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2:11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1篇

【关键词】智慧园区规划咨询方案信息化战略需求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编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王龙飞,黄海岸. 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咨询探讨[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Discussion on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sultationof Intelligent Park

WANG Long-Fei, HUANG Hai-An

(Guangzhou GC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Planning idea, direction as well as emphasis of intelligent park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informatization strategy planning, industry orientation of intelligent park and analysis on informational requirements. Finally, suggestions on guarantee, evaluation and investment operation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 intelligent park planning consultation schemeinformatization strategy demand analysis

1 智慧园区的建设背景及意见

1.1 智慧园区的建设背景

智慧城市是在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解决目前城市面临的问题,构建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传统意义上城市信息化的升华和飞跃。

在此大背景下,智慧园区作为城市的重点发展区域,也需进行相应的智慧化规划咨询,以实现其建设目标。

1.2 智慧园区的建设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能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园区科学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顺应智慧园区发展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

2 园区规划咨询方案

规划咨询是智慧园区建设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首先需要对发展环境与政策进行分析,了解建设背景及需求,内容包括战略规划分析、园区定位分析、需求分析、信息化现状分析等。在发展环境与政策的基础上确定园区的总体建设思路和目标,以便确定规划方向,内容包括总体思路、整体架构、建设目标。接下来进行任务规划咨询,通过前面的现状和需求分析,明确智慧园区需要建设“什么”,以及是否“行得通”,是否“做得到”。在任务规划咨询后,需要对规划实施提出保障性和运营性建议,包括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和投资运营模式分析。智慧园区规划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园区规划流程图

2.1 发展环境与政策分析

(1)信息化战略规划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相关规划文件、指导意见中,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智慧园区的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结合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等,以及各个省市有关智慧化城市、信息化建设、物联网发展等相关规划及指导文件作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指导方针。明确符合本省本市本园区实际情况的建设目标及方向。

(2)园区定位

园区是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高新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园区管理单位所承担的责任与基层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非常近似,不仅要负责整个园区的管理,同时还要负责园区的产业推进,招商引资、应急处理、内部服务等服务于管理工作。

因此必须根据每个园区自身的特色、历史、文化、功能、经济发展找准定位,突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建设有特殊性和生命力的智慧园区。

(3)需求分析

智慧园区的需求主要从服务需求和管理需求2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服务需求

服务需求包括3个方面:出行服务需求、生活服务需求、社会服务需求。

出行服务需求主要从园区居民交通出行方面考虑,以降低交通拥堵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提供便利的信息系统和查询终端,引导大部分人以公共交通工具替代私人交通工具,在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前提下,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

生活服务需求主要从园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方面考虑。比如可通过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围绕居民购物、教育、就业、餐饮、养老、医疗等生活服务需求,提供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社会服务需求主要从园区居民社会事务方面考虑。比如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查询服务,让市民通过统一入口能够快速查询及办理行政审批,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和居民的满意度。

2)管理需求

管理需求包括3个方面:安全管理需求、市政管理需求、交通管理需求。

安全管理需求主要从公共安全以及突发事件方面考虑。比如在完善各类体制和预案的同时,通过信息科技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分析,对事件进行预警与预测,帮助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升区域的安全指数。

市政管理需求主要从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管道、路灯等方面考虑。比如引入高效的信息化手段辅助完成市政管理,及时将预警或问题结合地理信息快速反馈给管理部门。

交通管理需求主要从交通控制方面考虑。比如建立交通疏导系统,增强交通通行能力,预防和减少车辆之间交通事故的发生。

(4)信息化现状分析

智慧园区信息化现状分析的任务是对园区管理和服务现状开展充分的调研工作,调研重点包括:

1)信息基础网络需求分析,包括公众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内部办公局域网、公安视频专网、城市无线网等。

2)信息资源关系需求分析,包括信息互联互通、信息整合与共享、信息交换、信息、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

3)政府信息化需求分析,包括政府信息化“云计算“应用、电子政务外网、数据资源中心、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管理、电子政务协调办公平台、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

4)园区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包括园区大城管、园区应急指挥、园区公共安全、园区内智能交通、园区节能减排、园区基础设施等。

5)园区社会信息化需求分析,包括园区“市民卡“、卫生医疗、社区信息化与智慧家庭、教育文化旅游、金融商业贸易、房产建筑住宅、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

6)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包括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平台、企业资源计划、企业客户关系、企业电子商务等。

2.2 总体建设思路和目标

(1)总体建设思路

智慧园区总体思路是在发展环境与政策的基础上确定建设方向以及建设重点,主要体现在规划层次定位、规划重点定位以及实施阶段定位。

规划层次定位

园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应遵循本省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另外考虑到园区自有的定位和管理单位的要求,园区规划层次的定位不再是基于全局考虑,而是基于某一局面进行分析。

规划重点定位

在规划层次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规划重点内容。

网络传输层重点规划各种传输网络:无线宽带网络(WLAN)、无线移动网络(3G/4G)、光纤网络、传输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物联网等。

基础设施层重点规划各种基础应用数据库、数据:市政数据库、医疗数据库、交通数据库、社区数据库、安全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应用层重点规划各种智慧应用:智慧医疗、智慧市政、智慧安全等。

实施阶段定位

根据分期开发的原则,智慧园区的建设将分为初期启动、形态确立、规模开发和持续发展4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启动):小规模搭建基础设施平台,启动部分智慧应用试点。

第二阶段(形态确立):围绕几大类应用持续完善,打造成熟的智慧城市应用。

第三阶段(规模开发):扩展前期智慧类应用的规模和深度。

第四阶段(持续发展):随着智慧城的建设成熟,利用各种内外在因素,全面完善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2)整体架构

智慧园区的整体架构即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智慧城市系统架构自下而上分为: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图

感知层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类需监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通信层:主要功能是完成感知层与数据层、应用层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数据层:主要功能是完成感知层传递来的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入库;应用层:主要功能是根据城市管理的需求,在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基础上建立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

(3)建设目标

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结合上文对园区的需求分析和园区的总体建设思路确定符合园区自身的建设目标。

2.3 规划任务咨询

(1)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主要考虑通信网络、IT基础资源和GIS地理化信息资源。智慧城市各层次之间、使用者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传递必须通过通信网络来完成;各应用软件和数据软件的承载、各种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必须基于IT基础资源来构建,目前IT基础资源的发展趋势就是采用云计算技术;而各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视图展现的承载也需要GIS地理化信息系统的支撑。

(2)智慧应用规划

智慧城市应用项目主要涉及到产业、公共服务和城市运营几大模块,通过对园区定位的研究以及智慧化需求的分析,确定本园区应用规划重点。此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园区数字化层面,更要使一个智慧园区具备“全面感知、以人为本、内生发展、智能协调”的特点。

智慧市政:主要完成市政设施管理方面的智慧化建设,包括照明控制系统、道路桥梁隧道感知监测系统、井盖智能管理系统、地下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城管执法管理系统。

智慧交通:主要完成公共交通引导和出行的智慧化建设,包括交通疏导系统、停车辅助系统、出行查询系统等。

智慧社区:主要完成对社区内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建设,包括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社区数字化养老服务系统、市民卡等。

智慧安全:主要完成对园区内安全监控的智慧化建设,包括警务公开平台、智能监控、智能视频轨迹分析系统等。

智慧政务:主要完成对园区政务系统的智慧化建设,包括网上政务大厅、政务热线、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智慧医疗:主要完成对园区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医院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公共卫生服务门户等。

智慧教育:主要完成对园区教育单位的智慧化建设,包括教育专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电子书包等。

智慧家居:主要完成对居民居住环境的智慧化建设,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安防系统、门禁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

(3)项目实施规划建议

由于园区涉及到的应用类型较多,而且智慧城市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以上项目需以分布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

1)基础设施:从结构上考虑,所有的应用需有通信网络、IT平台的承载,因此第一步需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

通信网络:根据园区各运营商固网和无线网的覆盖情况,结合先期项目的部署位置,完善网络的覆盖范围,以满足各类感应层设备、展示层设备的通信需求。

IT基础平台:根据园区实际情况以及城市的统一规划,自建IT资源池或依托统一的IT资源池,完成基础硬件层和系统软件层的搭建,满足上层数据和应用的承载需求。

2)应用系统项目:各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需对项目的重要程度、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施难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后,分近期、中期、远期进行应用建设。

2.4 规划实施保障

(1)保障体系

智慧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覆盖“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同时需要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沟通难度很大。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首先需要规范和引导,而一些政策和管理模式创新等问题尚未解决,必将制约今后的发展,所以应充分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的工作放在优先地位。

保障体系主要从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标准保障、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五大方面进行分析。

(2)评价体系

评价一个园区智不智慧需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智慧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明确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但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在深入开展调研后,建立了各自的智慧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南京信息中心2010年发表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1年的《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评估体系》、上海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等。

基于其行业优势和特殊性,上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案)都有自己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建立本地园区评价体系时,需要根据该园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指标内容及评价方法,制定出具有本地、本市发展特色的指标体系。

(3)投资运营模式

目前智慧园区的投资运营模式有5大类:官办官营、官管民营、官办民营、BOT模式和民办民营。各园区在投资和运营模式上各有不同,并有一定的优劣势。因此,园区在选择投资和运营模式时,需要根据城市自身和内外部条件,以及不同的智慧化应用,合理、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式,并可考虑模式的创新,在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以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3 结束语

智慧园区的规划咨询既要关注“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思路,又要关注“自下而上”的整体操作过程;并侧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整体研究思路,形成“从技术到管理”、“从战略到政策再到实施办法”等一整套规划解决方案。为智慧园区的规划咨询提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S]. 2006.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S]. 2012.

[3]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编写组.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年)[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4]李林.数字城市建设指南(上册)[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李林.数字城市建设指南(中册)[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李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7]卢杰民.智慧园区愿景、规划与行动指南[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8]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9]朱敏,杨会华.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J]. 移动通信, 2013(5): 56-58.

[10]中国经营网.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研究[EB/OL].(2013-08-20).http://.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2&id=1009272&all.

作者简介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2篇

关键词:智慧园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国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1984年开始设立经济开发区作为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继设立了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由此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由民营和政府合办的产业园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吸取对方经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智慧园区概念、发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积极引导作用。

一、智慧园区的概念

“智慧园区”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园区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智慧园区的发展有其历史过程,也有其发展方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智慧园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百度百科上对智慧园区的定义为:一般由政府规划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仓储及其他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主要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科技园等。张擎[1]、张凯书[2]都认为,智慧园区是借助新一代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及智慧响应的方式,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交互方式,将园中分散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效连接起来。吴君[3]则认为,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应用多种技术,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系统,强调“公共管理、基础配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安全保障、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模式。太极总经理洪劲飞对智慧园区的理解是以园区为平台,由政府或企业规划建设的,通过对园区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联,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4]。综上所述,智慧园区是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也应该体现“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合理配置园区内的资源,时刻感知园区动态,提高园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建立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的智能化园区。

二、智慧园区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和基础

(一)传统园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园区的建立是为了落实国家政府,增加政府业绩,没有将园区的建设落到实处,仅仅是照搬照抄国外园区建设的模式,没有体现中国特色[5]。

2.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园区整体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整体的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园区内的网络设施存在多网并存,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园区的企业效率。虽然大多数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缺乏整体信息资源分类、采集、管理、共享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资源利用困难[1]。

3.园区服务功能薄弱。传统园区强调简单的物业服务,注重公共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对企业、政府及入驻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而且其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也单一落后。

(二)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

智慧园区建设更加强调“智慧”,是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全面实现网络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经营管理协同化和产业结构集约化。

1.智慧园区是以泛在网为支撑平台。园区内以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主,实行三网融合,通过信息管道网络、无限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接入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智能化,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这种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建设,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联合创造了便捷条件。

2.园区智慧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效率。智慧园区通过建立完整统一的网络系统,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园区进行智能管理,实现园区内信息互通互联、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信息、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智能。园区智慧化建设将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复设置,节约成本。

3.智慧园区服务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园区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智慧园区的服务方式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及社会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

三、智慧园区建设的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具体表现,对促进信息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智慧园区统一、协调的建设将利于传统园区改造升级,转变传统园区管理和服务上的发展方式。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园区经济牵引智慧场所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内动力,提升产业层次,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有效改变了传统产业“单兵作战”的发展方式。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6]。

第二,智慧园区的建设有助于智慧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城市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集、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作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 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2] 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吴君.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141-142.

[4] 洪劲飞.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2):30-31.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3篇

看德国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重视顶层规划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德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多突出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德国的发展历史、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战略密切相关。德国自二战以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治理和重建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法律、政策、建筑、景观、乡村、修复和雨洪管理等。当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生态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利用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等,达到强化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提升对社会和产业服务能力等目标。从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建设主题。法兰克福非常注重绿色发展,其目标是建设绿色城市,并成功提名为“2014年欧洲绿色之都”的候选城市;二是明确规划期建设内容。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环城绿带、“超节能住房”、节电奖励、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兰克福电动交通2025战略”、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三是明确牵头单位。与绿色发展主题相对应,法兰克福智慧城市规划主要是由环保局负责;四是重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法兰克福已经建立了“法兰克福/莱茵-美茵数字中心”,为提供商和用户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的平台,促进城市及都市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重点领域的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交通、医疗、教育、建筑、金融、政务等。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在智慧节能环保方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加快了弃核的步伐,并开始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制定了包括六个法律和一个法规的“一揽子能源法案”,成立了能源监管独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了3年资助35亿欧元的能源研发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少量的生物质能、地热,提出到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目标。2014年8月,又正式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传统褐煤。如德国日照最充足的城市――弗莱堡市,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所――弗芝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优势,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将太阳能发电运用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柏林的电动交通项目。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迄今实施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涵盖了私人和家庭用车、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等。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理念,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德国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和最近的《德国数字化战略》,不仅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发展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又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本地产业化,推动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的发展。柏林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该园区曾是德国乃至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心脏,此后亦经历了近30年的衰败,期间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自1991年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能源转型2050战略,园区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并在园区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将生态友好、绿色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慢通系统、电动汽车和海绵城市等落实到园区实际建设之中。至今,科技园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目前,在占地4.2平方公里的科技园里,已有科研院所16家,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超过1000家,从业人数16000人,集聚了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与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形成了科技城、高教城、传媒城、创业城、柏林州未来城等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它已成为德国实施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的重点示范。

学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所长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长期演进的过程,要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近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然后务实推进、分步实施。要从每个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与当地居民关心关注和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难点领域开展试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合,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切忌贪大求洋,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购置先进设备、系统软件,而在整体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在要素资源和能力支撑方面缺乏有力保障,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在具体项目的选择和运营方式上,各地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德国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并不是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公共服务,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就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合作。德国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形成了运营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保证了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

按照政府与企业在投资、建设领域的不同角色,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了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态势。如德国柏林伙伴组织是柏林市的经济促进机构,由柏林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各占一半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柏林市政府负责柏林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六大主题,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方的组织联系,并建立公开的数据平台,将柏林800多个数据库全部开放;而柏林伙伴组织则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规划策略的实施和十个试点区运营。

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依赖政府投资的状况,而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模式,既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要激发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民生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本质。建设智慧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供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4篇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桃园县 经验 启示

一、引言

智慧城市,狭义上是指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取、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广义上是能够充分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核心思想是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智慧城市的理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系统等空间信息网格平台的逐渐完善掀起了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空间信息网格等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城市向智能城市演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世界各地掀起了智能地球、智能城市建设的热潮。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进入智慧城市阶段。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的必然阶段。

桃园县智慧化的建设经历了数字桃园(E-桃园)到移动桃园(M-桃园),再到智慧桃园(i-桃园)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城市生活网络体系。桃园县智慧化的成功与发展战略规划清晰、建设步骤稳健等因素密切相关,桃园县以改善城市管理效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导向,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桃园县智慧化建设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台湾智慧城市建设历程

台湾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由于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建设步骤合理有序,成绩斐然。

为了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台湾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施《信息通信发展方案》。2002年,推动“数字台湾”计划(E-Taiwan),并于2007年实现“6年600万户宽带到家”的目标。为了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通信服务,让居民享受优质的信息生活,2005年台湾政府启动“移动台湾”计划(M-Taiwan)。2009年,台湾政府开始实施以“发展优质网络化社会”为目标的“智慧台湾(Intelligent Taiwan)”计划,该计划拟通过升级高速宽带网络,互联互通分割的网络系统,辅以有线与无线感应网络,建设网络连接的顺畅通道,进而构建完善的宽带基础设施及应用环境。同年,成立经济部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推动办公室并《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计划以智慧小镇(Smart Town)与智慧经贸园区(i-Park)为两大主轴,整合运用宽带网络、数字电视网络与传感网三种网络系统推动舒适便利、农业休闲、安全防灾、医疗照顾、节能环保、智慧便捷等六大领域的智慧科技应用。据此,该计划又称为“i236计划”。该计划以生活应用本地化、应用服务产业化、服务产品全球化为发展远景及目标,希望以智慧生活科技提升人民生活水准,进而建立上中下游产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孕育未来智慧生活科技新兴产业。

台湾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台北市2006年获得“全球智慧城市首奖(Top1)”;桃源县2009年获得“全球智慧城市创新奖”及“全球21大智慧城市”,并于2010与2011年再度获得“全球21大智慧城市”奖项;台中市获得2012年“全球21大智慧城市”与“2012全球顶尖7大智慧城市”称号;新北市获得“2012全球21大智慧城市”奖项。其中,桃园县最受瞩目。

三、桃园县智慧城市建设历程

桃园县位于台湾西北部,与新北市、新竹县、宜兰县相邻。该县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约135万,目前是台湾地区人口最多的县份。桃园是台北的交通门户,环岛铁路、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均经过桃园,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桃园国际机场,北部横贯公路自大溪、复兴穿越雪山山脉进入宜兰,西北沿海有滨海公路,交通极为方便。桃园县从2002年起,分阶段规划数字桃园(E-桃园)、移动桃园(M-桃园)及智慧桃园(i-桃园)等各项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

1、数字桃园(E-桃园)建设

2002年,桃园县政府启动E-桃园计划。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的效率及服务质量,方便民众通过电子化政府更快捷地获取政府资讯,建立更高效的政府与民众的交流渠道。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桃园县政府服务入口网与桃园县政府业务信息化改造。

桃园县政府服务入口网通过整合由不同城市管理部门独立管理与运作的网络服务与咨询,为居民提供桃园县单一入口网站。网站提供工商投资、观光休闲、社会福利以及县民资源等四大主题网,提供县民一站式服务,强化民众E化的能力。其中县民资源的部分,分设了劳工服务等12类县民生活资讯,同时在E化服务台也纳入县长信箱、服务部落、常见问答以及线上申办等资源,并提供法规查询、资讯便民系统查询等线上服务资源索引,让民众通过电子化的方式直接参与县政府运作,以增进民意互动。

除建设桃园县政府服务入口网站之外,桃园县政府积极推动政府业务电子化,以提升县政府各行政单位工作的效率。如开发网络申办服务、提供网络付费、电子身份认证功能,节约了往返县政府的申办时间与交通费用。在政府内部业务咨询方面,电子公文令公文交换时间由2天缩短为30分钟;财政系统的电子化实现了对县政府各项预算的全程掌控;考勤系统的电子化实现了县政府对员工工作状况的有效监督与规范;GIS国土资源咨询的电子化令土地出让分区审核等处理时间节约一半以上。为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119救护、警察勤务派遣、消防救灾等也被纳入电子化管理。截止到目前,县府内部数字化程度已高达95%以上,大幅提高行政作业效率及品质。而涉及民众的各类案件申办、民意反馈等,也都纳入系统管控。同时,为民众提供专用信息查询通道。

建立更便捷的政府为民服务通道是E-桃园建设的着眼点。政府服务入口网与业务电子化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的同时也拓展了政府与民间的交流的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逐渐转变为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政府服务入口网便捷通道的建立,间接激励了民众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水平。随着需求的多样性,E-桃园建设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县政府积极推动中小学生E化建设,目前县辖学校均有高速光纤到校、配备设备完整的电脑教室、有MOD随选视讯教材以及教师国际资讯能力认证(IC3)。

虽然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E-桃园的建设略显单薄,甚至建设初期推进缓慢,参与度低,但正是E-桃园的先行建设,促进了地方民众观念的转变,为M-桃园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E-桃园的建设也在不断深化,政府服务入口网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扩展。

2、移动桃园(M-桃园)建设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逐渐普及,民众对信息移动化传输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交流手段,桃园县政府自2005年起积极规划M-桃园计划。计划包含行动宽频便利生活、工商行销产业效能、安全通报即时守护、县政公务行动办理等四大方向,包括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17项无线宽带相关应用服务开发,其中行动宽频基础建设以县府公共设施为基础进行布局,共架设30座WiMAX基站,并建设面积约为37.5平方公里的覆盖桃园核心都市区的T型WiMAX行动走廊。其余区域则整合WiMAX、WiFi、3G等多元上网服务,使WiMAX覆盖区域外的民众也可使用M化应用服务。县政府积极进行WiFi热点、WiMAX行动廊带以及3G的上网环境设施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县民提供多元的网络接口,建立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县政府更希望通过WiMAX行动廊带的建设,加速推动桃园县无线宽频产业技术整合,籍此吸引相关产业落户桃园。

目前,县容查报、多媒体简讯线上申办、交通违规通知、WebCall便民E点通等服务均可利用移动设备通过网络即时获知并向政府反馈;而且在推动便利生活上,县政府进一步扩大服务点,除了提供民众至桃园县各地户政事务所外,还通过与便利超商合作,为居民提供业务申办、缴费等业务,减少居民往返奔波之苦。同时,建设MIP移动桃园导航网站,让民众利用移动设备快速连接至M-县政服务、M-宽频生活、M-工商应用、M-公共安全通报、M-观光浏览服务及大溪地行动导航等六大服务单元,让居民通过手机或PAD技能方便获得桃园当地各类信息。县政府方面,以警政消防创新应用移动科技为主,比如“行动消防安全检查列管系统”提高了消防人员掌握建筑物消防配置情形的效率;“行动前进指挥系统”则可通过移动科技设备,即时传回灾害及治安现场影像,方便后勤远程掌握现场,进行决策。此外,还公开公务部门间讯息快速通知及状况即时回报的系统等,使桃园县公务处理更加快速。工商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行销管道、企业行动学习环境及远距视讯的连线需求等。

M-桃园的建设以移动基础设施为起点,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额大,桃园县政府一方面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中华电信合作共建M-桃园;另一方面,先行进行试点区域建设,以都市核心区为建设重点,之后逐步推进,覆盖边缘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之后,积极拓展各领域服务内容,惠及政府、企业与居民。

3、智慧桃园(i-桃园)建设

为了进一步落实“智慧台湾”、“桃园航空科技城”的愿景, 2009年桃园县政府启动i-桃园建设。i-桃园围绕集客运、货运、生产、观光、生活于一体的桃园航空科技城,推动优质网络示范城市的建设。

桃园航空城总面积约6150公顷,预计投资2兆4千亿台币,才能迈向“168”(创造招商投资金额超过1兆2千亿台币,年产值超过6千亿台币,超过8万个就业机会)的目标。全区共规划机场专用区、航空产业区、自由贸易港区、经贸展览图区、机场相容产业园区、滨海游憩地区、精细农业发展地区及生活机能区等区。桃园县政府希望通过全区布建数位化光纤、无线宽频网络与智慧型运输及治安监控系统以及整合WiMAX与LTE(长期演进)网络的第四代移动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将航空城建设成为全面整合数字基础设施与支援服务的前瞻性智慧航空城。依托智慧航空城,桃园县政府不断拓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形成覆盖医、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网络系统(见表1),为居民提供经济、方便、安全及贴心的优质智慧化生活服务。

综上所述,i-桃园是基于前期E-桃园与M-桃园建设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将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渗透至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逐渐形成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网络体系。

四、结论

桃园县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是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不断融合的过程,是县府与民众深化沟通与互动的过程,是官方资本与民间资本合作的过程。桃园县智慧城市的成功之路为我国今后地方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1、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统筹协调

智慧城市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个别地方政府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或者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没有明确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中央政府必须加快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加快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共享与协调机制,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2、制定具有前瞻性与操作性兼备、全局性与针对性并举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各地方政府应从现实基础出发,准确定位城市发展目标。一是要充分重视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二是要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应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在初期,可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卫生医疗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智慧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配合智慧城市建设。

3、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广惠及全民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

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广惠及全民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推动信息共享与网络融合,改变城市治理中部门分治、信息阻塞、资源分散的局面,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民生应用,切实解决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孤岛”现象。一是要建设“智慧政府”,提升政府办公智能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二是以提高企业运营智能化程度为目标,开展“企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推广企业智能管理应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智能化。三是要建设智能社区体系,提升智能社区交流水平,推广智能社区服务,建立高度包容的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

【参考文献】

[1] 邓贤峰、张晓伟:城市“智慧化”发展的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1(4).

[2] 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

[3] 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5篇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开源节流,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云计算资源资金,于XX年X月建成了县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接入提供了核心的基础条件。二是组织技术团队制定统一的校园网升级改造技术规范,节省中央、市级财政资金近XX万元,开展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杜绝了贪大求洋和盲目建设,目前已有初中等XX所学校完成升级改造并接入教育城域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师生实名认证、上网行为审计。三是借助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为部分城区学校、区域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更换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XX套,极大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四是积极申报项目,云阳县中小学电教教仪站上报的“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应用项目”被列入市大数据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名单(全市教育仅3个),正在制定建设实施方案。

2.多方努力,启动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是制定《XX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建设总方案中对构建教育系统主题数据进行详细规划,并对平台的功能和需求提出具体方案。平台建成后,即可作为“教育云”无缝对接市级“渝教云”平台,下联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横向与智慧云阳相互融通,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开展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建设方案由县大数据局组织第三方公司完成了评审评估等工作,我委按照“架构完整、目标明确、急用先上、突出实效”的原则,充分听取市级部门行业专家建议,多方征求意见,根据平台实施的整体关联性和实效性,已经拟定首期建设清单上报县大数据局。二是与重庆幼专联合启动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启我县云计算资源向周边区县延伸的步伐。

3.稳中求进,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一是率先启动实验中学、紫金小学等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建设。目前,实验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等5所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实验中学智慧阅卷、智慧考务管理、一卡通,XX小学创客教育、智慧阅卷,XX幼儿园机器人晨检、4D互动游戏、自然智趣课程,XX实验学校“同上一堂课”等初显成效。二是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的模式试点智慧场景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等5个智慧场景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在XX小学、初中、XX中学、实验学校初步展开。

4.共建共享,聚合县(校)本资源。按照全县智慧教育建设总规划,积极充实本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已聚合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制作的小学数学人大版1-6年级云课堂资源(微视频个,试题160道);2018年威海市小学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2017年威海市初中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课改实验区典型课改案例4个;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教育资源。待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将集中上线推送。

5.化危为机,探索 “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年度重点任务,探索“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全县线上教育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对县级骨干信息技术员进行线上培训,并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分片分层对全县学校线上教育进行指导,保障全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持续加快推进校园网升级改造工作,按照教育城域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突出针对性,下狠心、出实招打通校园网络与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网络带宽千兆到桌面,突破教育信息化网络瓶颈。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和接入工作,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运行。

2. 大力推动智慧教育云平台落地部署,加快推进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一是通过对接上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云阳智慧教育体系加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云阳县教育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项目建设集约化、资源利用社会化,将智慧教育打造成云阳重点示范工程,实现智慧教育与“智慧云阳”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促进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云阳智慧教育产业。三是通过全县智慧教育的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整体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落实全县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发展政策措施,解决“学校差距大、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四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辐射到全县教师的教学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教育基础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准确分析,监测云阳教育发展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发展提升水平。六是通过指挥中心的展示大屏,展示智慧教育、校园监控、标准化考场、城域网应用及网络安全管理场景,同时实现决策指挥、应急指挥与实时调度,大幅度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6篇

近年来江苏省GDP排名全国前列,GDP含金量排名逐年提升,信息化发展跨入全国高水平地区,科教研资源丰富,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较好,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1.整体建设如火如荼。建设环境日益完善。江苏省出台省级电子信息产业、智慧旅游、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设立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等各类专项引导资金;依托高端人才资源成立江苏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联合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如物联网产业联盟已覆盖物流、交通、农业、环境、医护、家居、矿山安全等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速。提出“宽带江苏”和“无线江苏”等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云计算资源充沛,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徐州、扬州及淮安等地均在建设云计算中心;率先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地市的省级智慧城市群综合接入平台,镇江着手打造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6%,跃居全国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519亿元,云计算产业达550亿元;智能电网、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和产业基地不断涌现,目前已有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18家部级物联网研发机构及5个智能电网产业园。试点示范及智慧应用迅速展开。无锡等9个城区入选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南京等7个城市成为国家旅游局国家智慧旅游试点;扬州和常州是国家工信部智慧城市试点;泰州和徐州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智慧应用已在公共管理与服务、行业、个人及家庭领域展开。居民消费需求日趋旺盛。2012年底,江苏城镇化率已达到63%,城镇人口数量日益壮大;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350.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329.1万户,网民数量居全国第二达3952万,IPTV用户全国第一共416万;全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信和娱乐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步增长。

2.地区进展差距悬殊。苏南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且增长较快,“数字城市”建设较为完善,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地级市基本完成规划并启动建设,昆山、常熟、江阴、武进等一批区县市亦展开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苏中、苏北大多地区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较差,信息化总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苏北地区信息化总指数相对较低,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偏低,城市信息化进展缓慢。南京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借助青奥会的筹办,赢得战略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发展智慧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在青奥中的应用,“智慧青奥”成为近年推动“智慧南京”发展的主要力量。无锡作为国家感知中心、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城市及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驱动。《无锡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在九大领域开展30多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把物联网应用全面融合到市民生活中。苏州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三大任务、六大平台和九大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智慧苏州”。此外,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昆山市张浦镇已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常州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四库四平台”,发展六大智能产业,实施应用工程,实现“四化”目标,努力打造“智慧常州,智造之都”。重视民生服务,先行试点的“智慧社区”已覆盖10万余用户,让城市居民切实体验智慧生活。扬州《“智慧城市”行动计划》指导建设工作,围绕“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战略,以服务民生为主旨,致力将扬州建设成为国内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典范。镇江、徐州、泰州、盐城虽暂未出台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或规划,但在某些领域或区域亦有所突破。镇江依托“云神工程”承建部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并正在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工作。徐州出台《徐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以“感知矿山”为突破口,初步形成智能矿山物联网产业链。泰州和盐城城南新区是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正在积极筹谋智慧城市建设。南通、淮安、连云港及宿迁等地市均与运营商合作启动“无线城市”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统一接入“智慧江苏”综合平台。

二、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1.建设模式偏于单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和由市场导向的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多以项目或工程付诸建设行动;发达工业化国家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在市场竞争机制主导下,建设主体自发在某区域集聚智慧城市要素。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由政府主导,如政府独自建网,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政府指导、运营商建网运营等。政府主导的建设相对缺乏市场调节和全社会参与,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或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和调整,可能导致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2.建设内容有失均衡。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结构包括:基础设施是根本,保障体系是关键,业务应用是核心。目前全省智慧城市偏重基础设施和示范应用工程的建设,如全省在建和准备建设的云计算中心已超过16个,物联网、智能电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较多,布局是否合理仍待考证。然而,智慧城市相关的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组织体系、信息安全、高端人才培养等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给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江苏省虽已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部分产业规划和部分地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但缺乏面向全省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的顶层规划或指导意见,缺失整体的规范或标准。除扬州外,其他地市暂未正式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考核指标或评价体系,难以保证建设效果。规范体系制定速度不及智慧城市建设速度,地市各自为阵,系统之间接口复杂,不易实现地市及系统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协同。

3.应用示范不尽合理。目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市一般都以示范应用工程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的着力点,但这些示范工程大多集中于智慧政务和智慧民生方面,涉及智慧产业应用的比例较小。部分地市的应用示范缺乏统筹协调,工程建设没有系统性和传承性,资源利用共享不充分,甚至出现同一地点有不同部门安装多个摄像头等简单重复建设现象。苏北地市的大多示范应用和当地产业联动较弱,不能很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部分示范应用没有切合实际需求,项目建设一哄而上,甚至出现项目建设虎头蛇尾的现象。

三、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建设主体,探索运营模式,协调建设内容和进度,营造创新环境,保证政府服务职能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居民幸福指数提高,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运营模式博采众长。智慧城市建设周期较长,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负担和融资压力较大,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支撑智慧城市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运营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前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应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运营商和行业企业为支撑、研究机构为外脑,形成良性互动。在政府统筹指导下,吸引有实力的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商等参与主导建设,邀请研究咨询机构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献策和把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建设模式应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采取政府建设、运营商建设及合作建设等方式。如关乎国家利益或涉及公众安全的由政府建设;运营商具有网络、运营、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在通信基础设施、三网融合、应用平台、信息整合和运营服务等方面出力;行业应用及两化深度融合方面的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为主导,充分调动应用提供者和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性。

2.加强组织,建设内容统筹推进。江苏智慧城市建设将经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试点、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和应用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和多项智能应用系统整合、全面泛在感知和智慧应用融合等阶段。应尽快全面梳理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保障体系等建设应协调推进。苏南、苏中苏北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点和进度有所不同,不应要求所有地市的建设步伐一致,应分区分步推进。苏南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好,当前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和应用推广时,建议采取整合优先策略,构建共享的应用支撑平台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苏中、苏北信息基础设施较薄弱,当前应在急用先行的策略指导下,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试点应用。保障体系建设是关键,应得到所有地市的足够重视,与基础设施建设及示范应用同步开展,边实践探索,边总结完善。政策及标准建设方面,尽快研究和制定全省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规划、建设规范、监管流程、评价体系、信息安全规范等,统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部署,客观评估建设效果。同时,要求地市、园区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做好顶层规划,并与上级规划衔接一致。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应明确智慧城市决策管理的主导部门,成立“一把手”的领导机构和专人负责的工作办公室,保障建设工作的顺畅性和可操作性。主导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应协调好政府、企业及居民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组织机构和专家对规划指导、政策制度、信息安全体系等建设把关,保障建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聚集人才、专家、资金等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江苏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7篇

关键词:教育云;网络学习空间;智慧教育;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03-06

一、 引言

近两年,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十九章专门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1]2012年3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教育部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各类学校及教育领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数字校园,配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工具和仿真实验室等软件;提出了“三通”工程和“两平台”建设项目。[2]在2012年9月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9部委又联合颁发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7项重点工作》等文件[3],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云平台建设等工作包含其中。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和一系列会议的召开,目的是要真正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相关文件还明确指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要以应用为导向,应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应重点围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应用工作等。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各级政府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加大了投入。很多地区都在规划建设教育云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大多数中小学、职业院校以及高等院校都在建设或规划建设数字校园。部分区域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校园建设等。然而,究竟教育云、数字校园乃至智慧校园、网络学习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一个让大家觉得能够接受的标准或界定。很多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云和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盲目现象,甚至出现荒唐的情况。比如,有个别地区计划投入数千万元建设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所设计的方案仅是建设一个基础平台,即实现所谓统一认证、统一门户、统一数据的云平台,没有考虑任何应用。按照其方案的设计说明,他们建设云公共服务平台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撑系统。一般人看完方案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基础云平台有了以后,各dXrvvIHlubPlj7DnmoTliJ3kuK3kv6Hmga/mioDmnK/lpJrlhYPor4Tku7fnmoTlrp7njrA/5Z+65LqORGlzY3V677yB5bmz5Y+w55qE5Yid5Lit5L+h5oGv5oqA5pyv5aSa5YWD6K+E5Lu355qE5a6e546wZAIB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yMzzln7rkuo7ln47ln5/nvZHmnrbmnoTnmoTnvZHnu5zpmIXljbfns7vnu5/nmoTliIbmnpDkuI7orr7orqE85Z+65LqO5Z+O5Z+f572R5p625p6E55qE572R57uc6ZiF5Y2357O757uf55qE5YiG5p6Q5LiO6K6+6K6hZAIC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yNDnmmbrog73lvZXmkq3ns7vnu5/lnKjpq5jmoKHnp7vliqjlrabkuaDkuK3nmoTlupTnlKjmjqLntKI55pm66IO95b2V5pKt57O757uf5Zyo6auY5qCh56e75Yqo5a2m5Lmg5Lit55qE5bqU55So5o6i57SiZAID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yNTbln7rkuo5Hcm9vdmXnmoTnvZHnu5zljY/kvZzlrabkuaDmqKHlvI/lu7rmnoTkuI7noJTnqbY25Z+65LqOR3Jvb3Zl55qE572R57uc5Y2P5L2c5a2m5Lmg5qih5byP5bu65p6E5LiO56CU56m2ZAIE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yNjbmoKHlm63kuIDljaHpgJrlupTnlKhORkPmlbDmja7lpITnkIbmioDmnK/noJTnqbbnu7zov7A25qCh5Zut5LiA5Y2h6YCa5bqU55SoTkZD5pWw5o2u5aSE55CG5oqA5pyv56CU56m257u86L+wZAIF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yNzfln7rkuo5BbmRyb2lk57O757uf55qE56e75Yqo6K++56iL6KGo55qE6K6+6K6h5LiO5a6e546wN+WfuuS6jkFuZHJvaWTns7vnu5/nmoTnp7vliqjor77nqIvooajnmoTorr7orqHkuI7lrp7njrBkAgYPZBYCZg8VBAAMY25lZDIwMTQwMzI4Nuenu+WKqOS6kuiBlOe9keWcqOmrmOagoee0oOi0qOaVmeiCsuS4reeahOW6lOeUqOeglOeptjbnp7vliqjkupLogZTnvZHlnKjpq5jmoKHntKDotKjmlZnogrLkuK3nmoTlupTnlKjnoJTnqbZkAgcPZBYCZg8VBAAMY25lZDIwMTQwMzI5M+aVmeiCsuS6keW5s+WPsOWcqOaVmeWtpuWPiueuoeeQhuS4reeahOW6lOeUqOWIneaOojPmlZnogrLkupHlubPlj7DlnKjmlZnlrablj4rnrqHnkIbkuK3nmoTlupTnlKjliJ3mjqJkAgcPZBYEZg8VARXmlrDmioDmnK/jgIHmlrDkuqflk4FkAgEPFgIfAQIFFgpm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zMDjkuqflk4HliJvmlrAg5YWs55uK5pCt5qGlIOeIseaZrueUn+WKm+S/g+aVmeiCsuS/oeaBr+WMljjkuqflk4HliJvmlrAg5YWs55uK5pCt5qGlIOeIseaZrueUn+WKm+S/g+aVmeiCsuS/oeaBr+WMlmQCAQ9kFgJmDxUEAAxjbmVkMjAxNDAzMzErSDNDV0xBTuaKl+W5suaJsOaKgOacr+S4uuagoeWbree9kee7nOaKpOiIqitIM0NXTEFO5oqX5bmy5omw5oqA5pyv5Li65qCh5Zut572R57uc5oqk6IiqZAICD2QWAmYPFQQADGNuZWQyMDE0MDMzMj7ku6Xlrp7kuLrlhYgg5YWo5paw5oOg5pmu5ZWG55So5Y+w5byP5py65Y+K5pi+56S65Zmo5Lqu55u4MjAxND7ku6Xlrp7kuLrlhYgg5YWo5paw5oOg5pmu5ZWG55So5Y+w5byP5py65Y+K5pi+56S65Zmo5Lqu55u4MjAxNGQCAw9kFgJmDxUEAAxjbmVkMjAxNDAzMzM7Vml2aXRla+S4veiurzIwMTTlubTlhajlm73moLjlv4Pku6PnkIbllYblpKfkvJrlnKjkuqzlj6zlvIA7Vml2aXRla+S4veiurzIwMTTlubTlhajlm73moLjlv4Pku6PnkIbllYblpKfkvJrlnKjkuqzlj6zlvIBkAgQPZBYCZg8VBAAMY25lZDIwMTQwMzM0Lei2i+WKv+enkeaKgOaOqOi/m+mrmOagoeiZmuaLn+WMluWuieWFqOi/m+eoiy3otovlir/np5HmioDmjqjov5vpq5jmoKHomZrmi5/ljJblronlhajov5vnqItkZNfvMmYvVLj1peiOYQ1hq4xLXvL2" /> // monitor

2.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一种形态,因此,要搞清楚智慧校园的界定,应首先讨论清楚什么是数字校园。

所谓数字校园是指依据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整合点或信息化点,针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家长等的不同需要所建设的,能够有效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化支撑系统。该系统由软件、终端硬件和网络设备等构成,应实现统一入口、统一数据、统一认证、个性化服务。硬件和网络系统应是按照软件系统运行的需要建设。在教学方面,能够支持教师备课。教师不需要开发软件就能够制作出个性化的课件,特别是制作出可交互的软件;能够支持教师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交流和协作等活动;能够支持学生课后学习、问题咨询、协作和与教师交流等。在教研和培训方面,能够支持集体备课、互动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专题培训及网络学习等,特别是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的深入交流,如实验过程操作交流等。在管理方面,应能够支持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运行状态监测等。

讨论了数字校园的界定,我们该如何理解智慧校园,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数字校园呢?从字面上看,智慧校园显而易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校园,它多了“智慧”两个字。关键点就在如何界定这里的“智慧”二字。我们认为,智慧校园中智慧的含义首先是指能够培养学生的智慧,即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智慧教育;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段和条件也应当尽可能智能化。培养学生的智慧,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构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基础是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学习。因此,智慧校园应构建出能够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高质高效学习的环境,而且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智慧,即构建智慧课堂。在智能化方面,智慧校园主要体现在备课、学习、管理、沟通用户交流、评价、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上。备课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资源查找主动推送、资源生成和资源集成工具化。学习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状况分层测试,学习内容分层、个性化,学习环境工具化。交流、协作智能化主要是工具化,有相应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学管理与评价、行政管理与评价、教研与培训、信息与反馈、德育、学校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方式方法科学、简便,构建智能化工作环境等。

3.教育云

教育云平台是区域教育部门或国家教育部建设的以云方式部署和运行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云平台应能够为所覆盖范围内的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开展学习、教学、管理、教研、培训、交流、信息与反馈等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应用软件系统,并按照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将应用软件系统的相应功能集成为使用者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部署与运行应采取云的方式。

教育云平台应根据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功能,如支撑存储、业务支撑、交流、展示与分享、关注等空间建设,提供构建个性化空间所需要的工具软件包,根据学习、教学、管理、教研、培训、交流、信息与反馈等的需要构建相应的子空间。支持多类终端访问、跨平台运行,实现统一入口进入、统一认证、统一数据。

4.网络学习空间

在阐述数字校园时我们提到了针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家长等的不同需要建设相应的应用系统,并实现统一入口进入、统一认证、个性化服务。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一进入系统,与之相关的功能、信息、资源和自己喜欢的各种资源、文件、软件、网址、好友等等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自己想保存信息就能很方便地保存在上面。问题是,如何实现这样的系统,不同的使用者到底在网络上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呢?

很显然,我们需要为每个使用者在网络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个服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使用者,其需要的服务内容显而易见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网络学习空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业务支持系统、工作流程支持与结果管理、信息与通知、互动交流平台、个人收藏、分享信息、关注的网站与他人空间等。从功能上看,实际上就是应用功能调用、资料存储与管理、沟通与交流、展示、信息与通知等。

这个在网络上为不同使用者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称之为网络学习空间。

根据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选择或建立业务支持、工作流程支持与结果管理、信息与通知、互动交流、文档存储与管理、个人收藏、分享信息、关注网站与他人空间等功能,并将这些功能集成为个性化页面,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网络应用系统,称之为使用者的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分为机构和个人两类:

(1)机构空间:班级、年级、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办公室、后勤、学校、教育局等。

(2)个人空间:学生、教师、班主任、校长、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局长、家长。

比如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包括:课程学习、作业、小组学习、问题求助、成绩查询、测评、信息与通知、私信、互动交流、展示、收藏、分享、学习计划与过程管理、喜欢网站、好友空间、同学空间、老师空间等。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包括:编写教案、准备课件,教案、课件管理与使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网络学习、专题培训,为学生准备学习内容、布置与批改作业、答疑、互动交流、个人收藏、分享、展示、私信、信息与通知、学生管理、成绩管理与分析、教研员空间、同事空间、领导空间、学生空间、好友空间、喜欢网站等。编写教案、准备课件应能够在线调用教学资源库、题库,实时使用学科编辑工具、资源生成工具、仿真实验室等。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能够应用教学资源库、题库、学科教学工具和仿真实验室等进行交流。

三、 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之间的关系

四、 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式与途径

基本思路:依托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分别建立省、市、县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各级服务平台,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将相关的应用集成在学校数字校园里。将省、市、县和学校系统联通,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数据,由此为各类人员和机构提供网络学习空间功能建设支持。

解决办法:按照智慧教育的思路,在教学目标中加入两个新的目标,就可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让学生发现用电灯泡、电池和电线搭接电路时手撒不开、无法独立搭接多个灯泡等等问题。(2)让学生构想出什么样的装置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扩充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且能够构想出解决问题应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使学生更有自信心和价值感,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持续且高昂的学习欲望;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聪明,让学生真正有智慧。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目标应依据智慧教育的需要来确定。应当以构建智慧课堂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后学习的支持目标。按照实现智慧课堂的要求,再确定教师研训、教学管理、教学条件营造与管理、对外信息与反馈、德育、安全等的支持目标和指标。

在智慧课堂构建方面,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目标是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发现问题、构想解决方案、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对自己的情况准确评价等学习任务的完成,能够支持教师组织、引导、指导学生学习,能够支持教师备课等。

在研训方面,网络学习空间应当能够有效支持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家培训、交流研讨、论坛交流及教师网络学习等。应能够支持集体编写教案和课件,应方便支持学科内容编写和交流,应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可调用,应有功能强大的学科工具软件和仿真实验室支持备课和交流活动等。

在管理方面,网络学习空间应当能够按照各项工作的流程要求全面支持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管理者与学生、管理者与家长、管理者与教师等之间的信息传递、汇总、监测、分析、预警与决策等;应当按照各个机构的职能和业务流程,提供各项工作运行平台和状态监测、信息汇总与统计分析、预警与决策等的支持。

五、 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构成

网络学习空间分为个人和机构。个人空间包括:学生、教师、班主任、校长、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局长、家长等。机构空间包括:班级、年级、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办公室、后勤、学校、教研室、信息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等。

依据上面所述关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目标确定的方法,我们设计的系统主要的个人及机构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

1.学生网络学习空间

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构成应包括:课程内容学习及环境、作业、小组学习、问题咨询、通知、与教师沟通、与同学沟通、测试与评价、个人资料收藏、作品展示、学习规划与计划、拓展学习内容及环境、私密沟通、成绩与学分、学习过程管理等。

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中,课程内容学习及环境、作业等应主要是任课教师动态提供的内容,应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中获得。当然,也应包括通用学习内容及环境,是由学校或各级教育部门或机构提供。小组学习,可以分为教师组织的和学生自发组织的两种。问题咨询可以是面向任课教师、可以是面向同学,也可以面向网络中的任何人。学习过程管理可以帮助学生管理学习过程和资料,分析自己的学习轨迹和状态等。

2.教师空间

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构成应包括:编写教案、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课件管理与使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网络学习,为学生准备学习内容、布置与批改作业、答疑、与学生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家长交流,个人收藏,私密沟通,通知,学生管理、成绩管理与分析等。

编写教案、准备课件应能够在线调用教学资源库、题库,实时使用学科编辑工具、可交互学习软件生成工具、仿真实验室等。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能够应用教学资源库、题库、学科教学工具和仿真实验室等进行交流。

3.校长空间

校长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构成应包括:学校运行状态、预警与决策,各类工作审批,通知与信息、接收信息与通知,与教师交流、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流、与校长交流,私密信息等。

4.班主任空间

班主任的网络学习空间基本构成应包括:班级管理、学生评价,与家长沟通、与学生沟通,学生活动,班级信息,学生作品展示,班级干部管理等。

5.学校空间

学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构成应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学习、考试评价,资源管理与共享,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教研与培训,家校互动,安全,德育,行政办公,信息与反馈等支持系统。

6.教育局空间

区域教育局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构成应包括:资源管理与共享,教研与培训,学籍,人事,校舍,财务,教科研,德育,安全,行政办公,信息与反馈等支持系统。

不同的人或机构,其网络学习空间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空间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各种各样的关联的。这些空间的建设,应以区域教育云和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基础构建。

六、结束语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并非是按照教育教学的需要建设就一定是好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推行什么样的教育思路和方法,这是前提和方向。没有好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向,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绝不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技术可以支持教育教学创新,但是,教育教学思路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和能否创新。

本文中,我们仅讨论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思路和基本的目标,只能是探讨性的。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参考,使我们国家的教育云、数字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8篇

关键词:“三落实” “五引领” “六创新” “四品”智慧校园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要求,更好推动我校“自主发展力教育”特色建设,课程开发与信息中心,围绕区高品质课堂和教师专业成长主题年活动,创建市特色高中、省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智慧校园),带领全校教师全面深化教育科研、校本研修、信息化建设改革,做好百师百文、百师百题、微课程制作、多元发展、数字化资源基地建设,三落实五引领六创新 打造自主发展“四品”智慧校园。

一、三落实:落实教育科研量化考核制度、落实校本研修、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

制定《大连市一三中学“十三五”教师教育科研量化考核方案》,将教师的工作业绩、行政职务、业务职务、工作量、继续教育等问题量化考核,作为年度教师考核、评优评先、推荐优质课、评职等工作的重要参数,落实自主发展力教育首席教师、名教师、德育导师、微课制作学科首席教师等20多个工作室的校本研修工作、开发校本课程20余本,近300万字。学校重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2013-2105年,先后6批次100余人次到成都、上海、北京进行微课程制作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邀请中国育网总裁助理、省电教馆教研员、中国慕课学院专家到校指导数字化资源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五引领:特色引领、课题引领、专家引领、名师引领、骨干引领

自主发展力教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全面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主持《学生自主发展力的养成和培养》省级课题在8月份已经结题验收。

目前,学校围绕自主发展力教育,在研省级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指导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策略研究》1项,关于高品质课堂建设的省级课题1项。关于数字化资源微课制作的大连市微课程专项课题10项,校长主持的关于自主发展力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的国家课题《云计算环境下区域智慧校园建设策略与协同机制研究》正在申报中。通过课题研究,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信息化成长。

外聘中国教科院李铁安博士、马雷军博士,紫光教育李凌己总裁、世纪明德黎明副总裁,中国政法大学赵婧博士、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潘黎博士,省教育培训中心刘天成主任、王艳春主任,大连市教科所梁卫、郑淑清所长,大连教育学院张士国、林学斌、孙让主任,区教科院齐铁清、陈贻龙院长,市发明协会赵庆立秘书长,大连星东方艺术培训学校孙冬黎校长等为“自主发展力”特色教育特聘专家,指导学校特色工作。

学校成立 自主发展力特色教育名教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名师、德育导师工作室、微课程制作首席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调动学校全国省市区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三、六创新:创新学生工作、新教师成长机制、新战略合作共谋发展、新校本研修、创新课堂模式、出版内部刊物创新简讯

一是创新学生工作,发挥学生会、风纪队、班委会的作用,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规划、自主调节、自主评价。

二是创新教师成长机制,成立慕课中心、微课程制作推广中心、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升学指导中心、智慧传媒中心、继续教育中心,六个中心抓手全面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力教育特色、智慧校园建设。

三是创新战略合作,共谋发展。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和大连方向美术培训学校、大连星东方艺术培训学校战略合作;学生学业规划方面与北京格伦教育战略合作;在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方面与中国育网网、国泰安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自主招生、自主发展升学指导方面和清华紫光教育战略合作,微课制制作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和中国慕课学院作战略合作。

四是出版内部刊物创新简讯(智慧简报)。集聚正能量,给力特色建设、智慧建设。

五是新校本研修。学校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大智慧教师评选、“春华杯”“秋实杯”微课程制作大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基础教育参考》《大连教育》《金州教育》《语文报》《半岛晨报》《大连先导区报》等媒体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第9篇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园区 管理 服务 创新

科技园区是一种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模式。通过发挥科技集聚与产业链整合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不仅成为地方经济总量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还通过乘数效应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科技园区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的首选。

在科技园区蓬勃发展的整体局面下,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新情况和问题,主要体现为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在经济效益方面,科技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重商业开发,轻产业培育,从而导致科技园区的规模化建设受到了土地空间的限制和投资成本的制约。在管理效率方面,在园区经营过程中重硬件设施,轻软件投入,致使科技园区无法形成自身特色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智慧园区是解决上述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是科技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园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知名IT企业、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的高度重视,像IBM、思科、中兴通讯都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综合多年的科技园区从业经历和信息化系统开发经验,我认为智慧园区是科技园区开发、经营、管理的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更加注重管理理念与服务体系创新,更加关注运营流程优化及客户关系管理,更加注重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开发利用。一方面应围绕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员工素质,全面提高科技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园区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人文”的绿色环境空间。另一方面应围绕提高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和加强客户管理,全面开发园区信息资源,带动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智慧园区建设既要求理念高度与技术先进性,又强调实际效率与效益,因此主要从创新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应用成效三个方面来定义。

1.创新服务体系是智慧园区的内在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1.1管理理念创新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园区管理体系。企业化办园区首先要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班子三个层次的分层授权关系,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做到领导体制上的权责分明,确保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民主科学决策,规避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的风险性。企业化办园区在执行层面,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结构,保证园区各项职能的切实行使;通过制定完备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组织各项目标的实现成效。

1.2所谓服务内容创新要求以园区客户需求为中心,搭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服务平台。园区提供的服务,可以划分为基础服务、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三类。基础服务是指为入驻企业提供舒适办公场所环境为目的的物业服务,配套服务是指满足入驻企业业务便利及员工生活需要的商业服务,增值服务是指为入驻企业创业发展提供的高附加值服务。园区创新服务体系的重点是增值服务,根据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品牌企业的不同阶段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投融资、科创孵化、产业合作、国际交流方面的特色服务。

1.3经营模式创新是众多知名园区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高级阶段,是发掘园区潜在价值的重要途径。园区经营模式创新的立足点是围绕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及产业的特色,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园区作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性、人文性、生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兴起的新兴市场竞争主体和地域经济主体,应该扮演好技术成果示范区、公共技术平台与产业链组织者的角色,也就是为园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和展示的平台,提供开发测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整合对接的平台和项目合作的商机。园区经营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复制输出的价值,成为科技地产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是建设智慧园区的必要条件,实现内部各系统的全面集成与实时监控,达到业务流程信息化、设备设施智能化、工作环境人性化

建设智慧园区的首要条件是采用统一的架构对园区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建设。基于上述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智慧园区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架构应包括基础网络系统、基础数据系统、服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展示系统五部分组成。

2.1基础网络系统负责智慧园区设备设施智能化系统内的数据采集、传输功能,以及整个办公网络与INTERNET网络连接功能。采用有线的、无线的、标准的、异构的或者营运商的园区网络,最终实现对数据在网内的统一运算、统一存储、定向输出,提高了服务器的运行效率。根据使用的功能来说,智慧园区基础网络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计算机网络、监控网络和通信网络。监控网络遍及整个园区,是智慧园区网络系统的特色,主要利用无线传感网、3G、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抄表、智能空调、电梯监测、高配监测、智能安防和照明控制系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