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10:2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1篇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写实主义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苏菲·玛索等著名女星都曾塑造过该角色。这次新版《安娜·卡列尼娜》由英国导演乔·怀特执导,这是他继2005年的处女作《傲慢与偏见》引起影坛强烈关注之后,再度涉足文学名著改编题材的电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出自《安娜·卡列尼娜》的名言家喻户晓。安娜因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和冷漠,与年轻的军官渥伦斯基坠入激昂、不可抑制的热恋,抛下家庭和名誉离家出走。在19世纪的俄国上流社会,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抛弃家庭甚至跟丈夫离婚,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安娜因此遭到排挤和蔑视,渥伦斯基也离她而去,绝望之中她愤然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小说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然而,导演乔·怀特表示,他并不想把《安娜·卡列尼娜》拍成《日瓦戈医生》那样庞大恢弘的史诗电影,他关注的是安娜的情感和遭遇,他希望通过电影表现出安娜对爱情的追求,还有她与压抑人性的现实之间的抗争。

因此,这部新版《安娜·卡列尼娜》里恐怕将见不到气势磅礴的场景和摄影,片中所有的内景都是在离伦敦40英里的谢伯顿制片厂的取景棚中拍摄的。美术师还在剧场式的摄影棚内搭建出了富有情调的室外景,他们给地板铺上了一层干冰,把摄影棚改造成了一座滑冰场。乔·怀特坐在摄影机后面,托着腮,神情专注地看着演员。在他面前,一名穿着深红色贵妇装的女演员正在开心地滑冰。

他说,在构思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英国历史学家、俄罗斯历史专家奥兰多·菲吉斯的《娜塔莎之舞:俄国文化史》一书给了他很多灵感。在他看来,书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特别富有戏剧性。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看来,乔·怀特执导的这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前人所改编的版本将有所不同,更侧重戏剧和表演,将会有浓厚的舞台剧味道。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2篇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舞台剧 保守 创新

一、创新:舞台剧转场

本片在拍摄手法上给观者带来一种置身于舞台剧的绚丽幻觉之中,美工、布景、音乐、服饰均带有舞台剧略显夸张的形式美感。比如开篇用舞蹈式的动作来表现安娜阅读哥哥的来信这种很生活化的动作,意在表达一种沙俄时代贵族诗意般的优雅。安娜的哥哥在办公时一个很普通的盖章动作都被演员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的充满戏剧感,这种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颖的视听感受。然而本片最值得注意的是舞台剧式的转场,这种剧目的形式加快了影片情节的推进速度,将一部700多页的长篇小说压缩为仅有130分钟的影片之中。前一幕是风雪交加的火车站,下一幕就到了广博的西伯利亚草原,这种拍摄手法节省了影片的经费,省略了冗长的过渡情节,将影片剪切成一幕幕的舞台剧片段,正如导演乔怀特认为的那样,譬如乘马车去戏院这样的情节对表现影片内容和主题毫无意义,但是却花费不少的经费。同时舞台剧转场也使得影片在过渡上显得亦真亦幻,营造出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梦幻感。影片在声音的细节处理上也表现出舞台剧的精致美感,片头火车站的窃窃私语似乎在暗示安娜悲剧爱情中遭遇的社会舆论压力,为故事的开篇就蒙上压抑的阴影。安娜在与沃伦斯基的恋情暴露后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舞会中的音乐声被贵妇人手中的折扇快速的扇风声取代,烘托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

然而舞台剧形式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舞台剧与电影的“混合搭配”给观众产生新奇的形式美感,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但是《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巨作,情节内容和人物才是关键。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历史感沉重的现实主义小说上,容易让观众产生疏离感,无法投入到复杂而深刻的人物情感世界,淡化了思考的余地。我们只能将这种手法看做是形式超越内容的创新,是一种向传统叙事形式的强烈挑战。

二、人物塑造:“英式”的俄国贵族

本片在人物塑造上带有强烈的英伦风范,无论是演员的表演风格还是导演对原著思想的解读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英国式的保守和矫饰。在人物塑造上,沃伦斯基倾斜十五度的帽檐和贵族式的八字髭让人感觉到导演急于再现和还原19世纪俄国贵族的华丽衣饰,而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明显着力不足。卡列宁在本片中被塑造成典型的英国绅士,面对妻子的出轨,隐忍和克制的情绪伴着骨节间吱吱作响声为观众带来的是英国人表达情感时的压抑和适可而止。对比在传统的文学教材和评论中,卡列宁被认为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激进的女权主义甚至将其看做是压迫女性自由权力的侩子手。但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来看,作者本人对卡列宁也是复杂而非单向批判的,我们很难用好人坏人这种简单的标度来评判他笔下复杂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卡列宁的性格里是存在虚伪的一面的,这体现在面对安娜出轨时,他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迫于身份和保守社会环境的压力,不敢与安娜离婚。但在安娜产热即将濒死时,面对昏迷中依旧呼喊自己的妻子,卡列宁希望她早些死去的想法被心中的善意融化了,原谅了沃伦斯基和安娜的背叛。列夫托尔斯泰希望展现的是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如果说传统的解读方式将卡列宁恶向放大,那么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个关键人物的性格塑造上则是主观性的幻想,将卡列宁塑造为宽容隐忍,笃信宗教,解救道德堕落妻子的圣人,这种对原著的改变是英国式的“误读”和创作班底的主观再创造。

三、保守:主题思想局限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人类的爱情:“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自于一个比喻。”这是因为比喻是感性的开始,理性的灭亡。爱情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我们可以将安娜的爱情看作是“为爱情而爱情”,这种基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激情和超越阶级利益关系的情感能否用对错这种简单的判断标准来衡量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依托于爱情的故事,对其解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影片既没有从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上做出深刻的探讨也没有从人性的变化着眼,而把思想重点落在道德的反省和教化之上。《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年,4年之后小说首版发行,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自1861年亚力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思想开始侵袭古老而保守的庄园经济,《安娜·卡列尼娜》正是写于这样一个复杂而变革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作者复杂的世界观演化出复杂深刻的人物性格。传统的阶级解读方式将安娜看作是深受旧制度压迫的女性,这种社会学的解读方式也不失是一种看法。然而列夫托尔斯泰似乎是在通过婚姻和爱情故事寻求对人性更深刻的解读。在影片中,安娜被简单的塑造成追求激情,背叛婚姻的可悲女人,其价值意义只在于警示列文传统选择的正确性和哥哥布朗斯基公爵雨夜下对不忠的沉思和静默。安娜性格中的反叛和抗争被削弱,而被导演主观性的诠释为一个庸常的道德反例。一部电影的立意与导演和剧组制作团队的意识是无法分离的,乔怀特和他的英伦班底用英国式的保守主义诠释了俄罗斯人骨子里的热血和激情。新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并没有再现出这位文学巨匠复杂的思想世界。

影片结尾处,在和煦的阳光下圣人一般的卡列宁带着慈爱的微笑看着安娜的孩子在花海中嬉戏,画面在意境色调上大有印象派的美感,再次表现了导演对中产阶级保守家庭观念的憧憬和赞美,我们并不能说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只是用它来解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未免显得有点单薄和无味。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出版社[M].草婴.1990.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3篇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情节复杂、跌宕起伏,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曾风靡一时。该小说分两部分内容讲述:其一,以上流社会贵妇安娜?卡列尼娜为主线,讲述其不惜牺牲自身的名誉、家庭只为获得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但最终她还是遭情夫冷落而绝望自杀。通过这一主线赤裸裸地揭露了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糜烂、官场的腐败,同时也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上流贵族社会的道德伦理观是如何发生改变的;其二,以外省地主列文为主线,讲述了他与上流贵族社会的吉提从相爱到结婚最后回归农村生活,期间还穿插了列文发起农事改革及他哲学性的生命思忖。通过作者巧妙的构思使两条线索的故事构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感人故事。分两条线索讲述的小说文本情节更丰富、主题更突出,让读者了解到19世纪俄国各阶级在大变动时期所呈现的生活状态,包括上流社会贵族生活的糜烂,底层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还将上流贵族、农民、地主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样的小说文本极其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文中的任一情节都能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索。

二、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精简

受电影性质与时间的限制,要将小说情节影像化需要精简故事情节,必要时对小说内容进行删减、调整,挑选适合影像拍摄的内容来创设影视场景,从而突出影片主题。如小说中为了描述人物、铺陈故事作者描绘了大量的场景,有表现上流社会生活的聚会、歌剧院等,有表现苏俄宗法制度下底层农村生活的劳作、打猎等。但一部90~150分钟的电影是不可能将这些场景都展现出来的,因此需精选场景将具有典型意义、矛盾冲突明显的场景提取出来,通过组合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有一些经典场景都出现在了不同的改编版本中,成为改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在片头与片尾都出现过的火车站场景,在片头中是为了介绍卡列尼娜与渥伦斯基首次见面的场景,展示了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及渥伦斯基母亲对安娜的态度,还有火车轧人事故的安排都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片尾展现的是绝望的安娜再次来到故事开始时的火车站,因伪善的上流社会(以渥伦斯基母亲为代表)的阻挠、渥伦斯基的冷落使安娜感到绝望,那时的她并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影片开头的事故触发了她,最终她带着死亡能抵消一切罪过的念头跳了下去,这样的片头片尾达到了首尾呼应的目的。又如表现安娜与渥伦斯基第一次跳舞的场景,舞会场面华丽恢宏既揭示了俄罗斯贵族生活的奢靡又为影片展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不经意间还将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引导出来,即列文与吉提的情感故事。因此,精选场景更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通过影视的视听语言重现文字的艺术魅力,将每个经典场景衔接成一个扣人心弦的影视故事。

当然,经典场景的提炼自然也需要精简语言来配合,删减掉文中描述性的语句。如为了引出第十八节才出现的女主角安娜,作者在此之前铺陈了大量的事件,有奥勃朗斯基夫妇混乱的家庭生活和无休止的争吵;在官厅奥勃朗斯基遇到了另一个男主角列文并介绍了其与吉提关联,等等,最终才开始进入故事的正文,像这样繁杂的内容描述就需要转化成精炼的影视语言来呈现。因此,像1967年苏俄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删减了对列文与吉提家庭的关联和对谢尔巴茨基家庭背景的介绍,通过演员的台词、服饰、生活等方面来让观众自己推断出其成长背景。该影片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涵盖了十七节文本内容的描述引出了女主人公安娜,同时还实现了两个场景的转换(奥勃朗斯基家到火车站),这样的安排考虑到了观众的接受心理。影片拍摄时如果只是单一选用小说中的场景,就会影响影片的流畅度、剧情的饱满度、场景安排的突兀性,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编导在改编过程中会适当增添情节、调整情节的顺序和内容。如1997年苏菲?玛索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添加了情节内容,安娜与卡列宁对离婚进行商讨时,就添加了卡列宁想强奸安娜的情节并通过卡列宁的台词来表明这样设计的原因,卡列宁说安娜确实不贞但既然上天安排了这段婚姻,为了保住他的名声他可以不计较,威胁安娜他们仍要维持以往的性关系。这样的情节添加其精神实质还是和原著一致的,但维持以往的性关系是原著没有的,这样的添加再通过镜头画面的显现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改编也是模仿好莱坞模式的手段,以情色意味的情节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不仅烘托了主题,而且使小说具有时代气息。

在影片拍摄时为了更好地将文本内容影像化,编导会适时调整原著情节的内容或顺序,《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改编版本就凸显了这一特点。如原著在描写安娜生下孩子的情节时作者安排安娜难产,安娜在即将死去之前恳求卡列宁的宽恕,最终卡列宁以宽容的心原谅了安娜并抚养了她与渥伦斯基的孩子,小说的最后也提及了安娜与卡列宁对孩子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该情节将卡列宁的情感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从希望安娜就此死去到饶恕安娜并在其死后收养了她的孩子,体现了信仰宗教的卡列宁仍有善良的一面,从而使卡列宁的性格立体化。这段情节不同版本的电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调整了原著情节的内容或顺序,但不管处理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宗旨都是一样的,为突出电影主题而服务。

三、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重塑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尔斯泰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复杂性、立体化,对于每个人物行为的好坏我们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安娜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彷徨在家庭伦理与自由爱情中间,承受着爱情带来的欢喜与悲痛。而作者对安娜的态度也是双重性的既有谴责又有同情,谴责她因个人的欲望而不惜摧毁掉圣洁的婚姻;同情、赏识她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气,敢于挑战虚伪的上流社会以及她性格的坚毅与率真。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列文,虽然他与安娜有着不同的待遇,但两者都承受着心灵上的矛盾。列文虽拥有真实的爱情与美满的家庭,但在良心上他一直存在不安,因为他的富足生活与底层农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他良心上受到谴责,于是他开始思索人生的真谛。卡列宁是迂腐守旧、名誉高于一切的官僚形象,为了保住名誉他情愿忍受妻子的不贞也要维系那破碎的婚姻,但信仰宗教的他还是有善良一面的,这从他饶恕安娜并收养她与渥伦斯基的孩子可以看出。由于多重思想因素的影响已经无法用好坏来简单衡量人物的行为,对此需要我们全面分析才能理解作者赋予人物的思想意蕴。影像是将文化用现代技术的手段所表现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技术因素会影响其创作与生产,电影形象实质就是将文学形象中典型的特点提取出来并将其艺术夸大以烘托氛围,是文学形象的影视化。在塑造人物的性格时,编导会选择那些典型的情节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立体化让观众一时难以忘记。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质会适当调整剧情,在此以安娜的人物塑造来说明。

作者将小说女主角安娜塑造成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多样化具有社会上众多人物的特点。因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安娜挣脱了旧思想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的爱情、个性的解放;她是一个美丽善良但又多情的人,具有强烈的母爱精神,她敢于挑战伪善的上层社会,为了追求爱情的自由而奋不顾身、无所畏惧;但由于她也是上层社会(俄国始祖鲁力克王室后裔)的一员,因此她的思想意识里还残留着上层社会思想观念的余毒,虽然她厌恶但却无法摆脱,同时作为一个基督教信仰者,她还是会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受到上帝给予的惩处,所以她的结局是悲惨的,沉浸在当初为爱情不顾一切的懊悔与痛苦中,还因缺失了基督教在精神上的支撑使其饱受空虚的折磨。由此可见,徘徊在思想矛盾中的安娜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4篇

关键词:心灵辩证法;心灵的运动;内心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在心理描写艺术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他看来,描写人内心的复杂世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是一位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心理分析具有不同的方向:一类作家热衷于刻划性格的轮廓;另一类作家善于描写社会关系与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类作家乐于说明感情与行动的联系;第四类作家精于剖析种种激情;而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1]他说:“他不是局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过程本身也引起了他的兴趣”。[2]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和解剖自己的心理开始,然后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进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其心灵辩证法包含了许多内容。

一、心灵的运动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主要指心灵的运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运动的过程”。[3]

(一)对主人公一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叙述:

“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是根据人的社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4]但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注重的是人物内心的运动,是瞬间万变的外部世界在人物内心上的流程。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在探索社会改革的问题上,列文由执着追求到失败后的绝望;在探索个人幸福和生命意义问题上,列文经历了迷恋、挫折,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解脱。可以看出,列文的精神探索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另一个主人公安娜的心理描写也是有层次的,她由爱情觉醒到个性解放、进行抗争,再到她看清了伏伦斯基、卡列宁、贵族社会,她对人世绝望了,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又呈现出变化。

(二)对人物的瞬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详述:

小说对人物的瞬间心理变化也有着详尽的描述,能够揭示某种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在列文向吉娣求婚这一章节中,因为吉娣知道列文和伏伦斯基都喜欢她,她要做出选择,那么她的情感思想就必然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托尔斯泰先进行了概述 ,“在吃过晚饭到晚会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吉娣的心情就象一个初临战场的新兵。她的心卜卜直跳,头脑里思想翻腾”。[5]接着吉娣回顾了她的童年时代,随着心理的流动,托尔斯泰描写吉娣想到伏伦斯基、列文时的不同感受;她的心理继续流动着:吉娣一想到未来同伏伦斯基在一起,她就感觉很幸福,一想到同列文在一起时就觉得前面一片迷雾。由此可见,在这一特定情境中,吉娣的心理是曲折着向前运动的,这些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特点。

二、对人物内心充满矛盾的描写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还指对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描写。同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中,或者在同一个情境中的不同时间,有时候会发生转化。

当安娜遇到伏伦斯基时,内心的热情就被唤醒了,她憎恨卡列宁、贵族社会。可当她处在死亡边缘的时候,她却认为卡列宁是好人,希望自己能被卡列宁原谅,这种心理的转变就体现了心灵辩证法;同样,卡列宁本来想要与安娜离婚,可是当卡列宁走到安娜的病床前,面对后悔万分的安娜时,卡列宁的心理发生了大转弯,他饶恕了安娜,又向伏伦斯基伸出了表示宽恕的手。可以看出,在安娜病危这一章里,无论是安娜还是卡列宁,其心理轨迹都发生了逆转,包括善与恶、爱与恨的转换,托尔斯泰揭示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现象。

总之,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内心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体现出作者高妙的心灵辩证法的描写角度,塑造了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作者用他杰出的心理描写震惊了全世界。

注释:

[1]杨思聪:《鉴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转引自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转引自莫蒂蓼娃:《列・尼・托尔斯泰的世界意义》,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 1957年版。

[4]张文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版,第1期。

[5]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贝奇柯夫著、吴钧译:《托尔斯泰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5篇

人要吃饭的,他们一转身的工夫就走进了自认为的生命之实,忘了盖茨比,忘了脱口而出的那句话,留我在电梯里走神儿,耳朵所碰都是Lana Del Rey 的《Young And Beautiful》,视线所及都是盖茨比在兴奋的给黛茜展示他的高级服饰。一件一件从高空坠落,落在大厅的地板上,落在黛茜的脸上,脸上有泪,那一刻,不是虚的。彼情彼景是真的想问一句“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即便,她是一个自私的女人。

谁又不是自私的女人、自私的男人,被虚伪和龌龊包围着的又何止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所以尼克·卡拉威才抑郁,才说盖茨比是他唯一的朋友,才说“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不会再遇见了,当我们都认为他龌龊之时,他却隐藏着纯洁的梦想。”卡拉威不时跳出剧情来反观剧中人,这是原著小说的写法,用在电影中虽然也不别扭,但用多了,没能做到适可而止。小说中的文字大段的出现在电影中难免突兀,用第三方解释剧情是下下策,只能自证没能力借故事本身的张力让人物鲜活。

为剧中人定性下结论也不是明智之举,片尾大段溢美之词送给盖茨比,观点鲜明,鲜明得过头了。但这不是电影的毛病,菲茨杰拉德的原著本身如此,小说的名字已经昭示了作者的倾向——《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窃以为去掉定语会好很多,只是去描写,描写一个人和他的命运,好坏交给世人去评说,那才洒脱。《安娜·卡列尼娜》就叫《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怜的”安娜卡列尼娜,不是“可恨的”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毕竟是托尔斯泰,深谙人性复杂,深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所有生命都是毋庸置疑的毁灭过程,菲茨杰拉德说,他小说的主人公自然也难逃这句话所昭示的命运。盖茨比偶然也是必然的走向了毁灭,电影中的他致死都不知道那个电话不是黛茜打来的,死在梦里,梦中一切如他所愿。小说中的他却不是一直蒙在鼓里,早嗅到了黛茜的变化,早知道自己的梦也许只能落得个成空。“我有一个想法,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打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菲茨杰拉德写。不明白电影剧本为何做如此修饰,不去戳破盖茨比的梦。他什么都知道,他甚至知道梦已经碎了,但他坚持把梦做到底,这是小说的逻辑;他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梦还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继续睡着不醒,这是电影的逻辑。价值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难怪有人说导演鲁赫曼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总有一种“毫不害羞的浪漫和充满热情的肤浅”。

过滤掉了对现实冷峻的知晓,电影里的盖茨比便只剩下执着与天真,难免对不住“了不起”三个字。小说可不是屌丝逆袭求女神的三流爱情故事,执着也未必是多可称赞的品质。或者赞美纯真吗?全世界都虚伪,只留盖茨比纯真?黛茜只是盖茨比梦想的具体化,这梦也可大于爱情,甚至大于“美国梦”,它可以是生活本身。只有看透了生活的虚无缥缈却仍旧奋力追寻的人,才是了不起的。

只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表演不让人失望,尤其是请黛茜喝茶那一幕,早早到达尼克家,却在黛茜来了之后跑去大雨中淋了一圈假装刚到,全片只有这一幕是轻松温馨的,点缀着盖茨比的悲剧人生。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6篇

关键词:安娜 娜拉 爱情神话 女性觉醒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之作,塑造了一位闪耀着生命意识觉醒的光辉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借助安娜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大胆离家出走、抛夫弃子、与情人同居到最终由于绝望而卧轨自杀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俄国妇女命运问题的关注。《安娜・卡列尼娜》从家庭角度来反映俄国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重在揭露上流社会的腐朽虚伪。小说通过安娜的悲剧来揭示贵族上流社会的腐败堕落,又用她的悲剧来谴责沙皇俄国的宗教观念对正直人生的毁灭作用,体现了托尔斯泰最真实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创作于1879年的《玩偶之家》是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杰出代表,剧本通过女主人公娜拉因美好爱情的幻灭产生失落感,离家出走,学习做一个独立的人,体现了她对自我社会地位的勇敢追求。同时通过海尔茂长期以来的伪善面目揭露了建立在虚伪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男权社会,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

《安娜・卡列尼娜》和《玩偶之家》都讲述女性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抗意识觉醒以及寻找出路问题。安娜抗争的是封建伦理思想和封建贵族势力,娜拉抗争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男权社会下不平等的男女关系,她们谁反抗更强烈?安娜和娜拉同为大胆追求爱情却又被爱情而伤害的女人,同为争取个性解放和女性独立的先驱,却有着不同之处。本文拟通过文本细读,在对比中探讨她们爱情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文化原因,以期给现代女性带来一些启示与借鉴。

一.勘破“爱情神话”之后的觉醒

安娜和娜拉都一度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并尽最大的努力维护美好的爱情。因此,一旦她们美好的爱情出现裂缝,意识到自己所苦苦追求的爱情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一场悲剧,自己所深爱的人并不爱自己,她们生的信念就会崩溃,她们所遭受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个冷漠、自私、虚伪的“官僚机器”,只把安娜当花瓶,无爱的形式婚姻日益消磨着安娜的生活激情。弗伦斯基风流轻俊、热情浪漫激活了安娜的生之欲求,给了安娜极大的生命活力和情感幸福,使的这朵娇艳的鲜花因爱情的滋润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安娜和弗伦斯基的一见钟情是建立在彼此外貌吸引层面的,弗伦斯基迷恋安娜的美丽风姿,安娜也被弗伦斯基的风流倜傥迷惑,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也没有上升到精神追求层面。一旦相互吸引的魅力逐渐消失了,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就会出现裂痕,从美丽梦幻般的浪漫爱情中清醒过来,就会正视残酷的现实问题:爱情与荣耀、地位孰轻孰重?安娜最终也在弗伦斯基的冷淡、漠视中,彻底地明白,她全心全意追求的自由爱情,只是她一个人在真正付出所有,抛夫弃子、离家出走得到的只是一场美丽的骗局,毁灭了她自由幸福爱情的梦想与追求,在痛苦绝望、孤立无援中选择了卧轨自杀。

安娜为了爱情付出一切,爱情就是她的生命。当爱情的理想破灭之后,她看透了那个虚伪残酷的社会,对它再也不留恋了,终于以卧轨自杀发出自己最后的抗议。临死前,她恨恨地说道“这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爱情是个人的事情,安娜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但是沙皇宗教罪恶势力对人性的禁锢、压抑,贵族资产阶级的腐朽黑暗,剥夺了安娜实现爱情自由的权力,导致她过度绝望而卧轨自杀。

娜拉一直认为自己家庭幸福和谐,有着深爱自己的丈夫,可以一起面对生活中各种风雨,自己可以为了丈夫做任何事情,哪怕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并坚信丈夫海尔茂也同样如此。当海尔茂从柯洛克斯泰那里知道娜拉背着他私下里签假名借钱,第一反应不是感动娜拉的付出和牺牲,不是想办法尽快帮助娜拉解决签假名借钱的事情,而是首先想到的自己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不好影响,名誉和社会地位会因此受到威胁,不顾娜拉是为了给自己治病才出此下策,立刻就咆哮不停,痛斥娜拉是一个“爱撒谎的人”、“伪君子”,是个“下贱的女人”、“犯法的人”。娜拉为了给深爱的丈夫治病甘愿牺牲名誉来贷款,可是这份情谊却抵不过丈夫的名誉和利益重要,遭受丈夫的谩骂、训斥,海尔茂长期以来的虚伪自私的本性暴露出来。海尔茂是一位小资产阶级职员,深受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的影响,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必须把丈夫的名誉、利益放在首位,要听从丈夫的安排,为家庭、丈夫、子女牺牲自己是应该的。娜拉在丈夫海尔茂的咆哮叫骂声中彻底醒悟了,她一直以来坚信的幸福爱情都是自己的幻想,海尔茂只是把自己当作取悦他的玩偶。婚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娜拉生活的男权思想浓厚的社会里,丈夫在家庭中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妻子必须服从丈夫,一切以丈夫的意志为先。娜拉从自己和海尔茂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可悲,所以下定决心离开丈夫和孩子,离家出走,去“学着做一个真正的人”。

二.爱情悲剧的原因

安娜和娜拉两个热情如火般的女子,一个卧轨自杀,一个离家出走。她们不懈追求和苦苦守候的爱情都以失败宣告终止的悲剧,在深深震撼广大女性读者的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因此探求她们爱情悲剧的原因,对现代女性在追寻自由幸福的爱情道路上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造成安娜和娜拉爱情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强盛的男权观念的扼杀。安娜和娜拉都生活在男权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时代里,社会上的法律宗教、道德观念都是为男的,用来约束和压迫女性的,这就造成了男性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他们支配、统治着女性。卡列宁打着宗教和道德的幌子道貌岸然地拒绝安娜的离婚请求,利用法律手段活生生地剥夺安娜做母亲的权利;弗伦斯基为了满足虚荣心热烈追求安娜而后又为了自己的自由权利冷落、抛弃安娜;海尔茂义正言辞的谴责娜拉忘了她对丈夫和儿女的神圣责任,强调娜拉首先是一个妻子,一位母亲。卡列宁、弗伦斯基、海尔茂都有着强烈的男权观念,他们认为女人的天职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必须听从男人的安排,他们都忽略了女人也是人,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

其次是缺少独立的经济能力。安娜和娜拉都是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的依靠男人而生活的女人,离开了男人,她们就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就无法生存,这就使得她们在生活和物质甚至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男人,也使得她们的爱情缺乏对等、独立的基础。男人也认为自己花钱养着女人,那么你就必须以我为尊,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因而安娜只能是卡列宁和弗伦斯基的花瓶,娜拉只能是海尔茂闲暇时玩偶。

再次是缺乏自我意识。安娜和娜拉在爱情面前都迷失了自我,过度依赖能给她们带来爱情的男人,一个女人的幸福不应该建立在男人身上,爱情不应是女人的全部生活。同时安娜和娜拉为了爱情而进行的反抗是不自觉的意识、自发的状态,也对她们的爱情悲剧有深远的影响。安娜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而离家出走是由于她被弗伦斯基的风流潇洒、浪漫激情所吸引、所引诱,这才使得她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生命激情开始燃烧;娜拉是因为她苦心经营的爱情原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的艰辛付出得到的却是责骂和厌恶、丈夫海尔茂长期虚伪自私的面目被揭穿以后她愤怒、失望而离家出走。她们都没有自觉自发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在人格上实现真正的独立。

综上所述,安娜和娜拉的爱情一开始就由于缺少独立的经济基础而失去了平等独立的地位,再加上强大男权意识的束缚和缺乏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限制,她们的爱情悲剧是注定的。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说过:“通俗地讲,钱是很重要的,失去了经济独立,出走的娜拉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堕落,要么回来。”由此可见经济能力的独立是女性保持人格独立,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的基本保障,没有了这个基础,自由平等的美好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当代社会里女性在政治、教育、经济、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等方面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只要你拼搏努力,发挥聪明才智,都可能取得不输于男性的成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女性一旦结婚后,就逐步沦为家庭保姆的角色,在照顾家庭的琐碎生活渐渐远离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把家庭作为自己的事业。安娜和娜拉的爱情悲剧告诫女性同胞们:爱情虽然美好,但不能迷失自我,不要为了自认为甜蜜浪漫的爱情而没有底线和节制的牺牲自己独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译林出版社,1956.

[2](挪威)易卜生.易卜生精选集[M]王忠祥精选、潘家洵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3]浙江文学学会外国文学研究会和杭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合编.托尔斯泰论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高中甫编选.易卜生评论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所出版社,1982.

[5]梁旭.安娜・卡列尼娜形象解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6]于素英.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社会意义[J].语文学刊,1998,3.

[7]华玲.恒星闪烁―娜拉形象之我见[J].戏剧文学,1993,8(4).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7篇

电影最后,安娜自杀虽然之前被铺垫成了疯女人,但多少还有些震撼。可画镜头一转,是卡列宁温柔地坐在草坪上,旁边他的大儿子和安娜的私生子在玩耍的和谐无比的画面。这等于再次强调了“卡列宁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也等于在安娜身上又补上一脚“这女人自作自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请您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1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2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3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4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一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一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一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一奴一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不能逾越的`规则,谁逾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逾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一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一性一,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一温一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一爱一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 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一马,沃伦斯基还未出场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 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一爱一,他们的一爱一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一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一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5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一百年以来,被搬上银幕演绎已经超过十次了。在此,我想说的是1935年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好莱坞版,1948年费雯丽主演的英国版,1968年塔吉娅娜·萨莫伊洛娃主演的苏联版和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美国版。

我关注的是服饰。托尔斯泰原着中的安娜是一个深具审美品味的女人,“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绝不会惹人注目”。安娜很会打扮,擅长让自己盖过服装,而不是让服装的美胜过人本身。书中描写安娜的衣服看起来总是很朴素,然而这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朴素。这种风格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风靡全球,俗称“低调”。1935年的好莱坞显然还不具备低调这种贵族气质。因此,它的古装片只会一味追求华美——而这种华美,也只是好莱坞自己所以为的华美。在电影里,嘉宝版安娜穿得很啰嗦——领口、袖口、裙摆,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荷叶边。裙子和帽子点缀着一堆一堆纱做的花朵。当时的好莱坞对古装片的历史逼真性,还没有什么认识,因此仿古仿得粗枝大叶。在这个版本里,设计师设计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历史服装,甚至没有想到应该翻一翻俄罗斯19世纪的肖像油画。

费雯丽版安娜的每一套服装都与首饰配套。影片中的项链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安娜的项链令人过目不忘,其他女配角的项链也设计得很别致。设计师特别注重纱的运用,令费雯丽的造型非常华美——好莱坞同行在10多年前未遂的追求,终于在此得到了实现。不管怎样,制片商肯在服装上花钱,并且是花大价钱——这对电影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8篇

摘要安娜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随着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之间的尖锐冲突不断加剧,促成了安娜性格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的形成,构成了安娜爱情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关键词:爱情悲剧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作家态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安娜 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于1875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

19 世纪70 年代,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封建宗法制度日趋瓦解。制度的变革必然导致思想的解放。安娜的身上必然带有旧的伦理道德和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因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她身上,托尔斯泰寄予了无比深沉的感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困惑。

一 爱情悲剧的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与封建礼教的贵族思想的尖锐冲突是构成安娜悲剧的客观原因。

1 与上流社会的冲突

安娜的悲剧源于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的俄国贵族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安娜对渥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并公布于众,实质是安娜内心的真诚与纯洁剥开了维系上流社会共同恪守的肮脏与龌龊的“道德准则”,是与社交界格格不入的。安娜的挑战激怒了上流社会,安娜被拒之社交界之外是必然的。安娜只能过着同这个社会隔绝的生活,陷于精神上的绝境。而虚伪的法律规定,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离婚后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安娜要离婚已经很艰难,如果被上层社会定了罪的安娜想要得到她所理想的爱情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而安娜为了自由,为了人性的价值,执着地追求,但以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以法律和责任为由拒绝安娜离婚,用不准跟儿子见面的伪善观念和残酷措施来压迫和折磨安娜。她在绝望中只能以死向社会抗争,这一切导致了安娜爱情悲剧的产生。因此说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是整个虚伪黑暗的上流社会,就安娜的思想、追求、抗争及其行为来讲,她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2 与卡列宁的冲突

安娜和卡列宁八年平静的夫妻生活,虽然在上流社会赢得了贞洁妻子的名声,但这样既不合她的本性又违背她的心愿。安娜付出的代价是人格的丧失。安娜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卡列宁将安娜的追求称为“无聊的烦恼”。他的夫权观念中的妻子只能是家庭的奴隶,对自己的妻子行使所谓的权力。“夫权”和“父权”,甚至于官权在他的身上搀杂在一起,给安娜的情感世界以致命的压抑。他对感情的认识和处理完全是政客般的官僚作风。正如安娜所言:

“他们不知道八年以来他如何扼杀我的生命,扼杀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当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愿与他“维护神圣家庭”、保留“体面”的观念发生冲突时,他不惜与狠毒的莉季娅伯爵夫人勾结,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以压制安娜的合理追求。全然不顾安娜在上流社会的可怕和痛苦的处境。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而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不仅仅是对婚姻的背叛者的惩罚,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对叛逆者的惩罚。

3 与渥伦斯基的冲突

渥伦斯基对安娜可谓一见钟情。追求安娜能带给他一种征服感和荣誉感。安娜对此也有所认识,她说:

“他身上有一种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胜利感,当然也有爱情,但大部分是胜利的自豪感。”

可见,渥伦斯基对安娜缺乏真爱。在和安娜的爱情交往中,他严肃了态度,也净化了心灵。他逐渐“确信爱情就是他的幸福,情愿为恋爱牺牲功名”。但是军界社会的恶习在他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在得到安娜的爱情之后,他很快又不满足了。为了爱情,安娜失去了她所生存的上流社会、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失去了纯贞的名誉、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儿子。渥伦斯基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安娜说:

“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

但渥伦斯基却不理解安娜的内心世界,不同情安娜的母爱,不理解安娜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在离婚、母爱的问题上对安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在上流社会和安娜之间做出选择,向现实妥协。安娜不顾一切的追求,使她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然而,安娜最终失去了爱情,她说:

“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

在卧轨前,安娜终于理解到,即使她能离婚而同他结婚,不要说是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是不可能的。上流社会假手渥伦斯基完成对安娜的最后一击。安娜只有一死,以示她对渥沦斯基和那黑暗的现实社会的抗议。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冲突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为一个封建贵族社会的叛逆者与一个归顺者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破裂。

二 爱情悲剧的主观原因

安娜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以及内心对旧道德的反抗与维护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

1 纯洁、真挚、善良的高尚品格以及不可辱的人格和尊严

无论是对卡列宁、渥伦斯基、儿子还是上流社会的其他人,安娜自始至终都是真诚的、坦白的。这与上流社会伪善、冷酷、道德沦丧,但表面上却冠冕堂皇,竭力维护着上流社会所谓的体面、道德和规矩的伪君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不能过那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她向卡列宁坦白自己对渥伦斯基的感情,拒绝同丈夫保持表面关系。她对孩子也是如此。告诉儿子说“爱他,他比我好,比我仁慈,我对不起他。你大了的时候就会明白的。”总之,她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丈夫和儿子以及整个上流社会。尽管安娜有婚外恋情的过失,但她绝不是失去人格和没有自尊的风流浅薄女人。相反,她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护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她“不愿意人家像发慈悲似的去看望她”,也“决不让渥伦斯基发现她很伤心,更不让他看出她的自怜自爱”。对于安娜,爱情“离开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便无从谈起。”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解放、生命意义、爱情自由的渴求以及高尚的人格尊严使这一形象的内在精神令人尊敬,没有这一点,安娜的形象在世界文学中不会获得如此高度的赞扬。

2 缺陷的爱情观

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生活的全部”。安娜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而且要求渥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整个的他,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这也是她和渥伦斯基主要的分歧,更是安娜爱情悲剧的一个主观原因。她不止一次对渥伦斯基也对自己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安娜勇敢地、执着地追求爱情,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但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将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孤注于爱情的追求上。为了爱情,她以极大的耐力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爱情成为安娜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寄托,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他的爱,她就会难以接受,以至于趋于丧失理性的地步,使所爱的人对她日渐产生厌倦,而这种厌倦导致了安娜的绝望和自毁。

3 内心的新旧道德观的斗争

安娜自身的思想矛盾是促使安娜走向灭亡的直接因素。这里有一个贞淑的妇女冲决礼法堤防而未免内疚的羞耻心;有一个善良的妻子因不忠实于丈夫而问心不安的负罪感;也有一个女性正常天性不能满足的痛苦。安娜的追求个人幸福,要求婚姻爱情自由和她身上因袭的旧传统、旧道德的沉重精神枷锁所造成的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是构成她爱情悲剧的又一个主观原因。她一方面大胆追求爱情,一方面又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从而产生强烈的羞耻心和负罪感。“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她在自己精神的裸体面前所痛切感到的羞耻之情,也传染给他了。”安娜感到“这些接吻―这就是用那羞耻买来的东西。”在离开卡列宁以后,安娜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处境是虚伪而又可耻的,她从心底渴望有所改变。”“她对于以前从未加以考虑的耻辱感到恐惧。”抛弃了丈夫和儿子投奔情人是“可耻”的,她将永远“是一个有罪的妻子”。正是这种羞耻感为她所获得的真正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她不住地自责。在对待卡列宁时,安娜一方面极度地厌恶他,尤其忍受不了他的虚伪,―方面又对他“怜悯”和同情,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以至赞美他“是个好人”。她在得到爱情之后陷入了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她感到自己对不起儿子谢辽沙,在他面前有深深的负罪感,目光中透出有罪的恳求的神情。这是一个女性母爱与情爱的正常天性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在安娜抛弃家庭、儿子出走之后,这种愧疚将安娜的心撕成了两半,给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巨痛。各种对立的心理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冲突,使她永远徘徊在犯罪和反抗道路之间。在她的内心中充满了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促使她人格分裂,成为最终把她推向死亡的精神动力。

4 宗教思想的桎梏

安娜始终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她与渥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变得羞愧难当,她呜咽着说:“上帝呀!饶恕我吧!”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她病危之际,唯一的愿望是向卡列宁忏悔:“饶恕我,完全饶恕我,我坏透了。”当她投身火车轮下的一刹那,临终诀语:“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可见,她的一见钟情,带有浓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爱情的体验却是这种狂暴本能的宗教压制。安娜在追求爱情自由而同上流社会决裂时是勇敢的,而她背负着贵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精神枷锁又是软弱的。这使她从灵魂深处感到“没有力量冲破这一切,没有力量跳出她目前的处境”。这也是她走上悲剧道路的一个内在因素。

综上所述,造成安娜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上流社会对她的迫害,而她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高尚品格和内心的矛盾从精神上对于她的毁灭给予有力的一击。贵族社会铸就了安娜,她既是旧道德的牺牲品也是旧观念和旧秩序的维护者。所以她的死,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她的死,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赞许。安娜是一个复杂的光辉灿烂的艺术形象。

三 作家的态度

《安娜 卡列尼娜》的写作过程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紧张的探索过程。此时作家的思想极其矛盾,因而在对待安娜的态度上也是矛盾的。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热情地讴歌了安娜为获得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反抗,赞美了安娜身上的叛逆性格及其高尚的内心世界,对安娜的惨死抱着极大的同情。对上流社会扼杀人性、虚伪冷酷的丑陋面目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作家在赞扬安娜的同时,又谴责了安娜的离家出走。作为妻子和母亲,给家庭带来了不幸,这是不道德的,作家给予了批评。

参考文献:

[1] 列夫 托尔斯泰,周扬等译:《安娜 卡列尼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张淳、常文革:《〈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悲剧女性探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 荆煜君:《安娜 卡列尼娜爱情悲剧成因之探》,《文学教育》,2009年第7期。

[5] 努丽亚:《列夫 托尔斯泰和〈安娜 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悲剧意识透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 赵萱:《安娜 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鲍涛等:《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 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8期。

[8] 金亚娜:《安娜 卡列尼娜人格魅力探源》,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第9篇

前尘如风先生从不太遥远的地方寄来两大本《前尘如风》(上、下集),我置于床头已过了半个多月,现在还在看。一般来说,我是凡得到书都读的,这不足为奇。这两大本《前尘如风》我是完整地读了。

再重复伏尔泰的那句话吧,读了不思考就觉得知道的很多,读了思考就觉得知道的很少。而知道很多的是什么?读了不思考,书里八卷全知道;知道很少的又是什么?稍加思考,自己就觉得在书中的风中、尘中了。

书中《卷七・我想写,写什么?》有这么一句,“(作者学生时候)自认为自己将来应该是作家的料,至少小学五年级时作文还得过少见的100分。”对此,记得我在前尘如风的博客里是跟过贴的,大概意思是“俺一贯喜欢的是理科。”现在再补下半句,“俺在数理化中也得过(自己)很少见的100分,而作文从来就没有得过。”这正是读了多半个月的《前尘如风》一直未敢写半个字的潜在原因。

那么,下面要继续写的就权当看热闹了。

读了《前尘如风》我只是从书中摄取出三个字来:“行”、“读”、“思”。

一、行,是东西南北风。

前尘如风 “行”的足迹够多的,起码我是望“尘”莫及。他全国各地都跑了,国外也到了日本、新加坡、欧、美等。故乡亲人的身影、故乡“相交半零落”的朋友,迷漫在蒙蒙的细雨中;在广州学广州话片段让人忍禁不住;而北京的烦心事实在不少,那“京腔臭骂”、那“京痞子”、那“老混混”、那“国吐”,那出租司机,跃然纸上。这些也是百态人生,百味生活。

我也曾去过,我是经青藏铁路到拉萨的,然后又到了藏南的也是世界最高之城的日喀则。因此也领略了高原神奇的地貌。藏北的山泛黄色,拉萨的山深紫色,日喀则的山暗红色,还在青藏铁路沿线上看到的苍绿色的山、黑褐色的山。青藏高原宁静如处子般蛮荒洪原的气息,让人感到高原的伟岸和博大;而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一天度四季、全年备寒装的气候,又让许多旅人不容易适应。的文化就更令人神往了,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精美的壁画;藏传佛教传承的崩拆、曲折、离奇和兴盛,但又不论如何变化,近六百年来众多信徒跋涉千里、一步一个长头地磕到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的脚下的那种虔诚,感动人心,昭示日月;就是那蓝、白、红、黄、绿的五色经幡,那信徒手中的转经轮,无不饱含了深博的佛教含义和信徒们的信仰、寄托。我们还可以从八廓街找寻拉萨圣城的足迹,从唐卡追溯的历史,在朦胧的酥油灯光中观看或幻想神灵的容颜,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纪行上、中、下》中感受其精华部分。让我们记忆的老酒瓶得到打开瓶盖,让我们一次次为对记忆的醇香再感到沉醉。

而在《前尘如风》中的呼和浩特散记、北方的天空下、香港之夜随想系列和烟雨鞯睦旖,和访美、访欧随笔等等,其足迹之勤密,目光之尖锐,角度之刁准,见解之精辟,就更加令人赞叹了。

二、读,助才思拔节的春风。

《前尘如风》中的“读”也可分为三:即读书、读电影和读人物。

其读书是很渊博的。我曾经在前尘如风的博客里看到过他自己罗列所读过的书目,是一大片,我点不来。

读书写后感和评论是我经常回避的。主要原因是我读书读得不认真和懒于思考。读书时我又率性,读好的书每每当被情节所吸引了,就跟着书转或者逛,就像森林中的小鸟,迷了森林的风景,迷了森林的空气,就在森林中任意地飞翔和嬉戏。前尘如风可能跟我不同,读书、读电影、读人物似乎都有后感和评论,并且从《前尘如风》中看来,还是拿手好戏。似技精之园丁进了花园,似航海家把舵在海洋,似老农在栽植秧苗……

《前尘如风》中的“读”占有三卷。卷五,读书与评论;卷四,影视评论、翻译作品;卷二,回忆与怀念(读人物)。

读《安娜・卡列尼娜》,前尘如风的思考更深一层。我读《安娜・卡列尼娜》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后来不再读,很多情节忘得差不多了,但其观点仍依稀可见。我在读此书时,对卡列宁没有多少好感,甚至认为他是反面人物。即使同情他,也就是所谓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当时旧制度“已经翻了个身”,但没有新制度出台。分析卡列宁的形象就从当时的社会角度出发了。可安娜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她的热情真挚同卡列宁的冷酷无情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正义感和自尊心同卡列宁的卑劣伪善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坦白善良和卡列宁的威胁、利诱、折磨、体罚等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前尘如风对安娜的解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1、“安娜的错误就在于拥有卡列宁所给予的一切后又想再拥有与渥伦斯基的爱情。”2、“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这一点没有错,但错的是任何权利都不是毫无限制的。”3、“实际上她没有真正学会爱,因而在感情上也难以走出自我矛盾的漩涡。”4、“安娜把爱情当作整个生活,沉溺其中……”

可见,前尘如风对安娜的分析比我原有的更深一层。这也因我太久未读《安娜・卡列尼娜》了,没有前尘如风的那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和新的收获。”

前尘如风对博尔赫斯的解读,如果将其理解为是《前尘如风》中最精彩的章节是无不恰当的。他从博尔赫斯的写作观和哲学观入手,通过切入腠理的剖析和精悍的论述,让人了解博尔赫斯的作品、理论和人生。

“作为作家的作家”博尔赫斯的写作观:“博尔赫斯的每一个文本,都是通过原引来自某个想象或真实的图书馆的书籍来加倍扩大的空间,进而书写完成的。”“博尔赫斯为了写作精炼,创建了一个特别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在他写作之前就假想他想写的那本书已经有人写了,这个人毫无名气,但是这本假想中的书是一本完美的书。而博尔赫斯剩下的工作就是描述、概括或者评论那假想中的那本书。”“当一双修长的手在浩如烟海的人类精华中随心所欲地索稳钩沉时,会有一束来自天庭的蓝光罩住沉思的头颅。”博尔赫斯对语言的运用:“博尔赫斯能把极其丰富的意念和诗歌魅力浓缩在通常只有几页长的篇幅里,用一种密不透风、晶莹剔透、不事雕琢和开放自由的句子传达出来且让人不感到拥挤。博尔赫斯在遣词造句上花费了很多功夫,能尽量用很经济的词汇来说明问题。”

此外,书中还用《博尔赫斯论时间与永恒》、《博尔赫斯与梦》、《博尔赫斯论书和读书》、《令人目眩的诗人博尔赫斯》等篇章来揭示其哲学观和进一步解析对读和写的态度。从而让读者从根本上认识了博尔赫斯。

《前尘如风》中的读书、读电影、读人物还用许多篇章,每篇都有他见解的独到之处,我们不妨将之当作一家之言,如果也能用来作为你平时“读”的参考,是会有得益之处的。

三、思,掀开果实的秋风。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