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螺号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3 15:23:09

小螺号教案

小螺号教案第1篇

阐述了教师如何成功地将沃森、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转化为学生边分析资料边构建模型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DNA结构 构建模型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背景

为推进并深化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北京区教研中心在平谷四中举办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引导探究式教学研究”现场会。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模块二第三章的第二节。

2主题

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加强教师在探究教学中的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3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式、引导探究式。

4教与学过程

4.1教学环节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而且它能够自我复制、控制生物性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DNA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几个美国和欧洲的研究小组既协作又竞争地对比进行了研究。今天我们将重温当年科学家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段艰难与充满智慧的过程。(此环节意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2教学环节二:引导探究DNA模型建立过程,并尝试构建模型

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探究建立DNA结构模型的过程,感悟DNA分子结构构建过程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展示资料1:在沃森和克里克研究之前,科学界对DNA的认识: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DNA的相关知识:①组成DNA的基本元素?②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及种类?③脱氧核苷酸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回答:①c、H、O、N、P;②脱氧核苷酸:4种,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③一分子碱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

教师简介信封中的用不干胶剪成的碱基、磷酸、脱氧核糖模型,并布置任务:构建四种脱氧核苷酸模型(此环节是构建多脱氧核苷酸链的基础)。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粘贴构建。其余分组在学案上粘贴构建。

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磷酸或碱基连接部位不对:有的把碱基连到了脱氧核糖的2号位,有的把磷酸连到了3号位。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脱氧核糖的结构简式,引导学生评价,强调碱基应连在1号位,磷酸应连在5号位(利用生成资源为顺利构建模型做好铺垫,也为学习基因工程打下基础)。

师设疑:这些脱氧核苷酸怎样连接成多脱氧核苷酸长链?布置任务:构建多脱氧核苷酸长链模型。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用不干胶尝试连接。其余学生分组在学案上用线段连接。有的小组连接正确,有的小组连接错误。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比较评价。

教师展示资料2:1952年,有机化学家证明:将DNA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的是3’―5’的磷酸二脂键。错误的小组动手纠正错误连接。

师设疑:平面的单链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没有DNA的功能,那么脱氧核苷酸长链会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基于这种认识,有多名科学家开始研究DNA的空间结构。他们在不同的实验室研究着同一个问题。沃森和克里克就是其中一对合作者。如果你就是当年的科学家,根据DNA的功能,推测一下DNA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生大胆推测:螺旋结构。

师:科学研究需要技术的支持,不只是创新想象。在沃森和克里克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时,沃森看到了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顿时感觉柳暗花明。

教师展示资料3: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简介威尔金斯、富兰克林及x衍射技术。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弗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推测:DNA应该是规则的螺旋结构,而且应该是双链或三链螺旋结构。三链螺旋结构很快被否定。继续构建DNA双链螺旋结构模型。

教师设疑:如果是双链构成,双链如何排列呢?并布置任务:用不干胶摆放DNA双链的排布(DNA平面模型)。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用不干胶尝试排布。其余学生分组在学案上用不干胶尝试排布。

各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比较评价。

师生评价归纳:DNA结构中两条链可能的排列情况有两种:一是碱基排列在外侧;一是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配对方式有:同配方案A与A、T与T、G与G、C与C,异配方案A与T、c、G分别配对、T与c、G分别配对、c与G配对。

师:用幻灯片展示碱基排列在外侧图片,并简介两位科学家按着这种方式构建的模型与DNA的x射线衍射图数据不符而失败,在失败面前毫不气馁,继续研究。

师设疑:碱基排列在内侧的情况,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生:碱基到底怎样配对?

师讲述: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陷入了低谷,这时,化学家查哥夫访问了剑桥大学,带来了振奋人心的研究成果。

教师展示资料4:1952年春天,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A的量等于T的量;G的量等于c的量。

师引导学生分析:依据这个事实,判断4种碱基如何配对?

学生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A与T配对;G与c配对。

师布置任务:修改你们构建的平面结构模型。

生: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修改,其余分组在学案上修改。师巡视。

师:两条链的方向如何?

生:反向。

师:为什么会反向?

生:因为要保证碱基在内侧进行配对。

师:展示合理的碱基连接方式。这说明在平面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规则的旋转,就是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建构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模型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播放DNA双螺旋结构的动画,展示模型。并说明:经验证,沃森和克里克建立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与衍射图相符,并能解释DNA的多种功能。因此此模型一提出,便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并由此而引发了一场蔚为壮观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革命。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也因此荣获196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4.3教学环节三:导引学生概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展示在课下用纸板、铁丝等材料制作的DNA双螺旋模型。

师演示DNA双螺旋结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从整体、外侧、内侧逐步观察,要求学生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生观察后概述DNA分子结构的3个主要特点。

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点拨、纠正。

4.4教学环节四:师生共同总结

师生总结得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5种元素、4种基本单位、3种化学成分组成、2条多脱氧核苷酸链、1个双螺旋。

5研讨与点评

小螺号教案第2篇

陀螺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种玩具。看看我们的活动区角落,常有孩子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为那小小的、转动的陀螺而惊叹、沮丧、兴奋、不服气。转动的陀螺里藏着好多秘密,我们的孩子对于秘密的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会发现,装饰花纹漂亮的陀螺转动起来特别炫目。其实,旋转的陀螺里,这些花纹与转动还有着好多联系和奥秘呢!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尝试给孩子搭建平台,让孩子在活动中大胆探索,理解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道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和线装饰陀螺,探索并发现:点、线的排列方式不同,陀螺旋转时点、线的变化就不相同。

2.运用观察、比较、预测、验证等方法探索陀螺旋转的秘密,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游戏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画画转转,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

活动难点:探索、感知旋转时陀螺上面线条变化与线条排列方式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

2.物质准备:“花儿”陀螺及各种陀螺(成品、半成品)若干、示范图(三张:陀螺展示栏、总记录表、陀螺“领奖台”)、投影仪、笔、记录表、篮子、奖品陀螺等。

3.背景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儿”陀螺,初步感知旋转的陀螺上“图案变圆”的现象

指导语:小朋友们看,葛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漂亮的花儿旋转起来变成陀螺会是什么样子呢?

幼儿挑选喜欢的“花儿”陀螺,自由玩转,教师个别指导,问一些诸如“你的陀螺上是什么图案?转起来之后,你看到了什么?”等问题。

评:孩子们先玩一玩、看一看,发现陀螺的特别之处,激发兴趣,有效导入。

二、画画转转,尝试用点和线设计出能转许多圆圈的陀螺

1.出示陀螺面上有点、线的标记的陀螺。交代任务:在2分钟内,尝试用点、线装饰陀螺,让它转出许多圆圈。

评:任务由简入手,清晰明确的要求让孩子跃跃欲试。

2.幼儿人手一陀螺面进行装饰,完成后用火柴棒自制陀螺并旋转。

评:简单的二步骤,让孩子体验到亲身参与的成功感,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3.幼儿展示设计好的陀螺,教师任挑三个请个别幼儿旋转,集体检查验证,如果都成功,任务就算完成。

评:重点从旋转流畅度方面进行集体讲评,既是检查,又是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三、猜猜试试,探索旋转时陀螺上面线条变化与线条排列方式的关系

1.讨论:是不是陀螺上线条越多,旋转出来的圆圈就越多?

(1)出示画有一个点和一根线条的陀螺,引发幼儿猜想能转出几个圆圈,并验证。

评:先猜想,后验证,吸引孩子更投入地探索、验证自己的想法,也理解“科学探索,我们都行”的科学精神。

(2)出示画有5种不同排列方式的陀螺记录表,幼儿猜想,教师记录。

指导语:如果陀螺上不是一条线,而是两条线、三条线或者更多,旋转的时候会转出一个圆圈,还是转出几个圆圈呢?

评:探索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有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兴趣浓厚,用层层铺垫将难点巧妙转化,孩子更容易接受。

(3)幼儿四人一组,互相合作玩陀螺,探索、发现并及时记录结果。

指导语:教师给每一桌都准备了这五种陀螺和一张记录表,四个人一组互相合作去试一试,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评:合作玩一玩,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小结:大家记录的结果都一样,1号、2号、3号和4号陀螺转起来后只能看到一个圆圈。看来并不是陀螺上的线越多,转出来的圆圈就越多。圆圈的多少和线条的排列方式有关系。

评:及时小结,能让孩子对先前的探索过程有个梳理。

2.游戏“陀螺挑战赛”,探索用直线装饰陀螺,旋转时却看不到圆圈的方法。

指导语:咦?5号陀螺上也有线条,它转起来怎么就看不到圆圈呢?

评:问题的抛出,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过渡。

幼儿自由猜测后,进行“陀螺挑战赛”。要求:用直线装饰,设计出旋转后却看不到圆圈的陀螺,注意装饰方法要和5号陀螺不一样。本次比赛设冠军三名,亚军五名,其余为季军。制作成功的陀螺将展示在“领奖台”上。

教师出示“领奖台”,幼儿探索操作并展示。

评:“领奖台”的适时给出,激发孩子好胜的积极性,吸引孩子更主动地参与。

小结:原来,用经过圆心或者从圆心出发的直线装饰陀螺,旋转之后是看不到圆圈的。

四、颁发奖品,激发幼儿对陀螺再探索的欲望,活动结束

指导语:其实,陀螺里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就藏在你们的奖品里。我们一起出去玩一玩、找一找吧。

评: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获得了奖励,他们的喜悦可想而知。开放性结束语则鼓励孩子:“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活动延伸】

1.科学探索区提供材料,鼓励有兴趣的孩子继续探索。

2.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主题墙:好玩的陀螺。

【活动反思】

1.活动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探索欲望浓厚。

孩子对于陀螺的熟悉度可想而知,以孩子熟悉的生活物品为载体,让孩子感知“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过程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玩一玩、画一画、猜一猜、试一试、赛一赛,逐步推进的环节衔接自然,层层递进,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着旋转的陀螺,尝试、讨论、思考、记录、合作、探索。

3.以幼儿为本,科学探索,“我也能行”。

小螺号教案第3篇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教授来__*检查评审,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__*血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几代血防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五十年来通过建立防治机构,培训专业防治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流行区范围,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广泛开展人畜查病治病、查螺灭螺工作,依照“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在我县的蔓延和流行。今年,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要求和安排,结合我县血吸虫病流行实际情况,我们严格组织实施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工作,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控制我县血吸虫病的流行,降低其危害,有效保护全县60多万疫区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__*作出了贡献。下面我就全县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全县历史血吸虫病流行乡镇__个,__个村,流行范围东至__村,西达__村,南抵__村,北及__农村。1987年累计历史螺面8465.31万㎡,累计历史病人56.67万人,累计历史病牛34.23万头;今年累计历史螺面56.17万㎡,累计历史病人67.68万人,累计历史病牛56.46万头;总体上看,从__年“基本消灭”达标至今49年间我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控制。现流行程度在全省居中下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1956年,全国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召开,全国人民为之振奋鼓舞,新中国的血防工作就此拉开帷幕。我县先后在多处查出了血吸虫病人,从而确定我县为血吸虫病疫区。

1956-1987年经过31年艰苦奋斗,不断地查灭螺、查治病,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我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1956-1962年为调查流行范围阶段,1963-1969年为开展防治试点阶段,1970-1977年为深入防治工作阶段,1978-1987年为强化防治措施阶段,并于1987年秋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的验收考核,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时粪阳率在1以下,儿童、幼畜感染率为0,治疗后无“现有病人”及晚血病人。螺情:有螺面积550处,38000㎡,仅占历史螺面的0.4,按村计算残存螺面,均在历史螺面的2以下;拣螺压片未发现阳性钉螺。

1987年后,因中央血防工作方针调整,由大面积普防普治转为一般性防治,在设备、资金、防治药物等方面均有所减少。我县血吸虫病疫情于1998年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钉螺面积、人畜感染率有所上升。

从全国情况看,历史血吸虫病流行省份疫情有较大幅度上升趋势,引起了国家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__年国家卫生部将血吸虫病列为“三大”重点疾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之一。卫生部要求__*、__*省在20__年之前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__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安排要求__*在20__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申请达标,精心安排布署,全面组织协调,广泛宣传动员,以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为己任,彻底做好控制疫情各项工作。

三、防治策略

认真深入贯彻[20__]59号《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__—2015年)》、__*号《_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__*号《__*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并下发了__*号《__*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__*号《__*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实施方案》等文件。隆重召开了全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电视动员大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以构建人文和谐社会为目标,结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卫生、畜牧、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广电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行动,分工合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今年血防达标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并号召全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打一场歼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1、县委、县政府把血防工作列入今年十大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血防工作督导办公室,并纳入目标管理,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血防工作,并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从组织上、思想上保证了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县四大班子

领导都十分重视血防工作,除利用会议安排部署外,在到基层检查生产和工作的同时,均把血防工作列入检查内容,听取汇报,组织座谈,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使我县的血防达标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2、各血防责任部门、各流行乡镇与县委、县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各流行村与乡镇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逗硬奖惩。各血防责任部门、各流行乡镇均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把今年的血防达标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认真抓好、抓落实。

3、县卫生局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和血防督导工作办公室,由局长担任组长;县疾控中心成立了血防达标领导小组及督导组、资料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指导组。

4、各乡镇卫生院血防工作由院长亲自管理,并负责组织防保人员、乡村医生、村血防骨干开展各项工作。

(二)财政支持、经费落实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涉及面宽,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县财政和乡镇财政,在政府经费预算中列入专项血防经费,用于添置血防设备,开展血防工作,以确保血防达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__*在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已配套血防工作经费62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工作启动补助血防材料购置,20万元用于购买灭螺药物(氯硝柳胺)8吨,开展秋季灭螺工作。中央补助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专项经费73万元已按时拨付。县疾控中心投入资金80万元,用于购买灭螺药物、检查材料、试剂、制作资料、车辆支出等。各血吸虫病流行乡镇投入资金140多万元,用于开展基层血防工作。在这里,非常感谢省卫生厅、市政府、市卫生局给予我们大力的物资支持和经费支持。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整个达标工作严格按照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技术方案操作执行,具体业务技能培训由县疾控中心负责。确保县、乡镇、村三级血防工作人员达到技术过硬、业务熟练,掌握查治病、查灭螺等技术要领及血防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县疾控中心集中对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防保人员、村卫生员及村血防骨干进行血防知识培训3次,共计986人次;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7次,共计650人次;分乡镇血防知识培训122场次(分会议、现场操作培训,包括查螺、灭螺、查病等),共计10530人次。

(四)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1、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涌跃配合。多年来我们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板报、标语、展板、举办培训班、宣传车、宣传资料、知识手册等形式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血吸虫病危害性与防治知识、倡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破除旧风俗,树立新风尚。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强化群众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配合血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血防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增强与血吸虫病斗争到底的决心。

2、全面启动中小学生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血防知识,并通过“I+N”的宣传辐射作用,从而达到全民普及血防知识的目的。认真落实“四个一”,使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居民接受血防措施的依从性达85以上。

(五)部门协调、综合防治

坚持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的工作思路,主张以卫生部门为主,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经济作物结构,中低产田、下湿田改造、退耕还林,改水改厕,推广使用沼气池,推广使用农机,降低耕牛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推广使用、饮用深层进水或自来水,从而改造钉螺的孳生环境和避免群众接触疫水。充分开展综合宣教措施,有效提高农村整体血防知识,从而全面优化血防工作环境。

四、防治效果及成绩

(一)疫情的有效控制

全面控制了疫情,把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及程度缩小到了一定的范围内。螺情:有螺乡镇减少56个,有螺村减少65个,有螺面积仅为156.45万㎡,只有历史螺面的6.51,钉螺密度降至0.68只/框,抽查压螺无阳性钉螺。病情:我县血吸虫病情较轻,治疗前普查结果显示,血阳率为6.55,儿童血阳率为56.73;粪阳率为0.02,儿童粪阳率为0。耕牛血阳率为0.89,二岁以下耕牛血阳率为0。今年我们对人群、家畜均采取了扩大化疗措施,现有慢早血病人、病牛均为0。从而全面减少了传染源的存在,阻止了血吸虫卵流入钉螺水域,从而造成重复感染。资料方面:全面整理、统计、分析了1956-20__年历年间的血防资料,对研究我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分析防治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工作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信息。

(二)政治效益

1、使我们的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国家根治血吸虫病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提高了血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普及了防病、治病知识。

2、使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职工在此次达标过程中充分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国家的血防政策,加强了卫生工作的观念和信心。同时,增强了县、乡、村各级间的相互联系,使我们上下一心,

团结一致,保持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极大决心。(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了人民群众因治血吸虫病的开支,降低了农民在治病问题上的负担。优化了血防工作环境,改变了血防工作开展难,群众基础较差的局面;全面提高了人们的防病、治病意识,普及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加强了人们的卫生观念,提高了人们的正确防病行为率,降低了人们对血吸虫病的惧怕心理;加强了我县卫生资源建设,在设备、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优化了社会环境,为我县招商引资、建设综合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今后的打算

小螺号教案第4篇

关键词:陀螺;幼儿;创新;好奇心

陀螺,一个不停旋转的古老玩具,经过现代技术的改良,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这项运动,这种玩具。整整一个学期,孩子们几乎对这个旋转的着迷了,什么“调羹陀螺”“雪花陀螺”“彩钉陀螺”……不要奇怪,这些都是他们自制的陀螺。可同时我也发现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你看:无论何时,陀螺的“滴答”声都时时在响;无论是何地,陀螺的“残体”是处处都有;无论是什么只要是能转的都被卸了,就连娃娃家的锅盖也不可幸免!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已成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幼儿期也是人的创新能力初步确立时期。在正常的情况下,幼儿创新欲望已经萌芽,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各种事物的探索有着深厚的兴趣与欲望。掌握这一特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便能实现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

一、提供可供幼儿探索、创造的材料

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发现中激发创造的动机。由幼儿发明的创造的“陀螺大战”游戏就在探索区中诞生的,同时它也成了幼儿最热衷开展的一项游戏活动。可见提供充足的材料,可启发幼儿探索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它能支持幼儿的创新,使幼儿敢想、敢探索、敢创造。

二、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

1.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创新源于一颗好奇心。成人要理解孩子“破坏”的出发点是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如孩子在玩陀螺中会发生很多问题,孩子们在玩陀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幼儿,这里的安全方面就出现了问题,接着便是更多的问题出现,只顾玩,而不收拾,地板上一片狼藉。一到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他们又舍不得拆掉自己的杰作,到处寻找角落东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孩子积极思考的表现,而这个我们不能予以训斥、责骂和讽刺。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孩子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条件

如果发现孩子喜欢玩陀螺,我们可以开展这些方面的活动。让孩子在玩陀螺的同时增长知识,认识陀螺,培养兴趣,甚至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学着制作陀螺。

三、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丰富的想象力、发达的创造性思维、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因素等等。面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出发,启发幼儿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反之,则会扼杀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可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活动“陀螺工作室”中,在引导幼儿制作陀螺前期我准备了几个圆形的陀螺,在介绍完了之后,有一名幼儿的陀螺马上就制作好了,并向我展示他的非圆形陀螺。在这个“善意”的告状之后,我给予了“试试看和老师不一样的能不能转起来”的提议。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发现原来各种形状都可以旋转起来。通过动手制作陀螺展示了他们创新的才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成人要注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孩子会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陀螺为什么会转起来?”孩子可能会说:“陀螺睡醒了,它想起来做运动了。”“它想让小朋友看看它转起来有多漂亮呢!”“它也想和我们一样快乐地跳舞!”对于这些答案我们要给予肯定,给予赞扬。而不是用成人的衡量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幼儿的创作。陀螺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和孩子打成一片,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需要大量创新的人才,需要我们教师创新的教。巴特尔说过:“现实中,一点创造力都没有的儿童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让我们设身处地地真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去分享孩子的发现,让他们的脑子里充满问号,从而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在一页又一页的人生卷画上一个又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2]钱玲娟.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小螺号教案第5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数控加工专业 SolidWorks 一体化教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50-01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应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直接为企业服务,这是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以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把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贯穿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过程中 ,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

适应数控技术的发展,注重CAD\CAM一体化技术应用教学,注重办学层次。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

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教、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

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顶岗实习等。

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数控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

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三个教学层次实施教学。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 基于SolidWorks的专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教学

专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SolidWorks软件实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诸多特征的方法创建,具备三维造型的能力,实现模拟仿真,校验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

通过对某煤矿机械企业进行的调研及对工作任务的梳理,现提供一螺帽零件作为实训项目。该零件是某煤矿机械仪表中旋转开关部件的关键零件。

在实训中,学生在学会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切除等命令的基础上只需要完成螺旋线的创建以及扫描切除命令的掌握。

学生实训位于一体化教室,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1)教学、演示区: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教师传授知识、操作演示或学生汇报表演、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和相应的工作台及设备等。

该实训项目,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螺旋线的形成原理和普通螺纹的牙型以及尺寸规格。

三维螺旋体的基本要素是螺旋线。当一个点在圆柱或者圆锥面上的一条母线作等速运动,而该母线同时绕圆柱或者圆锥轴线作等速旋转时,该点在空间的轨迹线就是一条圆柱螺旋线或者一条圆锥螺旋线。

建模过程:用扫描拉伸特征命令,以螺纹轴截面轮廓为扫描轮廓,以螺旋线为扫描路径,生成螺纹的三维造型。

①单击零件右端面为草图基准面,绘制直径为72.2 mm的螺旋线基准圆。

②单击72.2 mm的螺旋线基准圆,单击插入曲线螺旋线,在螺旋线生成特征下拉菜单中,定义方式为“高度和螺距”,参数选择“恒定螺距”,高度“102 mm”,螺距“6 mm”,注意螺旋线生成方向为反向,起始角度“0”,顺时针。

③在上视基准面进行草图绘制,绘制螺纹轴截面轮廓。选择直线,画3段首尾相连的线段呈一三角形,保证尺寸如下:三角形两斜边夹角为60°,在让两斜边交点即螺纹小端与刚画的螺旋线选择穿透(点击时选择靠近螺旋起始点的点),目的为了使两斜边交点即螺纹小端在上视基准面跟螺纹的起始点重合,同时添加几何关系使三角形两斜边关于轴线对称。

④选择特征扫描切除,在扫描切除对话框里,选择螺纹轴截面轮廓,路径选择已生成的螺旋线。

⑤扫描切除对话框点“√”,扫描切除。

讨论区: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工作区: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设有若干个工作岗位,配有相应的常用设备工具,对于贵重设备和不常用的工具可以单独放置,供大家一起使用。

4 结语

数控加工专业肩负着为制造业培养人才的重任,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要培养出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加强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创新,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推进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强调理论与实训融合,创新课程体系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立“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

参考文献

小螺号教案第6篇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应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直接为企业服务,这是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 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以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把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贯穿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过程中 ,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

适应数控技术的发展,注重CAD\CAM一体化技术应用教学,注重办学层次。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

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教、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

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顶岗实习等。

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数控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

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三个教学层次实施教学。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 基于SolidWorks的专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教学

专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SolidWorks软件实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诸多特征的方法创建,具备三维造型的能力,实现模拟仿真,校验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

通过对某煤矿机械企业进行的调研及对工作任务的梳理,现提供一螺帽零件作为实训项目。该零件是某煤矿机械仪表中旋转开关部件的关键零件。

在实训中,学生在学会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切除等命令的基础上只需要完成螺旋线的创建以及扫描切除命令的掌握。

学生实训位于一体化教室,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1)教学、演示区: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教师传授知识、操作演示或学生汇报表演、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和相应的工作台及设备等。

该实训项目,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螺旋线的形成原理和普通螺纹的牙型以及尺寸规格。

三维螺旋体的基本要素是螺旋线。当一个点在圆柱或者圆锥面上的一条母线作等速运动,而该母线同时绕圆柱或者圆锥轴线作等速旋转时,该点在空间的轨迹线就是一条圆柱螺旋线或者一条圆锥螺旋线。

建模过程:用扫描拉伸特征命令,以螺纹轴截面轮廓为扫描轮廓,以螺旋线为扫描路径,生成螺纹的三维造型。

①单击零件右端面为草图基准面,绘制直径为72.2 mm的螺旋线基准圆。

②单击72.2 mm的螺旋线基准圆,单击插入曲线螺旋线,在螺旋线生成特征下拉菜单中,定义方式为“高度和螺距”,参数选择“恒定螺距”,高度“102 mm”,螺距“6 mm”,注意螺旋线生成方向为反向,起始角度“0”,顺时针。

③在上视基准面进行草图绘制,绘制螺纹轴截面轮廓。选择直线,画3段首尾相连的线段呈一三角形,保证尺寸如下:三角形两斜边夹角为60°,在让两斜边交点即螺纹小端与刚画的螺旋线选择穿透(点击时选择靠近螺旋起始点的点),目的为了使两斜边交点即螺纹小端在上视基准面跟螺纹的起始点重合,同时添加几何关系使三角形两斜边关于轴线对称。

④选择特征扫描切除,在扫描切除对话框里,选择螺纹轴截面轮廓,路径选择已生成的螺旋线。

⑤扫描切除对话框点“√”,扫描切除。

讨论区: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工作区: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设有若干个工作岗位,配有相应的常用设备工具,对于贵重设备和不常用的工具可以单独放置,供大家一起使用。

小螺号教案第7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研究生;光电类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23-03

一、引言

光电技术是战场态势精准感知与全维显示、远程精确打击与对抗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近年来发生的多次高技术局部战争反复证明,光电装备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作战方式和作战效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战场上军事高技术对抗的制高点之一。信息化战争中,光电装备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是衡量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赢得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随着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光电装备的种类将越来越多,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1]。

军校研究生是我军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的发挥。但是近年来部队反馈意见表明,部分研究生难以适应部队生活,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引起了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反思[2,3]。专业课程是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既培养学员的扎实的专业素养,又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是军校研究生光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改革的目标[1,4]。本文从分析军校研究生光电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入手,围绕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了光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改革的几点建议。

二、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对军校研究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党的十以来,对军队院校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人才培养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能打胜仗是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核心,因此在新形势下,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2012年,中央军委颁发的《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现代教学体系。这就为军校研究生教学方案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指出了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军队、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军政素质好,掌握光学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并具备适应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需要,锻炼成长为高层次参谋、指挥和管理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5,6]。具体来说,光电类研究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全面素质等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学、光学、光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光电器件、光电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所需的专门知识。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实验技能,综合运用光学工程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全面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等。

业务能力是军校研究生能力素质的核心。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条件下多兵种合成、多要素聚集的全维信息化战争,而主宰战争胜负的焦点在于是否有一支能够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适应未来战争节奏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作为高层次应用人才,光电类研究生的业务能力除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任职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光电装备联系起来,熟悉所学专业知识在部队光电装备中的地位、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具备到基层部队岗位任职的能力[7]。

三、军校研究生光电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分析

(一)课程内容实践性强,多与我军光电装备密切相关

随着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光纤陀螺、红外制导系统、光电跟踪系统、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等越来越多的光电装备将列装部队。这些光电装备往往是高新武器装系统的“眼睛”或“心脏”,能够确保战场上看得更清、反应更快、打得更准、隐蔽性更好,在战略预警、防空反导、远海防卫、信息攻防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校开设的光电类专业课程如《光纤传感系统》、《激光陀螺技术前沿》、《光学检测》、《光电惯导技术》、《光电技术前沿》等主要讲授这些光电器件及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针对性和实践性均很强[5,8]。

(二)不同课程横向联系密切,多门课程共同支撑一套光电系统

高新武器装备中的光电系统往往是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可能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如激光陀螺惯导系统主要由激光陀螺、加速度计和信号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光学检测》中部分内容讲授激光陀螺的基本原理、激光陀螺中光学元件的精密检测技术;《激光陀螺技术前沿》主要讲授激光陀螺的发展历程、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微弱光电信号处理技术》中部分内容讲授激光陀螺信号的转换、降噪放大和滤波等技术;《光电惯导技术》讲授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各有侧重,互相交叉,联系密切,它们共同构成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理论基础[5]。

(三)课程内容更新快,多涉及光学工程学科发展前沿

一方面,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新的光电装备会列装到部队,有些老旧的光电装备也会更新换代。例如随着新型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红外热成像仪将从单波段探测向多波段探测发展,并且逐步实现小型化,特别是在单兵光电系统中,小型化轻量级光电装备的发展非常迅速。光电联合相关处理技术代替传统的电子相关处理技术用于目标的快速识别、跟踪探测和火力指挥与控制。因此光电类专业课程的内容就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到与光电装备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光电类课程中《光子晶体技术前沿》、《光纤技术前沿》、《高能激光技术前沿》等都处于光学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属于当前热点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新现象、新原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要保证课程内容时刻与学科发展接轨,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四、军校研究生光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探讨

专业课程是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个载体,不仅用来让学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员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更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光电系统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光电系统如何有效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光电系统的使用如何改变作战模式,光电系统在体系作战中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都在教学方案改革中体现。

(一)分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军事特色

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两个大类,梳理出专业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基础理论精选核心知识点,按照体系化、模块化要求,重新构建专业理论体系,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应用技术方面,按照“围绕实战搞教学”要求,以部队需求为牵引,从新型光电装备中寻求和挖掘与基础理论的结合点。从大量新型光电装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丰富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特殊性与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员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光电装备,提高学员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能够快速适应基层岗位、驾驭新装备。

(二)广泛采用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员练习”的单向传授教学方法常常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容易造成研究生在军队任职中陷入“纸上谈兵”的境地。研究生学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自觉型和自主性。传统单向传授教学方法压制了学员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光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可以以特定的军事应用为背景,围绕某典型光电装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研讨,引导学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讨论以下问题:(1)光电系统的构成和原理是什么?(2)光电系统在武器装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影响武器装备的性能?(3)武器装备如何影响战术战法?通过灵活运用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从重教到重导的转变,同时通过具体军事应用案例积极引导研究生学员及早与部队对接,向实战靠拢[9,10]。

(三)充分利用MOOC优势,强化自主学习

近年来,各高校加快教育理念及教育管理理念更新,积极推进MOOC、MOORE等新型教学方法运用,建立了良好的MOOC平台。与地方大学研究相比,军校研究生在相同的总课时数内既要学习专业课程内容,又要学习军政知识,专业课程的课时经常显得不足。此外,如前所述,现代高新武器系统一般由多个模块组成,往往涉及多门课程内容。因此在以某一光电装备为案例实施教学时,学员会因其他专业的知识漏洞而无法完全理解光电装备在武器系统中的作用。MOOC、MOORE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11]。以我校MOOC教育资源为例,我校MOOC平台上集中了《古沙传捷音――光纤技术漫谈》、《精确打击武器装备》、《导弹精度分析与评估》等与光学工程专业相联系的其他专业课程。在讲授某专题之前,教员提前通知学员在MOOC平台上学习该专题涉及的课程内容。利用我校MOOC平台优势,研究生学员在课外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谱系,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克洪,刘冠军,秦国军,等.浅谈高技术武器背景实验条件对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lO,33(2):42―43.

[2]刘溪源,张苹,刘焕章.任职教育转型形势下,对军事院校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8,(4):49-51.

[3]王子欣.军队任职教育的反思与诉求[M].北京:出版社,2011:41―61.

[4]沈洪斌,李刚,胡文刚,王元铂.针对军校专业特点的激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现代教育技术[J].2010,20(2):70-73.

[5]研究生院.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2009培养方案[z].国防科技大学,2009.

[6]王维平,王雪松,甘可行,钟海荣.以制订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契机,科学谋划研究生培养的顶层设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

[7]钟海荣,贾辉,甘可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型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7―90.

[8]沈洪斌,张雏,李刚,等.针对军校特殊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实施[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3):80-82.

[9]阳明晔,陈宇中,宋章启.自主开放式光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2):127-128.

小螺号教案第8篇

在大班综合活动丛书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小问号”,通过此主题我们希望幼儿来做生活中的“小问号”,常常问“为什么”。在具体进行本主题的过程中,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查阅资料、小实验、讨论、请教别人等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幼儿玩水时,对水的流动产生兴趣,发现水不仅是直线流动的,还会拐弯,我们就用PVC管做成一个弯管,发现水能流出来。

为了进一步引导、支持幼儿主动探索,我们幼儿园大班生成了一个活动“神奇的弯管旅行”。为幼儿准备了弯管、手电筒、带螺母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以及记录表格,研究光和空气能否穿过弯管。

【案例描述】

一、出示弯管、手电筒、带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说明活动目的

1.出示直管,提问:这是什么?哪些东西能穿过直管?

2.出示弯管,提问:这又是什么?哪些东西能穿过弯管?

二、请幼儿大胆预测、实验并进行记录

1.逐一介绍手电筒、带螺母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提出新的活动要求,看它们能否穿过弯管。

2.出示记录表格,认识第一行5种物品的图形标记以及第二行“?”表示预测和第三行“实验后”。

3.请幼儿大胆预测,他们能否穿过弯管?并讲述自己的设想。

4.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

实验要求:(1)请幼儿先将预测结果记录在表格“?”后。

(2)幼儿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依次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实验后。

(3)能穿过弯管打“√”,不能穿过弯管打“×”。

(4)实验完的物品放回原处。

5.请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对于有争议的实验结果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6.教师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大图表上。带螺母的线、打气筒的气能穿过弯管,手电筒的光、皱纹纸、铅笔不能穿过弯管。

三、再次实验探索,想方设法使手电筒的光和皱纹纸穿过弯管

1.给出挑战,想办法使手电筒的光、皱纹纸穿过弯管。

2.幼儿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借助辅助工具依次进行实验,教师观察。

3.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最后评出最具创意奖。

【反思分析】

一、活动选择的生成性――捕捉孩子观察的目光

这个活动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逝,但因为我们大班的这一位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她看见了幼儿们玩水时的兴奋,她看见了幼儿们发现水穿过直管和弯管时探究的目光,她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以生成了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弯管旅行》,这正达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

望”的要求。

二、活动材料的代表性――引导孩子研究的兴趣

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体现了该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机智。她选择了打气筒打出的气、手电筒的光以及铅笔、带螺母的线、皱纹纸,可谓空气、光、硬的物体和软的物体相结合,材料的选择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多样性。这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但材料的选择不具备可变性,比如,提供了带螺母的线这一材料,教师做了详细的策划,但我们认为教师“引”得太多了,正因为教师知道线不能穿过弯管,故在线上系上螺母,而螺母为什么不是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系上去的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刻意将自己变成一个“笨老师”,给幼儿创造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科学态度的严谨性――启发孩子合作的能力

活动的操作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它分两个步骤,其一是预测,其二是实验。在此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预测,然后两两合作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因此也产生了这样精彩的话语:“实验前我认为××能穿过弯管,实验后我发现××确实能穿过弯管。”幼儿用了“认为、发现、确实”,不正体现了幼儿操作、发现的过程、语言表达的精确以及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吗?幼儿两两合作,出现不同的预测结果,在实验中又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再次实验达成共识,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

四、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萌发孩子科学的态度

小螺号教案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兴趣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讲解科学知识,以及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能力和方法,却很少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科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指要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科学自主探究活动较少

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学多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呈现,科学活动因其学科特点,倡导以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直接接触科学学习材料,有助于实现科学知识的构建。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活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或演示的方法为主,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是提问法。如果幼儿说出的答案与教师心中想要的答案一致,教师就会对幼儿提出口头表扬。相反,即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但是说出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教师就会直接让幼儿坐下。这种僵化和以固定答案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只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会打击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1.重视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提高科学活动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南师大版《做陀螺》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个精美的陀螺,向幼儿演示陀螺的玩法,幼儿们马上就被好玩的陀螺吸引,争着玩陀螺,对陀螺的好奇心和兴趣立即被激发了出来。这时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好奇心理,及时提出问题:陀螺这么有趣,你们知道陀螺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成功导入了科学活动。再如,在南师大版《纸杯电话》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出示纸杯电话成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我这里有一副纸杯电话,谁愿意和我一起玩一玩打电话的游戏?(教师请一个幼儿配合,演示拉直线绳,互打电话的游戏。)参与游戏的幼儿非常激动,其他观看游戏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说:这个电话有趣吗,你想要吗?(幼儿竞相回答:想!)教师:好,今天就请小朋友找一个同伴,两个人合作,做一副纸杯电话。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成功调动了幼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科学活动教学氛围。

2.鼓励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活动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亲自动手,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心中的疑惑。因此,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非常适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探究科学活动。例如,在《种大蒜》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形状、颜色、气味,并演示大蒜的种植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大蒜的种植方法,教师请幼儿总结种大蒜的方法: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最后教师给幼儿布置科学活动作业:种植大蒜。幼儿根据在活动中学到的方法,亲自动手种植大蒜,并在记录单上记录各个时间段大蒜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时期大蒜的形态(用画画的方式记录)。这个过程加深了幼儿对大蒜生长过程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再如,在《磁铁能吸什么》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操作磁铁吸回形针,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特性。然后教师出示记录表及材料,帮助幼儿理解记录符号及要求,具体过程如下。教师出示操作材料:磁铁、铁钉等物品,并进行演示操作。接下来教师出示记录表格,讲述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教师提问幼儿:表头上画的是哪些东西的图标?教师交代记录符号及要求:表格左栏里有个问号,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就在这个物品的图标下面,问号里的一栏里做上记号。接下来就是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了,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引导幼儿猜测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操作并做记号,然后幼儿自己操作磁铁,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小手。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磁铁,他们发现了磁铁的神奇特性。接下来教师帮助幼儿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用磁铁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哪些物体是铁做的,哪些东西不是铁做的,这就加深了幼儿对磁铁特性的认识。

3.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是神圣且具有权威性的,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给幼儿带来巨大的鼓舞。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教学中进行的教学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教师应由注重结果评价向结果和过程并重转变,构建多元化的科学教学评价机制。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对于在科学活动中积极活跃,或进步较大的幼儿都要提出表扬,对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要肯定其大胆创新的精神,使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保护和发展。在多元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学习结果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幼儿各方面的闪光点都能得到肯定,擅长的领域都能得到发展,切实践行了促进全体幼儿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总之,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活动,合理评价科学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掌握进入科学大门的钥匙,不断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娜.论幼儿园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J].赤子(上中旬),2015,(08):17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