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triz理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20 06:31:27

triz理论论文

triz理论论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TRIZ生产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涉及到工程领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TRIZ理论作为工程领域解决创新问题的最有力的方法,目前已扩展非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TRIZ理论方法

在TRIZ之父Altshuller的领导下,TRIZ研究团体分析了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TRIZ理论体系。

1.TRIZ体系结构

TRIZ提供了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避免解决问题过程中繁琐的试凑工作。TRIZ方法论包含分析工具和基于知识的工具。

(1)TRIZ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包含物质-场分析、ARIZ算法、需求功能分析等,这些工具用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转换。①物质-场分析:TRIZ将所有的功能都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物质S1可以是被控粒子、材料、物体或过程,物质S2是控制S1的工具或物体,场F是用于S1与S2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如机械能、液压能、电磁能等。②ARIZ算法:ARIZ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③功能分析:从完成功能的角度分析系统、子系统、部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成本或复杂程度的降低往往是功能分析的结果。

(2)基于知识的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包含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效应数据库。①40条发明原理:用于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建议,应用该建议可以使系统产生特定的变化以消除技术冲突。②76个标准解:用于解决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标准问题。按照目标这些标准解被分为五类,分类中解的顺序反映出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③效应知识库:库是TRIZ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工具。运用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几何效应可以使解决方案更理想和简单地实现。

2.TRIZ解决问题流程

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冲突则应用原理去解决;如果问题明确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则应用效应去解决;第三种选择是对待创新的技术系统进行进化过程的预测;最后是评价,确定是否满足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后序的设计工作;反之,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二、TRIZ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工程领域到政治、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教育等非工程领域,无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1.TRIZ在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

在参考工程领域的创新问题求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应用TRIZ是完全可行的。近几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TRIZ方法及工具的局部修改后,应用在管理领域上。Mann&Domb把40个创新原理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就每个创新原理提出相应的商业原则,建议当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此40个创新原理作为解决的对策。Ruchti&Livotov利用TRIZ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过程,提出12条双向原则作为解决商业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参考。

2.TRIZ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创新中的不足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创新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TRIZ直接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失效、问题分析方法单一、解题工具不足、算法不能适应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操作性差等。

3.TRIZ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改进建议

(1)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结合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TRIZ理论体系;(2)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3)把质量功能布置(QFD)、六西格玛设计(DFSS)、约束理论(TOC)、田口方法等方法与TRIZ进行结合,以改进TRIZ分析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方法单一的缺陷。(4)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领域的问题描述,逐步做到以定量分析为主,提高可操作性。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TRIZ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triz理论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机械制图,教学创新

 

机械制图作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是今后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未来就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演绎和传授,教学的结果过于注重作业和考试成绩,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面对着这一现实,制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写、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性的把TRIZ理论中的方法创新引入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及操作要点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模式。在反复研究与实践中,我们认为新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要通过知识教学过程实现。当然这里的知识教学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体系轻实践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是完全不同的。其一教育论文,欲求知识,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开始就讲,直接传授,倾囊而出,而必须先激发动机,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其二,感知发现知识,要求基本知识点要由学生通过感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概括出来。其三,加工论证知识,要求学生总结发现知识重点后,进一步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碰撞进行加工、论证。其四,转化重构知识,要求课堂练习有层

次、可选择,鼓励一题多解式的求新求异,课后应用创新,并且重新改组充实知识结构。TRIZ理论创新的教学观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激发动机―诱导发现―加工论证―应用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点是探究式获取知识,创新性应用知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学生主动感知、发现、获取知识,加工转化建构知识,而非被动听讲、消极接受、机械训练的僵化灌入。

(一)激发动机,包括预习展示、确认目标、形成探究动机。教学实践已证明,学生没有预习就进入学习,往往一开始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是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用了许多导入的材料、背景知识或进行联系密切的复习,多数学生也很难积极主动学习。为此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味传授讲解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而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机械制图“组合体”这一章的教学中,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是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组合体的形体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多种形式的,约束条件少,富有趣味性的题目来启发学生主动创造怎么写论文。

(二)诱导发现,包括感知分析、抽象概括和合作交流。传统的讲授,往往忽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这对于简单的事实、符号教学可以有效。但对于有来龙去脉、有丰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和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教学,恐怕不行了。以《平面物体的截交线》一课为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教师讲解理论依据―――“截交线”的两个基本特征。通过给出“截交线”的定义,配合模型教具进行直观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2.实施

“开放式”教学。发给学生模型,学生自行观察拿到的模型的平面,自行测量模型的尺寸,自行确定比例,自定尺寸和模型摆放方式,选择视图,开始作图,学生自行求作截交线。学生自行确定截面位置,结合实际模型,在自己的三视图上求截交线;学生自行验证理论教育论文,以自己所作的截交线,验证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或以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来检验自身视图是否正确。教师作巡回指导和随时答疑。3.总结、巩固。选择视图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上台将其所做的三视图、截平面和截交线展示并当众讲解。最后,教师本人或学生对照黑板上的视图,再次验证截交线的特征,巩固复习新课。这种教学方法,使用直观的研究对象(模型),学生易于接受,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定视图尺寸,自定截面,“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加工论证,包括归纳表达、讨论碰撞和印证加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已获得的认知和概念的含义,事物的特点等。这还不够,应该进一步表达,进行全班交流,引发重点讨论碰撞。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重点讲解。此时的讲解是学生急需的、高度期待的,他们急于听老师的讲解、意见以及看问题的方法、角度、技巧。此时,教师的讲解、观点最容易引起高度的注意和认同,对他们的认识起到印证作用,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加工,促进其思维的深度,提升其价值观,是一种师生有效的适当的深层的情感、认知互动互促。可见,TRIZ理论创新教学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式获取知识,决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讲解,相反非常重视教师的讲解,重点讲、精讲。然而这里的讲与传统的授受是根本不同的:一是在学生已有主动认知基础上的;二是非全面的全程的;三是必要的急需的;四是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讲。可见,这样的讲能真正起到教师引导促进的作用,其结果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摄入。从情感上说,这种讲会与学生真切情感相呼应,使他们感到豁然开朗,似曾相识,不谋而合,原来我也能经历、发现,也会探究,从而使他们受到成功的激励,受到鼓舞,产生极大的自信心,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享受与愉悦。

(四)应用创新,包括选择练习,总结质疑和重构延伸。在师生加工论证知识点的基础上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有层次的、可选择的,能有助于思维发散和能力转化。必须承认,共识度再大,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练习题应是丰富多层次,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教育论文,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巩固,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用课件承载多样多层的习题,供学生按需选择。选择练习题目由基本练习、复式练习、综合练习、延伸练习组成,对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要限定时间,综合练习和延伸练习要鼓励学生独创,求异求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变、多思,多题归一。这是发散―聚合―发散的创新思维的练习,是独创的个体学习和合作的集体学习。这时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路,肯定推进,释疑、导疑,对其中具有共性,很有价值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讨论清楚讲解明白的,要引向课后,变成探究性作业,继续学习探究。在学生回顾、总结评价主要收获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重组建构到旧的认知体系框架中去,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二、TRIZ理论对于创新教学的实践指导

创新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说“: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说明我们过去的教学只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紧密结合。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训车间参观认识零件,了解生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工厂中用的实际图纸,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写论文。学以致用,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创新教学的目的。

TRIZ理论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意识方法创新,以及双方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方面都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TRIZ理论能在教学创新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为学生和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TRIZ理论在创设情境中的作用。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引子;创设的问题具有引导性,才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进行求解,获得需要设置的问题。具体到一门专业课程,创设问题情境就归结为各子课题的引导问题情境的设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启发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提出这个题目后,根据TRIZ理论教育论文,进行程式化描述,解决冲突,获得合适的情境设计。问题创设过程是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所面临的课程的子课题划分、待求的题目获得等问题,都需要采用TRIZ理论进行解决,进而对师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

(二)TRIZ理论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性教学过程重点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安排好学生的讨论、成果交流和总结,使研究性教学有序地进行,达到传授专业知识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 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中的40个创新原理中,其中很多都可以解释上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或实验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原理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并进行相关案例拓展,同时让学生参与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启发,激发它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这样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研讨探究和验证假设,即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求解,并给出结果。TRIZ理论给出问题的解的多种方案,解决问题求解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给出较佳的方案。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TRIZ理论发挥的作用最大。针对一个个实际问题,TRIZ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解决,首先通过问题分析和定义把这些实际问题转换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 TRIZ的分析工具得到问题通解,最后得到特定解。

(三)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理论归纳中的作用。课题是研究重视过程,TRIZ理论侧重于提供方法上的指导。由于TRIZ理论系统本身就具有综合性,所以从TRIZ理论演化出来的分立小课题,最后还可以运用系统化的方式整合起来,提供一个成型的规律或者方法,能指导更大范围的创新实践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学创新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二者的结合,将构建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途径,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必将探索出一条广阔的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杨廷双.TRIZ理论入门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8,48 ~49, .

[2]顾林.TRIZ理论在技术预测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 19 (3) : 18 .

[3]龚益明,丁明芳.TRIZ -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1) : 42 .

[4]徐起贺,吴昌林.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7:32~33

[5]刘伟忠.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2):91~93

[6]荆静,高艳.制图教学改革与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7]李树合.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2).

[8]胡宜鸣.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3(1).

triz理论论文第3篇

一、钢铁企业推行TRIZ的意义

TRIZ是从全世界200多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中总结提炼的一整套解决发明难题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发明原理、解题模型、标准解法等系统工具与方法,钢铁企业推行TRIZ具有重要的意义。

1. TRIZ是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工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是钢铁企业取得成功并求得生存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使企业的科技发明变得有规律可循。钢铁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可以改变传统研发工作中靠无数次反复试验或专家灵感突发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工具。

2. 推行TRIZ理论能提高钢铁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产出效率

TRIZ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钢铁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还可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具有可预见性,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具体而言,钢铁企业应用TRIZ理论可以实现新产品研发的突破,可以获得能增加市场占有率的专利,可以使研发的新产品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并在本企业现有技术范围内创建专利保护伞,还可以预测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同时,还能缩短企业研究开发的时间,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产出效率。

3. 掌握TRIZ理论有利于钢铁企业科研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一般而言,创新有三大要素:广博的技术知识、有效的创新方法和希望打破“常规”的人。TRIZ作为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一旦被希望打破“常规”的科研人员掌握,将极大地提高其创新能力。根据国内外大量的企业学习应用TRIZ的实践结果,一个掌握TRIZ理论的科技人员与不掌握TRIZ的科技人员比较,其发明创新能力提高6~10倍。钢铁企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TRIZ理论,可以由普通的专业人员突变为一个新型的创新发明技术精英,为企业创造极大的效益。

二、TRIZ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TRIZ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TRIZ的基本原理是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客观的法则群,其基本原理的形成基于以下观点:

第一,任何领域、范围的产品都遵循普遍的法则而进步,由此可以预测已有产品和制造过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产品所面临的中心课题是不断解决已经过时的产品和市场要求之间的矛盾。发明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意味着彻底消除产品内包含的矛盾,而不应用妥协的方式(Trade off)解决问题。

第三,用创造性方法解决产品内在矛盾所使用原理的数量是有限的,但这些原理具有普遍性。

第四,在探索技术问题解决对策时,经常用到只有特定领域的技术人员才掌握的科学原理和法则。这些科学原理和法则的有效运用需要建立其与具体技术所能实现机能之间的对应关系。TRIZ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创新设计问题解决工具: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物场分析模型,76个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技术矛盾解决矩阵,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等。这些工具为创新理论软件化提供了基础,从而为 TRIZ 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TRIZ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见图1:

三、韩国浦项制铁公司推广TRIZ的经验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2011年粗钢产量3 730万吨,居世界第6位,2011年在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61位(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三)。浦项从2003年起开始进行TRIZ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导入创新方法,调整知识产权战略

浦项从2003年起开始进行TRIZ试点,着手培养自己的TRIZ专家。同时,利用高效的TRIZ创新能力积极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从2003年7月开始,浦项用了3个月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5个TRIZ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促使浦项决定于2004年在其内部进行大规模的TRIZ理论推广。2004年4月,来自浦项各分厂及研究所的12名职工接受了TRIZ培训,之后他们成为浦项的TRIZ专家。在不断积累自身经验的同时,这些专家还向其他员工普及TRIZ知识。受TRIZ思想的影响,2005年浦项调整其专利发展战略,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包括:剔除现有利用价值较低的专利;从原先的“有可能就去申请”转变为“能获得经济效益才可申请”;在战略产品上获取更多的专利;制作专利地图,防止重复开发;对员工进行专利相关知识的培训;等等。浦项认为,学习和使用TRIZ,不仅能扩大公司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还可以攻克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为了更好地掌握TRIZ,浦项还将俄罗斯TRIZ专家请到企业来,长期与其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创新问题。同时,浦项还派学员赴俄罗斯参加TRIZ培训。浦项员工表示,在成为TRIZ专家后,对待业务和处理业务问题的态度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10年,浦项共完成123个TRIZ项目,其中有25个创新项目、89个独立项目、9个附属项目,获得了约2.5亿美元的收益,是2009年TRIZ项目收益的2.5倍。2011年,浦项把TRIZ活动的参与对象扩大到整个浦项大家庭范围。并于11月3日举办了“浦项大家庭TRIZ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首尔、浦项、光阳3地同时实施远程直播,浦项和出资公司的高管、研究员、工程师等共计500多人共享了TRIZ课题。此次TRIZ研讨会在250多个课题中选定了12个优秀课题进行了表彰。

2. 大力推广,完善自身造血功能

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探索,浦项决定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和普及TRIZ。2010年2月1日,浦项成立了TRIZ大学,旨在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培养符合浦项发展战略的创新型人才,并将TRIZ大学打造成全公司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目前,浦项的TRIZ大学共有62个班级,1 800名学员。课程等级划分完全按照国际TRIZ等级认证体系的前三级设置。而且,浦项已经有权对一、二级进行资格认证,并大力支持员工获得三级及以上的国际资格认证。具体课程划分为:一级课程目标是培养TRIZ初级使用者,培训对象包括:领导、厂长、部长、组长、小组长、技术骨干和一般职员,培训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二级课程目标是培养TRIZ高级使用者,培训对象包括:课题负责人、工程师、研究员等,培训目的是培养学员应用TRIZ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级课程的培训对象是黑带大师、TRIZ二级证书获得者等公司内部TRIZ专家候选人,培训目的是培养学员的TRIZ教育辅导能力。至此,浦项建立了完善的创新方法管理体系,来促进TRIZ的应用与研究、教学与推广。

3. 整合创新方法,保障创造性革新

浦项不仅引入和推广创新方法,还创造性地整合这些方法,其将几个创新方法及产品设计流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创新工作体系——PRIZM,即浦项内部的TRIZ方法。该体系以TRIZ为核心,增加价值创新、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EMA)等方法,形成一个功能强大、涵盖整个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流程。PRIZM主要工具包括:利用浦项内部的TRIZ方法与价值创造提出更具价值性的创新思路;利用六西格玛严谨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FEMA在大生产之前找出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缺陷并及时更正;最后,将所有产生的文档作为知识来储存,为后续工作留下宝贵的文献资料。TRIZ已经完全与浦项的产品研发、创新管理融合在一起。就像其宣传的那样,TRIZ为浦项创造性革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四、钢铁企业推行TRIZ的对策建议

1. 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

钢铁企业推行 TRIZ 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推行TRIZ工作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如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实施TRIZ只能是形式上的敷衍,并不能使科技人员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在推进TRIZ的过程中,只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反复宣传,才能给员工以强大的动力来实施TRIZ这样的创新方法。浦项在实施TRIZ过程中,CEO亲自参与培训和研讨,2011年11月郑俊阳会长亲自参加了“浦项大家庭TRIZ研讨会”。因此,钢铁企业推行TRIZ过程中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 加强TRIZ理论培训

培训是推行TRIZ的保证,钢铁企业推行TRIZ,首先必须开展TRIZ理论培训。根据浦项的经验,在TRIZ推广前期,钢铁企业要先培养自己的TRIZ骨干专家,再依靠这些专家培训更多的员工。这些企业的TRIZ专家,就像造血干细胞一样,在企业管理制度的保障下,对企业全员轮训,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并使用TRIZ。同时,浦项从 2010 年开始举办“TRIZ 大学”,全体员工通过对TRIZ的研究、开发,使TRIZ大学成为浦项大家庭开展创造性经营的人才培养中心。因此,钢铁企业应以现有的培训教育机构为基础,建立本企业的TRIZ培训机构,以扩大培训范围。

3. 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

推行TRIZ方法是一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系统工程,为避免走弯路,钢铁企业在推行TRIZ的过程中应聘请有成功案例的咨询公司或TRIZ专家来指导,并采取先在企业研究开发机构试点,取得一定成功经验后再向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和单位推广的模式。

4. 推行TRIZ与其他管理方法结合

浦项在推行TRIZ过程中将TRIZ与六西格码、QSS和VP(Visual Planning)等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浦项型TRIZ。国内钢铁企业在实施TRIZ时,也应将TRIZ方法与企业开展的精益六西格码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以发挥各种管理方法间更大的协同效应。

5. 将TRIZ引入企业文化,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体现在企业文化上。为保证推行TRIZ的持续性,并真正取得实效,钢铁企业还应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氛围,形成统一的创新价值观。这种创新文化将激励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triz理论论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TRIZ;解决方法

TRIZ诞生于60多年前,是由俄文转换为拉丁文字母后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既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的诞生要从TRIZ之父,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说起,他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专利,发现了发明背后存在的模式并形成了TRIZ理论的原始基础。

一、TRIZ的内涵及其核心思想

1.TRIZ的基本内涵

从表面看,TRIZ理论只是为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使用,尤其是发明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本质上是通过解决这些表象问题而最终实现创新。创新往往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所产生的,创新就是要使发明实际化,这是符合创新的基本内涵的。TRIZ理论体系包含了这两大内涵。

TRIZ理论是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庞大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涵盖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TRIZ包含TRIZ的基本理论体系和TRIZ的解题工具体系这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再次细分为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解析方法。该理论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理论归纳出了8个基本进化方法,用以分析发明的技术水平,把我发展趋势。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TRIZ理论拥有40个创新原理,这些原理均源自于广泛的发明实践活动,并为之后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问题不同,它所对应的物-场模型特征也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标准问题解决方法,这其中包括模型的修正与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

(5)发明问题结局算法,它是一个非计算的逻辑过程,作用于对原始的问题及其变现和再定义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转化分析,深入理解以解决问题。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学科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2.TRIZ的核心思想

技术的进步并不是突发随机性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得,并且这种规律始终在发明研究中重复地出现。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不论是产品的创造还是技术系统的演变,都是遵循着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客观真实地存在,可以提炼成一种直观地技术模式。(2)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解决在不断地推动者这一规律的发展进化,同时规律也在牵引着技术的进步。(3)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用最少的资源去实现最大化的功能,这也是TRIZ理论的追求目标。

二、TRIZ理论的发展趋势

历经60多年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被世界所广泛地接受。目前该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加强理论的基础研究,以及需要开发出更多的软件工具。从该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已经属于一个欠发展的旧理论了,急需要有新的突破来更新取代TRIZ的部分或者全部方法。此外,由于它形成时属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时期,TRIZ理论自然而然地是更易于被这种经济体制所运用,面对如今的竞争,该庞大的理论体系似乎已经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纷繁竞争额自由经济。另外,TRIZ理论自身也还存在着一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缺陷。例如TRIZ知识库中缺乏对当下十分热门的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成果。因为,为了适应生产技术二等不断发展,TRIZ理论也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覆盖范围,加强与当代信息技术的合作建设。总结为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TRIZ理论,使之越来越成熟。

2.如何描述“物-场”模型新的、适应性更强的符号系统,以便实现更多功能产品的创新设计。

3.如何有效地推广TRIZ理论,使它的受益范围更广,解决更多的技术冲突与矛盾。

4.如何实现TRIZ的高精尖软件化,使之能更加专业化地服务于现代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

5.如何将现有理论与其他的一些新兴技术进行结合,以弥补现有理论的一些不足。

三、TRIZ理论对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法

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是具有流程的,通过下图能清晰展示出。

图示流程就是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时的运行过程,这个运行过程可以称之为技术系统。遇到的问题由于其属性和根源不同,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式多样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TRIZ的理论模型可以根据问题的相关参数划分为四种形式: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矛盾、HOWTO模型。与之相对应的,TRIZ理论也具有四种工具:矛盾矩阵、分离矩阵、知识库与效应库和标准解系统。

1.技术矛盾和创新原理

技术矛盾是由系统之间的参数关系所引起的,当系统内一个参数得到改善时,会有相应的参数发生恶化。TRIZ理论中总结了39对技术矛盾通用参数,构建矛盾矩阵表,为解决技术矛盾提供了40个创新原理。通过以这些创新原理为依据,归纳总结相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形成一套标准解决方法。

2.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物理矛盾是技术系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关系,是系统内同一个参数所造成的矛盾。解决物理矛盾最核心的就是把这对矛盾分离,这样就避免了同一参数出现相互排斥,需求相反的现象。TRIZ理论系统中的40个创新原理中的分离原理能够用来解决相应的物理矛盾。

3.物-场模型和标准解

发明创造新产品是为了满足某项功能的需求,技术系统的功能就是相关的物质和作用于它们之间的场的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面的场指的就是指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把任何一个系统进行拆分,都可以分解为一个场和两个物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功能是由两种物质和一个场组合而成的。

4.HOW TO模型与知识库和效应库

HOW TO模型是通过构建一个抽象的功能模型,从而确定系统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去描述和分析系统。在该模型中,通过查询知识库和效应库,可以寻求到解决技术系统问题的科学原理。

在日常工作中,当我们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应用TRIZ理论的四大问题模型和对应的解法去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日常中不同的人所遇到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每一个问题的属性寻找适应的TRIZ方法。随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TRIZ理论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它需要不断地与新技术,新理论进行结合才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敏,史晓玲,段海波.2009.TRIZ入门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2009.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EB/OL].

[3]薛晓彬.创新实践呼唤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综述[J].铁道工程学报,2006,7:96~101.

triz理论论文第5篇

TRIZ理论概况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S・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创立的。该理论研究人们在发明创造、生产生活中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和方法,最后达到彻底解决矛盾的目的,从而引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主地进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TRIZ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任何产品或者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每种产品或技术都有其客观的进化模式和规律;其次,矛盾的解决是推动发展和进化的根本动力;第三,系统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以最小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TRIZ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1)TRIZ理论在国内推广应用

2001年亿维讯公司将TRIZ理论培训引入中国,开启TRIZ理论在中国的推广。2002年,亿维讯建立中国公司和研发基地;2003年,亿维讯在国内推出了TRIZ理论培训软件CBT/NOVA和成套的培训体系,同时推出了基于TRIZ理论、辅助企业技术创新的Pro/Innovator软件,开始在近百所高校开展TRIZ讲座;2004年,亿维讯与国际TRIZ协会合作,将TRIZ国际认证引入中国,并资助西南交通大学出版了TRIZ科普书籍《发明家诞生了》;2005年,亿维讯引进并组织翻译了最新版的TRIZ教材《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2006年,亿维讯建立了专业的培训中心和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培训体系;2007年,亿维讯推出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TRIZ培训教材和培训软件。另外,GET集团利用TRIZ理论做了大量的实际题目。

黑龙江省在TRIZ理论方法的普及、研究和应用上走在国内各省的前列,2007年黑龙江省和俄罗斯TRIZ研究机构合作,开始了对省内企业的TRIZ普及和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7月,黑龙江省开始了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试点工作;2007年8月,黑龙江省和四川省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向全国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TRIZ理论在我国自主创新中的普及和应用。

(2)TRIZ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TRIZ理论诞生于前苏联,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TRIZ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前苏联在上个世纪就大力号召培养国民创新能力和素质,并将其列入宪法中,在上世纪60年代,各种形式的发明创造学校和组织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所院校开设有TRIZ理论的课程。随着苏联的解体,人才向西方国家流动,世界各国才得以慢慢解开TRIZ理论的面纱,并将其应用到本国的发展中。

美国的一些世界级公司,如波音公司,利用TRIZ理论,解决了波音飞机空中加油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战胜了法国空中客车公司,为波音赢得了几亿美元的订单。德国几乎所有名列世界500强的大企业都采用了该理论,如西门子、奔驰、宝马等著名公司都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负责该理论的培训和应用。日本的索尼公司每年都要推出数种新产品,其动力来源于创新战略和创新理论方法的研究应用。韩国的三星电子公司也专门成立了协会,在产品技术研发部门实施技术创新理论培训,目前三星公司已成为在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外企业。

TRIZ理论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TRIZ的推广涉及理论界、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这就决定了不仅TRIZ推广者的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其推广的成效,而且企业接受该理论的程度成为决定TRIZ推广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TRIZ理论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TRIZ理论研究的一些问题;其次是来自于企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研究的欠缺。由于TRIZ理论起源于国外,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世人所熟知,在中国传播的时间尚短。目前,该理论在我国主要以介绍引入和应用推广为主,缺乏对该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更谈不上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TRIZ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集成再创新,无法满足国内TRIZ理论推广和普及的需求。此外,TRIZ理论工具较多,且大都处于平行状态,容易导致混淆。在解决问题流程中,无论由具体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还是标准问题寻求通用解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非常多,而这些工具在TRIZ解题过程中都是平行的,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和适用性。这就导致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出现大量繁复的计算和重复计算,使得目的不明确,效率低下。

(2)师资队伍的匮乏。没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TRIZ推广和应用将成为空谈。目前,TRIZ推广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TRIZ培训教师严重匮乏。2007年之前,我国很少有学者了解TRIZ理论。随着TRIZ理论的推广,大部分省份开展了师资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不同级别的TRIZ师资认证,但相对于我国的TRIZ推广而言,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以河南为例,河南省具有TRIZ师资资格的有50余人,其中高校教师占26人,与此同时,2010年底河南高校教师数量却为7.75万人。由此可见,创新方法师资何等匮乏。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TRIZ理论在我国推广时间较短,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师资;另一方面,目前的考核机制不利于TRIZ师资的培养,削弱了相关人员从事TRIZ理论推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3)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很多行业现在仍然处于“拿来主义”的阶段,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只注重眼前利益,过于依赖技术模式复制,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改变外观或者稍微调整功能就可以做到“为我所用”,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非常有限,部分品牌把注意力放在了模仿、借鉴和价格战上面,在自主创新上有突出表现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对自主创新重要性认识不足是这些企业没有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相当多的企业领导人创新意识淡薄。这可能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把“蛋糕”做大。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环境来说,这种发展战略和目标无可厚非,但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调整发展思路,并落实到行动上来;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体制造成的。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往往将更多资源应用到寻求垄断租金和垄断红利上,而不是创新上,导致企业对创新方法的推广热情不高。

(4)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两难抉择。尽管部分企业鼓励创新,并通过一定的创新方法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或技术升级,但这些创新方法大都属于传统创新方法,由于其局限性,创新效率较低。从理论上说,这些企业同样渴望提高创新效率,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然而,面对高效的TRIZ理论,企业却犹豫不决。实际上,这并不难解释:一方面,部门企业对TRIZ理论不尽了解,致使其抱有怀疑态度。尽管原有的创新体系或创新方法比较低效,但并非不能产生创新成果。从理论的角度,TRIZ创新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否适合企业的特点,能否提高创新效率,企业仍顾虑重重。另一方面,一些示范企业运用创新方法的确创造了较高的创新效率。然而,采用新的创新方法,即使可以提高创新效率,那么技术人员需要多长时间来学习培训,企业又该如何调整创新体系。一旦转换周期过长,成本过高,就可能会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计划甚至企业战略,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业决策者就会犹豫不决。这都阻碍了TRIZ理论的推广和普及。

在我国推进TRIZ理论应用的一些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发展中中国而言,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实力倍增的“加速器”,因此,在中国大力推广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应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科技工作的重点。

(1)强化理论研究。理论界应该加强对TRIZ理论的研究与改造。在各类科研招标项目中,适当向以TRIZ为代表的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倾斜,或者设置专项资助计划,加强对TRIZ的研究、推广与应用。鼓励企业设立TRIZ研究与推广中心,以研究中心为主体,政府资助为辅助,吸引各种力量投入到TRIZ理论研究、推广和应用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齐备的基础研究条件,建立TRIZ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学科体系与推广平台,结合院校实际,将TRIZ理论贯彻到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之中,促使创新理论的再创新。通过对TRIZ的研究,将其应用范围向管理学科、社会学科等其他领域扩展。

(2)建立吸引和培养TRIZ师资的机制。在部分高校试点,从国际上引入TRIZ理论研究专家,弥补我国缺乏TRIZ理论高端人才的短板,借助国际级的TRIZ理论专家,带动和培养一批TRIZ理论专业人才。各级政府和高校加大对TRIZ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为师资培养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根据需要派出相应教师参加TRIZ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的职称评定标准,对于专职研究和推广TRIZ理论的相关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为高校教师参与TRIZ理论的培训和推广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条件。

triz理论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温家宝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著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加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实现效率。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0多年的时间,对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0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triz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已经为众多企业获取了显著的创新效益。美国已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理论,其中福特公司利用triz理论创新的产品可以为其带来每年10亿多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公司也借助triz理论取得了诸多技术专利,2007年已排名世界第二,使企业从1997年金融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成为如今市值1500多亿美元的韩国第一大企业。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并在众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广泛采用了triz的理论方法,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引进triz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有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以及中兴、ut斯达康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triz理论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后,申请的专利数量可以增加80%以上,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产品上市时间可以缩短50%以上。

除了在技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现在已逐步向其他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展。摩尔多瓦曾有总统借助triz理论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曾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提出了防治“非典”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许多被政府采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triz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优点,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triz理论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系统性,在全球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创新设计和创造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被欧美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三、基于triz理论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

triz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是一种特别适合科技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创新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创新成本,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降低电网创新风险,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为基础,以服务电力企业实践为目标,通过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triz理论培训,使triz理论能够在电力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换,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功能上可以将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分为推广应用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部分。

电力企业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利用triz理论培训师的力量,引导更多的科技骨干投身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该平台以triz理论培训基地和triz理论培训师为依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triz理论培训,普及triz理论前沿、特点及应用优势,为电力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其职能主要包括:triz理论培训及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triz理论普及与系统培训,提供创新咨询服务,统计分析triz理论培训效果。同时,该平台还应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力企业局域网内建立triz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把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共享到系统局域网内,利用局域网开展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triz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探讨,使triz理论为推进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电力企业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组织经过triz理论培训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实际,应用triz理论的诸多方法与工具,对电力企业实际问题和电网发展实际困难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中的矛盾、冲突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指导开展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利的创造、申请、应用和保护等工作。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创新矛盾分析;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发挥triz理论对电网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triz理论培训,培育电网创新力量,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调动人员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创建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创新技术互补,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最终实现电网发展战略目标。

triz理论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创新方法;TRIZ;推广模式

Discussion o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mode of

TRIZ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Method in Colleges

ZHAO Xue-jun LI Juan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Yunnan Kunming 650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is the main front of cultivate and export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IZ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thod as a practical tool, is more effective to solve technical problems. TRIZ theory is the basic tools that modern creative talents should be hav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ollege, a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mode of TRIZ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method was put forwarded.

Key words: College; Innovation Method; TRIZ; Popularization mode

1、引言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007年7月总理作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重要指示,同年,科技部正式启动了以TRIZ为主的创新方法推广工作。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的融合。科技部对于推行创新方法的总体指导思想策略中提到了三个对象,其中就包括了教育系统,可见,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地,在创新大环境下更应该发挥其资源优势,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同时,结合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成为专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服务社会。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均已不同程度的开展了TRIZ相关的技术创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工作,而推广应用领域多集中在企业和科研机构,教育系统内的推广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涉及到TRIZ技术创新方法的高校也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推广范围较小,专业覆盖也相对较窄,主要是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创新管理等。要在高校广泛推广TRIZ技术创新理论,并参与实践应用还有很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的,因此,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而有效的高校版TRIZ技术创新方法高校推广应用模式,及相应的实施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及推动“双创”具有重要意义。

2、在高校推广TRIZ技术创新方法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小到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大到社会进步、国力竞争都离不开科技,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竞争水平的高低,而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竞争实力的强弱。因此,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这个时代的迫切需求。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是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除了注重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也必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国家兴旺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开始走红。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自此,“高校双创”正式拉开帷幕。创新创业听起来是一个词,实际上,二者存在主次之分,“双创”并不是鼓励大学生盲目创业,而是要自主创业,如何自主,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既在掌握了优势技术技能的前提下,再配合创业技能的培养,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目前,高校创新课涉及到TRIZ技术创新方法的还很少,课程也多被设置为基础性选修课,内容基本上都是从传统创造学衍生而来的,旨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缺乏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另外,师资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教师对创新的理解还停留在意识和思维层面,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TRIZ相关的实用型技术创新方法,无法指导实践,于是造成课程与实践分离,因此就算开设了创新课,仍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的。

3、高校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分析

TRIZ技术创新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不仅是理论的学习还是实践的锻炼,要想掌握并运用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TRIZ的推广也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这样一套复杂的工具体系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安排一个合理的推广战略周期,引导和支持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领域或专业交叉领域展开技术性的探索及尝试。本文将TRIZ技术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模式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理论推广模块

TRIZ技术创新方法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在理论推广过程中就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分阶段进行。可分为知识普及阶段和理论培训阶段。

(1)知识普及阶段

高校是知识最集中,也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而且院系分立,专业特色,各有优势,要想在知识和专家密集的高校大范围的推广TRIZ技术创新方法,一方面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任何新颖的变革,要想成功,往往取决于领导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宣传阵地的优势,利用课堂、讲座以及网络,让TRIZ在大家的生活中从未知到已知,从被动到主动,从了解到熟悉,不断转变,深入人心。

TRIZ技术创新方法在俄罗斯、美国、欧洲以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在这些发达国家的很多行业和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就,其中,通用电气、三星公司、西门子等均受益于此。随着研究和运用的深入,又开发出了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很好的促进了TRIZ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基于这些经验,可以证明,TRIZ在解决很多技术性问题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其有效性也被我国最早推行TRIZ的很多企业所证实,如:现代汽车、中国神华等。很多人一开始总是持怀疑态度,或者不屑一顾,有效的宣传和知识的普及,可以打破人们的疑虑和思维定势,真正去了解TRIZ,主动的去学习TRIZ。

(2)理论培训阶段

目前,涉及到TRIZ的几所高校,重点都放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在高校大范围的推广TRIZ,就不能只满足于几个人,或者几个团队的内部学习和探索研究上,扩大范围和影响才是关键。

可分两步走。首先,从培养师资入手,挑选具备理工科背景,专业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以点带面,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再结合课题,扩展到专业知识层面,深化理论学习效果。其次,是学生培训,高校可以“校园双创”为契机,将TRIZ理论纳入创新教育的知识体系中,但是,学生培训应该与教师和企业的培训有所区别,TRIZ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尚浅,因此,培训内容可进行简化以降低门槛,仅涉及TRIZ的基础内容和简单工具,使学生在发展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能运用TRIZ解决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技术问题。

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上述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

第二模块:实践应用模块

教育永远都是有针对性的,实践应用模块的实施就是针对理论培训中具有强烈创新意愿,学习效果较好的教师及学生,按学院组成TRIZ实践应用团队,结合课题或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学习,这一过程应完善TRIZ技术创新方法中的复杂工具,学会将问题转化为功能模型,并进行分析和解决。

高校TRIZ实践应用模块的开展可以与“挑战杯”及各种创新大赛接轨。创新团队的持续性发展,不但对高校的TRIZ师资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同时,学生一届一届的传帮带,更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又推动了创新项目的可行性,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实践。

4、高校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模式设计

高校的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模式必须依托学院,充分挖掘各个学院的人才、知识、技术和资源优势,由领导牵头,积极推动,统筹协调,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平行交流的TRIZ推广互动平台,确保每一个模块的连续运行和独立管理。本文设计了一个高校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按以下方式运作:

(1)以学校为主,设立TRIZ创新推广互动平台。平台建设可以多学科交叉,多渠道并用,在学校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平台的功能是:定期组织TRIZ相关理论的宣传及推广,并且针对各个学院以及专门的TRIZ社团进行活动的召集和信息的共享。

(2)以学院为主,推荐专任教师参加TRIZ理论系统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国际TRIZ协会的认证考试,以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高校TRIZ师资团队。

(3)以TRIZ实践应用团队为主,深化TRIZ理论学习,强化实践锻炼,结合专业特色,完成创新项目。

5、结论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成为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阵地,为了提高推广应用的效率,本文针对高校TRIZ技术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套推广应用模式,该模式对高等院校推广TRIZ技术创新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英〕卡伦・加德.TRIZ――众创思维与技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2] 孙永伟,谢尔盖・伊克万科.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 张国会,于浩.北京TRIZ方法推广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3):28-33

triz理论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TRIZ理论;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培养模式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教育部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硭担创新教育应是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研究课题,将创新理论TRIZ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理论,依托研究性学习,多层次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1 创新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创新型国家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要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同时也要关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在一种开放式的工作室进行,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进行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也有很多工具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动手,实验、探究、设计制作。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这些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

我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从认知习惯上看,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注意对知识本身的拥有,对创新能力关注不足。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加强研究性学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与创造性是有因果关系的,没有探究性就没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是国际教育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策略,从广义的理解是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的理解是以问题或专题为知识载体,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开始创立,是在分析了250多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揭示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所遵循的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TRIZ流传到西方,受到极大重视和迅速发展。如今TRIZ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体系,它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及高效的创新成果享誉全世界。

TRIZ理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它使创新过程变得有律可循、有术可依,大大提高创新效率。TRIZ作为高效的创新方法,在学校的推广,无疑对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TRIZ理论能帮助实践者准确定义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两者的融合会产生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依托研究性学习,构建一个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 依托必修课程,自下而上培养创新性人格

TRIZ是技术创新理论,完全可以融入到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以课程为载体,让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学到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依托拓展课程,培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在必修课程中融入TRIZ理论,是以该课程为主,在相关的内容上适当地介绍创新原理,这种融入是零星和分立的,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创新是有方法的,并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创新原理,而要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如开设TRIZ理论的选修课。将TRIZ理论课程化,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选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作为课程的考核依据。

3.3 依托研究室,自上而下提高创新能力

依托研究室,以项目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为抓手,让学生接受TRIZ的实践训练。由老师给出课题(将老师进行的研究工作中的部分“问题”)让学生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TRIZ理论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来自学生所学的各类课程,还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进行,并延伸到毕业设计中。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多方面的体验,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综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切入。在现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TRIZ,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这是对全体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拓展(选修)课的形式介绍创新理论,这使有兴趣学生可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再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的全方位覆盖,多层次递进,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式。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TRIZ理论渗透到必修课中,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让学生不断地接受TRIZ创新方法训练,依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TRIZ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螺旋式TRIZ创新教育。这样以课程作为一个载体,研究室作为一个平台,研究性学习为一条主线,形成基于TRIZ理论的一个动态、开放式的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Z].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殷华方.试论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1).

[3]王发棠,韩小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4).

[4]江帆,王春,王一军等.基于TRIZ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09(16).

triz理论论文第9篇

关键词:创新;TRIZ理论;We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41-04

The Application of TRIZ in the Teaching of Web Programming

JIANG Min, HUA Li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is vital for a country’s development, TRIZ theory is a popular innovation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the world today. TRIZ is a universal scientific method and rules that can be followed in inventions and solving technic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has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IZ and the method to solve problems using TRIZ,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Web programming teaching in current universities,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s of TRIZ in the teaching of Web programming. This article has made useful explorations i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Web programming teaching, as well as provided a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 tion of TRIZ in the teaching of other subjects.

Key words: innovation; TRIZ; Web; Programming teaching reform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也是一个民族长期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素。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作为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也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性地改革教育方法,作为一项进紧迫的、重要的任务。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人们一直把创新看作是一门灵光一现的艺术,然而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启发创新思维的努力和尝试却从未停止。当然,前人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创新方法,如头脑风暴法、6-3-5法、奥斯本检核表法等,给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提供了一定的启发。但是,以上方法的效果并不是普适的,可以作为启发性的思路,而不是指导性的方法。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人们认为创新是一种不可预知的、“拍脑门”的活动,而以上方法大都是侥幸的、试错的和结果不可预知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创新方法,它是具有指导性的、可预知的和普适的,即当人们在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中,只要遵循它的理论和方法,就能有步骤地、能动地和可预期地实现新的创造和创新呢?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1]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和创造学家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TRIZ”是其俄文单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的首字母。从1946年开始,在Altshuller的带领下,动用了前苏联的1500多名专家,经过50多年对数百万的专利文献加以搜集、研究、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发现了技术发展进化所遵循的规律,总结出了解决技术矛盾所遵循的创新原则,最终建立起了一整套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体系。

TRIZ理论体系是人类在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中所普遍遵循的科学规律,曾经被称作前苏联的“国术”和“点金术”,其理论体系中独特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被西方称之为“人类三大进化理论之一”,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进化理论相提并论。

1 TRIZ理论概述

1.1TRIZ理论的思想

本质上,创新的就是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的系统的方法论。TRIZ理论体系[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分析与建模方法

在TRIZ理论中,提供了多种系统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多屏幕法等。对于复杂的问题,TRIZ理论则提供了对复杂问题的进行建模分析的方法——物质-场分析法,其原理为,一项创新或发明的任何一种功能都可分解成两种物质和一种场,这种分析方法是TRIZ理论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核心,发现问题中的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TRIZ理论认为,无论是一项简单的发明,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在演变,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这就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思想,它被认为是TRIZ理论的核心,即技术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而进化的推动力就是对矛盾冲突的解决。在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出了八个基本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例如提高理想化法则、S曲线进化法则等。根据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得到当前问题的状态,并能够对问题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创新的效果进行预期和估计。

3)冲突解决原理

事实上,任何发明或创新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更新的需求和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TRIZ理论认为,对上述这些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即对不断更新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是技术系统进化的根本推动力。TRIZ理论将客观世界的冲突和矛盾抽象成了39条标准冲突。同时,TRIZ理论将不同的发明或创新遵循的相同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例如分割原则等。所以,针对具体的冲突和矛盾,可以现将问题抽象成冲突模型,然后根据创新原理去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案。

1.2TRIZ理论的创新方法

前面提到过,技术进化法则和冲突解决原理是TRIZ理论的核心,即冲突的解决推动了技术系统的不断进化。Altshuller研究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发明和专利,探索了解决冲突的方法,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原理,最终建立了包括发明原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TRIZ)和标准解在内基于知识的逻辑方法。

在利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将问题建模成TRIZ模型,然后利用TRIZ理论提供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发明原理等,找到出该问题的普适解,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环境,最终将普适解转化为领域解或特解。

图1 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经过TRIZ理论的一系列步骤,得到的特解就是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经过这个过程,原有的技术系统或问题得到了进化,原有的冲突得到了解决,最终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了发明和创新。

1.3TRIZ理论的特点

TRIZ理论,与传统的创新思想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力图分析系统进化的规律和原理,着眼于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就是解决矛盾,得到符合技术进化原则的理想解,从而完成发明和创新。而传统的创新方法,例如头脑风暴法等,大都是有一定随机性的、试错的,即使得到创新的结果,也很难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为事物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指导性纲领,也就是说,它们不存在很强的普适性。

近年来国际上对TRIZ理论的广泛应用证明,使用TRIZ理论可以显著地提升人们创新和发明活动的速度,同时能够保证创新和发明产物的质量。TRIZ理论提供了系统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可以快速地发现问题内部矛盾和冲突。同时,它提供了一系列解决矛盾的方法和理论依据,给人们提供了严谨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用于解决矛盾乃至产生创新的成果。另外,TRIZ理论的原理决定了它能够根据技术进化的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人们进一步的创新和发明指引方向。

2 Web程序设计教学概述

2.1 Web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Web2.0时代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同时,业界对Web开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掌握Web开发技术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为了适应当前IT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Web程序设计及其相关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基于Web的程序开发能力,巩固和融会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编程技术等先修课程,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开发网络应用、架设网站和社区和设计网页界面的能力,从而适应当今Web2.0时代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员的要求。

Web程序设计技术[3]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丰富,而且相关技术发展、演变很快。编程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都是Web程序设计的先修课程,或者说是必备的基础。而Web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又涵盖了HTML语言、内置对象、脚本语言、J2EE、、PHP、数据库访问技术,甚至网络安全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Web技术的迅猛发展,P2P、HTML5、NoSQL等新技术也将在课程中被涉及到。所以,Web程序设计不再仅仅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它要求一定的先修基础,涵盖的教学内容广泛且互相之间联系紧密,同时各种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2.2 Web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节提到的Web程序设计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教学的现状,总结得到Web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着这样几方面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问题:

1)由于Web程序设计要求较多的先修课程或基础知识,同时其课程内容繁杂而不易理解,而学生自身的基础可能又会有所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 Web程序设计作为一门程序开发类课程,它是要面向实践、贴近实战的,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课程教学方式不再适用。在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并做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

3)由于Web技术更新发展迅猛,新旧技术更替较快,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技术可能很快“过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TRIZ理论在We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3.1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

由于Web程序设计课程内容丰富且联系紧密,在教学中需要理清各个知识点以及先修基础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即整体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根据TRIZ理论中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建模方法,例如九屏幕法,梳理Web技术的知识体系结构。

图3用九屏幕法分析Web程序设计技术举例

这样,通过使用TRIZ理论提供的系统的、科学的剖析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理清Web技术的知识体系结构,了解Web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与其他技术的联系,可以形成紧密的、环环相扣的、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同时便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地、目的明确地开展教学,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的效果。

3.2面向发展的教学方法

根据TRIZ理论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我们知道,无论是一项简单的发明,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在演变,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Web技术更新发展迅猛,新旧技术更替较快。在教学中,可以遵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用进化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Web技术的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关注前沿的Web技术,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前沿的技术,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IT新闻板块”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地关注前沿、与时俱进的习惯。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自主性的、开放性的教学计划,例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课后可以布置发散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的理论进行发散思维,大胆地构想它们可能的应用,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实践环节中也要注意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思路。

结合技术系统进化的思想,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课堂所授内容的“过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从而通过Web程序设计课程的训练,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3.3重视实战训练

TRIZ理论认为,对问题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即对不断更新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是技术系统进化的根本推动力。Web程序设计作为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其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所以在Web程序设计课程中,所谓的“冲突”,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提高实战能力。根据TRIZ理论,解决了这个冲突,就是完成了Web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和进化。

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4],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用实际的项目或案例将知识点贯穿起来,从而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目的。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开发,完成整个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等,在项目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Web开发的“真功夫”。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创新空间,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和鼓励学生发散性的、创造性的设计,通过实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束语

TRIZ理论是一种指导发明和创新的科学的方法论,在国际上广为流行。该文结合Web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应用TRIZ理论体系的思想和方法,在Web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RIZ理论也将更多地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提供解决其现存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做出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徐起贺.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发展动向[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3):1-2.

[2]阮汝祥.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K].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