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11 13:42:06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1篇

[关键词]历史档案 教育功能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93-01

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也是党和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开展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进行各项管理的必要条件。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是反映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 、争辩 、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据。档案是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经过,而且记录了人们在各项活动中的思想发展,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以及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创造成果 。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产生的文献之一。郭沫若同志在1960年写下《题赠档案馆》一诗,盛赞档案作用之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

犹龙柱下窥藏史,呼风舆前听诵诗。

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

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

一、正确认识历史档案及其教育功能

什么是历史档案呢?中国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限,在此以前产生的档案都被称为历史档案,包括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清代档案、明代档案以及明以前各朝代的档案;苏联是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界限,在此以前产生的档案称历史档案;法国是以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为界限,在此以前产生的档案称为历史档案;美国则将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前产生的档案称为历史档案。历史档案一般都具有年代久远、载体特殊、所记载内容史料价值较高等特点,故使用历史档案的概念对保护、保管和利用这类档案具有特指意义。许多国家规定历史档案是国家的重要宝藏,历史档案一旦毁坏和丢失是很难再恢复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对历史档案的收藏和保管。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档案资料,但对档案教育功能却知之甚少。档案教育功能就是指档案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档案服务教育功能。发挥档案教育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的生命力之所在。从当前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其教育功能发挥的并不令人满意,要改变现有状况,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各项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迅猛发展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不断提高,中国人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中国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但是回想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工作中也有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教育方面抓得不够,国人的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唯利是图,一切以金钱为导向,出现了崇洋迷外思想。人们没有了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很危险的,是很容易被战胜的,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对中国5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传统美德知之甚少。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档案的教育功能渠道和形式。让档案走出高墙深院为社会所用,实现其教育功能,让档案成为历史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取材之地。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历史档案的教育作用。

二、发挥历史档案资源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1.利用历史档案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历史知识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朽的功勋。然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对我们的民族历史知之甚少,认为历史课不重要,学历史不重要,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历史知识甚至成为青少年的“盲区”。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跃居世界前列,但对青少年的历史观教育成为“软肋”,以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逐渐淡化,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这个民族将被其它民族所同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历史课程的教育,在各类学校开展历史课,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知道我们民族的发展进程和兴衰存亡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利用国家的历史档案对青少年进行历史知识教育,国家的教育部门、出版机构可以利用历史档案资料将其编印成书籍、影像资料在各类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历史知识教育,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明知民族历史。

2.利用历史档案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爱国主义已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历史档案素材。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要通过充分挖掘历史档案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热爱自己的国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利用历史档案资源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在与自然界斗争中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挖掘我们的历史档案资料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递下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祖国的明天要靠年轻一代。挖掘历史档案资源,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信仰,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世代相传,并不断的创新发展,发扬光大,是历史档案资源的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林.试论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卷第7期.

[2]鲍戎.浅论档案的教育功能.四川档案.2002年01期.

[3]周新华.于龙.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作用.兰台世界.2010年S2期.

[4]戴卫义.试论档案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方向.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1期.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2篇

医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形态学是低年级的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都属于基础医学形态学范畴。对低年级医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而言,从高中到医学院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老师教学方法都有很大改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道坎,如何帮助低年级的医学生迈过这道坎是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

1.1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我国中小学教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通过率为目的的应付考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方面都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的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老师还是“万金油”式,既上语文、数学,又上物理、化学,甚至还兼美术、音乐、体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精力都有所欠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文化素质。虽然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礼貌、善良等诸多优点,但是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所欠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较发达地区差。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高中踏入大学大门,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与挑战,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医学院校的学生从传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更长的适应过程,需要老师、同学积极和主动的帮助。

1.2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

在强调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今天,作为基础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为“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使学生获得内化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改变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以往的纯接受知识到自我获得、整合知识。首先是我们每一位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都应掌握相应临床基础知识,其次与临床医生联合教学。也就是说要学生联系临床实际,老师首先联系临床实际,要学生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我们老师首先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基础课老师案例教学课堂经验缺乏,也导致病例的搜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不足,但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外出进修机会少,与临床脱节的时间较长,因此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1.3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不完善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有些病例记录不够规范和详尽,病例来源不足,数量不多,病例种类不够丰富。电子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且不完善,给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教师特别是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师对病例的寻找和筛选带来困难,而病例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在临床医生帮助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和精选与各科基础医学形态学的相关病例。

1.4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教材需要完善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教学法起步较慢,电子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且不完善。病例数量、质量都有所欠缺,加上案例教材编者经验不足,所以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教材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2.1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克服学生自学能力不足的缺点,课前老师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根据讲授内容选择耳熟能详、通俗易懂,而且典型的病例,提出与教学相关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问题难易度和数量一定要适中,难度过大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授课老师必然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解答,一定会影响相关基本知识的讲解,问题数量太多学生难以消化,影响学习的效果。将病例、相关主要问题以及所需讲授的知识内容传到教学网络互动平台上,学生可以预习,并通过查找资料提前学习和思考有关问题。课堂上,老师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丰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手段。视频播放导出案例,创造情境,幻灯片展示授课重点、难点,这样,既可节省宝贵课堂时间,又可使课堂讲授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极有帮助。课后,老师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技术,比如,短信、QQ等信息反馈,与学生及时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2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相对匮乏问题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电子病例档案规范建设,方便应用和共享有限病例档案,有利于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师寻找和筛选。同时,与临床实习医院共建完备的病例档案库,发动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积极收集病例为母校提供优质典型的病例,增加病例数量和质量,提高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老师对教学案例的收集、精选能力。此外,通过加强医学院校之间的交流,共享典型病例资源来解决案例相对匮乏问题。

2.3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水平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临床经验不足,脱离临床实践时间太长,在病例的筛选、编写和对基础医学形态学的具体知识点的连接上都有所欠缺。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需要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不断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恰当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医学形态学的积极性,更好回答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4精心编写和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的教材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3篇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 服装设计教学 应用

前 言

近年来,“中国风”时尚服饰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民族服饰图案也受到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民族服饰图案,并使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效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为高校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提供借鉴。

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民族服饰图案的艺术价值

(1)民族服饰图案既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要满足人们从精神上对自身的护佑需求;

(2)基于象征、指示等的需求,人们将民族图案置于服饰之上,譬如人们将图腾图案置于服饰之上。

总的说来,民族服饰图案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已成为当下设计师设计的灵感来源。

2.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价值

关于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是服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近年来,我国很多民族服饰图案元素已被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引用,并已成为其设计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许多服装设计师以民族服饰图案为基础,进行吸收、借鉴,并与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需求的服装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服饰艺术审美又回到了民族传统审美时期。服装设计师以民族服饰图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创新,设计出时尚感十足的服装。譬如,服装设计大师 Jean-Paul Gaultier以我国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刺绣花卉图案和流苏为基础,结合金色水貂皮,设计出了既有东方韵味,又具有西方特色的服装作品。

以民族服饰图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创新的服装产品在国际服装舞台上屡见不鲜。民族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绣、绘、刺等工艺手法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已成为国内外设计师广泛关注的焦点。

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色彩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民族服饰图案具有丰富的色彩,且多数采用鲜艳的色彩,多采用红、黑、蓝以及黄的色彩基调,而其他颜色被处理形成细小的星点形式。这种服饰色彩模式可以形成艳丽明快的色调,使服饰充满生命力,充满节奏感。

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采用民族服饰图案的色彩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以民族服饰图案色彩为基础,结合艺术风格要求,采用计算机手段,针对性进行原有色彩的消减和增强,使其相对于生活原型,具有更加强烈,更加鲜明的表现形式;还可以采用色彩渐变以及组合的形式,进行图案的夸张变形;也可以增强不同色彩的搭配效果,包括增强色彩对比流动感以及主题的合适度。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色彩创作理念和传统色彩与现代服装设计时尚化相结合的理念。对于民族服饰图案的使用,可以进行颜色直接提取,直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然后进行色彩的渐变,如图1所示:

图1直接从民族服饰图案中提取颜色,并结合现代服装设计的色彩渐变模式,既可以展现民族服饰图案的传统色彩美,也可以体现现代服装色彩的时尚美。

2.寓意及象征性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寓意及象征性的应用指的是寄托传统服饰的纹样,表达传统服饰的隐含意义及象征意义。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图案主要用于体现这个民族的审美,并采用形象的比喻进行寓意。

以苗族民族服饰图案为例进行分析。在苗族民族服饰图案中,关于“蝴蝶妈妈”的造型丰富多样,但均代表苗族祖先的含义;苗族民族服饰图案中关于花的含义则表示美好的事物以及美丽的少女;苗族民族服饰图案中鸟则代表了自由和快乐的含义;苗族民族服饰图案中石榴则代表人丁兴旺的含义。

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图案,帮助学生分析民族纹样的意义,使学生对民族服饰图案中的象征性及审美性进行吸收,并促使学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采用这种具有寓意及象征性的图案。此外,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采用具有寓意及象征性的图案,有利于开发具有使用价值的现代民族元素服装,促进民族服饰的艺术传承。

3.图案造型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服饰图案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类型。对于民族服饰图案既有动物、植物、花卉,也有人、几何等纹样;对于民族服饰图案的造型则多姿多彩。因此民族服饰图案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传统艺术的瑰宝。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采用民族服饰图案,教师往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作为手段,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譬如CAD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采用民族服饰图案,一般采用直接引用、抽象变化、夸张变形及简化归纳等方式,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与民族服饰图案的融合。如图2所示为图案造型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图2中,右侧的图片则是以现代数码技术为基础,结合简化归纳、夸张变形、抽象变化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服饰纹样进行艺术再加工,按照现代人的心理特点,进行部分纹样的汲取,使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进行展现。这使得现代服装既具有民族特色,也具有动感。图2左侧的图片则是一幅动植物组合纹样,是以红色为基础,采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丰富的内容及绚丽的色彩,从而向人们传达生机盎然的和谐美及动态美。

4.工艺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民族服饰图案属于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民族历史感及丰富的文化底蕴。从制作角度来讲,我国的民族服饰图案则主要采用织、绣、挑等工艺技法。所谓织是指使不同颜色的经纬线通过简易的织机编织模式形成多种图案;绣则是指采用丝绵等彩色线,通过小细针,在织物上进行上下穿刺形成各种图纹或者形成文字;挑则是指以织物经纬线交叉形成网眼作为基础,通过丝绵等彩色线挑出“×”字形或“-”字形的小单位,进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由于民族服饰图案具有不同的工艺热点,因此形成的图案艺术格调也具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为使学生采用民族服饰图案中的传统工艺,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充分了解民族服饰图案的工艺价值及工艺特点,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结合数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手段,使民族服饰图案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到应用。以“绣”为例,如图3所示:

图3则是以民族服饰图案工艺绣为基础,采用PhotoShopcs5软件进行图案的采样处理,形成的新图案,图案的工艺没有变化,只是对民族图案工艺直接使用,形成的新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使用。

结 论

民族服饰图案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针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其次提出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提高民族服饰图案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民族服饰图案中色彩、寓意、图案、造型、工艺等方面,研究了其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对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秀清、刘正:《中国织绣服饰全集5(少数民族服饰卷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马蔚华:《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民族服饰研究》2012年第1期。

[3]周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1期,第88-91页。

[4]张艳芬:《广西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第9期,第253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4篇

近几年来,我们以我国最重要的六个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了“欢乐闹元宵”“清明寄哀思”“浓情话端午”“团员享中秋”“感恩献重阳”和“祈福迎新春”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触动学生心灵的体验教育为载体,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进而使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热爱中华民族,并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分析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引领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挖掘节日的由来、各地风俗、传说故事、节日庆典、特色食品等几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调查、实地考察、上网搜集资料、亲手制作等方式进行调查,汇集资料,通过分工与合作提取有效信息,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积累素材。

我们本着“同社区”和“同兴趣”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给学生分组,4-5人一组,分别开展活动。比如,元宵节时,我们共设计了10个活动小组,即:“上元节”小组、“闹元宵”小组、“元宵诗”小组、“团圆年”小组、“猜灯谜”小组、“赏花灯”小组、“做花灯”小组、“话元宵”小组、“颂饺子”小组和“包饺子”小组。学生利用假期,以小组为单位,在社区内调查、走访、收集相关的资料。从邻居门上的对联、节日期间门口悬挂的灯笼,到汤圆与元宵的不同做法、各家饺子的馅料及包法等,展开了全面调查。这样的方式拓展了活动的空间、丰富了活动的内涵,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参与合作、收集整理信息等能力。

我们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参与体验提供空间。我们学校有8名少数民族教师,有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223名学生,我们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优势,通过整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优势互补,逐步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形成,进而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如中秋节校本课程的社会实践中,在学生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邀请月饼磨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亲自来学校教打月饼。我们还聘请了顺义区著名的民间剪纸艺人、北京大红灯笼厂的非遗传承人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指导学校的社团活动。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5篇

一、民族图案与一次性纸盘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智慧型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各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内容中,我探究出校本课程《漂亮的纸盘》、《美丽的蒙古族圆盘》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去设计漂亮的纸盘。

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在《美丽的蒙古族圆盘》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各种蒙古族圆盘资料和民族图案的资料和图片以及一次性纸盘的用途。课上让学生汇报搜集结果,使学生在相互汇报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了解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也了解了环保和废物利用的相关内容。学生把用过的一次性纸盘清洗干净,利用学过的蒙古族图案对其进行设计,即开发了学生创造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废旧利用的良好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设计出的蒙古族圆盘作品中,涌现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有创意的蒙古族圆盘。

二、蒙古族手提袋的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美术教育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手提袋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生活在民族地区的我们,如何设计一款自己民族特色的手提袋,如何巧妙利用废旧、废弃的手提袋进行再创造,也成为我校美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们利用家里用过的废旧、废弃手提袋进行再设计,同时结合民族元素,设计各种民族特色的“蒙古族图案的手提袋”,在我校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方教学课节,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教学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蒙古族头饰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让教师多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让孩子们在设计蒙古族头饰过程中,自己开发使用的设计材料,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创新空间。而且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多之又多,如何合理地处理好生活中的这些“垃圾”,一直以来也倍受人们的关注,也是世界各国要面对的难题。美术作为一个综合绘画、制作、欣赏等多元素为一身的一门教育学科,在学习用具的使用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学习材料,开放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创新思维,结合民族元素,如:蒙古族图案中的犄纹、盘肠纹、回纹、卷草纹云纹、水纹、火纹、几何纹等等。大胆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头饰,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生活中废旧物品的搜集整理和创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只有形成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是否有高昂的积极性,并不取决于美术素质与智商的高低,而是在于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美术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搜集整理和创作废旧物品的过程,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利用课前在家庭和社会中搜集了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在课上进行利用和创作,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完成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在学校展览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6篇

一、目标导学,释疑解惑

21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些学生不懂得自学或预习该从何做起。所以,教师可课前印发导学案,预先将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填空、名词解释、判断改错、简要回答、问题质疑、网上查寻等形式,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预习课文,并将问题答案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学生对本节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避免了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和无效低效性,也对学生真实有效地预习起到督促作用。课堂上检查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学情况,如请学生将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或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让学生上台补全残缺式板书,回答一些“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或请学生就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故事进行演讲,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同时,教师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案中的自学自测能使教师知道学生各部分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释疑解惑。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能做到教学内容先学后教,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节省教学时间。

二、小组合作,探究共享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在每一框题内都安排了探究活动,在每一单元结束后又安排了综合探究,如果我们让每一位学生都去完成所有的探究性问题,那必然会花去很长时间,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性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或深入相关部门地方进行调查研究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来共同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合作探究集中了组内成员的智慧,所以能改变单个人冥思苦想所带来的耗时多、见识浅等弱点,从根本上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小组一个学期仅完成一到两个探究性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完后的答案要写在导学案上,这样大家可以共同分享合作成果。

三、问题引导,引领学习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7篇

【关键词】文化不连续性 文化适应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指在教育过程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发生中断、变异,通过阶段性飞跃的教育方式,克服文化冲突而获得新的文化适应的过程。①一般而言,教育的文化不连续性对个体发展是积极的,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文化的不连续性将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本尼迪克特指出:“在急剧变化的文化背景中,教育功能被复杂化,导致个体适应的困难,引起强烈的心理骚乱。结果,一旦教育传递的传统文化同实际生活不一致,一旦青年不再同旧传统发生关系,一旦社会某一阶层不遵从传统的社会规范时,文化适应的困难就会导致文化危机的发生。”②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文化不连续性,研究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文化不连续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求学而脱离原有的民族生活环境和传统文化,进入到以汉文化为主的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或内地中心城市的高等院校学习,原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遭遇文化不连续,致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文化不连续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并非同质。有的从小掌握本民族语言或文字,汉语水平较差,而有的却不会说民族语;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牧区,而有的来自城市;来自新疆、的学生有部分上过内初班或内高班,而有的上过大学预科。本文基于文化不连续性的视角,以4位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典型案例(文中简称A、B、C、D)进行质性分析,阐释文化不连续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个案描述如下:

案例A:男,来自山南地区,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高中考入了内地班,大学专业为管理学。

案例B:女,是来自贵州一个偏远县的苗族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初高中就读于县城的中学,基本不会民族语言,汉语言文学专业。

案例C:女,朝鲜族,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小学到高中上的都是朝鲜族学校,大学专业为教育学。

案例D:男,维吾尔族,来自新疆南部一个县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民族学校上学,上课语言为维语,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汉语。大学前读了一年预科,大学专业为民族学。

生活方式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以前,已经在家庭和社区文化熏陶下习得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个体行为和心理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深深的印记。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进入异质文化环境中,文化不连续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吃、穿、住、行等环境条件的“不适感”。

A:刚刚进入大学时,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到新奇,因为这是我梦想的大学和城市,但是当自己身临其境时又是另一番滋味,心中充满好奇,同时也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例如,以前没有真正使用过电脑,而在大学里,经常需要使用电脑写作业、发送电子邮件,上计算机课等。

B:来北京后感觉有很多的不适应,我原来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湿润,但是这里空气很干燥,在刚入学的时候,我经常流鼻血,皮肤也很干。还有,我们那里人比较喜欢辛辣食物,这里的菜加糖,偏甜,根本吃不惯,一学期就瘦了不少!还有,第一次去参加在京高中同学的聚会,没想到同在一座城市,路上就花了两个多小时。从那以后我就不想再去参加聚会了,太麻烦啦!

C:我们朝鲜族喜欢把屋子收拾得很整洁,可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同宿舍的其他同学不仅不愿意收拾,还把屋子弄得很乱,吃的东西放烂了都不愿意收拾,有的同学吃饭时还擤鼻涕!一些同学头发蓬乱没梳就去上课!

D:对我来说饮食是最大的困难,我们维吾尔族在饮食上是有一定禁忌的,学校有专门的清真食堂,但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进去就餐,有些人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习惯相违背,使我没办法吃下饭。在学校还好,一旦去到离学校稍远的地方,有时找一个小时也没看见一个清真饭馆,这个时候特别想家。

A和B同学对都市空间布局、现代科技、交通出行方式等的恐惧,源于这一切新鲜事物在其母文化中是不熟悉的,原有的经验不足以应对新的任务,从而产生了入学初期轻微的都市恐惧症,不能很快融入城市生活,找不到归属感。这种恐惧感随着对城市了解的加深会逐渐消失,但B、C、D同学所感受到的气候、饮食、住宿等客观环境条件改变带来的“不适”并不会自动消失,必须依靠个体主动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应对新的变化,否则,这种“不适”感会一直存在,从而延缓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新生活的进程,长期的不适应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想家”甚至身体机能下降,进而产生对新环境的害怕、退缩心理。

学习活动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不适应最突出表现在学习上,与周围汉族同学相比,他们普遍存在学习困难、成绩偏低、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而这与他们在新环境中所遭遇的语言中断密切相关。

A:我从小接触的是藏语,汉语(说得)不怎么好,大学上课都是讲汉语普通话,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理解),自然比其他同学慢一拍。还有上中学时让我们写500字的作文就很难了,现在期中作业要求3千字……期末考试只求能通过,第一学期我的计算机和英语都挂了(不及格)!

B:我在农村长大,我们那里日常都讲本地方言,就算在学校,一些老师也常常用方言讲课。当我来到北京后,发现这里的人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而我带有方言口音的“地方普通话”常常被人笑话,于是我开始很少说话甚至不愿与人交流……说实话,我有些排斥英语,不知道是自己的方法有误,还是其他原因,相比一起上英语课的舍友,我的英语总是最低的,但我学习的时间反而比她们都长。

C:我从小学到高中都上的朝鲜族学校,除了汉语课外,其他科目都用朝鲜语上。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有种突然被吓到的感觉,怎么什么课都是汉语讲啊?如果老师讲一些成语呀,我就不大能听懂了,记笔记的时候很多汉字不知道怎么写。老师让课堂上发言,一着急,满脑子全是朝鲜语。

D:以前我们连教汉语的老师都是维族,他们一边说汉语,一边用维语解释,讲课速度比较慢,但是上大学后全是用汉语讲课,有些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他用汉语讲,我脑子里在想维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刚反应过来(刚才的内容)已经过了,跟不上。而且大学老师讲课很快,都用ppt,很少按照书上的内容讲,如果不理解,你只能课下靠自己看书。

大部分来自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在民族学校就读,接受民族语授课或双语教育,民族语承载了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日常交流和认知的工具,思维方式已经和民族语(母语)形成了比较牢固的联系,汉语水平相对较低。当教师用汉语教学时,他们往往需要把汉语信息转化成本民族语来理解知识,语码转化过程使他们感觉比其他同学“慢一拍”。进入大学后,置身于完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环境,学习难度加大、内容更加专业化,通过自己本就不熟练的汉语(第二语言)去理解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已是捉襟见肘,遇上一些现代科技或专业词汇在自己的民族语中无法对应翻译,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人际交往适应。人际交往不仅依赖语言沟通,还取决于沟通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志趣和经历。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认同等与内地汉族大学生截然不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会遇到言语沟通障碍,甚至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可能与他人产生文化冲突,从文化冲突中比较清晰的区分出“我们”和“他们”,原有文化的中断使他们更执着于在校园中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我们”作为交往对象,往往把个人交际圈限制在老乡或同民族群体中,缺乏与“他们”交往的内在动机,加上语言、交往技巧、家庭经济等原因更让他们对新环境的人际互动感到焦虑或自卑。

A: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怎么好,有时候很想给其他同学讲一些自己的趣事,但讲不出乐趣,只好选择逃避、沉默,不跟他们分享。我的朋友还是藏族多,我们有老乡会,大家周末一起跳锅庄舞或一起踢球,跟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得比较少,感觉信仰不同,生活习惯和想法也不一样,而且自己性格也比较内向吧!

B:感觉北京人比较排外吧,对外地人态度差,不如家那边的人热情。朋友圈里最多的是老乡,我更喜欢与那些有共同爱好、谈得来,家庭背景相差不大的人做朋友。大家家庭背景差不多,消费也就相差不大,这样一起出去玩就不会担心消费得多。我周围就有一些朋友因为消费水平和观念不同而产生了距离。

C: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同宿舍的同学,其中有一个跟我是同一个省同一个民族,其余的来自不同的地方,感觉有7种文化,刚开始我会不由自主的用我们民族的标准看她们,比如我们对比自己年长的人都不能叫他的名字,看见老师要鞠躬等等,就觉得她们的行为很奇怪,所以我们之间常常有些小摩擦!

D:班上同学看我像外国人,说我讲普通话也像外国人,和本民族的朋友聊天我就可以用维语,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就感觉有困难,还得在心中经过翻译,有时还会出误会。交朋友会在意对方的民族身份,因为信仰、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比如,他们在宿舍里喝酒、抽烟让我很不舒服,还有就是乱摆放东西!

与此同时,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重大,有时为了避免因信仰忌讳、原则方面产生误会,往往选择与本民族或信仰相同的人交往,而疏远甚至回避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

心理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深受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初入以汉文化为主的大学校园让他们立刻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冲突,此时,深埋于心底的民族意识及文化经验会干扰他们对异文化的认知和接纳度。在经过一番对比后,往往会放大差异或冲突,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格格不入”、与他们有隔膜,不能沟通“默契”,“不能完全融入”或者对自己表现不佳感到沮丧或自责,尤其在自己的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不被对方认同时很容易感到孤独压抑,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活的幸福感,常常感觉“不自在”、“难过”、“孤独”。

A:对这里一切的陌生和恐惧导致我刚入学的一两个月感到恐慌不安,以至于上课都无法集中精神,很想家。

B:我生活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思想比较淳朴,还有点保守,比较崇尚自然美。然而,这里人们穿着和行为比较开放,周围同学很多似乎也不喜欢我这样,私下说我土气,我们的审美观都不一样!

C:我从小在朝鲜族文化环境中长大,听我说民族语,看我的行为习惯,有时候别人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很不自在,汉族文化也挺好的,但还不能完全融入进去。

D:我说汉语他们听不太懂,我觉得很难过,怎么自己的汉语这么差,和班里多数人都没说过话,而且感觉我们文化不同,很难沟通默契,觉得跟她们不是一类人,班里又只有我一个维族,感觉很孤独!

如果个体继续采取消极适应态度,就会不自觉地选择分离适应模式,即趋于坚守自己的文化,同时尽力避免同主流文化接触,“觉得跟她们不是一类人”。正如科塞所说,“与外群体的冲突,可以对群体身份的建立和重新肯定做出贡献”;“冲突有助于人们建立和维持他与周围群体之间的界限”,③使得他们与周围汉族同学保持距离,积极增进与本民族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对策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多元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培养青年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消除歧视,以维护学校不同文化背景个体的平等地位和尊严。高等院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通过开学典礼、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学科渗透等途径进行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教育,让全体学生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其次,学校一方面要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在住宿条件、膳食供应等方面尽可能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减少客观物质环境造成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文化资源,营造多元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实施跨文化理解教育,进行文化适应训练。跨文化理解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的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④。首先,学校要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如提供图书期刊、举办民族文化讲座、论坛、观影及校园媒体宣传等,增加师生对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的了解,比较文化的异同,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与判断;其次,开展丰富的跨文化体验活动如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民族文化课题研究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参与到对方的文化活动中来,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后,将这些知识和情感付诸实践,学会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以平等、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待本族文化和异文化,减少文化偏见和歧视。

重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辅导。高校应加强学生工作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高水平专业工作队伍,切实关心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能够及时发现新生中的文化适应困难者,并进行合理引导;在班级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和心理环境。

发挥学生作用,开展同伴教育。同伴教育是以身边同年龄人为教育对象的互动活动,可以发挥班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党团员和学生骨干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或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指定特定的同伴利用闲暇时间为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功课、解难释疑。他人主动的接触和帮助可以减少少数民族学生不被理解和关注的“孤独感”,可以消除对彼此文化的偏见和误会,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进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注释】

①平章起,王迎新:“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与成年仪式”,《教育科学》,2010年第4期。

②冯增俊,万明钢:《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③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山版社,2000年,第166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8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96

新疆地大物博,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2012年我有幸参与到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新疆民风民俗与幼儿爱家乡情感的培养”的研究。三年来,我园经历了制定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调整研究内容等过程,构建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研究目的: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实现协调发展

新疆突出的特点是多元文化并存,这里有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种。各族之间已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文学、民族饮食、民族文艺、民族建筑和民族影视等。新疆各民族的幼儿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中体验着不同文化的风情。但是各少数民族因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对来自主流文化背景的素质教育缺乏必要的认同。如果不考虑民族文化的因素,就会阻碍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顺利实施。

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少数民族都具有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豪放开朗等特点,但是他们在文化传承和教育观念上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仍然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内容为主,排斥或不了解其他民族文化,或者在接触主流文化时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甚至瞧不起本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改变这两种倾向,在理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中贴近幼儿生活的、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幼儿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在其民族特征形成的同时,具有传承、发展、创新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既能保留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融人现代主流社会,最终达到宣传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启发多元智慧、培养完整人格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整合教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它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于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互补的特定环境中,具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显著特征。因此构建新疆本土化的幼儿教育,首先要具有浓郁的新疆地方特色,把新疆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点的、而且适宜于幼儿学习探究的内容列人课程体系。

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们依据各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技艺、舞蹈、歌谣传说、游艺竞技”等方面的风土人情,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具有时代特点、符合课程目标、适合学龄前幼儿学习、既能展示民族精神又能突出民族特征的内容,将之整合为“民族竞技课程”“民族艺术课程”“民族风情课程”三大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教学。

具体来说,我们选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爱国教育。以“56个民族是一家”为核心主题的爱同主义教育。二是服饰文化教育。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首要标志,我们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服饰的种类、图案、色彩为主要内容,通过让幼儿感受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美,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三是饮食文化教育。以民族特色小吃和土特名产为载体,让幼儿在欣赏、品尝,以至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其品种、营养价值、制作过程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了解蕴涵其中的科学道理。四是民族艺术、体育竞技教育。我们力图通过少数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游戏对幼儿实施美育和健康教育,让幼儿在学习民族歌舞、器乐、童谣、民族民间游戏、竞技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充分发挥新疆民族艺术和体育竞技游戏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五是建筑文化教育。通过让幼儿感受新疆各民族建筑的精美和实用,及其图案、色彩的丰富性与多变性,培养幼儿用勤劳和智慧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态度与能力。六是民俗风情文化、自然资源教育。通过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节日风情和趣味盎然的娱乐活动,使其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与居住环境的密切联系,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礼仪,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慎重选择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强调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幼儿学习理论实施课程,探索并尝试了多种有效的实施途径,如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少数民族民间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民族风情探访活动等。

三、研究成效

(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研究和发扬。教师首先要了解本地少数民族的种类,并清楚哪些题材需要收集,这些题材又分布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访问,探寻其发源地和文化内涵。每个故事都值得教师去探个究竟,了解其历史渊源。教师深深体会到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姿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传统的民族食品、美丽的服饰、可弹拨的乐器、激烈紧张的赛马场景,教师高兴地发现:这些不正是孩子们也渴望探究的东西吗。民族文化的探源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和灵感,她们以少数民族用品为素材,与现代儿童实验画相结合,引导幼儿在绘画中把少数民族喜爱的艳丽色彩大胆应用到作品中去,让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画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世界,从而改变了以往幼儿在绘画中只会模仿教师作品,不会创作,甚至没有范画就无从下笔的现象。幼儿在民族艺术的熏陶下创造了大量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得到了老师们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素材只是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哪些内容、哪种实施途径最适合本地各民族幼儿的发展,没有现成的答案。教师必须主动探索,获取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知识,要认真阅读理论专著、教育经典,并进行大量的整理和创编工作。如为了设计教学活动“维吾尔族的乐器-热瓦甫”,教师多次到维吾尔族人弹奏“热瓦甫”乐器的地方探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演奏热瓦甫乐器的老人,了解他们的演奏方法和乐器来历,拍摄维吾尔族老人演奏的步骤等,让幼儿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了解维吾尔族的乐器-热瓦甫是维吾尔族唯一的指弹弦乐器,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独奏,以及热瓦甫乐器在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又如艺术手工课“维吾尔族香香馕”就是以维吾尔族的馕(做法:和好面,把面团擀成一个圆形,印上漂亮的图案,撒些芝麻,放进馕炕烤熟。)为主题创编的。教师从书本上查阅了“香香馕”的做法,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香香馕”,让幼儿品尝并进行语言交流。此外,教师结合本土、本园各族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育方法、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让幼儿在动手制作民族食物、用品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通过研究,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逐步提升,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在研究中,创编了不同民族文化教材、幼儿民族舞以及民族趣味浓郁的幼儿活动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新疆民族文化来自于各民族大众,能激发幼儿的情感,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像,引发幼儿用纯洁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从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优秀传说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浓郁色彩和其中包含的生活智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对周围真实生活的体验,扩展了幼儿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幼儿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健康的体魄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把新疆维吾尔族酷爱的传统竞技活动改编成“我是勇敢的小骑手”、“叼羊”等幼儿喜欢的健康活动,实现了健康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是一个各民族幼儿聚集的小社会,培养孩子使用汉语交流的习惯,提高各民族幼儿汉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创编了大量的故事、儿歌、游戏、歌舞,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丰富的人际交往和语言使用的机会。

同时,教师利用幼儿园与家庭的良好合作关系,创设了具有浓郁本土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室内室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色彩鲜艳的民族艺术图片、服饰、乐器、挂毯、手工艺品、乐器等,并分阶段、分层次地悬挂、张贴或陈设在三维空间中,创设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在民族饮食文化、维吾尔风味小吃、民族服饰、民间体育活动、美丽的建筑等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互相商量小吃的制作方法,或结伴共同装饰民族服饰。在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图案的设计上,孩子们既可互相学习,也可以与教师交流,与家长交流,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感受到少数民族艺术的美、服饰的美、建筑的美、手工作品的美,同时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

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幼儿园园本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好学、进取、敬业、自立、创新已经成为我园教师的自觉追求,“科研兴园”也初见成效,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研究与探索,幼儿同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课程目标更贴近幼儿发展的实际,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学形式更加灵活而富有创意,环境创设更加体现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和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同时也促使我园更好地发挥了示范幼儿园应有的示范作用。园内老师们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第9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食品营养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67-02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1],主要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对于居民改善营养、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还要深入理解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民营养。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为12985821人,占全疆总人口的59.52%。由于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偏远地区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不高,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薄弱,另外,汉语的熟练程度也是影响他们学习适应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基础相对薄弱,语言不够熟练,文化背景差异等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3]。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资源,积淀厚重、种类多样、特色鲜明,是我国饮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将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与新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结合起来,调动起民族学生的积极性,是讲好少数民族学生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关键所在。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以下的主要特点。首先,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在于突出经典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等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掌握熟练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其次,有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所有的案例讲述都必须是真实的,所以学生结论也需要总结得很真实。第三,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能根据不同环境、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及决策。第四,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一门辩证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索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第五,突出实践性。校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给予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学生在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同时,自然要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能力。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指由教师选出专业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后,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丰富课堂内涵,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1)教师提出典型案例,学员查阅相关资料和刊物,搜集信息,积极思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2)分配学习讨论小组、讨论地点等。(3)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之后小组内成员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重点讨论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式,提出合理解决方案。(4)小组总结,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

首先,案例的内容应具有目的性、真实性、典型性,具有可讨论性、启发性。所选案例不但要符合教学目标,而且还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学生易于认同和接受的,最好来源于新疆少数民族生活实际,案例涉及内容相对集中,一般没有唯一或固定的答案,可以引起争论,激发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在学习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时,可举新疆抓饭的例子,通过分析抓饭的组成与营养来指出新疆少数民族饮食与血脂的关系,进而分析少数民族群众长寿等关系。教学开始前1~2周,把案例布置给学生,并提供相应一些参考书目、文献等,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分配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大小、汉语熟练程度、查阅文献的能力等分组,如在学习能量或膳食宝塔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新疆馕作为主食案例,分析目前新疆馕产品品种、生产方式和营养关系等,将学生3~6人分成小组,组内分工明确,分配讨论地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基本素材,梳理案件背景信息,通过独立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小结,通过兴趣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再次,集中讨论,交流案例,如在学习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可以将新疆各民族特色饮食作为教学案例,全班各个民族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案,其他人员可对其观点提出质疑并得到合理解释。集中讨论是学生参与表达、质疑,澄清理解误区,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机会。在集中讨论时,每个小组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既要善于倾听,又要勇于质疑。教师应注重创造良好的交流气氛及环境,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发言,勿以权威自居。

最后,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教师对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总结,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问题上的知识误区,补充知识盲点,尤其是指出新疆民族特色饮食的科学性与不足之外,帮助学生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将整个知识体系简明扼要地概述清楚,鼓励和赞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新观点,激发学生继续对该案例探索的热情。

案例教学的体会:通过案例教学把食品营养学的理论知识与少数民族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思考实践模式,同时将学生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自然地融入角色,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讨论。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教学模式,仍然由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马正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80-89.

[3]孟琪,张燕飞.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13,(20).

[4]张焕新,张伟.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225.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食品营养学》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研究,(TDGJ1312)”,塔里木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重点扶持学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