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播学发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9:23

传播学发展论文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1篇

乡村传播在西方社会的研究,并不是以学科的形式而出现,仅仅是对某一类研究对象的多层面研究而形成的。从上述对发展传播学基本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乡村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的对立面,是需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考量的。如何促进乡村社会(或者说传统社会)完成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可以关注的话题很多。在发展传播学的第一、第二阶段,对乡村社会内部的相关研究,一度成为发展传播学关注的一个中心命题。

例如:曾经是传播与发展的主导范式之一的“创新与扩散研究所作的大部分努力是以农民和乡村居民为目标对象的。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对此做出了努力和评估。现在,它已成为第三世界各国的大多数发展计划中的一个特色。那些计划不仅与农业有关,而且涉及健康、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②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公立大学和农业推广组织将其研究成果向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输出。这一跨国行动的主要动力是农业发展,研究主题是农业创新的扩散。学者们力图证明他们的思想“在第三世界国家农民中的扩散与发生在拥有更多媒体设施的环境(如美国和欧洲)中的扩散具有大致相同的模式,并且在扩散过程中以及用于分析这个过程的概念和模型也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③其后,在70年代早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研究,评估预期和非预期结果。并逐渐转为对环境等相关问题的关注上。

我们可以将发展传播学对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相关研究划归为早期乡村传播的研究先驱,但其背后所潜藏的理论含义和价值选择则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乡村传播学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和传播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中提出来的。其研究视角带有明显的中国化色彩。乡村传播学的研究以中国当代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为出发点,关注在这一社会现实情境中,乡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信息传播系统,以信息为核心拓展开来,在信息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命题时,乡村传播学的切入点便得日益重要起来。

在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将乡村传播学的理论界基础界定为:传播学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ActionResearch)。

传播学的兴起与西方社会当时的社会情境紧密相关。从学科发展的视野出发,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分野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促使相关的现实命题变得越来越学术化,而关注社会总体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使命和现实使命。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西方社会,对于战争中对人类本身的非理性特征的认知和运用各种手段毫无人文信念地、纯粹为了战争目的的宣传活动,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和探讨,传播学学科在这一及其现实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中凸显出现,并得益于相关社会科学的学科领域围绕信息本身,对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效果,以及对传播者与受众的相关研究而逐渐确立。

传播学的诞生既是社会现实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使然,更与人类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展的社会事件、文化事件、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乃至于经济事件的反应。它关注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各个角色的平等、权利、角色和地位。具体而言,关注传播者、受众、信息本身的内容、渠道和影响力等具体问题。其发展经历了从效果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继而到受传者中心论的不同阶段。归根结底是侧重于对社会传播系统的宏观关注。但这种宏观关注在立足于西方的传播学而言,一大部分理论是来源于长久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一部分理论则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兴起的批判学派的基本观点,因而,传播学的理论便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的特色和开放性的特征。对于中国的传播学发展而言,迫在眉睫的也是对已有的经验学派的传播学理论在中国化的语境中,进行验证并提出中国式的传播学理论来,二是对批判学派的理论则要分析社会语境和历史话语的差异,避免仅仅以概念的转化作为分析中国社会诸种特征的工具。

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的根源可以追朔到20世纪初约翰·杜威。虽然杜威所强调的问题解决、反思和科学的方法毫无疑问是行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把行动研究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在他的著作中,勒温试图让几组人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勒温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社会实际工作者(教师和其他人)与科学研究者通过集体决策和精心制作的问题解决技术来实施社会和文化变革的一种方法。”④

行动研究理论受到20世纪早期教育科学化的影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训练中的群体动力学运动(GrouPDynamicsMovement)的影响。“就像19世纪的贫困、住房、城市生活等社会问题催生了质的社会研究一样仰ebbandWebb,1932),由于战争、群际关系问题、社会重建、歧视和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冲击,要求社会科学做出反应,19世纪40年代质的研究绕了个圈子又彻底回来了。出于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实践人员的研究重获新生,而行动研究也披视为一种可靠的回应。最后还有战后美国“科尼时代”社会创建主义的课程开发活动的影响。一些战后重建主义研究者提倡并拥护在教育中采用行动研究。S.科尼(Corey,1963)是领导这场运动的旗手,他相信,因为实践工作者能够运用自己研究的成果,所以行动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提升课程实践。20世纪50年代,依托一些大型的课程开发项目,人们开始将行动研究作为一般的策略来设计课程,并解决像群际关系和歧视这一类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合作行动研究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期行动研究开始衰落,日益成为被攻击的对象。⑤行动研究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之下,有不同的研究取向(approach)。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科学行动研究(scientificactionresearch)、实践行动研究(practicalactionresearch)和批判行动研究(criticalactionresearch)。

早期的行动研究希冀以科学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研究的典型目标是:假设或预测从那些看来实施成效较好的实践中,找出一个可遵循的固定答案。实践行动研究取向主张行动研究就是教师或其他教育实践工作者,在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时,所展开的行动过程。批判行动研究取向主张行动研究是由实践工作者在社会情境中,所采取的一种自我反省的探究形式。它的目的是:改善实践工作者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加强实践者对自身工作和工作情境的理解。

无论我们把行动研究当作是一种理论还是实践,对于在社会协调发展中,如何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角色定位、权利等进行阐释,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流动群体的研究而言,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理论和研究路径,对乡村传播学而言尤其如此。

二、乡村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1.乡村传播学的界定

乡村传播学以发展中国家乡村社会及其乡村社会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传播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以信息为核心的乡村传播系统中受传者的社会身份、社会角色、个人和群体的权利的问题,借助对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渠道以及影响力的研究,解读信息时代中乡村社会的内在变迁机制、变迁趋势及其外在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作为一门学科,乡村传播学是研究乡村社会内部信息传播系统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外部信息传播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行动研究的理论和范式为基础,强调参与各方角色和地位的平等意识,其潜在的价值理念是以学术的实践和学者精神。以人人生而无选择的权利但是可以有获得平等选择机会的权利为学术理念,将学科发展不仅仅建构在宏达的理论建构上,而且注重行动模式和行动者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更将学术研究的宏观视角和社会实践的微观研究相结合,借助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变时机,以乡村传播学的学术理念融合到中国社会的整体历史发展中,这不仅仅是对特定的历史时刻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更是对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展特色的一种应有的努力。

2.乡村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乡村传播学发端于20世纪50-60年代从外部力量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各种研究。这些研究的实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相类似的行动。初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村民个体为对象的效果研究,另一类是以村落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农业推广制度模式。

但就历史发展而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处处都留下了乡村传播研究的痕迹,从民国时期的大西北开发运动、农民运动讲习所、政府提倡的新生活运动、乡村教育运动到1949年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等等,这些社会运动或是由政府提倡,由知识分子和当地官员相互配合,或是知识分子在乡村进行的单纯的改造运动,从乡村传播的视角来看,其目的都是以改造乡村社会以及乡村社会中村民的诸种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其采用的行动模式多是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模式,其背后的理念都在于希望以知识为工具,促进中国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在其他国家,如苏维埃的集体化农庄、坦桑尼亚的强制村庄化等,都是政府对农村现代化所作的努力,很显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或前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由“国家发起的极端现代化农业”所依赖的简单化、静态化、公式化的模式,斯科特认为使得乡村社会的复杂性被屏蔽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研究中简单的生产和利润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真实的农民,以及他们在社区中复杂、灵活和洽谈达成的目标。”“……导致这些系统(农业推广)失败的原因至少有四点:第一……农业规划中的现代主义者继承了许多未经检验的关于种植和耕作的假设,这些假设完全不符合当地的环境。第二,由于现代化农业规划所包含的专家评鉴的前提,实际的项目往往屈从于官员的权力和地位,以及由他们所控制的国家机构。……第三,它所关注的只是生产主义目标。第四,科学农业试验不可能处理当地某些形式的复杂关系。它倾向于忽视或轻视不能被其技术同化的农业实践。”⑥

就美国历史发展而言,对于乡村社会的关注也是以教育、改造和影响为核心的。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由于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对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关注从两个视角展开,一个视角是从社会学角度对乡村社会的关注,在美国各州农业实验站建立之后,由于政府的资助,对于乡村社会的全方位研究成为热点。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所进行的著名的杂交玉米的实验便是早期扩散研究的成功范例。随着美国乡村社会的逐渐转型,村民与市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剥离了,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出现同质化倾向,学术界对乡村社会的关注也日益转向了。

从当代社会发展而言,从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到行动研究模式,乡村传播学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成熟期。主要的转变体现在:关注乡村社会的发展,但摒弃了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传播理念;以理解和学习的视角,进入乡村社会以及与外界的相关互动过程中;注重传授双方的平等角色和地位,力图在双方互动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

由于乡村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与当代社会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科学整体对当代社会的研究思路密切相关,使得作为学科的乡村传播学的各类观点和研究流派还处在起步阶段。就中国而言,主要的研究成果还集中在:原有的农业推广机制的变革、大众媒介对农业科技政策传播的影响力、村落内部的舆论领袖的作用(包括农业经纪人、农村新的精英分子等)、农村合作组织的研究、村民大众媒介接触率研究、以及农民进城后的各种现状研究等等。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积淀性的原创性理论;缺乏本土化的实证调研工作。而原创性的理论必须建立在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因而,关注乡村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有必要从踏实而长久地从事实地调研工作。本书所进行的相关调查,便是一种努力的尝试。

三、发展传播学与乡村传播学之异同

1.相同之处

首先:研究目的相同。发展传播学发端于对二战之后以西方为中心的国家,力图借助大众媒介手段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线性理想模式。乡村传播学发端于国家和社会层面共同为促进乡村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社会运动和实践规划。

其次,二者均关注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定位。发展传播学探讨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作用,乡村传播学探讨大众媒介对乡村传播学系统与城乡之间的传播系统的作用和地位。

再次,二者均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发展传播学关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采用新的技术和规划,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实现过程。乡村传播学希冀借助信息的力量,实现传授双方的信息平等和共同权利。

2.不同之处

首先,理论基础不同。发展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研究背景为西方中心论,其基本假设是西方中心论的假设;乡村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是传播学理论和行动研究方式,其基本假设是中国学派的传播学本土化的假设,即认为乡村传播学的目的是促进和改善传受双方在信息链条中的角色和地位,实现人人获得平等的选择信息机会的权利。

其次,研究视角不同。发展传播学从发展学的视角出发,将大众媒介的力量融入到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以自上而下、有内及外以及后来的参与式发展为核心范式,希望借助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以及其他的传播模式,实现对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变过程。乡村传播学从行动研究的视角出发,将大众媒介的功能与信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角色的定位结合起来,力图化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传播沟壑,为实现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的理想沟通状态而努力实践着。

注释

1谢咏才,李红艳主编:《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2参见[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士]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与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4[美]JAMESNOLAN,JR.LINDAA.HOOVER著:《当代教师新支点丛书:教师督导与评价》,兰英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5[英]JamesMckernan著《课堂行动研究》,朱细文、苏贵民、赵南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0页。

6[美]詹姆斯.斯科特(JamesC.Scott)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改变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360页。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2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学术出版物价格的攀升和学术传播电子化发展趋势促使美国:赶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双方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涉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

[论文关键词]大学出版社大学图书馆学术传播电子出版多元化合作

尽管图书馆与出版社在学术传播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出版社和图书馆在性质上的不同,使图书馆通常仅仅被视为出版社的重要客户。几个世纪以来,商业化出版社是学术传播的主要途径。盈利和非盈利性出版社通过对原稿进行同行评议、编辑和对出版物进行市场化运作来增加其价值。最近20年,出版业不断进行整合,如今大出版公司拥有了大多数学术期刊,而学术图书馆则需要花很多钱来订阅这些期刊。大公司的垄断导致出版物价格的攀升。根据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学会(AssociationofResearchLibraries,简称ARL)的统计,ARL旗下的图书馆从1986到2005年用于期刊的费用增加了302%,而同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只增加了78%…。出版物价格增长远远高于图书馆预算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学术出版物的传播和利用,于是出现了学术传播危机(scholarlycommunicationcrisis)愈演愈烈的情况。如何解决学术传播危机,从而实现学术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呢?

1合作原因

为了应对学术传播危机,近年来,图书馆与学术界一起探讨应对的方案。其中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方案就是由学术界直接公开出版学术成果,通过开放访TI(OpenAccess,简称0A),直接跨过出版公司所造成的传播壁垒,实现最广泛的学术交流。另外一个方案则是通过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的联合,来共同应对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垄断。而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大都是以传播知识和促进学术传播为目的的非赢利性机构。这些出版社虽然出版了很多学术著作和期刊,而它们却常常由=F价格和销路的问题而没有能够被很好地利用。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术传播的发展和解决学术传播危机,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UniversityPresses,简称AAUP)和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学会将2004年定为大学出版社年,用一年的时间来突出大学出版社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很多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和大学图书馆在各领域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着双方互利的合作,这些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另一个推动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的原因是学术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学术交流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研究人员已经逐渐习惯搜索和阅读电子版的文献,而很少去翻阅印刷版的学术期刊。而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便捷、高效的新型交流模式也在悄然地渗透到学术传播中,传统的印刷出版模式受到了挑战。在期刊出版领域,电子期刊越来越多,显然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在图书出版领域,完全电子版的图书出版模式还在尝试中,特别是在电子图书销售和版权保护方面还没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于是,出版社也必须想方设法应对电子化趋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而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技术,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给出版社提供一些帮助。

对21世纪的图书馆来说,它们可以将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其收藏的学术成果的整个生存周期中,即将学术出版工作也承担起来。图书馆了解学术界的文化传统,可以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涉足出版。目前,很多人文学科的成果无法被出版,仅仅因为出版这些成果无利可图。但对学术图书馆来说,通过采用创新型的出版模式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可以矫正学术出版中不公正的情况,使学术界没有得到满足的出版需求得以实现。

2多元化合作

目前,美国大学图书馆和出版社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在AAUP的网站上列出了14个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项目嘲。尽管这些合作的领域各有不同,但都是在试图发挥图书馆的技术和服务优势与出版社的资源和出版发行优势。

由于美国各大学的图书馆与出版社的规模和发展重点差别比较大,因此在相互合作时选择的方式和合作的领域也都互不相同,呈现出多元化模式。美国大学图书馆和出版社合作的主要领域涉及以下几部分:

2.1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

目前,图书馆将印刷版图书电子化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近十年来,在将档案资料电子化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工作,电子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渐提高。2004—2005年度美国规模比较大的大学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资源的费用占购买资源总费用的76.89%。而出版社手上有很多仍掌握版权的只有印刷版的图书,将这些图书电子化,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还可以使图书在学术传播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简称UCP)与该大学的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CaliforniaDigitalLibrary,简称CDL)开展了合作,CDL可以提供UCP出版的约1500种图书的XML格式。这些书大部分只服务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社区内的读者,但其中约300种图书可以对所有人群免费。该项目同时也是图书网络出版项目的一部分,正在努力尝试实现通过网络出版新书。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种族和宗教门户网站项目的建设中,积极与出版社合作,将出版社所出版的部分与种族和宗教有关的图书电子化,供选择相关课程的学生使用嘲。普度大学出版社(PurdueUniversityPress)作为学校的一个系级单位,需要向图书馆馆长汇报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术信息的整体情况。目前,双方正致力于将出版社拥有版权的图书以PDF文件的形式列入图书馆的公共目录检索系统(OPAC系统)中,即e—scholar系统,服务普度大学社区内的读者。

2.2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出版社是美国开展合作比较早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从2000年起,在安德鲁·梅隆基金的资助下,开始对电子出版进行研究。其中影响比较大的DPubS项目,是由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Libraries)与出版社共同开发的出版平台,2006年10月DPubS2.0版,目前有关的工作还在继续中。

DPubS是一个开放源码的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学术期刊、著作、会议论文、以及其它常用的和新出现的学术交流方式等的组织、展示和传播。由于电子出版商的需求各有不同,DPubS在开发中非常注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该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展示能力,每个出版物的展示方式都可以单独设定,也可以按品牌来设定,可以展示全文,也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元数据。出版商还可以设定订阅方式、开放访问或按阅读付费(pay—per—view)等出版方式,而且可以实现与学术机构数据库的互操作。DPubS可以扩展和升级,支持各种出版环境。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国际和地区研究项目涉及到出版社和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与各个校区的国际研究项目之间的合作。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稿件都由出版社实现电子出版,所有稿件从投稿、审稿和发表都通过网络完成,正是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网络服务。出版社还采用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技术对其中一部分论文印刷出版。普度大学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出版了完全免费的网络版期刊CLCwebt,该刊主要发表比较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

2.3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

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出版社于2003年11月13日举办了编辑论坛,将康奈尔在重要学术期刊中担任编辑或管理编辑的教工组织到一起进行研讨,使图书馆和出版社能够帮助他们把学术期刊出版搞得更好。论坛讨论的问题很广,例如开放访问下的出版、成本一回收策略,以及印刷版上网的影响等。

2.4共同举办学术活动

毫无疑问,图书馆员和出版人员同样在学术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ofHawaii)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举办学术论坛、在图书馆展览出版社的出版物、针对作者举办系列讲座等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图书馆与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每年都要相聚一次,探讨学术传播中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每个月还举办一次午餐会。

2.5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

学术著作路易安娜州立大学(LouisianaStateUniversity)图书馆在1994年的第一个数字化项目就是将B、F、弗伦奇编辑的《路易安娜历史收藏集》(HiStoricalCollectionsofLouisiana)制作成了光盘,该大学的出版社则负责该套光盘的销售。其后,图书馆又陆续制作了其它的资料光盘,也是由出版社负责销售的。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NotrhCarolina)版社与图书馆合作出版了有关北卡罗来纳历史的百科全书。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关于价值的管理,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学者从战略角度、企业财务管理学家从财务角度分别对价值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站在公司理财的角度对已有的价值管理概念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价值管理的本质特征,并对于目前价值管理零散的、不系统的业绩评价及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系统完善的基于价值的信息披露体系是今后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 价值管理 企业价值观 价值信息系统 一、引 言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奠基于经典经济学价值创造原理的价值管理(VBM),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并于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地拓展和运用,涌现出了一系列有关价值管理的理论观念和实务方法(王平心,吴清华,2005)。关于价值的管理,不同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VBM是众多商业学科和商业主题的综合。从财务角度而言,VBM将创造股东价值这一目标同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模式结合了起来。从公司战略角度而言,价值创造是投资于同现存的以及潜在的竞争者都存在某种相对优势的公司的结果。从会计角度而言,VBM采纳了公司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并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了修改,最后,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而言,VBM认为评价和奖励对于引导员工的行为很重要。因而VBM系统是由一套旨在鼓励员工为股东价值而设计的评价和激励系统构成的(约翰·D·马丁等,2000)。本文将站在公司理财的角度对已有的价值管理概念进行简单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价值管理的本质特征,对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分析 我们知道严谨、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理论源于Miller与Modigliani两教授在1958年所提出的MM无公司税资本结构模型。MM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企业价值进行观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种企业价值评价模式。由于评价企业价值的具体方法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主要包括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和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四类。 (一)基于价值派(pie model)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负债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之和。即FV=B S式中:FV表示企业价值;B表示公司债市场价值;S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由于公司债价格虽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但其市场价值总是有一个中心支撑线,即公司债的票面值。而股票价格及其波动却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在此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达到了协调和统一。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将人们的视线由企业自身引到了证券市场上,将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突出了债务资本投资者与股权资本投资者在整个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经济金融化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企业价值观没有告诉投资者企业价值的真正的源泉究竟在哪里。因此,按照这种企业价值观进行价值管理,投资者在关注证券市场的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着企业自身的各种变化。 (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观 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该模型建立在持续经营和资产可以被循环用于创造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基础上。折现现金流量模型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价值的性质,即企业价值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索偿权的大小。它的理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5篇

关键词:变异学;传播学;本土化;中国学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04-04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自20世纪70年代被正式引入中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传播学是否需要本土化、中国化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作为“舶来品”的传播学,如何能够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真正扎根土壤,进而茁壮成长,形成传播学领域的中国学派,是学界专家和学者长期以来努力思考的问题。

传播学(Communication Study)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一批先行者如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卡尔・霍夫兰(Karl. I. Hovland)、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等人的研究推动下,获得了飞跃发展,并很快传到了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因历史原因,该学科一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正式落户,其标志为上海复旦大学的郑北渭教授在其负责主编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研究资料》第1期上发表了《公共传播》一文。同年10月,时任日本新闻学会会长的东京大学内川芳美教授来华访问,为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新闻学师生及研究者做了以日本公共传播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这是第一位国外学者在国内讲授传播学,也为日后中国与国外传播学者之间的密切交流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传播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格局逐见雏形。1980年1月,《人民日报》副主编安岗赴夏威夷参加由美国东西方中心举办的亚太地区传播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学术报告,成为了第一位“走出去”的中国传播学者。1982年4月至5月间,有着“传播学奠基人”之称的美国传播学大师韦尔伯・施拉姆受邀访华,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新闻研究机构和大学新闻系开设学术讲座,这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者与西方传播学者之间的第一次直接对话[1],从此打开了中国传播学者与西方学者之间的交流大门。传播学发展至今,双向交流与访学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这种交流常态在促进中国传播学者对西方传播学理论了解、引入、介绍、阐释的同时,也激发了学者们对于传播学是否应该本土化、中国化的思考。

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又被称为“传播学中国化”、“中国传播学”、“华夏传播学”等,是通过整理和归纳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传播现象与事件,提炼总结出中国本土的传播观念和思想,再将其与西方传播理论有效整合,建立起适合中国的传播理论构架,最终发展为集中西方传播精华于一体的中国传播学[2],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搜寻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传播现象与实践,在归纳总结中国传播智慧和精髓的同时,重新思考西方的传播学理论,使之为自己的传播实践所用,从而建立起中国本土的传播理论框架;二是着眼于中国国情,把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传播学实践中,以西方传播学理论来回应中国传播学遇到的本土问题。二者构成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两个面,相辅相成,互相关联和影响。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这一提法,最早是由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教授在1978年提出的,他认为中国传播学者在学习和实验西方的传播理论之外,更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从中国的历史中寻找到许多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播学的领域[3]。为了践行推广这一学术理念,余也鲁教授和台湾政治大学的徐佳士教授等学者一起奔波于,主持召开传播学会议,推动了大陆传播学界在认识、了解传播学的同时,引发对本土化的思考。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确认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传播学研究16字方针:“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4],这是大陆学者首次提出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传播学,指明了传播学在中国需进行本土化发展的方向。1986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更是再次明确了传播学研究的任务,即从中国的传播实践出发,逐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与方法。此后,本土化、中国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连续数届会议都以此问题作为议题,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股传播学本土化的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两种研究路径的并肩齐驱而达到高潮,被很多学者认定是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努力的方向。发展至今,虽然传播学研究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但是学术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本土的传播资源与智慧,仍然以西方传播学理论尝试解决中国问题为主,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面对这一问题,“本土化”在当今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且呼声很高,有学者认为其可以作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的出路。如陈月明在其发表的《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一文中就指出了要改变中国传播学缺乏创见性成果这一窘境,使传播学在中国获得创新性发展,本土化研究是必然途径[5]。

当起源于美国的传播学传入中国时,这两类异质文明在碰撞及交汇互动的过程中,无论是传播还是接受,或者是彼此影响的同时都产生异质性因子而发生一种变异。如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乌尔里希・韦斯坦因在其《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Survey and Introduction)一书中就曾指出,影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是直接的借出或借入,直接逐字仿造的例子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为创造性的改变[9]。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佛教中国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变异案例。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印、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经历了长期的碰撞和交流互动,并在这种碰撞互动过程中产生了变异,最终在坚持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交流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不同于印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其实,在传播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变异因子,但是由于国内的传播学者们有的只注重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拿来”,有的则只关注到要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并没有注意到跨文明间的变异现象。

比如,传播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引入中国时,就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分别提出了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以及以中国传播实践为出发点来建设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中国本土的传播实践和传播现象来指导、发展从美国传进来的传播学理论,本身就是两种意识形态和异质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汇,虽然大多数学者们都看到了碰撞和交汇,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探究、发现其交汇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至于发展到现在,传播学是否需要本土化、中国化仍然只是一个争论的焦点,而不是落于实处的探索。

所以,从变异的视角重新认识美国传播学的传入,有利于中国学者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来正确对待异质文化的引入,并从自身的文化规则出发,重视异质文化在交汇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因子,对外来的传播学进行“他国化”改造,从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传播学。

“他国化”理论是笔者在变异学大背景下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一条既具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路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或理论等作品在传播到其他国家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经过文化的译介、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过滤、接受或阐发之后,发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变异”[10]。这种更深层次的变异主要体现在:作品本身所体现的传播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在作品通过“旅行”抵达他国后就已经被他国同化,文化规则和话语逐渐向他国转变,从而成为他国文化和作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文化规则和话语的转变是“他国化”的最重要特征。将“他国化”理论运用到传播学学科的发展中,是从变异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播学的重要途径。

如,产生于美国的传播学学科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两国分属于两大文明圈,在文化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语言系统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异质性因素,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变异现象。传播学学科著作和理论在译介、过滤和接受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地发生语言、形象及文本等方面的变异,这些变异现象从表面上看起来会被理所当然地理解为是误读、误译、作品流传过程中的过滤、改造等,但里面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当西方传播学著作的变异在中国达到一种文化规则的根本性改变时,就不是误读、误译、作品流传过程中的过滤和改造了,而是传播学在中国的“他国化”,针对其在中国的传播,这里可以称为传播学的“中国化”,即传播国――西方的文化规则被接受国――中国所同化了,从而实现传播学在中国的融合发展。所以,“他国化”既是中国传播学科发展的途径,也是发展的目标。

而就目前传播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的传播学距离“他国化”为特征的融合发展这一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国内的传播学理论多属“拿来主义”范畴,并未能真正地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历史传播智慧、实践接轨,形成能够适应在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学科。尽管国内传播学研究者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效果仍不佳,缺乏原创性和理论深度。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大量先人总结的传播观点和现象,韦尔伯・施拉姆就曾称赞过中国文化的丰富资源,他指出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深邃的艺术传统以及博大精深的智慧,值得西方人在实验或科学研究方面借鉴[11]。面对这种发展瓶颈,笔者认为作为“舶来品”的传播学,其理论不能一味西化,也不能排斥西方;不能全盘复古,但也不能完全抛弃中国古代的传播观点和现象,应该因地制宜,借鉴“佛教中国化”以及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经验,在坚持本国文化及先人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文化规则和话语出发,对外来的传播学文化及理论观念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和改造,使外来文化和理论观念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在根本上解决传播学“失语”的现状,达到“他国化”,最终实现传播学在中国的融合发展。

五、结 语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武术;武术传播;武术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G 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4-0301-04 文献标志码: A

武术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武术的传播力。本研究将在梳理武术传播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述评2008—2011年的武术传播研究进展,对其作出整体分析与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1 武术传播研究历程概述

尽管武术传播伴随武术的发生与发展自古已然,但学界真正开始对武术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却是近些年的事情。2000年,邱丕相等首次提出“武术传播学”可作为武术学科的分支。2006年《武术传播引论》的出版,开辟并确立了武术研究的新领域。此后,“武术传播”成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6个研究分支之一,上海体育学院也分别于2006年和2013年开始招收该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方向也获武术首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首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以“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中国武术与和谐世界”为主题,加快了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进程。2008年《中国武术传播论》的出版进一步提高了“武术传播”研究的影响力。2010年,以“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为主题的“第10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2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上海召开,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同完成了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中国武术研究·国际传播卷》,对于推动武术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武术传播研究进展与述评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及武术国际传播等方面,以下笔者将从这4个方面分别述评。

2.1 武术传播者研究

凡是直接传播武术或是对传播武术具有指导和管理作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武术传播者[1]。武术传播者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在整个武术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按照传播者是否从属于组织,可将其划分为个人传播者和组织传播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馆校、武术社团、镖局等组织传播者方面,对个人传播者和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武术协会等组织传播者的研究较少。

对于武术馆校和武术社团的研究主要体现了3大特征:一是出现了一批博、硕士学位论文,如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民办武术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优秀武术馆校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武术馆校师生对中国武术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从现代社团发展的趋势探讨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等。二是研究的地域性较强,主要集中在山东、安徽、北京等地。如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武术馆校生源现状调查与研究》《安徽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研究》《安徽省民办武术馆校的发展现状研究》《北京市民间武术社团组织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及期刊论文《山东省武术馆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是研究大多从现状和对策的角度出发,如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和谐管理对策的研究》,以及期刊论文《山西民间武术社团现状分析》《我国民办武术馆校办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进一步研究应注意以下4方面:一是扩大研究地域的覆盖面,加强对于上海、河北、河南、广东等更多省份武术馆校和武术社团的研究;二是进一步细化研究地域,加强对于沧州、佛山、温县、郓城等武术之乡的武术馆校与武术社团的研究;三是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宏观规律与对策,指导更广范围武术馆校和社团的发展;四是研究视角不应仅限于现状与对策,而要多角度展开,如已有研究中的“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社团文化研究”[2]便是较好的例子,其从清末民初武术社团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以组织文化理论为依托,揭示清末民初这一特殊时期武术社团文化的本质内涵,可为当前武术社团的发展及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对于镖局的研究,主要是对华北“同兴公”镖局的产生[3]、发展、壮大[4]、衰亡[5]的历史归因及历史评价[6]的系列研究。镖局出现在明末,兴盛于清朝,历史寿命长达500余年。镖局的一系列活动,比如“亮镖”“走镖”、镖局内镖师之间的切磋交流等,对武术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有效“推动了民间武术的传承,促进了武术的交流和创新,弘扬了中华武术的武德”[7]。研究镖局,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武术传播史,对当代武术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今后研究应注意从镖局形成的根源、发展的动力、衰亡的缘由,以及运作机制和对武术传承与传播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探寻其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于组织传播者,未来还应重点研究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武术协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等历史发展、社会价值、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内容,当前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加强这方面研究对当前及未来武术的国内外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个人传播者的已有文献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贡献与启示方面,如硕士学位论文《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与启示》。进一步研究应在关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代表性武术影星的同时,注重对杨澄甫、孙禄堂等代表性武术宗师的多方面研究,并从中提炼武术影星和武术宗师们推动武术传承与传播的有益经验与策略,为打造当代武术传承与传播的代言人,更好地发挥武术明星与名家的作用服务。

2.2 武术传播内容研究

武术传播内容是武术传播的主体部分,可分为武术技术传播和武术文化传播2个大的方面。当前对武术传播内容研究较多的是武术教育及武术影视领域。关于武术教育,康戈武等研究指出当前武术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武术的防身功能被淡化[8]。王增平通过调查指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主要以技术为主,理论教学内容不足[9]。陶志超对上海市10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指出:上海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主要强调技术教学,忽视理论课教学;教师忽略对套路动作中招式攻防含义的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未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以技能为主的单一教学评价模式过于片面[10]。可见,当前武术教育领域的武术传播内容偏重武术技术,尤其是武术套路,对武术文化的关注度不够;但正如学者所言,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1]。未来武术教育的传播内容应以文化为核心,树立“文化第一是中国武术传播的终极目的”[12]的教育理念。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武术教育的瓶颈问题是教学内容,它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武术教育的研究重点,而且在当前定性研究占主导的情况下,相关量化研究将是武术学者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式。

在武术影视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其传播内容过于偏重技术,从而造成了对文化的忽视。以武林大会为例,其触发了武术传播质的飞跃,使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进入了主流电视媒体,但是,武林大会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却并不理想。有学者通过分析“武林大会”认为:不同传播者有不同的把关角度,但均应以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电视传播的武术内容应反映武术全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武”交汇融合[13]。事实上,武术电视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存在“二律悖论”,在传播过程中要讲求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14];但是,针对二律悖论,如何在高雅与通俗之间把握好“度”,凸显出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并赢得良好收视率,从而实现武术传播与影视发展的共赢,是当前及未来武术影视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武术传播内容是武术传播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其贯穿于每一条传播途径,内容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武术传播的质量;因此,今后的武术传播内容研究有必要细化到每一条传播途径,在以文化传承传播为核心目的的前提下,依据不同传播途径的特性确定具体传播内容,并在此“个性”的基础上,提炼“共性”,以服务于宏观工作实践。

2.3 武术传播途径研究

武术传播途径是武术传播者传播武术内容给受众的渠道、路径。具体而言,现在较为常用的渠道有网络、影视、教育、赛事、杂志、舞台等。当前研究较多的是网络、影视、教育与赛事。关于武术网络传播,研究认为它可以“加快武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武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弘扬武术文化,促进武术与国际接轨、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契机,但网络传播对武术的发展同样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如武术暴力、色情,网络武侠游戏成瘾,网络传播中的武术知识产权问题等”[15];而且,从总体来看,当前的武术网站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武术资料重复多、实质性资料少,武术视频缺乏质和量”[16],“内容贫乏、缺少特色,更新迟缓、信息陈旧,外文版本有待加强,高校网站亟待发展”[17]等,建议“提高对网站传播的认识,加强武术网站建设增加投入,给予政策倾向支持”[18],“建造富有个性化、高质量的武术网站,逐步提高武术网站的知名度,诚信传播武术信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建立和完善武术网站自律机制,加快武术网络人才的培养”[19]。可见,武术网络传播研究大都是从网络整体的角度进行的,对单个武术网站和单一传播形式(如论坛、贴吧、博客、空间等)的具体分析极少,在时效性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下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

影视作为现阶段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几十年来不断掀起习练武术的热潮,实现了与武术发展的共赢,但是,武术影视对武术运动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有学者认为:武术影视孕育了武术运动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影视武术,促进了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并有效扩大了武术人口,促进了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可是武术影视中电脑数码特技的过度应用,使武术变得更加神秘化、虚幻化,对武术及武术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误读,部分武术影视所宣扬的“影像暴力”对观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建议进一步加强武术影视对武术运动宣传、推广的力度,充分发挥武术影视的优势,促进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加强影视武术及其文化的研究,大力培养影视、武术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利用武术影视产生的经济需求和产业链效应,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控制好拍摄、制作过程中数码特技的应用程度,并处理好其中“影像暴力”的消极影响;加强武术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20]。总之,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1]。如何实现以上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武术教育传播途径的研究,重点是武术传播内容,此外,武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功能价值、考评标准、师资队伍等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尤以方法手段的研究较多。比如,有学者指出“自主学练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能够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22]。有学者认为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所拥有的直观性、高效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对信息容纳的兼容性以及全面性特征,为教学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更好地拓展武术教学的空间和范围[23]。其实,各种方法手段只要用得其地、用得其时,均有可能发挥较好效果;因此,关于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若能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也许更有实践价值。

关于武术赛事的研究,需要进行个案分析与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当前研究主要对“功夫王”赛事、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世界传统武术节进行了个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后续研究应继续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武术赛事加强针对性分析,与国外发展较好的同类赛事项目作比较,提炼赛事发展规律与经验,不断从传播内容、传播模式、赛制规则、推广宣传等更多方面加强研究,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武术赛事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打造品牌赛事服务。此外,武术杂志传播研究和武术舞台传播研究较少涉及,但它们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却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将来同样需要加强研究。

2.4 武术国际传播研究

武术国际传播是近些年学界的研究热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在2010年以“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为主题举办的“第10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2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尤其显现出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之热。虞定海等对会议论文作了综述,认为:针对当前武术国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奥运会之外的其他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平衡竞技武术套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为武术进入奥运会作好准备;应努力实现武术跨国现代远程教育,提升武术对外教学质量;应大胆突破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以武术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武术的长远发展[24]。由会议中的一些主要论文和易功夫网对一些武术专家的专访集结成的《中国武术研究·国际传播卷》开辟了武术乃至体育领域刊物出版的新形式,集中反映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进展,对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此次会议之外,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同样颇丰。学者们认为,近年来,武术国际传播虽然成效显著,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武术的竞赛内容、规则不够全面、科学;传播过程中对传播内容的阐释不足,宣传上的误导致使理解上的偏差[25];传播者数量少、观念陈旧;武术技术内容过于庞杂[26];普及程度不均衡;推广路径单一、速度缓慢;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协调,前者不能完整呈现中国武术的内涵;武术发展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武术理论体系不完善;武术发展受到文化差异的障碍,存在自我中心主义[27];武术传承固守不变的理论支撑和思想[28];武术术语翻译不规范,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空白问题[29]等。鉴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从文化的角度,有学者指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融合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而且其传播圆心不一定要完全在国内,而应该是多元的,海外的传播之源可能会成为推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30];从路径的角度,虞定海等认为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重要的武术国际传播路径,并提出融合性段位制、依托型培训、松散型普及等3种推广模式[31];从效果评价的角度,黄强等倡导积极构建武术国际传播的绩效评估框架体系[32],并作出了初步研究;从翻译的角度,杜亚芳提出零翻译的策略,认为零翻译理论对于武术术语翻译,尤其是其中的文化空缺词翻译有着指导意义[33]。

总体来看,学界对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为当前的武术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参考;但是在很多领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如武术术语的翻译问题、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问题、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安全问题、武术国际传播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武术教育的本土化问题等。

3 武术传播研究的整体述评与展望

2008—2011年的武术传播研究进展较大,许多成果填补了前期研究的空白,也深化了武术研究的深度,拓展了武术研究的广度,开阔了武术发展的维度,助推了武术国内外传播的进程。其中,“第10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2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的召开及其论文集以及《中国武术传播论》的出版是本阶段武术传播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但是,从以上的述评中也可看到,武术传播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近几年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不够,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国际传播、武术网络传播等方面。但即使在武术网络传播这样研究相对集中的领域,也仍有研究未涉及或涉及较浅的方面,而对于武术传播过程的阐释、武术传播对象、武术传播效果、武术传播环境等领域的专门研究成果同样不够丰硕,对武术传播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涉及较少。

鉴于此,总体而言,今后武术传播研究的主要方向为:1)加强武术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基本概念、传播模式等基础内容;2)拓展关注广度,加大研究深度,如对武术传播途径全面而深入研究,对单一拳种流派传播规律、策略的研究,对不同拳种流派之间、武术与国外武技之间的比较研究,对武术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传播过程的阐释的研究等;3)借鉴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创新武术传播研究的方法理论;4)树立大武术观,注重标准化研究,为武术传播提供持久动力;5)积极转化研究成果,指导武术传播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9.

[2]林小美,厉月姣.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社团文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134-139.

[3]吉灿忠,邱丕相.华北“同兴公”镖局产生的历史归因[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6):5-8.

[4]吉灿忠,邱丕相.“同兴公”镖局发展、壮大的历史归因[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8):5-8.

[5]吉灿忠,邱丕相.华北“同兴公”镖局衰亡的历史归因[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9):1-4.

[6]吉灿忠,邱丕相.对华北“同兴公”镖局的历史评价[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10):1-4.

[7]刘东波,马振东,周春太.镖局的生存空间与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31.

[8]康戈武,洪浩.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

[9]王增平.山东省高校体教专业开展武术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10]陶志超.上海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1]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12]王岗.中国武术传播的终极目的:文化第一[J].搏击:武术科学,2009(6):扉页.

[13]郎勇春,张文涛,李伟艳.论电视媒体与武术传播:以“武林大会”为例[J].体育学刊,2009,16(2):101.

[14]郭玉成.“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1.

[15]梁斌.网络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5):9-10.

[16]胡红,杨帆.武术传播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42.

[17]王鼎.我国武术网站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6):16-17.

[18]胡红,杨帆.武术传播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42.

[19]梁斌.网络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5):9-10.

[20]张振中.武术影视对我国武术运动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0:Ⅰ.

[21]郭玉成.武术商业化传播的文化定位[J].搏击:武术科学,2008,5(2):1.

[22]刘鹏.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自主学练法”的教学实验[J].体育学刊,2008(4):65-67.

[23]田秀霞.河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4]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11(2):82.

[25]董伟.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39.

[26]李英杰,刘雅媚.新时期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理论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14-515.

[27]张茂于.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9):32-33.

[28]朱晓平.中国武术“传播的缺失”与“传承的固守”:以传播学的视角探析武术进奥运失败原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126.

[29]郝红红.武术术语的特征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146.

[30]郭玉成.《功夫熊猫》对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8,5(7):1.

[31]虞定海,张茂林.基于孔子学院的武术推广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1):83-86.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7篇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领域一大研究部类/范畴的媒介分析,正清楚地凸现出现实意义。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梳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主要通过对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并对两本近年来出版的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来从论文和著作这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大陆传播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的研究成果,透视其概况及特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本文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

Abstract

Atpresent,aswavesof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surgeforwardthroughouttheword,mediaanalysisasanimportantcategoryofcommunicationresearchisdemonstratingitssignificance.Worldwide,usesandimpactof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havebecomeahottopicfordiscussion,thuspushingforwardresearchinthewholeareaofmediaanalysis,attractingmuchacademicattentiontothearea.InthemainlandofChina,mediaanalysishasalsoreceivedalotofattention.Inrecentyears,scholarsinthemainlandofChinahaveexploredmanyissuesinthearea,resultinginmanypublications.Thispaperattemptstomakeasurveyoftheirresearchachievementsand,onthebasisofthat,analyzethefeaturesoftheseachievements.Owingtothelimitationoftimeandtolimitedmaterialsavailable,thewritercannotpossiblymakeathoroughlycomprehensivestudyofall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Therefore,thewriterchoosestocarryoutthestudymainlythroughacontentanalysisofthearticlespublishedinfour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inthecountryfrom1996to2000,asimilaranalysisofthepaperssubmittedtoseveral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nferencessince1995,andadiscussionoftworecentbooksonmediaanalysis.Asthewriter’sknowledgeofandreadingintheliteratureofthisareaofresearchareverylimited,andthematerialsavailablearealsoverylimited,thispaperisboundtohavesomelimitations.Omissionsmayalsobeunavoidable,butcertainlynotintentional.Thewriteroffersthispaperjustinthehopeofinvitingmorecomprehensivestudiesof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inthemainlandofChina.

KeyWords:mediaanalysis;newinformation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Innis)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年份*总篇数⑴*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502;4%

1997年467;15.22%

1998年498;16.33%

1999年508;16%

2000年5114;27.45%

总计:246共计:39;15.85%

《新闻大学》(季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045;4.81%

1997年1175;4.27%

1998年1174;3.42%

1999年1088;7.41%

2000年11913;10.92

总计:565共计:35;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1419;16.67%

1997年1119;8.11%

1998年9913;13.13%

1999年10321;20.39%

2000年9726;26.80%

总计:524共计:88;平均比例:16.79%

《新闻记者》(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2986;2.01%

1997年3427;2.05%

1998年3397;2.06%

1999年37419;5.08%

2000年42731;7.26%

总计:1780共计:70;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

I.3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page_break]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onthe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

II.2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Benedetti和Nancy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Books出版社发表了W.Terrence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BlackRose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⑷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出处同上,第233页。

⑻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⑽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

⑾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

⑿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16-18页。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8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24-4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以传播生态视域切人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一二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

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

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人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其二,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摒弃了单纯的传播生态理论研究因缺乏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科技话语过多而掩盖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使理论出现失衡等弊病,更注重结合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

传播学发展论文第9篇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独立,还是一个二级学科。没有独立,说明它还稚嫩,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最不凑巧的是,在它还十分稚嫩的时候,碰上新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时期。本文将对传播学教育的若干问题与学科的发展作一阐述。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

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