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渔业资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20:12

渔业资源论文

渔业资源论文第1篇

东南亚、大洋洲的热带沿海地区渔业经营的特征是,以珊瑚礁和红树林区域的多种生物为对象,利用丰富的渔具和捕鱼法从事小规模渔业。尤其热带沿海区域是可明显观察多种生物的海域,因此是研究利用这些生物的小规模渔业的重要对象。

从经济观点来看小规模渔业,其特征有:个体经营或家族、小集团(最多为10~20人)经营形态,采用机械化和动力化程度低的渔具和捕鱼法、使用独木舟或5吨级的小型渔船、低资本积累、低产量及低收入等等。

而在捕鱼活动方面,围绕热带沿海小规模渔业中的渔场的利用及鱼获物的分配和利用方法等,存在着各地区特有的种种习惯和规定,如珊瑚礁海域渔场的所有权问题和禁止捕鱼期、禁止捕鱼区等问题。因此有人指出捕鱼活动本身不单是一种经济活动,它还具有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此外,利用小规模渔业所获取的各种水产资源还被广泛地用于自给用的食物及在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流通的商品等。资源被利用于生活用具、装饰品、货物等非食用目的,是因为其具有各种可利用的价值。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小规模渔业所具有的复杂性质。

1、印尼东部摩鹿加群岛的传统的资源管理

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尼东部,行政上属马鲁古州管辖,16世纪以来作为香料贸易的中心地发达起来。群岛中的安汶、塞兰等各岛均实行着以村落为单位规定沿海资源利用的称为“证人(sasi)”的惯例。

据调查,“证人”制度的对象以海参、浅滩贝、夜光贝、珍珠贝等瑚瑚礁海域中的海底生物资源为多。这些资源是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各村均禁止随意捕获。这称为“证人封闭(sasitutup)”。而每年或几年一次解除“证人”制度,又称为“证人解禁”(sasibuka)”。“证人”的解禁和封闭时期由村会议决定。

但有些地区并不实行这种制度;信仰基督教的居民则收集解禁后捕获的资源出售,并将所得资金用于建设教会、修整道路、改建学校等村落的公用事业;另有些地区规定了个人应得份额和公用部分的比率,分割渔场按日轮流采捕;等等。可见各村的“证人”制度的作用和社会意义显然已多样化。

而“证人”制度的对象也已扩大到回游性鱼类,如安汶岛东部每年一次从沿海区域逆河川而上的一种沙丁鱼也已成为该制度的对象。不仅水产资源,陆地上的椰子树、西谷椰子树等植物及极乐鸟、海燕窝也成为该制度的对象。

如上所述,摩鹿加群岛所实行的“证人”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已经具有多重意义。因此,在论及传统的资源管理时,除了对其对象及适用范围和机能加以探讨之外,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整体具有何种作用。

2、所罗门群岛马莱塔岛的渔场利用及其变化

所罗门群岛马莱塔岛的东北部有一个称为“劳•拉贡”的环礁湖。在环礁湖中用珊瑚石灰岩造的人工岛上,居住着称为“劳”的渔民。渔民们在陆上几乎没有耕地,他们通过向居住在马莱塔岛的居民出售鱼获物换取芋头、甘薯等主食及蔬菜等维持生活。他们以辽阔的环礁湖为中心,合计用96种捕鱼法进行捕鱼活动。重要的一点是环礁湖海域的主要部分归特定的个人和集体所有,其利用受到限制。通常有归属的海域被封闭,只有大量需要鱼获物时才开放。例如举行祭祖仪式和葬礼时、或马莱塔岛农民为举行教会建成仪式和喜筵需向其购鱼时。这种由特定集体拥有环礁湖并限制其利用的习惯在大洋洲地区普遍存在。

这样,“劳”的渔民们利用渔场的习惯在限制不规则的资源利用的同时,也通过物物交换对维持与农民的关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上的作用。

但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无偿提供保冷库及运往城市的鲜鱼流通机构的开发、以及80~90年代商业性渔业的开发,渔民们的渔场利用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平素封闭的渔场有时会开放几天供采集浅滩贝,并将一部分贝送给所有者,其余用于赚取现金;以往禁止的夜间利用电灯捕鱼也开始在自由海域进行,产卵期的蓝子鱼被大量捕获,冷冻后被运往城市;在专属海域利用解禁捕获的珊瑚礁鱼类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也就是说,以往在与农民交换或举行重要仪式时才开放的渔场已被用于赚取现金,即具有了鲜鱼流通这种经济性目的。

这种变化显然是随着现代化的进展而产生的,这不单对资源利用,对传统习惯所具有的意义的失去和生活时间或集体关系的变质等所产生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并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围绕渔场利用的新规定和人们的对策今后将受到注目。

3、印尼西部的廖内群岛

廖内群岛位于印尼西部的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海域,该群岛有着许多鱼村。在较平稳的海域,红树林和泥质地带相当发达,沿海部分盛行钓鱼和撒网捕鱼。

19世纪后,该地区拥有了作为国际贸易港得到发展的新加坡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廖内群岛捕获的鱼介类除用于当地消费外,还被运往可高价出售的新加坡。

鲜鱼则由周边小岛的渔船利用绳钩、刺网、撒网等捕获,并且开始出现利用鱼塘饲养的活鱼。这些活鱼不仅运往新加坡,而且由新加坡华人运往香港。尤其在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人与印尼华人达成协议,开始直接运输活鱼。其种类主要是石斑鱼,其中被称为“驼背鲈”和“拿破仑鱼”的波纹唇鱼的价格特贵,是中国菜肴的上等材料。活鱼的收购和运输与华人网络密切相关。其中潮洲人在印尼西部、新加坡及香港的流通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运往中国的水产品除了海参、鱼翅、燕窝等之外,还有海蜇、海马、干贝等。这些资源均是在珊瑚礁海域通过小规模渔业捕获的。他们通过捕获商品价值高的水产品出售给华商等以维持生计。他们的资源利用战略是否几百年间保持不变?或者从某时开始已产生何种变化?此处没有足够的资料加以论证,但围绕石斑鱼等的资源利用动向今后仍有必要加以注意。

讨论—水产资源利用及其变化

1、70年代的转换期

从以上叙述可知,珊瑚礁海域的水产资源由诸多种类组成,同时利用该资源的目的和流通网络也是多方面的。70年代后半期以后,3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行“证人”制度的印尼东部海域的浅滩贝需求量的增加并不仅仅是印尼的问题,东南亚至大洋洲各地在这一时期浅滩贝的捕获量也大有增加。

所罗门群岛的独立及其现代化的推行始于70年代末期,而70年代又是自1973年联合国第3次海洋法会议后提出200海里问题和地球环境问题的时期,可说是海的问题受到全世界注目的时代。香港和新加坡的活鱼需求量的增大也是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可以认为与某种时代背景相关联。

70年代后又过了15年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呼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往从事的渔业是极小规模的,而增加捕获量又会引起滥捕。这一点海底生物资源尤为严重。而且在推行现代化和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采取何种对策也因地区而异。资源状况或恶化或改善,不尽相同。因此今后也应对各地区所采取的各种对策加以注目。

2、传统性管理问题

从印尼和所罗门群岛的传统性渔场利用惯例,可以知道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小规模渔业中并非毫无条件地利用珊瑚礁资源。但这种惯例和限制绝不会长久存续下去。当发现周围海域中的资源具有商品价值时,便出现了围绕所有权和势力范围的纷争,或者是居民的资源利用意识有了提高。例如在所罗门群岛,当知道浅滩贝的商品价值后,便有其他地区的人进入该海域捕鱼,以至出现了明确划定海域界限的动态;再如“劳”的渔民在发现海参有商品价值后,产生了滥捕海参的现象。因为原本就没有理想的资源利用方法和具体的所有形态。

渔业资源论文第2篇

东南亚、大洋洲的热带沿海地区渔业经营的特征是,以珊瑚礁和红树林区域的多种生物为对象,利用丰富的渔具和捕鱼法从事小规模渔业。尤其热带沿海区域是可明显观察多种生物的海域,因此是研究利用这些生物的小规模渔业的重要对象。

从经济观点来看小规模渔业,其特征有:个体经营或家族、小集团(最多为10~20人)经营形态,采用机械化和动力化程度低的渔具和捕鱼法、使用独木舟或5吨级的小型渔船、低资本积累、低产量及低收入等等。

而在捕鱼活动方面,围绕热带沿海小规模渔业中的渔场的利用及鱼获物的分配和利用方法等,存在着各地区特有的种种习惯和规定,如珊瑚礁海域渔场的所有权问题和禁止捕鱼期、禁止捕鱼区等问题。因此有人指出捕鱼活动本身不单是一种经济活动,它还具有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此外,利用小规模渔业所获取的各种水产资源还被广泛地用于自给用的食物及在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流通的商品等。资源被利用于生活用具、装饰品、货物等非食用目的,是因为其具有各种可利用的价值。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小规模渔业所具有的复杂性质。

1、印尼东部摩鹿加群岛的传统的资源管理

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尼东部,行政上属马鲁古州管辖,16世纪以来作为香料贸易的中心地发达起来。群岛中的安汶、塞兰等各岛均实行着以村落为单位规定沿海资源利用的称为“证人(sasi)”的惯例。

据调查,“证人”制度的对象以海参、浅滩贝、夜光贝、珍珠贝等瑚瑚礁海域中的海底生物资源为多。这些资源是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各村均禁止随意捕获。这称为“证人封闭(sasitutup)”。而每年或几年一次解除“证人”制度,又称为“证人解禁”(sasibuka)”。“证人”的解禁和封闭时期由村会议决定。

但有些地区并不实行这种制度;信仰基督教的居民则收集解禁后捕获的资源出售,并将所得资金用于建设教会、修整道路、改建学校等村落的公用事业;另有些地区规定了个人应得份额和公用部分的比率,分割渔场按日轮流采捕;等等。可见各村的“证人”制度的作用和社会意义显然已多样化。

而“证人”制度的对象也已扩大到回游性鱼类,如安汶岛东部每年一次从沿海区域逆河川而上的一种沙丁鱼也已成为该制度的对象。不仅水产资源,陆地上的椰子树、西谷椰子树等植物及极乐鸟、海燕窝也成为该制度的对象。

如上所述,摩鹿加群岛所实行的“证人”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已经具有多重意义。因此,在论及传统的资源管理时,除了对其对象及适用范围和机能加以探讨之外,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整体具有何种作用。

2、所罗门群岛马莱塔岛的渔场利用及其变化

所罗门群岛马莱塔岛的东北部有一个称为“劳·拉贡”的环礁湖。在环礁湖中用珊瑚石灰岩造的人工岛上,居住着称为“劳”的渔民。渔民们在陆上几乎没有耕地,他们通过向居住在马莱塔岛的居民出售鱼获物换取芋头、甘薯等主食及蔬菜等维持生活。他们以辽阔的环礁湖为中心,合计用96种捕鱼法进行捕鱼活动。重要的一点是环礁湖海域的主要部分归特定的个人和集体所有,其利用受到限制。通常有归属的海域被封闭,只有大量需要鱼获物时才开放。例如举行祭祖仪式和葬礼时、或马莱塔岛农民为举行教会建成仪式和喜筵需向其购鱼时。这种由特定集体拥有环礁湖并限制其利用的习惯在大洋洲地区普遍存在。

这样,“劳”的渔民们利用渔场的习惯在限制不规则的资源利用的同时,也通过物物交换对维持与农民的关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上的作用。

但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无偿提供保冷库及运往城市的鲜鱼流通机构的开发、以及80~90年代商业性渔业的开发,渔民们的渔场利用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平素封闭的渔场有时会开放几天供采集浅滩贝,并将一部分贝送给所有者,其余用于赚取现金;以往禁止的夜间利用电灯捕鱼也开始在自由海域进行,产卵期的蓝子鱼被大量捕获,冷冻后被运往城市;在专属海域利用解禁捕获的珊瑚礁鱼类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也就是说,以往在与农民交换或举行重要仪式时才开放的渔场已被用于赚取现金,即具有了鲜鱼流通这种经济性目的。

这种变化显然是随着现代化的进展而产生的,这不单对资源利用,对传统习惯所具有的意义的失去和生活时间或集体关系的变质等所产生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并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围绕渔场利用的新规定和人们的对策今后将受到注目。

3、印尼西部的廖内群岛

廖内群岛位于印尼西部的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海域,该群岛有着许多鱼村。在较平稳的海域,红树林和泥质地带相当发达,沿海部分盛行钓鱼和撒网捕鱼。

19世纪后,该地区拥有了作为国际贸易港得到发展的新加坡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廖内群岛捕获的鱼介类除用于当地消费外,还被运往可高价出售的新加坡。

鲜鱼则由周边小岛的渔船利用绳钩、刺网、撒网等捕获,并且开始出现利用鱼塘饲养的活鱼。这些活鱼不仅运往新加坡,而且由新加坡华人运往香港。尤其在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人与印尼华人达成协议,开始直接运输活鱼。其种类主要是石斑鱼,其中被称为“驼背鲈”和“拿破仑鱼”的波纹唇鱼的价格特贵,是中国菜肴的上等材料。活鱼的收购和运输与华人网络密切相关。其中潮洲人在印尼西部、新加坡及香港的流通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运往中国的水产品除了海参、鱼翅、燕窝等之外,还有海蜇、海马、干贝等。这些资源均是在珊瑚礁海域通过小规模渔业捕获的。他们通过捕获商品价值高的水产品出售给华商等以维持生计。他们的资源利用战略是否几百年间保持不变?或者从某时开始已产生何种变化?此处没有足够的资料加以论证,但围绕石斑鱼等的资源利用动向今后仍有必要加以注意。

讨论—水产资源利用及其变化

1、70年代的转换期

从以上叙述可知,珊瑚礁海域的水产资源由诸多种类组成,同时利用该资源的目的和流通网络也是多方面的。70年代后半期以后,3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行“证人”制度的印尼东部海域的浅滩贝需求量的增加并不仅仅是印尼的问题,东南亚至大洋洲各地在这一时期浅滩贝的捕获量也大有增加。

所罗门群岛的独立及其现代化的推行始于70年代末期,而70年代又是自1973年联合国第3次海洋法会议后提出200海里问题和地球环境问题的时期,可说是海的问题受到全世界注目的时代。香港和新加坡的活鱼需求量的增大也是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可以认为与某种时代背景相关联。

70年代后又过了15年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呼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往从事的渔业是极小规模的,而增加捕获量又会引起滥捕。这一点海底生物资源尤为严重。而且在推行现代化和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采取何种对策也因地区而异。资源状况或恶化或改善,不尽相同。因此今后也应对各地区所采取的各种对策加以注目。

2、传统性管理问题

渔业资源论文第3篇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政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政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渔业资源论文第4篇

【关键词】渔业资源法 制度体系 理论 研究

纵观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制度的发展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颁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分水岭,该法颁布以前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在推行中有很多特点,如以往的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主要是以控制投入为主的渔业管理模式,之后则逐渐演变为以控制渔种可持续生产为主的管理模式。在此期间国际主要渔业组织机构积极推广,国际社会也出台了系列全球性或区域性公约配合该制度的实施。因此可以说,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主要控制产出,是在总可捕量控制的基础上实施。

一、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理论制度体系

(1)明确控制产出为主的生物保护目标。公约在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中明文规定: 沿海国要严格控制海域生物可捕数量,而对公海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公约规定“制定公海生物资源可捕量和相关保护措施时,各国要根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结合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让捕捞的鱼种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够生产最高持续产量的水平”。公约明确制定了在不同海域里根据各种生物资源的最大可持续生产量开展渔业管理保护的总目标,给各国推行配额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制定不同海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公约中根据不同海域制定相关的保护管理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沿海国享有独立海域权,如内水、领海和群岛等独立区域具有充分保护管理海洋生物资源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沿海国可以决定其领海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并开展科学适度的鱼类资源利用的计划;第三,如公海这样的公共海域的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上,所有国家都有权在公海进行渔业资源捕捞,但同时也有义务共同保护管理公海生物资源。总体而言,公约在渔业资源管理保护的总方针指导下,制定的法律规章均注重对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生产量的管理控制。

(3)规定各缔约国的国际协作义务。公约从国际社会整体局势出发,明文规定各缔约国在独立领海范围和公海内都有义务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协作保护管理。如公约中规定了缔约国在总可捕量制度实施中,各区域和全球性渔业组织机构,都有义务共同开展国际间的协作保护,比如国民可以在专属经济区捕鱼的缔约国,就有义务及时提供和交换相关的科学情报、捕鱼总量和渔业捕捞力量统计,以及协作保护鱼类种群资料。海洋渔业资源国际间的协作保护义务有利于实现总可捕量制度在法律上的大范围推广。

二、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理论及制度的特点

(1) 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表现形式各异。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的基本构架中有很多原则性的条文,缺乏具体的法律实施条款,再加上专属经济区制度的限制,公海中的渔业资源压力加剧了渔业资源的稀缺。在此情况下,《遵守协定》、《种群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系列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公约和双边协定相继出台,展开对国家领海之外的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尤其是在因利益纷争而不妥协的资源环境和人权等现代国际法的范畴内,形式多样的国际法规将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系列公约规范的出台和逐步推广也体现了当代渔业国际法律在法源上的新趋势。

(2)区域渔业机构促进国际协作原则的推行。上文提到了国际渔业资源保护法中所强调的国际间的协作原则,很多区域渔业组织机构在单、双边公约的要求下,通过强化渔业资源种群的科学估量并测定总可捕量的措施,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等方式来为法律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在协作基础上有效保护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根据国际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协作原则的指导,以各区域渔业组织机构为主导的生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大范围推广标志着以往公海渔业制度的结束,也体现了新的公海法律制度中的主要原则。

(3)海洋执法标准呈现细化量化特征。渔业资源种群的群体特性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路线,所以一定要增强对非法捕捞的监督惩治力度。近几年国际渔业组织机构针对区域间的资源保护的协作监督执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颁布了系列监督和检查的程序,当遇到以下情形可以实施检查权: 未获得许可授权捕捞;未根据委员会的报告规定,记录捕捞量和与捕捞量相关的数据信息,或故意隐瞒误报捕捞量以及有关捕捞量的信息,在休渔区域和休渔期间非法捕捞;未遵守委员会制定的保护管理规则捕捞;未按照公约明文规定的捕捞限度捕捞;使用规定之外的渔具捕捞;未标明渔船的标识、身份和注册信息;未积极配合调查,故意隐藏销毁证据;不积极配合登检或阻止抗拒、威胁干扰派遣的检查员执法;有意损坏船舶监测系统干扰工作等,还有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违反现象。

(4)国际渔业资源法制度未来的主要趋势是渔业责任制和生态管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也逐渐提高了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了解。国际社会达成了加强协作、缓解危机的共识,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监管惩罚力度来解决当前的资源问题。多项国际文件的颁布制定了生态管理和渔业资源法,也明确了渔船国在公海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及义务。通过推行包含渔船监测系统在内的多种方式来进行科学捕捞,避免出现违法、隐瞒捕捞和无管制的捕捞行为,国际渔业资源法制度未来的主要趋势将是渔业责任制和生态管理。

综上所述,由当前的国际大局来看,在协调各个成员国共同遵守义务的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越来越严重的渔业资源危机要求人类和时间比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使人类的需求不会超过海洋资源的最大限度,让匮乏的海洋渔业资源能休养生息并做到可持续利用。只有合理控制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无限制的开发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和海洋渔业资源健康持久发展的总目标,这也是全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孙海文.渔业配额制度的起源、特点及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10,(03).

渔业资源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渔业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不利,渔业资源面临普遍的过度开发,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本文对我国渔业资源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比较了几种纠正这种低效率的理论和政策,指出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与健全市场相结合,政府政策规范与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1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5%。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捕捞业先是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飞速增长阶段,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给与微观经济部门自主经营权,提高了经济效率,带来了渔业的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增速突然减慢,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趋于衰弱,需要其它因素来推动产量增加。此后,随着渔业产业工业化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渔业产量增长的高潮。而且到九十年代末,渔业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引起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渔业资源的特点是当捕捞量不超过其自我更新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出,一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产量就会下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再生能力,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对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在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已经有8%的渔业资源达到了耗竭的水平,形不成渔汛;有76%的渔业资源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产量已达到极限;只有16%的渔业资源处于适度开发状态。而我国近海海域的情况由于地理特点的原因还要更加严重。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以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资源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如《超越极限》中所描述的:指数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不加限制的指数增长将带来对资源的毁灭性后果,引起崩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要有制度的变迁与之适应,而环境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这种不符合效率和可持续目标的状况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2引起这种危机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造成目前渔业资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包括了一些实际变量,这些变量的取值由忽略了对这一经济主体的福利影响的其它主体决定。开放的渔场可以自由进入,渔业资源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由于高额利润驱动,渔民会不断地扩张生产,增加捕捞努力量,直到捕捞收益等于捕捞成本,即利润为零,达到个体的经济均衡点为止。因此最大可持续产量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必然要出现过度捕捞问题。捕捞者的过度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具有破坏性,捕捞者只考虑其个人生产成本,不考虑其行为的社会成本。所以渔业资源的需求是过度的;供给由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进入者普遍存在搭便车行为,所以供给是不足的。

对外部性的纠正,就要给损害者一种激励,使其限制其行为对他人的损害,将外部性内部化,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不同的方法。

2.1庇古税

庇古税是指对造成外部性的破坏者要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支付费用,支付额等于其所造成的损害额。庇古税的思想是引入一个价格,使损害者的破坏行为可以衡量。这样损害者可以把外部性纳入自己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做出对其自身也同时是对社会最有效率的选择。庇古税在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渔业问题上,对大型渔业企业收取一定的税费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我国的个体渔民来说,由于数量过多,分布又比较分散,对其征税有一定的困难。

2.2调整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来源,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地界定所有权来消除外部效应导致的市场扭曲。使用产权调整的方法不同于庇古税,它不是引入一个价格,而是引入一个市场,通过界定清晰的产权,使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谈判,达成交易,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产权是一个权力束,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让度权等。产权的安排有多种方式,要使产权安排能够对资源产生有效率的配置,产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所有权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可交易性,对所有权的宪法保护。

我国在渔业资源的产权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虽然从法律上来说,我国对于渔业资源的进入排他权有明确的限定,按照我国《渔业法》的规定,只有持有必需证件的渔船才能从事捕捞作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非法捕捞渔船却大量存在。即使无证捕捞被有效地排除在外,由于大量持证人的存在,渔业资源对他们来说还是事实上的自由准入。

对产权引起的外部性的解决思路,必须要建立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依据上面所说的有效率产权安排的原则,各国设计了旨在通过完善产权来消除外部性负面效果的政策和规则。但这些调整产权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在我国具体实施的时候也同样面临一些困难,首先,我国在渔业信息的取得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第二,配额的分配方法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第三,如何加强规则的监督。另外这一制度还会因我国个体渔民所拥有的份额太小而无法实际操作,或者难以实现捕捞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渔民多资源少的国家。

2.3自组织管理

建立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奥斯特罗姆在经过对小规模共有资源问题的案例研究,提出了解决共有资源问题的模型,强调了共有资源参与者有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奥斯特罗姆条件共有八条,这八个条件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产权条件,“清晰界定的边界”,落实产权是自组织管理的基础。第二类是组织条件,“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强调各个地区存在资源的占用和供应的独特性,所以在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集体选择的安排”这一条件,也反映了对不同社区特殊性的考虑,即参与的经济利益体能够对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要求上一层级的权威不能干涉占用者集体设计制度的权利,这一权利是由更上一层级的权威以其宪法的形式确定。“分权制企业”这一条件要求有一个多层次的组织,将分散的群体通过一个个小的团体组织成较高层次的大团体,分别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三类是规则的维护条件,“监督”与“分级制裁”结合起来,一起发挥作用。“冲突解决机制”要求较低成本的公共论坛的存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型式),对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与官员之间的冲突加以及时的协调解决。

奥斯特罗姆条件在相对小范围的共有资源情况下比较适用,参与者少,相互影响比较大,信息获得相对容易一些,比较倾向于由资源的占用者协商达成一致。但在参与者众多,公共资源本身边界并不清晰的渔业资源的情况下,其适用性仍需要研究。

3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几种主要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的论述,我们发现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优越性和相对的局限,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没有哪个单独的经济主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设计规则的时候,首先要从产权的角度,制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符合上述三个原则的产权制度,其次,虽然自组织管理在较小范围内适用性比较强,但也不是说奥斯特罗姆的条件在这里就不适用。因为尽管从整体上说整个近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无法清晰地划分边界,但各个社区实际上活动的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还是能形成一个个小的利益团体。

我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统一管理,地方层层细化的限额制度,但限额并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法,所以些规定在具体的实施中还要吸取地方的意见,做出明确的规定。配额的分配方法,由各个海区根据当地渔业的历史和现实,在广泛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方式划分成个别市县配额和商业捕捞配额。渔业局可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其拥有的配额进一步划分成总渔村可捕量和总休闲渔业可捕量,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采用行政方式将总渔村可捕量划分成个别渔村配额,下达给各个渔村;社区配额分配方法上,政府由于不能获得完全信息,分配不可能符合当地的情况,应该给与一定的指导原则,由参与者自己协商,参考传统规则、地理特点和产品特点自行决定。对于休闲渔业可捕量和商业可捕量,可采用拍卖方式决定其归属,分别形成个别休闲渔业公司配额和个别商业可转让配额。

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当然是要靠规则制订的合理可实施性,但如果没有对规则的监督,那么再好的制度也难以长期维持下去。应该采纳奥斯特罗姆自组织管理理论中的思想,把政府监督和社区参与者的相互监督结合起来,设计多层次惩罚机制,建立处理冲突的各个级别的论坛。

另外,制度的转变要适应效率和可持续目标,效率和可持续性是随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而变化的。在渔业问题上,法律法规必须与渔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例如随着海洋生物种群的稀缺性的变化,某种数量曾经比较丰富渔业产品被过渡捕捞,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破坏,法律法规应做出及时反应,对此种物种的捕捞加以管理,本来没有限制配额的要及时引入配额制度。

要达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不能单靠经济方面的政策,相关政策必须加以配合才能使这些政策有效实施,例如做好信息的搜集,完善渔业统计体系,是建立配额制度的基础。同时,宣传教育也是必要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奥斯特罗姆等.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2]刘新山.ITQ渔业管理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关系.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

[3]梅多斯等.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渔业资源论文第6篇

关键词:休闲渔业;渔业资源;投资多元化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渔业在发展渔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休闲渔业的发展关系到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渔业产业水平的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休闲渔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1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管理问题 休闲渔业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朝阳产业,但也具有其弱质性,需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社会各方面合作。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导致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标准、规范经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还未走上有序的轨道。

1.2 规模和效益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上海的休闲渔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由于一些场所投入较少,项目内容单一,设施和功能配套也不完善,至今未能成为普通百姓项目。因此,参与竞争的能力总体讲还不够强。

1.3 文化的融入和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休闲渔业还只是简单的“观巨网捕鱼、品有机鱼宴”,缺少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感受渔家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从传统渔业转移而来农民,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与休闲渔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2 休闲渔业发展趋势

我国的休闲渔业正在从仅仅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开发各种休闲渔业项目的单一型,逐步走向整合当地的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综合性休闲项目的综合型,直至以休闲渔业为核心创造产业联动优势,带动相关生产和服务业,实现渔业产业升级的产业联动型方向发展。

2.1 重视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休闲渔业的发展是渔业产业功能的拓展,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规划设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等相结合,还必须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性适应。休闲渔业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对人们的休闲消费起到引领作用。

2.2 注重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 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因地治宜,各地根据自然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优势,选择有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形成品牌,避免项目形式单一内容雷同、盲目竞争的状态。

2.3 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 休闲渔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结合,尤其是观光旅游业。把休闲渔业与当地的旅游线路结合,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设计旅游线路,借外力发展休闲渔业,这样才能迅速成长。

3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对策借鉴

3.1 重新定位,做好休闲渔业的长期规划 要形成国家、省、市、区发展规划体系,内容包括开发的范围、内容,开发的时间、方式,开发的投入和产出,管理体系等。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循序渐进,进行选择性、滚动式开发,切实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与旅游规划开发相结合,与餐饮等服务业的建设相结合,科学合理布局,形成集聚效用,充分吸引客源。政策的制定要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综合考虑实施政策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为休闲渔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3.2 广辟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 发展休闲渔业,必须首先解决好资金问题。同美、日相比,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低,需要支持的项目多,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来发展休闲渔业,应该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投资格局。(1)财政扶持。建立渔区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的一种投入方式,即对纯渔村、渔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建立鼓励休闲渔业发展的发展基金、专项基金、补助基金等。(2)银行贷款。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和规范渔村的融资环境,协调好渔区的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3.3 加强对鱼文化的研究 鱼类是一种吉祥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鱼找健康,观赏鱼找和谐,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鱼类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加强对鱼文化的研究与融合,开发多种文化表现形式,例如开渔节、捕鱼节、钓鱼节、渔人节、渔饰节、螃蟹节、海鲜节……全方位提升渔业文化层次。

参考文献

[1] 柴寿升、戴欢丹、王海建,休闲渔业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评价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37.

渔业资源论文第7篇

1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必要性 1.1我国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服务的需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类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与知识饥渴逐渐突现在我们面前,知识猛增,许多学科知识的分布打破了传统格局。过去做学问,用户可以在几种或十几种刊物中找到他们所需的80%-90%的资料。现在80%-90%的资料散布在众多的刊物中,载体的多样化使一般人很难顺利找到他们所需的文献。面对茫茫的知识海洋,人们常常有望洋兴叹之感。学科信息资源导航,是指通过数据库系统对网络上与某一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节点进行集中、分类、整理,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用用户熟悉的语言把这些点组织起来,以主要题树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查询信息而指路导航。导航库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很好的查询机制,具有建设简单、见效快、易得用等特点。它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中一个新兴的服务模式。水产品是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全世界食品总量的7.5%左右来自海洋、湖泊和河流,由于野生水产品资源的日渐萎缩,人们将越来越依赖于水产养殖业。在世界水产品的养殖业中,75%以上来自于亚洲,其中中国水产品的生产量占60%。①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品消费市场巨大,水产行业极具发展前景,加强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将有利于水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又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 1.2我国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水产信息资源存在着信息资源分散、电子产品匮乏、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航库的建立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它的建设是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整体化的需要。 1.2.1信息资源分散 (1)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水产系统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高校约有40多个,但其中除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所属的一些研究所和几个水产院校拥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外,多数单位中只有类似资料室的文献信息服务部门,藏书从几千册至几万册,期刊寥寥无几。且由于学校性质的限制以及各单位的规模和经费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单位水产渔业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规模和条件差别很大,且多数单位处于低水平状态,水产渔业文献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揭示程度低,造成相对分散的局面。 (2)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情况 网络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宽泛的,它包括了所有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资源,除因特网以外还包括校园网、城域网、内部网等网络资源。导航库收集整理的主要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城域网和内部网的资源主要是满足小范围人员工作需要而建立的,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因特网和校园网中水产渔业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因特网上的水产网站及水产信息资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水产信息资源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二是在农业及相关的网站中涉及水产信息资源的栏目。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Internet上的国内水产网站也在快速增长,网站数量从1999年的20多个(不包括提供水产信息的相关网站,如农业信息网站等)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①但与其他行业网站相比,国内水产网站还是存在数量少、类别单一、规模小、信息资源量小、更新速度慢、科研论文少、服务功能相对较弱、资源分散等问题。校园网中的水产渔业网络资源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水产院校和设有水产专业的高校图书馆中,但大多都未经过整理,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分散的问题。 1.2.2电子产品匮乏 目前,水产专题数据库只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1997年开发的《中国水产信息系统》,引进的《ASFA(水科学和渔业文摘)》、《FSFA(食品与技术文摘)》等外文数据库。《中国水产信息系统》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1997年开发的一个书目数据库,收集了自1985年以来国内100多种水产期刊杂志上发表的34,000多篇水产科技信息的书目数据。而《ASFA(水科学和渔业文摘)》和《FSFA(食品与技术文摘)》都是引进的数据库,且都只有文摘信息。另外,国内一些中文数据库中也包含一些水产渔业全文数据,但由于它们都是些综合性数据库,所以水产渔业方面的数据十分有限。其中《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的40种水产渔业专业期刊的部分全文,②只有25种属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版)》(该版本中收录了38种水产渔业专业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30种水产渔业类专业期刊,③有24种属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版)》,且有21种都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国内较有规模的中文数字图书主要包括超星和中数图,其中超星目前水产渔业类的图书只有141种,④中数图该专业数据更是少得可怜。由此可知,水产渔业类的专业电子产品匮乏,有些数据库虽然含有一些水产渔业类的电子信息,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专业制作。 1.2.3检索效率低下 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不同的数据库对文献信息有着不同的著录格式和著录字段,而且检索平台也不尽相同且功能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缺少检索策略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检索史的保存和运行功能以及输出结果不灵活和检索字段设置不全面等问题。所以,国内现在还无法利用统一的检索平台对各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可以说检索效率低下。在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目前国内只能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如中文Google、百度、雅虎中国等)对因特网中的水产渔业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还没有专门针对水产渔业学科的专业搜索引擎。综合性搜索引擎的标引主要采用的是关键词标引,且标引词主要来源于篇名,标引深度不够,再加上标引人员专业知识所限,对于隐性概念较难准确提炼,所以会导致每次检索结果中带出大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小的信息资源,查准率较低下;又由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也有很大的发展,且具有数据庞杂、各站点对数据的分类和组织标准不一、检索方法各异、不稳定、地址变动较大等特点,数据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所以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检索出的结果只能满足一般用户的浏览检索,很难满足水产专业用户的专指检索。因此,单次检索将会获得海量的信息,纵然经过多次筛选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水产渔业信息的检索效率可以说是十分低下的。#p#分页标题#e# 2水产渔业资源导航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关于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建立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方面的专题研究大体上更属于空白。笔者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1995至2005年“学科导航”论文情况,对检出结果逐条核对,排除重复条目,得出表1中的统计数字,它大体上反映了近11年来关于“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发表关于“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的论文数量非常有限,对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研究可以说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近4年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的数据因受各数据库更新速度的影响还不完全),这表明关于“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的问题已日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笔者对检索结果详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如下:2000年之前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资源的组织、利用和开发”方面,只提出了“学科资源导航”的观点,却无深入研究。2000年开始出现对“学科资源导航”问题的专门研究,但未发现有关“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方面的论文。笔者认为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原因是建设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的观点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几何级数增长,国内图书情报人员针对如何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个领域信息资源进行挖掘、采集、加工、整理和序化的资源重组,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查找和获取的捷径才提出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水产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产品少等问题造成的。因此开展对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2建设状况评述 自1999年1月CALIS管理中心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工作会议以来,CALIS充分发挥各地区图书馆的优势,分工协作,共建共享,把资源与导航有效地结合起来,现在全国共有52个高校参加该项目共建,已完成78个一级学科资源导航库建设⑥,但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却一直没有建立。国内一些水产院所,因人手不足,没有力量去建设;有些单位虽然也想建立水产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但因各方面条件较差,也只能零打碎敲,不成气候。笔者通过对Google①、雅虎②、百度③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经过逐个进入分析可以知道,截至2006年3月10日,国内除笔者所在集美大学图书馆制作的水产学科资源导航④外,还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制作的水产养殖导航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导航库建设虽然被列为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一般资助子项目,但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11日该网站,显示结果都是“该页无法显示”⑥。华中农业大学制作的导航库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出版刊物、数据库资源、专业网站、政府部门六个方面的内容;收录了103个水产站点,但该库收集的信息资源均为网络站点,在资源范围方面有待改进,在内容确定及特色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3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健全统一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 虽然CALIS重点学科导航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目前各高校图书馆能否真正按“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进行联合共建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各自为政、无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统一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在CALIS的牵头带动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科导航建设首先应建立各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领导和监督的管理体系;然后根据学科划分、归类,建立健全各地区、各学科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最后归CALIS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才能加快学科导航建设的整体步伐。 3.2为水产渔业资源建设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由于CALIS在选择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子项目成员单位时有其一定的选择标准,有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水产渔业资源积累,但由于人员、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也不能成为其成员。这就需要水产渔业学科导航的建设者之间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笔者认为可以由承担CALIS水产渔业网络资源导航库子项目的成员单位牵头,通过CALIS或其他方式取得联系,利用ASP、JSP编制交互式的对话平台,或通过E-mail、QQ、电话等方式进行水产渔业学科发展动向、学科前沿以及最新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以推进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同时避免重复建设。 3.3加强与水产渔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人才建设是提高导航库质量的关键。要做出一个质量高的水产渔业资源导航库,除了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利用检索工作、具有检索分析评价能力、掌握丰富计算机知识的高素质队伍作保证以外,还需要水产渔业专家对水产渔业导航库中的信息进行专业控制和评价。因为学科专家是专业信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他们在专业上都颇有造诣,掌握了该学科领域的丰富专业知识,并对学科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在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与专家学者交流合作,以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建设导航库。

渔业资源论文第8篇

(1.琼海市博鳌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琼海 571434;2.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

摘要:休闲渔业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博鳌发展休闲渔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庞大的游客数量等众多优势。发展休闲渔业一定能为博鳌本地渔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渔民收入,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博鳌镇发展休闲渔业进行分析,并针对发展休闲渔业过程中面临的形势提出对策。

关键词 :博鳌;SWOT方法;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运行项目(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

作者简介:符梁(1984-),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服务。E-mail:979034071@qq.com

通讯作者:杨守国,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水增养殖及遗传育种。E-mail:yangshouguo82@163.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12.019

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渔业生产设备、渔业作业空间、水产生物、渔业生态环境及人文历史资源等渔业元素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1];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一个优美、和谐、舒适的渔村、渔业的体验环境,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

博鳌位于万泉河入海口处,无论是淡水渔业资源还是海水渔业资源都相当丰富,游客在当地渔民配合下,可体验到下水撒网捕鱼、海上垂钓、收网拣鱼等乐趣。

1博鳌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

1.1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201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297.88亿元[2],已成为我国渔业第五大支柱产业,在第三产业的占用比重中逐年升高。

1.2有利于合理利用本地资源

博鳌有着优越条件的地理位置,具有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和海水渔业资源,为开发休闲渔业提供了发展前提。

1.3有利于渔业增产增收

目前博鳌直接从事海洋捕捞业的渔民约2万人,由于渔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自谋出路的能力有限,再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渔民收入逐步下降。充分利用博鳌的海洋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渔业,壮大渔业经济,将渔民从捕捞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过来,实现渔民“出海不捕捞,转产不离船”的转产转业,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战略目标。

1.4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

休闲渔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和促进诸如交通、通讯、旅游、餐饮、造船、渔具、水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的发展[3]。

2博鳌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s)

2.1.1博鳌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地处东经110.5度、北纬19.3度,位于海南省东海岸,以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为圆心,4小时的空中距离可以覆盖亚洲20亿人口。博鳌,就像亚洲的中心。博鳌距离市府嘉积镇仅19 km,距离博鳌火车站和正在建设中的博鳌机场16 km,从“南海风情小镇”潭门镇经潭门大桥仅有7 km车程。

2.1.2博鳌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博鳌融江、河、海、山麓、沙洲于一体,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风光于一身。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

2.1.3博鳌拥有淳朴的人文环境博鳌本地居民大多是移民。博鳌有百家姓,从来没有械斗,从来没有以大欺小,人们世代和睦相处过日子。社会治安常年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博鳌具有浓厚的海洋特色文化[4],从“博鳌”两个字就能体会得出来,其含义是鱼类丰硕,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鱼多鱼肥”的意思。

2.1.4博鳌拥有渔业码头和旅游专用码头游客们可从码头乘船到近海、内河进行垂钓观光和水上用餐。博鳌近海水质清晰,海底下游动着各种鱼类。部分区域磊有大量礁石,藏有青斑、老虎斑、金钱斑等名贵鱼类,可供游客海上垂钓、拖网。

2.1.5博鳌水产养殖业发达距离博鳌镇墟中心10 km的东海村委会有近200 hm2水产养殖基地,常年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东风螺、老虎斑等水产品种,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博鳌各餐饮场所提供新鲜的水产品,满足众多游客的口味。

2.2劣势(Weakness)

2.2.1难以避免的自然因素博鳌地处江河出海口,近海海底漩涡错综复杂。海滩上常见竖着的警示牌提醒过往游客“禁止下水游玩”。这对于一个滨海小镇发展海上各类项目非常不利。而三亚市大东海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游玩是因为大东海是个海湾,湾里常年保持风平浪静。由于博鳌地处出海口,河道经常变动,泥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堵塞码头,妨碍渔民出海捕捞,对发展休闲渔业带来很大影响。

2.2.2种类单一,吸引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博鳌虽然是亚洲论坛所在地,但是长期以来以观光、垂钓等形式的休闲渔业项目显现单一特点[5],未能与相关行业或者产业相结合。博鳌休闲渔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转产转业渔民或社会的闲置人员,文化程度低,也没有受过培训,造成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意识淡薄,应对市场化的能力差,严重影响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

2.2.3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一是游船过小,设备太差,不成规模、不够档次、品位不够;二是码头规划与建设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多功能性,现有码头配套功能和设施无法适应休闲渔业的发展;三是海区缺乏专业规划设计,难以适应现代化休闲渔业发展的需要,难以对相关产业形成有力的支撑[6]。

2.3机遇(Opportunity)

2.3.1琼海市政府努力构建田园城市,为博鳌休闲渔业发展带来契机琼海正在加紧田园城市建设,博鳌在建的自行车绿道,美雅阿叔农家乐、滨海酒吧一条街等项目,吸引着四方游客。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带来的国际知名度,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博鳌平均每天接待中外游客约2 000人次,年接待60万人次以上,这对发展休闲渔业是机遇。

2.3.2其他方面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提供了大量的客源。海南省政府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政策支持。

2.4挑战(Threats)

2.4.1三亚发展休闲渔业势头迅猛海南省三亚市将休闲渔业发展策略定位在国内领先。据悉三亚已率先推出了几项新的休闲渔业项目:一种是用仿古游船夜游三亚;一种是推出了包船方式为主的游艇游船,游客可以三五成群出海休闲、垂钓、烧烤、拍婚纱照、做婚庆;第三种是面对散客推出的海上休闲、垂钓、烧烤、娱乐相结合的旅游方式。

2.4.2潭门的崛起势在必行自从习见平主席到潭门渔港参观后,潭门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台阶,不管是街道还是码头都焕然一新;潭门大桥通车后,潭门的发展将更加快速,潭门有大型码头,渔船配备齐全。而潭门挨着博鳌必将是博鳌发展休闲渔业最大的挑战。

3博鳌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和建议

3.1尽快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博鳌休闲渔业发展

依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有关海洋或渔业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借鉴《三亚市休闲渔业发展规划》,尽快适合博鳌发展需要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7],制定实施观光渔业、休闲渔业支持计划,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博鳌人民的幸福家园,实施“绿色博鳌大行动”。

3.2制定积极优惠政策,保障休闲产业发展

一是政府每年从财政中安排一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示范点、休闲渔船改造、政策性扶持补贴、重点项目的投资补助、培育休闲渔业品牌[8],支持与休闲渔业相关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大力扶持具有高品位、高附加值和带动性大的休闲渔业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贴息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三是加强金融机构对休闲渔业项目的资金支持。

四是加大对发展休闲渔业企业的政策性扶持[9],特别是企业的水电收费定价,应与农业水电价格一样。

五是加强互助担保体系建设,降低渔民转产转业发展休闲渔业的融资成本,引导保险机构加快研究,推出针对休闲渔业发展的险种,促进渔业互保协会把休闲渔业互保纳入渔业互保中[10]。

六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用海的管理制度,制定优惠休闲渔业项目用地与用海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减免相关费用,特别是在用地上建设硬性设施占地比率,要借鉴台湾的相关经验。

3.3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休闲渔业发展。

重视先进技术在休闲渔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休闲渔业的科技支撑系统。调动科研力量,利用科技手段,对重大休闲渔业项目的决策进行咨询、评估和可行性研究;运用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建立休闲渔业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休闲渔业服务的效率与水平。

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休闲渔业服务质量

一是做好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的高级休闲管理人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流动与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休闲渔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创立渔民从业人员教育基地,重点进行渔业、法律、卫生、旅游、安全防范、服务、风土人情、诚信意识与行业服务规范等知识培训[11]。在加快渔业转产人员知识培训的同时,将休闲渔业技能人才培训纳入阳光培训工程,不断提高休闲渔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提高博鳌休闲渔业的整体素质。

三是开展产业研究。成立休闲渔业学会,与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界携手,借助我省建设国际旅游岛优势和博鳌亚洲发展论坛,开展渔业休闲领域的国际性研讨与交流。

3.5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

发展环境友好型休闲渔业是持续发展长久之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发展休闲渔业也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

3.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加强休闲渔业景点景观的形象宣传,增强休闲旅游区的企业间合作,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培育和扩大休闲群体,营造全民休闲的优良环境。

总之,休闲渔业对博鳌旅游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博鳌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在于优美的海洋环境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如今尚有许多人对渔民的生产生活充满好奇,总希望自己能体验原汁原味的渔民生产生活,现在人们用于旅游休闲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休闲渔业必将成为博鳌发展旅游业的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

严飞,周雪秋.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12(01):12-13

[2] 董金和.《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解读[J].中国水产,2013(07):19-20

[3] 陈明宝.我国休闲渔业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J].中国水产,2008(05):76-79

[4] 任怀锋,邓章扬.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9,244(3):81-83+88

[5] 郭旭,曹敏.舟山休闲渔业发展浅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9(2):44-49

[6] 柴寿升,王刚.现代休闲渔业与传统渔业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9-13+9

[7] 李长生.甘谷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2):58-5

[8] 张英,钟天明.舟山市发展休闲渔业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城市,2007(03):42-44

[9] 孙吉亭,R.J.Morrison,R.J.West.从世界休闲渔业出现的问题看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2005(01):50-51

[10] 方海,谢营梁,李励年.国外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现状及我国休闲渔业管理现状[J].现代渔业信息,2008,23(10):16-18

渔业资源论文第9篇

在转产转业中,浙江捕捞渔民主要有就地转移、异地转移2种选择。本研究所说的就地转移,是指向当地渔区的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挖掘渔业本身的吸纳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力发展相关的二、三产业,让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由渔业自身来解决。异地转移,是指向县级及其以上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产业。

1.12种路径的比较

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都各有优势和劣势。比如就地转移,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熟悉,就业风险小,生活成本较低。要实现就地转移,捕捞渔民可以从事近海养殖业、水产品运输或个体经营,而这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如果在当地从事水产品加工业,需要有较为发达的第二、三产业作支撑,否则难以吸纳多余的渔民劳动力。对于没有资金积累、没有养殖经验、当地渔区也没有相应的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渔民来说,如果选择异地转移,到城市打工,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收入,交通、生活物资的采购等也更为便利。但它也有缺点,如生活成本高、就业风险大等。具体说来,两者的优劣如表1。

1.2当前浙江捕捞渔民及其转产转业的特点

(1)渔民素质低且年龄偏大,被迫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绝大多数只有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水平,平均年龄在42~45岁之间。他们以捕捞为生,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信息和技能。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思想观念传统的人,异地转移的意愿也较低。(2)转移行业上,虽然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放弃捕捞,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但由于渔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靠海吃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绝大多数渔民还是选择了涉海或涉渔的行业,比如浅海或围塘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运输、休闲渔业等。(3)返流现象多。渔民群体自身文化素质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差,在转产转业后,难以适应新的岗位或新的就业环境等,反流现象日益增多。表2显示浙江的几个主要渔业大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渔现象,其中以舟山市和宁波市最为突出,返流人数分别占了总转业人数的46%和51%。通过对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优劣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浙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特点,可以发现捕捞渔民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海洋和渔业带来的束缚。因此,笔者认为就地转移是浙江捕捞渔民当前最佳的选择。

2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理论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托达罗创立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失业状况的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指导意义。托达罗模型[8]认为,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即便城市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失业现象,但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它假定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的主要动机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这个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但同时,托达罗也认为,城市的就业率和失业率也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是否会流向城市。也就是说,如果他预期城市的就业率很高或者失业率很低,他就会流向城市;反之亦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托达罗把农业人口迁入城市就业的可能性与城乡劳动力供需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如式(1)。式(1)中,M表示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数量,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农业部门的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实际收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预期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和城镇就业概率的乘积。如此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如式(2)。式(2)中,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率,r表示农村平均收入。托达罗模型认为政府要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提高农村平均收入(r),降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d)。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国家政府部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乡镇企业,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地转移。

上述理论模型是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的,尽管农民与渔民有所不同,但在转移就业的问题上,他们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表3。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渔民和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第一产业,他们被迫转产转业的主要原因均是第一产业中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有2个:(1)异地转移多余的劳动力;(2)就地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多余的劳动力,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在实践中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具体体现。第1个途径只是缓解了当地的供需矛盾。当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其他地区的时候,因为就业机会总是有限的,又会促发转入地区的供需矛盾。因此,从根本上说,供需矛盾并未解决,只是从一个地区转移到了另一个地区。相比之下,大力发展当地的第二、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多余的劳动力,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3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必要性

3.1从渔业资源的角度看当前各主要渔场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归因于海洋环境的污染、捕捞强度的加大和捕捞方式的不当,其中尤以渔民掠夺性的捕捞方式和手段给渔业资源带来的危害最大。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订又进一步缩小了浙江捕捞渔民传统的外海渔场。据浙江反映,仅中韩渔业协定的影响就有1万多艘渔船转产,约3万捕捞劳动力下岗待业,波及近10万渔民的生活问题。有限的渔业资源难以承载众多的渔船,对竞争力弱的渔民来说,转产转业是必然的选择。然而,究竟是在本地从事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还是到异地继续从事传统的捕捞渔业常常是很多渔民要面临的选择。不论异地渔场有多么大的渔业资源存量,如果渔民不改变以往掠夺性的捕捞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走回原点,依然要面临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而选择背井离乡以后出现的语言、社交以及给自身家庭带来的影响等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因此,从长远来看,渔民选择就地转移,大力发展与渔业相关的二、三产业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3.2从捕捞渔民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渔民就有着根深蒂固的“靠海吃海”的观念,在他们看来,撒网捕鱼就是非常适合他们的生产方式。而且多年在相对固定的海域捕鱼,使得他们对当地海域的潮汐、风向、气象和其中的渔业资源了如指掌。如果突然换了作业海域,相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存在的风险也就更大。除了传统观念的限制,渔民自身的能力也是阻碍他们转产转业的一大因素。从整体上看,渔民同农民一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绝大多数渔民只有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世代从事捕捞业,使得他们只掌握了与捕捞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其他可用以谋生的技术;油价的上涨、水产品市场价格的低迷、渔获物的减少,使他们的收入大大降低,甚至有时会入不敷出,因此,多数捕捞渔民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用于转产转业。综上所述,观念落后、自身文化素质低、技能单一、资金积累不足等原因,阻碍了浙江捕捞渔民顺利实现转产转业,彻底脱离捕捞队伍。

4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可行性

4.1从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曲折前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那些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高,污染、破坏环境等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产业都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经济、环保、绿色的新兴产业。当前捕捞人口与渔业资源的矛盾已经突显出来,意味着必须有一部分人退出捕捞队伍,转向与之平级或更高一级的产业链。而被迫退出的这批渔民通常具有年龄较大、资金不足、信息不全、技术和装备落后等特点。据此,如果政府可以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地大力发展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如水产品运输业、水产品加工业等,同时对渔民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尽快上岗,实现就地转产转业。这无论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对转业渔民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4.2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的角度看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空气污染严重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旅行。近年来,浙江省的滨海旅游业发展比较迅速,其中以舟山市滨海旅游的发展态势最为良好。尽管如此,舟山的滨海旅游资源还有待开发;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规划、产品单一、项目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管理不完善。例如,笔者曾在浙江枸杞乡调查期间发现,当地的海水非常清洁,距海边500m左右就是渔村,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山上灌木茂密,是夏季人们爬山、游泳、垂钓、品尝海鲜的好地方,而且枸杞乡距周边的大城市如上海、杭州等都很近,潜在的游客群体众多。可是由于当地管理乏力,致使沙滩、岸边的道路、码头、渔村都有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如果可以改变这一面貌,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突出地方特色,未来的枸杞乡不仅是当地渔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可以吸引来自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游客,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一批被迫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推进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建议

5.1加强对捕捞渔民职业技能的培训由前述可知,文化素质低、技能单一是直接制约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一大因素。地方政府可以拨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对捕捞渔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行大力宣传,鼓励渔民积极参加。首先,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要有针对性。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本地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渔民自身对再就业的期望和意愿来综合制定培训项目,比如水产养殖知识、科学投放饵料的技巧、国家出台的各项配合转产转业的惠民政策等。这样既调动了渔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会使培训更加名副其实,让渔民学有所用。其次,由于捕捞渔民多数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培训的方式应尽可能灵活,语言要浅显易懂。最后,渔民,特别是海岛纯渔区的渔民,远离陆地,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信息闭塞。对此,当地政府可以设置专栏,为广大渔民免费提供各种就业、创业信息,鼓励渔民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主动地实现转产转业。

5.2鼓励捕捞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业中国是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球供人类消费的水产品约4800万t,仅45%源自水产养殖,而全球人口2030年将增加20亿人口,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所需水产品将增至约8500万t。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单靠捕捞很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弥补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也是渔民实现就地转产转业,“离捕不离海”的不二选择。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渔民水产养殖知识的培训,如优良苗种的选购、饵料的选择与投放、病害的防治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其次,渔民在发展近海养殖或围塘养殖时,都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布局,自觉控制好养殖密度,不能因一时贪图眼前利益而污染了水域环境,使长远利益受到损害。最后,水产养殖业与捕捞业一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容易受到病害、台风、赤潮、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快建立相应的权益保障机制,当渔民遇到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养殖水域被征用、因海洋工程建设受到影响时,可以得到救济和补偿,保障渔民的基本生活。

5.3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捕捞渔民对从事水产养殖业最大的担心是怕没有销路。对此,政府可以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大型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同时,鼓励渔民从事水产品运输业或销售业,使当地的水产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运输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从纵向和横向延伸产业链。其次,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渔业。修缮当地的人文景观,如残破的寺庙、古老的渔村宅院等;把在转产转业中淘汰掉的渔船经过精心修理和装饰用于水上垂钓、观光、餐饮等;开展形形的渔文化节,如祭海、祭妈祖、歌舞、晚会、渔村历史讲解等,把文化注入到休闲渔业中去,使游客在娱乐中感受到地方特色。休闲渔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渔民的就业和增收开创更多的途径。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