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审计体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8:19

审计体系论文

审计体系论文第1篇

【摘要】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审计,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审计的预警性不足、审计的层次较低、审计领域狭窄等。以“免疫系统论”为指导,推动审计实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安全性为一级审计目标;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障内审机构实质独立;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行审计问责制;建立规范的内审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形成信息化审计作业。

【关键词】免疫系统功能实现路径高校内审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对推动审计实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在教育审计环境变迁的背景下,以“免疫系统论”指导教育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历史溯源

审计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与鉴证。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1]。迄今,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内容历经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与受托社会责任三种形态,与之相应,学界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亦由“经济监督论”转为“经济控制论”直至时下的“免疫系统论”。

“经济监督论”产生于民主制度尚不发达的阶段,此时受托方承担的是受托财务责任,其职责是确保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与财务制度的规定。委托方较多关注的是受托财务责任的履行状况,审计重点验证受托方在财务信息处理中,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新运动强调结果至上,更加关注管理绩效。随之,公共受托责任由偏重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并重,且以受托管理责任为主,委托方更多地强调对管理绩效的评价,审计也随之从以经济监督为主转向以经济控制为主,“经济控制论”由此诞生,审计目标更新为对3E的追求,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以往单纯强调经济的发展,一些曾经被忽视的环保问题、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希望政府能够及时发现、解决、防范这些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该建议的推行将公共受托责任由受托管理责任拓展至受托社会责任,在这种背景下,以3E为重点的“经济控制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强化社会管理的需求,新的审计理论呼之欲出。2007年12月26日,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审计定位为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运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概念,将人体免疫系统的发现病毒、风险预警、产生抗体直至最后产生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巧妙地引入审计工作,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现代审计应当具备预警、清除、修补功能[2],审计“免疫系统论”应运而生。

2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现实背景分析

高校内部审计是我国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是对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事后内部监督活动,审计特征显然主要符合“经济监督论”的目标约束,辅以“经济控制论”的目标约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高校办学自不断扩大,学生扩招、基建修缮工程量大增、学校融资投资活动日益频繁,这些都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和管理压力,这些压力引发的各式危机不断显现,例如因巨额贷款导致的破产风险已成诸多高校面临的共性难题,因基建寻租引起的违纪违规案件时有发生。此时若仍施行惯例的事后监督审计模式,对一些即成损失往往无计挽回。要扭转局势,高校内审就必须以主动性来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预防性来提前感受风险、以整体性来看待问题对全局的影响、以宏观性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公开性来促进整改与规范[3],这既是高校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总体思路。

3高校内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路径选择

高校内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审计的预警性不足,未将学校资产资金经营等的安全性目标列为一级审计目标,安全只是隐身于各审计项目之中;审计的层次较低,长期以低标准的“摸清家底、核实盈亏”为审计目的[4],审计领域狭窄,如内控制度审计、问责制落实开展不力;审计建议仅仅针对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鲜见对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如体制制度、法律法规、环境建设进行剖析并从整体上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效益化。

高校内审克服缺陷、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在四个层面展开:体制层面,应当赋予内审机构相当的独立性;制度层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机制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技术层面,要逐步形成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计算机审计作业方式。

3.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安全性为一级审计目标

提高审计层次,加强学校资产资金经营的安全意识。拓展审计领域,强化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包括专项资金(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做好审计调查,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学校宏观决策服务。

3.2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障内审机构实质独立

据调查,2008年江苏省高校的内审独立性不太理想,总体上看,相对于教学、科研等部门而言,高校内审部门所受重视不够,高校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比例仅占28%,其余多为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对外保留或不保留审计牌子。内审独立性与权威性相辅相成,树立权威的前提是保障独立。增强内审独立性,赋予内审机构形式独立,特别是保障其实质独立,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3.3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行审计问责制

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目的在于扩大审计监督主体,功效在于通过审计透明化提高审计质量。当前在审计透明化进程中,众多高校采取的跟踪审计方式将审计关口前移,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统一,有利于审计预警功能的发挥。而审计问责制的推行也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所发现问题的消除和管理漏洞的修补,遏制屡查屡犯情况的发生。

3.4建立规范的内审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

认真执行《高校内部审计指南》,建立规范的内审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的联动协调,促进教育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审计体系论文第2篇

一审计行为规范的回顾

(一)审计行为规范产生的根源。民间审计的产生是以两权分离为前提的,两权分离使企业的产权关系发生变化,其结果是所有者与管理者相分离,导致对管理者监督的必然性,这样就产生了外部审计的需要。随着民间审计的产生,另一问题也随之而来,即审计人员必须是独立、客观和公正的,而且其能力也必须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使审计人员达到上述要求,对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就成为必要了。"审计行为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对其进行规范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准则以衡量其正误并对其进行制约。从行为规范准则来看,法律是十分有效的一种。从英国1753年南海公司事件以来,民间审计走过的路才两百多年。在民间审计产生之初,欧洲各国(特别是英国)的法律已相当成熟。因此借鉴其他职业的经验,采用法律对审计行为规范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且,从法律的本质上看,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可以说法律在民间审计产生之初就承担着对审计行为规范的重任。但不难发现,法律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技术性问题上法律可以说是非议颇多,这样,大众和政策必然要求在技术上对法律进行弥补。因此面对法律的不足和大众的要求,审计界必须对自身不断地进行反省。为此,为整个眠业着想,成立一个行业组织并制定一套职业规范也就有必要,而且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也只有审计职业界才有能力对其技术问题进行规范。因而审计标准等审计职业规范产生是对法律规范不足的一种弥补。

行为规范从本质上看,就是建立一套行为准则对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指导、约束,以使其行为达到预定的效果。对审计行为而言,审计行为规范就是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而对审计主体(包括审计人员和会计公司)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从目前审计行为规范发展现状来看,其形式已呈多样化。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可以归为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规范两种。两种审计行为规范的特点:其一,法律规范是立法机构或其授权主体制定的对审计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行为准则。其强制性和原则性是它的明显特征,这样有利于加强审计行为规范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尽管如此,法律规范的弹性不大,也使得法律规范的作用受到限制。这也是审计职业规范得以产生的动因之一。其二,审计职业规范由审计职业组织制定,它强调的是会员自觉遵守,它的技术性和具体性是其明显特征。它有利于对审计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

(二)对审计行为规范的回顾。从民间审计产生以来,对审计行为的规范日益完善。体现在,一方面,审计行为规范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其内容不断丰富。到目前为此,有法律、审计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后续教育准则和同业复核等。从18世纪英国首先采取法律对审计行为规范以来,法律一直占据审计行为规范体系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界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采用法律对审计行为进行规范。如美国《证券法洲证券交易法洲反国外贿赂法》,日本的商法和《公认会计士法》以及德国的商法等。但如前所述,法律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不可能独自发挥对审计行为的规范作用。而审计职业规范的诞生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从1947年美国AICPA公认审计标准(GAAS)以来,大多数国家都己审计标准。另一方面,各种审计行为规范手段日益协调,不断融为一个整体,审计行为规范不断体系化。以美国为例,美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发展,不断审计标准解释并先后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通过同业复核制度,便审计职业规范已日益完善,加上法律判例不断进行完善,已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审计行为规范体系已达到相当程度的完善。

二我国审计行为规范的现状

我国从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借鉴民间审计的经验,先后通过立法(如《注册会计师法》)和制定审计职业规范(独立审计准则等),从总体上基本建立了一个审计行为规范体系。但我国审计行为规范的不成熟之处仍很多,以下将对其进行阐述。

1.我国审计行为法律规范与审计职业规范的不兼容性问题。我国现行对审计规范的法律有《注册会计师法》和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后者如《公司法》第219条《刑法》、第158条,《股票交易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72、73条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规定》第6、13条等。这些法律除了《注册会计师法》和《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外几乎都末考虑审计职业规范的规定,但《注册会计师法》和《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也没有对其他法律对审计职业规范的引用作出规定。而且在《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中仅仅规定了行政处罚,而根据前文分析,两者的互补性不可抹杀。法律规范是一种原则上的规范,更强调的是法理规定,而对技术性规定的较少。而相反审计职业规范在技术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两者必须相互协调,法律应在规定别是在涉及审计技术性问题时应解决对审计职业规范的引用问题,例如美国在审计案例中多根据审计职业规范进行判断。我国在两者上的脱节必然导致在法律责任界定上的困难,这在现行涉及审计法律责任的案例中也表明了这一点。这样极不利于审计职业的发展,因为,法律在考虑审计行业技术问题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可能不利于保护审计主体的正当权益;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使审计主体的风险加大而加大审计成本,这一点已得到实证上的支持。

2.我国审计质量行为控制的缺陷。我国在1997年开始实行《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其中规定了审计主体应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的程序。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质量。但是,且不论其完善与否,该准则执行的效果却不得而知,因为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执行监督上没有任何规定。而美国从1971年开始实行同业复核制度,对会计公司的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它鼓励所有会计公司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设立的两个部门,并由会计公司对其他的会计公司每三年进行一次审计质量检查。在检查结束后必须向上述两个部门提出复核报告和向被检查会计公司提出评价和审计质量控制改进建议。而AICPA根据检查报告有针对地对被检查会计公司进行审计质量监控或作出处罚。而我国仅仅在每年年末由中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少量的抽查。这种制度的缺点是抽查的量不大、抽到哪算哪,不能形成监督效果。

3.我国审计准则制定中的缺失。审计准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定过程的制约,而审计准则对审计行为规范的健全性影响极大。我国在审计准则制定中的程序问题较少,但在制定主体上的缺陷太大。从我国各届审计准则制定小组构成来看,主要来自会计师事务所、中注协和大专院校。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企业界没有代表。而根据博葬论,不同的利益方有不同的利益,而只有让他们在相互的对策活动中展开竞争才能达到利益分配平衡。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就是这样的协调组织,而我国在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中没有企业代表,将导致企业利益得不到认同。从这方面看,我国审计准则的制定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我国具体审计准则内容的构成不完善,还缺乏管理咨询、税务和编表等具体准则。虽然我国现在管理咨询业等非审计业务还不发达,但这一现状必将随着我国加入WTO而在近期内得到改变。因此对上述具体准则的需求将是必然。

三对我国审计行为规范的完善

1.通过法律界和会计职业界的共同努力,以图缩小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规范的不兼容性。在这一问题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以下途径得到解决:①在法律条文中规定对审计职业规范(如审计准则)的引用。如美国就是在《证券砖》对审计责任问题上直接规定审计人员有举证责任,这样洗间接地造成对审计标准的引用。但这一办法只能在相关法律制定或修改时才能被采用。②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在实施法律时引用审计职业规范(审计准则等)。我国验资业务规范中已使用了该办法,应该比较容易实现,可以进一步拓展。③在审计诉讼案的审判组中吸收审计职业界人员,这一办法也可以通过对审判人员进行审计知识教育得以实现。

审计体系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基本规范》对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审计委员会职能的转变、制约其职能发挥的因素及改进建议。提出审计委员会应该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为导向,向服务型转变;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和股权结构是限制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应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审计委员会是监督企业制定和执行内控制度的主要机构。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委员会职能;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机构

新《基本规范》虽然在形式上借鉴了美国《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IC)的五要素框架,但内容上却充分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八要素框架的实质,始终贯穿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并在文字上给予了更中国化的定义和细化。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新《基本规范》),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体现了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正在向国际接轨。

《基本规范》将审计委员会确定为监督企业内控制度制定和执行的机构,明确提出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这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公司内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职能也在发生变化。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

(一)现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的原则,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来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可以看出,新《基本规范》有效地整合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将三者归结为风险控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关注重点。

(二)新《基本规范》对审计委员会的要求

新《基本规范》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除了这些明确的规定以外,规范中时时刻刻突出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因此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渗透到了内部控制的全过程,它能否准确地定位、明确自身的职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对企业能否真正贯彻新《基本规范》的精神内涵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审计委员会的目标应与企业内部控制紧密结合,可定为:监督和报告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确保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合法合规,确保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也应该由传统的关注公司财务收支、监督企业经济效益而有所扩大和发展。新《基本规范》突出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到全面内部控制的转变,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大大凸显,因而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也不应仅仅还停留在监督公司的财务和经济效益上,而应对企业的机构治理和管理起到更加积极地作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在2009年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会上的发言,结合《基本规范》的精神,笔者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该有以下职能:

1、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向董事会、股东大会汇报。

2、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为导向,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他们的行为合规、合法,无行为,并审查经营决策的结果,对董事会、经理层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行为进行评判,适时对不当的决策提出批评和建议。

3、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影响我国企业审计委员会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1、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受到限制

我国的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对董事会负责,难以实现对董事会的监管。美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规定审计委员会委员应当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且除作为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委员会成员外,不得从公司中接受任何咨询、顾问费或者其他酬金,也不得为公司或者其子公司的关联人士。(见《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规定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但是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不健全,并且企业的独立董事通常由大股东、董事会推荐产生,独立董事依附于大股东,独立性不。另外,独立董事因为不在企业内部担任其他职务,对公司的相关信息了解不足,加上他们分心于其他工作,参与性不够,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

2、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制约审计委员会发挥职能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特征是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的比例占65%以上,且不能流通,而占上市公司股权比例35%的流通股相当分散,从而形成非流通股股东的过分集中,即存在所谓的“一股独大”现象。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由非流通股大股东掌握,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对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有实质任免权。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另一个特征是国有股、国有法人股的产权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国有产权虚置,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高级经理层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即形成了“内部人控制”。

这样,处在董事会之下的审计委员会既被大股东所掌控,自然也被高级管理层所控制,无法实现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

总之,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即使建立了良好的内控制度,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缺乏必要制约,董事会和管理层任意超越内部控制,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成为一纸空文,在战略及经营目标实现方面的风险控制严重缺失。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发挥受到限制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五条、第四十四条的要求,企业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内部审计委员会主要是由独立董事构成,人员有限,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也不多,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的具体工作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监控企业的内部控制。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一般都在管理层领导下工作,独立性不强,容易被上级领导的意志所左右,再加上目前上市公司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许多限制。再次,基于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面子”、“关系”、“人脉”等复杂的人际交往环境,企业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利益时有冲突,难免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和报告,降低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向审计委员会提供真实、有效、有用的信息,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也得不到发挥。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能

(一)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建议适当扩大流通股的数量,增加机构持股,削弱超级大股东的权力。董事会和经理层严格实行职务分离,只有公司的治理机制得到改进和完善,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加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是没有法律保障的,缺乏一个强制性的关于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制度。我国应该加紧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范,专门对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目标、职责、工作方法、成员等做出规定,以更好地指导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审计署应该成为制定审计委员会相关法规的主要发起和推动部门,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和其他国外相关规范,尽早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和上市公司治理现状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6.6.28

[2]李东燕.浅析我国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2009(7):144-145

审计体系论文第4篇

审计管理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采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方法,作用于审计活动的过程。基于我国审计是建立在行政体制下的政府审计,其审计管理既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同时也具有公共管理的性质。审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于审计业务活动的始终,不能仅限于审计活动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阶段,审计计划、审计组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直至审计资料归档等各项工作,均需要进行严密、科学地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和优质。

一、改进审计计划编制方式,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安排审计计划,要做到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计划是审计管理的基础,审计机关应将审计管理的重点放到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上来。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审计机关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统筹兼顾,多考虑审计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要求,把握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的协调和平衡,不能被动地跟热点,而应主动地找热点。要多与国家经济监督、政策制定及其他权力部门以及中央大型国有企业沟通,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项目安排要考虑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特点,给各地一定的自,调动基层审计机关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通过审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加强计划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夯实编制基础工作。要保证计划编制时间,细化计划编制前的工作,完善编制程序,成立由审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和计划管理部门参加的计划编制小组,在充分掌握计划期内可用审计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统筹安排审计项目的实施时间、地点、内容和目的,增强审计项目间的内容和目的上的联动性,缓解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繁多的矛盾。

(四)审计机关确定审计项目时,应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审计,浪费审计资源。

二、切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一环节。审计质量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作为审计最终成果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二是指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是基础,它决定着审计报告的质量,而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又要通过审计报告加以反映。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审计成果的大小与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对审计规范的遵循程度成正比。所以要实施科学的控制方式,提高这两项“程度”,从而取得高质量的审计成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审计体系论文第5篇

1.1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大多数院校审计专业的实训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课程实训教学安排上没有系统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衔接性,致使实训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和缺漏的现象;同时实训课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实训资料简单过时,与现代审计技术极不配套。这些都与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校内实训教学内容较少

审计专业对审计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各高校校内实训都存在实训内容少的问题。目前校内实训主要有手工审计模拟实训和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两种方式,其中手工模拟实训需要大量的企业真实账证及报表等作为实训资料,而学校能够取得的实训资料通常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至两套会计业务,会计期间也较短,一般仅为一个月。而企业真实会计业务往往复杂得多,舞弊手段也千变万化。而在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中,教师往往只对软件功能进行介绍,重视学生对软件的操作,忽视运用软件进行审计的教学。学校实训教学内容少,主要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审计实训资料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审计资料一般需要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全部财务资料,但企业往往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等原因,不愿为学校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从企业获取的财务资料还要经过老师的筛选、补充,要保证资料连续、相关以及数据的勾稽关系,难度很大。其次,高校实训教学研究及开发能力不足。实训过程中收集审计资料要通过审计软件平台提供给学生操作,需要建立数据模型。而当前的审计教师实践经验普通不足,很难为审计实训教学提出有力的教学研究、开发和实施的技术支持。最后,高校的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校对审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起步软晚,要改善实训教学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1.3校外审计实训效果甚微

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训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审计工作环境,掌握审计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将审计校外实训列入教学计划,并且制定了相关实施制度和考核方案。但从效果上看,审计专业的校外实训与预期普通相差甚远,多数只是流于形式。主要由于学生对校外实训不重视,不能真正参与实习单位实际操作。加之校外实训基地一般较为分散,指导老师很难系统地指导和参与整实习过程。部分实习单位出于项目保密原因或者项目规模大、时间长,以及学生自身能力能的原因,不愿将学生安排到主要业务岗位,使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审计操作,无法了解审计过程,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还有部分实习单位规模过小,相关资料不全,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配合相对较好的实习单位,也只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和资料,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致使实习效果不容乐观。

1.4教师的实训能力欠缺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与理论教学不同,教训教学要求老师即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精通审计实务、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又要有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审计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多数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不熟悉审计工作的实际运作,又缺乏必要的调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很难真正指导学生,不能深入分析、挖掘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审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导致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欠佳,达不到预期目标。总体上看,真正具备一套完整的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教师还十分缺乏。

2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

审计专业实训教学要始终体现审计活动的特点,将实训教学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实现实训体系的仿真性优化。

2.1构建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应根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审计专业实训课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以“即巩固理论知识,又增加实际能力”为基本原则,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课程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注重前沿审计技术的吸收和运用,将综合案例分析、各课程的同步实训与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基地实训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从知识结构到实践能力全面合格的审计人员。实训中增加设计性内容,增加仿真内容比重。在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深度方面,除了基本审计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处理,如资产评估、风险的评价和控制等等;广度方面,不仅局限于审计专业知识,还应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企业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针对实际状况的设计性实训教学内容,例如,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审计,让学生亲自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最终完成审计报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优化方案;对具体企业,根据实际管理和财务状况确定内部审计重点,执行内部审计等。这些研究性实训内容的加入,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实际审计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认为实训只是简单的验证性练习的错误观点,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去体会真实审计环境。适当加大实训学时的比重,但是不可过多的强调实践学时而忽略理论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训课程的考核,提高学生对仿真实训课的重视程度。考核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审计过程的理解和处理过程是否合理、正确。

2.2改善校内、外仿真实践环境

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审计仿真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当务之急。仿真实训过程可以简单再现的真实场景,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很多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无论从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还是关于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企业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另外,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是解决实训内容缺乏的渠道之一。校内实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仿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仿真实训结束后,深入事务所和企业进行校外实训还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校外实训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仿真实验的效果,同时在校外实训中也可以更好理解实际审计过程。同时在实训中可以请企业相关人员向学生介绍实际操作各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亦可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要与实习单位充分沟通,使实训落到实处。

2.3提升实训导教师的实践能力

审计体系论文第6篇

行为审计的主题是具体行为,主要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查找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此种类型的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及一些内部审计的主要业务。然而,到目前为此,行为审计的相关准则尚没有建立起来,审计实务主要是凭经验进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为审计理论不成熟。在行为审计理论的诸多问题中,行为审计理论框架是最基础性的问题。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尚没有直接研究。笔者认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虽然应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其理论框架可以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来构建,同时,必须采用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审计理论框架研究学术观点分歧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研究没有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一些文献提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来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理论构建方法。本文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二,行为审计理论包括哪些核心要素?第三,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审计理论框架及行为审计理论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为基础,阐述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文献综述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二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关于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形成了一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认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只有一个起点,但是,对于这个起点却有多种观点,主要的观点包括:哲学起点论(莫茨,夏拉夫,1990);审计专业假设起点论(Schandll,1978);审计目标起点论(李若山,1995;谢荣,2011);审计本质起点论(阎金锷、林炳发,1996;蔡春,2001;徐政旦,2004);审计环境起点论(刘明辉,2003;赵华、许福敏,2004);受托责任起点论(冯均科、陈淑芳、张丽达,2012;李明辉,2011)。多元论则认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有多个逻辑起点,主要有二起点和三起点,例如:审计动因、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结合论(吴联生,2000);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结合论(刘冬荣、李香花,2005);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结合论(江金锁,2004;陈燕,2005;施玲、王愫、唐建华,2008);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结合论(杨蓉,2011);审计目标和审计环境结合论(李钢,2004;王振鸿、侯斌,2006)。 

关于审计理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不同的观点,蔡春(2001)将国外的主要观点归纳为莫氏模式(莫茨,夏拉夫,1962)、尚氏模式(尚德尔,1978)、安氏模式(安德森,1977)、李氏模式(汤姆·李,1984)、弗氏模式(弗林特,1988)。同样,国内也存在多种观点(徐政旦,2004;蔡春,2001;石爱中,2008;陈汉文,2009;杨肃昌,2012;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 

以上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的简要概况。这些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审计理论框架的认识。然而,无论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还是审计理论要素及相关关系,都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表明,一些文献的研究存在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没有将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而是坠入了简单的线性思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认识论上有所更新,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改造(郑石桥,2014)。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行为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对它的研究却很少。国外的代表性人物是日本的鸟羽至英,他将审计主题区分为行为和信息两类,从而将审计区分为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认为行为审计研究要关注如下特定问题:需要就评价标准达成共识;通常审计人被授予较大的权限;往往缺乏确定的审计命题;只能提供消极保证;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鸟羽至英,1995)。国内文献,谢少敏(2006)在其教材《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中提到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的概念,并介绍了鸟羽至英教授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涉及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已经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但是,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三、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行为审计研究对象 

构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毛泽东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行为审计学是否有自己的特有研究对象呢? 

本文认为,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缺陷行为是行为的下位概念,是行为的一个子集。除了缺陷行为这个子集外,行为还包括正常行为,也就是缺陷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缺陷行为不能有效地履行经管责任,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是指明确违反了委托人意愿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瑕疵行为是没有采用最合宜方案的行为或不作为。总体来说,缺陷行为是存在改进潜力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改善,经管责任的履行会更好。这里的正常行为是与缺陷行为相对应的,这些行为的实施对经管责任的履行产生了正面的效果。

根据行为及缺陷行为的界定可以发现,以鉴证缺陷行为作为核心内容的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说,行为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从历史上来看,公元前3 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委任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员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文硕,1998);公元前1 000多年的西周时期,宰夫就具有审计职掌,主要是检查百官执掌的财政财务收支(吴泽湘,2002)。这里的履行职责、财政财务收支都属于行为,这些审计都属于行为审计。从后来发展的各审计主体来看,民间审计根据委托可以实施商定程序;政府审计业务有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审计业务有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等(黄溶冰、王素梅、王旭辉,2014)。商定程序、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都具有行为审计的内容。从当代中国政府审计来看,预算执行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合规审计、建设性审计、中国特色绩效审计都非常关注行为是否合规,从本质上来说,当代中国的政府审计都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 

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行为审计学以这种独特的行为审计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理论和方法。 

四、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理论要素组成 

行为审计学研究行为审计的理论和方法,行为审计理论以其中的理论为核心,而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关注的是行为审计理论究竟研究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哪些问题的研究属于行为审计理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构成要素。第一,什么是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本质。第二,为什么需要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需求。第三,行为审计究竟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目标。第四,行为审计究竟审计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客体。第五,谁来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主体。第六,行为审计究竟审计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内容。第七,如何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机制,也就是关于如何进行行为审计的制度安排,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 

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作为行为审计现象的观念总结,应该包括下列要素: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一般来说,将审计环境之外的理论要素称为核心理论要素,所以,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由核心理论要素和审计环境组成。 

五、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行为审计理论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各要素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联系是指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它以自己的存在方式规定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是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关键,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体的要素间发生数量比例关系的变化,也会导致整体性能的改变。总之,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结构来实现的(贝塔朗菲,1987)。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上都是线性思维,从逻辑起点出发,顺序确定不同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这些确定大多没有说明理由。根据系统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非线性的,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行为审计是一个复杂系统,无论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是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既然要素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所谓的逻辑起点问题也就意义不大。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根据上述思想,本文前面确定的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表达的主要思想如下:第一,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的外部元素,它与理论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交换关系。第二,除了行为审计环境之外,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核心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而是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二)行为审计环境因素及其与行为审计的关系 

环境是指系统与边界之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客观事物或其总和。系统边界将起到对系统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过滤的作用,在边界之外是系统的外部环境,它是系统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由于系统的作用,会给外部环境带来某些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外部环境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都必须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否则,将难以生存与发展。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例如,就国家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国家治理特别是政府治理是其行为审计的重要环境要素,这个环境要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都不同。就内部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公司治理是其重要的环境要素,公司治理构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也不同。 

根据系统论,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交换关系,行为审计也不例外。行为审计环境提供了行为审计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行为审计有资源和压力两种输入。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提供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资源、激励或其他条件,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入,统称为资源。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施加约束、扰动、压力甚至危害行为审计的生存发展,是消极的作用、不利的输入,统称为压力。不同行为审计环境造就不同的行为审计。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选择,当行为审计环境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行为审计在发展变化中有许多可能的结构状态,行为审计环境选择那个与自己相适应的结构状态,使之稳定,成为现实。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选择,行为审计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行为审计环境能否满足行为审计的输入与输出要求,是行为审计能否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行为审计对审计环境也有功能和污染两种输出。给审计环境提供功能服务,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出,统称为功能。行为审计自身的行为,有时有破坏审计环境的作用,即不利的输出,称为对审计环境的污染。总之,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上述思想体现在图1中。

六、结论和讨论 

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查找缺陷行为,其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理论并不成熟。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 

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从古今中外审计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审计理论构成要素。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包括: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严重滞后于行为审计实践,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对行为审计实践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发展行为审计理论,为行为审计准则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此外,由于中国政府审计主要是行为审计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人将审计行为的特色作为中国政府审计特色,这种观点可能不利于借鉴和总结其他国家的行为审计经验,就行为审计本身来说,各国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所以,对行为审计理论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具有国际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行为审计实践。 

【参考文献】 

审计体系论文第7篇

关键词: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24-02

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国内审计文化研究日臻繁荣,故探究目前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理清未来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不仅有大量的期刊文章,而且已经有专家出版专著,分别从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审计文化内容要素、企业文化、不同审计种类的文化等角度开展审计文化研究。

一、从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审计文化

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审计理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莫茨·夏拉夫的审计假设起点研究拉开审计理论研究的大幕开始,业内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刘明辉,2003);以产权理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万力。2007);以审计目标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杜宁,2002);苏孜(2001)则提出二元论,即将审计目标和环境结合起来作为逻辑起点来研究审计理论。2004年,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则从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满足的条件人手,提出了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切人点和导向,并以此为基点构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框架:审计文化目标——审计文化理念——审计文化制度——审计文化建设,提出审计文化建设以“人、法、技”为核心,将审计文化研究上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年,陈正兴、周生春撰写出版了《审计文化研究》一书,从审计文化的概念人手,阐述了审计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及原因和方法,并从文化的不同视角,如环境、结构、功能和变迁等,探讨了中国审计文化的历史、现状与理想模式,提出审计文化建设的思路。同年底,审计署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明确了审计文化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用及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原则与途径。的确,这些研究成果使审计文化研究在2004年达到了一个高峰,业界从不同视角大力开展对审计文化的研究。

二、从审计文化的内容要素进行研究

现阶段,我国审计文化研究较多地关注审计文化的内容要素。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审计文化包括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刘誉泽,2009)。其中,物质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审计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一场审计领域的变革,而且也是解决审计文化悖论的有效途径(陈正兴,2003);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的创建过程历经四个阶段:创造积淀期、接受期、稳定期和完善发展期(陈正兴,2003),其内容包括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审计规范及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完善;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包含了审计价值观建设、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审计知识素养建设、审计信用文化建设等。第二,徐彦夫(2005)提出审计文化内容包括审计行为文化、审计管理文化和审计制度文化。

也必须看到,审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理论总结。审计文化包含审计理论中的审计规范、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以及为审计人员共同接受的观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等(刘红升,2002)。石爱中(2002)阐述了审计文化的六个特征,并把审计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内涵归纳为:确定责任和真实、服务权利和公众、恪守独立和谨慎、遵循准则和规范、追求能力和修养、崇尚理性和证据、主张证明和公开、维护秩序和法制。周生春等(2003)指出审计文化结构是审计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秩序和搭配状态,其关系结构由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构成。

三、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审计文化

刘慧凤等(2008)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发挥了主导作用,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反映公司治理的结果,体现公司治理文化特征,而且还反作用于公司治理。审计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陈正兴(2003)强调了审计文化建设中领导的创造者、倡导者、示范者等的重要作用。马梅香(2005)提出企业审计文化的内容包括审计的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道德、审计行为准则和审计实施等。总之,审计文化构建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亚男,2011;唐军,2003)。

四、从不同审计种类分别进行审计文化研究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形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审计体系,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审计文化。

(一)国家审计文化

审计署在《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王善平等(2010)提出把国家审计制度融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使国家审计人员在被“灌输”和“强制执行”中逐步形成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共识,形成确定的国家审计文化。刑莉萍等(2011)进一步阐释了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决定着审计文化的发展方向。管亚梅(2005)发现政府审计文化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异,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作用机制应注重审计文化的立体构建,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将审计组织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审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从而,通过在审计客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凸显审计文化的“外化”。黎一幸(2006)强调审计文化是变革时代国家审计发展的基点,国家审计职能的确定及发挥作用依赖审计文化的选择和定位,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审计文化的重要性。廖莹(2008)则从宪法思想的角度剖析了其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二)独立审计文化

王继敏(2011)认为独立审计文化有六方面的特征,并受法律、环境和情感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娟(2011)基于传统儒家文化,在分析了独立审计“仁”、“义”、“礼”、“智”、“信”的两难困境后,提出会计师事务所的伦理体系应由基本原则、规范体系及评鉴标准三部分构成。郑琳等(2005)分析了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及审计精神文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目前已经形成的一些审计文化理念只是局限于单个会计师事务所,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和文化氛围。作为“人合”的会计师事务所,应与合伙制精神相适应,打造协同、平等、自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参与意识的合伙文化。

(三)内部审计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从现有文献来看,内部审计文化研究主要始于2011年。赵娜(2011)认为,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包括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特别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等发挥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尤广辉则提出(2011)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应以职业道德建设为载体。因为内部审计的核心价值观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集中表现内部审计人员的意志、道德追求和素质水准。宫军(201 1)在阐释了内部审计文化特征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关系基础上,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文化联系日益丰富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审计也通过企业文化途径影响内部审计,并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文化的使命是建设共性和个性的审计文化。

五、审计文化实证研究

以上审计文化研究大多采用了规范研究方法。周英虎(2009)以武鸣县审计局为例,从审计项目计划、工作总结、硬软件环境建设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反映出审计文化在市场经济审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审计体系论文第8篇

一、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部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3年~2011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基础理论与制度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实务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研究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着对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计算机审计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与哲学,行为科学理论、数学等相关的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将会掣肘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才会有力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在案例应用研究的文献尽管比较多,但研究内容不深入,一般都是审计署特派办人员发表的经验总结,而理论工作者又缺少深入实地研究的条件,导致案例应用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今后在这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强。随着信息系统的复杂化,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其脆弱的一面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审计风险逐步加大,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审计信息化事业的成败关键,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会对计算机审计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审计体系论文第9篇

摘要: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逻辑起点的正确建立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可靠性。但是目前对于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存在着多种不同观点,本文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出发,对各个观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可靠性,相对于其他理论更具有优势与说服力。

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环境

一、引言

逻辑起点是指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它有四个必要条件:第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第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之基本单位;第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第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审计理论是一套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系统中应有一个内在的结构。为了使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构建审计理论、运用和检验审计理论、归纳和演绎审计理论、发展和创新审计理论,研究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必要的。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得出研究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必要性,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将主要审计逻辑的选择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

本文认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实际存在,是审计理论中实际存在物。

第二,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该是最简单的概念,是最一般的思维规定。

第三,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该联结审计理论系统和审计实践。

第四,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唯一性。

三、学术界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的总结

(一)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

该观点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莫茨和夏拉夫、尚德尔为代表。这种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二)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该观点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安德森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希望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审计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没有审计目标作为起点,其他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便无从下手。

(三)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

该观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汤姆·李和费林特为代表。这种观点是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对象、审计属性、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四)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

该观点以刘明辉教授为代表。该观点认为审计理论必然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由审计环境可推导其他抽象的审计理论与概念。审计环境反映了审计根本属性,决定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原动力。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本身与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审计环境具有联结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审计环境为衡量审计系统是否先进科学的标准,如果离开审计环境,就不能解释各个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所存在的差异。

四、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各种观点的分析

(一)关于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

审计假设是以原来的审计经验和事实为基础,对审计事物的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做出的合理推断,不是本来存在的,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意志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关于审计假设的观点也未完全达成一致,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不能保证纯粹的客观性。同时,审计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由审计环境推导出来的,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既然审计环境决定审计假设,那么将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可能更合理。

(二)关于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在平时交流中,一提到审计目标,我们就会将其与审计实务相联系。一般情况下,都会把审计目标认为是审计工作的起点,只有在确立审计目标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据其确定审计方法和审计流程。所以,我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起点,是在实际操作角度来说的,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审计理论的起点,审计理论需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我认为审计实务与审计理论二者的方向是不同的。另外,审计目标也是由审计环境影响得出的,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关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

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所谓本质,是指事物内部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与审计目标不同,以审计本质作为起点,有助于突出研究的理论高度。但是审计本质是纯粹的理论范畴,这就使其可能存在与客观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联系。不能反映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的关系,进而也无从推理出由审计环境决定的审计假设与审计目标。所以,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恐怕难以建立完整全面的审计理论体系,或者使理论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脱节。

五、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可靠性分析

关于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可靠性问题,我们可以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具备的几个条件方面来分析审计环境。

第一,审计环境是实际存在的,是客观的,容易被人们所准确把握。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审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内环境是指审计系统本身。而无论是内环境还是外环境都是可以被人们所准确把握的,审计环境决定着不同时间阶段人们对审计的需求,有了审计需求才有了对审计的理论研究,审计需求是主观的,其决定因素审计环境是客观的,容易为人所把握的。

第二,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一部分,是审计理论结构形成的最根本的部分,是最简单的思维规定,可以通过审计环境推导出审计理论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由于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本身与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所以通过审计内环境可以推导出审计的本质,通过审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结合可以推导出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使审计理论体系的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有条理的审计理论系统,并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顺应实际需求。

第三,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本身与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系统,是审计理论方面。而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决定了审计实践的要求。由此可见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系统与审计实践的联络体。只有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使审计理论的研究在不同的时代不通过国家中都能顺应审计实践的要求,并对审计实践起到指导性作用。

第四,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唯一的逻辑起点,可以使审计理论研究更具有方向性,而且将审计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可以更好的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推导出审计理论的其他要素,使得理论结构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

综上,本文认为审计环境符合审计理论逻辑起点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造的审计理论体系可以更好的考虑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更好的做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融会贯通。

六、总结

本文对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本文认为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符合的条件,并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应符合的条件角度分析得出将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可靠性。审计环境是实际存在的,是客观的,容易被准确把握。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形成的最根本的部分,是最简单的思维规定。将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可以使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统一,同时也使审计理论体系内的各个部分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统一体。促进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祖建新,石道金.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会通讯》,2006(2)

[2]刘兵.审计环境: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理论分析.《山东经济》,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