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防教育征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2 08:45:29

国防教育征文

国防教育征文第1篇

为加强领导干部、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通过国防素养,强化当代军人价值观。经县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国防教育征文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 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遵义市委办公室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遵义军分区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把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引向深入,进一步推动全县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化普及。

(一)主题: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共筑祖国钢铁长城。

(二)对象: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学校师生、部队官兵。

(三)时间:5月10日----7月30日

(四)内容:题材不限,标题自拟,主题突出,字数1500字左右。

(五)奖项设置:

1、比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4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3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20名,奖金各100元。同时对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获一、二等奖文章向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大赛组推荐评奖。

2、评选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选,评选结果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乡镇(区)、县直有关部门。

(六)交稿时间:__年7月30日前。

(七)参评稿件任务分配:每个乡(镇、区)推荐报送5篇,每个县属学校和乡镇学校推荐报送10篇,县直有关工作部门、驻军部队篇数不限。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干部职工、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国防教育征文竞赛活动,是把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引向深入的有效措施,是增强领导干部国防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国防素养、强化当代军人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各校区、驻军部队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不折不扣的把征文竞赛活动抓紧、抓实。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严格征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拟定实施方案,合理做好时间安排,切实搞好本地、本部门、本学校、本驻军部队的评比推荐工作。要采取层层筛选的办法,评选出质量较高的推荐报送文稿。评比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禁优亲厚友,闭门造车,敷衍塞责。要好中选优,确保参评文稿质量。

国防教育征文第2篇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即将开始。征兵是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生机和活力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我市各级教育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高度,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的高度,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高度重视征兵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各有关部门“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每年的征兵工作。2009年冬季征兵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为把好征兵工作文化素质质量关,借此机会,我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提三点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动员

今冬的征兵工作启动早,要求高,任务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领会全省全市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认真学习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按照省、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展《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兵役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动员工作要深入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宣传到每一位适龄青年。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服兵役是每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增强其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兵役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鼓励他们积极报名应征,树立在校大学生投身国防建设是光荣而又神圣的职责的思想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报国之志。动员年满18、19岁的青年,包括在学校补习的已取得高中毕业文凭的青年,以及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在校大学生踊跃报名。

二、强化责任意识,严把文化素质质量关

今年征兵工作,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新兵的文化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各级也将新兵的文化质量作为检验征兵成效的重点。征集对象主体调整为各级各类院校,包括普通本科、高职高专、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2009年应届毕业生。为从源头上提高新兵文化素质,为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为征集高素质的部队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杜绝文化素质不达标、弄虚作假、持假文凭、假学历的人混入部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配合兵役机关认真落实在县(区)范围内,合格的大专毕业生以上青年未全部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高中文化青年入伍;合格的农业户口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未全部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初中生和往届生入伍的规定,谁违反规定追究谁的责任。要抽调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身体健康、有责任心、有良好协作精神的工作人员配合当地征兵办公室的工作,确保征集新兵的文化质量关。《**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真伪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相关部门负责鉴定,各大专院校的毕业证书由市教育局人事、招生等部门负责鉴定,并作出解释。

三、继续完善国防教育体系,为部队储备更多的优质兵源

国防教育征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056-02

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教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有了国防教育意识,才能投身国防、携笔从戎,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在开展国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事国防教育的老师既是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授者,也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意识的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国防师资队伍是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关键。正确认识高等学校国防师资队伍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其成长规律,加强对高校国防师资力量的培养,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责任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国内外现状

1、国外现状综述。

最初国外很多国家以前实行的是征兵制(Conscription),也就是不管个人意愿,抽到后就得起。废除征兵制后,一些国家开始建立全志愿兵武装部队(all-volunteerarmedforces),就是说达到一定年龄的男性公民必须登记,做好应征入伍的准备。但是,只用于“以防万一”。废除征兵制后,各国为征兵都拿出了很多的其他的办法。

1)入伍福利待遇:如能做到宪兵警司每年的净收入查过5万美元,而且还可以享受免费的全套医疗保险,这些保险还惠及到军人家庭成员和直系情绪。然而一个普通的地方巡逻警,虽然年薪也有4万美元以上,但是享受不到军人的各种补贴,另外还需要自己再支付1万美元以上的保险,实际的净收入也只有3万左右。

2)入伍奖金:现役为4万美元,陆军预备队为2万美元。

3)教育补贴和各种奖学金:基本上读公立大学,不用自己付学费。在当兵期间,在部队或者军校学技术、学外语,全部免费。若大学毕业后入伍,军队补贴已付的学费。

此外,还有其他的好处。例如,带薪休假,可带随军家属,可带宠物及全套家具等,并全部有军队免费提供接送服务。如果是技术人才,军队美元还提供了技术补助,一般为1千美元每月。

而且对于军人而言,在地方上也有很多的特别优惠政策。如购房优惠;工作额外加分;商品折扣等。甚至很多夜店对于军人提供免费入场服务。美军专门雇用了一家克萨斯州的公关公司,作用就是游说拉美族裔青年参军,一家加州洛杉矶公关公司来劝说黑人青年入伍活计。美军更是经常邀请一些文体名人来为自己作宣传,他们的任务是吸引更多的人员来关注他们,并留下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很快美军就有专门负责人和他们取得联系,讨论应征入伍的事情。

当然他们也会研究青少年喜好,鼓动他们加入美军的热情。例如:他们曾经投资开发了一款名为《美国军队》的作战模拟游戏,并纽约组织了很多场锦标赛,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目光,很多青少年在玩完游戏后就马签字同意应征入伍了。而且不久后这款游戏就被从街机移植到家用游戏机上,真正做到了把征兵宣传打入了千家万户。虽然国外为征兵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工作,但是情况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征兵工作任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研究较少,有一些也只是对大学生入伍工作做出的单一的研究,或者只是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如重庆交通大学王发明在《对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研究了在校大学生應征入伍工作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在校大学生参军积极性不高;二是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偏低;三是在校大学生入伍名额分配较少。同时也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一些大学生国防观念淡化;二是政策缺乏吸引力;三是宣传动员重视不够;四是征集标准缺乏针对性。这些只是对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一部份工作做了研究,而针对大学生退伍复学后遇到的难题并没有提及。邢邦明通过对天津市退伍大学生安置情况的调查,在《退伍大学生安置不该出现的难题》中,提出了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军属的优抚待遇不能很好落实、伤残军人的医疗费用不知由谁来承担、应有的待遇政策不明确等问题,但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杨永海的《立法征集地方大学毕业生服兵役之探讨》,研究的是地方大学生毕业后进部队工作的问题。综上所述,对在校大学生携笔从戎的全面研究,对大学生在应征入伍过程中的思想状况的分析、军营里的成长情况等研究的不多,特别是把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的应征入伍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比较少。

二、国防教育的内涵及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防的思想基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精神力量。国防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机遇,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特点规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建设强大的国防,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精神力量作为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我国国防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我国国防教育是全民性大教育,具有涉及方面多,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特点,并具有长期性、特殊性和阶段性。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能有效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国防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能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良好的意志和作风。在大学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自觉性、忍耐性和自控力,调整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和身体脆弱,能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

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通过集中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和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在品德教育和体质教育上得到提高。

三、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国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尽管许多高校都在落实《兵役法》关于对学生实行普遍的国防军事教育的规定,设立专门的武装部和军事教研室进行国防教育训练。但也有不少学校,将军事教员编入保卫处,有的编入体育教研中心,有的编入学生处,甚至还有外请军事教员授课。一些高校对国防教育机构定位不准、编制不清、体制不畅,必然导致在国防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上的弱化。

二是师资队伍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从事国防教育的师资来源十分困难,文化程度相差较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很小,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普遍老化,多数学校从事国防教育的老师职称普遍偏低。

三是师资队伍不稳定。除了一些军队转业的军事、政工干部以及在其他专业上没有发展的教师从事国防教育之外,年轻教师对于从事国防教育缺乏兴趣,即使从事也只是权宜之计。

四是知识结构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需要。各高等学校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普遍遇到信息不畅、资料匮乏、教学设备和器材短缺等问题。

五是教学任务完成的不够好。由于存在上述几个问题,国防教育开展的质量和效果都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三、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整个社会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国防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有不少单位和领导对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地方和单位重物质条件建设,轻师资队伍建设,如建了国防教育基地、国防主题公园,但对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很少,甚至没有列入议事日程。物质条件的建设是有形的,能够在短期内见效果,但师资队伍建设是无形的,而且需要长期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使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缺乏法律和政策、制度保障。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方法和手段,把一批学历较高、知识结构很新,且愿意投身国防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吸纳,并进行跟踪培养,在使用中成长,在管理中规范。

三是经费投入不够,没有编列专项经费。高校国防教育投入远远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经费保障是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师资队伍的职前培养,还是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都离不开必要的经费支持,否则师资队伍很难得到质的提升。

四是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够好,存在教學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国防教育任务制定不明确,教学实施情况没有形成量化的评估考核标准,在专业学习与国防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上探索不够、创新不够。

五是整个社会对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师资队伍建设宣传力度明显不够。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宣传国防、重视国防的浓厚氛围,许多学校对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社会和学校没有形成加强国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师资建设的良好环境和强大合力。

四、对策建议

当前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的重要学科地位和作用,在制度上跟进完善,经费上加强保障,舆论上积极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各高校加强国防师资队全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做好国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总量与比例、层次与结构、质量与梯次上进行全面统筹,科学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全盘考虑,分步推进。

一是合理定编。根据本单位的客观实际和相关规定,成立单独的军事训练机构,按比例要求配备军事教员,以满足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拓展职能,将国防教育工作统一归口管理,不断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二是严把关口。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应以军事教员为主,配备必要的行政人员。在整体要求上,要熟悉军事教育训练工作,有执教资格或能力。重不历,但不唯学历,注重从军事院校转业人员中录用教员、从军队转来干部中录用教员,注重发现、发挥他们的长处,注重使用他们的现实能力,提高国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实战能力。

三是加强培训。一方面鼓励在职或脱职攻读学位,提高学历,获取教师资格。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实施短期培训,提高师资力量现实执教能力。要利用授课间隙,选派优秀的后备人才走进军营、走进军事院校学习深造,也可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校授课,帮助提高执教能力。

在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上,要坚持严厉的制度来激励,健全的制度来约束;靠有益的活动来牵引,管用的科技来推动,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全面激活教师队伍,向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作风严谨、充满朝气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前进!

参考文献 

[1]余殿情.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王绍文 丁照权.浅谈高校应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2005 

[3]张中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文教资料,2008.(5) 

[4]闫忠林 初阔林 郝建英.浅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湘潮.2009,(7) 

国防教育征文第4篇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建合力

多年来,团区委一贯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注重调研。团区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共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按照工作安排,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通过形式活泼、富有实效的活动,进一步打牢双拥工作基础。同时,团区委注重开展共建结对子工作,明确共建双方的权利、义务,落实共建区域,带领全区团员青年认真落实共建工作。

二、开展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国防意识

“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团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打牢学校国防教育这一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使青少年学生通过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团区委通过区教育局团工委,与全区各中小学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掌握一定的军事技术技能,增强对军队的理解、崇敬之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军事博物馆和驻京国防科研单位参观,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引导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我区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力度,做好征兵宣传教育工作

同志深刻指出:“做好征兵工作,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征兵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加强军民关系,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于激发广大青年投身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征兵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青年,共青团作为团结教育青年的群众组织,义不容辞地要在征兵工作中担负起重要责任。

多年来,我区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保卫祖国已形成传统,但也有少数青年的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兵役的观念比较淡薄,对应征入伍持不积极态度。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工作,20__年10月,团区委向全区各级团组织下发了《关于积极宣传和动员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从国家、民族、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以对党、青年高度负责的精神,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把征兵工作搞好。《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掌握征兵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切实跟上对新兵质量要求更高的新形势,把征兵工作的着眼点放到保证新兵质量上来,努力推荐优秀的青年让军队挑选,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区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广泛深入地向适龄青年宣传“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思想,重点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征兵工作条例》、《北京市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了青年依法应征的积极性,同时,我们注重把宣传学习同志关于国防建设的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作为征兵宣传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从而使广大适龄青年增强国防观念和法制观念,正确理解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关系,正确认识国防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懂得保卫祖国是全体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应尽义务,自觉地把《兵役法》变为服兵役的实际行动。在搞好普遍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针对少数青年怕当兵减少收入、怕影响家庭致富、怕部队生活艰苦等思想实际,采取家访、谈心、座谈、对话等多种形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青年积极应征、报效祖国。各级团组织鼓励符合应征条件的团干部和共青团员,要以率先应征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带动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奉献青春和力量。

四、丰富活动形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国防教育征文第5篇

[关键词]“六色”教育;载体;思想政治

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时,如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就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使教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在大学生中开展“六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一,开展“六色”教育是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重视,付诸实行,将“六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开展“六色”教育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其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而“六色”教育则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大部分。其三,开展“六色”教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其四,开展“六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而“六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六色”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途。

一、“红色”激励教育:是以“红色”为象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的重要依据。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薪火相传并不断光大。

“红色”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它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支柱,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等。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激励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宽载体,将“红色”激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创大学生“红色”激励教育的新局面。可在校园中开展红色系列活动,如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述革命老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直观形象的“红色”激励教育。

二、“绿色”和谐教育:是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推进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完美与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绿色”和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绿色”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教育,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就是指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青少年进行人际关系的教育和指导,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修养、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使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双向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大学生中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形成共识,强化组织管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德育教育与“绿色”和谐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二是强化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善于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多角度、系统地渗透素质教育。三是拓宽渠道,开展课内外“绿色”和谐教育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听取各类社会、心理与人文讲座,广泛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等。

三、“蓝色”创新教育:是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蓝色”创新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

“蓝色”创新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学生自觉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从而有力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开展“蓝色”创新教育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一是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强化科技意识,努力做到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使之成为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在校园开辟科普园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介绍科技动态,并就科技历史、科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科技前沿等专题开设科技讲座,增强大学生关注科技的意识,这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是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培育,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大学生投身创造的行动,参与课题研究。对在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进一步深造或更好就业的机会等。

四、“白色”反腐教育:是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

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别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白色”反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要清清白自做人、做事、做学问。

“白色”反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反腐倡廉教育,包括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是要以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有利契机,把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白色”反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引导他们正确做人。二是在廉洁教育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举办一些论文竞赛、讲座、网上论坛、研讨会、廉政戏剧比赛等,播放一些廉政影片,举办廉洁专题图片展,充分利用好课堂、图书馆两种资源,使学生加深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三是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廉洁的氛围,教师树典范,党员作榜样,用良好的班风、教风、校风约束人,做到人人清正廉洁,个个一清二白。

五、“橙色”法制教育:是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反对黄赌毒的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橙色”法制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橙色”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法制教育,即通过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从而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并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对大学生进行“橙色”法制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并积极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或集镇开展法律咨询等,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六、“黑色”预警教育:是以“黑色”为象征、预防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关于艾滋病传播与预防的基本知识,自觉防艾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部署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各级各类大、中学校全面、深入地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公布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还很低,我国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仍显不够。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黑色”预警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尊,规范个人行为,实行安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知识保护自身的健康。

国防教育征文第6篇

[关键词]“六色”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

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时,如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就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使教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在大学生中开展“六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一,开展“六色”教育是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重视,付诸实行,将“六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开展“六色”教育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其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而“六色”教育则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大部分。其三,开展“六色”教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其四,开展“六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而“六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六色”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途。

一、“红色”激励教育:是以“红色”为象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的重要依据。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薪火相传并不断光大。

“红色”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它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支柱,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等。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激励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宽载体,将“红色”激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创大学生“红色”激励教育的新局面。可在校园中开展红色系列活动,如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述革命老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直观形象的“红色”激励教育。

二、“绿色”和谐教育:是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推进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完美与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绿色”和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绿色”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教育,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就是指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青少年进行人际关系的教育和指导,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修养、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使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双向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大学生中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形成共识,强化组织管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德育教育与“绿色”和谐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二是强化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善于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多角度、系统地渗透素质教育。三是拓宽渠道,开展课内外“绿色”和谐教育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听取各类社会、心理与人文讲座,广泛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等。

三、“蓝色”创新教育:是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蓝色”创新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

“蓝色”创新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学生自觉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从而有力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开展“蓝色”创新教育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一是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强化科技意识,努力做到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使之成为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在校园开辟科普园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介绍科技动态,并就科技历史、科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科技前沿等专题开设科技讲座,增强大学生关注科技的意识,这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是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培育,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大学生投身创造的行动,参与课题研究。对在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进一步深造或更好就业的机会等。

四、“白色”反腐教育:是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

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特别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白色”反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要清清白自做人、做事、做学问。

“白色”反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反腐倡廉教育,包括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是要以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有利契机,把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白色”反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引导他们正确做人。二是在廉洁教育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举办一些论文竞赛、讲座、网上论坛、研讨会、廉政戏剧比赛等,播放一些廉政影片,举办廉洁专题图片展,充分利用好课堂、图书馆两种资源,使学生加深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三是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廉洁的氛围,教师树典范,党员作榜样,用良好的班风、教风、校风约束人,做到人人清正廉洁,个个一清二白。

五、“橙色”法制教育:是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反对黄赌毒的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橙色”法制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橙色”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法制教育,即通过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从而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并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对大学生进行“橙色”法制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并积极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或集镇开展法律咨询等,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六、“黑色”预警教育:是以“黑色”为象征、预防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关于艾滋病传播与预防的基本知识,自觉防艾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部署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各级各类大、中学校全面、深入地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公布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还很低,我国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仍显不够。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黑色”预警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尊,规范个人行为,实行安全性行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知识保护自身的健康。

国防教育征文第7篇

关键词 高校大学 征兵 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1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in adapt to construct information-based troops and win information-based war, our nation have drawn up and carried on policies of encourag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join the army.In the process of pushing forward these policies, we have also discovered some poor aspects tha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enlisting soldiers; policy system

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赢得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枪”。①军人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未来战争中致胜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兵员主要以没考上大学的初、高中青年为主,这就造成了我国军队兵员文化素质和水平较低的状况,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征召高学历、高水平兵员参军入伍,提高兵员素质,是我们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征兵政策的实施,大量高校大学生走进军营,充实到军队建设的各个岗位。大学生参军入伍有效地改善了部队官兵的知识结构,解决了我国兵员素质较低的状况,对于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军队信息化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校大学征兵政策落实和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不断改进的方面。

1 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高校大学生征兵相关政策体系的设计和制定无疑十分重要。其设计和制定水平的高低、相关内容是否全面、细致,是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对于能否有效、高标准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国家层面的政策看,涵盖了征兵标准、基本程序、思想教育、培养使用、保障措施等环节,在宏观指导和具体操作环节都进行了原则性的、规范性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征兵对象的专业、学历层次、学业成绩和在部队如何使用缺乏具体标准和规定,致使专业不对口、学习成绩一般以及大量非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参军入伍到部队,许多大学生士兵并没有分配到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也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使自己在高校所学没有用武之地,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与制定和实施高校大学生征兵政策的初衷有较大落差;二是对地方制定本地区高校大学生征兵政策方面的监管和统筹缺失缺位。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征兵措施和有关规定有所不同,导致地区性差异,不利于统筹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项政策的权威性。例如高校大学生征兵的优惠政策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各项经济补助、资助比较丰厚,比如深圳大学,2016年大学生当兵两年可享受政府优抚金、职业补助金8.8万元,深大四年学费代偿或免交2.2万元,退伍复读可享受研究生标准的生活津贴每年6000元,如读3年就是1.8万元,还有其他津贴和奖学金等。而有些地区则没有。关于优抚金如何发放、额规定各地政策也不一样,有的省规定高校大学生士兵的优抚金由学校所在地政府发放。而有的省则规定优抚金由学生原籍政府发放。三是退伍时间与大学生复学时间衔接不紧密。非应届毕业大学生参军入伍的退伍后还要返校^续完成学业。学好专业知识、顺利毕业是高校大学生士兵的核心利益。目前,我国现阶段军人退伍时间为每年冬季11月底,而入伍时间为每年的8、9月份,两者恰好错位半年,给大学生士兵返校复学带来不便。

2 培养使用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

当前我军正处于改革调整的关键时期,其核心目的和宗旨就是要实现军队的现代化、信息化,提高部队战斗力,打赢未来战争。现代军队高度技术合成、高度数字化水平、高度信息化程度、高度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指战员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背景。从当前情况看,高校大学生征兵只追求高学历,甚至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学习即参军入伍,对高校大学生士兵的使用、培养、管理缺乏相应细则。导致应征入伍的高校大学生只是呈现出学历高、专业多的表象,而实际上在操作层面没有达到按需设岗,按岗征兵,学用一致。一个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入伍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与普通士兵没有太大差别,从入伍基础训练,再经过技术培训后充实战斗岗位,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大学生士兵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同样会耗时长,投入成本大。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士兵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从岗位分配、评先评优、推优入党、考学提干都不同程度的向大学生士兵倾斜,容易使非大学生士兵产生失落情绪,甚至对大学生士兵产生不友好、敌对情绪,影响部队健康、团结、友爱、纯洁的内部关系,不利于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另外,部队对高校大学生士兵的管理体制不够成熟和健全,对高校大学生士兵大量参军入伍带来的部队内部关系影响缺少对策。大量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进入军队是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新的现象,既要看到大学生士兵所具有的良好文化素质给军队带来的积极因素,也要看到对高校大学生士兵的管理教育必然是对军队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士兵年龄大、经历相对丰富、视野较为开阔、思想活跃、心理隐蔽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成型,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势必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增强针对性、有效性。目前,一些基层带兵干部延用惯性思维管理大学生士兵,甚至使用早已过时的“土方法”,应该看到这些“土方法”、老经验、旧套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许能发挥作用,起到良好效果,但是对于大学生士兵这个群体和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合时宜,管理效能低下,不能有效激发和提高大学生士兵的积极性。

3 国防教育的法规制度有所缺失

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传和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征兵政策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对大学生参军入伍认识不到位,片面以完成征兵任务为目标,并没有把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当成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爱军尚武风气的契机,缺乏了解和学习征兵政策的动力和热情,在开展相关宣传和教育时重视程度不够,形成了征兵宣传教育八月来了九月走的局面,没有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应有的功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校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热爱祖国、崇尚英雄、爱军习武精神的主阵地、主战场。然而国家征兵政策与高校国防教育的衔接、规范、指导不够,往往形成高校国防教育和征兵政策“两张皮”的现象。在高校中,特别是非军警类、非军工类高校普遍认为国防教育可有可无,与人才培养没有必然联系,开展入学军训走过场,开展军事教学走形式,开展技能训练不认真,没有投入应有的人力和物力,国防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历史知识淡化,课堂上对于国防历史知识的授课和讲解不够,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高校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国防历史观;二是军事理论和军事知识灌输少。高校大学生对国防和军事知识了解少,仅限于从网上和影视作品中得到的一知半解,小初高阶段,课堂教学中军事常识几近空白,高校阶段又不能进行有效补充和加强,那么大学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国防观念,难以形成爱军习武的良好风气;三是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弘扬缺失。高校外来文化气息充斥校园,相应地爱国主义精神有所淡化,当兵卫国、保家卫国情怀培育的土壤和氛围不浓,崇尚英雄、建功立业的话题在高校鲜有耳闻。四是高校军事训练少。入学阶段的军训结束后,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再接受军事方面的专门训练。而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既是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应具备基本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的国防观念。五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不够齐全配套。从事国防教育教学要求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例如行军地图、沙盘、射击场、400米障碍场等。这些设备设施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开展防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国家及各高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加强了国防教育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保障经费不足;投入跟不上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教学器材、设施、场地不足;难以保证正常的训练及教学任务完成,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软硬件不配套;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不先进、不前沿,教学容量小,科技含量不高等。

注释

① 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领导干部国防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出版社,2002:221.

参考文献

[1] 徐敏.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学位论文,2007.

[2] 徐益.全日制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创新思路与管理模式探讨――以上海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硕学位论文,2010.

国防教育征文第8篇

2008年里,我乡注重国防教育工作,始终把国防教育放在重要地位,适时开展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国防意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建立组织。乡党委成立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郭福海(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伊宏伟(武装部长)王兴毅(宣委)成员:孙文礼(党秘)郑国龙(纪委)王占福(组委)田龙(团委书记)杨杰(妇女主任)刘德明(民政)李泽海(司法)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王兴毅。各村也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并将组织表张贴上墙,确保国防教育活动按照上级安排有序进行。

二是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负责全乡日常工作,各村民兵连长负责本村日常工作。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定期例会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检查指导指度、文件登记制度。组织了以专武干部、宣委、转业退伍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九年一贯制学校师生为主体的国防教育骨干力量,适时开展活动,使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依法实施,按章办事,有序开展。

三是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乡党委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开展1次专题学习;每次乡机关例会、乡村干部大会和农民大课堂活动都有国防教育内容;清明节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主,开展了祭扫烈士墓活动;4月28日,利用板报、条幅宣传《国防教育法》颁布7周年;“八一”建军节举办了转业退伍军人座谈会;9月20日国防教育日,乡安排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宣传《国防教育法》和国防知识;在征兵工作中,乡党委召开乡村干部专题会议,落实工作方案,部署征兵任务,把征兵工作纳入乡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中,并用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方法进行宣传;10月31日,在全乡举办的近海文化“四个一”传播系列活动的文艺演出中,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度宣传;在全乡开展双拥工作和评选双拥典型活动,以此带动全乡国防教育活动的深入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工作,使我乡广大农民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建设和发展规划,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与武装、民政、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国防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多种形式,创新载体,不遗余力地搞好国防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征文第9篇

刚才,国丹同志传达了全市征兵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今冬征兵工作的有关问题;学平同志总结了去冬征兵工作,提出了搞好今冬征兵工作的意见;县委宣传部、公安局、卫生局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做好征兵中的有关业务工作作了发言。他们的意见很明确,措施也很具体,希望大家回去后要立即行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征兵是向部队输送兵员的源头。抓好征兵工作,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对于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天下并不太平,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特别是美国极力推行霸权主义,视我为“潜在对手”,不断以台湾等问题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和遏制的图谋始终没有放弃。台湾当局在美国的支持、怂恿下,顽固坚持“****”立场,分裂活动逐步升级,实质性“****”步伐明显加快,台海形势日趋严峻。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伺机进行破坏活动,给国家安全稳定带来诸多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障,已刻不容缓。我们抓好征兵工作,就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打基础。各级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清搞好征兵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努力抓紧抓好。

二、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抓好征兵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征兵工作的良好氛围,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搞好以《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和《征兵工作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强化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兵役意识,征集高素质兵员的有效手段。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宣传、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征兵宣传教育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国防教育机构和国防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征兵政策法规,及时解答适龄青年关注的问题。要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突出教育重点,把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与不同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把广泛宣传动员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把征兵宣传教育与协助部队做好新兵思想稳定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适龄青年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自觉履行兵役义务,在全社会形成“国防义务,人人有责”和“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政策规定,切实提高兵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