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石油工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9:00

石油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论文第1篇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种形式。石油工程建设具有工程量多、投资大、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等特点,一旦石油企业内部出现政策及战略变更、人事调动等问题,则可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此外,国家对石油工程建设高度关注,若对国家关于石油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改革相关政策、方针了解不及时,可能会对石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安全风险。

2.技术风险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需选择服务商合作,而当下信息化提供服务商家多且杂,所提供技术服务水平层次也不同,若选择不恰当则可能埋下技术风险。为此石油建设单位要根据自身造价管理信息化要求选择技术水平高、成本相对较低的服务商合作。此外,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本身存在安全风险,可能被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等,造成信息泄露,影响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安全。

3.信息化机制风险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知识面广,且牵涉组织多,有甲方、乙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诸多单位,工程造价需对整个工程项目中涉及到资金的各资源进行成本控制,具有环节多、经手人员多等特点,其中一个环节或人员出现问题则可能引发造价管理风险。

4.造价人员风险

石油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掌握石油工程造价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使用计算机技术等。目前我国石油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能给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风险。为此要进一步提高造价人员综合素质,避免因造价人员素质不高带来风险。

二、预防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风险的有效方法

1.做好造价管理前期规划工作

石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事前深入了解国家颁布或制定的关于石油行业的政策、方针及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关注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造价信息化建设方案,保证信息化建设方向正确且实用性强。同时在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市场行情、政策等,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并整合有效信息,充分利用当下石油工程信息资源,尽可能实现与其他单位的信息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选择专业性强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商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技术,为此石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及造价管理信息化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商。并与服务商签订有效合同,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信息化技术有关的风险进行明确规定,特别是细节问题,避免因合同模糊引发纠纷,影响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3.建立健全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大风险因素就是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够完善,为此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根据单位造价管理现状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通过查询文件、部门合作等形式了解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造价管理现状及实施情况,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②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制定相应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加强各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尽可能的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共享。③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决策、实施及推行等多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每一个工程流程,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稳定以及有效发展。

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的建设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另一大风险就是安全问题。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需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具有开放性、环境复杂、传播快等特点,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易受木马感染、黑客入侵等侵害,造成重要信息泄漏,给石油工程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杀毒,设置防火墙、权限等,以保证信息安全。

5.提高石油工程造价人员综合素养

工程造价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因此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系统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人员计算机水平,有效防范技术风险。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工程造价人员工作责任感,以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三、结束语

石油工程论文第2篇

1.石油企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忽略安全生产浮躁以及形式化是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一个典型表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某些企业不顾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短时间内取得高效益,对改善劳动条件的资金进行最大程度地挤压,从而使得石油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预防石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关键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在完善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对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的每个环节或细节加以夯实。一个企业,毫无安全意识的人极少,但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却大有人在。

2.忽略安全管理的有效作用

石油企业属于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强调安全生产的概念,然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紧凑,石油工程作业任务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石油企业完全忽略了安全管理,直到发生事故后才开始追究责任,使得安全管理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位置。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保证企业平稳以及高效地完成每年的安全生产任务,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法律法规,即:《安全生产法》,该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已经有法可依,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化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对促使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势必会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3.石油工程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

但理论联系实践少作为风险较高的石油企业,应该对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改进。自1997年开始国内石油行业便陆续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这些标准性文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推动了国内石油企业尽快构建以及实施HSE管理体系进程与步伐,节约了大量的企业成本,改善了企业的形象。同时,国内率先构建HSE管理体系的部分石油企业在这个方面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二、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构建安全文化氛围以安全文化为基础

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很好地提高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应该对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给予高度地重视,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在企业员工生活区设立人性化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栏,对安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风险、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细节、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实地宣教与讲解。在这样理想的宣教氛围之中,可循序渐进地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加以强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可有效地减少习惯性违章,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能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规则,在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中将安全意识完全融入其中。

2.符合人性化的根本需求

安全生产是保障石化企业长久生存以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管理工作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可以得知,人性化管理应该集中对员工的基本需要、员工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态度、职责等加以体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安全事故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各项违章行为进行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如可按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蓄意及严重等级别的违章类型。总体而言,应该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加强应急及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注意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演练及编制,各家石化公司及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定,分类及分级健全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响应预案等。根据相关规定向当地政府及有关分管部门上报,做好与地方政府的良好衔接及联合预演。

4.强化制度约束

在实际的石化工程安全生产之中,应该将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其中,首先应该注意加强制度上的约束力。很多石化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陷入误区,即他们经常认为只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也不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认为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甚至在管理制度实施、落实之后很难将其落实到位,并对制度置若罔闻,不仔细对待等,从而给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人性化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根据石化企业所具备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等,制定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各类生产活动进行切实有效地约束,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且主动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保证石油工程生产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石油工程生产的效益。

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管理者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及一线员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但是,由于一些管理者综合素养较差,制定工作计划粗枝大叶,工作内容在安排时也缺少这缺少那的,在工作现场仅仅是形式化的检查、粗略的根据制度进行,从而造成工作上所出现的各种漏洞,从而对石化工程安全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应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1)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学习,如讲座、培训等,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素养,并设立监督组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实到位;(2)将遵守纪律作为员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3)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需要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至实际的培训过程之中,使其职业道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石油工程论文第3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自我总结能力,每章增加不同类型的课后习题与思考题。包括石油产品有哪些分类及各自用途等基础性习题;冬天柴油车挂蜡如何处理等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习题;如何根据油品的特性实现油品的安全管理等与实际生产相关的习题。学生即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每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本章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再相互交流,把握主线,整体思路清晰。

2教学方法改革

2.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图形性质和学科定理的理解与感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具有专业性强,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铺垫;知识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内容复杂,新工艺技术、新标准繁多;应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授课形式必须多样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授课中把新工艺、新标准等以多媒体的形式讲授,既直观、形象、又便于学生了解掌握,节省教师画图、画表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了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运用视频将理论与专业实验、仿真素材等紧密联系起来,如对实沸点蒸馏先进行理论介绍,再播放视频,一动一静,将枯燥的理论以实际过程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外学习平台也不断完善,包括授课视频、实验视频、课件、配套习题、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等,用现代技术及丰富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启发式与对比式教学相结合为了改变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的被动式、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如在讲授清洁燃料生产时,先通过图片了解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给出具体数据,再讨论导致的原因。汽车尾气的排放就是源头之一,为了改善全球气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提高燃料的质量,即生产清洁的汽油和柴油。应用启发式教学,从我们切实能体会到的事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把问题简单化,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除了启发式教学外,还并用对比式教学方式,两者相互补充。如把汽油和柴油进行对比讲解,找出异同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先指出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虽然都是活塞式发动机,工作过程都是由进气、压缩、膨胀做功、排气4个过程构成,但两者的压缩比、进入气缸的气体、着火方式等不同,所以对燃料的要求不同。汽油和柴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时都会发生爆震,且爆震现象相同,但是产生爆震的原因及时期却完全不同,两者用不同的指标来表示其抗爆性,由此得出各自的理想组分。通过对比归纳,内容清晰,层次分明,相似的知识点不易混淆,便于理解与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小组讨论形式进入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会不定期的提出一些与石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期刊、报刊、互联网、电视等)收集资料进行了解,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高涨。比如绪论讲完之后提出问题:石油与你有多大关系,你一天消耗掉多少石油?在下次课中用部分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真正了解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确实离不开石油,但石油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加工成我们想要的产品呢?有了疑问和好奇心,增强对本课程的兴趣。

2.4培养独立查阅并加工文献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几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如原油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炼化企业如何实现清洁燃料的生产?现代炼油工业发展趋势?中国的能源安全及战略问题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取某一个课题,独立查阅文献并经过整理完成一份报告,提高学生查阅加工文献的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加深对某一方面的深刻理解。

2.5加强工程意识与理论的联系石油加工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除讲授理论内容,还引入大量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案例,提升学生工程意识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如以辽阳石化加工原油-俄罗斯原油为例,根据原油性质、实沸点蒸馏数据及直馏产品性质,确定加工方案;以辽阳石化550万t/a常减压装置为例,讲授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直馏产品性质等,运用实测数据进行产品实沸点切割计算,分离精确度计算等;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如当某一侧线产品出现头重尾轻的时候应如何调节操作?本专业定期聘请工厂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课,介绍工厂相关装置概况、原料及产品、市场需求、主要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从事化工行业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事项,使学生不但有了安全意识,也对实际生产过程有所了解,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引起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专业实验最能反映专业特色,是与本专业学科发展关系最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我们不断对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善,除了开设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外,又增加了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建设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培训中心,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运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聘请设计院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作为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的老师,本人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也具有实际生产经历,曾在中石化沧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工作两年,每年参加知道学生下厂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并于2012年在辽阳石化炼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培训,因此对炼油加工工艺过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及工作原理颇为了解。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实际生产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并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师除了担任理论教学外,还担任专业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学校、学院的推荐下,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到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的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并派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定期聘请工厂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结束语

石油工程论文第4篇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来的企业标杆,是人们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此,石油工程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尽量以正常和激励的形象展示给社会大众。

2.推进企业生态文化的发展

石油工程企业要落实党十提出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中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到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工程企业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生态现代化为方向、以促进石油工程企业可持续生态化发展为目标,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同时,石油工程企业要做好培养和贯彻生态文化两项工作,从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法制文化和生态道德文化入手推进企业生态文化的发展。

3.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石油工程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管理者对基层职工的关爱,会让职工感受自己在企业内是备受尊重的,精神得到极大满足后会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一定成效后,职工将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会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上,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文化。

二、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创新路径

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亦称为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是企业制定的包括规范企业生产、经济、技术等活动的规则、条例、程序的集合。促进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必然的,其主要创新路径如下。

1.创新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支撑,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物,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息息相关。组织机构的创新可以从对组织机构重组改制入手,实质是对企业制度的创新。在创新企业制度中,组织机构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全新的委托关系、分权和集权的要求相适应,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

2.创新技术管理

这是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的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术问题,还是创新管理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从研发入手,逐步形成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广上市。石油工程企业自身特定的高科技、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关。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利用新的工艺方法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生存经营要素能随意转让,但只有人力资源无法自由转让,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这就决定了石油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往的管理体系,将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传统的财务管理转换成人力资本。

三、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的创新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位一体”关系。因此,为了促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将两者有效融合。

1.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石油工程

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体现,推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内部和单位之间、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渗透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仅是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石油工程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石油工程色彩的文体活动,这是强化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能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企业职工之间的情感,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体现。

2.利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石油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性质。可见,只有与石油工程企业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才能促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具执行力。企业管理只是企业管理者按照所指定的管理制度开展的工作协调和合作,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有效的开展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管理要以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中,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逐步渗透到职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中。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内部积极树立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贡献做大力量。

四、结语

石油工程论文第5篇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石油工程论文第6篇

主要是对服务合同的签订前审批流程、商务谈判、技术澄清、服务合同变更及索赔等程序性文件的管理,及对服务合同条款规定、合同印章使用、合同评审制度等管理内容。

二、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管理中存在问题

1.理论指导相对缺乏相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方面有质量管理体系、进度方面有传统进度计划、费用方面有全面的概算预算管理,海洋石油工程的服务采购管理缺乏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理论支持。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的服务采购管理还处于萌芽阶段,仅仅是意识到服务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和优点,而服务采购管理的有关理论却相对较少,项目服务采购管理的理论指导大大落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2.管理方法陈旧落后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现阶段的主要方法有:

(1)项目服务采购计划控制方法

此方法基本沿用企业服务采购运作方法,根据项目的进展和需求,制定服务采购计划。根据项目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调整计划内容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服务采购,未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具体需求,精度低、预见性差,对关键设备和物资的采购无保障措施。

(2)项目服务采购质量控制方法

对于项目服务质量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企业采购背景的前提下,项目服务采购的质量控制也仅仅限于项目交收后的检验。项目服务采购的人员仍保持着企业采购的需求方心态和作风。在质量控制方面,基本属于事后控制。未考虑项目服务采购需求受到项目生命周期的限制。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较为落后。对项目服务采购的供应商或承包商的管理仍沿用企业供应商或承包商的传统管理模式,项目服务采购计划还仅仅是简单的费用及工期安排,对服务采购合同的管理基本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初级阶段。在项目服务采购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和实施战略分析、动态跟踪、过程控制、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工具和方法。

3.项目缺乏统筹兼顾

石油工程论文第7篇

1.串通投标

串通招标主要是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以提高或压低工程标价的行为。在串通人之间,中标人往往给其他未中标人一定的好处或者由中标人以分包形式将工程部分分包给其他未中标人,从而达到中标目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招标人的利益,违反了公平原则,应当予以严厉禁止。

2.招标机构

当前,工程招投标阶段中使用的监督管理方式,已从最初的审批管理转变为了当前的过程监督,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记录与备案。严厉惩处不合法的行为,现代的工程招投标工作大部分都是由招标机构独自完成。但由于我国的招标业务发展时间不长,特别是还缺乏健全规范的石油工程项目招标市场,大部分匹配的制度尚未形成,所以一些机构实践作业时自律性低,更有甚者通过自己的职权帮助业主有倾向性的选择中标单位。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关的可量化评价标准对机构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二、加强石油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策略

1.规范招投标市场

规范招投标市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规范行为,建立招投行业自律机制。招标机构必须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招标机构可以依法跨区域开展业务,建立和完善招投标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招标投标协会,由协会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行业自律,维护招投标活动的秩序。(2)健全信用机制。研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完善招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投标人的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将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单位以及违法操作的单位纳入社会信用系统,提供社会公众查询。还要积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做好招标机构的资格认证管理工作,净化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2.强化招投标监督执法力度

项目法人享有的招标自有相关的法规予以保护,能自主确立招标工作的所有活动。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机构,都禁止参与和干预实际招投标活动。实施招投标信息的透明化,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另外,还要有效检查与监督招投标活动全程,保障监督执法的合理性。所有相关的行政监督部门必须根据具体的职责来明确分工,不断强化对招标投标活动全程监督的力度。

3.构建行之有效的匹配制度

当前,工程项目虽制定了招投标机制,但与其相匹配的规章制度还十分的缺乏,致使石油工程市场秩序紊乱,并且还引起挂靠、串标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最近几年时间里,国家虽颁布实施了各类关于招投标程序方面的规范标准,相应的降低了不科学竞争行为发生率,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下,企业当前采用的制度、规范已达不到实际要求。所以应根据现代石油工程的特点、性质以及石油工程市场实况,适当的改进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并且认真全面的分析招投标程序中各薄弱部位,确立一系列有效的具有弥补性及保障性特点的法规,从而约束、规范市场行为。

4.确保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

首先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设置的投标实质性条件,找出与类似项目招标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依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文件编制要求和经验合理配置本单位人力、设备等资源,按照类似经验确定合适的投标报价,并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其他实质性要求。其次要认真关注招标文件的一些细微之处,并组织其他有投标文件编制经验的人员认真逐条逐项核对,以确保投标文件不因编制质量问题而被废标。

三、结论

石油工程论文第8篇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结构,课程及其顺序构成了学生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体系。课程则是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所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性质与水平,受教育方针、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教师水平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大学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前人累积的知识,更应反映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学科发展的逻辑选择有效的、对学生个体具有发展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使课程体系始终处在动态建设之中,既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前瞻性。本课程体系构建采用“四个层次,多个模块,先主干课程,后选修课程,课程内容高度整合,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的设计思路。以石油工程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考查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适当拓宽基础,结合对学生需具备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等三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和所属领域专业群的共性需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并按学校统一规划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构筑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

1.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考查石油工程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分析研究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基础需求后设置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在分析工科学生要求和所属领域专业群的共性需求基础上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按学校统一规划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学习,获得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训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思维和观察判别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对四个平台的课程都设计有相应的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1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10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是27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29.5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8学分;专业课程平台的必修课程模块42.5学分,选修课程模块不小于6学分。

2.整合优化课程

整合课程内容是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课程整合的结果应该是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课程内容整合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机械拼凑,而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全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实用性,把内容的理论和工程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以成熟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为基础,遵循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突出工程应用、反映行业的规范性和技术的科学性等原则,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稳定性,又要考虑其内容的发展性和前瞻性。

课程内容编排上注重课程知识体系与实际工艺过程的结合,考虑到人们对问题的认知规律和工程实际应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本课程体系中,多门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力度较大。①钻井工艺原理课程。包括:破岩钻进、钻井工具、工程设计、钻进技术、固井和完井等全部工艺流程。②钻井液工艺课程。包括:钻井液、完井液、油气层保护等全部工艺技术。③采油(气)工艺原理课程。包括:各种采油方式的工艺与施工、采气工艺与施工、非常规油气开采工艺与技术等。④专题研讨课程,以案例教学和研讨形式进行。给学生建立石油工程的健康、安全、环保理念,了解油气井压力控制的基本工艺技术,了解工程中的特殊大型施工流程。关于石油工程行业的“健康、安全、环保”和“井控技术”,是从业者必须经历的岗前培训项目。行业规定,员工应通过专门机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且这一从业证书具有时效性。在校学生通过专题研讨课程对此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⑤专业实践课程。包括:现场工作实践、工程专题设计等环节。⑥石油工程地质课程,把石油地质基础、钻井地质录井、开发地质基础等石油工程需要的地质方面知识整合在一门课程中。⑦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基础课程,把油层物理基本知识、渗流力学基本知识进行了整合。

3.注重实践教学课程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践课程比理论课程更为重要。为此,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模块。对一门理论课程教学中开设的实践课时小于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课程实验完成。对实践课时大于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单独开设实践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题研讨、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工程化,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比例,并注重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二、课程体系特色与运行难点

1.源于专业岗位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课

程体系构建依据石油工程专业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从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路线建立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考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等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配置课程,考虑与理论课程协调互补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加大实践教育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实现高级技术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由通识教育课程到专业课程各平台选修课程

门数呈减少趋势这是应用技术大学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一种趋势。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考虑拓展学生的专业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不能离开专业岗位群的需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恰当的选修课程学分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3.对工程专业开设专题研讨课程

把工程问题以工程案例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要求学生对工程案例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了解工程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课程内容整合力度较大

石油工程论文第9篇

相对于传统的业主主导采购,设计、施工和试运分别分包的项目模式,海外石油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EPCC总承包模式中,设计分包商的设计对于工程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设计造成的不可控制风险大部分由业主转嫁给了总承包商。因此,EPCC项目对于总承包商的设计技术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高。

1.1EPCC项目应设置设计技术部

除项目主管设计、技术的领导外,EPCC项目应设置设计技术部,设计技术部在项目前期将主要负责详细设计的管理工作,详细设计基本结束后,设计技术部相关工程师将转移到现场,为现场施工和试运提供技术支持。除部门经理、副经理、计划工程师等管理人员外,还应配有各主要专业工程师,如,工艺、配管、动(静)设备、电气、仪表、土建、结构工程师等。工程师的首要条件是精通专业,熟悉国际主流设计标准,能够在本专业范围内对设计分包商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确定技术方案,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外文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用外语探讨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1.2详细设计团队管理

为对设计分包商有效地进行管理,原则上应考虑设计总承包模式,将EPCC项目的详细设计工作分包给一家设计公司。若设计分包商将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工作分包,分包公司资质及工作范围切割需得到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批准,由设计分包商对分包公司进行管理并对整体设计质量和进度负责。设计分包商应成立单独的设计项目组,配有设计经理、副经理、计划工程师等管理人员,同时,各专业应选调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并且熟悉国际主流设计标准的工程师。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应对设计项目组主要人员逐一进行面试并决定是否录用,一旦录用,若设计项目组主要人员退出项目必须得到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的批准。

1.3详细设计管理决策机制

EPCC项目部一般应设置技术委员会,凡涉及重大设计方案调整或变更,必须由设计技术部报技术委员会讨论批准后方可提交业主。在技术委员会架构下,由EPCC项目部主管领导、设计技术部经理、副经理、设计分包商项目经理、副经理等组成设计管理核心小组,核心小组组长由EPCC项目部主管领导担任。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详细设计工作,在出现技术争议时,负责召集相关各方就技术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结论。

1.4详细设计管理执行机制

详细设计管理一般应实行专业总负责人制。详细设计分包商对每个专业都必须指定一个专业总负责人,其对本专业设计文件负全责:组织、协调本专业设计人员按照设计计划,在合同文件基础上开展详细设计;审核、批准本专业提交的设计文件,确保设计质量;并对本专业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方案起决策作用。与之相对应,EPCC设计技术部也应指定各专业总负责人在本专业范围内负责有效控制设计分包商的设计进度、设计变更和设计质量,同时,负责组织和协调本专业范围内对采购、施工和试运等部门的技术支持工作。

2详细设计的管理与控制

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是总价锁定、工期锁定,工作量增加索赔异常困难,一旦项目延期完成,将面临巨额的工期罚款。在这种情况下,EPCC项目的详细设计管理工作应在保证设计安全、合理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

2.1严格控制详细设计变更

设计管理对于控制项目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费仅占项目总投资额的3%~5%,而设计阶段对于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可达到75%,经济合理的设计能有效降低工程投资5%~20%。因此,设计阶段是EPCC总承包商进行成本控制最有效的环节。EPCC项目详细设计管理首要目的就是在保证详细设计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在详细设计阶段把项目成本控制在总承包商可接受的范围内。采用限额设计法,按照投资限额分系统控制设计,在国内EPCC项目设计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要求EPCC项目造价控制团队全程参与设计管理。由于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由多个国家异地办公,造价控制团队人员数量有限,因此,这一方法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的初步设计FEED(前端工程与设计)通常较为详细,已经将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及材质、执行标准等基本确定,因此,设计管理应以业主招标文件内的FEED设计文件、标前澄清、总承包商技术标(以合同文件作为基础),作为详细设计基础,通过严格管理设计变更,控制设计分包商在合同范围内进行合理设计,避免脱离合同要求的拔高设计和过度设计,从而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变更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是工作范围调整;第二类是设计优化;第三类是调整FEED设计方案。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作为本专业设计变更管理的第一技术负责人,若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设计变更,各专业总负责人应汇报至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若影响较大,则还应由设计管理核心小组讨论后上报至EPCC项目技术委员会。对于第一类设计变更,应由设计技术部提供详细的工作范围描述和工作量作为EPCC合同部变更谈判的技术支持,待收到合同部明确指令后再开展后续的详细设计工作,要做到“变更不批,不增加工作范围”。第二类设计变更主要是FEED部分设计过于保守,存在严重的过度设计,设计技术部应组织设计分包商做出稳妥、安全的新设计方案,说服业主技术人员接受和批准,从而节约项目成本,为其他潜在的工作量增加创造成本空间,做到“确保安全,合理优化,争取成本空间”。第三类设计变更主要是因为FEED设计存在问题,需要调整设计方案,这类的设计变更要区分处理。如果因为安全、法律法规等原因而不得不对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则设计技术部应在推动详细设计的同时,将相关技术支持文件发给合同部,由合同部根据EPCC合同决定是否提起变更索赔,做到“事关安全必改,是否索赔合同确定”;如果因为业主提供的基础数据,如,原油黏度、含水、含盐等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则设计技术部应在推动详细设计的同时,支持合同部开展变更索赔,但是,采购等工作应在业主明确批准变更后开展,做到“责任不在我,设计可先改,变更不批不采”;如果详细设计分包商或业主出于经验或参考其他项目,要求改变设计方案,提高详细设计要求,则设计技术部应坚决予以制止,在得到业主明确批准变更后再按照新方案开展设计,做到“不碍安全,变更不批不改”。如: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地面工程建设EPCC项目,在详细设计执行过程中,设计管理团队按照上述方法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在油田集输光纤工作范围调整、消防泡沫系统和火炬设计高度优化、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水处理系统和天然气外输管线材质升级、原油电脱盐器操作温度调整等设计变更中为EPCC总承包商避免了约2000万美元的损失。

2.2详细设计质量管理

在EPC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质量对项目成本、进度和装置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是决定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费用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设计文件可以保证采购起点的高质量;高质量的设计图纸可以减少施工返工,加快施工进度;高质量的设计文件可以确保装置顺利投产运行。因此,设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确保设计分包商的设计质量,提高其设计准确性、适用性、合理性。

2.2.1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详细设计的质量管理要确保设计的准确性,避免设计文件有明显错误,如,文字拼写错误;语句不顺;不同文件技术要求相互冲突;标准引用不当;不同专业之间界面无法衔接等问题。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设计工程师责任心,加强校对、审核力度,统一详细设计规定等措施来减少乃至消除,采取的措施为: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对连续出现明显设计错误的工程师,可由设计技术部对应的专业总负责人汇报给设计管理核心小组,经讨论后,责令其退出项目。二是,加强设计文件的校对、审核力度。详细设计项目组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作为本专业的第一质量负责人,认真校对、审核设计文件,对本专业提交的所有设计文件质量负首要责任。三是,详细设计项目组提交的所有设计文件,总承包商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与相应的详细设计项目组专业总负责人双签审核。四是,详细设计项目组应对详细设计遇到的共性问题从项目层面统一做出规定,分发到各专业具体执行。

2.2.2优化设计

提高设计质量的另外一个层次是优化设计,切实提高设计文件的深度,确保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要求设计工程师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为:一是,要求详细设计项目组加强专业总负责人队伍,所有的专业总负责人必须具备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决策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组技术专家的作用,每周举行设计交流例会,对重要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对有可能进行设计优化的问题重点加以关注,持续进行督促,直至形成结论。三是,强化奖励机制。对提出设计优化方案并最终得到业主认可的设计工程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地面工程建设EPCC项目,FEED设计将高压火炬高度确定为96m,安装和检修极为不便;详细设计过程中,经过设计管理团队和设计分包商认真分析,发现FEED设计确定火炬高度时将太阳辐射热0.79kW/m2考虑了进来,而根据APISTD521《泄压和减压系统》以及伊朗国家石油标准IPS-E-PR-460《火炬和泄放系统工艺设计》,油田所处为偏远区域,计算火炬高度时可将太阳辐射热排除在外,从而将火炬高度调整优化为45m,大大节约了采购和施工成本。

2.3详细设计进度控制

详细设计进度控制对整个项目至关重要,如果设计进度不能满足计划要求,则会影响设备材料的采购、制造、供货和现场施工进度。海外石油工程建设EPCC项目通常是工期锁定,如果延期完成,将面临巨额的工期罚款。设计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在把握好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详细设计进度,使设计的进度计划与设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及试运行等进度相互协调,确保设计进度满足采购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为了给详细设计争取到足够时间,EPCC项目总承包商可在开始投标时即先行与设计分包商组成联合体,双方约定风险与收益共担。在EPCC项目投标与谈判过程中,设计分包商不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在FEED设计基础上提前启动详细设计,重点完成工艺模拟计算、工艺物料平衡图、管道仪表流程图、站场平面布置图、各专业设计基础及规格书等重要设计文件的校核、优化和升版工作,确保EPCC合同授标后能够立即提交业主审批,从而尽快开展HAZOP(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SIL(安全等级划分)研究。同时,提前将长周期设备的技术询价文件包准备好,尽快由采购部发出。除提前启动详细设计外,还应主要从几个方面控制详细设计进度:一是,详细设计计划是纲,在详细设计开展之初就要由设计技术部牵头,组织设计分包商、EPCC项目采购部、施工部、试运部对详细设计计划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详细设计计划。计划一旦确定,计划工程师每周要对实际设计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跟踪、计量与量化对比,并对落后的工作进行分析,找出进度滞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进度弥补措施;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设计进度计划的指导性和可遵循性;同时,要尽最大努力确保工程关键设备和材料招标技术文件的提交时间,确保工程进度关键线路上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的提交时间。二是,要充分认识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设计质量与进度出现矛盾时,要求设计分包商首先要确保设计质量。提高设计质量需要增加文件的准备时间,因而,对设计进度会有一些影响。但是,高质量的设计文件会减少业主的审批意见,缩短业主的审批时间,同时,还会提高业主对于设计质量的信任,为后续设计文件创造出更好的批复氛围。三是,为避免厂商资料滞后而影响设计进度,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积极做好厂商和设计分包商之间的协调与督促工作。设计分包商在招标技术文件中要明确提出需要厂商提交的各种资料的时间,以及相应的设计审批时间,该要求将作为采购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后期协调与督促的依据。在与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后,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应与EPCC项目采购部及设计分包商密切配合,严格督促厂商按时提交厂商资料,以及设计分包商及时返回审批意见。必要时,设计技术部各专业总负责人可通过采购部安排厂商与设计分包商工程师进行集中办公,以便加快技术沟通。

3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