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生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4:52

学生教育论文

学生教育论文第1篇

目前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几个部分,除了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或教师教育课程中,大多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大部分高校目前只开设了一门必修的音乐教育课程。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将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音乐教育课程必将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趋势。然而怎样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适用的音乐教育课程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思索的:一是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各类课程中是否真正占有核心地位,各音乐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否贯穿于本专业大学四年的始终,该类课程是否真正受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一致重视;二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真正贯彻了“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观念,如果开设的音乐教育类课程仅仅是数的增加,那只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笔者建议可开设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中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演奏、中小学音乐课课例鉴赏等实用性课程;三是音乐教育课程是否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目前许多音乐教育类课程主要借鉴了国外一些知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然而基于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却几乎没有,学生只能运用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候未免牵强附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设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二、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程融合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音乐技能类课程、音乐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每一类课程对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课程各自为政、互不融合,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些课程只有协同作战,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对于音乐技能课程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技能课程的目的,是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还是以当教师为目的,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其次应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能技巧,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规律,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如何将学习所得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另外应开设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紧密的技能性课程,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小型课堂乐器演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对于音乐理论课程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枯燥无味,然而不仅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有赖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而且从音乐教师需要的综合素养来看,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还是对音乐相关文化的掌握,无不需要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底,因此,首先要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可改变仅由教师讲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音乐教育类课程来说,要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绝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和音乐技能课程、音乐理论课程协同作战,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技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课程应改变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开发各种实践形式,如课例鉴赏、教案写作、中小学音乐课情境模拟、微格教学、说课实践等,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增加实践形式,拓宽实践渠道

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主要是对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展示,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实习与实作,一般安排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第四学年,无论从实践的形式还是渠道来看,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来说都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要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中进行模仿式教学。以笔者长期执教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笔者不仅讲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开拓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从教材分析到教案写作再到课堂实践,学生从模拟的环境中会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再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史等音乐理论类课程,每门课程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截取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上网收集资料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大家,教师进行引导与补充,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音乐技能类课程,如果适当开设一些技能类的大课,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堂实践的机会,让高年级同学在初始入学的大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无疑会得到提高。二是提供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多是单一的音乐技能的展示,如钢琴、声乐或其他器乐音乐会,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自弹自唱、即兴配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将有利于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建设教学实习基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当前的情况是集中实习少,分散实习多,实习时间短,不便于教师指导。笔者建议高校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将一至四年级的实习目的与任务分阶段细化,学生可以分不同的阶段在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实现双方互赢。

四、结语

学生教育论文第2篇

1.1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但是当今的高中学生,由于迫于高考的压力以及其他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科学世界观的理解非常的浅薄,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且依据于此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显得非常的不足,因此德育教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以实践为源头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德育教育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德育教育中情感的教育可以充当良好的催化剂,因此,道德需要的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其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1.4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交叉作用,共同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是科学精神的范畴,而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也要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与当前大力提倡的教育创新也是一致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剂。

1.5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学生持续的进行思想教育,短时间的集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帮助,但是经常性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及时地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消除他们思想中的困惑,使他们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

2.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2.1转变教学方法和观念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德育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双方通过合作,一起探讨,完成一堂德育课。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作风、习惯与处事的方法等都会让学生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身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精神面貌去引导和影响学生。

2.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环境育人

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更能使这一环境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学校不仅仅要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而且要有浓郁的书香味,其次,学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学校可以在校园醒目的位置上悬挂横幅、条幅,时刻提醒每位学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努力拼搏一学年,美好回忆一辈子”,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文明用语标语牌,或在学校的墙壁上悬挂着优秀教师或优秀学生自己创作的富有哲理性的警语,让它时时提醒、告诫学生[3-5],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积极奋进的气氛,不知不觉在行动和学习积极性上面也有所长进。

学生教育论文第3篇

(一)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多高校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也许是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本就薄弱,价值取向更加偏向功利性。因此,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更加不均衡,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人文素质较低,而人文精神也就更加无从说起。当代高校人文素质与高校发展更像是“上半身”与“下半身”分离前进,让人担忧,人文素质教育更多是“贴在墙上”,而不是落在实处。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地像是一种辅的安排,学时与学分安排明显不足,甚至安排相关课程只是一种制度安排,流于形式。另外,相关投入少、规划乱、内容陈旧、形式刻板,大学生更多只接触理论,无法融入生活,这样只是一种资源浪费,对素质提高一点作用都没有。

(三)校园缺乏人文气息

对大学生而言,除了专业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不可或缺,是向学生展示文学艺术魅力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课余时间便放任自流。在数据化时代,许多大学生都将时间消耗在计算机、手机等网络平台,甚至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中国传统文化被弃之脑后。在这种形式下,很多高校却只注重单纯提升人文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创新,相互模仿。校园文化创建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格。

二、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文学可表现人类的文化性格特征

人类的文化是漫长而瑰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无数的璀璨明珠不断吸引人们的眼光,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而现代欧美电影的大量涌入,也给东方传统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争夺文化阵地,武器便是文学和艺术。因此,文学所特有的深厚影响力不可忽视。

(二)透过文学艺术可以透视人的心灵

优秀的作品总是会被世人传诵,究其原因,是它们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扎根于生活与历史,高度传神,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更深入透视人的心灵。人们的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大学生仍需要被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而这时学校给予正确的指导便有重大意义。

(三)文学教育是延伸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历史延续五千年,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体验。同时,传统文化包含很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此,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展示给大学生并加以引导,提升人文修养。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策

(一)变革思想,重置课程体系

高校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素质教育投入,将文化教育课程提升到与专业课程并重的高度,重新设置学时学分。另外,可重新编纂系列教材,尤其是能凸显人文精神的优秀教材,尽力开展相关课程,让大学生能意识到学校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在全世界掀起“中国热”的时候,中国特色文化走向世界,而国内高校更加不能丢弃,应该将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神圣的使命,培养大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质的责任感,铸就民族精神。

(二)积极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在很多高校也设置相应的文学教育的课程,最主要的便是大学语文,注重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但这并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阶段更加注重的。因此,文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学习文学作品的表面意义,更应该理解它的真正内涵,使学生的欣赏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文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把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发挥到极致,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改革考核机制

人文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人文精神是其核心,而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是其重要内容,对于人文素质的考察若是像传统的考试那样肯定是行不通的,人文素质教育成果更多的会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因此,考核机制的变革势在必行,对于文化教育的检验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例如,观察学生在平日参加活动时候的表现,也可以在平常教学中举办一些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各种考核机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观察其可行性,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为了实现人文培养的目标,大胆积极地探索都是值得的。

(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人文氛围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积极作用。文化课程的学时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相反,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培养的。因此,利用课下的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举办各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活动。比如,人文讲座、文学社活动、开办汉服社等,延伸文学教育空间,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文化方面的交流,拓展知识面,塑造思维方式。更重要的,要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其创造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又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四、结论

学生教育论文第4篇

(一)重视不够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人文教育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医科院校不够重视,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轻人文知识和精神培养的现象。很多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课程对于医学教育、以及医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医学院校虽然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实施中存在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的某个阶段,以至于无法持续、全面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内容僵化

很多医科院校仍然没有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真正内涵,而是将职业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与医学人文教育混为一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偏重理论记忆,且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无助于学生切实掌握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内容,使得医学生深感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空洞与枯燥,导致人文教育的效果欠佳。

(三)课程设置孤立,缺少渗透

医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之间应该相互渗透与融合。目前,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横向的联系,导致彼此孤立、二者间没有融合。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仍然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临床工作中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医疗实践中难以较好地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既不能与患者顺畅的沟通,又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必然是一门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人文精神对于医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体现着医学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优良社会品德的发扬、对科学伦理道德的认同。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带给人类健康巨大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医学日益受到物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侵蚀,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缺陷对医学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所以,医学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回归医学的真正意义,确保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医生的必然要求

医学是一门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学科。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系统扎实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具备科学的人文精神。随着系统和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接受,疾病不再是医学研究的中心,患者才是医疗活动的中心。医生不应当成为只看病不救人的纯技术主义者,应该医德高尚,且关心患者的身心病痛。鉴于此,医科院校在医学教育中有必要融入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教育需要从只注重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单核驱动模式”,转变为融合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双核驱动教育模式”。在新模式下,医科院校的教师应该把人文精神真正注入每个医学生的体内,着力于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整合。因此,怎样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临床?教育者如何凭借人文教育为医学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理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新形势下加强医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医科教育学制长、内容多,在如此繁重的课程体系下怎样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医科院校应该重新整合原有的非专业课程,进而系统合理地设置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医学生具有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其次,医科院校应该提高理解与实践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有机会运用于医学实践中。再次,医科院校要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临床课程中,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应该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最后,医学人文课程的安排要贯穿医学高等教育的始终,甚至有必要成为一门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人文特色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明显有别于医学专业课程,具体来说,人文教育的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性、指导性及启发性,强调学生的自学、领会及运用;应该倡导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医学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和开展调查研究,医学生通过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个人的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并主动把人文知识应用于将来的医学工作中。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真正感受到人文素质对于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人文精神对于临床工作的实际价值,使医学实践既成为医学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成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三)加强师资建设

学生教育论文第5篇

1.设立问题很重要,因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所有的学习内容是围绕所设立的问题架构出来的;2.问题的设置应该和临床医学生未来可能面对或遭遇的现实状况相对应,并没有一个固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3.学生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4.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讲述法的教学方式不能作为主要学习方式;5.教师的角色是作为知识建构的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6.当完成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课程单元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二、PBL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方式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学习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独立的知识点化作整体的知识链,进一步突出“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9]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实施PBL教学时各有所异,但其中心内容相差不大,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方案、归纳总结等步骤。1.组成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小组,根据临床场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由多学科的临床和专业的人员组成问题设计小组,设立问题,建立好完善的学习模块[10][11],如消化道出血和休克、心肺功能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设立对某一病例的PBL手册,提供给教师、学生、模拟病人,让他们组成真实或虚拟的场景,在公开讨论课上,围绕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2.查找资料,探索问题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可以安排一至数天间歇,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通过教材、软件、参考资料、图书馆等学习媒体对此病例的发病情况、病理生理、解剖、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查找资料,寻求答案。3.讨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得出报告结果每一次的讨论都会有相应的主题,首先会针对患者各种辅助检查结果提出问题,由学生对某一症状或体征进行发病机制分析,接下来会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治疗进行分析,另外还要对医生的关怀职责进行讨论,由学生将这些信息和之前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4.归纳总结,进行反思教师将每小组学生多次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此外,小组成员不仅需要反思自己在案例学习中的学习态度、效率,而且要思考改进的方法和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途径,使小组在接下去的案例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能。作为教师,也要思考怎样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PBL的教学模式。至此,一个核心专题的学习方告一段落。概括起来说,PBL教学模式即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每一个教学模块中包含的核心知识或问题展开主动学习,经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获取医学知识的逻辑过程。[10]

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上的优点

目前PBL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造型的医学人才过程中,会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点。[12]具体表现如下:1.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才是问题与知识的发现者,这能够使医学生及早树立自学意识,在遇到疑问时能主动地问“为什么”,并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合理的答案,打破传统的照本宣读、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可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2.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下的医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自行查阅资料,和老师与同学进行讨论,这种知识体验的获取过程更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使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3.有利于学生医学知识的整合运用,培养临床思维PBL教学使医学生在学生时代就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一个真实的病例能够包含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使医学生能够培养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逐步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所要求具有的比较全面贯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思维的素质。总之,PBL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得到明显发散与提高,更加有利于培养创造型和开拓型医学人才。[13]

四、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的现状

根据国内外各院校实施PBL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式PBL教学的改革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师资不足PBL是一种导师制的教学小组形式,如果一个班级(30-40多人组成)被拆分为几个小组,对于教师的需求数量显然明显升高。此外,PBL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较高。[14]教师不仅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PBL理念,掌握PBL教学思路和实施方式,还必须了解PBL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等。因此,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PBL教学的效果。2.教学条件不足PBL教学对场地、图书、网络等教学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所以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及电子工具等,才能满足学生拥有足够信息来源的需求。但是教学资源的匮乏不单单是PBL教学的缺陷,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3.现成的PBL教材缺乏由于PBL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还没有一部适合其教学使用的教材。特别是医学院校,目前的传统教材是不符合PBL的教学模式和要求的,因此,如何重新编写教材成为推广PBL医学教学的关键问题。4.学生自主学习条件的欠缺我国的医学生基本上是从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如果让学生们突然接受PBL教学,会使不少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搜索信息、整合判断、表达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也是PBL教学的方向之一。

五、关于PBL教学的几点考虑

学生教育论文第6篇

在科目学习中,特别是语言学科的语文学习的授课和学习中,教师是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引入生命教育的,在语文学科的课本中,由于内容的丰富多彩,拥有关于社会的、生活的、生命的内容,就该好好利用起来进行好生命教育,那么如何能很好地融合,并在教学中开展和引入,需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语文教学实践:

1领悟课本,学会尊重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得到生命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不是强势的填塞教育,可以通过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来体现,让学生感受到,例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在双腿残废后经常跑去地坛,脱离不出死的念头,挣扎、彷徨,最后还是选择继续生命。从这一描述和最后作者的正确抉择,告诉人们,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孝敬和最好的回报,作为健康的中学生,是不是更应该去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爱护自己的生命,引出反问,让学生自己思考。还有文章《猫》,由于偏见让一只小猫死去,作者深深地歉疚。对一只动物都如此重视生命,何况是人,所以生命应该是被尊重被珍视的。从这些文中提炼其中心,让学生能理解生命和重视生命,知道其意义所在。

2敞开心扉,理解感悟生命

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一致的,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是有差别的,在教师引导学生来感悟生命时,可以先了解学生的认识程度,通过一些课堂的讨论来掌握他们的认知情况。在学习胡适《我的母亲》时,文章本身要突出母亲的不容易。很多学生不知道生命怎么起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视频,例如女子剖腹产的视频,剪接一部分给学生来观看,生产的不容易再结合文章中的母亲带孩子成长的经历来反映生命中母亲的付出那么无私,爱那么承重,孩子对母亲都是最有感情的,可以让他们课堂上谈谈“母亲给与我生命,照顾我生活,所以我应该……”这样的讨论能激发学生最深层的情感和最真挚的个人感受,让学生知道生命本身归属于自己,但实际它承载了太多的沉甸甸的爱和付出,我们应该热爱生命,让生命在我们有限的时光中体现它正面的价值。

3写作练习,提升个人感受

在布置关于生命教育主题的作文时,老师可以不用设置固定的文章题目,可以写关于植物的、动物的、人物的,这些有生命力的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可选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课堂的引导和一些课文的感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老师在布置作文时,体裁类型可以不做限制,任由学生发挥,主要是他们能突出生命这一主题就好,当然也可以是根据某个电视节目、某个新闻事件的观后感,让学生自由发挥,看看学生的真实认知。当然从这些作文练习中,老师也可以及时地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是否在此认识上是积极的是正面的。在中学生阶段,本身除了要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之外,也应该留意他们思想意识的成形和心态内心的感受。老师从作文中发现有学生对于生命有消极认识和想法时也能及时地处理和给予正确的方向指引。

4新闻引入,进行反面教材教育

在语文的学习中,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课外阅读也是丰富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选择上,老师可以引入有社会效应、度高的新闻稿作为阅读对象,既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又能进行良好的实例教育。例如,“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网络报纸的大量篇幅的报导络绎不绝,教师可以将相关新闻报导带到课堂,阅读后让学生分析,谈个人感受,这个事件不光牵涉到生命话题,还反映出现今教育中一味重视学习而忽视情感培养而发生的悲剧,老师做出分析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现场谈自己的感受,反面教材能让生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这些社会新闻作为阅读材料引入课堂,教师一定要做好把关,要让这些新闻能积极有效地指引学生,而不造成负面的成长影响。

二结束语

学生教育论文第7篇

根据新时期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及其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确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和训练内容,从而加强教师通识素养、生物专业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培训。具体思路和方案是:

1.1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追踪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本课程群的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针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构建师范生教师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调整为学科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两大方面。

1.2.1调整学科专业基础课,完善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学科专业基础课是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所涉及课程科目围绕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等课程以及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强调的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环境和稳态等内容开设,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重点和比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使师范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便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1.2.2设立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教师教育课设立公共教师教育课群和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前者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学、汉语口语、教师礼仪学、学科教学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技能训练、三笔字等常规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如微格教学训练、教师口语训练和说课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设计训练;同时设立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生物学经典事件解析、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等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生物知识素养。

1.3注重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训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软件制作、网络课程创建、教学动画创作和DV创作等实验。让学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4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实践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教育技能培训体系,根据本科生四年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环节,强化师范技能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师范性素养。

1.4.1延展教育实践时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至三年级增加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小学教育中去,进行教学观摩,加强听课训练和教学技能的训练;熟悉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充当课堂教师的助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同时,要求学生实践期间对中学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撰写出教学研究论文,相互交流[7]。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师范生充分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

1.4.2加强教育实习活动,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大学四年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让师范生尽早了解当今社会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师范生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

1.5延展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由于课时等各类因素的限制,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课堂讲授学时少、技能训练时间少的状况。因此要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实验和训练环节。组织指导师范生进行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定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推荐师范生参加更高一级的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大赛活动等也是有效的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课余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及比赛活动,比如“教学技能”、“说课”、“模拟上课”、“三笔一话”、“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大赛,同时“班级网页设计”、“教师形象”、“朗诵”、“演讲”、“辩论赛”等一系列的大学生校园活动比赛也是很好的培训方式。这些培训与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6教学案例资源建设规范,建立网络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是指中小学教学案例、微格技能实训等案例的资源包。资源包应包括教学单元内容及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的课件及学生作品等、教学单元的视频录像、教学反思(实训总结)与专家点评等四个部分。特别是名师授课的课堂案例,定时组织学生进行观摩。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的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1.7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师生服务基础教育

1.7.1注重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加强与实习中学的合作研究,注重教学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对接,组织师生走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听课、实习见习指导、开设讲座、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早日进入教师角色,明白教师的责任,还可以了解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邀请中学优秀一线教师来学校作报告传授教学技能,以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时的解决方法,并亲自指导学生的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1.7.2与实践基地建立互惠关系积极为实践教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指导,提供师资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图书的借阅等服务和帮助。向实践基地师生免费开放生物标本馆,对基地教师进行生物新课程及实验培训,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并共享研究成果等。经常派学生到基地帮助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课外辅导、义教、指导中学生开展生物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等。

1.8注重高校教师自身的师范性影响从更加广义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而言,不能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局限于几门课程上,每一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一种最真实的“示范”。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教法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各个课程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知识面与基本功等教师职业技能无疑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这种影响更深刻,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潜移默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9积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丰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使其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熟悉中学生物教材,了解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改革的趋势。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适时吸纳青年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高的人才,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结构,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讲授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议、指导、鉴定。通过教学团队内的传、帮、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1.10加强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期探索课堂教学最优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日常注重教法、学法的教科研学习,把搜集来的先进教改信息反馈给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使每位教师都能遵照学院的教学实施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1.11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成立生物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团队,从知识与从教技能等方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和建立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全面提升生物学科师范教育质量

学生教育论文第8篇

(一)生命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化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始终倡导的价值观是基于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崇高社会理想的价值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学说从本质来看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解读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是面向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简单的追求温饱向多元化的精神层面发展,其中就包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基本要素,强调“人”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本人和个人,也包含他人和集体。因此,“以人为本”并不单纯是“以个人为本”。在此指导意义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需要创新、也需要继承。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根本指导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生命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大学课堂的具体体现。

(二)生命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实效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原理理论的灌输轻学生情感的培育,缺乏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3](p4-5)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发展,生命教育也不例外。除了要面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种种新问题,也需要回过头来,吸取传统文化的宝贵营养。所以,及时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它让受众从情感深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延续生命,进而激发其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如是,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可以得到提升,还能引起大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实效性方向发展。

(三)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完善个人的精神成长。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包括有生命的动物)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追求,对人生信念的构建和追逐,从而实现人生的完整与幸福。尊重、敬畏、感恩、责任这四种特质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原则和思想,是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能使生命尊严得以体现,敬畏能使生命充盈踏实,感恩能使生命温暖甜蜜,责任能使生命自由从容,从而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而一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抱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就能热爱生活,拥抱生活,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加强生命教育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时期,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先破后立,首先打破以培养“政治人”、“社会人”为目标的一元价值观,转而树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幸福诉求的多元价值观。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加强大学生命教育。[4](p3-4)应从工作体制、课程设置、特色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使生命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生命教育主要集中着眼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环境教育上,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可谓少之又少。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生命教育很有必要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单列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总结国内外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现实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为促成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主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辟出专门的章节甚至专门的课程来夯实生命教育的基础;其次,可以考虑吸纳部分对生命教育具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辅导员充实到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他们更能以案说法,更能走进大学生的心田;再次,还要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有关章节的部分内容需进一步强化;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中要更多体现为大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和精神情怀的内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四)加强富有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还是学生进行生命体验的重要场所。一所大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果能处处体现生命的特色,时时崇尚生命的特质,就能为该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时时都可释放生命的光彩,体验生命的美好。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品位,合理布局校园人文景观。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更易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真、善、美的情感,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美好追求。在校园精神文化“软件”建设中应凸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软实力,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来感化大学生,将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大学生旺盛的生命力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利“环境育人”目标的实现。此外,学校社团组织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延续生命的舞台。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不仅充分展现各方面的才能,也能在团结协作和欢声笑语中体验和享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从而体验到生命的美好,缓解大学生生命的焦虑感,增加大学生生命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三、结语

学生教育论文第9篇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及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干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二、生本课堂的实践

在生本教育思想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数学课“生本教学”课堂的实践。主要措施分别阐述如下: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分组:“小组学习”在生本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在小组中进行。我们设定每组67人(更方便进行座位的编排及小组内的课堂交流),让学生自由组合(必要时教师可进行协调、指导),一般情况下由成绩较好的的同学任小组长。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可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2.安排任务

根据本课教材的教学目的,提前设计作业,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低: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的简单,使问题能被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得以完成。我们说的简单,不是简单到不用看书就能完成,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或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等各种方式,能得以完成任务。只有够“低”,才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其中,才不会出现因“畏难”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

(2)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膜糊不清,学生费了一番功夫去准备,结果与老师所设计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不但失去了实效性,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简:前置性作业要尽可能简化。前置性作业是通过课外完成的,在学生没有自觉性的情况下,如果再布置复杂、烦琐、大量的前置性作业,很多学生必然会惧而远之。所以可根据两次课的间隔时间长短,调整前置性作业的量,

(4)高:好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创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收获。收获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能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成绩的提高、难题的解决,这些是有形的收获;而对数形结合、一题多解等重要数学思想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则是无形的收获。

(5)趣:如果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能增加其趣味性和生活性,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学习

小组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小组,就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就没有强大的班组文化,就没有强有力的互助网。因此,我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开放式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很多研究都表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思维技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还能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而当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时,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都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针。要有效地体现小组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组长:首先在小组中确立好骨干,小组长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个小组的支柱。小组长不单要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数学学习热情。有了热情,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确定小组长后,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培养,要教会他如何在小组中开展工作,起好带动全组学习的作用。

(2)培养集体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合作情况,要在上课过程中,鼓励、引导同组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引导,帮助解决。并适当通过一些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小集体的一分子。

(3)稳定小组:在确立小组后,尽可能的稳定下来,不要随意调动。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小组中进行的,小组的合作性是需要时间培养的,也需要彼此之间的默契。如果小组成员经常调来调去,不利于合作性的培养。

4.师生共进

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者、穿针引线人。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鼓励,还有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不会急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好坏对错,更不会以知识的代言人出现。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的。知识与学生的经验、感悟相连。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意义的,是很牢固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学生对教师不再感到畏惧或敌意,而是信赖与依靠。学生不再认为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弱者,而是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先天智慧与学习机制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格独立的学习者。同学之间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享学习欢乐、互相促进启发的学习伙伴。

5.小组研评

我们在“生本教学”课堂中把评价改为“研评”,削弱评价的比较功能,而保留其诊断和练习的功能。例如,让学生小组商讨,自己命题试卷,组间交互考查。考后互评试卷,评后进行讨论。通过这样有“研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更为充分。“评研”活动表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对学生学习人格的尊重。对学生业已形成的自主学习采取开放的态度,弱化和减少外部评价,让学生积极、欢乐、自主地学习,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三、实践的体会通过实践,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生本的数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们都是在愉快地上数学课,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一)生本教学的现实意义

数学“生本教学”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学生“能学、愿学、会学”的问题,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活动受到限制,谈不上学习主动性,而“生本教学”的模式,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对知识的钻研、理解,相对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我调控,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同时,学生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步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优生可以做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选做题。这种教学形式给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广阔空间,也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二)“生本教育”课堂实践的体会

1、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生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实质上是在观念、课程、管理、教材教法等方面全方位地作出努力,激起、优化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从职一新生入学开始,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超前自学的习惯。对自学、自练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尽量从课本中找出答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去解决。

2、“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生本教学课堂上,教师职能是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具体来说,包括规划学生文化发展路径、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热情、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及对自身教学领域的融会贯通。

3、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是平等的,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相比,应做到三个转变:

1)教师由教学过程中的“专制者”向“引导者”转变。

2)由教学内容的“灌输者”向“组织者”转变。

3)由学习活动的“指挥者”向“参与者”转变。师生关系应像朋友那样默契和亲切,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见解。

4、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思路让学生探索,结论让学生猜想,正误让学生评价。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通过实践,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教学形式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在全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花更多的心思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水平,设计前置性作业,重新组织教材等。其次,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及作业应能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次,对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及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课堂提问多了,有些问题可能会偏离教学内容,甚至奇异古怪,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既要能言善辩,又要急中生智处理有关问题。而正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即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又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小组中的学习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