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23 12:49:47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1篇

班主任是一个多面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但却不是班主任的惟一工作,如何使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这是诸多班主任希望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可以从研究、活动、创新三个维度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

一、研究维度

研究维度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研究的心态对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学生成长特点为依据,认真研究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分析困惑的深层原因,寻找心理困惑的解决之道。需要指明的是,这一维度不需要进行完全科研范式的心理学研究,更多地需要进行反思、审视、叙事,是在叙事的思维中,把握学生形形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

以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为研究样板。教学案例能大大缩小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因而经常被班主任使用。笔者刚引入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还是稍有收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却发现,如果使用的案例正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案例的原型是谁,说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其他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案例的“原型”,即使案例主人公的姓名已经作了处理。案例的原型往往会低下头,显得不好意思。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访谈,笔者决定全面改变这种对号入座的误区,既要用好案例,又要最大限度消除案例本身对案例原型的消极影响。后来,使用案例时,笔者都会进行深加工,尽量避免对号入座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不仅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所说,用学生的大脑去想,用学生的眼光去看,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需要去思考,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正是这种研究心态,让课堂避免了对号入座现象的出现。

总之,研究维度首先是一种心态,班主任要真“研究”,不能只是一种说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研究的途径很多,可以进行家访,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每一种途径的实施都是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和教育契机把握的考验,要求班主任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有了深入的研究做基础,班主任可以对症下药,进而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

二、活动维度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生活在心育的氛围中,创造学生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也是班主任需要做的。

除了配合学校安排的每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活动,笔者还尝试了“一讲座、一信箱、两报”等途径。

一讲座——这一做法从专家的角度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人不可能是万能的,有些心理困惑教师可能也无法解决。此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专业优势是班主任无法替代的。我班有不少家长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由于笔者年轻,家长不大认可笔者的劝说。因此,笔者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全班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一次“这样的爱要不得”的心理辅导讲座。事实证明,笔者的这个做法是有效的,溺爱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班级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明显减少了。

一信箱——悄悄话信箱,这个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心声和困惑的渠道。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话学生是不便于直接向教师倾诉的,信件却可以比较间接地起到交流作用。笔者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匿名或者具名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然后把信放到我们班的信箱内,在笔者进行针对性地回复后,再放到悄悄话信箱内。

两报——学生在办黑板报、手抄报时设置“阳光少年”等专栏。心理健康小常识、小笑话是我们班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笔者有意为之的方法,希望这一方式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以最近班级办的一期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板报为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常识之外,学生们还自主地添加了保证良好心态、不要恐慌等语句,这就是笔者无心插柳的结果吧。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寄希望于一次活动,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想法。班主任为学生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是甜品——追求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集中,避免班主任累、学生落入“活动后什么都没有体验到”的结果;可以是冷饮——让学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每一个细胞都得到刺激。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把握活动的度,切忌扎堆,否则过犹不及。

三、创新维度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想取得特殊效果,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这也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一个路径。

面向群体的心理辅导不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成长,而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却又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共同进步。为此,笔者尝试了心理健康常识活页。

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笔者有针对地选择心理健康自助常识,以活页的形式不定期下发给学生。虽然笔者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性的自助方法还算了解,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时,仍然小心翼翼。只有接近真相的观察和调查,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呵护。

最近,班级中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去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班级中自卑情况不一而足,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自卑,有些学生因为身高自卑。为此,笔者以“自我强大八法”为主题,准备本次心理自助常识活页。搜集的知识包括改变形象法、语言暗示法、预演胜利法、发挥长处法、储蓄成功法、洗刷阴影法、比较法以及降低追求法,从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共享。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维度并不是必须为之的,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不可取的。创新意味着改变,但是当班主任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而别的班主任不能坚持的时候,这份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另外,班主任的创新未必能立刻迎来理想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研究维度、活动维度和创新维度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研究会更好地推动活动开展,只有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只有研究才可以换来活动的真切效果;反思活动的细节并加以改进则是创新的一个必然过程,只有扎实改进,创新的因子才可能被激发;创新型的活动则是研究的必然结果,有了研究的积淀,活动成效水到渠成。即使班主任无法立即看到活动的效果,但是学生可以真实体验到心理关注。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教师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当班主任从研究、活动和创新三个维度着手,为学生的成长设想时,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突破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编号:2010JG182)研究成果之一。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2篇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3篇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一到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咨询室开放2小时。开放时间为:中午13:00到14:00,下午16:00到17:00。

2、加强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4、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教育是我校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实施的一项创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5、积极做好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针对一年级新生,积极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6、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加强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软件建设和正常应用

本学期完善心理测量软件建设,搜集和整理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测评软件,积极开展心理测量工作。

四、每月重点工作

三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为迎接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咨询室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咨询室正常开放。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一年级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心理教育)

四月份:

1、六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

4、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5、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五月份:

1、一年级新生心理测试及分析。

2、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六月份:

1、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七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4篇

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⒈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⒉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⒊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⒋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⒌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对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进行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⒍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⒎做好家长辅导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学习、交流,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三、主要工作

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⒈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⒉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组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⒈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⑵班主任老师推荐

⑶辅导老师访谈

⒉设立“倾心链接”心理咨询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⒊建设心理咨询室,做好六月份迎接各级领导检查的准备。

⒋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工作

三月份:

⒈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班级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工作。

4.召开五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毕业前夕个别心理咨询。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

四、五年级部分女生)。

6.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研讨,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四月份:

⒈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⒊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与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交流评课的方案。

五月份:

⒈继续指导心理健康保健员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3.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六月份:

⒈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2.分析心理问题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5篇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

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得了解学生,把握好学生心理的普遍特征,这是实施心理健康活动的基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呢?

1.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通过这些方式,掌握学生心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有了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再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在档案里,可以放入:(1)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2)学生的学习及社会适应情况;(3)重大生活事件;(4)各类心理测验记录及结果分析;(5)其他记录材料,如家长意见、任课教师意见等。

2.引导学生写心理日记,架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心理日记轮流写”的活动,特别适合在小学高段开展。形式是这样的:班级中分组轮流写心理日记,学生把自己近段时间中遇到的喜怒哀乐选择一事写下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感受、困惑。班主任每天及时批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并通过语言也发表自己的想法,也进行心对心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烦恼事,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身心发育等一系列方面的心理矛盾与困惑,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敞开心扉,也让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3.学校设立“知心姐姐”信箱,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通“知心姐姐网络热线”,由专人负责。教师可以介绍学生来找心理老师,当然也可能是学生通过写信(匿名信)的方式反映自己或他人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老师用校广播台及校报、私下沟通等方式及时给予辅导。

4.根据学生的心理,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学校制订心理活动计划要符合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在学校层面上做如下统筹要求:例如,低段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中段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养成团结友爱、文明守纪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

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一个班集体的环境布置、管理方式、人际交往直接影响着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施上,特别要重视以下几点:

1.布置宽松、愉悦的班级硬件环境。精心设计和布置,让教室里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使封闭的教室成为教育的广阔天空,把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我校有一个班级的布置就非常有特色,分别设计了班牌、班刊与班报,并且班牌、班报、班刊的主题都是“快乐成长”,并且在层次上层层递进,这样,就使得整个班级文化充满了阳光气息,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很有作用的。

2.采用民主型管理方式。班级的管理要采用民主方式,对于班里的活动,决策不能简单采用由教师命令学生执行的方式。小学低段开始,教师就要适当在学生心理水平能够接受的基础上,渗透民主管理方式,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强烈的自主欲,班级管理尽量要让整个斑级出主意、想办法,以便能通过集体的讨论来作出决定。例如,我在班级管理时,就成立了“班级管理委员会”,“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同学们自己选举产生,教师再根据每一位成员的特长设置相应的职务。有了“班级管理委员会”以后,就能够吸引学生以主人翁的形态投入到班级的民主管理过程中去,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选举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引导学生同伴互助。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立并不刻意要求学生能在短期内就担当起“心理师”的角色,而是希望他们能用同伴的眼光帮老师发现一些情况,配合学校心理辅导站的老师和班主任化解本班同学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同学的心里话并保守秘密,及时上报本班同学心理状况。

三、适时把握教育契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教育契机,它常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环节和某一特殊的生活瞬间。把握好教育契机,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1.新学期开始。新学期伊始,学生位置的调整,班干部的重新选举,甚至于任课老师的变化,都会给学生带来重新开始的欲望,责任心强的老师这时往往会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教育契机,及时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变化、情感需要分别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例如,在本学期初,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座位进行了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选同桌,但学生在自己选同桌时,需要遵循有利于共同学生和维持班级纪律的原则。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新希望。还有,就是每学期初,我都要进行班干部的换届选举,改变传统的班干部选举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充分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2.重大考试前后。临近考试,每位考生都多多少少体验到担心、烦躁等精神压力,有的考生甚至表现为“越想学越学不进去”。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学生进行考前、考后自我调适的方法指导,是心理教育的最好时机之一。例如,在每年的五月份,我们都会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请对考试说一句话”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请对考试说一句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正确对待考试,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部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

3.活动开放时刻。每个学年、学期班级都要组织开展活动,这对学生来说又是教育的重要契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能起到平时不能起到的作用。例如,每学期我都会以班队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我最棒”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一学期以来学会的新本领,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才艺展示”,这样,每一位学生就能够充分地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从而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展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精彩人生。

四、有效开展各类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

1.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实践证明,针对班集体中近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利用心理健康活动课来医“心”、育“心”的效果非常显著。根据目标,通过角色体验、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班集体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中学习,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使之在活动中得以内化体验,从而促进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2.组织各类班级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首先,要注重有效的活动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爱心活动、表彰激励、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咨询服务,如知心姐姐信箱、组织军训、郊游、参观、访问、美德教育活动、讲座、榜样熏陶、自主才华展示空间等。还要选择合适的活动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角色扮演。在组织角色扮演时,要注意表演的内容能说明问题,能反映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有所感;表演的要求不要太高,形式不要太复杂,不能为了表演而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

(2)自我报告。自我报告是学生自己剖析自己的一种活动,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我对自己说一句话”的活动,学生说的这一句话可以是自己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失败的地方,可以是高兴的事情,也可以是不高兴的事情。这样,就能够很快地让学生剖析自己,认识自己。需要指出的是,在组织自我报告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要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不要强逼学生公开进行自我评述。

(3)讨论交流。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注重讨论的氛围。因此,在心理健康辅导课中,要在创设浓郁氛围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时,要给学生讨论的内容与载体,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讨论交流的实效。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你认识异性吗?”,这样的话题讨论,学生就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经常用于揭示话题、指出结症的方法,一般以反面案例居多。选取的案例要主题明确,有针对性,要与所教育的内容紧密配合;要能够抓住导致结果产生的最主要的心理结症;案例的呈现形式要有所变化。例如,在小学高年级可以给学生提供鲜活的社会事例,如“我爸是李刚”这样的社会热点话题。学生对这样的热门话题自然是兴趣盎然,并且在具体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专题讲座。可以借用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德育老师来针对本班级中的典型心理特征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心理保健知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6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请笑纳!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1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政治思想性、科学性、群众性、艺术性的健康教育基本原则,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手段,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围绕重点疾病防治,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满足师生不断的自我保健需求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师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办事处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

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专题的心理讲座

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材而且要成人。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加快心理档案建立

通过观察和一系列地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地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科教师根据学生地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家长的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要鼓励学生有问题和困惑的要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要知道走进心理咨询室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4、各班级选择心理委员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委员要求有较好地人际关系、有进取心等特点地学生来承担,一班选两名(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学生要观察实际情况并且及时地向学校地心理教育人员反映这些情况,有助于班级心理教育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是心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保持密切地联系,更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地更好地实施和顺利发展。

5、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地设立和全面开放

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地设立和全面开放,这为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供有利地场所,也是扩大学生地阅读范围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二)加强生理健康教育

1、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

及时把上级对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及文件精神向全体师生传达,做到人人皆知;动员全体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双创工作宣传栏、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的资料收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对广大老百姓进行双创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以及健康知识的教育。

2、继续开展卫生创建与检查评比活动

开展各类卫生创建活动,组织德育处每天对各班级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做到天天检查、周周评比,月月奖惩,不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做好总结材料。

3、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等时机,组织开展不同专题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创建及卫生防病常识和保健知识等,提高广大观大师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组织好爱国卫生月活动,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_,使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4、加强反吸烟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宣传。积极开展无烟家庭、无烟单位创建评选活动,张贴禁烟标志。

5、加强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狂犬病、麻疹、脊灰、流感、甲肝、乙脑、疟疾等疾病的健康宣传。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6、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健康行为形成率80%。要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教活动,设立卫生监督岗,实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行为、习惯。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网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

4、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队伍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各科教学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从知识、意识上循序渐进地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舞台,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6、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属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管理,成立了一支热爱心理辅导的师咨队伍。通过不断完善,使学校心理咨询室能承担以下职责:

(1)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访谈调查与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承担及指导其他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教师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4)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有宣传及普及工作。

(5)开展升学指导。

7、开展个案研究

逐步建立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的,研究性的个案辅导,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确实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8、积极开通学校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创建起符合学成长的环境。

9、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学校将要求教师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我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题,撰写有关的心得体会与论文,并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己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形成在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牵头,以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全校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心育氛围。

2、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在开展心理教育常规工作外,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橱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邀请有关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进行1—2次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讲座,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习一些调节心理的技巧,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配合学校转后工作,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提出建议,以帮助问题学生真正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

5、组织学生撰写心里小论文,通过学生自撰心理小论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心理素质。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家庭环境。结合家长学校有针对性举办1—2期的亲子教育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就咨询个案与部分家长沟通。

2、问卷调查。

3、家长学校。

4、心理讲座。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

6、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7、家长学校:亲子教育。

8、组织撰写心理小论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4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的环境,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活动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用心理健康广播、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设“心灵信箱”,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全校开展跑操活动,调节呼吸,强健身心。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围绕市级课题《综合评价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研究》进行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健康课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表达宣泄,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全学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5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审视我校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当今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学习压力带来厌学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等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想及早预防、减少和解决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市区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模式的构建》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并不断发展完善。对个别存在障碍的学生给予适当帮助达到心理健康,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创新人格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措施

(一)设施环境建设

1.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活动室”,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2.积极装备心理健康教育“爱心书屋”,创设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3.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灵交融”的主题文化,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师生和谐、舒适、温馨的育人氛围。

(二)六条途径入手

1.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通过每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2)举行“心理辅导活动研讨课”、“心理辅导活动观摩课”,探讨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模式。

(3)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校本课程体系。

(4)不断积累研究案例,编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2.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依托“构建自主有效课堂”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

(3)提倡学生课堂大胆的质疑、批判,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3.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做好个案研究工作,每学期确定个别辅导目标后,分别对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学生外进行跟踪研究,写出辅导记录与个案分析。

(2)发挥每周一句的“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和每月一版的“心灵交融”功能作用。

(3)建立学生“知心姐姐”工作机制,建立学校、班级“二级”知心姐姐活动小组,实施“知心姐姐行动”,定期召开“知心姐姐”座谈会及时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创新家长学校工作,建立学校、班级“二级”家长委员会。

(2)对一年级新生发放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教育状况。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发放“学生心理成长评价表”,实施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

(3)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组织评选学习型家庭教育活动。

(4)举行一次大型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

(5)聘请“中队家长辅导员”到校参与队主题活动,在家校之间建立起_度、立体式的教育网络。

(6)家长学校开展“个性化辅导”家长咨询,实施以级部、班级为单位的“成功父母成长讲堂”。

5.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利用每班的班队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深化学习力行《_规》教育活动,践行《_规》养成教育成果展示。

(3)开辟校报“心理导航”专版,设“特色教育”、“青苹果”、“点金术”栏目。

(4)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队活动,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怎样与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生活能力,积累生存智慧,促进心理健康。

(5)创编“校园心理情景剧”,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6.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成立学校教研团队,举行专题教研活动。

(2)依托“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与自我调节”课题研究,集中心团队力量,聘请专家对班主任及辅导员进行针对性问题培训和互动培训,为教师具体传授排解负性情绪、体验执教幸福感的方法与技巧帮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亲身感受心理成长。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7篇

【关键词】班级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59-0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化成员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有力保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定、意见应运而生。

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生活能力。”1999年8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中,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2年,为了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总结实验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些《决定》《意见》《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教育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提出了要求。很多班主任都在不断地摸索、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其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攀比、焦虑等心理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道德的滑坡,审美的错位,人性的异化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向年轻人向学生漫延。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心理健康的可行模式。因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已经初步形成的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针对个人:设立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制度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之后,应该把重心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没有问题之后,心理才没有问题,行为才没有问题,行为也才规范,“病”也才不会从口入,“祸”也才不会从口出。如果心理有问题,健康的体魄就恐怕如鲁迅笔下的看客。所以班主任要明白,多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要等到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去想办法辅导。如果平时不留心观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识,就很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哪怕有个别学生已经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会注意到,致使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当然单是依靠班主任的习惯或自觉行为去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内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制度,那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辅导。由此,笔者在班里设立了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制度。

这个是制度要求班里每一位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周都要向心理学老师学习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从第三周开始,每一位学生至少主持一次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个案的来源是班里的以“我近来最担心的事”为主题的投递箱和学生的周记。每周选出几个话题,然后由主持人自选话题组织喜欢参与这个话题的同学恳谈。地点自定,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较安静的地方,可以坐着,可以站着,可以用各种方式(情境体验、讨论探索等),畅所欲言。必要时可以请心理辅导老师参加,也可以请班主任、科任老师或家长参加。恳谈后将感受反馈回“成长箱”,班主任收集成长箱的材料,进一步了解学生,必要时进行辅导。

恳谈就是真诚地交谈,这样做的效果是让学生有自觉参与自我调节和提升的意识,有计划地从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有条理地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更好的师生讨论氛围,从而融洽师生关系。

二、针对群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直接影响心理,所以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定为心理文化建设。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集体,集体文化建设包括言论导向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窗帘与心理健康

学生学业繁重,情绪容易急躁,因此教室的窗帘宜用自然、清新、淡雅的冷色,如嫩绿色、淡黄色、浅蓝色等,以便使学生的精神松弛,舒缓紧张情绪。如果窗帘颜色过于深沉,时间久了,会使人心情抑郁;如果颜色太鲜亮了,时间一长,也会造成视觉疲劳,使人心情烦躁。

(二)墙报与心理健康

墙报是教室里常有也常换的东西,它对调节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作用。不断地推陈出新给人的感觉本来就很好,但如果新的东西不漂亮,不养眼,只能让人看了不舒服,所以墙报也应该用清新、淡雅的冷色为底色,画上美观的适合时令的花草树木,这样,让心灵之窗与大自然世界相通相适。

(三)班歌、班徽与心理健康

班歌往往用来展现一个班级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班级德育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但如果选择班歌的时候不慎,选到了过于激昂的或过于潮的歌,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人会选择低沉的,但不是越激昂越好,过于激昂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疲倦,也容易使人感到虚伪;过于潮流的歌曲,容易像一阵风吹过,但又会让人时不时回顾那阵早已经过去的凉爽,这种歌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学生的耐性进行考验,弄不好也会变成学生心灵的一种折磨。

班徽通常来源于班级的口号、班号,它是一个向别人展示自己形象的标志,它标志着大家从属于一个班级并且团结一心。它是整个班级的精神的提炼,能够反应大家的共同追求,让大家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因此,应该选用有一定美感和内涵的简洁明了的图案。如有人用超人图案,有人用骷髅头像图案,有人用简单的班级加上一个英文。很明显第一个图案让人不屑,第二个图案让人反感,第三个图案等于没有。因此,班徽要让人喜欢,让人心理愉悦。

(四)班级文明公约与心理健康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中小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如果我们仅仅通过规章制度来管束人,恐怕会适得其反,但如果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商量定下一个文明公约,学生会自觉地遵守,没有心理的逆反,又能培养出更有修养的人才。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共同制定班级文明公约,以此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习惯,让他们自己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三、与时俱进:设立预约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人在成名成家以后,工作更忙了,时间更宝贵了,别人要拜访,常需预约。其实,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都是“大忙人”,所以,笔者觉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班主任预约制度。现状下,大部分学生都怕班主任,主要的原因是班主任很细心,经常以发现学生的毛病为主要工作,一旦发现学生有问题,不管学生正在做什么,也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就找学生谈话。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原来安排好的时间,打乱了学生的计划,而且不一定能帮到学生,所以,学生不喜欢,甚至产生反感或恐惧的心理。如果我们在班里有一个“班主任有约”的制度,我们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学生可以约老师,老师也可以预约学生。地点可以是学校的任何一个你们认为适合谈话的地方,最好少选办公室。这样,学生自己心理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就能灵活地及时地约班主任,而不是等到学生的问题已经表露到外形了,才去采取措施。当然,因为有些学生是有问题也不自觉找班主任的,对此情况,班主任就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反约。一为他们解决问题;二让他们知道,你不约老师,老师也要约你,可能自己约老师还自在一些。这样一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就提高了。

四、关注学生的“哭”,预防新的心理问题

我们很多班主任常常得意于自己上班会课上到学生感动得哭了。其实,学生本来平静地听讲,那很好,但如果学生感动到哭,很明显,班主任的话已经触及他的内心深处。但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旧伤成新伤。他可能已经淡化的某些东西,现在被你挖出来了,所以,他因为内疚、自责或愤怒而哭了,那显然,学生的心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了。这时我们就应该留心、关注,并及时给予疗伤。

2.当众出丑了。当着大家的面哭了,如果班主任不及时发现、了解并解决问题,那么这位学生可能会在别人的嘲笑中或自己的自责中出现了新的心理问题。如果班主任当时马上说,某某同学最有同情心或者感情特别细腻之类的表扬话,那么问题就可能很自然地得到解决。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简单地说,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和系统心理素质训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思考升学、就业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打开光明的道路,让他们勇敢地走向社会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尽快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然后根据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个体的变化,进行调整。在班级管理中,注意预防学生出现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韦俊卿.育心养德[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韦俊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毕淑敏.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8篇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学法

90后高职生面临自身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压力,高职教育肩负着将他们的发展潜能、理想追求与社会需要、现实可能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展,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这门课发挥它特有的功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

一、对大班课的理解

对大班课程的理解,以我院为例,40人以下为小班,40-54人为标准班,55人以上为大班。对教师而言,通常说的大班上课即两个小班或两个标准班合在一起上课,即合班课。单班上课即为小班上课。

基于大学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公共基础课如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课、大学英语等为大班上课,甚至有些专业基础课也实行大班上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后,以32―36个学时开设,但很多高校只开设16学时,甚至有部分高校还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自2010年9月由选修课纳为必修课的范畴,开设32学时。课程对师资基本要求一般为心理学或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担任学院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等,对专业性的高要求使得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以我院为例,很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甚至设在大学二年级。受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诸多条件限制,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时,基本都采用大班上课模式。

从教学效果看,多数教师喜欢小班上课,人员单一,人数少,课堂纪律好,课堂活动易操作,甚至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大班课两班合上、人数多、教室大、课堂纪律不易管理、课堂活动操作性差、教师精力耗损等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改革教学模式是关键。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常见教学法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任课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又要让学生体验到心理活动和必要的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如何从教学方法入手,达到教学目的,同行学者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笔者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认为以下常见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提高大班上课效率,使教学效果明显。

1.课堂讲授法

这是传统的授课法,也是大班上课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的课堂讲授法由过去单一课本加黑板板书讲授,演变为在多媒体教室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也是目前各高校在各课程中用得最多的模式,可以说是教学的主流模式,尤其是在大班上课中。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包括要使了解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异常心理表现,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而言,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要想运用课堂讲授法赢得一堂出彩的课,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的背景知识要求较高。课堂讲授法教学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多半取决于心理任课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我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张弛有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果任课教师的课件制作过于单一,比如每张页面只有字,字体颜色与底版色彩不搭,学生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从心理上不愿看,进一步不愿听,或睡觉或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因此,课件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图片和声音、视频的比重,做到既生动有趣又不喧宾夺主。第二,授课过程中控制好板书与教材的转换。现在上课,基本上都用多媒体教学,只要动动鼠标、键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基本被遗弃,原来的照本念书,变成现在的念课件,课件当板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持续集中。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中,不要放弃传统板书,不能站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念课件,可以使用激光笔代替鼠标,这样教师可以来回走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便于互动。

2.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案例法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开展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双肩挑,即一方面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做日常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因此,教师有很多第一手的案例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甄选案例。比如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等专题中,要选一些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做案例分析,具有普遍性;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心理障碍的救助与识别”、“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中,则可选一些严重心理问题或异常心理问题的案例做教学用。

不管选用何种案例,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运用案例的过程中隐去当事人的姓名等相关信息。笔者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受过几例因其他老师上课选用案例给来访者造成一定困扰的个案咨询,甚至害怕自己此次的心理咨询被当做案例在全年级公开。其次,尽量选用积极的案例,特殊极端的个案不适合作为一个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恐慌和对心理健康课的反感。再次,老师在引出案例前,要表明案例仅作教学讨论用。有些同学觉得老师上课所讲的案例就是针对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最后,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组织好学生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积极交流。总之,任课教师要注意自己所选用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是安全的,没有歧视性的,非极端的。

3.角色扮演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所运用的角色扮演法,特指心理情景剧,即由学生扮演日常学习、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把他们的焦虑或困惑等现象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大班上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时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不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把心理情景剧这样的实践环节加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由学生小组协助任课教师完成课堂组织工作。

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技巧”为例,在涉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时,可以“寝室人际关系”为主题设置心理情景剧。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愿报名、自愿结合,选择相关素材和剧本,由教师课余时间加以指导,学生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表演。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细胞体,部分高校由于资源有限,出现8人间宿舍,房间小,人员多,难免出现各种矛盾和摩擦。即使4人间宿舍,这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宿舍矛盾也不可避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个案接待中,因宿舍关系引发冲突的心理咨询最常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宿舍关系问题,由几个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宿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方式解决,然后以情景剧形式带到课堂上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恰当方式。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课下的自我实践和教师课下的指导,在课堂上有目的地研讨和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大班教学在高校公共课堂上不可避免,学生人数多是常态,对教师而言,大班上课时课堂比较难以掌控也是事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课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既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又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合理运用,扬长避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彩娟.大班环境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2]唐明军.基于少学时大课堂背景下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第9篇

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主要有: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心理阳光进寝室、大学生心理健康专家现场咨询、“友爱于心,善行于微”主题班会、愿我的故事为你取暖——系列心理分享会、心理主题电影展、心理工作部风采展示、海南大学“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活动、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5.25”心理情景剧大赛暨闭幕式等。

二、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学院要按照《海南大学XX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实施方案》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在活动期间还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教育宣传活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展板、橱窗、刊物、网络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各学院要紧紧围绕“友爱于心,善行于微”这一活动主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心怀感恩,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友爱之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自身价值,传递正能量。

特此通知

附:海南大学XX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实施方案

学生工作部(处)

二〇一五年四月八日

海南大学XX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宣传活动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养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特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友爱于心,善行于微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三、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处

四、承办单位:各学院、海南大学朋辈心理咨询团

五、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主要有: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心理阳光进寝室、大学生心理健康专家现场咨询、“友爱于心,善行于微”的主题班会、愿我的故事为你取暖——系列心理分享会、心理主题电影展、心理工作部风采展示、海南大学“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活动、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5.25”心理情景剧大赛暨闭幕式。

六、宣传形式:

宣传板、横幅、宣传单、海报、校广播站、校网页、微信等。

七、活动安排:

(一)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

1.时间:4月21日17:00

2.地点:待定

3.承办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参加人员:校领导、学生处负责人、各学院心理辅导员与团委、学生会相关干部、全校各班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

5.宣传:

宣传板、横幅、海报、校广播站、校网页等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二)心理阳光进寝室

1.目的:引导海大学子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同时,学习如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文明寝室,体会友谊的魅力和合作的力量,消除彼此心中的芥蒂。相互交流,增进情感。

2.活动主题:友爱于心,善行于微

3.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4.承办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专家现场咨询

1.时间:5月5日16:30-18:00(海甸校区)、5月19日16:30-18:00(城西校区)

2.地点:海甸校区二食堂门前,城西校区宿舍楼前

3.承办单位:园艺园林学院(海甸校区)、朋辈心理咨询团(城西校区)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四)“友爱于心,善行于微”心理主题班会评比

1.目的:为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对心理活动的参与度;发挥心理主题班会的作用,推广优秀心理主题班会的经验,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在5·25活动期间进行心理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2.班会主题:友爱于心,善行于微

3.活动对象: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班级

4.活动时间:XX年4月—5月

5.活动方式:各学院自行组织本学院学生召开主题班会。

6.具体要求:

(1)主题鲜明、健康积极、重点突出,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校园生活实际,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整个班会能自始自终围绕主题展开;

(2)形式新颖,能体现班会主题的要求,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

(3)内容丰富,能够在学校相关精神指导下,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班会内容,体现班级特色;

(4)学生参与度高,班级同学的参与率不少于班级人数的80%;

(5)进程流畅,条理清晰,主持人或组织者现场讲解清晰,有感染力;

(6)总结工作完善。活动总结应对主题班会的选题意义、活动筹备、活动举办过程及活动效果进行详细描述,并附有电子档的照片和新闻通讯稿件,图文并茂,有DV拍摄更好。

7.优秀主题班会评选办法:

(1)初评在各学院进行,各学院通过对本院的主题班会进行评选,选出本院的优秀主题班会,并择优再报送学校学生处参加复评。

(2)大一至大三班级总数达到0-30个的学院报送1个优秀主题班会,达到31-60个的学院报送2个优秀主题班会,达到60个以上的学院报送3个优秀主题班会。

(3)优秀主题班会材料请于5月18日—5月20日期间将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交至3号教学楼2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汪老师处。

(4)各学院需邀请其他学院师生代表对本学院推荐的优秀主题班会进行观摩学习。

(五)愿我的故事为你取暖——系列心理分享会

1.目的:通过心理分享会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心理学的认识,让友爱充满校园;心理学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心理分享会的沟通交流,以轻松的方式传递正能量,让海大学子积极面对生活,心存关爱之情,善行于微。

2.时间:XX年4月—5月

3.参与人员:学生代表

4.承办单位:朋辈心理咨询团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六)心理主题电影展

1.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全校学生中营造一种懂得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让学生了解到心理学不仅仅包含异常心理,还有更多的可以融入生活的元素。体味生活,品味人生,才是心理学的最终目标。

2.活动主题:青春·友爱·包容·成长

3.承办单位:朋辈心理咨询团

4.活动时间:XX年5月

5.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待定)

6.活动对象:面向全校学生

7.活动内容:组织观看心理电影,探讨心理健康问题、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七)心理工作部风采展示

1.活动目的:将各学院的心理工作成果进行定期的收集、整理和展示、评比,让广大同学贴切了解学院为学生开展的各项心理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我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活动时间:5月24日上午8:30

3.活动地点:待定

4.承办单位: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5.评比对象:各学院心理工作部

6.奖项设置:优秀心理工作部6个,颁发奖金和证书。

活动流程详见承办单位活动方案。

(八)优秀心理委员评选

1.目的:激励我校各班心理委员积极开展工作,使心理委员机制在促进和谐校园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并以此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评选对象: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学协会成员、朋辈心理咨询员

3.评选条件:

(1)道德品质良好,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助人,勇于奉献;

(2)积极参加各类心理委员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

(3)认真及时收集和报送班级心理健康信息;

(4)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5)与心理辅导员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出现心理危机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所在学院或学生工作处;

(6)所负责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完备、工作记录详实,成效明显。

4.评选办法:

(1)各学院按班级总数的5%的比例分配评选名额;

(2)海南大学心理学协会推荐4名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

(3)朋辈心理咨询团推荐6名优秀朋辈心理咨询员;

(4)5月18日—5月20期间将优秀心理委员的登记表及个人事迹材料(800字左右),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交至3号教学楼2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汪老师处。

(5)学生工作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评定。

(九)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1.目的:激励我校心理辅导员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榜样、表彰先进。

2.评选对象:各学院心理辅导员

3.评选条件:

(1)政治思想合格。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校党委和校行政部门的决策,认真工作,踏实为人;

(2)职业态度端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辅导员职业,认真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3)工作能力突出。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4)工作成效显著。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取得明显成果,在本次“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期间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4.评选办法:

(1)填写《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申请表》,撰写个人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及履行职责情况等),于5月18日—5月20日期间将电子版和纸制版各一份交至3号教学楼2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汪老师处;

(2)学生工作处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材料和申报个人进行评定。

(十)心理情景剧大赛暨“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闭幕式

1.目的:本次大赛旨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通过表演典型案例,引发同学们对自我学习生活的反思,引起共鸣,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为消除同学们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为解决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常见心理困扰进行有效探索。

2.主题:友爱于心,善行于微

3.活动时间:XX年5月

4.承办单位:艺术学院

5.参赛流程:

(1)作品征集:5月8日前,各学院自行组织报送参赛情景剧剧本1-2个,并填写报名表发送至475653496@。

(2)初赛:5月12日下午,在多媒体教室(待定)进行初赛,决出8-10个剧目进入复赛;

(3)复赛:5月17日上午,在多媒体教室(待定)进行复赛,决出6个剧目进入决赛;

(4)决赛:5月26日下午15:00-18:00(暂定),在艺术学院音乐厅进行决赛,评选获奖等级。

6.参赛要求:

(1)自拟剧目;

(2)主题明确,围绕心理健康活动月主题,内容健康积极,能够引起观众和表演者的思考;

(3)注重挖掘角色的心理体验和心理疗愈过程;

(4)话剧形式(可适当配合旁白、音乐);

(5)以不超过100字的结束语,提炼作品主旨;

(6)提倡原创作品;

(7)自备道具、服装;

(8)10—15分钟。

7.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说明:由于受条件限制,儋州校区和城西校区可参考方案,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如需参加海甸校区参加的某项活动,请直接与承办单位接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