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8:35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1篇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使用相关的数字技术改变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目标。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传统企业的认可。服装企业被这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影响的尤为明显。网络营销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相比其它营销方式表现出便捷、高效的特点。消费者也能通过网络与企业互相沟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加强了,这样减少了很多传统营销渠道中的矛盾。论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服装网络营销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

网络营销;服装营销;营销策略;营销管理

0 引言

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阶段较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在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现状,研究了一些关于网络营销用户特点、网络营销含义、网络营销现状、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如今服装的网络销售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在转变传统服装市场的理念,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首先,服装网络销售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更强,省去店铺租赁、购买、装修等费用,从而节约企业更多不少销售成本来让利消费者。最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直接的共赢。其次,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选择服装需求。服装网络市场的庞大,让消费者有了足够多的选择权,使消费者选择不受局限。再次,服装网络市场具有无限延伸性和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制性。这是服装传统模式怎么都不可能达到的。现分别就国内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做综述如下:

1 国内研究进展

在 2002 年,冯英健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 1 版)中,对网络营销的定义进行了研究。指出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为平台,创建网络环境进行网络经营,为企业实现总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在网络上实施各种营销策略的活动,这一定义也是目前被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引用最多的定义。本书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思想,阐述了许多传统营销中也适用于网络营销的一些方法。本书中第一次揭示了网络营销的实质和职能,同时也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进行阐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此后,多次被选为高等院校的网络营销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002 年,黎志成、刘枚莲通过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并且对网络和传统营销模式下,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

在 2003 年,姚国章指出国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缺乏认识,面对新形势下的网络营销现状,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做到经常维护更新网站的设计,同时也欠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对这两方面有待提高。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开展网络营销的认识,是目前我国开展网络营销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要不断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网络技术人才,为开展网络营销做好人才储备。

2007年,李莉在《论我国网络营销的策略》中对于网站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顾客服务策略指出,并针对每个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2009 年,夏榕在《对我国网络营销策略的分析与探讨》中指出,在战略角度上发展我国的网络营销,使企业能够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应把握时机,迅速占领网络市场。孔祥梅(2008)认为: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市场发展飞速发展,网上消费以及网络一些未知因素等透漏出了网络市场的不可限量的潜力,并在服装网络市场优势与在服装网络市场上的问题解决方法上做出了重要分析,很明确的阐释了网络市场营销的巨大挖掘潜力。肖洁2008认为:在我国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只要量力而行,以客户关系为中心,以服装品牌为引导,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结合,在提高客户的满意与信任度上基础上,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杜庄网络营销得以长久的发展。王姝画(2009)认为:服装企业在选择有效营销渠道模式的时候,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渠道管理效能有很大帮助。2009 年,《论我国网络营销策略》王浩曾指出,网络营销要让企业易于掌握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反馈,就要建立评价系统,以获得消费者满意度的第一手信息。2010 年,王卫在《浅析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网络营销中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物流服务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售后服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制定的网络营销策略,一定要使其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也要符合企业内部自身情况。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消费者受到传统服装营销的影响,网络营销的在线试衣系统不完善,而针对网络营销特点虚拟性的情况,消费者因为无法直接接触到实物,无法感知服装的质地等,以及服装是否能与自己肤色、气质等搭配符合等问题,导致了一部分人网上购买服装的抗拒,从而也成为了制约网络发展的一个很大因素。

2013年朱磊认为物流配送也影响着服装网络营销的发展水平,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的同时,物流配送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配送业从物流配送企业价格不统一,消费者对于本身价格低于配送价格的不满意,到现在多种物流配送企业满足根据不用服装的特性,例如到服装的抗皱性,抗压程度,服装版型不变特性等来制定配送方案的种种因素影响着网络营销的发展水平,我们现在仍需为了实现共赢的状态下,为了营造一个健全的物流系统而不断努力。

2 国外研究进展

网络营销在国外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要比国内起步早,特别是美国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成果也已经形成了体系。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学者们认识到,网络营销更加追求消费者为中心,也比传统营销更具个性和便捷性。

营销理论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从50年代消费品营销,60年代的产业营销到70年代的非赢利及社会营销、80年代的服务及关系营销以及90年代的整合营销的不断进步与改变着。60年代的霍华德的传统理论被麦卡锡做了更好的修饰之后,提出了“目标市场”理论,定义为市场营销的基本组合是4PS:产品(Pru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80年代以来,市场学理论权威科特勒在当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情况下,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的理论,即在传统的4Ps 的基础上加上两个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直到90年代广告学专家舒尔茨等人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r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理论在各国广为流行,我们从IMC更好的诠释了以消费者资料库为中心作为运作基础,即 4C 理论,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 needs),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渠道(Convenience),与消费者的融洽沟通(Communication)。所谓 “营销”是指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用以在自身或者客户之间创造价值转移(或交换)的一系列活动;“传播”或者沟通,就是指思想传递以及不同个体之间或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将这两个概念综合加以认识,“营销传播”,就是指在一个品牌的营销组合中,通过建立与特定品牌的客户或者用户之间的共识而达成价值交换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在某种意义上,营销传播间接的体现了品牌的特征,可以很的应用在与消费者作为交流的用途上,传统的营销传播特点是把营销信息作为单方面的传达,随着网络市场的扩大,垄断的制造商和渠道商,逐渐把权力给予了消费者共享,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做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市场格局改变中,单方面控制权的已经由原来的单向线性逐渐的转化为了双向的沟通,新的营销体制中,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封闭性的线性营销模式,由开发商的单方面创造,到现在以消费者为中心,发现需求,进行开发,再传达给消费者的状态下,获得反馈,如今的市场中,新媒体作为极强的媒介,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方面的进步。

1990 年,罗伯特・劳特伯恩提出了 4CS 网络营销组合,是在 4PS 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早在 1996 年,在斯坦福大学教授WardManson 的《网络营销原理》中,介绍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框架,阐述了网络改变了营销的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2001 年,《一对一网络营销》一书中,cliffAllen 介绍了“一对一网络营销”概念,策略以及实施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年,菲利普・科特勒在他所著的《营销管理》中,对网络营销也进行了探讨。书中谈到网络营销将会逐步取代地点营销,而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营销方式。2001 年,“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化企业》一书中由斯莱沃斯提出了这个概念,这也是学术界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他在书中指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企业也因此改变了战略选择,拓宽了选择的范围。数字化技术使企业的战略差异化和独特性得以体现,使企业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数字化企业不只是有一个规模大的网站,一批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作的员工,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为公司员工和客户设计的价值理念,探索和创造利润的新方法,实现战略差别化的目标。2004 年,朱迪・施特劳斯在《网络营销》(第3 版)中介绍了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了网络营销的营销环境和技术杠杆,分析了所面临的道德和法律,也对网络营销的市场细分定位战略、差异化与定位战略,产品的价格、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以及网络营销管理都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指出网络技术的提高也增进了现有营销效率,改变了消费模式,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

由于网络营销只是属于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因此网络营销不能脱离实际营销环境独立存在,只能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去更好的诠释传统理论以及扩大传统理论新的应用范畴。

3 结论

伴随着在线交易的爆炸式发展,虽然网络营销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与网络营销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限制着网络营销的发展同时,如何对于现在诸多不完善的实践方法和传统营销理论结合,形成属于适合当今的一个完整、系统性的网络营销策略,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同时,中小服装企业若想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跟随趋势让网络营销为之服务,带来利润。本文通过网络营销与实践方法整理,希望企业充分细分观察市场,打造出独具自身特色的网络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

[2]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梅清豪译.《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12 版:600.

[3]舒而茨,凯齐.《全球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6.

[4]王剑锋,肖桂莲.营销网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其建设[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2 期,55-57;

[5]夏黎.基于网络环境的服装营销策略创新[J].现代商业. 2011(11).

[6]郑夙夙.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服装品牌传播策略[J].上海商业. 2011(07).

[7]Watts D J,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s networks [J].Nature,1998,393(4):440-442;

[8]高海波.服装市场网络化营销方案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9).

[9]Bolton,RuthN.,Lemon,KatherineN.,Verhoef,PeterC..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Customer Asset Management:A Framework and Propositionsfor Fur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 32(3):271~292.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销售;市场营销;消费心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促进消费成为企业和商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营销即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主要途径。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服装市场的发展也验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服装市场营销该以怎样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销售目标的达成,成为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概述

1.1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广义的市场营销是相同的,即实现产品、价格和地点的统一,并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以实现销售行为的经济价值。但服装市场营销理论又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服装市场的“客户需要”并不一定是来源于客户的,即时尚领头者可能引导着客户的需要走向;另外,客户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群体特征。

1.2 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

与其他产品营销策略不同的是,服装市场营销很容易通过现实展示而达到营销目的,这包括橱窗中的模特展示和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服装秀。可以说,服装营销的产品展示是服装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也是最有效果的策略。也正是服装展示过程,使消费者对服装产生相应的兴趣和需求,因此,不同的服装展示方式所带来的销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1.3 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

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除了在消费当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兴趣、习惯、价值观、性格和气质等。消费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成为“买”与“不买”的关键。如今的服装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心理状态完全决定了服装销售的成功与否,因此,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以及销售策略的选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

2.1 消费心理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

年龄并不是心理特征的要素之一,但是年龄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念,因此,年龄也决定了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态度,这是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一点在我国大众消费者中尤其明显。出生于60年代的人群,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必须勤俭,因此这个年龄层的大众人群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够用就好”,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材质要求很高,因为结实耐用的服装材料能够减少他们在服装这一项上的花销;而对于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来说,服装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他们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象征,因此,这个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符合我的社会形象”,他们很难接受标新立异的服装,又对服装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2.2 从众和标新立异的心理

服装消费者的个人性格特征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基本态度,其中有两种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值得我们讨论,即从众和标新立异。从众是大众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出人们为什么要从众以及从众心理的社会反映。在服装市场营销中,一款衣服或裤子卖得好,实际上就体现出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大家都买的东西肯定有它的价值”,因此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卖得好”的特征的服装,认为那是符合消费潮流的消费行为;而另外一些顾客则比较讨厌“卖得好”的服装,他们在穿着搭配方面力求标新立异,以凸显自己在生活品位或者审美观点上的与众不同。实际上,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标新立异的心理,都是消费者们在着装和穿搭过程中追求潮流的象征,前者代表了“不出错”的审美标准,后者则象征着“求新求异”的潮流趋势。

2.3 极简主义与时尚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基本观念决定了购买方向和购买过程,因此,消费观念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消费心理之一,在服装营销中,存在着两种消费观念值得我们注意。在现代社会,服装不仅是人们遮蔽身体的工具,还是人们彰显自己的社会身份的方式,从穿着搭配划分人群,成为现代人们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费者力求通过服装穿搭凸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或者艺术范儿,即追求时尚,这是服装消费中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拥有这种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穿搭风格随时添置衣物,并且不在意衣物的质量,只求价格和样式能满足穿搭的需要;而另一类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以“环保”和“简约”为中心,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极简主义”风格。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是既要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要符合简约环保的要求,他们经常有目标地购置衣物,并对衣物的质量和款式有极高的要求,反而对服装的价格要求不高。

3.迎合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手段

3.1 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对于服装市场营销来说,品牌形象就相当于服装设计和销售所针对的人群,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企业应该定期调研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与建议,虚心接受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这样可以为服装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追求快、新、奇,只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文化与他们的个性需求相匹配,就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美特斯・邦威的目标顾客是以20岁~25岁为主的年轻人,这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周杰伦、潘玮柏等港台明星为主的一群备受大学生喜欢的公众人物,因此,这个服装品牌也赢得了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度认同。

3.2 重视多渠道的宣传以带动潮流趋势

现在是信息的社会,大量的媒体广告每天都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品牌产生印象,甚至直接产生忠诚度,同样,对服装潮流的接受和认同也可以借助现代宣传渠道来实现。以今年秋冬的服装流行色:酒红、墨绿为例,无论是服装和时尚类杂志还是公交、地铁广告上的服装主打颜色都是这两种,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就默认了这两种颜色是秋季服装的“潮流”,进而引发了很多人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利用目标消费人群经常接触的广告网络进行服装宣传,为本企业所进行的服装设计“造势”,成为消费者眼中“潮流”的代表,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扩大营销影响力。

3.3 区分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

考虑到由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所引发的不同消费行为,在进行服装市场营销时,有必要区分不同风格,让每种风格的喜爱者都可以在店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这也是利用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不同理解以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企业在服装卖场中设立服装销售区域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楼层分别设置服装销售区,每个区的装修风格可以大不相同,不同的配饰一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另外,还可以将一个大品牌细分成不同的子品牌,每个有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的人群,像艾格女装就分为艾格周末(Etam weekend)和艾格(Etam)以及艾格运动(ES)三部分,艾格周末和艾格运动,就比较适合以极简主义为消费观念的人群。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获得营销战役的胜利,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者的心理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不同的消费心理特征使消费者对服装购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观念,展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消费需要,进而形成了对服装的不同消费模式。服装市场营销在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从品牌形象塑造、潮流趋势的带动和同品牌产品不同风格的划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市场营销,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珊.基于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的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美术文献,2014(2):115-117

[2]王秀.基于女性消费者心理的我国服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4(2):225-227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08-120

[4]孙肇伦.消费心理认同对市场营销效率的影响探究[J].商业时代,2013(1):330-332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3篇

一、服装市场营销的来源与产生

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它是从一般的市场营销的概念派生出来的。那么,要了解什么是服装市场营销,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市场营销这个词早在19世纪就出现,到目前为止,仍有多种解释。早在1931年,美国市场协会定义委员会给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商品或劳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的一切企业经营活动”。在这以后,美国不少市场营销学者都阐述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到了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又下了新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从而创造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标的交换。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商品,并使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是以调查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始,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止的全过程”。从以上的诸多解释可以看出,市场营销的特定内涵,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在研究“市场营销”的含义时,可以理解为市场营销是较广的一个概念,它将随着企业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多变的大市场环境中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对商品的销售目的。由此,我们从市场营销学的诸多理论中,可以概括出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消费者的衣着生活方式的构想和研究,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从而满足消费者的衣着需求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谋求最大利润。服装市场营销同样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服装消费者需求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服装消费者需求结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路问题,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二、服装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及在服装业的地位

1.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加工和生产组织过程比较简单,开办一家服装加工厂,使用较少的资本就能运行。加上学习制作服装的技术简便易学,因此,相对劳动力比较密集。2.缺乏明显的经济规模效应。由于开始建厂时,投入固定资产少,加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赚取低廉的服装加工费,使得服装行业的效益并不明显。3.服装运营环节多,流程长。尽管服装本身的加工流程不长,但每当一件服装新款式的推出,往往涉及很多环节(如:纺纱、织造、印染甚至开发新型纤维生产等多种环节),从服装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所要消耗的时间与时装流行的短周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4.服装市场流行周期短。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服装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型服装面料,使服装的流行季节呈缩短趋势。5.服装市场需求的高弹性。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企业必须从款式、面料、辅料、色彩等方面去设计出多品种、个性化的时装投放市场,这种差异化经营也是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和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6.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服装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使得其价格与价值常常发生背离,这就是人们常常所不能理解的“品牌服装”和“普通服装”的价格差异。一些大的服装企业,为了做大做强,聘用名设计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型面料研制、开发,找明星代言,在电视台播广告等等。使得一件服装投放市场后,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7.相关产业多。服装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服装业的相关产业多。一件服装从设计到产出,它连带了许多相关产业,如:纺织制造、服饰配件、信息广告、加工制作、零售服务等。以上这些服装业的特殊性与市场营销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服装市场营销在服装业中的地位。

三、服装市场营销的作用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服装市场营销学》;实践;体验式教学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以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为核心内容,而《服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细化和延伸,专门研究服装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辨识未被满足的需要,定义、量度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利润潜力,找到最适合企业进入的市场细分和适合该细分的市场供给品而获取利润。《服装市场营销学》同样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结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售问题,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现代服装市场营销要求服装工作者着重研究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幻无穷的服装市场营销环境中,去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各种市场机会,紧紧围绕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努力创造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总体营销活动。

学科特点决定了《服装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一门实训主导型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服装市场的经济现象、解决服装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这与服装市场营销学的特点是不相符的,也不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营销的需要。该课程的教学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让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

依据上述观点,结合行业实际需求,笔者与学科组成员一道,对《服装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性实践。通过实践认为,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自然的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合格的服装营销人才。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从以往的讲授式转变为体验探究式,其过程大致为:在对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一定课时的讲授后,使学生对服装市场营销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但这个初步的“体系”对学生而言是抽象且模糊的,不具有指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此时,组织学生带着这个初步的“体系”投身到真实(或模拟)的营销环境中,体验服装营销的过程和实际内容,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可将抽象的理论消化吸收,转变为具象的营销技能。

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践、重复经历的过程,呈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教师将书本的知识讲授和传递给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这种知识的传递关系很难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而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在亲身经历中主动的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在探索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获得知识。

二、体验式教学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服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理论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理论的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如何让学生通俗易通、有兴趣的学好并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且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服装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变成实践的经验。同时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观点,拓宽自身实践的知识。

三、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承担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角色,而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服装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或结束后都要参加一定的服装营销实践,通过实践才能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深化,而体验式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体验教学使营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服装市场又是一个结构很复杂的体系,服装的季节性、流行性、层次性、地域性等特点,使得不同的服装、不同的目标市场,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是不同的,怎样在服装营销过程中将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与营销理论相结合,复杂的程度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服装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和问题前,试着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现实的问题,通过对繁多资料的分析、推导,并深入探讨,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营销场景,将学生置身于动态的营销实战中,强化学生的营销体验,使学生的营销感觉、营销视野、营销情绪、营销思维、营销经验等关联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生成专业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办一个跳蚤市场,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能力,把他们编成小组,分成采购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根据部门职能的不同各负其责,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轻松学习,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互动过程,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体验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点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是分析、交流、总结。教师通过适当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交流。交流结束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引导控制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服装企业的管理、生产过程、服装市场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等,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那么作为体验式教学方法实施的老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现场引导控制能力。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品牌服装 选择 销售渠道 策略 研究

一、引言

19世纪初英国的一个叫沃斯的人从服装定做开始,由此揭开了服装品牌绚烂多姿的旅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品牌服装已是当今人们需要的最主流服饰,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国内的一流服装企业基本都生产品牌服装。其实不仅是国内品牌准备在休闲装上大展拳脚,国外品牌更是瞄准了这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因此,面对国内外休闲装品牌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最快的营销速度和广度,把产品和服务快速方便地传递给客户。营销渠道的竞争已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品牌服装市场目前的状态来看,产品趋于同质化,价格空间也基本压缩至最低限度,渠道已经成为品牌取胜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饱和市场阶段,休闲装品牌必须在狭窄的品类中分享规模经济,渠道资源比以往各个时期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其实渠道的选择一直是令国内很多休闲装品牌头疼的问题。对于市场上众多的品牌服装而言,探索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渠道结构代价很高,不当的渠道选择使企业品牌不甚重负,甚至沦为品牌流星。曾经以“杉杉西服”在中国服装行业“一言九鼎”的杉杉集团深刻理解“渠道”的制胜之道。赛迪顾问副总裁刘军国日前在“2005年纺织服装企业营销渠道战略论坛”上表示,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合理的营销渠道战略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把握市场、竞争致胜的关键。 如何快速有效地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品牌的营销渠道结构,成为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营销渠道的正确选择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品牌服装销售渠道现状

目前,品牌服装各种经销模式已经不是单纯地单独发展了,各种模式的交叉融合现象值得关注。其许加盟和相融合现象尤为普遍。特许加盟和分别都有其自身明确的优势,但是这两种经销模式的缺点也是很明显。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品牌商和经销商们设法取两者之优点,弥补对方之缺点。例如,商的专卖店也借鉴特许加盟模式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特许加盟中也借鉴的模式给予奖励或不再收取加盟费。另外,自营、、特许加盟等销售模式正互相渗透,相互转换。

实际销售中,为了适应具体的要求,或者双方在谈判中相互协调与妥协,各种模式不再是简单地一锤定音,而是相互借鉴和适时转化的。只要双方愿意,可能随时由转为特许经营,反之也可以;可以自营转为,反之也可以。

这些模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使得原来销售渠道明确的界限模糊起来,甚至有可能发展出新的经销模式。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新模式的定义和特征,但是这种趋势值得思考和关注。

三、国内品牌服装销售渠道主要影响因素

经过对国内品牌服装的销售渠道信息和渠道选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国内品牌服装销售渠道主要影响因素有市场定位、战略目标、企业实力等。将品牌按市场定位进行分类:

四、品牌商如何选择自己的销售渠道

根据自身品牌的市场定位、战略目标和其它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选择销售渠道,并进行适当的组合。销售渠道的选择没有固定或者单一模式的万全之策。这里我们可以提一些建议。

不论处于何种零售业态,都尽量保持品牌统一性,加强品牌印象,主动发展经销商,利用外界的资金和人力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可以扩大品牌知名度,中高端产品发展百货公司专柜;低端产品发展超市、大卖场,可以较快占领部分市场。

五、国内女装品牌销售渠道发展趋势

未来品牌服装的销售渠道重要性正逐步突显。从零售业态来说,百货公司、专卖店是维护品牌、发展品牌强有力的方式,特别注重品牌的生产商、品牌商会偏向于选择这两种零售业态;超市、大卖场和多品牌店是扩大销量的强有力的方式,特别注重销量的生产商、品牌商(或者是在特别强调销量的时期)会偏向于选择这两种零售业态。

从经销模式来说,自营、特许加盟是维护品牌、发展品牌强有力的方式,特别注重品牌的生产商、品牌商会偏向于选择这两种经销模式;批发和是扩大销量的强有力的方式,特别注重销量的生产商、品牌商(或者是在特别强调销量的时期)会偏向于选择这两种经销模式。

参考文献: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童装 整体营销 产业洗牌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未来的中国童装市场必然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如今的童装市场中包含了太多必须考虑的要素。童装营销战略策划应以理性驾驭市场,用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结合各方面的要素和自身发展优势,找到最佳的战略决策,以保品牌立于不败之地。

一、现阶段我国童装产业现状及其营销特点

截至2008年10月,我国童装行业在服装行业中还比较分散,企业规模较小,整体处于累计阶段。如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童装消费已经从数量消费向品牌消费过渡,竞争焦点也向品牌转化。很多企业现在面临着产业洗牌的巨大挑战。这次洗牌,更可以理解为转型。而此时也正是“整体营销”战略大展身手之时。

就笔者于2008年5月~10月对上海、南京、无锡、南通等几个大中城市的童装市场调研来看,现阶段我国童装市场的一个显著的营销特点是:众多童装品牌在做产品营销时,多简单理解为对于品牌视觉形象的营销策划,譬如重视产品的外在包装和以及店面的装潢效果;目前童装市场的另一个特点:种种营销战略、策划方案往往很难把握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可理性的市场洗礼通常很残酷,众多童装企业吃力仍不讨好,巨额的广告投入和看似诱人的促销让利都无法拉动市场的客观消费需求。

仔细推究以上尴尬局面的症结所在或是:中国的服装营销战略策划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启蒙、摸索阶段,科学有效的营销战略策划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全盘考虑和服饰品牌的“整体营销”,童装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其附加值不高,儿童使用周期较快,季节反应短,因而也影响品牌投入的力度和信心。

二、整体营销的概念

1992年,市场营销学界的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提出了跨世纪的市场营销新观念――整体市场营销。他认为,从长远利益出发,公司的市场营销活动应囊括构成其内、外部环境的所有重要行为者,他们是:供应商、分销商、最终顾客、职员、财务公司、政府、同盟者、竞争者、传媒、一般大众。前四者构成微观环境,后六者体现宏观环境。整体营销强调的是营销活动不要局限于部分行为对象,强调营销活动要拓宽空间视野。

整体营销理论还认为,在当今开放的市场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是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去实现其目标。因此,不但要重视供应链上关联企业的市场营销,也要对竞争对手展开市场营销研究。通过加强与竞争者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力求能够影响竞争者的行为方式,使竞争态势朝有利的方面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共同构建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整体营销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运营中一项成熟的理论,在许多领域都证明了其强大的威力。例如:李宁公司针对自己的篮球运动项目,已经搭建了一个完善的体育营销体系:针对西班牙国家篮球队、奥运会、大超、NBA等既有的和新开发的体育营销资源,李宁公司将其与品牌定位及专业化的发展策略有机地融为了一个整体。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结束,李宁公司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体营销这种方式作为公司的核心推广手段得以更深层面的灵活运用。

三、我国童装“整体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

童装营销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先进的营销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营销工具来实现童装价值的兑现,实质上是一个从了解市场、熟知市场到推广市场的过程。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注定童装营销战略策划从单一化趋向全面化,营销服务从注重表面趋向追求内涵。它不仅要体现需求特征,还要体现市场特征和消费习惯及发展要求,体现市场的要求。

当今童装市场竞争激烈,不仅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具体操作能够适合眼前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的市场操作能够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市场的未来变化。在整体营销的影响下,我国的童装企业也大大丰富和扩充了本品牌的营销技巧,可从现实的市场反应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残酷的商战洗礼和有效的消化,童装营销战略策划界开始倡导从产品做起,从提高综合素质做起,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起。综合“整体营销”的微观与宏观十要素分析,结合笔者的童装市场调研实践,总结出“整体营销”战略在我国童装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产品品质至上

中医讲由内而外,以内养外。童装品牌也是这样,没有产品质量的保证,外在包装、营销等方式手段只能是空耗钱财。“品”为立“牌”之本!前段时间出现的乳品事件,正是由于产品质量的问题,从而使其“牌”无立足之本,甚至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见“做品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品质至上。

2.立足人本主义

本质的东西事物才可以永恒发展,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与消费者产生联系:规划设计面向目标消费群的人本需求;根据产品定位,在市场上进行市场细分;在同区域内对人本需求动机进行细分,并结合消费者本体是冲动型还是理智型,在心理上追求的是解决安居、追求生活享乐还是显示身份地位等,从而使目标更明朗,手段更奏效。

同时,童装的消费要兼顾儿童和家长的双重审美,针对婴幼儿服装市场消费对象的特殊性,企业在制定儿童服装营销策略中,更要善于研究家长和长辈们的需求心理及消费习惯。

3.尊重市场需求

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消费者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只有经过准确的市场分析,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不至于发生滞销的情况。童装品牌在发展中必须注意的三点是:依消费需求而生产,避免产品积压;在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进行市场营销战略策划;建立和规范企业营销信息系统,准确掌握市场脉络。

4.紧抓市场机遇

消费者会产生各种需要,如果这种需要能够形成市场,就表明存在一些市场营销机会。当营销机会与本企业的任务、目标、资源条件相一致,企业就能够选择那些比其潜在竞争者有最大优势的市场营销机会。

童装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必须:认清童装市场发展形势,切忌盲目跟风;挖掘并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优势资源;细分、精分目标市场,开发有特色且满足市场消费需要的项目。

5.完善售后服务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售后服务作为销售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众多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售后服务是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尖锐利器。值得注意的是,售后服务可分为“硬”服务和“软”服务,“硬”服务即服装的品质服务保证,“软”服务即人文服务。商家为了争取品牌的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了顾客的基础“硬”服务之后,将更大的精力投放在了“软”服务上,包括建立品牌论坛,传授家长育儿知识,组织评选儿童明星等活动,这些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6.建立公共关系

童装企业必须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吸引消费者,采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如举办各种健康有益的公共活动,提升品牌形象。例:深圳安奈儿品牌在2008年推出了全国性推广活动――“绿色安奈儿,健康进社区”主题活动。

四、结论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洗牌步伐逐渐深入,产业结构较之以前相当优化。此时,对于企业运用营销策划手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童装品牌恰是一个契机。

以上关于“整体营销”战略在我国童装市场中的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如恰当运用于童装品牌的营销战略中,则有助于减少厂家在决策上的失误,改变厂家在经营中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童装开发的整体水平,为企业在新的行业环境下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对于“整体营销”战略的合理有效运用,定将使我国的童装企业在产业洗牌的契机下“由蛹化蝶,破茧而飞”!

因此,“整体营销”战略在我国童装产业洗牌的背景下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理论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十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7篇

(一)传统营销是以6P’S理论为基础的,即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和政治力量(PoliticalPower)六个方面的组合来开展营销活动。而关系营销则是以4C’S理论为其基础与前提的。

(二)传统营销的核心是交易,企业通过与对方发生交易而获利;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双方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生。

(三)传统营销只注重竞争,处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中。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甚至与顾客都是敌对的;而关系营销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与供应商、经销商结成战略同盟;与竞争对手合作研发降低成本,合作渠道开发市场;与顾客保持长久关系赢得顾客终生价值;与政府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自己稳固的网络关系,增强了开拓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竞合的目的在于使参与方都获得收益,达到多赢。

(四)传统营销关心如何生产,如何获得新的顾客;而关系营销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调保持顾客。

(五)与传统营销相比,关系营销更注重为顾客服务,重视与顾客的关系,以获取有关关系方的满意,甚至力图建立与维护与有关关系方的相互忠诚与归属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境界。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加强,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我国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关系营销在我国的产生、运用、发展存在着客观必然性。企业运用关系营销,可以在不断吸引新关系方和顾客的同时,留住老关系方或老顾客;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企业需要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分析竞争者的产品及市场状况,结合自身条件,正确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运用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

二、下述几种新型营销观念对我国企业营销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服务型营销观念

服务型营销也称有形商品的无形性营销。该观念认为,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普及及信息快速传播的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其设计、制造水准已不相上下,使得一些有形产品其有形部分的属性如品质、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小。顾客对商品的判断和选择,主要不再单单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无形属性的一面。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企业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即企业“如何提供商品”,“如何服务顾客”。服务营销将企业间的竞争引向更高层次的竞争领域。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竞争。因此,服务营销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二)包装型营销观念

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源远流长,并一直为世界所称道。可是,在注重人的穿着的同时,却不注意产品的打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披露:我国每年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包装被誉为“无声的推销员”,尤其当人们对某产品不太熟悉时,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产品的包装。在超市,人们往往根据包装来选购商品。精美的包装会使产品身价倍增,消费者愿意付出高价购买。包装的完善不仅扩大了销售,还减少了商品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关系型营销观念

关系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企业界兴起的,它以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为出发点,核心思想是建立发展良好的关系,使顾客保持忠诚。该观念认为,建立有利的商业关系需要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及其它合作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不仅要争取顾客和创造市场,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观念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营销观念的核心是商品交换,这是一种短期行为。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指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则是个长期的概念。关系包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交换,因为如果在两个或多个商业合作伙伴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换肯定会经常发生的。从本质上讲,关系营销不过是对人类商业与贸易活动本源关系的回归,同时顺应了新时期商业和营销环境的挑战。因此,争取稳定的顾客群,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文化型营销观念

文化在全球的商务营销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会影响到营销者在目标国的新环境下做出决策和谈判,具体表现在对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等企业国际营销决策的影响上。文化营销是商品营销发展到最高层次的表现,也是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渗透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中,文化营销应用得当,营销者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而建立品牌文化,已由简单意义上的产品标识演化为综合营销者形象的文化营销,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的鲜明标志,成为营销者进行市场营销的主力。这种无形的“文化力”为营销者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利的支撑,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打造一个品牌,维护一个品牌并创造一个国际营销市场。因此,成功的把握住跨文化营销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因素,制定正确的跨文化营销进入策略,必定有助于营销者在世界经济营销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

(五)生态型营销观念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要求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则要求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获取绿色标志,以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环保要求,冲破走出去过程中所谓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也使国内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绿色冲击,因此实施绿色营销是必然的趋势。

(六)创新型营销观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关于创新的理论最早见于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行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包括创新产品或赋予产品新品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全新共给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从这个创新的经济学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营销创新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它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营销创新的关键是市场。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营销创新的核心是市场导向,其关键就在于了解市场、诱导市场和开发市场。

参考文献

[1]徐俊,中小企业营销的优劣势分析及其营销战略的选择[J],《中小企业研究》2007年第8期P150

[2]黄宪慧韩海波,《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期

[3]彭福伟,怎样看待目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贸论坛,1999,(1)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8篇

(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 从服装商品学的角度切入,首先介绍了服装商品基本知识,进一步论述了商品配搭的形式和影响服装消费的心理因素,最后分析了服装商品配搭营销的功能。

关键词 服装营销;商品配搭;消费心理;营销功能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14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39-02

收稿日期:2015-05-11

作者简介:李彦姣(1986- ),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服装工程与营销。

服装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1]。伴随着社会物质的丰裕化和市场发展的成熟,服装商品学的市场功能日益显著,服装商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服装配搭营销是目前服装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正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厂家的重视和采用。如下基于目前服装行业的营销发展形势,对服装配搭营销及其功能展开的研究。

1 服装商品概述

1.1 单品和品类

单品是商品的最小单位,对于着装者而言是具体服饰装扮中服饰配搭的最小单位,对于服装与服饰企业而言是生产商品的产品线,或者是指生产的一类服装,即服装的品类。对于着装者来说,单品如西裤、牛仔裤、衬衫、大衣、围巾和包包等,更倾向具体的服饰着装状态;对于服饰企业来说,单品如裤子、裙子、衬衫、西装、夹克和风衣等,更倾向于所生产的某一类产品或者某个种类的服装产品线。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着装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的自然功能,而是越来越重视其社会功能,要求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方式,有不同的着装风格。品牌服装企业的经营者和研发者也意识到了这个着装的转变,并加强服装商品企划的能力,以适应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市场变化。

1.2 商品构成

商品构成是服装商品企划的重要内容,是将设计师的设计构想物化为商品的过程。品类组合的内涵决定商品构成设计的成功与否。

商品构成包括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服装商品组合的宽度,指服装品牌所具有的各种商品的品类数,不论每一具体品类的产品数量多少和选择空间的大小。如果某个服装品牌有多种多样的单品可供顾客选择,就说明该品牌的商品组合具有宽广度,同时也可能具有宽广的市场。服装商品组合的深度,指服装品牌各个品类中可供选择商品数量的多少,不论该品牌品类的多少和选择空间的大小。如果组合内各商品款式丰富、色彩丰富和尺码规格丰富,就说明该品牌的商品组合具有深度,同时也可能具有较差异化的市场。宽度和深度的变化,反映品牌对市场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也能够反映品牌的成熟。

服装商品构成一般包括主题商品、畅销商品和经典商品等部分,根据市场要素考虑,各部分商品在当季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各有不同。主题商品也叫“亮款”,是流行的开始,往往表达品牌设计师对流行的理解,主要是体现流行趋势的发展动态,常常作为橱窗展示或者视觉中心位置展示的对象,对整个商品展示具有点缀性效果,能够作为亮点,激发顾客对品牌的好感。畅销商品是流行的兴起,反映的是品牌设计师对市场的密切把握,这类商品具有广泛的流行时尚特征,是创造销售业绩的主要商品;经典商品是流行的沉淀,其款式、色彩等要素特征都已经沉淀下来,成为经典,因此该类商品受当季流行趋势的影响小,销售业绩也相对稳定。

2 服装配搭营销

2.1 配搭的内涵

国内服装配搭营销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属于物质匮乏阶段,购买布料需要用布票才能获得;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纺织和服装工业开始迅速发展,但是仍然是典型的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服装很容易销售出去,企业对营销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这个时期配搭营销的理念开始出现,重点在颜色的搭配组合方面。20世纪90年代,配搭组合的营销理念获得进一步发展,开始重视款式和服装品类的相互搭配。

在服装营销领域,配搭是指将两种以上的服装品类进行组合以形成某种创新性的整体着装风格。通过配搭组合出不同色彩、造型、面料、图案和肌理等新颖的服装视觉,塑造一种典型的服饰形象。优良的搭配技术通过形成某种美好的整体风格,能够促进服装销售业绩,创造双赢的效果。

2.2 搭配的基本形式

2.2.1 色彩配搭

主要是利用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纯度和明度的相互配搭,使服装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整体与整体之间形成一种舒服的色彩视觉效果。色彩配搭通过和谐统一、对比反差等手段,组合出丰富多彩的色彩风格,激起消费者的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促进服装的销售。色彩配搭销售,包括通过与顾客已有的着装进行色彩配搭达到的单品销售,以及通过色彩配搭达到的组合销售。

2.2.2 款式配搭

是指将不同造型、不同细节和不同着装方式的服装,通过款式方面的差异或者统一配搭出不同的造型风格,从而塑造典型的造型特征,并促进消费的产生。款式配搭要考虑款式与人体体型、款式与款式之间的要素。款式与人体体型配搭要能够隐藏体型的不足,展现体型的优势,必须以此为基础,才能进入到款式与款式的搭配。彰显体型优点,遮蔽体型不足的款式搭配,会让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否则相反。款式与款式的配搭内容比较丰富,实质上是服装面料、色彩等要素的综合风格体现。对于普通的顾客,款式效果的差异比色彩效果更难以判断。款式的配搭,是不同服装品类之间,如裙子与外套、毛衫与围巾或鞋子等方面的组合。服装商品宽度和深度都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款式配搭,从此来说,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更加是联系性的工作。

2.2.3 面料配搭

面料是服装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服装的物化形态,因此对服装的配搭具有重要作用。面料既是色彩的载体也是款式造型的载体。对面料的创新性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目的之一无疑是通过面料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促进服装的销售。面料研究的两大方向分别是对面料的功能性创新研究和对面料表面视觉触觉效果的创新研究。在服装配搭营销过程中,主要受到面料表面视觉和触觉效果的影响。

3 服装配搭营销的功能分析

3.1 有利于增加销售业绩

配搭营销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增加单次销售活动的业务数量,将传统的顾客购买什么就销售什么的被动单件销售模式转变为一种整体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种强加的销售。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服饰着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组合配搭的完成行为体系。很多消费者并不善于着装的配搭,而服装营销人员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顾客进行服饰配搭,其实更加有助于顾客的着装品味提升。实际上这是一种具有附加值的服务,营销人员只是顺应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实现了整体着装行为的配搭装扮。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配饰、配饰与配饰的配搭组合无形中增加了单次服装营销的销售数量,从而有利于增加销售业绩。

3.2 有利于控制库存及研发推广新产品

服饰营销、推广产品有多种策略,如产品符号化营销、产品品牌营销、产品展示营销、产品行为营销、价格营销、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产品专业营销、物流营销、企业文化营销、产品绿色营销、产品创意营销和复古营销等[2]。

搭配组合营销通过丰富营销人员专业知识,挖掘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整体销售的理念。在整体销售行为中,无疑进行了一次创新设计,这次创新设计中,包含着人类着装的智慧。一方面,可以将往季的商品通过品牌内在的关联,和当季的畅销品进行配搭,实现一种创新的效果,可以减少库存;另一方面,着装行为中,大部分消费者并不能或者不愿意接受最新最流行的产品,由于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往往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通过配搭营销,可以将最新最流行的亮款和畅销款以及经典款进行配搭,弱化一些效果,让消费者可以接受,从而可以加快流行周期,从而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与研发。

3.3 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很多品牌企业市场业绩下滑突破20%。而做小批量定制服装业务的企业与工作室业绩却能够大大飙升,再次启发了企业家对品牌服装个性化的思考。在当下,定制服装取得高速发展获得巨大市场增长,其显著优势之一无疑是服饰配搭的整体着装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心理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各自服装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消费心理。较开放的女性追求时尚,经常关注时尚杂志或影视媒体,往往会是流行服装的最先穿着者;喜欢户外运动的消费者对舒适轻便的休闲装、运动装有特别的爱好。消费时会选择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产品和服务,避免选择与其自我概念相抵触的产品与服务。伯德里亚尔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

3.4 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服装市场营销的目标之一,服饰组合营销借助服饰搭配理念引导消费者选择,不断地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培养更多的忠实顾客,同时打造品牌定位特色,为企业在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服装配搭营销通过商品策划,提升了产品品质。综合以上几方面,增加销售业绩、库存控制、新产品推广、满足个性化需求,进而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最终达到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3.5 有利于消费信息互动

信息的快速传播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下微博和微信的流行体现了人们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能力。这也使得服饰配搭必须第一时间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流行趋势、色彩、材质和风格,并能与消费者互动,迅速将市场的需求、购买特征和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反馈到企业的市场分析中,使企业把握市场动态,适应市场需求。

4 结 语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应该不断地提高生活的品味和质量,追求形象美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必须,面对这样的形式,服饰配搭是一种整体着装行为,符合消费者的衣着品味提升要求,服饰配搭对服装营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当下有效的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服装市场营销论文第9篇

【摘要】只有通过多种适用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是在服装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的2003年3月才引进国内的,因此,对该品牌营销传播体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量表法、归纳法、描述统计法及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对“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旧有的营销传播体系进行剖析,重新设计了新的营销传播体系,接着对新的营销传播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和评估,反映出营销传播体系研究的重要性。论文先交代了研究营销传播体系的背景、问题及目的,从营销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综述了中外著名学者关于营销传播研究的理论文献,然后对“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实证进行分析,接着用详实的数据和实例说明了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营销传播手段能够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还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出了研究的结论:适用的营销传播手段,是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的重要前提、条件、手段和保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的建议:从研究的问题展开到一开始就涉及的消费者心理学学科领域作更深入的研究。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背景现代市场营销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开发出好的产品,并不能代表该企业在市场上的成功。如果企业不能和顾客进行有效沟通,把商品的有关信息传递给顾客,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企业同样会面临失败的命运。中国服饰业服装品牌经历了从市场需求品牌到品牌寻找市场的成长过程;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营销传播理论也在中国大陆发展起来。服装商品的内涵日益丰富,所包含的服务不断增加,那么,与顾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自然就成为营销传播的根本手段;加之中国服饰业服装品牌的营销传播研究也更多地借鉴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先进的营销传播理论。在学习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从事的实际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该课题作为本人硕士(MBA)学位论文题目。1.2.研究的问题企业要想引导顾客选购自己的产品,只有借助营销传播策略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才能达到加强其销售力度,以此来扩大利润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多种适用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希望通过对有效的营销传播的研究,更多地借鉴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先进的营销传播理论与推广经验,促使国内同行业营销传播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加快服装品牌的推广;希望对我国同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对本人目前所就职的企业有所作为;还希望对我国同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营销传播工作能起指导及借鉴的作用。第二章文献综述2.1.研究的范围和理论范畴本课题是研究怎样开发有效营销传播的问题,即研究“只有通过多种适用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的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怎样确定好传播目标与传播目的。2.怎样设计好信息并选择好传播渠道。3.怎样做好促销预算与促销组合。4.怎样做好成果衡量及管理与协调。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范畴为传播目标与目的、设计信息并选择传播渠道、促销预算与促销组合、成果衡量和管理与协调等四个方面的理论。2.2.文献综述自1980年首先在美国西北大学梅蒂学院提出整合传播概念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营销传播理论体系。营销传播理论兴起于商品经济发达的美国,由D.E.舒尔兹教授于1993年提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整合营销传播进入“系统综效”阶段,其标志为1997年科罗拉多大学汤姆.邓肯教授的《品牌至尊---利用整合营销创造终极价值》一书的出版。托马斯·罗索、罗纳德·莱恩和厄兰·罗曼等著名营销专家也都对营销传播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虽然几种定义在确定整合的对象上有些差异,但它们都强调改变过去那种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及营销传播方式的运用上所存在的相互分离而不配合甚至相互抵触的局面,强调将企业可资利用的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统一管理,综合运用,加强协调,以便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营销传播活动的效率。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美)(2001年)的营销传播理论最终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体系: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一开始就要在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并且必须把目标受众推向准备购买阶段;必须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并且必须选择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来传递信息;必须决定总预算或分项预算并且必须选择及组合好促销工具;必须衡量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必须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3.1.研究设计先建立中心论点的假设树(见下图),接着围绕关键假设对营销传播体系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进行再设计与评估,最后是在研究的结果上推出结论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