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摄影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5:52

摄影艺术论文

摄影艺术论文第1篇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视觉艺术范畴,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共通之处,二者都属于平面艺术表现形式,将三维甚至运动的事物,通过艺术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将他们在某一时刻定格,然后展现给观众。只是摄影和绘画在将三维的现实事物进行二维的艺术转换方面有着不同的方式而已。绘画分为写实和写意两个方向,写实的绘画与摄影艺术有着较大的关联性,都是将某一时刻人所看到的视觉现象尽量地还原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还原现实;而写意的绘画艺术更多的是突出现实所暗含的意境之美。从表面看来这和摄影的意图相去甚远,但是现代摄影创意却试图将摄影艺术与写意绘画联系在一起,让摄影不仅能够记录现实,同时还能够利用特殊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段,表达生命的意趣之美,为摄影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借鉴和运用了中国画的意境。因此,在中国摄影史上,许多摄影人在创作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强烈的主观情感和特有的意境。中国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璧就是以摄影的形式表现中国画的形象和意境,而且这是中国特有的,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摄影师之所以借鉴中国画艺术,是因为中国画艺术的特殊意境美,这种意境美蕴含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不同派别和风格的中国画中,被借鉴得最多的就是山水画,而且写意山水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从内容方面都跟摄影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例如山水画大都意境恢宏,山峦重叠,树木苍翠而古朴,人物与苍茫的大山大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每一幅山水画都给人不同的感觉,这种苍古高华之中所蕴含的哲思和意趣,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独特之处。另外山水画一般采用黑、白、灰来表现山水的色调,简单的黑、白、灰就能够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同时还能够彰显山水的凝重和浑厚,这与摄影当中的黑白片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中国人对山水情有独钟,诗歌以及画作中对山水的描写最多。中国山水画在技法上高超,而且色彩的层次丰富,大量运用协调和晕染的技巧,对于色调的冷暖、浓淡以及厚薄、交错的关系能够给予很好的处理。中国山水画的细节丰富,不仅是对山水本身的模仿和描绘,更重要的是画中的意境超出了纯粹的自然美,这给摄影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很大的启迪。

二、以郎静山作品为例分析

郎静山开创了中国画意摄影的先河,他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他的集锦摄影以及影画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摄影的一个重要流派。《湖山揽胜》是郎静山个人较为得意的一幅摄影作品,第一眼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摄影作品而是一幅国画,但是它的确是一张照片。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摄影师的技术和对中国画在摄影技术上的创新。这张作品采用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画面的重点放在了山水上面,画面的右侧一点,老翁在眺望远处的山峦雾霭只是画面中的点缀。在近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奇石、松鼠,与画面远处的村落、湖边的倒影形成一种对比。这张作品体现出了中国画的意境,人类在自然界中永远是渺小的,这也是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摄影的未来前景

现代摄影已经不再拘泥于利用镜头语言对现实进行忠实的记录,而是将摄影家的创意思想加入摄影艺术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现代的视觉艺术作为设计之中的特色元素,以展示中国的民族文化风格。例如,现代摄影当中有一些将中国的京剧元素进行摄影化处理,并且利用中国国画的用色和意境,在一张照片当中融入了京剧元素、国画的构图以及中国的书法,用摄影的技法把这些元素糅合以表达自己的意图。在对近代人类文明的记录上,摄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摄影在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也在视觉艺术的道路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现代社会人类审美意识的提升,促使现代艺术开始走上将各种文化加以融合的道路,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因此摄影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与中国画的融合可谓走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前列。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摄影艺术融合创造不同的表达形式,是将来摄影发展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条新渠道。二者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宝。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传统音乐、民族戏曲、国画、对联艺术等都是其中的精华。

摄影艺术论文第2篇

都市摄影作为纪实摄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当代都市图像为载体的摄影艺术。“都市摄影”这个词的出现,最早是为了设定一个讨论的范畴,为了避免漫无边际的空谈,可以更好地在当代中国都市化语境中研究摄影以及摄影反映出来的都市。都市摄影主要表现的主题为表现都市中的生活以及感受,它类似于“城市摄影”,相对应于“乡村摄影”。都市摄影不是一个全新的摄影领域,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几乎囊括所有的摄影艺术类型,如风光摄影、观念摄影、纪实摄影等。都市摄影伴随着西方社会的都市化进程而产生,成为西方城市发展变迁的最直观的见证。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社会生活的重心逐步向城市汇合,摄影师对都市生活日益关注。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时期。摄影师们在不同城市的历史记忆中发现了相同的拍摄意义,即用摄影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下在历史变革中中国变化的每一个瞬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带来了许多矛盾和冲突,都市摄影用图像记录了都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它们共同进步,相互促进与发展。

2当代都市摄影艺术的情感体现

2.1记忆的“驻守”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中国无疑是最抢眼的焦点之一。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城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激发了人们对自己的住所的依赖。此时的摄影也走出了遗忘的困惑,在经历的些许的磨难中,都市摄影首先得到了业界认可。摄于2005年的一部作品《上海默片》就是以上海为摄影背景,摄影家朱浩运用细腻的色彩,熟练的手法,完美体现了大上海的兴衰与繁华。虽然作品中少见人物,但是通过摄影师的手及镜头将一个个物件、一个个细节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证明了从前的这些电话亭、海报以及红彤彤的门窗它们是存在的,并且曾经是那样真实地存在过。该作品存载着人们永久的记忆。

2.2情感的载体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必定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熟悉的城市,由于拆迁,出现一片片废墟,那些废墟曾经是人们生活的地方,而如今已经重新建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那么人们记忆中的那一堵短墙,童年时的一片荒草,就不得不成为人们过往中的记忆。而有了摄影保留的影像,人们就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去回味都市昔日的景象、寄托悠久的情怀。这种城市影像,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它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情感与追求,记录的是文化的沉淀与发展。这种艺术作品也为后世保留了一块精神皈依之地。如陆元敏摄于1993年的《旧洋房里的上海人》,表现的是一群故我的上海旧市民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中的影像。他们没有电话、住着很小的屋子,相互间经常走动。镜头下的他们,自然真实,没有做作感。

2.3视觉的“延伸”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媒体都为摄影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其传播的速度和效果达到了飞跃。于此同时,民众的欣赏水平也广泛提高。传统的影像逐渐不足以满足广大受众丰富的口味。随着都市越来越全方位的发展和都市文化的多样化,都市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反映都市面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不再是客观地去记录城市的人文景观,而是借助数字影像以及后期合成,来反映现代都市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缪晓春于1999年拍摄的《古人》,图片中的“他”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把人们从过去召回到现代,让自己以“古人”的形态出现,并把自身的思考也带入其中。整个画面充斥着古与今的反差,矛盾和冲突强烈而明显。该作品不但视角新颖,视觉效果强烈,更能引人思考,由这个“古人”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能否与这个“错乱”的现实世界和谐共处……

2.4人文的关怀艺术是超越客体与作品本身的一种升华,是物质与意念的高度融合,是作者与客体的交流,是作者和作品与欣赏者的对白。摄影作品更是如此,每一份作品都包含了摄影作者对她的解读与诠释,浸透了摄影人的情感与思忖,承载着作品人的文化、艺术与人文关怀。面对一部摄影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不仅记录着那一瞬间的景象,更蕴涵着摄影师的种种情怀,有也许只有作品拍摄人本身才能真正通晓当时的拍摄心情与思考。如摄影家朱浩的《上海默片》、《影城》,纪实摄影师、人道主义者陆元敏的《旧洋房里的上海人》、《怀旧上海人》等每一部作品,都极具表现魅力,可以与所有人对话,有着多元的沟通空间,他们不仅完美体现出都市的兴衰与繁华、城市的喜乐与忧伤,更反射出作者的内心憧憬与怀旧、心灵的跌宕与思忖。所以,每一部摄影作品都是一本书、一部戏,解读作品本身一定不可遗漏其所蕴含的作者的思考与人文情怀。

3当代都市摄影艺术的内涵发展

社会转型拓展了各种新的生活空间和领域,这给当代中国都市摄影艺术带来了相应的变化,拓展了都市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作用和实际可能。在五彩缤纷的都市文化背景下,寻找都市摄影艺术的和谐与完美,促进都市摄影艺术的内涵拓展与提升,是当代都市摄影师的责任。

3.1全面反映都市的真实面貌艺术往往被认为有着审视人类生存状态的宿命,这是都市摄影在当代社会存在的意义。超大型的国际大都会它们所集聚的能量与积淀的历史厚度,使得文化创造,尤其是使摄影这样的“城市的媒介”获得了用武之地。如今,摄影成为人们看世界的一个主要方法,其典型的特点是瞬间性,往往只是截取某一时间和空间交织的片段。都市摄影所提供的仅仅是摄影师“看到”的东西,无论是空间无论是怎样的生活,都是在截取所看见的那一部分。因此,都市摄影总体上还是属于局部地反映都市,而不能全面地反映都市,其局限性在其发展中也有所凸显。只有与其他艺术手段如传统架上绘画、装置艺术、音乐、戏剧、电影等融合与互助,都市摄影才能构成对当代都市现实生活的全方位展示与评介,实现摄影艺术工作者对于都市与都市生活感受的全方位的艺术表达。

3.2艺术创造力的提高都市摄影发展的未来,其实最核心的一点是提升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即都市摄影师应该努力平衡私性的问题与公性的问题,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历程与他人的记忆和经验,乃至于和社会、历史相结合进行综合探讨的能力。现今,人们的视界中鱼龙混杂,人们被限制于无数枯燥无味的信息之中,故而都市摄影要透过事物表面去发掘更有深意的题材。从本质上说,当代都市摄影的问题,其实无非是三大问题:人与自然、社会;视觉的本质与传播;作品和影像的本质。即摄影师们要能够平衡的看待人、视觉、作品,并且能够对三者有深刻的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在大千世界中脱颖而出。此外,摄影师要回归艺术的自由本质,将艺术创作远离商业市场的干扰和影响。

3.3反对过分的悲观主义艺术的功用不在于掩饰社会的弊病。当代的都市摄影提倡从各个角度反思以牺牲人的尊严与社会全面发展为代价的都市发展,然而,有些都市摄影师对当代都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持怀疑的态度,在作品中更多地流露出孤独感和疏离感,散发着浓郁的“都市文化悲观论”。其实,都市文化作为较高形式的人类文化和美学思想、当代社会精神和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它在审美价值、生活时尚、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说是“文化领导者”也无可厚非。虽然有许多都市文化会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因为它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当代精神生产重要的背景,所以需要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因此,都市摄影的发展中,我们要更加深刻和理性,反对作品中过分的悲观主义,培养高层次的审美情趣与修养,提升生命中的崇高意志和品质。

4结语

摄影艺术论文第3篇

摄影艺术是广阔的视觉艺术中的一名新成员,在审美特征方面摄影与绘画等其他视觉艺术具有很多共同之处。美,几乎是所有艺术的共通之处。但并不能说所有美的事物都是艺术品一样,有很多照片,只是具备了我们对美的一些要求。人们珍藏一些照片并不是因为它是艺术品或是很美,更多的是为了怀念某个人或事,是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促使他们珍藏一些照片,但这些照片并不能称之为艺术品。正如我们普遍认为的生命是美的,但并不是我们看到所有有生命特征的东西时都会产生美感。即便是产生了美感,也未必会成为艺术品。因此,摄影作品若要成为摄影艺术品,必须要满足艺术的审美特征。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一部分是作为视觉艺术所共有的特征,即形象性、人文性、情感性和形式美。另一部分是由摄影的本质属性所产生的,包括纪实性、科技性和瞬间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是指通过摄影独有的技术手段,逼真地再现镜头前的客观景物,形成画面影像外观和细节的真实,使摄影艺术独特的美感展现出来。科技性是摄影的基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建立在光学、化学、机械学、电子学和数码科技等许多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科技手段。高科技不仅能把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真实影像固定为可视画面,同时还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各种新的科技成果使摄影创造出与人眼视觉感不同的空间透视、形态结构、光色效果,既有真实的现实影像,也可虚拟出想象中的美好形象。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从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层面来讲,摄影艺术既属于空间艺术又是具有时间艺术的特点。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变化过程,那么这个瞬间要如何界定呢?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一秒钟,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百年都可以视为一个瞬间,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摄影来讲,这个瞬间是相对的。因此我认为摄影艺术也是选择艺术。我们不仅要选择拍摄的场景、拍摄的对象、拍摄的主题,还要选择事物运动的瞬间,而这一瞬间的选择对于摄影艺术来讲又是至关重要的。也就要求摄影师在拍摄时抓住“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相统一的那个决定性瞬间。

二、摄影中的美感表现语言

自摄影术诞生之日起,摄影就具备了它技术上的基本技巧,即对客观事物的复制功能。但这种复制并不是简单的对事物的复原,它具有更丰富的外延和深远的内涵。这也是使众多艺术家和理论家为摄影而痴迷的重要原因。从造型语言角度讲,摄影艺术主要通过光线、影调、色调、线条和拍摄角度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从表现内容来讲,摄影的被摄对象是客观的存在物,或是对客观存在的再现、再造和加工。以寻求真实的美,瞬间的美。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希望在其中寻求美,体验审美的愉悦。这种美即包含了形式的美,也包括内容的美。

1.现当代摄影中的美感表现语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于1918—1959之间出现抽象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被称为现代摄影。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器材和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电子全自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相继问世,开创了数字视像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必然会出现纠缠、碰撞、磨察。有些陷入了认识危机之中表现为滞后、不解、困惑、反感等;有些则积极奋然反思,适应时代潮流,去寻求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两种思潮也将当代艺术家推向了探索自已新的思想情感,反映和表达的新的方式。从摄影的基本风格来看即表现为在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进一步发展,超现实主义摄影也应运诞生。

2.超现实主义摄影的美感表现

摄影艺术论文第4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风景文物又是如此丰富,而照相机因为受到机械的限制,既不能同时表现许多不同的内容,对于不甚理想的景物又无法去芜存菁,同时照相机取景镜头又极呆板,予人视觉不免单调,因此写实派的技法实在无法表达中国文化,所以郎静山就想找一种能弥补这种缺点的技法来表达,最后决定借鉴中国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抒发个人的胸臆,制作出理想的意境,成功地完成了集锦照相。摄影与中国画都属于静态平面艺术,中国画为何历经千年的传承而经久不息,为世人所关注,这就是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所在,它不仅有成熟的技法,更有让人情不自禁产生联想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个摄影家,他的作品是不是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向往,让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联想,可以让人感觉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感情,这就需要这幅作品有足够的感染力去打动观赏者,而集锦摄影就把中国画的艺术感染力带入了摄影艺术之中。

二中国画意境融入摄影艺术

创作郎静山说“他的志愿是把中国文化传到国外,艺术必须与生活人生有联系,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正为人类生存,生活提供了规律,使人类免于因相互斗争而灭亡,使世界保持和平。”郎静山重视主观感受,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经营作品,在创作中,它突破了摄影记录功能的局限性,他注重改变客观事物,创造出心中所想之物。据郎静山自己说:“我的创作理念很简单,就是想把好的、美的拍出来,呈献给大家,我一直致力于在摄影中可以找到表现美的方法,把美的保留,不美的丢弃,于是就有了集锦的诞生。”集锦摄影正是让郎静山找到了拍摄心中所想之物的途径。对郎静山来说,集锦不仅仅是一种技法,而是一个包括取材,构图,放映的完整的创作过程。郎静山的心中想把中国的文化景物更好传播出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形式和感染力,在暗房之中创造出了具有灵魂的集锦摄影作品。集锦摄影在暗房中由大师精心雕琢而成,像是郎静山的作品《湖山揽胜》,各处的景物则是集中了法国巴西松树石、菲律宾碧瑶山的树、黄山西海之山峰、南京玄武湖之畔、江西庐山山坡、韩国的凉亭和亭中于八德园所拍摄的张大千的侧影,落款和文字也是在创作过程中加进去的。这些选自五囯八地的景物素材完美地按照作者所想加以创作,用良好的中国画功底和集锦摄影技法,创造出的作品构图巧妙地具有中国长卷气势。应用中国水墨画卷的形式,从左到右,整幅山水虚实结合,气韵生动,又有中国山水起承转合的流畅和谐。它的构图大气磅礴,且各处景物皆拍摄自真实景物拼贴而成,比绘画表现得更真实但却并不是真实存在于自然界的景物,而是存在于作者心中所想到的景物,借助于集锦摄影这一途径再现于作品之中,那么,创作者的思想则至关重要。我们现在看到的郎老晚年的集锦作品很多,一般都以提款的年代来判断这幅作品的完成时间,但是拍摄照片的时间却往往早许多年,郎静山于1949年离开大陆到达台湾带走了400多张中国大陆底片,这就是他以后创作的主要素材,由这些素材,他晚年创作了很多集锦照片,他的创作并不是与外界景物有关,而是产生于脑海中凭空产生的意境。

三老庄思想对集锦摄影的影响

因接收老庄的出世思想,在郎静山的作品中也能感觉出作者的超脱于世外的意境,具有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具有此种诗情画意的作品《云深不知处》中的那个仙风道骨的老翁,在一片白茫茫的雾中像是要离开尘世的那种超凡脱俗,画面的构图很简洁,只有两棵树和一个人,而且人还是一个背影,他穿着白色衣袍,黑色帽子,垂下两根帽带,手中那一根木杆当作拐杖,像是古画中修道的仙人,隐于雾中。照片中树占了很大的比例,与人的背影相呼应产生一种均衡之感。这幅有高调照片让人感觉干净,宁静,像是山水画中超脱于世外的神仙出现在照片中。大树立于雾中,人在树下,这树表现了隐者如般高洁的品质。融合了中国山水画的诗情画意,让人有种随着仙人离开尘世的感觉。他好像要表达这种超脱于世外的感觉,多运用一些仙风道骨的老翁,他们历尽人间世事,或是离尘而去,或是《坐看云起时》坐于山水之间看着世事变幻,人世沧桑,有一种归于山水田园的飘逸浪漫之美。郎静山的作品多为静止,柔美的湖光山色,如《山林小舟》中那近处茂盛丛生的芦苇作为近景,在这芦苇的掩映下,一湖碧水若隐若现于芦苇与云雾之中,在远处高山的掩映下形成了一个云雾缭绕的宁静仙境,而那一叶扁舟行于其上,小舟使仙境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船桨划出一圈圈的涟漪,使画面富有动感,产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悠远宁静的诗一般的意境。整幅照片像是具有诗意的山水画,浓淡适宜的水墨风格,更添一份幽美之感。郎静山的作品让人如入画境,尽揽中国山水的诗情画意,他用照片捕捉着中国的文化底蕴,运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表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传播着自己印象中那幽静无争的中国风景,那些高山深谷,古刹幽林,悬崖峭壁,高山细柳使人感到宁静悠远,观赏这些作品使人感觉心境恬淡,超脱世外。郎式的集锦摄影集摄影技术与国画意境于一身,通过对中国画的研究运用和娴熟的暗房技巧创造出了中国风格的摄影艺术,通过描绘作者心目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寄情于山水超脱于世外的浪漫主义情怀

四集锦摄影对现代摄影艺术的意义

摄影艺术论文第5篇

【正文】

自从《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办以来,摄影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摄影文学创作,还是摄影文学理论,都有较大的发展。摄影文学的影响也日益广泛探远。2001年11月,岳阳师范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摄影文学研究所。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隆重推出“摄影文学栏目”。2002年9月,湖北省作家协会和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摄影文学座谈会。2002年,第13届冰心奖增设摄影文学奖,并在10月颁奖。过去,虽然摄影文学创作在全国时有所见,但仅为星星之火。现在,《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摄影文学的精品力作,大有燎原之势。这为人们深入地探讨和把握摄影文学的审美规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因为二者如果在诗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那么诗的价值会成正比地随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机融合要比单纯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复杂的美”,而“难美”和艺术上的“伟大”看起来是等同的。摄影文学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张家界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张家界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张家界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张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娆。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

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正因为如此,这种作品与人们承认它具有什么尺度的艺术价值、怎样解释它的内容这一点无关,甚至与根本是否知觉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储存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一点无关。当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归结为这种物质结构,但是,没有它、离开它、独立于它、不依赖于它,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成物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处在这种结构中,不脱离于它,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因此,艺术作品的物质结构方面是它的本体论状态,是它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见该书第278-9页)桑塔耶纳在《美感》中也说:“虽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厦或一首诗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么次要,但是这种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在这里,物质美对于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们同时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强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锐敏的最高度,我们就需要这种刺激。举凡不是处处皆美的东西,绝不能销魂夺目。”(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两本书,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沈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在《边城》中,书中还有一幅幅饱含湘西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着一种“文化旨向”的传播。在《湘行散记》中,不仅有黄永玉画的湘西风情水墨画,也有沈从文自己为自己的文章所画的插图。当时沈从文因母病还乡,每天写信向张兆和报告沿途见闻,并在信后附上插图,这些插图和信的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在插图本《边城》中,黄永玉用画,卓雅用摄影作品,“图说”小说内容,单纯地看一幅幅插图,可以感受到小说本身的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氛围”。插图本《边城》和《湘行散记》图片虽是黑白的,但在书中构图不一,同样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这种插图的确有助于人们身临其境。否则,文学描绘如何入神如画,也难以达到这种奇妙的效果。这种对实感的追求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摄影文学应运而生,比这更充分地开发了人们的全部潜能。

3.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没有文学描绘,很难展开它的丰富历史内容。

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插上了文学想象的翅膀,才能振翅高飞。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又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信条,小孩也能说,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信条包含着他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小孩也懂得宗教内容,可是对小孩来说,这种宗教内容的意义只是这样的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还在它之外。”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但一般的人很难感受出来,而文学就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去蔽和展示。例如,2002年4月1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摄于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题为《在身边》。如果没有李希凡的回忆散文,那么人们是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历史内容的。但是,这幅照片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历史内容。当然,李希凡所配的散文绝不仅仅是这幅照片的解说、补充,而是相得益彰。因为李希凡在散文中表达了这幅照片所没有蕴含的东西。可以说,照片是过去的,散文是现在的。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了多少人事苍桑,还活着,还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这篇摄影散文告诉我们的。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相互激活,不但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摄影文学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摄影文学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对这个问题,我国不少学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先后提出了“审美复合论”、“审美错位论”、“内爆论”、“螺旋结构论”和“互文论”等。这些对摄影文学的界定都丰富了人们对摄影文学的认识。

起初,我们认识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相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马龙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复合论”。他说:“成东方先生所讲的‘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在这里,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与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又讲了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关系复合论。在‘审美复合论’的整体结构中,其基础的层面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层面上,与美的复合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这个结构包括自然美的审美、科学美的审美和自然美与科学美复合的文学艺术的审美。”其实,摄影文学有较复杂的一面,也有较简单的一面。刘纲纪认为摄影文学“还可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大学生、出租车司机、清洁工一天的生活,北京某个胡同的面貌,重要的文物古迹,科技的发明创新、时装表演,国家重大项目(如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大的政治外交活动,各地的自然风景、生态保护,老百姓在公园的锻炼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各个社区的风光、建设,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大的企业、商场、饭店的景观,格调健康、向上的各界演艺明星的生活,均可拍摄。我以为‘摄影文学’的‘文学’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可以和新闻报导、报告文学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社会各界群众的日常生活。”他提出:“摄影与诗、散文的结合较易,困难的是如何以摄影表现小说的内容,找到这种表现特有的形式、规律,以区别于连环画,小说的插图,这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见2002年5月10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对这个问题,人们作出了不同的探讨。有的倾向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结合,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创作摄影小说,有的倾向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这较适于改编小说名著。这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审美复合论”的确揭示了摄影文学的复杂的一面。但有些摄影诗,摄影散文的内在构成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这就不能用“审美复合论”去把握。

王一川希望通过阐明摄影文学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相互结合的缘由揭示摄影文学的特征。他分析了摄影文学的各种构成成分,认为:“摄影艺术和文学各有其得失。摄影艺术长于提供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在深入思维领域时却是间接的;而文学善于造成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却在还原视觉效果上失于间接性。把两者孤立看,各自缺失是明显的:摄影艺术无法如文学那样提供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而文学难以像摄影艺术那般呈现逼真而直接的视觉性。但是,如果把这两门各有得失的艺术相互‘匹配’走来,却可以获得相互开启和相互补足效果;摄影艺术的视觉性与文学的思维性相互开启即互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新优势;同时,前者恰好补足文学的视觉间接性,后者又补足摄影艺术的思维间接性,从而达到互补。而正是这种相互匹配产生的互启和互补效果,为摄影艺术与文学综合成为摄影文学,提供了必要而充足的缘由。于是我们就有了摄影文学这门新兴边缘艺术。它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各自独立前提下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摄影文学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的确,这两种艺术各有优势各有局限,但这并不必然导致结合。同时,这种结合既可能增值,1+1>2,也可能相互损害,1+1<2。

孙绍振在进一步地解剖了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及其关系时提出了“审美错位论”。他说:“对于摄影文学的艺术价值,其摄影的质量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其文字的质量却是更为关键的。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摆脱被动,不能局限于对画面的说明;然而又不能完全脱离画面,这应该与画面保持一种错位,文字与画面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不是被动依附的关系。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情绪的张力场。当然,不能是抒情,直接抒情会导致滥情,它只能是一种叙述,但又是一种想象的索引。在叙事与情感的提示之间,在画面与文字之间保持一种错位性张力是摄影文学的生命之所在。”摄影文学的内在构成成分的关系不一定都是错位的。有时,它们可能是相互规定,相互阐发。这种关系很可能是互为比兴的。

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不同于过去的带插画的章回小说,带文学说明的连环画、卡通画,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题诗画,这个不同就在于它是由摄影与文学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摄影与文学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发现、相互阐释、相互擢升的对话性关系。摄影文学中的摄影与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一个是直接面对生活或自然,一个则是面对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这就是说,一个从生活或自然中去发现,并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一个从已有的发现中去再发现,从而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当然,创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还要反馈回来,前一作品由后一作品的启发而又有新的发现,于是不得不作进一步的修改。”他提出了“螺旋结构论”。“摄影文学作为艺术整体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像遗传基因一样的螺旋结构。它们不仅在互相发现和互相阐释,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摄影中包含的诗意启迪着文字,文学中蕴孕的画面照示着摄影,当在摄影文学中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都因这种碰撞而净化了、升华了。它们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阎国忠认为摄影文学是一种螺旋结构很有道理,但他认为摄影文学中的摄影和文学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一先一后不完全符合事实。摄影文学成为人人都可以创作的艺术形式,就因为它能够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不存在一先一后的情况。

李怀亮引进了法国思想家包德里亚的“内爆”理论解释摄影文学中的摄影艺术和文学的关系。“在摄影文学的作品中,图像系统与文字系统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张力’这个记号所能涵盖得了的。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既不是重叠关系、交叉关系、互补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内向爆破关系。图像向文字爆破,文字向图像爆破,相向塌陷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新的文体,闪现出新颖的审美之光。”“这种‘内爆’关系,说明了在摄影文学中,图像与文字之间是并重的,双雄并立、互不依附。文字不是对图像的介绍说明,图像也不是文字的形象化注释。当然,二者之间有所倚重是允许的,但决不能把其中的任何一方当成另外一方的附庸。”黄鸣奋、刘俐俐则引进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把握摄影文学的精髓。(以上引文凡没注明出处的均见《全球化中的摄影文学》一书或2001年《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

从上可以看出,人们对摄影文学的探讨虽不完善,但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摄影文学的一些本质特征,我们要在推动摄影文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和综合。

钱钟书在《七缀集》中指出:“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己畦集》卷三《选家说》)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则’是《历代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更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段思想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狄德罗在《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中提出: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惟妙惟肖地体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中”,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于外”;譬如逼真表演剧中人的狂怒时,演员自己绝不认真冒火发疯。其实在十八世纪欧洲,这并非狄德罗一家之言,而且堂·吉诃德老早一语道破:“喜剧里最聪明的角色是傻呼呼的小丑,因为扮演傻角的决不是个傻子”。正如扮演狂怒的角色的决不是暴怒发狂的人。中国古代民间的大众智慧也觉察那个道理,简括为七字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钱钟书说:“狄德罗的理论使我们回过头来,对这句中国老话刮目相看,认识到它的深厚的义蕴;同时,这句中国老话也仿佛在十万八千里外给狄德罗以声援,我们因而认识到他那理论不是一个洋人的偏见和诡辩。这种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正是黑格尔一再讲的认识过程的重要转折点:对习惯事物增进了理解,由‘识’转而为‘知’,从旧相识进而成真相知。我敢说,作为理论上的发现,那句俗话并不下于狄德罗的文章。”(见该书第33-5页)这就告诉我们,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管中窥豹,以一斑代替全豹。这是我们在探讨摄影文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其实,摄影文学的出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世界界限的扩大和缩小的规律。他指出:“人类艺术发展的这些整合力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结合的三种不同方法可以称为聚集法、格局配合法和有机构成法。”(见该书第246页)聚集法就是不同艺术作品在某一段空间或时间中的机械联结,因此,所形成的聚集物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同其它部分有着纯外在的联系,同时完全保存着自己的艺术独立性。例如,通常音乐会节目单上各种不同艺术的结合就是这样,这里一个节目跟在另一个节目的后面,另一个节目演完就演它,它以一种“三一律”同所有其它节目相联系,——地点的统一(音乐会的舞台),时间的统一(这场演出进行的时间),而代替情节统一的是统一的报幕员……另一个例证是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和雕刻纪念碑的聚集物。这里楼房和纪念碑相邻而立纯属偶然,人们对它们的知觉是独立地和相互隔绝地进行的,它们不能形成统一和完整的艺术格局。而当这样的格局被创造出来时,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已经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当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是应该)逐个仔细观察普希金剧院的建筑和小广场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纪念碑,最后还有俄罗斯大街的背景,甚至连同它的每一个断面,但是这个复杂的格局的任何一个成分都要求我们将其置于同其它成分和整体的关系中,因为没有这个相互关系、节律的重复和明显的对峙的体系,它便不会把它的审美意义充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样,作为艺术整体而设计的音乐会的演出中,每一个节目都以发展的情节的逻辑同其它节目相联结,而且这样一来就被导演一总导演引入同前后节目的相互中介的体系中,成为某种“舞台格局”,其组成部分的独立性又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格局配合法。艺术整体化的第三个方法是有机构成法,它表现在两种或几种艺术的互相融合产生性质上独特的和完整的新艺术结构,它的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合得只有通过科学分析才能在空虚结构统一体中把它们区分开来。艺术创作基本形式的联系的这种方法为诸如大合唱曲所固有,在这种大合唱曲中诗文和旋律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统一体,或者为沙尔特尔斯基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罗斯特拉圆柱类型的建筑一雕塑建筑物所固有,这里的艺术“组成部分”也同样牢不可分。离开建筑,著名的帕提侬神庙檐壁的结构简直不可理解,因为可以用内接的嵌入的山墙尖三角面的形式对它作出解释。

不同艺术联系的第三种类型是有机构成,它有别于前两种类型,产生于特殊的原因,获得了特别重要的形态学意义,因为在这条道路上正在形成在质的方面独特的新艺术结构——艺术的新样式和新品种。摄影文学就是摄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有机构成。这种综合的条件首先是文字,然后是印刷术的发明;由于有了文字和印刷术,人们有可能把活的语言变为固定的空间的语言,换言之,有可能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并以此为文本与徒刑和装饰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在书籍艺术中造型和实用艺术是文学的庇护下进行综合的话,那么在漫画、讽刺画和宣传画中情况则相反;诗文与造型和实用艺术的结合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造型和实用艺术。而摄影文学中的文学不是摄影的注脚,摄影不是文学的图解,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它们构成一个既丰富又充满生命的审美意境。

同时,摄影文学也是现代科技产物。莫·卡冈指出:“二十世纪产生了现代技术开辟的空间和时间的艺术联结的极为丰富的可能性,——我们只要提及电影和电视就足以说明问题;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人们正在探寻着声音结构和非再现的颜色结构和立体一选型结构相结合的前所未有的方法(色彩音乐,动力学艺术)。”(见《艺术形态学》第252页)虽然摄影文学和中国古代题诗画有区别,但不能把摄影对现实的反映同绘画一书画刻印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绝对对立起来;这里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照相术的出现,就没有摄影文学。因此,摄影文学既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然而,莫·卡冈说:“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全从属于后者。”(同上)这个规律就不完全适合摄影文学。摄影文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更复杂,既有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报告文学、摄影小说,又有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情况,如有些摄影诗等。

三、人人成为创造艺术的主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这个理想不是反对分工本身,而是反对强迫分工。他们指出:“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8页)

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段,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转引自《回到中国悲剧》第93页)正如莫·卡冈指出,古代艺术混合性的解体保证了艺术创作不同方法的独立存在,同时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审美后果。具有积极的后果是因为,这里同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有其它领域中一样,劳动分工是互相隔绝的并成为狭窄专业化的活动形式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为获得任何成果都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从古代混合的线团中抽出一些单根线来的历史过程也具有明显的消极后果。巨大的成就会变成同样严重的损失,即混合创作所具有的艺术反映生活的多面性和圆满程度的丧失:须知,艺术掌握世界的不同方法的结合能够使描述的内容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辉的照射,能够摹拟主、客体联系的各个方面,创造多维的“大容量”的形象,而不是单方面的、似乎只在一个语言、音乐或舞蹈等平面上展开的形象。

在历史上,艺术创造往往成为极少数人垄断的领域。当然,在艺术这种发展过程中,基层民众也进行了艺术创造,只是这种艺术创造还处在自发阶段,没有上升到自觉阶段。这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

摄影艺术论文第6篇

    摄影艺术在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纪录性,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直观性。

    一、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性

    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摄影就宣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纪录性。绘画再细致逼真,也比不得摄影更真实。尽管起初拍一张肖像照片,需要几分钟才能拍成,被拍照的人必须在摄影机前保持一动不动。但与绘画相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摄影从诞生那天起,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视摄影,都延续着它的根本特性:纪录性。没有那个技术或艺术的形式,比摄影的纪录性更直接更方便。而和摄影的纪录性直接对接的摄影门类就是纪实摄影。并不是其他摄影门类就没有纪录性,而是纪实摄影是尤其以纪录性为特征的一个摄影门类。说起纪实摄影就自然要提到布列松,这个拿着相机在街头闲逛的法国老头,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而且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纪律性很强的精彩照片。

    摄影的纪录性也包括“光学无意识”的特点,它可以把人眼看到的任何事物,任何角落,通过光学镜头,准确无误的纪录各种细节和信息。这将保存大量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数码时代,摄影机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拍摄纪录生活中的图像,而且成本很低,不用支付高额的冲洗胶卷的费用。可见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在其纪录性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纪录性而言摄影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无可匹比的优越性。

    二、摄影发明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

    摄影术从发明时的专利技术,经历了韦奇伍德的实验、日光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火棉胶摄影、干版的发明等等,从起初的大箱子相机到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莱卡”单反照相机、“哈苏”单反照相机到尼康FM相机、佳能EOS专业相机。摄影术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和完善。这就把摄影和科学捆绑在了一起。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反过来,摄影也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和摄影文化的繁荣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达的程度。

    摄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摄影科研、摄影理论以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电视摄影等应用领域,无不体现着摄影的科学精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纪实,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态的制约,对于艺术摄影创作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充分尊重拍摄客体、真实表现创作主休,不搞哗众取宠或献媚邀宠的伪艺术,如此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文化中,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的。这一点是与其它文化圈截然不同的。在摄影中,每一种捕捉光线的新器具,每一种再现影像的新程序,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如全息摄影、航空摄影、立体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在摄影文化里,发现就是创作,创作也即在发现,发现与创造是一对亲兄弟,互相争先,彼此有着血缘关系。

    三、摄影文化的开放性

    没有一种技术和文化像摄影具有这么广阔的胸怀,横跨了科学、技术、理论思辨、新闻、艺术、商业服务、历史、哲学、美学、司法、心理学等种种领域。可以说摄影从发明那天起,先天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摄影艺术是“平民的艺术”,摄影不断的发展,相机操作越来越方便,冲印越来越快捷,摄影向着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开放。

    婚礼摄影、儿童摄影、毕业摄影、生日摄影、会议摄影等等,具体从事摄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绘画等。可以说摄影是创作应用最为庞大的文化活动。

    对摄影来说,没有技术的界限,买了相机就可以拍;也没有观赏的禁地,一切感受,一切领会,如人的眼睛,只要能看见,那么摄影就为你敞开,随意的去看,去想。

    摄影文化开放与普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国家的界限、民族的隔膜。摄影艺术沟通了人类的视觉直观感受和心灵的交流。实际上摄影没有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整个世界共通的语言。一如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被领会。因此,摄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摄影的活力也正式在于它没有禁区,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努力开拓的精神。

    四、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特别是数码相机操作方便、即时回看、直接拷贝,摄影文化已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亲戚朋友在一起合影留念,外出旅游考察拍照留念。尤其是现在手机上集成了照相功能,拍照就像说话一样轻松方便,从彩信到现在的微信,从博客到微博,看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摄影能够将任何感光的空间形象纪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可以说物质借助摄影超越了其时空的确定性,变得超越了时空。而人类的视觉也超越了时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随意观看“过去的”和“遥远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人类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地球上的人们同时感知着世界上的各种变化。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手机,人们使用着各种在线视频,观看各种即时图像。人类的感知范围空前地拓展了,这种拓展所具有的超越属性和未来属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

    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让人类的视觉无限延伸,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前广大的层次上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感性体验。

    五、摄影的客体决定了摄影艺术的直观性

    肖像绘画可以看着模特,但没有模特也可以画得逼真。而肖像摄影是肯定要有模特在场。摄影艺术是必须有客体在现场的。摄影艺术的直观性意味着摄影对象的物质存在,这是摄影文化的根本,没有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法摄影,离[ lunwen.1KEJIAN.COM]开了被摄体,摄影自然就中断了。可见,摄影艺术是一种客体必须参与的文化,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塑等。这就在摄影美学和摄影社会学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客体,没有对客体的认真研究,必然是摄影理念上的不完整。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也决定了摄影者必须亲眼目睹、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不管是高山还草原,无论有路的还是没路的地方,获得照片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影者到达现场。这是其他艺术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摄影者创作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摄影艺术是一种创作主题实感化的文化。无论拍摄内容是具象的还是抽象,都是摄影者自身的真切感受,对题材的追求、灵感的出现、以及在具体的影调、色调、色彩反面的处理,都是摄影者的直观体现。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还表现在对摄影作品的观赏。无论是冲印的还是数码的摄影作品,都是供人直接用视觉加以感知的。摄影的主体不仅仅是摄影者,而且也包含观赏者。观赏者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同样的摄影作品,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六、结语

    摄影文化就是指一切与摄影相关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带有整体性、宏观性、不可分解性。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通过一副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形象的特征。而摄影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的深厚,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家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所以追求文化根基,应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根本选择。人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文化能力又是得到文化理性认识的必然过程,最终理解、认识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哲学,为摄影的瞬间选择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摄影艺术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摄影与美术比较;摄影艺术的本体性及边缘性;教学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艺术高职院校里,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从数码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美学与摄影教学结合等方面予以加强。

1摄形与美术的横向比较

在横向与美术比较,纵向与摄影历史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摄影艺术的自律性及与兄弟艺术的联系性,能促使摄影眼光、品味和美学理论修养的提高。

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图象。绘画雕塑具有瞬间凝固或静态的特性,与摄影关系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术思潮的写实技法、流派在摄影发明后,趋向更为主观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甚至有意与摄影拉开语言距离。摄影以纪实性语言特性见长,深受美术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

从媒介材料上看,摄影是光与影的色彩交响的瞬间组合。摄影通过光化学、数码等成像,极具感性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

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昌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手绘、喷绘等手法己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反作用于美术、设计艺术,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方便,颠覆了传统暗房复杂繁琐的工艺。美术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数码影像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结合美术与摄影的共同点,重点讲授构思构图、色调构图、风景人物静物等专题:同时,将美术与摄影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流派风格等,融合在纯粹的技法传授中,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2摄影艺术的本体性

摄影与美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摄影自身语言特性及其艺术规律的研究,属于摄影美学的范围。

随着艺术思潮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已成为传统艺术或一种流派风格的代名词,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摄影象美术那样,可以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可以先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和后期进行特别加工。电脑数字软件使这类摄影变得越来越可行,更具有视觉传达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观念性图象的特征,是具有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而且,摄影也可以象现代美术那样,表达一种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仅靠“纪实性”、“典型性”已远不能解释摄影的本体性了。因此,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摄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静态的二维图象性。摄影作为静态的图象,与动态摄像、三维雕塑区别开来;二维空间的绘画尽管也是一种决定性的瞬间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但它的完成并非是瞬间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从摄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银盐化学媒介感光、电子感应技术数字成像两种;后期是传统暗房冲印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数字软件加工。用“画笔”—各种照相机进行前期拍摄和后期暗房(数码暗房)加工,实现图象的产生。

摄影具有独一无二的自身语言。摄影的光圈与速度的组合,可以产生虚实快慢的各种变化。’镜头长短的选择,可以表现不同透视效果的图像视角。在一个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产生多重图像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升华成鲜明生动的艺术性图象。胶片的颗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语言的纯度、冲击力和缺陷美感。摄影构图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废片”成为好片甚至是艺术品。对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组合,更是摄影的长处和奥秘。越是切近这些语言特征的图像,越能体现摄影的自身魅力。

综上所述,艺术摄影是以决定性瞬间的曝光成像,来形成静态的二维图象,经过后期暗房加工,塑造鲜明生动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达意,或通过观念性图像来体现意境、意味的视觉艺术。摄影是外在客体和内在主体的统一,或是内在世界在外在客体上的投射。其中,“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单元中,着重把握摄影自身规律,通过典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对摄影语言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借以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3摄影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在数码图像器材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传统摄影理论必须变通是肯定的事实:胶片暗房实践和理论更多地让步于数字暗房。

数码图像全方位的知识结构更新有如下方面:

传统摄影理论与数字成像的交融。各种不同档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绍和探讨等。加强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到国内外网上优秀的摄影网站自学、互动等,用QQ群进行作业互动交流、和作品品评等。

在教学条件受限制时,要善于因陋就简,进行简单实践。大部分学生只有小型自动数码相机,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门速度、光圈的准专业以上的相机。这些相机,也可以对摄影色温、构图、用光、色调深浅、闪光摄影、恰当的曝光等等做现场简易实践。用些黑、白卡纸、专用灰卡和简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节摄影课中,结合理论讲授来就地取材,穿插摄影实践。

对各种品牌的相机生产商的图象处理软件和专业的图像软件的把握有较高水平,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摄影或后期加工。熟悉这些软件,对专业摄影或普通摄影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设计、观念性美术等与摄影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

摄影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学艺术作品构成

一、摄影作品的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识形态。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将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也是艺术家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而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个因素构成。

1.摄影作品的题材

题材,就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创造而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部分。摄影题材来自于客观存在,这是摄影的纪实性所决定的。它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摄影作品反映的内容必然是客观实体。

而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不同题材的摄影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所以摄影的类型也与题材有关。摄影的题材、类型分为: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

2.摄影作品的主题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反映的认知与改造,是对题材的认识与评价。它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的思想、观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过,由于摄影的纪实性导致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与客观原型的同一性。这种纪实性在摄影一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摄影随时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当然,单纯记录现实的摄影不一定称之为“艺术”,他们只是实际存在的简单物化,并不具备艺术素质。而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在于摄影艺术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往往具有鲜明的主题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摄影作品的主题是摄影家对摄影纪实性的充分利用,借现实主体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在主题塑造的过程中,摄影家不是被动的摄取眼前的现实,而是对现实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画面、形态借以揭示出思想观念或宣泄某种情感。所以摄影是现实的艺术,他无法脱离客观对象去完成创作。

二、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1.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摄影造型艺术同绘画相同之处,是将艺术形象诉之于视觉,在一个平面空间内展示出来。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中,摄影家也是通过构图的方式将其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构图是对摄影作品中内容的组织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突出艺术作品内容。摄影师利用美学规律主动的对客观现实进行截取,简洁且直观的表达艺术形象、表现作品内容是摄影作品构图的要务。

2.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

摄影的艺术表达手段也可以称之为摄影的艺术语言,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摄影术诞生那天起,摄影的局限性就对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表达就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摄影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从而也导致了摄影技术的局限。摄影设备从巨型银版相机到小巧的数字相机的更迭历史,也是摄影技术从复杂且高端的工艺到便捷大众化的技术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演变。从黑白到色彩,从胶片到数字,从模糊到清晰等等这些特点都如实的反映在摄影作品上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摄影艺术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致使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也趋于多样化。

三、摄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

在摄影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摄影作品的产生首先是由摄影师雇主的某种需求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受社会生活的事物的某种激发,而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作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比如新闻摄影师是出于反映和报道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为根本出发点,其内容要求摄影作品确切、直观、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现形式就要用最直观、形象、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事件。再比如商业广告摄影,他的创作目的是推销商品,其内容需要突出产品的特点,强化产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这就要求这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要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够突出和强化甚至夸张的表现商品的特点。

由此看来,一幅摄影作品的内容对其表现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形式常常也起到积极地、能动地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与内容相适合时,就能深刻的、充分的表现作品内容;而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造成摄影艺术作品的平庸乃至失败。比方说我们要表现花的艳丽,就不能用黑白的表达语言。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内容,有的形式把内容表现的充分、感人,有的则不然。往往也会出现同表现一内容的多幅作品有的极具冲击力、震人心魄,有的却表现平庸;也往往会产生同一内容甚至同一现实主题,由不同摄影家去表现其作品也各不同,原因就出在形式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源自摄影师的自身修养不同、风格不同和对事物的观察、理解的角度不同。

3.内容形式相互统一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形式都渗透着内容,任何内容都是通过形式而存在的。内容与形式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他们不能相互脱离而地理存在。摄影也是如此。只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有深度的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我们才能称之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思璞.摄影美学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

摄影艺术论文第9篇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摄影不仅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全方位的反映和再现,必须能够达到记录史实和说证的效果。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包括了社会生产、节庆、礼仪、民居、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体育等各种民俗活动,我们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可能会想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听得见,摸不着,如何拍摄出好的作品,怎么拍摄,需要探究。

首先,笔者认为,无论是拍摄什么主题的作品,都要对其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在进行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之前,必须做到对这一遗产项目心中有数,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俗学内涵、了解其和民俗的关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空间。

其次,拍摄手法主要以纪实为主,客观真实地记录现象,在摄影语境中寻求艺术表达。通过考察以确定对项目摄影的表达和拍摄技巧。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点不同,其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例如传统戏剧类反映的是舞台表演,主要以演员表演为主,具有戏剧夸张的效果,在拍摄的时候可以运用大胆夸张的拍摄手法,运用夸张的角度或镜头勾勒出富有戏剧性的照片,从而达到以形式的张扬去适应项目的内涵;民俗类则更适应相对平实的表现手法,以事件的第三者的姿态拍摄,不要刻意摆拍。在不干涉主体展现的情况下,真实地记录和再现非遗项目场景,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注重动感、气势以及节奏的表现,突出主题,讲究形式美,在表演的轨迹中截取最具美感的瞬间,抓住瞬间的美丽,以表演轨迹的高潮点为重点,留下发展轨迹。

最后,是资料型叙事般的记录,对拍摄项目进行完整的图片记录,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流程进行拍摄,运用拍摄不同的景别和画幅,透过组照构成一个整体,全面而集中地阐明项目主题和整个项目事件,达到看图知事的要求。最后,一幅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一定要有文字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存在形式特别,一些信息很难从画面上完全体现出来,如拍摄时间、地点以及项目名称、项目内容等,图片无法明确表明的信息,需要有相应的文字资料补充。这样,随着时间的变迁,后人不仅可以从图片中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能从相应文字里清楚了解到该项目的整体来龙去脉。例如笔者曾经拍摄过一组有关湖南滩头造纸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照片,该民间手工技术自宋朝初期流传至今,传人现在已经有80岁高龄,如果没有照片的文字说明和当时事件的简述,以后人们恐怕很难弄明白照片中的人物和记录的事件。所以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只有图文并存,才能给读者传递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知识性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