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03 08:45:57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道桥专业;项目模块;实践环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620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丰富,与实际联系较紧密[1],在道桥专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道桥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课程的定位明确:既是导前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不难发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桥梁”,实践性较强,既在综合应用中巩固了基础课程知识,又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因此,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的情况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影响较大。文章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特点和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探索性思考和总结。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道桥专业的学位课程,该课程的要求较高,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够理想。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课程的最终成绩由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60%)、实验成绩(20%)和平时成绩(20%)综合评定。从2013级道桥本科专业成绩分析结果来看,达到合格标准的只占70%,优良的只占18%,如表2所示。

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很多专业教师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提供了较多好的方法和建议[2~4],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学时不均衡,缺乏实践训练

为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授课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学时占比较少,部分高校学时分配如表3所示。

(二)教材例}设置过于简化,未结合工程实际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例题的侧重点在于对基本计算理论的巩固,往往在设置时简化了大部分内容,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例题,缺乏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比如矩形截面设计问题,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是结构计算简图的抽象结构荷载分析不同荷载的作用效应计算内力最不利的组合截面尺寸的拟定材料的选择设计计算构造性要求变形和裂缝验算结构施工图,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侧重点的不同,将大部分例题的设计过程设定为设计计算构造性要求配筋图,虽然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但不符合工程实际,也渐渐抹杀了学生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过于集中,收效甚微

道桥专业在相应实践教学环节中均会设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设计,目的是综合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一般要求学生一周完成设计。课题内容较多,任务量较大,加上同一学期其他专业课程的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要么依赖例题,要么抄袭别人的成果。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般为梁板结构设计,偏向土木工程房建方向,而道桥专业后一学期的桥梁工程课程为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其大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因此,对于道桥专业学生而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的效果不佳。

三、基于项目模块教学方法的探索

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实际工程应用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慢慢地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不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就业优势,文章以项目模式为基础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探索。

(一)项目模块的设定与课程内容的对应

结合道桥专业的需求,将现浇混凝土桥梁工程作为项目模块分解混凝土设计原理课程,设定4个项目模块及10个子模块,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以项目模块分解课程内容不仅让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宗旨,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五大类问题,即材料如何选择?截面如何设计?钢筋用量如何计算?施工图如何绘制?结构质量如何控制?

(二)项目子模块的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作为理论知识的应用在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由于条件和学时的限制,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践仅仅是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并没有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因此,以项目模块驱动的课程教学在子模块中设定了三大类实践任务和10个训练项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如表4所示。

(三)项目模块教学课程考核方案的思考

考核是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环节,也直接引导了学习的目的性。传统的考核方案以闭卷考试为主,使得学生习惯性养成了以应试为目的学习态度,上课敷衍了事,考前死记硬背,逐渐形成了高分低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怪相。

为培养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以项目模块设定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对课程的考核方案做了如下思考。

(1)放弃闭卷考试的考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本身就具有公式多、条件多的特点,记忆大量的公式和公式条件并不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学会步骤分析的方法,学会解决不同条件下的实际问题才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宗旨,显然闭卷考试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2)以平时成绩、子模块实践训练项目成绩综合评定。如表5所示考核方案,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设计成绩考核主要强化学生对设计理论和规范的应用,实验成绩考核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实训成绩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判断和写作能力。

(3)为增强课程考核要求的约束性,设定学分和学位获得条件,如表6所示。

四、结语

以实际项目模块为基础,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论课程分解到项目模块中,相应的子项目的训练增强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将理论知识迅速地应用于实践,而且增强了项目所设定的实验的意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目的性。

课程的考核方案从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资料的搜集及规范的应用、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判断能力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重复训练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避免了学生以考试为目的,被迫学习的心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同类院校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孝军,杨虹,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1):150-152.

[2]周爱萍,黄东升,等.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3):166-167.

[3]商怀帅,杨琳,等. 工程案例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冶金教育,2014(5):34-35.

[4]陈进,谢孝,等.基于执业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系列课程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51-53.

Abstract:Concrete structure principle course is very important in road and bridge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simplified condi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train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course teaching by project module, set the links of practice and the scheme of course examin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lose to actual project scenario. It can not only train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字]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有效管控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以混凝土材料作为结构而进行的工程建设过程。一般来说,混凝土是由水、水泥、化学制剂、矿物混合材料、细骨料等按比例拌制而成的,因而其造价较低,能够从原材料上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混凝土的制作较为简单,且抗震性能相对较好,施工技术也能在较短时间内磨合成熟,很好的适应了工程建设领域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因此目前混凝土施工仍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问题仍令人堪忧。一直以来,相关工程事故频频发生,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也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不管是结构设计还是操作规范方面,我们都应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

二、当前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管控的问题

结合近年来相关工程事故的发生成因,我们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分析,从根本上了解了其质量管控方面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看来,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原材料的选取及混凝土拌制不够规范

在混凝土施工中,尽管混凝土的拌制技术相对较为简易,但实际上其中的一些细节要点都相当重要。调查显示,很多建筑企业在选取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过于草率,往往只对化学制剂、水泥等作出要求,而对水及矿物混合材料的重视相对较少,这样一来混凝土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建造的工程也就问题不断了。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拌制中,相关负责人员往往操作不够规范,在时间控制与比例要求方面并没有严格把握,使得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得不到有利的控制,这也就给以后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埋下了伏笔。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相关专业素质的低下,往往不能规范落实其中的技术要求,因而给混凝土施工工程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引发一系列的后期质量问题。很多时候,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没有严格的进行控制,很多细节要求施工人员也没有很好的完成。而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许多工序,而这些工序都是一步一步紧密联系的,这样一来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也就相当之高,而从如今的现状看来,工序错乱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往往被负责人员忽略,于是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3、混凝土工程后期维护工作不到位,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有利保障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竣工后相关企业往往便放松了工作责任心,因而工程的后期维护与保养工作也就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由于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其往往因自然原因而出现相关问题,而目前很多企业质检部门都没有及时跟进做好养护工作,往往在工程验收完成后便草草收工,这样一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也就得不到全面的保障。

三、有效管控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质量管控问题,我们在做出全面了解时,也应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利进行。在具体的措施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应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质量管控问题。

1、严格筛选原材料,规范混凝土制作过程

在混凝施工的准备阶段,相关负责机构首先必须从原材料方面保证质量,对于以往被忽视的细节要点做好改进与完善。例如,水和砂石的选择必须符合相关施工工艺要求,而不能随意选取,因此相关负责部门必须完善管理措施,督促施工人员牢牢把握原材料选取的规范性。同时,在混凝土的拌制中,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施工人员操作技术规范的培训,搅拌时间、混合比例等都要严格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实际质量在既定技术要求的控制范围之内。这样一来,从原材料方面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便能得到有利控制,为后期的工作也就打好了基础。

2、加强员工技能培训,保证施工流程正常进行

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有极其专业的团队加以操作。对此,工程负责部门应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及考核工作。在正式进行施工前,应使其接受全面的技术培训,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核,符合要求的才能安排参与工程施工工作。在施工进行后,相关部门也应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时刻跟进施工进程,监督各级部门规范完成工作指标,对于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应及时提出批评,并指导其规范完成。总而言之,必须严格排除施工隐患,保证各工序紧密衔接,按部就班的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做好工程后期养护工作,严防工程事故发生

混凝土工程竣工后,相关质检部门在做好工程验收的同时,也应制定全面的工程后期养护方案,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完成,要定期对于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与分析,了解其质量状态,并做好工程事故的预防工作。在全面的检测与分析中,同时也能对质量验收中忽视的细节要点做出检验,对其中遗留的问题也应及时调查并做好记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使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日益优化与完善。

四、总结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需要各级部门严格落实,相关机构应大力重视混凝土施工的各个过程,并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全面的工作。在现代化的生产需求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必不可少,相关负责人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从上级到下级都应积极投身于工程建设中,带动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以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2002.5第40页

2.郭仕万.《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山西水利科技社,2000.11第65页

3.张相宝.《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2002.6 第63页

4.肖强.《混凝土施工》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第95页

5.赵军.《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国海洋出版社2006.2第3页

6.迟岩.《土建施工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第10页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膨胀剂大型工程补偿收缩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多年来,工程界常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所烦恼,提出了“抗”“放”结合的治理原则,人们开发了混凝土膨胀剂、纤维等多种抗裂新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取得了诸多成果。我们从膨胀剂这种抗裂材料入手,在邯郸的工程中逐步推广。文中重点介绍的9项大型工程,从建(构)筑物的结构特征、施工季节、针对性技术措施等多方面,反映邯郸地区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的情况。实践表明,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邯郸得到了工程界认可和应用,是实现混凝土抗裂与结构自防水的一种有效途径。

2工程概况

将9项工程的基本设计参数和结构特点归纳列表,给出设计与施工简况,从中可以看出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对于不同的工程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⑴结构7层以下的住宅楼多为砖混结构,如世嘉名苑;8层以上的住宅楼、商贸楼、商住楼多为框架结构,如新世纪商贸广场、水景南岸。

⑵地下室多为1~3层。但龙湖人防为单层地下工程,丛台路学校为5层地上工程。

⑶结构尺寸与形状建(构)筑物外形多为矩形或近似正方形,长宽比范围1.5~10,龙湖人防及丛台路学校为L型。

建(构)筑物具有大面积、大体积的特点,如新世纪商贸广场单层面积4700m2,建(构)筑物具有较长或超长的特点,

建(构)筑物具有较厚或超厚的特点,如新世纪商贸广场底板厚800mm,云顶公馆筏板厚1000mm,招贤大厦底板厚3000mm。

⑷施工季节大型工程工期较长,如新世纪商贸广场施工工期为300天,横跨4季,夏季要求缓凝,冬季要求防冻。

⑸混凝土强度等级范围大,C25~C55,多为C30;抗渗标号P6~P8。

⑹多单位参与,多专业结合 。该9项工程的设计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亚太建筑、河北庄宸、河北昆仑、邯郸大友及煤炭部邯郸设计院等。施工单位有中煤第69工程处(新世纪商贸广场)、江苏苏中建设集团(云顶公馆)、邯郸第3建安公司(世贸休闲)等多家。

3技术要点及方案的制订实施

3.1预备工作

在工程设计中与施工前,要针对具体工程制订技术方案,首先需作好3项预备工作。

①掌握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特点与要求,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与设计专业相结合。所制订的技术方案应以有关标准及其文件为基础。

②针对混凝土设计指标及构件状态进行抗裂计算,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并确定采用的辅助措施。

③吸收设计、建设、施工及监理多方的建议,特别是施工方的意见,根据施工力量组织、混凝土供给能力等,与施工组织方案紧密结合。

④技术方案制订者必须进行现场交底。

⑤必要时请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太行特种水泥与防水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现场指导。

3.2混凝土试配

①材料选用

水泥,主要选用P.O普通硅酸盐水泥和P.S矿渣硅酸盐水泥

膨胀剂,确定为FEA,定点由石家庄市功能建材有限公司提供。

掺合料,主要为粉煤灰和矿粉,掺入量一般为20%左右。

②限制膨胀率指标

根据GBJ50119规范和工程的具体要求设定混凝土限制膨胀率指标,如新世纪商贸广场底板混凝土14d水中限制膨胀率指标为2.0×10-4,加强带混凝土为3.0×10-4。

③混凝土工作性能

对于面积大、体积大及超厚的构件,凝结时间可再延长一些。这有利于推迟水化热的升高速度、提高有效膨胀[3]。

3.3后浇带与加强带的关系处理

技术方案的关键与核心部分是正确处理后浇带与加强带的关系,应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9项工程中该种关系的处理使用了下述3种方式。

①全连续浇筑新世纪商贸广场原设计用后浇带将底板分成6块,后改为长度方向(92m)设2条、宽度方向(48m)设1条加强带的方案,实现了全连续浇筑。

②全间歇浇筑龙湖人防工程构件呈L型,原设计每32m留1条后浇带,后全部改为间歇式加强带,即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4d再浇筑加强带,既提前了工期、又利于施工组织。

③连续和间歇浇筑相结合云顶公馆6#~7#楼间,在制订方案中仍然保留原设计中的1条后浇带;楼盘地下室边墙外部为车库地面,在边墙外侧1m处设1条间歇式加强带;其他区间,每30m左右设1条连续浇筑的加强带。

3.4加强带设置注意事项

①建(构)筑物分为地下、地上两部分时,都采用相同的浇筑方式时,两部分的同竖向位置混凝土板(顶、楼)与墙应同轴线设加强带。

②配制温度筋。

③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高5MPa,14d水中限制膨胀率比两侧至少高出1×10-4。

④底板厚度大于600mm时,须在加强带两侧设密孔钢丝隔离网;小于600mm时,可以不设,但应考虑泵送混凝土的流淌斜度和距离,在距离加强带规定带宽侧边外1m时提前更换混凝土配合比。

3.5关于结构自防水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作结构自防水,可靠性强,也为很多地下和水中工程所证明。如新世纪商贸广场。

3.6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主要强调下述4个方面,要求施工方执行。

①及时进行保水养护。

②冬季施工应及时进行保水、保温联合养护,以防内外层温差过大。

③对板、墙、梁的交接部位,或构件的异型部位,实施二次振捣,防止塑性裂纹。

④将周墙、长墙作为浇筑、振捣、养护的重点,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督。

4出现问题及应对措施

⑴云顶公馆6#~7#楼间后浇带,3个月后发现渗水。原因是橡胶止水带安放欠严格。补救措施是:将裂缝凿宽,成“V”型槽,用止水灵封堵,再涂刷FCC聚合物防水涂料。

⑵世贸休闲广场施工时,混凝土坍损快。原因是使用了新入仓的新磨的散装水泥和FEA。应对措施是:调整泵送剂组成(增加缓凝与保塑成份)及掺量。

⑶某工程曾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楼板有约10m2部位强度明显偏低,检查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泥或FEA的计量出现失误。解决措施是加强计量人员及物资采购管理,并尽快更换为商品混凝土。

⑷连续浇筑的加强带混凝土出现过供应滞后现象,解决措施是:准确计算混凝土需要量和供给量,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给施工留出一定余地。

⑸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振捣等操作均有不规范处,应对措施是: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时,要求施工方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

5结语

⑴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可以同时收到抗裂与结构自防水的双重效果,从膨胀剂这种抗裂材料入手,“抗”“放”结合,是解决混凝土收缩开裂的一种有效途径。

⑵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正确处理连续浇筑式加强带、间歇式加强带与后浇带的关系,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与效益的关键。

⑶在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的过程中,不应放松对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操作的要求,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求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游宝坤,李乃珍,膨胀剂及其补偿收缩混凝土[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Abstract: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s more closely with high technology of the subject produ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gradually to high, fine, sharp direction, become a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the quality detection of nondestructive application for communicate learning.

Keywor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工程实践中,结构混凝土质量的传统检查方法是以规定的取样方法制作的立方体试件,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下养护,按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试件抗压强度来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用试件实验测得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往往与结构物中的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差别。结构钢筋是隐蔽材料,其位置的准确与否亦关乎结构的安全和耐久,而传统方法无法在非破损情况下对其位移进行检测,因此,无破损情况下在结构物上检测混凝土质量和钢筋位置的现场检测技术,已成为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2、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必要性

2、1关于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材料和成品的条件下研究其内部和表面有无缺陷的手段。也就是说,它利用材料内部结构的异常或缺陷的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评价结构异常和缺陷存在及其危害程度。

2、2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超声检测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无损检测技术是超生无损检测。超声无损检测技术(UT)是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与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以及便于现场使用等特点。实践证明,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超声检测,对于非金属的检测,效果明显。如混凝土、岩石、桩基和路面等质量检验,包括对其内部缺陷、内应力、强度的检测应用,都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可以说,无损检测技术是工程质量预控和监督的有效手段。

3、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无损质量检测的应用

3、1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原理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就是要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利用测试仪器获取与混凝土、钢筋等有关的物理量,因这些物理量与混凝土质量、强度、混凝土缺陷和钢筋的位置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采用获取的物理量去推定混凝土质量(强度,混凝土缺陷)和钢筋的情况。

3、2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对混凝土结构构件不破坏,可以获得人们最需要的混凝土物理量信息测试操作简单,测试费用低不受结构物的形状与尺寸限制,可以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可对重要结构部位长期监测,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进行检(监)测,取得各种信息后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避免事故发生等。实践证明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定,建筑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其中安全性决定建筑结构的生命。而建筑结构中各构件(梁、板、柱)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钢筋保护层也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实践中与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位置有关的质量缺陷和事故时有发生。

例如:在对某工程的混凝土分项工程验收中,除了对资料核查外,主要采用了无损检测设备———数显回弹仪和钢筋位置测定仪,分别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的位置,结果发现有几根钢筋混凝土柱和梁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钻芯取样和破损检验发现结果一致)。在用钢筋位置保护层测定仪测定悬挑板的负弯矩钢筋时,发现保护层厚度高于设计值,在现场开破检验后发现钢筋下陷幅度较大、且间距不符合要求、排列根数不够。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质量事故。而在无损检测设备有效的技术支持下,帮助我们准确发现并消除了隐患。

4、工程中应用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的建议

4、1健全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的工作制度

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管理制度,明确无损检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1)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规程及标准,使检测得以规范执行;(2)确立无损检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地位,使无损检测技术成为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工作要以检测数据为依据,依靠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达到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性;(3)强化无损检测应用程序,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构件进行实体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结构工程验收的一项内容。

4、2建立相应的无损检测机构和组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依靠无损检测这一科学手段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各质量监督机构均应将无损检测业务作为必备指标来加以建设和完善,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要设置齐全,要设专人保管使用,使用人员必须经过无损检测的专业培训,要持证上岗。

4、3不断加强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技术培训

加强无损检测技术业务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实用性,使其在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与科研和检测机构加强联系,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水平。

5、结束语

当下,虽然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其发展和应用水平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其中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问题,应正视这些问题。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无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要以创新的精神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加强,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正在成为工程质量控制、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广泛推广、深入应用。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技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crete is widely used in housing an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cost engineer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concrete, is the concrete crack.

Key words:Concret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4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近年来,住宅工程的投诉逐年上升,尤其是楼板裂缝引起的渗漏问题,往往不容易解决,为了防止裂缝,不仅要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还要从改善结构约束条件、改善混凝土性能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有关房屋混凝土的几种施工技术。

一、原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砖混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用环境因素作用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大的裂缝问题,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在我较长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工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接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一)水泥。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使用大厂水泥,保证水泥的质量,并尽量使用低热水泥和减少水泥用量,进场时必须验证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保证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合格。

(二)对骨料(砂、石)总的要求应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而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温度则会降低1℃。

(三)外加剂。选用适宜的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措施之一,其中,粉煤灰是混凝土中防裂效果最好的一种外加剂,掺加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四)配合比。认真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采用的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各项性能要求以及泵送混凝土流动性要求情况下,选取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小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水化热。

二、设计措施

设计中混凝土宜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避免采用高强混凝土;重视抗裂薄弱部位的抗裂计算,从设计源头控制混凝土抗裂薄弱部位的裂缝;对于跨度或体积较大的梁,应加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适当提高梁纵向截面配筋率,以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以及收缩应力的影响,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在凹角处、阳角处屋面板与剪力墙外墙相交且约束强的楼扳等部位的现浇板中合理配置抗温度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布置,其间距应不大于l00mm。

三、施工措施

采用合适的施工措施不仅能节约房屋建筑成本,还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一)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注意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建议根据搅拌车漏斗或混凝土运输车的容积计算分层数量),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施工裂缝。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气象变化,最好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段(如刮风、下雨、降温等),高温气候下应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对水泥、骨料采取预冷措施,并采用低温水拌制,以降低混凝土拌合温度。

(二)加强施工。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三)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适当地、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强制性按照规范标准规定,推行留斜槎施工。

例如,在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使之从板件中部穿越,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对于屋面的养护要特别注意,屋面板的表体比大,而且在高处,过大的风速会加快水分的蒸发,使得浇筑早期的失水收缩大。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对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水,应注意充分供水养护,可在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

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混凝土在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可以拆模,防止过早拆模,如果过早拆模.构件在实际施加于自身的重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受力裂缝。

(三)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注意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和振捣时间,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在初凝前应按标高控制点找平,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选用合适的骨料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通过采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振捣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施工技术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内的内外温差,从而有效地控制房屋混凝土裂缝,提高了房屋的质量,避免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99-02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是我院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应用性很强。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于该课程存在先修课程多、教学内容多、试验现象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简化假定多、构造要求多、教学环节多的“十多”问题,容易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结合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我院课程组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工学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组教师根据调研和专家审定,提出课程知识目标为:掌握混凝土、钢筋和砌体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其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包括抗震构造知识;掌握一般构件的设计方法;掌握现浇楼梯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型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多层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

对应的课程能力目标为:具有进行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砌体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在实际工程中熟练运用结构构造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进行沟通与表达训练,学会团队工作。

聘请分别来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程师加入到课程组团队中,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确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程案例的选取等。聘请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指导、把关。团队中的专职教师则必须在每年假期到企业兼职,与企业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研讨活动。

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发课程教学网站,重点是使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地与主要岗位相结合:设置专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动态;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实施,团队教师编制规范解读;开发在线测试,与施工员、二级建造师考试题目及复习思考题挂钩,学生应可随时上网参与自检自测,既巩固所学知识,也为岗位证书考试做好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除在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外,我们一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开设讲座等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观念,避免产生“施工人员只需按图施工,用不着掌握结构构件的计算,学结构没啥用”等错误观念。二是成立学院结构设计兴趣小组,组织有兴趣的学生承担一些设计任务,如PPT课件制作或资料收集等工作,实现部分差异化教学。三是组织两项院级技能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和钢筋绑扎大赛。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最关键的是深化了学生对力的传递构件、受力特点和结构图识读的理解和掌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教学模块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本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导入模块、混凝土结构模块、砌体结构模块和抗震基本知识模块。将很多高职院校中单独设立的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材料、混凝土结构实训、结构施工图识读等模块融入混凝土结构模块和砌体结构模块中。如图1所示,模块又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再分解为学习任务。在同一个模块中,若干个学习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同一个学习情境下,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呈递进关系,有的呈并列关系。而工作任务中具体学习单元的顺序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现浇肋型楼盖和楼梯设计三个学习情境中,将实际工程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图集、协作等内容,将课程建设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如图2所示,每个学习情境都以实际工程项目(现阶段的项目来源为典型建筑物,如学校教学楼、实训楼等)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钢筋混凝土构件这个学习情境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选取一块板、一根梁、一根柱进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配筋图的识读或绘制,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设计由简单

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课程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混凝土结构模块为例,该模块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为多个学习任务。第一个学习情境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包括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单项训练,分为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由最简单的板开始到梁进而到柱的设计。后4个学习情境为结构设计,分别为现浇肋型楼盖设计、楼梯设计、单层厂房和多层房屋,分别从平面结构体系、简单的空间体系、相对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到最复杂的空间结构。这样,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

这种设计体现了由构件到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也融合了现行规范和构造要求,避免了为讲构造要求而讲构造要求,为了解规范而去讲解规范,将受力特点、计算公式、图纸识读、规范和构造要求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训的完成,不知不觉地掌握课程核心能力。

典型工程图纸的应用贯穿教学始终

在混凝土结构模块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每个学习任务,现浇肋型楼盖、现浇楼梯、多层房屋的工程载体都是同一个项目。学生在开学初就以小组为单位拿到整套典型建筑物的图纸,这些典型建筑物都是学校自身的建筑物,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等。这些建筑物就在学生身边,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并且,教学楼、实训楼等平面布置相对简单规则,有利于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就完成了一块块板、一根根梁、柱,进而到楼盖、楼梯,最后到节点构造,由点到面,由面到整体,如搭积木一般完成了整个建筑物建设的所有工作流程。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核共同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3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10%,网络使用情况占总成绩的5%,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5%。总体上是弱化期末考核,突出平时考核。

平时作业由小作业(占10%)和大作业(占20%)组成。小作业为课后练习,要求每名学生独立完成。小作业主要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大作业共五个题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构件到平面结构最后到简单的立体结构的思路设计,分别为悬臂板设计、外伸梁的设计、柱的设计、单向板现浇肋型楼盖的设计和现浇板式楼梯设计。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既可以按模拟实际工程题目完成,也可以制作助学课件如PPT等。每组学生自行分工合作,完成后由各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介绍设计思路、设计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即类似于答辩环节。由教师、全部组长、课代表三方根据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给出一个小组分。再由组长根据组员的贡献对每个组员进行评分,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分得到每个组员每次大作业最终得分。网络使用情况分值根据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测试的分值来共同确定,规定学生最低在网时长并通过课程答疑、在线测试等形式确定学生上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梅,赵均.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

[2]陈建兰,郭小俊.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吕文晓.类比方法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4]吕文晓.开放教育专科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8).

[5]刘晓宁,朱显鸽.《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质量混凝土浇灌楼板开裂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受到众多环节的制约,其中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等。在众多环节中,建筑施工活动环节是关键环节。只有把好施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才能控制中整个产品的质量。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建筑材料,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多样化以及各组成材料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致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混凝土抗压性能良好而抗拉性能很差,抗拉只有抗压轻度的1/8―1/20,且不与抗压强度成比例的增加,因而极易产生裂缝。在实际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总是受到各种约束,当混凝土在收缩工程中,若其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吗,就会产生收缩裂缝。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干裂,最终导致楼板开裂。本文以我国多起混凝土楼板开裂的问题详述施工质量控制。

1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1.1原材料的控制

施工使用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有两种渠道:自采和顾客提供。不论是那一种都要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

如果购买的水泥存放时间过长或受潮;沙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含泥量大,杂物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外加施工中的不当处理。很容易出现各样安全隐患。因此,在购买原材料时要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砂,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1.2施工中材料的承载问题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多分布于住宅建筑结构房屋外墙转转角所在的房间楼板上,一般为呈等腰三角形的45°斜裂缝,且裂缝基本上下贯通。呈明显的弯曲手拉裂缝的特征。

工程中这些多见的楼板裂缝是有荷载作用引起的。如受弯构建在受拉区的弯曲裂缝、弯剪裂缝等。试验表明,当混凝土受压,且荷载达到70%―90%时,混凝土本身的裂缝将迅速增多,在结构的某些受拉力较大的薄弱环节,这种微裂很容易扩展并串联全截面,从而较早的导致贯穿性裂缝。

1.3对材料不当的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企业的工人基本为农民工,他们的技术素质相对较差,从业经验少,施工行为往往无视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因此施工因素离散度大,可控性差。同期的建筑在同样地段、地基基本一致,同一个设计单位,同一家混凝土供应商,不同的施工队伍施工后,楼板出现裂缝的几率不同。钢管支撑的比木支撑的少,结构层施工周期长的比短的少,混凝土养护好的比养护差的少,施工文明程度高的比低的少,等等。

2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相关控制措施

2.1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施工中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确保原材料的合理选购和运送存放的前提下,在施工中以是改善骨料级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二是在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三是热天浇筑混凝土应减少浇筑厚度,以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四十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五是寒冷季节施工时应采取保暖措施。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当施工荷载较大时,楼板下应加设支撑,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支撑位置,要经过计算确定。底层模板支撑位置,要经过计算确定。底层,模板支撑在回填土上时,回填土必须夯打密实,避免回填土压缩变形或遇水沉降而影响现浇混凝土的质量。上、下楼层的模板支撑设置要相对应,并设置足够的垫板,避免上层施工荷载对下层楼板产生不利影响。现浇板底膜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拆除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时,要充分考虑该楼层现浇混凝土板承受上层楼板及其他堆放物的影响。

3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民用建筑质量管理

3.1工程参与各方的关系协调。

一个成功的建筑,绝不是哪个人单独一方的成就,是所有人共同创造了它,所以工程各方应多展开交流,正确认识彼此间的关系。施工方要严格案中案设计图纸施工,建立严格案按照监理手册执行,遇到特殊情况,一起讨论解决。形成合法,合理,公开,真正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保障彼此长期的利益。

3.2安全管理。

人员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比工程的安全更重一旦工地上发生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在施工人员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给予施工人员相应必备品。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设置栅栏,设定施工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即便做好了这些防护措施,还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周围巡查,及时排除因非工程人员不按要求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险情发生。

3.3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以上几点,对工程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施工单位一味只顾产值,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公司成本也是一种节约。

3.4管理制度的执行

现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以个单位甚至已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管理制度的执行肯定是 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做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观质量;过程控制

一、工程概况

工程一: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冉家坝车站工程,该工程为深基坑,开挖深度约为42m,是地下3层单岛4线,与5号线形成平行南北向平行换成。主体结构最大层高为8.0m,地下上部2层用于物业开发,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形式,全包防水是其主要的防水设计方法,侧墙的最大厚度约为905mm。由于在对工程防水板侧墙进行支撑加固时,采用对拉螺杆的难度较大,因此支撑加固时,运用单边支模加固体系,从而增大了施工的难度。

工程二:甘肃省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工程,建筑面积26000多平米,板筏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十六层,其中一层层高8米,剪力墙厚度400mm,剪力墙模板采用竹胶板面板与50*100木龙骨散拼模板,Φ16粗螺纹对拉螺杆和钢管脚手架支撑加固。剪力墙实体质量较好,该工程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工程金奖即“飞天金奖”。

二、高大模板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其成因

(一)高大模板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解析

在工程一的质量目标确定之后,对已完成施工的混凝土墙体工程进行调查发现,高大模板混凝土墙体外观质量控制不够理想,主要存在着混凝土表面砂浆流失、混凝土色差或冷缝等问题;结构表面有起泡、起砂或有麻面等现象;同时结构平整度不够,有错台现象发生,具体如下:

1.由高大模板施工成型的混凝土具有几何尺寸准确且表面光滑的特征,但由于高大模板本身存在着较大的自重,从而造成了高大模板的安装与操作难度大,在高大模板施工中极易造成高大模板的拼缝出现不平直的问题,从而使混凝土的平整度严重降低。同时,由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度与跨度都比较大,施工时的总荷载也相对较大,非常容易造成工程主体结构产生扭曲、偏移以及错台等现象,大幅降低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2.在高大模板的施工中,由于模板周转使用的次数较多,造成混凝土表层产生了砂浆流失的问题。加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未展开充分振捣,导致工程主体结构的表面产生了起砂、起泡以及麻面等问题;

3.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中途存在着过长的间隔时间,造成混凝土外观出现了色差与冷缝等现象,且高大模板施工时,新模板与旧模板的混用,搭设时对高大模板的平整度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工程主体结构的平整度不合格,使工程主体结构产生接缝处错台现象。此外,工程的高大模板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还存在着漏浆与起皱等问题。

(二)高大模板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成因

在高大模板施工质量跟踪监督过程中,发现导致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观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在该工程一中,在混凝土浇筑时,高大支撑模板搭设不到位,产生了模板移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综合素质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对振动机械的错误使用,从而造成了模板的接头产生了错位的现象。

2.材料引起的质量问题。在该工程一高大模板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中发现,由于现场施工所用的材料为新模板与旧模板混合使用,加之混凝土的坍落度稳定性不达标,使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3. 施工方法失当。(1)振捣混凝土时,振捣的时间超过了标准,在工程一施工时,对振捣混凝土的时间进行了实时地检测与统计,发现在混凝土振捣实践过程中,在60次的混凝土振捣中,其中振捣时间超过30s的就达到30次,严重违背了混凝土振捣的时间规定与要求,振捣时间过长就直接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了起砂现象;(2)模板的截面尺寸以及模板的位置产生了偏差。在对该工程一中高大模板施工进行观察调查过程中,由于模板安装以及模板加工过程中,控制失当,造成模板安装位置以及模板的加工尺寸产生了偏差,造成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三、巩固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相应策略

(一)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设备的检查与投入

1.强化施工培训。对高大模板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避免在后来的立模中产生质量问题。

2.在高大模板施工之前,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施工所用的杆件、加固件、钢管以及配件、吊机、卡具进行检查,严禁不合格的构配件以及钢管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加大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质量

为保证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观质量,要对施工用材料,特别是模板材料等进行严格把关,严控材料质量。同时,为保证工程结构能够承受高大模板的自重以及外部荷载,可加强新型模板材料的应用,如组合式钢模板或者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等,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例如,在该工程二中,主要采用采用竹胶板面板与50*100木龙骨散拼模板,模板的截面尺寸、轴线偏位、高程以及平整度都达到了内控质量标准,并运用指定的商品混凝土,稳定性能与搅拌质量控制较好,严把材料设备关,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规范测量方法,严控混凝土振捣时间

1.规范测量方法。加强测量方法的改进,在楼面墙柱进行定位以及放线的过程中,为有效减少测量的累计误差,须实施整体测量与分段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促进测量方法的规范化,有效控制轴线以及截面尺寸。

2.严格把关混凝土振捣。首先要对振捣人员展开技术培训(如分层振捣厚度、振捣时间、振捣间距以及振捣方式等),确保其技术达标之后方可上岗。且编制的振捣作业指导手册,规范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中不留死角。且在振捣过程中,实施旁站制度,严控振捣时间,确保其保持在20s-30s之内。

(四)加强质量检查

强化施工中的自检与互检工作,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实行分片与分班组管理,加强对班组质检员的管理,强化责任制度,并加强各班组间的质量竞争意识。为防止模板产生移位以及振捣死角的出现,须在侧墙的钢筋间,预留适当的位置作为人行通道,防止践踏模板以及践踏钢筋的情形产生。全面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

从以上两个工程的高大模板的施工实践分析可知,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达到表面平整且无起砂问题,色泽一致,无漏浆、错台、起泡、麻面以及蜂窝等问题,且线条顺直以及棱角方正,须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高大模板混凝土外观质量。

参考文献:

[1]姜道军.建筑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04:281.

混凝土结构实训总结第9篇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 无损检测技术在钢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是最主要的建筑部分,钢结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中对钢结构进行质量检测非常必要,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中钢结构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为整个的建筑工程奠定质量基础,当今建筑工程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的主要内容更包括以下几点:

1.1.1 渗透无损检测技术

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在钢结构检测中是非常常见的,其主要方式是在钢结构的表面施加含有色染料或者荧光染料的渗透液体,经过一段时间,渗透液体就会渗透到被检测的钢结构的开口和缺陷中,然后将表面多余的渗透液体去除,等待渗透液体干燥,再利用显像剂将其进行吸附,最后利用光照检测对象中的缺口或裂缝中渗透的液体显现出来,达到检测出钢结构缺陷的目的。但是利用这一检测技术所用的时间较长,且这种检测技术要求被检测物体表面光滑度较高,容易有漏检情况的发生。

1.1.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与渗透检测技术一样,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探伤仪激发探头产生超声波,所产生的超声波在被检测物体中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一旦遇到异面介质时,传播中的超声波就会产生反射现象,通过对相关仪器的使用,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并且通过示波屏显现出来,以达到对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检测。

1.2 无损检测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混凝土质量中的检测中,其强度的检测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超声回弹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较为常见,经常利用超声回弹与超声无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在对混凝土强度运用回弹无损检测时,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振幅、频率变换、相位以及速度的变化对混凝土内的缺陷进行判断。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混凝土中的缺陷,其传播速度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声波的变化情况为缺陷制定补救措施。

在使用回弹无损方式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所采用的仪器是回弹仪。其检测过程中首先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弹击,在对混凝土的真实强度进行测算,这样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力学性以及承载能力不会产生影响和破坏,因此它是一种检测混凝土真实强度的科学手段。

1.3 混凝土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内部的热流、热量作为检测的依据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判定。如果混凝土内部出现缺陷,其热传导就会发生变化,混凝土的表面热量也会发生改变,利用红外成型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使这N改变以图像的形式展现,这样,工作人员根据图像的异常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混凝土内的缺陷情况。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适合在面积较大的建筑工程中使用。

1.4 冲击回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冲击回波无损检测技术的技术原理就是利用一个钢珠,将钢珠合理的冲击到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钢珠与混凝土表面相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应力波,这股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部受到一定的阻碍时,会出现一定的反弹现象,这一过程会产生一个频谱图,整个频谱图实在应力波遇到混凝土中缺陷时而产生的。运用冲击回波无损检测技术时,工作人员根据回波的最高值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并计算出混凝土内缺陷的位置、厚度等数据,以此掌握混凝土结构内缺陷的具体情况,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工程中应用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的建议

2.1 健全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的工作制度

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管理制度,明确无损检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1)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规程及标准,使检测得以规范执行;(2)确立无损检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地位,使无损检测技术成为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工作要以检测数据为依据,依靠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达到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性;(3)强化无损检测应用程序,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构件进行实体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结构工程验收的一项内容。

2.2 建立相应的无损检测机构和组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依靠无损检测这一科学手段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各质量监督机构均应将无损检测业务作为必备指标来加以建设和完善,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要设置齐全,要设专人保管使用,使用人员必须经过无损检测的专业培训,要持证上岗。

2.3 不断加强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技术培训

加强无损检测技术业务的培训和学习,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与科研和检测机构加强联系,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水平。

3 结语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工程建设施工市场现状,检测单位及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无损检测技术的认识。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检测工作质量,为指导工程建设施工、弥补施工质量缺陷奠定基础,为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