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21:22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1篇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教授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注: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1966,190-207.),产品的成长过程可经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产品时期,第二阶段为成熟产品时期,第三阶段为标准化产品时期。在新产品时期,厂商仍处于开拓本地市场阶段;到成熟时期,由于本地市场趋于饱和,厂商必须进行出口扩张,进入开拓海外市场阶段;一旦进入标准化产品时期后,该产品便进入海外直接投资阶段,以直接供应当地市场或利用当地廉价生产因素降低生产成本。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雁行产业发展理论,则将产业发展分为进口—自制—出口—产业没落—再进口几个阶段,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先进口某一产品,然后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比较利益的不同,顺次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失去比较利益的产业。

基本上,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产业发展理论,可以解释战后国际产业分工的演变规迹,特别是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传统产业。在IT产业发展初期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时,传统的国际产业分工理论仍基本适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国际IT产业进入网络时代,个人电脑及传输设备不再作为独立的单元,成为网络的附属品。在网络时代,要求IT硬件产品价格要不断降低、技术要不断突破、功能要不断提高、容量也要不断扩大,这就使IT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按照IT产业的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而达维多定律也指出,网络时代的IT企业欲主导市场,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同时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否则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

IT产品的低价化和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使国际IT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数IT跨国公司开始改变过去象传统产业那样继续以产品生命周期的时间序列进行投资,即通过由母国向海外依次扩散的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曾经是雁行式分工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IT国际跨国公司,开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同一时点的全球空间布局,根据公司全球分工区位安排,对价值链的各个部分同时进行投资和资源整合,包括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的各个阶段。同时,越来越多的IT跨国企业尤其是美国跨国企业采用专业化投资模式,即公司致力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建立广泛的策略联盟。这种新的投资方式,要求 IT业的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整合全球资源和协调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于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应运而生,成为网络时代IT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新模式。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从研发、制造、组装、运输、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将生产尽量推近市场,避免IT产品因运输周期或存储过剩,造成价值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而降低。供应链管理在8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有超过80%的国际跨国公司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第一选择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的专业化投资模式,使世界各地许多分散的制造业及销售厂商通过跨国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全球供应链。

图1 Dell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

附图

资料来源:台湾“经建会”网站。

以戴尔(Dell)为例。Dell利用网络以接单生产(BTO)方式生产,并通过网络直销到顾客手中,这种通过应用信息与科技手段将传统上存在于供应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界限模糊化的做法,被称作虚拟整合模式(Virtual Integration),它使Dell公司的电脑产品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对全球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产品成本及库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图1显示的,Dell供给新加坡消费者的产品,由设在美国的总部进行全球调配,其主机的代工交由台湾,台湾代工所需的外壳等部件和印刷线路板分别由大陆和马来西亚供应,显示器由大陆直接输送到新加坡,同时在信息和资金流上进行密切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跨国公司是战后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及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90年代中后期IT业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改变,促使IT产业全球分工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外包业务上更注重空间分布和接近市场,更注重成本的节省和价格的降低,因此过去以生命周期理论及雁行分工模式为依据的分工方式被打破。美国所创新和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不再完全采取过去那样先由日本至四小龙再至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雁行扩散方式;而是大大压缩在日本或台湾停留的时间,甚至直接跳过日本或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就地生产。同时,在低价竞争策略主导下,生产制造资源将加速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IT产业链条中的生产制造乃至销售与服务环节,将进一步向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具群聚效应的地区集中,而中国大陆正具备这些优势。有岛内学者因此预测,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结果将可能改变整个供应链的形状或链结,进而使全球的生产制造资源以更快的速度向祖国大陆倾斜(注:周添诚,“全球新分工体系脱困”,(台)《联合报》2001年11月9日。)。

二、台湾IT代工模式面临的挑战

国际IT产业分工体系发生的深远变化,对以代工生产为主的台湾IT产业而言既是机会,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机会来看,在跨国公司纷纷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形势下,对于中下游的OEM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台湾传统的代工生产或设计(OEM/ODM)模式下,岛内厂商只需要接受跨国公司的采购订单,进行设计、生产然后交货,经营模式比较简单,厂商重点考虑的如何提高生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以争取更多的订单,不需要考虑销售、服务环节。同时,跨国公司在选择代工厂商时,成本和交货时间往往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如果OEM厂商生产成本发生变化,就可能失去订单,因此这种单纯的代工关系具有相对不稳定性。但是,在跨国公司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情况下,受委托的代工厂商若被纳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在其供应链管理条件的苛刻要求下,不仅要担负生产制造的任务,同时还要担当起服务的角色,即要求代工厂商另外还须负责在当地组装、出货甚至提供售后服务。这种转变固然增加了台湾代工厂商的成本与风险,但也增加了台湾厂商向附加价值更高的销售与服务转向的机会。同时,如果台湾厂商能够通过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被纳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就会产生品牌厂商与接单厂商互相锁定(Locked-in)效应,建立长久而牢固的关系,从而抬高竞争对手进入IT业的门槛,增强国际竞争力。(注:陈信宏,“全球运筹管理对台湾资讯电子业的影响”,来自台“经济部网站”,http://www.moea.gov.tw.)

岛内IT业的旗舰型企业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如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之一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提出“虚拟工厂”的概念,将台积电视为客户的虚拟工厂,并通过网络同客户融为一体 。台湾电脑业的龙头宏qí@①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也强调进行垂直分工整合,通过网络和策略联盟,强化厂商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实现垂直分工基础上的整合。(注:吴思华,“追效率,更求创新”,载(台)《天下》,1999年5月1日,第43页。)2001年,宏qí@①集团又提出新的转型计划,将过去的强调产品导向转为以行动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导向,力争在三年内使行动信息解决方案与服务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硬件产品收入比例的二成。(注:(台)《工商时报》,2001年6月4日)而在短短十年内迅速崛起,并在2001年跃升为台湾最大民营制造企业的鸿海集团,也不再满足于做专业3C电子系统代工厂商,其董事长郭台铭宣布要在未来6年内由“制造业集团”转型为“高科技集团”,即加强研发与销售服务,向“台湾研发、全球制造、世界行销”的方向发展。

但是,对于以生产制造见长的岛内多数厂商,要符合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苛刻条件显然有相当的难度。实际上,长期从事专业代工的台湾IT行业众多的中小企业,虽然依靠紧密的垂直整合分工赢得规模经济效应和整体竞争优势,但其只专精于制造生产,远离市场与消费者,而且本身也欠缺研发创新以及行销与服务的实力。这使得台湾在国际IT产业的价值链条上,所占据的只是附加价值最低、仅赚取“打工费”(OEM)和少量设计费(ODM)的生产制造环节。按照台宏qí@①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图2),在整个IT产业价值链中,研发创新与品牌服务分居附加价值最高的两端,中间环节的生产制造附加价值最低。而在生产制造环节,软件、中央处理器(CPU)及半导体元件又处于附加价值较高的地位,而个人电脑系统则于整个价值链的最低端。微笑曲线形象的说明了目前台湾信息电子工业在整个国际IT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IT产业虽然在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链上不断攀升,由最初的电脑组装发展到今天的半导体及关键零组件的代工,但仍集中在曲线的左下半部,右半部的品牌与服务方面十分薄弱,因此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上仍处于低端环节。

在生产制造环节,低生产成本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由于这种跨国公司在委托或直接委托厂商代工生产时,成本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于一般下游产品的生产,跨国公司往往会选择随成本进行转移,所谓“逐水草而居”,其海外生产基地或委托的OEM厂商不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而对于关键零组件等生产上游环节,由于其沉积成本(sunk cost)较高,亦即必须在当地投入较高的成本或外移时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跨国公司在未实现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前,在选择海外投资地或选择委托代工对象时,大多不是通过生产基地的不断转移来降低成本,而是通过提升当地技术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群聚优势等来抵消成本的上升,流动性相对较小。(注:肖静华,《IT业跨国投资与国家竞争力》,第85-86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但是,随着IT产品追求低价格的取向和跨国公司相应采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加剧了生产下游端的流动性,而且对上游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也产生了新的冲击。这种变化,对台湾IT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图2 施振荣的微笑曲线

附图

首先,台湾IT业一般中下游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持续削弱。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个人电脑系统(桌上型电脑为主)、主机板、监视器、扫描器乃至键盘、鼠标等是台湾IT产业的主力产品,这些产品均以台湾为生产基地,并单纯以成本作为主要竞争优势。但随着岛内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祖国大陆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台湾一般IT下游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不断丧失。比如,台商以每平方米400元-1600元新台币的价格就可以在大陆长江三角洲取得工业用地,但在岛内工业区取得相同的土地却要花费十倍的代价。台“经建会”委托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作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台湾以电子零件为主的产业结构,重视成本胜于附加价值,因此,当成本优势被大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取代时,原来的优点反而变成缺点。(注:(台)《经济日报》,2001年9月10日。)

其次,台湾擅长的OEM/ODM模式面临国际专业代工厂商(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竞争压力。EMS与ODM模式的不同在于,前者不负责产品设计,专责接单生产,以生产效率与规模取胜。台湾ODM虽有具备设计能力的优势,但在规模、成本、行销和服务能力上却不如EMS。台湾大型电脑硬件厂商其年营业额最多只在30-60亿美元左右,但美国的大型EMS厂商往往在 100-200亿美元左右。EMS具有的规模效应,使其具有极大的采购谈判能力和低价竞争优势,能够在最低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内大量为跨国公司供货。无疑,EMS所具备的优势,更符合低价格竞争时代跨国公司的需求。在EMS压力下,近来岛内大众、纬创、华硕等大型企业也纷纷建立“台式EMS”,以既有的设计优势,通过加强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和扩大生产基地,来强化其代工地位。(注:(台)《工商时报》2002年1月14日。)但在岛内生产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在岛内扩大生产基地取得规模效应的路子显然难以为继。

第三,岛内上游关键零组件厂商和半导体产业,由于资本与技术密集程度高,人力与土地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很低,暂不存在成本上的压力;但在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下,这些企业在经营方式及投资布局上,也须加以大幅度调整。而其调整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生产基地要更靠近市场。台湾半导体产业尤其是芯片制造业,是目前IT产业的核心与技术含量最高的产业,对于动辄十亿美元左右的芯片制造厂,劳力与土地所占成本无疑只占较小的比例。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半导体制造业并不存在外移的压力,但进入21世纪台湾半导体厂商要求赴大陆投资的呼声却变得十分强烈。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的诱因及上游客户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大陆IT产业发展产生的对IC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大陆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IC市场,即便在200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大幅萎缩情况下,大陆IC市场仍维持高速增长态势。目前,由于大陆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无法满足国内对IC 产品的需求,8成以上要依靠进口,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台湾半导体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作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之一,台积电认为在大陆的客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台积电如不能将制造版图延伸至大陆,就无法满足大陆及海外客户的需求。(注:(台)《经济日报》,2002年1月18日。)

因此,从90年代后半期,台湾IT产业依靠以本岛作为生产基地、以低成本获得国际代工优势的发展模式面临空前挑战,不得不循传统产业的轨迹,加速生产基地的向外转移。

三、台湾IT产业的外移

在9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IT产业已开始对外投资,但这时岛内科技厂商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投资动机以获取技术与接近市场为导向,而非为成本节约。这时期的投资,还不能算是产业转移。台湾IT产业开始大规模外移,发生在90年代中期前后,其对外投资地区也转向东亚地区特别是大陆地区,而且转移速度呈加速趋势。

图3显示了经台当局核准的电子及电器制造业在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投资趋势,可以发现90年代中期以后台电子产业对外投资的件数与金额均大幅度增加,而且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主力。在台当局核准的对外投资总额中,电子及电器工业在1991年所占比重仅6.8%;但到1999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到22.6%。

推动台湾电子产业对外投资迅速增加的主力,是IT产业,特别是电脑硬件产业。在1994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海内外总产值为115.8亿美元,其中海外生产产值为30.03亿美元,占整体产值的20.6%;此后,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海外生产比重迅速上升,到2000年高达51.8%,首次超过台湾本土产值(参见表1);其中在祖国大陆生产值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14%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38.6%,成为台湾信息硬件产业在海外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2002年第一季,台湾信息硬件产业在大陆制造比重进一步扩大至49.4%,岛内制造比重迅速下降至38.4%,估计全年将有超过一半的信息硬件产值将在大陆生产。(注:(台)《经济日报》,2002年4月30日。)

图3 台湾当局核准电子及机电制造业对外投资状况

附图

资源来源:(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台湾对外投资统计月报》,2001年8月。

表1 台湾信息硬件产业的海内外生产值 年别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海内外总产值(亿美元)

145.8  195.4 250.3 301.7 337.8 394.0 480.7 426.9 增长率(%)

28.1

34.0  28.1  20.5  11.9  18.1  20.5  -9.2 台湾本土产值(亿美元)

115.8  140.7 170.0 190.4 192.2 208.8 232.0 201.2 增长率(%)

19.5

21.5  20.8  12.0  1.0

8.6

10.4  -12.8 台湾本土产值比重(%)

79.4

72.0  67.9  62.6  57.3  53.0  48.2  47.1 在大陆产值比重(%)

-

14.0  16.8  22.8  28.9  33.0  38.6  36.9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编印,《经济年鉴》,2001年,第64页;2002年,第9页。

从具体产品的生产外移来看,在90年代中期曾经是台湾信息硬件产品主力的产品,在2000年已大部分转移至海外生产。台湾信息硬件产品在1997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位的主机板、监视器、扫描仪,第二位的笔记型电脑、CD-ROM,第三位的桌上型电脑等,到2000年其绝大部分都已移至海外生产,许多产品的海外生产比例高居8成以上。象独立电源(SPS)的海外生产比例甚至高达95%(参见图4)。而对于更早期的主力产品如鼠标、健盘等最下游产品,基本上在90年代初就已完全移至海外生产。

如果说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IT产品的外移更多的是体现在中下游产品,或是在岛内已趋成熟的产品的话,那么在步入新世纪之后,台湾IT产业的主力或核心产品也开始出现加速外移的趋向。

笔记本电脑(NB)是台湾信息硬件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才确立的新的优势产品,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997年仅31.5%,但由于日本厂商大量释出代工订单,到2000年已迅速升高到52.5%,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自1998年起高居首位。作为台湾IT产业新发展起来的主力产品,在发展初期其外移压力相对较小。因此,直到2000年,台湾笔记型电脑的海外生产比例仅6.4%,在祖国大陆的生产尚属空白。但从2001年开始,国际跨国公司要求岛内下游代工厂商加紧赴大陆投资就地供货,年底台官方也取消笔记本电脑赴大陆投资的禁令,使这种态势发生变化。如美国戴尔公司确定了要占领全球市场40%的目标,为此进一步采取低价策略、减少生产成本。作为台湾笔记型电脑代工厂商的主要客户,2002年戴尔委托岛内广达、仁宝及纬创等厂商的代工的总量达五百万台,而且要以“全数在大陆”规模生产为最高原则。同时索尼、康柏等公司也提出类似要求。在国际跨国公司的强力推动下,岛内厂商正加快在大陆进行投资与生产布局。据台湾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的预估,2002年台湾笔记型电脑厂商自大陆生产出货规模将占总生产量的37%;而实际上根据各厂商的资料,2002 年实际的笔记本电脑大陆生产比重很可能将超过50%,大陆产量将达到800万台(注:(台)《工商时报》,2002年4月1日。)。

图4 台湾信息硬件产品海外生产比例(产量) 单位:%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2篇

百胜餐饮集团中国总部的新任IT经理安达森,至今回忆起他第1次迈入公司中国总部机房时仍然不胜感慨:“那是在14楼,大概30多平方米的面积。当我打开机房一看,里面密密麻麻都是线,像个蜘蛛网。噢,上帝!别说进行系统操作和管理,就算是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安达森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由于办公室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段,租金较高,场地非常局促。狭小的空间里,操作人员面对拥有十几个不同模块的系统,很容易出现错跳线等误操作。”

安达森言及的这些误操作,正是经常造成企业IT系统不必要宕机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T主管们另一个头痛的问题。

安达森们的烦恼

在南京西路上某顶尖媒体公司工作了5年的IT经理,也曾因为公司的IT基础架构状况而胸闷――机房的机架配的是水平理线器,由于在布线的国际标准中对于线缆的弯曲半径有要求,这台机架上布满了用于整理线缆的理线器;配线架上也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种线,有电话线,也有电脑网线等,既不美观,又不利于线缆管理,而且线缆的弯曲半径也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像百胜一样,IT投入总额不少,但布线等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的公司,即使在财富500强的大公司中,也不是个别现象。著名IT治理专家,美国泛达公司亚太区总经理Robert Kleischmidt强调:“无论你的网络应用层建筑设置得再好、服务器设置得再好、网络各项功能再好,靠什么东西来联系的?靠的是最基础的结构。遗憾的是,大部分用户觉得这太理所当然了,所以把它忽略了。

IT基础建设投入的科学

2004年10月,前文提到的某媒体公司IT经理得知即将迁址,感到压力重大:IT部门需要在2个月内,完成搬迁工作,还不能影响现有工作。

写字楼中适用高密度解决方案

在这家拥有近200名员工的媒体公司,有400多条线路,在以前传统的机架上,各种线交杂在一起,让人难于和具体的线路联接一一对应。现在公司新址员工扩充到300人,总的线路将达700至800条。重建还是保留原来的理线架?如果保留原来的机架和理线系统,就要增加一台机架。这意味着要增加面积,虽然一台理线架占面积仅0.5~0.8平方米,但在寸土寸金的写字楼,这是一个不得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位IT经理最终选择了泛达公司的高密度机房解决方案。泛达是一家成立于1955年的美国企业,和其他公司主营业务是通信,布线是辅业相比,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布线系统。该解决方案的核心是角型配线架。仅仅是这一个功能,就使得每个线缆的弯曲半径得到了保证,线缆可以直接连入垂直的线缆管理器。这意味着机房的密度可以提高一倍!而泛达新的48端口1个机架空间角型配线架更可允许客户以常规线缆管理系统1/4的空间来管理高密度网络应用,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为客户极大地节省了租金。

易用性和人性化是关键指标

安达森一筹莫展之际,获知为了配合百胜在中国的高速扩张,其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百胜中国总部即将扩建。他决定利用这个契机,为百胜机房选用一个更好的布线系统。他去参观了一家软件公司的机房。“我觉得它们的机房整齐,布线设计得井井有条,立刻就决定要把百胜的机房也做成那样!”这是安达森在参观完机房后的第一感受。而当时该机房布线系统选用的就是泛达的产品,安达森因此联系上了泛达。

泛达提供的这个理线系统,一个U高度的配线架可以放48个模块。模块可以自由拆卸,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公司以前使用的理线架是固定的,模块并不能拆卸。而且,泛达的整个理线系统纹路清晰,每根线如何走线,非常明了。最让IT经理欣慰的是理线这部分工作不再占用自己特别多的时间,半年做一次常规性的理线就可以了――回忆过去,因为不能影响白天公司的业务运作,每一次理线只能通过加班才能完成,而这通常要花一整夜的时间。

泛达产品的一大特色就是色彩化,其模块颜色有11种,跳线颜色有6种。这让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标注端口功能,在百胜,红色代表电话,黄色代表数据,蓝色则是备份模块。这样,利用颜色不同进行直观设计,极大地方便了IT经理对不同线路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颜色方面的设计只是泛达产品的一个小特色,但它直接体现了泛达确实站在我们IT经理角度考虑问题。”安达森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3篇

本刊历时六个月,通过纸质问卷发放和网上问卷两种形式,对2006届和2007届1T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发放纸质问卷2000份(不包括网络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83份,同时,通过抽样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面访。我们将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向读者真实呈现IT大学生在2007年的就业状况。

2007: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5万人。在今年1月3日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蓝皮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多万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在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时间问题中,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63%的大学生是在毕业前找到工作,在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4.87%,到本次调查截止的2007年12月31日,还有11.50%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招聘会仍是就业的主要途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也在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现就业。本次调查显示,招聘会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途径,有43.01%的大学生通过参加招聘会找到工作。通过网络招聘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15%,这表明网络招聘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途径。此外,还有13.87%的被调查者表示是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找到工作,通过学校推荐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0.35%。这也说明利用亲属、朋友、老师等各方面关系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

逾三成大学生投递10份以上简历

在求职过程中投递简历的数量问题中,只有27.32%的大学生表示投递过3份以内的简历,投递过4~10份简历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0.55%,另外还有32.12%的被调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投递了10份以上的简历。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认为就业成功首先必须吸引招聘单位的“眼球”,所以很多大学生的简历都选择彩色打印。一份简历制作下来,华丽的要十几元,朴素的也要五六元。算起来,仅仅制作简历一项,大学生就要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生求职花费惊人”这样的字眼会频繁出现于各大报刊和网站。

就业歧视依然严重

就业歧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不少求职者找工作时都会碰到就业歧视的现象,从年龄、性别、户籍到容貌、身高、体重、疾病,甚至血型、生肖。今年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中就明确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对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等进行就业歧视。但本次调查表明,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对毕业生来说,遇到最多的就是经验歧视:37.36%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遇到过经验歧视。此外,还有学历歧视(20.85%)、性别歧视(14.58%),在女性被调查者中,遭遇过性别歧视的比例达到了23.50%。

认为周围人就业情况不好者过半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有56.52%的人认为自己周围同学的就业情况不好。这项数据除了说明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越来越困难以外,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一心想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寻找岗位,认为去郊县和农村就业就是“就业情况不好”,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受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张青,2007年毕业。四年前,他听说计算机专业是热门,毕业以后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工作后的待遇还不错,就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里填上了计算机专业。可到了大学他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大学里学的基本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校很少给我们安排实践内容。很多课程我不感兴趣,所以经常上课睡觉、逃课。四年下来,我的很多课本都是新的,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毕业前的半年和毕业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张青也参加了十几场,简历也投了几十份,可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也去过一家公司实习,最终因为适应不了工作要求而没能转成正式员工。

张青说:“我的一些同学就业情况也不太好,除了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了IT公司以外,有的在电子城卖电脑硬件,有的进了工厂,还有去房屋中介卖房子的,很多都离开了所学的专业。”也有两个像他一样还在坚持“IT梦想”的同学,就这么一直“漂”着,在市区租了一间小屋,靠父母的资助过着窘迫的生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张青最后无奈地说。

毕业后的“薪情”还好吗?

毕业后进军lT行业,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对于IT人白领身份的认可之外,“薪情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很多人眼中,“IT”就是“高薪”的代名词。那么,IT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是否真的能如愿进入IT行业?进入IT行业是不是就等于迈进了高薪的门槛?他们的“薪情”又如何呢?

本次“IT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就IT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薪资相关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可能呈现的是一个也许吃惊也许早就料到但仍旧难以相信的结果。

“薪情”:起薪1500元以下者过半

每位毕业生在求职时都会比较关注自己的薪资水平,IT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调查数据显示,有14.10%的IT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薪资和福利。但目前的数据显示,IT大学生就业的起薪状况并不乐观。其中,5.41%的人初入职时没有工资,45.22%的人入职工资在1500元以下,33.37%的人起薪在1500-2500元间,2500元以上起薪的IT毕业生只占16.00%。这样的结果与人们的猜想和1T大学生的预想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差距。

当然,起薪并不是薪资水平高低的绝对衡量指标,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工资也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动。数据显示,2006届和2007届IT专业的毕业生目前的工资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占35.59%,其中3500元以上的占18.40%。不过,目前工资在

1500元以下的仍占26.85%。

心情: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满意者居多

虽然学的是IT专业,但并不是每个IT大学生都会从事IT行业。调查结果表明,毕业后从事IT业的人数比例为69.40%,而其中有一半以上(54.49%)的人,是从事软件/服务业,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占10.70%,从事硬件业的占9.96%。毕业后从事非IT类工作的IT大学生中,17.88%的人在商贸服务业工作,16.20%的人在机械/制造业工作,11.17%的人在行政机构工作。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IT毕业生选择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约占68.12%。这些IT毕业生从事的岗位较为分散,从事编程工作的占25.86%,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占15.42%,从事测试工作的占12.46%,从事研发工作的占10.44%,从事行政工作的占9.96%,从事网管工作的占6.64%,从事培训工作的占5.93%,从事QA工作的占2.97%,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0.32%。

虽然从事的行业、就职的领域不同,但IT毕业生对自己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64.69%的人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满意,11.77%的人表示非常满意,18.29%的人不太满意,只有5.26%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

近三成的人在未来一年内有跳槽的计划

面对激烈的IT产业竞争,业界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IT业界的雇主们也将面对人力资源问题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的挑战和薪金竞争力的诱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部分员工的去留。IT毕业生们由于刚刚工作,很难迅速适应lT行业的节奏,工作心态还不稳定,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

在本次调查中,有28.89%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未来的一年内有跳槽的计划,而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前景,约占42.29%;其次是薪资和福利不好,约占25.33%;9.92%的人觉得工作性质不适合,所以打算跳槽。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不够人性化的管理、没有归属感等也是跳槽的原因。

与那些准备跳槽的人相比,已经有一部分IT毕业生将跳槽付诸行动了。数据显示,有39.72%的IT大学生毕业后换过工作,这其中更有速度快者,有14.14%的人已经换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工作了。

在跳槽的原因中,只有3.46%的IT大学生是因为与上司同事的关系不好而离职走人。大多数人和公司的领导及同事相处得不错,38.22%的人表示相处得很融洽,55.22%表示相处得还可以,5.04%的人认为不大好,1.52%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紧张,很糟糕。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刘宁,毕业于某知名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对自己工作的薪水预期在4000元以上,如果再低的话他不会考虑。他说:“我觉得我的估算还是挺合理的,能够考上这样的知名学校、热门专业,说明了我的能力。经过这里的培育后,我应该具备一个相对应的市场价值。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预期太高了,但我认为这和我的毕业证成正比,我相信用人单位会有自己的判断。”刘宇还说,很多待遇不错的国有单位到学校招人,但“应者寥寥”,原因就在于国有单位2000元左右的薪水让同学们觉得偏低,不如IT外企和民营企业有吸引力。目前,赵宁就职于某知名IT外企,月薪5000以上。与赵宁的底气十足相比,毕业于某师范学院计算机系的孟菲有些低调,她说:“我最初的预期就是月薪15000元。”按照孟菲的话说,现在1500元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在当地还是不愁生活的,而且所在的公司有发展,福利也好,总的来说,“薪情”不错。

职业发展机会是择业时的首要标准

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有36.32%的被调查者择业时最看重职业发展机会,最看重培训和能力的提升的被调查者占18.80%,另有17.84%的人表示最看重单位是否有公平开放的环境,而择业时最看重薪资和福利的只占14.00%,列第四位。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少有人会在择业时仅仅因为一个公司的工资高些就一窝蜂地往上扑。目前,大学生们开始以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理性地关注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否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成了大学生们择业时的首要标准。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薪资是一时的,发展才是一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应聘者最看重职业发展机会,而企业招聘时最看重人才身上的哪种素质呢?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33.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就职单位最重视技术能力,22.10%的人认为单位最重视外语能力,其次是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分别占12.77%和12.02%,认为企业招聘时最看重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分别占8.37%和8.15%,另有2.90%的人认为单位最重视的是人品、综合素质、是否符合企业文化等其它方面。

未来职业规划:超三成的人想成为管理层,近三成的人想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学校也都开设了相关的培训教育课程。事实上,大学生在入学前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一次对自己未来职涯的方向性规划。毕业时,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为自己尽早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八成以上的人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清楚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的人只占12.50%。而且,希望将来能进入管理层者最多,有31.31%的被调查者希望将来能成为管理者或项目经理。另外,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拥有创业梦想的人所占比例也相当高,期望将来能够创业和拥有自己的企业的达到了29.09%,而实施了创业的人却只占6.60%,说明有创业梦的人中大多数都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创业。

此外,希望能够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者占18.69%,打算将来出国留学的占被调查者的6.89%,另有1.52%的人选择了专家型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者约占一半

按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然而现实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尤其是中小企业,成为劳动合同执行中的“重灾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参加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签了正式劳动合同的约占一半(50.52%),处于试用期并且未签合同的占17.89%,属于正式员工但尚未签合同的占16.84%,只签了试用期合同的占9.52%,其他占5.23%。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长短有明确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者中,无试

用期的占17%;试用期为三个月的占60.07%;试用期为六个月的占16.07%;选其他期限者占6.87%。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小毕读大学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多次获得各种奖学金。他给自己规划的第一份工作是500强企业,年薪六万以上,要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校园招聘的时候,先是有一大型国企看中了我,福利待遇都不错,发展机会也好,可我觉得它不是500强,没接受这个offer,拿它当练兵了。后来,参加了两次500强企业面试却都败下阵来……”此后,又陆续有几家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不是工资太低就是规模太小,都离他的目标有一定距离。临近毕业,小毕有点沉不住气了,不得不“委屈”自己,随便找了家他并不中意的公司上班了,带看这种“屈就”的心理,不出半年,他就跳槽了。此后的一年里,“我成了‘跳蚤族’,换了三四个单位,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了……”

与小毕相比,同样是学软件工程的李唐就要顺利得多。去年毕业时,李唐也曾在两个机会间徘徊不定――一家是大型国企,工资不高,地点也有点偏,但发展前景不错;另一家公司较小,工资比前一个要高出近千元,可是未来前景不明朗。李唐经过一番犹豫,终于去了那家大型国企。工作至今,李唐感觉心情还不错。

毕业后创业者不足7%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IT大学毕业生中,6.60%的人选择了创业。在这些IT大学生创业者中,创业公司所属行业是IT行业的占54.30%。在创办的这些公司中,53.60%的创业注册资金为10万元以下。28.60%的为10-50万元。17.80%的为50万元以上。在拥有的员工数量方面,42.70%的企业为10人以下,43.90%的为10~50人,只有13.40%的为50人以上。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一半的企业都是处在一种小作坊式的状态。

在受访者中,还有部分IT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有的企业唯一的“产品”就是CEO到处巡讲的PPT,或者是创意计划书,这样的公司员工也就CEO一人,或有几位兼职的员工。但是,这些CEO们都很有激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且特别乐于参加各种交际活动,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关于行业的看法。对于各种风险投资的会议或创业基金的选秀等场合,一般都可以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

四成创业企业年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下

在年营业额方面,42.20%的创业企业在10万元以下,33.70%的在10~50万元,只有24.10%的超过了50万元。对于在是否享受了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回答中,只有39.80%的创业者享受了创业优惠。在没有享受到创业优惠的受访IT大学生中,有如下几个主要情况:完全不了解国家对应届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了解一点,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办理相关手续;知道这个政策之后却错过了享受创业优惠的时间。

对于《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政策的通知》、《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公司法》等有关创业的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部分人可谓是一脸的茫然,有的甚至说没有听过。对于在非IT行业创业的IT大学生,还有人因为不知道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扶持政策,而选择到其他行业创业。从一系列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IT大学生对于一些十分有利于自己创业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了解甚少,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自己所处创业环境的掌握十分不系统。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创业的风险,增大了创业失败的几率。

预期赢利目标较高

在所创办企业的预期赢利时间上,受访者回答“1年以内”的占了受访创业总人数的38.60%,回答“1―3年”的占了49.40%,回答“3年以上”的只占12.00%。这组数据充分反映了IT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预期目标是比较高的。在被问到“如果预期的盈利目标没有实现,将会有何种打算”时,只有少部分人能详尽地说出实现不了目标的预案,绝大部分依然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会反问“这可能吗”。对于创业风险的预测和承受,这些受访者绝大部分是缺乏心理准备的。

其实,在外人眼中,有一种IT行业创业相对于其它行业创业容易的印象――几个年轻人,一个好的创意,一笔风投,一夜之间就股票上市,最后产生了无数富翁。公众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受少部分青年才俊在IT业创业并暴富的神话影响。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尽管IT产业在“快”中充满了机会,但神话的重演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不少IT企业在一年内就关张了。

在IT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和信息技术普及化的过程中,IT创业的机会与在其他行业创业的机会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但IT业具有整合其他市场的能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就充满了机会,关键看能否抓住,并迅速转化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受访的这些创业者中,他们都是充满了激情,都有宏伟的目标。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这些拓荒者是否具有持久的激情。正如马云所说。“只有持久的激情才能创造价值”。

受访IT毕业生的口述片段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4篇

如果一个企业的实践经验,能够成为全行业的指导规范,这势必是值得分享的事情。

中化集团实施的IT治理就是如此。作为中化集团IT治理的主导者,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彭劲松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过去几年,中化集团不断通过IT审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IT治理上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现在我们正配合审计署把这些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

2009年年底,审计署把中化集团确定为企业IT审计的试点单位,通过把中化集团在IT审计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提炼,最终融入审计署的相关指导规范中。

其实早在2008年上半年,审计署曾组织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化集团开展了信息系统审计调查。2008年下半年,审计署又组织中化集团及天津公司开展了信息系统审计项目,这是审计署第一次独立组织的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如今,中化集团凭借其信息系统审计实践,成为审计署的典型案例之一。

救火?救火!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国有骨干企业之一,中化集团业务包括石油、化工、化肥、金融以及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下属有超过100家各种类型的大小公司,在海外还有四大集团。因为这样,支撑其运营的IT系统变得异常复杂。为了确保IT系统安全运行并使业务发展更加顺畅,相应的IT审计势在必行。

目前,中化集团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承担全球各个公司业务的信息系统,其中以ERP系统为核心,包括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分销管理系统、内部门户等系统在内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和流程控制。但是要监控这些系统对信息技术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过去发生技术故障,彭劲松总是要等事故发生后才从业务人员的反馈中得到信息,而且涉及大量人员,要进行电话逐一排查,不仅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还给相关部门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就像救火队员,火势最终是可以扑灭的,但是其带来的损失却难以估量。客观环境要求信息部门人员总是要守在电话旁边,寸步也不能离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业务人员或者财务人员就会打来电话。不管是业务人员下单发生问题,还是财务部报表生成不了,或者出现更严重的账目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全集团的重大损失。

用COBIT分析决策

在审计署计算机中心辅助审计处陈剑看来,企业实施IT审计的必要性通常来源于两点。其一,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信息系统成为许多被审单位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工具,因此,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已经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逐步开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部门的联网审计,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

其二,信息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投资额度不断加大,投资失败的风险日渐成了企业难以承受之重。为了有效控制IT运营成本,更好地提升企业价值,势必需要对相关IT活动加以控制。

对于中化集团这样规模庞大的集团企业而言,遍布全球的信息系统可能处处隐藏着一些盲点,它们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隐性漏洞而发生些许意外,如果发生大的意外,将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企业的属性又决定了业务不允许被中断,并希望故障时间越短越好,越能提前预防越好。因此,如何在业务人员发现问题之前,对系统实施实时监控并预先对事故进行处理和解决,控制风险并治理好IT,是中化集团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IT治理的确有必要,它是一种完整的世界观和思维范式,它引导了企业正确的IT决策。”彭劲松说,“IT治理如同ERP一样是业界最佳实践的结晶,当然最终都需要落在具体的方法论和工具上,就像ERP最终会落在SAP/Oracle等厂商的系统产品上一样。IT治理的落脚点是通过COBIT进行表现与实施的。”

作为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框架,COBIT是一个在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中化集团CIO彭劲松在此方面无疑是走在前列的。彭劲松告诉记者,他是最早一批参加了由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基于COBIT的IT治理”培训,并获得由ISACA颁发的COBIT国际资格认证的人。

正是基于这些对IT治理的认识,彭劲松对传统信息化建设的思维范式也产生了突破性的转变。用他的话说,就是摆脱选产品、询价格、找解决方案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方法,避免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按照科学的方法,运用COBIT工具进行分析,来帮助中化集团信息技术部做项目决策。

流程分解 井然有序

然而,当彭劲松把COBIT引入中化集团后,情况的确有了改观。基于COBIT标准,中化集团把IT目标总共定义为24个流程,然后对照自身企业需要达到的效果,从中确定其中4个流程的管理为实现目标,即确保连续、管理服务台和事件、管理性能与容量、管理数据。

在整个分析和准备的过程中,每一份调研文档、每一次会议记录、每一个工作流程都严格按照COBIT的方法备案或执行。中化集团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诊治”,将以上4个流程的管理转化成了中化集团在IT系统管理方面最重要和紧迫的具体需求:其一是支持业务连续性的基本容灾能力;其二是应对日益复杂IT环境的基本治理能力,其中包括可靠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初步的网络、系统和存储监控能力,初步的企业级IT综合监控台。归根结底是要保障中化集团全球各个公司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无障碍运行。

曾经新加坡合资公司通过中化国际的一个专网账号,登录中化集团的邮件系统,随即中化集团北京总部监控图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红点。工作人员随即在监控屏幕右侧找到了发生异常的具体地点,迅速将问题锁定在新加坡公司,并确认了异常信息的性质。因为该公司具有独立的Internet出口,工作人员登录后在中化集团出现了一个新的登录端口地址,所以系统即认为是异常。换句话说,改善后的系统可以完整地处理突发的跟踪流程,即感知、隔离、诊断、采取行动、评估。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it;信息产业;前景;发展

1 什么是it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传感技术 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2)通信技术 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3)计算机技术 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在21世纪已成为各行业的公用技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信赖。 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构成系统,而信息是所有系统必备的要素。并不是电脑出现之后才有信息,我们能感觉到事物的存在,或想象出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于有信息作用于我们,大千世界有不可枚举的各种原始的或隐藏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类型存在差别,我们才得以用感官来区分不同的物质。数字化是我们现实世界走向统一的、完成自动化的根本途径。 信息化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处世哲学。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从信息上看,都是信息的产生、储存、传输、转换、处理、运算、更新、替换与交换的系统工程。能够顺利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就是信息流控制程序。 真正能做到“自动化”的,只能依赖于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系统(软硬兼施的工程)。 “数字化”是一种“自然趋势”,没有国界或“民族性”。不管谁发明它们,数字化规律性为科学所用,经过半个世纪的人类努力,它已经形成了“标准和轨道”,如同人的“手”是十个手指,用手我们可以创造世界,信息化也就是“全球化”。数字化对大众的好处,已是不言自明,它消除了信息、财富和身份面前的不平等,网络通信、远程教学、程序工具都给以均等的参与或创造的权利。 一种平民化的文化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正“姗姗而来”。导入it是一个什么过程? 从it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来看,谁都不能将其居为己有,可是当我们走进这座it城堡时,发现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王国,这里的法律、城区、街道、交通和行政管理体制早已存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地复制着这个“城堡”中的东西,我们也发现了一种自由的空间——“自定义”方式,但前后突围的空间有限,且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用已有工具进行工作。 每隔几年,这个城堡都有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工具推出,新的产品中,又增加了一些陌生的成份。it人和应用it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跟着“时尚”潮流奔腾。这就是说,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向西方it的软、硬公司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迅速裁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支配的资本或资产数量会急骤上升,对复合型、高学历、白领人才的需求会逐年提高。如果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面临如此的“数字化”,将面对严重人才短缺和人口过剩的问题。但“数字化”是不可回避的,文明层次上,它会提高生产效率;从利润上吃掉对手;军事上,意味着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

2 什么是it产业

it 这个名词,简要地说就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

3 it行业的现状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岁末年初,前程无忧网()等国内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纷纷针对2006年人才市场现状“求职指数”。昨日,记者从前程无忧网站获悉,2006年,在这些专业招聘网站登记的有效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it业就业前景令人看好。

(1)it人才荣登需求第一。

在这些需求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专业网站上全年新增职位排名靠前的大多为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占总量近30%。除了需求量大,it人才的“薪情”也在节节上涨,高级it人才的年薪都在6万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年薪10万。据专家称,根据以往经验,2006年的人才供求走势还会延续,因此预计it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不错。

(2)四类it人才最缺乏。

据“无忧指数”显示,it人才中最缺乏的是软件人才、实用技能型网络人才、系统集成工程师、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人才。

①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②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4 it行业的发展前景

1999年中国it市场总额为110亿美元。上海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it市场,1999年占整个中国it市场的26.1%。财务软件和电信市场是中国it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1999年此两方面的市场总额占到中国it市场总额的半数以上。idc公司预测,1999年到2004年,中国it市场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5.7%。目前,计算机硬件依然是it业的热点,但软件服务的市场份额呈增加趋势。电子商务尚在拓展市场阶段,尚未取代传统的行销渠道,此外,其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2000年上半年中国it市场的热点是:西部大开发意味着it业的巨大商机;加入wto后的市场状况留有悬念;与互联网有关的解决方案有增加的势头;网络(局域网和因特网)日渐流行。下半年增长速度会更快;asp和wap、宽带都是市场的新焦点。

因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it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it技能培训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IT;信息产业;前景;发展

1什么是IT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2)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3)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在21世纪已成为各行业的公用技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信赖。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构成系统,而信息是所有系统必备的要素。并不是电脑出现之后才有信息,我们能感觉到事物的存在,或想象出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于有信息作用于我们,大千世界有不可枚举的各种原始的或隐藏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类型存在差别,我们才得以用感官来区分不同的物质。数字化是我们现实世界走向统一的、完成自动化的根本途径。信息化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处世哲学。事物的运动与变化,从信息上看,都是信息的产生、储存、传输、转换、处理、运算、更新、替换与交换的系统工程。能够顺利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就是信息流控制程序。真正能做到“自动化”的,只能依赖于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系统(软硬兼施的工程)。“数字化”是一种“自然趋势”,没有国界或“民族性”。不管谁发明它们,数字化规律性为科学所用,经过半个世纪的人类努力,它已经形成了“标准和轨道”,如同人的“手”是十个手指,用手我们可以创造世界,信息化也就是“全球化”。数字化对大众的好处,已是不言自明,它消除了信息、财富和身份面前的不平等,网络通信、远程教学、程序工具都给以均等的参与或创造的权利。一种平民化的文化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正“姗姗而来”。导入IT是一个什么过程?从IT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来看,谁都不能将其居为己有,可是当我们走进这座IT城堡时,发现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王国,这里的法律、城区、街道、交通和行政管理体制早已存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地复制着这个“城堡”中的东西,我们也发现了一种自由的空间——“自定义”方式,但前后突围的空间有限,且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用已有工具进行工作。每隔几年,这个城堡都有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工具推出,新的产品中,又增加了一些陌生的成份。IT人和应用IT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跟着“时尚”潮流奔腾。这就是说,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向西方IT的软、硬公司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迅速裁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支配的资本或资产数量会急骤上升,对复合型、高学历、白领人才的需求会逐年提高。如果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面临如此的“数字化”,将面对严重人才短缺和人口过剩的问题。但“数字化”是不可回避的,文明层次上,它会提高生产效率;从利润上吃掉对手;军事上,意味着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

2什么是IT产业

IT这个名词,简要地说就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占世界IT产品或服务的比重占绝对或主导地位,可称中国为IT的“世界工厂”。中国生产的IT产品或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国的数量或价值占世界各国IT业出口总量或总额的比例占绝对或主导优势,则可称中国为IT“世界工厂”。

3IT行业的现状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岁末年初,前程无忧网()等国内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纷纷针对2006年人才市场现状“求职指数”。昨日,记者从前程无忧网站获悉,2006年,在这些专业招聘网站登记的有效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IT业就业前景令人看好。

(1)IT人才荣登需求第一。

在这些需求职位中,IT职位需求量最大。专业网站上全年新增职位排名靠前的大多为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占总量近30%。除了需求量大,IT人才的“薪情”也在节节上涨,高级IT人才的年薪都在6万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年薪10万。据专家称,根据以往经验,2006年的人才供求走势还会延续,因此预计IT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不错。

(2)四类IT人才最缺乏。

据“无忧指数”显示,IT人才中最缺乏的是软件人才、实用技能型网络人才、系统集成工程师、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人才。

①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②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4IT行业的发展前景

1999年中国IT市场总额为110亿美元。上海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IT市场,1999年占整个中国IT市场的26.1%。财务软件和电信市场是中国IT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1999年此两方面的市场总额占到中国IT市场总额的半数以上。IDC公司预测,1999年到2004年,中国IT市场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5.7%。目前,计算机硬件依然是IT业的热点,但软件服务的市场份额呈增加趋势。电子商务尚在拓展市场阶段,尚未取代传统的行销渠道,此外,其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2000年上半年中国IT市场的热点是:西部大开发意味着IT业的巨大商机;加入WTO后的市场状况留有悬念;与互联网有关的解决方案有增加的势头;网络(局域网和因特网)日渐流行。下半年增长速度会更快;ASP和WAP、宽带都是市场的新焦点。

因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IT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IT技能培训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7篇

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10/11 财年管理目标责任书

顾客导向

项目驱动

共同进步

持续发展

二零一零年七月

为贯彻“顾客导向、项目驱动、共同进步、持续发展”的公司管理思路,做好“了解需求、抓准问题、找对 方法、积极配合、有效解决”的职能支持与保障工作,以确保华南区域 10/11 财年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现 确定新世界中国地产华南区域与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10/11 财年管理责任书如下:

7、 组织与管理优化 会议支持

流程与信息专题工作的讨论与决策,并跟进相关会议决议事项的落实,决策事项的跟进率为 100%。 建立和完善部门档案电子平台,将部门相关文档进行归类整理,方便存放和查阅,并指定专 人负责定期整理和维护。

例行 2010.10.30 半年 1 个 半年 1 个

8、 知识总结和案例 分享

总结日常电脑、设备、网络维护过程中的案例至少 2 个,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促进 IT 日常维护水平的提高。 总结信息安全的案例至少 2 个,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促进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保障 水平的提高。

一、 重点工作计划和行动措施(围绕五大职能展开)

工作计划 1、提升日常 IT 系 统对业务的支撑作 用 行动措施 措施一: 黑莓手机电子审批功能的开发。通过黑莓手机实现休假、出差、事务应酬、采购 等相关业务的电子申请与审批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效率和移动办公能力。 措施二: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配合人力资源与行政部自主开发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 使整个区域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系统、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 措施一: 目前各项目在防火墙和防病毒方面比较薄弱,网络安全性需要提升。10/11 财年将 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优化。 1) 2) 2、 进一步加强网络 及信息安全 3) 10 年 7 月份完成各项目公司网络及信息安全优化方案; 10 年 12 月前,完成广州地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实施工作; 11 年 6 月前,完成异地项目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实施工作。 2010-9-15 2011-6-30 2、推进设计管理 系统建设 3、推进成本及采 购系统建设 完成时间 2010-9-30 2010-11-30

二、 专项工作

工作事项 1、推进区域级物 业管理系统建设 衡量标准或输出成果 推进区域级物业管理系统建设,通过业务梳理、总结和优化,打造区域物业管控及业务支撑 平台。 通过解决设计资料管理这一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为契机,充分总结新世界过去在设计业务管 理方面的经验,并借鉴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对设计管理业务的梳理、总结与优化,并在 此基础上完成设计资料管理部分的 IT 系统实施工作。 由业务部门主导,在充分总结公司过去在成本及采购业务方面的经验,适当借鉴行业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全面业务梳理及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 IT 系统的支撑和实施工作。 完成时间 2010-2-1

2011-6-30

措施二: 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管理规范》及《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在公司的宣讲和 落地,提高员工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切实推动公司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 措施三: 本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思路,进一步从意识、行为习惯、管理体系上去加 强信息安全工作,找到检查点,形成自检互检,公司监督检查等例行机制,使信息安全工作 真正得到落实和加强。 措施一: 租售升级系统的推广工作。基于业务需要,配合营销中心完成销售升级系统在华 南区域的推广工作。 1) 2) 8 月份完成东方项目和惠州项目的推广及项目应用工作; 12 月前按业务需要完成区域其它项目的销售升级系统的项目应用工作。

2011-6-30

三、 团队建设

2011-6-30 工作事项 衡量标准或输出成果 通过加强部门内部培训,培养部门员工一专多能的能力,无论是网络、系统还是办公设备, 软件开发都能具备交叉技能。 2010-12-30 提高团队业务能 力及凝聚力 通过参与各类重点 IT 项目,逐步培养部门员工具备独立的承担一定中大型项目的牵头能力。 除了技术能力外,要进一步培养员工的文字能力,要具备编写相应管理办法、制度流程和操 作指引的文字能力。 逐步引进和加大学习业界关于管理优化的咨询的这一方面的思维、方法论和工具。 2010-12-30 人员流失率 控制在 10%以内 备注 例行 例行 例行 例行 例行

3、加快 IT 系统在 华南区域的推广力 度

措施二: CRM 客服系统华南区域推广。基于业务需要,配合客户关系部完成 CRM 客服系 统在华南区域的推广工作。 1) 2) 在 8 月份完成新凯公寓的 CRM 系统推广。 在 10 年 12 月前,按业务需要完成其它异地项目的推广。 2010-12-30 例行

措施一: 逐渐培养和建立长期 IT 办公设备租赁及采购供应商,使其能为公司提供更优质的 租赁和设备供应服务,并缩短租赁和采购周期,提高配置效率。 4、提高 IT 办公设 备的配置与保障能 力 措施二: 对电脑等常用办公设备要有配置预见性,并保持一定的库存储备,实现员工入职 2 天内电脑配置到位的目标。 措施三: 进一步加强各类 IT 办公设备的巡检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巡检,每月进行一 次日常巡检,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调整,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提高 公司的办公效率。 5、 进一步加强对区 域流程及管理优化 的支撑力度 6、 进一步完善部门 管理制度和操作指 引 进一步帮助区域的管理优化, 重点加强对流程、 操作指引以及围绕此的能力建设和意识建设, 从引进培训课程,亲自主导部分培训,引入工具方法,并重点参与一些优化项目的推进工作。 措施一: 完成部门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标准制定工作。包括《计算机软件安装标 准 2010》,《IT 办公设备技术标准》,以保证工作执行的安全性,避免由于个人经验缺乏对 工作造成的影响。 措施二: 完成部门核心业务相关的操作指引工作。包括《数据库备份管理操作指引》,《网 络安全标准及管理操作指引》,以提高部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 其他说明 1、此管理目标责任书有效期自 2010 年 7 月 1 日至 2011 年 6 月 30 日。 2、此管理目标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

例行

发约人:新世界中国地产华南区域

2011-6-30

受约人: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助理区域总监: 部 长:

区域总监:

2010-9-30

2010-12-30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8篇

70后占主导学历稳步提升

近10年来,信息化在中国企业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CIO群体也日趋年轻化。中国信息主管网连续6年对中国CIO群体的年龄结构进行跟踪调查,发现30~40岁年龄阶段的CIO在这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CIO中,30~39岁年龄阶段的CIO占总人数的比例达45%,与2012年的数据基本持平。占比居第二位的年龄阶段为29岁以下,这个年龄阶段的CIO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9%。由此可见,70后仍然是CIO群体中的主力军,而80后也已经开始走向台前,成为企业技术核心。此外,根据调查发现,40~49岁的CIO占调查总人数的19%,50~59岁的CIO占比达6%,60岁以上的CIO占比为1%(见图1、图2)。

综合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的集中调查可以发现,IT行业缺乏“头发花白的人”这一事实无法掩盖,年轻群体依然在CIO群体中占据主要位置。

CIO的受教育情况也是中国信息主管网历年来调查关注的一个方面,尽管CIO职位与专业背景关系不大,但是大多数CIO们认为“入行”靠的是学历和专业这两块“敲门砖”,综合历年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CIO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并且学历一直在稳步提升。2012年,参与调查的CIO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89%,2013年也稍有提升,参与调查的CIO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91%,其中,本科学历占62%,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7%,博士研究生学历占2%(见图3)。

缺乏统一、可行的标准

从目前来看,国内CIO还是一个与信息化有关的“热门名词”,一些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尝试,也还沿用着“信息/计算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总监”、“信息管理部经理”、“信息技术部经理”、“IT经理”……这样的头衔。

综合中国信息主管网6年来的调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CIO的地位还远没有确定,更多的仍旧还停留在技术支持层面,目前在国内拥有CIO这个头衔的人并不是很多。同2012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企业内部行使CIO管理职能人的大多都在沿用着“计算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IT经理”这样的头衔。在参与调查的CIO中,拥有“信息中心主任”头衔的占比达20%。此外,24%的头衔是“IT经理”、7%是“IT总监”。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为“其他”头衔的比例为3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真正被称为“CIO”头衔的仅占11%的比例,尽管这个数据比2012年的10%占比稍有增加,但是拥有“CIO”头衔的受调查者比例仍然比较低(见图4)。

经过中国信息主管网对业界数据采集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地把CIO群体职业化,在国家和社会这个层面、企业管理体系中,均没有形成对CIO制度的定义和内行的统一认识,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健全的CIO机制。

尚未拥有管理阶层的实质权力

CIO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很多管理的职能,CIO应该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决策的核心成员,但在现实中大多数CIO尚未进入决策层。在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所做的调查中,我们继续关注了CIO是否拥有管理阶层的实质权力的问题,调查显示只有26%的CIO能够作为高管真正地主导企业战略的制定,仍有高达64%的CIO表示能够参与IT投资战略讨论但并无决策权,10%的CIO感觉自己只能行使实施权。这两个数据说明,中国企业的CIO的地位普遍还较低,企业里存在着CIO被空置、企业信息化的决策权被分散到其他部门的情况,作为信息技术方面的最高领导,CIO们能够直接进入企业高管层(即所谓“班子成员”)并参与高管决策的比例依然较低。不过相比2012年中国信息主管网调查结果,CIO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见图5、图6)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CIO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处于执行者的角色。在对CIO所做的日常工作的调查情况看,有高达58%的CIO在执行企业决策和负责项目运行,与2012年的57%基本持平;负责应急处理迫切需解决的IT问题的CIO占比达15%;负责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沟通的占9%,这表明有82%的CIO仍然无法执行企业信息化的决策权力,CIO需要从技术角色提升到管理制度和战略角色等层面,这正是目前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准备的(见图7)。

半数CIO年薪在11~50万元

2012年,中国信息主管网在对CIO年薪的调查中发现,在前几年调查中被认为“廉价”的年薪10万元以下的CIO占比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并将一直霸占的首位让给了年薪11~50万元的CIO的占比。2012年年薪达11~50万元的CIO占比首次达到50%。

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继续关注CIO年薪整体的变化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年薪达到11~50万元的CIO占比达到52%,比2012年稍有提升,年薪达50万元以上的CIO占比也有所提高,达到7%。

参与调查的年薪10万元以下的CIO下降到41%,同去年的44%相比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同历年来的调查相比,CIO的年薪保持小幅提升状态,但是提升情况并不明显(见图8、图9)。

通过调查可见,年薪在50万元以下的CIO占比达93%,总体而言,与企业高管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相比,中国CIO们的薪酬待遇依然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

在职时间最多的仍为5~10年这一区间。在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对CIO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CIO在职时间分布最多的仍为5~10年这一区间,占参与调查CIO的47%,较2012年的36%有所增加。在职时间分布在1~4年的占比达23%,在IT行业从业10年以上的达到20%,较去年的19%有所上升。(见图10、图11)

调查结果表明,约六成参与调查的CIO都在现任岗位上就职长达5年以上,其中在IT行业从业10年以上的占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多数是企业IT岗位的资深员工,他们既具有企业的业务运营知识,也具有丰富的IT知识,他们为本次调查报告提供了专业和可靠的数据。

职业发展目标明确

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对CIO职业发展预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35%的CIO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成为业务部门负责人;想要成为副总裁乃至更高职位的CIO占比为14%;而以企业咨询顾问为职业发展方向的CIO占比为16%。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CIO的职业发展定位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向业务层面扩展,争取进入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大多数CIO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定位,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仍有20%的CIO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明确(见图12、图13)。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IT部门已经独立运作,成为企业内部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总体来说,近半的CIO在国内的地位还不高,确切点说还不是货真价实的CIO,只能算是“准CIO”,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那么,在现实中,影响CIO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在2013年中国信息主管网的调查中,21%的CIO表示自己对业务部门的知识了解不足是重要的职业发展制约因素,有20%的CIO表示技术更新速度远高于企业所需水平影响着职业发展,而有27%的CIO表示企业高管对IT部门的工作配合不足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社会对CIO的作用认识不足、职业发展机会有限也是影响CIO职业发展的因素(见图14)。对于CIO应具备哪些能力,我们的调查主要从企业整体业务把握能力、IT专业知识、管理与领导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等几个角度入手。对此,在调查中排在最前面的的是领导能力,26%的CIO表示在工作中自己最需要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23%的CIO表示整体业务把握能力非常重要,18%的CIO认为组织协调能力很重要。另外,我们发现现在很多的CIO并不是IT技术科班出身,很多都是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转来的,这部分受调查者对自己的业务知识普遍有信心,而对IT专业知识倍感不足;而IT出身的CIO对业务的认识自觉不足(见图15)。

总结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CIO与CEO的观点正在愈发趋向一致,均为高度重视受聘人员的洞察力、职业技能与客户,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其首要任务。

同时,中国CIO格外高度重视数据的运用,尤其是主数据管理、数据仓储和客户分析,并相信商业智能和业务流程管理等应用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CIO注重支持和促进业务创新和企业管理转型,快速响应不断复杂的外部环境,并相信不断提高的IT灵活性是有助于企业在快速变化和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获得成功的。

并且,他们正愈发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业务创新与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寻求在业务中充分发挥IT价值的机会。相信随着中国CIO整体认知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将越来越大,而未来中国企业与社会也将加速进入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

当然,在我国具有完整意义的CIO还不多,这样的现状不容回避。但令人欣慰的是CIO角色和职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引起注意。

应该说目前国内业界对于CIO职责的认识正逐渐明晰化,业界普遍认为CIO应该担负的主要责任在逐步增多,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逐年提升。其中包括:正确规划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所需信息,参与制订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有效地管理信息技术部门;推进公司的知识管理;维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了解业务部门需求。

在这些责任的基础上,CIO们迫切希望享有企业的战略决策权和IT投资权,遗憾的是现状不容乐观。CIO这样一个业务加IT的复合型人才确实对个人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培养一支完全合格的CIO队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观点

■三一重工总裁助理兼流程信息化部副总监、CIO 何宗东

中国CIO群体形成还不久,甚至说还未发展成熟,而在CIO职业的发源地―――美国,已在谈论CIO的升级版CDO了,也即Chief Data Officer。

it行业半年工作总结第9篇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发动机”)虽然远离哈尔滨市区,周围看似郊区,但厂区内却丝毫没有老国企的迹象――绿色的塑胶操场、弧形的观众看台、新建的大门上师傅们正在雕刻着图案,一派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景象。

东安发动机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的研制生产基地,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自1948年建厂以来,东安发动机已累计生产、修理、研制数十个机种15000多台套航空发动机、6000多台套直升机传动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选用了东安发动机的4台地面燃机,它类似于列车电站,不仅可移动,而且效率很高。

跨越体制壁垒

孟广军是哈尔滨东安发动机的信息化负责人,其职位是“信息档案中心主任”,类似于信息中心主任,全面主管信息化项目的推进。但是,IT规划、信息化项目立项、选型等工作却由规划发展部负责,具体的实施细节由孟广军所在的部门负责。这种组织架构确实很少见。

当前,公司领导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性,在组织架构上也正在进行改善。公司专门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直接主管孟广军所在的信息档案中心,以后所有的信息化项目都要由信息档案中心统筹规划,“相比以前而言,无论从管理上、实施上,还是从信息集成上,都将有显著改善,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孟广军说。

“我们已经认识到以往在组织架构上的弊端,并已经着手进行了改革。这些年来,IT部门的地位是在逐步上升的。”孟广军说,“以往,IT部门是叫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隶属于工程技术部; 后来,公司把IT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信息档案中心; 如今,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孟广军可以直接向公司总工程师汇报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说,IT部门的地位直接决定着该企业信息化的成败或者信息化效果的好坏。如果IT部门只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种”,没有任何管理层面的地位,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变革,背负着体制枷锁的信息化建设难以成功。

实用为先

孟广军从2003年开始接手信息化工作。这么多年来,IT部门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扎扎实实地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可以说,东安发动机的信息化基础较好。

从2003年至今,东安发动机已经实施了OA系统、财务系统、PDM系统、DNC(分布式数控)、半成品库房管理等; 今年下半年,还将实施MES系统。

2004年,投资较大的PDM系统上线,一期实现了60个点的部署实施,将设计人员全都武装起来; PDM二期正在扩展实施,主要是在PDM一期集成CAD/CAM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实施MPP(Manufacturing Process Planning,制造过程规划或工程制造过程管理系统),其功能不仅为工艺技术人员提供工艺过程快速生成编辑工具,而且具有更强的制造资源管理和工艺知识管理的能力,目前已经完成需求分析及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MPP在国内应用较少,在谈到为什么没有购买国内的CAPP软件,而是购买了国外的MPP时,孟广军表示,“我们看中了MPP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使用它可以生成工艺结构树,生成后续的各种生产经营报表,包括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设备等制造资源管理、工作流管理等; 不足之处就在于界面不是很好,对此我们进行了二次开发。”PDM二期完成后,将形成从设计到工艺的产品全部制造技术准备阶段的数字化管理。

除了引进软件厂商的套装产品外,东安发动机还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自行开发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系统。譬如: 全公司范围内实施的计量器具的ERP管理系统,IT部门用了半年的时间开发出这套用于计量中心的信息系统。基于公司园区网络和人员权限的管理,计量中心可实时收集遍布公司各个计量站点计量器具的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此外,还有工具管理、半成品库房管理、资料借阅管理等系统,都是非常实用的,对于提升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孟广军说。

在东安发动机,刀具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每个刀具的价格都很昂贵,大约三四万元。在人工管理时期,都是粗放式管理,整个工厂总共有多少刀具、哪些刀具紧缺需要购买、哪些工具富余,这些情况都没人能说得清楚; 甚至有些工人退休后把刀具拿回家,都无法查出来。使用信息系统后,企业不仅实时、准确地掌握了各类刀具的使用情况,而且还有利于领导决策,譬如哪些刀具供应紧缺需要购买了; 有些型号的产品在研制阶段,就可以进行前期的工具准备。所有这些数据在系统中全都一目了然,

走出“孤岛”谜局

如前文所述,多年来,东安发动机实施了很多信息系统,但所有这些系统都是“零打碎敲”的,缺少整体规划性,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系统整合。

在记者到东安发动机采访的同时,用友的工程师也在,他正在与财务部门商讨成本核算等业务。在被问及财务系统的使用情况时,孟广军并不了解,他说: “这得去问财务部门的人,我不太清楚。”IT部门不参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项目,这必然会造成“信息孤岛”。

让业务部门的人牵头来搞信息化、充分调动业务部门的热情,这种做法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一定要有个前提――要在IT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实施,任何项目IT部门都不能撒手不管。不能让业务部门“独权”,否则定然会产生“业务孤岛”或“信息孤岛”。

譬如说,财务部门要进行成本核算,他们需要BOM数据、工艺路线、工时定额、材料定额等,也就是工程数据和生产数据,而所有这些数据都存在于PDM系统中。如果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财务部门就可以很轻松地由PDM系统中方便地获取数据,实现成本核算、全面预算管理等。

“企业要提高竞争力、要做大做强,既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管理创新,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和进行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集成,正是这两大创新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这两大创新的有力工具。只有实现工程设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的集成,才能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孟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