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9:34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途径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

1.由爱护而过分娇宠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约为18-22岁,以独生子女为主。一些家长总是对孩子怀有怜爱之心,即使在孩子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会受到伤害,于是继续娇宠和溺爱孩子,满足孩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这样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不适应住校生活,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除了直接导致孩子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外,同时也使孩子丧失了依赖家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束手无策。

2.由期望而导致严苛、功利

有些家长自己的“大学梦”在子女身上得到实现之后,进而对孩于产生更多强烈的期望。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出了一种不理智的关注和要求。这样继续中学时期高强度的学习,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厌学情绪,导致逃学、旷课等等不良后果。

更有一些家长在一些社会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一味的要求孩子竞争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获得各种荣誉,这些家长甚至持有一种狂热的态度,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同时也鼓励要求孩子能够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达到目的。这种家庭教育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深了孩子的功利思想,使孩子变得做事前先考虑结果是否有利,有好处才干,有荣誉才上,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采取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做法。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会功利心很强,忽略了在大学中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加强自身素质。

3.由失望而变成厌恶、冷漠

孩子如果高考失利,没有能够按照父母的期望进入知名大学或热门专业学习,一些家长在惋惜之余,不能理智、有效的缓解消除失望、沮丧等等不良情绪,而是将这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完全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么对孩子产生愤怒情绪,要么对孩子冷漠,不管不问。不论是哪一种态度,对于孩子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是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放弃。孩子在经历考试的失败之后,自信心、学习热情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他们又要面对大学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时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指导,丧失家庭教育有效的帮助,对孩子在大学时期甚至以后的发展,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由袒护而过分纵容

孩子在大学中出现问题时,一些家长总是找各种理由帮孩子百般开脱,甚至在明知是孩子做错时,还要庇护偏袒。更有甚者威胁学校,严重干扰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这些家长的行为实际上对孩子的错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反而会让孩子在家长的袒护下有恃无恐,更加无视学校有关规定,继续犯错,最终很可能导致孩子被学校开除,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做无疑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分自负,如有失败和挫折则归咎于他人,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5.由分歧而放任

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身心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开始对自己接受过的教育、已有的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对学业、人生价值都开始新的选择和追求。但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却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应对。这时“代沟”问题就显现出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争执难免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分歧之下,有些家长索性对孩子听之任之,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直接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由学校。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也会使孩子不能有效的和他人沟通,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放任的做法会加深家长和子女之间的误解和隔膜,亦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冷漠。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家庭教育要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由于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客观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而优秀的学校教育能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家长的观点。大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也不是家庭单方面的事,它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确保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可以借助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作为学校要从理论上指导家长进行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安排负责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德育导师,帮助家长观察掌握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业生活,并定期与家长联系。

2.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马卡连科指出:“孩子的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榜样的力量。”这充分说明了家长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各种要求的同时,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父母者除了要满足孩子正常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还要做到自身与时俱进,及时修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错误做法。这就要求家长既要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还必须注重提高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知识,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对孩子在大学阶段出现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3.家长与孩子平等民主,有效沟通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平等民主,有效沟通。家长要学会尽量消除中国传统观念思想残存的影响,努力建立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形成一个平等、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为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使孩子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愿望、需要。同时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言行、态度给以重视,见微知重,及时矫正孩子的心理偏差,不避讳、不偏袒,从而加以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4.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普遍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孩子在智力、体力、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孩子的特点,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正确的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既要着眼于孩子自身的特质,又要合理预计孩子可能的发展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同时家长要结合孩子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不要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福禄培尔.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2篇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包括学生的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他们孩子所实施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学生父母亲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另一个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其中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应是最为主要的教育。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生的父母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培养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家庭中,其家长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对他们子女的学习生活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期让他们的孩子能朝着他们所希望的预期目标发展。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教育;在这个家庭中,不管是长者对幼者,还是幼者对长者,所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都应属于家庭教育。本文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学生家庭中,其父母亲及其家庭成年人对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影响及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早期性

在小孩出生之后,其原生环境就是他第一次接触的环境,其父母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人生整个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状况,家庭教育起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家庭教育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校里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可在学生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其根源均可从学生家庭教育中进行追溯。

2.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

小孩出生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与自己父母亲在一起的家庭里,并不断地受到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有意与无意中进行着,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在哪个时间实施教育,都是家长通过自身的一举一动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随时随地的影响和教育。这种教育既影响到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及谈吐品行,而且还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品行道德,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种来自学生家庭的、能够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终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学生家庭的价值观。

3.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实践表明,能对小孩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要有:家长的学历知识、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情绪氛围。小孩与其父母亲之间的天生亲缘和血缘关系,使得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小孩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对于自己父母亲的一举一动,小孩往往能够做到心领神会。而一个家庭氛围越和谐、亲情越浓厚,越能促进小孩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长及其家庭其他成员所持的态度,极易引起小孩的共鸣,因而家庭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渗透性和感染性。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学生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一)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和学生家长,把学生成才与否界定在学业优差和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上,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素质能力的培养,却考虑不够。这样,就使得许多家庭在对他们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强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采取命令、惩罚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学习,更有甚者,采取打骂的方式来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在孩子学习期间,为了能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制定出一些硬性学习指标;一旦孩子未能完成这些硬性学习指标,就采取罚、打等极端方式来对待。显然,长期在这种强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等性格特征。这些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对学习充满着恐惧、厌烦,对生活充满着痛苦。因此,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学生极易形成极为强烈的自卑情绪,甚至会得诸如强迫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见,强迫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极大地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这种强迫式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先不论他们能不能成才,以他们这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学习,一碰到困难、挫折,且这些困难、挫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时,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放羊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与上述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正好相反,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以听之任之的教育态度来对待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只要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出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一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因而就出现了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状况;只要能及时给孩子缴纳学费、给孩子按月寄生活费就很不错了,其他的诸如孩子的生活困难、心理健康问题等一概不予以理睬,全部推到学校方面。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极易产生放纵自由的性格特征,一旦进入大学,在与人交往中就容易出现散漫、缺少团体合作的意识,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事情。长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日渐暴露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就引发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民主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看,民主式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是在总结和吸收以上两种家庭教育优点、有效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作为学生家长,他们能够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与孩子积极地交流,并且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及时予以指出,并与孩子合作一起进行解决。此外,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视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遇到问题,特别是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能及时予以沟通和帮助解决,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具备健康、自信的人格魅力,因而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当然,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并非单独出现的,也不是无条件就可以进行实施的,通常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成功实现,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学生家庭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二,学生的家长都应具备比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学生的家庭应具备团结协作的家庭氛围。在实际当中,有些学生家庭并不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家庭仍然可以培养出较为优秀的人才,属于这种群体的并不多,而且从总的来看,缺少其中某些条件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结束语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3篇

家庭教育的目的因为家庭所处的环境和家长水平的不同而差别凸显,教育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所接触了解的家庭教育情况,大部分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总体素质是可取的,因为家庭在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做人处事方面,地位功不可没,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学生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基础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体系对接过程中的差异性在我国这样一个大部分依然以“考分定前途”的情况下,家长在子女的基础教育阶段总是表现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期望孩子成绩优秀,给孩子报各种学习辅导班;期望孩子多才多艺,又给孩子报各种艺术班;期望孩子将来成为各种成功人士等等,这也会导致教育目的的单一化,过分重视学习的过程而忽略了子女在思想品德、待人接物、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培养。有数据显示,在子女的基础教育阶段,80%以上的家长能够主动与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庭中也会非常关注孩子的言行,以防孩子放松学习而落后于其他同学。总体来说,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与之对应的家庭教育也是主要围绕子女如何提高智力来展开,重心在于培养健康成长、团结有爱、活泼快乐的三好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加,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围绕升学展开家庭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习成绩、如何提高升学几率,如何进入大学学习为主。但是高等教育阶段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相比,所面对的问题和任务更为复杂,差异性也更为突出,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和协调,心理适应等能力,还会面对很多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有关职业规划、恋爱、成长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大学,社会和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增加,但是每个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却有所失衡。子女进入高校后,大部分家长认为培养多年,教育任务已经完成,因此子女可以独立学习和生活,管理责任应该由高校来承担;还有些家长,觉得由于高中阶段,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管理过严而本着“弥补”之心,对孩子在大学阶段只注重于物质条件的支持,其余则放手不问;还有一些家庭由于自身原因,父母外出打工、自身因素等问题而无法顾及子女的大学生活,或者原本就不关心。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外出求学,与父母的沟通上,没有了原先每天面对面的交流,更多的只是一种远程式的沟通,主要通过电话、短信以及各种新媒介,因此,虽然大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愿望,渴望独立处理问题,但是离开了父母的管束,但很大程度上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却又非常渴望与父母感情上的交流,希望能够给予自己鼓励和勇气。但是在多数学生身上,高校期间的家庭教育目前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失衡的状态。不同家庭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在问题和困难面前,多少显现出家庭教育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缺失,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困难和挑战,更多的是对于工作的思考和教育方法上需要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2.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高等教育经历重大改革,经过新世纪十五年的发展与变化,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但也引发了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学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学质量的下降、就业困难的窘境等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学生切身利益之间产生矛盾;社会大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接受新时期的各种新兴思想的冲击与挑战,一直所传承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学生复杂的思想实际产生矛盾;校舍的不断扩建、专业设置的增多、人数的增长,使得学校急剧扩张的背后与教育资源紧缺之间产生矛盾;新思想、新问题、新困难的不断涌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有体系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从而产生偏差和矛盾;学生日益变化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困惑与辅导员老师多年的工作经验之间产生矛盾;全社会层面,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之间产生矛盾。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教育的滞后。

3.不同家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上的缺失和不足我们根据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不同类型的家长,将其简单分为:

1)专制型。专制型家庭教育是指家长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制定的规则,较少对孩子表现出肯定态度,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这一部分家长经济情况、社会地位较好,受教育程度中等偏上,综合素质较高,但对子女的管制非常严格,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事,所以时常会有“虎妈”或者“狼爸”这样的称呼。这种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子不教,父之过”的影响,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而且尤其是对子女的人生规划、工作、婚姻横加干涉与限制,又往往以子女年纪小,缺乏社会经验等为借口,要求子女绝对服从他们的一切计划。总体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在一定时间之后,他们教育方式的短板之处就会开始逐渐显现,但他们始终坚信只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最正确的。这一类的子女经常表现为依赖、无主见、缺乏独立性、不懂得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和处事能力上也容易出现障碍,这样不仅耽误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掩耳盗铃地使之错失了健康的成长机会。

2)溺爱型。溺爱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无原则的过分宠爱、姑息迁就,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当前“95后”的学生家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人物,这类家庭一般生活富裕,经济优越感强,为人处事高调张扬,社会地位较高,权倾一方,高官厚禄,孩子前途无忧。同时,家中隔代溺爱,孩子由祖辈培养长大,各种复杂环境造成祖辈的过度溺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这种家庭教育中培养出的孩子普遍性情高傲、任性、缺乏责任感,容易脱离群体。每年的高校报道日,总能看到全家出动,大包小包陪伴孩子报道,家长忙前忙后,而孩子却在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景象。

3)无为型。无为型是指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无能为力或者无所作为,孩子享有很大的盲目自。这类家庭因为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以贫困居多,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除了朴素的情感付出,能够吃饱穿暖,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之外,对于其他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在学生的初高中阶段尚可交流,进入高校后,因子女离开家乡赴外地求学,家长更加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遇到问题,不仅双方无法沟通,反而会形成严重的代沟,心理封闭状况时有发生。久而久之,把对父母的不满迁怒于他人,严重的还会对社会产生报复的心理。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是非观念淡薄,社会经验匮乏,容易走上极端的犯罪道路。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严肃又意义深远的话题,每个家庭因其环境、教育方法的不同而培养、造就完全个性不同的孩子,正所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虽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但是巨大的差异表现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缺失,只有加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协力,才能共同承担起培养优秀社会人才的重任。

二、家庭教育缺失现象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家庭教育在学生大学阶段的缺失让我们学会反思:在新时期,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新时期的变化有效结合起来,同时推动进一步的改进?笔者从高校、家庭以及学生层面提出思考,以寻求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正行着伟大的变革,在巩固提高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必须对家庭教育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进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家庭作为大学生生活成长的社会组织,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校层面:主动密切同大学生家庭的关系,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笔者所在的单位,就有一套完备的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沟通的有效机制:《知心工程工作手册》,学院严格规定了班主任的“十必谈、十联系”的谈话制度,尤其指出,学生在出现夜不归宿、无故旷课、受纪律处分、心理异常、学业困难等等情况下,必须与家长进行情况通报,并做好相应的谈话记录。这样有效地打通了家校之间沟通不畅的症结所在,更好地落实了以学生为本、以成长为重的理念。定期召开由辅导员、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努力建立一个以高校为核心,以学生为纽带,以家庭为网结的庞大的网络系统,利用新媒体的有效传播机制,向各位家长通报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建议和设想。逐步在这个网络系统之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大众媒体四个因素融为一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有效整体。

2)家庭层面:家长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努力建立教育子女的现代意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家长与子女之间多沟通,多接触新事物、新思想,更多地参与集体活动。有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子女往往健康活泼、性格开朗、融入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成长。而家长也通常是用鼓励、谈心等方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家长努力营造的民主、和谐和温暖的家庭环境会有助于子女积极阳光的面对人生,有助于培养从容向上的健康人格,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成就。前几年,辽宁省教育厅就开展过“千名辅导员进万家”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打开了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新渠道,架起了双方互通的桥梁,从而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弥补了不足;近日,江苏省无锡市几位家长在大山中办“私塾”,家长自己当老师,用独特方式探索孩子成才之路。这些现象都在表明,新的社会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虽然处在探索阶段,但终是已经迈出了改革的一大步。

3)学生层面:应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只有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成功的教育。自我教育的含义是指教育的客体在其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根据教育主体规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以主体的自主性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控制等过程有意识地改造和提高个体主体性,使自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高度内省和自律的活动,是个体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能力。

三、结语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4篇

目前,国家虽然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投入逐年增多,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各项奖助勤补工作,尽最大努力在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但是仅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能正确看待资助工作传递的关怀和情谊。因此,在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脱贫,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才是重中之重。经济上的资助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资助平台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意识、行动、制度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感恩教育

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但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问题,需要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教育以及引导来使他们的感恩意识得到增强。俗话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感激他人对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用言行报答的一种行为,它包含了从心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双重过程。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让他们产生一种感恩意识,在内心里对自己所获得的恩惠产生认可的态度,进而衍生出一种感恩情感,最后才外化为感恩行动,与此同时利用完善的资助制度来规范和敦促感恩行为。因此使用意识、行动、制度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感恩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高校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贫困学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而新颖的德育课程,典型示范、团队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形式,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过程中,帮助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的事实,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和知恩图报,摆脱自卑、狭隘等不良心理,使他们明白是党和国家对他们关怀和投入的大量资金,是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才使他们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并应该在他有能力时回馈社会、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每周星期一到三开设晚班会课程,由辅导员(班主任)自行组织各种主题班会课或者由学工部老师为学生上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就涉及到学生诚信、感恩、励志等各方面的主题教育以及班会课,把感恩教育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和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学院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有“孝”文化主题班会评选活动、“心怀感恩诚信求学”知识抢答赛、“诚信、感恩、励志”的征文比赛、自强之星评选以及报告会等活动,同时结合校园网络宣传阵地,如学校官网、微博、宣传窗等对学院开展的各项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一种感恩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师者,人之模范”,老师是学生最鲜活的榜样。任何一名老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而辅导员作为高校里面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工作者,一言一行将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辅导员自己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二)行动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促进感恩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有道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感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常怀感恩之心,并用自己的行动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为此各高校应举行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学校应提供更多勤工助学的岗位并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同时也能服务学校和学院;学校还可组织一些贫困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学校开展的“做一次义工———用行动回报社会”活动,要求每位受资助的学生都要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并且每年团委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例如慰问孤儿院、老人院、下乡支教、雷锋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其中。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恩认识一感恩情感一感恩行为”的良性循环,完成一个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过程。

(三)制度上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比较着重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功能却轻视了教育功能,因此,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完善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和敦促学生的感恩行为。例如,在提交资助申请之前,应让学生明确接受资助的权利与义务;在学院评审资助对象时,要把具有感恩意识和感恩行动作为要求与标准。如学校即将启动的CRP系统中的诚信银行,要求学生在一学年内需参加一定时间的公益志愿活动,通过这些获得诚信积分,并在毕业的时候要达到一定积分才能毕业,以此规范和敦促学生参加公益志愿活动。重视资助后的跟踪管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如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或者缺乏感恩意识,应予以教育,如果没有改正必要的时候可取消其受助资格。总之,在资助工作中,应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多提供一些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资助的资助形式。当然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单纯采用他律性的方式,更多的还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恩的心,并转化成个体感恩教育的自律体系。

三、结语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5篇

一、督教督学,家校共育

学校实施家长督教、督学制度,每天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开展“家长进校七件事”活动:一“巡”,家长或社区代表(至少三人)每天到校参加一个工作日的教育教学巡视活动;二“观”,家长进课堂听课(至少听两节课);三“谈”,与教师、学生交流谈心;四“问”,与学校行政领导沟通;五“督”,督促学生早餐管理;六“查”,检查校舍安全和文明校园活动;七“评”,给学校提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每天的活动,学校主动积极向家长、社区汇报工作,宣传教育法规,宣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系统培训与指导。学校将家长指导工作重心下移,由专任教师和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接待与指导工作,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学校教育特点,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面指导与个别咨询。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管理模式。家长在工作中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理解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成绩,获得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总结了更多的办学智慧,赢得了全体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者,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学校每周向家委会印发行政会议纪要,让家长履行知情权与参与权。

为了提高家长、社区督学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不但可以从学校得到指导,还可以从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得到互助,学校有目的地安排不同家庭教育风格的家长,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相同问题的家长,一同来校工作,以利家长之间探讨和学校集中辅导。

在家长督学人员的选择上,学校还邀请一些特殊学生家长参与,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究教育疑难问题,让这些家庭也能从一天的督学中得到快乐与收获。

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现代学校教育不但要有家庭互动,还应有社区参与,将学校周边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以及热心教育的人士和单位组织起来,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当中。学校有意识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改进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应方案,明确职责、权利与义务,让社区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

社团共组。学校组建了二十多个文体社团,并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及社区人士征召义务社团辅导员,同时建立家长资源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由于家长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讲授的课程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也能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新。教师也从“家长老师”的课堂上获得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的启迪。另外,学校还邀请岭南世家国学馆和“快乐写字书法”研究中心等社区组织中的专业人士作为社团顾问,协助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综合素质。

信息共享。岭南世家国学馆的每期培训和最新活动信息,都会及时提供给学校,并邀请学生参观学习,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实施国学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香洲和谐社会研究会定期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香洲家庭文化交流协会将每期自办的家庭教育报免费派发给我校家长。

资源共用。学校管乐团组建需要高额的经费,单靠学校承担显然不现实,为此,学校采取“校办家助”的方式,组建起了珠海市小学第一个管乐团,由学生自带乐器,学校提供排练场地,聘请专业教练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资源共享育人效果。另外,中国移动公司每周提供《成长周刊》供学生阅读。

三、举办论坛,校务共商

家校共建论坛。家校共建论坛已成为学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团队,定期研讨家庭教育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家校共建论坛使家长学校的形式更加多元。论坛内容不仅来源于学生座谈会,还来源于家长督学的建议,各年级分别开展家校社区共建论坛,由学校邀请师生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专家一起参与论坛,共同探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寻求教育的合力和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使家校论坛更有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学校完善家校论坛制度,变校级论坛为年级论坛,各年级根据本学段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组织论坛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论坛。如每学年新生入学前,我们都会组织一年级家长开展学前教育论坛,对家长进行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指导,及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学习用具的摆放等多方面的教育;对其它班级,则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论坛,要求年级组集体备课,校领导检查教案,行政领导随会听课,会后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些家长论坛,使家长既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广泛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心,对老师教学充满信心的效果。

论坛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人素养,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还改变了很多学生的错误认识和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论坛达成的教育共识,远比说教有效,学校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教育的一致性,提升教育的整体效应。

家校共建讲堂。“文化大讲堂”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校社区共建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活动,即家长讲座。为此,学校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将有特殊才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学校文化大讲堂,让老师和学生在充分享受幸福课堂的同时,在高雅文化中不断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课堂,真正感受校园学习的幸福快乐。

家校共建沙龙。学校基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家校共建理念,定期组织“十一小教育家校共建沙龙活动”,让教育走进家庭,拓展家庭教育的时空,发掘学生家庭的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关心和参与教育孩子的各类探究活动,将学校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6篇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成员被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化”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维系本民族认同的纽带。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本民族的文化因素会对一个民族成员的一生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家庭教育对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蒙古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H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31-03

一、引言

家庭教育在各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民族成员被本民族的文化“文化化”的过程。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维系本民族认同的纽带。家庭教育所涉及的本民族的文化因素会对一个本民族成员的一生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家庭教育教育对对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蒙古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而言,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功能优势。蒙古族的家庭教育在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有着很大的作用。当今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世界的必然过程和结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立于这个阶段。我们在研究中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待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持有准确的判断。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独特性使民族教育的发展进程具备了其特殊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政策、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等多项政策使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正确认识本本阶段蒙古族家庭教育并对它有准确的判断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据此,研究当今蒙古族语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是必要的。

本论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对蒙古族家庭教育在社会进程中变迁,并对此变化的形成做出分析。首先,本研究将内蒙古蒙古族家庭教育为案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教育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因此本课题中“语言文化传承”置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语言文化继承给下世代的“文化化”的手段或脉络。再次,我们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为基础探讨内蒙古蒙古族民族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最后给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的特征进行了理论总结。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了蒙古族在近年都市化进程中的怎样把自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化传承方式和手段。美国文化人类学学威吉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那么、传承人类语言文化的渠道或方式是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传承少数语言文化的渠道和方式也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具体说蒙古族语言文化传承的渠道和方式不会脱离蒙古族文化的约束和制约。蒙古族要想传承自民族的文化给下一代必须依赖蒙古文化。本论文中“语言文化传承”置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语言文化继承给下世代的文化化的手段或脉络。

从关于蒙古族教育变迁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前蒙古族的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家庭、寺院和宫学三种渠道来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的蒙古族教育有了极大地变化,蒙古民族学校和蒙古族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直到1980年每苏木有属于自己的一所民族学校。这种变化对蒙古族的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渠道从家庭、寺院、官学变为学校教育。蒙古民族学校成名副其实的蒙古文化传承基地。正因为如此众多学者开始关注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并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但是要反映蒙古民族教育传承问题只关注学校教育,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完全不够的的。因为,教育以“人”为教育对象,而且这里指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人”属于一个民族,“人”有他长大成人的本民族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研究证明一个婴儿出生到三岁为止他的工作和学习能力的50%以定型,到八岁的时候它的性格和能力基本定型。我们不能忽视7岁的学童。当他们步入小学时,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已烙印了本民族的文化印记。他的语言、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爱好或未来的追求、人生观、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同龄学童之间的区别往往就是他们属于不同民族或不同家庭而形成。所以,在民族教育这大框架里讨论民族文化传承是只关注学校教育是不足的。我们必须关注学校教育以外的文化教育因素,那就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必须做调查并做出解释的一项必要工作。只要给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方式作出了明嘹的说明才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学生起到的作用做出明确的解释。这样才能认识与理解民族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方式。

关于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研究比较多。阿尔滨的《家庭教育》、南丁,敖木巴斯尔的《蒙古族传统民本教育》、敖木巴斯尔,南丁的《蒙古族传统母本教育》、宝日础鲁的《蒙古族家庭教育》等。这些成果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下了一定的功夫。他们结合蒙古族家庭教育概念,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禁忌、谚语、诗歌、故事综述了现代蒙古族家庭和儿童所面临的众多问题。这类研究成果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文字资料。但,这些研究只对蒙古族家庭教育做了理论解释,仅限于文献阐述。没有做到社会和家庭的全面调查,形成理论与实际的不接轨。研究家庭教育首先必须理解家长的想法和思路。研究家长用什么方式,把什么东西,怎样传承给下一代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中我们具体讨论家长的思维模式,并对它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大板镇蒙古族小学五年级的80名学生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0份,有效问卷63份。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放映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全部面貌,访谈调查放映个别家庭的现实情况。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为以下三点。第一、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二、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第三、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于学生电视电脑和图书的爱好。从图1和图2得知大部分学生喜欢电视电脑和涂塑。其中,不太喜欢电视电脑的有3人,没有人不喜欢电视电脑的。相反,不太喜欢图书的有15人,不喜欢的2人。由此可见现代视觉媒体的增多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左右能力。

关于家长特意给自己的孩子购置的东西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图书,其次为蒙古特色玩具,很少人为孩子购买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但,我们从图1和图2得知学生喜欢的东西是电视电脑。从这里看出现代蒙古族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不一致之处。

(二)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

从图4得知家长的家庭教育所依据的对象中学校老师的意见最高。其次为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意见,然后是配偶的意见。从这一点看出现代蒙古族家长家庭教育依赖于学校,依赖于学校老师。

(三)学生的语言能力

大多数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时使用蒙古语(图5)。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蒙语水平有信心。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母语水平用“还可以”来和“不太好”来评价的人数很多(图6)。这说明现代孩子的母语水平不如他们的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母语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

这些对自己孩子的母语水平有焦虑的家长给孩子购买的图书基本以蒙汉图书为主(图7),这表明家长想让孩子多读一些蒙古语图书但没有排斥汉语图书。他们对蒙语和汉语图书的一样的重视。

以上为从调查问卷得知的结果。以下是在访谈调查中家长对笔者的回答。这里把典型的几个回答拿出来分析。

您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家长A:由于城市化很多孩子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他们没有蒙古语的语言环境所以他们的蒙语词汇量比牧区的孩子少的多。再加上孩子们根本没有接触过蒙古牧区的生活他们完全不知道牧区的有关生活常识和放牧工具的名称。所以我们觉得从小给孩子提供蒙古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最关键的。

家长B:我的孩子现在和自己的爷爷住在一起。老人太溺爱孩子。所以出现全部教育依赖学校教育的状态。

家长C:现在的孩子的普遍存在学蒙古语比学汉语吃力。因为他们没有蒙古语言环境。

家长D:我们在家里常用蒙古语来交流。也很严格要求孩子说蒙古语。但一到学校,学校的孩子都在说汉语。我的孩子就学他们说汉语。不喜欢说蒙古语。我觉得学校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校园里说蒙古语。养成在校园里必须说蒙古语的好习惯

从这些家长的交谈中我们会得知,由于围绕学生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家长教育自己孩子时遇到很多的困扰。尤其是蒙古语言和文化的传承遭到极大地冲击。

五、结论

由此以上结论如下:

1.蒙古族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好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化。

2.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要求有所不同,学生喜欢电视电脑,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

3.家长的家庭教育依据的对象是学校老师,学校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家长也影响家庭教育的整个环节。

4.家长非常担心自己孩子蒙古语和蒙古文化的丢失。

5.由于社会原因,不直接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增多,出现隔代教育。

6.家长觉得蒙古语言文化教育的责任也在学校,学校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7篇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中小学家庭教育的延伸,在其内涵和外延上都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但只要是家庭教育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2]新疆尤其是南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不仅现实存在着宗教有神论思想教育,而且不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有些家长宗教意识浓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地区,目前新疆的宗教格局是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其中伊斯兰教在新疆大有市场,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约1130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①。而新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现有人口2100多万,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对新疆民众的影响面。具有的家庭,其家庭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宗教有神论思想的教育。尤其是在新疆的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此,这种高度聚居的居住格局结合新疆宗教氛围浓厚的现状,使得有些家庭尤其是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农牧区家庭宗教意识更加浓厚,在宗教有神论思想指导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在库尔邦节等重大节日时不难看到很小的孩子都会跟在家长后面到清真寺做礼拜。

(二)经济发展滞后导致教育事业不发达进而导致观念落后新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上的诸多因素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较东南沿海明显落后,而且呈现出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些地区尤其是南疆的有些县市属于经济困难的六类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影响教育事业,而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必然导致人的观念落后。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言,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思想不去占领时,非主流思想必然会占上风,加之新疆本来宗教氛围浓厚,相当一部分家庭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家庭基本都信仰宗教,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给孩子灌输的宗教有神论思想教育。

(三)传统家庭教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种重视智育提高的家庭教育方式,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大幅度的提高,当前社会所需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新疆尤其是南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往往需要一代甚至于两代人的努力,尤其是对于非免费生少数民族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比汉族家庭或城市同民族家庭更重视对孩子智育方面的培养,从而忽视对孩子其他素质的培养及能力的提高,加之新疆宗教氛围浓厚,家庭很少会或者基本不会对孩子进行科学无神论的教育,一味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其他素质培养的思想,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四)心理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寻求另一种精神慰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学习,最大的压力就是就业,目前在全国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加之大学生处于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的年龄段,他们对于诸如就业、恋爱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困惑不能很好的调节,于是一些学生便希望从另一种渠道寻找精神慰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便很容易从宗教中去寻求解脱,寄希望于虚无飘渺的神灵。

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教育有机生态为主体的高校科学无神论教育范式

(一)着力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及其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一个孩子的教育始于家庭,家长的思想认识及家教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哪怕是到了大学阶段学习的青年学生,家庭教育依然对其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不仅不对孩子传播科学无神论思想,而且要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在新疆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科学施教的重要性。社会和学校要承担起对这些家庭的指导责任,可以以学校为依托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在农村还可以通过广播父母学校和家庭教育辅导站的形式,推广正确的教育方法。社会相关机构还可以拿出专项资金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机构,“妇联、电视台、广播电台等部门应当经常组织如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父母和儿童评选、家庭夏令营等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活动,向家长介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观”。[3]

(二)学校自身着力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并通过学生将教育延伸至家庭高校不仅要重视在校内对学生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更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双向作用,通过学生将科学无神论思想延伸到学生家长。学者杨宝忠认为“广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4]在传统思想中,我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施加的教育,是单向的,而事实上教育是具有双向性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样孩子也在影响着家长,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校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教职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方面既要保证课时,也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不断拓展科学无神论教育的方式方法,想方设法提高科学无神论教育的效果,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丰富思想,得到实惠。只要学生竖立起科学精神,并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对于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他们就会自觉抵制宗教的影响并在假期返乡期间,用事实、实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家长,让家长认识到只有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把一个人的内心充实起来,才能帮助一个人脱贫致富,而不应该寄希望于虚无飘渺的神灵。

(三)社会要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家庭教育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社会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针对不同的问题予以指导。有些家庭教育缺少科学性,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纵容;有些家庭家长本身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就不到位,认为孩子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将家庭教育学校化;还有些家庭家长本身存在问题,用错误的思想教育孩子。针对这些情况,社会相关机构要提高认识,逐一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想方设法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8篇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教育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发展就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因地制宜,要将学校环境与当地家庭环境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好教育,教好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撇开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观念束缚,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在本文中将对二者的协调关系做进一步延展性分析。 

 

1.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摆脱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对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不足致使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摸出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而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可以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也可以用教育投资、办学形式和师资水平等内部因素解释。然而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忽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各民族文化在内涵和特质上各有差异,构成了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性。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这也决定了每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观念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民族教育,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教育不应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新科学,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配合学校教育。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认识,而片面强化民族情绪,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民族地区家庭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学校教育,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 

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做到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本民族之外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分辨性的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取舍,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消极成分,这些任务和工作从家庭教育着手有着根本性的优势,从少数民族地区产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施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务完全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与家庭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开的。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更要认识到自身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观念上要解除地方偏见,民族偏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不能因为地区上,民族上的一些原因给学生灌输“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同时家长要尽量与时代同步,与孩子同步,与学校教育同步,对自己的孩子有较深刻的了解,加强与学校交流,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家长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任务就是传播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据现实情况学校教育更加偏重于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更重要的,在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之后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要的社会主义必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教育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着特殊的情况需要面对,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时间活动,这几个特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不得不提起注意的是不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地区民族文化对立起来,尽量规避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要扩大矛盾性,尽量减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负面小效应,在特殊问题上更是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将民族地区教育办好的可能。当前的学校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改变这一基本格调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设计,加强重视人的丰富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方面的肯定性,必须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征,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传统价值的局限性重新定位民族地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相协调,树立民族教育的整体观。是民族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从近些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调查情况来分析,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受文化程度,地区,民族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还相对保守,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思想倾向上还不够正确,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落后的的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还存咋一定的偏差,所以,加强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融会贯通,因为不管从特性还是效果上两种教育方式是可以成互补之势的。只有构建好学校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桥梁,才能满足学生从道德到知识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一路走好。 

3.小结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尊重民族感情的基础上,逐渐缩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增进交流,加强校方,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能让二者脱钩,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同步前进的。家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校方提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应当为双方沟通积极假设有效地沟通平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更好的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2]赵取花.论族群意识与山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第9篇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孩子,我们不敢失败,不能失败。我们关注中国家庭教育,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08年9月20日,在震后余生的成都龙泉驿,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隆重开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的同时,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家庭并不多。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现代家庭危机也随之出现在无数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成了令很多人头痛的事。在孩子身上都寄托着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待,他们有成长的烦恼、有学习的压力、有情感的困惑等问题。不懂得如何表达,不知道和父母如何沟通,从而导致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亲情的淡化、家庭观念的淡薄等等。这些问题使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

在5・12地震后,生活在灾区的孩子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孩子有的失去双亲成为孤儿,有的面临进入家长新组建的家庭生活……如何帮助在地震中生理和心理受到伤害的孩子走出阴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关注的一个新视点。

“家庭教育”话题吸引多方关注

此次论坛由求是《小康》杂志社、四川省发展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家庭教育高层论坛组委会承办,在成都龙泉驿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李登菊发来贺信。求是《小康》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魏群、四川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孟俊修、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任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黄相怀、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胡代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亿万青少年普法行秘书长任鑫、四川省发展经济学会会长兼省政府顾问刘茂才、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梁守勋、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胡光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培训部主管兼《中国教育学术前沿》副主编姚云、总装备部司令部青少年心理研究院主任杨冠华、四川省社科院人才研究所研究员杳有梁、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张兴廷、北师大教育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基金部主管杨昌勇、河南省许昌市家庭教育中心庄汝伟、四川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皓等出席了论坛。

组委会副秘书长杨泽南宣读了李登菊常委的贺信,贺信中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非常重要。希望与会的同志们为搞好我国家庭教育出谋献策,也为四川的青少年教育多提宝贵意见。

魏群在讲话中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在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的同时,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少年网瘾、少年早恋等等,现代家庭教育问题和家庭危机也随即出现。家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灵,家庭教育的理论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家庭教育是否科学也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目标达成的大事。

韩邦彦指出,在龙泉驿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龙泉驿区内从上到下,多年来都很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龙泉驿区委委托区关王委,经常把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为他们主要的议题,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开办家长学校,并总结经验,经验丰富。另外龙泉在家庭教育上还有很多创新,比如这次会议的协办单位龙泉快乐家庭教育会所。他们成立不久,但是做了很多有力的工作,是一个有政府支持,由专家组成的社会力量,帮助了许多辍学、厌学的孩子重返学校,又重新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会所做了不少工作,也有创新,成为社会、学校、家庭的得力助手。他们在这方面有基础,所以我相信这次会会开得有深度,有成效。

唇枪舌战: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围绕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的心理矫正、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等方面话题,展开热烈探讨,并结合国内家庭教育方面的现有具体情况,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力求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培训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前沿》副主编姚云发表了以“西方家庭教育新观念”为主题的学术演讲,以西方家庭教育的观念,对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胆新颖的看法。比如家长该给孩子教什么,不该教什么,提出了与中国传统观念不同的观点,引发了专家学者们对东西方教育差异的激烈讨论。

姚云认为,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借鉴西方的模式,完全按照自由平等的原则,要求家庭教育孩子要以完全诚实、现实的态度对待生活。另一位专家则以中国传统美德为例发表了不同看法。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进发和升华。

别以爱的名义害了地震孤儿

汶川大地震过后,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地震孤儿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全球在红十字会登记的愿意收养汶川地震孤儿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孤儿的数量。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光伟在发言中讲到,要吸取唐山大地震孤儿处理方式的经验教训,不能重蹈覆辙。唐山大地震的那些孤儿是在我们国家和党的特别的关照之下而成长起来的,但是特别的关照就造成了唐山孤儿他们是特别特殊的一个群体,但是全国人民吃不饱肚子,市委书记特批给那些育宏院里面的孤儿吃细粮,最后竟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出现了浪费粮食的现象。给予孩子的爱一定要适度,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来的太简单,不知道珍惜。千万别以爱的名义害了他们。

家庭教育 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