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变电站安全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2:44

变电站安全总结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1篇

本站安全生产月活动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安全月活动宣传工作,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活动的主题、学习实施纲要、讨论各个实施阶段的活动安排。深刻反思11.3事故,汲取事故教训,每人写了一份11.3事故反思,并对本站的安全管理、记录报表、规章制度、培训工作、事故隐患每个值班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站内管理每个人都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可见11.3对每一个值班员的触动是刻骨铭心的,安全月的必要开展对变电站各项工作的促进,尤其对值班员安全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影响最为深刻。

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在安全生产整顿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查摆了本站安全生产的隐患,特别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情况,对现场运行规程从全面、具体和针对性上进行了修订;制定全站停电的反事故预案,制定低温天气和防冰闪的反事故措施,进行现场演练。当前正处年底收关和人员调整后的敏感时期,人员思想浮动大,而且本站正在进行新母差与新间隔投运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较低,是近阶段我站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我们会同工作负责人一起讨论施工过程中的存在和潜在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的进行。针对人员素质参差不起,安全意识高低不同,我们制定了《*站考核细则》,制定措施,明确职责和工作程序,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3.利用交接班的时间,我们查找本站存在的隐患,实行分片分区,责任到人,对查找到的隐患汇总分析,能自己解决的我们都及时认真地消除,对我站能力不足不能解决的,我们纳入工区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由工区负责解决。该报缺陷的上报缺陷,该报危害辨识的报危害辨识,使站内所有设备、所有工作、所有危险点在控、可控、能控。

4.对在本月进行的工作、操作等,我们编制事故预案,如220KV母差保护更换的准备工作和悬垂刷涂工作,除了工区安排跟踪外,站内根据人员新调整、新人员对设备不熟悉的现状,三班改为两班,加强值班力量,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防止意外发生,我们共同讨论制定出了在工作期间母线故障的反事故预案。

5.每个班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讨论检查了我站在遵章守制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现有规程制度能否满足现场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需要,并在站内宣读并实施了《*站考核细则》,按照个人能力分为12大员管理站内事务,规定每个值班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否则就严格考核。在个人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存在的差距,站内按人所需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心智加油站和个人提升计划的培训平台进行培训。工作日志、检修记录、安全活动、安全用具记录、缺陷记录等班组记录已经和工区进行交流,完善纪录格式。

6.对全站值班员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本岗位安全职责、工作中的危险点辨识和防范措施及相关专业的规程制度等的培训,选派两名值班员参加工区举办的安规比赛,锻炼值班员具备工作所要求的安全生产技能,熟知各项工作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7.完善三票管理制度,针对本站实际按照运行工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三票”管理制度,内容完善;“三票”按照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倒闸操作“六关”制度(操作准备关、接令关、操作票填写关、核对图板关、操作监护关、质量检查关);“三票”的填写及执行情况良好。“三票”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三票”合格评价标准和考核规定;“三票”合格评价符合标准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有记录可查;定期对“三票”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考评。

8.重温《沧州供电公司运行管理标准》及运行相关管理规定。完善我站的《综自站的管理规定》,并制定措施严格执行。查找五防系统管理和软件缺陷,及时上报,并请厂家销缺。查找现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情况,缺陷及时报告;建立起完善解锁钥匙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重新修改操作密码,严格密码管理,使操作监护制度的执行从小操作就具备条件。

9.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核对保护装置定值与定值单相符。规定每月20日核对保护压板投切正确,并要求做好记录。检查户外继电器、端子箱等二次设备有防雨、防潮和保护室降温等安全措施。

10.现场安全措施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制定现场三项措施和进行危险点分析;现场作全封闭围网,现场措施落实良好;对每个作业现场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执行“三大措施”,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对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立即得到制止。11.强调安全用具的管理。各类安全用具配置、台账、试验、存放使用符合要求;增加每月10日对安全器具进行试验检查,使其保持在完好状态。

12.完善消防管理。重新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健全消防组织,使新来的值班员在消防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消防设施、器具齐全,布置符合规定,状态完好;培训职工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2篇

本站安全生产月活动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安全月活动宣传工作,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活动的主题、学习实施纲要、讨论各个实施阶段的活动安排。深刻反思11.3事故,汲取事故教训,每人写了一份11.3事故反思,并对本站的安全管理、记录报表、规章制度、培训工作、事故隐患每个值班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站内管理每个人都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可见11.3对每一个值班员的触动是刻骨铭心的,安全月的必要开展对变电站各项工作的促进,尤其对值班员安全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影响最为深刻。

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在安全生产整顿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查摆了本站安全生产的隐患,特别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情况,对现场运行规程从全面、具体和针对性上进行了修订;制定全站停电的反事故预案,制定低温天气和防冰闪的反事故措施,进行现场演练。当前正处年底收关和人员调整后的敏感时期,人员思想浮动大,而且本站正在进行新母差与新间隔投运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较低,是近阶段我站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我们会同工作负责人一起讨论施工过程中的存在和潜在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的进行。针对人员素质参差不起,安全意识高低不同,我们制定了《**站考核细则》,制定措施,明确职责和工作程序,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3.利用交接班的时间,我们查找本站存在的隐患,实行分片分区,责任到人,对查找到的隐患汇总分析,能自己解决的我们都及时认真地消除,对我站能力不足不能解决的,我们纳入工区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由工区负责解决。该报缺陷的上报缺陷,该报危害辨识的报危害辨识,使站内所有设备、所有工作、所有危险点在控、可控、能控。

4.对在本月进行的工作、操作等,我们编制事故预案,如220KV母差保护更换的准备工作和悬垂刷涂工作,除了工区安排跟踪外,站内根据人员新调整、新人员对设备不熟悉的现状,三班改为两班,加强值班力量,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防止意外发生,我们共同讨论制定出了在工作期间母线故障的反事故预案。

5.每个班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讨论检查了我站在遵章守制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现有规程制度能否满足现场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需要,并在站内宣读并实施了《**站考核细则》,按照个人能力分为12大员管理站内事务,规定每个值班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否则就严格考核。在个人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存在的差距,站内按人所需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心智加油站和个人提升计划的培训平台进行培训。工作日志、检修记录、安全活动、安全用具记录、缺陷记录等班组记录已经和工区进行交流,完善纪录格式。

6.对全站值班员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本岗位安全职责、工作中的危险点辨识和防范措施及相关专业的规程制度等的培训,选派两名值班员参加工区举办的安规比赛,锻炼值班员具备工作所要求的安全生产技能,熟知各项工作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7.完善三票管理制度,针对本站实际按照运行工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三票”管理制度,内容完善;“三票”按照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倒闸操作“六关”制度(操作准备关、接令关、操作票填写关、核对图板关、操作监护关、质量检查关);“三票”的填写及执行情况良好。“三票”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三票”合格评价标准和考核规定;“三票”合格评价符合标准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有记录可查;定期对“三票”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考评。

8.重温《沧州供电公司运行管理标准》及运行相关管理规定。完善我站的《综自站的管理规定》,并制定措施严格执行。查找五防系统管理和软件缺陷,及时上报,并请厂家销缺。查找现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情况,缺陷及时报告;建立起完善解锁钥匙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重新修改操作密码,严格密码管理,使操作监护制度的执行从小操作就具备条件。

9.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核对保护装置定值与定值单相符。规定每月20日核对保护压板投切正确,并要求做好记录。检查户外继电器、端子箱等二次设备有防雨、防潮和保护室降温等安全措施。

10.现场安全措施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制定现场三项措施和进行危险点分析;现场作全封闭围网,现场措施落实良好;对每个作业现场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执行“三大措施”,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对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立即得到制止。

11.强调安全用具的管理。各类安全用具配置、台账、试验、存放使用符合要求;增加每月10日对安全器具进行试验检查,使其保持在完好状态。

12.完善消防管理。重新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健全消防组织,使新来的值班员在消防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消防设施、器具齐全,布置符合规定,状态完好;培训职工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13.在日常管理中强调安全监督体系,由站长牵头组成安全监督体系,每个值班员都有安全监督责任,明确分工,履行安全监督职责;重新要求运行日志、安全分析记录和安全活动等记录的填写,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14.加强输变电设备管理,健全输变电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新设备技术培训工作做到及时有效,有效利用嵌入式变电设备巡检系统及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组织开展变电设备巡视检查。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3篇

电力事故划分及赔偿标准

按照《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将电力事故进行如下划分。即根据电力安全事故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或者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的程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并且在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给出了处罚标准。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电力监管机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生一般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其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地区电网网架结构稳定性分析

1.地区电网结构总体布局

准格尔旗境内有500kV变电站1座,即宁格尔500kV变电站(2×750MVA);500kV线路6条,总长度为219.41km。准格尔电网通过宁格尔500kV变电站至永圣域500kV变电站线路实现与内蒙电网联网。220kV变电站5座,即薛家湾变电站、大路变电站、杨四海变电站、长胜变电站及川掌变电站,总容量1920MVA;220kV输电线路23条,线路总长度332.07km。准格尔旗境内电网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2.电网N-1准则分析

N-1准则,判定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准则,又称单一故障安全准则。按照这一准则,电力系统的N个元件中的任一独立元件(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后,应不造成因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停电;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不出现电压崩溃等事故。当这一准则不能满足时,则要考虑采用增加发电机或输电线路等措施。根据电网供电安全N-1准则。即:变电站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台降压变压器时,不损失负荷;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路,或一条电缆,或变电站中一台降压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在正常情况下,不损失负荷;在计划停运的条件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该次电力安全事故令,主要针对大面积甩负荷,所以在这里主要通过分析高压电网的网架结构来分析其稳定性。

(1)500kV电网结构问题导致的检修方式下N-1故障运行风险点(4处)。一是永圣域500kV一条母线停电,另一条母线故障跳闸,可能引起宁格尔地区薛家湾、杨四海、长胜店、大路、川掌、清水河六座220kV变电站全停,最大损失负荷约1000MW。薛家湾有可能达到重大事故标准。二是永宁一回停电,永宁另一回跳闸,可能引起宁格尔地区薛家湾、杨四海、长胜、大路、川掌、清水河六座220kV变电站全停,最大损失负荷约1000MW。薛家湾有可能达到重大事故标准。三是宁格尔一台主变停电,另一台主变跳闸或另一台主变所在220kV母线故障跳闸,可能引起宁格尔地区薛家湾、杨四海、长胜店、大路、川掌、清水河六座220kV变电站全停,最大损失负荷约1000MW。薛家湾有可能达到重大事故标准。四是宁格尔500kV一条母线停电,另一条母线故障跳闸,可能引起宁格尔地区薛家湾、杨四海、长胜店、大路、川掌、清水河六座220kV变电站全停,最大损失负荷约1000MW。薛家湾有可能达到重大事故标准。

(2)500kV系统供热电厂全停导致的运行风险点(1处)。国华准格尔电厂:准宁一回停电,准宁另一回再跳闸,国华准格尔电厂有可能两台供热机组全停,有可能达到较大事故标准。

(3)220kV电网结构(母线)问题导致的检修方式下N-1故障运行风险点(1处)。宁格变220kV#1、#2母之一停电,另一条母线故障跳闸,宁薛#1线严重过载,有可能引起薛家湾、杨四海、长胜店、大路、川掌、清水河六座220kV变电站全停,最大损失负荷约1000MW。薛家湾有可能达到重大事故标准。

电网电力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电力生产中更是重中之重。该安全条例出台后,电网事故直接关系电网企业的盈利。通过上述分析,确定了电网运行的风险点。所以要预防电力事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电网构架,二是提高运行人员的运行水平。

1.电网结构层方案针对地区电网及设备结构的特点,特别是局部区域连续供电要求,灵活地应用N-1准则来确保电网安全。

(1)输电线路。电网设备中受N-1规则制约最重的元件就是输电线路,电网运行单位大多数是以输电线路故障为考核电网稳定性的出发点。针对N-1准则的时效性、设备特性及故障发生概率的关系,解决输电线路的N-1方案主要包括:电源点应该分布广泛,尽量按负荷匹配电源点;网间联络线、站间联络线应加强,而且要考虑其传输能力、绝缘水平及通道质量;地区性电网主要以220kV环型电网为主,部分重要负荷区域应构成双环网;避免电磁环网的形成;终端站可采用双电源、两站三线或双“T”结构,且保证每一回线路应能承受足够过负荷能力;对复杂地带,应尽量避免同塔多回线路。

(2)变电设备。变电设备是电网计划停电和非计划停电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设备发生故障后,需要较长时间来维修,所以变电设备N-1准则考虑如下。1)母线部分:①500kV变电站在电网中长期处于枢纽位置,所以500kV侧母线采用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适当提高绝缘水平和动、热稳定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输出侧220kV母线采用双母线(双母线分段)与其枢纽地位相适应,但应注意进出线布局及与运行方式匹配问题,而且还要尽量采取高绝缘与高可靠性的设备。②若220kV枢纽及环网侧变电站宜采用双母供电,如果有需要网间联络线时,可以增加旁母设置,若是220kV终端站,220kV侧母线应设置单母线,当线路较短时,可取消母线采用线路变压器单元接线,而输出端110kV侧母线应采用双母线。③110kV变电站进线侧母线采用单母线、单母分段,而其低压侧宜采用单母分段接线。2)变压器部分:①500kV变压器容量大,针对其特殊性,尽量采用单相自耦变压器,各站变压器参数尽量一致,从而实现故障备用并降低备用投资。②220kV变压器应按区域负荷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政府规划而进线选择,通常最大单台容量不宜超过240MVA,城市变电站尽量大于150MVA,边远变电站容量不低于120MVA。③110kV变压器作为配电网的电源分布点,主要考虑其分布式经济效益。单台最大容量控制到63MVA以下,城市变电站单台容量不宜低于40MVA,边远地区变电站单台容量不宜低于25MVA。④对于调压装置而言,220kV、110kV变压器仅在高压侧配置。⑤变压器结构应尽量简化,500kV变压器尽量不采用有载调压。

2.运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人是安全生产中最活跃和最关健的因素,是企业管理者实施安全调控最重要的对象。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将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其次,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应避免淡薄第一,放松了预防,在生产与安全的砝码上,自觉不自觉地向生产倾斜的情况发生。最后,提高运行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其爱岗敬业精神。总之,电力生产事故大多是能防止的,只有抓住根本,在严格的制度规程管理上狠抓落实,强身固本,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4篇

关键词:110 kV变电站;地质勘察;总平布置

中图分类号:TM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9-0114-02

1 南方电网五省区110 kV变电站标准设计要求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110~500 kV输变电工程标准设计要求及可研深度规定。标准化设计及典型造价有效的指导了南方电网公司110~500 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了报告编制内容,加强110~500 kV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确保项目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除了110~500 kV输变电项目相应的规范文件外,作为配电网设计的指导要求,还应当遵循以下两个主要的设计规范文件:①35~11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 218-2005);②35 kV~220 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

在《110~500 kV输变电工程标准设计要求及可研深度规定》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求110 kV变电站在总体布置上,必须要实现变电站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首先是在建筑风格上,总体体现工业性产品或设施的特点,提倡工艺简洁、施工方便、线条流畅,与环境协调,遵循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典型设计总体原则。长期以来,由于变电站建设一直采用的是非标准化设计,不同的电力设计院采用的是不同的土建布置和建筑设计方案,最终导致外立面形态各异、建筑设计颜色及构造与变电站周边建筑环境不协调,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的110 kV变电站建设,还有部分位于旅游风景区的110 kV变电站建设,常常成为破坏周围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2 110 kV变电站地质勘察及总平优化要求

2.1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

变电站站址选择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变电站站址选择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110 kV变电站选址应当进行现场踏勘。依据系统部、变电一次、变电二次、地质勘察等不同的专业所提供的资料,汇总当地的土地、住房建设、建管单位、林业、农业、规划等政府部门的意见,土建设计人员会同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初步确定几个变电站选址方案。在进行现场踏勘之后,就要对几个站址方案进行比选。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在进行地质勘察时,必须要明确有无不良地质情况,比如地下溶洞、滑坡、坍塌等情况,特别是部分古滑坡,由于其隐蔽性较强,所以较难发现,一旦站址确认,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变电站站址地质处理,增加了变电站造价。②原则上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如确实因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能提供一个站址应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作详细说明。在进行变电站站址比较选择以及站址备选方案上报时,为了避免出现单一站址的情况,需要进行多重考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设计单位为了节省前期工作成本以及勘察费用,只选择一个方案进行上报。最终出现站址征地等疑难问题时,则必须挪移站址,造成费用增加的情况。

2.2 总平面布置附图要详尽

总平面布置附图要详细说明站址具置及地貌、站址用地性质及有关批文办理情况、总平面布置方案、参与何种典设方案、围墙内用地面积及总用地面积、总平面布置情况、进站道路方案、大件运输方案、站址场地自然高程、场地设计标高,100/50年一遇洪水位,是否受内涝影响。站区设计要包含土方平衡情况、边坡处理、排水设施。建筑布置要点要列明主要建筑及相应建筑面积。建筑结构竖向布置要说明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户外设备构支架结构。此外还要包含地基处理方案、供水水源方案、排水方案、消防设施布置方案、通风方式等。

2.3 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要求

针对当地气候环境以及防风及抗腐蚀要求进行建筑材料的优化选择,并采取抗风抗腐蚀建筑结构,并在地质勘察时增加对水质分析的要求。鉴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耐久性的特点,一直以来变电站建设都选用混凝土作为变电站土建的主要建筑材料,并且土建结构设计人员对于标准化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使用更为熟悉。但是在沿海环境,特别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以及海南电网公司,这三个省网公司所属的大气环境气候为海洋以及热带气候,大气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酷。而在贵州以及云南两个省网公司管辖区域,110 kV变电站建设的土建部分材料选择及设置对于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相对考虑较少。部分变电站设计未考虑相应的防腐要求,没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特性来选择建筑材料,一味的使用混凝土材料,许多地区的变电建筑出现了混凝土开裂、钢筋被当地水土腐蚀,发生锈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标准化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中,增加了关于地质勘察中对水质分析的要求。在进行变电站选址以及地质勘察时,需要进行地下水抽取以及水质分析,并检测水质及土壤的腐蚀性,出具相应的土质及水质分析报告,以备变电站土建设计人员进行参考。根据技术需要,地质勘察单位需要委托专门的水质监测站对水源水、饮用水的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则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基础防腐等级,而水源的水质、水量情况则影响变电站用水条件,涉及到变电站将来的生活以及生产用水是否可以使用井水或者当地用水,或者必须另外接入自来水源等。在进行110 kV变电站的总平布置优化及建筑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当地的特殊气候环境和水质情况,除运用标准化设计意外还要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诸如土质、气候、湿度、环境pH值等,采用多层次防腐基础设计,比如设置沥青层隔离层、使用抗硫酸盐水泥等措施。

2.4 变电站总平优化设计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因素相结合

变电站总平优化设计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因素相结合,与变电站周围建筑群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不应给给周边居民活动带来安全隐患。传统的110 kV变电站大多建在一些无人居住的市外郊区,但是随着区域内用电负荷的增加,110 kV变电站正在逐步向着城市中人员居住密集的地区迁移。这样110 kV变电站选址则必须考虑当地的社会环境及周边区域的人员及居民安全。特备是在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区,110 kV变电站的间隔出线以及路径走廊设置都对于当地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110 kV变电站标准化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中,增加了关于安全距离及反措的相关要求。在进行变电站选址以及地质勘察及总平布置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变电站对于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居民区的影响。在110 kV变电站的建设区域内,要注意变电站内部建筑的平面布置,使得变电站建筑布置要满足与居民楼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满足消防安全的规范要去。在进行平面布置和设计时,需要设置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加高围墙避免居民攀爬等情况出现,从而给变电站安全运行以及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比如说,一般变电站可以允许变压器布置离建筑墙5 m,但是如果必须这样进行变压器布置时,要将墙外的设备增高3 m,在墙外的两侧各3 m的范围内,不能开设门窗或者面积较大的洞口,以避免安全问题。

2.5 针对在城市范围内的110 kV变电站,需要电缆布置

的优化

部分改建或者扩建的110 kV变电站,在进行间隔扩建时候如果电缆的防火处理不足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部分原先处于郊区的110 kV变电站逐渐变成了居民区,而相应的架空线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变更为电缆。但是部分改造项目的电缆防火处理不足。因此在最新的变电站电缆设计上,增加了防火处理的要求。在110 kV变电站总平面优化时内还可以使用防火隔板、喷涂防火涂料、耐火三角等方法对电缆进行相应的防火和阻燃处理,最大程度上避免电缆发热造成的安全事故。

3 结 语

总而言之,选择合理的110 kV总平布置优化方案,可以合理110 kV变电站的投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力设计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当地地质勘察的对应措施。

参考文献:

[1] 罗佳.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优化[J].华章,2012(22).

[2] 谭一可.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

[3] 王辉强.城区110 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19).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5篇

关键词:变电站;工作票典型票;运维人员

作者简介:李东(1981-),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南阳供电公司,电力工程师;李中渊(1956-),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南阳供电公司,电力工程师。(河南南阳4730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135-02

工作票是允许在电力设施上工作的书面命令,是实施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正确地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是变电站运维人员工作中需要掌握的。

某些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不停电工作,如断路器SF6泄露、CT回路端子发热、设备快速渗油等,需尽快处理,防止其向危急方向发展;新上设备的变电站第二种工作涉及到送电,也需迅速完成;随着变电站迅速增多,需处理的异常设备也增多,运维人员迫切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快速正确地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运维人员未能正确地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导致反复修改,使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填写时间比较长,影响了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的开展。

一、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工作填用工作票类型不当

运行中多出现保护装置改定值误填用工作票的情况。如110kV单套保护配置的保护装置改定值(不能通过切换定值区方式改定值),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采用分别退距离、零序保护功能压板的方式来修改距离、零序保护定值。这是不恰当的,原因在于:在改定值过程中,线路失去一种主保护,尤其是在距离保护退出时,线路相间故障时失去保护,这是不允许的;此种工作,需将对应的110kV断路器停用,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2.部分工作的“工作的变、配电站名称及设备双重名称”填写混乱

此处一般是“设备双重名称”填写混乱,在于对“工作地点或地段”应归属设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如,220kVXX1电能表带负荷检查,有填写“220kVXX变电站:继电保护室220kV电能表柜(一)柜XX1计量单元”,有填写“220kVXX变电站:220kV XX1间隔”,人员看法不一致,容易出现填写混乱。

3.部分工作“工作任务”中的“工作地点或地段”填写不全面

部分工作工作地点较多,容易在“工作地点或地段”填写上出现不全面的情况。如,221电能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填写的“工作地点或地段”为:继电保护室220kV电度表柜(一)柜221电能表,但是测试二次回路压降需要测量从电能表到对应PT端子箱的电压降低,需要在对应PT端子箱内工作,此处应添加:对应PT端子箱。

4.部分工作“工作条件(停电或不停电,或邻近及保留带电设备名称)”填写不正确

部分人员在此处习惯性地填写不停电,忽视了部分工作需要停电处理。例如,X 1主变XX风机检修的“工作条件”应为:停电,XX风机相邻风冷装置带电。

5.部分工作“注意事项(安全措施)”没有针对性的要求

其表现为注意事项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对特殊工作进行要求,容易造成安全漏洞。如,XX出线龙门架敷设、熔接光纤,此工作有登高作业,需要注明登高作业的要求;又如:220kV X2主变基础土建施工,由于基建安装人员对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不是十分熟悉,施工人员农民工较多,需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

二、改善措施

1.总结保护装置改定值适宜填用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情况

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保护装置改定值可以填用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中加入需要执行的措施。有如下几种情况:(1)220kV及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主变)保护改定值,220kV及上电压等级的线路配置双套,可以一套一套的分别改定值,断路器不用停电,并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注明依次退投X1线路(主变)保护A柜、B柜所有压板(失灵保护压板不退);(2)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通过切换定值区方式改定值,适用于线路保护装置有不同的定值区且能进行切换,并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中填写:通过切换定值区改定值;(3)保护装置所有保护压板未投时,并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注明所有保护压板已退出运行;(4)220kV第一套母差保护柜、220kV第二套母差保护柜、110kV母差保护柜,在退出所有压板后,可以进行改定值工作,并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注明退出所有压板。

2.对“工作的变、配电站名称及设备双重名称”的填写进行统一

详细总结了“工作地点或地段”应隶属设备情况,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梳理。统一如下:(1)一次设备上的工作,如取油样、补油等,填写“220kVXX变电站:XXkV XX1间隔”;(2)保护测控及自动装置上的工作、远动通信、仪表装置上的工作,对隶属于某一间隔的填写“220kVXX变电站:XXkV XX1间隔”;对不属于某一间隔,应填写“220kVXX变电站:柜名或装置名称”。如220kVXX1电能表带负荷检查,填写为“220kVXX变电站:220kV XX1间隔”;(3)交直流系统上的工作,填写“220kVXX变电站:直流系统”或“220kVXX变电站:交流系统”;(4)土建及相关维护工作,如围墙粉刷、绿化、巡视道制作等,填写其工作的范围:“220kVXX变电站:220kV设备区”。

3.对“工作任务”中的“工作地点或地段”填写不全的工作进行汇总改善

总结“工作地点或地段”易出现填写不全的工作,填写其全部工作地点,将其总结完善如下:(1)带负荷检查工作,应填写对应线路保护柜、线路测控柜、母差保护柜、故障录波柜、电度表柜;(2)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异常处理,应填写对应测控柜、母差保护柜、端子箱、机构箱;(3)蓄电池充放电,应填写对应直流充电柜、直流馈电柜、蓄电池组;(4)直流分路接地检查,应填写对应直流馈电柜、端子箱、机构箱;(5)电能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应填写对应电度表柜、PT端子箱。对这些工作的“工作地点或地段”填写进行强调和培训,使运维人员更清楚具体填写。

4.对“工作条件(停电或不停电,或邻近及保留带电设备名称)”填写的进行强调

强调此项不是始终填写“不停电”,而是视工作情况而定,有些工作如带电试验、风机大修、风机故障处理等,其工作条件就为“停电”,并填写邻近及保留带电设备名称。

5.“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中进行针对性注明

对涉及登高作业、二次电缆穿孔、设备基础施工等有特殊要求的工作,进行针对性填写:(1)涉及登高作业的,应添加“登高作业时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器材,传递物品使用安全绳索,严禁上下抛掷”;(2)涉及二次电缆穿孔的,应添加“电缆孔洞随扒随堵,防止小动物进入”;(3)涉及一次设备基础施工的,应添加“基础开挖严禁伤及地埋电缆,电缆沟盖板上严禁火焊”;(4)涉及新上一次设备工作的,应在工作现场四周设置固定围栏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并在工作票中注明;同时注明周围设备带电情况。

三、继续完善,编制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

在“改善措施”中针对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填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完善并进行培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改善措施”中的总结方法,比较零散,缺乏关联,现场指导和培训效果仍有欠缺。借鉴典型操作票的形式,将实际工作中用到的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进行汇总、整理,编制成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

1.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涵盖的工作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按一次设备上的工作、保护测控及自动装置上的工作、交直流系统上的工作、远动通信、仪表装置上的工作、未投运设备上的工作、土建及相关维护工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类。其中,包含的具体工作类型如下:(1)一次设备上的工作有充油设备取油样、补油、渗油处理,带电试验、SF6压力低处理、部件检修、部件安装等工作类型;(2)保护测控及自动装置上的工作类型有保护装置改定值、带负荷检查、PT二次核相、保护及自动装置定检调试、保护及自动装置版本升级、测控装置上的工作、加装二次设备、保护核查等工作类型;(3)交直流系统上的工作类型有蓄电池充放电、充电柜模块故障处理、蓄电池巡检模块故障处理、绝缘监察装置故障处理、直流分路接地处理、直流母线接地处理、交流馈电柜出线接地处理、交流进线柜继电器更换等工作类型;(4)远动通信、仪表装置上的工作有远动柜端口规约升级、光通信机柜(一)安装网桥、光通信机柜(二)增加XX至XX光方向、XX1出线龙门架敷设、熔接光纤、电能表带负荷检查、电能表校验、电能表安装、电能表更换、电能表本身故障异常处理、电能表回路异常处理、电能表计量电压回路压降测试等工作类型;(5)未投运设备上的工作有放XX线高压电缆、新增间隔一次设备安装、新增间隔一次设备试验、X2主变基础土建施工、X2主变试验、XXkV设备区二次电缆敷设、加装XX1测控装置、XX线保护柜、测控柜就位、XX1间隔二次接线等工作类型;(6)土建及相关维护工作有围墙粉刷、绿化、巡视道制作、安装气象平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区构架刷漆、站区护栏安装、站区草坪喷药等工作类型。

2.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填写的内容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填写出现错误几率较高的“工作的变、配电站名称及设备双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条件”、“注意事项(安全措施)”、“补充安全措施(工作许可人填写)”,使具体的工作类型和正确的填写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查询对应的工作即可查看到正确的填写,可有效地提高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填写效率。

3.将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推广使用

对编写完成的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完善。随后,将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推广开来,进行培训,并在工作现场配置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典型票。运维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遇有疑问,即时查询,使运维人员对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的各项内容了如指掌,能根据实际工作快速正确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减少了填写错误次数,降低了填写时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6篇

[摘要] 针对成都博物馆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为确保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安全性确定项目需采取安全监测。结构安全监测分为施工阶段的结构监控和使用阶段的结构监测,现主要针对施工阶段安全监测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安全监测;技术手段方法;监测系统;评估;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成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成都市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大量珍贵文物、贵重藏品展览建筑,同时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博物馆新馆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耐久性设计为10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结构选型为外钢网格——内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形成组合空间结构体系。

主体结构立面设置通廊形成连体结构,地铁上方为33m、上托5层的大悬挑结构,主展厅为30m大跨度空间。成都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0.45s。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值0.35KN/m2,地面粗糙度B;基本雪压值0.15KN/m2,临时展厅活荷载10KN/m2,其他展厅活荷载5KN/m2,

屋面活荷载0.5KN/m2。

2 项目安全监测的意义

2.1隔震支座变形监测

本工程采用基础隔震(共361个不同规格的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支座的变形对结构的安全性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对隔震支座的水平和竖向变形进行长期监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要求在重要受力部位共设38个变形观测点。

2.2结构构件内力监测

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是结构外部荷载作用效应的重要参数,其中内力是反映结构受力情况最直接的参数,跟踪结构在建造和使用阶段的内力变化,是了解结构形态和受力情况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判断结构效应是否符合设计计算预期值的有效方式。对结构关键部位构件的应力情况进行监测,把握结构的应力情况,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3结构关键点位移监测

结构位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和测试系统,在施工过程和使用关过程中监测已完成的工程状态,收集控制参数,比较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分析并调整施工中产生的误差,预测后续施工过程的结构形状,提出后续施工过程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调整必要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使建成后结构的位置、变形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并最大限度地符合设计的理想状态,确保结构的质量,保证安全性。

3 项目安全监测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3.1支座变形监测

位移计用于测量轴向变形,可成批安装从而在任何长度内测量多点的变形。主要测量元件是一个振弦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传递仪器两端法兰的伸缩,引起弹簧的张力、以及振弦的张力变化。张力的变化量与拉伸量成正比。根据测量的仪器读数,即可计算出位移量,如图所示:

位移计的传感器固定在一个法兰端,通过一定长度的传递杆连至另一个法兰端。传感器和传递杆外套一根给定长度(仪器长度)的塑料管(当仪器较长时须在中间增加伸缩节)来固定两个法兰端,确保连杆固定不动.当两法兰相对移动时,位移信号被传递杆传至传感器,由读数系统测得.通过选择不同的仪器长度和传感器的量测范围,可选到最佳灵敏度。对于达到分辩率最高的情况,仪器长度长、量程小的传感器最佳。而变形最大的情况,选长度相对短、量程大的传感器。可根据预计的变化量灵活选择最佳的量程和灵敏度。

3.2结构构件内力监测

应变式传感器的机电转换过程是首先采用粘贴在弹性元件上的电阻应变计的电阻效应,即如(5.1)式表示:

R=ρL/F(5.1)

式中: R——金属丝栅的电阻值(Ω);

ρ——金属丝栅的电阻率(Ω/mm2/m);

L——金属丝栅的长度(m);

F——金属丝栅的横截面面积(mm2)。

利用电阻应变计灵敏度系数 K 值,来实现非电量的相对应变量(ε)转换成

为电阻量的相对变化量之比的关系式,如(5.2)式表示:

K=(ΔR/R)/(ΔL/L)(5.2)

式中:K——电阻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

ΔR/R——电阻应变计电阻与相对变化的电阻之比;

ΔL/L——被测试件受力后的相对变化量即ε。

利用电阻应变电桥的桥臂加减特性,把非电量的应变量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其电阻应变电桥工作原理参见图 5.2 所示。应变传感器采用采用 SJ-GBY 型工具式表面应变传感器。

传感器采用高性能的弹性材料,经过专门的线切割加工,特殊的定型及热处理等工艺技术措施,设计时在弹性体中间开了一个孔,充分利用应力集中原理,提高了输出灵敏度,传感器的灵敏系数为10000με/mm,量程为10000με,零漂小于等于±3με,测量精度大于1με,使用温度范围-35~+80℃,可取代大标距应变计。敏感元件选用及粘贴防护和组桥部分,敏感元件采用低蠕变,自补偿传感器用高精度电阻应变计,经过严格的粘贴工艺和防潮密封技术措施,再组成全电桥,线性好、稳定性好。引出导线部分:选用了特制的引出连接导线,并配以连接可靠性高的航空插头,与设备快速连接,无须焊接,节省时间、提高工效。 传感器安装紧固件,采用特殊材料加工,两端底部可用 502 胶水快速固定于试件表面或用点焊方式固定在钢结构构件表面,再用螺母将应变传感器二次固定,使传感器和钢结构构件同步变形。

3.3结构关键点位移监测

1)依据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监测设备

SOKKIA NET05 自动化 3D 全站仪,标称精度为:角度测量 0.5″,距离测量:棱镜(AP/CP)(0.6+0.8 ppm×D)㎜,反射片(正射)(0.5+1 ppm×D)㎜;

LEICA DNA03 数字水准仪及配套的数字条形码铟钢水准尺,标称精度为每公里测往返测中误差 0.3 ㎜;配备的该两种测量设备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精度最高的全站仪和水准仪,完全能够满足该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4 监测控制系统

4.1系统总体构架

本项目结构性态监测,按照监测阶段划分为工程施工阶段与运营阶段,两阶段的监测工作需要有机结合。目前仅对施工阶段进行监测,在项目上选取全部结构中若干重要位置作为监测对象,设置多个监测子站对个重要位置的测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另外设置一个总控基站对整个监测系统进行控制和分析。

结构性态监测内容及分项如下:

·结构支座变形

·结构构件应力应变

·结构空间变形

结构施工阶段,需随工程施工进度对各层参数进行及时测量与回馈,以给施工方提供及时参数进行施工的调整与改进。施工阶段,监测总站无法及时建立。因此,施工阶段的临时监测总站设置在工地现场的监测办公室内。随各区域建设的过程依次建立各测量子站,各子站各阶段采集到的数据以无线方式发送至临时监测总站进行汇总分析。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时铺设各子站至监测总站的线路并进行总站的建立,以备运营阶段监测工作的开展。进行各监测分项实时采集与汇总,并对结构性态作出评估。

4.2硬件设置

1)每监测位置:传感器;数据线;数据线汇集电箱。

2)每子站:各分项的采集仪。包括静态采集仪,通道数按照该子站构件应变、温度、变形等的传感器数量而定,进行构件应变、温度以及支座变形等数据的采集。采集频率 35 天/次。

3)监测总站:监测控制系统。包括:PC 机;电控箱;网络适配系统等。

4.3 数据采集方式

为保障全周期内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决定各分项监测传感器与对应子站采集设备之间均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子站至总站之间数据的传输分阶段进行区别,施工阶段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临时总站,运营阶段采用有线(宽带,专用接口和通道等方式)形式进行数据传输至永久监测总站。详述如下:

1)施工阶段,对于结构构件应力应变;结构温度等采用静态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即随结构施工将各测点位置处各分项传感器同时安装,数据线亦同时铺设。数据线汇总至数

据线汇集点,然后铺设至对应测量子站,测量子站设置各分项的数据采集仪以及数据无线发

射装置,可将数据发送至工地现场结构性态监测办公室进行存储、分析。同时预留该子站至

测量总站的管线通道以备后期使用。

2)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之前,预先将各子站与总站之间的数据连接系统建立完成。将工地现场的临时监测总站移入建筑物内的永久监测总站。工程投入运营后,所有的监测采集与控制工作均在总站进行。

4.4监测控制系统开发

1)基本流程

本工程按照现场监测数据采集—数据远程传输—数据管理—健康预警的基本流程进行操

作,基本流程如图 4.1 所示。

图4.1基本流程图

2)系统组成

由数据采集子站、数据采集中心组成。数据采集中心由中心路由器、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构成。

4)系统界面

已经具备的监测控制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可视化图形界面,已经成功地应

用到多个大型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中。

5 结构安全评估系统

结构健康评估系统包括基于应力应变、变形、温度和位移监测数据的直接安全评定,以及基于模型修正有限元模型的安全评定、结构损伤识别等,主要内容有:

5.1基于监测数据的直接安全评定

如监测的温度达到设计温度,则进行应力应变检查预警;若应变达到设计应变的 80%,或者在荷载没有显著增加的时候,应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则进行预警。

5.2结构安全评定

在修正有限元模型和结构荷载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最不利荷载工况,计算结构的极限状态,给出不利构件的信息、失效模式、荷载模式和荷载水平,并与监测和计算结果比较,进行安全评估。

6监测实施方案

6.1数据采集子站和总站布置方案

设置分为两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子站:支座监测采集子站以及钢结构监测采集子站,另外设置一个监测总站,对所有采集子站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分述如下:

1) 支座监测采集子站

依据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全平面划分6个区域,设置6个采集子站对相应区域内的支隔震支座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测量和采集。另外设置一个采集总站负责各采集子站各阶段数据的汇总分析。采集总站如前所述,施工阶段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内,施工阶段子站至总站的数据传输采用无线方式。

2)钢结构监测采集子站

依据钢结构立面布置,不同立面分别设置采集子站,对钢构件的内力,结构表面温度以及结构空间点位移进行测量和采集。子站设置位置数量以及对应区域见表8.1所示。另外设置一个采集总站负责各采集子站各阶段数据的汇总分析。采集总站如前所述,施工阶段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内,施工阶段子站至总站的数据传输采用无线方式。

钢结构监测子站设置表

6.2结构竖向、水平环境监测

依据支座平面布置,选择 50 处支座作为测量测点,其中每处测点选择一个支座进行监测,共计支座测点 50 点,每点设置一个竖向位移计,两个水平方向位移计,共计位移计数量 150台。

6.3结构构件内力监测

钢结构均匀选择约 80 个节点,每个节点选择两根构件,每根构件沿构件截面布置 4 个应变计,应变及数量 640 台。测点布置如图 8.4 所示

6.4结构位移和变形监测

1)测点布置

沿屋面结构均匀选择约 100 个点位作为全站仪定为观测的关键点。

2)测量方法

控制网基准点按照规范要求布设 3 个,精密导线控制点应布设约 10 个点,楼顶控制点 2个。平面控制按照一级导线的观测精度进行;平面控制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要求进行。一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如表所示。

水准测量闭合差限差按照4 L计算,L 为闭合路线或附合路线长度。每个变形监测点贴

一个专门的具有优良反射效果的反射片,仪器架设在该边/中柱最近的导线点上采用极坐标的方式测量该点的三维坐标。为提高平面坐标观测精度,消除一些仪器本身的误差以及观测误差,采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的方式。为提高监测点的高程测量精度,采用不量仪器高法测量监测点的高程。按照二级建筑变形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位移观测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0 ㎜。

7结论

(1)通过对隔震支座的变形安全监测,可以随时掌握在外力及施工荷载随施工进度增加时和钢结构支撑胎架整体卸载时对支座变形影响是否在设计及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如若在监测时发现有异常情况能提出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建议,确保隔震支座变形在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受控状态下;保证隔震支座均匀受力。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7篇

[关键词]调度数据网;结构;功能;数据互联。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98-01

1、概述

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辖有22个35kV变电站,均采用数字专线通道传输数据,数字通道传输效率低、误码率重影响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运行,随着“大运行”体系的深化改革,调控地县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各级调度管理及OMS系统应用,省、地、县三级调度数据的互联十分必要,结合公司信息通道的自建,城郊公司根据与市调较近的地理优势,制定县调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方案,并加以实施,实现省、地县三级调度的数据互联,同时改善调度数据通道的运行状况。

2、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模式、设计原则

2.1 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模式

结合现状,依托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进行地县一体化建设,采用“远程监控终端+集中式数据采集”模式建设,调控数据采集、SCADA、应用分析等软硬件集中部署在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县调端仅部署地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远方应用终端和必要的前置数据采集设备(相当于地调前置采集终端服务器的远程部署)。由地调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调控应用支撑,实现地县两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系统结构示意图见下图1。

2.2 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原则

由于35kV变电站仅传输电网实时数据和电能量关口非实时数据,数据流量传输稳定,根据电力二次安全防护要求,从简化调度数据网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传统路由进行组网,站内部不分安全区域,按照分级分层的原则,35kV变电站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统一流向县调主站,在由县调数据汇总经路由上送至市公司调度主站,各变电站数据上送采用2Mb/s带宽,县调至市调主站传输链路采用10Mb/s带宽进行传输。调度数据网设备安装有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有效阻隔屏蔽病毒、黑客攻击。基于地理原因,县调主站仅设置维护工作站,历史、前置服务器置于市调进行统一管理,减少设备成本、运维难度。

2.3 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

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总体拓扑采用星型拓扑,总共由市调汇聚层、县调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市调汇聚层:接收市、县公司所有等级变电站数据信息,采用10Mb/s带宽的光纤通道传输。 县调汇聚层:接收汇聚县调管辖范围内的变电站数据信息,采用2Mb/s带宽的网络通道传输。与县调主站通讯规约为IEC104远动通讯规约。接入层:县调各变电站数据汇聚,通过网络传输方式汇聚变电站各开关、主变等设备数据信息至总控单元。

35kV变电站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采用路由技术组网,变电站内不考虑VPN划分,业务终端均处于调度数据网实时VPN内。与市调调度数据网通过VPN互联,市、县调主站系统应用逻辑隔离设备接入数据网,实现与变电站的业务数据传输。

IP地址的规划与划分要满足满足各变电站IP地址的配置,同时要考虑到业务拓展、变电站数量增加需预留的地址段。IP地址的分配需考虑到技术发展需要,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满足各种网络传输技术对地址空间的需求。IP地址分配必须合理规划,对标准的A、B、C类地址要进一步划分,保证IP地址的利用率。地址空间分配要结构化,对需合并的地址分配连续的地址空间,大小为2N,同时根据不同地址空间大小,选择对用的地点地址分配。各设备的Loopback地址按市、县调进行分配,每个县调规划2个C类地址,使用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使用,确保Loopback地址最后1位全部为1,多余备用。业务地址县调使用第2个B类地址,其他变电站使用第3各B类地址以后的地址。每个县调2个C段给县调前置业务,多余备用。每个变电站1个C类地址,每个县调共128个C类地址,多余备用。

2.4 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安全管理

在市公司节点设立调度数据网的网管中心,负责市、县调度数据网的管理,网管软件支持先进成熟的redhat5.4软件。

网络安全性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和相关安全防护措施。

3、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效果

2014年底,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所辖的22座35kV变电站全部安装调度数据网设备,通过路由器实现网络通讯,变电站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上送到市调主站,市调通过与省调的信息贯通,将数据过渡应用到多个省地县一体化系统,为省公司各系统的运转注入基础数据,便于三级调度之间专业化、流程化、指标化管理。县调增加了技术更为先进的调度平台,消除市辖变电站10kV线路数据需转发才能统计分析的弊端。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省地县数据互联,有助于数据的更深层次的应用分析,县调调度管理的进一步转变深化。公司各变电站采用调度数据网通讯后,彻底改变通道传输效率底、误码率高的不利局面,调度数据网传输效率高、通讯质量稳定,遥控预置返校时间短,通讯中断次数减少,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4、结论及建议

根据电力调度数据网应用情况,可以得出调度数据网在省、地、县调数据互联中十分成功,适应省、地县调度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实现省、地、县三级调度的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了通道传输质量、运行效率。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1、变电站数据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单通道进行传输,通道运行可靠性有待提升,建议结合县域光缆自建,增设信息通道,实现电力调度数据网双通道运行。

2、部分变电站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中缺少二次安全防护设备,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需尽快立项进行补充完善。

3、自动化运维人员对电力调度数据网专业知识了解较少,电力调度数据网运维技能还有待提升,建议联系厂家开展培训指导。

4、应定期对调度数据网运行情况跟踪分析,加强调度数据网设备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保障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钱君霞等,《江苏电网110、35kV变电站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建设与实施》,中国电力,2008年10月。

[2]吉亮,《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科技资讯,2011年。

[3]张亚峰等,《地区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及应用》,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8篇

    我所在本年度安全月里,组织各站队职工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知识及规章制度的学习、讨论,组织了板报宣传及事故预想学习,自检自查等一系列安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为搞好安全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现将我所“安全月”活动情况汇总如下:

    一、公司统一组织的《安规》考试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以所领导带队,安监专责、各站队兼职安全员参加的检查组,对所辖九个变电站和一个操作维护队进行了安全自检自查。在检查中,我们要求各站队结合人员及设备的实际情况和雷雨季节安全生产的要求,做好防汛和防鸟、鼠、蛇工作,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对重要设备要重点检查,例如避雷器、呼吸器、母线、线夹等,彻底消除设备上的安全隐患。组织各站队职工对本站队存在的设备缺陷、记录缺陷以及管理缺陷进行了讨论、整改,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根据季节性气候变化特点和年初制定的两措计划,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力度。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扎实抓好安全知识培训,夯实基础,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对照整改,不断提高本站运行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检查历时三天,检查时做到每天有小结、最后有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各站队均配合检修部门搞好本年度的主变及开关等设备的检修工作。

    三、对本年度春季安全大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补划清晰了生产区、控制室、高压配电室安全警示线;110kv站积极组织人员对所属设备主变、母线、开关以及引线接头和部分充油设备,进行全面巡视,对消防砂箱、灭火器箱进行了防腐处理。

     四、在“安全月”活动中,各站队加大了对两票三制、《安全生产法》、《安全工作规程》、《事故调查规程》、《电力生产安全工作十到班组》、《反习惯性违章考核办法(暂行)》、《变电运行管理标准》、《现场运行规程》、《设备运行缺陷管理标准》等规章制度的学习。由于全体职工的努力学习和积极配合,使各项工作有了一定转变,逐步规范了作业标准化、制度化,运用《安全生产十到班组考核办法》的要求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为营造全所良好的学习氛围,间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理论基础,进一步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对促进各站安全工作起到了一定保障。

    五、加强反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各站通过相互监督、站长跟班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六、加强值班管理。结合人员岗位的变动,从劳动纪律及各项运行记录的规范着手,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管理不完善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整改,对存在的部分记录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经济惩罚,促使其向规范化靠拢。

    七、加强对两票三制的执行考核,以春季安全大检查中暴露出的两票三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例,组织了一次以两票三制的执行为主题的反事故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对两票三制的规范执行。对存在的交接班不规范问题进行了经济惩罚,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两票三制的规范执行得到了加强。

   八、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散发资料、悬挂标语、出板报、更新宣传栏内容等方法围绕“安全”这一主题对职工和站队所在地周围群众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110kv中心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组织职工以值为单位;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等宣传手段,围绕“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这一主题,作了大量关于安全生产的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力争使职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35kv变电站结合安全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以安全为主题出了一期板报,以此加强对职工、站内住户及周围村民的安全宣传。各站均在大门上方悬挂了公司统一制作的安全生产宣传横幅。(1)

  

查看更多>>

    主要面向农村服务的变电站,利用宣传标语、口头讲述、发放资料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

    同时,各站还对防偷、防盗、防火灾等工作作了细致安排;总体做到在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的同时保证人身也要安全。

    九、针对各站近期存在的一些设备非正常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提高了值班员对设备的认识及分析能力;对新接收的变电站原来的职工进行了培训,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十、在公司组织的电业安全知识竞赛中,我所积极参赛,选派的两支队伍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包揽了一、二名。通过组织职工观看电业安全知识竞赛,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我要安全、我保安全、我管安全、我懂安全”的观念在全所上下蔚然成风。

    本次安全月活动中,我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做了很多关于安全的工作,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取得了一定效果,使我所安全工作有了一定进步,全所职工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设备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抓好安全生产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 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2     上半年电网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地税局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总结

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监察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年度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变电站安全总结第9篇

关键词:城西湖排灌站;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各站受益范围

城西湖,位于霍邱城西,沣河尾部,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洼地。湖区26.5m以下高程面积527.5km2,蓄洪量29.5亿m3,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蓄洪区。1950年城西湖列为淮河中游湖泊蓄洪区,蓄洪年份为淮河下游减轻压力,安全渡汛,非蓄洪年份,湖区三十多万亩农田获得麦秋双收。

垦区排灌工程主要有西湖、城南、高台、高塘、陈郢、曾台等电力排灌站。退垦还湖后,原城南站位于深水区,失去其作用而报废。目前共有西湖、高台、高塘、陈郢、曾台等五座泵站。

2、排涝标准

城西湖排灌区规划于六十年代后期,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除涝标准仅为三年一遇,排涝模为0.35m3/s/km2。

3、开机运行情况

城西湖站共包括5座泵站,由霍邱县排灌管理总站统一管理,各站有其自身的管理机构。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站每年排灌任务都非常繁重。

4、泵站输变电情况

高塘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向本站供电。站内设35kV降压变电所,安装S7―1000/35变压器一台。

高台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降压后,通过10kV线路向本站供电。站内安装S7―1000/10变压器一台。

曾台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向本站供电。站内安装S7―1000/35变压器一台。

陈郢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再经分水闸变电所向本站供电,安装S7―3150/35变压器一台。

西湖站:该站由霍邱县临淮岗变电所中安装的2台SJL―5600/35主变,两回路(LGJ―240)导线向本站供电,本站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双回路并联运行,站用0.4kV负荷供电由6kV母线上安装的站用变压器供给,站用变压器为S9―315/6.3。

(二)设计、施工及安装情况

1、高塘站:该站由城西湖围垦工程指挥部投资,安徽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安徽省水利厅建设安装处施工。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5m,排涝出水位为24.0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5m,出水位为22.5m。泵房为钢筋砼排架结构,底板为钢筋砼整体底板,该站土壤以粉质壤土和砂壤土为主,9.5m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为潜水,高程在17.2~18.5m之间。

2、高台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0m,排涝出水位为24.0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5m,灌溉出水位为22.0m。泵房结构型式与高塘站相同,土壤以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地下水位在17.0m高程以上,与附近河湖水位相接,为潜水型。

3、曾台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9.5m,排涝出水位为26.8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0m灌溉出水位为22.5m,泵房结构与土质情况与高台站相似。

4、西湖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0m,排涝出水位25.2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6.5m,灌溉出水位为22.8m。泵房为块基型结构,土壤以砂壤土为主。

以上4站土质条件均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施工过程中施工排水难度大,底板浇筑质量难以保障,受当时施工工艺所限,砼表面及施工缝质量存在缺陷。设备安装质量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技术管理情况

1998年霍邱排灌管理总站成立,城西湖排灌站由县总站统一管理,管理体制逐渐缕顺。近年来县总站依据泵站运行管理规范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较好,运行管理已进入良性循环,由于运行维护得当,虽然各站设备陈旧老化,但仍能发挥较大的效益。特别从90年以来城西湖排灌区遭受的几次较大涝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该区的农业丰收。

1991年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全线告急,我县境内淮干已水位超保证水位,为了保障下游重要城市及铁路的安全,城西湖开闸蓄洪,同时五站停止运行,为了保障设备安全,陈郢、曾台、高墉、高台四站将电机等电气设备吊至配电层(各站配电层地面高程均在28.0m以上),西湖站筑有防洪圈堤,在前池内安装临时柴油机组抽排内涝。保障了机电设备的安全。

二、规划与建议

(一)按十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根据城西湖排灌渠历年涝灾成因分析、实际收集到的降雨资料及耕作区作物种植情况,按《安徽省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计算得出相应的抽排模数为0.62(m3/s)/km2。

灌溉:灌溉保证率95%,灌水模为1.0(m3/s)/万亩。

(二)排水范围划分

城西湖排灌区面积216.7km2,根据区内实际情况将其划为3个区,正常情况下各自分开排涝,遇上游站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利用西湖站机组大、流量大、运行可靠的特点,为其他站提供备用。1区面积159.3km2,为现有陈郢、曾台、西湖3站排水范围,可通过对曾台、西湖两站改造的方式使其除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2区面积15.4km2,为原规划设计高塘站排水区朱高路以东部分,利用改造后的高塘站,也可达到十年一遇除涝标准。朱高路以西原规划设计由高塘站抽排的10km2土地,由于西高东低地面高差悬殊较大,涝水历来东流至高台站抽排,现将其与高台站排水区合并成为3区,面积42km2。由于该区地势低洼,水引至西湖站抽排历时长涝灾损失较大,仅通过改造高台又无法使其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较为合理的方案是新建军台排涝站,若确受经费限制,也可让该区部分涝水暂由西湖站抽排,待条件具备后再建新站。按照上述3个区的划分及计算出的排涝模数,各区排涝流量为:

Q1=159.3×0.62=98.8m3/s

Q2=15.4×0.62=9.5m3/s

Q3=42×0.62=26.0m3/s

(三)特征水位及扬程

城西湖排灌区6站特征水位及扬程,根据规划资料并对个别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水位作适当调整后,具体见表3.1。

特征水位及扬程表表3.1

(四)主要技术措施

1、陈郢站、西湖站及高台站

陈郢站于2006年已实施完成拆除重建工程,西湖站及高台站于2012年已实施完成大型泵站改造项目,本次改造仅需考虑通讯调度系统。

2、曾台站

(1)水泵更新为28ZLB―85,采用不锈钢叶片,聚氨酯轴承。电动机考虑到性能尚好,仍用现有JSL12―8/155kW。水泵采用水平出流,泵体60°弯头后再安装一个30°(Φ700)弯头,其后设置一个Φ700―900×1500

穿墙扩散管,最后装用Φ900浮箱拍门断流,以降低泵装置出口水力损失,减小拍门关闭冲击力,增加水泵机组运行安全性。

(2)变电所更新GW5D―35/600型电动隔离开关1台,设JLS―35高压计量箱1台。S7―1000/35kV主变维修,用LDFT36―400型组合电器1台进行分合及保护。为防止雷电波对变电所的侵袭,选用Y5WZ―51/134型避雷器保护。

(3)主变低压侧用钢芯铝绞线LGJ―240每相3根并联引入站房配电层,用铝排引入进线总柜。配电柜选用MNS低压成套组合开关柜,其中MNS―04进线总柜1面、MNS―12(改)分柜2面、MNS―23电容补偿柜1面、MNS―07站用电柜1面。

(4)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设备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对各种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建立数据库,对事件顺序记录,便于分析事故、故障原因;与上级管理、调度中心通信,及时上报运行情况。

(5)为改善供电条件,更新35kV、LGJ―70线路10km。

(6)原排涝进水闸作交通桥使用,紧接其后重建排涝进水闸,安放闸门、启闭机及清污机。进水闸2孔2.5m×2.5m,采用钢筋混凝土闸门,配5t螺杆式启闭机。

(7)凿除防洪闸、排灌控制闸、灌溉闸4孔闸门门槽二期砼,更换闸门埋件,排灌控制闸、灌溉闸3砼闸门进行更新,更新防洪闸10t电动卷扬启闭机1台、排灌控制闸10t电动卷扬启闭机1台,灌溉闸5t电动卷扬启闭机2台。拆除重建防洪闸启闭机房。

(8)对泵房碳化砼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封闭,局部进行补强,泵房内外进行装饰。

3、高塘站

(1)水泵更新为700ZLB1.8―4.1,采用不锈钢叶片,聚氨酯轴承。电动机更新为Y315M2―8/132kW。水泵采用水平出流,泵体60°弯头后再安装一个30°(Φ700)弯头,其后设置一个Φ700―900×1500穿墙扩散管,最后装用Φ900浮箱拍门断流,以降低泵装置出口水力损失,减小拍门关闭冲击力,增加水泵机组运行安全性。

(2)变电所更新GW5D―35/600型电动隔离开关1台,设JLS―35高压计量箱1台。S7―1000/35kV主变维修,用LDFT36―400型组合电器1台进行分合及保护。为防止雷电波对变电所的侵袭,选用Y5WZ―51/134型避雷器保护。

(3)主变低压侧用钢芯铝绞线LGJ―240每相3根并联引入站房配电层,用铝排引入进线总柜。配电柜选用MNS低压成套组合开关柜,其中MNS―04进线总柜1面、MNS―12(改)分柜2面、MNS―23电容补偿柜1面、MNS―07站用电柜1面。

(4)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设备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对各种气量、水力监测量等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建立数据库,对事件顺序记录,便于分析事故、故障原因;与上级管理、调度中心通信,及时上报运行情况。

(5)更新高塘变电所至高塘站35kV配电线路4km,导线采用LGJ―70。

(6)该站金属结构锈蚀损坏严重,应予以更换。防洪闸、低孔涵3孔砼闸门按原有尺寸进行重新预制安装;2孔检修闸门高度太小,满足不了检修期挡水要求,高度增加1m重新制作。原手动螺杆式启闭机7台全部更换为电动螺杆式启闭机,在检修闸前增设宽、高为5.6×4.5m2固定式拦污格栅,配铲抓式机械清污机1台自动清除格栅前污物。凿除各闸门门槽二期砼,更换闸门埋件。

(7)对泵房碳化砼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封闭,局部进行补强,泵房内外进行装饰。

4、军台站

军台站为规划新建排涝站,安装900ZLBC―100配JSL15―10/260kW立式轴流水泵机组5台。配S9―1600/10主变及S9―30/10站变各1台,用JLS―10高压计量箱进行电能计量,架设高塘变电所至该站10kV输电线路9km(导线采用LGJ―70),用LDFT12―400型组合电器,对主变进行分、合及保护。安装MNS低压配电屏7面,设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完成各电气量、水力监测量的采集、统计、打印、上传工作。

泵站建筑物由排涝引渠、进水闸、前池、泵房、汇水箱、穿堤涵洞、防洪闸组成。泵房设水泵、电机、配电3层,变配电设备置于防洪水位以上的配电层处,配电层高层确定为28.4m。管理设施建在军台岗地处,免受蓄洪影响。

三、工程效益

1、治涝效益:每年可减少涝灾面积15000亩,当地水稻产量600kg/亩,按每亩减产50%计300kg/亩计算,减免农业损失为450万kg。按水稻价格1.2元/kg计算,可减少农业损失540万元。

2、灌溉效益:排灌区内5万亩耕地得到改善,按每亩每年增产100kg粮食计算,每年可增产400万kg,按水稻价格1.2元/kg计算,可增加农业收入600万元,即灌溉效益为600万元。

3、节能效益:城西湖泵能耗高,效率低。单位能耗达到6~7kW・h/ktm,更新改造后单位能耗可降20%到5 kW・h/ktm,可节省动力费用50万元。

通过计算可知,治涝效益、灌溉效益和节能效益合计为119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同时,通过治理提高了农业丰收的保证率,使排灌区人民看到了国家政策投入所带来的好处,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排灌站担负着防洪、排涝和灌溉等作用,它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效益。本文主要对城西湖排灌站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规划建议,由此可以看出,在排灌站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并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管控,为排灌站作用的充分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利贤.排灌泵站电机绝缘老化原因探讨与鉴别[J].现代经济信息,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