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产教融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9 11:33:37

产教融合论文

产教融合论文第1篇

随着职业院校对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日臻成熟,现代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同市场逐步向“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渐入佳境。

1.政府部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新兴办学模式——职教集团。”目前已经在交通、农业、水利、牧业、医药卫生、建筑、化工、机电、地质、工艺美术、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部门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总数已经突破60个。截止5月,我省普通高校已达到127所,其中本科学校达到50所(含独立学院8所),高职高专学校达到77所。年底,省教育厅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还签署了《共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协议》,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用”无缝对接提供服务平台。但从人均数量上来看,职教集团内部组织相对松散,这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是不相匹配的。

2.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滞后

就高等教育类型组成来说,目前所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最高学历仍是专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科,缺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尽管这几年针对高职毕业生对口“专升本”,实际上还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而非职业教育本科,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有偏见。

3.高等职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依然偏低

“十二五”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

4.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仍有待加强

①专业教师不足。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②企业缺乏合作动力。由于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还有待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多数校企合作项目、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捐助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实训实习基地后续建设和利用、培训员工等仅停留在层面上。

③职业资格证书亟待规范。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团体等出于自身利益,既培训又颁证,一方面造成培训质量下降、走过场,另一方面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证书泛滥,“证”出多门,严重妨碍了职业资格培训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分析

当前,国家已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着力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把理论教学逐步转向理论与应用相兼顾,学历教育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兼顾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1.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部副部长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①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学院转型,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专用链对接产业链,校园文化建设对接行业企业文化,推动创业教育向终身职业教育方向发展。

②教师职教能力要求对接职业岗位要求。要以实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为契机,做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一线实践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解除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

③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企业职工参加养老等社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出台导向性人事和相关劳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2.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经费标准

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系统支撑,政府必须稳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教育总经费的占比,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规模相适应。此外,应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兼容企业、社会团体、民企、外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不仅制定相关政策,而且搭建具体的实质性合作框架,出台相关细则和落实政策措施,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双方的积极参与,使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的投入,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予以与普通院校同等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给予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和产学研的政策支持。

3.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①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教育性是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优化全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办法,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激励,重点提升其专业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力量,促进“双师型”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同时,以德育人,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更多社会需要人才。

②完善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合起来,引企入校、引职校入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学校与企业及行业单位联合起来,建立职业教育就业评价体系,以硬件、软件、就业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积极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扭转只重技能的旧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③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只有与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到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正逐步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企业要有参与的自觉性。

④规范“职业资格证”的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规范职业准入类职业资格和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这对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管等服务工作。

三、结语

产教融合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产教融合;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68-02

当前高职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位置比较尴尬:高职生和本科生有所区别,不善于系统理论学习,学习年限短,就业导向突出。而高职现有的思政课程的教材和本科相同,导致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和学生现实结合紧密的内容受到学生欢迎,其他课程和内容偏重理论化的系统知识,高职大学生的认可度都比较低。高职思政课和产业行业的脱节,是造成高职思政课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高职教育深入发展,高职思政课必须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探讨产教融合的途径。

一、思政课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就业导向强调了高职生的技能,而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技能是不够的。“应当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入职教特色,使学生能够在“通识”与“专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让公共基础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思政课应该切实担当起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通过培育职业精神和价值观,打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特殊性,产教融合的特色更为突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产业需要。而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多关注学校自身文化底蕴和发展规划,但对于校企文化的融合、发展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晰、不统一,缺少发展思路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一个突破口,思政课和产业单位的紧密结合,有助于贯彻产业职业道德、产业文化建设等,能够更好的打造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助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高职思政教师职业成长的需要

高职思政课教师只有深入解决学生现实需要,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产教融合是思政课教师了解学生就业、职业需要的重要途径。高职思政课是否能起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最关键还是得看思政课教师自身是否具备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和实训教学,主动进行产教融合,从而了解高职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符合特定专业高职生的课程开发,就能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思政课产教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政课产教融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个文件给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就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关注的重点,而对专职教师个人来说,融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和企业进行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以往都是作为政府政策的宣传课,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强制要求下,不得不开的课程,长期游离于职业教育的核心之外。这次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下,思政课教师务必突破思政课没有专业性,难以和企业合作的认识框架限制,努力探索思政课产教融合的途径,有效的提高思政课服务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的有效性,抓住机遇,把思政课程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深化做强做深。

(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成熟的理论依据

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产生在美国的合作教育。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此外,产教融合还“涉及到威斯康星理论的社会服务观、建构主义理论的技能学习观、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培养观、实用主义教育论的实践主导观、终身教育思想的生涯发展观等五大理论。”

思政课虽然没有高职专业课有那么强的实操性和技术性,但是思政课作为学生价值观和判断力养成的课程,恰恰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关键性课程。正是这些潜藏在水面下巨大的价值观的冰山,决定了水面上露出的职业技能的展现和发展。以往高职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缺位,恰恰反映了思政课脱离了产业实践,无法担当起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引导的重任,思政课应该,也必须进入产教融合的探索,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推进实践,担当起本课程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高职思政课近些年不断探求改革,正是这种需求的反映。而产教融合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给高职思政课改革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三)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丰富的历史借鉴

我党从产生到发展的各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把思政教育和党的事业紧密结合的历史经验,这是当前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着领导全国人民三座大山的艰巨任务。到底战争时期是军队说了算,还是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最后实践给出了历史的选择,就是我们只有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党领导枪,才能完成建立新中国这个其他阶级都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共产党把党支部建设在军队里,完善了一系列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又把党支部和现代企业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党的领导和企业经营融合的途径。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把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连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进行产教融合,可以借鉴的宝贵历史经验。

(四)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几十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高职专业课已经和企业实现深度融合,比如有些专业班级就是企业直接委托学校建设的订单班。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理论、流程都已经比较成熟。从校企师资角色职责、案例设计、教学基地建设、风险预估、协调机制,到反馈和评估机制,已经形成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得到广泛认可的成果。这些专业课程的课程开发经验,都是高职思政课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高职思政课程本身也逐渐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比如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和企业签约挂牌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参观当地的开发区建设,感受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思政课通过实践环节,已经积累了一些带领学生调查研究,和企业建立挂牌基地,融入社会的经验。

(五)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

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面临的三大考验是“思想认识缺位”、“各种资源障碍”和“实践基地缺乏”。如果高职院校还停留在只盯着专业技能,以就业为为唯一标准,没有真正落实培养技术人才的长远目标,就会忽视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也就不会去探索其可行性,更不会努力探索融合的途径。只有首先认识到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是未来他们职业发展隐形的决定力量,才会有加强思政课产教融合探索的实践开端。由于思政课产教融合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各方面的配套都还比较稀少,也还很少有实践上比较成熟的做法,思政课教师如何和企业结合,如何进行师资、课程内容、评价的校企衔接,需要预防哪些风险和纠纷,都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开垦的新领域。

总之,基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分析,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遇到的困难是新生事物成长中面临的困难。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势在必行,这是高职院校发展、高职大学生发展、高职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客观需要。即使遭遇挑战也要锲而不舍,攻坚克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魏俊领.产教深度融合时期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和科技,2015(1):255.

[2]崔愿玲.要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融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24):70.

[3]朱方来.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27.

产教融合论文第3篇

当前高职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位置比较尴尬:高职生和本科生有所区别,不善于系统理论学习,学习年限短,就业导向突出。而高职现有的思政课程的教材和本科相同,导致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和学生现实结合紧密的内容受到学生欢迎,其他课程和内容偏重理论化的系统知识,高职大学生的认可度都比较低。高职思政课和产业行业的脱节,是造成高职思政课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高职教育深入发展,高职思政课必须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探讨产教融合的途径。

一、思政课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就业导向强调了高职生的技能,而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技能是不够的。“应当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入职教特色,使学生能够在“通识”与“专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让公共基础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思政课应该切实担当起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通过培育职业精神和价值观,打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特殊性,产教融合的特色更为突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产业需要。而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多关注学校自身文化底蕴和发展规划,但对于校企文化的融合、发展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晰、不统一,缺少发展思路等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一个突破口,思政课和产业单位的紧密结合,有助于贯彻产业职业道德、产业文化建设等,能够更好的打造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助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高职思政教师职业成长的需要

高职思政课教师只有深入解决学生现实需要,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产教融合是思政课教师了解学生就业、职业需要的重要途径。高职思政课是否能起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最关键还是得看思政课教师自身是否具备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和实训教学,主动进行产教融合,从而了解高职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符合特定专业高职生的课程开发,就能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思政课产教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政课产教融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个文件给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就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关注的重点,而对专职教师个人来说,融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和企业进行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以往都是作为政府政策的宣传课,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强制要求下,不得不开的课程,长期游离于职业教育的核心之外。这次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下,思政课教师务必突破思政课没有专业性,难以和企业合作的认识框架限制,努力探索思政课产教融合的途径,有效的提高思政课服务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的有效性,抓住机遇,把思政课程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深化做强做深。

(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成熟的理论依据

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产生在美国的合作教育。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此外,产教融合还“涉及到威斯康星理论的社会服务观、建构主义理论的技能学习观、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培养观、实用主义教育论的实践主导观、终身教育思想的生涯发展观等五大理论。”

思政课虽然没有高职专业课有那么强的实操性和技术性,但是思政课作为学生价值观和判断力养成的课程,恰恰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关键性课程。正是这些潜藏在水面下巨大的价值观的冰山,决定了水面上露出的职业技能的展现和发展。以往高职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缺位,恰恰反映了思政课脱离了产业实践,无法担当起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引导的重任,思政课应该,也必须进入产教融合的探索,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推进实践,担当起本课程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高职思政课近些年不断探求改革,正是这种需求的反映。而产教融合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给高职思政课改革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三)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丰富的历史借鉴

我党从产生到发展的各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把思政教育和党的事业紧密结合的历史经验,这是当前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艰巨任务。到底战争时期是军队说了算,还是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最后实践给出了历史的选择,就是我们只有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党领导枪,才能完成建立新中国这个其他阶级都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共产党把党支部建设在军队里,完善了一系列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又把党支部和现代企业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党的领导和企业经营融合的途径。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把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连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进行产教融合,可以借鉴的宝贵历史经验。

(四)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几十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高职专业课已经和企业实现深度融合,比如有些专业班级就是企业直接委托学校建设的订单班。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理论、流程都已经比较成熟。从校企师资角色职责、案例设计、教学基地建设、风险预估、协调机制,到反馈和评估机制,已经形成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得到广泛认可的成果。这些专业课程的课程开发经验,都是高职思政课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高职思政课程本身也逐渐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比如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和企业签约挂牌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参观当地的开发区建设,感受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思政课通过实践环节,已经积累了一些带领学生调查研究,和企业建立挂牌基地,融入社会的经验。

(五)高职思政课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

产教融合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投融资;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多元化融资服务为先导,以连续性金融产品为支撑。针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的需要,推出研发经费融资业务;针对产业集群趋势,推出集群化现金管理业务;针对人才建设需求,推出银校企合作项目。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产品和创新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产品链”,开展一系列的连续性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理财、管理、合作等至上而下的一连串服务,从而有效拓展新兴产业客户及“产品链”客户。发展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强化人才建设。因此,培养大批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至关重要。

一、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融投资活动实际操办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之间对接的效率和效果。高校在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上,应立足于服务于地方经济出发点,培养熟悉多种金融工具,同时了解行业特点的金融人才,培养出既能供职于金融机构来设计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融资工具,又了解行业特性胜任新兴产业内部融投资工作的人员。因此,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对金融人才需求的特点汲取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工作。

一是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对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进行调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限选课,在上述三类课程设计中,在重基础原则的前提上适当增加专业教育,扩大应用性知识课程的比例,增设更加凸显产业投融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发展需要。如增设“产业金融概论”、“产业融资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并购与重组”和“企业与个人信用管理”等主要课程。

二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相关产业发展和专业培养要求,按照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划分实践教学层次,通过多层次的通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课内外实践环节,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教学,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更加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重点培养、普遍提高、内选外聘、优化结构”宗旨,以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为目标,建设并形成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实施“2个三”建设计划,即教师队伍要达到“三高”:高水平、高学历、高师德;“三位一体”:即形成专兼结合、一专多能、双语型师资队伍格局。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团队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团队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从国内外一流高校引进优秀青年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培养,以充实团队力量;强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建立团队成员合作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到外校进修学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有系统的加强本专业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计划;建立专家指导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任金融领域的投融资专家或骨干人员共同参与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三、加快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

按照以各级“质量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共同支撑起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制订分阶段、分层次课程建设工作规划,以确保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一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妥善处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单纯知识的传授向强化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化。通过科学规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考虑到教学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基础课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现有金融专业课程简化为宏观、微观、工具、创新四大模块,强化其中微观和工具模块的课程,以兼顾适应学科发展最新动向和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是规划编写系列教材

教材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科学、内容创新的教材的编写、出版与使用是重中之重。结合各项质量工程建设,并针对目前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的特色教材缺乏的现状,应组织团队,尤其是吸收金融领域的投融资专家或骨干人员参与教材的规划与编写,优化教材体系设计,增加内容的针对性,强化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相关案例等。

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优化校内实验教学条件。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完善产业投融资技术综合能力实验室的场地、软、硬件环境建设,搭建以模拟银行为中心的大企业产业金融平台、以信用支持平台为基础的模拟中小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和创新型的产业金融风险分析平台,培养学生结合产业特点为产业提供投融资策划并进行投融资风险技术性分析的能力,以最终建成开放的、有一定学科覆盖面和较强研究实力的产业金融投融资重点实验室。

产教融合论文第5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018-04

西方国家很早以前就很重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产教融合,高校人才可为企业所用,而企业也可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在产教合作过程中,双方均可从中获益,这是产教融合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对产教融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发挥积极性,主动融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才能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产教融合的形成与特点

(一)产教融合的发展历史

西方国家对产教融合的研究较早,1911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企业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找到或创造新的事物,而在于会组织社会资源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这是产教融合理论的最初雏形。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各主体之间围绕着科技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在共同推进国家创新w系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创新成果基本上决定于这些主体如何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技术创新的“集合体”。在创新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应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弗里曼这一理论为产教融合理论发展提供了依据。

美国学者埃茨科瓦茨(Etzkowitz)和雷德斯道夫(Leydesdorff)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理论,阐述了“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活动中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创建了“三重螺旋体(TriDleHelix)”概念,他们认为“大学和产业的触角开始伸向了原来属于对方的领域”,“大学越来越像是企业,而企业也越来越像是大学”等观点,明确提出了产教融合的理念。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统一体,实现生产与教育一体化过程,在生产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实现生产,生产和教学呈现水融的教育教学现象。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对产教融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现有文献来看,2007年12月,施也频和陈斌首次以《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为题,发表关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专题讨论,论述了应用技术型高校与产业进行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此后,学术界开展了产教融合研究的热潮。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教融合的模式、合作的机制以及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产教融合的特点

产教融合是企业和高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二重主体性特征。企业是进行社会生产和技术开发的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双方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教融合的交融状态。高校应发挥更多积极性,主动融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其次,通过产教融合,高校人才可为企业所用,而企业也可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双方均可从中获得利益,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具有互利性特点,这也是产教融合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科技和人才是产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校企之间科技和人才的流动、增值与互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只有通过与产业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补充,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术语,可以说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产教融合是指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融为一体,是生产和教育实现一体化,达到水融的状态。“合作”与“融合”在内涵上存在较大差异,“融合”比“合作”内容更丰富,更能体现出“产”与“教”之间联系、互动与和谐。校企合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主动接近企业,寻求与企业联合办学,是从高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在企业还没有从高校获得人才和技术利益之前,很难与企业产生互动,形成合力。因此,可以说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初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易变性。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都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但其结合密切程度是有差异的。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出力、双向整合的互动过程,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追求的目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是合作的主体,企业是配角,只有当高校和企业都成为主体,彼此相互渗透,校企合作才能升华为产教融合。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追求的是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只有与市场需求紧密融合,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从产教融合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并走访了一些高校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以及院系领导,调查发现目前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虽然较多,但在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方面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而且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机制;实训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等。这些问题充分体现出高校在课程设计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方面缺乏产教融合办学导向。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高校应安排并指导学生到外贸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做到产教融合。但是,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有些学校甚至以毕业设计(论文)代替实践环节的专业教学。

毕业实习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业务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但在毕业实习工作中,有些高校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而是由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导致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活动效率不高,专业对口率少,很难做到产教融合。

(二)商务英语专业合作办学缺乏有效机制

2013年,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提出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意识到校企合作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然而,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高校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来刺激企业参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双方一般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模式主要是高校到企业寻找实习场所,企业则从高校获得人力资源补充。这种校企合作内涵肤浅,形式单一,合作目标不明确,无法形成有效机制,对于需要履行的义务,双方积极性不高。

商务英语专业产教合作办学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当需要安排毕业生到企业实习时,高校利用教师的社会关系与周边的一些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联系,安排学生实习。这种合作关系基于双方的短期利益,维持不久,导致学生的实习场所经常发生变换,不利于高校建立起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调查表明,目前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主要采用外贸实训软件来进行,有些高校采用浙科国贸进出口实训教学软件,有些则采用南京世格simtrade外贸教学系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实训软件,其操作流程基本一样,即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软件教学系统模拟商务场景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在平台上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拟操作各种外贸业务和流程。

模拟训练的操作方式虽然能让学生感知外贸业务工作流程,但是,因为软件是由开发商根据当时外贸流程设计,对商务场景的模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后进性,无法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对接。在外贸工作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千变万化的情况,在实训教学中对各种商务场景的模拟是不可能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来的,因此,模拟实训操作虽然能提高学生的一些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但是很难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与企业合作,做到产教融合才能真正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产教融合指导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高校可利用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引企入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团队,使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一)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推进产教融合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外贸交易发展迅猛,许多外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来完成整个外贸流程,从寻找客源、产品推广、询盘报价到下单订购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来完成,因此,既懂英语又懂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人才出现紧缺局面。不少企业为了发展跨境电商外贸业务,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希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商务英语外贸人才,他们愿意为高校学生提供企业外贸电商账号和产品信息,并到高校指导外贸业务和企业管理工作方法。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进跨境电商外贸企业来校建立兴趣班或者签署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把企业引入校园,由校内教师和企业骨干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跨境电商外贸经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产教融合。

我校借助跨境电商外贸平台与东莞市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东莞市彤星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顶好国际皮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由公司负责提品、公司账号以及产品的相关资料,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外贸负责人共同指导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外贸营销策划。目前,我校与企业合作的跨境电商合作项目已蓬勃开展,学生店铺已出大量订单。与过去校企合作中高校主动,企业被动的格局不同,如今为了发展跨境电商外贸业务,招到既懂电商又懂外语的商务英语人才,不少企业愿意派出外贸骨干到高校指导业务,这为商务英语专业实现产教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产教融合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为了使产教实现交融,高校应把企业引入校园,让企业把生产线或者相关的业务部门建在校内,让学生到校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去见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校与东莞市彤星服饰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共建校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校方负责提供场地,并出资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由多家企业负责提品,在校园内建立起实体商铺或者公司销售分部,双方共同指导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上开设网络店铺,并对店铺进行装修,上传产品,策划营销企业产品。

通过创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我校与多家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拓展外贸业务,实现了产教融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店铺运营中得到了实战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为了使产教实现融合,我校聘请企业高管到校内担任兼职教师,给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生产、管理以及销售技能。挂职教师成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中坚力量,也成了校企双方进行合作沟通的桥梁。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使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有了突破性进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生还在学校就可以参与企业运行的实践操作,掌握企业生产流程,熟悉企业文化,从而大大缩短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

(三)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培养出一批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团队。为了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育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跨境电商人才,我校与东莞市彤星服饰有限公司协商合作,共同组建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团队共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4名学生,其中经销小组4个,定向小组1个,每个小组配备校内指导教师二名,企业指导老师一名。团队成员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考核选拔。合作企业免费给我校开设亚马逊、速卖通、敦煌、wish等电商外贸平台的店铺账号,提品以及产品相关信息,创新创业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这些跨境电商外贸平台营销企业产品,当创业团队营销出单时,由合作企业负责发货,从而实现单货分离,营销收益由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成。这种产教融合的办学措施既能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会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经营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合作企业每月提供数次线上或线下跨境电商营销培训。寒暑假期间,团队成员可以免费到公司参加实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外贸电商操作技能。定向创新创业团队合作的主要内容除了营销企业产品外,还进行各类商务技能大赛的培训与演练,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商务技能以及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优先到企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团队,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到了加强,为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教融合论文第6篇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产教融合论文第7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制度;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作者简介:李玉珠(1981-),女,河北保定人,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能形成理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2016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技能形成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研究”(编号:16YJC880040),主持人:李玉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3-0024-05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演化

产教融合是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共同问题,也是许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体制、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其表述也各异,中文表述包括:合作教育、产教结合、产教合作、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徒制等,英文表述包括cooperative education,business-education cooper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ivet-public cooperation,industry-education cooperative等。通过对不同称谓和概念的研究发现,产教融合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到一种合作关系,再到一种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产教融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将合作教育定义为“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1]。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产教融合概念的正式解释。

最初的产教融合教育实践发端于美国的合作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产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1906年,时任教务处长的施耐德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计划:将一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分别为‘理论学期’和‘工作学期’,理论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其中,工作学期的时间每年应不低于一个学年的1/4。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学校把学生分为两组,两组学生轮换到企业实习,这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同时,学生在工作中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以支付学费。这种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做法,是产教融合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各国合作教育普遍采用的模式。”[2]

1988年,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FCE)的描述为:“合作教育形式上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有合作教育协议的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要求学生在工业、商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之间定期轮换[3]。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又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产教融合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4]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被提出和兴起,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施。

(二)产教融合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实施,但是,由于其视角的单一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单方面重视,使其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产教融合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仅仅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产教融合的效用,在实践中,人们开始从一种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角度探究产教融合的实施,将学校和企业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合作关系中探究二者的双赢。

1996年,伊芙琳・关・格林(Evelyn Kwan Green)将产教融合定义为高等教育和产业界之间的一种高度参与的关系,为了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加强和丰富教育过程,也为了让产业界获得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高校和产业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活动[5]。

吴清山、林天佑提出,产学合作系指企I界与学校相互合作,一方面落实学术界先导性与实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术界应用研究,培植企业研发潜力及人才,达到研究、训练、信息提供和人才培育等功能[6]。

孙琳认为“广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则是指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类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合作。”[7]

可见,产教融合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一种企业与学校,产与教的更广泛、多层面的合作关系。

(三)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单靠合作双方的力量,仅仅从合作模式的角度扩大合作范围,并不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呈现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加以研究和实践的趋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官方的产教融合定义是多样化的,但是整体上而言,产教融合比较强调在认可的职业岗位中,初始技能培训的长期、系统安排。培训必须是可转移的、综合的。它包含一个契约合同,合同的一方是学生(学徒)及其法律责任人;另一方是私人或公共雇主,劳动力或管理者培训委员会,行业组织,公共或半公共培训组织,或其他有组织的培训实体。

温(Winning)提示说,产教融合最突出的特征是专家和学生(学徒)之间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基于个体成长的共同目的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考呐(O'Connor L)和海威恩(Harvey N)的研究显示,爱尔兰的产教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基于标准的,而非单纯的时间要求的学习项目,以保障所有学生(学徒)可以获得一定水平的技能和行业的理论基础。其发展到现代阶段,更具结构化、制度化[8]。

以上学者或国际组织分别从教育系统外部: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法律契约、培训标准、结构化等角度,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加以研究,不同程度上对产教融合实践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积极贡献,开拓了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的新视角。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这一概念,已经不再单纯是某个国家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与生产交叉的制度,是一个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模式在内的更为宽泛的概念,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界为了推动技能养成与发展而进行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活动、关系及其保障制度。产教融合这一概念,更能突出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从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关系,更是一种融合了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职业教育的国家基本制度。“融合”二字意在打破过去产业和教育单独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方式上来说,打破主要靠产量和劳动力数量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而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科技进步放到增长的环节中;从教育发展方式上来说,打破教育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把职业教育放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内化到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

二、产教融合制度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在产教融合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具有约束、促进机制和制度的产教融合发展得更好,因此,产教融合的实践也越来越走向制度化。那么,产教融合制度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呢?

历史制度主义特别关注制度在不同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组织中分配权力的状况,关注这种权力分配是均衡的,还是非均衡的,关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及不同的社会组织的不同行动选择,以及不同的行动选择是如何形成均衡的利益分配或者非均衡的利益分配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冲突是影响产教融合制度的重要因素。在产教融合制度的演化与变迁中,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及雇主组织、工会、学校和学徒、行会、技能密集型企业等。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存在于每个具体国家的产教融合制度中,不同国家的利益相关者会有所差异,但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不会缺席,包括政府、企业雇主、学校和学徒,他们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就成为产教融合制度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企业的利益诉求一般有三种:获取收益、获取自身匮乏的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

1.获取收益。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技术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希望产教融合是一个收益大于成本的过程。贝克尔(Becker)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企业在培训上的花费是一种投资,这种观点吸引很多企业参与职业培训[9]。葛若曼(Philipp Grollmann)和劳耐尔(Felix Rauner)的研究结果表明,学徒制可以在不提高花费的情况下提高质量,即使在有新的学徒加入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力也能够实现80%,而企业在学徒的第三年,其收益更是大于成本[10]。奥绰姆(Oultram T)认为,学校的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企业生产,学生具有很好的生产生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好的效益,能够保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从学徒开始使用这些学生,他们足够与企业师傅和谐相处,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11]。

2.获取自身匮乏的资源。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源于二者是质性资源的拥有者,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由学校培养和提供,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总之,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1)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学徒、知识学徒与专家;(2)技术资源,如基本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等;(3)教育资源,如员工培训等。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更宏观的动态能力的角度分析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利益诉求发现,有的企业不应只关注具体的技术、人才,企业认为这只是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其长期的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企业形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的提高更重要。

(二)学校的利益诉求

学校的利益诉求比较明显,一般而言,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资源设备支持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为学生寻找实习场所和就业单位。

经历过合作教学的学生能够提前做出职业和教育选择,合作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达到他们的职业目标。学生参与合作教育,能够获得更多关于人生的经历,他们加入工作领域,并看到在工作领域中的人们如何交流,如何处理冲突[12]。这是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学校寻求企业合作的原因包括:为了保证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工资和实验室设备的经费;为了深入洞察研究领域;为了实地检验某个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弥补研究所需资金的不足;协助高校完成最高使命;帮助学生建立同企业的联系,发现工作机会;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运用在教学中;寻找商业机会[13]。

(三)政府的利益诉求

政府推动产教融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政府将产教融合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推动产教融合以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其二,政府认为学生参与产教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减少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能够使学生获得一种中间技能,这种技能能够提高经济绩效。在对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方面,产教融合比全日制职业教育和单纯的企业培训效果更好。产教融合在早期的市场经历中有更好的结果,尤其是在就业率方面[14]。

在学徒制的功效研究中,发现小企业的学徒最终获得国家专业证书的比例为87%,大企业为93%。与普通教育结果相比较,学徒制的教育效果明显比普通教育好。在16~19岁的学生中,选择普通教育,最后成功完成学业的比例为85%,比学徒制中的小企业的成功率还要略低。

(四)学生的利益诉求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利益诉求就是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尤其对可迁移的一般技能的学习更感兴趣。这样可以为其将来就业奠定宽广的基础,提供更多的机会。

另外,就参加学徒培训和企业实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希望获得企业的实习补助或学徒津贴,一方面获得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另一方面弥补实习或培训给其带来的交通等成本。

产教融合制度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上述企业、学校、政府、学生之外,还有社会合作组织(例如行业协会等),其在产教融合制度中起中间机构的角色,利于制度建设的公平与合理。

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及其对产教融合制度的建构

企业、学校、政府、学生四个利益相关者存在诸多利益冲突,表现在职业教育和培训由谁投资?谁提供培训?培训内容由谁来确定?学生学成之后由谁来评价?学生人才由谁来使用?等等。

(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1.投资责任冲突。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责任,企业、政府、学生三者存在利益冲突。企业认为参加产教融合,企业要提供实习岗位、投入设备、物力和一定的人力,而培训后,学生不一定留在企业为企业所用,所以,应该补偿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企业还认为,产教融合是为年轻人提供职业教育,这属于公共事务,需要国家的资助,例如,德国DATSCH就宣称年轻人培训属于社会公共物品,因而,社会应该承担其成本,DATSCH试图通过此举说服国家增加投入以分担培训成本”[15]。

政府则认为,企业具有承担学徒培训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之一。而且,学徒或实训学员为企业劳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承担产教融合的成本无可厚非。因此,有的国家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做出了制度上的规定。例如,1976年德国法律就规定: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工培训岗位数量(全国范围内的)至少要超过申请者数量的12.5%,否则政府就有权向企业征收培训税[16]。

就学徒或实训学生而言,其在企业参加实习实训希望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险和实习津贴。可见,三者在谁来投资以及投资比例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2.培训主体及内容冲突。谁来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在企业、政府和学校、学生之间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国家政府从提高国民素质和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希望多提供一些通识教育内容;地方政府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传授技术性强的内容以及与当地经济、企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企业希望回收更多的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进而希望培训企业的特殊技能。学徒或学生希望得到更多可转移的一般技能。

3.技能评价冲突。技能评价在产教融合中,主要是各利益相关者关于学徒或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平的评价,很多国家表现为技能认证权的争夺。技能认证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就业的敲门砖,可以向企业展示自身的技能水平;对于企业而言,技能认证携带的相关信息:学徒或学生的技能水平、学习工作态度、学习年限等有助于企业考察和招聘合格员工。因此,对于技能认证企业一直比较重视。

在有的国家技能认证权一直由政府掌控,其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比较弱小,没有发生认证权的变更;有的国家虽然技能认证权也由政府掌控,但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围绕技能认证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有的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力量比较均衡,经历了技能认证权的权利主体的多次变迁。以德国为例,其技能J证权开始由手工业企业及手工业协会掌管,后工业企业也获得了技能认证权,再后来,由第三方机构――考试委员会来对学徒工进行中间和结业考试。

4.人才应用冲突。表面上看,人才应用冲突不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影响因素,但各国利益相关者的人才应用冲突,建构的不同的人才应用制度,却对产教融合制度影响深远,它关系着产教融合能否生存与顺畅发展,关系着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在人才应用方面,主要是企业和学徒或学生就工资待遇的冲突。企业试图压低技能人才的工资,以弥补先前的培训成本,而学徒希望得到较高的与自身技能匹配的工资,二者能否达成双方的满意,关系着人才市场的和谐发展。在有的国家,二者在工资待遇中的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员工的“跳槽现象”、企业的“挖人效应”非常普遍,长此以往,造成愿意承担产教融合责任的企业越来越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在有的国家,二者的利益冲突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双方能达成共识,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来。

企业和技能人才就人才应用的冲突,其有效解决需要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以保证人才应用制度的公平。

(二)产教融合制度的基本构成

从以上产教融合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的分析可知,产教融合制度的形成主要涉及五个因素:“谁提供、提供什么教育内容”“谁投入”“谁评价、如何评价”“谁使用、如何使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及其方式”,即职业教育投资制度、职业教育供应制度、职业教育评价制度、人才应用制度、社会合作制度。五大制度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着手点,也是我国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切入点。

本文认为产教融合制度基本构成应该如图所示:

产教融合制度的基本构成图

职业教育投资制度主要涉及职业教育投资的钱从哪里来、投资的主体是谁、不同投资主体之间投资比例的分配等制度的规定。

职业教育供应制度主要涉及职业教育供应体系,哪些机构提供技能培训,主体是谁,技能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培训内容是如何确定的,技能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如何等制度的规定。

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是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有无特有的、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技能资格认证方式,评价的主体是谁,评价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等制度的规定。

人才应用制度主要是分析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由谁来使用,使用的方式如何,使用中有无体现技能水平的差异等制度的规定。

社会合作制度,确切的说,社会合作制度不是与其他四种制度并列的一种制度,而是在其他制度中均会涉及的一种制度,在其他四种制度中都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合作或博弈,以形成不同的制度。社会合作制度还包括社会合作组织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制度的规定。

以上制度的形成,受其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及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是随着历史中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变化而变迁的,是由社会建构的。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是由社会建构的。所谓建构,实质上是通过行动者之间的磋商达成妥协共识,参与磋商的行动者是多元的,建构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它既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又包括社会成员与制度间的互动。各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均是政府、雇主、学徒、学校、社会合作组织等多元的行动者之间利益相互博弈,相互磋商达成的妥协共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政府、雇主、学生、学校、社会合作组织等多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不同,形塑了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2]李琦.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侯伯民.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2):55-56.

[5]Green E K. Employee volunteer and employer benefits from business-education partnerships as perceived by employee volunteers[D].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2012.

[6]钟任琴,张铁军.台湾技职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现况与因应对策之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2):2-12.

[7]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O'Connor L, Harvey 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in Ireland:from time-served to standards based;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 Journal of Europe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1,25(6/7):332-342.

[9]Becker,Gary S. Human capital: A theor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10]Grollmann P, Rauner F. Exploring innovative apprenticeship: quality and costs[J]. Education&Training, 2007,49(6):431-446.

[11]Oultram T. Fresh insights into British apprenticeship sche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2012,20(1):51-67.

[12]Abowitz K K. Democratic communities and business/education “partnerships” in secondary education[J]. The Urban Review, 2000,32(4):313-341.

[13]Yong S.Lee. The Sustainabilit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 Empirical[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0,25(2):111-112.

产教融合论文第8篇

【关键词】产教深度融合 理论基础 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71-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使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从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华丽转身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足见国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视以及对现今校企合作实效有待强化、产教融合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的清醒认识,也大力敦促职业院校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效率、高效果的模式。这不仅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产教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厘清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别教育的性质与特点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职业教育中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必须具备相应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一、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职业教育的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规律简单说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服务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需求,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就业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步入社会就能独当一面,所学、所知与所能可以满足用人单位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强,就业的质量也要高。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能仅依靠职业院校一元主体,实际上,职业院校这个主体永远都无法真正做到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院校只有与社会其他主体以及政府等部门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发展与促进就业,这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途径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产教深度融合。

(二)产教深度融合的理论阐释。产教深度融合直接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为明显的区别。

a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校企互动、产教一体。产教深度融合的目的和动因就是要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打破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传统界限,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赢,促进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促进职业院校和合作各方共同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实践途径

(一)坚持就业导向。就业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目标基础。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日渐被视为同义语,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导向和目标其实就是职业教育所有改革和创新的灵魂。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必然也要以就业导向和目标为考量的核心因素。

作为坚持就业导向核心举措的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乃至政府等多方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跨越就业与教育、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理论与实践,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借由产教融合,真实实现多重对接,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职业院校专业开设的对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接、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对接、实际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对接均应立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之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是在职业教育中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理念的基础,是根本。

(二)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深度结合培养人才。具体如下:

1.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受国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其中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导的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影响为最大。但这种模式的合作主体中,企事业单位的主宰作用过强,职业院校对企事业单位过于仰赖,导致职业院校常常由企事业单位牵着鼻子走。这是“双元制”的一个弊端。究其实质,这种弊端源于共同办学主体地位并未明晰。充分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克服各种失衡,使共同办学的主体在地位上居于并重,既可以防止过于强调职业院校的地位而将企事业单位置于辅助地位的弊端,也可以消弭“双元制”模式下片面坚持企事业单位培训主体地位的不均衡现象。

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两种主体的地位没有区分。区分是必然要有的,否则就不会有合作的基础。正是由于存在事实上互通有无和相互配合的需求,所以才有了两类主体的合作。谈及区分,其实是从共同办学主体的特性和职能角度考虑的。职业院校在理论和科研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企事业单位在实践、实验和用人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办学的主体地位的最基本要求。

2.订单式与合作(联合)式培养人才的实践。在人才培养的合作领域应坚持订单式与合作(联合)式培养的结合,且应各有侧重。

订单式培养与合作(联合)培养是存在明显的区别的,二者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不同。订单式培养与委托加工产品有些相似,用人(用工)单位将需要的人才标准提供给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按照这些要求,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在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中,职业院校的角色与传统教学角色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培养人才的方案和要求不全是自己制定的,而是遵循用人(用工)单位拟定的标准和计划进行人才培养,类似于“加工方”,用人(用工)单位则是“定作方”。而合作(联合)式培养则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与用人(用工)单位的相依相成的关系,二者均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合作较为深入。在这种模式下,用人(用工)单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合作介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课程的教学,学生的管理等等。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模式下,用人(用工)单位的主导性和作用更强。

订单式是一种非深入合作的培养模式,合作(联合)式则是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在现阶段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存在的必要性,要合理确定符合职业院校和用人(用工)单位需求的恰适模式。

(三)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基点,但专业技能应从广义上理解。与单一或单纯的专业技能不同,专业技能必须与职业综合能力一起考察,脱离职业综合能力的背景谈专业技能的培养是片面的,也是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至少应从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核心技能、相关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几个方面界定,要在这几个模块架构下教育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职业规划,自主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创新教学内容体系。言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实际就是说让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1.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基础。人才培养标准不再是职业院校关起门来制定的重要文件了。制定主体中企事业单位的缺位,极有可能导致人才培养标准自行其是,脱离市场需求。在职业院校传统教学计划与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才具有可行性、实用性与科学性。

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时,职业院校结合相关市场调研结果,充分征求企事业单位的意见,细化各类能力标准,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避免职业院校闭门制定的人才标准无法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同,也避免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不能及时地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也是融洽合作关系,减少摩擦的绝佳途径。

2.企事业单位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常规要求。无论职业院系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是订单式培养人才还是合作(联合)式培养人才,都允许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标准是从宏观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要求的,而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则是从中观上考虑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框架性的,具体的能力标准和要求则与具体的课程密切相关。例如,喷漆技术大多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这门课程要达到何种专业水准,课程内容应该涵括哪些知识和技能,其实正是课程内容设置和改革的工作核心。

3.企事业单位参与教材编写是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教学的直接表现。职业院校教师编写教材已经非常流行,这类教材多数并未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偏理论,实践内容先天不足。其中的原因既包括职业院校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素质不够,也包括教师群体存在从骨子中排斥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的心态,甚至有些教师基于不愿意展露自己在实践领域的不足而有意无意地拒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I专家参与专业教材的编写。不过近些年来这种编写教材的情形开始发生变化,职业院校开始主动、大量地吸纳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这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发展利好的表征,或者说,是产教深度融合理念开始广泛植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识的一个见证。

教材编写可以采用混合式,也可以采用分离式。混合式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融为一套教材,分别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员编写,汇总后,再由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以及“双师型”的专家集中审核,最大限度地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融为一体,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隔阂。分离式教材对应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的情形。理论部分由从事理论教学的人员编写,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部分由企事业专家和行业专家编写,应用于实践和实训阶段。这种编写方法的缺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形式上分开,从实体上也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企事业单位除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参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以及参与教材编写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必须参与教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亲自上教学一线,这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本质要求之一。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发现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存在内容权重超出实用和够用的范围或者理论教学安排与实践教学是否出现脱节等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精准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途径。为此,我们要深刻领悟产教深度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不断创新,使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斌.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N].广西日报,2014-08-05

[2]尹英杰,李辉.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杨子舟.产教融合研究综述[J].品牌,2015(8)上

[4]尹英杰,李辉.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54301)

产教融合论文第9篇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6-0042-05

2015年11月25-26日,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秋季分论坛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此次分论坛的主题为:服务创新、致力创业――应用技术大学的职责与使命。围绕这一主题,大会进行了主场报告、专家演讲,并分“拥抱‘创’时代,教育发展新十年”“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享”五个专场展开交流研讨。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的近2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本文旨在通过对论坛相关主题发言及提交论文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和评析,梳理各高校、企业等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形成共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所在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这一主题,论坛主办方及承办方代表作了大会主场报告。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其主场报告“预见未来 勇敢前行”中,回顾了我国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历程,强调高校转型发展要关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开放融合发展之路、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当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坚持创造价值的导向,坚持应用导向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校企合作不能被简单地看成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一个企业的公益事业,校企合作中更要强调互利共赢。高校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没有分享价值的权力,必须自力更生构筑一个具有融合性、集成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平台,把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落实到整个人才培养的流程中,统筹思考学科教育、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功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获得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支持,进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常熟理工学院院长朱士中作主题为“理念与实践:应用型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场报告,以实践、融合、转变等关键词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其核心观点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他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结合或者说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应用型人才应用培养过程之中,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中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只有当创新创业的行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课程体系相衔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就业者。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层级化的引导和推动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可发挥很好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观念的引导,二、三年级学生主要是能力的积累,高年级学生则是真刀实枪的应用实践,让每个年级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都能够找到所对应的平台。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延生在报告中提出“教育发展新十年”的概念。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扩”即扩建、扩招时代已接近尾声,一个以“两业”即就业、创业为特征的时代已经开始,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将从过去的以“两扩”为使命转为以服务“两业”为使命,也即是服务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年将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十年。他强调,大学生“双创”的核心是要创新,大学生创业需要训练和引导,但其最终落脚点一定还是创新。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关于政、校、企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认为在当前的转型创新阶段,创新的路径有很多种,校企合作有很多着力点,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来实现不同的分工,发挥政、校、企各自的长处,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责,而企业的创新发展如何跟高校专业建设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让有创业能力的人实现成功创业,则是今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总经理姜善永阐述了中兴通讯对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创新战略”支撑中国经济重构的三大战略的理解,指出创新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驱动手段,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围绕“开展应用技术科研”“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师资培养”“企业化运营机制”“专业核心能力构建”等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内容,他强调应该改变校企间过去单一方面或单一角度的产教融合形式,致力于实现校企间全面而深入的合作,达成多维度共赢的局面,并希望未来校企之间可以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推动传统教育模式向互联网+教育生态模式升级,组织一切资源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报告中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置身于国家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之中,不能仅仅就创新创业谈创新创业,应当拓展视域、开拓思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转型创业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创业型反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外在环境和内在发展的变革需要,敏锐地捕捉和分析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积极寻求和实现使学校精神理念、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协调一致的内部变革,而不能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善。在向应用型转型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还要逐步培育具有院校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形成“反对平庸、追求卓越;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创新创业,争创一流;敢于超越,后来居上”的创业精神品格和创业文化氛围。

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把双创教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研究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论坛期间,许多参会代表以自己所在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为例,分享交流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双创教育措施和模式。

黄淮学院牛耀堂教授从六个方面介绍了黄淮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他认为,首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做到五个融入: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实现培养方案+创新创业;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建设+创新创业;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工作+创新创业。其次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做到机构+载体,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做到众创+微创,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第四是建设双能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做到群体+骨干,加强教师培训。第五是支持教师投身创新创业,做到专业+企业,建立起教学、科研与创业创新之间的耦合机制。第六是扶持学生创新创业落地结果,以项目+团队为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培养青年创客,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常熟理工学院冀宏教授等人在提交的参会论文中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能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主动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具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以教学为中心建设“用以致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服务为依托搭建条线协同、产学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产出为核心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

兰州财经大学王学军教授对兰州财经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了介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总体架构由教学团队、实训学生、实训室三方面组成,运营机制首先是培养创新思维,然后再进行能力训练,最后到企业的运营模拟、项目评估、项目孵化。通过创新能力实训、企业运营实训、创业成果展示和创业企业孵化等8个实训环节,进行全流程、体验式、多环节、重实践的创新创业路径模拟,实现创新创业意识、素质、能力的有效拓展和深度融合。

白城师范学院曲殿彬教授在论文中介绍了该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实践做法: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推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明确创业教育组织、政策、制度以保障全面推进创业教育;以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为载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以创业赛事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以宣传媒体为中介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以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为导向,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西安外事学院陈爱民教授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该校建立“区分三个层次,构建三个模块,注重三个结合”、全程“孵化链模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举措。“三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即“普惠教育+创业人才重点培育+创业精英提高教育”三个层次;“三模块”的教学方法即创建“理论教学+技能培养+实践训练”三模块相衔接的教学法,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结合”的教学氛围即内容的点与面结合、专业与创业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为学生点燃创业激情。同时创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训实践体系的“双元”与课堂理论教师和企业家导师的“双师”相结合的双元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业教育孵化链平台;建立“校内+校外”创业实践教育机制等。

遵义师范学院曾伯平教授提出了类似的包括普及层、创新层、孵化层在内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三层次架构方案。其中,普及层以创客空间为支撑,由创新创业课程、就业沙龙、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辅导和创客空间的系列活动组成,通过宣讲政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层以实训中心为支撑,通过创新创业导师指导,让通过普及层的教育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进行实践,形成产品样品或作品雏形,达到小试目的;孵化层以科技园为支撑,对通过小试的产品或作品,结合市场调研、考察论证和风险评估后,使其中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作品进入大学科技园孵化培育。三个层次逐级递进,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以校企紧密合作为基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企业作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校企合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如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许多参会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邢国强博士提到,阿特斯公司于2009年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光伏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校、企协同育人,创建了企业深度参与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模块化设置,以满足不同企业对各种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工程背景下的师资队伍能力、结构转型,形成一支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专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探索合作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新体制,构建政府、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他总结了行业学院的特点:第一是教育的共同体,融合政府政策的资源来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是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创新,使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业界的市场化机制;第三是业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催生了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方面的全面改革;最后是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面向地方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的需求,通过校政企合作带动相应学科发展。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桢院长作为能源产业的参会代表,重点从企业的维度探讨了如何与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培养人才。基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层面,他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国内的应用型大学是难以完成的,它还需要企业的大力参与。需要校企紧密合作,构建共赢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培育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他以西南油气田的行业需求为背景,介绍了产教融合的具体案例,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共同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点,使企业、大学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需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共同修订核心专业课程、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合力打造师资队伍、企业及高校人才的双序列流动等,并打造国家“联队”,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呈现多赢效益。

浙江海特科技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张明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传统机床制造以及机器人发展的行业背景。海特科技公司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开展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建造机器人多功能虚拟仿真数字实训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过程中接触到机床加工的相关工艺。校企双方通过组建教师、学生团队,集机器人研发与教学于一体,公司则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

来自中国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林均烨教授介绍了创新创业的两种主要模式―技能型创业和商业模式创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跟产业界结合才能够落地,并提出了以跨领域产教融合的学习模式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他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兼具创新和创业两方面的课程,例如技能型创业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接受技能培训之外,还应接受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要学习涵盖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研发、财务、信息以及法律的管理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未来世界会如何变化,在了解这些变化的基础上做好未来创业及就业的应对准备。他希望通过跨领域的学习,通过产教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起改变世界的创新创业教育根基。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国首席代表Auge先生介绍了德国在功能性教育和实践培训方面的突出特点,强调德国的实践教育体系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未来所就业公司的需求。美国社区大学联盟中国总代表郭雅琴女士围绕课程建设这个核心问题同与会者分享了美国社区大学如何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应用课程的开发,以及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形式的特点,同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社区大学进行深度合作。此次论坛中,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美国社区大学联盟分别与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德国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李学军、范俊华等在其所提交的论文中,剖析了德国企业在应用型科技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企业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企业直接参与大学教学内容的制定;企业技术骨干被高校聘为大学教师;企业直接参与高校的科学研究,为高校提供最实用的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及设备;企业是新技术的优先使用者;企业也是高校办学质量的推动者和重要评判者,等等。

四、结语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以产教融合为主题、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主线,旨在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此次秋季论坛在“服务创新、致力创业”的主题下,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参会代表以国内外应用技术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研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探求,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在促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进一步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职责与使命。当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完成自身转型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是其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服务驱动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职责所在。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培育创业文化。地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结合自身教育的发展基础与特点,探索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要与推动向应用型转变紧密结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高度重视创业型反应,逐步培育创业文化,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要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分层次培养,注重理论教学、技能培养与实践训练相衔接,以及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打造产学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最终构建并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应该积极介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市场化优势,与高校在专业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构建共赢机制,共同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以及推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作出贡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还应积极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社区大学等先进的教学与产学研合作经验,在与国外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中,不断提升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

Abstract The Autumn Sub-forum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BBS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serving innovation, dedicating to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theme, addressed the duty and miss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he core viewpoints communicated in the forum can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3 aspects. Firstly,to carry out the creative education, is the core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 build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Secondly, for achieving the reform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ultivat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sciousness, adop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process. Thirdly,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t is necessary to be based on deep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e production-education depth integration, to achieve a win-win result on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