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领导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5:39

领导学论文

领导学论文第1篇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教学领导模式却备受批评。传统的教学领导概念强调教与学方面的领导,这种领导模式总是被理解为自上而下的和指令性的。它强调校长亲自领导,与教师一起工作,甚至在课堂上出现,通过实践观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做教师的教学导师。虽然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理想形象,但这一模式对现今很多学校来说并不适合。首先,它不适合规模较大的学校。不管教学领导者的知识背景有多广泛,他们都很少有时间定期观察诸多教师的教学情况,或亲自指导课程与教学。其次,校长积极主动、躬亲实践的领导角色经常受到组织和环境的限制。再次,简单地将有效学校研究的教学领导模式推广到所有学校是不合适的。随着权力下放和问责制运动的兴起,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对教学领导产生了兴趣。一项由华莱士基金会委托的关于学校领导力的研究发现:学校领导者主要通过影响教师的工作动机和条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与对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力相比,领导者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则微弱得多。因此,研究者提醒我们不能将教学领导的概念狭隘地定义为课堂教学〔3〕。

一些学者不再强调直接的教学领导行为,而是提出了聚焦于组织学习的共享式教学领导(sharedinstructionalleadership)新模型,建议校长通过分享教学领导建构学校的变革能力。共享式教学领导模型强调教学改进的组织管理而不是日常的教与学。它将变革型领导和教学领导的理论进行整合,管理者示范恰当的教学领导行为,邀请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学校的变革。换句话说,共享式教学领导的概念超越了校长的角色,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学校变革能力的概念。贺灵杰(Hallinger,2003)提出了共享式教学领导的基本要点:较高期望的氛围、革新和教育改进;学校目标的共享感;反映学校使命的奖励结构,为教师和学生确立目标;旨在给教师提供智力刺激和持续性发展的一系列活动;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4〕。格拉索恩、博谢和怀特海(Glatthorn,Boschee&Whithead,2006)同意贺灵杰关于共享式教学领导的观点,并补充道:“在技术变革的时代,如果真的想引发未来的教育变革,有效的教育领导者就必须对当前的教育与课程理论以及变革型领导技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非常关键的。”〔5〕斯坦福大学通过对美国东海岸、西海岸和中西部的三个大城市的学区的学校领导力进行了深度研究,共调查了800多位校长、1100位副校长以及32,000名教师,对校长进行了250全天的观察和综合访谈,结果发现:学生学业成就的进步更多地与校长是否是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者有关。这些校长不符合传统教学领导者的定义,但他们符合最新的、包含组织管理扩展的教学领导的内涵。组织管理对于教学改进的意义在于用高质量的教师武装学校,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以及课堂成功所需要的资源。

二、共享式教学领导的特征

校长对于学校良好教学的发展和维持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学校的每个人都应该为教学的革新和发展作出努力。教学品质的提升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这是共享式教学领导的精神所在。

(一)共享式教学领导的主体构成是领导者共同体

共享式教学领导反对以正式职位与领导关系的线性思维来判定教学领导,它以参与式领导的理念为基础,将教学领导视为一种集体行为。参与式领导的理论假设是组织中的很多成员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拥有独特的价值和有见解的信息,在组织决策上倾向于分权和决策共享是有效领导者的重要特征。持共享式教学领导观的领导者认为,每一个成员都有潜能和权力成为教学领导者,领导者和教师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学习、一起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共享式教学领导强调领导力的分布性特征,教学领导不是校长的专属管辖范围,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所好的学校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分担责任的地方,他们共同影响学校的事务。在这种类型的学校里,所有的教育决策,无论是课程的修订,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制定,都不是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智慧的结晶。学校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校长需要教师这样的得力助手协助他完成领导的职责。“校长的第一要务并不是直接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而是树立目的、培育文化、发展具有共享价值观的学习共同体,然后通过分布于组织中各个工作团队的领导‘流’(flow),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6〕从这个意义上看,校长不一定要称为直接的教学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环境培育更多的教学领导者。校长要发挥作为核心教学领导者的功能,努力做好教学领导者的激励者、培育者,在学校内部打造更多的教学领导力量,采取各种活动和措施引领、支持和服务学校的教学活动。校长所打造的教学领导者不仅仅包括教研组长和中层领导,更重要的是挖掘一线教师的教学领导潜能,他们的专业能力、素质和水平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教师是教学改进的实践主体,校长必须将部分教学领导权下放给教师,让他们主动地承担起教学改进的责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改进学校的教学实践。

(二)共享式教学领导是一个积极的领导过程

共享式教学领导作为一个积极的领导过程,强调校长在了解组织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地预测行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回应组织的需要。这并不是让校长干预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是强调校长能够在系统分析学校具体特征的基础上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组织,校长必须参照具体的学校场景开展教学领导。学校场景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或限制,更是各种资源和机会的来源。为了进行有效领导,校长必须能够将学校场景中的各种变量转化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改进的资源。校长所感兴趣的场景变量包括学生背景、社区类型、组织结构、学校规模、学校组织的科层和劳动特征〔7〕。持共享式教学领导观的校长认为,并不是坐在教师课堂的后面听课就能改进教学,而是要成为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者,以一个持续的过程确立教学领导的角色,建构组织内部的变革和学习能力。积极的教学领导者要了解、尊重、欣赏和理解他人,而不是简单地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备理解组织中他人的能力。真正的教学领导必须源于一种改进学校教与学的强大的内在和持续的承诺,能够敏锐地识别教师的需要。教师参与决策的方式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是有关系的,而积极主动的教学领导者会将这些信息考虑在内。面对问题时,领导者应该整体地看待他们的责任。有效的、积极的教学领导者必须具有一种全面理解“正在发生什么”“、对谁产生影响”以及“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的理解能力。可见,共享式教学领导是一个组织或个人朝更好方向努力的过程。

(三)共享式教学领导的方式是变革型领导

变革型领导是由美国著名领导学专家伯恩斯(Burns,1978)提出的。他认为,领导是一种互动关系,领导者和追随者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时就产生了互动。根据互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领导(transactionalleadership)和变革型领导(transform-ingleadership)。交易型领导是一种契约型领导,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一定的体制内不断地进行交换,领导者的资源奖励和被领导者的服从是交换产生的条件,双方在契约的约束下实现利益的交换,虽然产生了领导行为,但追随者心中并没有产生积极和认可的感情,一旦利益关系不存在,领导行为就会消失。持久而有效的领导必须涉及到情感和道德的层面,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必须为了共同的愿景而共同合作、相互支持。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必须创造一种能提高双方动力和道德层次的情境,让彼此间产生一种交互性的影响,这就是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强调领导者要做好自身行为表率、关心下属的需求、激发追随者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措施优化组织内的成员互动。变革型领导者具有强烈的价值观和理想,注重激发追随者超越个人利益,满足他们的愿望、动机和情感,并为了团队的目标满怀热情地相互合作、共同奋斗。变革型领导主张领导者通过生成理想化影响力(促使他人产生信任、崇拜和跟随的行为)、鼓舞性激励(向下属表达对他们的高期望值)、智力激发(鼓励下属创新、挑战自我)和个性化关怀,激发下属对组织的承诺感和对工作的效能感,充分发挥道德和伦理因素的作用。领导者和追随者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关系,推动共同需要、期望和价值观念的情感关系的形成,才是变革型领导的精髓。马克斯和佩蒂(MarksH.&PrintyS.,2003)对共享式教学领导进行的研究表明,“校长强有力的变革型领导对于支持教师的承诺至关重要。因为教师自身可能成为教师领导力发展的阻碍,需要变革型校长邀请教师一同分担领导职能。当教师认为校长表现出合适的教学领导行为时,他们的承诺、专业发展就会增长,也愿意进行革新。因此,教学领导本身是变革型的”〔8〕。

三、校长要成为有效的共享式教学领导者

在当前发起迅速变革的氛围下,学校领导者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多样,要求校长超越传统的行政领导角色,成为积极主动的共享式教学领导者,为教师和学生创建一个更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一)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校长应该成为教学领导者具备自信地开展实践的能力。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受制于领导与管理、课程、教学以及与学习有关的知识。要成为有效的共享式教学领导者,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关于学习与教学的知识以及作为共享式教学领导者的技能。校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四个领域的知识:课程、教学、评价以及组织管理。校长不仅要了解课程的概念和资源、教育哲学和信念、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及理论依据,还需要理解以改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评价,同时,还必须具备关于组织、管理知识,包括如何看待学校组织、增强组织的学习能力、如何建立学习共同体等。只有当校长理解了这些理论与知识时,他们才可能成为改进教学效能的资源。当然,校长还必须掌握基本的技能,才能履行共享式教学领导者的职责,如人际沟通、规划、教学观察、研究和评价等。只有当校长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时,才能够察觉和修正学校管理的不匹配之处。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是识别开展有效教学领导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校场景塑造领导的行为,关键是如何在具体的场景中去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有效的领导者需要对情景的变化作出回应。因此,校长需要寻找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案将领导力与学校的场景建立联系,根据情境的变化灵活改变领导行为。学校改进是一个旅程,有些领导行为适合某一个阶段的旅程,而有时候会在另一阶段中成为一种限制性或对抗性的力量。处在危险之中的学校可能需要聚焦于教学改进的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领导,而已发展成熟的学校则更需要领导者愿景和使命的引领,带领学校组织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二)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领导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组织或机构中展现领导力的人员所具有的特征是能够影响他人,从而推动团体或组织不断地向目标前进。这种与领导力有关的特定类型的影响力建立在追随者对职位权威的接受和领导者个性特征认可的基础上。变革组织惯例和常规是非常困难的,而学校就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校长建立一种影响力,激励和支持教师努力学习和变革他们的教学实践,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机会。这些领导努力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校长必须努力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的水映了成员履行与他们角色相对应的期望和责任的程度。鉴于不同角色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信任对于需要持续的集体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成就不断增加的信任可以带来更好、更高质量的合作和更多的社会支持,相互的义务感更强烈,将教师、校长和家长的努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效的教学领导需要知识渊博的领导者,他们知道如何使管理的程序和过程与重要的学习结果获得一致,要熟练地使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学与教改进过程中所浮现出来的大量问题,使用他们的知识、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营造学校共同体。”

(三)成为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者

领导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领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1-0050-03

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当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 发展观对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才能落实科学 发展观。本文特对此进行论述。

一、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 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党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 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因此,它对于指导社会全面发展具有 十 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科学发展观和领导文化的关系,总的来说,两者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特定的领导文化产生了 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又使得我们必须进一步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的领导文化。 从现实来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 代 表"重要思想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而领导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 导文化。

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确定方向。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阶级的领导集团,有 着不同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那么,我们的领导文化必须体 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就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我们的领导文化

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和理论保证,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 ,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才能把思想统一到科 学发展观上,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各项工作。

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领导文化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党的宗旨;全面, 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推进经济、政治、 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发展中的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方面 关系;可持续,就是要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取得发展的绩效。

由此可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复杂的领导活动,既然如此,领导在其中具有着重 要的作用,而领导的主导作用从一定角度来说,是由领导文化决定的。领导文化是与领导活 动紧密相关的一种文化,它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领导文化的外延围绕领导本质而展开, 涉及到对领导权力本身的认识、权力运行方式的确定、领导的方法论和领导的价值观念等 等,是泛文化在领导活动中的特殊反映,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精神导向。

因此,科学发展观对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科学发展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先进的领导观,是一种反映时代的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领导观,这就 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面向未来的领导文化,否则,就不能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支持, 科学发展观就有落空的危险。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创造的领导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具备创造的本质。有了创 新的信念和行动,才会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为创新作好准备,才会产生创新的气 魄和胆略,从战略上考虑问题,将创新付诸实践,才会经得起前进中的挫折与失败,才能不 断进取,才能面向未来,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领导文化应当是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化。只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这种领导文化才能发挥其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才有群众基础;缺乏认同性的领导文化, 必将被社会淘汰,何谈发展?正因为如此,剥削阶级的领导被了,因为剥削阶级的领导 文化是愚弄人民、欺压人民的文化。一种领导文化如果被广大群众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作 用,就会产生共同愿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整个旧社会并率领人民前进,也正是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被人民所认同、所接受,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在充分体现领导本质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既然领导文化对科学发展观起着支持的 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建设先进的 领导文化是领导者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应当是建设的主体; 既然领导文化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因此,为建设领导文化,我们必须坚持领导的本质。 笔者曾在1995年提出了领导的三级本质(见《领导科学》1995年5期):领导的一级本 质是领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就是对于团体的带动性;领导的二级本质即领导应 具备对群体的服务性;领导的三级本质就是为群体事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在此,将科学发 展观与领导的本质结合进行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与领导的二级本 质紧密相关,为此,领导者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当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具有不可取代性即唯一性;具有必然性和科学性,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高层性 和全局性,是制订政策和检验政策的依据;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只有当我们坚持了这一宗 旨,体现了领导的二级本质的时候,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根本上加以落实。从科学发展观的落 脚点来看,是为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既然如此,就应当了解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为体现领导的二级本质,领导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服务群众。依靠群 众的实质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同志说:“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 的 领导意见,这是最基本的领导方法"。(《选集》合订本第854、855页)领导者要紧 密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与领导的三级本质紧密联系的。只有体现领导三级 本质即开拓性与创新性的时候,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下去。改革开放的环境为领导者 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条件,领导者应当强化创新的自我意识,坚定创新的信念。具有创 新信念的领导者,善于朝令人不明白的方面想问题,乐于去思考令人棘手的问题,他们不习 惯对局面进行维持而是力图去改变它,他们不惧怕困难的束缚而是努力去战胜它。为此,必 须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否则,所谓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只是一句空话。为求发展,领导者要有 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刻板与僵化。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 的基础,它突破常规的作法,是创造性的一种要求。所以说,没有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就 没有创造性。从实际的领导活动来看,领导面临的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系统,在领导活动中 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领导者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思想僵滞的领导者是胜任不了领导工作的,更谈不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其次,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之所以要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 先进的领导文化,这是因为:其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这就必然与系 统、与战略相联系;其二,领导文化是一种高层文化,具有一种引导意义,这是由领导的率 领作用决定的,为此,领导文化与系统紧密相关,这也就决定了领导文化与战略的关系,因 此,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领导者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直接关 系到对事物的驾驭能力。作为领导者,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难以甚至无法胜任领导工 作的。无数领导活动中的实践说明,凡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能较好地推动系统 前进;凡是缺乏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会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应当重视领导战略思 维能力的培养,这是领导者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不可 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

曾庆红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中也指出:“要善于把握全局。不谋全局者不 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 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联系与互动越来越紧密,对 领导干部善于把握全局、精心谋划全局、自觉服从全局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以宏观 的战略思维分析全局"。

再次,在把握领导活动的规律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领导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支配着 领导文化的建设。领导活动有其自然属性,同时,具有其社会属性,因此,为探讨把握领导 活动的规律,不仅要研究其自然属性,更要研究其社会属性。应当说,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是领导活动的一个规律。我们既要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 要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只有在对规律的把握中才能建设先进的 领导文化。

领导学论文第3篇

一、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

从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发展状态来看,无论是社会学、经济学,还是教育学、心理学,自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强调研究中的问题取向,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上,着重对学科所属领域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建构与概念、范畴、命题的梳理不再是研究的“显学”。对于领导学这样的学科来说,应该秉承哪种取向,还是在两种取向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应该看到,领导学的学科发展与其相邻学科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科尚未成形,基本原理尚不清晰,基本概念有待明确。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研究领导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将相当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要借助于对学科本身的研究,为领导学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立场和方向,从而将对问题的研究切实纳入领导学的学科范畴,以促进领导学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二、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领导学似乎更强调应用。国外的各种领导理论在提出各种理论观点、阐述理论基础、形成理论流派的同时,非常注重将其理论与具体的领导实践结合起来。无论是特质理论,还是风格理论,抑或情境理论等,都有一整套走向实践应用的程序与工具,比如,根据这一理论,如何对领导素质进行测评,如何对领导进行培训,如何对领导力进行开发,等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领导理论总体上还是应用性理论,领导学总体上还是应用性学科。

中国领导学的学科发展还没有形成自己成形的理论。如果这种理论要萌生、发展的话,也应该在创建之初就考虑到其实践应用性。一方面,从理论建构的基本要求出发,梳理学科自身的概念、命题,探寻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实践中领导学发展的新动向、领导实践和新需求,把这些动向与需求转化为理论的重要土壤和思考的重要坐标,也就是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之间探寻最佳的结合点。

三、理论观点与方法意识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观点的提出,同时也离不开方法的寻找与确定。从领导学发展的状况来看,我们借助于理论的推演与思维的深化,提出一系列观点,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所依赖的方法并不是非常明确。领导学有无自身独到的研究方法?如果没有的话,传统意义上判断一门学科独立的三个基本条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是否需要改写或重新界定?对这些问题我们思考得并不是很深入。

当下中国的领导学研究方法意识还有待增强,我们的研究结论很少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少有明确的真正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基础,很少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元研究。这样一种状态,既使得我们的领导学研究很难与西方的领导学研究同行相沟通,也使得我们的研究很少能为其他学科所认同。对话渠道的丧失,常常意味着自身发展与改进机会的丧失。

四、多学科交融与本学科自立

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是融合、整合、整体、系统,领导学也不例外。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从多个不同学科汲取养料的,离开了其他学科的滋养,领导学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领导学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未来,都需要吸纳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是,在注重领导学研究多学科交融的同时,领导学自身的独立如何实现呢?

领导学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做到不被其他学科所湮没,就需要自始至终用领导学的视野与立场观察其他学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统整其他学科的相关成果,并且注重在吸收借鉴的同时提炼出领导学自身的概念与原理。换句话说,领导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应该是双向互动、共同成长、互惠互赢的一种关系,不仅是领导学通过多学科的交融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领导学研究的一种特质,而且其他学科也通过领导学对其相关成果的汇总与分析获得理论成长的启迪与感悟。

五、多领域并举与本学科抽象

领导学所涉及的领域林林总总,从领导人才上看,涵盖三支队伍: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从领导范围上看,包括政府领导、企业领导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领导;从领导行为上看,涉及领导测评、领导教育培训、领导心理、领导选拔任用等;从领导培训上看,有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中心、社会化培训机构、MBA、EMBA、MPA等。这些领域所积累的经验汗牛充栋,所产生的智慧多种多样,按理说来,领导学应该从这些领域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对这些领域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领导学的基本框架与立场。

要做到这一点极为不易,不仅仅是因为领导学研究者个人经历有限、知识背景有限,而且在如此庞大繁杂的领域中,如何判断哪些经验与智慧是为领导学学科发展所需要的,研究者与各领域工作者采用何种合作研究机制或方式才能提取这些经验与智慧,这些经验与智慧如何纳入领导学研究的既有框架与范围,等等,这些问题均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六、全球视野与本土立场

领导学的学科发展前沿在西方,这大体上是为大家所认同的。中国领导学的研究需要具有全球的视野,充分吸取国际上一切先进的领导学理论,对这一点人们也没有大大的争议。相伴而生的新问题是,本土立场是什么?本土立场如何与全球领导理论相互作用?如何将西方领导理论引入我国领导学研究中来?对这些问题,我们较多的是原则性的认识与说明,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与规范。

从总体上看,目前西方领导理论的引进与中国领导理论的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融合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还较为突出。西方形形的领导理论,如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等还处在介绍、引入的阶段,对这些理论如何成为本土领导学建设的参照,本土领导学如何成为全球领导学家族中的一员,我们还不甚明了。

七、政府决策与领导学视角

近些年的领导学研究越来越贴近政府决策,重视对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诠释与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领导学研究的价值。从领导学自身来看,关注领导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领导决策进行深入研究,为决策提供咨询与实施引导。与此同时产生的一些问题就是:领导学研究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处理?如果凡出台重大决策,领导学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解释与宣传,领导学自身的价值如何体现?领导学自身的理论范畴如何形成?领导学如何从政策解读之外获取发展的力量?此类问题,颇值得思考。

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领导学这门学科中确实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但学术、学科一个重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它与政治、政策有着一定的距离。距离意味着立场,距离产生客观的分析与评判,距离也意味着独立。我们之所以要把这种距离日益缩短,从学科自身来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视角,还没有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身的立场。

八、政治话语与学科话语

领导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课程;领导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03-2

课程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和活动形态。开发课程文化,凝炼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生长点的同时,发挥课程领导团队的领导力,激发课程开发主体的内驱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

一、以课程文化为抓手,提升课程建构力度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有了学校课程文化也就有了学校文化特色。

1.发挥校长架构课程的领导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首先是一个学校课程的领导者和建构者。校长的领导力不仅在于教育理念的领导,更在于课程文化的领导。校长要把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一个方面,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方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纯化、强化、深化学校特色,最终形成文化。“致远教育”追寻润泽童心、培植爱心、铸就思想、赋予理想的精神家园教育。致远的学段课程、文化课程超市、兴趣社团课程、直升班特色课程及特色竞赛类活动性课程都是学校课程文化的支撑点和生长点。这些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2.激发教师创生课程的执行力。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要敢于实践,勤于实践;依托自身的特长以及学校的学科阵地,如:第二课堂、少年先锋大队、教研组、各种社团等载体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学会借鉴汲取别人的经验,分享他人创造性的成果,取长补短,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配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最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本课程资源,造就专家型教师,实现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传承文化的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文化传统、文化舆论、文化风气等的观念形态;也是对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传递的过程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成为学校一种稳定的氛围,这使得学校文化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得到了一脉相承。

二、以课程开发为载体,提升课程文化品质

课程作为文化现象,它总是属于一定的文化,基于文化的课程无疑是属于学校的儿童文化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文化亮点,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培养人才方式都决定着课程领导品质。

1.把握动态生成,提升课程的内涵品质。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因此,致远的学段课程、课程超市、社团活动、直升班特色课程等活动性课程恰恰形成了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的有益动态互补;加之年段必修、单元嵌入式必修、直升实验班必修课程、自主选修、双向选修等多种课程模式,更是生成和丰富了学校课程内涵。

2.坚守师生主体,提升课程的过程品质。

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学校建立健全了课程建设领导体系,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骨干队伍,从课程的目标制定、内容确认、种类确定、文本编写、操作模式、过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研发。同时,为了不断提升课程文化品质,学校始终坚守――

(1)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

(2)家长与社会的认可是校本课程开发运行的动力;

(3)制度与经济的保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

(4)同类学校的协作是校本课程的生命线;

(5)课程纲要的撰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保证。

3.尊重形态多元,提升课程的个性品质。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整体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体现课程的多样化、乡土化、个性化和综合化,为学生搭建多元学习的平台。课程设计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生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别差异,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

在学校的课程表里,不仅能看到学科课程,而且还有一个个系列的体验、成长、特色活动课程,这已成为致远的一大亮点。英语节、读书节、科创节、艺术节、运动节等系列文化主题节都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三、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提升课程领导水平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是“一段教育进程”,校本课程不仅仅只是课程研制的产品――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而是一种研究过程。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不但是课程领导对课程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更是课程不断创新的过程。校本课程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要使它最终成为现的“活”课程,需要一个课程领导不断进行整合、优化、补充、完善的过程,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1.逐步完善课程框架,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校课程要为每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儿童提供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学校以“让世界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世界”为核心理念,以“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课程品牌化;推进个性教育,推进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愿景;基本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补充,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平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调剂,显形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依托的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

按照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学校立足国际视野,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对国家课程学科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重组。例如:语文、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学科都采用了主题单元嵌入式的课程等。丰富多样的课程给了学生一方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灵活地在规模、结构不同的学生群体中流动,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同时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逐步提升课程品质,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

领导学论文第5篇

期待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教师和学生单纯着眼于“落笔”阶段是不够的。小论文的撰写,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统领,系统地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否则,突击布置小论文作业,学生是无所适从的,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以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结合几年来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论文写作中规范学生严谨撰写: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领导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引导山区中学生名著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名著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所说: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口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能学习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许多名著内容丰富,结构巧妙,情节精彩,主题深刻,是文学之精华。因此我认为: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到名著里遨游,让名著知识伴随学生,定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可在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学,老师应怎样引导好山区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呢?这是重要而又难执行的任务。下面,谈谈我在此方面探索出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现状要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1.山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目前山区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⑴教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调查,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大工,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山区镇连一家正规的书店都没有,就是想买书、租书,也没地方。⑵很多家长和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教科书,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教育或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⑶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看动画片、看球赛或电视剧。而对名著却不感兴趣,不想看。⑷缺乏引导,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许多青少年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山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我们在高度重视之余更应明确: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通过有效途径,来开辟学生学习的新天地,开拓学习知识的新领域。

2.利用一切资源,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⑴是以学校的图书室为主要阵地,鼓励学生到读书室借名著来阅读;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找或借,凑几十本书。学生就可以有书可读了;⑶利用上网查看。个别同学家有电脑的,并提醒学生上健康的网站如:教育服务网等;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联系,如:用至家长信,让家长了解阅读名著的好处,赢得家长的支持,尽量为子女提供名著书籍与阅读时间。

二、培养兴趣,使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名著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师和同学推荐名著的好片断读给大家听,或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的影片看,如《真假美猴王》、《醉打蒋门神》等。让大家去感受其中的情节。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名著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发挥读好书的作用,形成榜样和竞争的力量的氛围。

2.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歇后语、名言警句、人物介绍和名著知识竞赛等。形成学生学习强烈的心理动机,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3.开展名著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阅读评比表”,一月进行一次小结,一学期进行总结,看谁读得多,看哪个小组读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可以借用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知识竞赛、讲故事、谈读后感、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以检验大家的阅读效果。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名著。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1.轻松读得,富有实效。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过,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也可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朝花夕拾》一本书,常常是先浏览一番其中的十篇作品,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描写百草园景物的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2.制作读书卡。⑴作摘抄。将读物中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精彩情节、名言警句、分类地抄在卡片上。经过选择、抄录,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己的财富,以便日后查阅、使用。⑵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⑶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结合的一种方法。阅读后,写出提要(或提纲)、读后感等,把阅读所得加以提炼、概括、系统、引申,最后整理成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如《随感录》、《名言警句》等。这样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就可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总之,山区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把通向语文知识名著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引领学生逐步学会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使山区学子从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俊.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魏海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领导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

领导学论文第8篇

1.坚持实事求是,学会换位思考。有时信息不对称,看问题不同,容易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境,换位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觉悟。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从正面、侧面、反面来看问题;要学会长远地考虑问题,从昨天、今天、明天看问题。

2.懂得矛盾相互依存,为人襟怀坦荡。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个体,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由于分管工作的职责分工不同,管理意识强弱不同,管理能力水平不同,管理方式的粗放与细腻有别,这些都是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于领导班子的管理过程中,相互之间也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着。班子成员之间出以公心的相互沟通协调,开诚布公地交流协作,就能够有效防止矛盾的激化并使矛盾向有利于和谐的方向转化。3.懂得矛盾主次,善于抓主要矛盾。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时时存在又相互依存,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有历史形成的也有现实碰撞产生的;有利益形成的,也有感情支配的;有分管部门苦乐不均造成的,也有程序运行前后制约造成的;有开拓进取不计代价造成的,也有裹足不前瞻前顾后造成的;有外部影响的,也有内部积累激化的。领导班子这些矛盾的交织,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的原则,就是有利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有利于班子的团结。4.学会“妥协哲学”,彼此实现双赢。维护班子团结,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在非原则问题上要有涵养,要掌握让步和妥协的艺术,相互间要能大度容人,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

二、践行和谐文化理念,营造班子团结氛围

一支队伍是否有战斗力,是否有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关键要看这支队伍的核心—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和谐的文化理念,是否具有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和带领力。

1.顾全大局,关照整体。领导班子是一支队伍的领导阶层,是工作和事业的核心团队,必须具有引领作用,必须顾全大局,带领整体。一要用事业凝聚人心。要引导班子成员和群众明确从事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事业来经营,作为立身之本来对待。做到适岗适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竭尽所能地创造条件,让班子成员和群众在宽松、宽容的环境中工作,让大家有练苦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二是要用感情凝聚人心。要带着感情团结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领导工作中,要更多地采取鼓励、沟通、协调、引导等手段来影响和引导班子成员和同事们自觉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勤奋努力。三要用团结来凝聚力量。要善于引导班子成员增强全局观念,顾大局、识大体、想大事、讲大度,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要善于引导班子成员在充分沟通、充分商量、充分协调中求大同存小异,在分歧面前努力做到原则上一致、思想上一致和出发点上一致;要善于引导班子成员在营造友爱的氛围中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维护,形成和谐的政治局面。

2.“德法并重”,以德为本。领导班子成员由于责权不同,在管理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要查明原因、判明性质,要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反思理解和自我纠错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对于违反原则,腐化堕落,对队伍团结和事业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班子成员应坚定立场,秉公处理;非主观故意的,或者领导经验不足造成的影响,不能不教而诛,一棍子打死;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给出路,实行人性化管理。

3.和而不同,出以公心。班子成员要扬长避短,相互理解支持,同舟共济。班子成员的经历、社会阅历、气质和所处的位置各有差异,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往往会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差异。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很容易产生不同意见分歧,意见分歧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班子运行的效率,影响班子的团结。因此,作为班子成员,应该出以公心,从本单位事业发展的长远考虑,隐忍不同。在隐忍中寻求理解和解决的办法,以克服矛盾和促进事业的发展来化解不同。

4.司职补台,形成合力。班子成员要各自定好自己的位置,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补台。作为一把手,特别要做到“六事”,即谋事、任事、担事、容事、处事、息事。谋事就是抓方向,抓大事;抓就是要驾驭班子,带动班子。要善于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形成班子共识,使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主动朝着目标努力。同时要明确“第一责任人”、“班长”的角色,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副手作用,给副手施展空间,到位不越位,放权不放手,支持班子成员放手工作。任事就是敢于决断事情。在管理上严慈相济,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班子成员,要把握干部成长规律,悉心培养,善于激励干部,让班子成员都看到光明的前途和工作的回报,让大家在充满希望的氛围和环境中发展。同时也要敢于批评,真心帮助,教之以法,授之以道。担事就是敢担当,勇于负责。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一把手都应当负有领导责任。所以一把手要主动担责,不能有了问题和差错,推过给下属,指责下属。容事就是要有度量能包容。要容人之短,用人所长,要容才。对班子成员中能力较强的人不嫉妒、不压制,要爱才、护才、养才、用才,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局面。处事就是在复杂环境下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处理好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平行相关联各单位的关系。要传达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形成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共同决策,带动班子成员分别贯彻落实。息事就是能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一个班子再好也会有矛盾,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一把手要能为班子成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既要善于及时发现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又要善于营造同志加兄弟的工作环境。一把手要注意与班子成员的情感培养和情感交流,建立同志间的真诚友谊。要看到班子成员的成绩,想到存在的问题,帮助克服和解决困难,使班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团结一致、协调配合的氛围。作为班子成员,在做好分管部门的工作的同时,也要组织和带领所属部门支持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工作。在班子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补台不拆台,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

三、强化自身意识修炼,提高班子和谐质量

提高班子成员的和谐质量,要由班子成员分别加强自身的修养,共同实现和谐的领导班子集体。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应自觉锻炼并提升五种意识。

1.问题意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在于敢不敢正视问题,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敢不敢于面对问题是态度问题,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否则小问题会演变成大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必须善于发现问题。领导干部要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要拓宽视野,也要明察秋毫,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思想作风方面、规章制度执行、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在发现问题上领先。能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能力水平,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才能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2.责任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领导班子的责任就是带领群众做好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履职尽责。当官不是作福,而是尽责。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到班子的和谐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办事效率。领导干部不担责、不负责,就会失去示范带动效力,就会失去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领导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 领导科学 学科视野 想象力

【作者简介】 聂世军,领导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编审,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1-0027-04

领导科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奠基以来,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各级领导干部创新实践的有力推动,在学科上发展很快,在实践上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对提高干部的素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管理和创新能力,乃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竞争力,都功不可没。面对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进一步提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速的形势,领导科学研究应该增强问题意识和使命意识,充分激发领导科学学科的想象力,丰富理论内涵,提炼领导智慧,提供决策参考,为提高领导效能、化危为机不断创造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领导科学亟应拓宽研究视野

首先,要深入地洞察时代背景,努力引领时展潮流。领导科学既有历史和逻辑的连续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今时代,研究领导科学,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发展规律,深入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领导者依法行使领导权、决策权和管理权的意识,大力倡导领导理念创新,大力传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合作共赢等现代领导观念,大力推动领导体制机制的变革,大力促进领导实践的探索和突破。把领导科学的知识、理论、智慧、韬略与领导者的现实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紧密结合起来,既从领导实践中充分汲取丰富的理论营养,又充分发挥领导科学理论自身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不断完善领导科学理论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为领导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各行各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导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次,必须强化世界眼光,能够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蝴蝶效应”在领导实践中的影响日趋明显。作为指导领导实践的专门性理论,领导科学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以学问之昏昏而欲使领导者之昭昭。要适应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社会交往扩大、思想交流深入、学术文化传播广泛带来的便利,全方位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的领导概貌、领导体制机制、领导经验和领导教训,搜集、翻译、整理、研究他们有关领导科学的相关理论,广闻博纳,丰富理论标本,增加实践参照,探寻领导规律,增强领导科学理论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的科学性。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领导科学理论工作者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开阔理论视野,增强切身感受,传播独具魅力的中国领导科学思想,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升华、在交流中超越,从而保障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性。

再次,全面融会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理论内涵。领导科学理论诞生于领导实践的迫切需要,但它的繁荣和发展依赖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乃至自然科学理论的滋养。领导科学不同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史学,但作为一个最为稚嫩的学科,必须要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知识范畴、理论模式、逻辑分析方式等素材,避免知识的贫乏、理论模式的单一和理论拓展方式的朴拙。要注意从哲学的宏大与深邃中借鉴思辨性,从政治学的博弈思维中借鉴策略性,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和供求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借鉴效用性,从社会学的人本性中借鉴亲和性,从法学的规范性思维中借鉴权威性,从史学的客观性中借鉴规律性,从而融会百家,自成一体。要重视引入新的理论元素和新的理论视角丰富领导科学理论,分析和探究领导实践。要扩大和整合领导科学理论的研究队伍,既提倡领导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广泛地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打牢理论根基,又注意吸引其他学科的理论工作者研究领导科学,极大地丰富领导科学的理论内涵。

最后,进一步扎深文化根脉,不断增强领导科学理论的适用性。我国是一个领导文化丰富博大而又薪火相传的古老国度,传统的重视德治、礼治和人治的领导文化,既有历史的局限性甚至落后性,也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生的重要思想价值。研究领导科学既要向前看、向外看,也要向后看。“民主、法治、和谐”、“自由、平等、人权”、“天理、国法、人情”,等等,这些古今中外既各不相同、相互冲突又彼此难以分开、内在交融的领导文化观念,都是领导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领导科学研究应立足于文化本源,既研究领导规律、领导体制机制、领导和管理的制度规范等显规则,也要重视研究人情、习俗、行规甚至陋规等潜规则,在体现领导科学时代性、世界性的总体趋势下,也体现我国领导科学的本土性乃至乡土性,增强领导科学的现实阐释力和适应性。

二、领导科学要进一步推进广泛深入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领导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既是领导实践科学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其他门类社会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共同孕育、哺育的结果。可以说,领导科学一诞生,就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科学的发展要保持强劲持久的活力,必须立足于领导实践的现实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地推进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

一方面,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源于社会转型和领导实践转变的需要。随着领导活动对理论的需求也日趋多元,领导实践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原有的领导科学的理论框架显得难以适应。领导活动的高度复合化、复杂化,迫切要求领导科学理论必须通过深入广泛的交叉研究更新领导理念、重构领导理论框架、丰富领导理论内涵、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领导科学的交叉研究源于人文社会学科的繁荣和领导科学理论深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学术环境的改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党史党建、国际政治和其他人文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领导科学理论的拓展和提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外,从领导科学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理论固化的问题比较严重。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是在专制型和管制型领导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领导活动的思维还带有比较典型的人治色彩,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有限政府、民主化发展潮流、全球化趋势等不大适应。领导行为是一种统驭,领导科学也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及时地吸纳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精华,力求成为“众学之学”。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繁荣,领导科学唯有通过广泛深入的交叉研究,融会贯通,才能实现体系的转型,内容的更新,以前沿性的理论实现对领导实践前沿的有效有力指导。

广泛深入地推进领导科学理论交叉研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要增强反思意识和开放意识,实现理论研究的交叉。要破除理论上的自负、自闭意识,解决知识和理论的恐慌。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者要辩证认识学科的专业性,既要学有专攻、苦心孤诣,又要自觉打破学科界限,填补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理论的鸿沟,广泛涉猎,广集博采,力求做到专而博,尽量消除或减少自身知识和理论的盲区,不断地从其他学科获取知识、获取理论工具、获取灵感、获取创意、获取新的研究视角和维度,使专业研究能够做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其次,领导科学理论研究要特别注意应用和借助信息技术和新的研究手段,实现研究方法的交叉。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先进性;落后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思维,会极大地制约领导科学研究的进展。因此,领导科学理论研究除了以传统的方式广泛地搜集占有图书报刊资料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上书库、数字图书馆等形式获取研究资料。除了常规的理论演绎研究方法外,还应采用实验、实地研究、社会统计、评估研究、资料分析等社会研究方法,增强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再次,要吸引更多的人文社科理论工作者进入领导科学理论研究领域,实现研究主体的交叉。唯有更多的从事非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研究者来研究领导科学,领导科学理论才能避免近亲繁殖、认识能力退化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增强对策和方法的有效性。从现实性来看,领导科学的专业研究者对其它学科知识和理论的造诣是有很大局限的,而其它学科的专家来研究领导科学,就具备了一种领导科学专业理论研究者所不具有的学科优势,更容易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某一方面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当一大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乃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来从事领导科学研究时,领导科学理论的繁荣将会更有活力。

三、领导科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如果从反思和建设的角度来看,领导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显得很单薄,内容也不够丰富。因此,深化和丰富领导科学理论,必须在研究取向上运用发散思维,保持立体的学科结构,形成多元的领导科学理论形态。总之,起码要坚持以下三个研究维度。

文本维度――逻辑形态或理想形态的领导科学。毋庸讳言,领导科学理论是一种价值性理论,政治导向鲜明,功利性强,具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基础。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理论假设之上,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实证性,又有浓厚的逻辑推导性和道德应然性。不仅我国古代儒家的领导思想、法家的领导思想、道家的领导思想以及杂王霸道并用的领导思想,而且我们今天占主体地位的领导科学,基本都属于此种文本性的领导科学范畴。文本性领导科学的鲜明特征在于,它以某种或某几种理论经典为蓝本和思想内核,从理论经典的价值意蕴中演绎、归纳、提炼、转化为进行领导的基本原则、领导终极目标、领导思维模式、领导谋略特征等,一般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比较强的逻辑性。文本性领导科学阐释的大都是显规则,一般都同主流的政治文化相表里,指导、约束、教化的色彩浓厚,但对于社会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反应则通常持排斥的态度,因而也表现出理论的偏颇性,对领导现实和现象的概括存在盲区甚至误区。文本性领导科学容易以价值倾向和道德要求抑制学术的探索,只注重对政治需要的阐释,不重视对领导实践的实证性探析,容易弱化理论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不利于不同学派的产生和争鸣,并且由于凌驾于领导实践和社会实践之上,很容易脱离实践、滞后于实践甚至误导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坚持文本领导科学是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形式,也要避免将其作为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唯一形式。

事实维度――经验形态或世俗形态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一种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工艺学和技术学,其科学性既来自于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宏观思维方法的科学性,也来自于领导者个人和群体经验与心得的升华,以及与社会的互动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体察。由于领导群体有史以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乃至封闭性,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政治过程和领导过程的高度不透明性,从事领导工作的人由于政治敏感性的顾虑和政治垄断性利益的考量,往往有意无意地放弃或忽视了对领导实践的研究和概括,或者只作某种失真的理论抽象,而从事领导科学理论研究的人则由于缺乏深入领导实际过程的条件和机会,对领导经验和体会的研究往往处于一种雾中观花的状态,导致出现了从事领导工作的很少研究领导科学,从事领导科学研究的很少真正了解真实的领导工作这种悖论,实际的领导情形基本上处于一种只意会不言传的隐晦状态,并且与文本领导科学的基本规则即显规则存在很大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一些五法八门、行行的潜规则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可否认,这些经验和心得也属于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码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些非文本的领导科学,往往具有非政治的语言表达方式、非系统的理论表达形态、非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评价标准,通常能做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做,台面上一个样、台面下又一个样。对于这些非文本的领导规则,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影响,而要把它纳入规范的领导科学研究的视野,探其究竟,明其本源,正其是非,提升经验性领导科学的理论性,增强领导科学的现实阐释力和适应性。

原恶维度――庸俗形态或厚黑学形态的领导科学。反观现在的领导科学研究,存在一种教化重于理性研究的趋向,在倡导和强化领导行为中崇高道德价值导向的同时,有意回避和掩盖了对于领导者、领导行为和领导现象中恶的问题的冷峻的解释和探究,使领导科学理论显得道德上虚高、内容上虚空。从现实中领导干部的理论需求上看,《厚黑学》类为官经、办公室兵法类的网络文章和各种良莠不齐、不胜枚举的官场类小说持续热销,备受热捧,不少干部包括不少领导干部都热衷于这些格调不高甚至极度低劣的书籍中学习、研究“领导科学”。对此,领导科学研究者不能简单地予以政治贬斥和道德批判,而要反思理论研究的偏失,破除、探索盲区、走出误区,敢于正视恶、研究恶,通过研究恶而弘扬善、彰显善;敢于把《厚黑学》等思想糟粕纳入研究范围,善于从糟粕中发现事实、深化思考、丰富思维、增强理性,从而更加有利于丰富领导科学理论的精华。

四、领导科学应增加“技术含量”

学界一般认为,领导科学是关于领导实践基本规律的理论,比较注重范畴、逻辑、规则、价值、领导艺术等方面研究,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是构建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工作。但是,在强调规律性和逻辑性的同时,领导科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却没有得到同步的重视和增强,在现实中显示出理论的贫乏和无力。领导科学作为一种引领时展潮流、把握时展局面的理论,面对领导实践日渐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风险化的趋势,如果仅仅有理论而没有技术,仅仅有智慧而没有智能,仅仅有经验而没有新知,只是一般性地要求领导者要高瞻远瞩、当机立断、运筹帷幄、率先垂范、集思广益、知人善任等,无异于仍然拿“中国功夫”对抗现代高科技武器一样无知和可笑,等同于痴人说梦。

领导科学替代不了其他任何具体的学科,更不可能成为一种技术性学科,但是,作为一门主要由领导者学习、研究、掌握的学科,面对目前和未来领导实践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趋势,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主要思路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以史为鉴与面向未来的关系。对于领导科学研究来说,以史为鉴固然重要和必需,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很容易陷入“高尔夫球落点定律”的怪圈,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正如北宋司马光等倾尽心力编撰了《资治通鉴》,古今的评价都很高,但此后的历代统治者真正能从中得到有益借鉴的很少,依然没有摆脱旧的体制、文化所造成的腐化、堕落、衰败的命运。因此,面对开放的世界、急剧转型的社会,领导科学要特别注重推陈出新,不断丰富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理论、不断提供“新武器”,在破解现实领导难题上发挥更加有力、有效的作用。

二是强调领导者加强内在心性修养与重视完善他律机制建设的关系。传统的领导科学在提高领导者素养、规范领导者行为方面,仍然沿袭儒家内省、慎独,道家超我和释家无我的修炼方式,强调修身养性、万物皆备于我的自律,忽略和拙于进行外在的制度和他律机制建设,陷入人治的研究思维中徘徊不前,往往老调重弹、空唱高调,而对于领导者作风、行为方面的严重问题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现实的领导科学研究要突出工具性、技术性,重视在制度、体制、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