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31 13:34:23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1篇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球80%以上能源消费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将继续维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主要介绍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能源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第二,必须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第一,我国的能源发展的特点,第一能源需求增长迅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能源生产大国和第二的能源消费大国,是石油消费和第三大进口国。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需求较快增长。2008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是28亿吨标准煤,从目前的规划来讲2020年将达到38.5亿吨标准煤。 一次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均衡,煤炭、水能以及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陆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两者的距离一般都在1千到3千公里之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约化开发,目前主要是集中在西北的地区。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是能源安全,这里是能源总量不足,供应压力长期存在。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能源消费不足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种压力非常大。第二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从1992年我国由能源平衡变成赤字,它的对外依存度出现到了2007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1%。第三,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从下面可以看出中国煤炭所占的比重是达到了70.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6%。从未来来看以煤为主的将长期存在。 中国能源面临的环境挑战第二个问题是环境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从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的酸雨分布存在着很大的面积,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没有大气环境的空间,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第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增大。从目前来看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区世界第二位,增量较大。无论是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是应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都必须要积极重视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着供不应求、结构失衡、效率偏低、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因此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能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于眉睫。 第二,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电网作为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集能源运、配送和市场交易功能于一体,是能源优化高效配置的平台,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电网技术升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已经成为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前面的专家讲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都有了一些变化,从欧洲包括美国奥巴马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国家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 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些背景和目的。智能电网把减少碳牌坊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背景是信息、控制、通信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是非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能源的高速发展。第三,电力人性化服务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 发展目的是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二是应对气候变化,三是通过新技术来改造老旧电网,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第四是提高能源和电力资产利用效率,五是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是提升劳动就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前一段时间公司也组织了各个层次去国外进行了考察,对国外的智能电网有一个总的综述。总的来看各国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不统一,研究实践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国家对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也不相同。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电力发展需求、电网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我国提出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第一,国外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而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在电力发展需求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力拉动有限,电力新增不大。而我国对未来电力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电网发展阶段,国外的主要发达国家趋于成熟,网架非常稳定,我国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既要加快电网发展,又要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2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方法

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环节。依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探索以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同交通三者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规划及评价理论方法,是目前轨道交通重要研究的方向。伴随着大家对交通道路可持续发展认识进一步化的提高,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正在发生着如火如荼的变化。交通规划从以原始基本靠经验上的定性分析,征在向经过调查研究后的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作为主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阶段过渡,呈现出盘旋上升的发展势态。这主要缘于交通系统规划要求的变化,不但要满通需求,还要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要求的变化形成研究范围的变化,导致了无法对研究对象其长期的发展做出准确预测。因而,交通规划将会更加的注重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的注重解决战略规划问题,更加的注重在长期的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不准确的前提下,对交通规划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作为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中具有重大现实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进行探索。

1 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发轨道交通规划的新思路

轨道交通规划思路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定是随着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改进而不断变化的。轨道交通规划思想经历了多个层次的提高: 先是以工程造价作为标准层次;其次是结合技术作为标准层次;再次是增加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层次;最后是增加可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层次。每一个层次的提高,都是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评价因素,从而体现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每次层次的提高,都是伴随着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第一次层次的提升,把加大土建工程作为运营条件,就是用固定的设施去适应已落后的移动设备的设计思路, 提升了为用移动设备来适应固定设施思路。第二次层次提升,注重引进巨型系统思想,把基础设施建设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第三次层次提升,引进环境科学的新观念,形成对轨道交通环境的研究,考虑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公害的防治和轨道交通景观设计等路网环境的提升。第四次层次提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将轨道交通规划进行目标、观念和系统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道路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的目标。

怎样将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同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一种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体现在思想上,这就意味着观念上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一种方向,就意味着规划目标的改进;可持续发展还是一种宣言,就意味着在具体行动中的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同生态三者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其中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轨道交通的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连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提高人类居住区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以上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许多种途径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其产生了多项作用: 一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引导性作用;二为区域空间基本支撑框架提供支持作用;三对于地震灾害等的救援提供保障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进行必要的合理性的调整。

2 轨道交通规划的决策方法

目前,有关轨道交通规划中所进行研究的问题都是大而复杂的,必须要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处理。

2.1 全局性的规划方案,由高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需要高层次决策做出决定,其解决的问题常常具有广泛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比如:路网的建设布局,编组站的分布,新旧线的投资比和建设计划;大交通运输网的规划,重载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出关通道,东南、西北、南北、西南通道,晋煤外运通道等大通道的建设的规划决策。

2.2 战略性的规划方案,由中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由中层次决策进行解决。比如:旧线改造方案的制定;新线建设的技术标准,基本走向,建设起止点和建设的时机及工期;枢纽、长隧道、大编组站、特大旅客站和独立大桥等大型工程方案的拟定等。

2.3 局部性的规划方案,由低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低层次决策带有短期性和技术性的特点。比如:旧线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标准,编组站改建方案的确定;长隧道同短隧道群、绕行或直行、新建编组站设计、过河同不过河等新线局部的设计方案等。

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多个方案中,多个决策的指标下,选择出决策者认为的最佳方案。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的步骤是:首先,使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决策技术,再次通过评定决策指标,确定决策指标权,然后,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产生最佳的偏好方案,最后,获得整个决策层都为满意的决策方案。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

轨道交通规划是指按照一定时期的经济同社会发展目标,来确定轨道交通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合理的利用土地,进行交通空间功能布局的协调及进行各项设施的全面安排和综合部署的。道路轨道交通线路领域,因为在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所以在系统方案论证的阶段,对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性问题,研究系统性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优化决策方法及理论,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不论在应用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轨道交通的社会、自然、环境工程和经济等各项因素互为前提,相互制约,这一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因素,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规划。影响因素综合体系的复杂性,影响着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多样化倾向及形成。近些年,国家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此来缓解交通环境影响。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轨道交通规划中,怎样寻找优化的规划方案,成为了主要问题。下面分别从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两方面进行阐述。

3.1 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进入高速化发展的起点,通过对其专线的设计,可以对建设高速铁路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数据。客运专线的设计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项专业知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互相配合。在确定一个线路规划方案时,要在多个优秀的线路方案中对比筛选,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设计路线的工作量。客运专线线路长达上千公里,其造价高、面积大、施工过程复杂,不容易改建。所以,线路的规划要根据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对比以及施工投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客运专线存在着平面曲线半径大、书曲线半径大和缓和曲线长的特殊的要求,因而同其他普通的铁路相比有异同之处,需要结合国内外的众多实践经验,进行选线的设计。

保证高速铁路同客运专线的建设有效合理的布局,就要防止布局和决策的随意性,前期的规划最为重要,那么客运专线的选线工作就是重要所在。路线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自身的投资费用、使用质量和运输效率。方案评价研究对于客运专线的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将采用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模型进行轨道交通规划设计。

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是一个多钟指标、多个决策者共同参加判断选择的过程,这个软件系统从体系结构上,根据功能划分成四个层次:决策层、应用层、信息源层和管理层。决策层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其中包括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块、控制协调的机构、指标权重的计算模块、方案的优选模块和优选的结果显示模块、备择方案的生成模块等等。此系统包含了十几个模型,很多种界面窗口和常用数学方法,每个子系统用类库的方式进行存储,内部的集成度很大,他们间的相互关系用知识库来进行协调,从而避免代码冗余,使系统降低了复杂度。针对客运专线的铁路线路走向,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数据仓库通过多维的数据库模型,实现了数据仓库的结构。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一项多目标的决策问题,需要利用大系统的观点,站在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系统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角度,全面的、动态的思考市民外出和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从而提出规划方案。

4 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

轨道交通涉及的线路长,波及面广,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求在进行规划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尽量避免对道路沿线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寻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点,发展绿色设计。

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发展组织和经济合作,最先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来构建的,此框架从人类的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间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出发,使用状态指标来回答,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系统发生的变化;使用压力指标来评述,造成现有环境变化的活动原因;使用响应指标来回答,社会对于解决现有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以此来建立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状态指标包含:资源存量指标、区域环境的质量指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指标、生活环境的指标、社会稳定的指标、交通环境的容量指标和公平性指标。压力指标包含:交通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废气、振动、噪音污染程度和能源消耗量。相应指标包含:交通需求管理合理程度、交通优先战略实施的情况、交通产业政策其制定合理性以及交通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技术进步等。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融技术、科学理论同政府行为的综合体的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行动,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其能力指的是公众参与能力、政府能力以及科学技术能力,对于未来轨道交通规划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具备如下能力:

6.1 将轨道交通规划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和经验进行相互交流

6.2 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规划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6.3 在交通发展战略和实施上,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

6.4 在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政策,制定实施机制

6.5 审议原有组织机构及法规,并对其进行从新构建从而促进可惜续发展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只是包含公众积极参加相关行动和项目,还要改变思想,培养有节制的交通消费习惯。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包含微观工程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新概念技术等。

7 总结: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探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促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地意义,对轨道交通技术进步有着特殊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庆华.中国铁路技术创新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2)

[2]阚叔愚,王连子,曾学贵.铁路设计理论和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

[3]郝瀛.铁路选线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6)

[4]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D).长沙:中南大学,2007(5)

[5]杨东援,吕晓明.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交通系统建[A].第2届海峡两岸及香港土木及结构工程交流与研讨会论文集[C].财团法人台大土木基金会,2008(5)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3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土木工程;生态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vil engineering will be more and more to the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zes the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ance and direction of the link, and introduces th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urban design such as ecological strategy concrete measures, an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rying to pla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fiel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reference and opin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ivi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desig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到处都是繁忙的施工工地,四通八达的路网,翻山越岭的隧道桥梁,规模空前地水利工程以及全面城市化的建筑工程及其相应基础设施。但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国内已经显现出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恶化问题,可以推断:高速、高效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高的文明;另一方面又会造成短时间、大规模的资源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开采殆尽,时常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气候异常、物种消失和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等众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面对规模庞大的建设活动,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各种工程环境问题,成为当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厂涵盖了道路、铁路、桥梁、建筑、水利等众多工程,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某些分支领域理论、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却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们具体就不同工程分类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道路和铁路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公路建设近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逐步向高架立体空间发展;而我国铁路虽然起步较晚,但总里程已经超过5万公里。可问题在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人均公路里程和列车载重能力都有待提高,成为限制人口流通,物流运输的重要因素,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周期性大规模交通拥堵的出现。正因如此,我国道路和铁路土木工程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现状还不容乐观。

桥梁工程

特别是我国悬索桥、斜拉桥的技术研究与建设施工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世界著名的十大斜拉桥中国占有六席,而目前仅有的600公里以上的6座大跨度斜拉桥中国占了4座,分别在南京、武汉、福州和上海。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加强桥梁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和质量管理对我国道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工程

在土地资源紧张,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我国建筑工程总体呈现层数增多,高度加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进入兴盛时期,据统计1998年末,全国高度在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就已超过两百个,并且其中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处于高地震等级地区。但高层建筑带来的不只是城市CBD价值体现,更有交通、采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环境隐忧建筑从本质上讲是土木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在解决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人居环境问题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策略时土木工程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水利工程

我国近五十多年来,兴建了一大批用于发电、防洪、灌溉、排涝,开发可持续能源,治国安邦的水利工程,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全面结合的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以七大江河为核心建成了一系列防洪蓄水、河道堤防的土木工程体系。例如,水库数量由建国伊始的一千余座,增加到约9万座;又如南水北调和引黄济青工程的建设。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水利工程蓄、供水能力较之建国初期增加6倍以上,年均减少水土流失15亿吨,累计水利工程治理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但是水利项目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即饮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用水量激增等,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和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

作为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人类活动之一,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意义十分重大。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追求的科学理念,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全世界的地球居民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各国对此指导理论的研究和推进从未停止,联合国环境规划部门早在二十世纪初就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最高级别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涵盖了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材料的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坚持后项目的运营、维护,最重要的是土建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处理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运用中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等、高强度钢材等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土木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则着重开发智能设计、结构优化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措施。

结论

土木工程影响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海波,颜其搏,徐子欣.浅析节能减排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2):147-148.

[2]叶俊辰,周丹.道桥工程电力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技向导,2001,(53): 37.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5篇

【关健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道路;设计;应用前景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中国城市面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伴之以交通量激增, 中国目前城市的交通形势是: 道路越来越宽, 交通却越来越拥挤。并且, 高速的面积扩张带来的一些严重问题是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土地浪费, 能源、资源消耗严重, 环境污染加剧, 道路、社区间的布局不合理等。于是, 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道路设计模式,以取代传统的只考虑机动性、安全性以及建设费用的设计模式。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 一种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效果良好。鉴于此, 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探讨国内的可持续道路设计方法, 以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1 城市道路可持续性设计

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关于“可持续”, 有多种定义,但都遵循相似的原则。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是来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所陈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们需要而且不危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下述3 个方面:持续性、持续发展及持续利用。对于城市道路的可持续的特点,应包含:

(1)持续性。指整个道路系统长久维持某种理想状态, 保持其原有系统结构和运行机能在某种健康状态, 大致包括道路结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效益持续性、社会效益持续性4 部分。

(2)持续发展。指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有效使用资源, 即道路的建设力求能做到资源节约, 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至少不破坏原有环境。

(3)持续利用。指道路的建设以及维护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即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原材料,使用可再生能源,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2 设计要点

1.2.1 设计要点介绍

基于对可持续的认识,参考已有道路的设计经验,结合目前道路设计的实际水平,提出中国可遵循的可持续设计要点,共有以下5 个方面。

(1) 降低能源消耗。其考虑要点主要包括方便非机动化行驶;提高人货运输效率;使用低维修养护的材料3 个方面,具体措施见表1。

(2) 减少原材料消耗。包括建设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在工程方案中使用简单合理的结构; 提高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3 大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2。

(3) 减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良好的道路设计应该做到把环境破坏降到最低,不盲目追求人造景观的华丽,合理利用原有环境资源,使道路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包括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影响;尽可能保持所在地区生物多样性;能够反映历史和文化背景3 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3。

(4) 提高城市社区的可居住性。包括提高社区的可居住性;整合邻近区域的公众服务;提高社区公众的健康、保险和安全3 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4。

(5)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可持续发展性。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可持续有利于道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运作,包括在建设初期全面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两方面考虑,具体考虑措施见表5。

以上各个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将会有利益的重叠,比如,在人行道和行车道使用多孔渗水路面将减弱雨水对道路的冲刷并且减弱冲刷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排水孔的建造,这同时又降低资源消耗。同样,不是所有措施都能贯彻实施,甚至它们中的一些会相互冲突。

尽管城市道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理念尚未在中国推行,其他国家也还在探索,但很多新的工程却已涌现出来,美国的一些城市如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和芝加哥已经率先采用可持续理念并将这些设计准则运用到小规模工程项目,效果良好,这为中国城市道路相关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1.2.2 典型案例

前面所提出的这些可持续措施,并不是最全面的,比如可重复利用的材料的使用,可以涉及道路建设的各个细节,限于篇幅,笔者只罗列部分典型案例的相关措施。

(1) 使用悬挂照明系统,见图1。结构简单,不但节省建设材料、方便维修,而且提供直接的车道照明,可以减少路灯数量,节约用电。

(2) 使用石块堆叠,见图2。施工简单,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古朴自然。

(3) 暴雨渗透渠和多孔透水路面,见图3、4。其作用是使暴雨迅速渗透,降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减弱雨水对路面的冲刷。

(4) 设置消防车道。明确的消防车道利于消防车在火灾发生时快速进入,而平时则可做普通车道使用。

(5) 自行车专用过街通道,见图5。将行人与自行车过街分离,支持非机动化行驶,规范交通秩序,利于安全。

2 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2.1 现状

目前,中国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尚在不断转变和发展之中,可持续设计理念并未在中国推广,但是,在过去城市道路建设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近年来中国的城市道路设计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些可持续设计的尝试正在推进,道路设计模式正由传统的技术主义模式向城市主义模式转变,但总的来说,并未有非常全面和综合的考虑,很多措施并未形成规范以强制实施,城市道路的设计尚且存在很多随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2.1.1 􀀁 取得的成果

(1) 提倡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提高了人作为道路使用者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道路设计的文化、环境、艺术等方面的要求,将道路功能细化,要求道路不仅要满通功能,还需要满足生活服务功能和文化艺术功能,注重市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空间。

( 2) 提倡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完善道路设施,道路设计不仅考虑正常人的要求,还考虑了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注重无障碍设计。

(3) 注重道路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推行步行优先、公交优先、多种交通方式共存的道路交通模式,人车分离、二次过街、合理限制车速以及在特殊地段考虑人车共享。

(4) 注重景观环境的科学营造。注重人造景观的协调和自然。

2.1.2 􀀁 存在的不足

(1) 设计中对能源和材料的节约考虑不够,道路建设消耗的资源依旧过大。

(2) 道路设计未能很好地做到原始环境的保护,对原始环境破坏较大。

(3) 没有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建设思维尚受初期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制约。

2.2 前景

在国家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道路追求可持续设计的前景相当光明,也是大势所趋。可持续设计的应用,在整个项目周期来说,不但不会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将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2007 年,美国8 个采用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城市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美世咨询公司( MercerResource Consulting) 全球生活质量调查排名的前50名, 这足以说明可持续设计的优势。

国外可持续理念推广的经验证明:公众了解度低、政府推行力度不够、专业设计人员兴趣不高是阻碍和延缓其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中国, 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行典型工程建设,积累经验,同时与同类项目进行对比,让社会大众广泛了解可持续设计的优势。同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宣传,以引起社会关注并吸引社会投资,制定相关的严格的规范法规。只要政府主导,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全面推广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前景是光明的。

3 结语

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是近年来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倡导的新型道路设计理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采用和推广的时机和条件,笔者介绍了国外目前所提倡的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措施和目前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T imothy A. Bevan, John A. M cKenzie, Ondrej Sklenar,William E. Der ry . Susta inable Ur ban Street Desig n andAssessment . Proceeding s o f the 3rd U rban Street Symposium[CD].TRB. USA.2007.

[2]潘运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5) .

[3]马青,吕正华, 赵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4]李朝阳,周溪召.试论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 1999(1).

[5]徐志强,李梅.试析宜居城市道路设计模式的转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3).

[6]叶伟华.浅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J].四川建材,2008(1) .

[7]黄旭华.城市道路设计的新思考[J].广东科技,2008( 12).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6篇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文联盟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论文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7篇

1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过去公路景观设计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开展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对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方面的探讨,全面且系统地对高速公路景观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关注。近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公路景观绿化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1983年,我国交通部制定颁发了《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即GBM工程,要求道路畅通、整洁、绿化、美化,道路景物交叉协调,构成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在现行公路设计规范中,对公路线形与环境的协调等等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也考虑了某些景观设计的原则,如注意立体线形的舒畅,避免大填大挖,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和生态平衡等等。在某些地方,已有绿化园林公司承担了高速公路绿化方案的专项设计和种植栽培工作,设计手段也已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公路的行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公路环境的保护也做了很多工作。由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1983年交通部制订颁发的《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已不能满足不同环境等级的公路绿化、美化的需要。此外,我国的公路景观环境建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公路绿化、美化效果也没有完善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公路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对公路景观环境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容易造成建设资金的无端浪费;第二,道路绿化、美化科学性不足,忽略了道路景观建设应强调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统一;第三,道路绿化、美化技术水平低,绿化美化效果难以保证。

人们对公路环境问题的关注,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公路景观、生态进行探讨。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熊广忠先生是国内较早研究公路景观的学者。他提出,公路美学的基本理论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动视觉特性的应用,二是公路线性自身的协调,三是公路线性与环境的协调。他认为,公路要形成优美的景观,首先要搞好线性设计,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设计、施工不对其有大的破坏,公路景观要反映地方特色和公路特征。熊先生还对绿化间距以及景物印象的车速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任福田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考虑驾驶员心理特性的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其论著《交通工程心理学》成为公路景观设计的基础;徐吉谦先生在其新版的《交通工程总论》中,把公路景观单独作为一章,对公路景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长安大学张玉芬教授在交通环境领域也有很多贡献,对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了较多的工作。

2公路景观特征分析

“景观”最初的含义更多体现在视觉、美学方面,即与“风景”、“景物”同义或近义。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人开始用社会的和生态的眼光关注生存环境。人们对景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拓展,不再把它当作仅供人欣赏的视觉关照对象和毫无生机的地表空间景物,而认为“景观是在地貌运动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即:景观同时体现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的交流和融合。公路附着于大地表面,属非自然环境,是具有供汽车行驶功能的人工构造物。因此“公路景观与单纯的造型艺术、观赏景观等存在显著不同为满足车辆通行功能,在具有自身形态性能、组织结构的同时,又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也就是说,公路景观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功能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是公路与周围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综合体系。

2•1公路景观特性

公路穿越荒野、沙丘、农田、湿地、丘陵和湖泊等各种自然地貌,生态结构复杂,景观类型多样,故公路景观不同于城市和乡村景观,也有别于自然山水和风景名胜,它有自身鲜明的特性。

2•1•1带状性

公路是线性构造物,公路景观也就随公路的延伸而连绵起伏,形成一个宽窄不断变化的带状空间。乘客被限定在带状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因此其视线将受到一定局限。但通过这种带状空间横向宽窄的不断变化,或峰回路转,或豁然开朗,或盘山而上,或涉水而过,纵向绵延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跨越不同的气候带。虽然乘客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单一的线性运动方式,但因沿途宏观景观的交替变换、细微景观的丰富性和特异性,非但不会使运动过程有单调感,相反时常会有惊喜发现。

2•1•2动态性

公路景观以动态序列性景观为主。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乘客以高速运动方式在公路线性空间内行进,因此公路景观有别于以步行等低速运动或静态方式欣赏为主的景观形式。受高速运动的影响,人的视觉接纳能力限制,乘客只能走马观花对公路景观留下整体宏观印象,而忽略较多细节。同时,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使公路景观也具有典型的单向序列性,即使对同一公路,因来去方向不同也会获得不同景观印象。当然,在公路沿线合理利用景观资源,适当布置休息服务区、观景台等设施,也可使游客有机会欣赏静态景观。这种局部的静态观景,不仅有利于缓解游客因长时间高速浏览窗外景致所造成的视觉疲劳,也有助于丰富整个旅途体验,做到动静结合

2•1•3四维性

公路景观不只是位置变化的三维空间,它还与时间存在密切关系。这种四维性不仅体现在前后伴随的空间序列变化,也体现在周边环境的季相、时相、位相变化以及人的心理时空变化。

2•1•4多元性

公路景观由自然的和人文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多种元素构成。它既满足运输功能,同时又要被赋予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和民俗等内涵。以往对公路景观的理解多局限在视觉品质的考虑和评价,而实际上乘客的感受是全方位的。虽然还是以视觉感受为主体,但听觉和嗅觉也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清脆的鸟鸣、混杂着淡淡青草味的新鲜空气都同样能给驾驶人和游客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

2•2公路使用者要求

公路使用者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路域居民及游客等,欣赏者不同,视点不同,对景观要求也不同。驾驶员和乘客以欣赏公路动态景观为主,路上行人以欣赏静态景观为主;路域居民及游客等所欣赏到的则为外部景观。

2.2.1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人类需要生存的同时,也需要美。公路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隐含着与自然、生态等诸多平衡,人类的活动应以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界的平衡为前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平衡,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的价值。自然界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经济价值、多样性价值和审美价值,但人们往往只注重第一部分,而忽略后两者。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巨大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和,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能源、药物等,还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对稳定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所需要物质100%来自生物圈,其中2%靠水体提供,98%靠土地提供。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维系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大自然秀美的山川、奔腾不息的河流及蓝天白云构成美丽的图景,使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愉快,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生机勃勃、多样统一的自然景观,对人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维系人类生存的精神财富。

2.2.2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人类从自然中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始终存在着“返璞归真”的愿望,“钢筋混凝土森林”是人们必将厌倦的对象。在公路景观的构成因素中,自然景观空间分布广阔,随季节变化个性明显,是公路景观环境的主体,它决定了公路景观的基调。公路使用者要欣赏的是公路景观的自然性和原始性,任何喧宾夺主的非原生景观均会对自然的主题造成破坏,形成视觉和心理污染。从另一个方面看,公路景观是“此”与“彼”的相互作用。所谓“此”,是指公路自身景观,所谓“彼”,则是指公路沿线景观。公路自身景观和公路沿线景观的这种相互作用以协调性为纽带,以共同塑造公路景观的整体意象为目的。公路使用者对公路景观的整体意象,是对公路自身景观和公路沿线景观的分别意象,以及对其间关系的联想所组成的具有统一情感激发作用的系统。按照系统论原则,整体意象不是各部分意象的简单叠加,而是各部分意象中共性部分的升华。如果部分脱离了整体,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为此,可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关系,以及公路自身景观与公路沿线景观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公路自身景观的营造不必求“新”,而应求“融合”。

2•2•3景观的多样性

人类具有足够的好奇心和猎奇心,渴望得到不断变化景观的刺激。人靠视觉来认识景观环境,并且所得到的视觉感受通常比预想的要多。同其它景观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公路景观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公路的动态景观以一系列“显现”和“隐藏”的交替变化,呈现给驾驶员和乘客。可以设想,一条两侧是田野风光的公路,在曲线后隐藏有一个湖泊:当车辆驶入这条路时,乘客首先看到的是公路本身;而后,田野进入视线,新的景象展现出来;最后,行至弯道处,湖泊景象赫然入目,美不胜收。一条景观单一的公路不会有很强的感染力,即使其景观品质再好,再具特色,最初的良好印象也会因很快就被品味完而显得单调。只有使公路两侧的景观错落有致,随着车辆的前行,景观不断峰回路转,才会使人始终保持一种新奇感和探究欲望,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人的大脑会对视觉所接受的事物进行对比,并对差异产生反应。在公路上行驶,人的大脑始终保持着对已显现景观的印象和对正在浮现景观的分析,这种印象和分析之间的差异使人感受到生动的对比。也就是说,公路景观的并置和迭现使公路充满活力。

2•2•4景观的地区特性

人类具有求知欲。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及社会环境等;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审美观。归纳起来,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地区独特的景观环境。公路使用者的求知欲在欣赏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品味地区特有的文化,领略地区特有风貌的过程中得以满足。

3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

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战略思想。目前已为全世界所普遍接受,并己上升为国家之间的行动准则。目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理想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Bruntland)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委员会上所作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1989年出版了中译本)的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取得共识。这个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从工程技术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标志着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通过“零排放”或者“封闭式”工程,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的工业或技术系统。

3•2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它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相当广泛,除一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外,还包括消除贫困等。在本文中,所谈到的可持续发展与上面引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略有不同,这里谈到的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比上面《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涵义小。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即使在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范围之内,也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尽管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公路桥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方面。现在,可持续发展已被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其指导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发展与限制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但我们目前的发展,不能走“涸泽而渔”的道路,必须顾及后代人的发展和我国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应是协调统一的。寻求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公正、经济高效增长和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唯有如此才可能不断追求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保护环境和促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保护环境无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环节。同样,离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护环境也将丧失其物质基础。

3•3工程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

如前所述,保护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这里讲的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也包括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研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健康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物质环境或实体环境。与此相关的公路桥梁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非再生资源与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先进的、宜人的、高效率的舒适的公路交通系统等。公路桥梁结构一经建成,就会长期留存在环境当中。公路桥梁是道路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划必然是在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之初就必须进入考虑范畴的。公路交通量的路网总体规划若只是按照近期规划设计的公路桥梁设计,则不能满足远期预计发展的需要;而如果按照远期规划的预测需求进行公路桥梁设计,又将会在近期内造成显著的浪费。如何按照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进行适宜的公路桥梁设计,做到满足近期需求,不会造成近期显著的浪费,又能方便远期目标的扩建或改建,这样的公路桥梁设计无疑是优秀的。

4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的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事物的用途,还要求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人们总是尽可能使事物的功能与美融合起来。能吸引人并能给人以乐趣的各种事物与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样交通也不能忽视功能与美的和谐统一。人们进行交通活动时,首先要求的是安全顺利地完成空间位置的变更,同时也要求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视觉环境。这些就是人们对道路美学方面的需求,也是提出公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本文从公路景观的发展历史出发,主要探索了公路景观的特征,并提出了人性化设计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实际工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对公路与桥梁景观的研究较晚,目前还有还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规划 环境设计

一、可持续发展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具体指的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有可以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环境造成危害,这当中具体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可持续发展生态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

走经济科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对于经济的增长的持续鼓励,并不是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不让经济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不光说的数量上的增长,而是也包括质量上的增长,把过去以牺牲能源和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

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把经济增长和自然生态环境给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大自然的协调,对此想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这由这种保护限制发展,才能够让经济也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道路

走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必须要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如果缺乏社会公平性,那么社会稳定性也就得不到保障,有一些企业就会不考虑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牺牲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作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利益,其结果只会是社会上充满了不公,让社会得不到平衡。

我们所讲的走可持续发展实际就是,把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还是想要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实现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的平衡发展。

二、环境会计的意义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但是需要面对的资源分配、就业、生态环境以及公益性事业问题也越来越来越多。环境会计的实质就是要把企业在生存发展当中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财务会计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就是在生产成本当中,要把废物处理费用计算在其中,从而规避这本应该由企业所付出的代价,隐蔽的转给社会,借此来减少国家公共开支。所以,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国家建立并且执行环境会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执行环境会计的意义

严格执行环境会计能有效的增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且还可以让会计工作人员及时、精确的展现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取得的微观成果与收益,并且还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就能够依据企业所提供的关于社会责任资料,对于企业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并且进行整合与分析,让我国政府部门能够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建立起一生态效率为中心的市场衡量机制,更好的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国经济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二)环境会计的职能能有效控制企业行为

在当下我不少企业当中,很多人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只知道一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怎么样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对此,环境会计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的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把企业推向公众监督的视野,迫使企业必须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让其积极主动的自理环境污染,限制器为追求效益而不断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节约资源,造福于后代人,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社会的公平、公正,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要给给予关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会计水平的提高

近些年来,全世界都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发达国家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入会计体系当中,并且运用于实践和探索,从环境会计必要性研究分析开始向实际技术应用转变。并且有很多国家都以立法的方式向环境会计提出了要求,同时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慢慢在财政报表当中自己主动的披露环境会计的有关信息。

三、环境会计和可持续发展关系

想要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外,还需要将人们意识彻底的转变过来。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要改变企业生产活动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当下仍然有很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工厂,至今依然在运行,投放市场,这就是认识不足所造成的,也可能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地方保护政策拥戴,举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帜,只顾当前发展,而对生态环境问题不给予重视,这样日积月累导致以后潜在的隐患越来越多。

企业在社会基本构成当中是关键性的微观主体之一,但是也是环境资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作为解决生态环境必须注意的重中之重、对此想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让企业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但是想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不影响生态环境,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实现环境化,换句话说就是在企业内部实施环境会计。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是关键,但是环境会计当前主体是企业,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其内建设环境会计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36-43

[2]陈文斌.环境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29-32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27)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也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现成的食物,而是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这时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对自然的开发没有像后来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主体的真正解放。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类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的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人化自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材料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2](p114-115)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从而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原料危机等。更为严重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世人:“化学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品。”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声音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严峻问题迫使人们进行认真反思,开始把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索一条人类繁荣昌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给出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对人类发展经验的反思。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整整走了30年,这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30年。

可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根据这三个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呢?

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1、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政府应当建立绿色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对政府管理者要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教育;在农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生态教育;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应大力加强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教育,宣传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力争在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是摈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这种以机械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内在的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是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使命。道德也不仅仅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予以鼓励。在发展目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此优点,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欲望的机会;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满足其欲望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欲望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二是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止。三是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树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观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四是公众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关系到每个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关系到每一个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法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对那些滥砍滥采、滥捕滥杀、滥排滥倒,破坏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人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怠。[4](p21)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诸多矛盾,很多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起的,实行绿色消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是指强调不应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应以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消费。实行绿色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具有如下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处理易分解。如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等物品,已大多改为纸质包装,而避免使用塑料袋;在法国的食品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难以回收的包装,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汁、饮料改用无菌纸盒包装。只有倡导这种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使自然界永远供养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被自然界分解或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以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四是树立生态软实力观。生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系统。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生态软实力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潜力的生态力量。但在软实力的评比中,长期以来忽视了生态因素。经济学理论中的“木桶”原理表明,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从表象看,生态是最短的木板,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不远的将来,最长的木板越来越长,最短的木板越来越短。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不仅发达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更要注意生态保护。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除了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政府的生态责任包括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对公众的生态责任。[5]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公正地对待自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像以往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如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帮助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等。政府对公众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确立“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观念,“代内公平”要求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代际公平”要求为后人着想,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

其次,加强对环境的税收征管。在我国,除了、台湾等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对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比单纯征收排污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益。作为新的税种,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的补偿费,是一种生态保护的平衡机制。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收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收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原则,在环境的使用上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再次,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法规等一系列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实充分证明,许多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冲突,已经暴露出行政控制手段的缺陷,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路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路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应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注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