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6 05:17:34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1篇

先来说说自己总的观点,我觉得开展暑期校本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具体说:对于教师而言,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能用于提升自己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时间并不多,加之时展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不知不觉我们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因此必须开展暑期校本研修补充“营养”;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的学校以城市独生子女为主,有的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有的以本地农村子弟为主……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就必须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但是我们在师范,以及书本中学到的都是统一的,无差别的技能与方法,因此必须通过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进行细化与完善;对于学校而言,它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发展,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个学校的未来,因此开展校本研修是关系到一个学校命运与前途的大事。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认识,那就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老教师也必须参加到校本研修中去。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听到一些领导对于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有着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年龄大思维定式难以改变,知识结果老化不容易培训等等。但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校本研修是全校教师的事情,作为教师队伍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老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认真学习。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也从实际工作中得来的。最近几年,学校的青年教师多了起来,但是他们往往来校不久就会染上懒散、懈怠甚至无目标无理想的毛病。一开始,我也觉得奇怪,渐渐的我发现问题还是出在他们与老教师的相处上。说实在的,学校这些老教师的敬业精神一直让我崇敬,有些老教师临近退休依旧奋战在网教育一线,但是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往往是看不到老教师身上好的地方,却总盯着他们身上的一些毛病,比如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工作业绩,上课相对较少,工作任务相对较轻,钱却拿得不少。时间一长,这些青年教师的冲劲很快就会被消磨光了。因此,如果放松对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要求,就是为消极培训开了绿灯,青年教师势必将难以管理。所以,我觉得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不但是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也能为青年教师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一口气写下来,都是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没有认真整理过,而且很多是我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谈的一些思考,希望不要误导他人了。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2篇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却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推动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对于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新,优化研修内容,保持校本研修的常态化持续性和系统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积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一、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台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网络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

二、网络为教师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

教师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关键环节。合作与交流可以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加工凝结在一起,最后综合成远远大于单个教师研究的简单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帮互助,就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将全世界融合为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同处于一个村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研组或课题组,还可扩展到校际教研活动、网络上的教师群体,给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网络为教师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

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和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通道。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可能。网上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教师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大量优秀的课例,吸取丰富和最新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四、建立基于网上学习的以校为本的研修平台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网上学习就成为研修的有效手段。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交流、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

困惑: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是难点、

一.研修模式的创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结构性变化,使网络研修的广度与校本研修的深度有机融合提升研修工作的力度;

二、教师学习行为的改变,从个体被动的接受培训到网络社区主动参与交互式学习研讨实践,从固定的学习日变为常态化学习;

三、组织机构和管理指导的落实,学校层面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落实会流于形式,组织管理层面任务设计脱离实际,校本资源和专业指导都遇到发展瓶颈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教师应该是懂网络,并能熟练运用网络为我们教学服务。充分整合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将会成为未来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做到:

1、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往我们常说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研也要关注老师的发展,现在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老师没有自我提升的意识,以至于“回回上新课,次次走老路”,这样教一年书的老师和教二十年书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有一位校长对老师们说:“你一天不学习,不知道教什么,两天不学习,你要向学生学,三天不学习,你就得离开讲坛,下岗走人”。与其抱怨工作的不如意,不如认真学习,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因为心态决定状态,停止抱怨你会站在成功的十字路口,你改变不了现实就学会适应现实。

2、重视教研的作用

从事教育叙事研究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教育叙事就是就是写解决教育问题的故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写小论文和做小课题研究有助于教研工作的开展,而且也能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3、探究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的方向

课堂的在职学习,要建立在反思与行动联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是业务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网络研修是培养合作教师文化,构建学习型团队的必由之路。

4.、终身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3篇

入手。

关键词: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策略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校本研修的初衷。校本研修就是立足本校,通过本校内的研究制度的制定、研修机制的确立以及研修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课堂教学的目的。当现代教育技术日趋成熟以后,网络研修成了一种新兴的研修方式。这种研修方式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多得多人次,甚至可以实现多得多人次不同时间的交流、观摩、研讨,因而备受欢迎,逐渐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校本研修方式。河南省专门设立了网络研修研究课题,开通了覆盖全省各个学校的网络研修网站,成立了网络研修领导组织机构。对于新乡实验小学而言,已经逐渐把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既富有活力、人人愿意参与,又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确能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下面,就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观念整合――树立大的研修观

把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起来,为我所用,首先要在观念上整合。即要走出狭隘的以一校为本的研修观,树立起“放眼全省,吸取全省乃至全国的有益养分,为我所用,促进本校研修工作”的研修观。这种研修观首先应成为学校领导的共识,不论在制定研修计划,还是制定考核制度方面,都要在大的研修观的指导下进行;其次,要通过召开会议、开展活动,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全体教师,使之成为教师的研修观,这样,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参加网络研修的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最后,号召教师们争当网络研修“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并带动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一道致富,即通过网上发帖跟帖、撰写日志等形式,向兄弟学校的教师传递大研修观,使其他学校的教师也树立起大研修观,从而营造出人人积极参与、校校真情投入的良好的网络研修氛围,这样,网络研修质量自然会得到有力保障。

二、组织整合――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

单纯的校本研修领导体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大多以学校领导为主,即领导小组鲜有按照组织结构进行人员调配的可能,造成领导小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少专业的课程指导者,难以发挥系统功效。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背景下,可以进行组织整合,即可以把大学的专家学者、河南省网络研修研究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吸收进学校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这样,校内的领导重点把握结合本校实际的问题,校外的领导负责答疑解难、提供宏观指导。同时,还要建立起校本研修领导决策机制,对如何决策,采取什么方式决策,如何执行决策等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三、策略整合――确立校本研修的主体地位

多年以来,校本研修一直被教师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参加研修活动也是得过且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借助于网络研修,使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形成合力:校本研修借网络研修信息优势、名师与专家优势,网络研修借校本研修具体接地气优势、完备的组织与一线教学实践优势。两股力量各避其所短、融其所长,就会让教师看到校本研修的力量,从而在内心深处确立校本研修的主体地位。

1.借水洗船,让教师的业务在平台上提高

船在水中时,是最佳的洗船时机,因为可以借着河水(海水)来洗。校本研修也是这样,面对覆盖全省的网络研修网站,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者、评判者,也都是被评判者。在这个平台上,只有善于借助来自网络的力量,涤荡业务中的污垢,让教师的业务不断提高,才算是“借水洗船”。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研修是他们迅速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平台,使他们都能自觉参与到网络研修的活动中,保质保量地完成网络研修的各项任务;其次,建立健全教师网络研修的各项考核评价制度,加大对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做好痕迹管理;最后,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在网络研修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做好推广宣传工作。

2.借力发力,让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优化

教师自身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关注、审视、再优化的过程,来源于一个在内心不断要求完美的心力的驱动,但这毕竟是单薄的。只有把教师融入网络研修中,使教师个人的校本研修汇入整个网络研修系统中,才会获得来自群体的激励、欣赏、指导,这是借网络研修,发校本研修之力。

参考文献:

[1]郑百伟.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实施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09):27-30.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4篇

一、让“送教下乡”的实施方案与“校本研修”制度对接

在“国培计划(2016)”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汨罗市教育局和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训前调研,发现了少数学校重教学、轻教研,个别校长不能带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成了年轻教师的事,成了教研组长的专利,成了有职称评聘需求的教师群体的事,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督导等实际问题。据此,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送教下乡”培训的最佳切入点,将制度建设与“送教下乡”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汨罗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送教下乡”培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本研修的目的要求、组织分工、责任分工、监督评估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形成教师教育股、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培训专家团队、乡村学校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了上下联系、多层面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县级层面,一是突出了教育局的领导职责;二是突出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职责。在基层学校的实践层面,我们首先要求各送培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制度;其次是将基地学校和送培学校的校长确立为校本研修的第一任人;最后是建立校本研修激励约束机制,在“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中,对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研修制度建设成为了培训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让“送教下乡”的领导意识与“校本研修”思维对接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对“送教下乡”培训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汨罗市教育局分管队伍建设的副局长牵头,教师股组织召开了有全市各乡镇联校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送教下乡”培训基地学校校长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了“送教下乡”培训与“校本研修”对接的工作思路、工作责任,并要求基地学校拿出切实可行的承办实施方案,基地学校与送培学校均制定符合校情的“校本研修”对接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基地学校的场地准备、接待服务、后勤保障工作、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让“送教下乡”的基地学校与“校本研修”平台对接

校本研修的基本场所是教师所在学校,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校本研修的宗旨与根本目的是“基于学校”,校本研修的起点与根基是“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活动状态与主体是“在学校中”。在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五大项目的九个班级中,都不同形式地组织基地学校的教师,积极参加“示范教学”和“研课磨课”的学习活动。他们以学校为校本研修的基地,从学校出发,在学校中,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校为本,在“示范教学”阶段,各个基地学校的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在“研课磨课”阶段,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研磨活动,并当即收集整理文字材料形成了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小学、汨罗市罗城学校、汨罗市汨罗镇中心小学等送培学校都发动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打磨活动,做到了以学定培,以研促训,以评促改,使校本研修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学员李瑛告诉我们,本学期汨罗市白塘乡中心小学积极构建了校本教研制度,采用单周大教研,双周小教研的形式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大教研中主要针对学校大层面的教学问题探索,小教研则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教学问题探索等,加强了教研组团队建设、课堂诊断、课后反思等多方面的研究,这样集中加分散的形式,贴合了教师们的教学实际,通过“送教下乡”培训搭建的平台,学员们的教学水平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四、让“送教下乡”的专家团队与“校本研修”角色对接

校本研修的三条基本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汨罗市2016年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培训者团队成员的聘任上,以域外培训专家团队为引领,以本地培训专家团队为支撑,初中数学、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初中班主任、幼儿园教师五个培训项目所聘请的本土培训者,都来自基层教学一线,都是近几年本市的名师,有些甚至是连续几届名师,可以说是骨干中的骨干、名师中的名师,他们不仅仅课上得好,培训、微讲座样样都行,对教材、对学情、对校情、对校本研修、对学员需求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而且,榜样就在身边,可学、可亲、可敬,在“送教下乡”培训中他们是学科专家,在学校中,他们又是通过“校本研修”成长起来的教学骨干,由他们来组建专家团队,实际上也是一个教研组长,既是引领的专家,又是互助的同伴,所以,他们的送教才最有针对性、实效性,最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五、让“送教下乡”的阶段活动与“校本研修”模式对接

在“送教下乡”培训中,我们坚持按需施训、立足乡村的原则,强调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专业引领,能力转换,实践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等实践性特征。针对乡村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按照问题诊断―通识研修―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体提升,共六个模块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培训。例如:为落实“研课磨课”环节,积极贯彻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的 “三以原则”:课堂研磨,以学定教;培训实施,以研促训;人人展示,以评促改。培训者按片区分小组进行校本指导,要求“个个参与、人人展示”,使每一个学员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与“送教下乡”培训的模式殊途同归,极其吻合,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反思总结后再实践,再提高的研修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求短期行为,但求持续发展,着力帮助农村教师营造终身学习、校本发展的良好环境,引领农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跨校联盟和常态的教学教研共同体。

六、让“送教下乡”的培训课程与“校本研修”资源对接

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和实施好一系列着眼于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活动,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省级专家引领和一线骨干教师示范,全体学员参与,开展研课磨课、学术沙龙、岗位实践、校本论坛为主要方式的培训,并把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才艺展示、信息技术等课程都编排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培训的教W资源是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在培训活动中的动态表现,通过培训者的有效选择和使用,使得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从“静态”变为“动态”。首先,教学资源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建构,在研修过程中重视课堂互动和师生对话,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许多学员在培训期间感受到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的联结体验,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从“仿真”状态有效迁移到“真实”状态,体现出培训的有效性。其次,教学资源体现学员之间共建共享。“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班级为学员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学员的课例、课件、心得体会都可以在班级QQ群和学习小组共享,这些认识和经验的分享,闪烁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思想火花,其智慧在班级交流和应用中得到升华。最后,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核心环节中,我们选取加工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资源。

七、让“送教下乡”的学员发展与“校本研修”成果对接

从知识的复杂性来看,教师培训要建立在对学员认知独特性的认识基础上,为学员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不同途径和机会,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拓宽了学员的研修视野,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五个一”:一节汇报课;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一份研课磨课记录;一次微创新教研论文;一堂微课视频。在“送教下乡”培训的五大项目九个班级的600名学员中,通过说课、微课展示、小组赛课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研磨课560节次,评选优质课75节、精品课40节,组织专家讲座21次,生成“微案例、微故事、微视频”等资料436份,形成了培训理论、案例、游戏、故事、文本、PPT课件等学习成果,使学员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与学校的的校本研修成果对接起来,汨罗市将这些资源打包或者刻制光盘,免费下发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为它们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实现了帮助乡村教师,帮助乡村孩子的目的。

在2016年省、地、市级教学竞赛中,汨罗市第二中学熊立红老师参加湖南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第1名获化学课一等奖。汨罗教师参加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有6个学科获一等奖,居岳阳市前列。汨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选手80%是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的学员,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卓有成效的。

2016年12月3日,我们组织600名参训教师,齐聚在汨罗市电影院,参加了“总结提升”的培训,湖南省教育厅国培办黄佑生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由五个项目的部分参培学员作为代表,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分班级、分科目,采取文艺节目、朗颂、师生同台讲故事、PPT课件展示、视频汇报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各班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班级,通过对“乡村特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家校沟通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使参培老师在“班会课如何上?班级活动如何组织?”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总结提升的环节中,汨罗市红花乡露水坡中学的李美英老师和班上的学生同台讲述教育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内涵,整个活动受到了省国培办黄佑生主任、汨罗市教育局领导、学科首席专家和全体学员的高度评价。

八、让“送教下乡”的财力保障与“校本研修”经费对接

汨罗市本级财政,严格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1.5%拨付教师培训经费,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8%列支培训经费。同时,本地教师培训经费与“国培计划”专项经费,均归口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在经费监管上,汨罗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专项经费跟踪审核制度,做到了年初有预算规划,年中有督查指标,年终有考核奖惩,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2016年我们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在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兴建了一栋培训楼,竣工后投入使用。投资4300万元建设好了全市中小学的“三通两平台”(班班通)工程,大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使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驶入了互联网时代。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5篇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4.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活动。可以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手册的引领,依照自主探索之页进行“点穴式”学习,自主学习之页进行“健身式”学习,帮扶之页的“对接式”学习,微信群的“交流式”学习,上网、图书室的“寻策式”学习等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得到解决问题的预想策略。

5.开展“我的主题我的课”探索公开课(评比课)活动。每学期按照预想策略要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课堂实践探索,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探索课中选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探索要经过至少两次基于主题的“研磨”,一次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研磨,一次是听课议课的修改设计和公开课的研磨。这次探索公开课的成效作为各年段推选学校优质课的主要依据。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开展,进一步落实大安市教育局主题研修工作的要求,促进教学研究向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动、互促、互补,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为了教师,基于教学、在学校中”为研修理念,结合安广、乐胜、月亮泡、红岗子、烧锅镇、丰收六所中学校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结合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重点,以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研修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教研,探索课改,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研修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安广片主题研修核心理念: 沟通协调,创造机会;求同存异,追求卓越;凝神聚力,扎实研修;涵养师德,锻造师能;聚焦课堂,主动发展。

二.存在的现状与发展契机。

我们六校共有200余名教师,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10人,学科带头人仅有5人,名师少,无法打造精英团队;晋升高级职称的多是老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新教师虽有热情,但是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专业发展步伐缓慢。加上我们片区都属乡镇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生源质量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升学率较低,缺乏社会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于是教师们也就不思发展,不善发展,不爱学习,不喜研究,不求进取,茫然无绪了。

大安四中主题研修现场会的召开,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路。李元昌老师的“问题—学习—探索—问题”这个循环往复的研修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精英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借助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来激活教师内在的动力,让教师自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主题研修的策略、内容和形式

1、策略

引入“问题—学习—探索—问题”研修系统,全方位开展主题研修。各学校联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研修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培育名优教师,提升广大教师素质。我们还将聘请区域外专家,寻求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逐步构建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网络。

2、内容和形式

我们的主题研修框架主要由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定方向)---各学校校本培训(定内容)---研修组集思(定问题)---教师自主研修(定主题)四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

(1)各校领导层定期研讨交流。每学期初六个学校的领导层召开一次碰头会,确定各校主题研修工作的大方向。主要是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提供典型课例,商榷片区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构建交流平台,创造学习机会。

(2)各学校校本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新课改理念、实践操作技能等培训或请外校课改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3)研修组集思。研修组活动是主题研修的主阵地。各校研修组要从主题研修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的带动作用,立足日常教学实际问题,按各学校主题研修领导小组的安排,展开研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经验和体会,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即对学对研,对教对帮,群学群研,合作探究。

(4)教师自主研修。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包括:

自我规划: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年度个人主题研修计划。缺乏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是导致教师成长滞缓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自主研修: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成长而学习,为教学实践而学习,为自身发展而学习的理念,我们提倡立足于课堂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把“读书、思考、实践”作为学习的主线,经常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相互激励,在读、写、做中共同进步。

课例研修:主题研修直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课例研修就是围绕高效课堂而展开的研修形式,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采取说课、听课、评课三种活动形式,同伴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分享贯穿始终,其成果呈现形式是文本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实录、教学评价材料等。课例研修可以在备课组内进行,如开展一课多说、一课多讲、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活动。教师间要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相互动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课题教研: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应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只有养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询问、发问与追问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校本课题,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成长”的理念。

四、工作设想与展望

1.完善研修系统。

(1)各校成立研修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由校长担任组长,监督指导并全力支持研修工作。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带领中层领导开展研修活动。中层领导负责各自年段(或学科组)的研修活动。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局制定)

研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领导责任制度、领导自主研修制度,根据制度制定各项评估细则。领导职责明确后,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组长结合本年段特点,互通有无,制定科学合理的研修组制度,进一步合理分配组员的分工,通过明确分工形成组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研修氛围,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研修计划。

各学校根据校情,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本学校的研修方案并做出研修活动计划。各校研修组依据学情,从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研修组的研修方案和研修计划。认真策划好组内常规研修活动和特色研修活动,做到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过程精细,具有实效性。制定的计划要经过年段主任的审核,通过后认真书写在研修组研修手册上,作为学期末检查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

3.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每学期以组为单位,由各年段主任组织,各研修组长负责,针对学校研修主题,从学情出发,结合本学科实际,诊断提炼、研修论证、准确表述确立研修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主题。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6篇

一、重计划,轻落实

目前,很多学校颇为注重校本研修,并为此成立了教科室并有相关负责人,在学期初制定了校本研修计划,然而之后的研修活动却是随心所欲,时断时续,致使计划成为纸上谈兵,研修活动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某市教育督导团到A校,想看看该校的校本研修,相关负责人拿出一沓研修计划。督导团要看教师的研修笔记,负责人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不了了之。原来,该校制定了计划,却很少付诸行动,甚至根本没有开展相关研修活动,研修笔记自然没有。事实上,不少学校搞研修,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凭心血来潮,把计划束之高阁,置于脑后。显然,这样的校本研修,没将计划付诸行动,所谓“光打雷,不下雨”,抑或是“雷声大,雨点小”,计划再完美,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徒有美好的愿景,缺乏真正的“行动”,何谈效果。

若想让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推手,就要根据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立研修主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具体到每个月、每个星期、每个活动日,教师具体干什么,怎么干,都要有翔实的谋划安排。今后的研修活动,需遵照计划严格执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及时调整使之切合该校教师实际,避免只定计划,不按计划行事,或者不早计划,早打算,早安排,而临时才随便抓个“主题”,让教师没有准备,无所适从。这样的校本研修,其效果可想而知。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再美好的理想,不付诸行动,亦如美丽的肥皂泡!我们只有把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研修活动中,引领广大教师扎实地行动起来,校本研修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重资料建设,轻研修过程

校本研修强调的是一种行动研究,唯有“动”起来才可能有效,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现实中有不少学校,颇为重视资料建设,把资料建设得非常完美,美丽了我们的视线,却荒芜了教师的研究学习过程,如此一来就弱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成了美丽的“躯壳”。殊不知,校本研修是一种“以校为本”“教师即是研究者”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轻视甚至省略过程,研修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某师训中心将考核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B校教研组长深感诚惶诚恐,其所在学校相关工作为“零”,顶多只有计划,也是网上下载的。他灵机一动,何不“百度”一下,上网搜索,下载,打印,装订了四五份,并在相关内容上标明,学习时间、周次、内容,把学校教师分成几个组,大家轮流传抄,做好笔记。几天后,一本本内容充实,整洁美观的校本研修笔记,摆到了教研组长的桌上。他操起教导处公章,逐一盖上鲜红的印章,签上检查意见,如此一番忙碌,校本研修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B校的“校本研修”搞得“好”,而被表彰为“校本研修先进单位”。我们不难想象,那一本本“耐看”的笔记,让人眼花缭乱,骗了检查者的眼睛,不过是遮眼的浮云。这样的校本研修,不搞也罢。

笔者了解到,像B校这样的校本研修,为数不少。如此研修,除了哄骗检查过关,获得一个虚妄的荣誉,无疑是在制造垃圾。这种注重资料建设,而忽略了过程的校本研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发展会有多少益处呢?从本质上而言,校本研修是一种行动研究,是融合于教师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并非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之外,是基于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一种行动研究。缺失了研修过程,教师缺乏与同伴一起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辩的过程,没有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所获甚少。有效的校本研修,不能缺失过程,没有行动过程的研修,即便资料笔记再多再好看,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只有真正沉潜下去,引导教师结合平时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研究、培训、学习、思考、反思,校本研修才不会成为一种噱头,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秘密武器。

三、重理论学习,轻联系教师自身实际

现实中,有些学校对校本研修的认识理解失之偏颇,使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好高骛远,只顾学习专家的理论,而荒了自己的“田”,表面上搞得热火朝天,实则偏离了“轨道”,脱离了本校实际,游离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外,致使校本研修没有了“根”,浮于浅表。

C校因校本研修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成了一所校本研修示范校,兄弟学校纷纷前去取经。然而,该校某教师私下向笔者透露,其所谓的校本研修,无非就是教研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专家名师的理论,做做笔记,整整资料。应该说,一线教师很有必要学习专家名师的理论,这是校本研修应有之义。然而,我们忽略了校本研修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是基于“学校”,其研修的基地是学校,研修的主体和活动在“学校之中”。换言之,校本研修是本校教师与其教育教学行为“对话”――根植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这就确定了研修主题应来自本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并非是为了学习专家名师理论而研修。事实上,这种脱离“校本”的研修,没有触及教师自身面临的困难,不会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兴趣,即便“研修”也是勉强为之,如此隔靴搔痒,安敢焉求效果?

因此,校本研修的着眼点应是学生、教师、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大家是问题的提出者,更是问题的研究者,人人不可或缺,研修活动的内容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自主需求。这些来自“本校”的触手可及的问题,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认识,容易上手,容易解决。实践证明,当研修的问题来自身边,校本研修真正急本校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解教师之困惑时,更能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积极投身于研修活动中,努力认真“研修”,效果自不待言。

四、重刚性规定,轻唤醒教师产生认同感

不可否认,校本研修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研修制度来保证。诚如,一名学者所言:无论一次研修活动做得多么精致,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再精致的活动也只是一次活动而已,很难延续下去。因此,不少学校制定了很多刚性制度条例来“赶”着教师,进行研修。

D校的校本研修制度不少,光是墙壁上的就有五十条之多,而且把这些条条框框纳入考核教师工作绩效的范围,本以为有了制度教师就会积极研修,结果事与愿违,大家不但没有热情参与研修,反而怨声载道,颇多抵触情绪,草草应付了事,致使研修流于形式。试想,教师在学校的刚性制度下“被研修”,效果能好吗?诚然,有效的校本研修必定离不开研修制度,但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不应仅仅用制度去“推”着教师研修,更多的是想方设法使教师获得职业认同感,唤醒内心专业成长的愿望,激发其参与研修的热情。顾泠沅认为,知识管理视野下的校本研修制度反对采取刚性的、表明的条文,而更多地把激发教师真正的职业热情,为他们的教学和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创设条件、提供空间作为方向。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循着为教师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支持的视角,去构思校本研修的制度,多激励少责罚,多为教师研修创设平台,提供自由宽松富足的空间,让教师想研修,乐于研修,研修出成果,真正享受到研修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当前的评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甚至成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瓶颈”,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并尝试探索解决的良策。要强调的是各级教研师训机构对校本研修不可袖手旁观,而要有所作为;校长要真正践行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切实带领学校教师真正“动”起来。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7篇

各位校长:

大家好!

炎热酷暑,各位校长来这里参加学习与交流,我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大家都是桃源县的教育脊梁,是全县小学教师的领航、舵手,教育局和学校安排我今天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感到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能有和各位校长们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能借此机会,会一会我曾经在校长岗位上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但是,作为在今天的课堂,要我作为主讲人,感到很为难,因为大家无论是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业务素养等方面都要比我强,所以实在不能承担起讲课的任务。那么,今天半天时间,只能是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研讨的时间,是我向大家学习的时间,决不能用“讲课、讲座”来称之,以上是我和大家交流的一个开场白。

言归正传,交流研讨还得有一个主题,定什么内容?管理?都比我懂得多。政策?都比我吃得透。课堂教学?都比我善教善研。所以今天就选了一个现在比较热而又涉入不深的一个话题——“校本研修”。我把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命名为:“校长与校本研修”。今天的交流是否这样安排,把交流、研讨时间分为两个段落,首先我谈谈对校本研修的一些个人的认识,然后课间休息,再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谈谈关于校本培训,讨论、交流的几个问题我会在休息前做布置。

从哪儿讲起?我想还是从下面几个关键词语讲起:校本培训、校

本教研、校本研训、校本课程、校本研修。怎么比较它们的异同?容易区分的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几个词语比较:总的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区别可以从1、培训目标不同;2、培训主体;3、培训内容;4、培训方式几个方面的不同来比较。

从参训的主体方面看,有被动和主动之分;

从参加培训的方式看:接受式培训;主动式参训;

校本培训:以通识培训为主,它关注教师的学习任务,注重教师观念的转变,并常以比较正式的集体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它的主体是培训者,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教研:往往围绕学科教学问题展开,它的关注不能停留在观念更新,而更加注重教师行为的跟进,更加强调共同参与、对话交流、分享经验,以自我组织形态为主。校本研修取二者之长,并提出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

校本研修:主要指

“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以校本的教师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的研究修炼行动。

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所以说,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之间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主体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式不同。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现在提倡的、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培训形式?【校本研修】

分析:“校本”是一个外来词,字面的意思是:以校为本。这是随着课程改革被“引进的”一个新概念,通常理解为: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自身需要为根本导向、以学校的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发展与改革活动。

研修,由两层意思构成。一是研究,二是学习。一般的理解是在职的在岗或离岗继续深造和培训,大多是针对岗位上有发展提升前途的人员,提供的继续深层次学习的机会。教师的研和修有不同的情形,有的研为主,有的以修为主,有的是研修并重,但无论哪种情形,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

校本研修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要点:基于学校

基于教师发展

基于学生发展

大家的悟性都要比我强,那么我今天就围绕“校本研修”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些探讨吧。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定位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但是,“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很多校长、老师在参加者不同层面的“校本研修”的研修班、研讨班等等。那么,作为我们校长,应该怎样定位在“校本研修”这项工作的角色呢?

一、校长在“校本研修”中角色定位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只有定位清晰了,与之相关的行为和作为才能够恰当。

新课改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为: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伙伴等等,有了这样的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因其角色的改变而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美国的教育专家通过上千名校长的研究,把我们中小学校长,归纳成六种类型,可以说,对于每一类校长都有不同的定位,现在让我们加以对照对照:

第一种类型:愿景型校长

“愿景”也即“远景”,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这类校长善于提出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描述比较清晰。

第二种类型:政策型校长

这一类校长善于解读上级领导的政策,而且还能借助于自身的行为影响政策的制度。

第三种类型:管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是在自己的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各样的协调活动,有明确的上下之分,把学校建成一种体制,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四种类型:资源型校长

这类校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及其周围包括社区的各种资源,能够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整合出来,能让学校的资源盘活。

第五种类型:伦理型校长

这类校长特别关心下属,关注学生的行为,能够与下属和学生打成一片。

第六种类型:文化型校长

这类校长善于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把学校的文化建设放在一个主要的方面。

美国通过长期研究,提出的这六种校长类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管理工作中,六个方面都需要有所涉及,有所体现。

之所以称为这六种类型的校长,是因为他们尤其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分析了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强”、“弱”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位问题。

就我们桃源县的校长状况来看,我认为应该用“综合型”、“复合型”校长这样定位才最为准确。

那么,我们校长在“校本研修”这一项工作中,怎样充当好合适的角色?我认为要当以下几种角色:

(一)、决策者

校长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学校的校本研究问题作出决策。比如:学校的学科教学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老师们在数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明显要比语文科目弱,那校长是否可以考虑,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研修课题?

又如:重视和使用网络这个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传播媒介的便利优势,掌握网络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在具体的网络平台上学习研修,丰富自己、提升素质、提高能力,这是每个中小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如何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校本研修,这是我们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

我认为,做校本研修决策,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一是决策要恰当;

首先,决策要恰当。恰当来自于教师的定位,来自于学校的发展要求,来自于学校当今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校要求老师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是不恰当的,因为学术论文一般属于专家学者,

二是决策要清晰。决策清晰,是指思路清晰,作为校长,在决策中首先要明白校本研修是什么?研修活动有哪些?

三是决策要认同。校本研修活动至少在领导班子里要得到认同,老师也要认同,老师不认同的话,就会出现有要求就去做,没要求就不做,所以,校长要从实际出发,从学校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矛盾新情况出发,把校本研修这一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操作的一些决策性措施。(认同例如:高效课堂、幸福课堂的模式构想——说-上-议-

构)

(二)、设计者

如果说“决策”是解决的“做不做”的问题,那么,“设计”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做好校本研修的设计,首先需求我们校长进行好分析。

近年来,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校长,都越来越重视校本研修。但是,不知道校长们和老师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校本研修?答案肯定是“为了……”,为了什么呢?不仅仅是要回答“原因”,更重要的是追问“目标”,即是说,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实现什么目标呢?这样一问,我们就在思考校本研修的目的性问题,也才能表现出我们的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问!更不要为了“研修”而研修!否则,校本研修将存在徒有其名或者有其形而无其神的危险。

这是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步:首先要弄清我们学校想要获得的效果是什么,也就是进行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即,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校本研修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说一说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1.

学校发展与改革需求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思考的是:学校改革发展与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我们知道,在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下,不管作出多大的努力,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仍然会参差不齐,而在国家鼓励教育创新的今天,

学校办学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的多样化差异性局面。诚然,造成学校之间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排在诸多因素之首。

在策划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思考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生源、办学经费、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等,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在成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多种要素中,教师是第一要素。

那么,在学校发展改革层面上来思考教师的研修问题,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进行。比如,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我们通过统计和比较发现(统计本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那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例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占总数

15%

以上,这个数据要在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定),我们确定学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领导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不要仓促地布置工作任务,因为:教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教师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必须明确。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师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教师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然后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可以用这样的框架来分析:

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信息通常来自问卷调查,比如《教师对学生学

业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转化对策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教师对此有了多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方面的相应的知识和方法需要补充、提高;同时,结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教师为了解决“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相关的深入学习。这样,问题设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解决问题,又要深入学习理论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转化了,就是教师研修有了成果,也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同样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呢?被动地进入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主体性,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可持续的效果。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教师研修而得到推进和实现,这似乎表示教师的研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另一半,很重要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步的。

在学校改革发展项目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的部分需求,那是在学校改革主要的主导下的教师需求。另一部分的需求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和教研层面。对这些需求的排序,我们就可以知

道学校每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进以及研修的方式和资源。这些信息足以让我们清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怎样才能更适合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个校长跟我说,现在的老师职业倦怠很严重,做培训搞研究都很被动。我说那么我们做个调查如何?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教师成就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我们通过

3

个交叉分析看出: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只有

50%

),觉得工作并不是很有乐趣(满意度

37.5%),同时,数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

50%)。品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也有待提高(目前数据为

75%),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只有

62.%),认为工作有乐趣的符合度也仅有

62.5%

。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很高(达到

100%),认为工作中很有乐趣(认同度

100%),但是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

66.7%)。这些数据既直观又准确地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成就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校长的感觉而已,从而帮助我们设计正确的校本研修项目。

我们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给学校提出了

7

点建议:

1.

建议引进比较优秀的青年男教师(主要是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领域)。

2.

增强师生的自我成就感(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提高(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高原现象”)设置教学改革创新奖,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星”),

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展现教师风采。

3.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尤为关注中年教师),开设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活动(请学校后勤部门策划),增强中青年教师(

31

50

岁)的职业幸福感。

4.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鼓励和帮助老师在专业职称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强调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工作动力来源)

5.

对教学改革创新给予更多的激励表彰

中老年(40岁以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最符合“喜欢创新”)的9人。

语文课的创新有最大机会(55.6%);品德课的创新有较大机会(33.3%)

数学课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二年级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的教师创新需要加强(占75%)

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在学校中的地位一般,100%)有5人在教学上喜欢改革创新。小学高级教师要加强。

6.

同伴互动互助应加强

特别是在业务活动中,应增强互动和协同性,比如同课异构、教研小课题的合作团队建设等。

7.

个案关注

有一位年轻的数学(1

年级)

+

英语(3

年级)+

班主任老师,

应该可以成为重点培养的年轻教师对象(小学二级教师)。

这些建议从内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资源等方面为校长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使学校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因而实效性也更大。可见,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自然而然就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发现和自我发现教师自身的潜能和需求,才能挖掘出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真正的主人。

(三)、推进者

校长是身兼多任,既要决策又要设计,还要督促执行,最重要的还要做到身体力行。例如:让教师接受培训,校长首先要接受培训;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校长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同时校长还要考虑校本研修中制定的各种决策能不能不能贯彻到底。学校不像政府机关那样,有办公室、督导室来督导工作的落实情况,而需要校长亲自去逐一落实。

老师在研修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请教专家,一方面校长本身也应该承担一些咨询工作。如: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咨询;对某一问题需要寻求的知识和资源等;总之,校长要站得高远,要为老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四)、合作者。校本研修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校长应该摆在一个合作的姿态上,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应该与老师合作,一同解决研修中的问题。

如:怎样落实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的“五环节的问题”:

备课——新课程要求要求要做到二次课程开发;

上课——要求要动态生成;

听课——要揣摩透彻。

说课——要做到反思研究;

评课——要做到批评分析。

又比如说,研究“五环节教学法”问题,即:是指由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巩固拓展、目标总结

(五)评价者

1、利用政策激励,构建评价机制;

2、对老师的研修方案、活动设计、过程质量的评价;

3、研修活动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二、我县“校本研修”的动态分析

校本研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工作极其重要,而我们校长的角色在此项工作中又是那么重要和特殊,那么,近几年来,就我们桃源县“培训动态”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里我重点谈“校本培训”的调研情况)

近两年来,我们全县各乡镇,各中小学在“校本培训”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呈现出了具有个性化、体现地方特色的培训经验。如:我们的文昌中学、漳江中学、漳江小学、我们进修学校本部的实验学校、桃源七中、漆河镇中学、桃源十

中、陬市、三阳、佘家坪、九溪、枫树、凌津滩、木塘垸等单位都做得很不错,他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值得全县各学校学习。而我今天是少讲成绩,其目的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共同来认识“校本培训”方面的不足,共同来研讨“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201&——201*年,我们进修学校组织了几次大型的调研活动,201*年4月我们进校分成了8个小组,有38位领导与老师参与了调研,通过听、看、访等基本方法,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对各小组情况进行了综合,我们认为目前桃源县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还存在着“五有五缺乏”的问题:

(一)、有位置但缺乏领导的深入。“校本培训”作为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作为当今教师成长的一大途径,全县中小学已经把它摆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这也是值得我们可喜的一面;但我们也知道,校本培训属于学校自主性的活动,因此,中小学校长自然成为了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因而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校本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客观的讲,我们当校长的,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本人也曾有过多年的体会;因此,要想我们这些校长要去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开展好本单位的校本培训,恐怕也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现在更多的做法是,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育专干,拿计划、列方案,拟活动,然后给校长汇报方案,校长审阅所拟方案,再依据计划组织实施;也有的地方是校长给分管人员封权“这项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了!”,结果出现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据我们调研得知:校长亲自参与,深入其中的单位,或者领导重视,有分工,

有检查的单位就做得好,而校长只做安排,督促少或者很少参与研究的单位做的明显要弱一些。我认为,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看,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否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本培训,这样一来,我们的校长就应该在百忙之中,俯下身来,关注校本培训,设计设本培训,监管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要做到深入,我认为要做到“四个一点”:理论知识懂一点;方法模式通一点;活动指导说一点;外地经验荐一点。

(二)、有内容但缺乏主题性、针对性。

我们说,校本培训有五种基本的类型: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四是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有的单位,有的学校提供的一个学期的校本培训数据非常齐全,按照“读书笔记、观课评课、论坛交流、教学案例、网络研修等项目”选择培训内容,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数据印证,但是,能体现学校主题培训的系列培训活动的材料还不多,如: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打造幸福课堂的主题;有效教学的学科模式探讨主题;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的主题培训等等数据反应得很少。

(三)、有形式但缺乏多样性、有效性。

校本培训的目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是相互依赖的。任何培训内容要想得以实现并取得实效,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形式。而从现

阶段我县的校本培训的形式与手段来看,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还是以集中性的“讲座”、“业务专题学习”,或者是经验交流之类的居多,而进行“专题研讨”“主题论坛”“教学沙龙”以及“课题研究”“案例研讨”等形式还不是很多。相当一部分学校把“校本培训”与“政治学习”、“参加会议”、“外去学习”、“优课展示”、“学生训练”完全等同起来,因而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四)、有成效但缺乏评估、管理。

从目前我们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情况来看,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调研中,有代表性的查看了各单位集体留存的数据和教师个人参与培训的过程资料,我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能够从资料中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培训成效,比如:凌津滩中学、佘家坪中学、陬市镇中学、寺坪中学、杨漆桥中学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老师每年的校本培训24分的考评拿不出考评依据,教师过程性的学习资料也寥寥无几。这样,学分登记工作就成了假像;这也充分暴露了校本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

(五)、有资料但缺乏系统归档。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单位此项工作究竟由谁主抓明确不清,导致工作相互推诿,各凑各的材料,缺乏一个整体;有的单位教师业务档案建设内容不够充实,特别是没有反映出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资料。在这方面,我们发现凌津滩、佘家坪中学是做的最好的。他们不仅有文本资料,而且有相关的电子档案。

三、开展“校本研修”的实施建议

1、重视“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

作为校长,应洞察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研修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培训、自修;

我们现在主要从研究和培训的角度来看一看校本研修的发展趋势。关于需求分析的问题,已经在校长角色的“设计者”中讲到了。

如:我们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教职员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技能、方法和能力?那么我们的校本培训就应该设计这些方面的任务和目标。

2、完善“校本研训”资源建设。

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支撑和推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源:

--

阅读资源:研修要有问题,同时要进行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不读书,研修者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问题解决中也会苦思冥想而不得法。所以,校本研修,不是校长一句话:你们去研究吧。首先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印刷的书刊和数码书刊网络文献。学校应建立校本研修知识库,每个老师都应贡献自己在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文献资料。

--

技术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研工具是开展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调研统计工具,特别是简易的问卷和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

--

专家资源:除了高等学校的教授,我们容易获得的专家资源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专家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更主张学校建立自己的校本名师库,充分利用校本专家资源,带动和提升校本研修。

3、创新“校本研修”的方法与模式。

目前,湖南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一些骨干老师主持了《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行动指南》一书的编写,全书把校本研修分为35个专题。

个人自修式:教师个人独立研修,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有适合自己的读书和教研计划,都应承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修任务或项目。要把日常的“备课”提高到研修的层次上,尽可能多地增加研究含量。

团队研修式

:通常是教研组的集体行动,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教学问题开展研修(具体内涵在另一讲中,这里不赘述。)但再次强调,这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方式,是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团队攻关能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这里结合我们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桃源在以下几方面做的较为出色:

1.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我这里又分为专题讲授和专题论坛两个方面。

①专题讲授:这一模式就是指学校根据需要选择教师关心的主题作为培训的中心内容,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本校力量进行专题辅导,使教师对这一专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研究性讨论,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

和掌握,明确如何应用。再进入实践、这种方法也可结合教研或科研课题进行。

②专题论坛:围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然后组织老师们进行研讨。

灯片:。

这一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灯片)

(1)受训者感知外界现成的理论、经验、做法;

(2)在认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3)依据现有理论经验诊断个人的教育教学现状;

(4)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发现问题并究其原因;

(5)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借鉴理论和经验、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实施;

(6)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7)依据分析评价,形成新一轮行为改善的方案,进入下一循环。

2、师徒结对、帮联共进模式。

师徒的含义我想就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我们教师中的关系看,就是有经验的与经验少的老师结为学习对子;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学习对子;这种模式特别适用新教师。

灯片:——兴隆街借助网络结对学习;双溪口

结对体会。

3.研修反思模式,研修反思包括(基本环节

灯片)“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等环节。即每位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每学期上一次研

修课。通过研修课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逐步适应课改要求。研修反思课不同于观摩课、考评课,它旨在通过进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借助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群体性的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上好体现课改精神的课。采取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操作程序是:(灯片)

(1)教师在参加研修反思时,首先必须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针对自身实际,制订研修反思计划,确立明确的研修反思目标。研修反思目标既要有短期目的,又要有长远规划,研修的方法措施要具体。

(2)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除在领会课改精神前提下,深入钻研教材,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外。还要充分借助本校业务指导组和其它同行的力量,共同备好研修反思课。经校业务指导组确认后、撰写研修反思课教案。交业务指导组组长审核。

(3)示范一观摩,即观摩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使教师掌握观摩学习的方法,并要结合观摩学习听得进行应用“公开上课”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面向业务指导组和校内同科教师进行研修反思课的课堂教学。听课人员中除本校业务指导人员外,至少要有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参加。同时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填好听课记录。“公开说课”即研修反思课教师向业务指导人员及同行解说所上的这节研修反思课。说课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说课内容要详细记录“公开评课”要求业务指导人员及听课教师本着友善的态度,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目的,诚恳地指出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听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业务指导组人员要将研修反思课教学中“好的方面”、“存在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校业务指导组要综合公开评课的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评阶意见,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该份记录至少须由一名外校业务指导人员签名。教师通过学习,举行教学公开课,将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的理解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运用新标准,新教法的目的,并通过相互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对新标准、新教材、新教法的进一步理解和适应。

(4)“撰写教学反思总结”要求研修反思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评课情况对本节研修课进行教学反思,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评课建议,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并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再进行实践。教学反思总结须认真记录填写,通过讨自己的教学重新进行思考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并写好反思笔记或教后感。学员之间通过反思笔记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不断总结经验,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4.合作研究模式。(灯片)

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和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1)校内教师群体合作式。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学科或课题形成四至五个合作研究组,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机会进行同伴指导(“同伴指导,是一种育效促进教师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如:集体备课等。

(2)校际合作研究式。由若干所学校组成的有目的、有汁划开展教师培训的松散联合体,是介于培训基地与学校自培之间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学区内学校的培训资源比势,解决校本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克服校本培训中“近亲繁殖”的弊端,满足参训者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漆河中心小学与常德育英小学合作交流等;

(3)城乡合作研究式。选派城镇教师送教下乡,农村教师进城学习,使城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同时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先进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两校教师定期学习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薄弱学校示范教学和介绍经验,有效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两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构建“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校本研训模式。去年以来,茶庵铺中心小学、三阳镇中心小学、漆河镇中心小学、龙潭镇中心小学等均与我们实验小学坚持教育教学交流互动,改往日简单的“送课送教”为师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城乡互动”研训模式。各乡镇中小学采用“学校牵手、教师联动”活动,先由中学分批确定村完小和中心小学组成牵手学校,确定好联动教师和年级,在确定好联动教师后,村完小联动教师定期到中心小学和联动教师跟班学习,再由中心小学联动教师到相对应学校跟班指导学习,最后联动教师和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在中心小学进行相应的交流和研讨。

每次活动周联动教师四人,分为两组,在教师联动交流中,两个

牵手学校行政领导必须到相对应的牵手学校现场办公和研讨一天。活动滚动互动,持续发展,力争使教师多人参与。通过城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我县教师的教学能力,带动城乡教学研究,促进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努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式。派出部分大学教师到中学做指导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如:西安镇近几年来就有好几批大学生来学校传授教法等。

5.案例研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进行描述,引导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把培训放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即以教育教学中某一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得失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其操作程序如下:

(1)参训者描述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灯片)

(2)受训者对案例进行分析;

(3)在小组中讨论案例,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对策;

(4)小组主持人概括、总结、引导;

(5)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一种或几种)。

6、课题带动模式。

本次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了有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做得好,而且做到了研究的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灯片:课题研究图片)

那么,如何用课题研究的策略来带动我们的“校本培训”?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校长、主任介绍近期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申报的关于“校本培训”的专项课题。(灯片展示课题构想)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三、四式校本培训实践研究》

课题基本设想:

根据课题设想,我们把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分成三种类型或称为三个块面的学校,即:“城镇中小学”、“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乡镇村、完小”;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特点,我们构想了适合于同类学校的校本培训的四种主要的培训模式。

基本模式构想:

(一)、“城镇中小学”校本培训主要运用模式:

1、网络自学模式

网络自学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网络学习-----结果检验——专家指导”-

2、专题训练模式

专题训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专题确定——专题培训——总结运用。”

3、骨干示范模式

骨干示范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示范——讲解——对话”。

4、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是以学校科研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实施校本培训。其基本架构是:“问题提出——资料收集——研究开展——结题回馈”。

(二)、“乡镇中学、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自主学习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自查——定标——实践——总结”。

2.培训反思模式。

培训反思模式,培训反思的基本环节:“集体备课一示范观摩

(公开上课、公开说课、公开评课)一撰写教学反思总结”。

3.专题讲授模式。

专题讲授模式,基本操作步骤是:“选聘专家——确定主题——理论传授———经验诊断——修正完善”。

4.合作研究模式。主要类型有校内教师群体合作研究式、校际合作研究式扣城乡合作研究式等。

(三)、乡镇村、完小校本培训主要模式

1

、“五步式

”联片集体备课模式

“五步式”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主辅(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二次备课)。

2、“结对互学交流”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用构架是:“结对联谊————示范教学————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3、“菜单选点指导”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制定菜单———选择主题———自学思考———专家指导”

4、“观摩反思”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架是:“现场观摩——自我反思——对话交流——借鉴运用”。

专家引领式: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研修的效果如何,要看教师如何在专家引领下研修,一是不失自我:如果跟着专家走,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则研修难有成效;如果能在专家帮助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则研修将既有实效又有品位。二是重在方法: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很有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三是贵在点拨:请专家指导,不是客套话,但不是要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研究如何读书,而是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去请教专家指点迷津,需要在我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专家的点拨。

远程协同式: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共享式研修活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

QQ

群来进行,还有博客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一起关注和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就我个人的认识,我们桃源县的“校本研修”工作尽管有些学校已经起步或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初级(起步)

阶段,所以我认为还需要在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再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4、强化“校本研修”的管理

“校本研修”涉及到的管理有很多方面,

如:.“校本研修的人文管理”、“

校本研修的制度管理”、“

.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

校本研修的计划管理”、“

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

校本研修的支持与服务”、“

校本研修的档案库建设”、“

校本研修的考核与评价”。这里重点对“过程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和“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做一点提示。

(1)、实施“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流程管理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校本培训遵循“分级管理,以校为主”的原则,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教育局主要负责对全县校本培训的宏观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对各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教育局并在年终向全县通报督查考核结果。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各校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负责对全县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进行登记。校本培训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办学水平评估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人事专干是学分认定和登记的直接责任人。县属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由学校统一规划,以教导处、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各乡镇的校本培训由中学、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分中学和小学组织实施。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或者部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得还不够经常,还缺少特色,,也还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管理人员相互推诿。我想,要想使校本培训做到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培训的特色,那就需要有规范的程序管理。有哪些管理流程?我认为从两大方面来加以明确:上级部门(教育局)对校本培训的有关管理要求;学校的流程管理;

学校实施的流程管理:(又分“部门职责管理“、”工作程序管理“两个方面)

A、“部门职责”流程管理:

1、校长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提出总体设想,构思总体思路,策划整体活动,设计评价体系;

2、教导处:具体设计学校、教师长期、短期培训计划;组织参与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主持评价工作;

组织业务学习与培训活动;提供业务技术支撑;总结、推广、应用培训经验,参与评价工作;

3、支部、工会:组织德育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师德培训;

4、教研组:具体落实学校培训计划,探究有效方法与模式;完成培训活动设计,积累培训经验、资料;

B、“培训工作”流程管理:

1、调查研究。(摸清状况、了解需求)

2、制定规划。(学校、个人;长期、短期)

3、建立制度。(链接:建立研训制度)

4、精选内容。《*县201*年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

(2)教师专业知识专题

(3)教师技能培训专题

(4)新理论、新课标培训专题

(5)教育教学科研专题

(6)学校教研活动与高效课堂专题

(7)青年教师培养专题

(8)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5、培训实践。

6、研修反思。

7、成果积累。

8、量化考评。(链接:*评价方法)

9、资料归档。(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培训学分认定表)

(2)“校本研修”档案库建设与管理

学校可建立教师管理档案,包含如下信息:

--

教师基本信息:自然信息,教育信息,职务信息。

--

教师专业信息: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教师教学问题信息,教研过程信息。

--

教师研修绩效信息:教师研修项目信息,研修成果信息。

--

教师教学知识信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案例,题库。

各位校长:

以上是我对校长与“校本培训”工作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事实上,在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县的“校本培训”已经逐渐提升到“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的水平;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县个中小学在校本研修方面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附:校长与校本研修研讨题:

1、你是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

2、谈谈你校开展“研本研修”的具体做法与研修成果。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8篇

百舸争流,在全区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金台区教研室不缺位、善作为,坚决贯彻区局“潜心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培养每一名学生,倾心塑造每一名教师,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打造金台教育品牌”决策部署,紧抓校本研修这一核心,探索建立了《金台区学校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以内涵发展星级学校创建为抓手,力促教育内涵发展,其做法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充分肯定,省内多个县区教研部门前往金台区学习考察。

始终不渝促内涵 “三大成效”初显现

2012年,金台区提出教育发展要全面从外延向内涵转变。随后,连续三年开展“三大行动”,内涵发展建设年、突破年、提升年梯次推进,以2015年全区内涵发展星级评价体系建立、2016年全区认定内涵发展星级学校56所、全区教育质量全线提升为标志,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认识,建构内涵发展的核心价值

全区上下形成了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的统一认识,确定了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这两支队伍的发展,队伍发展必须依托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发展路径。

二、拓展了校本研修,奠定内涵发展的坚固基石

――校本研修更新了“办学理念”,树立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引领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地指导学校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办不出高质量,产生不了良好的效益。因此,通过研修,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求,促使学校修正办学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提升。

――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我们大力推动校本研修,统一编印《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手册》《金台区幼儿园教师园本研修工作手册》,推广342校本研修模式,承办宝鸡市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发挥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区教研室校本研修团队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区级拔尖人才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2名,市级校本研修先进个人3名。2016年研修团队负责人及8名教研员被市小教中心、文理学院、市教育学院邀请做培训讲座、点评课等国培活动和市级教师培训活动等。在陕西教育人人通晒课工作中,我区晒课总数及人均节数均位于全省各县区第一名,有7名教研员进入全省晒课达人前10名。这骄人的业绩更是给了全区教师以积极感召与示范引领。

――校本研修提升了“文化建设”,积淀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各校依托自身资源,挖掘文化因子,打造校园精神高地。

――校本研修创新了“德育活动”,凝聚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如李家崖小学的“解读汉字密码,打造幸福人生”德育系列活动,将汉字教学与大爱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近小实亲,有趣有声有色,产生广泛的影响。

――校本研修助推了“教育科研”,强大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切入点,狠抓教育科研,立项高效课堂区级课题88项,开设高效课堂论坛,研制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标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成果和高效课堂教改标兵的评选,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覆盖全区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教育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区教研室积极指导高效课堂和校本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8月我区印发宝金教育(2014)179号文件《关于印发金台区教研活动管理细则的通知》,并统一印制《金台区中小学教研活动记录手册》,配发各校教研组(备课组)。2014年11月印发宝金教育(2014)240号文件《金台区幼儿园保教科研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形成我区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校本研修升华了“办学特色”,闪亮学校内涵发展的招牌。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我区的逸夫小学342研修模式在全市领先,可谓楷模。此外,三迪小学的书法教育和科技教育、陈仓路小学的三算教育、神武路小学的科普教育、东风路高中的学科主题研修等亮点纷呈,特色明显,影响深远。

――校本研修强化了“体音美测试”,修正学校内涵发展的偏差。体音美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应试教育的盛行,它们却沦落为薄弱学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测试不达标的学校一票否决,取消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资格,促使各校千方百计抓好体音美教学。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在陕政督团(2014)68号文件《关于督导检查金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反馈意见》中指出:“在全省率先成立体音美科研机构,建立体音美学科测试制度,这次过程督导体音美测试合格率是今年督导过的县市中最高的,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我区体音美测试方面工作也引起多方瞩目,先后应邀赴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千阳县、陇县、扶风县等县区传经送宝,推广体音美测试工作经验,引领体音美学科由弱变强。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践行,更需要研究。 三、建立了评价机制,凝聚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教体局把学校内涵发展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校长绩效考核、中层干部培养提拔的重要指耍促使各学校与区教体局步调一致,行动上跟进,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全区一致推动内涵发展的强大合力。区教研室把内涵发展调研检查、整改督察常态化。每学期按学段进行一次调研检查,每学年按学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按照验收评定标准,做好内涵发展星级校的调研指导和验收评定。各校建立内涵发展月检查制度和内涵发展督察奖惩机制。

目前,金台区已经确定四星级苗子校9所;评定内涵发展三星级校12所,确定内涵发展三星级苗子校18所;评定内涵发展二星级校44所,确定内涵发展二星级苗子校6所,掀起了全区内涵发展的热潮。金台区高考、中考质量连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办学质量稳步提升,释放出内涵发展的极大魅力。

坚定目标抓落实 “六大举措”促践行

一、引领并发挥校本研修的示范作用,全面覆盖,全面推进

校本研修手册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金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了涵盖研修制度、学习记录等内容的《金台区校本研修手册》,全区教师人手一册,翔实地记录了教师的研修历程。自省启动校本研修工作以来,金台区坚持每年八月份,结合学校及教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原已使用的校本研修手册重新修订,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和增订相关栏目,扩充了研修的范围和内容,更全面地体现校长的一校之魂的引领作用,体现教师研修的状态。目前,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使用意见中已经历了5次修订,逐渐规范并成为金台教研的一大特色。

2013年12月,金台区承担了宝鸡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工作,现场会上展示全区各中小学的研修工作,观摩了逸夫小学小学语文342观课议课活动。2015年,金台区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6年,金台区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表彰为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县区。2017年,被省教育厅表彰命名为“陕西省优秀校本研修团队”。

二、修订并完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形成机制,长效推进

业成于谋。近年来,金台区从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入手,积极构建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不断内化省厅校本研修实施意见和市局实施方案,制订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区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区教研室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学段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组,在区教研室设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日常管理及学时认定工作。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采取在检查中培训,在培训中检查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在校本研修推进中,金台区针对学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并发文件《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对“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表”中的每个栏目及子栏目都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并以文件的形式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及时下发各校(园)。针对学校教研活动不规范、内容不扎实、效率不佳等问题,先后拟发了《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补充规定》《金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考核的补充要求》,制订了《关于规范教研活动的通知》,实行全区教研活动大课表,在课表中固定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全区同步,便于检查指导,便于通过录播教室面向全区同步远程研修推广。为了规范管理,夯实课题研究过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校(园)本课题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 《关于校(园)本课题管理中应注意问题的通知》等三个校(园)本课题管理规定文件,规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三、丰富并创新校本研修的工作主题,构筑模式,深化推进

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金台区积极整合培训和教研活动,搭建载体,构筑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区各校共同努力谱写了“走出去、请进来、浸入式”的校本研修三部曲。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金台区坚持“管理”“挖潜”和“借力”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教师秉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立足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力量,多次邀请省市专家组、课题组莅临我区指导课改及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召开培训会、立项会、评估会、结题会等,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课题的教改教研氛围。近3年,81项省级微型课题结题,6项省教育学会课题结题,42项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结题,60项以 “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318项以 “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结题,4872项校级课题结题,全区教师教研成果有416项获市级以上奖励。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平台,构建高效课堂,引导一线教师在研究中理解课改精髓,掌握教改要领,提高教改水平。成立了以各学科教研员为组长的高效课堂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小学等级+评语质量评价改革”办法,研制出了学校、学科、课型三级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各校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了高效课堂新模式。

――以专业引领为龙头,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精彩。在金台区,“管理者论坛”和“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在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独领风骚。

“管理者论坛”侧向于学校管理层,“校长论坛”和“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是其较为成熟的两大分支活动。两个论坛都以交流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感悟、启示、观点、收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自悟与调研――学区酝酿――全区研讨”三个阶段达到学习知识、答疑解惑、交流经验的目的。2012年9月,举行了“校长论坛”,编辑《校长论坛论文集》3册,堪称“高效课堂”区内交流的一次盛会。 “名师引领研修服务团”成立于2014年5月,聘请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百余人组成小幼教、初中、高中三个专业团队,采取集中服务与个人服务、面上服务与点上服务、成员自我服务与专家带动“三结合”的服务模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示范指导。服务团坚持“五个一”即带去一节优质公开课、进行一次课堂问题会诊、作一次专题讲座、进行一次对话交流、带去一份最新的课改信息资料,贯彻“三新”:新理念、新课改、新模式,落实“三进”: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直通校园、直达师生,在促进城乡、校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多样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师提升空间。其一是依托大学区开展研修。2012年3月,我区按“相对就近、强弱兼顾、分层搭配”的原则在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次设立15个大学区,由区域优质学校担任学区长,依托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组织学区内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学区通过组织同课异构、联校教研、观课磨课、专题培训等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优质资源的浸润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二是依托高效课堂开展研修。我们以高效课堂为研修核心,组织开展了优秀导学案征集、全员全程教学评优、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校际交流、送教下乡、复课研讨、高效课堂教改标兵评比、“高效课堂”案例征集等活动,渗透到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各学科,三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次。

其三是依托丰富的活动开展研修。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研修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为各校(园)、兄弟县区、市教院、市小教中心作专题报告;小学组各教研员针对目前教育形势、欠缺的前沿理念以及课堂教学调研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微课专题培训;“课堂教学该如何‘走实’”主题培训;“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全区中小学体音美教师理论知识培训。2.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全区开展学习《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围绕“抓改革?促内涵?提质量”主题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为人师表,渗透德育”意识和“质量立校”意识。3.在全学段全学科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研修。

四、指导并树立校本研修的工作典型,分类指导,特色推进

在全面推广、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引导学校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是金台区近年来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研修团队成员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分类指导学校工作,小学教研员抓住问题深入学校反复指导,逸夫小学342观课议课活动成为全市校本研修活动一大亮点,在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市高效课堂校长论坛以及金台区342观课议课校本研修推进会中都进行了观摩。

英语教研员指导三迪小学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高效早读”,让学优生担任学术助理领早读、管早读。每天学术助理将早读的内容制作成PPT,通过投影仪打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并且同年级几个班的学术助理相互交流,彼此领读外班的早读,这样更促使其领读之前认真练发音,事先作准备,便于在外班学生面前展示,这样英语老师的早读就可以一拖四,节省时间,达到高效。另外,三迪小学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也开展了特色研修,学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安全、卫生、文明、护绿等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自主管理体系。

五、加强并提升团队成员的指导水平,创新工作,示范引领

各教研员在研修团队的组织和指导下,加强个人研修,做到研修经常化、随时化、创新化、成果化。

――借助网络研修势头强劲之力。设置学科主页41个,上传研修文章20000余篇;创建中小学高效教学QQ群40余个,共享“导学案”千余篇;自2012年1月所有教研员开通个人博客,坚持每周撰写教育心得、工作动态等,目前共撰写教育心得7890篇, 40多所校园网站设立了教师研修论坛;各教研员创建了学科微信群,注册了学科公众号,为教师开展研修提供广阔天地,真正地实现研修经常化和随时化。

――加强自身研修、深度研修,全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来,研修团队成员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边学边写,边工作边反思,边反思整理,将成果序列化。团队成员坚持每年做课题,做到年年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目前,省级课题结题的有28项,市级课题结题的有53项,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我室并将团队研修成果汇编成册5本。

――打造主题研修的新亮点。自2013年5月成立体音美学月以来,全区义务教育学段开展体音美学科测试工作。2014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我区体音美学科测试的相关资料以光盘形式下发给本年迎接双高双普的县区。体音美组教研员曾应邀为汉中市西乡县、宝鸡市渭滨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等县区的体音美教师作体音美学科测试的培训。11月2日区教研室组织部分学校校长、教研员赴千阳县教研室、千阳中学、千阳南寨中学开展了“金千教育联盟”教研交流活动。

六、顶层设计,精准指导,开展内涵发展星级校创建评定

2013年上半年,金台区出台了《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实施方案》和《金台区教育内涵发展星级校评价标准》。各校根据文件规定,积极申报内涵发展星级校“苗子校”,区教研室严格标准确定“苗子校”,切实开展调研指导、验收评定,并由区教体局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星级校荣誉牌匾,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热情,确保了内涵发展不走偏、显亮点。

矢志追赶超越 全面提升质量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第9篇

自2011年11月全省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在旬阳召开以来,全省各县、区、校纷纷启动,迅速进入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建章立制阶段。2012年10月,全省校本研修现场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渭南召开,这是省教育厅一年中两次举行大规模的专项工作会议,表明省教育厅从2011年至2015年五年间对实施校本研修的态度和决心。会议对实施校本研修提出:“行政推进,多方合作,典型示范,专业引领,制度保障,网络支持”的指导思路和工作措施。更加注重强调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校本研修工作推进力度、效果怎样,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24个字均包涵了校长主持这项工作的职能作用。校本研修――一项系统而紧凑的工作摆到我们面前,校长怎样管理?教师怎么做?成为重中之重。总的来说从校长层面上看:校长在校本研修中具有领导力。从学校教研组层面上看:教研组在校本研修中具有指导力。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具有执行力。这是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对校长的定位,对教研组和对教师的定位。

1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管理作用

学校要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得到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发展则是一句空话。校本研修就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基于教师,提升教师,是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与教学同伴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需要在专家、优秀教师的指导、帮助、引领下快速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学校是一个以靠集体领导下的学校,而处在这个集体领导中的核心人物是校长,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理念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校本研修伊始之际,在宣传动员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初期,校长应明确自己的专业引领者身份和职责,在同伴互助中扮演参与者、指导者角色。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实现持续发展。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在学校里,校长重视并始终坚持,工作就能顺利开展,校本研修需要校长在行政推进、制度保障、网络支持、多方合作、专业引领等重要环节上亲力亲为。

校长要真抓实干,动员的工作要做,引领指导的工作也要做,及时解决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工作更要做,抓就要抓好、抓实、抓彻底、抓出成效出来。引领示范、指导服务的工作要多做,以务实的精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校长的管理作用体现在:

1.1带头作用:

校长重视,身体力行,实施有效引领,要象开会一样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把校本研修作为校长专业成长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同成长的要事来做。研究的是关于我们自己学校教学、学校管理领域内的课题,有价值的管理问题就是课题。它基于学校,发展学校。

1.2激励作用:

校长因为主动参与了研修活动,可以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和激励。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责任人、核心领导,牵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研修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抓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一个校长最根本的职责。

1.3思想引领作用

校长的思想是通过理念、制度、机制、行动来体现,思想是灵魂、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校长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来做教师工作,让他们认识校本研修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在研修中体验研修的乐趣和价值。提高他们参加校本研修活动责任感和使命感,合理调配时间、分组实施。我上周五参加了双溪镇兴红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形式非常的好,周五下午,每个班留一个老师照顾和辅导学生梳理归纳一周的学习,或完成课任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等。做的很好!其余教师参加两个多小时的专项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活动,最后和学生一同放学。有些学校每周五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做1个半小时的教研活动,有效果吗?不要挤占教师休息的时间。我们一周用五天的时间来做学生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不能在一周的时间中抽半天时间来解决我们教师自身的业务提升问题。让校本研修在校内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必需成为教师成长和顺应时代进步对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1.4保障作用

物质需求:负责提供合适的场所和所需的教学服务支持的需求保障。提供天网、地网、人网“三网”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建设。建立电视卫星接收系统,建立局域互联网系统、建立专家(骨干)体系。为学校校本研修提供支持平台和保障。

制度需求:建立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校本研修规划,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三个学校层面的制度。落实目标、任务完成程度的总结、督促每个教师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书”。

人力资源需求:组建领导小组以及工作小组,建立专家团队和骨干教师带动团队的人力资源保障。提供外聘专家、区域骨干作为指导团队,建立校本骨干带动团队的学科研修带头人。

经费需求:落实工作经费、学习经费、培训经费和保障奖励经费。省教育厅规定从2011年――2015年期间,每位从事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完成120学时集中岗位学习,120学时的远程教育培训,120学时的校本研修,共360学时。国家政府明文规定:学校不低于5%的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养、培训。要进行专项审计,不允许挪作它用。

1.5监督评价作用:校长对研修活动的安排、组织、管理、总结等多个重点环节都应关注,对教师参与的情况更应关注,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实效性要心中有数,校长要及时提出以便修订研修的主题。要特别关注日常的纸质档案、图片、音像的收集、整理、分类。按校本研修的三大主题: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分类建档。

总之,校长如果期望自身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效发挥自己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首先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员,这是一种天然的归属和教师一样需要专业发展。而校长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引领者,应重点发挥理论优势,校长在校本学习、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方面始终处在学校领先的地位。

2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实践操作

校本研修本身是一项严肃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浮躁,再好的方案,只有扎扎实实付诸实施,才具有效率,才能达到目标。行动人人都能做到,坚持未必人人能够持久。旬阳成功的经验告诫我们: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持之以恒,才是旬阳成功之本。校本研修的关键是要体现在教学质量和成果上,围绕我区今年开展的“高效课堂”为主题进行研修。我们从事的研修主要是日常教学事务,例: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不良行为习惯……,如何改变学生小偷小摸行为作为课题。你不要大课题“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实话实说,我们的能力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先从小课题做起。是课题,不是学术性研究,它是解决平时管理和教学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要想达到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就要坚持不懈的开展研修活动,不断丰富自己、校本研修它基于教师,提升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有学识远见的教师。

2.1规划职业生涯

教师要建立个人专业成长袋,明确专业成长的目标、研修任务、具体的研修内容、采用的方法措施、活动记载、个人体验感悟、反思成果、同伴互助的影响,专业引领的收获。按照“选择问题――分析问题――撰写案例――同伴互助研讨――完善案例(教师自我再反思)――评价、展示案例”,按这样一个科学有效的研修程序进行。

2.2引领学习反思

校本研修的核心是个人反思,教师即研究者,走学者型成长之路,不断激活教师自主学习与主动反思的内在需求,促使他们积极去获取新的文化,教育教学前沿理念。课前反思是反思教学设计是否更贴近学生实际,是否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对接。课中反思是不断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调节,在动态中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课后反思是修正教学行为,改进教学实践,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善于反思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不断探索、完善的意识和相当的理论修养,其反思的水平就会受到限制。反思也只能长期处在低水平上。反思的形式有五种:可以写: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日记,创新教学设计,将问题上升到课题。

2.3构建学习共同体

构建校本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合作促进功能,以骨干教师研修团队为载体,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坚持以校为本,倡导团队同伴互的学习,借助天网、互联网,自发结合学习共同体。教师同伴互助是教学灵感的最大资源,在集体备课中互助,在听课评课中互助,在与同伴交流反思中互助。同伴互助是把个人优势与智慧转变成集体优势与智慧的捷径。我们区布点分散,弱小学校较多,提倡:薄弱小学以联片研修为方式、薄弱初中以联校研修为方式、高中以联学科为研修方式。共建电子信箱、QQ为学习平台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基本的五种形式有:集体备课、听课、分析课、公开课研讨、课堂会诊等形式。

2.4基于小课题研究

提升个人的研究能力,课题的选择坚持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学实践,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与内容,重视研究 “实用性的问题”、“现实性的问题”,坚持以行为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逐步培养教师独立做课题的能力。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来自于对教材理解角度不同的问题,有来自教法选择方面的问题,有来自于学生多元见解与思考的问题,有教师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更多的是难以实现教材与学生的统一,有效衔接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的问题。问题是校本研修的基点,善于在教学中发现和研究问题是教师的一种能力。问题不等于课题,教师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选择有影响性、有针对性、有价值、可研究的问题作为课题,选择利于核心问题的突破,对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价值的问题上升成课题。

2.5专业引领,提升研修水平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