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影像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03 13:07:42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第1篇

20世纪以来,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甚至开辟了新的文化艺术领域。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如果说,上半个世纪还主要是由印刷媒介在承载传播现代文学作品,到了下半叶的80、90年代之后,则是由电子媒介通过新技术将中国当代文化带入了影像时代,在文学领域内掀起了一次次视觉转向的热潮。本文想在此梳理一下影视艺术与当代文学之间的新兴关系,并探讨文学在新媒介包围之下的发展走向。影像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艺术文明意义深远。它拓展了人类的艺术领域,早期文学的媒介载体,主要是纸质媒介,影像技术把文学由传统纸媒搬上了银幕,胶片、银幕等影像设备是它的载体,凭借新的技术载体,电影和随后产生的电视,把现代人带入了新的文化格局。电影这一艺术门类“创造一种摹本,一种独立的存在,依据深入、认同的美学定律创造一种完美的幻觉,使人生成为视觉的公开的和戏剧的。”[4]15在此之前,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由于承载媒介的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也因此单一。影像技术影响艺术的生产与门类的拓展,是其对人类文化艺术的一大重要贡献。影像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纸媒的文字所完全无法具备的。在此之前,文学集中地用书籍、报章、杂志来刊登、传播、保存,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抽象性,换言之,只有掌握了文学符号的人,才有可能阅读与体验相关的文学作品,这一属性也从文化阶层的层面,构成了文学艺术的精英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文学的写作与阅读,是属于精英阶层和有一定文化能力的人,没有接受过文字符号教育的大众,是被排斥在文学的阅读与体验之外的。这种文化格局的重大突破与改变,也正是得益于影像技术的来临。影像艺术,以其视觉的直观性,得以让所有文化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和体验,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它的受众队伍不断得以壮大,发展到今天,电视传媒已经当仁不让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第一传媒”。具象与直观是人类从初始文明起对世界的最初体认与感知,人类最早的原始艺术,出土的卦爻、器物上的图符、岩石上的岩画等,都带有具象与直观的特点,艺术的起源,就是起源自视觉的感官认知。而抽象的文字,是在人类进步到一定文明阶段之后才出现的文化产物。当人类文明不断演进,进入到20世纪、21世纪,科技不断进步,影像艺术使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从人类文明之初至20世纪,口口相传、纸媒文学、影像艺术,已大致代表了人类艺术由媒介技术而带来的三次大的变革,由声音传播的艺术、文字符号的艺术发展为视听感官的影像艺术,人类走了一大圈,现代人凭借着技术,又在具象与直观的感官体认上与人类的初民站在了一起。“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5]49从这个意义上,影像艺术是对纸媒艺术的一次重大文化反拨,这次反拨,把人对艺术的感知从纸媒文学的抽象性和文化性中拉出来,让人回归感官的体验与认知。影像技术对现有艺术冲击最大的当属以语言艺术为主的纸媒文学。毋庸置疑,整个世界范围内以影像艺术为主的视听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当纸媒文学遭遇影像艺术,传统的文化格局悄然改变,构成了新的文化局面。影像将文学边缘化。电影、电视、录像机、投影等电子媒介,以其鲜明的视听效果优势,面向几乎所有的大众,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最主要的是消解了受众的文化程度这一无形的门槛,使这一艺术门类,从接受方式上与文字阅读的文化性、知识性、抽象性区别开来,将影视这一现代艺术通过现代传媒,以日常审美的大众化方式,有效地进入广大接受者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感知中。影像的长驱直入之势,对传统的纸媒文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与危机。电影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以其技术革命性的力量,改变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通过这种影像技术,使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品,而得以走向大众。“机械复制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激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如对卓别林,……在行为中进行观照和体验的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标志。”[3]19影像技术不仅带来艺术门类在生产与创造上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一条由现代传媒通往大众文化的道路。

二、影视与文学复杂共生的局面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影像机,这是媒介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事件,使得依靠影像技术支撑的电影,开启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新纪元。人类进入电影时代,主要历经了无声到有声,黑白默片到彩色影片,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一百多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3D、4D电影,是最新技术性的电影,《阿凡达》就是2010年全球轰动的3D电影。在成都金沙遗址,以金沙古国为题材内容的4D电影《重返金沙》上映几年,除了三维视觉带来的逼真立体效果,制作者还在相应机关投立了喷水处,座椅身后的按纽机关在电影相应环节会自动开启,如当电影展现洪水场面,现场真的会有水花溅出在观众的身上,当电影出现蛇群出动,座椅靠背真的会让观众感到有蛇在背上穿过的涌动感,这些比视觉效果更增进了感官感受的高端技术把影像的功能更推进了一大步。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能发出各样气味或者传递调动更多感觉的影像技术将应运而生,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添加更多的享受。自电影问世以来,早期叙事文学性占了相当的比重,而今天很多在世界各地取得辉煌票房的所谓大片更多是呈现新的视觉效果,而非人性的内在挖掘。“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又有一个逐渐摆脱语言中心模式影响的历程,它逐渐地找到了电影所以成为电影所在———景观。”[6]电影走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向,以好莱坞为首包括中国都倾力地在画面的技术性上出新出奇,似乎奉献挑战感官视听极限的画面场景是当代电影的第一要务,这使得电影离技术更近而离文学更远了。“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现代景观电影虽然力图摆脱语言的影响,把画面作为感染观众的主要方式,但它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样式,不管怎样景观化,文学对它的影响始终是无计消除的。”[2]23“当一种媒介变成深刻体验的手段时,原有那些‘古典’和‘流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范畴再也行不通……人人都抛弃了不敢品尝精英文化的约束。”[7]249现代传媒时代,影像艺术已日益成为大众的文化艺术的消费选择,进入到消费时代之后,大众对影像的这种消费行为,成为了促使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以文字符号为主的语言艺术———文学,相形之下,显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的尴尬。90年初期的电视剧《渴望》和90年代末期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所造成的举国追捧,万人空巷,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当代文学以文学期刊命运为代表的衰落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事实说明,现代传媒时代,越来越多的大众将电影电视作为自己的艺术消费选择,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纸媒文学统领文化领域的传统文化格局。“电子技术正在为多种传播媒介的联合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改写了艺术进入社会循环的轨迹,改写了(文字)抒情作品———无论是在诗的意义上还是在音乐的销售纪录。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蔑视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的文化动向。”[8]181影像与文学已呈合谋之势。影像艺术,它的技术手段决定了受众审美体验上的听觉性与视觉性,这一点的确是语言艺术的纸媒文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些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为成品的影像艺术,它们艺术生产的重要一部分,是影像所在呈现的内容———剧本,实质上,往往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基础。这使得,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在一段时期呈现出了此长彼消的态势,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又使得影像艺术与纸媒文学之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发的文化现象。中国电视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从传播方法的演变角度看,还可以分为三个10年:第一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自己摸索为主的阶段,电视节目的形态主要是文学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电视节目呈现出电影的、报纸的和口语的等多种形态;第三个10年中国电视的节目形态紧紧跟随世界最新潮流,并通过成功的‘移植’而实现本土化。”[5]347-348电视已成为目前中国受众最广的大众传媒,而电视是由综合节目构成,新闻、纪事、娱乐、科技等等,而具有文学元素的主要是各种题材类型的电视剧,中国近年来电视剧发展势头蓬勃,历史剧、经典文学电视剧、青春偶像剧、现实生活剧等等内容丰富的电视剧频出,冲击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直观性的视觉观赏方式相比文字符号当然是智识上的清省与容易,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许没有能力翻阅一本书,却可以很轻易地用手指翻动摇控器去观赏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极端的简易化与大众化,是电视这一传媒捕获最大受众的根本原因所在。影像与文学,并非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旧交替文化更朝换代非此即彼的关系。看到当今视觉转向的大动态是一种敏锐,但对文字承载的文学却没有必要持全然的悲观的态度。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影像媒介的艺术存在虽然与印刷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介质上的全然变革,但不同媒介之间也依然存在共通的底色,以文学艺术来观察,电视剧与电影必不可少的是剧情,而承载剧情的剧本其实还是文字文学,可能描述更为简约,画面感更为强烈,但人物、地点、情节、场景,也都需要文字描写来作为整部影视剧作的蓝本与框架。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纠结相生彼此衍发的内在联系远远比外部表象所呈现的视觉转向复杂得多。因此,所有的电视剧制作过程,以文字为主要依托的电视剧是基础环节,影像时代带来视觉转向并不意味着文字作品的使命结束,彼此之间有互相渗透与转化的关系。近年来,《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三言二拍》《聊斋》等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在电影、电视的多次翻拍之下,使文学经典由大雅之堂通过电影银幕、电视屏幕,走向了大众,也使文学经典通过电影电视的再创作,完成了传媒时代的经典重构,这些都是影视与文学共谋的文化现象。

影像艺术论文第2篇

实验影像艺术进入我们的视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实践者是杭州的艺术家张培力,作品《30×30》就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的。随后的几年间,更多的艺术家选择了实验影像的手段,如:王功新、李永斌、汪建伟、朱加等,1996 年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不仅表明了实验影像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一支力量,更为重要的是策展人在理论上总结了中国实验影像艺术的美学特征。

首先,从概念上实验像影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与电视艺术,“实验”一词,毋庸置疑是对过去经验的颠覆及习惯思维的一种反动,具有不稳定感和不确定性,但恰恰是这种不稳定感和不确定性在艺术上会创造和生长出更为广阔的意义。自 1895 年活动摄影机的诞生,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容的艺术态度:不仅要观照“我”,还要观照“物”。从这一点上讲,实验影像艺术并不是指向简单的技术与风格 ,而是应从影视的视、听本质语言研究切入,寻求与历史和社会的互动,从而凝结出特定的影像视觉经验。

其次,实验影像的创作比较传统影视创作更加自由,艺术家个人在创作上无论是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基本上都是对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的显现,并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的资源与自身的处境,以及个人的成长经验与生存记忆,通过影像语言表现寻求一个切入点,也就是文化的、现实的针对性,并利用影像这种媒介和语言方式,言说其的历史思考、价值判断以及情感记忆等等。艺术家是通过活动影像这一视觉的样式来给予展示的自我,而题材媒介材料语言方式的选则只是为所言说的观念更为贴切与充分而已。

或者说,艺术家通过个人认知的个性化方式表达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体现在创作观念与手法上有三点:

1、人对现实与历史不信任而产生的焦虑感和自恋,继而对传统影视创作中的叙事的完整性表示怀疑。传统影视总是试图在有意义的规定中描述意义的存在,忽略了视听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暗示功能。对传统影视叙事结构的解构与重组成为实验影像创作的主要观念。

2、实验影像的叙事结构零散化是对传统影视观念的拓展与挖掘。重组本身带来的是影像审美的拓展。

3、保持艺术边缘性思考与创作观念的独立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轨迹,都是人对生存环境的叙述和对生命存在的敬畏。

二、进入国际双年展与美术馆

影像艺术作为一门可复制的艺术,它的任何一部拷贝都是相同的,谁也不会看到影像的原作是什么,影像艺术成了一个没有原作的摹本。由于对实验影像艺术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自身展出、收藏条件的限制,在国内青睐实验影像艺术的收藏家、美术馆和学术机构并不多。相对于绘画作品而言,影像作品对的展出条件和技术保存的复杂要求、以及对可复制性的实验影像作品收藏信任度低等等问题,使其一直无法成为收藏的主流。当然,即使在西方,也只是在各大美术馆和大型艺术机构里面,更多的是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来选择收藏影像作品,在个人收藏领域还是不能成为热点。

所以,中国的实验影像作品进入国际艺术双年展与美术馆就成为了中国艺术家的必要选择,抑或策略性的选择。参与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和美术馆的收藏中,首先,提高的是参展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巩固了国内艺术圈的学术地位,从而获得更大话语权。而且更有可能被国外大型艺术机构的基金会所关注,增加了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回报的几率。从另一个层面上,也能提升国内收藏机构与收藏家对实验影像作品的收藏信心,这样就形成国内国际的学术肯定与市场成功的双保险。

当然,中国的实验影像作品进入国际展览与世界知名美术馆的视野,需要有一块结实的敲门砖,那么带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其更容易被西方人所关注与接纳。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道不同,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元素更为符号化,也更能满足西方观众对神秘中国的猎奇心理。更准确的讲,是强势中心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带有同情的关注。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实验影像作品,是从西方人自己的文化语境和视角上来选择的,他们并非是关心中国的实验影像语言问题,更感兴趣的是影像所呈现出的旅游景观。是把这些作品看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阶段性标本,对于中国真正的文化现实,还有相当的隔膜与误读。这无疑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艺术家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谈不上在影像美学上的拓展,而一味的挖掘国际策展人的策展口味,媚俗于国际展览体制的题材本身。

整个 90 年代,中国艺术家的实验影像作品频频亮相于国际重要的艺术展。张培力录像作品就参加了澳大利亚悉尼第十一届悉尼双年展,巴塞尔第 27 届当代艺术博览会录像论坛,45 届、48 届威尼斯双年展。汪建伟作品参加了 95 光州双年展、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第 50 届威尼斯双年展。冯梦波的影像作品参加了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邱志杰参加了柏林录像节、第 25 届圣保罗双年展。陈少平参加了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举办的《国际艺术家录像》。耿建翌参加了 48 届威尼斯双年展、第四届光州双年展。宋冬、汪建伟的作品参加了光州双年展特邀录像艺术的《信息》特展,朱加、李永斌的作品参加了在 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世界录像节》,纽约现代艺术馆 (MOMA) 和柏林录像论坛分别收藏 了张培力和邱志杰等人的录像作品。进入2000 年以后,年轻的艺术家如:杨福东、陈晓云、邱黯雄、曹斐、徐震等在实验影像的领域取得了更为令人炫目的参展成绩。

“权威”性的双年展主要还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办的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件展、圣保罗双年展等等,以及关于实验影像的各种短片节,还有西方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影像多媒体中心主办的各种主题展。进入这些展览,无疑是为中国的实验影像艺术打 开了一扇交流的大门,不仅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的影像艺术,了解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状况,也让中国艺术家感受到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影像艺术实验的形态与手法。

毋庸置疑,从国际交流这一点上,还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艺术家将自己置入一个更大的国际语境中,呈现出的身份的错位。因为中国艺术家是想通过在自己作品中预设的中国元素,让西方权威正确解读自己作品中的艺术价值,而西方人要看的是作品中描述的中国问题,关注的恰恰不是你的艺术,这种连环的误读,使中国艺术家还没有充分享受“走向世界”的喜悦,就又陷入了影响的焦虑之中。

三、开放视野中的中国方式探究

中国人对待自然和世界更多的是一种内敛的观照方式,并寄予内心某种理想的境界与诉求,而西方人则是追求真实、客观的存在。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别,造成了东西方艺术形态与观念的不同。那么在作品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选择,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最重要的方式。以“中国元素”为艺术交流搭建了一个现实性的桥梁,用西方构建的国际眼光来描述中国社会的艺术态度,成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模式。但是,如果忽略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线索,不去关注艺术语言和方法论的研究,过分孤立的强调和滥用“中国元素”,那么它一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得到了西方视野下的国际认同,另一方面却会让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现实产生误读。

影像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视觉文化;图像;图;影像碎片;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6月在南京举办了“图像与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各自做了主题发言和探讨。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主题的学术会议,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不同门类艺术的共同规律,并以此寻求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原理。当代各种媒体视屏的传播功能,使人们感到图与图像在传播中的“读图时代”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如何理解“读图时代”中“图”的概念和含义,是图还是图像,如何区别,一些学者试图把戏剧戏曲和影视中截取的“图”作为“图像”,并以此探讨“图像与表演”的课题。但问题也就随着学者们的探讨出现了。图与图像,我们究竟作何理解。它们仅是概念不同而内涵一样吗?显然,由于一些学者把图与图像混用,或看成没有区别的视觉文化,因而探讨结果依然是表演艺术范畴之内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图像——造型艺术的问题。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图像与表演”或者说造型艺术(美术学),与表演艺术(戏剧戏曲影视学)的关系,需要依赖艺、术学理论的原理来思考图与图像的概念与内涵等问题,并以此解决好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学理关系。

一、图与图像

“读图时代”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图”与“图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也不同。所谓读图时代的“图”并非都是图像,故此人们才感受到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与平面化。读图时代的“图”多是一种后文化时代的产物,其特征是简单、浮躁、肤浅、无深度、游戏性,最大限度的碎片化。“碎片化”是“图”的总体特征,我们也可以将“图”称为“图片”,但不可称为“图像”。图像,具有独立性、完整性、自足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它不是偶然的符号集合。图像的“孕育性”具有图像学和叙事学的意义,可阐释,可叙事,包含了某种意义(象征、隐喻等),是“图”与“像”的整合,具有独立意义的传播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学方法是“左图右史”。即“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郑樵《通志略·图谱略》)“图”指的是图形,“像”指的是图形中深藏的含义。《说文解字》云:“像,似也”。段玉裁注:“然韩非之前或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日,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日,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嗣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段注提到了“图像”,意在解释“像”的出处与来历,像与爻辞功能大体一致,故圣人以像释之。《易·系辞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系辞下》又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天文”实为观天象(像),与“索图于像”,说明了二者合二为一的“图像”,自有深妙的玄机。《易·系辞上》所指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图”,当为“图像”理解,很有玄机可阐释。当今“图像”与西说融合,基本上属于美术学(造型艺术)意义的范畴,有独立的自足的编码符号系统。即显示了母题、主题、意象、形象、结构以及相关联的系统,这与西方图像志与图像学有关分析和阐释的对象——图像的理论有关。因此,图像一系列的编码符号(图像逻辑)隐藏有深刻的含意,具有阐释学和叙事学的意义。不仅如此,作者(艺术家)赋予给图像的精神与情感是丰富的和完整的。当然,一些折射了历史、文化、民族、社会等价值的具有可阐释性、叙事性的摄影作品,也因此可作为图像来分析和

阐释。

图不具有上述所说的图像的编码符号与意义。图是时间过程中一瞬间截取的片段,是非独立性、非自足性和非系统性的时间碎片,不孕育整个时间过程,其精神和情感也是散碎的。因而,图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无叙述性。如一些出现在影视、戏剧戏曲或舞蹈表演中一个画面的截取图——剧照,不具有图像学的意义。也就是说,无法从图像志的辨析到图像学的阐释,没有叙事的性质。如同连环画中每一页都是图,不完整,没有独立性,不可阐释。概言之,图的碎片特性,缺乏图像逻辑的系统。正因为如此,连环画的图才配以文字,并且由众多的图构成一本可阐释的、可解读的具有完整性的连环画。连环画的每一页仅仅是孤立的图,而不是图像。影视、戏剧戏曲和舞蹈等中截取出来的图——剧照,仅仅是图而已,而不是图像。今日流行的动漫(学科上归属影视戏剧戏曲学)、网络上流传的照片,等等,皆为图,非图像。正是应为这些“图”充满了我们的视觉世界,我们才惊呼读“图”时代的来临。但仅仅是“图”的到来,而非真的“图像”的到来。因为我们的视觉文化大都是图,所以我们感到今天的“读图时代”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觉着肤浅。而真正的图像却受到图的冲击,使我们难以辨认,或根本没有认识到图像本身到底是什么。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图像与表演无法辨分:图像就是表演,表演就是图像。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主要问题在于把图与图像混同了。

图像包含了最基本的单位或元素——母题、主题、意象、结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符号等。人们通过对母题的分析与辨认,最后进行图像学对主题的阐释与研究,这是对图像的基本研究路径和研究手段。这就涉及到图像的符号以及编码问题。19世纪西方产生的图像学理论主要是对古希腊和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图像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并由此使艺术史研究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学科中。法国艺术学家埃米尔·马勒所著的《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便可使我们了解图像学研究的对象,并由此也了解西方“图像”一词所指的含义了。图像学成为艺术史学家对图像隐藏的某种文化、思想、宗教或历史最完美的解释。阐释和研究的这些图像本身有这样几种特征:其母题或主题隐含或象征了某种意义,显现了它的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宗教性和叙事性的特征。西方最早被认可为图像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些被今天称为宗教的和古典的“艺术”。它们是由“艺术家”依据某种意图而创作的。某个艺术(图像)体现了某个“艺术家”思考和表达的意图,或者表现了他者(教会或赞助者)的意图。“在12和13世纪意大利和法国艺术中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即,艺术家直接和精心地从古典的母题中借用了母题,却把异教的题材改变成基督教题材。”母题、主题、意象等,都是经过艺术家或赞助者的意图来编译符号构成了图像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由此产生了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图像还具有符号学的意义。结构是图像隐含的内容之一,是符号系统的编码程序。如何构图画面,如何取舍母题或意象,并从各种构成关系中产生某种特定的主题,这就是创作者所要思考的结构要素。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图像,是创作者与赞助人(教会组织)共同完成的艺术(图像)形态。当代学者研究与阐释它们,提出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肖像学(圣像学)的概念,“肖像学是艺术史中研究与艺术形式相对的艺术题材或含义的一个分支。”正是因为这些中世纪的艺术(图像)具有象征意义、为现代人难以知晓的隐喻,以及它们隐藏的事件和某种可叙事的关联情节,才被研究者称为图像。在西方,图像显然包含了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与雕刻,通过运用图像学方法研究,揭示这些图像在中世纪宗教文化系统中的现象和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图像所暗示出来的宗教思想与其它观念。图像学研究不仅仅是针对宗教艺术图像的研究,也包含对古希腊艺术(图像)的研究,其实际目的还是因为中世纪宗教艺术中,借用了古典艺术的母题,但因某种主题的需要而使母题发生了变异。图像学正是要阐释这种变异而叙事新主题的含义。因此,图像学研究和阐释的是,西方各个时期图像所显示的文化形成和变迁,以及这些图像隐藏的文化、社会、宗教、思想与政治的意义。西方现代图像学转向对所有图像领域的研究与阐释,因为图像中最要的是它包含了思想与观念,显示了图像中某种历史与观念。

不难理解,图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造

艺术,是空间艺术的概念,非时间艺术的概念,是艺术家的独立创作的作品(图像)。艺术家在创作作品(图像)时,都有自己的思路、观念和企图,这就是我们说的一整套艺术构思和技术,也可以说是“编码系统”,故此自成独立的系统。一些摄影作品,由于摄影师有意识地选取某些重大的事件进行抓拍,使其作品本身具有了叙事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将来历史中的某个重要事件,再经过一些艺术化形式的处理,如构图剪裁、光线等暗房技术的处理,使摄影作品成为可阐释和可叙述的图像。还有一些摄影作品,经过摄影者后期制作处理,即后期编码,使其成为图像。当代一些广告摄影作品,之所以也可以称为图像,是因为这些广告被摄影师按照商家和市场(客户)的消费观念的需求,以及时代文化时尚包括审美属性等,即我们通常说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观念”的处理,做了后期编码制作,使其突出商业与市场价值的效应并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消费,故我在”的当代消费文化时代的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当然广告这类图像比起我们前面描述的图像来讲,因为广告图像注重的是商业价值和商业效应,它缺少叙事学的意义,即使阐释也是单向的,隐含的人文思想较少。总之,广告设计经过“编码系统”的处理,较多的是体现了某个阶段的时尚设计观念或创意理念,自身也构成了独立的、可解读的和阐释的价值体系。

质言之,图像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术语来指向它的全部意义:形式、形象、母题、主题、意象与象征(寓言)。

图或图片,无上述我们说的这些基本元素。之所以说“读图时代”是肤浅的、无深度的,甚至是游戏性的,就在于“读图时代”的图没有独立性,没有编码的符号系统,缺乏隐含的历史性独特含义,没有叙事的结构。这就是造成我们今天焦虑读“图”时代肤浅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今日的各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基本上是贴“图”视觉现象。因此,才被认为当今是“读图时代”。也有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家认为媒体与语言发生的词与物的关系,使当代的视觉文化现象具有“图像转向”的意义。但是,“不管图像转向什么,应该清楚的是,它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也不是更新的图像‘在场’的形而上学,它反倒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将其看作是视觉、机器、制度、语言、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它认识到观看(看、凝视、观察实践、监督以及视觉快感)可能是与各种阅读形式(破译、解码、阐释等)同样深刻的一个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不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这里我们看到了,即使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阐释图像并使图像转向成为后现代文化阐释,图像依然脱离不了上述的“术语”。不是任何“图”都是可以作为“图像”来认识的。

二、表演艺术中的碎片影像

表演是时空艺术,它包含了造型元素,又必须需要时间完成叙事。它包括了早期传统的舞蹈、戏剧戏曲和后来工业社会的电影电视。这些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表演艺术形式和现象,虽有差异,但其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时间艺术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展现其叙事的结果,它不暗示某种未完结的内容或含义。因此,“时间”就是表演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然而作为空间艺术的那些图像,它们的叙事是在阐释者的阐释中完成的,故此阐释(破译、解码等)是空间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表演艺术的“时空”也是它的存在的方式;作为造型艺术的图像的“空间”是它存在的方式。艺术分类学依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分类,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表演一类的同时具有时间与空间性质,故为时空艺术。也正应为如此,表演某些性质又复杂一些。在一般人的心理上,读图看似比较简捷和容易,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紧张,时间越来越“少”,人们沟通的方式依赖电脑等多媒体视屏技术,视觉文化便在各种媒体上呈现。“读图时代”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现状中产生的。“读图时代”的中的“图”的概念是混杂的,事实上是包含了“图”与“图像”。但是,表演艺术中截取下来的图(剧照或还不如剧照的图),以及动漫作品中截取下来的图,只能是图,或称为影像碎片,不能作为图像。这种影像碎片的图,貌似成为了空间艺术,其实不然。原因就在于它不可阐释,不可叙事。它阐释的符号是乱码,叙事的主要方式——时间没有了。也不是空间的艺术,因为它是

从时间艺术中抽离出来的瞬间碎片的影像,没有经过编码系统的过程,不具有自足性的独立特征。

在南京举行的“图像与表演”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方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原艺术学)学科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也是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授予权单位和全国首家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其举办“图像与表演”会议的宗旨与目的不言而喻,就在于探讨造型艺术(图像)与表演艺术(影视戏剧戏曲)之间的某些关系。这是一个基于艺术学理论实践层面研究课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一些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了表演艺术中的图与表演本身的研究视野中。他们几乎都把图与图像混淆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当今的图像与表演无法分清。造成这种误读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打通最关键的三个门类艺术——美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缺乏研究和架构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能力,错把“图”当作“图像”了。因而,所研究的图像与表演之间的学理问题,实际上依然是表演艺术自身的问题。即用戏剧戏曲影视中截取下来的图片,探讨戏剧戏曲和电影自身的问题,与造型艺术的图像没有关联。甚至一些与会者,还把一些采用社会学方法收集的一手资料图片,作为图像来理解。这些一手资料的图片对于帮助和了解研究者考察某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具有资料性的考证意义和价值。但仅是图片资料,非图像资料。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创始人张道一先生,很早就对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提出了要求,他指出研究者必须将美术、音乐与舞蹈这三门打通,这是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学术能力。张道一先生在“艺术三要素”中,始终反复强调了研究者要打通艺术的“三大块”:美术、音乐与舞蹈,掌握它们、了解它们共同规律和基本原理。不仅如此,张道一先生还强调要抓住艺术的“三要素”:思维、载体、技巧,才能抓住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思维、载体、技巧是创作艺术的三条腿,三足鼎立不但站得稳而且走得远。”张道一先生的“艺术三要素”分别从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三大块”与“三要素”的关系问题。目的就是阐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建立在打通美术、音乐与舞蹈三门学科基础上,建立在艺术实践中对艺术的思维、载体和技术的掌握的基础上。一个从没有从事过造型艺术创作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者,对图与图像的理解自然难度很大。他无法理解“图像”为什么是独立的系统,为什么“图”就不是独立的系统。艺术离不开思维,这是最基本的。造型艺术的图像首先是需要艺术家的思维,他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和态度,使作品具有某种意义。载体是艺术呈现的物质形式,没有物质这个载体,艺术永远不能够实现物质化,艺术品无法产生,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看法和态度等,都只能装在他的头脑中,表达不出来。选择什么物质作为承载艺术的载体,是艺术的本体问题,物质关系到艺术的语言、表达和技术等艺术的本体问题。但是,有了思维和载体,不等于就有了艺术作品。艺术家如何表现他的思想和观念等,还必须依赖于艺术的技巧。如果一个造型艺术家(画家、雕塑家),没有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再好的思想或想法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或者创作不出来好的艺术品。艺术技巧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艺术家思想观念的表达,也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这三者是相互叠加与印证作品(图像)的自足系统的,使艺术作品(图像)产生了独立的、完整的图像学与叙事学的意义,具有文化与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表演艺术中截取某个瞬间的图,仅仅是整个时空艺术中的一个“碎片影像”。对这样的碎片影像作完整的描述,只能将无数碎片影像叠加起来还原到时间的方式逻辑系统中才能做到。这样做实际上依然还原为表演艺术的形态,或者就是连环画的形态。把电影转换为“连环画”的这种形态,是上世纪70年代我国很流行的一种阅读方式,用碎片影像组成一组一组的画面,图片的下面配上一段文字说明,这就是“电影连环画”。我把这种阅读形式称为看“静态电影”。这就说明了“图”不是“图像”。我们不能把影视戏剧戏曲中截取的影像——图,这些乱码碎片,当作图像并试图进行阐释。企图对碎片影像这样的图作图像学的阐释和叙事学的文本诠释,其结果都是无法进行的。即便试图对这些影像图进行阐释与诠释,阐释或诠释者也是依据已知的表演

艺术的过程与结果作某种诠释性的“复制”工作。即使像米歇尔这样的后现代文化理论者,在其《图像理论》中也说,“不管图像转向什么,应该清楚的是,它不是回归到天真的模仿、拷贝或再现的对应理论”。图的不可阐释性和不可叙事性,使其图本身不具有深刻性,不具有孕育事件前后的延续性,图的乱码和碎片性决定它自身的肤浅,无深度、戏谑性以及无风格等特征。也许正是因为图的这些特征,恰恰碰巧对应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理论,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读图时代”的“图”之浅薄。

三、结语

影像艺术论文第4篇

也许我们身处其中,无法感受到2008年对今后中国发展的意义,但2008年,已经注定将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捩点载入史册,在短短的5个月内,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比过去10年发生的事情还要多,自然灾害的肆虐、经济发展的放缓接连的考验这个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但是我们的国家、国民却以一种令世界震惊的团结、坚韧来积极应对。这是中国人性格使然,越是巨大的挑战就会要坚强,因为我们相信未来,并且为之努力!

当代艺术未来展望――年轻画廊与年轻博览会的共同成长

“艺术北京”选择在奥运期间举办,是希望这项大型的当代艺术盛会能够加入到这个中国的百年盛事当中。当代艺术关注当代精神、反映当下社会,对现实问题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是时代文化探索的先锋。并且当代艺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上的提出与探讨都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与体育一样都是世界共通的语言,2008奥运会也将成为一个契机,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全世界的契机。

艺术北京2008汇集了来自全世界20多国家和地方的100多家代表性画廊参展,继续深化「完整亚洲的理念,除的代表性画廊外,今年会更整齐地邀请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重要画廊来北京参展,从画廊名单中可以看出,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一部分是新面孔,年轻的博览会与年轻的画廊之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的关系。通过这些画廊给学术委员会递交的展览记录以及参展计划当中,可以窥见这些新兴画廊所蕴含的强大潜力,他们对展览的认真,对当代艺术未来力量的发掘与推动都让人为之兴奋。我们认为这些新兴画廊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会逐渐成长起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毕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一家最终能够成为中国的萨奇画廊。

亚洲首创影像艺术博览会――影像北京(Photo Beijing)

这是一个专门为影像艺术设立的单元,也是一个具有崭新形制的单元,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20家影像艺术的画廊、美术馆来参加。Artist Cinema 是影像北京2008的特别展单元,将会邀请邀请亚洲范围内10位当代影像艺术家参展,展示当下亚洲影像艺术家的思想空间和艺术追求。参展艺术家都来自亚洲,这个地球上最活跃的大洲,艺术家或者面对或者温暖、或者冷漠的都市文化,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以及艺术实现;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特的方式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我们能够跟随着他们的镜头,感受艺术家的艺术生命,感受影像艺术的温度。

影像北京的首度亮相既是对当代影像市场的一种回应,同时又能推动影像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画廊、更多的收藏家在影像艺术中找到新的激情。

主题展览――继续" 艺术突破"

当代艺术发展史是艺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用当下的艺术造就新的时代趣味的历史,所以"艺术突破"这个主题应该是当代艺术永远的母题。同时,艺术北京执行委员会组委会希望整个展览会不仅能从学术上展望艺术未来,而且还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下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引导收藏、投资的新方向。

今年的主题展将由赵力策划,以"公共艺术"为主题。本展览邀请隋建国、瞿光慈、向京、曹晖、陈文令、李晖、陈克、王晋、王大力参加,艺术家将会在展览中展出自己的代表作品或最新作品,该展览特别重视艺术品与艺术品之间、艺术品与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找到一种艺术进入生活的方式。

论坛――新的焦点,新的模式

艺术北京2008论坛的宗旨仍然坚持以推动中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也着眼于促进社会各阶层从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艺术产业,为收藏家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空间。此外,主办单位也希望通过论坛的方式,创新展会模式,探讨艺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论坛的演讲嘉宾除了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艺术赞助人,还包括画廊负责人、收藏家、批评家、理论家和权威艺术新闻记者等,并邀请了东城区政府官员就艺术产业与城市形象、文化产业建设,艺术北京赞助商就商业赞助与当代艺术发展等当代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展开讨论。

为了配合首届影像北京,本次“艺术教育项目”将围绕"影像艺术"展开,以“当代影像艺术发展历史――影像艺术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影像作品的收藏”为线索,邀请美国著名美术馆影像部负责人、影像画廊负责人、影像艺术市场专家以及影像艺术收藏家,通过演讲使我们对影像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

举办时间:2008年9月6日至9日

举办地点: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东三环北路16号)

影像艺术论文第5篇

一、 向当代观念迈进

自从摄影被发明以来,就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记录各种社会、自然、科学考察镜头,大大方便了人们对视觉世界的观察、探索,也因此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促使原有的艺术形式产生冲突、发生变化、带来革命。可以说,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发展都与摄影的出现密不可分,二者不断互动、相互影响以至于相互挑战。进入到当代艺术的领域与时期后,摄影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带来诸多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的变化。这是当代影像得以成立的时代框架。

这时候新出现的影像艺术,以其观念性、主体性、实验性和前卫性区别于传统的摄影,并且与传统摄影的分野越来越大,摄影的边界被模糊,摄影自发明以来形成的概念和理论话语受到了挑战。或者说,当代影像是建立在自觉的观念思考与理论话语结构之中的影像,而不是单一地针对摄影技术、摄影采光、摄影取景、摄影美化。它们更多的是与现代艺术发展之后的艺术观念变革相关,而不是单纯地由摄影本身引起。从这一点去看当代影像,应该非常明确地界定并区分开传统摄影与当代影像。

正像面对当下的中国艺术现状,需要清晰的理论逻辑进行阐释,最后给以历史化的书写一样,当生的影像艺术也需要这样的清晰理论逻辑。首先要确立的是当代的影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传统摄影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基础的,而当代的影像艺术则突破了这一藩篱,跨入到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转换时发生的观念表达领地中。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解释是走向媒介化,即绘画追求媒介自身的平面化特质,雕塑追求三维的结构化特质,建筑追求功能的空间化特质。一言以蔽之,“形式自律”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旨。而随着“当代艺术”作为概念被凸现出来之后,何谓“当代艺术”便争论不休。讨论者各有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而且似乎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来。这当然是源自不同论说者的知识立场不同而使然,并不需要苛求每个论说者都持有一致的看法。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当代艺术”有着特殊的指向性,否则不会引起激烈讨论和争相以“当代艺术”为名号。在此,“当代艺术”指的是具有鲜明观念性倾向的艺术,这一概念不会因为它与今天的时间性有关,而丧失了它所指向的观念性和主体性。正因为如此,“当代影像”才确立了它与“当代艺术”同体存在的合法性和意义所在,否则以影像的形式而言就难以与传统的摄影区别开,就难以确立当代影像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意义。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2008年中国的当代影像,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影像作品或摄影作品是不具备这类观念指向性的当代影像的特质的。对于当代影像的识别,如同对于当代艺术的识别一样,是与文本阅读同步进行的,这也是当今的艺术发展与存在方式的特征之一。没有文本的阐释与理论建构,当代艺术的观念指向性就无以显明,也无法明确我们建构当代影像艺术的自觉行为。对于当下的艺术判断,一定是来自于研究者与批评者的理论话语建构,而不是直观的观看和阅读;是来自于一种文化自觉性的逻辑思考,而不是习惯性的被动接受旧有模式,将各种影像作品混杂在一起不符合批评视角。因此,看2008年的中国当代影像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原则:要看到变化中的中国影像是与中国的当代艺术相关,要看到2008年的当代影像是中国一段时期的艺术追求观念性的延续,是凸现影像的实验性的一种努力,具有了在变化中求自我意识显现的前卫性和自觉性。

因此,在回顾2008年的中国当代影像,就应当看到艺术家首先是对艺术观念的认定和判断,然后才去有选择地创作品,影像是手段,不是目的。渠岩的《权力空间》、《生命空间》系列首先确定的是作者对中国的现实判断和敏感,在这些空间中发现中国的社会存在关系,但作者不是为了记录这些空间的曾经样子,而是将它们作为类型学的范本,揭示出一段时期内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构成元素,在这些平静无语的影像背后是作者的艺术观念表达的介入。黄庆军、马宏杰的“家当”系列是从另一个观念角度去捕获中国社会家庭的生活元素,很自然地将影像特有的摆拍方式放到生活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的结构和生活含义,把中国现实变与不变的矛盾揭示得淋漓尽致。贾有光拍的“人造风景”,是中国现代工业需要的煤炭资源,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似乎是美丽的风景,但社会化的内涵和自然的消耗不言而喻。

姚璐的《中国山水》选取中国当下习以为常的建筑土堆,转换为一种青绿山水图像,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下结合起来,赋予现实的语境以一种理想的乌托邦色彩。杨咏梁也是利用了城市的高楼、建设工地、脚手架等元素组合成中国传统山水画,寄予了单调、冷漠的城市建筑一种幻觉感。这是艺术家以一种重新认识现实的新观念去重造现实图景的尝试;渠岩是从类型学角度发掘内蕴的意义,利用摄影最能还原真实性视觉的特点来强化图像语言背后的所指;姚璐、杨咏梁都是力求利用摄影的手段,改造现实空间下的图景,而且又都利用了数字化技术。

寻找影像的实验性观念语言,也是2008年一部分艺术家的追求。王川的“燕京八景”系列,一是探讨图像元素的数字化结构;二是探讨如何让无表情美学显现已经消失的中国历史景观。许昌昌的枪孔系列新作则实验性地对图像含蕴的视觉暴力加以解构和隐喻化,从而说明艺术家对影像语言驾驭的主动性。作为潮流,如何对图像世界的逻辑和权力进行对话和颠覆,成为国际影像语言的一个重要现象。如美国的理查德・普林斯的广告图像翻拍,已经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观念艺术,显示出其自由的艺术意识和对当下图像霸权的嘲讽。

当代影像艺术的表达是完全与传统摄影拉开距离的,其接受理论、创作理论与批评究竟如何展开,正是今后需要做的。

二、 数字化手段成为趋势

在这一年里,数字化用于影像艺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成为艺术家创造作品的有力工具,既丰富了一般摄影的局限性,同业借此更加积极地实现艺术家的观念意图,反过来又改变着中国当代影像的面貌。缪晓春的“重访艺术史”就是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探索艺术史构成模式的一种尝试;而他在2008年创作的“坐井观天”又将静态的数字化技术升级到动态的动画影响创作中,不乏新的创意,彩绘、线条、建模、虚拟、合成等等融为一体,用数字元素创造新的视觉方式,扩大着影像表现领域。张小涛也利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了《迷雾》动漫影像,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艺术观念,将平面绘画对现代工业中国的变迁史的表达转化为三维动态的历史仿真,虚构了大跨度的历史重合和现实分裂。马永峰的“围棋”作品用虚拟的空间不断变幻围棋的运动,显示着围棋具有的神奇智慧,镜头透露出一种纯粹静穆的意境。这些像作品即意味着三维动漫数字化是影像艺术创作的下一个焦点。

在静态的数字化创作方面,迟鹏、刘韧、陈卓、黄可一、沈阳等年轻艺术家进行了有益的实验和探索。

三、 摆拍与观念有关

摆拍虽然从摄影发明以来一直就是画家、艺术家应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广泛和自觉,摆拍造成了摄影本质的真实性的瓦解,但它恰恰被当代艺术家发现是可以自由传达观念的一种利器,可以很好地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构想,搭建想象的世界。但摆拍用不好,就成了孤立的摆设,不能清晰地表达意义。在这一点上,如何摆拍、如何让摆拍更便利地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策略,就不得不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到方法上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摆拍艺术家是加拿大的杰夫・沃尔,但他有艺术史专业学习的背景,就如同缪晓春也有美术史学习的背景一样,这成为他们思考影像艺术的一种知识基础和框架;否则他们创作摆拍观念艺术时就无从下手。摆拍既有来自现实的仿拟,也有历史的反思,更有艺术家深入的现实思考。这样才能让摆拍服从创作,不是简单地摆放几个道具就可以的。摆拍往往要做细致、体系的准备,将图像语言的表达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做到图像的完美、精细、好看。故事性、历史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摆拍成功的前提。

2008年积极于摆设影像探索的有蔡卫东、芦晓川、邱震、关矢等。蔡卫东受英国艺术家英卡・索尼巴尔(Yinka Shonibare)影响,他试图去探访图像的构成秘密;芦晓川是利用骷髅去寻访飘摇不定、即将消失的中国乡村文明;邱震用“新娘”和“我”做道具,去探险自我在城市化中的流浪和不定;关矢则是利用中国不断建设拆除掉的旧门窗,搭建了一个舞台一样的空间,然后去锯掉一根房梁,视觉地象征了当前的中国历史转型。由此可知摆拍与观念的关系,摄影、摄像只是中间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唯美的目的。

四、 行为艺术摄影有弱化之虞

中国的当代影像艺术之所以异军突起,不能不说是有赖于1990年代的行为艺术表演的纪录。这正是当代影像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不是为了摄影,而被拍摄纪录的行为表演也不是为了镜头前的摆拍,而是本身具有现场性、直接性和体验性的艺术过程。只是由于行为艺术具有时间的瞬间性,才借助于摄影、录像将行为纪录下来。这样,被纪录下来的行为艺术,由于其背后的行为特殊性才引起观看者对行为图像的深度解读和语境还原。也就是说,先有行为艺术的观念性和直接性,然后才是行为艺术影像的存在。

而2008年,由于中国的艺术环境的变化,行为艺术倒不是特别突出,有力度、有冲击的行为表演反而被现场表演的观赏性所代替。这既需要反思行为艺术本身,也要反思当代艺术本身,才能不会让行为影像这一最具特殊性的类型减弱或消失。行为艺术作为强烈表达个人心理与体验的一种方式,对艺术家的自我反思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其直觉性、方法论和挑战意味都是决定行为艺术是否成立的要素。反观这类影像,不是新人辈出,而又冷落之感。只有几个人还在表达一下,如李炜的倒悬行为,在2008年还是不断出现于国内外的各种展览上,成为开幕仪式的一部分;何云昌也有几个行为表演,但影像作品还没有广泛流传;刘瑾以天使的形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望京建筑工地、高层公寓等地点进行了行为表演,完成的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之旅和现实疏离感。

五、 无表情美学影像期待发展

如果说与传统摄影最有相似性的一类当代影像,就是无表情美学摄影(Deadpan Aesthetic Photography)。但是它建立的基础和确立的创作原则完全不同于原有的摄影概念和原则。无表情美学影像有“德国流派”之称,源自贝歇尔夫妇的持续几十年的类型学研究项目,影响了几代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如他们的学生古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图鲁斯等,都是当代国际上重要的无表情美学影像的代表人物,他们采用大机器、大画幅来创作作品,在每次创作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案头研究、要走访很多地方,寻找那些具有社会性、历史性、自然环境特殊性的景观进行拍摄。虽然不在他们的画面上加上艺术家的主观介入,但其中系统而充分的研究工作和大画面场景的选择却决定了这些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将影像最具有的强大再现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突出了影像作为技术革命的产物的品质和价值。

中国目前从事这类大画幅的无表情美学影像创作的艺术家尚不很多,原因与对它的认识有关,也与对当代影像的本质认同有关。特别是它容易和传统摄影相混,就使得一些影像艺术家回避这类无表情的平铺直叙,而直接以观念介入图像来创作。但是,它因为在中国语境中缺乏,所以显得更加需要艺术家对这一类作品关注,因为最能反应、再现当下中国巨变的艺术手段,非影像莫属,但作为当代艺术的影像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纪实新闻摄影,虽然后者作为另一类别的创作有大力提倡的必要,但本文先呼吁的是作为观念的无表情美学摄影,当然这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归并的可能。

缪晓春曾创作过这类作品,但现在他主要转向数字化图像的探索中;徐震拍过题为问号的“???”上海图景;北京的于洋创作了“北京新山水匡庐图”纪录了中央电视台新建筑的巨大工地,尚未完成的场面历历在目,前景中的巨大建筑扑面而来,晴朗的天空远远而去,作者虽然没有讲述任何的观念介入,但开阔场景的凸现和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构成了作品的上下文,使人不得不对作品进行连续的阅读和中国现代性对应。但这类作品需要连续地、系统地去表达,而不是孤立的单一作品。正因为如此,我们期待更多的无表情美学影像作品问世。

六、 社会反应姗姗来迟

在2008年有关影像艺术的展览一下密集起来,个展、群展接连不断,在北京各个艺术区,影像展览都是颇为吸引眼球的活动。艺术北京2008还特别举办了“影像北京”专场,并计划举办专门的影像博览会。各种艺术媒体、报刊、网络也都相继介绍、报道影像作品、展览和艺术家群体,有访谈、有批评、有理论研究。过去的若干摄影杂志业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影像,但还不是足够的介绍,也说明着在如何看待这类以摄影为媒介的作品存在不同的认识差异和意见。收藏影像作品的国内藏家也开始多起来,但主要的藏家、购买者还是来自海外,因为海外对这类艺术的收藏和研究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已经肯定了这类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才有众多海外藏家与机构对中国当代的影像艺术产生巨大兴趣,才不辞辛苦、不远万里,来中国参观展览、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交流,希望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这些中国的当代影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影像艺术论文第6篇

经过一年多来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与梳理,民生代美术馆于9月7日-11月27日举办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系列展览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型展览。

展览立足于从中国立场出发的学术视角,力图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文化艺术情境;通过展示8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影像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对20年来影像艺术脉络、史实与艺术创作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将成为中国影像艺术20余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一次呈。本次展览将是中国影像艺术在国内首次大规模的集结展出。展览和同时出版的图录将从中国学术立场出发,展示中国艺术家在此领域的创造力与成就,以及丰富、多样的中国影像艺术面貌。届时将会有中国影像艺术重要的50余位艺术家的70余组件作品参加展览。

与西方影像艺术发展历史不同的是,在中国并没有经历西方自60年代以来的录像艺术、7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80年代盛行的MTV,90年代出的艺术家电影的线性脉络的影像史,观念界定的历史及观念界定的范畴。在做这个展览的时候,诞生于西方60年代的“录像艺术”的概念争论应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了。本次展览以“中国影像艺术”命名,是为了在展览和研究中应对当前中国影像艺术创作的样式的丰富和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而带来的媒介语言和技术使用逐渐成熟的过程。作为国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对中国影像艺术进行梳理、研究和展示,民生初步提出的线索和观察是一个工作进行中的平台,仔细的勘察和考究还需要艺术界同仁共同加入来推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20多年的中国影像艺术发展,无论从思考的深入还是对语言的精确性的考虑,都已经与最初的情景不同,而对于与影像阅读和创造上,也在不断出新的方向。

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国影像艺术的叙述,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相关的知识建设建立一个意见讨论的对话平台。在其短短的20余年历史中,当初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对于新的媒体的激情和创造成分是怎样影响了今天的艺术创作,它的回响是否还在后继者的创作中残留抑或发生了变化,也意图梳理出导致中国影像艺术的出与时代性、艺术思潮有着怎样的承接和变革机缘,如今它的前途和发展方向是什么?与全球范围的关于影像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组织这次展览的工作过程中,众多艺术家和批评家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是这次整理和书写工作的基础。

馆长何炬星表述到:“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历了三十余年曲折光辉的历程,研究并力求不埋没这段历史中更多精彩的史料,是我们首先追求的责任和义务。这段历史,将显示其在中国重新站上世界舞台中文化和艺术的先锋作用,成为中国美术在世界上具有先进价值标准的里程碑,对我们在和未来的艺术活动充满启示。”

影像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电视摄像》 实践教学 艺术 技术

《电视摄像》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以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开设了此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活动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就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程通过讲授摄像的践行方式,讲解影视节目的摄制原理和摄像设备的操作规范,以及新条件下影视节目摄像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把握电视摄像艺术的品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摄像技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进而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基础构成与知识映现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具有社会沟通、知识交流、新闻报道等职能;影视作品能够如实地摄录记载现实世界的宏观、微观方面;而在影视艺术的众多要素中,画面作为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是传达信息、审美娱乐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影视画面的促成行为而言,摄像就显得尤为重要。

摄像作为影视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单元,上接编导,下承后期创作人员,既要按照编导的构思进行拍摄,又要为后期编辑人员考虑。摄像者要对创作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要摄录到他们各自想要的素材。因此要求摄像者要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编导、灯光、美工、布景、录音、后期编辑等方面的知识。费雷里赫在《银幕的创作》一书中说:“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通过情节反映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因而,影视艺术中的画面作为第一要义,和其他相关工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电视摄像者而言,对各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要拍摄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不是随意而为的,是按照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蒙太奇的镜头分切方法完成的。摄像作为画面的主要创作形式,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环节,摄像者不但要理解和吃透编导的创作意图,考虑到最终的画面效果和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摄像者决不能做一个单纯摆弄摄像机的人,而应该让冷冰的摄像机变得有生命,让镜头画面成为自己塑造形象、渗透思想、表情达意的有力武器。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摄像者是简单地记录画面,还是根据内容有所创新,是是否积极参与创作的重要标志。摄像者是否积极参与创作,是一部精美影视作品能否成形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像者在拍摄之前应该和其他创作人员一样,研究稿本,吃透稿本,并领会创作意图,对作品的风格、节奏、色调及镜头的调度等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拍摄方案。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根据作品内容在合适的环境、光线、色彩等条件下,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从适时的理解角度去揭示、表现眼中、心中的事物,改变事物的时间顺序,创造影像的空间关系,对画面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拍摄出内涵丰富和深刻的画面,使编导意识在运动变化中形象地表现出来。

电视摄像作为广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仅仅是技术的显现,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从事摄像活动者的艺术考量,因为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学生在拍摄时的反应速度及灵活应用镜头进行时空创作的应变程度的强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促成的。而《电视摄像》实践教学是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标准。广电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在摄像基础理论、电视编导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与其它科目的互动与显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摄像技术。也就是说,在完成培养之后,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就不仅知道摄像机的使用,懂得摄像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以摄像技艺为手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其培养路径应基本遵循理论与实践螺旋循环上升的原则分阶段进行。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现代传媒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是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因而《电视摄像》教学也必须以我国现代传媒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多学科复合教育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传媒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知识渗透,让其学以致用,成为传媒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问题表露与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拍摄的画面,有时明显缺乏视觉中心,画面形象之间没有蒙太奇关系,平淡而无序,仅仅是画面的简单排列,缺少应有的艺术提炼,致使主体形象含混不清,难以引起观者的兴趣。出现这些缺陷的原因,大都是不善于或根本没有提炼和组织画面的意识。同时,在进行创作时,没有或很少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造型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没有充分发挥摄像带来的艺术新感觉。如果画面缺乏富有动感的直观形象,就失去了影视传播的优势,将使影视作品变得枯燥乏味。

1.现实问题显现

第一,以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存在偏差。摄像教学多停留于摄像技能的传授,仅把摄像当成单纯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东西,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摄像的层面上。这种以学习和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使得师生将教学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摄像机本身及其基本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技巧操作过程,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首先必须对摄录设备及编辑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电视画面的表现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二,教学环节单一,评价尺度偏颇。以笔试为手段的评价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摄像能力及渗透在摄像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其一;其二是教学的环节应多样灵活,现代传媒业的媒介平台的多样灵活化也迫使我们在摄像的教学中打破以传统摄像机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摄录各种影像的电子产品都应适量纳入其中,而拍摄练习也可因势利导,其内容除去基础练习外,应以可提升的艺术化创作为导向,结合教师要求并收集学生意见,循序渐近、螺旋衍升。

第三,一些高校的电视摄像教师是从某些电视台聘请的摄像者,而以前电视台的很多摄像者都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教学中就容易出现重技术忽视艺术的情况。而另外一些学校的摄像教师是学习美术出身,更重视画面的表达、构图、色彩的运用等艺术类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易出现忽视电视摄像艺术与技术双重性的情况。

2.主要教学框架

为了培养学生电视摄像的全面知识和良好的动手能力,《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重系统性,主要教学阶段罗列如下:

(1)摄像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与摄像摄影相关的影视基础理论等。

(2)摄像设备的认知和摄像构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熟悉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掌握各功能开关和按键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白平衡的调整;掌握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的拍摄要领;掌握各种景别及构图等。

(3)体验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手法、技巧与手段。实践机位运动、变焦距运动和被摄对象运动等几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拍摄技巧;掌握光圈开度、拍摄距离等。

(4)学生实践阶段,给学生布置拍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悉摄像机的使用,理解消化与电视摄像相关的基础技艺。

(5)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的摄像化学习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在编导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摄像的编导意识,为下一步自己独立创作影视节目作准备。

(6)独立创作时期,拍摄主题、拍摄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教师选题,目的是让学生拍摄出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作品。

(7)总结提高阶段,主要是分析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拍摄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实例对摄像技艺进行分类讲解,如音乐电视的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电视短片的拍摄等。

(8)摄像的社会实践阶段,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到中小学、当地电视台、影视制作单位实习,让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摄像技艺水平。

在这些基本点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原则作为指导准绳,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初级拍摄到综合拍摄,由简单训练到复杂训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拍摄实践。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够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践行力和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

3.教学实验策略

(1)以素质培养为根本。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学生责任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实践练习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影视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真实有效、全面地用镜头捕捉信息。除应有绝对的时间观念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者也同样重要。在画面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失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摄像实践中,都应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

(2)以新闻摄像为基础。新闻摄像所体现的摄像者的特征主要通过富于个性的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表现出来,而这就是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者所必备的条件。以新闻画面的捕捉为基础,可全方位锻炼摄像人员的耐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因为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基础,其画面也要设计、美化和丰富,也要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从而既保证科学性,又增强画面表达的艺术性。

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时,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播出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则会大大降低其时效性,因而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应运而生,它主要体现的是摄像者的蒙太奇思维能力。摄像者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可以帮助他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内涵,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高效率、对于提高报道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无剪辑拍摄意识的本质是摄像者带着编辑的意识,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工作,它要求摄像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以这种意识为基础的摄像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摄像实践的有力引导,更是对《电视摄像》课程的现实要求。

(3)将理论与实践相融。电视摄像的技术特点是文理渗透、技艺结合,要学好这门课程需多看、多练。多看就是根据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及一些影视理论知识等,多看国内外优秀电影电视节目,从中学习它们成功的编导经验和制作技艺。多练就是多编写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多拍摄影视作品。摄像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穿行的原则,这样可使学生把刚学的知识通过实训来加深论证,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深化和接受。如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上,先讲完理论再上实验,由于时间的间隔可能会使理论与实验脱节,实践时学生可能出现“回头学”,出现在理论课讲过的内容在实践时又要重复讲,理论指导实践得不到及时发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如:对于应做的常规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实验计划、步骤、流程;对于设计性的实验,实验老师提出实验目的、要求,以及有关设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每次学生拍摄的素材都要求其本人认真观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老师在学生观看时进行集中点评,让其从中找出原因。

(4)以艺术作品为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理论知识毕竟过于抽象,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理解问题。如果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接触某些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变抽象的理论讲授为形象直观的艺术作品鉴赏,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摄像技术,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获得某些创作感悟。而在实际的拍摄中,通过已认知的影视作品又带给学生许多创作灵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素材。

电视摄像技术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应当把艺术作品的引导有计划地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这样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再经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和自我的长期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摄像技艺。

(5)以评价体系为保障。摄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业评定中应加大实践部分的得分比重。笔者认为将实验成绩的比重提高到50%―60%也不为过,特别是对于创作出优秀影像作品,并在大赛中取得较好名次或在影像杂志上发表的学生,应予适当加分。笔试成绩所占比例应低于40%,甚至可用完成小型影视作品代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倾注自己的感情来理解和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就有利于营造一种既有学术探讨又有一定人文关怀相渗透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主体。

三、技术关照与艺术渗透

摄像创作的目的是要使画面具有风格和美感,有视觉重点;其关键在于把摄像的技术融会于摄像的艺术之中,让摄像的艺术创作承载其技术因素。没有精湛的摄像技术处理,就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画面;而没有唯美的视觉效果,也不会表达和反映出深刻的技术内涵。因此,摄像人员必须是熟谙摄像技术的专门人员,要对摄像机运用自如,对取景构图、运动摄像等多个环节应对无误,要艺术地运用影视摄像装备和影视摄像技术,更好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摄像者必须置身于技术与艺术的汇合地,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

对于影视制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还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要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必须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电视摄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技术环节的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摄出优秀的电视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清楚自己手中的工具,对电视摄像师而言,摄像机就是记录这个世界、书写华丽篇章的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不断更新换代,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摄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基本的技术没有改变,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加重视基本的艺术表达。

在学生对基本的按键、内部的菜单、持机的姿势及推、拉、摇、移等基本功练习娴熟之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摄像艺术的强化。电视摄像是一门造型艺术,它通过构图处理、光线处理、色彩处理、运动处理等手段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运动地表现被摄对象,通过构图、光线、色彩、运动构筑起独特的屏幕时空,并在这特定的屏幕时空里完成故事的讲述、意义表达和情绪渲染。所以应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并通过这些艺术手段达到叙事与表意的目的。此外,学生应该知道凭借熟练的技术,也许可以拍到完美的电视影像,但却不一定能保证我们拍摄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影像,当拍摄的素材不是电视节目的真正所需的,即使凑合用上也是词不达意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工作,电视摄像者的基本功和电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图像质量的好坏,最终会对整个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视摄像不是单纯地记录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素材有选择、有概括、有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这就对电视摄像者提出双重要求,既要有繁重的技术操作,又要有复杂的艺术创作。摄像者要想拍好各种条件下的事物,在操作时除了掌握摄像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注意自身的美学素养。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一种从技术到艺术的学习过程,但也应该在艺术的讲解中贯穿技术知识。让学生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只要在教学中做到了从技术到艺术、在艺术中贯穿技术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电视摄像技艺的双重性。

摄像如何反映主题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根本点在于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在于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因为随着摄像机自动化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摄像机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化,技术的掌握变得越发容易,摄像者自身的能动性就变得越发重要。因而加强对摄像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关注课程运行中的人文因素,是有效进行摄像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这就要求建立起编导化的摄像思维,当摄像人员具有编导意识后,在拍摄中就不会盲目;他可以以自身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合理的艺术想象,摄制出符合某片要求的电视画面。因此,在技术操作日渐简化的背景下,摄像教学除了技术层面的把控外,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才是重点,人文关怀的凸显才是本质。因此,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琪.对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2.

[2]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欣.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今传媒,2009.7.

[4]马金钟.“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8).

影像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奇观

一、电影奇观的理论内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好莱坞大片在世界各地的风行,一些人们不容易看到或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和场景,如火山爆发、龙卷风、大地震、外星人等等,在银幕上被逼真地呈现出来。这些或真实存在或虚拟出来但真实感更强烈的银幕影像,带给观众非常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理感受。奇观一词,遂被人们在观赏和评价电影时常常使用。

有学者指出,电影奇观就是“指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

二、数字技术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数字技术对艺术活动的渗透,是二十世纪一大奇观。它首先导致了许多以高科技为手段的艺术门类的迅速发展,电影、电影、摄影等艺术形式对传统的戏剧、绘画艺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电影在其幼年时期,长期被视为一种杂耍。实际上不仅电影如此,包括摄影、电影、广播在内的新形式,其艺术身份都遭到过怀疑,也都曾引起一番理论的争鸣。然而,无论这些艺术形式在产生之初曾经引起过怎样的争论,不过几十年间,它们都已取得了自己在艺术殿堂的合法身份。以“数字化”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尤其向传统手工业时代的艺术提出了挑战。电影是艺术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相结合的产物,艺术思潮的演变,科学技术的更新,都会对电影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电影诞生之前,还没有哪一种艺术与技术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文学、音乐、舞蹈还是美术、雕塑、建筑,乃至戏剧,虽说这些传统艺术中或多或少都会包含一些技术因素,但是唯有电影艺术是在科学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最深刻的是计算机引发的设计革命。计算机带来的数字技术把许多原来电影表现不了的题材变为了可能,依靠数字影像合成建立了全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计算机给电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赋予电影虚拟现实的能力。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技术与艺术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计算机在电影的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形态的转变的影响――从叙述到奇观

首先,从蒙太奇这个电影最重要的结构手段和表意方式的角度来分析。叙述蒙太奇是依照某种叙述原则或关系来结构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画面的组接创造出某种情节及意义。但是在以奇观展示为主的电影中,蒙太奇组接的理性原则已经转向了追求视觉的感性原则,完整的线性叙述结构被奇观展示所颠覆。即是说,以奇观展示为主的电影,首要任务是通过画面的组接来传递具有视觉吸引力和的影像。它不再拘泥于叙述的意义关系,而是直接服务于视觉生产。这就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变化,即画面的组接依赖于表层的、直接的视觉,而非内在的深度的叙述关系,这必然造成奇观对叙述的解构。

其次,电影的话语性因素在电影中的重要性降低了。传统叙述电影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好的文学脚本,取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话语性突出正是叙述电影的主因。而以奇观展示为主的电影,突出了电影自身的影像性质,淡化甚至弱化话语因素,强化视觉效果的冲击力,甚至形成了有些电影评论家所说的图像对声音的“暴政”。这种倾向突出地体现在动作片、枪战片一类的电影中。这类影片多以具有观赏性的动作为主,对白和旁白变得无足轻重。或者说,语言因素被贬低到服务于画面造型和视觉吸引力的地步。《英雄》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三,不妨用巴赫金的概念来描述这类电影。巴赫金认为电影中的“仪式化的奇观”夸大了因观看而带来的,那些可见之物夸大其辞,吹捧、凸显那些浮面的表象,并拒绝意义或深度。它的特征就在于“奇观”本身,就是奇特影像的“狂欢”。奇观使得“电影实现了它自身纯粹的视觉艺术本体论,不再屈从于其他非视觉的要求,而是服从于自身的视觉奇观要旨。”

四、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发展的影响――从纪实到奇观

数字技术使电影书写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数字技术制造的影像,虽然其外在特征与常规成像方式形成的影像并无二致,真实、客观、可信,但实质却完全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并非是对物质现实的客观复制。人们把这类“非客观记录”的电影影像称呼为“电影特技影像”,笔者觉得叫“奇观影像”更为合适。电影美学在这种变革面前不能不重新思考自身的位置和使命。在数字电影时代,人们会发现,观众观看电影的态度较之以往略有不同,“数字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游戏心态,是对视听奇观的享受而不是对银幕现实的认同。因为很多数字电影虚拟的不是‘现实’,而是 22 世纪杀人网络中的数字杀手、恐龙复活的侏罗纪公园、彗星撞击地球这样的‘非现实’”。在这一时期,制造奇观影像的数字技术已不再单纯是一种成像技术,而是关乎电影本性、关乎电影语言、关乎电影制作、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与方法。因此,把数字时代的奇观影像定性为具有“语言叙述”功能的电影表现手段应该不算过分。

而当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大战》(1976 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年),从《终结者Ⅱ》(1991 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 年),从《阿甘正传(1994 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 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 年)到《泰坦尼克号》(1997 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数字技术制造的奇观影像,导致了巴赞影像本体论的解体。随着数字影像在制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任何影像都是可能的。一些西方理论家认为,影像和具体物质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微弱――影像不再能保证视觉的真实。对这种新的电影影像的特性,可以用“虚拟现实主义”来加以界定。即:它在视觉表象上具有客观世界物质现实的外观,但实际上却是人工合成的,它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全新版本――一个假现实、一个虚拟的现实。它拓展了那些在电影早期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电影语言。

这种“虚拟现实主义”也是当代观影经验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的数字技术不仅产生了新的电影,而且培养了一代新的观众,一个由庞大预算、先进的声音和数字特技制作出来的巨片,刻意创造一种“声光秀”电影:一种流畅的欣快的影像和声音的蒙太奇。“它使人更多地想到电子游戏、音乐电影和游乐园的过山车而更少想到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一些西方理论家把这种电影称为“浸泡式”的,观众不是面对影像,而是沉浸在影像之中”。在这里,感官刺激压倒了叙事、娱乐压倒了信息,逼真不再是目的,它是一个通过技术使人眩晕的、达于迷狂的制作。照相现实主义强调影像的认识论价值,强调影像和现实的“亲近”关系,而虚拟现实主义在强调创造视觉奇观、强调影像的娱乐价值。当然这种观影经验的形成并不完全源于技术的本性,还有商业和市场的驱动,它是技术和文化的双重选择。

五、数字技术在电影奇观现象作用――配角到主角

电影奇观的营造离不开电影特技。电影特技第一发展阶段的技术,大多是对被拍摄体;第二阶段则是对摄制技术本身的改造;第三阶段则是在传统特技基础上融入数字技术后,针对电影后期加工所进行的技术革命。对新时期特技制作而言,任何摄制结果在数字技术条件下都只是特技的素材而不能作为完成品使用,一个完成品在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处理后,是由很多层画面复合而成。创作已完全在更舒适、更易于操作、更具个性化的计算机机房中实施并完成。制作工艺从控制角度来说已达到空前高的技术水平,任何一个镜头,只要制作者需要就可以无限制地调整与改动下去,直到完全满意为止。数字化所创造的高清晰度、高保真的视觉和声音效果,为好莱坞电影腾飞插上了翅膀。以电脑图像生成、数字制作、三维动画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真正填平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把电影奇观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数字化的技术浪潮中,电影始终是深受影响的一个。随着数字技术进入电影领域,电影的节目形态、节目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电影的节目形态上,还可以为电影提供更多的创作题材。

电影创作与文学不同。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因此,文学可以不受限制地创作各种题材的作品,读者只需在文字的抽象符号的指引下,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借助文字所引发的想象的魅力体验作者所描绘的情景。然而,电影艺术所属的视听艺术不是这种想象的艺术,相反它还是具象的,因此,它无法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创作,而是需要依靠技术把所有的艺术想象转化为影像现实。即使是在电脑图形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虽然不再需要大量的物质实体作为拍摄对象来把艺术想象反映出来,电脑图像的生成的最终结果仍然是声像。因此,电影创作不仅是如何想象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想象还原为现实的问题。当技术手段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想象也受到科技手段的束缚,无法在电影的创作中设计出超越当时技术条件的内容,此时,电影的创作题材也只能因陋就简,限定在有限的题材之中。而技术手段的进步,首先解脱了创作者在思想上的束缚,能够为电影提供更广阔的题材。

高科技这种形式本身就为电影艺术产生新的内容,展示技巧就此成为影视艺术的另一目的。在传统艺术中,作为形式的技巧始终服务于主题;而在影视作品中,展示技巧却成为艺术作品本身的一个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影响电影史的几次重大事件:无声―有声,黑白―彩色,电脑特技的运用都是新技巧不断在作品中被展示的结果。因此,需要运用大量特技的电影作品得到了发展。这些作品主要是神怪题材、科幻题材和武侠题材。

六、结论

电影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技术的宠儿,技术与工艺的进步,促使电影经历由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的变化。如今在技术与艺术同行的旅程中,电影又一次迎来了划时代的转折。

[参考文献]

[1]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影视艺术》2005年第2期第21页.

[2]邓光辉、唐科《乌托邦之后:电影美学在今天》《当代电影》 2001年第2期 第110页.

[3]郝建《错位困境与艰难抉择》《当代电影》2001年,第2 期第 91页.

影像艺术论文第9篇

一、审美主体:主体性(subjectivity) 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

在现有的美学框架中,审美主体总是在与审美客体的相遇中得到自身主体性规定的,主体客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一客体模式使得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以一种“距离”感来对待各种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具体到文艺活动中,这种模式又分化为作者——作品的创作关系以及读者——作品的欣赏关系。这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是相当少的。这种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脱节是由技术因素造成的。在印刷技术时代,写作和阅读关系的探讨在罗兰巴特尔关于文本的概念中可以算是达到了极致。在巴特尔所谓的可读的文本中,阅读是围绕着作者主体性展开的。读者只能以屈从的态度去阅读它,要么接受文本,要么拒绝文本。在可写的文本中,阅读是围绕着读者的主体性展开的。虽然文本赋予了读者一种角色和功能,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写作中来,但这种写作仍然局限于读者的想像力和对文本解读的多义性上,对文本自身并没有形成冲击。读者和作者的直接交流依然存在困难。审美主体性理论可以说是印刷技术时代人的审美活动主体特性的理论总结。

技术的发展总是改变着人类生存的方式,其中也包括人类主体的审美方式。结绳记事、刻木为文时代,主体只能通过身临其境去获取与艺术的交流;布帛纸张、铅字印刷时代,主体通过作品间接地获取与艺术的交流;声光影电时代,主体则如同身临其境却又间接地获取与艺术的交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网络空间中审美主体性理论开始让位于审美的交互主体性理论。

交互主体性或叫主体间性,经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大师阐发后成为哲学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互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理论不同,它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一中介一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表明一种新型人我关系的确立。具体到文艺现象中形成的就是作者与读者紧密关联的模式:作者——读者或者作者——作品——读者模式。这种理论使得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紧密相联,从而使得艺术的生产和接受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

这种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全新互动最典型地体现在网络文学中。网络文学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空中接龙”式的文学创作,另一种是依赖网络技术特征并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的文学创作。空中接龙式的文学创作由多个人在网上合作完成,接龙的人必须在前一位作者的创作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续写,如此类推。实际上,每一个参加接龙的人都既是读者又是作者,作为读者他必须积极参与到前文作者的创作中去,作为作者他又必须及时地反馈读者的想法。这种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很好地体现了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在另一种网络文学创作中,文学作品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但它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网络的即时性保证了作者能够在写出一部分作品后就将其公之于众,及时地从读者那里了解到对作品的评论和写作意见,并将这些读者的反馈意见体现在他以后的写作当中。大家熟知的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等网络作家的作品大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网络文学独特的写作方式以及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在印刷技术和出版社机制下是无法实现的。正因如此,审美的交互主体性才在网络空间得到极大的彰显。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审美交互主体性在电影、戏剧、音乐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以电影为例,从1997年最早的互动电影《黯淡》的推出开始,影视界关于互动电影的实践就没有停止过。由中国北京音像网策划、央视电影频道参与摄制的《天使的翅膀》,就是采取边拍摄、边播出、边反馈的方式进行制作的。制作方让每个网民都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中,让他们对影片的故事、演员乃至台词提出各自的意见,从而实现了创作人员与传播对象全方位的实时互动。而互动式的“可选择电影”的推出则更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参与创作的空间,观众不再是电影院里被动的看客,他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决定故事的段落、时间的长度和情节的进展,甚至还能对原作进行再创造。可以预测,网络空间的这种艺术实践会越来越多,而审美的交互主体性也会越来越强。

二、审美客体:对象(object) 仿像(simulacrum)

按照现象学美学,审美客体一旦向审美主体呈现就成了审美对象。所以,在审美观照中,审美客体是以一种“object”形式存在的。“object”是对象也是物,其物的属性使得审美对象与外在世界紧密相联,由此引发的是传统美学中诸如模仿、再现、真实、现实等一系列理论范畴。可以说,传统美学的一系列理论都是由“object”引申的。进入现代美学,人们开始了对传统“object”的一步步背离。从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只与所指(signified)相对而与外在指涉(referent)晕无关系开始,现代美学实践离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越来越远。所以现代艺术大部分呈现的不是我们熟悉的外在世界,更多的是一些变形的符号,它更多的是表现人在与外在世界交往时的内心感受。虽然如此,现代艺术品依然是以一种物的形式存在。我们依然能够在艺术品的线条、颜料和肌质里获得不寻常的感受。所以,在现有的美学中,审美对象理论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在网络空间,这种美学理论开始遭到了极大限度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是现代美学向“object”开炮的逻辑延续,又是一种质的飞跃。现代影视文化的兴起虽然使影像符号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object”,但毕竟还留有外在世界的残迹,因为最原初的影像符号还是来自摄影镜头对外界的拍摄,而网络文化的兴起则从根本上颠覆了“object”。这一符号与现实关系的亲疏过程被后现代美学家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仿像与模拟》中描述为四阶段理论:1.它是基本现实的反映。2.它掩盖和偏离了基本现实。3.它掩盖了基本现实的缺失。4.它与任何现实无关,无论是什么现实,它不过是自己纯粹的仿像;。在作为第四阶段的网络社会里,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一仿像(simulacrum)开始进入了美学领域,并成为美学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仿像”又被译作“类像”和“拟像”,由鲍德里亚提出后得到了如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大卫哈维(DavidHarvey)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等一些人的积极响应而成为当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鲍德里亚那里,仿像指的是通过模拟(simulation)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仿像奉行的模拟原则不再是对现实世界和真实物的模仿,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所达成的对影像和符号自身的模拟。当影像和符号本身成为了模拟模型时,仿像也就与现实毫无关系而成为了一种超现实(hyperreality)。而网络社会的特征正如鲍德里亚的说法:“整个制度都在不确定性中摇摆,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目的性己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不再有意识形态这样的事物,只有仿像。”

仿像在网络空间的文艺现象中无处不在。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升级使得网络文学正朝着文字、图像和音乐一体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多媒体网络文学中,各种影像和符号配合着文字给人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最典型的仿像体现在网络空间的视觉艺术中,电脑合成图像(CGI)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空间。数码影视完全颠覆了巴赞关于电影表现真实的影视本体论思想,而沉迷于各种与真实无关的仿像中。《阿甘正传》里主人公与己故总统的握手、《第五元素》里的太空幻境以及《侏罗纪公园》里的仿真场景和数字恐龙都模糊了虚拟和真实的界限,令观众耳目一新。这种不再依托外在事物而对影像和符号随意加工合成的技术,使得足不出户就能在计算机前制作出整部电影成为现实。

仿像作为网络空间的审美客体,它有着与传统审美对象理论完全不同的特征。首先它具有虚拟性(virtuality)。仿像不再与真实世界相联,不再是真实世界的模仿和再现,它只在一个自足的符号空间自我合成。其次仿像还具有可复制性(copy)。仿像在电脑空间只是以二进制0和1组合的BIT数据构成的影像和符号,它可以无限地被原样复制,这种可复制性使得仿像不存在原作与摹本的区分问题。而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始终存在一个原作的问题。杰姆逊在谈到原作与摹本的区别时说:“摹本就是对原作的模仿,而且永远被标记为摹本,原作具有真正的价值,是实在,而摹本只是因为想欣赏原画而请手艺人临摹下来的,因此摹本的价值只是从属性的。”他接着说:“类像是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2]在仿像的无穷复制中,传统审美判断和创作的规则丧失殆尽。此外,随着网络超文本(hypertext)技术的发展,仿像更具有一种链接结构性(structure),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审美客体的阅读方式。1989年瑞士的欧洲高能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超文本标识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缩写为htmla),它是一种相互链接的数据,主要由节点(mode)和链(link)组成。它能使人们将一个文件中的文字或图形连到其他文件中去,无论这些文字和图形是存放在同一台电脑上还是网络上的其他电脑上。如今这种技术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网络视窗的网页就是根据这种超文本标识语言开发的。人们在阅读网页时,点击网页上的关键词就会进入另一个关键词内容的网页。这意味着人们由往日的线性阅读开始向结构性阅读的转换。审美客体开始以一种多重意义、多重结构呈现出来,给人带来了梦幻般的审美感受。

三、审美心理: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虚拟体验(virtualexperience)

传统审美心理理论主要是围绕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超越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获得审美和文化快感的具体过程。对于大众文化来说,审美心理达到的是一般的文化快感。对于优秀艺术品而言,审美心理达到的是一种与“道”合一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传统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在这种高峰体验中,人与艺术品彼此交融并达到一种审美超越。而在网络空间,审美主体与客体性质的改变必然也使得主客体相遇的审美心理过程发生变化。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无深度(depthless),其二为情绪真实感的式微或情感消逝(awaningofaffect)。这两点同样能说明网络空间的情感体验特征。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和客体的仿像性注定会使审美体验进入一种虚拟体验阶段。

数字化的冷酷世界吞噬了艺术的隐语和转喻两极,使得虚拟体验流于一种非深度的情感体验状态。网络的交互主体性使得作者、作品和读者交融一体——距离感得以消失,网络影像世界与外在物质世界的脱离使得艺术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固有根基——历史感从此泯灭,网络符号的数字狂欢和无限复制使得艺术在比特(byte)空间做着“能指的舞蹈”——超越性丧失。虚拟体验还意味着情绪真实感的式微,而情感的宣泄和虚拟开始取代了情感的真实。网络为情感的宣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技术平台,监控体制的脆弱和大众的全面参与使得网络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能言的场所。网络文学里的用词特色、影像符号世界的反讽(irony)和戏拟效果都是情绪宣泄的一种说明。情绪真实性式微的反面表明的是情绪虚拟性的盛行。情绪虚拟性体验开始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心理体验。虚拟是一种对非真实世界的模拟,但它却能给人一种如同真实的体验,它是一种关于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体验,开创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审美心理空间。人通过一种专用高速处理器现实引擎(realityengine)连接的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就可以进入到虚拟的景观中去。在虚拟景观中,人不仅能有逼真的感受,还能够触摸虚拟物体,感受被触摸物的硬度和温度,甚至于光滑或粗糙程度等。美国迪斯尼公司和硅谷图形公司(SGI)共同开发了一种名为“坐魔毯”的动画片虚拟体验系统,人们只要头戴编入三维显示的头盔,坐在可动导轨座上手握控制杆,就可以进入每秒60帧的动画片情景中,坐着“魔毯”在影片中自由飞翔。这种虚拟体验正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MUD(Multi-UserDungeons,多用户网络游戏)、虚拟电影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

四、对网络文艺现象美学特征的反思

网络势不可挡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审美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原有的审美理论。网络空间的美学法则与传统美学有着太大的不同,它甚至让主体和客体等概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鲍德里亚在慨叹“识别这个世界是徒劳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他无奈而又不失机警的建议:“在虚无的边缘使该虚无有形化——在空白的边缘画出空白的水印边线——在冷漠的边缘,按冷漠的神秘规则去游戏。”[3]而我们揭示网络空间美学理论嬗变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心理过程层面也是为了出于“画线”而考虑的,只有在不断的理论画线中,我们才能对这个全新的网络空间多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