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发言稿的写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1 21:43:56

发言稿的写作

发言稿的写作第1篇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 “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 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 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 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发言稿的写作第2篇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 “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 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 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 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发言稿的写作第3篇

所谓演讲写作语言,是指既适于演讲稿书面的写作,又适于演讲时口头表达的语言。它是为演讲稿这个特别的文体和口头传播这种方式的规定和制约而形成的一种语言。演讲写作语言是演讲稿写作的工具,所以学习演讲稿写作必须了解和掌握演讲写作语言的特点和运用。

一、演讲写作语言的特点

1.演讲写作语言是以叙述语体为基调,综合运用了其他各种语言体裁。写作时,文体一定其语言趋向也就定了,因为一定的文体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语体进行写作,而语体的形成反过来推动文体的成熟和发展。二者紧密联系、互相对应。演讲写作语言的特点就在于不论描写、抒情还是议论、说明,都染上叙述的色彩表现出来。如鲁迅的《读书杂谈》:从总体框架上看是篇论文,它有论点、论据、论证及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从所用的语言体裁上看,它既有说明、议论又有记叙、描写等手法的运用,但这些通通被纳入了叙述的格调之中,故不难看出,它不是一般的论文,而是以议论为主的演讲词。

2.演讲写作语言有“声音感”和“动作感”。声音感即当看作为演讲稿的文字符号时,仿佛感到它在耳边发出声音。遣词用字是造成有声感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来自演讲写作语言特殊性,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演讲稿是为了说而写的,而写是说的记录。凡说、讲必然有声音高低、抑扬顿挫,把“说”记录下来,就是把口头语言声音感记录下来,那声音感必然体现在书面语言里,给人以有声感。

动作感,一是演讲写作语言本身就包括动作,当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时候,随着声音的出现自然会有一定的动作与声音联在一起表示某种意向。二是当人们看着书面语言的时候,随着声音的出现,脑海里会浮现出与演讲者同步的神态动作。所以说演讲语言的声音和动作是有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

3.演讲写作语言是文学化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也是演讲写作语言的基础,但其口语化不是一般的口语,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即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首先去掉它的易逝性。进而可以反复推敲、加工提炼,去掉那些罗嗦、不准确、不通顺的部分,使之成为简洁、准确、鲜明、生动的联系紧密、内涵丰富的适于口头表达的语言,即文学化的口语。

二、演讲写作语言的运用

运用演讲写作语言,首先与一般写作语言的运用是相同的;其次它是用于演讲稿写作的,所以它受演讲稿特点的制约。

1.演讲写作语言的“双向”选定。双向指演讲写作语言运动的方向:围绕演讲稿的主旨纵向发展和围绕演讲的目的横向联系。

写作语言运动的纵向发展是所有文章都不例外的,因为文章(包括演讲稿)都有主题或主旨,写作中的语言运用都必须围绕主题、主旨。但一方面初稿、二稿中的语言未必真正围绕、表现和突出主题;另一方面,草稿既然是笔者围绕主题所为,那被选用的语言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体系,或明或暗,似隐似现地体现着主题。再从这个主题出发,在已经形成的语言环境体系里调动语言,使语言产生运动,使每个字、词、句紧密围绕主题,随着主题的逐渐明晰,语言则向纵深发展。

写作语言运动的横向联系,即与演讲的时间、空间环境的联系(为其他文章写作语言所少见),其中主要是与听众的思想、心理和情绪沟通。为此而选定的语言虽与主题较远,而从演讲目的出发,都是不可少的。这部分语言有浅、深两个层次。浅层次的一听就觉得出来,如“同学们”、“主席先生”、“同志们,主席没有告诉我能占用多少时间”等等。深层次的就不明显了,如《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开始的一段话(略)。可见,浅层次的与主题无关,与目的有关;而深层次的不仅从目的出发,而且与主旨也相关联。

发言稿的写作第4篇

摘 要: 对于新闻媒介而言,电视新闻属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起之秀,以其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等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文稿写作也成了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基于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进行相应分析,包括注重文稿和画面的有机结合、用新闻性语言代替工作语言、突出广电语言的口语化特点等,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分析

当前,电视新闻以其突出的视听优势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文稿及其写作特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为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的喉舌功能、传播功能以及教育功能,有必要基于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展开全面而深入地探讨。

1.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

1.1注重文稿和画面的有机结合

电视新闻文稿一方面能够丰富画面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在电视画面的基础上来充分调动人们的联想功能。在电视新闻中,画面仅能实现视觉上的“传情”效果,而无法满足新闻价值要素中的“达意”需求[1]。对于新闻价值要素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解说予以有效实现。当文稿成为电视新闻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时,其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和画面有机结合之后,不仅有助于信息的传递,而且有助于思想的表达,同时还有助于情感的反映。在电视新闻画面中,当某些方面无法或者难以直观显现时,借助文稿便能够将那些抽象信息具体化便于观众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同样一副画面,不同的观众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该情况下便需要文稿积极发挥自身的补充说明作用。

所以,在撰写电视新闻文稿时,应深入发掘语言文字的功用,和画面有机结合,将画面难以或者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文字予以展现,从而便于观众理解。

1.2用新闻性语言代替工作语言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应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向观众表述清楚事件的始末,这给文稿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电视新闻文稿应满足文章写作的普遍要求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和领导发言及工作报告等有所差别。在撰写电视新闻文稿时,应积极思考如何立足于某个新闻事件或者人物去表现并深化所要表达的主题,借助文字进行相应的描述以及评述,从而引起观众注意,让观众在欣赏电视画面的过程中,能够对其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2]。

新闻写作、公文写作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写作面向广大观众,而公文写作局限于特定人群。2)新闻写作在传播过程中将会受到媒介限制,主要通过报刊、电视以及网络等,而公文仅通过行政系统进行传播。3)新闻写作需要立足于事实,讲究具体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而公文写作的格式相对固定,强调概括性以及条理性[3]。部分电视记者分不清新闻写作和公文写作,导致写出来的电视新闻文稿好像领导发言一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撰写电视新闻文稿时,有必要把握其写作特点,用新闻性语言代替工作语言。

1.3突出广电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最显著的一点便是口语 化。所谓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指的是,不仅要通俗易懂,同时还应贴近生活,如此一来,能够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形象具体,更加容易理解,尽可能地提高其传播效果。所以,在撰写电视新闻文稿的过程中,应将那些专业词汇、书面词汇以及文言词汇转化成口语词汇,让人一听就懂。

高水平的电视新闻文稿往往能够让播音员读起来毫无滞涩、朗朗上口。若想让人们更愿意且了解到更多的真实新闻信息,电视记者应不断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将那些较为抽象的信息,经由某种方式转化,使其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传播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新闻记者片面认为电视新闻主要通过图像来展现,因而不重视对自身文字功底的夯实,甚至存在错别字频出、语法错误、逻辑矛盾、毫无文采等问题。上述想法和行为是不可取的[4]。总而言之,在撰写电视新闻文稿时,应突出广电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同时规避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电视新闻的播出。

2.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结构和框架模式

电视属于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介,旨在发挥电视新闻的耳目喉舌、桥梁纽带的受众窗口作用,所以,应提倡“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不仅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易于传播,同时还应做到一定的口语化和个性化。为实现上述效果,则需要在写作结构和框架模式上应避免半文半白、晦涩难懂的“八股调”[5]。假若电视新闻语言无法做到通俗易懂,那么将会脱离观众,难以得到观众的有效回应,从而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宣传效果。画面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能够深刻展现某个电视新闻报道的主题要旨,从而深化主题,传达某种正面能量,最终提高电视新闻的综合功能。对于电视新闻的综合功能而言,其理想表现需要借助“采、摄、写、编、制、评、播”等多个环节的通力配合,相互补充,所以,要求电视新闻语言文字能够有机融入和贯穿上述环节的前后始终,另外,还应针对不同环节提出相适应的要求。上述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均会给电视新闻的综合功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研导的趋势

目前,新闻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环境和背景下,电视新闻若想继续保持和扩大自身优势,则应该更加重视声音和画面在新闻传播中所具有的综合效能。对于声音的改善而言,其实质是对电视新闻文稿进行改善,充分发掘文字的潜力,使其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出 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展现电视新闻所具有的声画兼具的特有优势。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这正得益于它的视听结合优势。电视新闻主要包括两大类语言,一类是视觉语言,另一类是听觉语言,只有保证二者有机融合、协调统一,才能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电视新闻所具有的最大综合传播效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给电视新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电视新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改革措施,在引用先进的拍摄制作技术、包装传播技术以及设备设施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电视记者的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能力,同时全面且深入地贯彻和落实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和业内要求,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方兴未艾,作为电视记者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并予以持续的创新探索,从而为电视新闻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结束语

在当前的新闻传媒中,电视新闻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自身作用的发挥,需要依靠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而声音则取决于文稿写作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应重视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重点论述了电视新闻文稿应具备的三大写作特色,即注重文稿和画面的有机结合、用新闻性语言代替工作语言、突出广电语言的口语化特点。相信通过对上述三大写作特色的准确把握,能够对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提升带来一定的益处。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秦振宇. 浅谈电视新闻文稿的策划[J]. 新闻传播,2012,11:151.

[2] 唐德君,刘会亮.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探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24-26.

[3] 施大雁. 电视记者应强化新闻文稿写作意识[J]. 采写编,2013,06:31-32.

发言稿的写作第5篇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发言稿的写作第6篇

一、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文稿起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认识客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公文,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工具,也是运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指挥公务活动的工具。由此可见,公文起草者的理论政策修养的高低,必然影响到其思想深度、、思考质量以及对复杂事务进行分析判断的准确程度。所以,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规的准确掌握,是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公文起草者要坚持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另一方面,机关工作本质上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其依据一是有关的方针、政策、指示,二是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秘书写作,不是简单地记录、重复领导的意图,而是要通过秘书的思维加工,吃透上级精神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把两者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机关制文的目的。

怎样才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稿来呢?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对于当前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指示,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其所依据的理论思想原则,明确其中的新思想、新内容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在拟写文稿时充分体现其精神并坚决贯彻执行。第二,对于具有长远和普遍意义的政策和指示,拟写文稿时要把一般的指导原则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非一味照抄,而是要善于把上级的政策、指示具体化为本单位的工作方案。第三,对于因本单位情况特殊或情况变化而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政策、规定,在拟写文稿时应在不违背政策精神的原则下,根据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拟制具体措施、办法,以达到政策精神所指向的目标。

二、相关知识素养

秘书撰写文稿,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有时还需要对某些问题寻根探源,找出原因所在。因此,秘书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以求写出切合实际情况、能解决实际问题、符合领导意图的合格文稿来。例如,撰写党政公文,必须非常熟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精通党史和行政学。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撰写公文就很难得心应手。拟稿内容涉及经济管理,就要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拟稿要体现领导意图,实现文稿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办法,要能够被收文对象接受,就要掌握有关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辅助知识。

首先,要具有所拟文稿所涉及事项的历史背景、来龙去脉等纵向知识。例如,某教育主管部门欲拟一份文件,要求各高级中学处理好高三年级“综合科目”的复习备考问题,明确要求不准设综合课程,以免加重考生的负担。拟这样一份文稿有两个行文思路:一是告诉受文者――不准!倘有不从者将予以处罚;另一个思路是――不要!并进而说明为什么不要。前一个思路主旨明确,文稿简洁,但受文者在思想上不易被说服,甚至会直指行文者,脱离实际。按后一个思路行文,则文稿必然要追述高考开考综合科目的历史背景,交待此前高考科目设置以及发展到开设综合科目考试的演变轨迹,接着说明综合科目的设计思想以及为什么不需要专门设置课程去应对这门考试。这样的文件发到基层更容易收到实效。但起草这样的文件,拟文者至少要对高考科目设置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深刻认识。

拟文者对文中涉及事项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方法和途径有三:一是靠实践;二是靠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三是靠在接受了拟稿任务后,集中精力探本求源。

其次,要具有与文稿主旨内容处在相同时段上,位于不同空间方位,某些相似性的横向知识。仍以前述草拟禁止设置综合课程应对高考的文稿为例,为了对高考设置综合科目的必要性和意义作出判断,有必要掌握当今兄弟省市的、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将其恰当地反映在文稿中,可以增强文稿的说服力。

再次,要具有文稿内容要求的相关业务知识。业务知识是文稿写作的依托,离开了业务知识,文稿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文稿写作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保证文稿内容切合实际情况,撰写者必须加强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一要熟悉工作单位的性质、职责以及业务联系工作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二要加强文稿内容所涉及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了解行业规范,熟悉行业术语;三要加强对各种新知识、新理论、新法规的学习,紧跟形势要求,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总之,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在文稿中不说外行话,才有助于写出切合实际需要的文稿。

三、运用语言素养

秘书写作所使用的语言,与一般写作所使用的语言既有相同的规律,如语言流畅、文字通顺等,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准确。它是秘书写作语言的生命,指词义、句意、篇章所表达的概念,事务情况要“钉是钉,铆是铆”,不能含混、模棱两可。如,说明某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就不准确,不如说“已完成了80%”更准确。

简洁。即语言应简要精炼,运用精当的语言表达完整的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长篇大论,言不及义,卖弄文才。秘书写作的语言简洁,不仅仅体现在篇幅的短小上,如果文字简洁了,但内容空洞抽象,简而不明,短而不洁,也达不到制文的目的。因此,秘书在写作文稿时,一定要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充实的内容。

庄重。秘书所写作的文稿是法定社会组织处理公务的工具,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因此要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如,口语中使用的“生日”、“上坟”、“不管三七二十一”等在文稿中应用“诞辰”、“扫墓”、“无所顾忌”来表达,以体现公文的庄重严肃性。

发言稿的写作第7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 G222.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对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研究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各种实践讨论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进行,而如何突出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特色,是有关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探索出更加吸引人的写作方式,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一、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说道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就要具体到每一条的电视新闻,不论用哪种方式写作,都必须要注意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导语

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往往是用简单明了而又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来概括新闻的本质内容,能够达到引起观众注意力的目的。而怎样把导语写好?写出特色?国内国外的新闻学专家和知名教授以及新闻工作者们总结和归纳了一些规律

(1)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导语要精练,最精彩、最重要、最直接的呈献给观众们,并且仅突出一两个新闻事实即可,不要嗦嗦的长篇大论,当简明扼要。

(3)精意求新。导语最大的忌讳就是老套的话语,这样很多观众会决定枯燥乏味没有新意,要力求新颖独特。例如:前段时间,很多市场把马肉充当驴肉来卖,当时央视新闻主持人就是以挂驴头买马肉这新颖的又不失观众熟悉的话语开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这挂驴头卖马肉就成功的让看新闻的老百姓记住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4)采用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导语不论怎样编写,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新闻文字稿的写作一定要生动形象。

2.主体

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讲完之后的承接部分,这部分是电视新闻文字稿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应该围绕主体提出问题并全面展开,这才是突出电视新闻稿特色的关键所在,采用有说服力的内容说明中心意思,要与导语密切衔接,并且不能偏离新闻中心。

3.背景

电视新闻的背景是对新闻事件的说明,例如环境说明和原因说明,背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占比例很大,揭示独特之处,点出不凡的事情,电视新闻背景材料不仅可以直接的带进,还可以穿插交叉的独特方式在通过简短的话语交代出来,形象的说是非常微妙。

4.结尾

结尾的写作不容忽视,文章有一个好的导语,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只有前后相呼应才能写好新闻文字稿,例如当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安徽电视台新闻《庄嫁医生刘本宽》,这篇新闻报道的是在农业的植保线上努力奋斗的女大学生刘宽本的种农先进事迹,她28岁的年纪。导语是这样描述的:……28个寒来暑往,那刚刚走出校门时的满头秀发已被无数次凄风冷雨染成缕缕银丝,朝气蓬勃的脸儿平添了几多岁月的沧桑。这个开头就是很多撰写导语的新闻文字稿编者需要学习的借鉴的。结余部分是:近年来,一些移局香港、美国等地的同窗好友和亲戚纷纷来信,劝她趁腿脚灵便到国外观光旅游。刘本宽谢绝了。绿油油的稻田,金黄黄的麦浪,28年植保生活,维系着她的不正是这绿色的希望和金黄的收获吗?这个新闻的结尾与导语相呼应,又点名了刘本宽高尚的思想境界,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双讯道的立体传播,文字解说和画面语言都很重要,平分秋色,互相呼应和补充,两者同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要想写好电视新闻文字稿,就要知道它的独特特点。

1.不完整性

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是画面、同期声和文字解说。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其中的文字解说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同样重要。文字稿是不完整的语言,它是为配合画面、同期声而准备的,使得3者共同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正是因为新闻稿的不完整性,才充分的体现出了美学特征,这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四个字“残缺的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即新闻稿需要不完整。

2.前后呼应性

新闻稿要与电视画面相呼应,要与电视上的图片相统一,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呼应,切记不可首尾不符,而且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电视画面都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辩证呼应关系。

3.抽象特征

报纸上的新闻和广播新闻对语言的要求都是要具体、形象、生动。而对新闻稿来说就不是这样,画面上的语言就已经相当丰富,而文字稿需要起到承接画面和语言的作用,需要做到与画面语言密切配合,功能上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代电视新闻的新风采。

三、怎样突出新闻文字稿的特色

(1)要给观众提供最鲜明、新鲜、特别和最直观的话语,让新闻文字稿变得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编辑的努力了,因为有好的题材才能有好的新闻稿,而且记者和编辑要尽量少用抽象的语言,要用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的与画面上的逻辑相对应的语言,用新闻事实说话,并多用写实性的语言文字。

(2)细节一定要说到位,不能含糊其词,要具体化,但是不能单调,要用具体的生动活泼的细节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印象,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3)篇幅一定要短小,因为仅仅只写一个方面的新闻突破口太小了,要多取材一些新颖的小新闻,增加新闻的丰富度,提升观众的兴趣,而且每个观众侧重关心的问题不同,编者自然要注重照顾到每个观众的口味。视频与音频的效果也是突出新闻文字稿特色的一个关键点,采用画面、图像、现场音响、字母图标、采访的视频转插来丰富语言来表达,最后加上一些为稿子特定的必要的修饰性语言,完成整条新闻。

四、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编写新闻文字稿的作者有很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否者很难写出让观众满意的新闻文字稿。所以,需要记者的配合,多采取新颖的题材,和真实的事迹来丰富新闻内容。独特的新闻文字稿会让观众更加重视新闻,能够增加收视率。在新闻文字稿怎样突出特色这一方面,还需要有关人士的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桂珍,王诗根.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J].滁州学院学报,2012,04:111-112.

发言稿的写作第8篇

讲话稿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一)从形式上分

一种是即兴式讲话稿。这种讲话稿,是指讲话人员事先没有准备,但受到别人讲话或会场情绪的影响,引发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感受,觉得有必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于是就临场进行准备,大体列出要讲的几个问题。

一种是要点式讲话稿。这种讲话稿,是指讲话人事先有所准备,明确列出主要观点、层次、关键性问题,但更为具体的内容,则靠临场发挥,现想现说。

一种是宣读式讲话稿。这种讲话稿,是指讲话人事先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讲话稿经过写作班子反复修改,多次讨论,已成定文。讲话人在会上原文读一读就行了。

(二)从用途上分

1.开幕词。开幕词是指在大型的会议上,领导同志代表组织向大会作带有提示性、指导性发言的讲话稿。其内容包括:宣布会议名称、出席会议的单位和人员;说明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会议的开法和要求;表示讲话人对会议的期望和祝愿。

2.闭幕词。闭幕词是指在较为大型的会议结束时,领导同志所做的最后讲话。所以,会议闭幕词也常写为“会议总结讲话”或“会议结束时的讲话”。闭幕词的内容包括:回顾会议的主要内容;表明对会议的估价;概略分析会议决定的主要问题;对贯彻会议精神提出意见。

3.祝词、欢迎词。是在比较隆重的会议上或欢迎来宾的集会上所做的讲话。它的内容通常包括:代表个人或组织对会议表示祝贺,对来宾表示欢迎;对会议或来访的意义进行充分估价;自己的感想和预祝会议、来访成功。如果是在庆功会上的祝词,还应当写上向英雄模范学习的内容。

4.会议发言稿。是指领导同志或出席会议人员为在会议的正式场合所作的发言而拟写的讲稿。一种是会议的主旨发言,即对会议中心议题的重点阐述;一种是会议的辅助发言,包括:对会议报告和其他领导同志发言的看法和对会议的评价;根据会议精神,侧重就几个问题或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对会议所起作用的信心;对贯彻会议精神的打算等。

此外,还有两种讲话稿:会议总结讲话稿和会议报告稿。这两种讲话稿可以按照“总结”的文体进行写作,这里不再多讲。

二、讲话稿的结构和写法

讲话稿的结构和写法

讲话稿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述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一)开头

讲话稿的开头如同文章的开头一样,是十分重要的。聪明的听众往往从开头几句中听出讲话者的身份、修养、才能、性格,内容的性质、分量。因此,开头要写得很得体,要体现出讲话者和听众之间的亲密关系,要符合讲话场合的需要,要用简要的言词交待出全部讲话的要领,使听众先有所了解并造成一种气氛,达到控制和掌握听众情绪,吸引其注意力的目的。

(二)主述

这是讲话稿的主要部分。讲话的内容较多,可以在这部分中分项来说,使层次分明清楚,便于听众领会掌握。一般地说,一次讲话最好集中地阐述一个中心论点,次要问题一带而过切忌巨细不分,面面俱到。

发言稿的写作第9篇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文字稿件;写作技巧

1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主要特征

新闻文字稿件是新闻节目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发展时期,经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在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信息传播方法等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新闻节目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增强。这其中就包括对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创新优化,编写文字稿件是为了将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搭配相应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保证新闻节目的真实性,让受众清晰地了解新闻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从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特征来看,编辑人员需要保证新闻文字语言的逻辑性、合理性、新鲜性、准确性,这对新闻文字稿件写作人员的写作素养与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新闻文字稿件需要从新闻信息传播角度和文学创作两个角度进行写作,通过文字语言表述,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文字稿件与传统文字创作之间的异同

新闻文学稿件与传统文字创作之间是存在实质性区别的,新闻文字稿件虽然也涉及对一些修辞手法的应用,通过细节的刻画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一些独特的新闻视角对新闻进行报道。但是,新闻稿件的写作不能夸大其词,必须要对所写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以此来为受众传递新闻事实的真相。新闻文字稿件属于通讯消息文学体裁,而传统文字创作大多都是散文、小说、报告等具有艺术性的文学体裁。新闻文字稿件在写作语言方面具有专业、客观、准确、真实等特点,而传统文字创作会采用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进行表述,内容创作的开放性更强。新闻稿件写作必须要保证内容真实性,不能有任何虚假的内容,这为新闻稿件写作设定了界限。但是,新闻文字写作与传统文字写作也有一定的相同点,就是写作人员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创作思维、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等素养,这也是文字写作的基本要求。

3电视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技巧

电视新闻稿件写作对新闻节目质量及信息传播高效性有重要作用,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的掌握对其写作质量的提升也有重要助益,下面对其写作技巧进行探究。

3.1必须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新闻信息传播必须要保证内容是真实的,不能掺杂任何的虚假内容,这也是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硬性要求。在新闻选题确定以后,编辑人员应当结合选题内容查找相关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严禁将一些无法把握真假性的内容写入新闻稿件当中。这是做新闻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时,新闻写作时的观点应当保持中立,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和观点添加进新闻文字稿件当中。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的基础上,突出新闻事件重点,要将新闻事件的所有内容全部涵盖其中,不能有任何的信息遗漏与遮掩,将新闻事件完完全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电视新闻人的基本素养,也是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基本原则。

3.2要把握文字的准确性

新闻文字稿件写作期间,任何一个词汇、语句,甚至是标点符号都需要保证正确,新闻稿件当中的言论具有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因而强化文字运用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新闻文字稿件当中经常会涉及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专业文化、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包含很多专业的词汇,在写作期间需先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文字运用的精准性。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广播电视台应当定期对新闻编辑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其写作能力。同时,编辑人员自身也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文字稿件写作的准确性。

3.3文字与图片、影像协调运用

在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辑人员除了要进行文字稿件的写作,还需要保证文字与新闻图片、影像一一对应,新闻节目通常都是以多个新闻事件串联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如果文字和影像无法对应将会造成严重的“播出事故”。同时,由于新闻照片、影像资料大多都来源于新闻采访记者,因而在应用图片与影像时,写作人员需要与记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全面了解图片、影像的拍摄时间、地点、任务及涉及事件,保证新闻稿件文字与图片、影像正确对应。

3.4保证电视新闻写作工作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传播需要保证工作的时效性,而电视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在开展工作时同样需要保证时效性。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通过网络途径可以使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显著提升,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电视新闻在传播上有了时效性才能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在发生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如果电视台能在第一时间向大众传递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将起到重大作用。为保证电视新闻写作工作的时效性,可以采取新闻采访与新闻文字稿件写作同步开展的策略。利用现代通信、网络信息技术,在新闻采访的同时将资料发送给新闻文字稿件写作人员,写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根据新闻事件内容创作编辑适宜的文字,添加到新闻节目当中。此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新闻节目的播出形式,通过后期制作来合理添加一些背景音乐,制作片头片尾,提高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

3.5运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写作

电视新闻写作要做到口语化、通俗化,才能被多数的观众理解、接受,口语化并不是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讲究一些技巧。运用口语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关键在于要贴近群众的生活,新闻节目面对的受众是全体社会群众,只有让群众能够轻松地理解新闻内容,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激发群众观看的兴趣。在新闻文字稿件写作期间,要避开应用深奥难懂的词汇,避免观众理解困难,影响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感受。

3.6新闻文字稿件写作要突出主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关注于如何提升节目制作效率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节目质量。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能够抓住新闻事件的主题,学会在新闻写作中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主题,让观众通过文字能够准确抓住新闻重点,对新闻内容有深入的理解。首先,新闻文字稿件要以受众理解需求为指导,强调新闻事件的重点,并应当保证新闻文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让观众能够缕清新闻事件的过程,理解新闻表述重点。其次,文字语言的表述要精炼,在短时间内新闻文字稿件写作人员需要准确把握新闻资料当中有价值的内容,这对写作人员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有较高的要求。

3.7充分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

新闻要达到引起受众注意、社会关注的目的,必须做到准确生动和及时迅速这两点。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多元化,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而新闻文字稿件写作人员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写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是新闻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策略。在新闻文字稿件写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对新闻事件深度挖掘剖析,呈现给观众。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时,应当增加新闻的深度,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以新鲜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传递给观众,从而获取观众对新闻节目的长期关注,提高传统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当中的地位,促进新闻节目创作工作稳步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