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地施工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7:36

工地施工总结

工地施工总结第1篇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三元乙丙卷材防水

防水工程按工程部位和用途来分,可分为屋面工程防水和地下工程防水两大类。其中,由于地下工程常年处于潮湿环境中和受地下压力水的有害影响,所以,对地下工程的防水处理要求比屋面工程的高得多、严得多,防水技术难度也更大。地下防水上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水文地质资料情况、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地形条件、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技术经济指标、防水材料来源和施上工艺等情况来考虑确定。一般地下防水工程应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即“防、排、截、堵”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合理,防水可靠,达到设计上的要求,满足使用上的功能。目前,地下防水工程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防水砼结构,它是利用提高砼结构本身的密实度来达到防水要求的。防水砼结构既能承重又能防水,应用较广泛。

(2).降排水方案,即利用盲沟、渗排水层等措施,把地下水引走、排走,从而降低地下水位,以达到防水要求。此法一般多用于重要的、面积较大的地下防水工程。

(3).在地下结构的内或外表面设防水层,如涂料防水层、卷材防水层等。

其中,(1)、(3)的防水方法即利用各种材料的不透水性来隔绝地下室毛细管水、上层滞水以及各种有压和无压水的渗透,达到防水的目的;(2)的防水是利用人工排水降低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下面简单介绍常用到的两种具体方案:

一、防水混凝土结构

从砼的各组成成分出发,一条龙地控制防水砼的搅拌、运输、浇注、养护工作,保证砼成型后的质量。

(一)、由于地下结构的渗漏水直接原因是砼结构中存在微细贯通裂缝。从砼结构本身来分析裂缝的产生原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所选用水泥品种的水化热过大,砼内外温度差过大,产生的过大温度应力超过砼本身具有的抗拉应力,造成砼结构开裂所致;

2.砼在强度增长初期过程中自身的收缩和冷缩产生裂纹所致;

3.砼浇注过程中,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砼浇注方案。如果砼振捣不实、浇注过程中产生冷缝或施工留置的施工缝处理不当,那么,地下压力水就很容易从砼结构的这些薄弱部位渗透所致;

4.砼浇注成型后养护不力,水分过早丧失,水泥未能充分水化,与粗、细骨料之间缺乏足够的粘结力,结构松散所致。

为防止出现上述问题,一般采取的措施有:

1.水泥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减少砼水化过程中的发热量,减小砼内外温差所致的温度应力,从而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选用掺加UEA-B型微膨胀剂的防水混凝土。众所周知,UEA型高效砼膨胀剂是一种以硅铝酸盐、硫酸盐、硫酸铝钾和硫酸钙组成的无机化合物,作为外加剂掺入水泥中形成膨胀结晶水化物――钙矾石,能起到早期和中期合理膨胀的作用,能有效的补偿砼干缩和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砼冷缩。在砼中掺入UEA-B,能提高砼自身的密实性,从而有效的增强砼抗裂抗渗的能力,达到防水的要求。

3.砼浇注前,对每位参与作业人员,特别是对放灰及操作振动棒的人员进行砼浇注方面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为:①砼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一层砂浆、砼不显著下沉及气泡不再上升为准;②振捣的操作要点:快插慢拔,插点均布,环环相扣,层层相接;③现场备齐足够数量的两种规格(35mm和50mm)的振捣棒。着重振捣钢筋较密处、施工缝处、主筋下面、模板阴角处,保证不漏振,并适当延长这些部位的振捣时间;等等。

4.切实做好掺UEA-B膨胀剂的防水砼的养护工作。对于这种砼,经验表明:养护工作尤为关键。如果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砼的实际质量将比不掺的质量更差,宁可不掺UEA-B。由于张江标准厂房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时还处于早秋季节,日气温还较高,施工中底板采用了蓄水养护和浇水养护,即:1~7天蓄水养护,7~14天浇水养护,以砼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为准,不得出现砼表面发白的现象。对于侧墙砼,砼浇注完毕后,在顶板边缘地带设水管慢淋养护7天;拆模后,尽快用麻包片或草包贴挂表面,浇水养护至14天养护期。这样,砼内外温差不致于过大;同时,即使是高温天气,砼内部仍能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保证水泥充分水化,避免了砼内部的微细裂缝的产生。

(二)、防水砼工程的质量除精心设计、合理选材外,重要的还是在于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尽最大可能地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对施工的各主要环节,均应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1.防水砼工程所用的模板应保持一定的平整,拼缝严密,不易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和稳定性,吸水率要小,浇注砼前可适当淋水。对小矮墙尽量不用对拉螺栓和铁丝贯穿砼墙来固定模板;当墙高必须要用对拉螺栓贯穿砼墙来固定模板时,对拉螺栓采取了止水措施,即在螺栓中间部位满焊一块60×60×3mm的方形止水钢板,隔断渗水通路;同时要求拆除模板一定要在砼有足够强度后保证在拆模的动荷载作用时对拉螺栓不松动,一般在砼有2天龄期后即可。但仍应禁止敲打对拉螺栓、强行拆模的野蛮施工行为。

2.为了防止钢筋的引水作用,底板钢筋不得接触砼垫层,要求纵横间距1m垫上水泥砂浆垫块。墙体的钢筋不能用铁钉或铁丝固定在模板上。严禁用钢筋充当保护层,防止水分沿钢筋侵入。

3.砼浇注,除做到前述交底内容外,还严格做到了分层、连续浇注,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砼两层浇注时间间隔在初凝时间以内,杜绝了砼浇筑过程中易出现的冷缝,进而避免了又一道防水薄弱环节的形成。

4.施工缝留置与处理

施工缝部位始终是防水薄弱环节。地下结构施工时应遵循尽量不留或少留的原则。原则上,底板的砼应连续浇注,墙体不得留置垂直施工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砼前,为解决新旧砼的结合问题,施工时对已浇注的砼表面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技术处理,即:清除砼表层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凿毛,清除钢筋上和止水钢板上的水泥砂浆,然后用水冲净,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砼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10~20mm厚的与砼同样成分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砼加强振捣,确保新旧砼紧密结合。止水钢板上的水泥灰浆清除时不得用力过大的敲击,钢板与砼之间不应有松动,保证之间粘接良好。

二、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层(迎水面)

对于一些防水要求的地下防水工程,在掺UEA-B型膨胀剂的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可以设置一到两层的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层。

防水卷材的铺贴要由专业防水施工队伍施工,严禁非防水专业人员做防水施工。同时,采购了质量合格的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和与其性能相适应的氯丁胶粘剂后,按照检、试验计划的要求对其原材料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实体中。

卷材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全封闭做法,即:在基础垫层浇注完毕后,垫层面必须保持干燥。然后铺贴两层防水卷材,然后在上面抹50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止绑扎钢筋时损坏卷材。在铺设底板卷材时,四周边角预留出500mm长度的卷材,以备铺贴侧墙卷材时粘贴接上,保持全封闭施工。。对于桩头部位的防水,则用10mm厚的环氧树脂封闭,必须将卷材边缘100mm范围封闭在内,从而形成一道封闭的隔水层。

卷材铺贴采用冷粘法。底板垫层砼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点粘法,砼墙面部位采用满粘法。

卷材铺贴前,工程实体的砼基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严禁在雨天、雪天等潮湿天气下施工。否则,施工后的卷材层会起鼓,与基层粘接不紧密,降低防水效果。

卷材施工严格按照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技术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特别是对防水薄弱环节如阴阳角、穿墙管道、施工缝等部位还铺贴了附加层。

工地施工总结第2篇

第一得,半路出家,试水施工岗位。

三月份,软基处理b线、h线和a线的高压旋喷桩相继开工。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紧缺,于是我有幸加入到施工员的行列中,直接参与生产前线的管理工作。我很珍惜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刚开始,我也对自己的非专业背景从事路桥施工管理感到担心,但后来随着工程的展开,在各位领导和各个前辈的谆谆指导下,我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地适应了角色的转变。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约一个月期间,b线、h线和a线三个区域的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期间,a线、c线的水泥搅拌桩也展开了施工。本段时间内,我将施工方案与现场情况相结合,并及时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较好地掌握了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浆压力、提升速度、垂直度等施工参数,较好地控制了成桩质量。

四月中旬,灌注桩施工大面积展开。领导将我调往此班组。该分部工程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一方面,灌注桩完成与否直接决定着后续上部结构能否衔接的问题,所以我们夜以继日地开展施工,力求克服各种阻碍因素,追求进度。5月1日当天,我们成桩8颗,算是本工程目前为止当日最大成桩量。另外一方面,灌注桩受地质、混凝土质量等影响较明显,施工过程控制相对复杂,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塌孔、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为克服这些问题的发生,作为生手的自己,积极主动地向分包队人员学习,努力杜绝了此类事故的发生。时至今日,共完成灌注桩305颗。

在这两个分部工程中,相应地学到了与之配套的工作,诸如机械的调配、人员积极性地鼓动、试验申请单的填写、计量资料的编写等等。虽都只是皮毛,但对于资质驽钝的我来说,还算是收获。

第二得,夜以继日,充分体会了吃苦耐劳精神的精髓。

我所主要涉及的两项分部工程都属于日夜施工作业。于是我和另外一个助理施工员倒班,每人上24小时休24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其实是对人的身体体质和精神意志的一种考验。很多时候,几近崩溃。但在领导的指导下,我学会忙里偷闲暇时吃紧的休息方法,尽可能的在手头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补充睡眠。6个月的夜班洗礼,让我觉得即使再来一次高考,我都会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将其藐视掉。

以上是自己工作中总结的收获,以下是不足:

第一,图纸、规范不熟悉,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必须承认,即使灌注桩班组最为辛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段时间内,错误频繁出现。这与我对图纸和规范的不熟悉直接有关。今后,自己将多看规范勤翻图纸,多找高人请教,力求克服该毛病,杜绝贻笑大方的事情发生。

工地施工总结第3篇

   我是xx建筑有限公司工程部中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为自己的专业而奋斗拼搏,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同时深深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发展空间!

   20xx年是我们公司开发xx国际项目的一年,也是公司成功崛起的一年,更是我们工程部辉煌的一年。作为一名土建工程师,在工程部领导下,我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工程技术管理方面

   1、认真审核施工图,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仔细查看建筑结构图纸中发现了设计上有许多遗漏、差错和矛盾的地方。比如xx楼联廊处结构上多设一根梁,影响了整个立面效果。x楼局部梁没有配筋,无法按图施工。xx楼局部门窗没有细部尺寸,等等问题。在发现了这些技术问题后,我及时准备的向工程部领导和设计人员联系,根据现场的情况和规范要求,提出良好的建议和处理方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确保了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做好技术交底,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在查阅了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设计,针对施工各工序、各部位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口头和书面交底并作施工日志记录。比如: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拆、砼的浇筑、填充墙的砌筑、脚手架的搭设等等。技术问题做到预控在先,交底在前,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奠定了基础。

   二、工程现场管理方面

   1、工程质量、安全控制

   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检查各施工部位的标高、轴线,钢筋布置,模板的安拆、砼成型养护、脚手架搭设情况。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了质量、安全隐患,及时了其解施工过程,分析产生隐患的根源,协调施工人员处理问题,待处理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最终达到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比如xx层一处边墙剪力墙施工,由于支模不牢固,在角柱上没有加强支模处理,在浇筑砼时发生严重的爆模,墙体移位。经过严格的监督和督促,项目部按规范,按我们的要求把新浇的砼全部清打干净,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后,重新浇筑的砼。经过这次经验和教训,在8层以上相同部位,加强了模板的支撑,采用纵横方向拉撑,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爆模现象。

   2、工程进度控制

   这是我们工程部控制的重点之一。审查项目部的工程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准确性。并且召开专门的进度议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的为项目的进度提供优质条件,加强现场进度的督促。特别以我们工程部领导为首的指挥下,工程总进度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

   在这个施工现场管理中,我始终站好甲方的岗位,严格要求自己,督促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努力控制好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有重大问题,及时向工程部领导汇报,以便更好的、及时的处理问题,使工程顺利的进行。

   三、工程成本控制方面

   1、设计变更的审核控制

   凡涉及增加工程量的变更,我都反复的核实,确定其变更的准确性、必要性和实用性。所有变更都向领导汇报,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结算工作。

   2、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不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变更或减少施工内容

   如我们工程部在满足构造柱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xx楼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比原设计减少了约xx构造柱。砼化粪池改为砖混化粪池,外墙保温的重新考虑等等。都节约了工程成本。

   2、做好现场工程的收方工作

   仔细查看合同,确定收方部位和内容,会同公司和约部、监理项目部共同收方确认。做好收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向工程部领导汇报收方结果。做到收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关于工地施工员的年终总结

   2021年转眼已快结束,年关将近,这正是回顾和总结的时机,回顾这一年工作岗位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识自己;总结这一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我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因此在年终之际,现对2015年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施工现场工作:北塘项目自3月底开工,项目开始进行给水、中水管道的.安装及橡塑保温工程、压力排水系统安装工程、电线、电缆安装工程、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工程、配电箱安装工程等。从材料进场计划的编制、材料进场的验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控制和质量监督以及工程完工后的检测和与分包工程量的结算工作我都参与其中,不得不说我从中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首先在材料进场计划的编制工作上就遇到了困难,以给中水管道安装工程为例,因为设计图上工程的给中水管道是从室外市政给中水管道接进来的,而实际现场完成情况中,市政的给中水管道已经在地下车库安装完成,而且应业主要求,给中水系统末端不需要总包进行安装只需要每层水管井预留出阀门就可以,而且地下车库高压给中水干管改用为衬塑钢管。这样一来,各类管道的实际用量与材料招标文件上的数量产生了偏差,如果继续按照材料采购计划上的数量编制进场计划,无疑会产生一些材料上的浪费,因此,我依照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计算了一遍给中水管道的工程用量。其次由于地下车库桥架、排水管道已经基本安装完成,出于综合布线、避免碰撞的考虑,现场管件的使用量要比预算大很多,因此在工作上产生了一个疏忽,现场出现了因缺部分管件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现象,所幸供货方供货及时,没有造成窝工现象,我也在这个事件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教训。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控制和质量监督是最重要的一环。材料控制上,监督各家机电分包做好成品保护,然后同安全部配合做好施工现场杜绝材料浪费的监督工作。质量控制上,通过阅读相关的的验收规范和图集,从中获得很多需要掌握的给中水管道质量控制的要点。也在施工现场中遇到了很多质量问题:管道支架的数量不够及安装间距未达到规范要求;衬塑管道的阀门处未安装活接头;等等。甚至有的机电分包为节省辅材,在楼较高几层的竖井内选用PVC管充当套管、为省工省力在衬塑管套丝连接缠麻丝的时候,略过涂铅油的过程,改用防锈漆替代。所幸这些质量问题都及时发现并要求相关分包作出了整改。质量监督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一工作环节,自己掌握了很多施工现场的知识很经验。这也是今年的工作中一个巨大的收获。

   商务工作:同02-15地块分包商的月清月结和部分机电材料的月报是我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因为北塘项目经历过长期停工阶段,重新开工后,很多前期完成的工程需要维修和更换。这对我们与新的机电分包商核对工程量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考验,因为这要求我们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就拿桥架安装工程来说,哪些是安装的部分,哪些是经过拆除再安装的部分,哪些又是仅仅进行了除锈和更换支吊架的部分,只有对这些可能存在争议的部分整理清楚后,我们才能在跟分包商核对工程量的时候有条有序,有理有据,最大程度的为项目节省成本。也正由于北塘项目的特殊性,在同分包商的月清月结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争执,但却是有趣而充实的。我想这对我未来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投标工作:2015年我一共参与了北塘项目采暖工程、南益项目二期、大同复地项目、阳光大厦一至五层改造通风空调项目的投标工作,其中南益项目二期的投标工作参与时间最长,印象最深刻,对我的帮助也最大,通过参与南益项目的投标工作,我看到同事们从紧张地计算项目工程量到最后与甲方预算人员慎密地检查核对、从对投标项目夜以继日的的组价、调价工作到最后对标书的装订、密封,准时送到甲方单位手中。虽然最后很遗憾,南益项目没有中标,但我从这次投标工作中不仅深入了解了整个投标工作的各项流程和环节,更看到一个项目的投标工作有多么的艰辛,其间夹杂了多少同事们的努力和汗水。对我的震撼不仅是工作上的,更是生活上的。

   技能培训培训:2015年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三次技能培训,BIM软件的应用入门培训、中建集采平台的录入工作的培训、广联达组价软件的基础培训。其中中建集采平台的工作培训对我帮助最大,让我更加系统的了解了材料商和分包商的工作流程。其他培训也大有帮助,不过仍需要自己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才能熟练并掌握,这也是我在2016年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并在此向公司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希望在未来能够组织更多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项目之间同事的交流,能在学习和竞争中有效地提高自己。

   其他工作:由于北塘项目配置人员较少,因而在项目上兼职一些办公室和人力的琐碎工作,这让我对整个公司的运作和一些工作的基本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2015年的工作总结大致如此,今年转眼就要过去,相比去年现在的自己,经历了许多,学习了很多,成长了许多。这与公司及项目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遗憾的是,回首2015年,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平平淡淡,毫无亮点可言。这值得我去深思,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能有一抹属于自己的光辉!

   关于工地施工员的年终总结

   20xx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下面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我在13年8月中旬有幸加入南通四建这样一个团队,这是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器重,在此表示感谢!

   8月中旬,我主管的B01#楼桩基工程还没有结束,土建还不具备施工条件,项目部安排我管理2、3#楼二次结构的施工与质检,并协助2、3#楼施工员参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工作。

   10月初,随着B01#楼工程的逐步展开,我积极响应项目部的要求,担任B01#楼工程施工兼质检,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极力配合项目部完善场地规划、落实临建设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组织现场质量检查、协调各施工班组平行工作。

   一、重点与难点

   1、B01#楼施工质量要求高,为确保达到江苏省优质结构工程,在施工前即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做法和施工质量要求,并以施工规范和技术交底单作为验收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质量。

   2、B01#楼开工面积大、生产任务重、工期紧,为确保春节前车库及主楼地下部分完工,完成至正负零,我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本着完成任务的执着态度奋斗在施工现场的第一线。

   3、B01#楼施工场地狭小,地下工程阶段材料多,材料码放及现场文明施工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的又一个难点,为了使施工现场杂而不乱、错而有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密切监控现场材料使用情况,必须保证现场不能集料过多,也不能因为缺料少料影响项目生产计划。

   二、创新与突破

   1、根据以往普通模板中存在的跑模、涨模、位移等现象,对本工程大截面框架柱采用采用Φ14螺杆配合定制粗丝螺母加固,确保一次性成活,不返修、不剔凿。

   2、混凝土接茬处,采用粘性海绵条粘贴在老混凝土上在进行上面模板的加固,有效的控制了混凝土接茬处漏浆现象。

   3、运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对地下车库250×1250大截面弧形框架梁模板支撑体系钢管间距、步距以及稳定性进行验算,确保模板支撑稳定、安全、高效。

   4、据我个人了解,我来到这个项目部目前有以下几个第一:第一个正式书面技术交底的.施工员、第一个自己编制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的施工员、第一个抽查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施工员、第一个在年终结算时开出30000多元暂扣单的施工员。

   三、、不足与改进

   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误,每一次失误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有教训就会丰富经验,有经验就能避免错误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把学习的专业知识,加以应用。不明白的、含糊的,及时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尽管在这一年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可是我仍然看到自己某些当面的,不足的方面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面,在未来的一年里,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突破,有所成功。

   四、对项目部的几点建议

   1、门卫制度形同虚设,非本工程施工人员自由出入,无人过问。门卫是一个企业的第一形象,建议增强门卫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形象。

   2、现场文明施工严重混乱,花高价浇筑的水泥路主干道,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建议平时多花人工清扫、冲洗,杜绝脏乱差。

   3、安全用电方面管理不到位,私拉乱接、一闸多用现象时有发生,我曾多次要求B01#楼主电线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结果在电线被土方队伍压断两次后才架高处理,亡羊补牢。

   4、现场施工质量普遍较低,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落实到位,后期因抢工期,施工班组的质量意识更加单薄。建议项目部确实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并落实好《项目部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事前交底、过程控制、事后检查以及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项目部可以试行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评比工作,对评出的最优和最差班组予以经济上的促进。每月一次评比,最优班组合同价上浮1%,最差班组合同价下浮1%,一年12次评比累积计算。

工地施工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地铁;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监测方法;总结

【中图分类号】 TU71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2-135-02

The Subway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pot Mmonitor Method Summary

【Abstract】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that insure the subway tunnel, enhance to round in star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ock monitors,

according to further round the rock variety circumstance excellent turn the design with adjust to start construction project, practice the

information turns monitoring construction, becoming an important work mission.Monitors to the spot of the some item tunnel engineering

now the method make the textual summary.

【Key words】 subway;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pot; Monitor method; Summary

1工程简述

广州地铁三号线设计自花都白云机场北往南到番禺广场,线路长,开挖深度大。北半段从花都白云机场北到广州东站线路多丘陵起伏,地面高差大,建构筑物复杂。由于深度大,且穿越地层多为花岗岩石,北半段难以采用盾构或明挖的施工方法,整个线路需要开凿大量的隧道,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安全成为该地铁工程项目的重点与难点。

为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围岩监测,根据围岩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调整施工方案,实行信息化监测施工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现对该项目隧道工程的现场监测方法作本文的总结。

2现场监测安排

该项目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监测项目及内容列于表1。

全断面开挖时水平收敛基线布置3条,起拱线处水平布1条,起拱线下2m处布置1条,轨面以上1m处布置1条;正台阶开挖时水平收敛基线亦布置3条,起拱线上1m处布置1条,起拱线下1m处布置1条,轨面以上1m处水平布置1条。拱顶下沉测点的位置在每个断面内布置3点,各测点布置如图2和图3所示。

3监测方法

3.1周边水平位移监测。喷锚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准40mm、深200mm的孔,先用1:1水泥砂浆灌满后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等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监测工作。采用SWJ-Ⅳ隧道收敛计监测,SWJ-Ⅳ隧道收敛计结构见图4。

3.2拱顶下沉监测。拱顶位移监测的测点用风枪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测点的大小要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易被打坏。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掩埋,要尽快重新设置,以保证数据不中断。

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可达1~2mm。监测时用一把2~4m长的挂钩式钢尺挂上即可。拱顶下沉量监测见图5。

3.3地表下沉监测。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监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监测点集中设在隧道中线附近,并在开挖面前方H+h1处设测点,(H为隧道埋深,h1为上半断面净高),直到开挖面后方约3~5B处。

采用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精度可达2~4mm。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布设于同一直线上。测点钢筋安设就位后,表面磨平,并用钢钉等锐器在其表面冲眼标记。地表沉降监测区间及测点布置见图6与图7。

4监测实施与处理

各个隧道工程初期支护施作2h后即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监测数据采集。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测试中按各项监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监测要求进行复测。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监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监控监测资料须认真整理和复核。

该项目的监测频率见表2。

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间――位移曲线。一般情况会出现如图8所示的两种时间─位移特征曲线。

①图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可施作模筑混凝土衬砌。

②图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初期支护出现严重变形,这时应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须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严重时施工人员须迅速撤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5结语

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监测,及时了解了围岩及支护变形情况,以此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保证了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并提供了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稳定的依据,确定混凝土衬砌施作时间。

该工程项目的整个监测过程与数据,基本上都没有超过设计规定的限值,但没有超过并不等于完全平安无事。在该线路地铁隧道的梅花园至燕塘区间,采用的是正台阶爆破开挖方法,虽然所有监测数据都在施工管理允许范围内,但爆破基本完成时发现该区段隧道附近居住小区部分房屋开裂。经过对房屋的鉴定,虽然造成的开裂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也造成居民一定的心理负担,遭到投诉并为处理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从该工程项目所出现的问题看,对于城市地铁隧道,尤其是对居民区附近采取爆破开挖的地铁隧道,有必要制定更严格的监测管理值与上限值,同时应增加洞内弹性波速度测试(采用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与增加地中岩体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等B类监测项目,以便在施工监测过程中,依据更为全面的监测资料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并以此积累现场监测数据资料,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现场监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的,通过该工程项目的施工监测分析,可为初期支护和模筑混凝土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监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书翰等主编。隧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工地施工总结第5篇

从****年开年至今,在有限公司党政及机关各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及所属各项目部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同甘共苦,克服重重困难,突破重重阻力,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以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环保施工为重点的各项工作有序可控,稳步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铁**号线BT****标项目部截至****月底,项目年累完成施工产值****万元,业主已确认计价金额为****万元,应计未计金额为****万元,年累实际发生成本****万元,财务账面成本****万元,年累实现利润****万元。

**地铁十号线三标产值完成情况:业主已计量****万元,应计未计****万元,共计****万元。

**地铁十号线四标产值完成情况:业主已计量********.****万元,应计未计******万元,共计********.****万元。

**市地铁四号线**(**)标项目部截止****月底,开累完成产值********万元,占合同总价**********万元的**.**%;当年完成施工产值********万元,占有限公司下达指标的****.**%;实现净利润**万元,占有限公司下达指标的****%;完成上交款******万元,开累完成上交款******万元。预计年底完成产值********万元,占有限公司下达指标的****%;实现净利润****万元,占有限公司下达指标的****.**%。

2、经营承揽,注重做好市场维护工作。

本年度完成了**地铁二号线南延线、**地铁三号线的资格预审工作;参与了**地铁四号线第**(**)合同段、**地铁二号线南延线第**、**、**、**合同段的投标工作;喜中了**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上园路站排水管线基坑围护结构工程。

目前正在进行**地铁三号线第七合同段、**地铁二号线南延线机场段的投标工作。

**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年)共计**条线路,总长****.**公里,投资******.****亿元。包括:**号线一期工程(****.**公里)、**号线一期工程、**号线一期工程(****.**公里)、空港线一期工程(****.**公里)、双阳线一期工程(****.**公里)、**号线东延工程(**.**公里),**号线南延工程(**公里)。

********年**月,**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对城市轨道交通**号线东延工程东方广场站-东枢纽站区间及东枢纽站主体工程进行招标,本项目参与此工程投标,本次招标有效投标人****家,我项目报价部分排名第一,商务部分未公布排名,技术标部分排名第六,综合排名第四,未中标。

近期业主召开关于地铁**号线招标工作会,初步确定********年元旦前,对**地铁**号线一期工程进行招标工作,目前正积极跟进此项招标工作,在做好在建的情况下,努力做好公关,积极融入关系网,保证**市场稳定可持续发展。

3、在建项目有序可控,平稳推进。

**地铁**号线BT****标段在项目上下一致的努力下,整体运作良好,工程从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呈现良好趋势,项目以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为指导,********年解放桥站**号出入口暗挖段****m二衬全部完成、出入口装饰装修全部完成,目前已竣工验收;********年**月底接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国检通知,项目部各个部门积极应对,完善各方面资料,于**月****日顺利通过住建部全国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现已将检查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已上报有关部门。下半年迎接质监站**次检查,对于所提出问题按照要求时间及时整改回复完成。解放桥站换乘通道暗挖初支完成****m,二衬完成****m;解放桥站轻轨改造工程换乘厅中板以下结构完成,顶进段进尺****.**m全部完成,提升段第一段顶板完成,站台板改造混凝土结构完成。

**地铁十号线三标现场实体施工已经全部完成,子单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地铁十号线四标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北侧商业部分结构施工已经全部完成,子单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南侧商业部分由于业主方施工方案尚未稳定,暂时未施工。

十号线项目严格落实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主要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对现场做到了全过程、全方位盯控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进行分析、总结、通报。促使作业人员规范作业,确保了项目********年安全、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地铁四号线**(**)标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DN******给水管线迁改完成,****KV电力管线迁改完成,DN********和DN********污水管线迁改完成(正在进行管线接驳),临电(********KVA箱变)接入完成。

目前正在进行车站排水管线接驳施工,下一步进行东侧围护桩施工。本年度共完成主体围护桩完成******根,累计完成******根,设计总数******根,完成总数的****%。主体冠梁挡墙完成******m,设计总数******m,完成总数的****%。降水井完成****眼,设计总数****眼,完成总数****%。排水桩完成******根,设计总数******根,完成总数的******%。排水桩冠梁完成******m,设计总数******m,完成总数的******%。

安全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项目全体员工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

质量管理以落实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体系为工作基础,开拓管理思路,不断提高深化改进质量管理方式方法,深入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以建设标准化地铁工地为目标,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开工以来质量管理的各项任务。

**、党建思想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项管部党工委按照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抓党建,促稳定,谋发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抓好对上级各项指示精神和一系列重要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各项目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保证了各项指令的贯彻执行。

二是抓好对当前施工生产形势任务的学习教育,面对紧迫的施工生产形势,鼓励大家团结一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大干快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起点的组织好施工生产,不断掀起施工生产大干高潮,确保施工生产任务按期完成。

三是组织开展第七个“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各项目班子及党员干部、重要岗位人员,以党纪、政纪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为准绳,自觉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努力做到廉洁从业,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没有出现一例利用职务之便违法、违规、违纪案例。

四是组织开展了“品质铁建”宣贯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四会”精神;学习“品质铁建”宣讲团对“品质铁建”内涵的解读;学习了刘树山部长在集团公司主持宣讲的讲话精神。组织观看了中国铁建“品质铁建”巡回演讲PPT及视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1、为了满足业主工期节点要求,抢工期增加了对项目的成本投入。

2、安全生产,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近两年毕业的学员,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缺乏。

4、党建思想工作开展不够,党的组织学习和组织活动开展不多,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5、目前项目资金紧张,因欠款原因,物资材料进场不及时,租赁设备面临停机风险。

6、责任成本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现阶段,我们的项目管理仍然习惯于经验管理,都知道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成本管理的漏洞还很多,管理手段还不够细化,还需要开动脑筋,加大力度,争取最大的利益。

三、********年党政工作重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各项目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施工生产中心,大力开展劳动突击竞赛活动,实现安全、质量、工期履约,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为完成有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而努力奋斗!

1、确保完成业主下达的工期节点目标

**地铁公司业主要求解放桥站轻轨换乘工程站台板改造装修施工于********年****月****日完成,实现人员进站乘车目标。地铁**号线解放桥站与轻轨**号线换乘计划于********年**月****日实现换乘。

**地铁四号线**(**)标********年预计年累完成产值********万元,上园路站冠梁挡土墙剩余******m,计划全部完成。第一道混凝土撑及钢支撑计划全部完成。土方开挖计划全部完成。主体结构计划全部完成。上园路站-北大营街站区间****.******m暗挖段左右线初支及二衬计划全部完成。以上工程计划截点工期********年底完成。

2、严格质量管理,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贯彻执行地铁工程质量标准化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定期召开有关质量会议,总结和布置质量工作,落实质量责任制,对质量行为、过程控制和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检查。组织职工质量培训和教育,督促职工加强业务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恪守质量责任,不断提高职工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

严格把控每道工序质量,严控报验程序,对每一个工序执行“三检”制度,对关键工序,重点把控;严把材料关,对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对现场加工制作的半成品及成品构件按比例进行抽检;现场施工放样,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位置及标高进行复检;对常见的质量通病,制定质量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严格按方案及技术交底执行,加强监控和检验力度,杜绝或减少质量通病。

3、干好在建项目,实现滚动发展,拓展东北市场。

抓好经营承揽工作,经营和维护好市场,是来年工作重点。要立足现场,通过干好在建项目,赢得业主信任,实现滚动发展。持续关注**地铁地铁**号线及**地铁**号线。

4、把施工现场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储备。按照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师带徒结对子,现场岗位培训等形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凭劳动吃饭、凭能力上岗,凭贡献取酬,凭业绩升职的用人原则,抓好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争取通过在建项目,培养锻炼出一批人才,为后续新上项目储备人才。

5、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加强党建思想工作。

工地施工总结第6篇

一工程概况

张掖第一机房楼工程位于张掖市金张掖大道东侧。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0.10m,建筑面积为8082m2。本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移动张掖分公司。本工程防静电水磨石设计为一层地面,二、三、四层楼面。

二应用背景

传统的防静电一般采用防静电木地板和防静电地毯等;造价较高,且使用期限短,适用范围受限(承载能力差)。因此,防静电水磨石在通信机房,精密电子车间等工程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防静电基本原理就是在普通面层中掺矿物石粒粉,以改善普通水磨石地面的导电性能,将产生的静电快速、安全的导泻,本工程采用的技术,如防静电石渣的处理,接地端子的安装、调试等,在静电防护和防止电磁干扰上有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补充。采用砂轮机鉴定、优选不发火水磨石骨料,如严禁用玻璃分格条,是不发火水磨石地面基本原理。比较适合在有防爆要求的工业建筑中推广使用。

三防静电水磨石地面施工

、施工准备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防静电水磨石地面分项工程施工是一种较新技术,施工前要编制具体的、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专项施工方案,以便作为施工的依据。

2、土建安装部位配合。

防静电水磨石地面施工,不宜与其它工序交叉施工,应在以下分项或部位完成后进行: 屋面防水、墙面顶棚门框;与地面有关的水电管线及其洞口封堵。

(二)工艺流程

1、找平层施工。

工作程序:先抄平、基层表面处理、刷素水泥浆、做标志块和做标筋(冲筋)、铺抹找平层砂浆、安放静电导泄网、养护。

基层处理:是保证水磨石经久耐用的重要属性,基层质量不好,会引起水磨石面层空鼓、裂缝、甚至局部坍陷。水磨石施工基层处理与一般水泥砂浆面层施工相同。

刷素水泥浆: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面积不得过大。

铺抹找平层砂浆:20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导泄网:导泄网采用-40×4镀锌扁钢,按4000×4000组成网格,如无镀锌铁件可用导电涂料涂敷在扁铁上。在施工时要将扁钢调直,横向贯通,纵向切断并将两端与横向可靠焊接。铺抹找平层砂浆时将其埋入找平层中,其上表面高度低于找平层上表面5—10mm,同时静电导泄网的出线端长度根据与接地系统的距离确定。(最后要与主楼独立的接地干线相连)。

养护:抹好找平层砂浆后养护24h,待抗压强度达到1.2MPa,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面层施工

工作程序:嵌分格条、结合层、拌制水磨石石渣浆、滚压、抹平。

嵌分格条:水磨石分格条为PVC条。根据设计要求的分格尺寸,一般采用1.2m×1.2m。在房间中部弹十字线,计算好周边的镶边宽度后,以十字线为准弹分格线。分格PVC条纵横交叉接口处应留有10mm空隙。粘贴时应注意水泥浆的粘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分格条正确的粘嵌方法是粘嵌高度略大于分格条高度的二分之一,水平方向以300角度为准。这样,在铺设面层水泥石粒浆时,石粒就能靠近分格条,磨光后分格条两边石粒密集,显露均匀、清晰、装饰效果好。

结合层:刷素水泥浆一道,其水灰比为0.4~0.5。

拌制水磨石石渣浆:拌制水磨石石渣浆厚为15mm,拌合料的体积比应为1:2.5---1:2.7(水泥:石粒)。在搅拌时,按不大于水泥用量的3—5%加入专用防静电添加剂(黑色导电粉)随涂随抹面层水泥石粒浆。防静电石渣浆面层施工前应将附着在接地扁钢表面的水泥砂浆擦试干净,并涂复表面电阻小于5×100Ω的导电胶。铺设时,先用木抹子将分格条两边约10厘米内的水泥石粒浆轻轻拍紧压实,以免分格条被撞坏。如在同一平面上有几种颜色的水磨石,应先做深色,后做浅色,先做大面,后做镶边。面层铺设时,操作人员宜穿软底、平跟和底楞无明显的凹凸的鞋操作,以防踩踏较深的鞋印。石粒浆铺设好后,还应先后用大、小钢液简或混凝土液筒压实。

3、研磨:水磨石开磨的时间与水泥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以开磨后石粒不动,水泥浆面与石粒面基本平齐为准。水泥浆强度太高,磨面耗费工时;强度太低,磨石转动时,底面产生的负压力易把水泥浆拉成槽或把石粒打掉。为掌握适当的硬度,开磨前宜试磨。大面积施工宜用机械磨石机研磨,对于小面积,边角处,可使用小型湿式磨光机研磨,只有工程量不太大或无法使用机械的地方才能用手工研磨。研磨时磨盘下应经常有水,用以冲刷磨下的石浆并及时将其扫除。水磨石地面在研磨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的洞眼孔隙产生,清除这些洞眼孔隙,一般用补浆的方法。水磨石地面一般常用“二浆三磨”法,即整个磨光过程为磨光三遍,补浆两次。

4、抛光:抛光是水磨石地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抛光,对细磨面进行最后的加工,使水磨石地面达到验收标准。抛光是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的混合,抛光用的草酸和氧化加水后的混合溶液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立即腐蚀了细磨表面的突出部分,又将生成物挤压到凹陷部位,经表面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水磨石表面形成一层光泽膜,然后经打蜡保护,就会使水磨石地面呈现持久光泽。

5、接地:将各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中间分别串接一个1MΩ耐压500V的压敏电阻。

四防静电水磨石地面施工质量检测验收

(一)防静电专项质量检测:

防静电水磨石地面固化干燥后按SJ/T10694-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和YD/T754-95标准规定的方法对地面的表面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系统电阻进行检测。现制防静电水磨石地面表面任何一点与地之间的电阻及系统电阻值均5×104~1×109Ω。本工程电阻测试值为106Ω~108Ω之间,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说明应用本项新技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较好,取得明显效果。

(二)建筑常规质量:按GB50209-2002标准验收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要求,衡量水磨石地面质量主要从观感上平整光洁,石粒密实,显露均匀;构造上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等缺陷这几个方面评定。具体如下:1、保证项目

2Cb无忧研修网

⑴面层的材料、强度(配合比)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规定。

2Cb无忧研修网

⑵面层与基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无裂纹,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者,可不计)

2Cb无忧研修网基本项目

2Cb无忧研修网⑴水磨石面层表面品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2Cb无忧研修网

通过:表面基本光滑,无明显裂纹和起砂,石粒密实,分格

条牢固。 2Cb无忧研修网

优良:表面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颜色图案一致,不混色;分格条牢固、顺直和清晰。 2Cb无忧研修网

检验办法:观察检查。 2Cb无忧研修网

工地施工总结第7篇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工程)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概述

本工程为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03标段,主要工程为东直门~三元桥区间盾构2568.259m;3个联络通道(左K1+034.566联络通道、左K1+974.254联络通道、左K2+564.776联络通道及泵房)和区间风井风道。隧道设计施工起点为轨道交通机场线三元桥车站南端,终点为设在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

第二节 隧道平面

本区间有5个曲线段,东直门~三元桥方向分别为JD2(R=550)、JD3(R=1500)、JD5(R=800)、JD6(R=1000)、JD7(R=4000),线路整体呈“S”型。左线与02合同段的右线线间距为10~13米。本区间隧道平面如下图所示:

图1.1——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左线盾构隧道路线平面示意图

第三节 隧道纵断面

本区间沿盾构掘进方向以-2‰的坡度从三元桥站出发后,在K2+960.00处线路开始以-29.611‰的坡度向下前行,在K2+620.00处开始以+6.561‰坡度上行,在K1+500.00处开始以-3.017‰坡度下行至盾构接收井。

图1.2——左线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第四节 隧道近接环境条件

4.1临近建(构)筑物

区间沿京顺路下穿三元桥的西北孔,与三元桥扩大基础中心线水平净距0.24m,竖向净距16.3m。下穿东直门外斜街后,进入规划红线内的平房区,然后从察慈小区旁边通过到达盾构接收井。

4.2地面交通状况

本段线路下穿的三元桥是机场高速、京顺路连接三环路的节点立交,各个方向的车流在这里交汇,交通极为繁忙。

东直门外大街为二、三环之间的联络干道,现况机动车道宽度23米,为双向三车道,机非分隔带5米,非机动车道7米,道路交通繁忙。

4.3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区间沿线上方存在多条市政管线,但由于隧道埋深较深,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区间施工对大部分管线的影响较小。只有一条位于三元桥东北侧横跨机场路的热力管沟由于埋深较深,控制机场线纵断。

4.4地形地貌

拟建盾构区间在K2+624处下穿三元桥,K1+150处下穿暗河, K0+800处下穿宽约6m深约 3m的亮马河。

第五节 地质条件

5.1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所在的土层,自地表以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区间隧道主要穿越粘土、粉土,局部遇到粉细砂、中砂层。属于一般地质条件的地层。

第二章盾构机类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第一节 盾构机类型

本工程使用的盾构机为德国海瑞克S169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向开挖土体中注入泡沫的方式来改良土体,推进千斤顶为被动式铰接千斤顶。刀盘是作为“重型钢结构”针对挖掘北京土质特点设计的。主驱动的总输出功率为945KW,刀盘最大可能转速为3.0rpm。

第二节 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管片参数

外径6000mm

内径5400mm

片数3A+2B+1C

最大片重3.3T

水压2bar

(2)盾构参数

主机数量(前体和中体)1

直径6190mm

长度(前体和中体)4280mm

类型土压平衡

最小水平转弯半径350m

最大工作压力3bar

最大设计压力4.5bar

土压检测点5

人闸1

人闸联连法兰1

螺旋输送机上连接法兰1

盾尾1

盾尾数量1

连接形式铰接

长度3550mm

密封3层密封刷

注脂线8(2X4)

注浆点4

(3)推进千斤顶

数量16

推力28350KN

行程2000mm

推进速度80mm/min

缩回速度1400mm/min

(4)铰接油缸

铰接型式 被动式

数量 14

尺寸φ180/80mm

缩进压力7340KN

行程150mm

(5)刀盘

刀盘数量 1

形式 面板式

直径 6200mm

旋转方向 左/右

刀具(软土层) 124把齿刀;16把周边刀

回转接头 4个泡沫管

(6)刀盘主驱动

刀盘主驱动数量 1

形式 液压驱动

马达个数 8

额定扭距 4085KNm

脱困扭距 4700KNm

转速 1.50/3.00rpm

电功率 480KW

主轴承外径 2600mm

主轴承寿命 10000小时

(7)人闸

人闸数量 1

形式 双人闸

长度 2000mm

直径 1600mm

工作压力 3bar

工作人员 2~3

(8)拼装机

拼装机数量 1

型式 中心自由转动拼装机

夹紧系统机械式

自由度6

旋转范围+/-200o

管片长度1200mm

伸缩距离1000mm

轴向行程2000 mm

控制方式线控

(9)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数量1

形式中心轴式

直径700mm

电功率110KW

最大扭距190KNm

转速0至19rpm

最大出土量250m3/h

螺距600mm

伸缩可以

出土门有

(10)皮带机

皮带机数量1

驱动电力

带宽800mm

带长约45m

速度2.5m/s

最大输出能力450 m3/h

(11)后部供给系统

管片存放机1

管片吊车1

吊车轨道1

液压部件1

冷却系统1

注浆设备1

注浆泵1

控制阀2

压力测量装置5

储浆罐1

注泡沫系统1

发生器4

水泵1

泡沫剂泵1

空气控制设备1

注膨润土系统1

注入泵1

压缩空气供应1

空气压缩机2

气罐1

压缩空气调节设备1

主驱动润滑脂泵1

盾尾注脂泵1

操作室1

控制板1

变压器1

软管系统1

高压电缆盘1

轨道起重机1

二级通风系统1

输送管存储装置1

导向系统1

数据记载系统1

(12)后配套系统

台车数目5+桥

(13)电气系统

初级电压10KV(+10%/-15%)

次级电压630V

变压器1250KVA

控制电压24V/230V

照明电压230V

阀电压24V

频率50HZ

保护系统(电马达)IP55

PLCS7(西门子)

(14)安装功率

驱动480KW

推进油缸 55KW

管片拼装机油缸 45KW

冷却油 11KW

注脂4KW

螺旋输送机闸门 22KW

螺旋输送机110KW

注泡沫系统8KW

注浆设备 19KW

皮带输送机 22KW

二级通风设备 15KW

现场及插座用电 50KW

总计844KW

(15)尺寸

总长 57m

本体含盾尾 7.8m

第三章 一般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盾构隧道施工的地面用地面积及场地布置

1.1本工程施工的地面用地面积如下表所示:

始发井及提升区面积(㎡)办公、生活用房区面积(㎡)管片堆放区面积(㎡)材料、物资堆放区面积(㎡)施工区域内通道面积(㎡)集土坑

921347.8116.23231.54529.77135

1.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图3.1——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盾构隧道施工用电

2.1供电方案

业主将提供施工临时用电电源,其容量为1250KVA+600KVA的变压器,接口根据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的接电点位置由业主组织有关单位现场确定。同时,在施工现场配备发电机,做为备用。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配电房和发电机房。

配电房向外与10KV输电线路相接,其中1路直接送到盾构机内,1路通过配电房内的变压器电压转化为380V/220V,分别供其它施工设备和照明使用。为防止意外停电对工程的影响,在施工现场备用1台200KW柴油发电机,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2.2进场阶段的临时供电

为保证施工临时设施的搭建、前期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生活用电的需要,安排1台250KW的发电机作为临时电源。在供电部门为施工变电所送电后,撤消临时电源但作为备用电源保留,在突发性停电时,供洞内的照明、抽水及推进油缸保压用。

在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我单位施工队伍进场立即进行场区电缆敷设、变电器、配电箱柜等安装及接电调试工作。

2.3盾构施工阶段的供电

1)变压器的配置

盾构机掘进施工时,由业主配置一台总容量为630KVA的变压器,供龙门吊等辅助设备供电使用,另需配置总容量为1250KVA的10KV高压电源,供盾构机使用。

2)高压配电所的配置

高压配电所配置盾构电源和地面设备低压用电的变压器馈出仓位。

3)配电柜的设置

设置高压配电柜1个,低压配电柜3个。每一用电点从邻近低压配电柜引出,通过分配电箱再配出到各用电设备。

4)功率因数补偿器的配置

为实现COSΦ=0.8的功率因数,拟设置6个功率因数补偿器,它们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分别为:2台300Kvar。

5)供电线路的配置

高压线路:相数:3;频率:50Hz;

电压:10KV;

低压线路:相数:3;频率:50Hz;

电压:0.4KV;

照明线路电压:220V;控制电压:24V;信号电压:24V;

2.4安装与工艺要求

1)从配电柜到分配电箱的馈送回路中,每一开关的载流量和短路电流需与各用电设备的容量相匹配,设备在受电前先检验漏电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敏。

2)电缆敷设采用直埋式,过路处穿钢管暗埋敷设。

3)高压电缆送电前,经电气试验证明合格。

4)从高压配电室盾构仓位馈送到车载变压器的电缆,沿墙挂钩敷设下井,每隔50m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一块,在井的垂直部位和隧道内敷设电缆,每2m设一个固定点。

5)从井口开始,每隔100m设隧道照明专用配电箱一只,作为照明线路的分开关和隧道内小动力用电设备的电源。

6)隧道照明采用普通日光灯,控制室采用防爆荧光灯,主机采用防爆投光灯,皮带机采用防震灯,灯具金属外壳与接地线直接相连。

7)所有的单相负载采用A、B、C三相跳接的方式,注意三相负载的平衡问题。

2.5安全保护措施

1)重复接地保护:在各用电点的配电箱周围,用2m长的5#角钢2根埋入地下作为接地极,用一根25×4的镀锌扁钢与接地极焊接后,引到配电箱的接地排上。接地排与从变电所馈出的低压电缆的零线相接,构成重复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Ω。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接地线与接地排相接。

2)行程限位保护:所有的提升设备安装限位保护开关。

3)电气联锁保护:为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电气系统进行联锁控制,即上级流程未动作,下级流程无法动作。上级流程停止,下级所有流程自动跳闸。防止自起动和误操作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4)相序保护:用电设备在运转时,不随意更换相序,若发生意外,相序继电器自动切断电源。

5)防雷保护:对直击雷的防护采用在变电所装设独立避雷针;对雷电波侵入的防护采用在高压侧装设阀式避雷器。

第三节 始发井及接收井施工

始发井利用三元桥车站已修建好的南侧左线盾构始发井进行始发施工;接收井利用02标在察慈小区西侧的盾构接收井进行接收施工。

第四节 盾构始发段和接收段地层加固方法、工艺及效果

4.1端头地质概况

本标段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头加固共计4处,加固部位包括机场线三元桥站始发井端头、风道接收和始发端头、盾构接收井端头。三元桥站始发端头为粘土地层,其余3个端头均为洞身上部为砂层,洞身下部为砂砾层。三元桥站始发端头加固采用1排ф800@1000mmC10素混凝土桩和14排ф600@500mm梅花形布置的旋喷桩组成,素混凝土上部采用采用三七灰土回填;风道接收和始发土体采用洞内水平注浆方式进行加固,采用水煤气管,间距500×500mm,梅花型布置;盾构接收井土体采用20排ф600@500mm梅花形布置的旋喷桩。

为了确保盾构始发和到达时的施工安全以及各地层的稳定,以防止端头地层发生坍塌或漏水涌水等意外情况,必须对端头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另外,盾构机吊入、吊出井必须满足吊机作业地面承载力要求。

4.2加固的原则和要求

(1)盾构进出洞端头土体加固的原则:

1)根据隧道埋深及盾构隧道穿越地层情况,确定加固方法和范围。

2)在充分考虑洞门破除时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范围,确保盾构机进出洞的安全和洞门破除的安全。

(2)加固要求

1)加固土体强度达到0.4Mpa;

2)渗透系数≤1.0×10-8cm/s。

4.3端头加固施工

4.3.1双重管旋喷桩施工工艺

(1)旋喷桩施工工艺

旋喷采用双重管高压喷射法施工,利用高压水、压缩风共同作用在喷嘴形成高速射流切割土体、砂层,同时由底部注入水泥浆,对其进行分选和置换。喷嘴作360°旋转并匀速提升,形成具有一定直径的旋喷桩。旋喷桩施工流程参见【图3.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即将使用的钻机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钻机就位后,必须作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2)钻孔

本工程拟采用地质钻机,钻孔的倾斜度不大于1%。

3)插管

钻孔完毕,拔出岩芯管,换上旋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不超过1Mpa。

4)喷射作业

旋喷前,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必须满足要求,在注浆管及喷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必须良好。

喷射管达到预定深度后,由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喷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并且随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旋喷注浆管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防止喷嘴被堵。

5)拔管、冲洗机具

喷射作业完成后,拔出喷射管。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不得残存水泥浆。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将泥浆泵、注浆管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出,管内不得有残存水泥浆。

6)移动机具、回填注浆

把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动到新孔位上,进行下一钻孔的施工,并将作业完成的孔回填注浆。

(3)旋喷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1)压缩空气

压力0.7MPa,流量3m3/min,喷嘴间隙2~4mm;

2)水泥浆液

压力20~40MPa,流量80~120L/min,喷嘴孔径2~3mm;

3)注浆管

提升速度10~20cm/min,旋转速度10~20r/min,外径φ75。

4)水泥浆

水泥采用425号水泥,水灰比1.5:1。

(4)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复核高压喷射注浆的设计孔位。施工前予先挖设排浆沟及泥浆池,施工过程中将废弃的冒浆液导入或排入泥浆池,沉淀凝结后运至场外存放或弃置。

2)旋喷桩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小于48h,间隔不小于4~6m。

3)钻机安放保持水平,钻杆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1.5%。施工前检查高压设备及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满足设计要求。注浆管和喷嘴内杂物清除干净,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良好。

4)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以确定合理的水压力,提升速度,浆液配比和压力等参数。

5)旋喷过程中保证桩体的连续性,若因故停止,第二次旋喷的接桩长度必须大于20cm。

6)施工中若出现大量冒浆,立即停止并采取措施。

7)钻孔位置和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情况均详细记录。

8)高压喷射注浆完毕,迅速拔出注浆管彻底清洗注浆管和注浆泵,防止凝固堵塞。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二次注浆等措施。

4.3.2水平注浆施工

(1)水平注浆施工工艺

参见【图3.3——水平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水平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2)注浆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参见【表3.1—钢花管注浆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

表3.1—钢花管注浆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

分类项目参数

成孔下管管距×排距1.4m×0.8m,桩间护壁钻孔

孔径52mm

管偏斜<1%

钢花管钢花管长度5m(入土段长4m)

钢花管直径48mm

钢花管壁厚3mm

注浆浆液配合比(重量比)水泥:水=1: 1

初注压力0.8~1.0MPa

终注压力1.8~2.0MPa

(3)施工技术措施

1)注浆材料采用P.o32.5普硅水泥,注浆时水灰比由大至小,先灌入较稀浆液,视地层吃浆量情况逐渐调整水灰比再灌入较稠浆液。

2)一个孔的注浆作业一般应连续进行到结束,不宜中断。如因机械故障被迫中断时,应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注浆。恢复灌浆时一般从稀浆开始,逐渐调整至稠浆。

3)注浆应有专人记录浆液消耗、注浆时间、注浆压力。当注浆出现大量吃浆不止,长时间灌不结束的情况时,应检查原因,若是因地层裂缝原因造成,可调整水灰比采用稠浆灌注,并采用中断间歇注浆方法,若到此压力就发生冒浆或大量吃浆的,可在较低压力下结束。

4)注浆结束后应立即封闭阀门,拆卸清洗输浆管路。

5)待封孔后进行水平探孔试验以确定有无达到开孔要求。

4.3.3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如下:

放线定点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测量孔深吊放导管灌注商品混凝土成桩。

(1)施工准备

正式施工前应试钻,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2)测放桩位及复核

根据轴线基准点,测放出具体桩位,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

(3)钻机就位

钻机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上,钻机就位时,钻头对好桩位,定位误差≤2cm。同时用经纬仪或线坠调整钻杆垂直度,也可利用机械自带垂直度调整系统控制。

(4)钻进、成孔

1)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应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钻进速度。钻进过程中,应采用人工和装载机配合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钻到设计孔底后应空转3~5min,把孔底虚土清净。钻杆提出孔口时应小心操作,以免虚土掉入孔中。如果出现缩径情况,应将钻杆下入孔中再次钻进,直到孔径达到设计值。

2)为保证施工安全,防止相互干扰造成塌孔,钻孔时应采用桩位跳钻的施工方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用三七灰土回填至地面标高。

(5)成孔验收

成孔后采用测绳检测孔深,采用吊线坠检测垂直度及虚土厚。

(6)灌注混凝土成桩

成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在孔口放置护孔漏斗,混凝土通过漏斗、串筒灌入孔内,在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

第五节 盾构的始发(出洞)和接收(进洞)工艺

5.1 盾构的始发工艺

盾构机始发是指利用反力架及临时拼装起来的管片承受盾构机推力,盾构机在始发基座上向前推进,由始发洞门贯入地层,开始沿所定线路掘进的一系列作业。

盾构始发施工包括盾构掘进开始时的一连串作业,是盾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稳定控制最难、工序最多、比较容易产生危险事故的环节,因此结合始发施工环境进行始发施工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盾构机始发段的掘进施工又称为试掘进施工,需对各种关键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为正常段施工做好准备(盾构施工参数主要包括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土仓土压力、盾构总推力、出土量、注浆量、注浆压力、盾尾间隙等)。盾构机掘进前,先对各种施工参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设定施工参数。在施工中,根据设定施工参数的应用效果,结合地表监测的结果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使各项参数设定达到最佳状态。

5.1.1盾构机初始掘进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1)盾构机初始掘进的关键问题:

1)保证安全破洞门。

2)始发定位准确。

3)防止管片错台下沉。

(2)对策

1)端头加固

根据端头位置的地质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始发端头加固采用旋喷桩和钻孔灌注素桩进行加固;接收端头采用旋喷桩注浆加固;风井风道两侧端头采用洞内水平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加固后保证了破洞时洞门稳定,也有效防止地面开挖面坍塌和控制地面沉降。

2)优化施工参数

A.同步注浆控制

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按理论计算,该段注浆量不应小于160%的建筑空隙;同时也要防止注浆压力过高而顶破覆土。

B. 盾构姿态控制

盾构机保持平稳推进,减少纠偏,减少对正面土体的扰动。

平面:控制在±50mm以内。

高程:控制在±25mm左右。

转角:控制刀盘转向,以免对土体产生较大的扰动。

速度:该段施工中推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如推进速度过快,容易会引起正面土体挤压过大地面隆起。

C. 沉降控制

采用信息化施工,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盾构穿越过程中施工参数,使盾构施工对地面影响降到最低。

3)始发前的施工测量、定位

出洞前,进行盾构机始发姿态测量、导轨姿态测量、反力架姿态测量、姿态初始测量、SLS-T导向系统初始测量等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使盾构机准确就位。

同时开始收集隧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导向测量的原始数据,为今后的测量工作提供依据。

4)解决管片错台下沉问题的措施

A.保证洞门密封的效果,如洞口漏水现象严重由预设压浆管向洞圈周围内压注化学浆液。

B.严格控制盾尾注浆的质量;

C.洞门焊接导轨。

5.1.2试验掘进段参数的选择分析

(1)盾构千斤顶的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的设定

盾构千斤顶的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与盾构机的性能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始发伊始,对参数设定首先要依据理论计算值进行设定,在始发完成后的试掘进阶段可对各种参数进行对比,调整推进速度与推力、刀盘转速与扭矩的关系式,定出推进速度和转速的范围。

在本始发段中,隧道洞身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粘土,由于处于始发掘进阶段,推进速度初始设定10~30mm/min,初始设定刀盘转速应小于1.0r/min。

(2)盾尾注浆压力分析与取值

添加剂压注及盾尾注浆压力主要是受地层的水土压力的影响,注浆压力的设定以能填满管片与开挖土层的间隙为原则。注浆压力的计算可参考规范中的公式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试和试验来确定和优化参数,本工程穿越三元桥、热力方沟、居民区,浆液及其注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地面沉降,因此对注浆材料及注浆压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依据现有其它地区盾构法施工经验及北京地区已有盾构施工各种参数使用效果,初始盾尾注浆压力设定为0.2~0.25Mpa。

盾尾同步注浆理论量为每环2 m3,根据经验注浆时每环应按2.9m3~3.9m3控制。同时要求同步注浆速度必须与盾构推进速度一致。

(3)添加剂使用方案

在盾构施工中,添加剂的作用是:

1)减小旋转输送机的扭矩,降低刀盘温度;

2增强土体气密性、止水性,保证开挖面稳定;

3)与土体拌和均匀,使开挖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增强土体可排性。

依据地层不同,有不同的添加剂使用方案。本工程始发阶段盾构穿越的地层为粉质粘土层和粘质粉土层。这样的粘性土地层,土的粘结力较大,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易造成粘性土附着于刀盘上正反面形成泥饼造成刀盘扭矩增大,或者土体进入土仓后被压密固化,造成开挖、排土均无法进行的情况。此时一方面可通过刀盘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刀盘前方的土体注入3%~5%的泡沫和适量的水,在增加其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其粘着性,防止开挖土附着于刀头或土室内壁。另一方面粘土被切削进入土仓内后,通过土仓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并利用刀盘上的搅拌装置加以搅拌,使泡沫与切削土充分混合,以增加土的气密性和可排性。泡沫的总注入量控制在土体切削量的10%以内。此外,还可通过螺旋输送机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仓内注入适量的清水或注入压缩空气,以增加土体的和流动性,减小土的摩擦力,使土能经螺旋输送机顺利排出。

添加剂注入量:

刀盘前:约3%~5%的理论开挖量

密封仓:约5%的理论开挖量

添加剂注入压力:需控制参数为刀盘前的注入压力,以平衡开挖面的水压力为宜。在本区段内设定注入压力初始设定为0.15~0.2MPa。

(4)洞口密封处压浆

洞口密封处的充填注浆采取盾尾同步注浆装置注单液浆充填。待盾尾到达洞口位置时,拉紧洞口密封圈,保证浆液不溢出洞口。

5.2 盾构的接收工艺

盾构接收段施工是指盾构机刀盘距进站口50m至盾构机进入车站并完全推上接收基座的施工过程。其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端头土体加固、接收设施的设计制作与安装、接收段掘进、洞口凿除等。端头土体加固的施工应在盾构接收前应提前完成。

5.2.1盾构接收前盾构姿态和线形测量

盾构机接收前80m地段即加强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测量,及时纠正偏差确保盾构顺利地进站。当盾构掘进至接收前25m左右时应再次进行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测量,测量内容有:定向、主导线、测量管片位置和走向偏差。

通过测量,对接收前的地段加强盾构掘进的轴线控制,使盾构机进站时其切口平面偏差满足:平面≤±25mm,高程≤±20mm; 盾构机进站时其切口平面偏差允许值:平面≤±50mm,高程≤±20mm,盾构坡度比设计坡度略大0.2%。到站所有测量数据须报测量监理单位复核验正。

5.2.2盾构到达段掘进

盾构机进入接收段后,应减小推力、降低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控制出土量并时刻监视土仓压力值,土压的设定值应逐渐减小,避免较大的推力影响洞门范围内土体的稳定。盾构接收掘进可为四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应采取不同的施工参数及控制侧重点不同。

(1)盾构过渡段掘进(进入土体加固区前30m~8m)

过渡段的掘进速度和土仓压力与正常段掘进一样,按常规控制,但此段施工应侧重加强注意调整盾构机的姿态,使盾构机的掘进方向尽量与原设计轴线方向一致,并且要在出洞前的20米处,使盾构机保持水平姿态前进或略微仰头姿态前进,保证出洞时正常接收,掘进时的轴线偏差应控制在±20mm范围内。

(2)进站的第一阶段(进入土体加固区8m~2m)

盾构机进入加固区后,掘进速度由原来正常段的20~30mm/min减至5~10mm/min,土仓压力由原来的1.5~2.0bar减至0.3~0.5bar。尽量减少对洞口的影响。压力值大约与水压相等。应在密切监控地表和洞口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压力。

(3)进站的第二阶段(进入土体加固区2m~20cm)

由于不能确定开挖时的最小土仓压力,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只能根据地质等情况使压力最小。此阶段速度一般为1~5mm/min。当盾构机接近洞口30cm~20cm时,应停止推进。

(4)进站的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完成至盾构机进入车站露出)

盾构机继续前进并拼装管片,将围护结构推倒,此阶段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应无压力,刀盘停止转动。此后清除坍塌下来的土体,盾构机继续推进,通过密封环后立即拉紧密封环的钢丝索,清除密封舱内的泥土。在停机后要对盾构中心进行测量,看是否满足贯通精度的要求。

5.2.3盾构机接收

为确保盾构机从接收井的预留洞口穿出,该阶段的掘进将遵守以下原则:

(1)掘进速度逐渐放慢,掘进推力相应减少。

(2)增加盾构机测量次数,并根据洞口实际位置不断校准盾构机掘进方向。

(3)加大地面监测频率,并依椐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掘进参数。

(4)站内派人对洞门位置进行值班监视。

为迎接盾构机到达,应在到达洞口前做好如下准备:

(1) 安装洞门密封装置。

(2) 安装盾构机接收基座,接收基座与始发基座相同。

(3) 铺设盾构机移动基座的轨道。

(4) 部分凿除洞门处的围护结构。

(5) 在到达洞口内侧准备好砂袋、水泵、水管、方木、风炮等应急物资和工具。

(6) 准备好通讯联络工具。

(7) 准备好照明设备。

上述设备与材料需预先运入,故到时需与接收井承包商相互协调。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盾构机才可进行最后的到达段掘进。

第六节 盾构推进的实际参数及合理参数

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施工参数会不断地变化,根据不同的地层和添加剂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注意进土与出土的匹配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参见【表3.2—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表3.2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1、纵向千斤顶总推力/分组推力(KN)10000KN/100~2000KN

2、刀盘扭矩(一般/最大BAR)200~240/260KN·m

3、盾构推进一般和最大速度(cm/min)一般速度6~7 cm/min,最大速度8 cm/min

4、盾构隧道与设计轴线的最大偏差/mm50mm

5、密封仓土压力控制(与设定值的偏差/MPa)0.06~0.2

6、管片拼装(一般和最快min/环)一般20min/环,最快15 min/环

7、加泥/泡沫(一般/最大kg/环)25~33L/环

8、盾尾密封油脂(一般/最大kg/环)一般10kg/环,最大20kg/环

第七节 盾构姿态控制统计分析

地铁工程的施工测量不同于一般工程的工程测量,施测的周围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相当高,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实施。

7.1施工测量要求

(1)为确保地铁测量精度,我方将抽调具有地铁测量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有测量上岗证的测量员组成项目测量组,配有高精度仪器。

(2)开工前,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布设地面施工控制网点将两施工井联系起来构成本区间独立控制网并与相邻区间控制网保持统一。其中导线网点按地面四等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控制,高程按地面二等水准技术要求控制。测量成果报监理业主检测。

(3)施工现场的所有的测量主控制点均由我单位技术部测量组组织二级复核。

(4)实行定期校核制度,每个月对施工控制点进行一次校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每施工放样点都必须经过换人检测无误后才可定点并书面移交下道工序。

(6)做好测量记录工作。

7.2控制测量基本原则

⑴ 地铁工程测量施测环境复杂,精度要求高,采用三角网进行测量。

⑵ 布设足够的控制点,并精心做好标记,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

⑶ 保证测量精度,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⑷ 负责保存好本合同段内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并协商补救措施,及时处理。

⑸ 全部的控制点三维坐标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展后序工作。

⑹ 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工作,并做好测量资料的管理。

7.3控制测量

7.3.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所移交的导线网、水准网及其他控制点用精密导线方式进行复测;同时放线设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桩,并将测量成果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批。

(1).引测近井导线点

利用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测量成果,以最近的导线点为基点,引测至少三个导线点至每个端头井附近,布设成三角形,形成闭合导线网。

(2).引测近井水准点

利用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水准网,以最近的水准点为基点,将水准点引测至端头井附近,测量等级达到国家二级。每个端头井附近至少布设两个埋设稳定的测点,以便相互校核。

7.3.2高程控制测量

以首级控制水准网为基准设加密水准网,并且联测到相临标段所使用的水准控制点一个以上。将水准网布成附合线路,往返观测,附和闭合差应≤±8mm(L为附和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使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的精度指标均将高程传到地下。如【图3.4—高程控制测量示意图】:

图3.4高程控制测量示意图

精密水准点的埋设采用混凝土普通标石,一定要稳定、便于保护、不易破坏,其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要求确定。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取三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地下水准点的高程。

7.3.3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道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井点,再通过近井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车站底板上,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程依据。

(1).平面坐标传递

平面坐标传递和定向测量同时作业,主要是通过竖井将方位、坐标从地面上的控制点传递到地下控制点。

本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为保证测量精度和优化现场作业,施工联系测量均采用全站仪进行投点,传递时采用三角网传递,我们在本标段用的仪器是全自动测量全站仪,本仪器对仰角和俯角都有自动补偿,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传递示意图如【图3.5—平面坐标传递测量示意图】:

图3.5—平面坐标传递测量示意图

在盾构施工期间,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在每个区间应进行至少三次联系测量。

7.3.4地下控制测量

(1).地下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消除和减弱折光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将洞内控制导线点布设在隧道的两侧稳定的衬砌环片上,交叉前延。点位采用强制对中托架,在通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约100米布设一点,曲线段适当缩短点距。以车站内逐次重复定向测量成果的加权平均值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的起算依据。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用全圆法趋近导线测量用Ⅰ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其观测方法和精度应符合二级或以上导线的技术要求。

盾构掘进时,盾构机身后有较长的后配套,测量控制点无法做在此范围隧道两侧,可以把控制点以吊篮的形式固定在隧道的顶部,仪器及后视棱镜采用强制归心。将自动导向系统的全站仪安置在其上,与盾构机自带的激光导向系统连接指导盾构机掘进。

(2).地下高程控制测量

地下高程测量以车站传递的水准点为基准点,隧道直线段每隔100m左右布设一个固定水准点,曲线段每隔50m左右布设一个。测量时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及其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相邻测点往返测闭合差≤3mm,全程闭合差≤6mm(L为全程长度,单位:Km)。

(3).盾构掘进施工测量

1)盾构机姿态和衬砌环片的测量

盾构掘进时为优化掘进参数需对盾构机姿态和衬砌环片进行测量。由于选配了VMT公司先进的测量导向系统,盾构机掘进的过程中能时时地测出盾构机的瞬间姿态。为保证盾构机姿态的准确无误,需对盾构机姿态进行复测。盾构机姿态测量是以隧道里的导线点为依据,利用全站仪及其辅助工具,测出布设在盾构机上特殊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出盾构机的姿态,包括俯仰、旋转、平面和高程,观测值与盾构机此时的理论值相比较,将其差值反馈给盾构操作人员,调整其参数,从而指导掘进。

衬砌环片的测量包括测量衬砌环的中心偏差、环的椭圆度等,利用全站仪及其辅助工具,通过测出环片上一些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通过几何计算确定环片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为安装人员提供操作校正参数。

2)成型环片的测量

成型环片的测量主要测定环片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方法是使用全站仪的五反射测量模式测得成型环片一周的七个点的坐标,通过相应的计算软件换算出成型环片中心的坐标,用水准仪及水准尺测其高程,通过已测的数值与隧道线路的设计值相比,便可得成型环片平面和高程的偏差,为以后竣工和铺轨提供依据。

3)盾构机导向系统

盾构机的导向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3.6—盾构机导向系统示意图

盾构机导向系统是传统测量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体,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有测量机器人在激光导向程序的控制下自动采集数据,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控制箱。盾构机前端有一光靶,他的作用是接受测量机器人传递过来的信号,自动计算出盾构机的水平和竖直、旋转角度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箱。控制箱将两个数据送到计算机上,通过VMT—S计算出盾构机的实际三维坐标。在盾构机掘进前计算出隧道的设计轴线,将这些数据提前导入VMT—S中,这样将形成一个设计隧道轴线坐标系。通过VMT—S系统将盾构机的实际三维坐标和设计隧道轴线坐标系相比较就得出盾构机在掘进时的动态位置(如下图)。

图3.7—设计坐标系示意图

图3.8—盾构机姿态示意图

上图中显示的是在这一时刻的盾构机姿态,盾构机操作手可以看着盾构姿态和导向系统提供的相关参数来控制盾构机的掘进方向。

7.4 隧道贯通测量

本标段的区间隧道长度在2500m左右,在隧道贯通前约50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对控制导线进行全线复测,对观测值严密平差,保证隧道贯通。

隧道贯通后,从隧道两端向贯通面进行二等导线测量,分析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在做贯通测量时应将联测地上、车站、隧道导线网、水准网,并进行严密平差,为竣工和铺轨提供高精度的控制点和准确的水准点。

7.5 竣工测量

7.5.1线路中线测量

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布设隧道内中线点,中线点的间距直线上平均100m,曲线上恢复所有的曲线元素点。区间各施工控制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中线点组成的导线应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并对观测值进行平差,将成果上报相关单位。

7.5.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

以测定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6米,曲线上包括曲线要素点每4.5米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横断面可采用全站仪测量,测定端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 mm,断面测量精度为±10mm。

7.6 测量施工组织

为做好盾构施工测量工作,保证盾构机准确进入起吊井,做到盾构施工万无一失,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盾构施工测量技术领导班子,专门领导和研究盾构施工测量技术工作,及盾构施工测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测量仪器选用性能稳定、精度高的进口全站仪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所有的仪器和工具都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进行检定。

第八节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统计分析

管片衬砌作为盾构隧道工程最重要的主体结构,其拼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盾构隧道工程的质量。

本程中采用了标准环+左右楔型环作为管片衬砌,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每环管片长度1200mm,管片采用“3A+2B+1C(楔块)”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弹性密封防水,弹性密封为三元乙丙橡胶和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8.1管片拼装位置确定

管片在使用时必须预先根据盾构机的位置及盾尾间隙大小选定管片的拼装位置,管片的拼装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条,在管片拼装分析时要综合分析确定,缺一不可。

8.1.1 盾尾法面和管片法面的相互关系

管片拼装的总原则是拼装的管片与盾尾的构造方向应尽量保持一致。

8.1.2 管片拼装前后管片外表面与盾壳内面的间隙

在盾构机尾部设有三道密封刷,用于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水土进入隧道,在盾构机掘进的同时,将向密封刷补充油脂,确保盾构机密封性能,在密封刷前端设有保护块用于保护密封刷不受损害,如果盾尾间隙过小,在管片脱出盾尾时,将产生较大变形,影响成型隧道的质量;同时,过小的盾尾间隙也将直接损坏盾构机的密封刷。

8.2 管片拼装施工要求

为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及施工进度,施工时必严格按照如下要求进行管片拼装的施工:

1) 为加快拼装施工速度,必须保证管片在掘进施工完成前10分钟进入拼装区,以便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另外,为保证管片在掘进过程中不被泥土污染,也不宜提前将管片备好。

2) 在拼装过程中要清除盾尾拼装部位的垃圾,同时必须注意管片定位的正确,尤其是第一块管片的定位会影响整环管片拼装质量及与盾构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对称。

3) 管片拼装要严格控制好环面的平整度及拼装环的椭圆度。

4) 每块管片拼装完后,要及时靠拢千斤顶,以防盾构后退及管片移位,在每环衬砌拼装结束后及时拧紧连接衬砌的纵、环向螺栓,在该衬砌脱出盾尾后,应再次拧紧纵、环向螺栓。

5) 封顶块防水密封垫应在拼装前涂润滑剂,以减少插入时密封垫间的摩阻力,必要时设置尼龙绳或帆布衬里,以限制插入时橡胶条的延伸。

6) 在管片拼装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管片之间的的位置,不能在管片轴向受力时进行调整,以防止损坏防水橡胶条。

8.3管片拼装质量要求

1)选取管片时要多方面考虑,选取管片时也要本着“勤纠偏、小纠偏”的原则进行,以减小片拼装时的错台。

2)确保质量合格、管片类型符合工程师指令的管片才准进洞。

3)严格按指定的拼装工艺进行拼装。

4)拼装过程中经尺量管片错台符合拼装要求后,再将管片就位。

5)管片安装前应对管片安装区进行清理,清除如污泥、污水,保证安装区及管片相接面的清洁,重点清理管片的环、纵接缝面。

6)严禁非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与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同时收缩。

7)管片安装质量应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隧道轴线偏差和有关规范要求的椭圆度及环、纵缝错台标准进行控制。拼装时要综合考虑隧道线路要求和盾尾间隙,合理选择管片拼装点位。

第九节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同步注浆(同一环)

1、浆液类型惰性浆液

2、浆液配比砂800kg、粉煤灰240kg、膨润土64kg、水300kg

3、注浆压力/MPa0.35~0.4

4、注浆量/m32.8~3.8

5、注浆结束标准达到要求注浆压力

补注浆(同一环)

1、浆液类型双液浆

2、浆液配比水泥:水玻璃=1:1

3、注浆压力/MPa0.3

4、注浆量/m31.0~2.0

5、注浆结束标准以设定压力注浆,直到注不进为止

6、注浆次数2

第十节 刀具、刀盘的磨损、损耗特征、规律

10.1 刀具更换的标准

刀具磨损的标准是:周边刀磨损量为5~10mm,齿刀磨损量为15~20mm。根据这一标准。在刀具更换的同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一下螺栓是否完好。

10.2 刀具的损耗特征、规律

刀具在一般土层下掘进500~700m即达到磨损标准,在砂层或卵石层中掘进100m左右即达到磨损标准。需对土样进行观查,若发现添加剂加入正常,而出入较热,可初步判定刀具有磨损;施工参数异常,推进速度与出土速度不成比例或推进时扭矩较大,也可初步判定刀具有磨损,可开仓对刀盘的刀具进行检查。

第十一节 长距离推进的换刀

换刀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常压开仓换刀,适用于盾构到达竖井等刀盘前无土压情况下;一种是加压开仓换刀,适用于盾构在正常掘进过程中,在前方有一定土压力的情况下。

刀具更换的程序和方法

进舱前,每次进舱准备10~15把齿刀,还要求准备M36、M34及M32的螺栓若干和SW36的套筒及加力杆。

每次更换时,工作人员先将刀具周围的泥土清掉,保证有一定的工作空间。由刀盘外侧向内逐个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确定需要更换时,用对应标号的刀具进行替换。用套筒及加力杆卸下固定螺栓,将拆下的螺栓及附件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内,以防丢失。将换下的刀具递到人闸内,同时将固定螺栓和固定座用水清洗干净,并检查一下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必须更换新螺栓,以确保新装刀具有足够的固定强度。将新的刀具按原来的位置安装好,并将固定螺栓拧紧。每次带一批刀具和螺栓进舱,每批刀具换完后,把废刀具和没有安装的新刀放进料闸内。与此同时操作手转动刀盘。工作人员通过料闸把下一批刀具送入土舱内,再继续更换下一组刀具。每换完一批后,由值班机械工程师检查一遍安装质量,并检查是否有漏掉的或者没有固定好的。机械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作业。更换速度按实际情况定,必须以保证安装质量为前提。

第十二节 盾构施工进度指标

根据业主提供的工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平均每个月掘进400m。

第十三节 盾构始发至接收的一次最大施工长度及统计分析

盾构由三元桥站始发,施工掘进1100m后发现施工参数异常,于是决定开仓检查刀具,发现刀具耐磨有较大磨损,需对刀具进行部分更换。当时盾构机地面上方为公园,且地层中含水量不大,采用常压开仓检查并更换刀具。此次更换刀具共计40把,其中周边刀8把,齿刀32把。

第十四节 盾构隧道防水

14.1管片的防水

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位置主要在管片的接缝、管片自身小裂缝、注浆孔和螺栓孔等。其中以管片接缝处为防水重点。通常接缝防水的对策是使用密封材料,靠弹性压密,以接触面压应力来止水。

管片防水措施主要有:

(1)管片结构的自防水结构是首选的防水措施,主要方法为管片材料采用防水混凝土。地铁结构物一般用普通防水混凝土,而盾构隧道衬砌由预制管片拼装而成,多用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抗渗可达S12以上。渗水量,包括接缝渗水小于0.1L/m2/d。

(2)管片接缝防水管片接缝防水主要采用弹性密封垫防水。

第十五节 监控量测

北京地铁机场线工程盾构区间地处东直门-三元桥之间,贯穿三元桥、机场高速路、东直门斜街等城区,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地表多为危旧民宅和公交车站,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且纵横交错,沿途还有三元桥、公园、亮马河等重点建筑。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参数,确保隧道沿线两侧的重要建筑物以及民用建筑的安全,使盾构顺利通过危险源。加强监测周边环境情况,并分析其盾构机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对盾构安全掘进是非常重要的。

一、施工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

盾构的工法有别于传统的施工方法,根据盾构机的工作环境及其工艺特点,必须了解盾构机通过时对其周边的影响情况。

(1)通过监控量测采集各个施工阶段的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回归,隧道环片的动态变化,及时将分析成果化为施工指令,反映到盾构掘进施工中以保障施工过程时时处在安全状态。

(2)通过对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结合相关的施工实际情况,得出地面以及隧道成型环片变化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地面交通顺畅,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以及保证隧道的限界和质量。

(3)通过实际的测量结果来检验理论于实际之间的差异,并把监测结果分析后及时反馈给设计以便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4)通过监控量测及时反映出盾构隧道上方沉降槽区域的沉降情况,及时反映到施工中防止地面出现较大沉陷。

(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的施工情况,反映出的一些地下施工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相关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为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根据设计要求结合隧道通过的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本工程的监测项目为:

二、地面沉降监测

对地面监控量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严格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一般我们在监测中采用二等闭合水准路线。在盾构施工中地面的主要监测,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面变形情况。我们在施工开始前两月,在地表沿隧道线路埋设监测点,监测点的埋设见下图。在隧道沿线,布设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一定要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执行,在地表沉降区域50米外埋设基准点,这些基准点要与国家水准基点形成水准网,便于对水准基准点进行复核。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的量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盾构掘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监测点布置原则:监测点布置在地面隧道上方,监测断面垂直于线路方向,在中线的两侧18m范围内布置测点,由于隧道沿线有的地面有密集的房屋,地表监测断面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在隧道的上方沿隧道方向每30m布设一断面,只能在隧道上方地面的每一胡同处布置监测断面胡同间距一般70 m-40 m左右,布置的监测断面间距最长60m,最短22m,为了保证盾构施工时地面安全,采取加强地面监测,地表沉降情况联系地表建筑物监测的数据来分析,达到及时掌握地表变化的目的。

图3.9 横断面监测布点图

埋设方法:用全战仪以线路沿线地面导线为依据精确定位地面监测点位,用冲击钻活水钻在所需埋设的点位上钻孔φ50~100 mm。在孔中放入φ22mm长约500mm的钢筋,钢筋顶端为圆面微露地面5mm~10mm,钢筋周围用速凝砂浆或胶状物等填充物填实。

监测频率:小于盾构机刀尖前20 m后30 m 2次/1天,大于盾构机刀尖后50 m 1次/2天,大于50 m 1次/1周

量测精度:±0.2 mm。

使用仪器: 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地面沉降超过警戒值时相应措施: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时,要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及时加强壁后注浆和二次补浆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三、地面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观测房屋的裂缝情况,根据监控量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的出的结果来判断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以便修正施工参数,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测点布置原则:对距隧道中线20米-30米以内的房屋进行监测,在建筑物的承重柱和墙及拐角位置布置测点,每一栋建筑物不少于4点,整个标段共布房屋监测点600个。

监测频率:小于盾构机刀尖前20米后30米 2次/1天,大于盾构机刀尖后50米 1次/2天,大于50米1次/1周。

量测精度:±0.2mm。

使用仪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建筑物沉降超过警戒值时相应措施:当建筑物的变形超过+10mm,-30mm时,加快监测频率,及时采取改变土仓内土压和增加注浆量及加固地层等措施,必要时,对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采取加固措施,视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补充方案和措施。

图3.10 建筑物监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四、盾构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

监测方法:主要监测盾构隧道的成型环片的收敛和拱顶下沉情况,监测方法是用收敛仪和精密水准仪直接量测。

测点布置原则: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点在同一断面,沿隧道方向1断面/10m,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如图所示。

图3.11 洞内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

监测频率: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小于10米时,1次/天;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小于30米时,1次/2天;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大于30米时,1次/周。

量测精度:±0.5mm。

使用仪器:收敛仪、精密水准仪、铟钢尺。

相应对策:当洞内收敛和拱顶下沉过大,需要加大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取加设支撑、处理地层的方式保证施工安全。

五、监测数据总体概述与分析

1、地面沉降

本标段地面沉降没有超限本标段监测没有超限的监测点,整个标段经过统计地表监测点位平均沉降量在30mm左右,下面是对地表监测断面在盾构机掘进期间及掘进结束后的监测数据及其图表分析情况。下图是随时间变化第一沉降槽的变化趋势:

图3.12第一沉降槽曲线图

由上图看到在整体沉降中,在盾构机盾尾处沉降量最大,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加强监测。

点名5-15-25-35-45-55-65-75-85-95-105-11

沉降量-0.30-0.90-1.30-1.73-2.10-2.30-2.40-1.93-1.3-0.30-0.30

对上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画出曲线图

垂直于隧道轴线监测点的沉降曲线

从垂直于隧道轴线监测点的沉降曲线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地表沉降明显是一个沉降槽,隧道正上方沉降量最大,隧道中线两侧慢慢变小。

图3.13 地面房屋监测点监测成果表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数据分析

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曲线图

从上图中可看到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可以得到控制。根据隧道施工图3.14 地面房屋监测点监测成果表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数据分析

情况,调整掘进参数,在盾构机通过隧道上方或周边有建筑物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周边建(构)筑物沉降量在规范之内。

为了更好地研究盾构机掘进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范围,对各个不同地层进行分析监测数据,研究盾构机通过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都有影响,为了清楚它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必须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分析分两种情况:1、分析各测点沉降与盾构机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盾构施工时的纵向影响范围;2、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沉降槽和盾构机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大的影响范围和最大沉降值。

粘土层:

图3.15 断面点变化量~时间关系曲线图

通过以上的各种关系图可以看出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化的趋势为:在粘土层段盾构机在没有到达前15m时粘土层段开始微有上升的趋势,上升的量不大,不超过2mm,在盾构机到达时开始下降直至盾构机过后20m开始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不超过7mm。

卵石层:

砂砾卵石层,此段盾构机是叩头掘进,平均覆土厚度为16m,在该地层选取K0+762里程的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图3.16 断面G点时间变化曲线图

断面的地表沉降关系图可以看出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化的趋势为:在砂层段盾构机在没有到达前时没有上升趋势,在前20m时有下降的趋势,直至盾构机过后20米开始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在16mm 。

盾构掘进时土压力对盾构机前面土体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各监测断面的时间曲线图与上图中盾构掘进时土压力进行分析,盾构机掘进时土压建立的大小与盾构机到达时之前地表的沉降量有一定的规律,从土压曲线图可以看出,盾构机掘进时在粘土层里的平均土压为2.3bar,在砂层和卵石层中的平均土压为1.2bar左右,盾构机在粘土层里掘进的土压比在卵石层和砂层里掘进的土压高出1bar左右,而在盾构机到达之前前面土体有隆起的趋势但量很小,粘土层段地表隆起的量比卵石层要大,粘土层隆起达2mm,卵石层只有1mm左右,砂层几乎没有隆起的这一过程。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粘土层密实性好掘进时比卵石层和砂层中土仓里的水因土压作用不易散失,能使土压建立较高,从而对盾构机前面的土体产生推力以至使地表隆起。粘土层的土压高对前面土体的推力大所以隆起量比卵石层要大。综上所述,盾构机掘进时平均土压建立在1bar-2.3bar之间是符合北京地层的。

以上分析都是采用现场采集的数据,它的横向影响范围只反应了监测时布设的宽度,不能反应出在某一时间段实际应该影响的范围,变化程度也是实际所发生的,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才能掌握相关规律。

从曲线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段面的沉降量都不同,与各段的地质等情况有关。最大沉降量的曲线是在隧道正上方处有防空洞,而最小的是在盾构机掘进前对这段地层进行了加固。从曲线图就能看出盾构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监控量测对盾构机的掘进参数指导作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从以上分析的各种图表可以得出:(1)盾构施工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对地表影响较小;(2)盾构施工时隧道中心地表沉降最大往隧道两侧慢慢变小;(3)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离刀盘前10m左右的地表稍有隆起,在+5mm左右,盾构机盾尾通过后此处地表沉降变化最大,它的变化量占该点总沉降量的三分之二。

施工监控量测对施工具有重要的是指导意义,监测与施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监控量测的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监测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与设计要求相互结合,制定出最佳的监控量测方案,使得监控量测做到“安全监控、设计反馈和指导施工”。

第十六节 运输组织

16.1 工作流程

图3.17—— 运输系统流程图

运输系统由地面运输系统和地下(隧道内)运输系统组成。地面运输系统主要包括龙门吊、管片运输车、渣土车和装载机。地下运输系统主要指轨道运输列车。运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掘进需要的材料(管片、浆液、型钢、钢轨、油脂、泡沫剂等)运到隧道内的掘进现场,并将掘进排出的渣土等运到地面,其运输流程参见【图3.17—— 运输系统流程图】。

16.2 运输能力需求

运输系统是影响盾构掘进速度的重要环节,盾构施工运输系统由地面运输系统和地下(隧道)运输系统组成。地面运输系统主要包括龙门吊、管片运输车、渣土车和挖掘机;地下运输系统主要指轨道运输列车。运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掘进需要的材料(管片、浆液、型钢、钢轨、油脂、泡沫剂等)运到隧道掘进工作面,并将掘进排出的渣土等运到地面。

本工程使用的管片外径为6000mm,环宽为1200mm。盾构机刀盘的直径为6200mm,每环的出土量

V=kπl (D/2)2

K—可松性系数,取1.3~1.4;

D—盾构机直径;

l—管片环宽

代入计算式计算出每环出土量约为47m3 ,在运输组织设计中,按1.4考虑,出土按50 m3考虑。

隧道内配置3列运输列车(参见【图3.18——左线隧道掘进时列车编组示意图】),第一、二列车由5辆土斗车和1辆牵引机车组成,总长约25m。第三列车由2辆管片车、1辆浆液车和1辆牵引机车组成,总长约16m。

隧道弃渣通过皮带输送机装入渣斗后,由电瓶车牵引至工作井口,再由地面15T龙门吊提升至地面,卸渣于渣土存放区内,由挖掘机将渣土直接从渣土存放区装至全封闭运土车上,倒运至弃土场废弃。

图3.18——左线隧道掘进时列车编组示意图

16.3 配置运输系统能力的检算

在运输系统的配置上,必须保证盾构掘进速度。掘进速度按最大12m/天,每天工作24小时计算,即每环的循环时间为144min。

最大运输能力按本区间隧道运输距离最远计算,即以盾构隧道最长距离(此处暂取2560m)计算,隧道为双线轨道,盾构机内为单线轨道,出土车按两列车共10节土斗车运完一环的出土量。

每个循环时间检算如下:

(1)电瓶车的行车速度为10~15km/h,按平均速度12km/h计算,即200m/min。当最大运距为2.2km时需时约11min;

吊一斗渣土需要时间约为5min,一列渣土车共5个斗,需要30min,同样另一列车返回时间约为11min;考虑列车编组调车时间9min,故列车一个往返的运行时间约为20min。

(2)管片拼装和注浆

当掘进完成后即开始进行管片拼装,管片拼装时间控制为40min。注浆作业不占用盾构推进作业循环时间。

(3)掘进(装渣)作业

盾构机设计最大掘进速度为8cm/min,掘进时间按平均4cm/min,则每环掘进时间为30min,考虑到出土中间要换车出土,所以掘进时间定为40min。

(4)管片吊运和浆液运输

当盾构机掘进出土时,可以进行管片的吊运工作,从竖井口吊运一环管片到平板车上用时约为20min。

浆液采用溜管放入浆液斗内,在管片吊放时间内可完成。

第一、二列机车从盾构井处到盾构掘进面装土后返回到盾构井处所需时间约为:15min+20min=35min;第三列机车在盾构井吊土+吊管片时间约为:30min+20min=50min能够满足每一环144min的机车运行需要。

从以上看出,两列机车能够满足双线最长运输需要。

综上,该运输系统能力为:

(1)以掘进一环用三列车设计,隧道内一条线走浆液车和管片车,一条线走两列土车。

(2)推进一环时间为40分钟,管片安装为40分钟,电瓶车速度为12km/h,往返行进时间为20分钟,第一、二列列车上装有5个土斗,第三列列车上装有浆液斗、管片车,吊土、吊管片的时间为50min。

(3)电瓶车从作业面到井口所用时间均按最大运距2500m考虑。

(4)每环的工作最大循环时间是150分钟。

16.4 井口及地面运输系统配置

(1) 移动式龙门吊

现场吊运用一台15t的龙门吊,一台10t的龙门吊,分别负责渣土的吊运、管片的吊运、型钢、钢轨、临时材料、其它材料的吊运等,其主跨度为16m,可同时吊起三块管片,吊钩提升速度为13m/min,龙门吊行车速度为30m/min。

(2) 管片运输车

组织5辆管片运输车,负责将管片从管片厂运到施工现场,每辆车可运输2环管片。每天的管片运入量将根据实际进度确定,一般范围为10~20环/天。

(3) 土方运输车

组织10辆8~12m3的专用密封土方车,负责将土方从现场的渣土场运到弃土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渣土及时外运。当出现特殊情况造成土方积压时,将采取临时增加运输力量或设置临时渣土堆放场地的办法紧急抢运,做到不影响隧道掘进。

(4) 渣土挖掘机

在现场配置1台装载机,负责渣土的归堆整理及装车外运。

16.5 地下运输系统配置

(1)牵引机车

采用兰州产25T直-交流蓄电池机车,承担列车牵引动力,机车性能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最大33.5‰坡度的需要,时速达12km/h

(2)渣土运输车

洞内渣土运输车采用5m3平板运输车。车斗与车架可以分离。

(3)管片运输车

采用两台平板运输车,每节车可装载管片3片。

(4)浆液运输车

采用平板运输车上置容量3m3带有卧式搅动叶片的浆液车。

16.6 运输轨道设计

16.6.1 钢轨及轨枕

根据配套设备情况选用24kg/m钢轨,钢轨间距762mm,轨枕间距1200mm。轨枕采用“H200”型钢。

16.6.2 扣件设置

本工程轨道连接选用铁路常用扣件,用普通M24螺栓加防转垫圈代替螺栓旋道钉。扣件由M24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扣板、铁座、绝缘缓冲垫板、衬垫等零件组成。

16.6.3 道岔设置

本工程共铺设道岔5副,其中“Y”型道岔2副(放置到盾构机后配套后), “N”型道岔3副(始发隧道口1个,其它2个根据施工掘进里程再增设),以满足盾构掘进三列车的交叉施工。

16.6.4 轨道连接

(1)轨枕与管片连接

为了避免轨枕破坏管片,需在轨枕两端焊接端板才可放置在管片上,轨枕与管片采用面接触。

(2)钢轨与轨枕连接

钢轨与轨枕采用扣板式扣件连接。

(3)后配套车架由于重量较轻、行进速度较慢,其钢轨与轨枕采用一般连接。

16.7 地下运输线路布置

根据盾构机的掘进能力和电瓶车的运输能力,在隧道内主要铺设双线。在始发处洞口设置“N”型道岔,在盾尾后配套处设置“Y”型道岔,在盾构机内部采用单线铺设。

第十七节 通风

17.1 通风方式

隧道的通风主要采用压入通风为主,排风为辅。在盾构始发井设置大功率的通风机,将地面的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利用软风管连接到盾构机的盾尾位置,保证盾构机上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在盾构机的台车尾部设置较小功率的排风机,将盾构机上的热空气排走。完成热空气交换和补充新鲜空气的功能。使掘进工人在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机上的各种动力元件及变压器、配电柜等为主要的热源。此外,潮湿、尘土也是洞内环境较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机械通风才能有效的降温、降湿、降尘和增氧,改善人、机的工作环境。

17.2 风量的估算

隧道内通风量计算依据,一是根据洞内最多工作人数确定供氧风量;二是根据洞内横断面上的最低风速要求计算风量。盾构法施工人员的供氧量完全可以满足;只有最低风速的要求,隧道断面上风速取0.3m/s ,工作面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QW = 60·S·V

式中: QW – 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 m3/min

S –隧道断面面积, m2

V - 最低风速 0.12 m/s , 取V = 0.3m/s

则: QW = 60×3.14×2.7×0.3

= 412 m3/min

隧道通风需经过较长距离管道输送,风管接头处会产生漏风,漏风系数

K = Qf / QW

式中: K - 漏风系数 , 取K=1.5

Qf – 风机风量 , m3/min

则: 风机供风量应为:

Qf= 1.5×412 = 618 m3/min= 37080 m3/ h

17.3 通风系统的布置

拟采用直径为800mm单节长度为20m的PVC塑料软风管,并在风管外加Φ6的钢筋环箍,两节风管之间采用拉链加尼龙搭扣进行连接,以降低漏风量和接头连接的可靠性。由于隧道较长,漏风量将随着隧道的延长而增加,根据计算及以往施工的经验,选用2SZ-100A型风机。该风机的参数为:

风量为60000 m3/ h;

风压:4800Kpa;

噪声:88分贝。

风机布置在井内,垂直安装,用基座固定于井壁上,风机增设降噪设备。取风口及进洞口段采用刚性的玻璃钢风管,取风口要有防雨措施,当玻璃钢风管进入隧道后即采用帆布风管。风管在隧道内的固定,在管片纵向连接螺栓上加装一个3mm厚的钢片,钢片与风管的吊挂竿连接(直接挂接或焊接),每一环即1.2m间距,设置一个吊挂点。帆布风管的端头与伸缩风管连接,完成对盾构机及工作面的供风。隧道每延伸100m安装一次帆布风管(5节)。

17.4 通讯与监控

通讯主要依靠内部电话网络,场地办公室设置内部通话系统,各主要生产部门、各重要位置(如竖井口、出土口、浆液站、调度室、盾构机及其控制室、隧道口等)均设置电话,保证场地内的各主要位置通讯畅通无阻。场地与外界的联系利用电信局的有线电话网、移动通讯网和国际互联网,做到沟通无限。详见【图3.19——通讯与监控系统示意图】。

场地监控主要利用监控室和各位置设置的监控设备来实现。在场地内拟设置摄像头8支,分别安装在盾构机螺旋机的出土口、皮带机的出土口,隧道口、出土井口等位置,监视器10台,除每台盾构机控制室安装两台监视器外,其它监视器均安装在地面的监控室内,由土建工程师统一监控和调度。

图3.19——通讯与监控系统示意图

盾构机监控,在盾构机的控制室内,控制掘进的计算机和控制导向的计算机通过专用调制解调器向地面控制室内的监控计算机发送信号,有关数据通过专用数据线传入地面专用调制解调器并进入地面的监控计算机实现储存和显示,将信号传输到打印机可实现数据的纸化提取。

第四章 困难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单一中粗砂或以中粗砂为主的地层施工

1.1 盾构穿越中粗砂及卵石层的施工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区间盾构隧道距接收井50m处范围内为上部粉细砂、下部夹卵石圆砾。盾构掘进到此区段时,地表沉降量预计会有所增加,而且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出现刀盘切削扭矩加大,排土困难等现象,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1.2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和隧道埋深、地下水位情况,计算确定此段隧道拱顶土压力理论值为0.1MPa,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以该值和盾构机土仓内土压力传感器读数为依据控制盾构掘进时的土仓压力在0.12MPa~0.15MPa之间,同时严格控制每环出土量在50m3以内,避免超挖。

1.3 调整壁后注浆配比,使浆液的凝结时间和强度适应砂层施工的要求;根据拱顶水土压力调整注浆工艺参数,将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上部注浆压力控制在0.25MPa~0.3MPa之间,下部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0.35 MPa之间,同时严格控制每环控制注浆量在3.5m3~5.0m3之间,确保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空隙被完全充填。结合地表沉降监测,必要时采取二次补浆措施。

1.4 提高泡沫的膨胀率,产生较大的泡沫,阻挡过多的地层中的水进入土仓。加大泡沫注入率,改善刀盘切削条件,减小刀盘切削扭矩和刀具磨损,必要时辅以膨润土浆液,增加土仓中土的粘粒含量,提高土的可排性,降低土的透水性。

1.5 加强地面沉降观测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优化盾构掘进工艺参数,把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1.6 停机时保证建立土仓压力,同时采取注入膨润土浆液等必要措施,维持土仓内土压力。

第五章 盾构隧道近接穿越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近接穿越既有建(构)筑物

1.1穿越既有建(构)筑物工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03标段工程包括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左线盾构隧道起于三元桥车站西侧站端,向西穿越三元桥后,进入东外斜街,下穿亮马河桥,到达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左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联络通道及风道采用暗挖法施工,风井采用明挖法施工。盾构计划从三元桥车站西端始发,从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出洞。

设计线路距接收井665.136m区段范围内为民房区,此区段上方有大量民房(从K0+460—K1+151进入民房区段),房屋普遍建成时间为60~70年代,沿线也存在一些临时建房,在盾构接收井附近过二级风险源察慈小区住宅楼。在右线盾构先行通过后再进行穿越施工难度较大。

1.2 近接穿越工作程序

前期地质雷达探测——盾构正常掘进——管片拼装——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及深孔注浆——地表沉降监测

1.3既有建(构)筑物加固及地层预加固措施及效果

对既有建(构)筑物加固及地层预加固采用二次注浆及深孔注浆的方式。盾构同步注浆后,由于浆液的脱水,浆液体积收缩会加剧地表的后期沉降量,又由于盾构推力,衬砌和土层间会相互分离,二次注浆能有效地进一步充实背衬和提高止水能力。在盾构常规段以盾尾同步注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的要求,为保证沉降控制效果,在穿越民房段采用对已完成结构外侧二次补注浆进行加强补浆,控制地面的后期沉降。

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起吊孔内装入单向逆止阀并凿穿管片外侧保护层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参照本工程在穿越三元桥的施工经验每环注浆量在3m3~7m3,地面沉降在6mm左右。

如果二次补注浆不能够较好的控制地表沉降,则采用深孔注浆的方法。方法为:在16号位管片位置打设5m长花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

1.4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同步注浆浆液类型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配比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1:1,在盾尾对管片进行同步注浆,注浆压力为0.35~0.40MPa。

补注浆包括二次注浆和深管注浆。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起吊孔内装入单向逆止阀并凿穿管片外侧保护层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如果二次补注浆不能够较好的控制地表沉降,则采用深孔注浆的方法。方法为:在16号位管片位置打设5m长花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

第二节 近接穿越桥桩

2.1近接关系描述

本工程在桩号K2+650~ K2+700线路下穿三元桥。三元桥是机场高速、京顺路连接三环路的节点立交,各个方向的车流在这里交汇,交通繁忙。

盾构隧道和三元桥基础的关系详见下图。

图5.1 盾构隧道和三元桥基础位置关系剖面图

2.2 桥桩施工影响控制标准

左、右线施工前后,对桥桩不均匀累计沉降要不大于5mm

2.3 盾构实际推进参数及推荐的合理推进参数

施工过程中要全速前进,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停机,每环的同步注浆压力及方量必须满足要求,压力不满足要求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建立较高的土仓压力,同时控制进土与出土的方量关系。

2.4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1)、盾尾同步注浆

在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应加强管理,注浆操作是盾构施工中的一个关键工序。为防止土体挤入盾尾空隙,必需严格按照“确保注浆压力,兼顾注浆量”的双重保障原则,对注浆量一定要确保在理论计算值的130~200%,并且在实际平均注浆量的合理范围内波动。注浆操作必需有专人完成,在每环掘进完成后必需对注浆量进行记录,当发现注浆量变化较大时,应认真分析其原因,通过加大注浆压力等方法补注,当补注不能进行时必需及时进行二次(三次)补浆。此区域盾构施工采用四点注浆,来控制成型隧道的质量。注浆压力调为3.5bar-4bar,注浆时一定要确保注浆压力,直到地层注满为止。在每环管片拼装结束后,必须进行补浆,在盾尾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后并维持相对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环的施工。且为缩短浆液凝结时间将浆液改为水泥砂浆,配比为将原配比中的粉煤灰更换为水泥。根据掌握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浆液的配比,使浆液的配比更科学、更合理。为保证浆液的质量,要对制备浆液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要定期测定浆液的坍落度、粘性、离析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

2)、严格控制二次注浆,做好洞内加固

在盾构常规段以盾尾同步注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的要求,为保证沉降控制效果,在穿越三元桥段采用对已完成结构外侧二次补注浆进行加强补浆,控制地面的后期沉降。

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预留注浆孔安装注浆塞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3)、三次补注浆加固

盾构施工进入桥区后,管片拼装采用“16位—2位—16位—2位”的拼装方式。若二次补浆不能满足要求,采取三次注浆处理,注浆位置为靠近桥桩的管片2号位,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管片预留注浆孔用洛阳铲将管片壁后的土体掏挖10m长的孔洞,打入10m长的花管后用水泥浆封堵预留孔周围间隙,再进行补注浆,补注浆的压力控制在0.5~0.6MPa。

第七章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

第一节 联络通道的布置形式

1.1联络通道结构形式

联络通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拱顶直墙式结构,联络通道初衬厚度为250mm,二衬厚度为300mm(仰拱厚350mm)。在初衬和二衬之间设置柔性外包防水层。

初期支护采用C20早强喷射混凝土,二衬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S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第二节 联络通道处盾构隧道的管片类型

联络通道处盾构隧道的管片类型为两环混凝土管片,拼装方式采用通缝拼装,拼装位置为适合通道开洞口位置。

第三节 开口施工方法及工艺

破除(切割)联络通道口的混凝土管片前,在通道口处的隧道内架设临时刚性支撑,防止通道位置附近的管片由于管片拆除发生过大变形。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口处及相临左右各10环管片,在加固范围内每环管片均设20#H型钢加固环,每块混凝土管片通过安装在提升孔处的钢旋塞与加固钢环焊接连接,加固钢环间用20#H型钢拉结,环内设20#H型钢辐条,加固钢环与混凝土管片间用钢板背紧,每块管片背紧点不少于2处。加固环与拉杆及辐条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洞门加固前须先将加固范围内的管片连接螺栓全部复紧。待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切割机破除通道洞门处管片。管片正式切割前按照设计提供的方位、尺寸要求,在被切割墙体上准确放线定位。具体施作采用碟式切割方法进行切割,为不损伤无需切割墙体,在每道切割段始端和终端先钻孔,再切割,并确保废弃管片的吊运安全施工。

第四节 接合部防水施工方法及工艺

4.1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结构接合部防水

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结构衔接处后浇防水混凝土环梁采用补偿收缩合成纤维防水混凝土或钢纤维防水混凝土浇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联络通道混凝土高一级。它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盾构管片的接缝处各设置两道预水膨胀嵌缝胶;并在两道嵌缝胶之间预埋注浆管,注浆管在拱部及两侧拱腰处经由注浆导管引出。

第五节 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5.1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流程

联络通道洞门管片支撑注浆加固土体凿除通道开口处混凝土管片洞门补浆超前支护土方分台阶开挖安装钢格栅、挂钢筋网片并喷射混凝土防水层铺设绑扎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拱墙钢筋安装二衬模板浇注拱墙混凝土拆摸并养护其它设施安装。

5.2施工方法

5.2.1洞门凿除施工

1、洞门土体加固

采用洞内双液注浆加固联络通道洞门上下各3m、长10m范围土体。注浆施工主要分两部分进行:首先通过盾构隧道开口段两环及左右各三环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吊装孔插管注浆加固,其次在开洞门的混凝土区域钻孔注浆,最后待洞门部位管片拆除后,对其他区域进行补充注浆施工。

图5-2 联络通道注浆加固平面示意图

图5-3 联络通道开口处注浆加固平、断面示意图

图5-4 联络通道洞门补充注浆示意图

2、洞门凿除施工

破除(切割)联络通道口的混凝土管片前,在通道口处的隧道内架设临时刚性支撑,防止通道位置附近的管片由于管片拆除发生过大变形。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口处及相临左右各10环管片,待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切割机破除通道洞门处管片。管片正式切割前按照设计提供的方位、尺寸要求,在被切割墙体上准确放线定位。具体施作采用碟式切割方法进行切割,为不损伤无需切割墙体,在每道切割段始端和终端先钻孔,再切割,并确保废弃管片的吊运安全施工,参见图5-5。

图5-5联络通道管片切割示意图

3、马头门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把管片分为上下分为两部分进行破除,先进行上半部分施工。打开管片后,如图5-6所示在拱部的开挖轮廓线上方进行超前小导管支护体系施工,超前小导管长度2.5m,环向间距300mm布置。小导管注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待加固体强度形成后进行上台阶的开挖,直接安装第三榀钢格栅形成支护结构,待上台阶完成5米后进行下半部分的管片破除与下台阶的开挖。待洞体贯通后,在第三榀格栅处向管片上方打设长度2.5m,环向间距300mm布置的超前小导管,小导管注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再破除喷射砼,按照图纸进行反挖完成第一、二榀格栅的施工。

图5-6 马头门超前小导管施工示意图

4. 2. 2超前支护施工

联络通道土方开挖前,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小导管采用DN32的钢管加工,每根长度为2.5m,在导管中段以梅花形均布小孔/前端加工成锥形。小导管沿拱顶环向布置,间距30cm,外插角为 5°~10°,沿隧道纵向每两榀格栅打设一道小导管,导管必须穿过前榀钢拱架中腹。小导管施工前喷射混凝土将工作面封闭,沿开挖轮廓线测放出小导管钻设位置。小导管使用小钻机钻孔施工,其孔深略大于导管长度。注浆前用压缩空气将管内积物吹净,孔口采取暂时封堵措施。注浆时,将钢管尾部及孔口周边空隙封堵,钢管尾部使用止浆塞,孔周边用快凝水泥进行封堵。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浆液在现场配制,配制的浆液应与注浆速度相应,浆液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禁止任意延长停放时间。注浆时应注意检查各连接管件的连接状态,对注浆速度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经试验确定,一般为0.3~0.5MPa。注浆后2小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CT4联络通道上方为交通量非常大的机场高速路,为保证路面安全减少地表沉降,在本段联络通道进行施工时采用双层小导管,第二层小导管打设角度为30°~ 45°。

4. 2.3土方开挖

1、联络通道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留核心土上下台阶法施工,施工时,先开挖拱部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拱部支护(安装钢格栅、喷射混凝土),并施作锁脚锚管,然后开挖核心土体,并进行下导洞的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封闭,上下台阶间距保持3.0m。开挖采用探挖的方法,即采用5m洛阳铲向前探挖,以了解前方土及地下水情况,待旁站人员确认安全不需要处理后进行开挖作业。开挖3m后,再进行地层的探挖。

开挖时以激光点控制开挖尺寸,严禁欠挖,并随时注意土体变化,做到“快开挖、快封闭”。

拱部开挖后尽早封闭,尽量减少顶部土方悬空时间,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掌子面土层情况,在地层变化处需对掌子面地层性状做描述,并作好记录。联络通道断面纵向施工步骤图参见图5-7。

图5-7联络通道断面纵向施工步骤图

4. 2. 5防水施工

联络通道的防水采用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进行防水全包处理,在防水层内表面设置注浆系统,塑料防水板缓冲层材料采用400g/m2的无纺布。防水敷设前先对基面进行修整处理,然后铺设无纺布和EVA防水板,防水敷设后,在防水层表面铺设无纺布作为保护层,防水层采用无钉铺设双焊缝施工工艺。结构二衬施工前,在拱顶部位预埋注浆管,结构施工完毕后对拱顶部位进行二次注浆处理,将拱顶部位二衬与防水板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实。

4. 6二衬施工

隧道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等级S10。

通道二衬混凝土浇注分三步进行,先浇注底板混凝土,再支立模板支撑体系浇注边墙混凝土,最后浇注拱部混凝土。纵向以8m为一段进行施工。

1、工艺流程

A、绑扎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与拱部钢筋架设模板支撑体系封堵头模板浇注边墙与拱部混凝土拆模并养护。

图5-8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B、绑扎底拱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钢筋架设模板支撑体系封堵头模板浇注边墙混凝土分段拆除下部临时横撑绑扎边墙钢筋浇注边墙。

2、施工方法

(1)底板混凝土施工

1)底板混凝土浇注前在两侧边墙上设置底板标高控制线,并在底板中部钢筋上焊接直立短钢筋,其上设置底板标高控制点。

2)与区间管片相接处设置变形缝,在底板混凝土浇注前将止水带固定好。

3)混凝土浇注使用混凝土地泵泵送,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时要防止破坏防水层。

4)混凝土表面使用刮杠挂平,再用木抹子赶浆,最后用铁抹子压光。

5)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插入一些短钢筋,用以固定边墙与拱部模板支撑体系。

(2)边墙与拱部施工

1)模板及支撑体系

A.边墙与拱部模板采用钢模板拼装,采用组合式钢管拱架、600×600碗扣式脚手架及φ48钢管配合可调支撑作为纵横向和斜向支撑,形成二衬模板支撑体系。

B.先安装钢管拱架,拱架间使用φ48钢管连接,拱架加工时在拱脚与边墙节点处采用铰接方式。再架设碗扣式支架,在边墙处横向设置φ48钢管与可调支撑,在拱部碗扣支架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支撑,并设置φ48钢管和可调支撑作为斜撑,可调支撑与钢管拱架间横向设置5×10cm方木。

C.钢管拱架与支架架设完成后,进行模板拼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与钢管拱架间使用卡具与弯钩螺栓连接固定。每个施工段拱顶部设置一个混凝土泵送口,每两个泵送口间设置一根φ32钢管,钢管上端贴近防水层,作为混凝土浇注时的排气口和二衬背后注浆口;边墙每侧每隔2m设置一个混凝土泵送口。最后安装端头模板。

D.模板拼装完成后,调节边墙与拱部的可调支撑,使模板内边线与通道二衬轮廓线一致,同时拱顶模板要预留20mm的沉落量。

E.模板与支撑体系组装完成后要检查验收,包括支架的稳定性、模板的密封性、通道中心线及轮廓线。

图5-9 横通道二衬支模示意图

(3)混凝土浇注

联络通道采用C30模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二次倒运到达工作面,人工入模浇捣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边墙部分从两侧浇注口灌入,要对称浇注,每次浇注的高度为50~60cm;拱顶部混凝土由顶部浇注口灌入。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定及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拆摸及养护

二衬摸板拆摸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80%,因此拆摸时间由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确定。拆摸后要喷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二衬背后注浆

二衬拆模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背后注浆来充填二衬与防水层间的孔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水质量。利用预埋的注浆管注入水泥浆,水灰比为0.6~1.25,同时为减少水泥浆泌水,在水泥浆中掺入减水剂。注浆压力不要过高,只要克服注浆管阻力和二衬与防水层间空气阻力即可,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压力超过0.5MPa时停止注浆。

第八章 盾构隧道工程经济分析

第一节 成本影响因素及分析

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直接影响施工掘进速度、刀具的磨损及更换频率、密封舱添加材料、壁后注浆量; 2、地表建筑物: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基础及结构的完好程度、地下管线自身的完好度等因素。

第二节 地面配套设备费用

1、龙门吊进、出场及基础:20万元/台;

2、浆液站进、出场及基础:16万元/座;

3、积土坑制作:15万元;

4、盾构井临时设施:30万元。

第三节 盾构始发井、接收井单位造价

始发井及接收井单位造价均为200万元。

第四节 标准区间隧道单位造价

盾构隧道单位工程实际造价

1、支座及反力架约25万元

2、出洞地层加固约30万元

3、接收段地层加固约30万元

4、掘进(元/环)约1.2万元

5、管片(元/环)(含施工费用)约1.2万元

6、止水条(含施工费用)约700元/环

7、盾构密封油脂(含施工费用)约500元/环

8、背后注浆(含施工费用)约1100元/米

9、密封舱添加材料约1300元/米

第五节 各种近接穿越施工的措施费用

1、穿越道路:40万元/条;

2、桥梁:50万元/座。

第六节 盾构转场费用

盾构进出施工场地费用约为120万元。

北京地区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工程)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概述

本工程为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03标段,主要工程为东直门~三元桥区间盾构2568.259m;3个联络通道(左K1+034.566联络通道、左K1+974.254联络通道、左K2+564.776联络通道及泵房)和区间风井风道。隧道设计施工起点为轨道交通机场线三元桥车站南端,终点为设在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

第二节 隧道平面

本区间有5个曲线段,东直门~三元桥方向分别为JD2(R=550)、JD3(R=1500)、JD5(R=800)、JD6(R=1000)、JD7(R=4000),线路整体呈“S”型。左线与02合同段的右线线间距为10~13米。本区间隧道平面如下图所示:

图1.1——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左线盾构隧道路线平面示意图

第三节 隧道纵断面

本区间沿盾构掘进方向以-2‰的坡度从三元桥站出发后,在K2+960.00处线路开始以-29.611‰的坡度向下前行,在K2+620.00处开始以+6.561‰坡度上行,在K1+500.00处开始以-3.017‰坡度下行至盾构接收井。

图1.2——左线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第四节 隧道近接环境条件

4.1临近建(构)筑物

区间沿京顺路下穿三元桥的西北孔,与三元桥扩大基础中心线水平净距0.24m,竖向净距16.3m。下穿东直门外斜街后,进入规划红线内的平房区,然后从察慈小区旁边通过到达盾构接收井。

4.2地面交通状况

本段线路下穿的三元桥是机场高速、京顺路连接三环路的节点立交,各个方向的车流在这里交汇,交通极为繁忙。

东直门外大街为二、三环之间的联络干道,现况机动车道宽度23米,为双向三车道,机非分隔带5米,非机动车道7米,道路交通繁忙。

4.3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区间沿线上方存在多条市政管线,但由于隧道埋深较深,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区间施工对大部分管线的影响较小。只有一条位于三元桥东北侧横跨机场路的热力管沟由于埋深较深,控制机场线纵断。

4.4地形地貌

拟建盾构区间在K2+624处下穿三元桥,K1+150处下穿暗河, K0+800处下穿宽约6m深约 3m的亮马河。

第五节 地质条件

5.1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所在的土层,自地表以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区间隧道主要穿越粘土、粉土,局部遇到粉细砂、中砂层。属于一般地质条件的地层。

第二章盾构机类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第一节 盾构机类型

本工程使用的盾构机为德国海瑞克S169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向开挖土体中注入泡沫的方式来改良土体,推进千斤顶为被动式铰接千斤顶。刀盘是作为“重型钢结构”针对挖掘北京土质特点设计的。主驱动的总输出功率为945KW,刀盘最大可能转速为3.0rpm。

第二节 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管片参数

外径6000mm

内径5400mm

片数3A+2B+1C

最大片重3.3T

水压2bar

(2)盾构参数

主机数量(前体和中体)1

直径6190mm

长度(前体和中体)4280mm

类型土压平衡

最小水平转弯半径350m

最大工作压力3bar

最大设计压力4.5bar

土压检测点5

人闸1

人闸联连法兰1

螺旋输送机上连接法兰1

盾尾1

盾尾数量1

连接形式铰接

长度3550mm

密封3层密封刷

注脂线8(2X4)

注浆点4

(3)推进千斤顶

数量16

推力28350KN

行程2000mm

推进速度80mm/min

缩回速度1400mm/min

(4)铰接油缸

铰接型式 被动式

数量 14

尺寸φ180/80mm

缩进压力7340KN

行程150mm

(5)刀盘

刀盘数量 1

形式 面板式

直径 6200mm

旋转方向 左/右

刀具(软土层) 124把齿刀;16把周边刀

回转接头 4个泡沫管

(6)刀盘主驱动

刀盘主驱动数量 1

形式 液压驱动

马达个数 8

额定扭距 4085KNm

脱困扭距 4700KNm

转速 1.50/3.00rpm

电功率 480KW

主轴承外径 2600mm

主轴承寿命 10000小时

(7)人闸

人闸数量 1

形式 双人闸

长度 2000mm

直径 1600mm

工作压力 3bar

工作人员 2~3

(8)拼装机

拼装机数量 1

型式 中心自由转动拼装机

夹紧系统机械式

自由度6

旋转范围+/-200o

管片长度1200mm

伸缩距离1000mm

轴向行程2000 mm

控制方式线控

(9)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数量1

形式中心轴式

直径700mm

电功率110KW

最大扭距190KNm

转速0至19rpm

最大出土量250m3/h

螺距600mm

伸缩可以

出土门有

(10)皮带机

皮带机数量1

驱动电力

带宽800mm

带长约45m

速度2.5m/s

最大输出能力450 m3/h

(11)后部供给系统

管片存放机1

管片吊车1

吊车轨道1

液压部件1

冷却系统1

注浆设备1

注浆泵1

控制阀2

压力测量装置5

储浆罐1

注泡沫系统1

发生器4

水泵1

泡沫剂泵1

空气控制设备1

注膨润土系统1

注入泵1

压缩空气供应1

空气压缩机2

气罐1

压缩空气调节设备1

主驱动润滑脂泵1

盾尾注脂泵1

操作室1

控制板1

变压器1

软管系统1

高压电缆盘1

轨道起重机1

二级通风系统1

输送管存储装置1

导向系统1

数据记载系统1

(12)后配套系统

台车数目5+桥

(13)电气系统

初级电压10KV(+10%/-15%)

次级电压630V

变压器1250KVA

控制电压24V/230V

照明电压230V

阀电压24V

频率50HZ

保护系统(电马达)IP55

PLCS7(西门子)

(14)安装功率

驱动480KW

推进油缸 55KW

管片拼装机油缸 45KW

冷却油 11KW

注脂4KW

螺旋输送机闸门 22KW

螺旋输送机110KW

注泡沫系统8KW

注浆设备 19KW

皮带输送机 22KW

二级通风设备 15KW

现场及插座用电 50KW

总计844KW

(15)尺寸

总长 57m

本体含盾尾 7.8m

第三章 一般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盾构隧道施工的地面用地面积及场地布置

1.1本工程施工的地面用地面积如下表所示:

始发井及提升区面积(㎡)办公、生活用房区面积(㎡)管片堆放区面积(㎡)材料、物资堆放区面积(㎡)施工区域内通道面积(㎡)集土坑

921347.8116.23231.54529.77135

1.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图3.1——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盾构隧道施工用电

2.1供电方案

业主将提供施工临时用电电源,其容量为1250KVA+600KVA的变压器,接口根据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的接电点位置由业主组织有关单位现场确定。同时,在施工现场配备发电机,做为备用。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配电房和发电机房。

配电房向外与10KV输电线路相接,其中1路直接送到盾构机内,1路通过配电房内的变压器电压转化为380V/220V,分别供其它施工设备和照明使用。为防止意外停电对工程的影响,在施工现场备用1台200KW柴油发电机,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2.2进场阶段的临时供电

为保证施工临时设施的搭建、前期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生活用电的需要,安排1台250KW的发电机作为临时电源。在供电部门为施工变电所送电后,撤消临时电源但作为备用电源保留,在突发性停电时,供洞内的照明、抽水及推进油缸保压用。

在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我单位施工队伍进场立即进行场区电缆敷设、变电器、配电箱柜等安装及接电调试工作。

2.3盾构施工阶段的供电

1)变压器的配置

盾构机掘进施工时,由业主配置一台总容量为630KVA的变压器,供龙门吊等辅助设备供电使用,另需配置总容量为1250KVA的10KV高压电源,供盾构机使用。

2)高压配电所的配置

高压配电所配置盾构电源和地面设备低压用电的变压器馈出仓位。

3)配电柜的设置

设置高压配电柜1个,低压配电柜3个。每一用电点从邻近低压配电柜引出,通过分配电箱再配出到各用电设备。

4)功率因数补偿器的配置

为实现COSΦ=0.8的功率因数,拟设置6个功率因数补偿器,它们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分别为:2台300Kvar。

5)供电线路的配置

高压线路:相数:3;频率:50Hz;

电压:10KV;

低压线路:相数:3;频率:50Hz;

电压:0.4KV;

照明线路电压:220V;控制电压:24V;信号电压:24V;

2.4安装与工艺要求

1)从配电柜到分配电箱的馈送回路中,每一开关的载流量和短路电流需与各用电设备的容量相匹配,设备在受电前先检验漏电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敏。

2)电缆敷设采用直埋式,过路处穿钢管暗埋敷设。

3)高压电缆送电前,经电气试验证明合格。

4)从高压配电室盾构仓位馈送到车载变压器的电缆,沿墙挂钩敷设下井,每隔50m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一块,在井的垂直部位和隧道内敷设电缆,每2m设一个固定点。

5)从井口开始,每隔100m设隧道照明专用配电箱一只,作为照明线路的分开关和隧道内小动力用电设备的电源。

6)隧道照明采用普通日光灯,控制室采用防爆荧光灯,主机采用防爆投光灯,皮带机采用防震灯,灯具金属外壳与接地线直接相连。

7)所有的单相负载采用A、B、C三相跳接的方式,注意三相负载的平衡问题。

2.5安全保护措施

1)重复接地保护:在各用电点的配电箱周围,用2m长的5#角钢2根埋入地下作为接地极,用一根25×4的镀锌扁钢与接地极焊接后,引到配电箱的接地排上。接地排与从变电所馈出的低压电缆的零线相接,构成重复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Ω。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接地线与接地排相接。

2)行程限位保护:所有的提升设备安装限位保护开关。

3)电气联锁保护:为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电气系统进行联锁控制,即上级流程未动作,下级流程无法动作。上级流程停止,下级所有流程自动跳闸。防止自起动和误操作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4)相序保护:用电设备在运转时,不随意更换相序,若发生意外,相序继电器自动切断电源。

5)防雷保护:对直击雷的防护采用在变电所装设独立避雷针;对雷电波侵入的防护采用在高压侧装设阀式避雷器。

第三节 始发井及接收井施工

始发井利用三元桥车站已修建好的南侧左线盾构始发井进行始发施工;接收井利用02标在察慈小区西侧的盾构接收井进行接收施工。

第四节 盾构始发段和接收段地层加固方法、工艺及效果

4.1端头地质概况

本标段盾构始发及到达端头加固共计4处,加固部位包括机场线三元桥站始发井端头、风道接收和始发端头、盾构接收井端头。三元桥站始发端头为粘土地层,其余3个端头均为洞身上部为砂层,洞身下部为砂砾层。三元桥站始发端头加固采用1排ф800@1000mmC10素混凝土桩和14排ф600@500mm梅花形布置的旋喷桩组成,素混凝土上部采用采用三七灰土回填;风道接收和始发土体采用洞内水平注浆方式进行加固,采用水煤气管,间距500×500mm,梅花型布置;盾构接收井土体采用20排ф600@500mm梅花形布置的旋喷桩。

为了确保盾构始发和到达时的施工安全以及各地层的稳定,以防止端头地层发生坍塌或漏水涌水等意外情况,必须对端头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另外,盾构机吊入、吊出井必须满足吊机作业地面承载力要求。

4.2加固的原则和要求

(1)盾构进出洞端头土体加固的原则:

1)根据隧道埋深及盾构隧道穿越地层情况,确定加固方法和范围。

2)在充分考虑洞门破除时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范围,确保盾构机进出洞的安全和洞门破除的安全。

(2)加固要求

1)加固土体强度达到0.4Mpa;

2)渗透系数≤1.0×10-8cm/s。

4.3端头加固施工

4.3.1双重管旋喷桩施工工艺

(1)旋喷桩施工工艺

旋喷采用双重管高压喷射法施工,利用高压水、压缩风共同作用在喷嘴形成高速射流切割土体、砂层,同时由底部注入水泥浆,对其进行分选和置换。喷嘴作360°旋转并匀速提升,形成具有一定直径的旋喷桩。旋喷桩施工流程参见【图3.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即将使用的钻机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钻机就位后,必须作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2)钻孔

本工程拟采用地质钻机,钻孔的倾斜度不大于1%。

3)插管

钻孔完毕,拔出岩芯管,换上旋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不超过1Mpa。

4)喷射作业

旋喷前,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必须满足要求,在注浆管及喷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必须良好。

喷射管达到预定深度后,由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喷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并且随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旋喷注浆管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防止喷嘴被堵。

5)拔管、冲洗机具

喷射作业完成后,拔出喷射管。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不得残存水泥浆。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将泥浆泵、注浆管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出,管内不得有残存水泥浆。

6)移动机具、回填注浆

把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动到新孔位上,进行下一钻孔的施工,并将作业完成的孔回填注浆。

(3)旋喷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1)压缩空气

压力0.7MPa,流量3m3/min,喷嘴间隙2~4mm;

2)水泥浆液

压力20~40MPa,流量80~120L/min,喷嘴孔径2~3mm;

3)注浆管

提升速度10~20cm/min,旋转速度10~20r/min,外径φ75。

4)水泥浆

水泥采用425号水泥,水灰比1.5:1。

(4)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复核高压喷射注浆的设计孔位。施工前予先挖设排浆沟及泥浆池,施工过程中将废弃的冒浆液导入或排入泥浆池,沉淀凝结后运至场外存放或弃置。

2)旋喷桩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小于48h,间隔不小于4~6m。

3)钻机安放保持水平,钻杆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1.5%。施工前检查高压设备及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满足设计要求。注浆管和喷嘴内杂物清除干净,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良好。

4)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以确定合理的水压力,提升速度,浆液配比和压力等参数。

5)旋喷过程中保证桩体的连续性,若因故停止,第二次旋喷的接桩长度必须大于20cm。

6)施工中若出现大量冒浆,立即停止并采取措施。

7)钻孔位置和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情况均详细记录。

8)高压喷射注浆完毕,迅速拔出注浆管彻底清洗注浆管和注浆泵,防止凝固堵塞。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二次注浆等措施。

4.3.2水平注浆施工

(1)水平注浆施工工艺

参见【图3.3——水平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3——水平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2)注浆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参见【表3.1—钢花管注浆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

表3.1—钢花管注浆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

分类项目参数

成孔下管管距×排距1.4m×0.8m,桩间护壁钻孔

孔径52mm

管偏斜<1%

钢花管钢花管长度5m(入土段长4m)

钢花管直径48mm

钢花管壁厚3mm

注浆浆液配合比(重量比)水泥:水=1: 1

初注压力0.8~1.0MPa

终注压力1.8~2.0MPa

(3)施工技术措施

1)注浆材料采用P.o32.5普硅水泥,注浆时水灰比由大至小,先灌入较稀浆液,视地层吃浆量情况逐渐调整水灰比再灌入较稠浆液。

2)一个孔的注浆作业一般应连续进行到结束,不宜中断。如因机械故障被迫中断时,应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注浆。恢复灌浆时一般从稀浆开始,逐渐调整至稠浆。

3)注浆应有专人记录浆液消耗、注浆时间、注浆压力。当注浆出现大量吃浆不止,长时间灌不结束的情况时,应检查原因,若是因地层裂缝原因造成,可调整水灰比采用稠浆灌注,并采用中断间歇注浆方法,若到此压力就发生冒浆或大量吃浆的,可在较低压力下结束。

4)注浆结束后应立即封闭阀门,拆卸清洗输浆管路。

5)待封孔后进行水平探孔试验以确定有无达到开孔要求。

4.3.3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如下:

放线定点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测量孔深吊放导管灌注商品混凝土成桩。

(1)施工准备

正式施工前应试钻,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2)测放桩位及复核

根据轴线基准点,测放出具体桩位,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

(3)钻机就位

钻机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面上,钻机就位时,钻头对好桩位,定位误差≤2cm。同时用经纬仪或线坠调整钻杆垂直度,也可利用机械自带垂直度调整系统控制。

(4)钻进、成孔

1)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应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钻进速度。钻进过程中,应采用人工和装载机配合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钻到设计孔底后应空转3~5min,把孔底虚土清净。钻杆提出孔口时应小心操作,以免虚土掉入孔中。如果出现缩径情况,应将钻杆下入孔中再次钻进,直到孔径达到设计值。

2)为保证施工安全,防止相互干扰造成塌孔,钻孔时应采用桩位跳钻的施工方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用三七灰土回填至地面标高。

(5)成孔验收

成孔后采用测绳检测孔深,采用吊线坠检测垂直度及虚土厚。

(6)灌注混凝土成桩

成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在孔口放置护孔漏斗,混凝土通过漏斗、串筒灌入孔内,在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

第五节 盾构的始发(出洞)和接收(进洞)工艺

5.1 盾构的始发工艺

盾构机始发是指利用反力架及临时拼装起来的管片承受盾构机推力,盾构机在始发基座上向前推进,由始发洞门贯入地层,开始沿所定线路掘进的一系列作业。

盾构始发施工包括盾构掘进开始时的一连串作业,是盾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稳定控制最难、工序最多、比较容易产生危险事故的环节,因此结合始发施工环境进行始发施工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盾构机始发段的掘进施工又称为试掘进施工,需对各种关键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为正常段施工做好准备(盾构施工参数主要包括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土仓土压力、盾构总推力、出土量、注浆量、注浆压力、盾尾间隙等)。盾构机掘进前,先对各种施工参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设定施工参数。在施工中,根据设定施工参数的应用效果,结合地表监测的结果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使各项参数设定达到最佳状态。

5.1.1盾构机初始掘进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1)盾构机初始掘进的关键问题:

1)保证安全破洞门。

2)始发定位准确。

3)防止管片错台下沉。

(2)对策

1)端头加固

根据端头位置的地质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始发端头加固采用旋喷桩和钻孔灌注素桩进行加固;接收端头采用旋喷桩注浆加固;风井风道两侧端头采用洞内水平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加固后保证了破洞时洞门稳定,也有效防止地面开挖面坍塌和控制地面沉降。

2)优化施工参数

A.同步注浆控制

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按理论计算,该段注浆量不应小于160%的建筑空隙;同时也要防止注浆压力过高而顶破覆土。

B. 盾构姿态控制

盾构机保持平稳推进,减少纠偏,减少对正面土体的扰动。

平面:控制在±50mm以内。

高程:控制在±25mm左右。

转角:控制刀盘转向,以免对土体产生较大的扰动。

速度:该段施工中推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如推进速度过快,容易会引起正面土体挤压过大地面隆起。

C. 沉降控制

采用信息化施工,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盾构穿越过程中施工参数,使盾构施工对地面影响降到最低。

3)始发前的施工测量、定位

出洞前,进行盾构机始发姿态测量、导轨姿态测量、反力架姿态测量、姿态初始测量、SLS-T导向系统初始测量等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使盾构机准确就位。

同时开始收集隧道施工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导向测量的原始数据,为今后的测量工作提供依据。

4)解决管片错台下沉问题的措施

A.保证洞门密封的效果,如洞口漏水现象严重由预设压浆管向洞圈周围内压注化学浆液。

B.严格控制盾尾注浆的质量;

C.洞门焊接导轨。

5.1.2试验掘进段参数的选择分析

(1)盾构千斤顶的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的设定

盾构千斤顶的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与盾构机的性能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始发伊始,对参数设定首先要依据理论计算值进行设定,在始发完成后的试掘进阶段可对各种参数进行对比,调整推进速度与推力、刀盘转速与扭矩的关系式,定出推进速度和转速的范围。

在本始发段中,隧道洞身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粘土,由于处于始发掘进阶段,推进速度初始设定10~30mm/min,初始设定刀盘转速应小于1.0r/min。

(2)盾尾注浆压力分析与取值

添加剂压注及盾尾注浆压力主要是受地层的水土压力的影响,注浆压力的设定以能填满管片与开挖土层的间隙为原则。注浆压力的计算可参考规范中的公式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试和试验来确定和优化参数,本工程穿越三元桥、热力方沟、居民区,浆液及其注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地面沉降,因此对注浆材料及注浆压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依据现有其它地区盾构法施工经验及北京地区已有盾构施工各种参数使用效果,初始盾尾注浆压力设定为0.2~0.25Mpa。

盾尾同步注浆理论量为每环2 m3,根据经验注浆时每环应按2.9m3~3.9m3控制。同时要求同步注浆速度必须与盾构推进速度一致。

(3)添加剂使用方案

在盾构施工中,添加剂的作用是:

1)减小旋转输送机的扭矩,降低刀盘温度;

2增强土体气密性、止水性,保证开挖面稳定;

3)与土体拌和均匀,使开挖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增强土体可排性。

依据地层不同,有不同的添加剂使用方案。本工程始发阶段盾构穿越的地层为粉质粘土层和粘质粉土层。这样的粘性土地层,土的粘结力较大,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易造成粘性土附着于刀盘上正反面形成泥饼造成刀盘扭矩增大,或者土体进入土仓后被压密固化,造成开挖、排土均无法进行的情况。此时一方面可通过刀盘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刀盘前方的土体注入3%~5%的泡沫和适量的水,在增加其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其粘着性,防止开挖土附着于刀头或土室内壁。另一方面粘土被切削进入土仓内后,通过土仓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并利用刀盘上的搅拌装置加以搅拌,使泡沫与切削土充分混合,以增加土的气密性和可排性。泡沫的总注入量控制在土体切削量的10%以内。此外,还可通过螺旋输送机上的添加剂注入孔向仓内注入适量的清水或注入压缩空气,以增加土体的和流动性,减小土的摩擦力,使土能经螺旋输送机顺利排出。

添加剂注入量:

刀盘前:约3%~5%的理论开挖量

密封仓:约5%的理论开挖量

添加剂注入压力:需控制参数为刀盘前的注入压力,以平衡开挖面的水压力为宜。在本区段内设定注入压力初始设定为0.15~0.2MPa。

(4)洞口密封处压浆

洞口密封处的充填注浆采取盾尾同步注浆装置注单液浆充填。待盾尾到达洞口位置时,拉紧洞口密封圈,保证浆液不溢出洞口。

5.2 盾构的接收工艺

盾构接收段施工是指盾构机刀盘距进站口50m至盾构机进入车站并完全推上接收基座的施工过程。其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端头土体加固、接收设施的设计制作与安装、接收段掘进、洞口凿除等。端头土体加固的施工应在盾构接收前应提前完成。

5.2.1盾构接收前盾构姿态和线形测量

盾构机接收前80m地段即加强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测量,及时纠正偏差确保盾构顺利地进站。当盾构掘进至接收前25m左右时应再次进行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测量,测量内容有:定向、主导线、测量管片位置和走向偏差。

通过测量,对接收前的地段加强盾构掘进的轴线控制,使盾构机进站时其切口平面偏差满足:平面≤±25mm,高程≤±20mm; 盾构机进站时其切口平面偏差允许值:平面≤±50mm,高程≤±20mm,盾构坡度比设计坡度略大0.2%。到站所有测量数据须报测量监理单位复核验正。

5.2.2盾构到达段掘进

盾构机进入接收段后,应减小推力、降低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控制出土量并时刻监视土仓压力值,土压的设定值应逐渐减小,避免较大的推力影响洞门范围内土体的稳定。盾构接收掘进可为四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应采取不同的施工参数及控制侧重点不同。

(1)盾构过渡段掘进(进入土体加固区前30m~8m)

过渡段的掘进速度和土仓压力与正常段掘进一样,按常规控制,但此段施工应侧重加强注意调整盾构机的姿态,使盾构机的掘进方向尽量与原设计轴线方向一致,并且要在出洞前的20米处,使盾构机保持水平姿态前进或略微仰头姿态前进,保证出洞时正常接收,掘进时的轴线偏差应控制在±20mm范围内。

(2)进站的第一阶段(进入土体加固区8m~2m)

盾构机进入加固区后,掘进速度由原来正常段的20~30mm/min减至5~10mm/min,土仓压力由原来的1.5~2.0bar减至0.3~0.5bar。尽量减少对洞口的影响。压力值大约与水压相等。应在密切监控地表和洞口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压力。

(3)进站的第二阶段(进入土体加固区2m~20cm)

由于不能确定开挖时的最小土仓压力,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只能根据地质等情况使压力最小。此阶段速度一般为1~5mm/min。当盾构机接近洞口30cm~20cm时,应停止推进。

(4)进站的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完成至盾构机进入车站露出)

盾构机继续前进并拼装管片,将围护结构推倒,此阶段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应无压力,刀盘停止转动。此后清除坍塌下来的土体,盾构机继续推进,通过密封环后立即拉紧密封环的钢丝索,清除密封舱内的泥土。在停机后要对盾构中心进行测量,看是否满足贯通精度的要求。

5.2.3盾构机接收

为确保盾构机从接收井的预留洞口穿出,该阶段的掘进将遵守以下原则:

(1)掘进速度逐渐放慢,掘进推力相应减少。

(2)增加盾构机测量次数,并根据洞口实际位置不断校准盾构机掘进方向。

(3)加大地面监测频率,并依椐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掘进参数。

(4)站内派人对洞门位置进行值班监视。

为迎接盾构机到达,应在到达洞口前做好如下准备:

(1) 安装洞门密封装置。

(2) 安装盾构机接收基座,接收基座与始发基座相同。

(3) 铺设盾构机移动基座的轨道。

(4) 部分凿除洞门处的围护结构。

(5) 在到达洞口内侧准备好砂袋、水泵、水管、方木、风炮等应急物资和工具。

(6) 准备好通讯联络工具。

(7) 准备好照明设备。

上述设备与材料需预先运入,故到时需与接收井承包商相互协调。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盾构机才可进行最后的到达段掘进。

第六节 盾构推进的实际参数及合理参数

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施工参数会不断地变化,根据不同的地层和添加剂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注意进土与出土的匹配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参见【表3.2—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表3.2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盾构推进主要参数实际控制值

1、纵向千斤顶总推力/分组推力(KN)10000KN/100~2000KN

2、刀盘扭矩(一般/最大BAR)200~240/260KN·m

3、盾构推进一般和最大速度(cm/min)一般速度6~7 cm/min,最大速度8 cm/min

4、盾构隧道与设计轴线的最大偏差/mm50mm

5、密封仓土压力控制(与设定值的偏差/MPa)0.06~0.2

6、管片拼装(一般和最快min/环)一般20min/环,最快15 min/环

7、加泥/泡沫(一般/最大kg/环)25~33L/环

8、盾尾密封油脂(一般/最大kg/环)一般10kg/环,最大20kg/环

第七节 盾构姿态控制统计分析

地铁工程的施工测量不同于一般工程的工程测量,施测的周围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相当高,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实施。

7.1施工测量要求

(1)为确保地铁测量精度,我方将抽调具有地铁测量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有测量上岗证的测量员组成项目测量组,配有高精度仪器。

(2)开工前,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布设地面施工控制网点将两施工井联系起来构成本区间独立控制网并与相邻区间控制网保持统一。其中导线网点按地面四等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控制,高程按地面二等水准技术要求控制。测量成果报监理业主检测。

(3)施工现场的所有的测量主控制点均由我单位技术部测量组组织二级复核。

(4)实行定期校核制度,每个月对施工控制点进行一次校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每施工放样点都必须经过换人检测无误后才可定点并书面移交下道工序。

(6)做好测量记录工作。

7.2控制测量基本原则

⑴ 地铁工程测量施测环境复杂,精度要求高,采用三角网进行测量。

⑵ 布设足够的控制点,并精心做好标记,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

⑶ 保证测量精度,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⑷ 负责保存好本合同段内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并协商补救措施,及时处理。

⑸ 全部的控制点三维坐标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展后序工作。

⑹ 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工作,并做好测量资料的管理。

7.3控制测量

7.3.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所移交的导线网、水准网及其他控制点用精密导线方式进行复测;同时放线设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桩,并将测量成果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批。

(1).引测近井导线点

利用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测量成果,以最近的导线点为基点,引测至少三个导线点至每个端头井附近,布设成三角形,形成闭合导线网。

(2).引测近井水准点

利用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水准网,以最近的水准点为基点,将水准点引测至端头井附近,测量等级达到国家二级。每个端头井附近至少布设两个埋设稳定的测点,以便相互校核。

7.3.2高程控制测量

以首级控制水准网为基准设加密水准网,并且联测到相临标段所使用的水准控制点一个以上。将水准网布成附合线路,往返观测,附和闭合差应≤±8mm(L为附和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使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的精度指标均将高程传到地下。如【图3.4—高程控制测量示意图】:

图3.4高程控制测量示意图

精密水准点的埋设采用混凝土普通标石,一定要稳定、便于保护、不易破坏,其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要求确定。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取三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地下水准点的高程。

7.3.3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道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井点,再通过近井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车站底板上,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程依据。

(1).平面坐标传递

平面坐标传递和定向测量同时作业,主要是通过竖井将方位、坐标从地面上的控制点传递到地下控制点。

本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为保证测量精度和优化现场作业,施工联系测量均采用全站仪进行投点,传递时采用三角网传递,我们在本标段用的仪器是全自动测量全站仪,本仪器对仰角和俯角都有自动补偿,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传递示意图如【图3.5—平面坐标传递测量示意图】:

图3.5—平面坐标传递测量示意图

在盾构施工期间,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在每个区间应进行至少三次联系测量。

7.3.4地下控制测量

(1).地下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消除和减弱折光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将洞内控制导线点布设在隧道的两侧稳定的衬砌环片上,交叉前延。点位采用强制对中托架,在通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约100米布设一点,曲线段适当缩短点距。以车站内逐次重复定向测量成果的加权平均值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的起算依据。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用全圆法趋近导线测量用Ⅰ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其观测方法和精度应符合二级或以上导线的技术要求。

盾构掘进时,盾构机身后有较长的后配套,测量控制点无法做在此范围隧道两侧,可以把控制点以吊篮的形式固定在隧道的顶部,仪器及后视棱镜采用强制归心。将自动导向系统的全站仪安置在其上,与盾构机自带的激光导向系统连接指导盾构机掘进。

(2).地下高程控制测量

地下高程测量以车站传递的水准点为基准点,隧道直线段每隔100m左右布设一个固定水准点,曲线段每隔50m左右布设一个。测量时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及其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相邻测点往返测闭合差≤3mm,全程闭合差≤6mm(L为全程长度,单位:Km)。

(3).盾构掘进施工测量

1)盾构机姿态和衬砌环片的测量

盾构掘进时为优化掘进参数需对盾构机姿态和衬砌环片进行测量。由于选配了VMT公司先进的测量导向系统,盾构机掘进的过程中能时时地测出盾构机的瞬间姿态。为保证盾构机姿态的准确无误,需对盾构机姿态进行复测。盾构机姿态测量是以隧道里的导线点为依据,利用全站仪及其辅助工具,测出布设在盾构机上特殊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出盾构机的姿态,包括俯仰、旋转、平面和高程,观测值与盾构机此时的理论值相比较,将其差值反馈给盾构操作人员,调整其参数,从而指导掘进。

衬砌环片的测量包括测量衬砌环的中心偏差、环的椭圆度等,利用全站仪及其辅助工具,通过测出环片上一些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从而通过几何计算确定环片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并为安装人员提供操作校正参数。

2)成型环片的测量

成型环片的测量主要测定环片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方法是使用全站仪的五反射测量模式测得成型环片一周的七个点的坐标,通过相应的计算软件换算出成型环片中心的坐标,用水准仪及水准尺测其高程,通过已测的数值与隧道线路的设计值相比,便可得成型环片平面和高程的偏差,为以后竣工和铺轨提供依据。

3)盾构机导向系统

盾构机的导向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3.6—盾构机导向系统示意图

盾构机导向系统是传统测量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体,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有测量机器人在激光导向程序的控制下自动采集数据,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控制箱。盾构机前端有一光靶,他的作用是接受测量机器人传递过来的信号,自动计算出盾构机的水平和竖直、旋转角度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箱。控制箱将两个数据送到计算机上,通过VMT—S计算出盾构机的实际三维坐标。在盾构机掘进前计算出隧道的设计轴线,将这些数据提前导入VMT—S中,这样将形成一个设计隧道轴线坐标系。通过VMT—S系统将盾构机的实际三维坐标和设计隧道轴线坐标系相比较就得出盾构机在掘进时的动态位置(如下图)。

图3.7—设计坐标系示意图

图3.8—盾构机姿态示意图

上图中显示的是在这一时刻的盾构机姿态,盾构机操作手可以看着盾构姿态和导向系统提供的相关参数来控制盾构机的掘进方向。

7.4 隧道贯通测量

本标段的区间隧道长度在2500m左右,在隧道贯通前约50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对控制导线进行全线复测,对观测值严密平差,保证隧道贯通。

隧道贯通后,从隧道两端向贯通面进行二等导线测量,分析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在做贯通测量时应将联测地上、车站、隧道导线网、水准网,并进行严密平差,为竣工和铺轨提供高精度的控制点和准确的水准点。

7.5 竣工测量

7.5.1线路中线测量

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布设隧道内中线点,中线点的间距直线上平均100m,曲线上恢复所有的曲线元素点。区间各施工控制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中线点组成的导线应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并对观测值进行平差,将成果上报相关单位。

7.5.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

以测定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6米,曲线上包括曲线要素点每4.5米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横断面可采用全站仪测量,测定端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 mm,断面测量精度为±10mm。

7.6 测量施工组织

为做好盾构施工测量工作,保证盾构机准确进入起吊井,做到盾构施工万无一失,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盾构施工测量技术领导班子,专门领导和研究盾构施工测量技术工作,及盾构施工测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测量仪器选用性能稳定、精度高的进口全站仪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所有的仪器和工具都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进行检定。

第八节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统计分析

管片衬砌作为盾构隧道工程最重要的主体结构,其拼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盾构隧道工程的质量。

本程中采用了标准环+左右楔型环作为管片衬砌,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每环管片长度1200mm,管片采用“3A+2B+1C(楔块)”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弹性密封防水,弹性密封为三元乙丙橡胶和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8.1管片拼装位置确定

管片在使用时必须预先根据盾构机的位置及盾尾间隙大小选定管片的拼装位置,管片的拼装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条,在管片拼装分析时要综合分析确定,缺一不可。

8.1.1 盾尾法面和管片法面的相互关系

管片拼装的总原则是拼装的管片与盾尾的构造方向应尽量保持一致。

8.1.2 管片拼装前后管片外表面与盾壳内面的间隙

在盾构机尾部设有三道密封刷,用于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水土进入隧道,在盾构机掘进的同时,将向密封刷补充油脂,确保盾构机密封性能,在密封刷前端设有保护块用于保护密封刷不受损害,如果盾尾间隙过小,在管片脱出盾尾时,将产生较大变形,影响成型隧道的质量;同时,过小的盾尾间隙也将直接损坏盾构机的密封刷。

8.2 管片拼装施工要求

为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及施工进度,施工时必严格按照如下要求进行管片拼装的施工:

1) 为加快拼装施工速度,必须保证管片在掘进施工完成前10分钟进入拼装区,以便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另外,为保证管片在掘进过程中不被泥土污染,也不宜提前将管片备好。

2) 在拼装过程中要清除盾尾拼装部位的垃圾,同时必须注意管片定位的正确,尤其是第一块管片的定位会影响整环管片拼装质量及与盾构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对称。

3) 管片拼装要严格控制好环面的平整度及拼装环的椭圆度。

4) 每块管片拼装完后,要及时靠拢千斤顶,以防盾构后退及管片移位,在每环衬砌拼装结束后及时拧紧连接衬砌的纵、环向螺栓,在该衬砌脱出盾尾后,应再次拧紧纵、环向螺栓。

5) 封顶块防水密封垫应在拼装前涂润滑剂,以减少插入时密封垫间的摩阻力,必要时设置尼龙绳或帆布衬里,以限制插入时橡胶条的延伸。

6) 在管片拼装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管片之间的的位置,不能在管片轴向受力时进行调整,以防止损坏防水橡胶条。

8.3管片拼装质量要求

1)选取管片时要多方面考虑,选取管片时也要本着“勤纠偏、小纠偏”的原则进行,以减小片拼装时的错台。

2)确保质量合格、管片类型符合工程师指令的管片才准进洞。

3)严格按指定的拼装工艺进行拼装。

4)拼装过程中经尺量管片错台符合拼装要求后,再将管片就位。

5)管片安装前应对管片安装区进行清理,清除如污泥、污水,保证安装区及管片相接面的清洁,重点清理管片的环、纵接缝面。

6)严禁非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与管片安装位置的推进油缸同时收缩。

7)管片安装质量应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隧道轴线偏差和有关规范要求的椭圆度及环、纵缝错台标准进行控制。拼装时要综合考虑隧道线路要求和盾尾间隙,合理选择管片拼装点位。

第九节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同步注浆(同一环)

1、浆液类型惰性浆液

2、浆液配比砂800kg、粉煤灰240kg、膨润土64kg、水300kg

3、注浆压力/MPa0.35~0.4

4、注浆量/m32.8~3.8

5、注浆结束标准达到要求注浆压力

补注浆(同一环)

1、浆液类型双液浆

2、浆液配比水泥:水玻璃=1:1

3、注浆压力/MPa0.3

4、注浆量/m31.0~2.0

5、注浆结束标准以设定压力注浆,直到注不进为止

6、注浆次数2

第十节 刀具、刀盘的磨损、损耗特征、规律

10.1 刀具更换的标准

刀具磨损的标准是:周边刀磨损量为5~10mm,齿刀磨损量为15~20mm。根据这一标准。在刀具更换的同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一下螺栓是否完好。

10.2 刀具的损耗特征、规律

刀具在一般土层下掘进500~700m即达到磨损标准,在砂层或卵石层中掘进100m左右即达到磨损标准。需对土样进行观查,若发现添加剂加入正常,而出入较热,可初步判定刀具有磨损;施工参数异常,推进速度与出土速度不成比例或推进时扭矩较大,也可初步判定刀具有磨损,可开仓对刀盘的刀具进行检查。

第十一节 长距离推进的换刀

换刀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常压开仓换刀,适用于盾构到达竖井等刀盘前无土压情况下;一种是加压开仓换刀,适用于盾构在正常掘进过程中,在前方有一定土压力的情况下。

刀具更换的程序和方法

进舱前,每次进舱准备10~15把齿刀,还要求准备M36、M34及M32的螺栓若干和SW36的套筒及加力杆。

每次更换时,工作人员先将刀具周围的泥土清掉,保证有一定的工作空间。由刀盘外侧向内逐个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确定需要更换时,用对应标号的刀具进行替换。用套筒及加力杆卸下固定螺栓,将拆下的螺栓及附件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内,以防丢失。将换下的刀具递到人闸内,同时将固定螺栓和固定座用水清洗干净,并检查一下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必须更换新螺栓,以确保新装刀具有足够的固定强度。将新的刀具按原来的位置安装好,并将固定螺栓拧紧。每次带一批刀具和螺栓进舱,每批刀具换完后,把废刀具和没有安装的新刀放进料闸内。与此同时操作手转动刀盘。工作人员通过料闸把下一批刀具送入土舱内,再继续更换下一组刀具。每换完一批后,由值班机械工程师检查一遍安装质量,并检查是否有漏掉的或者没有固定好的。机械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作业。更换速度按实际情况定,必须以保证安装质量为前提。

第十二节 盾构施工进度指标

根据业主提供的工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平均每个月掘进400m。

第十三节 盾构始发至接收的一次最大施工长度及统计分析

盾构由三元桥站始发,施工掘进1100m后发现施工参数异常,于是决定开仓检查刀具,发现刀具耐磨有较大磨损,需对刀具进行部分更换。当时盾构机地面上方为公园,且地层中含水量不大,采用常压开仓检查并更换刀具。此次更换刀具共计40把,其中周边刀8把,齿刀32把。

第十四节 盾构隧道防水

14.1管片的防水

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位置主要在管片的接缝、管片自身小裂缝、注浆孔和螺栓孔等。其中以管片接缝处为防水重点。通常接缝防水的对策是使用密封材料,靠弹性压密,以接触面压应力来止水。

管片防水措施主要有:

(1)管片结构的自防水结构是首选的防水措施,主要方法为管片材料采用防水混凝土。地铁结构物一般用普通防水混凝土,而盾构隧道衬砌由预制管片拼装而成,多用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抗渗可达S12以上。渗水量,包括接缝渗水小于0.1L/m2/d。

(2)管片接缝防水管片接缝防水主要采用弹性密封垫防水。

第十五节 监控量测

北京地铁机场线工程盾构区间地处东直门-三元桥之间,贯穿三元桥、机场高速路、东直门斜街等城区,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地表多为危旧民宅和公交车站,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且纵横交错,沿途还有三元桥、公园、亮马河等重点建筑。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参数,确保隧道沿线两侧的重要建筑物以及民用建筑的安全,使盾构顺利通过危险源。加强监测周边环境情况,并分析其盾构机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对盾构安全掘进是非常重要的。

一、施工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

盾构的工法有别于传统的施工方法,根据盾构机的工作环境及其工艺特点,必须了解盾构机通过时对其周边的影响情况。

(1)通过监控量测采集各个施工阶段的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回归,隧道环片的动态变化,及时将分析成果化为施工指令,反映到盾构掘进施工中以保障施工过程时时处在安全状态。

(2)通过对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结合相关的施工实际情况,得出地面以及隧道成型环片变化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地面交通顺畅,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以及保证隧道的限界和质量。

(3)通过实际的测量结果来检验理论于实际之间的差异,并把监测结果分析后及时反馈给设计以便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4)通过监控量测及时反映出盾构隧道上方沉降槽区域的沉降情况,及时反映到施工中防止地面出现较大沉陷。

(5)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的施工情况,反映出的一些地下施工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相关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为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根据设计要求结合隧道通过的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本工程的监测项目为:

二、地面沉降监测

对地面监控量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严格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一般我们在监测中采用二等闭合水准路线。在盾构施工中地面的主要监测,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面变形情况。我们在施工开始前两月,在地表沿隧道线路埋设监测点,监测点的埋设见下图。在隧道沿线,布设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一定要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执行,在地表沉降区域50米外埋设基准点,这些基准点要与国家水准基点形成水准网,便于对水准基准点进行复核。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的量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盾构掘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监测点布置原则:监测点布置在地面隧道上方,监测断面垂直于线路方向,在中线的两侧18m范围内布置测点,由于隧道沿线有的地面有密集的房屋,地表监测断面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在隧道的上方沿隧道方向每30m布设一断面,只能在隧道上方地面的每一胡同处布置监测断面胡同间距一般70 m-40 m左右,布置的监测断面间距最长60m,最短22m,为了保证盾构施工时地面安全,采取加强地面监测,地表沉降情况联系地表建筑物监测的数据来分析,达到及时掌握地表变化的目的。

图3.9 横断面监测布点图

埋设方法:用全战仪以线路沿线地面导线为依据精确定位地面监测点位,用冲击钻活水钻在所需埋设的点位上钻孔φ50~100 mm。在孔中放入φ22mm长约500mm的钢筋,钢筋顶端为圆面微露地面5mm~10mm,钢筋周围用速凝砂浆或胶状物等填充物填实。

监测频率:小于盾构机刀尖前20 m后30 m 2次/1天,大于盾构机刀尖后50 m 1次/2天,大于50 m 1次/1周

量测精度:±0.2 mm。

使用仪器: 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地面沉降超过警戒值时相应措施: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时,要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及时加强壁后注浆和二次补浆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三、地面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观测房屋的裂缝情况,根据监控量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的出的结果来判断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以便修正施工参数,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测点布置原则:对距隧道中线20米-30米以内的房屋进行监测,在建筑物的承重柱和墙及拐角位置布置测点,每一栋建筑物不少于4点,整个标段共布房屋监测点600个。

监测频率:小于盾构机刀尖前20米后30米 2次/1天,大于盾构机刀尖后50米 1次/2天,大于50米1次/1周。

量测精度:±0.2mm。

使用仪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建筑物沉降超过警戒值时相应措施:当建筑物的变形超过+10mm,-30mm时,加快监测频率,及时采取改变土仓内土压和增加注浆量及加固地层等措施,必要时,对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采取加固措施,视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补充方案和措施。

图3.10 建筑物监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四、盾构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

监测方法:主要监测盾构隧道的成型环片的收敛和拱顶下沉情况,监测方法是用收敛仪和精密水准仪直接量测。

测点布置原则: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点在同一断面,沿隧道方向1断面/10m,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如图所示。

图3.11 洞内收敛及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

监测频率: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小于10米时,1次/天;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小于30米时,1次/2天;当台车尾部与该环片间距大于30米时,1次/周。

量测精度:±0.5mm。

使用仪器:收敛仪、精密水准仪、铟钢尺。

相应对策:当洞内收敛和拱顶下沉过大,需要加大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取加设支撑、处理地层的方式保证施工安全。

五、监测数据总体概述与分析

1、地面沉降

本标段地面沉降没有超限本标段监测没有超限的监测点,整个标段经过统计地表监测点位平均沉降量在30mm左右,下面是对地表监测断面在盾构机掘进期间及掘进结束后的监测数据及其图表分析情况。下图是随时间变化第一沉降槽的变化趋势:

图3.12第一沉降槽曲线图

由上图看到在整体沉降中,在盾构机盾尾处沉降量最大,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加强监测。

点名5-15-25-35-45-55-65-75-85-95-105-11

沉降量-0.30-0.90-1.30-1.73-2.10-2.30-2.40-1.93-1.3-0.30-0.30

对上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画出曲线图

垂直于隧道轴线监测点的沉降曲线

从垂直于隧道轴线监测点的沉降曲线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地表沉降明显是一个沉降槽,隧道正上方沉降量最大,隧道中线两侧慢慢变小。

图3.13 地面房屋监测点监测成果表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数据分析

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曲线图

从上图中可看到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可以得到控制。根据隧道施工图3.14 地面房屋监测点监测成果表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数据分析

情况,调整掘进参数,在盾构机通过隧道上方或周边有建筑物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周边建(构)筑物沉降量在规范之内。

为了更好地研究盾构机掘进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范围,对各个不同地层进行分析监测数据,研究盾构机通过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都有影响,为了清楚它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必须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分析分两种情况:1、分析各测点沉降与盾构机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盾构施工时的纵向影响范围;2、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沉降槽和盾构机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最大的影响范围和最大沉降值。

粘土层:

图3.15 断面点变化量~时间关系曲线图

通过以上的各种关系图可以看出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化的趋势为:在粘土层段盾构机在没有到达前15m时粘土层段开始微有上升的趋势,上升的量不大,不超过2mm,在盾构机到达时开始下降直至盾构机过后20m开始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不超过7mm。

卵石层:

砂砾卵石层,此段盾构机是叩头掘进,平均覆土厚度为16m,在该地层选取K0+762里程的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图3.16 断面G点时间变化曲线图

断面的地表沉降关系图可以看出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地表变化的趋势为:在砂层段盾构机在没有到达前时没有上升趋势,在前20m时有下降的趋势,直至盾构机过后20米开始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在16mm 。

盾构掘进时土压力对盾构机前面土体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各监测断面的时间曲线图与上图中盾构掘进时土压力进行分析,盾构机掘进时土压建立的大小与盾构机到达时之前地表的沉降量有一定的规律,从土压曲线图可以看出,盾构机掘进时在粘土层里的平均土压为2.3bar,在砂层和卵石层中的平均土压为1.2bar左右,盾构机在粘土层里掘进的土压比在卵石层和砂层里掘进的土压高出1bar左右,而在盾构机到达之前前面土体有隆起的趋势但量很小,粘土层段地表隆起的量比卵石层要大,粘土层隆起达2mm,卵石层只有1mm左右,砂层几乎没有隆起的这一过程。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粘土层密实性好掘进时比卵石层和砂层中土仓里的水因土压作用不易散失,能使土压建立较高,从而对盾构机前面的土体产生推力以至使地表隆起。粘土层的土压高对前面土体的推力大所以隆起量比卵石层要大。综上所述,盾构机掘进时平均土压建立在1bar-2.3bar之间是符合北京地层的。

以上分析都是采用现场采集的数据,它的横向影响范围只反应了监测时布设的宽度,不能反应出在某一时间段实际应该影响的范围,变化程度也是实际所发生的,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才能掌握相关规律。

从曲线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段面的沉降量都不同,与各段的地质等情况有关。最大沉降量的曲线是在隧道正上方处有防空洞,而最小的是在盾构机掘进前对这段地层进行了加固。从曲线图就能看出盾构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监控量测对盾构机的掘进参数指导作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从以上分析的各种图表可以得出:(1)盾构施工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对地表影响较小;(2)盾构施工时隧道中心地表沉降最大往隧道两侧慢慢变小;(3)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离刀盘前10m左右的地表稍有隆起,在+5mm左右,盾构机盾尾通过后此处地表沉降变化最大,它的变化量占该点总沉降量的三分之二。

施工监控量测对施工具有重要的是指导意义,监测与施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监控量测的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监测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与设计要求相互结合,制定出最佳的监控量测方案,使得监控量测做到“安全监控、设计反馈和指导施工”。

第十六节 运输组织

16.1 工作流程

图3.17—— 运输系统流程图

运输系统由地面运输系统和地下(隧道内)运输系统组成。地面运输系统主要包括龙门吊、管片运输车、渣土车和装载机。地下运输系统主要指轨道运输列车。运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掘进需要的材料(管片、浆液、型钢、钢轨、油脂、泡沫剂等)运到隧道内的掘进现场,并将掘进排出的渣土等运到地面,其运输流程参见【图3.17—— 运输系统流程图】。

16.2 运输能力需求

运输系统是影响盾构掘进速度的重要环节,盾构施工运输系统由地面运输系统和地下(隧道)运输系统组成。地面运输系统主要包括龙门吊、管片运输车、渣土车和挖掘机;地下运输系统主要指轨道运输列车。运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掘进需要的材料(管片、浆液、型钢、钢轨、油脂、泡沫剂等)运到隧道掘进工作面,并将掘进排出的渣土等运到地面。

本工程使用的管片外径为6000mm,环宽为1200mm。盾构机刀盘的直径为6200mm,每环的出土量

V=kπl (D/2)2

K—可松性系数,取1.3~1.4;

D—盾构机直径;

l—管片环宽

代入计算式计算出每环出土量约为47m3 ,在运输组织设计中,按1.4考虑,出土按50 m3考虑。

隧道内配置3列运输列车(参见【图3.18——左线隧道掘进时列车编组示意图】),第一、二列车由5辆土斗车和1辆牵引机车组成,总长约25m。第三列车由2辆管片车、1辆浆液车和1辆牵引机车组成,总长约16m。

隧道弃渣通过皮带输送机装入渣斗后,由电瓶车牵引至工作井口,再由地面15T龙门吊提升至地面,卸渣于渣土存放区内,由挖掘机将渣土直接从渣土存放区装至全封闭运土车上,倒运至弃土场废弃。

图3.18——左线隧道掘进时列车编组示意图

16.3 配置运输系统能力的检算

在运输系统的配置上,必须保证盾构掘进速度。掘进速度按最大12m/天,每天工作24小时计算,即每环的循环时间为144min。

最大运输能力按本区间隧道运输距离最远计算,即以盾构隧道最长距离(此处暂取2560m)计算,隧道为双线轨道,盾构机内为单线轨道,出土车按两列车共10节土斗车运完一环的出土量。

每个循环时间检算如下:

(1)电瓶车的行车速度为10~15km/h,按平均速度12km/h计算,即200m/min。当最大运距为2.2km时需时约11min;

吊一斗渣土需要时间约为5min,一列渣土车共5个斗,需要30min,同样另一列车返回时间约为11min;考虑列车编组调车时间9min,故列车一个往返的运行时间约为20min。

(2)管片拼装和注浆

当掘进完成后即开始进行管片拼装,管片拼装时间控制为40min。注浆作业不占用盾构推进作业循环时间。

(3)掘进(装渣)作业

盾构机设计最大掘进速度为8cm/min,掘进时间按平均4cm/min,则每环掘进时间为30min,考虑到出土中间要换车出土,所以掘进时间定为40min。

(4)管片吊运和浆液运输

当盾构机掘进出土时,可以进行管片的吊运工作,从竖井口吊运一环管片到平板车上用时约为20min。

浆液采用溜管放入浆液斗内,在管片吊放时间内可完成。

第一、二列机车从盾构井处到盾构掘进面装土后返回到盾构井处所需时间约为:15min+20min=35min;第三列机车在盾构井吊土+吊管片时间约为:30min+20min=50min能够满足每一环144min的机车运行需要。

从以上看出,两列机车能够满足双线最长运输需要。

综上,该运输系统能力为:

(1)以掘进一环用三列车设计,隧道内一条线走浆液车和管片车,一条线走两列土车。

(2)推进一环时间为40分钟,管片安装为40分钟,电瓶车速度为12km/h,往返行进时间为20分钟,第一、二列列车上装有5个土斗,第三列列车上装有浆液斗、管片车,吊土、吊管片的时间为50min。

(3)电瓶车从作业面到井口所用时间均按最大运距2500m考虑。

(4)每环的工作最大循环时间是150分钟。

16.4 井口及地面运输系统配置

(1) 移动式龙门吊

现场吊运用一台15t的龙门吊,一台10t的龙门吊,分别负责渣土的吊运、管片的吊运、型钢、钢轨、临时材料、其它材料的吊运等,其主跨度为16m,可同时吊起三块管片,吊钩提升速度为13m/min,龙门吊行车速度为30m/min。

(2) 管片运输车

组织5辆管片运输车,负责将管片从管片厂运到施工现场,每辆车可运输2环管片。每天的管片运入量将根据实际进度确定,一般范围为10~20环/天。

(3) 土方运输车

组织10辆8~12m3的专用密封土方车,负责将土方从现场的渣土场运到弃土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渣土及时外运。当出现特殊情况造成土方积压时,将采取临时增加运输力量或设置临时渣土堆放场地的办法紧急抢运,做到不影响隧道掘进。

(4) 渣土挖掘机

在现场配置1台装载机,负责渣土的归堆整理及装车外运。

16.5 地下运输系统配置

(1)牵引机车

采用兰州产25T直-交流蓄电池机车,承担列车牵引动力,机车性能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最大33.5‰坡度的需要,时速达12km/h

(2)渣土运输车

洞内渣土运输车采用5m3平板运输车。车斗与车架可以分离。

(3)管片运输车

采用两台平板运输车,每节车可装载管片3片。

(4)浆液运输车

采用平板运输车上置容量3m3带有卧式搅动叶片的浆液车。

16.6 运输轨道设计

16.6.1 钢轨及轨枕

根据配套设备情况选用24kg/m钢轨,钢轨间距762mm,轨枕间距1200mm。轨枕采用“H200”型钢。

16.6.2 扣件设置

本工程轨道连接选用铁路常用扣件,用普通M24螺栓加防转垫圈代替螺栓旋道钉。扣件由M24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扣板、铁座、绝缘缓冲垫板、衬垫等零件组成。

16.6.3 道岔设置

本工程共铺设道岔5副,其中“Y”型道岔2副(放置到盾构机后配套后), “N”型道岔3副(始发隧道口1个,其它2个根据施工掘进里程再增设),以满足盾构掘进三列车的交叉施工。

16.6.4 轨道连接

(1)轨枕与管片连接

为了避免轨枕破坏管片,需在轨枕两端焊接端板才可放置在管片上,轨枕与管片采用面接触。

(2)钢轨与轨枕连接

钢轨与轨枕采用扣板式扣件连接。

(3)后配套车架由于重量较轻、行进速度较慢,其钢轨与轨枕采用一般连接。

16.7 地下运输线路布置

根据盾构机的掘进能力和电瓶车的运输能力,在隧道内主要铺设双线。在始发处洞口设置“N”型道岔,在盾尾后配套处设置“Y”型道岔,在盾构机内部采用单线铺设。

第十七节 通风

17.1 通风方式

隧道的通风主要采用压入通风为主,排风为辅。在盾构始发井设置大功率的通风机,将地面的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利用软风管连接到盾构机的盾尾位置,保证盾构机上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在盾构机的台车尾部设置较小功率的排风机,将盾构机上的热空气排走。完成热空气交换和补充新鲜空气的功能。使掘进工人在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机上的各种动力元件及变压器、配电柜等为主要的热源。此外,潮湿、尘土也是洞内环境较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机械通风才能有效的降温、降湿、降尘和增氧,改善人、机的工作环境。

17.2 风量的估算

隧道内通风量计算依据,一是根据洞内最多工作人数确定供氧风量;二是根据洞内横断面上的最低风速要求计算风量。盾构法施工人员的供氧量完全可以满足;只有最低风速的要求,隧道断面上风速取0.3m/s ,工作面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QW = 60·S·V

式中: QW – 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 m3/min

S –隧道断面面积, m2

V - 最低风速 0.12 m/s , 取V = 0.3m/s

则: QW = 60×3.14×2.7×0.3

= 412 m3/min

隧道通风需经过较长距离管道输送,风管接头处会产生漏风,漏风系数

K = Qf / QW

式中: K - 漏风系数 , 取K=1.5

Qf – 风机风量 , m3/min

则: 风机供风量应为:

Qf= 1.5×412 = 618 m3/min= 37080 m3/ h

17.3 通风系统的布置

拟采用直径为800mm单节长度为20m的PVC塑料软风管,并在风管外加Φ6的钢筋环箍,两节风管之间采用拉链加尼龙搭扣进行连接,以降低漏风量和接头连接的可靠性。由于隧道较长,漏风量将随着隧道的延长而增加,根据计算及以往施工的经验,选用2SZ-100A型风机。该风机的参数为:

风量为60000 m3/ h;

风压:4800Kpa;

噪声:88分贝。

风机布置在井内,垂直安装,用基座固定于井壁上,风机增设降噪设备。取风口及进洞口段采用刚性的玻璃钢风管,取风口要有防雨措施,当玻璃钢风管进入隧道后即采用帆布风管。风管在隧道内的固定,在管片纵向连接螺栓上加装一个3mm厚的钢片,钢片与风管的吊挂竿连接(直接挂接或焊接),每一环即1.2m间距,设置一个吊挂点。帆布风管的端头与伸缩风管连接,完成对盾构机及工作面的供风。隧道每延伸100m安装一次帆布风管(5节)。

17.4 通讯与监控

通讯主要依靠内部电话网络,场地办公室设置内部通话系统,各主要生产部门、各重要位置(如竖井口、出土口、浆液站、调度室、盾构机及其控制室、隧道口等)均设置电话,保证场地内的各主要位置通讯畅通无阻。场地与外界的联系利用电信局的有线电话网、移动通讯网和国际互联网,做到沟通无限。详见【图3.19——通讯与监控系统示意图】。

场地监控主要利用监控室和各位置设置的监控设备来实现。在场地内拟设置摄像头8支,分别安装在盾构机螺旋机的出土口、皮带机的出土口,隧道口、出土井口等位置,监视器10台,除每台盾构机控制室安装两台监视器外,其它监视器均安装在地面的监控室内,由土建工程师统一监控和调度。

图3.19——通讯与监控系统示意图

盾构机监控,在盾构机的控制室内,控制掘进的计算机和控制导向的计算机通过专用调制解调器向地面控制室内的监控计算机发送信号,有关数据通过专用数据线传入地面专用调制解调器并进入地面的监控计算机实现储存和显示,将信号传输到打印机可实现数据的纸化提取。

第四章 困难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单一中粗砂或以中粗砂为主的地层施工

1.1 盾构穿越中粗砂及卵石层的施工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区间盾构隧道距接收井50m处范围内为上部粉细砂、下部夹卵石圆砾。盾构掘进到此区段时,地表沉降量预计会有所增加,而且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出现刀盘切削扭矩加大,排土困难等现象,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1.2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和隧道埋深、地下水位情况,计算确定此段隧道拱顶土压力理论值为0.1MPa,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以该值和盾构机土仓内土压力传感器读数为依据控制盾构掘进时的土仓压力在0.12MPa~0.15MPa之间,同时严格控制每环出土量在50m3以内,避免超挖。

1.3 调整壁后注浆配比,使浆液的凝结时间和强度适应砂层施工的要求;根据拱顶水土压力调整注浆工艺参数,将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上部注浆压力控制在0.25MPa~0.3MPa之间,下部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0.35 MPa之间,同时严格控制每环控制注浆量在3.5m3~5.0m3之间,确保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空隙被完全充填。结合地表沉降监测,必要时采取二次补浆措施。

1.4 提高泡沫的膨胀率,产生较大的泡沫,阻挡过多的地层中的水进入土仓。加大泡沫注入率,改善刀盘切削条件,减小刀盘切削扭矩和刀具磨损,必要时辅以膨润土浆液,增加土仓中土的粘粒含量,提高土的可排性,降低土的透水性。

1.5 加强地面沉降观测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优化盾构掘进工艺参数,把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1.6 停机时保证建立土仓压力,同时采取注入膨润土浆液等必要措施,维持土仓内土压力。

第五章 盾构隧道近接穿越施工技术总结

第一节 近接穿越既有建(构)筑物

1.1穿越既有建(构)筑物工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03标段工程包括东直门~三元桥区间左线盾构隧道起于三元桥车站西侧站端,向西穿越三元桥后,进入东外斜街,下穿亮马河桥,到达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左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联络通道及风道采用暗挖法施工,风井采用明挖法施工。盾构计划从三元桥车站西端始发,从察慈小区住宅楼西南侧的盾构接收井出洞。

设计线路距接收井665.136m区段范围内为民房区,此区段上方有大量民房(从K0+460—K1+151进入民房区段),房屋普遍建成时间为60~70年代,沿线也存在一些临时建房,在盾构接收井附近过二级风险源察慈小区住宅楼。在右线盾构先行通过后再进行穿越施工难度较大。

1.2 近接穿越工作程序

前期地质雷达探测——盾构正常掘进——管片拼装——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及深孔注浆——地表沉降监测

1.3既有建(构)筑物加固及地层预加固措施及效果

对既有建(构)筑物加固及地层预加固采用二次注浆及深孔注浆的方式。盾构同步注浆后,由于浆液的脱水,浆液体积收缩会加剧地表的后期沉降量,又由于盾构推力,衬砌和土层间会相互分离,二次注浆能有效地进一步充实背衬和提高止水能力。在盾构常规段以盾尾同步注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的要求,为保证沉降控制效果,在穿越民房段采用对已完成结构外侧二次补注浆进行加强补浆,控制地面的后期沉降。

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起吊孔内装入单向逆止阀并凿穿管片外侧保护层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参照本工程在穿越三元桥的施工经验每环注浆量在3m3~7m3,地面沉降在6mm左右。

如果二次补注浆不能够较好的控制地表沉降,则采用深孔注浆的方法。方法为:在16号位管片位置打设5m长花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

1.4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同步注浆浆液类型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配比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1:1,在盾尾对管片进行同步注浆,注浆压力为0.35~0.40MPa。

补注浆包括二次注浆和深管注浆。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起吊孔内装入单向逆止阀并凿穿管片外侧保护层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如果二次补注浆不能够较好的控制地表沉降,则采用深孔注浆的方法。方法为:在16号位管片位置打设5m长花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

第二节 近接穿越桥桩

2.1近接关系描述

本工程在桩号K2+650~ K2+700线路下穿三元桥。三元桥是机场高速、京顺路连接三环路的节点立交,各个方向的车流在这里交汇,交通繁忙。

盾构隧道和三元桥基础的关系详见下图。

图5.1 盾构隧道和三元桥基础位置关系剖面图

2.2 桥桩施工影响控制标准

左、右线施工前后,对桥桩不均匀累计沉降要不大于5mm

2.3 盾构实际推进参数及推荐的合理推进参数

施工过程中要全速前进,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停机,每环的同步注浆压力及方量必须满足要求,压力不满足要求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建立较高的土仓压力,同时控制进土与出土的方量关系。

2.4 同步注浆、补注浆的浆液类型、配比和注浆工艺及参数

1)、盾尾同步注浆

在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应加强管理,注浆操作是盾构施工中的一个关键工序。为防止土体挤入盾尾空隙,必需严格按照“确保注浆压力,兼顾注浆量”的双重保障原则,对注浆量一定要确保在理论计算值的130~200%,并且在实际平均注浆量的合理范围内波动。注浆操作必需有专人完成,在每环掘进完成后必需对注浆量进行记录,当发现注浆量变化较大时,应认真分析其原因,通过加大注浆压力等方法补注,当补注不能进行时必需及时进行二次(三次)补浆。此区域盾构施工采用四点注浆,来控制成型隧道的质量。注浆压力调为3.5bar-4bar,注浆时一定要确保注浆压力,直到地层注满为止。在每环管片拼装结束后,必须进行补浆,在盾尾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后并维持相对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环的施工。且为缩短浆液凝结时间将浆液改为水泥砂浆,配比为将原配比中的粉煤灰更换为水泥。根据掌握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浆液的配比,使浆液的配比更科学、更合理。为保证浆液的质量,要对制备浆液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要定期测定浆液的坍落度、粘性、离析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

2)、严格控制二次注浆,做好洞内加固

在盾构常规段以盾尾同步注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的要求,为保证沉降控制效果,在穿越三元桥段采用对已完成结构外侧二次补注浆进行加强补浆,控制地面的后期沉降。

二次补注浆安排在当前拼装管片后数第8环管片处开始,对每环管片的16号位预留注浆孔安装注浆塞进行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3)、三次补注浆加固

盾构施工进入桥区后,管片拼装采用“16位—2位—16位—2位”的拼装方式。若二次补浆不能满足要求,采取三次注浆处理,注浆位置为靠近桥桩的管片2号位,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管片预留注浆孔用洛阳铲将管片壁后的土体掏挖10m长的孔洞,打入10m长的花管后用水泥浆封堵预留孔周围间隙,再进行补注浆,补注浆的压力控制在0.5~0.6MPa。

第七章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

第一节 联络通道的布置形式

1.1联络通道结构形式

联络通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拱顶直墙式结构,联络通道初衬厚度为250mm,二衬厚度为300mm(仰拱厚350mm)。在初衬和二衬之间设置柔性外包防水层。

初期支护采用C20早强喷射混凝土,二衬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S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第二节 联络通道处盾构隧道的管片类型

联络通道处盾构隧道的管片类型为两环混凝土管片,拼装方式采用通缝拼装,拼装位置为适合通道开洞口位置。

第三节 开口施工方法及工艺

破除(切割)联络通道口的混凝土管片前,在通道口处的隧道内架设临时刚性支撑,防止通道位置附近的管片由于管片拆除发生过大变形。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口处及相临左右各10环管片,在加固范围内每环管片均设20#H型钢加固环,每块混凝土管片通过安装在提升孔处的钢旋塞与加固钢环焊接连接,加固钢环间用20#H型钢拉结,环内设20#H型钢辐条,加固钢环与混凝土管片间用钢板背紧,每块管片背紧点不少于2处。加固环与拉杆及辐条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洞门加固前须先将加固范围内的管片连接螺栓全部复紧。待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切割机破除通道洞门处管片。管片正式切割前按照设计提供的方位、尺寸要求,在被切割墙体上准确放线定位。具体施作采用碟式切割方法进行切割,为不损伤无需切割墙体,在每道切割段始端和终端先钻孔,再切割,并确保废弃管片的吊运安全施工。

第四节 接合部防水施工方法及工艺

4.1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结构接合部防水

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结构衔接处后浇防水混凝土环梁采用补偿收缩合成纤维防水混凝土或钢纤维防水混凝土浇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联络通道混凝土高一级。它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盾构管片的接缝处各设置两道预水膨胀嵌缝胶;并在两道嵌缝胶之间预埋注浆管,注浆管在拱部及两侧拱腰处经由注浆导管引出。

第五节 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5.1联络通道施工工艺流程

联络通道洞门管片支撑注浆加固土体凿除通道开口处混凝土管片洞门补浆超前支护土方分台阶开挖安装钢格栅、挂钢筋网片并喷射混凝土防水层铺设绑扎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拱墙钢筋安装二衬模板浇注拱墙混凝土拆摸并养护其它设施安装。

5.2施工方法

5.2.1洞门凿除施工

1、洞门土体加固

采用洞内双液注浆加固联络通道洞门上下各3m、长10m范围土体。注浆施工主要分两部分进行:首先通过盾构隧道开口段两环及左右各三环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吊装孔插管注浆加固,其次在开洞门的混凝土区域钻孔注浆,最后待洞门部位管片拆除后,对其他区域进行补充注浆施工。

图5-2 联络通道注浆加固平面示意图

图5-3 联络通道开口处注浆加固平、断面示意图

图5-4 联络通道洞门补充注浆示意图

2、洞门凿除施工

破除(切割)联络通道口的混凝土管片前,在通道口处的隧道内架设临时刚性支撑,防止通道位置附近的管片由于管片拆除发生过大变形。加固范围为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口处及相临左右各10环管片,待支撑安装完毕后,利用切割机破除通道洞门处管片。管片正式切割前按照设计提供的方位、尺寸要求,在被切割墙体上准确放线定位。具体施作采用碟式切割方法进行切割,为不损伤无需切割墙体,在每道切割段始端和终端先钻孔,再切割,并确保废弃管片的吊运安全施工,参见图5-5。

图5-5联络通道管片切割示意图

3、马头门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把管片分为上下分为两部分进行破除,先进行上半部分施工。打开管片后,如图5-6所示在拱部的开挖轮廓线上方进行超前小导管支护体系施工,超前小导管长度2.5m,环向间距300mm布置。小导管注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待加固体强度形成后进行上台阶的开挖,直接安装第三榀钢格栅形成支护结构,待上台阶完成5米后进行下半部分的管片破除与下台阶的开挖。待洞体贯通后,在第三榀格栅处向管片上方打设长度2.5m,环向间距300mm布置的超前小导管,小导管注1: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再破除喷射砼,按照图纸进行反挖完成第一、二榀格栅的施工。

图5-6 马头门超前小导管施工示意图

4. 2. 2超前支护施工

联络通道土方开挖前,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小导管采用DN32的钢管加工,每根长度为2.5m,在导管中段以梅花形均布小孔/前端加工成锥形。小导管沿拱顶环向布置,间距30cm,外插角为 5°~10°,沿隧道纵向每两榀格栅打设一道小导管,导管必须穿过前榀钢拱架中腹。小导管施工前喷射混凝土将工作面封闭,沿开挖轮廓线测放出小导管钻设位置。小导管使用小钻机钻孔施工,其孔深略大于导管长度。注浆前用压缩空气将管内积物吹净,孔口采取暂时封堵措施。注浆时,将钢管尾部及孔口周边空隙封堵,钢管尾部使用止浆塞,孔周边用快凝水泥进行封堵。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浆进行注浆加固,浆液在现场配制,配制的浆液应与注浆速度相应,浆液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禁止任意延长停放时间。注浆时应注意检查各连接管件的连接状态,对注浆速度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经试验确定,一般为0.3~0.5MPa。注浆后2小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CT4联络通道上方为交通量非常大的机场高速路,为保证路面安全减少地表沉降,在本段联络通道进行施工时采用双层小导管,第二层小导管打设角度为30°~ 45°。

4. 2.3土方开挖

1、联络通道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留核心土上下台阶法施工,施工时,先开挖拱部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拱部支护(安装钢格栅、喷射混凝土),并施作锁脚锚管,然后开挖核心土体,并进行下导洞的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封闭,上下台阶间距保持3.0m。开挖采用探挖的方法,即采用5m洛阳铲向前探挖,以了解前方土及地下水情况,待旁站人员确认安全不需要处理后进行开挖作业。开挖3m后,再进行地层的探挖。

开挖时以激光点控制开挖尺寸,严禁欠挖,并随时注意土体变化,做到“快开挖、快封闭”。

拱部开挖后尽早封闭,尽量减少顶部土方悬空时间,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掌子面土层情况,在地层变化处需对掌子面地层性状做描述,并作好记录。联络通道断面纵向施工步骤图参见图5-7。

图5-7联络通道断面纵向施工步骤图

4. 2. 5防水施工

联络通道的防水采用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进行防水全包处理,在防水层内表面设置注浆系统,塑料防水板缓冲层材料采用400g/m2的无纺布。防水敷设前先对基面进行修整处理,然后铺设无纺布和EVA防水板,防水敷设后,在防水层表面铺设无纺布作为保护层,防水层采用无钉铺设双焊缝施工工艺。结构二衬施工前,在拱顶部位预埋注浆管,结构施工完毕后对拱顶部位进行二次注浆处理,将拱顶部位二衬与防水板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实。

4. 6二衬施工

隧道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30,防水等级S10。

通道二衬混凝土浇注分三步进行,先浇注底板混凝土,再支立模板支撑体系浇注边墙混凝土,最后浇注拱部混凝土。纵向以8m为一段进行施工。

1、工艺流程

A、绑扎底板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与拱部钢筋架设模板支撑体系封堵头模板浇注边墙与拱部混凝土拆模并养护。

图5-8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B、绑扎底拱钢筋浇注底板混凝土绑扎边墙钢筋架设模板支撑体系封堵头模板浇注边墙混凝土分段拆除下部临时横撑绑扎边墙钢筋浇注边墙。

2、施工方法

(1)底板混凝土施工

1)底板混凝土浇注前在两侧边墙上设置底板标高控制线,并在底板中部钢筋上焊接直立短钢筋,其上设置底板标高控制点。

2)与区间管片相接处设置变形缝,在底板混凝土浇注前将止水带固定好。

3)混凝土浇注使用混凝土地泵泵送,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时要防止破坏防水层。

4)混凝土表面使用刮杠挂平,再用木抹子赶浆,最后用铁抹子压光。

5)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插入一些短钢筋,用以固定边墙与拱部模板支撑体系。

(2)边墙与拱部施工

1)模板及支撑体系

A.边墙与拱部模板采用钢模板拼装,采用组合式钢管拱架、600×600碗扣式脚手架及φ48钢管配合可调支撑作为纵横向和斜向支撑,形成二衬模板支撑体系。

B.先安装钢管拱架,拱架间使用φ48钢管连接,拱架加工时在拱脚与边墙节点处采用铰接方式。再架设碗扣式支架,在边墙处横向设置φ48钢管与可调支撑,在拱部碗扣支架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支撑,并设置φ48钢管和可调支撑作为斜撑,可调支撑与钢管拱架间横向设置5×10cm方木。

C.钢管拱架与支架架设完成后,进行模板拼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与钢管拱架间使用卡具与弯钩螺栓连接固定。每个施工段拱顶部设置一个混凝土泵送口,每两个泵送口间设置一根φ32钢管,钢管上端贴近防水层,作为混凝土浇注时的排气口和二衬背后注浆口;边墙每侧每隔2m设置一个混凝土泵送口。最后安装端头模板。

D.模板拼装完成后,调节边墙与拱部的可调支撑,使模板内边线与通道二衬轮廓线一致,同时拱顶模板要预留20mm的沉落量。

E.模板与支撑体系组装完成后要检查验收,包括支架的稳定性、模板的密封性、通道中心线及轮廓线。

图5-9 横通道二衬支模示意图

(3)混凝土浇注

联络通道采用C30模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二次倒运到达工作面,人工入模浇捣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边墙部分从两侧浇注口灌入,要对称浇注,每次浇注的高度为50~60cm;拱顶部混凝土由顶部浇注口灌入。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定及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拆摸及养护

二衬摸板拆摸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80%,因此拆摸时间由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确定。拆摸后要喷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二衬背后注浆

二衬拆模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背后注浆来充填二衬与防水层间的孔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水质量。利用预埋的注浆管注入水泥浆,水灰比为0.6~1.25,同时为减少水泥浆泌水,在水泥浆中掺入减水剂。注浆压力不要过高,只要克服注浆管阻力和二衬与防水层间空气阻力即可,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压力超过0.5MPa时停止注浆。

第八章 盾构隧道工程经济分析

第一节 成本影响因素及分析

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直接影响施工掘进速度、刀具的磨损及更换频率、密封舱添加材料、壁后注浆量; 2、地表建筑物: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基础及结构的完好程度、地下管线自身的完好度等因素。

第二节 地面配套设备费用

1、龙门吊进、出场及基础:20万元/台;

2、浆液站进、出场及基础:16万元/座;

3、积土坑制作:15万元;

4、盾构井临时设施:30万元。

第三节 盾构始发井、接收井单位造价

始发井及接收井单位造价均为200万元。

第四节 标准区间隧道单位造价

盾构隧道单位工程实际造价

1、支座及反力架约25万元

2、出洞地层加固约30万元

3、接收段地层加固约30万元

4、掘进(元/环)约1.2万元

5、管片(元/环)(含施工费用)约1.2万元

6、止水条(含施工费用)约700元/环

7、盾构密封油脂(含施工费用)约500元/环

8、背后注浆(含施工费用)约1100元/米

9、密封舱添加材料约1300元/米

第五节 各种近接穿越施工的措施费用

1、穿越道路:40万元/条;

2、桥梁:50万元/座。

工地施工总结第8篇

【关键词】非金属(富钢矿);耐磨地坪;施工技术

鄂尔多斯市空港物流园区项目工程,包括A01、A02、A03、A04厂房及A21附房,总建筑面积为40860m2 ,工期为2012年11月-2013年8月。A01-A04厂房和A21附房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上部为钢结构,地坪采用大面积整体富钢矿地坪,该工程富钢矿地坪施工总面积约为:39960m2,单体厂房最大面积为8880m2整体富钢矿地坪。

根据厂房的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按照工作面成型时间,地面计划分6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地面浇筑按照从一区到六区分仓跳格进行浇筑。

1 设计要求

耐磨地坪:28d抗折强度:≥16.3:28d抗压强度,mpa:≥110.1;耐磨度比,%:≥388;表面硬度(压痕直经)mm:≤3.05

液体固化剂:莫氏硬度:≥8;耐磨性:≥260% ;抗渗(/m2):0.076毫升/小时;抗老化:≥50;质保期限:≥20年;防滑系数:≥0.5;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用量:≥0.2kg/m2;

非金属耐磨骨料用量:≥5kg/m2;

平整度:2m误差不超过3mm(激光整平机机械摊铺)

成型效果:亚光效果;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钢筋网片施工混凝土浇筑提浆打磨富钢矿粉抛洒收光处理地坪养护涂刷混凝土固化剂

2.2 施工要点

第一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基层的处理,铺垫层,铺找平层(砂垫层)

第二步:铺筑工作,主要包含设置周边模板,混凝土送料,激光整平机铺筑、振捣、压实。

第三步:地坪表面的抹面和收光,通过机械镘对其进行压光提浆,然后进行收光抛光。

第四步:地坪的养护,表面需进行洒水养护或喷养护剂进行养护。

第五步:地坪的切缝填缝,为防止随机裂缝,需对地平进行切缝处理,通过聚氨酯对所切分隔缝进行填补。

3 非金属(富钢矿)耐磨地坪施工方法

3.1 混凝土材料要求

1)混凝土:C25~C30混凝土,28d强度不小于25MPa,混凝土中不能掺粉煤灰;必须由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生产、输送到地坪工程现场。

2)水灰比:不大于0.5。

3)水泥:采用不低于42.5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4)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粗骨料用破碎级配石,不得采用卵石。最大径不大于 25mm。细骨料采用洁净黄沙,细度模数2.4-2.7。

5)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不小于 350kg/m3。

6)砂率应控制在 35%~40%。

7)混凝土坍落度:14±2cm。

8)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应控制在3-5小时。

模板:

3.2 施工要求

3.2.1 混凝土送料速度

根据地面厚度、浇注面积确定最小小时送料速度。对200mm厚度地坪,如一次性浇注宽度达到40m,则最小每小时送料速度应达到40m3,否则将产生冷接头问题,影响地面施工质量。

3.2.2 人工配合

对送到地台上的混凝土,需要工人尽快扒开、大致扒平。此外,模板周边、墙边、柱边以及地沟、设备基础、地漏或管线周边等设备无法找平的区域,需要5-6名工人配合进行局部找平。

3.3 满足平整度

1)每次送到地台上的混凝土坍落度必须一致。

2)确保混凝土供料速度达到40m3每小时或以上,且每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一致。

3)确保模板标高准确,且施工期间不能受到扰动。

4)刚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地坪不能暴露于阳光、风吹、雨水等对混凝土养生不利的环境。

3.4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为避免地坪出现随机裂缝,切割缩缝的时间应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

2)激光整平机施工的同时,现场不能有电焊机作业,不能有反光的物体(例如玻璃窗)。

3)地基必须达到一定硬度,保证激光整平机在地面上作业时不塌陷。

4)厂房内地面高度由甲方标定,点位必须分布均匀,水平度不能有误差。

3.5 柱边及设备基础处理措施:

2)沿柱边预留圆形空格,空心部分进行二次浇筑详。

设备基础处理,为改善设备基础边出现裂缝现象,我公司施工有两种方案:

3.6 采用大型整平机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网面的铺设

1)钢筋网面扎成4m×4m,依次铺设。

2)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是激光整平机,钢筋网铺设应根据每日浇筑混凝土面积进行,日浇筑混凝土量建议3000m2左右为宜。

3)钢盘网面下扎马凳15cm,因激光整平机整平头配有自动搅拌螺旋,搅拌深度为4cm。

为保护钢筋网面应增加混凝土保护层5cm。

图6 钢筋网面做法

3.7 耐磨地面施工

耐磨材料施工是在混凝土地台作出水平且去除泌水后开始进行表面加工。耐磨材料施工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专门的机械镘进行打磨,其操作要点如下。

3.7.1 打磨提浆

施工时机选择在砼入模平整后,初凝开始,人和机械镘上去基本不下沉时。使用加装圆盘的机械镘均匀地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破坏掉,由于靠近模板、立柱、门口、墙壁、凹坑的地方较其他地方初凝早,所以宜先进行处理。

3.7.2 撒布材料

撒布前依据可施工区域的面积及地台进度情况,计算撒布材料用量,避免用量不足或浪费。

第一次每平方米均匀撒布耐磨材料的2/3,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失水较快的靠近模板、立柱、门口、墙壁、凹坑等处应先撒布。

当材料吸收砼表面水份颜色变深时,进行第一次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圆盘处理不到的地方用手工木镘作业。因为水份会泌出,所以本过程不需加水湿润。随后紧接着第二次每平米方撒布剩余1/3材料,使材料充分吸收表面未蒸发的水份。以保证地面颜色均匀。

图7 抛洒富钢矿粉作业

待材料吸收水份颜色变深时,进行第二次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使水份完成泌出。

撒布时应注意不要撒布到已完工区域,避免造成污染。机械镘作业应纵、横向交错进行。

3.7.3 机械镘收光作业

视混凝土的硬化情况,在表面渐无光泽后,进行至少三次不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机械镘的运转速度和机械镘角度的变化应视混凝土地台的硬度情况作调整,在每次收光开始时调节一次叶片的角度,避免损伤地坪。机械镘作业不到的地方用手工铁镘作业。

机械镘作业应纵、横向交错进行。机械镘换下的圆盘应靠放在一旁,不得放在地上,避免人踩及受污染。高温、干燥、空气对流剧烈的条件下,水份蒸发快,所以收光作业要迅速,避免因养护延迟造成不良影响。

3.7.4 表面收光作业

耐磨材料的最终修饰是使用机械镘或手工镘加工完成,作业时尽量减少砂眼和收光痕迹的出现,并保持接缝平整。

3.7.5 设备使用

机械镘在开工前需检测、试车。

机械镘工作一定时间后需停机,避免部件因过热引起故障。

每天施工完毕要清除设备上的水泥浆及杂物,并涂抹机油,再次使用前将机油抹去。

3.7.6 成品养护

耐磨材料地成以后的5-6小时(应视气温和地坪失水情况而调整养护时间),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在其表面洒防油渗界面剂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其表面水份的激剧蒸发,保障耐磨材料强度的稳定增长。并洒水保养时间为7天以上。

3.7.7 拆模与收缩缝切割

拆模作业在耐磨材料地成后的第二天进行。拆模作业时应注意不损伤地台边缘。对有破损的位置建议切割,收缩缝切割建议在耐磨材料地成后第三天进行。

3.7.8 灌缝

伸缩缝采用Sika聚氨脂嵌缝胶嵌缝处理。所切结构缝必须填充密封材料,该材料须满足:延伸率须大于25%能够抵抗水压能够抵抗轻度的化学品腐蚀,承受设备载荷抗撕裂性好 。

3.7.9 固化剂的涂刷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其表面进行清理,采用水冲处理,待表面水分蒸发干燥后,采用毛刷对地面进行固化剂的涂刷。

表1 地坪质量允许偏差表

4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测方法

1)一次验收通过并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JC/T906-2002中Ⅱ型技术要求)的标准,质量合格。成型效果达到亚光效果。

5 主要机具需用计划

1)为保质按期完成本项目的施工,采用以下机具设备。

表2 机具设备

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组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并设有安全员。

2)项目部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其中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总责,技术负责人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负责,工长对现场安全生产负责,作业队班组长对班组的安全生产负责。

3)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4)设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对应急情况的应对与上报。

5)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6)所有职工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坚持“周一教育、周六检查”及“班前安全教育”制度,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7)现场施工人员作业期间要精神集中,不许打闹、嬉笑,以免发生意外。

8)遵守施工现场的各种规章制度,严禁酒后作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9)机械设备用电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按“三相五线制”配置并设置“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

10)电线电缆应经常检查,以确保人身安全。

11)夯机就位后应摆放平稳,不得发生倾斜,以防出现倾倒事故。机械操作人员应熟知机械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7 结束语

工程人力安排,主要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施工机具、及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人员根据其所在岗位需求安排,并要求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特殊岗位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持证上岗。同时,在完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还安排适量的后备人员,以应付由于在岗员工病事假、工程量增加及工期提前对人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工地施工总结第9篇

关键词:接地装置;引下线;等电位;接闪器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four sub-projects which contains by the sub-division of constriction projects for install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from the electrical materials,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Key words: grounding device; deflectors; equipotential; air terminals

中途分类号:TU51

引言:建筑物的防雷和接地,在近几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此子分项工程涉及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电气材料、施工程序、施工要点等方面对建设工程防雷及接地安装子分部所含的四个分项工程进行了总结,供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使用。

一、接地装置安装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镀锌钢材符合设计要求,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镀锌层完整,金具配件齐全。

(3)人工接地装置导体截面符合要求。

2、 安程序控制

(1)建筑物基础接地:底板钢筋敷设完成。

(2)人工接地:开挖沟槽完成。

3、接地体的安装

(1)垂直接地一般采用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或直径大于40mm、壁厚大于3.5mm的镀锌钢管,长度一般为2.5mm。

(2)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3)焊接时,扁钢与扁钢应为扁钢宽度的二倍,圆钢与圆钢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焊接。

4、接地干线安装

(1)接地线与建筑物墙面应有10-15mm间隙。

(2)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二、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²,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2)暗敷引下线采用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80mm²。

(3) 接地干线材料要求见接地装置安装。

2、安程序控制

(1)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做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后。

(2)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冥府的引下线,先埋设或安装支架。

3、避雷引下线施工要点

(1)每一个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不的少于2条,利用建筑物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时,最少要有4根柱子,每根柱子不少于2根钢筋,直径必须≥Φ16mm。

(2) 防雷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应设置断接卡便于测量接地电阻。

(3)建筑物高于30m以上部位,每隔三层敷设均压环。

4、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施工要点

(1)每隔15-100mm,分别图一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2)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三、建筑物等电位连接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等电位连接线和等电位连结端子板宜采用铜制材料。

(2)等电位连结端子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所接等电位连接线的截面积。

(3)等电位连接线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4、材料有材质检验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安装程序控制

(1)总等电位连接:对可做导电接地体的金属管道入户处和供总等电位连结的接地干线的位置检查确认,才能焊接总等电位连结端子板。

(2)辅助等电位连结:对辅助等电位连结的接地母线位置检查确认后。

(3)对特殊要求的建筑金属屏蔽网箱,施工完成后,才能与接地线连接。

3、搭接长度

(1)扁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焊接;圆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6倍,双面焊接;圆钢和扁钢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2)等电位连接线采用不同材质的导体连接时,可采用熔接法或压接发,压接处应作搪锡处理。

4、跨接线与等电位

(1)金属管道的连接处一般不需跨接线,给水系统的水表需加跨接线。

(2)装有金属外壳排风机、空调金属门、窗框或靠近电源插座的金属门、窗框及距外露可导电部分一臂范围内的金属栏杆、顶棚龙骨等金属做等电位连结。

四、接闪器安装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圆钢截面积不得小于100m²,钢管厚度不得小于3mm。

(2)避雷带(网)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mm²扁钢厚度为4mm。

(3)避雷环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12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100mm²厚度为4mm4、镀锌钢材应根据设计要求,材料有质检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安装程序控制

避雷装置安装应在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完成后进行,且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3、避雷针安装

独立避雷针应设立独立的接地装置,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Ωm,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接地线与避雷针的接地线距离不应小于3m。

4、避雷针(带)与引下线间的连接及支架安装

(1)避雷针与接地网的连接点至变压器或35KV及以下设备与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变电所的避雷针不应有接头,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或通讯线。

(2)避雷带水平敷设支架间距为1-1.5m,转角处为0.5m,避雷带一般高出重点保护部位0.1m以上。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