支持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扶持。

三是完善共享长效机制。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建立行业企业与政府、职业院校多元合作新机制,组建国际性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双边、多边认可的人才培养;协调推动各国共建教育质量保障协作机制,激发国际交流内生动力,提升现代治理水平,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以不断顺应东盟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状态融入东盟职业教育发展中。

(二)搭建合作平台,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开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法律、政策协同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快构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建设部级东盟问题研究智库,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东盟教育研究院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东盟研究基地,建设高水平东盟问题学术研究机构,使广西成为东盟问题研究、咨询、服务中心,为东盟各国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政策互通提供决策建议。

二是加强职教新平台建设。利用广西的地缘、历史渊源、人才资源和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等多元主体作用,支持高职院校依托专业优势,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应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广西―东盟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继续推进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职业教育新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合作提供新的对话载体,形成职业教育合作新的动力增长点;建设健全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培训、资格认证、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研究、国际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打造中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职业教育的“窗口”。

三是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培养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东盟人才成长“立交桥”,使中国-东盟联合大学成为推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层次人才引擎,推进“一带一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拓展合作项目,树立特色职教品牌

一是加强学生互换、教师培训、项目输出、技术研发等领域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完善全链条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开展东盟留学生“双万人”计划,建立健全“留学广西”国家基地和广西高校东盟国家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和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继续实施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扩大在校生海外研修、联合培养和访学规模。继续推进与东盟高校开展学历学分和资格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工作,提高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二是建立健全校内外交叉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东盟语种培训,试行“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的人才招生与培养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参与中国-东盟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引进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优质资源,建立合作开放的“双向互通”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稳妥推进境外特色办学。集中广西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高职院校与东盟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和项目,支持有条件的院校“走出去”共建海外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训机构,鼓励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及优势专业开展对东盟职业技能培训,合力共建人力资源区域国际培训基地,构建服务东盟国家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模式、服务当地模式、公共关系模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进或共同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稳步推进部级教育培训中心建设。以特色职业教育品牌为形象,形成多元、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平台,提升面向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深化合作内涵,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计划

一是拓宽广西企业在东盟的海外市场,推动广西高职院校优化对接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14+10”产业的专业布局,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农业技术、工程机械、国际物流、跨境旅游等的项目合作,加大对急需性、短缺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人才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3]。提高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将广西职业院校建设成面向东盟的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成为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广西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是通过联合办学、吸纳培养留学生、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标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示范等项目输出试点。逐步提升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不断探索区域性职业资格框架合作与交流,培育区域对外开放特色。

(五)提升合作品质,聚力构建“一带一路”共同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原则,强化广西与东盟双责任主体意识,共同致力于完善政府推动、行业组织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合作机制,共同深化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订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共识与合作,疏通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发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开放型作用,推M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建设。

二是落实项目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合作模式,利用广西职业院校各自优势特色和东盟各国国情的差异性,把面向东盟的特色化、差异化交流合作项目落细落小落实。以加强质量保障体系为手段,提升合作办学现代治理水平,不断延展职业教育务实合作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合作办学效益,推动联盟内教育资源共享。以立足广西、面向世界的视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优品质、更高水平发展,为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沟通和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撑,打造“教育丝绸之路”,让东盟及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参 考 文 献

[1]梁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建设的战略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1):105-106.

广东教育论文第9篇

【摘要】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探讨“中高本衔接”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分子专业(广东省中高衔接的试点专业)为例,探讨 “3+2”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培养高级技术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中高职“宽口径衔接”模式、高职本科“对口衔接”模式、高分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吴丽旋(1965- ),女,广东人惠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王玫瑰(1965- ),女,广东省汕头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教育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zd2011016,课题主持人:王玫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 中高职、本科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中高职招生方面衔接现状

到2009 年底,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3+X 考试,与高考相似,为中职毕业生专门设置。1995年由广东省统一组织单独命题考试, 实行“3+1” 考试模式,“3” 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1” 为专业技能课程。从1998开始,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班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由原来的“3+1” 改为“3+证书”[1] “证书” 为广东省职业技能证书。 二是成人高考,这是中职毕业生主要选择的升学方式。

从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施“3+2”中高职教育,到2012年,有32所高职院校与149所中职学校对接, 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作为2012年试点专业,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大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宽口径”专业衔接。

(二)中高职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为文科、计算机、汽车等办学要求没那么高的专业,没有围绕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专业,已不能满足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不能适应塑料产业升级的需要。

(三)高职、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虽然广东省有27 所高职和100 所中职的10个专业大类参与中高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本科院校有设置高分子专业,但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型的本科。2011年第二次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为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其中5A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按学科分设专业,后者按行业分设专业[3],见图1。

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参照该分类框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将5A和5B分别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而言,5A1系列的高校在我国被认为包括“985”大学、部分“211”大学, 5A2则包括一部分“211”大学以及大量地方本科大学,人才规格由高到低有硕士、本科和专科;5B则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也包括硕士、本科、专科层次院校,但目前我国只有专科层次院校。在我国,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通常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标准来区分三类高校:5A1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以纯理论知识为主;5A2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5B高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偏重实践性技能。毫无疑问,5A1与5B的人才类型界限比较明确,5A2与5B的界限则不太明显,但基于我国地方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人才。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很多高校都是按学术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即便是本应定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5A2类高校也都有意无意地按学术型人才方向去办学,导致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匮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极不匹配。

二、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必要性(一)能够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广东省“三促进一保持以及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广东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实现中高本教育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的利好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高职衔接也几经波折并逐渐优化。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所以,与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类专业“3+2”合作,通过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宽口径”专业衔接。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从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来看,开设有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偏重于科研,实训时间及条件严重不足,对加工生产线缺乏总体认识;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了一年,在基础理论方面和思维提升锻炼方面存在不足,工作中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本科的学生深入不下去,高职学生提升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使技术型人才匮乏;教育发展的规律及生产力发展都要求双方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资源互补,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新型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发挥中高本教育资源效益,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广东省2012 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打通以后,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化工大类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打通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探索中高衔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本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学科优势及师资等资源,高职院院校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等资源。根据国家、省教育规划改革文件精神,选择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合作,协同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求,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也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打造新型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与措施。探索高职、应用本科对口衔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三、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可行性

1.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契机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广东省教育厅以“通知”或者“意见”的形式,也出台了一系列中高衔接执行条例;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文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广东中高职衔接渐成体系;高职院校也开始与应用型本科合作,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新型办学模式。

2.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高本衔接”提出了要求

广东省是塑料大省, 截止200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3796家,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从业人员超过50万,年产值2372亿元,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同时也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发源地。塑料企业行业调研表明,高分子行业的从业人员涵盖了初级、中级、高级等几个层次,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另外,另外,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万人降低到1694万人,此后四年,该数据保持在1700万人左右。高中毕业生的生源逐渐减少,未来高职的主要生源是中职生,中高职如何衔接,研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日显迫切。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要求高校提供大批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的改革,形成四年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满足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3.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保障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始创于1960年,办学历史长,基础扎实,是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专兼并举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以小型生产为依托,融教学、生产、研究、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五位一体”的综合化实训基地,这些教育资源为“中高本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4.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为“中高本”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

中高本教育衔接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一体化,而中高本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企业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研究技术型人才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整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区分中、高职、本科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差异。[4]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联合多家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制订的《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成型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已上报劳动部审批,每个工种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个等级,为合理构建中高本专业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四、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中高职“宽口径”专业衔接

根据“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一体原则,无论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为区域经济或者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与设置要一体化。专业是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条件,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5]。本案例,选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与广东省石油化工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石油化工专业进行三二分段“宽口径”衔接,以期达到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加力。

(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合理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源头,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根据高分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院校的代表到我校参加《材料类专业中高衔接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研讨会》的研讨意见,再结合与中职学校化工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的特点,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2+0.5+0.5+1.5+0.5形式进行,具体见图1:

图1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衔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八至第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十学期进行。

五、 高职、本科教育“对口”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围绕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双方办学现状等方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专业群建设基础扎实,并可依托双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省级工程中心(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采用“2+1+1”的“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7~8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文静. 广东省高职院校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模式的思考. 高教探索,2008 (4)

(2)赖红英, 广东中高职衔接试点再扩大, 中国教育报, 2012-5-15.

(3)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4)吕江毅,刘敏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