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孔子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2:35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第1篇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习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的学习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习,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习。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曾参的智力水平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马桓的胞弟,桓曾经要杀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为徒。五是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习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四、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上海:中华书局,2006.

[2]孟子著,余国庆解读.孟子解读[M].合肥:黄山书社,2003.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丁广举.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刘振东,孔庆常.论语类纂[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孔子教育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孔子,艺术教育,思想

 

教育部于2004年8月2日发出《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个项目得到广泛响应。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一门体育、艺术技能何以如此重要,这在民众心理是有偏见的。请让我们把历史翻到孔子时代,也就不再疑惑了。

一、孔子高度重视“礼”“乐”艺术教育

(一)关于礼、乐。狭义上讲,礼乐即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乐记》所载,音是发自于内心而又“成文”的,乐是合于道的音,如此才可成为乐,即“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音乐之高深,有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也。”所以真正能懂得音乐的只是君子。礼与乐是六艺之教的首要内容。在夏商周之前的礼乐主要是为巫术或者原始的宗教活动服务。《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当时的人民认为上天主宰着世界和人间福祸,事鬼敬神,便可求福避祸。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宗教活动极为重要素质教育论文,祭祀时必有音乐和舞蹈,祖先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据史书记载,周礼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此后周人的冠、婚、丧、祭和视、听、言、动,都用礼乐加以规范,起到“化民成俗”和“一民心,齐民俗”的作用。

到了夏商周时期,礼乐的崇拜与迷信成分大大减弱,礼乐更加世俗化和政治化,扩大了宗法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也变成了对统治者歌功颂德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作礼制乐也是为了实现德治的目的,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论文范文。

(二)孔子高度重视“礼”“乐”教育。 礼重在外表,重在规范,而乐则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培育人们对这种等级规范秩序的感情认同,礼乐相互依存。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育传统,对“六艺”进行系统整理、发掘和革新,赋予“六艺”以时代精神,使之体系化;他把 “六艺”作为教育的特殊方式,把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实施教育的科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和风格。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六艺”当中的礼和乐。孔子重视这种礼乐教育,旨在通过礼乐培养人的主观内在品质,完善人格的塑造,促进社会秩序的统一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达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所以,“孔子强调礼乐教化,但认为礼乐的根源在于仁德的修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

二、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

“乐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教育。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我国奴隶制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礼崩乐坏”已成事实。对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主要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一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又要适应新的社会状态。他将传统的“六艺”搬进学堂,以“六艺”教授弟子,对“礼崩乐坏”的现实与夏商周的礼乐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对礼乐文化进行了重新阐释。

(一)孔子的艺术教化思想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非常赞赏周公关于“制礼做乐”的思想,推崇夏商周三代礼乐教化的治国之道,这也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孔子将当时的现实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且发挥礼乐教化的思想,将已经崩坏的礼乐制度变成了教育内容,这是一次大变革,使得礼乐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精神。礼乐不再是纯粹的社会制度素质教育论文,已经成为孔子的教学科目。孔子围绕着礼和乐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丰富的美学和艺术教育思想。他希望新兴的统治者“克己复礼”,能像古圣先贤那样“揖让”而治,天下归仁;宣扬“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努力控制和挽回奴隶制“礼坏乐崩”的局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教育思想。

(二)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

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体系,与他的教育目的紧密相连。孔子要培养的是能够行仁、德之政的“仁人”、“君子”,这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孔子将“仁”作为其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仁”作为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准则,从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孔子不断提到“礼乐”,如“闻之于礼乐、节之于礼乐”等等。“仁”不仅包容着诸德,又统摄着礼乐。离开了仁,礼乐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内在的道德修养,礼与乐只能是外在的点缀和附庸风雅。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2]这是孔子对于当时执政者只讲礼乐的形式,忽视其内容而发出的感叹。玉帛钟鼓只是礼乐的形式,“仁”才是礼乐的本质和生命所在,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经过礼乐的培养,培养具有道德品质与政治才能的人才。在《论语?宪问》中,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在具备智慧、高尚勇敢等品德和多才多艺的同时,再以礼乐成就其文采,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的人。《礼记?文王世子》有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恭敬而温文。”以乐来内修人之品格,以礼树立人之行为,内外相济,提高个体的人格修养,必将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简而言之,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来完成人格的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育人原则。“志于道”是人格修养的根本,艺术教育必须与道德修养相结合, 依靠于仁, 通过“六艺”的学习,具备一定技艺、知识和修养素质教育论文,获得自由与愉悦。艺与道、德、仁融为一体,达到育人之目的。孔子强调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推进道德伦理原则的内化,实现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也是他一直倡导礼乐教化的原因所在。

(三)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与人们的道德教育、全面发展紧密相连

“礼”和“乐”可以看作是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3]《论语?秦国篇》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既表明了诗、礼、乐三者的关系,也反映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他们的共同宗旨都是为了提高人性修养,稳定社会,追求美好人生论文范文。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心世界的规范,需要有形的“礼”来使“德”落到实处。礼的作用旨在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则通过陶冶人们内心情感,把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够获得自我的一种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仪式、规范之德行形成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一种自然习惯,进而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融化在和谐的情谊之中,使人类个体“内和而外顺”。这种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艺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孔子提倡的艺术观存在着功利倾向性,为社会政治、道德伦理服务意识鲜明,没有从艺术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律加以研究,并不推崇在艺术中得到纯粹的娱乐。他推崇的“正乐”是《韶》、《武》、《雅》、《颂》,其“正”含有改革整顿之意,其政治目的,就是要恢复礼乐传统,来推行他所向往的仁政和德政。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是从社会大局出发,服从于社会需要,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当然,孔子的礼乐艺术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关于礼乐艺术对社会重要作用的观点,层次之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洪恩,等.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 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守义,等. 中国哲学史[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 郭沫若. 公孙丑与其音乐理论[A]. 青铜时代[C].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Confucius's ideas about art education

ZHOU Da-jiang

[Abstract] Confucius,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on the aesthetic realm, theConfucian emphasis on ritual indoctrination art education major, he believesthe ritual is rooted in Rende cultivation. 'People rather thanbenevolence, such as the ceremony why? People rather than benevolence, such asmusic why not?' Training through the ritual of people's inner character,to promote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ethical, politicaland moral enlightenment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This is Confucius has beenadvocating the 'ritual indoctrination,' the reason why. This kind of'ritual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artthinking in the long feudal society, has been dominant.

[Key words] Confucius;art education; thinking

(上接P82页)

不言公事,是“公开的情书”,“大白于天下的私人日记”,“惊世骇俗的性爱写真”。“木子美事件”为博客网站做了一回面向大众的广告素质教育论文,其效应足令任何广告客户妒忌。“MSN语文”是网上即时聊天的一种文体,在“相见恨晚”与“百感交集”的心绪中,尽情倾吐的急迫与“打字速度”之间的反差,居然衍生出一种时髦,即在“MSN语文”中,海量错别字不但没有成为一种交流障碍,反成网民们热衷的网络时尚,美女被写成“霉女”,帅哥被读出“衰锅”,驳杂的口音泛滥,汉语的规范被颠覆,圈子外的人如看天书:“偶稀饭滴淫8系酱紫滴”——意为“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的”,还有“偶稀饭”(我喜欢)之“口音”居然已成为“MSN”上的“语法”和“行规”。

这真是一次网络语言的狂欢,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传统的国度里,这一“自由空间”的出现是历史空前的,其意义之非凡很难用几句话论定。明乎此,“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无论是情绪表达,还是文字风格的特点,都可以找出一些注解。他们借文学倾诉表达向往自由、渴望理解、寻求慰藉的强烈欲望。他们也有幸找到了最适合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和新渠道。

自由的狂欢也导致了文学中的游戏心态,导致核心价值的消解与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从而放弃文学对于苦难、怜悯、爱心、善良、坚强、坚守、坚持等人生状态的关注。文学中的自恋心态,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博客等小圈子可能形成的自我封闭,使得社会视野随之狭窄。万花筒式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状态,导致文学体式的变幻不定,即时快捷的发挥替代处心积虑的精致刻画,图像型、马赛克式、非连续性的艺术思维替代通过文学的再想象,重构现实人生图景的艺术追求。宣泄式、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消解了作为语言艺术细致入微、曲折委婉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J]. 文艺评论,2005,1.

[2]江冰.“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J]. 文艺争鸣,2009,12.

[3]管勇.命名与对话——关于文学“80后”的反思[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6.

孔子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奖惩法

孔子把德行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根本。孔子作为圣者先师,伟大的教育家,善于运用世界观、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结合实际运用教学方法。

一、孔子的道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孔子以“道”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明了整个世界、生命的起源。孔子认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五行体现于人则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所以,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的,有方法论层次上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体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有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华西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冉有很萎缩,我要鼓励他。”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

(二)身教法。

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身教法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主政人的品质如风,在下者之品质如草。风加在草上,草必然会随风而倒,由此可见统治者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大舜见人捕鱼,年轻体壮的人捕于深潭厚泽这些好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人捕于激流浅滩,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舜与年老体弱的人为伍捕鱼,在捕鱼的过程中,见渔者相争而不言,渔者相让则赞扬之,一年之后,则人们相让深潭厚泽矣。在这里,大舜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教育大家。对榜样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第十二》)这句话指出了为政者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这句话指出为政者当以德行为本,不断完善自己,为百姓做出好榜样。这种发挥官员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尧舜禹时代实行的禅让制,说明当时的领导者是以天下为公,所以能够不谋私利,为百姓选出德才出众的接班人。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教师都做不到,怎么会希望学生去做呢?要想使大家都去做,必须理论本身是正确的,然后还要有一个优化的环境,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还是学校,能使有道德的人有好的结果,才能引导大家成为道德人。

(三)启发诱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启发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学记》指出:“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而第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文中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孔子则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促使子贡立即联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师教学生,最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师如果能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和易以思”的效果,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生感到学习有趣而容易,又能进行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素质。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四)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诗人如果想做到寓教于乐,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心灵净化,同时应严肃对待艺术创作,遵循特定规范,既顺应读者习惯,又左右读者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读者趋善避恶。在孔子的学生都学《诗》《为政第二》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得这个真字,言行思想无不率真,便是由《诗》入道。这样,内容上是大道的表达,再配上和谐的音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教育中提升人格。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

(五)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八佾第二》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讨论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会基于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推理来维护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国外流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大都是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进行的。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在当今社会中,许多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做出评价,并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习这些技能的最适当的途径就是通过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讨论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它需要学生用清晰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论点,在很多场合还必须即兴发挥。讨论法有助于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形成。此外讨论法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

(六)奖惩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奖惩法”中,“奖惩”就是一个矛盾,“奖惩法”能把“奖惩”矛盾进行有机统一、相互作用和转换变化,人们受之影响,从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力量。从这一点来讲,“奖惩法”是一个最根本力量。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雍也第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这样做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表扬的手段有很多,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其他形式。“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奖惩”矛盾影响,这些“奖惩”矛盾有“优劣”、“成败”、“好坏”、“亏赢”、“贫富”和“美丑”等,人们通过心理感受、情绪反映或大脑思维,从而支配自己做出各种行为活动,由此产生各种行为活动力量。在此,我们要看到“奖惩”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普通、非常实在又非常根本的一个矛盾,其中反映出来的影响或关系等就是“奖惩法”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版

孔子教育论文第4篇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已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已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已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本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诠释。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四.结语

孔子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孔子;启发教学;言语教学;中学作文

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界已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学作文教学视角探讨孔子言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不揣冒昧,对孔子言语教学作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孔子言语教学理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1.孔子启发教育思想与有教无类的关系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尚无诲焉。”者,干肉也。束为古之薄礼。孔子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种族,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理念。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其年龄、禀赋、志向各异,孔子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孔子博闻强记,吸取古人智慧。据《左传・襄公二十年》载,古志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古人质朴,言为心声。孔子进一步推论:“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于是,言语在孔子教育中地位上升,有助于提高孔子的教学效率。但推论还需实践检验,据《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孔子在严厉批评之后,发现教学中“听其言而信其行”失之严谨,从而修订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教学中,孔子的教育理论开始创新,逐步完善。

2.孔子因材施教与启发教育的关联

孔子弟子数量极多,其教学质量也是极高的。据《论语・为政》载,孟懿子、孟武伯和子游、子夏均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因学生个性、处境各异,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教育也不一样。宋代程颐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程颐之说,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概括。《说文解字・木部》:“材,木梃也。”据段玉裁注:“‘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 “因材施教”之“材”是指材具。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他根据弟子材具所进行的教育。

二、孔子言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孔子言语教学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据钱穆考证,孔子三十岁后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已有声誉。孔子去鲁,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最后返鲁办私学。孔子虽在政治上失意,但在教育上却成就非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孔门弟子撰《论语》受其影响,将孔门贤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司马迁称之为“异能之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之为“孔门四科”。据《论语・述而》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后世又谓之曰“孔门四教”。孔门“四科”与“四教”之区别,王齐洲先生已有论述。他认为“四科”是孔子对弟子从政特长的评价,“四教”是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

2.孔子言语教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先秦诸子,除老子外,均晚于孔子。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学界存在争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向老子问礼为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今本《老子》部分思想晚于孔子为据,各持己见。据李学勤先生考证,郭店楚简《老子》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楚简《老子》不反对“圣”“仁义”,其与入家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今古本《老子》和庄子的“弃圣绝智”思想均与儒家仁圣思想水火不容,其原因是《老子》在流传中被庄子后学所篡改。可见,孔子的出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相贯通。

三、中学作文教学与孔子口头言语教学,均以言志为旨归

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开展了两次弟子集体言语教学活动,均要求表达志向。一次见载于《论语・先进》,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孔子他们各言其志,其口头作文如表一:

孔子当时约六十岁。子路,名由,比孔子小九岁。曾,名点,比孔子约小二十一岁。冉有,名求,比孔子约小二十九岁。公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性刚,冉有性谦,公西华年弱,曾皙知时,其“作文”斐然成章,情志各异。另一次见载于《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于孔子,孔子说: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其口头作文如表二:

子路、颜渊的口头作文言简意赅。孔子对言语的最低要求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语言只要准确通顺就可以了。孔子对言语的最高标准是“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孔子应子路(疑为“季路”)之请,以文言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言不妄发,发必当理,非子路等所能道。颜回孔子之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命弟子口头作文,只要求他们表达志向。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化迄今,强调创作主体充分表达情志。两者在作文功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在我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言语均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孔子重视言语教学,要求弟子作文言志。今天,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国家重视语文教学,也要求作文言志。可见,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言语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言语与政治互动互渗,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言语教学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孔子的言语教学为他的启发教育服务,所以,孔子在作文教学中要求以文言志。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4.

[3]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孔子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素质教育

一、孔子与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无论是在横向历史上还是纵向历史上,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突出贡献,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孔子整个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有效地把自己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地付诸于实践当中。正是孔子所推崇的正确的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能之士。在当下,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现代的理论基础,对于国家的素质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综合性的教育。具体包括我们常说的对于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德育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对于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素质教育努力地做到因材施教,就像《论语》中所说的“夫子循循善诱人”,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通常,一些像“情商”之类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不受重视,而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日渐成为人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为人们所关注,这样来看,素质教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为某个个体量身定做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像孔子一样提到的“有教无类”,可谓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氛围,激发起潜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可见,素质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需求的产物。

二、《论语》中所体现的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思想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在教育方面提出过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想法。孔子认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是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与权力,无论人们的阶级、地位如何,都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爱”思想。一方面,孔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对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希望他们成长成才。这一点在《论语》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学生的平等,他关心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德行,这在《论语》中是这样讲解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孔子要每个年轻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也只有在这些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孔子在时时刻刻都教导学生努力做到“君子坦荡荡”。

(二)教育本质观

在孔子全部的思想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他的“仁”。也正是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提出,成为了孔子的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本质观。“仁”的具体含义就是要“爱人”、“忠恕”,也是当下素质教育中关于德行的具体要求。孔子倡导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地位要比鸟兽之类的动物要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本真地活着,不为其他因素所改变,有着原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孔子对于人文关怀上的追寻在全方位上诠释了现代的素质教育精神,这也是《论语》关于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对弟子的教授中要求培养质朴的“君子”,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目的之一。在《论语》中是这样表述的:“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高品格的人才要具有“刚、毅、木、讷”等特点。当人具备了“刚、毅、木、讷”这些特质以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来看,孔子的学生子贡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他用形象的比喻为老师的话做了很好的诠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也。”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品德高尚的人要进行朴素的、原始的教育,也就是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和儒家的基本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很好的辉映。在子贡的话中,可以分析得到:“文”字与“质”字是一对反义的关系,“文”字指的是文饰,有修饰掩盖之意,而对于“质”字,指的则是事物最本真的状态,那么,在逻辑顺序上来看,也是先有“质”后有“文”的。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是这样说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此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加文饰。”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素”字和“质”字,这就与我们当前国家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有了辉映,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在《论语》的表述中,“绘事后素”这种方式正是还原人本质的最真实体现。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首先是做有品格的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有学习知识的基础,接着才能对学生进行“诗礼”的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方面,孔子所说的“素”与我们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非常关注于道德品德上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所有的思想理念都是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可以说,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是素质教育精神的体现。可见,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孔子的教育实际中有着全面的诠释。

(三)教学方式方法

孔子有着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同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学活动是从“问”这个行为开始的,孔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所不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诗”、“礼”的讲解,都会与不同的弟子进行问答,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如若不同的学生提问,孔子会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侧面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一直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式的,对于知识与技能以及品格的教授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有时,孔子对于学生的提问故意不去回答,让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的不断发问,孔子才做以正确的引导,他提倡学生多问才能多学,在《论语》中,常出现的就是“曰”字了,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的提问才得以展开教学活动的,正所谓“不扣则不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优质的教学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主要进行的是伦理教育。孔子身处封建社会制度之中,他认为有关于农业生产、工匠技能方面的知识都不是那么的有价值。在《论语》中,樊迟请学稼,孔子骂樊迟“小人哉”。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价值体系里,有关于伦理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并且,这些伦理知识是围绕“仁”而展开的“诗书礼教”。

追本溯源来看,素质教育理论是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正是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上应运而生的,并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素质”是人的一种朴素的自然状态,又通过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绘事后素”与“文质彬彬”都是指人,前者是指“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特点都差不多,但教育使人产生巨大的悬殊;后者是指教育所养成的人。可见,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素养又有后天的人为教育。素质教育是打好人生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就是素质。

结语

孔子在生活点滴中对于弟子的教育,开启了中国传统生活教育理论的先河。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开始了几年的教育历程。孔子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德性,知书达理,最后才能称之为人。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正是以孔子的理念为基础,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和全面实施推崇起来的,现在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顺利,是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孔子在教育领域中思想的成熟,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在孔子的年代,凭借着其智慧提出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成为了我国文化的瑰宝。如今,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并深刻地进行了总结与理论研究,进而开展科学的运用,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语文建设,2012(02).

[2] 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孔子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12则分别选自《为政》《公冶长》《雍也》《泰伯》《子罕》《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等十二章,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教师在《论语》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更高的层面领悟《论语》的精神境界。

一、因势利导

《子罕》篇记孔子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村野农夫问事于孔子,孔子对事务事理并无了解,却能通过“叩其两端”的反问方式,层层剥笋,引导村夫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条语录不仅启示了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教育的方式,即启悟式教学。孔子以能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卫灵公》篇记孔子言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季氏》篇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些言论都充分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坚持启悟的方法。

二、学思兼修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此话阐明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学思兼修的重要性。孔子始终强调“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的内容又须不断温习,才能充分掌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即言从已掌握的旧有知识中启悟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是学习的重要窍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师了。新的学识来源于旧的知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能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能否成功“知新”。显然,孔子认为应当学思兼备,缺一不可。学习需要明确思考方向,要抓住根本的东西。

三、有教无类养境界

“有教无类”是孔子首倡的教育主张。这一思想对古今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的国别、地域、种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学习,地位均等。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乃认为教师应力求道德修B的自我完善,达臻“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孔子还主张教师能够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灌注到学生身上,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勤奋不怠、孜孜不倦固然重要,道德修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身作则,《诗》《礼》是孔子教育的主体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弟子和儿子一视同仁,施教无内外之别,这就凸显了孔子公正无私的品德。

四、诗教礼教育情操

孔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教”与“礼教”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孔子十分重视《诗》《礼》,反复强调学习《诗》《礼》的重要性。孔子教导孔鲤要学《诗》、学《礼》,以说话立身。又强调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凡此均可见出孔子重视《诗》《礼》的程度。教师在讲解此类篇章时,可以补充有关《诗》《礼》的具体内容,而不必拘泥于作者的表层含义。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周公”即代指“周公之道”,说明孔子期待恢复周礼。这也是孔子重视礼教的表征之一。孔子也十分注意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如注重“文、行、忠、信”的培养等。这些都与当代培养社会文明、诚信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德教育内涵十分接近。

五、学以致用创价值

为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更要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所谓“学而优则仕”,孔子教导学生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是通过优异的学习获取治理政务的权力,并借此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与此颇为一致。从教育对象来看,大学生应当明确学习目标,懂得为何而学。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人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这说明,孔子认为学习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却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标尺,更不是用来炫耀学问、追名逐利的工具。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由此可见,儒家学派更注重通过学习来达到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这对今世浮躁、喧嚣的学习态度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冯碧瑛.论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基于《论语》与《道德经》的解读[J].教育研究,2010(12):94-97.

[2]俞晓红,吴卉.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中《论语》教学的内容与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15).

孔子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现代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75-01

史料记载,孔子的年代约在公元前551年-479年,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创立“私学”的教育家,更是先秦音乐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结合上古三代礼乐教育思想,在继承中对其发展,并为春秋战国教育及学术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在其教育理念中的地位

“礼”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其眼里,音乐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要素。《论语・泰伯》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对音乐的教育意义是人一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同时,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音乐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技艺,另一类是以“礼”相关的“乐”。作为音乐演奏、演唱的技能,并非是音乐的本质,对于孔子来说,只有从音乐中洞晓“礼仪”的真谛,才可以称之为“懂音乐”。《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包括音乐技能的学习,又包括音乐思想的养成。

二、德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西周文化是崇尚礼仪的时代,孔子对西周礼仪的认知与实践与其自身的道德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西周时期,“礼”与“乐”是紧密相连的,“乐”是“礼”存在的基础,而孔子所提出的“仁”,也是基于“乐”。《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其翻译来看,“没有仁爱的心,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没有仁爱的心,学习礼乐又有什么用?”由此可见,“仁”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更是其音乐教育中对德育思想的体现。同时,“仁爱”在孔子教育思想中也代表着大爱。从史料记载,在孔子的学生中,不仅包含皇亲贵族、商人,还包括贫困百姓,甚至是“大盗”,而其教育思想与当时等级制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彰显了其思想的进步性。“仁爱”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并且在音乐教育中,将德育功能和社会教化意义并举,学生没有差异,没有等级区别。

三、美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托尔斯泰“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学习音乐,特别是从音乐欣赏中来感知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从而获得美的精神感受。审美情感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要。对于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特别讲求艺术感染力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论语・雍也》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强调审美认知的具体表现。兴趣是音乐教育的前提,也是增强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表现,只有“乐之”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教育。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如在《论语・泰伯》中“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其意在表述,孔子在欣赏师挚演奏《关雎》时,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能体会到圆满而充实的音乐享受。

四、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艺”与“乐”。对于“艺”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音乐专业性的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具有相似性,多以纯粹的音乐技能教学内容;而对于“乐”的教育,则是从育人的态度出发,通过对“乐”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基于此,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教育,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对于大众音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主要从音乐技巧和技能的职业性上,既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创作技巧。由此所衍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与“乐”不谋而合。

在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对于音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往往侧重,而对于音乐文化课及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殊不知,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对立的,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极力改善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突出的,而当前的歌唱教学,多侧重与对学生音准的矫正,而忽视了歌唱时对歌曲中所蕴藏的知识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歌词、旋律进行了统一,也将音乐教育与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建立关联。因此,作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总结与分析,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的大众教育,都要从“艺”与“乐”的融合中,外练技能,内化修养,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孔子教育论文第9篇

摘 要:孔子作为万师之宗,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从古至今最优秀的教育思想之一,本文就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来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首先说一下《论语》这个书名,为何叫论语而不叫论言呢?《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可见言是比较严谨的,往往是自己一个说的,而语则是日常的,是和旁人交流时说的。论语记录的大多是孔子和弟子日常交流时的话语,所以为语。另外语也是一种书籍体裁,像国语、小儿语、家语、新语之类。至于论,由于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子弟们编辑而成的,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同时论又有经纶、伦理之意,因此论字读阳平而不读去声。这说明论语不是一个散乱的语言集合,而是有条理,很严密的。

《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的思想,本文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谈论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人人平等的教学观念就是孔子的教学宗旨。同时,这也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

“有教无类”思想对教育有跨时代的影响。孔子在几千年以前就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教育普及化,教育公平化。

观之现代教育,我国在推行全民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想促进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而教育就是提高民众素质最为直接的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国民素质;通过教育,我们也可以提高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国民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教育,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经济、法律等等,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国民安全感、幸福感。通过教育,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讲的“有教无类”主要讲的就是教育机会平等,目前我国的现代教育也在秉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逐步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义务教育,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正是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教无类”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这种解释就是从教育的作用角度出发来解释“有教无类”。通过教育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这也是鼓励人们接受教育的一种解释。人虽然人而不同,但是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减少人之间的差别,从而改变人的命运。这也为人接受教育找到了一个更为直接更为现实的理由。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它的意思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现在我们不可能实行一对一的教育,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国家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比如:把班级分成快慢班,课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分成不同的特长班,等等。并且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艺术事业也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特长来从事艺术方面的学习,而且国家在支持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支持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和改革。

三、“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所谓“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秉赋,是人的真情实感。所谓“文”,是指人在后天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教育人应当先做到孝、信、爱、仁,有剩余精力再“学文”,也就是说孔子教育的目的是把人首先培养成为“文质彬彬”的人,然后才学习知识。

这个观念在现代教育中的辐射越来越小。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得分”,一切的教学互动都是为了得到高分,老师们越来越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于是才会出现像“宿舍投毒案”“宿舍杀人案”等一系列发生在高校里接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这些不得不令人反思。教育是应当先把人教育成为一个能做“合格的人”的人,其次在教育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我们应该奉行的教育。

四、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学习,灵活运用到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去,提高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论语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2]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石华灵.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