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4:45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能力平台 实训模块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是部级示范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有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两个方面。

1.电子工艺实训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纪、操作规范的职业作风。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职业意识。

为落实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实训中心结合每个实训模块制定和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技能培训题目,专门设计培养团结合作、求实创新意识的内容,将素质养成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多个技术领域、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产业。因此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目标确定为:

(1)电子基本能力平台――从事电子操作技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2)电子专业能力平台――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制造,维护技术人员必须的基本能力。

(3)电子职业能力平台――从事高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对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对实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效果,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均按照电子工厂的环境、氛围设计实施的。

1.实训场地

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建有三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建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有20个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一套工具和一只万用表,可供一个学生使用),总共12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三个班120人的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训。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已启动,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和职业能力的培训。

2.实训车间工位的布局

由于电子工艺实训离不开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总装等工艺流程,故将实训车间分成两个区域:装配区和调试区,装配区有40个工位,调试区有6个工位,这两个区域完成的功能、培训目标不同。装配区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练习、电子产品装配等过程,调试区用于完成电子产品的测试、调试等过程。

3.实训车间的环境布局

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对于实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训车间的墙面上悬挂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并布置与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相关的实物(各种电子元器件)展板。

三、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效果。

1.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设立拉长(Line)、总拉长负责制,即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拉长(指导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实训工作,各拉长服从总拉长的统一管理。拉长和总拉长都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度。

2.实训教学课程及内容。电子工艺实训属于电类各专业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也是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能力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已开设的实训教学课程有初级、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实用电工实训、电气工程实训、计算机拆装实训等。将要开设的课程有:集成电路应用实训、彩电维修实训、表面贴装实训、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等。其中初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简单电子产品――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较复杂电子产品――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电路工作点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收音机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学生实训管理。为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实训前的教育,内容有实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及安全用电教育等,学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胸卡才能上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实训内容的实施、操作要点,设立一些实训内容专门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学生实训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结果,采用模块考核与评分结合的方法,例如,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00分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中,始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在实训的全过程中,培养出工科电类、非电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四、在实训教学中完善实训教学文件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了实训教学文件。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应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实训中心把教师分批送到电子工厂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电子工艺生产实习,熟悉工厂生产程序及全面质量控制,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电子工厂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取得技能资格认定,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电子工艺实训面向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学生。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因此,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相应的毕业证书,经过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这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技术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短短两周的实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东西,有岗前培训之意,这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陈桂珍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高职;实训教学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集基础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未来工作岗位中去。因此,在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中开展实训教学是必要的。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材是在其理论教学内容延伸而来的,以这种方式建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有点,但是存在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等缺点。这样一种传统的教材编制方式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极为不利的[1]。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以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

总的来看,教师在设置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时,可以将教材内容整合成三个主要部分,即电工电子技术的常用仪器、仪表实验,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实验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师应该删除了一些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和生活中用处不广的、且难度较大的理论性实验,相应的增加一些用途较为广泛的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如将电工部分的“一阶电路瞬变响应”、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电路”等实验内容删除,增加“数字万用表电路的设计与组装”、“三端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以及“单相电度表的安装与检测”等实训课程。此外,教师还可以优化实训课程的整体结构,增强实训教学前的“预习内容”、实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和实训教学后的“积极评价反馈”等。通过建立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高职机电技术专业开展高效的实训教学。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求学生要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又要求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受高职“2+1”教学模式影响,单纯的实训教学时间较为急促,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中要渗透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

如在“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电路”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二极管单向导电的性能制作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又如在“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组装和焊接元器件,对安装完的电路进行调试”、“以白炽灯为控制对象,使得电路中的灯在有光的情况下不亮,在无关和有声音的时候就亮,且1分钟后就会自动熄灭,再次有声音或震动时就再亮”、“安装后的电路如果不能按照设计好的要求正常工作,就要及时查找故障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等为要求,制作一个声光控延时开关,用于自己小区楼道照明。通过开设这样的实训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做好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保障性工作

一方面,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了完善理论知识和高程度的专业技能素质的教师[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要有良好的学识学历体系,要实现青年教师的硕士化,骨干教师的博士化。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机电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注重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下厂锻炼、顶岗培训、跟班研讨等,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购置的投入,以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机电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必须给实训教学提供包括机电液综合实训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数控铣床、普通铣床、数控车床、普通车床、PLC仪器设备、单片机实训设备、智能机器人装置以及一体化多媒体机房等设备。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的实训基地和设置健全的实训设备,能够有效保障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开展。

四、结语

总之,实训教学是整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核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面的机电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特色化的实训课程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子技术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实验训练,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对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电子系统的知识、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路设计,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或小型电子系统。一般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并独立写出严谨的、文理通顺的实验报告。

具体地说,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掌握查阅有关资料和使用器件手册的基本方法;掌握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设计与仿真电路系统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达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要求本课程设计涵盖模拟电路知识和数字电路知识,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2.1课堂讲授。

课程设计开始前,需要确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通过两学时的教学,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成绩评定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指导老师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与要求,要求学生从多个课题中选择一个。

2.2设计与调试环节。

2.2.1前期准备、方案及电路设计。

前期准备包括选择题目、查找资料、确定方案、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在确定方案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方案分析、论证和计算,独立完成设计。设计工作内容如下:题目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具体电路设计。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此后是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称为预设计阶段,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此阶段约占课程设计总学时的30%。

2.2.2在实验室进行电路安装、调试,指标测试等。

在安装与调试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安装和调试,达到任务书的各项技术指标。

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购买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实验箱上或试验板上组装电路。运用测试仪表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并制作相应电路板),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需时间约占总学时的50%。

2.3撰写总结报告,总结交流与讨论。

撰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能力的训练。学生写报告,不仅要对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要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方面:系统任务与分析、方案选择与可行性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元件清单和参考资料目录。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几部分进行说明:设计进程记录,设计方案说明、比较,实际电路图,功能与指标测试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

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如下:课题名称、内容摘要、设计内容及要求、比较和选择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参考文献,收获、体会,并对本次设计提出建议。

2.4成绩评定。

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体现独立完成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因此,课程设计的考核分为以下部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设计成品: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具有设计题目、技术指标、实现方案、测试数据、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收获体会等。课程设计答辩: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等等。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步骤

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通常只介绍单元电路的设计。然而,一个实用的电子电路通常是由若干个单元电路组成的。通常将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电子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因此,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不仅包括单元电路的设计,还包括总体电路的系统设计(总体电路由哪些单元电路构成,以及单元电路之间如何连接,等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大量涌现,电子系统的设计除了单元电路的设计外,还包括集成电路的合理选用。电子电路的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不过从教学训练角度出发,课程设计仍应保留一定的单元电路内容。

电子系统分为模拟型、数字型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三种。

虽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有所不同(尤其单元电路的设计),但总体电路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同的。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与步骤包括: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单元电路间的连接方法、绘制总体电路草图、关键电路试验、EDA仿真、绘制正式的总体电路图等。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效果

学生经过这样系统训练后,各方面技能都通过考核,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吉祥,易凡,丁文霞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志忠,华沙,康广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改革方式

为切实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提高电子专业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使电子专业的教学更切合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兴趣浓厚,对理论学习感到比较枯燥,学习难度较大的实际,改善目前学生流失率高的现状,专业部经过全体老师的研讨,决定对电子专业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作一定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针对的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 ,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子实训》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训练课。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专业必需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单元电路的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测试方法,具备各单元电路操作技能。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及采取革的主要方式

1.教材改革

为使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紧密衔接,让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解决重复教学的问题,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与就业所需专业知识要求,现将《电工基础》和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实训》两门课程内容分别进行整合,形成项目式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在市面上有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所谓的项目教材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只是简单将电工的基础理论和电工实训内容组合在一起,在内容上还是偏重于理论。这并不符合目前我校电子专业学生实际,为此专业部组织本专业上电工和电子实训及理论课的老师根据上课的实际需要,删除部分比较困难,实际应用较少的电路理论,增加涵盖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训操作的项目,编写出本校的校本将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施课程改革后就就采用专业部自编的校本讲义,一个课程由一个教师分项目采取理实一体的的形式完成教学。

2.上课形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充分体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实实施理实一体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将《电工基础与技能》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全部教学都放在实训室上,把整书内容分为多个操作项目,分项目进行教学指导。对每个项目所包含的基础课程中的一个或多个重要知识点,联系实际操作再进行理论学习。用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的问题,也推动了理论学习,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这必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3.教师综合教学技能的培养

现在电子专业教师,有些常年只上基础课程,很少实训,为能胜任课程调整后的教学任务,需要对上基础理论课的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但是目前电子专业在职教师15人,要担任一、二年级共17个班的教学工作,平均每人每周22节课,大部分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很难派出更多的人出来培训或学习。因此我们考虑采用以“老带新”的形式。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步骤

由于此次教学模式改革,牵涉多门课程和多位任课教师,具体的实施过程分四步走:

第一步,教材编写。2011年7月,国家示范校建设开始后,经学校领导审核通过,专业部就已经组织相关教师将这几门教材进行整合,按照学校实训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一些简单且适用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正联系出版社准备出版中。

第二步,实训设施设备的完善。为满足上课的需要,学校增设了三个电工实训室(励志楼502、505、407)和两个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励志楼401、402),为这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但在基础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动画、投影示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训效率,对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也为这几个基础实训室配备了投影设备及教师示范工作台。

第三步,教师培训。基础课老师要能胜任理实一体的教学任务,肯定需要大量的培训和长时间的学习。但是面对课时量重、专业课教师严重紧缺的现状,专业部组织上基础课的老师在这个寒假期间(2012年1月——2月),对下学期教学中的实训项目,逐一练习,通过亲自实践练习、熟悉实训内容,总结实训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和问题。除此之外还采用了以“老带新”的方式,即安排一个长期上实训的老教师带一个上理论课的新老师,开学后,把老教师的课安排在 周一至周三,新教师的课安排在周三至周五,这样理论课教师可以先去观摩老教师上实训课,再来给学生上课。通过实训练习、观摩实训的方式,让理论课教师尽快胜任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

第四步,实训项目材料的准备。在寒假期间,专业部负责人要把下学期,需要实训项目的所有器材、耗材准备齐全,然后每一个项目相应的元件、材料配齐装袋,教师上课时只需按人数领袋数就行,避免理论课教师对实训内容不熟悉,元件装配不奇的现象。

四、实施理实一体教学课程的考试安排

这两门课程考试按照项目采用实训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共要求完成五个项目的电路安装,《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全部共需完成五个项目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每进行完一个项目,就按照KOMET测评能力级别和指标测评一次;并将每次的考核成绩纳入总评分数,期末进行总评。每个项目考核中实训考核80%,平时成绩占总评分的20%(其中出勤占5%,实训报告占5%,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占10%)。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方法 实训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不能像其他文化课一样采用严肃的纯理论教学方式,也不能过分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因此,电子专业教师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随机应变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精神上更愉快。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由此促进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相结合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合理借鉴各类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络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技工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为我们所了解。比如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精讲-问答-点评三环联动教学法、视觉展示-分组讨论-点评三环联动教学法;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多向思考法;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形形的教学法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在参考各类教学法的基础上,依据本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技工教育的有效性。

二、关注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1.重视组织教学

笔者认为组织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特点入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具体实施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类,理论理解能力好的学生为一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一类,剩下的学生为一类。把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都包括以上的三类学生,并任命一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实训课小组组长,由小组长带动各组员共同完成实训任务。理论理解能力好的学生在整个实训中负责电路原理图中元器件的识别、监督接线是否正确、数据读取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接线、电路的调试、测试等,而能力稍差的学生则负责记录数据。组内成员还可进行角色互换,均可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这样的实训是高效率的。我们还可以对小组长进行适当的技能培训,让其在实训课中充当小教师,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帮助了较差的学生。学生在实训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不得不忙于应付不确定因素造成教学中断,这样教学组织不力,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循序渐进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分类后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课程分类内容图

从图中可见,一学期需要完成的实训内容不会少,如何有效完成实训任务?每次实训课时,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应利用课前准备的电路示教板进行示范演示,讲解训练步骤,强调观察、测量的重点,并提醒注意事项。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新的实训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电路示教板可以起到高效、直观的教学作用,无形中提高了实训课的效率。这种在实训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及诱导和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的教学理念,能使师生共同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实训任务。

3.丰富教学方法

技校学生从一无所知到中级工水平,跳跃较大,对老师从备课到课堂教学及辅导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讲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时,笔者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直流电源?家里墙壁上的插座提供的是直流电源吗?学生们带着这些疑问,对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会产生浓厚兴趣。接着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不可见的电流变为可见,采用动画效果,使电流流动起来,直观、形象地演示出输入是交流电,在负载上得到的是直流电,进一步理解了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用黑板粉笔进一步讲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综合应用的教学手段,使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平时在教学中难以区分的知识点,如在讲授晶闸管电路及应用电路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无法区别单结晶体管和普通三极管。那么如何辨别呢?笔者利用图示法在黑板上画出单结晶体管的B1和B2之间没有PN结的特性,正反向电阻都一样。而发射极E对两个基极B1、B2均呈现PN结的正向特性;而NPN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是一个正向PN结和一个反向PN结串联,用万用表测试时正反向阻值都很大。这样学生懂得其中的原理,在实验室里就不难区别这两种元件了。

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如黑板粉笔、电子课件、实物投影等,要做到合理有效,具有针对性,而不能一味地跟风,追求流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

4.培养学生实训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和画图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识图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识图训练使学生们弄清其信号通道、元件作用、电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环节的工作原理,进而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电路装配图。通过这样的能力培养,笔者要求学生每次实训前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装配图,带到实训室,从而可以使实训内容顺利进行。实践证明:识图和画图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2)培养学生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的能力。教会学生故障排除的一般步骤:观察故障现象判断故障范围查找故障点排除故障检查电路功能。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各点的工作电压,从而发现故障。在随后的实训中强化训练这几种常用故障排除方法:如直接观察法、电阻测量法、电压测量法等。

5.善于总结,巩固实训内容

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应保证在2/3以上,余下的1/3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实训中存在的问题。随机抽取让几位学生进行小结,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掌握实训技能,并提高电路分析能力。

三、关注学科特点,提高知识技能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原理很抽象,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要搞好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相关的技能。当然,电子专业教师还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实训;岗位任务驱动教学

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了高新技术时代,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定位电子技术实训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基础实践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安装、调试、维护和电路设计等基本技能,使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增强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规划

电子技术实训是是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本课程的实训时间计划是两个实习周,60个课时,理论讲解20课时,实践40课时,课程内容主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判别和测试、烙铁钎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调试、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综合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6个方面。

三、课程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实训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有两个实习周的实训时间,共60个课时,实训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实训课题教学和企业岗位训练。第一部分,实训课题训练:电子技术基本能力训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需要1个实习周30课时,以任务驱动模式,由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判别和测试、电子线路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LED广告流水彩灯安装等4个任务完成基本能力训练。第二部分:企业岗位生产训练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济南莱特尔电子科技公司,进行电子产品的岗位生产实习训练,计划1个实习周30课时,由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电子产品自动焊接工艺、LED照明灯具安装工艺、LED照明灯具测试和维修等4个岗位任务和企业考核任务完成。

四、教学资源条件

(一)、实训设备资源

1.电子技术实训室

学校实训资源:现有450平方米电子实训室,有扫频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实训设备200余台,另有印制板腐蚀设备一套,电子线路板雕刻机一套等,能同时满足300人进行电子技术学习和训练。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室、技术设计室、展室、仓库和生产场地等400平方米的场所,企业有电子贴片机2台、回流焊机,丝印机、打胶机等设备组成的简易生产线一套,可同时满足50人电子产品生产岗位技能实训。

(二)、教学资源

1.学校教学资源

(1)自审、编的一体化教材本课程选用优秀的一体化教材,自审、自编教材优先选用。

(2)教案、PPT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视频由于本课程内容图画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教学手段尽量用PPT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视频相结合的方法。

(3)网络资源库、教学云资源可作为资料的查询和辅助教学。

2.企业生产教学资源

(1)产品生产资料视频、PPT课件企业培训人员的培训手段和方法。

(2)产品生产过程资料企业的产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艺流程(3)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企业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练习和指导生产。

五、教学实施

1.基本能力任务驱动教学

基本能力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模式,第一大项目由4个任务完成基本能力训练,由课程任务完成,使其具备基本能力。

(1)课程任务一电子元器件识别测试: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主要参数的标识方法和选用技巧,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测试、好坏判断和管脚极性判别方法。

(2)课程任务二烙铁钎焊操作:掌握电烙铁的选用、焊料焊剂的使用,了解焊点的工艺要求,掌握焊接的操作步骤和焊接要求。

(3)课程任务三直流稳压电源安装和调试:熟悉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和开关型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自应用的特点,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4)课程任务四LED广告流水灯制作:了解数字电子电路的特点,训练查阅元器件资料,熟练掌握数字电路安装和调试方法。

2.岗位任务驱动教学

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以岗位任务驱动模式,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电子产品的岗位生产实习训练,计划30课时,由4个岗位任务完成。

(1)岗位任务一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企业主要生产LED照明灯具,在此岗位训练时,要熟悉整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

(2)岗位任务二自动焊接工艺自动焊接包括半自动丝网印刷机的使用,自动回流焊机的操作,清洗、烘干、修复、整形等要求。

(3)岗位任务三LED照明灯具安装工艺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将控制电路板和照明用LED照明器件安装在一起,形成产品。

(4)岗位任务四LED灯具测试和维修在熟悉产品的原理要求和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测试、老化处理和维修等。(5)企业考核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四个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进行评定。

3.成绩评定

本课题的实习成绩评定由实训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评判,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和分值比例为:

(1)岗位任务考核成绩由企业负责人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四个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或根据产品任务考核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分值占总分60%。

(2)实结报告成绩,学生每进行完一个课题,都要写实习报告和鉴定手册,本课题实习报告和鉴定手册由课程实习教师评判,分值占总分20%。

(3)考勤和纪律成绩,学生考勤由实习教师管理,纪律由企业负责人管理,本项成绩由实习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评判,分值占总分20%。

六、教学总结和建议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实践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实训学习和经过校内生产性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企业零距离的要求。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扩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7篇

电工技术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工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与社会对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潜心研究,对电工技术这门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应时展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二、电工技术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目前高职教材存在整体知识面较窄,相关的新知识内容太少,实用性的例题不多,注重的大多是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不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一些教师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对这个行业如今所使用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要求脱节。

(二)教学方法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教学模式仍是黑板加粉笔、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教学互动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能将相关的知识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被动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本门课程。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没有创新。

(三)考核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考核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测试而缺乏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电工技术课程所必须具备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本课程时非常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再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有些甚至不愿意动手,结果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

三、改革途径与成绩

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学院存在的困难:实训设备少,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实训设备数量不足,学生训练次数少,实验仪器落后,开展培训的专职教师较少,参加培训的教师业务水平仍需要不断提高等等,拟定解决的途径有:

(一)进一步增加培训所需的工具与设备,扩大培训的场地

同时拟校外参观,与周边学校联合实施教学,解决校办实训场所设备条件或加工工艺满足不了生产实训教学需要的矛盾。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为电子电力工程系添置了大量的新型仪器设备,实际总价值达到200万余元。其中包括引进通用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引进触电急救模拟人、引进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引进数码投影机并提供一系列配套电脑二十多台,使可用电脑总数达到100余台等等,这些都为电工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使电工培训提供实际的操作平台。

(二)积极开展对高职院校、兄弟院校的考察学习,建立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使有利于我们对该项目的研究与探索

我院积极与广西区内包括南宁地区、柳州地区、百色地区等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交流互访,在进一步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对高职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地探索,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展望广西高职的机遇与发展,努力争取为社会、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积极开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竞赛

开展面向广大市民的家用电器维修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弥补实训教学不足,改变学生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一方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校科研向深层次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2009年至今,我系派出大量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广西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激烈地对抗,我系的学生不负重望取得一次次优异成绩。如2009年11月,我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1年秋11月,我系学生获得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四)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培训体系

针对以往培训工作缺乏完整系统性、培训管理幅度力度较弱、培训科目及受训人员层次的问题,今年我系调整了培训的管理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员工培训工作的管理力,责成培训教师建立完善且综合的备案登记制,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此外,鼓励受训的人员对培训效果与系部领导及时进行直接反馈,从而促进全体培训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极大改善了培训的质量。

(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进修

建立了由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高素质的培训教师。目前,参加培训的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均达到12人次以上,培训的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均为讲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中、高以上层次与高职称,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

(六)以实训室为基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包括电工上岗证培训及电工职业资格证培训,提高我系毕业生的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或解决学院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强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的竞争地位,扩大学院的办学规模。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培训教材大纲要求,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和配套的教学方法,每位参加培训工作的教师均备有较为详细的培训教案,从而保障了培训的质量;对每位培训的学生均严格要求,杜绝缺课现象,保障学员学习的时间;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保障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经过一年多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我系组织了多期电工上岗证培训,培训对象均为我院的在校大专学生共有150人,培训一次通过率均在90﹪以上。目前,150名学生已取得电工上岗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学生在学完电工技术课程之后参加等级鉴定并获得相应的电工证,为今后工作拓宽路子,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培训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授课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队伍。通过培训,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摸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方法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培养学生学习电工技术技能能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子,在新形势下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四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20-03

所谓实训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为目标,以专业化的设施设备为依托,在“做学教合一”教学理念引领下所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而有效的实训教学活动则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最主要教学方式。目前,在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实训教学目标模糊,不分主次,不分重难点,导致学生个体未能自主生动发展;实训内容未能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加以整合,实训项目略显陈旧;实训管理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效率不高;实训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评价不全面,结果不尽合理。显然,要促进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就应该切实将实训教学视为该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管理及实训评价等四个方面加以创新。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实训中的“四化”教学主正是对实训教学的创新,包含了上述四个方面。通过“四化”创新,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体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为学生岗位能力的习得与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实训目标的“分层化”

“分层化”实训就是要将实训目标层次化,改变以往实训教学目标宽泛、学生无法抓住学习要领的局面,将目标分解、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一)以“面”为重点

所谓“面”,就是指实训教学要面向所有电子电工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熟练掌握电子电工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更新和改进实训项目和内容,并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时刻把握学生学习和心理的动向,为深化教学做好铺垫。

(二)以“线”为拓展

所谓“线”,就是在“面”良好操作的基础上所拓展而出的支线。这并非是包含所有方面,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从“面”中优选出项目和内容进行深化教学。在实训过程中,当每个学生都对实训仪器和内容了如指掌时,动手能力强,基础概念扎实的学生就会被凸显出来,这时教师要相应增加实训策略分支,引导这些学生在实训操作时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的工作生活,鼓励其继续进步。

(三)以“点”为延伸

所谓“点”,就是在“面”和“线”的基础上凸显出的亮点。虽然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会展现出操作水平的高低,但对于操作水平高的学生来说,又在这一层次中再次分出了水平优劣,这就是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点”。教师可以对实训操作技术拔尖的学生继续增加实训难度,寻找机会将这些学生聚集为一个团体,强化团体对电子电工类专业技术的操作熟练度,必要时实施专项培养,延伸其知识和技术的覆盖面,让学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提高。

二、实训内容的“精品化”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需要让学生掌握在电子电工类企业岗位工作时的必备技能,并为学生的认知面和技术操作面拓展渠道,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在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这可以通过打磨出“精品化”的实训内容来完成。所谓“精品化”,就是在实训内容上追求精致简约,要而不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突出基本概念重要性

即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讲解。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都要依靠理论知识的指导。想要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应当将基本概念作为实训的基础和重点内容,让学生“会学”,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心应手。

(二)提高专业技术掌握度

实训的指导理念已经在基本概念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了普及,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已经依靠基础方法了解了电子电工相关实训仪器的操作方法,接下来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深化训练,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将电子电工的职业技术进一步提升,无论是产品结构分析还是电路板的印刷,都是教师需要深化的实训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重点把握能力的提高。

(三)发展特殊技能针对性

“精品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对于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来说,仅仅学好基础概念和职业技术的基本操作还不能让其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这就需要中职电子电工教师对学生进行特殊化针对性技能的实训教学,这方面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础上的拓展,能够显著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覆盖范围,促进学生多方面全面发展,如计算机绘图、仪器的复杂故障排除、电子电工元件制作等。

三、实训管理的“柔性化”

以往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管理方法都是刚性化的,强制性的。教师认为,中职学生的自制力较普通中学要差,只有约束力强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刚性化的管理制度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思想,会导致学生更加厌学。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应当制订“柔性化”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实训的管理效能。

(一)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实训中,教师可以适时转换自己的身份,将学生组织成为几个长期合作小组,让组员之间互相督促实训操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避免学生由于教师的强硬管理而出现抵触的情绪。

(二)发挥教师监督作用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会担心学生不自制而过分干预教学管理过程,而实际上学生的自制力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的。教师可以改变管理方式,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突出教师的监督作用,让学生不再认为实训教学的过程是被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三)实行递进式管理制度

所谓递进式管理制度,就是基于柔性化教学管理的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的自主管理。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已经组建长期合作小组,小组的作用不仅是合作学习,还需要加入合作管理的内容,同龄人之间的互相监督管理要比教师参与管理更加容易。因此,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时可以实行小组管理制度,之后再层层递进,发挥班委的管理职能,加强教师的监督职能,从而达到设置递进式“柔性化”教学管理的一般过程。

四、实训评价的“多元化”

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实训操作水平的主要工具,但传统的考核评价比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学生一切实训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内容都要被逐一考核,不仅涉及范围大,考察难度高,而且缺乏创新,学生也因此认为实训的过程只是为了通过最后的考核,反而弱化了学生专业学习动机的自我生成,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转变现有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结果,促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一)开展生生互评

生生互评不仅能够让学生转变“实训就是为了考核”的错误思想,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互相给予评价,避免了以往一到考核关头学生就唉声叹气的情况出现。生生互评要随堂进行,在每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实现。例如,在实训教学开始前,学生还未进入本节课的仪器操作训练时,中职电子电工教师可以让每个长期合作小组的组长发言,总结合作小组在两次实训课之间的表现,再让每个合作小组的组员逐一发言,每人说出至少一点合作小组在这段时间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实训操作情况做归纳总结,促进合作小组的进一步发展进步。

(二)实施抽查考核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面对传统的考核测评方式有一套“专门”的应对方法,就是在每次教师进行考核测评前进行突击复习,“临阵磨枪”,这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有着很大负面影响,学生往往不能学习到真正的电子电工专业的职业操作技术,对仪器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要利用抽查考核的形式对学生M行实训学习成果的检测,不定期的安排随堂考核。例如,教师已经在前几周对学生进行了电子元件制作的实训教学,在本次实训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电子元件制作的基本概念和要领,必要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学生不能在每次考核前都做好充足准备,因此会格外留意每次实训的具体内容,尽量做到时刻都能进行职业技能的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实训教学效率。

(三)定期综合测评

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第9篇

关键词:电子线路 项目化教学 立体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40-01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侧重其实践性与应用性。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并将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描述,设计任务单,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等四个方面开放式学习,梳理任务中O计的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熟悉各种典型的单元电路,能够掌握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和参数,并能够结合电路图及设计要求,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职业技能。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项目化课改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体设计中项目的设定。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实践,将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整合成工作任务。每一个项目应该能把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反映企业的先进技术。每一个项目均要求学生从咨询、决策、实施、评估四个方面采取开放式学习,梳理理论知识,突出制造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培养,熟悉典型电路,能够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选型、测试、安装、调试、排故等基本操作。其二是完善其考核评价机制。全程进行过程考核,按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职业团队合作五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融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机制。建立奖励制度,在抢答、表述、5S管理、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上都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是教学过程应用立体式教学模式学习。图书、视频与面包板套件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巧妙融合,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图书是指以教材为主,融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视频是指实践教学视频,手把手教你如何检测元件、组装、调试电路。面包板套件是指面包板、项目所列电子元器件。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条件

“项目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指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重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多媒体、录像视频等技术支持。实训设备包括面包板、线路板、与项目相对应的电子设备套件等。二是软件设施方面,具有基于Multisim2001等电路仿真软件、电子技术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及技能型“双师”教师队伍。学院图书馆内的电子和纸质版的资料丰富,CNKI(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料全面;学院与多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可第一时间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改革主要体现“整体化”教学改革理念:其一是课前精心预设,包括优化的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是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最终目标,按照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进程表设计等几方面展开,确定实施整体性改革方案。优化的单元设计是制作声控闪光电路等5个典型项目的单元方案,过程实施课件、点评课件、理论讲解课件等。其二是课中精彩生成,指具体的实施方案,即结合电子产品职业岗位需求,融入职业行业标准,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信息页、工作页;并结合单元方案,细化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内容。教学中应用动画、图片、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边学边做,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其三是课后巧妙延伸,包括学生作品、评价资料及实施总结。学生作品指学生实践环节中八路锁存器等典型项目的实物展示,并且成果中体现教师的评价、评语及学生的实践体会。评价资料是实施过程考核制度,制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评分评价表,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记录表,能力测评表等。实施总结包括学生实践阶段性总结及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教师项目化课改总结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的排故方法等方面总结。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