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镇妇产科医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3:45

乡镇妇产科医生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1篇

关键词 住院分娩 现状 对策

孕产妇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虽然庆城县住院分娩率在逐年提高,但提高速度缓慢,家庭分娩仍然是造成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调查分析研究,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确保母子平安,是妇幼卫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现 状

2005年全县塬区乡(镇)驿马、白马、熊家庙、赤城等乡(镇)住院分娩率为4 9.5%;川区公路沿线乡(镇)玄马、卅铺、马岭住院分娩率为7 0.4%;山区乡(镇)葛崾岘、翟家河、蔡家庙、高楼、南庄、安家寺、桐川、太白梁、冰淋岔、土桥、蔡口集住院分娩率为3 0%;庆城镇(县城所在地)住院分娩率为8 0.6%。

分 析

①统计数据(附表《庆城县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调查表》)显示,庆城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川区公路沿线乡(镇)(长庆油区)、塬区各乡(镇)、山区各乡(镇)。 ②庆城县农村经济状况(根据县统计局有关数据资料)农民收入由高到低依次为川区公路沿线(长庆油田)各乡(镇)、山区各乡(镇)。 ③庆城县农村交通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塬区各乡(镇),川区公路沿线(长庆油田)各乡(镇),山区各乡(镇)。④庆城县农村医疗条件,乡(镇)卫生院产科接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塬区各乡(镇),川区公路沿线(长庆油田)各乡(镇),山区各乡(镇)。⑤庆城县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妇女受教育程度和保健意识,由高到低依次为:塬区各乡(镇),川区各乡(镇),山区各乡(镇)。

结 果

经调查分析,庆城县住院分娩率与农民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文化素质、医疗条件及产科能力、保健意识成正比例关系。县妇幼保健站对每乡(镇)抽查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入户调查5名家庭分娩的产妇。结果显示:不选择家庭分娩的主要原因为:①家庭经济困难,承担不起住院费用;②农村交通不便或距医院路途遥远;③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低,分娩得不到重视;④思想观念陈旧,受传统习惯影响,不愿意到医院住院分娩;⑤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整体文化素质差,保健意识淡漠;⑥计划外怀孕,为逃避计划生育部门的检查,躲藏在家中,不到医院住院分娩;⑦乡(镇)卫生院无住院分娩条件,到县城路途太远[目前金县1 9个乡(镇)卫生院,其中有8个卫生院无妇产科大夫或助产士,有7个乡镇卫生院产科设备、房屋不达标]。⑧三级保健网络不够健全,女村医少,服务不到位。全县1 8 3个行政村,仅有6 1名女村医,有些还未进所工作。⑨宣教工作不扎实,孕产妇不了解家庭分娩的危险性。⑩村医不积极动员住院分娩,而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上门进行家庭接生。

对 策

①加大宣传力度,妇联组织、卫生部门要联合检查督导乡、村两级宣教效果,迅速提高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使广大妇女充分认识住院分娩的优越性和家庭分娩的危险性。要求乡、村两级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板报等媒介和农村集日上街咨询,散发宣传单、宣传册,采取以孕产妇为对象、家庭为场所、一对一的宣教方式,大力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和积极动员住院分娩。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偿动员住院分娩的方式,动员每例孕产妇,接生医院给于动员者奖10~20元。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孕产妇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和动员住院分娩的管理。把住院分娩纳入各乡(镇)妇联工作与妇幼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以提高住院分娩率、达到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的目的。③县政府人事部门要调整妇产科人员,解决城挤乡缺的问题,卫生部门要适当高速设备资源,加强人员培训,使各乡(镇)卫生院产科达标,从而提高产科接生能力及危重急症抢救能力。④积极实施降消项目和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开展住院分娩贫困救助工作,为农村孕产妇和贫困孕产妇报销住院医疗费,解决农民住院分娩的后顾之忧。⑤建立住院分娩绿色通道,各医院及妇幼保健站公布值班电话,及时派车接送孕产妇(收费按国家标准,不乱收费),解决交通困难的问题。⑥加强三级保健网络,使每村都有一名女村医承担妇幼保健工作,积极转变村级接生员的职能,使她们成为住院分娩的宣传员和动员者,提高村级保健人员的待遇,实行有偿护送住院分娩,限制村医在村所或家庭接生。⑦积极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家庭成员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妇女地位,使妇女在怀孕及分娩时都能得到重视,使家人能够积极地送往医院分娩。

参考文献

1 刘筱娴,主编.妇幼生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2篇

我区是省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区(县)之一,境内有21个少数民族,区内辖8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少数民族乡镇5个),81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年全区总人口为22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3.4万人,女性人口108607人;全区产妇1669人,活产1681人,0—7岁儿童常驻13758人,流动儿童3042人。现有区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4所,其中:有中心卫生院4所(2所中心卫生院各设有1所分院)。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68人,其中,卫生防保专职人员34人。有村卫生站81所,村医103人。持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19家;有20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规范化接种门诊5家,合格接种门诊15家)。

村卫生站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所辖范围内妇女儿童健康保健和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乡镇卫生院承担所辖范围内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任务;区妇幼保健院和区疾控中心负责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信息反馈、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同时,区妇幼保健院承担区镇辖区范围内妇女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任务。

二、开展“两纲”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妇女儿童的健康指标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为确保两纲目标的顺利实现,分别启动“降消”、“乙肝”、“脊灰、麻诊”强化免疫、“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工作,并成立了相对应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妇联、财政、计委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区妇幼、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和卫生系统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对各乡镇医疗机构两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督导和检查。同时区卫生局将《两纲》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奖惩兑现。

(二)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办公条件,年以来,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全区15个乡镇卫生院(含2个分院)进行了改扩建或新建改造升级,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区妇幼保健机构1个,医院迁建工作正在进行,通过一系列项目改造建设及医疗设备配备,大大提高了区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二是

为适应新时期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需要,我区于年初成立区疾控中心,年底,区卫生局经过考核和调研,形成了市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通知》(仁卫[]50号),从年起将各乡镇卫生院兼职防保人员确定为专职人员并实行年薪制,对防保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管理考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方方面面的严格考察,把各乡镇卫生院年富力强、基础素质较好、专业知识较精、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调整为专职防保人员。现专职从事防保工作的34名乡镇防保人员绝大多数符合年龄35岁以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经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专业培训和经常性的技术指导,他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为推动“两纲”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一是区、乡各级医疗机构常年坚持利用各种会议,及墙报、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制作以“降消”、“乙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脊灰、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宣传专栏等进行“两纲”宣传;二是实行区包乡、乡包村、村社包农户,一级包一级的宣传网络进行“两纲”宣传,由区保健院对乡(镇)妇女干部进行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领导干部、村社干部及村妇女干部、村医专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村社干部、妇女主任、村医负责对本村社内的每一个家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各乡(镇)防保健人员常年下村入户对每一个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三是印制《孕产妇保健手册》、《给孕产妇的二封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宣传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30000余份,发放免疫规划、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妇女儿童保健宣传单6万余份。年至今每年受健康教育均达11000人次,孕产妇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四是以“项目”工作为契机,强化“两纲”宣传,年、年对大龙潭乡、总发乡和平地镇共4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年农村妇女增补叶酸2041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两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我区两纲工作及妇幼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加强产儿科及项目工作人员培训。每年区保健院、区疾控都要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产儿科人员进行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2-3次。培训内容为:培训的目的、要求、方法、人员交流与咨询技巧;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与方法、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的识别与处理;产科失血休克的急救与转诊;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诊断、处理;高危筛查、羊水栓塞、妊高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产儿科适宜技术。年参加培训人次为166人,并发放“三基”题库300册。从2007年起每年对乡级妇幼专干每年进行4次培训,每次为期4天共计8天,每次培训后都进行考核和总结。年起乡级妇幼医生分期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为期2个月免费轮修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从事产儿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持率达100%,使全区的产儿科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保障了全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组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扩大免疫规划、脊灰、麻疹强化免疫等项目工作培训28轮次,培训1023人次。

(五)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

1、加强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转诊顺畅、上下协作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各级医疗机构抓住灾后重建项目的契机,新建业务用房的同时,改造规范的产房布局,配置必要的检查、治疗设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年我区正式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和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年启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新建区医院在建中,新建区妇幼保健院已竣工准备搬家,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保持“爱婴医院”称号,大田医院于年积极争创并保持“爱婴卫生院”称号,为孕产妇系统保健和住院分娩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区妇幼保健院和区医院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对孕产妇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履行好对基层产、儿科医生的指导、培训职责,做好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接收转诊工作。全区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的“绿色通道”,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2、抓好抓实两个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了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及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孕产妇的急救转诊等。儿童系统管理方面,着重加强了儿童的健康体检,体弱儿的筛查与管理,3岁以内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管理与防治,儿童计划免疫。区保健院每年对城镇托幼机构入院儿童进行体检,入托体检率达到98%,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禁止入托入幼。

3、严格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努力提高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严格执行《区贫困孕产妇救助管理办法》、《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贫困孕产妇的救助政策。年底,救助农村贫困孕产妇395人,实施农村住院分娩补助1931人;医疗机构对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区保健院长年免费接送孕产妇,从而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控制和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4、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辖区内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全面提高工作质量。针对我区特殊的区域位置,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及近几年,我区孕产妇死亡均发生在流动人口中的的情况,我们将流动孕产妇纳入常住孕产妇同等的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流入孕产妇的情况,按程序和要求开展产前检查,重点要加大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力度,动员她们实行住院分娩,努力杜绝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提高我区整体的工作质量。

5、强化艾滋、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认真开展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切实落实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联防联控机制和“四免一关怀”政策,使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截止年底全区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303例,当年报告61例,均按要求纳入规范管理和治疗。二是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途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贯彻实施《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方案》,对感染艾滋病的育龄妇女和孕产妇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人文关怀,年监测管理艾滋病感染孕妇1例,按《方案》要求及时进行阻断和规范治疗,现母婴均健康,婴儿产后42天检测HIV阴性。

6、认真实施预防接种和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0年来,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十一五末,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570.91/10万,较十五末下降了28.2%。

(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目标管理

一是由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工作督导组,分别分片区,分组对全区1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检查指导,每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均进行了4次以上的检查督导,个别乡(镇)还进行了5-6次检查督导,检查中对各单位存在的不足,现场制作了督导意见书,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二是区卫生局每年将妇幼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区保健院、区疾控中心负责目标任务的检查指导,年终组织人员按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绩效奖励工资直接挂钩。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使区的两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年以来我区在“三网”监测工作中成绩突出,年年获全省三等奖。、无孕产妇死亡,妇幼卫生工作全市排名第一。

(七)认真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卫生意识的逐步提高,村民通过自筹自建了一定数量的水冲式厕所。我区爱卫办年开始争取省、市资金在平地镇迤沙拉村、总发乡立新村、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平地镇平地村实施CES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共计800口。我区能源办自年起争取农村沼气项目共建沼气池18665口,到年底全区建有卫生厕所24859户,占农村总户数37311户的76.28%,而市级规划年目标为卫生厕所普及率75%,我区超过1.28个百分点。

三、“两纲”指标完成情况

(一)年-年卫生系统“两纲”指标完成情况: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由于实行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医学保健工作开展较难,保持更难;

(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动态指标,由于本区基数较小,只要死1个就超标,要保持不容易。

五、下步工作打算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3篇

关键词:乡镇医院;母婴保健工作;围产期;对策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wnship hospital perinatal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and mak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e study in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3 in township hospital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ou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ideas lagging behind, lack of health care knowledge, insufficient efforts i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constru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management, one-sid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 Results: through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strengthening the township hospita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gree of perina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 Conclusion: the township hospitals increased attention of perina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promote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behavior, reduce and prevent mother-to-child disorders play a role.

Keywords : the township hospi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Perinatal; 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城乡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孕产妇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在同期的资料显示中,乡镇孕产妇的死亡率要明显高于城市的孕产妇死亡率,由此可见乡镇孕妇的保健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死亡中的孕产妇中,有85%左右的孕产妇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而要避免这些的发生,降低乡镇围产期孕妇死亡率,做好相关乡镇围产期孕妇的保健工作将显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对乡镇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效果比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1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难点

1.1传统观念和思想严重落后

通过调查显示,在乡镇中,有近95%围产期孕妇为了知道婴儿的性别都会在怀孕期间去做B超,有些甚至由于受到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为了能够生男孩儿,听信所谓的“偏方”最终导致流产甚至是胎死腹中等情况。

还有一部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产后不注重个人卫生和营养的补充,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子宫恢复缓慢,这就在观念上产生了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开展的难点。

1.2相关保健工作知识缺乏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产妇的文化程度都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初中及以下的占了90%,从中不难看出乡镇医院围产期母婴文化程度不高,这就容易导致在相关的母婴保健工作上存在知识缺乏、观念落后等现象。

同时,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一般的围产期孕妇对生养婴儿的经验和认知都来自于亲朋好友,但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以及状况不同,这就导致每一个围产期孕妇的保健措施都会不同。在调查中显示,在被调查的人群中甚至还有88%左右的人不知道相关的保健知识,最终对自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伤害。

1.3乡镇母婴保健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足

在乡镇中,由于大多数围产期孕妇的母婴保健工作都只是来自于他人的“言传身教”而不是通过相关的保健知识来对自己和婴儿进行一定的护理,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最终导致孕产妇以及新生儿不能够得到及时护理进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1.4乡镇医院的母婴保健工作建设体系不完善

针对乡镇医院的母婴保健工作建设体系,主要体现在医院护理人员和保健队伍的投入上。在乡镇医院里,很多医院都没有针对孕妇的专门护理人员,部分人员的学历也相对较低,在围产期母婴的护理上也没有专人进行负责,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孕妇的妇科病的发生概率,也会使母婴的死亡率上升。

专业的护理团队建设和投入的不足也是导致围产期母婴死亡率高的一个原因。部分乡镇医院甚至连相关的护理团队都没有,另外加上乡镇医院孕产妇居住分散,使得围产期母婴得不到更好的护理。上述的乡镇医院的建设体系的不完善为乡镇母婴保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与困难。

1.5乡镇母婴保健工作管理片面化

在乡镇医院母婴保健工作当中,部分医护人员只追求“教条型”防护措施,在保健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了“教条化”、“片面化”的现象。不管是在孕妇或妊娠妇女的护理上,还是婴儿的保健工作上都缺上较为系统性的管理。

2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对策

2.1做好乡镇围产期母婴保健知识教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政府利用下乡、联合乡镇政府或干部,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宣传、讲座等模式,在乡镇普及围产期母婴的保健知识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意识到母婴保健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更好的通过掌握保健知识来对自己或者身边相关的人员进行护理。

同时也要做好类似于“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乡镇人员的“重男轻女”思想,从而进一步让人们能够正常的护理和爱护婴儿。

2.2加大对乡镇医院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的建设

首先针对医院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的母婴保健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技能。开展生产前后的护理咨询与保护,及时发现护理上的不足和问题,加深对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的护理实践,进而丰富产科护理保健工作的内涵,形成以母婴保健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母婴保健意识和保健技能,降低围产婴儿的死亡率。

其次加大对乡镇医院的医疗器械的投入,以及专业团队的培养。通过对专业团队的培养,利用人员的专业知识,更好更快的掌握母婴保健方面的医疗器械的使用,通过器械的辅助,加上团队的专业策划护理,形成有计划、有层次,有技术水平的围产期母婴保健的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围产期母婴进行护理,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最后乡镇医院要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保健卡等方式,有效的对围产期母婴进行管理,方便之后的保健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让医院能够通过电话监督,上门访问等形式让母婴能及时的进行复查,进行母婴保健的教育工作。

3总结

本文仅仅是一个针对乡镇母婴保健工作提出的部分难点与对策,这里面也有不完善和不足的方面,但是依然希望通过本文的一些总结与建议,提高乡镇医院对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视,提高围产期母婴的生活质量,减少伤残儿出生,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进行建设,降低母婴的死亡率,让更多的围产期母婴能够得到安全、舒适、正确的护理,提高国民素质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素云.乡镇医院孕产妇围产期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19:32-33.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4篇

【关键词】 产科超声 筛查 风险 防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降到3%左右,而我国目前出身缺陷仍高达5%左右;全世界每年筛查790多万出生缺陷儿,我国每年都有将近120万个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超声检查是基层医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而乡镇卫生院更是产前超声筛查的最前沿阵地,人们也对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寄予极高的期望。超声检查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人们对超声检查的过高期望,加上人们法制观念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所以产科的医疗纠纷在总的医疗纠纷中的比例较大,其中又有相当部分直接或间接与超声检查有关。基层单位超声人员相对较少、知识层次较低、仪器设备相对落后,产前超声检查的风险更加突出。作者就乡镇卫生院产科超声检查的医疗风险防范作一探讨。

一 产科超声检查存在的医疗风险

1.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人员由于历史、客观原因,主要来自于其他临床各条战线,有医生、有护士、更有一些仅经过短期培训就草率上岗的其他从业人员,他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专业培训,对超声专业的特殊性普遍认识不足。有的卫生院超声医师还兼其他工作,几乎都没经过“产前超声诊断进修医师系统培训”,而乡镇卫生院是产前超声检查的前哨站,让这部分人员检查很容易产生漏诊、误诊。

2.法律意识不强

乡镇卫生院法律意识淡漠,多未能按《执业医师法》要求严格依法执业,未严格执行人员、技术准入;部分超声医师忽视《母婴保健法》中赋予孕妇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等,部分乡镇卫生院未执行《侵权责任法》中的医务人员告知义务,未明确告知孕妇产前检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未让孕妇阅读、理解、签署产前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等。超声医生只重视做,而忽视法律、法规对孕妇的讲解、宣传。

3.设备相对落后

乡镇卫生院大多仅装备黑白B超或中、低档彩色超声,其分辨力较差,不能清晰显示胎儿某些结构。传统的二维黑白超声只能检查到胎儿的大小、羊水量以及胎盘情况,而产前超声胎儿畸形筛查需用高档彩超并辅助三维成像系统探测胎儿形态学异常[1]。受到仪器的影响,超声仪器的分辨率及穿透力的限制,乡镇卫生院产前超声诊断很难达到产科高质量检查的要求。产科、产科保健门诊及超声医生都应该向孕妇及家属告知本院实情,一般仅能进行一般产科超声检查,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而是主要对胚胎和胎儿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

4.错过最佳检查时间

乡镇卫生院来做超声检查孕妇多来自农村,很难按规范完成产前超声检查,大多数孕妇仅在临产前做一次超声诊断。而且乡镇卫生院不少医务人员和孕妇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总以为胎儿越大检查出畸形的可能性越大,错过检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孕18~24周。随着胎儿的增大,虽然很多畸形也随着胎儿的发育而长大,但是随着胎儿长大,影响的因素也会相应增加,比如羊水相对少、胎儿骨骼声影、胎位较固定等,都会影响胎儿许多结构的显示与观察。因此,错失了最佳产前检查时间,会影响胎儿畸形的检出。另外,有些胎儿畸形表现仅在特定孕周内或某个特定时机才表现出来,形态变化较明显者才有可能为超声检出。

5.社会期望值太高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小宝贝是家庭、社会的美好愿望,减少低智儿、畸形儿的出生,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超声诊断作为目前产前诊断的唯一可行的影像学检查,对孕妇和胎儿基本不造成伤害,超声检查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甚至吹捧,特别是三维、四维超声的临床应用,结束了千百年来无法“看到”母腹中胎儿的“真面目”以及无法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历史。医学知识匮乏的孕妇想当然的认为超声能够清清楚楚显示腹中胎儿所有部位,只要进行了产前检查就能100%生下毫无缺陷的健康婴儿。严酷的现实是产前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畸形(如某些肢体畸形,这在大众无法理解)产前超声并不能完全检出的宣传严重滞后,社会公众并不完全了解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仅是间接检查。即使最好的医院、最著名的医师对产前超声也不是100%能发现。何况,基层卫生院仅能开展一般产科超声检查,是对胚胎和胎儿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而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条件好的基层卫生院仅能筛查出致命性儿缺陷。

6.日常工作量大

超声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压力大,近年全国普遍实行超声检查随到随做,报告“立等可取”制度,超声检查工作量急速上升,现在的超声检查不仅被各家医院列为常规检查项目,更被列为大规模体检的必查项目[3]。但超声医师的工作性质与其他影像医师不同,他们既要做诊断工作,又要做技师工作,还要做打字员工作,基层医院超声医师往往还兼职其他科工作如临床、心电图甚至防保科工作等。有的单位因经济利益的驱使,滥用超声作高速度象征性普查,超声医师工作状态是“瞪着眼、仰着头、扭着腰、舞着手、动着脑”,工作一般从早到晚,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如发生判断失误,一方面可能漏诊严重的胎儿畸形;另一方面,又可能因误诊而将一个健康的胎儿置于死地!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几乎使从事这项检查工作的每位超声医生如履薄冰,心理压力过大,易发生职业倦怠。而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医务人员就会丧失工作热情,效率低下,对患者态度冷漠,甚至诱发医疗差错和事故。

7.工作环境差

乡镇卫生院医院超声检查室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诊室空间狭小,室内光线阴暗,夏天及冬天开着空调,空气不流通,又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之下。但超声日常就诊量大,医院未能为孕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候诊区拥挤、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空气质量不佳,候诊时间过长,造成了检查人员急躁、孕妇烦躁,平添怨气,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二 产科超声筛查的医疗风险防范

1.加强学习

乡镇卫生院超声医师要学习贯彻落实执行《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应依法执业;认真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和超声检查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努力学习超声业务知识,增强业务技能,严格操作规范,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妇科和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和报告书写示范》等的技术要求开展各项日常工作。积极争取参加“产前超声诊断进修医师系统培训”,规范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超声检查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内容复杂,对超声医师要求严格,从事产前超声诊断的医师须经产前超声筛查培训,按照超声规范操作及检查顺序扫查出胎儿各个器官的标准切面,从而在获得标准切面的过程发现异常。正常标准切面的获得和认识是发现胎儿异常的最基本条件[4]。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是专科医院,各种病例都有,而且有的还身兼数职,但产前超声检查受孕妇体位、胎儿体位、仪器设备、扫查手法、检查者的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前筛查结果又责任重大,这就要求超声医师不断学习,才能面对大量患者,在检查的短时间内进行最有效和最全面的检查。检查医生一定要操作规范化,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胎儿产畸形检出率。

2.加强沟通

2.1建立基层医院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乡镇卫生院虽然不具备产前诊断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卫生院又要完成大量的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工作。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乡镇卫生院如按规定,仅开展产前超声一般检查,有条件可开展卫生部规定的6种胎儿畸形常规产科超声诊断,这些显然不能满足临床及广大孕产妇要求,更不会减少产科超声医疗纠纷。我们应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例胎儿超声检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胎儿严重畸形的漏、误诊。只要我们掌握好正常胎儿解剖学、胎儿发育异常发生发展规律、扫查显示正确切面、在合适孕周按规范仔细扫查观察,就能对引起胎儿解剖结构形态较明显改变的大部分畸形作出初步诊断,至少可建议进一步检查,为降低缺陷儿出生把好基层关,也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为了乡镇卫生院更好地开展产前超声检查工作,建议建立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与上级产前诊断中心的经常联系制度。乡镇卫生院超声检查,将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可疑异常胎儿者及时建议转上级产前诊断中心会诊,上级产前诊断中心则定期将确诊意见予以反馈,以促进乡镇卫生院超声筛查技术的提高。

2.2 沟通是多方面的,超声医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孕妇、公众及媒体等的沟通。临床医师与产妇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是首诊者,详细、耐心的临床沟通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孕妇及其家属的期望值。产科医师在询问孕妇的孕情时,主动告知其本单位能服务的范围,筛查出高危孕妇通知超声医生,重点注意什么,告知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指导孕妇下次什么时间再来复查,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超声医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基层医院病人、孕妇及家属更相信临床医师,对高危孕妇可建议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告知那些畸形超声是无法诊断的、那些畸形本院的超声检查,由于仪器、人员水平的限制还需到上级产前诊断中心进一步明确诊断。超声医生在检查孕妇时,一边对在这次检查看到了什么,没看到什么,边做边向孕妇及家属介绍,顺便还可向孕妇及家属交待这次没看的原因,下次在什么时间复查;并告知他们超声对不同畸形的实际检出率,超声检查这次未发现问题并不意味胎儿将来一切正常,努力降低他们过高的期望值。超声医生应向公众和媒体等如实介绍,不能夸大其词,向做广告一样喧染超声检查,让社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超声诊断,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理解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和孕妇检查的时效性。

3.加强宣传

超声作为一项无创性的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和诊断的准确性。但作为影像学检查[2],超声又具有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和依赖性,仪器质量、最佳检查时间、检查者经验、操作手法、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多少、检查占用时间、胎儿自身发育情况、骨化程度、胎盘位置以及胎位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畸形胎儿在产前的检出率。1993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强调无论使用哪种超声设备,亦不管在妊娠哪一阶段,即使让最有经验的超声专家进行彻底的检查,期望所有的胎儿畸形都被检测出来是不现实和不合情理的。超声检查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和结构的解剖学异常,所以对于严重的胎儿畸形的诊断不易漏诊,但对较小的畸形由于解剖学改变不明显和胎儿血流动力学的特殊性,难以进行准确的产前诊断,如单纯的室缺或房缺、单纯腭裂等;多指(趾)、并指(趾)或缺指(趾)这类畸形则由于三维、四维超声的应用而提高了诊断率。但乡镇卫生院由于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的影响,是很难做出准确无误的超声诊断,对高危孕妇除应仔细检查外,有疑问时还应主动介绍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复查。产前超声检查应向孕妇明确告知如下内容:①产前超声检查前告知孕妇及家属超声检查的局限性、时限性和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使孕妇及家属对超声检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②检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是在孕18-24周,每次胎儿检查的重点内容和间隔应当告知。③超声诊断报告中,阳性结果要有图像和文字记录。④明确告知本院产前超声检查的能力或范围,签署产前超声检查知情同意书。

4.改善条件

医院要适当增加超声医师人员,减轻超声人员工作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应更新档次相对高的超声设备,提高仪器的分辨力和穿透力;对超声科进行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可设置导医分诊台、电子叫号系统,为孕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对于急诊病例,及时启用绿色通道;有条件者可在候诊区为孕产妇播放背景轻音乐、胎儿生长发育、胎儿超声检查及其局限性的科普宣教录像或展板,提供免费书报等[5]。同时,医院也要为超声科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以构建和谐、文明的医疗保健服务环境,达到更好地为广大孕妇和患者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杨慧.浅谈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5(3):1224.

[2]黄品同,黄福光,赵博文等.必须重视超声医师的职业损伤.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2):1141-1143.

[3]史夏琛子,徐惠英,洪向丽等.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398-399.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5篇

【关键词】妇幼保健服务现状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4―02

了解璧山县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服务情况,同时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妇幼保健机构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但在机构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妇幼卫生服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巩固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加强薄弱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拓展妇幼卫生的服务领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有资料均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表、乡镇卫生院管理及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和村级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及调查表。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普遍调查和专项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基线调查、收集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包括资产、设备、人员等相关信息;另外,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单位,设计调查表格、座谈纲目,并组织有关人员分赴抽样单位采取听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方式对乡、村妇幼保健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2结果

2.1学历情况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40人,学历层次不高,大专学历人员占60.00%,其中中专占10.00%,见表1。

2.2 职称情况我县妇幼保健人员职称低,医士占42.50%,见表2。

2.3妇幼人员问题部分领导对妇幼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重临床轻妇幼现象,妇幼人员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妇幼人员存在工作情绪不愿意从事妇幼工作,兼职现象突出,责任感缺乏,非业务人员或未经培训上岗人员较多,儿保人员严重缺少,影响妇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科医生缺乏,不能为孕产妇保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提供,需要各个辅助科室的协作、配合和支持。但是,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医生缺乏,并且稍微好点的产科医生又调到县级机构。一般乡镇卫生院只有1个产科医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有2-3个,广普、健龙卫生院没有产科医生。而且现在乡镇卫生院实行了绩效,做多和做少也没什么区别,医生都怕出事,大部分的乡镇都减少了接生量,致使80%以上的孕产妇都到县级医疗机构来生产了。村卫生室兼职妇幼保健工作无任何报酬,收入靠自收自支,无偿承担妇幼保健工作。

2.4妇幼保健工作设备落后医疗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我县的儿童保健工作仍是以体格检查为主,儿童保健的设备仅是磅秤、身长计、听诊器,缺乏眼、耳、口腔等专科保健设备,缺乏儿童听力筛查设备,智力筛查设备、缺乏其他辅助检查等设备,以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对家长缺乏吸引力,影响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产科检查,大部分没有单独的产前门诊同妇产科一起检查,没有产床,胎心监护仪,辅助检查做不到,导致乡镇产妇大部分涌向县级医疗机构体检。

2.5妇幼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直接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部分工作人员知识老化,孕产妇健康检查频次及分布在哪个阶段不清楚,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以及临床意义不清楚。儿童保健中体格发育评价和提供喂养指导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县妇幼保健院由于编制限制了人员的进入。乡镇级妇幼保健队伍由于实行岗位工资制,预防保健工作的经费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部分领导对保健工作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了妇幼保健工作负担重且较繁琐,但收入与工作量相比明显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6培训情况基础调查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近年参加培训少,妇幼医生全年对村级保健人员培训和指导平均6人次。由于经费不足,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多以会代训,大多数人员主要是通过自学、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从而造成保健人员知识老化,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较低的局面,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保健需求。

2.7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降低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管理日趋成为影响我县儿童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产后访视率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部分家长只重视计免,不愿体检,管理依从性低,其系统管理率低,服务人群增多,流动孕妇的早孕建册及系统管理,流动孕产妇、儿童的比例越大使得全县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

3讨论

3.1妇幼保健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县乡村妇幼保健服务方面面临着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工资落实不了、待遇没有保障的局面。各机构靠业务收入补贴支出,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3.2领导不重视此工作乡镇部分领导认为保健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重临床轻保健”,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无儿童体检门诊,体检设施设备陈旧,影响了儿童体检质量。

3.3妇幼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兼职多、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非本专业人员从事工作,导致有些工作不到位。一是信息统计工作不理想,报表错误多;二是孕产妇系统管理有难度,仅靠一名保健人员无法完成孕产妇管理任务;三是儿童保健工作薄弱,无专职儿保医生、儿保知识缺乏,导致儿保质量多年无法提高,不能适应现阶段儿童保健工作。

3.4专业知识缺乏,整体素质偏低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的需要。低学历多,待遇不能落实,难以留住和引进人才,以至妇幼保健人员素质低,继续医学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外出学习、参加市级以上学习班机会很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从而造成儿童保健人员知识更新慢,知识老化,服务能力偏低的局面。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直接影响了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3.5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设备普遍不足,大部分检验设备陈旧,质量不高,影响服务能力。乡镇医院的收入大都于支付职工工资,没有能力淘汰更新,且老化现象严重很难适应目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

4对策

4.1加强领导,政府重视与支持强化公共卫生意识。长远规划逐步落实固定、专职妇幼人员、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特别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工作的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投入,激发服务意识和工作热情。按社区人口规模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卫生人员,各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女性医生或保健员,主要承担产后访视工作,解决目前大多由乡卫生院和中心完成入户访视,但由于路途远,居住分散,人员不足导致产后访视率均不达标的现象。

4.2加大对妇幼卫生硬件设施的利用率。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对于新业务的开展,我们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即在提升对妇幼保健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妇幼保健队伍的稳定和健全,并在业务上加强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严格控制质量,以及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能开展辅助检查的地区一定要开展辅助检查,开展必须检查项目,增加对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基础设备的投入,将基础设备和人员纳入目标检查必须条件。保证妇幼人员稳定。减少人员的变动,新上岗人员需经培训后上岗,确保妇幼卫生工作的连续性。

4.3开展业务培训与进修。继续对基层妇幼人员的进行短欺业务培训,分批次进行进修实习,考核后上岗,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专题培训、操作培训、不同人员分类培训,特别要加强适宜技术的培训。

4.4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应从健康教育入手。针对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应采取多渠道、多部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

针对流动人口经济水平较差,在社区开展经济实用的基本保健服务,应进一步探讨外来儿童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有计划的宣传外来儿童卫生保健知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知识大型宣传、咨询、义诊、竞赛等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的氛围。

4.5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也应当强调服务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应重视妇幼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2】。妇幼保健服务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等技术服务,开展妇幼保健、生殖健康的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培训和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等而设立的专业。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3】。

参考文献:

[1] 孙汉军.医院服务质量与服务价值的思考.重庆医学,2004,33(9):1315.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6篇

一、组织管理

㈠县卫生局负责培训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

㈡项目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负责项目培训和专项技术工作的实施、监督和指导。

㈢乡镇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乡镇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全面深入学习项目相关文件,理解项目内涵,强化对孕产妇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产科技术服务水平,从而降低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推进全县妇幼卫生事业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培训具体要求达到以下指标:

㈠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及业务人员降消知识培训率达100%;

㈡村干部、孕产妇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达100%;

㈢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业务知识掌握率达90%以上,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三、培训对象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项目管理办公室、村孕产妇转运小组全体成员,项目技术指导组、督导组、专家组全体成员。

四、培训内容

㈠管理知识

1、责任部门:县卫生局为主,县妇联配合。

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为项目目的意义、项目实施及各执行单位职责与管理、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及协调、健康教育方法、孕产妇急救系统建立与运行。

㈡业务知识:充分利用省卫生厅派驻我县项目专家的技术资源,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骨干的业务培训。

1、县级师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项目培训的目的、要求、培训方法、培训计划的制定;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及转诊,有关服务技术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2、县级人员进修: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于2008年12月以前选派3名产科医生、助产人员在市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修产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进修时间每人不少于4个月,通过努力,争取将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全部送市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轮训一遍,使之成为全县业务骨干和专家。

3、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中心卫生院产科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一般乡镇卫生院的产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科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可通过理论学习、见习和到县级临床进修轮训一遍。扎实做好乡镇产科队伍建设工作。

4、乡村医生、保健人员培训:由乡镇卫生院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保健人员筛查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

五、培训方式

按照培训内容和要求,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选派进修、蹲点指导、现场督查等多种形式,完成项目培训各项工作目标。

六、培训要求

㈠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行政管理培训在2008年6月30日以前完成。

第二阶段:对县乡村三级产科人员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县级产科业务人员进修在12月前完成,力争通过3年时间完成轮训;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培训按宜昌市卫生局的培训工作安排进行;村级保健人员的培训由各乡镇具体负责,妇幼保健院指导,10月30号以前全部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项目评审监督工作,针对管理及产科临床、妇幼保健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时进行强化培训。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7篇

一、项目目标

(一)长期目标

到20*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3。

(二)20*年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以20*年为基数下降1/4;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年度支持性目标

1、无菌接生率≥98%;

2、产前检查覆盖率≥90%;

3、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80%。

二、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县辖区农业人口。

(二)项目内容

1、人员培训

(1)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乡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各级管理职责、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与协调、转诊急救系统建设与规范等。

(2)技术师资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县项目技术指导组人员、县孕产妇急救中心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监督指导的方法和技能,培训计划和方法的制定,孕产妇保健、产儿科急危症的处理及转诊、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3)县乡产科、妇幼人员培训。培训师资为经过上级培训的县级“降消”项目技术指导组成员。县级医院、保健机构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乡镇卫生院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的基本急救技能措施;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重点培训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知识和要求、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健康教育技巧、妇幼信息收集与管理等。

(4)乡村医生、保健员培训。以乡镇为单位分批开展,内容包括项目意义和目标、动员、护送孕产妇到乡镇卫生院建卡管理、住院分娩的方法技巧、产后访视、母乳喂养、婴幼儿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知识、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经费申请及发放程序等。

2、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和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县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中心设在县妇幼保健院。成立孕产妇急救专家组,负责高危孕产妇的急诊、急救工作。各乡镇要明确工作职责,村级卫生所要负责筛查、转送高危孕产妇;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科建设,做好平产的接生工作,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进一步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3、特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严格执行《20*年*省“降消”项目孕产妇医疗救助资金补助实施意见》,在摸清孕产妇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规定,凡农村户口的困难孕产妇(不含县城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0元以下),经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公示、乡卫生院复核、乡镇政府备案、卫生局审批、下发救助卡等程序并住院分娩者,每人救助*0-150元(20*年全县共救助特困孕产妇500人)。

4、促进孕妇住院分娩

(1)住院分娩实行最高限价。乡镇卫生院平产住院分娩所有费用不超过300元;县级医疗单位平产住院分娩所有费用不超过400元,剖宫产所有费用不超过1500元。

(2)鼓励保健人员完成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每完成一例,由接生单位对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3)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产前检查全部免费,合理进行医技检查,坚持合理用药,严禁乱用抗生素和缩宫素,禁止搭销非治疗用药及物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轻孕产妇家庭经济负担。

5、健康教育

(1)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时机、采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技巧,对其进行孕期保健、安全分娩、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教育。

(2)利用婚检、孕检机会开办婚前学校、孕妇学校,进行健康知识传播。

(3)制做图文并茂的健康板面,编写语言通俗的健教读本、折页,利用集会开展健康咨询,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利用保健服务能力。

(4)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及宣传单、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保健知识,形成全社会关爱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步骤

(一)召开*县“降消”项目动员会。2月26日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并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月27日-2月28日召开乡镇动员大会,并对乡村医生、保健员进行培训。

(二)开展孕产妇摸底调查。2月29日—3月2日开展孕产妇摸底调查工作,详细填写孕产妇登记表。

(三)发放救助卡。3月3日—3月5日完成贫困孕产妇救助对象申请、确定、复核、审批、下发救助卡等工作。

(四)围产期保健。救助卡下发后,由各村村医、妇女主任督促未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孕产妇到乡镇卫生院免费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册,对所有孕产妇实行系统化管理。在管理中,进行高危妊娠的筛查,严格执行逐级转诊制度并专案管理,促进孕产妇住院分娩。

(五)困难孕产妇救助。制定《*县降消项目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资金补助办法》,从20*年3月8日开始,按办法规定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医疗救助。

(六)专业人员培训。项目实施后,分期分批对技术师资、县乡产科、妇幼人员开展培训。

四、措施要求

(一)健全组织。成立*县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根据部门职责和分工,落实项目任务,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8篇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㈠目的

进一步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改善基层卫生设施,培训产科技术人员,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促进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㈡意义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省政府承诺2008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内容之一,降低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把温暖送给最贫困、最艰难、最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二、项目目标

㈠长期目标

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1/3。建立全县妇幼卫生监测体系,完善产科建设,县级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产科装备优良,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各项指标达到或好于项目规定的标准,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㈡2008年度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为零;

3、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

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6、新法接生率达到98%以上;

7、产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8、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考核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三、项目内容

实施社会动员,加强产科建设及人员培训,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规范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急救中心”建设,加强项目工作督导。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五、项目措施

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县政府成立县“降消”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妇联、财政局、民宗局、民政局、人口计生局、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院。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管理职能作用,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2~3人具体从事妇幼保健和“降消”项目工作,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确保母婴安全。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负责本村项目工作。

2、县卫生局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评审专家组、项目督查组,负责“降消”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评审工作。

3、县人民医院为全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业务指导中心。

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县卫生局: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实行项目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降消”项目计划;进一步明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职责;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人员培训计划、产科技术准入制度,对全县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及抢救能力进行评定;指定县级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孕产妇系统保健中心,建立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孕产妇死亡的县级评审;定期组织检查“降消”项目工作落实情况。

县妇联:组织和动员各级妇女组织加强对“降消”项目工作的领导,并给予政策支持;与村委会和妇联干部签订孕产妇住院分娩动员工作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掌握孕情,开展孕期宣传教育,动员孕妇落实住院分娩,确保孕产妇对“降消”项目政策和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达100%。

县财政局:负责“降消”项目资金的筹集、划拨和监管。

县广电局:负责落实“降消”项目宣传专题节目,报道工作进展情况。

县民政局:负责实施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救助。

县人口计生局: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强化村计生信息员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掌握孕产妇信息,协助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住院分娩宣传动员工作。

县民宗局:负责从民族地区医疗减免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2、县降消项目办(县妇幼保健院)职责。

全面及时掌握各乡镇项目活动进展情况,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项目工作数据;组织专家组对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个案调查和评审;负责乡级人员培训,协助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村级培训;负责乡、村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导,协助项目技术指导组开展基层项目督导工作。

3、县急救中心(县人民医院)职责。

健全孕产妇急救组织,做好孕产妇急救中心的工作;协助“降消”项目办做好乡级人员培训工作;协助项目技术指导组开展基层项目督导工作;指导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和助产技术服务,指导全县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原因分析、评审,提高干预措施,协助妇幼保健院指导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4、乡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健全乡、村妇幼保健网络,成立由村支书、村主任、保健信息员、乡村医生组成的村级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负责村干部、村级保健人员、乡村医生培训;健全月会工作制度,安排布置工作;加强辖区内产科建设与质量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住院分娩。

5、村级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职责。

做好“降消”项目相关政策及知识的宣传;做好孕产妇的高危识别筛查工作;做好本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和高危孕产妇的转运工作。

㈢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重点推行“以妇女为核心,以医疗保健机构、家庭为最佳场所”的面对面宣传教育,大力举办“孕妇学校”、“家庭学校”,传播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专栏、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宣传。县项目办公室全年在电视台宣传报道不少于5次,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降消项目相关政策、孕产期保健、生殖保健等宣传资料下发到每名孕产妇手中。各乡镇在乡镇主干道、醒目位置刷写固定标语不得少于3条。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每月开办1次“孕妇学校”和“准爸爸妈妈学校”。孕产妇宣传教育达到“五个一”:即给每户孕产妇家庭发放一份宣传单,每个村或居委会每年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每个村卫生室每年出一期宣传专栏,每个村有一条宣传降消项目的固定标语,每个孕妇接受一次保健宣教。全县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实行“三统一”。即统一表册:县、乡、村三级使用全省统一的妇幼卫生管理手册、孕产妇和儿童管理手册、住院分娩登记册和报表;统一要求:按报表填报要求及《湖北省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要求开展调查评审,汇总上报各种资料;统一时间:每季度第一个月5号之前上交上一季度报表到县项目办。

㈣切实加强产科建设

提高产科服务能力,重点解决产科基础条件落后,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分工明确、管理规范。

2、严格准入制度。按照《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制度,坚决打击非法行医。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按照《湖北省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评审标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科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服务环境,增加设备,提高技术含量,规范产科服务。

㈤认真抓好人员培训

1、抓好管理培训。具体培训对象为项目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县直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及村干部、项目办全体工作人员、专家组所有成员。培训内容为项目的实施目的、意义和职责。

2、抓好业务培训。一是充分利用省卫生厅派驻我县项目专家的技术资源,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骨干的业务培训。二是根据不同的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派技术人员到省、市、县进修培训。具体培训内容为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要求、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及转诊,有关服务技术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㈥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

按照《湖北省29个贫困县(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实行限价免费。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顺产实行限价收费。县级限价500元内,乡级限价400元内。

2、平产(顺产)免费服务项目:血、尿常规、黑白B超、单胎顺产接生(含产程观察、阴道和检查、胎心监测和脐带处理、会阴裂伤修补及侧切),3天以内的普通病床、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基本用药(催产、镇静、抗炎)。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将以上免费服务项目上墙公示,超出平产(顺产)免费范围的服务项目费用由孕产妇个人自负。

3、补偿标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3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每例定补200元;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除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300元外,剩余部分按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例报销。城镇低保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150元。

4、对孕产妇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率控制在25%以内,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内。剖宫产率超标1例县级医疗机构扣减补助经费800元、乡级医疗机构扣减补助经费600元。

㈦抓好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

1、健全县、乡、村分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明确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村级保健员主要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初级保健管理和宣传、动员、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乡镇卫生院负责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卫生院的产科建设,主要处理正常分娩,同时做好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县妇幼保健院负责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重点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县孕产妇急救中心负责接收危急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从而形成网络通畅、功能完善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2、进一步落实住院分娩动员责任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的规定,筛查评分在30分以下的孕产妇,必须动员到乡镇卫生院检查并住院分娩;筛查评分≥30分的孕产妇,必须动员到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层级管理。村妇联干部、计生专干、乡村医生为该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动员宣传的直接责任人,切实做到“三清楚二明白一确保”(所辖范围孕妇底数清,孕妇孕情清,孕妇家庭情况清;孕妇明白孕期保健知识,明白住院分娩目的、意义及好处;确保孕妇住院分娩)。对未能落实孕妇住院分娩的,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县级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按照《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评估标准》,明确责任,加大投入,严格管理,切实加强县级急救中心建设。成立孕产妇急救专家组,组建急救队伍,确定固定交通工具和急救电话,规范抢救程序,加强应急演练,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㈧加强项目督导检查

1、严格管理,加强督导。

县督导组每季度督导一次,覆盖所有的乡镇。督导内容如下:⑴项目实施方案的执行;⑵培训和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和效果;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政策落实情况;⑷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含高危转诊)和抢救中心运转情况;⑸人员培训情况;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乡镇妇产科医生第9篇

【摘要】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位妊娠、纠正胎位,早期发现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孕妇产前检查率低,导致很多孕妇在妊娠期的多种高危因素不能及时发现,尽早诊治,使我县的孕妇妊娠合并疾病及新生儿死亡率逐年增高。现在我们通过研究制定COMBI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产前检查的次数和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及死亡率,从而保障我县母婴安全及健康。

【关键词】 孕产妇 产前检查影响因素

1、 工布江达县孕产妇人群现状分析:

1.1 全县基本情况:

总人口数:4248人,其中农牧民党员:532人;主要民族:藏族,文盲率60%;调查乡镇:江达乡、金达镇、娘蒲乡、巴河镇、江达镇;幼专干人员及受教育水平:5人;全县村医人数:125人,均为:小学水平;当地有影响人物:宗教人事、村长、村医、村里的致富能手。

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油菜。主要畜牧:牦牛、藏猪、藏鸡、绵羊。

主要经济收入:虫草;交通工具: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宣传栏:村委会公房。

常集聚地:村路口、草把子、白塔周围。

离不开的地方:乡卫生院、村小卖部、小吃店

1.2 孕产妇人群现状:

孕妇平均年龄:25岁

家庭结构:5人

户均年收入5000元

孕产妇人群总体情况是:孕产妇早期检查人数少(约10%左右),产检3次率低(约15%左右),约60%的孕妇不知道产检的好处。

孕期产前检查宣传覆盖率达40%,一半的孕妇都知道要做检查,30%的孕产妇对检查不闲麻烦。85%的孕妇愿意接受产前检查。

1.3 目标人群:

I级目标人群:孕妇及丈夫。

Ⅱ级目标人群:公婆、父母。

Ⅲ级目标人群:朋友、村医村妇女主任。

1.4 孕妇的需求:

1.4.1 专业人员的入户宣传。

1.4.2 得到相关知识的培训。

1.4.3 农忙时医疗机构入村为孕妇检查。入村产检能做血尿常规检查。

1.5 成本分析:

1.5.1 交通费:孕妇前去检查时的车费。

1.5.2 检查费:检查需要交检查费。

1.5.4 误工费:孕妇去检查后,家里的家务活和农活就得找别人做。

1.6 便利性、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分析:

制定孕产妇产前检查计划,通过调查将成为一个便利、容易获得,并可推荐实施的项目。

1.7 竞争分析:

1.7.2 私人诊所;

1.7.3 接生婆;

1.7.4 藏医把脉

1.8 交流现状分析:

1.8.1 约有40%的孕妇及家人可以接受地方语言的VCD片,

1.8.2 约90%的孕妇及家人可以接受藏语电视宣传,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驱动因素:

2.1.1 医务人员宣传、计生宣传员宣传、妇联委员宣传,卫生主管下发文件,政府倡导;

2.2 限制因素:

2.2.1 文化程度低及文盲占多数,对产前检查认识不足及不知情,末次月经说不清。

2.2.2 孕妇家庭贫困、交通不便、闲麻烦、牧区的路途遥远分娩时不能到达。

3、 政府管理模式及采取的干预措施

3.1 管理模式:

管理单位:工布江达县卫生局。

实施单位:工布江达县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及乡卫生院。

工作管理采取逐级管理模式:县每半年对乡、村两级进行工作督导检查,乡卫生院每季度对村级进行一次工作督导检查。

工作督导指标:①产前检查覆盖率15%;②孕13周前检查率达5%;③3次以上(含3次)产检率到15%;④5次以上(含5次)产检率到20%;⑤高危妊娠筛出率达45%,⑥高危妊娠管理率达50%;⑦电视播放宣传次数达每一季度,联播一月;⑧各医疗机构标志性布标(布标上应有一个检查床上面躺着一个孕妇,旁边有位医生正听着胎心的LOGO标志)的悬挂;⑨每3.6.9.12月为一期,为30—40人举办孕妇培训班;⑩每个村三条宣传标语。

3.2 干预措施

3.2.1 政府动员:各级政府下发《关于提高工布江达县2009年孕妇产前检查的实施方案》文件,召开项目启动会。

3.2.2 社会动员:在下乡之前能通过广播组织孕产妇,利用妇联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手册,并在节假日及民俗文化节时发放宣传手册,使村医及妇女

4、 分析结果及存在问题

现状均反映出部分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卫生知识贫乏,自我保健意识差。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只有掌握了卫生保健知识,她们才会自觉地产生需求,才能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水平。从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孕产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形、现有孩子数及经济收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孕产妇及配偶的教育程度影响其卫生保健知识的获得,影响着孕产妇产前检查的利用程度。所以,提高妇女(尤其是农牧区妇女)及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他们了解、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有助于改善现有卫生服务薄弱的状况。

现在医院存在的问题如下:

4.1 住院分娩率低

通过调查200人,仅有158人住院分娩,大多在农村家庭分娩,这对母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许多紧急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这类现象在北部山区乡镇较为突出,但北部交通不方便,这也是导致住院分娩率低的一个因素。另外,孕产妇及家属受旧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生孩子是正常现象,在家生也无所谓等等。

4.2 村卫生室女村医少

村卫生室是三级保健网的基础,也是了解本村孕产妇情况的第一保健机构,是健康教育的前沿,由于女村医较少,孕产妇在村级卫生室得不到及时检查,同时也缺乏孕产妇保健知识的了解,导致孕产妇住院分娩和产前应做检查不能达到要求。

4.4 经济、文化的影响

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收入好、文化程度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反之,就差。

5、 讨论与建议

5.1 项目地区目标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不足

5.1.1 妊娠妇女对产前检查服务的利用严重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母亲在孕期进行过产前检查的比例高,为76.87%。但按时产前检查、4次以上产前检查、孕早其产前检查的比例较低,分别24.71%、46.14%和60.34%。就检查项目而言,体重、血压、血色素、尿蛋白、宫高达5项必做的产前检查中,做过其中四项及以上的比例仅为47.90%。由此可见项目地区目标人群对产前检查服务利用不足,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1.2 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分娩比例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5岁以下儿童中,61.08%在乡级及以上级别医院出生,仍然有近40%的儿童在家中出生,而我县非、住院分娩的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没有在医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来不及去医院”和“经济原因”;住院分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县周边村的孕产妇、中学毕业的孕产妇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好有利于目标人群选择住院分娩。

非住院分娩的儿童中,77.34%由祖母、外祖母等非专业人员接生,新生接生的比例仅为18.09%。

5.1.3 孕期相关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

孕期常见危险装包括阴道出血、腹痛、头晕、头痛、胎动异常及下肢浮肿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06%的人知晓2种及以上危险症状。说明多数妊娠妇女对预期保健知识和基本疾病缺乏了解,不能识别潜在的危险情况,势必导致其在发生危险症状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增加妊娠风险,危机生命,危害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困此应采取适宜的健康教育措施,增加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促进其采纳健康行为。

调查显示,男性在孕产期保健中的参与程度较高,绝大多数能与妻子共同计划怀孕,多数能陪妻子做产前检查,并同妻子商量妊娠有关事宜。但他们对妊娠有关知识了解不足,不能充分帮助妻子识别危险症状。因此,加强对丈夫孕期相关知识的教育也十分必要。

5.2 项目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能力不足

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集体、社会和个人举办的县、镇、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组成,以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承担着广大妇女儿童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调查发现在项目地区医疗保健机构建设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2.1 乡镇医疗机构发展滞后,不能满足需要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妇幼健服务网的中心,承担着大量的妇幼保健工作,如产前检查、助产、产后访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等,是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

然而,资金不足,设备落后和医疗保健人员缺乏,成为乡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妇女儿童需要。调查显示无一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完整的基本产科服务设备,仅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产科服务;新生儿急救方面,无一所乡镇卫生院拥有完整的新生儿抢救设备,近一半的卫生院不能开展新生儿抢救工作,乡级儿科医务人员知识、技能考核结果显示,其基本产儿科知识技能掌握不充分,无法满足基本妇幼保健服务的需要。

5.2.2 调查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待加强

调查发现,无论是县级还是乡镇和村级机构,其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能力均较弱,不能满足需要。县级医院中专门从事预防保健的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0.97%。乡镇医疗机构能提供基本产科服务的卫生院的比例为37.04%。村卫生室中,有胎心听筒的比例为47.17%,能开展产前检查服务的比例为49.02%,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比例为48.08%。调查结果显示,产后访视比例较低,仅有23.51%的儿童母亲接受过产后访视,首次产后访视时间平均为产后9天,不符合首次产后访视应在分娩后7天的要求;产后访视时只有45.6%的新生儿被侧量过体重。上述结果说明产后访视依然不足。

5.2.3 现有妇幼保健服务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不高

调查对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了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总体上,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差,县级人员成绩好于乡镇和村级,妇产科/妇女保健好于儿科/儿童保健医务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和儿科/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培训。

5.3 建议

5.3.1 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1)为育龄妇女、5岁以下儿童补充铁剂和必要的营养素,针对育龄妇女、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比例较高的情况,各合作机构应考虑相应人群中开展铁剂和必要的营养素的普服活动,以改善妇女儿童贫血状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使目标人群了解必要的保健和疾病常识,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如宣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辅导目标人群如何正确制作食物等。

调查结果已显示妇女在怀孕期间不做产前检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没必要做”,因此可以利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载体,形象宣传产前检查的好处,对孕产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性;也可动员当地或家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发挥其对孕妇的影响作用;最终促使孕妇能够自觉接受产前检查,并且能够做到正确产前检查。

非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来不及去医院”,因此可以采取提前动员的方式促使孕妇提前住院待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资助下,建立或完善待产室,为交通不便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提供便利。

5.3.2 结合少数民族化特点,提供规范的妇幼保健服务

(1)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各级领导应重视现有医疗机构不能满足当地妇幼保健服务需要现状,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开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使其能够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发展滞后,导致其不能满足目的标人群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应重视医疗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制定必要的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制度、流程、配置足够的妇幼保健服务人员、配备基本的医疗保健设备,逐步提高各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人才队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