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农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5:22

现代农业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3]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现代农业论文第2篇

全面认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由现代新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充分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增强加快发展的针对性。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尽管我国农业的总体水平不高,差异性较大,但也要看到东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尽管我们面临着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农村经济尚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也要看到我国财力和以工支农的能力正在逐年增强,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由以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由以传统小农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尽管我国农民的文盲半文盲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培训力度的加大、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守法纪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正在不断涌现,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这样,要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二是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很多重要举措。其中,提出了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绿色食品是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积极进入国际市场,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现代农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功能定位;发展方略

现代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农业,这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多功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才能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实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措施,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

(二)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明显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的普及应用和大量投入作为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基本手段。现代农业则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结合、互补联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四)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在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意义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功能的拓展,使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经营者。随着其产业经济部门属性的不断弱化,农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

二、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点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农业的功能定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功能会出现变动。(2)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等都相继出现。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发展农业的某些方面的功能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和问题。(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可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现代农业拓展的重点有:一是强化农业的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着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业的一致要求。不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生产都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的供应乃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应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发挥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所谓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还在农村。要充分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像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方式,或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去处。三是增强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家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虽有很大增长但与市民差距拉大,农村生产条件并没有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及城市。通过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项目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更多的人来农村旅游和消费,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充分凸现农业生态的保障功能,着力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决定的。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如在防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乃至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多功能农业的发挥需要资金投入。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影响农业的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在多功能农业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农业在就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符合国际惯例。通过立法,将现有的支农资金投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2拓宽支农领域和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生产、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公益性支出。

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建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合的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二)调整农业结构。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代农业中的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现代农业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及花卉农业等一些新型产业形式迅速崛起,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的产业形式。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关联产业群。同样,发达的关联产业群也为农业其它功能的拓展结构的重点是:一要深化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各环节间的互动。国家在制定支农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农业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还应考虑环境、社会、食品安全、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应通盘考虑如何构筑由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食品销售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市场流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以及安全体系等所组成的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农业大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内部各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青年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多功能农业人才,为多功能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精通农产品销售、管理、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的经纪人队伍,从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中,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大量的农村青年留在农村。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比较大,如。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可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再次,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步伐,强化多功能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而这有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很大成绩,农业科技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幅度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开发效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科技创新体制;要以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区域特点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农业科研基地、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和区域农业科研中心等科研体系。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特别应通过开展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增强服务功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要发挥科技优势,与当地政府、基层农技部门和企业联合,创办一批高新技术试验基地、示范区和科技先导型试验区、科技园区。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多功能农业发展增添制度活力。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化解乡村债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粮食补贴以及农村其他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多功能农业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消除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多功能农业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现代农业论文第4篇

学生选取:根据专业实践要求,选取农业工程系2个班级,120名学生。前期培训:实践前,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实践要求培训,内容如下:(1)安全注意事项:宣读安全责任书,签订安全责任书,讲解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参观田家镇妇女创业园鱼池等应注意的安全事项。(2)社会实践项目:根据新农村建设课题选取项目名称,进行人员分工,确立指导教师,发放《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报告册》。

二、实践过程

(1)实践过程中调查注意事项:①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项目的实施要实事求是,不能有编造数据等弄虚作假情形。项目成果正文如为调查报告,必须有详细的调查具体成果和统计数据作为支撑;如为社会实践报告,必须有社会实践的实时记录材料,如文字记载、照片、录音、录像和媒体报道等。②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项目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只追求理论深度,而要运用所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确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用事实来说明和论证观点,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③要强化过程管理。项目实施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要特别重视实践过程,指导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记录应填写《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报告册》的内容。(2)基地实践步骤:①听取田家镇政府领导对朝阳镇新农村建设的介绍。②组织学生听取大学生村官的体会。③组织学生参观田家镇新农村建设。④组织学生在农业示范园听取指导教师虞尚明对农作物知识的讲解。⑤集结学生,返回学院:按照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的要求,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进行学生集结,在确保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返回学院。

三、实践报告建议题目

(1)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思考(以现代农业技术园调查为主)。(2)正子村大学生创业园给我的启迪。(3)从正子村大学生创业园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备素质。(4)谈谈参观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感想。(5)结合本次实践,谈自己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6)从内江现代农业发展角度看现代农民的重要作用。(7)正子村居民收入支出情况调研与建议。(8)正子村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与建议。(9)正子村居民教育(或培训)开展情况与建议。(10)正子村居民社会生活心态情况调研与建议。(11)正子村居民消费观念调查与建议。

四、现代农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正效应

现代农业论文第5篇

日照烟叶色泽橘黄发亮,香气充足浓郁,大小厚度适中,燃烧性好,化学成分协调,深受客户青睐,所产烟叶已进入“中华”、“利群”、“泰山”等高档卷烟品牌配方,是“中式卷烟”不可缺少的优质原料。但随着“532”、“461”品牌战略的实施,日照“中式浓香”烟叶质量特色离重点骨干卷烟品牌发展的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烟叶生产情况看,规模化种植程度仍然不高;烟站布局多、散,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程度不够;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普惠制”,集中度不高,整体薄弱;精良技术落实不到位,烟叶质量特色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等。

2.1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烟路工程配套不够完善。由于烟田多处山区,烟地集中连片率不高,因此机耕道修建难度大,且单位长度的机耕道覆盖面积不高,全市现有机耕道覆盖率远远不能实现全覆盖。用地养地耕作模式没有真正实施推广。由于烟农自身面积有限,轮作面积小,重茬率较高,导致烟叶种植的病虫害日益加重。同时由于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较少,一方面导致烟叶油分少,影响了烟叶内在质量;另一方面导致土壤逐年板结,土壤通透性差,地力下降。防雹增雨设施覆盖未实现100%配套。日照近几年经常遭受冰雹灾害,特别是在烟叶旺长期最容易受灾,烟叶一旦遭受雹灾,烟叶受损较大,烟农将“颗粒无收”。现全市建设防雹炮点72个,配套高炮16门,防雹覆盖率只有80%左右。

2.2规模化种植水平仍需提升

日照烟叶生产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一些组织模式的探索,但由于缺乏大面积平原带,烟草自然种植分散,加之烟农家庭生产经营模式的习惯,大面积集中种植难度较大,造成规模化种植程度仍然不高,且发展不均衡。由于规模化种植程度低,规范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易统一组织实施,机械化作业进程推动较慢,与现代烟草农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烟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3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低

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作业是现代烟草农业特征之一。由于日照地处山东省东南边沿,地形比较复杂,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农田道路及相关设施的修建相对滞后。这些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制约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2.4生产队伍素质不高日照经济相对发达,青壮年和知识分子均已外出打工。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均为年龄相对较大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因此,基层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多为从烟叶产区选拔的烟农担当技术员,基层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存在偏低现象,对新理念、新技术的理解能力低,导致先进生产技术转化利用速度慢,许多重要技术措施多凭经验取舍。2.5比较效益优势较弱“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种植烟叶2.43万hm2,收购烟叶4.87万t,投放收购资金5.98亿元,实现烟叶税1.32亿元。平均纯收入2000~3000元/hm2,相对投工较少、收入强劲的优势经济作物,比较效益优势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种烟的积极性。

3日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3.1总体思路及近期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生态适宜、基础条件好、竞争作物少、劳动力充足、种烟比较效益相对高的要求,科学优化调整烟叶生产布局,要初步形成地域明显、生态友好、风格突出、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布局相对合理、烟叶产区相对集中的田园优美的和谐发展格局。近期发展目标:利用3~5年的时间,大力实施“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上水平”的发展战略,以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一基四化”、基地单元建设和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工作重点,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扶优扶强,重点发展万亩乡镇、千亩村,做大规模化、做强产业化,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努力加快日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

3.2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烟农积极性

建立并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加强防雹增雨体系建设,完善病虫预测预报制度,在宜烟区探索推行烟叶生产保险制度,为烟农增设风险储备基金。烟农受灾后,由评估专家组对烟田损失进行评估,按照一定比例兑付给烟农,最大程度地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

3.3加大综合投入力度,夯实烟叶生产基础

一是继续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依托水源、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加大对基层烟站建设的投入,本着“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基层烟站布局,将原来24处烟站整合为9个中心烟站,中心烟站设置农艺师,持续提升基层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投入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切实提升人员培训水平。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新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增加投资、科学引导、政策倾斜等举措,加快科技成果创新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3.4完善烟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精益化生产服务水平

要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还应完善烟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精益生产服务水平。一是继续推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制度,实行信息化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持续加强日照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宣贯工作,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改善等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全市烤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三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提高合作社和基地单元建设水平,按照国家局“一基一社”的建设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建设6个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和重点打造6个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服务合作社,构建机耕、施肥、植保、烘烤等方面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用工,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植烟效益。四是要对包线烟技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进行摸底,进一步增强基层烟叶工作队伍素质,加强引导职业烟农的建设和培训,示范带动、稳定职业烟农队伍,努力提升烟叶技术员和烟农的整体素质。

3.5合理保护改善产区环境,努力发展生态烟叶

一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如适时种植绿肥,烟地秸秆覆盖栽培,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和饼肥等。二是有效解决地膜覆盖栽培带来的污染问题,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积极探索使用秸秆、稻草等作为覆盖物的栽培技术,形成技术规范,加大推广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对不适用烟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研究。三是优化种烟环境,把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烟叶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综合防治烟草病虫害,推广实施烟叶生产IPM生产防治技术,探索实施“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生产的安全性。

3.6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实施力度

积极推行和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紧紧围绕全面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个核心,科学整合现有生产业务流程,建立一个涵盖烟叶产购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烟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以科学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探索实施GAP生产和管理模式,完善更加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实施符合日照实际的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小结

现代农业论文第6篇

1.1奶牛育种管理信息化

目前,我国奶牛育种管理信息化工作主要依托中国奶牛数据中心开展,奶牛数据中心配置了采用双机热备技术的数据库服务器、大容量磁盘阵列、网络服务器、数据备份磁带库、智能安全系统等高端设备,并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在数据中心现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整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系统、良种登记系统和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系统,研发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荷斯坦奶牛网络育种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在线进行选种选配方案制定,进行荷斯坦牛系谱血统、生产性能、繁殖状况、遗传素质等信息的详细查询,改变了我国奶牛数据信息散乱的状况,基本实现全国奶牛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存储到综合应用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具备了较为先进的奶牛育种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加快奶牛育种进程提供了科技支撑。各地也积极探索,比如宁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推动奶牛育种信息化管理,研发了《宁夏登记牛管理系统》V3.0版管理软件,开发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宁夏奶牛登记管理平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平台,通过这些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及时准确掌握奶牛场生产动态信息变化情况,为广大奶农提供奶牛育种技术服务[1]。

1.2奶牛生产信息统计监测信息化

2007年,国家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开始建立奶牛生产固定监测点,重点监测牛奶主产省的生产情况,将全国奶牛主产省纳入监测范围。按照对称等距抽样的方式选择50个县作为监测县,每个县选取5个行政村,共250个定点监测村。每个省(区、市)按自身奶牛养殖规模情况,确定统一的大、中、小3个规模档次。每个监测村按照本省(区、市)确定统一的规模档次,分别选取1户养殖户共3户作为定点监测户。主要统计奶牛养殖户生产情况,包括奶牛存栏数、成母牛比例、生鲜乳产量、成母牛单产、生鲜乳价格、精饲料价格、生鲜乳质量情况、奶牛养殖户经营收益等,初步打实奶业生产信息化监测基础。2008年,国家又启动实施了“百场(厂)千村万户”建设计划,对主要畜禽品种生产情况开展定点跟踪监测。目前,奶牛生产监测范围已覆盖700多个监测县、千余个村、万余养殖场(户)、1.3万个奶站、百余家工业饲料生产企业等,实现了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6大品种全覆盖,形成了涵盖监测村、养殖户、集贸市场、奶站、企业、种畜禽场在内的完整体系,初步建立了畜牧业生产监测系统、手机数据采集上报系统、智能数据分析系统、畜牧业灾情调度评估系统等软件平台,完善了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系统,生产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1.3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管理信息化

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日趋完善,全国各地大力探索建设以奶站奶车视频监控、奶站奶车GPS定位为主要手段的监管体系,在奶站挤奶间、储奶间、装车处以及奶车上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初步实现了对生鲜乳收购、运输和加工前贮存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全程监管,依据监控信息依法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能和监管水平。各地结合实际,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奶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建成了“信息田园奶业信息化服务平台”[2],依托公共互联网、结合物联网技术,以奶户手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POS机作为操作工具和信息传输载体,实现奶帐统计结算电子化,达到精准掌握生鲜乳数量;以GPS定位和奶车罐口开启电子抓拍为手段,无线上传图片管控奶车的营运过程;以在奶站关键点安装摄像头和通过传输现场实时画面为依据,管控奶站的收奶行为,有效防范了非法添加行为,保障了生鲜乳收购和运输环节的信息可查、可视和可追溯。

1.4生鲜乳质量安全抽检信息化

2009年以来,国家农业部门围绕生鲜乳质量安全重点工作,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3],先后建立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网站、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结果上报系统、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管系统,初步建立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其中,生鲜乳监管网站主要面向各省(区、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和质检单位,用于监测结果、通知通告、形势政策等信息和省际间工作信息交流;生鲜乳监测结果上报系统已在40多个部省级生鲜乳质检单位安装应用,实现了监测数据在线上报、批量上传下载、快捷查询汇总、报表生成等服务功能;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管系统,主要用于收购站和运输车电子化管理,实现站、车信息实时更新、动态跟踪和在线联网监控。

1.5奶业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奶业生产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奶业政策咨询、数据信息共享、技术指导、疫病防控、电子商务、互动交流等功能陆续拓展、不断延伸,奶业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有3个明显特征:第一,突出奶业信息和数据共享。以中国奶业信息网、中国奶业协会信息网等网站为平台,及时奶业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行业动态、技术推广等信息,通过数据共享与互动交流平台,加强了政府、奶企、奶站、奶农等相关主体间的沟通协调。同时,适应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大众舆论,为奶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第二,强化奶业市场信息分析与研究功能。通过收集、汇总、分析行业数据,使奶业发展动态、数据信息统计、情况分析等实现了实时化,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标准化管理水平。第三,建立第三方社会化主体服务应用。为满足奶农、奶企等主体需要,不断丰富信息化服务需求,持续完善奶业信息化服务功能。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奶业数字监管平台在奶资结算、畜牧防疫、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辅助功能逐步完善,有效保障奶农、乳企、奶站等各方利益,力求功能与效用最大化[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奶业生产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和信息服务还不能满足奶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基础条件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推广工作难度大。一是信息化基础条件薄弱。奶业涉及的主体多,全国奶牛存栏量30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8000多个,奶站1.3万个,运输车近8000辆,还有约200万奶农[4]。奶牛养殖场、奶站多分布在偏远的市郊和农村,交通不便,通讯网络差,多数奶站基础建设落后,部分奶牛养殖场没有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条件。各地推进信息化力度也不同,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在设备投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无法保障。二是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首先,表现在数据自动化采集尚未实现。目前生鲜乳生产数据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定点监测村、户的数据信息人工录入网络平台获得,对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监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采集,而人工信息采集的物力、财力、精力耗费大,数据误差大,时效性不强。其次,表现在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地区已建的奶业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分散,标准不统一,应用共享缺乏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信息渠道不健全,有效信息滞后,难以形成合力。三是信息化技术推广难度大。乳企、奶站和奶户对信息技术认识不一,加上信息服务功能支撑不足,全面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过程,使得信息化技术推广的难度大。比如齐齐哈尔市奶业数字监管平台推广阶段,不少乳品企业、奶站和奶户对信息化应用认识模糊,出于各自生产和经营利益考虑,不愿改变已有的和已形成的生产、管理和协商模式,消极、观望甚至抵触情绪较大,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四是信息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奶牛养殖场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多数都存在着零散化、兼容性不强等问题,因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外,软件升级费用高、实用性差。国内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造成研发成本高,软件建设与国外硬件设备不兼容,对接难度大,行业技术壁垒问题突出。五是人才队伍建设落后。我国奶牛养殖仍以散户饲养为主,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占35%,奶业生产水平不高[5]。信息化条件下,奶牛养殖数字化、生产分析定量化、牛场管理精细化、挤奶配料电子化的运行模式需要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而我国散户养殖为主,奶农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的养牛模式难以改变,专业的人才严重缺乏。

3措施及建议

当前,奶业生产信息化的建设和国家现代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现代化畜牧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其中奶业生产监测过度依赖人工,收购运输环节监管信息手段亟待开发,质量安全预警能力仍然薄弱,信息安全服务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突出。因此,立足实际,建议亟需从眼前和长远两个方面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3.1当前亟需采取的措施建议

首先,抓紧开展奶业生产信息化建设试点调研,选择奶业发展和信息化条件基础较好的省份率先开展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和监管信息化示范建设,发挥试点示范带动效应,总结经验,化解系统建设风险,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奶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在推动现代奶业建设,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尽快启动构建部省市县四级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监管的信息技术与服务体系网络,推广基于RFID奶牛身份信息和基于二维码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的应用,满足各级奶业主管部门、养殖场、奶站、奶农对信息化手段应用和服务的需求。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与通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合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生鲜乳生产和监管公共信息服务运营模式。最后,加强奶业生产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构建信息安全基础环境,逐步建立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生鲜乳生产和监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生鲜乳生产和监管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水平。

3.2未来应着重采取的措施建议

现代农业论文第7篇

(一)档案机构单一

馆藏档案中文书档案所占比例偏重,而科技类档案比例偏小,农业技术类档案更是偏少,尤其是经济普查、土地普查等信息偏少,资料更新缓慢,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二)档案质量不高

农村特色的资料比较少,有的不完整,也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农村档案工作的不重视,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规定不了解,专职档案人员配备不齐,档案硬件条件差等,使得农村档案信息反映地方特色经济、地方独特风情的资料少。

(三)利用方式单一

农村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工作也不规范,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其他用户对档案的内容和结构、对档案的查询方式不了解,对利用档案的意识不强。

二、开发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档案的意义

一是利用科技档案为农村生产决策提供支撑。农业技术档案是科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往应对自然灾害的档案资料、本地土壤情况、种植作物的生产情况、农业技术的试验和推广情况等,可以及时向有关领导、科技人员提供符合本地特点和实际的信息,指导决策。

二是利用科技档案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进行农村科研、技术推广时,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过去科研情况,因此离不开对科技档案信息的了解和研究。研究和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科技应用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减少不必要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成果推广速度和效率。

三是开发档案可以促进农村科技传播和交流。农村科学技术研究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农业技术档案进行科技传播和交流,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加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提高农科人员的科技素质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三、加强农业技术档案开发利用的有效对策

(一)牢固树立档案利用意识

要树立做好档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从组织机构、资金设备、存档规范等方面入手,并且保持对农村技术档案信息的敏感性,保存准确、系统的农业技术档案,才能谈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

(二)不断拓展主动服务措施

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向农村档案用户提供利用方面的宣传和指导,提高他们查档利用的能力。一是要重点介绍馆藏档案的内容、价值。要让农村各部门了解农业档案尤其是技术档案的内容,有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要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档案的来源和线索。二是要重点介绍利用档案的方式和方法。要大力宣传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如何利用检索工具,利用档案的制度规定是什么,哪些内容是可以复印带走、哪些是只供内部查阅等等。三是要主动指导用户利用和查阅档案信息。可以采取设立开放日、举办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用户知晓如何利用档案,在查阅档案过程中,主动介绍和指导各个检索工具的用法,提供档案的信息。

(三)丰富完善馆藏内容

从内容上看,要充实完善科技档案、历史档案或农村技术开发专门档案,突出地方特色,对农村技术推广中的试验结论、研究过程等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给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四)创新开发档案信息

对农村档案中的农业生产、经济建设、自然科学调查与考察数据等方面的记录进行分门别类,超前服务,编写档案汇编,系统介绍档案资料成果,浓缩农业科技信息,以书面或电子形式揭示馆藏档案的内容、价值,并且通过宣传、提供电子查阅等方式将这些资料送到广大农业科技站或农业科技人员手中,便于他们利用。

(五)尽快完善档案网络建设

现代农业论文第8篇

1.1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损失巨大

受季风气候和全球变暖影响,我国巨灾频发,干旱、洪涝、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屡见不鲜。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受灾农作物面积均在200万hm2以上,占每年播种面积20%以上。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年度全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结果统计,2013年6月下旬的高温干旱造成南方7省(市)农作物受灾802万hm2、绝收112万hm2。而2013年4月6~11日全国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区遭受“倒春寒”影响,据调查,仅安徽砀山受冻面积约4万hm2,砀山梨减产85%以上,全县水果直接经济损失达34亿元。深刻认识并认真分析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利用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对发展农业保险,化解灾后冲击,弥补农户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对农业政策性保险提出迫切需求

农业保险实施的自然基础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分散、零星的田地,不同的种植品种不利于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和理赔的展开。而农业保险也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促进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共十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及其向全国的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1.3农业保险公益性特征明显,不宜由市场主导

农业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很大,收益和损失都极不稳定。根据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皖北实地调研,如果发生旱灾,仅抗旱每亩就要增加成本100~150元。如果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得不到利益,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愿意承保农业保险。由于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这需要政府在农业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给予参与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相应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实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不仅创新了政府救灾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我国保险业改革创新以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4适应国际形势,充分发挥“绿箱政策”作用

“绿箱政策”是一种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存在的补贴,这种补贴不论多少或有无,其他国家和企业均不得实施补贴立案,也不得对其征收反补贴税。我国在加入WTO之前实行的许多财政补贴及优惠措施因不符合WTO的相关规定,因而需要逐步取消,而属于“绿箱政策”范畴的农业保险恰是各国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农业保险的施行,不仅是现代农业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而且还发挥着稳定国民经济的宏观作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不仅面临来自国内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还面临来自国外的市场风险,要想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就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发展农业保险。

2目前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尽管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2.1农民自身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政策性农业保险面向的主体是农户,其能否顺利进行和良好开展都将直接依赖于农户是否认同与支持。随着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医疗保险在农村的推广,农民尝到了保险保障的甜头,也渐渐对保险知识有了切身的了解,投保意识较过去有所增强。但是,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部分农民对政策性保险仍重视不够。一方面,没有专人负责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解释,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另一方面,以往我国发生自然灾害时,农户大多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和社会救助,农民便形成了遭遇自然灾害时等待政府救济的依赖心理,主观方面缺少自救及对风险预防的意识。另外,有一些农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遭受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这不仅降低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2.2高保费、低赔付以及理赔手续繁琐导致农民参保意愿不高

我国农业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经营,收益极低且不稳定,农民难以承受较高的保险成本,而农业保险因其保费厘定及计算的复杂性等固有特点,使得其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农业保险费率与其他险种费率相比要高出十几倍,即使政府补贴费率超过50%农户仍交不起保费。有些农户坦言,相比领取赔偿金,他们更愿意替人打工来弥补受灾的损失。投保需求不足从本根上阻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较之理论上的保费精算,由人为操作的保险理赔手续也很繁琐。理赔时要多趟奔走于各种机关部门盖章、交各种证件,耗费数月也未必能拿到赔偿金。2013年7月17~23日笔者随安徽大学调研组前往皖北宿州调研,并就保险赔偿能否弥补2013年初冻灾损失与砀山县相房水果合作社负责人座谈,该负责人表示:“保费高,不是所有人都交得起,像我们种植大户还交得起,一些散户根本不愿买保险。受灾了领导要检查,专家要鉴定,等到赔偿的时候又要一趟一趟往村委会跑,折腾了十几天也没有结果,到最后几个月也拿不到赔偿金”。

2.3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品种,农业保险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更强,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将影响农业保险正常、规范发展。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但仍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健全的地方。如虽确定了政府主导地位,但没有具体规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操作随意性大;相关细则没有出台,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可依,土地流转后保费补贴应补贴给转出人还是转入人等均缺乏具体规定,很容易引起矛盾;没有明确相关保费精算制度,费率计算与赔付存在不合理等现象。结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建立一套健全的农业保险法规已刻不容缓。

2.4财政补贴效率不高,且有违公平

目前,我国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保险公司或保险经营机构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以及税收减免;二是对于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费补贴。一方面,对保险公司进行管理费用补贴的方式过于粗放,易造成责任不明,效率不高,难以保证补贴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对于农户的保费补贴容易产生累退效应,导致以下2种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违背了农业保险的公益性特征:首先是区域不公,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保费的补贴比例分别是35%和25%,这忽视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别,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部分欠发达地区推行起来较困难,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农业大省,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是农户之间的不公,补贴同样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相对于小农经营而言,补贴大户边际收益较低,也容易产生累退效应。

2.5缺乏有效机制应对巨灾冲击

我国一直以来饱受自然灾害困扰。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在1000亿元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11752.4亿元,常年受灾人口达3亿多人次。目前,我国针对干旱、洪涝等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机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灾后融资模式,即灾害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等形式对灾害损失进行补偿。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单靠财政补贴难以弥补上千亿元的巨灾损失。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财政用于救灾补偿的资金仅27.5亿元,占比仅2%。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巨灾赔付成本,多数保险产品种将巨灾列为除外责任,商业保险在巨灾补偿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其中通过保险补偿的损失仅为18.06亿元,仅相当于损失的0.21%。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使得保险公司在经营和运作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前机制来缓解保险公司的资金压力。

2.6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我国目前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的,以扶持和保护我国农业为目的的公益性保险产品,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这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有很大差别。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截然不同的性质,导致了二者经营理念的不同。就商业性保险而言,监管部门要考虑保险公司的盈利,也要使被保险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尽量做到二者的利益平衡;然而,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部门需要将其作为一项政策进行推动,达到政策目标是其最终目的。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的监管部门主要是保监会,而保监会向来是针对商业性保险进行监管,监管政策性保险经验不足。同一监管部门对两种性质不同的业务,营业理念不同的保险进行监管,必将产生多方面的冲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监管非常有必要。

3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转变相关认识

《农业保险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自主自愿的原则,这表明不强制每人每户都投保,是否参保全凭个人意愿。政策的非强制性特征与农业保险的公益性特征相冲突,为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积,政府在宣传方面要做足功夫。受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影响,我国农民普遍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一项新的政策执行起来较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实施不久的政策,农民对其不了解,持怀疑态度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可以印发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小册子,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成功试点户的亲身讲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户看到购买保险的好处,鼓励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3.2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填补农户资金缺口

“保险+信贷”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农业保险的保单向指定银行进行质押贷款,借款人投保信贷保险是取得贷款的前提条件,保险的第一收益人是银行,投保人无需另行提供抵押物或保证,借贷资金用途限定为与投保品种有关的种植或养殖活动。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的“草莓种植信贷保险”为例,该产品保险费率为6%,其中省、市、县财政各负担25%、25%、30%,农民自行承担20%,同时银行实行利率优惠,农户贷款成本总体上不高于现有的抵押贷款。自2009年开展草莓种植信贷保险以来,截至2012年已有433个农户从银行获得了超过2000万元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累计赔付150万元,当地草莓种植面积扩大333.33hm2,促进农民增收6000万元以上。这种银保互动机制既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又盘活了保单,一旦出现巨灾或大的亏损,政府财政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对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的补偿,也解除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

3.3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促进其长久发展

发展农业保险不仅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改革,更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统筹完善农村、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世界上较早尝试农业保险且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先后出台过一系列法律来保证农业保险的实施。如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法》、《农业协同组合法》、《农业信用担保保险法》;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农业风险保障法》等。《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使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了法律保障,但“条例”的保障作用仍不及“立法”更有说服力。我国在农业保险立法方面可以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适时制订并出台《农业保险法》,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体系,考虑制定《农业金融法》、《农业信用保障法》等法律,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农业法律体系,为农业保险体制的健全提供有力保障。

3.4规范财政补贴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应利用财政补贴的杠杆作用,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落实补贴资金,规范补贴流程。其一,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管理费用补贴应逐步倾斜到保费补贴及再保险上,同时增加对经营农保的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调动保险公司积极性。其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受益人应是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生产者。就农地流转而言,他应是运用转入地从事农业生产的转入方,而不是转出土地后脱离农业生产的转出农民。其三,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扩大保费补贴比例,并定期公开补贴用资金的去向。完善和优化财政补贴制度还可从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实行区域性补贴和差异性补贴,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进行重点补贴或优先补贴,并结合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进一步增加补贴标准;其次,鼓励质量补贴,对于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等的农产品实施优先补贴并相应提高补贴标准;最后,科学制定保费补贴标准,使财政补贴在发挥支持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保险机构及农户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

3.5建立巨灾基金及再保险制度,减小承保公司资金压力

农业对自然灾害的反应较其他产业敏感,尤其是面对巨灾造成的损失,仅靠财政补贴和保险赔偿难以弥补,因此有必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巨灾基金来源可由政府预算、农民缴纳保费的一定比例以及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费构成。该基金由专门机构集中管理使用:可对保险公司超赔部分提供一定补偿;也可为受灾农户重建生产资料提供资金;还可用于灾害的预防,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治等。此外,还需要建立国家补贴的再保险制度,可考虑由国家财政直接承担再保险责任,一旦发生保险公司超赔事件,超赔部分由财政承担。结合当前,可考虑由国家投资建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由国家专门部门负责其运行管理,承担国家农业再保险职能,并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大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进行再保险,分散承保保险公司风险。可能的话,也可考虑引进外国再保险公司,促进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保险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分散农业风险。

3.6明确监管责任,保证农业政策性保险健康有序运行

现代农业论文第9篇

1研究综述

学者们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对现代农业发展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内涵、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口标与途径、面临问题与对策等现代农业的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口前,我国学者评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主要采用模型法、参数比较法、数据包络法和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其中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由于测度过程规范、结果直观、经济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而得到广泛应用,最为常见的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多元分析法、滴权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等方法[2-3]。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对分析结果影响最大的是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口前国内学者提出的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观点不一,多达20多种。由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同,同时指标权重赋值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测量体系由于所赋权重不同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如齐城川、李树明等的测量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单独对某一地区测量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普遍偏高,如徐贻军等对湖南的测量结果相对其他学者较高困。

为了说明不同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的赋值差异对测量结果的不同影响,笔者综合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前人相关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①不同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表1中2003,2006和2007年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符合这一趋势,但2008和2009年的测量结果却呈下降趋势,显然与学者的测量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有关。甚至同一测量体系由于所赋权重不同结果也会出现差异,2006和2008年相同指标体系下的测量结果不同就是最好的证明。②同一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下的测量结果一致反映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东高西低之势。学者们无论使用哪种评价体系与指标赋值,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不断下降梯度趋势。③单独对某一地区测量反映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普遍偏高。表中学者们对河北、福建、江苏、湖南和湖北单独的测量结果均高于其他综合测量结果。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对现代农业发展认识不同及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学者们在评价体系选择与指标赋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影响现代农业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索,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与完善。同时,尽管对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量也有涉及,但缺乏针对江西发展特点的单独指标体系设计与测量。因此,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针对江西农业发展特点设计指标体系,对江西及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2.1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

2.1.1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结合江西农业发展特点,将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劳均耕地面积、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等18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采用“1一9”标度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用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该研究采用标准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所采用的标准值确定主要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既考虑了中国发达地区水平,也参照了国际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01~2013年)《江西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江西统计局网站及相关论文。各指标的权重、标准值和指标解释如表2所示。

2.1.2基于AHP法的评价模型选择。在前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构建的江西现代农业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如下:式中,A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n为一级指标的总数量坑为第k个一级指标权重;w、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认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数值;mh.为第k个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的数量。

2.2实证结果分析

2.2.1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与全国比较。为了充分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2000,2006和2012年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对2012年江西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此外,通过相对指数测量来反映江西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的发展程度。江西不同年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与全国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①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近12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江西现代农业水平从2000年的46.21增加到2006年的55.39,然后再增加到2012年的62.70,12年来增加了16.49,增长幅度较大。如果将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评价值范围)划分为起步阶段(0.30一0.55)、发展阶段(0.55一0.70)、初步实现阶段(0.70一0.90)和发达阶段(>0.90),那么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已由起步阶段上升为发展阶段,有了根本的提高。②江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二级指标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是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较快且处于较高水平,2000}2012年,农业投入水平由起步阶段提升为发展阶段,而农业产出水平则由起步阶段提升为初步实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发展较慢且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发展水平近12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态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由发展阶段下降为起步阶段。③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江西现代农业水平比全国水平高出2.75,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在二级指标中,除了农村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外,其余指标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2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为了充分说明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均衡性,对2012年江西11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同时通过相对指数测量来反映江西各地区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的发展程度。2012年江西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①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少数地区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在江西11个地区中,除南吕市和景德镇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较好,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外,其他各地区都处于发展阶段。江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为南吕市,其发展指数为70.65;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差的是九江市,其发展指数为58.52。两者相差并不大,只有12.13,说明江西整体上现代农业发展较为均衡,没有出现较大差异。②与整个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类似,各地区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较高,而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较低。从农业投入水平看,发展水平较高,大部分地区相对指数在55以上,处于发展阶段,只有新余市和鹰潭市处于起步阶段;从农业产出水平看,发展水平更高,相对指数大多在70以上,除九江市和上饶市外都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从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来看,发展水平都较低,相对指数都在55左右,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地区大约各占一半。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是致使江西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较后的主要原因。

3结论与对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