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5 23:00:29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1篇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117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坐落在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总建筑面积为97069平方米,拥有门诊、内科、外科、干部保健病房等4座大楼,共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年门诊量为203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7.34万人次。山东省立医院现拥有在编职工2262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760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共80余人。该医院设有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66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和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2个医学研究中心,以及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等18个特色诊疗中心,拥有国内首台PET-CT机、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国内一流诊疗设备900余台,是山东省规模最大、业务最全的综合性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是该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在樊忠、王海波等几代名医的探索与努力下,该科室现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耳鼻喉专业学科,其先进的诊疗技术在国内外均具有很高的声誉。该科室对慢性中耳炎、气道食道异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面神经疾病等常见病的有效治愈率超过95%,病人的满意度超过99%。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97张,年门诊量为11万人次,年住院人数为6000余人,年手术量高达5000余台次。该科室在听力重建、耳神经与侧颅底的外科手术、面神经疾病的诊治、鼻前颅底肿瘤及喉癌和颈部转移癌的手术切除、多种组织瓣的修复重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一些特色诊疗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海波医生简介:王海波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西院院长、耳鼻喉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委、中国民政部助听器及助听设备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主委、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国际会员、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会员。王海波院长擅长做听力重建术、眩晕的治疗手术、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半面痉挛的颅内手术、三叉神经痛等颅底肿瘤的治疗手术等。

樊兆民医生简介:樊兆民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耳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樊兆民主任作为国内一线耳科学专家,在显微耳外科、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等领域的诊疗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擅长诊治急性中耳炎、耳聋、眩晕、耳鸣、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吞咽神经痛、耳畸形、耳及颅底肿瘤等,尤其擅长耳神经外科及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治。早在1983年,樊兆民主任就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颅中窝径路面神经全程减压术。迄今为止,他已成功治愈此类患者1000余例,居全国首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坐落于“世界泉水之都”济南,毗邻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出国人员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设有22个行政部门,5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6个研究所及12个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30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570人,拥有中级、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082人,博士生导师74人,研究生导师19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3人,属于部级、省部级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此外,该医院还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两台高档16层螺旋CT、德国神经导航系统、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亚洲首台GE公司生产的双梯度3T磁共振、国内首台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R、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以及省内首台以色列生产的胶囊式内窥镜,总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59年,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德恩教授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心血管内科诊疗中心,在国内外均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张运医生简介:张运医生现为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教育部和卫生部心内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张运院长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获得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诊治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张运院长主持并完成了“863”项目课题、“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1部,曾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高海青医生简介:高海青医生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业务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药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矿与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中国无创心功能研究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特邀评审专家、山东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主委、山东省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专委会心血管疾病防治学组组长、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海青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经常组织和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嘉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5年,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全、业务水平最高、教学实力最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山东省省内惟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该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占地面积为187亩,总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总资产近12亿元,固定资产为5.89亿元。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绿色医疗环境放心医院”、“全国模范中医医院”、“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设有41个临床及医技科室,40个专病门诊,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省重点专科及学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6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95人,博士生导师27人,研究生导师1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由当时的3名中医师在建院后不久创建的,他们以传统的正骨手法治疗单纯的四肢骨折、脱出,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努力发展,现在该科室已发展成拥有创伤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病科、小儿骨科及骨显微外科等5个亚级科室,4个住院病区的大型骨科诊疗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诊疗范围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老年增生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四肢畸形、四肢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四肢骨折脱位、各种开放性损伤及脊柱骨折脱位所致瘫痪等。

徐展望医生简介:徐展望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脊柱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山东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副主委、山东老年学会脊柱关节专委会副主委、山东医学会脊柱学组副组长。徐展望主任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擅长诊治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失稳、颈椎病、间盘源性腰痛、脊柱骨折脱位、颈胸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症、脊柱滑脱、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等。

毕荣修医生简介:毕荣修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创伤专委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副主委、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委员。毕荣修主任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四肢骨折、脱位的闭合整复外固定及手术治疗、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畸形愈合的矫形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和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及复杂性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医院神经外科

总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负责全军区机关和驻济部队的医疗工作,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病人。总医院坐落在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济南市金牛山南麓(天桥区师范路25号),该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临床学科齐全,专科优势突出,医疗设备先进,就医环境优良,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该医院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爱民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婴医院”“等光荣称号。总医院现设有53个临床及医技科室,7个全军医学专科及10个全军专科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13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4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1人,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8人。近年来,该医院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双梯度1.5T核磁共振、320排螺旋CT、超声伽马刀、三维超声设备、双向数字剪影X光机、后装治疗机、直线加速器、超级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多弹头自动导航RF肝癌治疗系统、高压氧舱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基因扩增仪、血细胞分离机等,总价值高达3.5亿元人民币。总医院神经外科是全军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该科室已成为具有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梯队和雄厚技术力量的特色科室,特别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脑脊髓肿瘤的诊治、癫痫及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2篇

骨科

301医院骨科是部级重点科室、全军“重中之重”学科,是全军最大的骨科诊疗中心,担负着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重任,同时也面向社会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疑难、危重患者。该科室下设有关节外科、关节镜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外科、运动医学科及基础研究科等亚级科室,共设有床位200余张,拥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5人,医学博士26人,年门诊量高达20余万人次。该科室擅长诊治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脊柱侧凸、骨肿瘤等各种骨关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尤其擅长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等手术。

王岩医生简介:王岩医生现为301医院骨科主任、骨科专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华裔骨科学会秘书长、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副主席、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副主委、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岩医生曾先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拉斯维加斯国际脊柱外科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创伤中心、德国法兰克福风湿病中心等多家国际一流医院进修,曾多次圆满地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及手术治疗任务。他擅长诊治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脊柱侧弯等各种关节外科疾病,尤其在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卢世璧医生简介:卢世璧医生现为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组长。卢世璧教授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人工关节、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工作,同时率先运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的实验研究,并建立起国内首个冷冻干燥骨库。他擅长诊治老年骨病、骨质疏松、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及肢体畸形、发育性和代谢性骨病、原发性及转移性骨肿瘤等各种疑难复杂性骨科疾病。

肝胆外科

301医院肝胆外科是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承担着有关肝、胆、胰、脾疾病的医疗、教学及科研任务。该科室拥有包括腹腔镜、微波刀、超声刀、射频治疗仪、冰冻治疗仪、碎石仪、十二指肠镜等国际顶尖的诊疗器械,擅长诊治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狭窄、重症胰腺炎、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肝癌、高位胆管癌、胰腺癌等各种肝胆外科疾病,尤其擅长做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胆道内支撑引流术及各种疑难复杂性胆道病变、肝癌、胰腺癌的微波、射频及冰冻治疗。目前,该科室拥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

董家鸿医生简介:董家鸿医生现为301医院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国际消化外科学会执委、国家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常委。董家鸿教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肝胆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是我国肝胆外科及肝脏移植领域的专家。他擅长诊治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胆管损伤及各种肝、胆、胰腺肿瘤。

黄志强医生简介:黄志强医生现为301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军医进修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资深专家、中华外科学会资深顾问。黄志强教授1944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肝胆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历任西南医院副院长、全军肝胆外科医学专科中心主任等职务。他擅长诊治各种疑难复杂性肝胆疾病。近年来,黄志强教授主编并出版了《胆道外科》、《外科手术学》、《黄志强胆道外科》、《肝脏外科学》、《创伤治疗学》、《当代胆道外科学》等16部肝胆外科领域的权威著作,共计1200余万字。黄志强教授在胆道外科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全球外科学界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同行们都尊称他为“胆道之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部级重点科室、全军耳鼻咽喉重点专科实验室,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泗长教授、杨伟炎教授等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该科室目前已成为我国一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及研究中心。目前,该科室下设有耳外科、耳内科、耳显微外科、鼻科、头颈肿瘤外科、颅底微创外科、咽喉嗓音外科、损伤修复及整形外科等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近200张,拥有在编职工58人,其中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20人,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15人,博士后导师4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年门诊量高达20万人次,年手术量达5000余台。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擅长诊治各种耳聋、耳鸣、眩晕等内耳病及咽喉、鼻部、头颈部肿瘤,尤其擅长做内耳开窗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听觉植入术、听神经瘤切除术、鼻部肿瘤切除术及咽喉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杨仕明医生简介:杨仕明医生现为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听觉植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国家人工耳蜗技术指导专家、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科分会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专家委员会主委。他擅长诊治传导性耳聋、遗传性耳聋、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各种耳科疾病,尤其在耳聋的外科治疗、听力康复、听觉植入手术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韩东一医生简介:韩东一医生现为中国人民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委、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委员会主委、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韩东一教授毕业于301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曾赴日本关西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进修。他擅长诊治各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病症,尤其在诊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外耳中耳先天畸形性耳聋、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症、颈静脉球体瘤及外耳、中耳良恶性肿瘤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肾病科

301医院肾病科是部级重点科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肾病诊疗中心之一。该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06张,年门诊量高达4万余人次,下设有专科门诊、病房、血液净化中心、IgA肾病(自身免疫性肾病)特色诊室、老年肾脏病诊室及肾脏病随访中心等6个亚级科室,其中IgA肾病特色诊室以慢性肾脏病的诊疗及肾衰透析替代性治疗为特色,年收治肾病患者近3千例,年完成肾活检1千余例次,同时建立起拥有1万余例临床、病理、基因资料的数据库,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肾脏病临床诊疗及科研基地之一。该科室研制的“肾乐胶囊”和“肾华片”两种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轻微、疗效显著等优点,曾作为中医药优效品种入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该科室的血液净化中心拥有国际顶尖的血液净化设备80余台,能够开展包括血液透析、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各种国际上先进的诊疗项目。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3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金大地,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留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脊柱骨病外科主任、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国家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广东省“五个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际内固定学会(AOI)、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关节外科学组委员,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关节外科杂志》等编委。1992年被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在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领域造诣颇深。在国内率先开展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直接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率先开展脊柱结核渗出期的一期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提出了新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率先在国内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部级基金12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

科研成果:

1、“脊柱内固定术的推广应用及新型脊柱内植入物的研制开发”-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

2、“颈椎外科几种内固定的临床与解剖学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1年;

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骨修复和骨改建中的作用及机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促进骨修复及其机理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

5、“罕见巨大副神经节瘤抢救手术成功”-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997年。

2、赖新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赖新生,男, 福建武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在山东医学院医学系任教,1984年至1990年在广州中医学获医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系党总支书记,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针灸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等、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对针灸治疗脑病,针灸对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调节研究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国内开展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理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擅长补泻手法及子午流注针法,近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厅局、校级科研课题共十余项,其“针灸治疗1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颈部穴位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虚模型微量元素与助阳方药调节作用”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病症关系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承担卫生部科学研究课题“华伦夹脊穴镇痛效应及机理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省中医药局“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

3、柴家科

柴家科,男,总医院304临床部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52 年 5 月生,1979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304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中华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烧伤与整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烧伤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华烧伤杂志》《医学杂志》《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人民军医》编委,《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烧伤整形外科杂志》《北京医学》审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总后“科技金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烧伤整形专业20余年,基础理论扎实,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烧伤代谢、营养、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免疫、氧自由基损伤、皮肤储存、皮肤组织生物工程、功能康复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较系统地研究了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发展的规律,率先提出符合烧伤临床实际的脓毒症诊断标准,研究总结出了烧伤脓毒症防治综合措施,使我国脓毒症的临床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率先应用血仿膜吸附无肝素血液透析为烧伤脓毒症并发高钠血症,尤其伴有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创造性地开展了皮瓣应用的新途径,组织缺损修复的新方法,如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头颅、颜面电烧伤创面,指固有动脉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等。20年来,他参与或负责救治烧伤病人5000余例,总治愈率达99.8%,LA50为99%,Ⅲ°烧伤面积LA50为90%,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水平。

4、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4篇

他师出名门,大医精诚,移居香港后,为了推动香港中医骨伤、整脊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百年来香港作为英殖民地,中医骨伤、整脊科长期处于落后现状。他暗下决心,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治病救人,以弘扬中医骨伤科的理想成就辉煌。

他不断自我增值,海纳百川,努力吸收名家、学者的经验和智慧,他和而不同,形成自己特色的中医骨科整脊疗法,临床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整治颈肩腰腿痛与脊柱相关病方面,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给所谓“疑难病症”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人物简介】

良先生于1984年创办了“香港中医骨伤学会”任创会会长,并连任会长、监事长、首席常务会长至今。2007年又创办了“香港中医整脊学会”与会立“香港中医整脊学院”任创会会长和学院总监。2009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整脊诊疗指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被推选担任“国家健康养生促进工程”副秘书长。良博士目前还担任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总监、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会长、第43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授予“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2008年被世界杰出华人慈善基金会评选为“世界杰出华人”。

师出名门 妙手仁心

推开诊所大门,映在眼前的是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合会赠送的牌匾,上面有耀眼的6个大字“为人忠,为医良”。在大厅正中,挂着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九届全国政协前副主席安子介及其夫人亲自敬赠的“仁心仁术”牌匾。在医师右上方,是香港中华总商会汤秉达前会长和多位社会名人联名赠送的“良医也”牌匾。这些社会贤达名人对良医师的尊重和赞扬,也正是对良博士在医术和医德上的真实写照。

良博士于1984年创办了“香港中国骨伤治脊学会”并任创会会长。1993年正名为“香港中医骨伤学会”并10年连任会长、监事长、永远会长、首席常务会长与永远荣誉会长至今。目前有1600多位会员。2007年9月又创办了“香港中医整脊学会”与会立“香港中医整脊学院”任创会会长和学院总监,目前有200多位会员。2009年11月被推选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整脊诊疗指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3月被任命“国家健康养生促进工程”副秘书长。然而这一切成就,都是源于几十年前的一个机缘。

几十年前,在中国福建省的福州市,有一个小孩,他活泼好动,生活十分快乐。但有一天,正在运动的他,不小心扭伤了右手腕,导致骨头移位,手当时就肿起来。虽然经过西医服消炎止痛药和中医推拿敷药,但三个星期下来,病情却毫无好转,手腕更是肿痛得彻夜难眠,甚至连挟筷吃饭都不能。

小孩的祖父,本身就是内科中医,在当地也有名气,但面对孙儿的病情,却也是毫无办法,当真是急在眼里,痛在心里。眼看着小孩的身体一天天瘦下来,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在治疗中医骨伤科方面,口碑载道。这位老中医住在乡下,需要走路四个多小时,趟过泥泞的小路,这中间小孩更是痛得无法想象。

到了中医家之后,老中医慈祥地摸了摸小孩的头,笑呵呵地说,没事,只不过是手腕半脱臼了。小孩心想:“你说的那么轻松,我现在可是手都不能动。”哪知道,这位老中医只是用手轻轻拿掐,然后轻巧地一旋一拉,听到“啪”的一声,关节就复位了,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回到家里马上就可以挟筷子吃饭了。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试想:连续三个礼拜与疼痛相依相伴,这是多么刻骨铭心啊!这件事情让这个小孩记忆深刻,不仅仅是痛彻心扉的疼痛,更有那老中医神乎其技的医术,让他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医生,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帮人解除痛苦的医生。

这个小孩他叫良,而那位老中医,就是中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国宝级骨伤科大师林如高先生,也是良博士的启蒙恩师。

敬爱的总理曾亲自批示,指明要把“林如高的医疗经验整理出来,留传后代,为人民服务”。因此福建省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是中国早年唯一用医师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医院。

作为林如高先生的入室弟子,青年的良一直跟从恩师临床学习,得到恩师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在大量的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融会贯通,不仅习得精湛医技,还深受恩师“医道万千,德为先”高尚医德的影响,照亮了他向着立志的方向,奋斗终生。

博纳百川 和而不同

良博士的神奇双手,法从手出,手随心转,愈人无数,成就一代名医,受世人所尊重。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中,他刚刚从内地移居香港时,当时的香港,在港英政府统治下,中医的地位远远不如西医,中医骨伤科、整脊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尤其是由于中医没有专业地位,中医骨伤科只是下九流的行业,被称做“跌打师傅”,多在横街窄巷内开业,医馆简陋,不被人尊重。面对着一盘散沙似的中医骨伤科行业现状,良博士痛心疾首,大家这样一直保守下去,谈不上交流,又何来进步可言。要使中医骨伤科走向专业并受到香港社会认同,就必须组织中医骨伤科学术专业团体,有系统地自我提高中医骨伤诊疗技术。在当时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良博士毅然带领同道们创办了香港百年来第一个中医骨伤科专业学术团体,在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他努力地提升自我,先后到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学习,并不断到内地拜访名医师虚心学习,如中国中医研究院,段胜如高级骨科教授,颈椎病柔整法倪文教授,总医院的魏征、龙层花教授等。经过诸多名家指点,良博士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师承前辈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新的“治脊理筋”疗法。将传统的中医正骨推拿、内科点脉及按摩针灸有序糅合在一起,再配合现代医学上的脊椎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原理,传统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既矫正错位脊椎,又治疗椎旁软组织损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骨科治疗体系。

良博士对医学的不断创新、不断追求,也使得他在不断的自我增值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和成就,被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院士,成为华人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师。

而由于对传统中医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又被世界传统卫生组织授予“国际医药杰出学者”称号,获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人类自然医学辉煌成就奖”,并荣获联合国第43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

此时的良博士在中医行业当真可谓荣誉满身,硕果累累。

弘扬中医 医者医心

作为名医传人,良博士行医三十多年,始终抱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解除病患,造福世人而精勤耕耘,可谓呕心沥血,他亦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重任――弘扬中医,推广国粹。因此,在事业之余,他亦热心参与到社会服务的活动中,创立多个团体组织并在其中担任要职,行业内的相关医学活动,几乎都可以看到他忙碌于其中的身影。

他创办学术团体的目的,旨在提高中医地位,改变中医骨伤科不被人承认、认可的局面,也使人们认识到脊柱健康对人身体的影响,宣传与提倡‘脊椎健康应从幼做起’的健康新观念,加强中医整脊学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整脊技术优势。

他说:“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就我们传统中医骨伤科来说,我们的中医整脊学,就有3500多年历史了,从黄帝内经开始,只不过我们的中医骨伤科并没有从中医里面独立出来,自成体系,而这在外国人看来,就好像变成中国没有整脊学。”

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故事,良博士由此娓娓道来:之前一般认为,整脊学应该是美国在150多年前发明出来的,是外国人的专利,并普遍认为中医不能做整脊。因此,当一位中医去美国开馆行医,做中医整脊治疗,会被指是侵犯美国的知识产权,是犯法的,并引发一场官司。这位医生只好回国求证,究竟中国有没有整脊学,这已经关到一个国家医学发展问题。因此,以韦以宗教授为首组成的专家团,开始从浩瀚的中医文化中,引经据典,逐次挖掘,并发现中国在3500年前已经有中医整脊学,从而赢得了官司,也捍卫了中医的尊严。

受此启发,并鉴于当前颈椎与脊椎病愈趋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人普遍不能正确看待相关病的问题,为了引导人们的健康意识,更为了有利于中医整脊学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更能促进学科有序地、科学地发展,良博士又牵头在2007年成立了香港中医整脊学会与香港中医整脊学院,以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希望将来中医整脊学可以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5篇

——正方形性格和真实八十一难

陈宣章

一一二、再次职称晋升

从金院长歪了后,七年中403医院的院长、政委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先从陆军调来王院长,不久就换了郭院长;郭院长退休,旅顺基地门诊部主任孙长*来当院长。他听说403医院的情况后,先微服私访,然后提出一定要带同学朱广*为副院长才肯上任,后来两个人一起上任了。金院长兼党委书记,洪副政委主持党务工作;洪副政委退休,从旅顺基地大连供应站调来周政委;周政委退休,调来高政委。

1977年8月、10月,北京先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1986年10月,医院再次开始职称晋升。这次,连恢复高考前的所有工农兵大学生都可以参加主治军医晋升。职称晋升的方法改变了:采用“技术评审委员会”面试加外文考试。但是“技术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成员专业不同,怎么面试?外文考试采用自报某一本外文杂志上交后考其中一段。

于是,每个人拿着自己上报的外文杂志到外国语学校或医学院花钱找人翻译,然后把译文分成若干张纸带入考场照抄。

旅顺基地病理军医四人:406医院病理科杨长*和小刘;403医院病理科我和张爱*。406医院病理科还有一个女杨医生,与杨长*是死对头。他们医院都说:“公羊、母羊在独木桥上死顶,谁也不让谁。”这次职称晋升,杨长*(科负责人,不是主任。因为没有本科文凭)规定女杨医生只准晋升主管技师,不准搞诊断系列。小刘是工农兵大学生。

杨长*资格很老,但是经常出诊断事故。一个病人X光拍片是肋骨囊肿,手术送检肋骨病理诊断也是肋骨囊肿。但是,病人手术后发现:拿掉的肋骨不是病变一侧,而是正常一侧。送检的肋骨是正常的,没有囊肿。本来这是手术医生的责任事故,可是手术医生拿着病理报告说我们没有拿错,拿掉的肋骨也有囊肿。事情最后是杨长*定为二级技术事故。

在大连每年的病理年会上,我有不少论文,还有获奖论文。杨长*十分妒忌。见了我总是冷嘲热讽,我也听之任之。

这次职称晋升填写“卫生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时,本人只填写“草表”。我在“拟任职务”栏填写“副主任军医”。“正表”由医院选择几个写字工整的人重新填写。在我的“正表”上,医院搞了几个小动作:1。“拟任职务”栏改写为“主治医师”。这就是说,我自己申报的“主治医师”。2。科(室)考核外科高伯*主任评审意见:“该同志任病理科副主任二年。系大学本科毕业。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好的完成了病理诊断、会诊工作。外文基础尚好,有刻苦好学精神。同意该同志具有晋升副主任军医资格。”而院技术评审委员会朱广*副院长评审结果:“经评审,已具备了主治医师的任职资格,同意晋升。”3。我附上的“发表16篇论文题目清单”被撕掉,没有附在“正表”中。

事情不止如此。旅顺基地技术评审委员会负责403医院的组长就是海军医学技术科委会委员、406医院五官科主任韩志*副主任军医。他与杨长*合谋,一定不让我晋升。面试题是杨长*出的冷门病理题。我知道:即使不是冷门题,面试考官要你不及格也很容易。

结果:全院原来的主治军医全部晋升副主任军医,包括傅广*这样的医生;所有参加晋升主治军医的住院军医全部得到晋升;而我连主治军医都不能晋升。杨长*和小刘都晋升主治军医;女杨医生晋升主管技师。

我质问院领导:“五年前院党委的决定还算不算?”得到的回答是:“你去找郭院长、周政委。”可是,他们俩已经退休。医院的政策难道就不是连续的?

这种医院还能继续干下去吗?我下决心转业。

一一三、大闹403医院

要想转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怕县官就怕现管,不让你走,就要整你,我怎么办?只有大闹403医院。找个什么事情做由头呢?我选择了林秀*的谣言。我一改以往不辟谣的做法,反而挑起事端,把事情搞大。

我打听到林秀*的丈夫是“一海校”门诊部医生肖洪*;林秀*以前还有一个对象***,而且两个人关系暧昧。我就写了一封匿名信,故意用我自己习惯的书法,用我习惯的信封、信笺。肖洪*收到匿名信后,事情就闹开了,很快就查到是我写的匿名信。医院领导找我谈话,我就说:“林秀*造谣言,你们领导不管。我就是要逼你们制止谣言。”

但是,这就把事情摆到桌面上了。要澄清事情真相,就是要证明那块胃粘膜是不是林秀*的。医院查了林秀*当天做胃镜时,其他病人的血型,结果是一样的。于是,医院决定送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系作鉴定。

张崇*副院长找我,问:“你与张荫昌教授熟悉,能不能通过他找法医系走后门疏通一下。”我拍桌子说:“我行得正,坐得直,为什么要走后门疏通?”张崇*副院长说:“我是关心你,怕万一有个差错,不好办。既然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医院派政治处张干事专程去沈阳,化了700元鉴定费,但要一个星期后派人取报告,决不能打电话或邮寄。张干事取回报告,当时法医系能做的17种抗原反应完全一致,结论:“不能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林秀*的。”

领导把结论告诉林秀*,她说:“法医鉴定没有说这块胃粘膜是我的。”张干事说:“法医权威说,只要有一项抗原反应不一致,就可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的。但是,法医从来不出肯定是***的结论。”于是,风波暂时平息。

可是我的转业报告仍然没有批准。怎么样才能如愿呢?我深入调查,原来是上海市转业难进。这里有一个政策问题:女方军人,男方非军人,上海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只多进一个户口名额;男方军人,女方非军人,上海不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就要多进两个户口名额。1975年我要转业,就是这个原因才无法批准。洪副政委的屁话只是掩盖真相,乘机打击我。否则我早就离开403医院了。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出席了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伸出一个指头,发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声音: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

当时有资料表明,世界上几个军事大国的军队中官兵比例分别是:前苏联1∶4。56;美国1∶6。15;联邦德国1∶10;法国1∶17;中国则是1∶2。45,平均1个军官只领导两个半兵。而中国军队的总员额却相当于美国的2倍,略高于苏军的人数。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要完成这一宏大的计划,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邓小平在1984年11月1日那次军委座谈会上所说的,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哪!我来得罪吧,不把这个矛盾交给新的军委主席。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6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科,是重庆医科大学获博士、硕士授予权最早的学科之一,是重庆市卫生局批准建立的重庆市糖尿病中心以及肥胖防治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正教授4人,副教授6人。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不仅有邱鸿鑫、舒昌达、张素华、邓华聪、李启富等内分泌学术界的知名教授,还有一大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医生。其对甲亢、甲减、糖尿病,特别是甲亢突眼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该科还在国内率先报道禁饮加压试验诊断尿崩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特发性阿狄森病等,填补了国内空白。

对于甲亢,重医附一院内分泌科甲亢、糖尿病专科经长期不断努力地实践与探索,在诊断和治疗中已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经验和很好的疗效:

诊断结果准确 该科采用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激素检测仪――美国康仁公司ACS-18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来诊断甲亢。该仪器是国际上诊断甲亢的最好仪器之一,结果十分准确。

诊断速度快捷 在该科就诊的病人,一般在2小时左右便可以得到报告(机器故障除外),且每天上、下午均可抽血(不必空腹),做到了“当日看病、当日拿报告、当日取药回家”,特别适合外地、农村的甲亢病人就诊。

疗效安全、费用合理 该科多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甲亢,一般只需治疗1~3个月就可明显见效。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不会因治疗而造成终身性甲减;且口服药物方便可行,价格合理。

知名专家介绍

邱鸿鑫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亢、尿崩症。

舒昌达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际人工器官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治糖尿病、甲亢、尿崩症。

张素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主攻糖尿病。

邓华聪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内分泌学会委员、重庆市内分泌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治糖尿病、甲亢、尿崩症。

李启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中华糖尿病学会委员。主治糖尿病、肥胖。

专家门诊时间

上午 下午

星期一 邱鸿鑫、李启富 舒昌达

星期二 舒昌达、张素华 邱鸿鑫

星期三 邓华聪 张素华

星期四 邱鸿鑫 其他副教授或主治医生

星期五 邓华聪 其他副教授或主治医生

星期六 其他副教授或主治医生

门诊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邮政编码:400016

联系电话:023-89012757 89012212 89012268

联系人:李萍 何军 粟绍初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是重庆市中医特色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的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因其具有地域特色的“渝州正骨”学术思想及独特的诊治体系,在西部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现为重庆市中医示范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重点建设单位。该院有多个专科专病科室,中药制剂现已有骨伤三期用药30余种。该院通过在中医骨伤专科学术、技术、药物、器械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使医院具备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和向外辐射的能力。

特色科室――软伤科病房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科病房,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副会长郭剑华主任中医师于1988年创建,现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等全身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该科采用针灸、推拿、小针刀、颈腰椎牵引、穴位注射、砭木疗法、中药内服外敷及先进理疗仪器等,综合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关节扭挫伤、肩周炎、坐骨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瘫、偏截瘫、痛风及骨折后期功能障碍等病症,具有较好疗效。

知名专家

郭剑华

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重庆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主治:颈肩腰腿痛、中风偏瘫、截瘫、痛风及骨折后期功能障碍等病症。门诊时间:周三、五上午。

涂燕兵

副主任中医师,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疑难杂症。门诊时间:周一、四上午。

咨询电话: 023―63831454 医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489号 邮政编码:400010

福建省人民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座落于福州市繁华的市区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拥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近百名,有60余位学科带头人在部级、省级学会担任主要职务。医院设有20多个临床一级学科和20个临床二级学科,有12个临床教研究室和11个临床研究室,2个博士专业和5个硕士专业,接受国内外、港澳台人员进修学习,近年来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数10项。

特色专科 ―― 男科

福建省人民医院男科应用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男性障碍和前列腺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效显著,承担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4部,荣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其专科学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

知名专家

张敏建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主治:男性不育症、男性障碍、前列腺疾病等。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陈华 副主任医师。主治: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

广西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34年,现有病床2300张,是中国南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广西医疗、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医院在血红蛋白病的研究、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喉癌及鼻咽癌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特色科室 ―― 血液内科

成立于1961年,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血液科已发展为病种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广西一流血液病专科,下设血液病房、血液实验室、血液专科门诊三个部门。科室在地中海贫血的诊治、白血病的诊治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知名专家

赖永榕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委员,广西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2000年被评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主治: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卢玉英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委员、广西血液病学会主任委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奖3项,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主治:白血病、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杨日昔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专长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刘汉锋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血液科副主任。主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出凝血疾病等。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咨询电话:0771―5356510

医院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6号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7篇

做骨髓移植手术

我是来自山东青岛的求医者。2008年1月,我被查出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们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无效后,于同年6月慕名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找到了该研究所的所长黄晓军教授。黄晓军教授的门诊号非常难挂,刚入院那会儿,我和家人没少为此事犯愁,没想到在我住进医院的第二天就幸运地碰上黄教授查房。他仔细地看了我的病历,然后立即决定为我开通绿色通道,并让医护人员帮我做好术前准备。两天后,黄教授亲自为我弟弟做了提取髓血的手术,并成功地为我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术后,我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排异反应、带状疱疹、急性膀胱炎,还有最要命的间质性肺炎,多亏了黄教授、陈医生的精心治疗,使我一次次地转危为安。手术6个月后,我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移植前的化疗关、移植关、移植后的免疫排异关、感染关、移植后的化疗关这5大关口。时至今日,我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已经4年多了,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对于像我这样的患者来说,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不幸的,然而,能遇到黄教授又是幸运的。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向黄晓军教授、陈育红医生和闫晨华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山东 青岛 张顺义

黄晓军医生简介:黄晓军医生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晓军教授从1989年开始至今,一直致力于血液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在常见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HSCT)、诊治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及复发等各种移植合并症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作为我国第一版“真菌感染治疗指南”的执笔者及制定者之一,黄晓军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63”基金课题、“985”基金课题等10余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上海王椿医生成功地

为我儿子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我们是来自江苏的求医者。回忆起三年前我带儿子去上海求医的经历,至今仍觉胆战心惊。2010年的五一节,我七岁的儿子被确诊患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们当地医院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我们全家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上海,先住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当时我儿子的白细胞水平是300左右,血小板水平是5000左右,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感染。住了一个月的院以后,我儿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便血的症状,当时我们全家都心急如焚。后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几位上海知名的血液病专家,甚至不惜带着虚弱的孩子上门求助。所有专家在看了我孩子的病历后,都认为他的情况十分不好,并建议给孩子做骨髓移植手术。可是当时我儿子入住的医院不同意为他安排手术。正当我万念俱灰时,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王椿主任回复了我,并同意接收我们。我们全家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当天就把孩子转到了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所医院里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是那么认真、负责。在给孩子做术前检查时,王主任请来了各科主任进行会诊,并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由于手术的风险特别大,王主任将孩子的情况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并让我们全家权衡利弊后尽快作出决定。最终,我们选择相信王主任,让孩子接受骨髓移植手术。2010年7月6日早上10点钟,王主任亲自为我儿子进行了手术,手术一直做到下午3点钟才结束。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我儿子基本没有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如今,我儿子也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去上学了。我衷心地感谢王椿主任、颜主任、万医生、蔡医生和姚护士长,是他们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江苏 刘红梅

王椿医生简介:王椿医生现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委。王椿主任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1991年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赴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进修学习,回国后一直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脑胶质细胞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尤其在做骨髓移植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王椿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天津邱录贵医生

擅长做干细胞移植手术

我是来自浙江的求医者。2005年初,身体一向健朗的我突然出现了淋巴结肿大、发热的症状。我认为这可能是近来工作压力过大、身体超负荷造成的,于是我买了一些清火消炎药进行治疗。可两个月后,我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盗汗、消瘦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我的肝脾肿大、白细胞计数增多。经活体检查,医生诊断我患有恶性淋巴瘤,并且已经出现了骨髓侵犯的情况。我按照医嘱接受放射治疗后,病情未见任何好转,体重反而减轻了11公斤。医生根据我的病史和病情,建议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该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不能为我实施这种手术。经家人多方打听,我来到了天津血液病医院,找到了该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的邱录贵主任。邱主任在为我做了检查后建议我立即住院接受治疗。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邱主任为我进行了复查,并认为我已经具备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指征,可以为我进行手术治疗了。数天后,邱主任为我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手术做得非常成功。现在,我已经做完手术6年多了,身体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在这里,我除了要感谢医术精湛的邱主任之外,还要感谢邹德慧主任和李新颜护士长,他们为了使病人和家属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总是亲自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耐心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邱录贵主任的感激之情。在此,我还要向天津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你们工作顺利、生活顺心、事事顺意,并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浙江 孙超

邱录贵医生简介:邱录贵医生现为天津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天津脐带血干细胞细胞库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血液学会会员、欧洲血液学会会员、国际细胞治疗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国干细胞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邱录贵主任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1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应邀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肿瘤中心干细胞移植部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0年1月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引进人才回国工作。邱录贵主任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在诊治血液肿瘤,特别是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淋巴组织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性白血病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邱录贵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重要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医疗成就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重庆娄世锋医生成功地

为我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我是来自贵州的求医者。2004年10月12日,我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性贫血。此后的一段时间,我在我们当地的很多家医院接受过治疗,花了8万多元钱,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后来还经常发生昏厥,生命危在旦夕。就在那时,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治疗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做骨髓移植手术,但我们当地的医疗技术有限,最好去大医院找擅长做这种手术的专家。于是,经过多方打听,我来到了重庆,找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的娄世锋主任。娄主任在为我做了检查后,认为我符合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条件。我听后高兴极了。经过家人的商量,我姐姐决定做我的骨髓捐赠者。我和我姐姐顺利地通过了配型检查。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我的血型随我母亲,是B型血。而我姐姐的血型随我父亲,是A型血。我听说血型不同的人是不能相互进行骨髓移植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了极点。就在这时,娄主任告诉我,目前做骨髓移植手术主要是看供求双方的骨髓是否相配,与两个人的血型是否相同无关。娄主任的话重新燃起了我的求生欲望。2005年6月15日,娄主任亲自为我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手术后,我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排斥反应。现在,8年过去了,我已经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对娄主任的感激之情,最后,我代表我们全家衷心地祝福娄世锋主任万事如意!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8篇

和身体的其他组织一样,骨骼也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骨骼的新陈代谢主要靠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形成新骨(骨形成);破骨细胞负责代谢旧骨(骨吸收)。当新骨的形成多于旧骨的流失时,人体的骨量就会增多,骨骼就会强壮、粗大,反之骨量就减少,就会形成骨质疏松。骨质的流失是悄然无声的,发生了骨质疏松的骨骼如同生病枯朽的树干,骨质会变轻、变脆,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很难愈合。

关心骨骼健康,关爱生命大树――

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趋势严峻

根据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我国约有8826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每年医疗费用估计需要150亿元人民币。50岁以上的女性每3人中就有一人遭受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痛苦。由于骨质疏松症在医界与病患间被普遍误认为是老化现象,因此,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自今年10月20日的“世界骨质疏松日”起,在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骨质疏松症自我测试活动。为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特别编制了40万份“一分钟自我测试表”,在北京、上海两地共37家医院对高危人群进行测试,期望能呼吁医学界及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并及早治疗。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残。据统计,髋骨骨折的患者20%会在一年内因为各种并发症致死,50%在随后的日子里致残。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健康问题。

您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吗?

骨质疏松的危险―― 一分钟自我测试表

1. 您的父母双亲中有无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

2.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头?

3. 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 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 您经常过度饮酒吗?

6. 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 您经常因痢疾或肠炎引起腹泻吗?

8.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 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吗?

10. 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功能障碍或缺乏这些症状?

如果您的答案有部分或者全部是“是”,说明您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但这并不证明您就患了骨质疏松症,是否患有这种病症需要专业医师进行骨密度测试等检查得出结论。

您可以把您的这个测试结果交给内分泌科医生来寻求专业人员指导意见。但您不要紧张,这种病是容易诊断和治疗的,请您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骨质疏松 的严重后果有时要超过糖尿病本身

骨质疏松症被医学界称为“无声杀手”,这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常无症状,等感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往往认为人老骨脆是自然规律。因此不像那些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发生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老年人约有15%~20%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存活者中仍有50%以上留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骨折不仅使国家和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会导致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髋部骨折、腕部骨折及无明显症状的脊椎骨折,绝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身高缩短、O型或X型腿、驼背也较常见。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忽视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而由骨折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要超过糖尿病本身。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 均为中老年多发病,常合并存在

老年人易患糖尿病,也易患骨质疏松症,两者常常合并存在。据卫生部对20~70岁居民糖尿病专项调查表明,年龄越大,糖尿病患病率越高,50~60岁人群患病率达6.8%,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11%以上,平均每10名老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也是常见病,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易患本病,据国内对5602例40岁以上汉族人的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男性8.5%,女性15.7%)。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可从多方面引起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目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原因复杂,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

随着骨矿含量检测技术的进展,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较普遍而且严重,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骨量丢失,其丢失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而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丢失与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β细胞功能减退者骨量丢失明显。国外研究发现,病程每增加15年,骨密度将减少10%。与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丢失还与性别、年龄、性激素水平及绝经后的年限有关,一般认为,长病程、绝经后的女性骨量丢失较明显。国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大约为30%~50%。

因此,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迟衰老过程,延年益寿和节约医药费开支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潘天荣,医学硕士,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在核心期刊10余篇,合编专著1部。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防治。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第9篇

阻止伤残――骨的重建

对于骨损伤,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普通骨折,等它愈合就好,但如果伤得很重,比如粉碎性骨折,甚至缺了一段骨头,往往难免手脚短掉一截,更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遭遇终身伤残的命运。

但这些严重伤残者的命运,在现代医学科技的面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写。柴益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改写患者命运的医者。

柴益民教授介绍说,对于严重的骨损伤,可以进行骨重建,而现今对于骨重建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骨移植,即从患者身上别的地方取一段健康的骨移植到缺损部位。比如小腿有胫骨、腓骨这两根长骨,起主要支持作用的是胫骨,腓骨的缺损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人的行走,医生常常会从腓骨取一段下来修补其他地方的骨缺损。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治疗方式,也是过去骨重建的唯一办法。

另一种方法是骨再生,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专家发明的一项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骨组织强大的自我再生能力,将长骨打断,再缓慢拉伸,可以达到令患者长骨延长的目的。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发展,现已有多种配合骨再生的药物和理疗技术,可刺激和促进骨质生长,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

不论是骨移植还是骨再生,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的截肢、伤残。但问题还在,严重的损伤,缺失的往往不仅仅是骨,骨外的筋、肉、皮,大多受到了严重损伤,而没有这些的软组织,骨是无法单独生存的。

“敲断骨头连着筋”的烦恼

现在车祸损伤越来越多,车祸损伤属于高能量爆破性损伤,可以瞬间使坚硬的骨头发生粉碎性骨折,同时皮、肉受到严重损伤也在所难免。柴教授打比方道:“就好比有句话叫‘敲断骨头连着筋’,这个‘筋’就是我们的软组织,人体内除了骨头,诸如皮肤、神经、肌肉、肌腱等,都属于软组织。”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覆盖全身,对全身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没有皮肤的保护,外界有害物质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害肌肉、骨骼等组织,势必造成软组织和骨骼的感染、发炎甚至坏死;同时,肌肉、神经、肌腱的损伤和缺损一样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这些软组织可以说和骨骼一样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在骨重建的同时,若有软组织的损伤,必须对其做相应的修复工作,否则骨的重建犹如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

把损伤控制到最小

骨的重建、软组织的修补,是医学工作者们早已掌握的技术,然而,即使是一项已成熟的技术,在柴益民教授眼中仍然有上升和改进的空间。

柴益民教授介绍说,对于组织移植,过去通常的做法是从别处移植一段带大血管的骨、皮肤、肌腱等复合组织,移植同时带大血管是为了保证移植物的存活率。但这么做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比如从小腿移植一段带大血管的腓骨到别处去,而小腿的大血管原本就只有两条,取走一条就只剩一条,这剩余的一条大血管使被移植部位几乎丧失了弹性应变能力,一旦意外或疾病伤害到这条大血管,原来的好肢极可能遭遇坏死的打击。

针对这种情况,柴益民教授做了大量研究,在断指(肢)再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开创了穿支组织瓣移植术。

所谓穿支组织瓣,即是从大血管发出到骨及周围组织的小血管,这些小血管与被移植组织“亲密接触”,是提供血液养分的“第一线”,但这些小血管实在太细小,过去的技术无法对接如此之小的血管。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微小血管在手术中的对接成为可能。利用穿支组织瓣进行移植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保留了被移植处的大血管,对好肢的血供没有影响。而它的难点在于手术的难度大大提高了,穿支组织瓣血管的直径通常只有0.5~1毫米,长度只有1厘米左右,医生需要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把细小的血管对接起来,有时移植血管直径甚至小至0.2毫米以下,这就需要超显微外科技术。

要救活伤肢,更要保证好肢的远期健康和安全,把损伤降到最小,这正是柴益民教授一直在追求的技术。

想患者所想

对柴益民教授来说,一台普通的手术通常需要七八个小时,严重外伤的复杂手术甚至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不可谓不辛苦。但让他自豪的是,现在他和六院骨科整个团队在显微外科方面的技术处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位置,而他们精湛的技术,让无数患者避免了原本可能遭遇的终身残疾,又为无数患者降低了伤残的程度。

有位患者遭遇严重车祸,面临整个腿部截肢的命运。柴益民教授及其团队在讨论方案后,发现该患者还有保肢的希望,于是他们仔细分拣患者腿部剩余活组织,以六院强大的显微外科技术为后盾,将血管接通,神经、肌腱、骨组织接好,清理坏死组织,经过多次手术,患者的腿被保住了!

还有一位12岁的小女孩,脚踝被车压烂了,在传统治疗理念中,这个小女孩脚部的神经都被压断,已经没有保足的意义。但柴益民教授运用最新的显微外科技术,将小女孩脚部神经一一成功对接,为小女孩成功保住了脚部,避免终身残疾的悲剧。

有的人大腿受了严重损伤,原本需要大腿截肢,但考虑到安装大腿假肢意味着牺牲膝关节,而人工膝关节技术现阶段还很不理想。柴益民教授从患者角度出发,只要患者膝关节还能用,就尽量为患者从小腿移植骨和软组织到大腿,保住大腿和膝关节,使患者仅需做小腿截肢,而小腿假肢甚至都能跑步,患者生命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对柴益民教授来说俯拾皆是。柴益民教授说:“我们能把患者的腿和手保长一点,就尽量保长一点,要把患者的功能尽可能地保下来。而且用现在的技术,我们可以把手术做得更漂亮,更精致,对患者的损害也要更小。这正是我们致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