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1 12:18:56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1篇

为进一步做好2021年技术研发部衍生物的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工作理念,提高全员安全环保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确保部门安全环保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现就2021年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2021年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工作管理目标

全年实现“三零、六百、一小”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工作目标。即:

(1)“三零”——死亡事故为零、多人中毒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

(2)“六百”——“三废”排放达标率100%、有毒有害岗位员工体检覆盖率100%、职工安全教育覆盖及持证上岗率100%、隐患整改率100%、目标责任书签订100%、应急演练100%。

(3)“一小”——轻伤率小于1%。

二、安全生产主要工作

(一)夯实安全环保管理基础,强化责任落实。

1、根据部门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各岗位责任制清单,对照清单进行岗位管理、考核。

2、逐级落实安全环保生产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责任人,定期以安全奖惩的模式推进目标考核。

3、加强公司、部门、车间各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力度。严惩“三违”行为,并通过督促、监控、有效监管来确保制度的落实,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安全环保生产考核结合起来,通过检查考核来促进制度的落实。

(二)工艺安全管理

1、抓好车间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技术信息、设备设施信息的及时更新。杜绝“三无”产品入车间,严禁不合格产品或信息不明确的各类生产性物资(原辅材料、备品备件)流入本车间,杜绝使用不合格原辅料及设备。

2、坚持召开班前、班后会,布置当班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落实设备设施、人员、工器具、异常状态等等现实安全要素的现场交接,按照化工生产“五交五不交”内容进行交接。

3、根据需要经常对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物料MSDS 进行审核,确保保持最新版本,使其反映当前的操作工艺安全状况(包括化学品信息、工艺技术信息、主要技术设备资料和设施等的变更),确认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持续完善、更新。

4、加强岗位操作规程培训,操作规程内容要与《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 要求相符合。按时对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修订,每周定专人检查操作人员执行工艺指标情况。

5、加强现场联锁装置管理,确保现场联锁装置正常运行;摘除联锁要按规定进行风险分析、审批,杜绝随意摘除联锁控制。

(三)加强“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

1、加强部门危险工艺(硝化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设施管理。加强危险工艺控制措施监管,特别是要加强诸如:进料控制,温度、压力监测,搅拌速率控制,降温冷却,安全泄放等控制对象监控,岗位应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巡回检查、检维修维护保养记录,确保设施有效投入与正常运行。

2、定期对危险工艺装置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包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检测;防雷、防静电设施等),保证危险工艺紧急停车功能、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

(四)持续开展和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1、切实抓好新员工入职三级安全培训,做好岗位操作人员复岗、转岗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岗位应知应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各类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对于新入职或复岗、调岗的人员必需经过上岗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坚持“立足实际、注重实用、突出实效”的原则,灵活选取培训、考核方式,对在岗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对岗位操作人员,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以岗位应知应会为重点,针对员工知识结构薄弱环节,加强对操作规程、安全风险辨识、事故处理、隐患排查知识以及应急技能、劳动防护用品以及防护用具佩戴和使用等的培训,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技能和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丰富培训内容,通过事故案例,隐患图例,事故应急演练等转变员工安全观念,使员工观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切实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并不断进行改进。

(五)项目管理

2021年,部门将进行硝化自动化技改项目,为此将加大建设项目技改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力度。

1、对于技改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认真履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从严执行建设项目法律法规,从建设项目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质量、进度五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部门技改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

2、按照公司《承包商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对承包商相关资质的审查,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进场培训,安全告知;加强外来施工人员作业过程和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

(六)加强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管控。

1、特殊作业严格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 规定,对现场安全条件与预防措施进行审查确认与签发。

2、严格执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能不在现场动火的一定不在现场动火,认真进行风险分析,并严格落实隔离、置换(蒸煮)吹扫、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等安全防范措施;条件不具备或安全措施不落实者,不批准实施作业;

3、规范填写作业票证,并按规定收集、存档。加大特殊作业现场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

(七)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对照GB 30077-2013 相关规定,配置各类安全应急设施按《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置标准》,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于所属区域的应急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能正常运行。针对各装置特点,按计划定期组织预案演练、评估。

2、加强员工岗位应急技能培训,针对员工岗位工作实际,

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加强应急演练,提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八)隐患排查治理

1、定期组织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辨识、评估,评定风险等级,针对“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加强隐患管理,明确隐患的各级防控责任人,落实风险防控,加强预防为主。组织岗位员工开展风险辨识学习,推进“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在实际生产装置运行维护中的应用;确保员工了解本岗位各作业活动的主要危害危险因素,并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2、按照“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让一级放心、一级向一级报告”的原则,实施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风险研判及风险管控。

3、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公司隐患分类定级清单》、《化工装置检修开停车安全条件确认清单》,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体系,坚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认真开展车间级、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复产复工前及日常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照隐患治理“五定”原则和“闭环”管理要求,分类、分级建立管理台账,并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落实整改,凡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务必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九)消防安全工作

1、部门将消防安全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使职工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初期火灾的扑救、安全疏散的基本要领。

2、部门要继续健全各类火灾事故的预防管理,认真落实防火安全措施,严格现场动火、临时用电的作业审批、签发、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强作业人员入厂及进场培训,提高作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3、认真开展生产作业现场防火巡查,及时排查、消除火灾隐患。

4、加强可燃易燃物、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的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

(十)值班值守

1、要认真落实值班管理制度,检查应急装备、物资是否完好,确保应急装备、物资可靠、有效。

2、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切实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3、认真落实值班干部检查要求,及时发现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或异常情况,确保生产安全环保运行。

二、环保工作

1、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做到清洁、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氛围。

认真落实公司《现场区域责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现场定置管理标准和现场平面布置图,做到物放有序,人行有道,工作有场,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秩序化。落实现场管理规定考核办法,使定置管理工作检查有方法、考核有标准、奖罚有依据,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2、加强设备设施日常维修、维护、保养管理,确保安全环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现场的跑冒滴漏,控制“三废”的达标排放。

对所属辖区的安全环保消防设备设施落实管理责任人,建立点检记录定期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维护、维修;有不能正常投运情况,要层层上报,建立维修记录和投运的运行记录。

严格“三废”管理,对公司废水、废气、固废处理的设施设备,严格按规程确保正常运行,建立其设备设施的运行、保养、维修、维护、停用记录。对“三废”各环节建立完善、如实的产生、转移、处理记录。

3、执行公司“一厂一策”议案,落实重污染天气装置减负荷运行,实现减排降污。

4、切实抓好车间无组织排放的整治工作。

三、职业健康工作

1、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使职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及工作场所中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和危害后果,掌握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及防护器材的使用;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2、加强劳动防护使用、佩戴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劳动者

加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督促员工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尽可能地杜绝和避免职业伤害事故。

3、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检修、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及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4、配备充足、有效的防护器材、应急器材及急救药品。

5、完善现场公告栏和警示标识标牌。公布说明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2篇

职业安全健康预防文化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算,全球每年有超过230万男女工人因为职业伤害或疾病而丧失工作能力,其中超过35万例死亡案例是由致命事故所致,将近200万例死亡案例源于与工作有关的致命疾病。同时,每年有3亿1 300万起非致命性事故与工作有关。而这些事故会导致全球GDP中4%的损失(约2万8 000亿美元)。

“体面的劳动”,必须是“安全的劳动”。因此,国际劳工组织(ILO)及其成员国必须成为提倡工作安全健康的领军国家。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成员国和理事会常任政府理事。迄今中国政府共批准了25项国际劳工公约,包括4个核心公约,即《同工同酬公约》《最低就业年龄公约》《禁止童工劳动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今年“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的主题,目的是倡导世界各国政府、雇主和工人及其组织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设国家预防性安全与健康文化,促进实现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国际劳工组织(ILO)在职业安全健康(OSH)领域的基本原则,都包括在1981年《职业安全健康公约》(155号)(以下简称“第155号公约”)、1985年《职业健康设施公约》(161号)、以及2006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公约》(187号)(以下简称“第187号公约”)中。

一个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文化,意味着社会各个层面都尊重公民享有在安全健康环境下工作的权利;意味着通过一套明确权力、责任和义务的体系,使政府、雇主以及工人都积极参与到保障安全健康工作环境的努力中来;意味着事前预防原则享有最高的优先权。

中国预防性安全监察实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四司副司长尚文启,在会上介绍了中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他指出,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最基础、最源头、最重要的预防性工作,能够促进预防性安全监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一套动态、实时管理安全生产隐患的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平台,企业注册登记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排查治理隐患数据以及考核制度办法。

据尚文启介绍,我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断深化试点示范,2012年,实现10个示范地区联网共享;2013年,推动全国建设52个示范地区;2014年深化7个地区和3家央企试点;今年,拟在10余个地区扩大试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践应用,实现了实施差异化监管,预防性安全监察的目标。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通过购买服务,邀请技术专家排查隐患,可发挥技术支持作用。浙江省安全监管局副局长徐洪军在会议上分享了浙江省探索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做好预防性安全监察工作的经验:一是试点先行,在危化品、矿山等高危行业探索尝试安全生产服务外包工作,逐步由高危企业集聚的开发区向小微企业集中的县区延伸;二是抓好指导,加强社会化服务工作组织领导;三是规范要求,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反向约束倒逼企业主动寻求专业服务,正向激励引导企业、中介机构参与社会化服务;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积极尝试探索安全生产协作互助、行业协会(商会)自治、保险(金融)业参与管理等多种模式;五是创新举措,构建利于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发建设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和专家库,严格落实服务过程效果评估制度。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副司长胡海军介绍,煤矿安全监察是一种“事前预防型”的行政执法。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以事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将监察执法的关口前移,积极干预,源头控制。具体做法包括:抓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监察,抓矿井、采区设计监察,抓科研机构资质和科研过程监察,抓煤矿开拓部署和采掘布局、接续监察,抓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监察,抓监察执法方式方法创新。

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必须有计划开展。在研讨会上,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代表分享了监察执法计划的制定与评估经验。四川省安全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代表则提出了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安全监察执法强制措施授权不够;有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尚未纳入政府行政执法机构;监管模式缺乏科学、规范的顶层设计,监管体系缺乏正激励机制;监察执法保障水平低下,监管力度不统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有待普及和深化等。

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和借鉴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德梅尔,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分析了职业安全健康预防文化体系内劳动监察的角色。劳动监察是一项国家职能(1947年《(工商业)劳动监察公约》(81号),以下简称“第81号公约”),要依照法律保护工人,要能够保护遵章守纪的雇主免受非法雇主侵害。劳动监察具体内容包括职业安全监察、职业健康监察以及其他作业条件监察(工资、工时、女工孕产、使用童工等)。

德梅尔指出,安全监察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部分。职业安全健康的内涵不断变化,其沿革分为三个阶段:法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个体根据法律要求而遵守法规的约束;管理,职业安全健康=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文化,职业安全健康=集体责任,建立在领导者有意无意培植的共有价值观之上。相应地,安全监察的角色承担者也在发生调整:从执法人员到执法者、建议者、解决问题的人,再到体系之内合作各方的一部分、鉴定守法情况、体系各方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他认为正如市场使得经济活动多样化,安全监察部门的介入方式也应当多样化,应当赋予企业经营者以自由裁量权,引导企业自主安保的行为,而非扼杀之。根据第81号公约、第155号公约、1988年《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167号)建议书、2011年《关于家庭工人体面劳动的公约》(189号)建议书等,结合国际上的实践案例,他提出了十条建议:关注遵章守纪;制裁“有能力,不作为”者;制定中小企业政策;创造性地获取资源;构建伙伴关系;干预手段多样化;适当地以赏代罚;要求进行风险评估;转变为市场化心态;不要只记录死亡数据等。

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局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英格丽・克里斯滕森指出,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预防文化不仅是单一的有关组织和工作场所的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层面的安全与健康预防文化。首要任务就是确定预防原则,文化元素包括职责分工,风险管理,一套有效的劳动/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体系,为中小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提供服务,将职业安全健康纳入教育体系等。培养安全健康预防文化,她建议应邀请所有人参加到预防性文化中来,包括非正式经济体、企业的工人等;维持和拓展现有合作关系,但同时要拓展和探索其他合作伙伴,如媒体;使用社交媒体;在关注安全同时,更加注重职业安全健康层面;多项世界范围内措施――事实及审查手段选择和使用等。

另外,英格丽讲到,战略性安全监察在实现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多渠道的信息和情报制定战略性计划;建立起一套重要并且适用的监察手段;根据需要来建立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以及监察手段;监察方法要简单和务实――重点放在高风险领域;鼓励雇主和工人参与;后续跟踪。

在研讨会上,国际劳工组织总部治理与三方司专家朱常有建议,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服务,促进企业合规防控风险能力。劳动监察具有预防职能,在1970年《船员起居舱室(补充条款)公约》(133号)建议书、1969年《(农业)劳动监察公约》(129号)、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ILO)“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等条文中都有所体现,是劳动行政体系的重要部分。结合国情,根据第81号公约的相关规定,可以改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监察。他建议: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法》,同时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条例》;成立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局,实现监察工作的“三化”(机构标准化、人员专业化和工作现代化);执法与服务并重,采用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系统性方法,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低成本、实用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方法;强化“雇主主体责任”。

另外,他认为执法行动应该是公平、透明、一致性、连贯性、实现“三化”。监察的作用是雇主守法,应激励其守法,促进其守法,确保其守法。

日本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系

中日职业健康能力建设提升合作项目首席专家林雅彦,介绍了日本职业安全与健康组织机构,国家政策与体系以及国家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实现情况。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3篇

香港政府于1988年根据《职业安全健康局条例》成立职业安全健康局(简称职安局)。作为一个法定机构,职安局致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保障香港宝贵的人力资源。多年来,职安局致力透过小区推广、教育及培训、顾问服务、研究与策略发展,及发放信息等各方面来提升香港的职安健水平。我们的推广策略会因应我们对香港整体职安健表现包括意外数字的分析、职安健的科技及知识上的发展、法例及社会潮流的改变而不断作出调整。成立初期,我们透过对香港意外类别的分析,确认香港的职安健处于「技术改进期;我们主力推广硬件的职安健改善,如机械的危险部分加上安全护罩、工程控制措施的实行、局部通风系统,加强提升工人对安全的意识,以及宣传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措施,安全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意外率亦显著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发觉要改善职安健状况,单靠控制危险因素并不足够。

二、系统改进阶段

1、为公共工程合约逐步引进安全管理制度

我们相信如要进一步改善香港的职安健,就要从改善安全管理系统入手,故于1992年率先在香港推出“安全稽核”,并于期后推出“安全管理制度”,让雇主及雇员以自我规管的方式来管理工作的安全及健康事宜。此阶段称为“系统改善阶段”。先说“安全稽核”,它是确保安全管制度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工具,本局于1994年就为连接香港国际机场的青马大桥这条全球最长的行车及火车吊桥进行了安全稽核。

1996年3月,当时的工务科推行了两项大型安全计划,分别名为“安全支付计划”及“独立安全稽核计划”。以鼓励从事公共工程的承建商设立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藉此提升有关安全表现水平。作为计划经理,职安局为该行业制定一个安全稽核系统、为安全稽核员进行注册、监察地盆的安全表现及确保注册稽核员的工作质量。透过这计划,职安局为两个部门管理约4000个安全稽核工作,而政府与工商各界亦开始广泛接受安全稽核的概念。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确认计划

职安局一直致力促进各行各业的安全及健康表现,为了鼓励机构持续改善本身的安全管理制度,藉此达致优质的安全及健康管理,职安局于2001年创办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确认计划”。这套确认计划是以持续改善的理念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机构需对其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制度中的14个元素自行在第1至第4级中评级,这项确认计划可被用作内部持续改善的安全表现量度工具。机构可能发现在管理制度中某些元素处于第1级水平,这便可成为他们持续改善的基准线。

3、安全施工程序及5S

有了系统后,还需有一些有效的工具与推广方法才可取得成绩。针对高危的建造业意外类别及各行各业因工场整理欠佳而引致意外的情况,我们于2000年分别引入“安全施工程序”及“5S”。这两个工具都是借鉴于日本,其中“安全施工程序”主要针对建造业,它包含一个每日、每周及每月的安全施工循环、每天工作前在地盆举行的安全早会及早操,让工友工作前做基本的热身及舒展运动,亦能有助清醒头脑,预防意外发生。早会与早操后,所有工人会一起穿上防护装备才开工。另外亦有一个由地盆(注:国内称工地,下同)人员一起每天进行的危害识别活动,用以提醒前线工人地盆内的潜在危险;而本局亦特别为建造业度身订造了《工地座谈系列》安全训练套件,免费分发给建筑公司,加强对前线员工的职安健训练。

由于有愈来愈多任务人对早操产生兴趣,职安局与香港中文大学运动科学系合作为建造业、饮食业、办公室从业员及职业司机设计针对性十式健体操,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发展针对各行业特色的健体操,务求将这个健康概念带到更多行业。

至于“5S”则是一个已证明奏效的良好工地管理工具。同样是源自日本,5S指整理、存放、清洁、标准及修养,其主要原理是要每样对象都有个家,并透过经常清理执拾来防止杂物堆积,令工作环境清洁有序,从而提高生产力及减低意外发生的机会。5S法适用于所有行业,亦适用于家居,故为推广安全健康的重要工具。

4、职安健推广

职安局由1999年起推出四大职安日,包括“职业健康日”、“绿十字日”、“建造业安全日”及“良好工场管理日”。本局于每个职安日前都会向有关机构派发宣传品、安排讲座或工作坊,让市民参与嘉年华会,或举办设立奖项的分享会,让参与机构分享职安健推广心得。四个职安日每年都得到数以千计的公司参与,是本局每季一度的重要项目。

我们亦会进行针对种高危工种的推广计划,以及香港中小型企业改善职安健的资助计划。谈到推广,不能不提本局有十多年历史的职安健常识问答比赛。三年前,这个全港性的比赛已扩展至澳门与广东,由于三地人员往来频繁,这类跨境比赛绝对有助各地人员了解其它地区的职安健法例与状况。

除了举办双向性的活动,职安局亦制作多种单向性宣传工具,如光盘、影带、书籍、小册子、海报、广告,及与电视、电台合作制作职安健教育及宣传节目,在商场摆放的职安健信息站,再加上本局的网站等,让普通大众能从多个生活层面接触到职安健信息。

5、职安健训练

本局每年为前线工友,以及设计工程师及管理层提供1200个职安健课程。自从1999年起,本局更发展全港第一个职安健实习训练中心,设有模拟高空工作台、密闭空间、叉式铲车场、气体、焊接场、防火设备及磨轮等设施,为学员提供理论课以外宝贵的实习机会。近年,本局亦善用现代信息科技来加强教学质素,特别自行制作了有关磨轮的使用、气体焊接及密闭空间工作等几套三维计算机动画教材,动画真实地展示了不安全工作行为可引致的后果,加深教学果效。另外,本局亦增设网上“职安健学堂”及增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材教学。

三、安全文化培育及提升阶段

职安局在香港推广安全管理制度算起来已十多年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工作的安全健康水平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安全管理制度并非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唯一的神丹妙药,因为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非常取决于系统和人,如果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系统或机制,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任何制度都会变为教条,趋于僵化,渐渐变得一个欠缺活力甚至成为束缚的框框,阻碍了企业安全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另一方面,即使有了一个很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员工的认同,员工没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公司没有建立一个安全文化,公司上下没有共同安全价值观和信念,更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亦会功亏一篑,无法有效推行。故此近年来,职安局一直致力于本港雇主雇员的安全倾向、安全态度和行为,以及安全文化的研究,探索导致从业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

1、 安全文化调查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建造业、饮食业及酒店业进行安全文化调查,更与清华大学合作发展一套包括问卷和软件的安全文化调查套件,协助本港机构自行评估本身的安全文化水平。通过调查,机构除了可以了解内部的安全措施是否足够和适当外,以及机构上下的沟通是否需要改善,同时亦可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行为,以及员工的安全诉求。

2、 安全小区

安全文化是一个延续性的文化,能从小开始培养,则人们无论在工作、在家、在校还是在小区任何一角,都能紧遵安全健康守则,社会上的整体意外率亦会有所减少,所以从2000年开始,本局就积极在香港拓展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小区”计划。香港十八区中的屯门、葵青及大埔区已成为世卫认可的安全小区,我们希透过此计划结集小区资源,从小区层面及从小开始培育安全文化,缩窄全文化断层。

本局近几年推动安全小区,着重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这个关怀文化就如邻里间的互相守望。工作上,上司对下属关怀就能察觉他们面对的工作问题对症下药,在工作程序及机械上加以改善来提升机构的职安健水平。另外,我们亦在工作地点及小区中推动关怀别人的“关爱生命、实践职安”运动。鼓励每人除了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之外,亦要关心别人的福祉,当看见有人未能安全地进行某些工序,或忘记了配戴安全装备,就加以提醒及协助纠正,这并非好管闲事,而是替别人的生命切想。试想,你的同事忘记了扣上安全带,你提点了他一句,他扣上了,没多久棚架榻下;你的一句说话已救活了一条生命!

3、职安健大使及职安健展览廊

为了将安全文化广泛地传扬开去,我们5年前开始招募“职安健大使”,至今已有5000多个人及机构代表参与了这个自愿计划,在接受本局的基本职安健训练后,协助在其机构及小区推广职业安全健康。

1998年成立的职安健展览廊内设有12个不同主题的互动展区,今年刚完成第二阶段的更新工程,并添置了一个新的三维互动影院,让参观人士亲身经历不同的模拟工作环境。第三期的更新工程预计于2006年年底完成,计划包括增设针对建造业及高危工序的虚拟互动游戏,让参加者加深对安全的珍视及警惕。希望大家有机会到香港来,参观设于尖沙嘴科学馆的职安健展览廊,我保证这个活动既有教育意义,又富娱乐性,可说是旅游香港的新景点!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4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切实做好2012年我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以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基层基础“双基”为工作目标,以贯彻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维护好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为工作目的,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三个”重点,强化危机、责任、进取“三种”意识,强化队伍、制度、保障能力“三项”建设,强化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强化目标考核、信息调度报送、监管工作计划“三项”措施,促进思想认识、管理方式、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本质安全化“三个”转变。

二、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安监局内设职业健康安全监管科(股)室的编制、人员和装备。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安监局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三)配合完成各级政府“十二·五”职业健康安全规划。

(四)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宣教培训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尤其是要抓好粉尘及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

(七)开展职业危害项目的定期评价、检测试点工作。

(八)开展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试点工作。

(九)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或工作人员,特别是日常监管机构或监督员。

(十)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十一)进一步抓好企业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三种”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由媒体曝光的职业危害事件及递增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一个职业危害严重的时期,众多的从业人员及家庭受到伤害,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坏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就我区而言,发展不足、经济滞后、高危产业行业结构为主、涉及职业危害且严重的行业企业点多面广,安全生产基础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不仅在现在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和控制突发性工伤亡事故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这对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各级安监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强化危机、责任及进取“三种”意识,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动和抓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三项”建设,进一步压实职业健康安全基础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依靠队伍做事。一要强化安监队伍建设:内设机构还未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股室的县﹙市、区﹚安监局,要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任务,积极争取编制,按照上下业务对口的原则成立职业健康监管股室,且明确分管领导、配备监管人员不少于2人;如编制及人员一时难以解决,应将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责分解至其他行业监管股室,把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起来。二要督促企业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都要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领导、领导成员、成员单位及职责,特别是要明确作业场所专门或兼职的日常监管机构或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及分管领导,并报文件到各县(市、区)安监局备案;考虑到各级政府已把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减轻企业负担且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允许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日常监管机构与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构和日常监管机构合并,安全员与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合并,但必须在职责上明确或完善。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依靠制度管理。一要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3号)第三十八条的要求,各县﹙市、区﹚安监局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如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协调制度;监管工作计划制度;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制度;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信息调度报送制度等。二要督促企业按《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3号)第十一条的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如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等。三要切实把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的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能力建设,依靠保障能力抓工作。一要进一步抓好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搞清楚企业底数及情况,为实现分类分级监管创造条件。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按照《关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毕地安监〔2012〕8号)的要求,组织好企业的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二要强化安监队伍的装备建设,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装备配备目录》(安监总厅安健〔2011〕273号)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配置必要的工作装备,依靠装备开展工作,靠装备对作业场所检测到的过硬数据执法。三要督促企业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企业负安全生产的源头主体责任,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安全条件;配备必要的检测装备,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检查、监测监控。

(三)强化“三项”行动,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推动力

一是强化执法行动,提高企业对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认识和自觉性。各县(市、区)安监局对辖区内除煤矿外的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严重的重点行业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行政执法检查,检查率要达到100%。

二是强化隐患治理行动,改善企业劳动安全条件。企业必须认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排查,同时对政府部门及企业自身排查出的各种隐患要落实治理并符合要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是我区今后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各县(市、区)安监局及企业要按照《关于印发〈地区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毕地安监〔2011〕216号)的要求,抓好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的专项行动。

三是强化宣教行动,提升全社会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关注度及政府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知、懂、会能力。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抓好今年的“职业病防治周”和“六月安全月”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对职业健康安全监管人员和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督促企业做好全员培训,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员的培训工作。

(四)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是强化政府目标考核和对企业的评优评先工作。2011年,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己开始纳入国家、省、地及一些县、市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书及目标考核之中,我区还有部分县未纳入。2012年,地区安监局将争取加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各县(市、区)安监局也要做好推进工作;在政府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评先选优工作中,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把好部门关,对不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企业行使否决权。

二是强化监管工作计划及其现场检查方案的落实。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4号)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及其现场检查方案,并抓好落实。

三是强化信息调度报送工作。各县(市、区)安监局要在今年3月底以前向地区安监局报送全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及其检查方案。6月上旬、12月中旬报送半年和全年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总结。其它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的材料按相关要求报送。

(五)促进“三个”转变,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后发力

一是促进思想认识的转变。树立“职业病”也是生产安全“工伤亡”事故;“职业病”是可以防控的;职业病的防控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必须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防范的思想认识。

二是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把职业健康安全全面纳入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做好建立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及开展企业职业危害项目定期检测、评价试点工作,在有条件的行业企业推动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引导中介机构做好市场服务,逐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多元结构模式,强化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落实好企业的源头主体责任,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在企业中的自主管理和团队文化管理,使企业职业危害申报、告知、日常监测监管、隐患治理及项目评价、评估、检测,职业健康安全宣教培训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及工伤保险交纳等工作常态化开展。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5篇

(一)深化职代会制度建设工作,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企业职代会制度是企业进行民主管理、规范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使职工通过职代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促进了我院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重大事项行使审议、建议权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重大物资采购、基建方案研究、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鼓励职工立足本岗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建立职代会定期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使领导干部置身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中,每年组织职工代表对高级经理、二级经理进行了民主测评,建设一个真正依靠职工的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提升工会维权工作能力。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当前,特别是要提升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参与帮扶过程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提升工会运用法律政策武器,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支持工会干部大胆维权、依法维权,努力替他们说活,为他们撑腰,加强对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院工会组织整体维权工作水平。

积极开展“暖心工程”、“健康工程”,增强企业凝聚力

(一)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工作,帮扶工作应加强针对性,保证实效性,从职工群众迫切需要帮助的方面入手,形成企业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有效运作的长效机制。坚持重大节日救助与经常性救助相结合,坚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体现了党和工会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对涉及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沟通提升为职工办实事的能力。职工有困难才找工会,工会最大的责任就是帮职工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一些有困难职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事务性的具体工作,工会干部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为职工排忧解难。(二)坚持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地方规划设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发挥规划服务生产生活的基础作用各项规划设计工作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既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又要注重制度整合,切实抓好勘测、规划、设计之间的衔接配套,充分发挥好地方规划设计单位在社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规划设计要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相适应,做到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的发展既不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了,就造成规划项目无法为经济建设服务,无法体现其价值;超越了,社会经济承受不起,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规划设计工作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坚持平稳健康发展。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树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地方规划设计事业的思想观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到地方规划事业的发展。(三)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住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灵魂,培养团队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管理思想,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工会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针对我院设计人员工作特点及文化需求,利用工余时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先后举办了广播操比赛、太极拳比赛和各类球赛、越野接力赛,每年组织劳模参加红色旅游活动,举办员工艺术摄影作品展,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使职工的靓丽风采得到尽情展现。

开展安全健康活动,创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6篇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延迟退休年龄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中国也将逐步延迟退休年龄,这也意味着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将得到延长。但是国内鲜有专门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研究年龄较大的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建立了国家老龄从业人员生产效率和工作研究中心(NCPAW),专门从事年老从业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OSH)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延长职业生涯,鼓励年老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产出。美国科学院也对年老从业人员的OSH需求进行过研究。美国鼓励科研人员把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保护技术和新出现的、推进从业人员的健康与预防疾病的努力加以整合。

研究年老从业人员OSH现状

研究有群体性也要注意差异性

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年老从业人员的人口学特征,比如人口统计趋势、健康和就业岗位特征;在变化中的劳工市场和工作岗位,其工作经验和健康状况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比如劳工市场的变化情况、工作岗位的变化特征;社会经济问题,比如社会经济地位、性别、民族和种族特征、年龄歧视、工作岗位特征;年老从业人员和年轻从业人员在生理和认知上的差异,比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年老从业人员工作场所暴露情况,比如化学、物理和生物暴露的影响,工伤、职业病和工作组织结构对其健康的影响,高风险就业岗位、职业病造成的负担;针对年老从业人员的法律政策和职业安全健康计划,比如法律强制介入,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计划,安置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并制定回到工作岗位计划。

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不仅仅反映了个体的生命历程,同时也反映了从业人员的社会经济状态、性别、种族、民族和近期劳工市场与工作岗位的变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特征存在着差异,因此研究时,不应当把年老从业人员作为一个单一的群体加以研究。

研究年龄和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认为,对年老从业人员而言,以下身体器官的衰老变化情况,最有可能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产生影响:肌肉、骨骼、视觉、听觉、肺功能、皮肤、新陈代谢,以及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身体器官的衰老变化情况会变得异常快速。

但是,目前人们对年龄和工作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有限,还没有一个结论性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年龄和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某种波动性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在认知能力下降和获得与年龄相关或工作岗位相关经验之间波动。

研究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与组织架构影响

除了关注物理、化学和生物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场所危害,研究人员对年老从业人员在工作相关的个体心理问题、社会心理学和组织架构方面的认识有所增加。

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美国和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过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变得非常明显。在许多情况下,年老从业人员的情感比年龄较轻的从业人员的情感更为稳定,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有工作的老人比没有工作的老人更不容易患上心理问题。

关注年老从业人员OSH促进对策

研究人员发现,美国制定的一些公共政策的介入方法对年老从业人员的就业产生了影响。比如,美国的公共政策规定,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从业人员就业进行歧视是违法行为,所有参加社保体系的从业人员,只要按照规定参加特定时间的工作就能够得到一些健康保障、残疾保障和退休收入保障。但是,由于雇佣政策必须确保在就业年龄上保持中立,专门针对年老从业人员的法律保护几乎没有。

研究人员认为,针对工作场所的最好介入政策,是通过改变工作环境适应从业人员的需求,而不是通过行政政策或培训让从业人员自己适应。原则上,必须尽可能地关注危险源,因此,就业岗位设计、再设计、工程技术再设计,改善年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应该得到最高度的关注。同时,研究人员建议政府和研究机构在制定雇员援助计划时,应当考虑与雇员年龄相关的需求。

研究人员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关注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信息研究项目计划

制定信息研究项目计划,改进数据库和数据记录系统,记录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需求,关注这些从业人员。加快建设可以互动的、包含详细信息的职业信息网络数据库。

对数据设置进行新的纵向安排。要求包含从业人员雇佣历史的详细信息以及他们所在就业岗位的特殊要求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信息。

在进行持续的纵向调查统计时(比如,从业人员健康和退休调查统计、收入动态专家小组研究),增加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因素的信息,或建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的模型,并关注风险。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应当开发一套数据库,对与工作相关的暴露接触情况类型和接触等级进行记录,暴露接触情况包含化学、物理、生物机械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应当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至少包含年龄、性别和种族),对工作场所出现的工伤和职业病发病率进行报告。建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展合作,对工伤、职业病或健康紊乱报告系统进行详细地评估和审查。

建议美国健康统计中心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在全国健康调查访问统计报告中增加一套调查统计补充报告,定期把工作场所的风险因素和职业病记录在案。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应当与美国劳工部开展合作,投入资金,设计与雇佣质量调查统计类似的调查统计工具,定期开展岗位特征、工作场所风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继续深入研究需求 了解需求原因

对于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需求进行必要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出现这些需求的原因。

对工作场所普遍存在、可能存在的暴露危害,对年老从业人员所产生的生理、病理和功能性影响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从个人和人口学角度,对年老从业人员身上的慢性疾病与工作场所暴露接触危害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系统性和实质性的研究。

开展目标明确的研究,确定社会经济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与年老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之间存在哪些关联机制,这些变量是否能够预测各类危险性岗位和各行业的从业人员雇佣情况,这些变量如何与从业人员作出退休或阻碍其退休的决定进行关联。

明确有效的介入政策和计划

确定和明确哪些政策、项目计划、介入技术和介入战略能够有效地满足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需求。对于工作岗位设计、培训和工作环境介入措施开展研究,确定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改善年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需求,以及采取这些措施需要花费多少成本。还应当对年老从业人员出现的工伤和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损失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认为,介入研究无外乎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关注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年老从业人员,他们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这些人员,社会有强烈的愿望把他们留在工作岗位,这类政策和计划将主要关注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岗位设计,使他们能够最为有效地开展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92-02

为提高电力设计院综合管理能力,在2008年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如今,已过去四年多了,通过体系管理的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已初步确立,大大提高了设计院安全管理水平,有效的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设计院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仍有许多不足,距高标准、高质量的体系管理模式仍有一定差距,下面从目前电力设计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如何推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浅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设计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全员参与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管理层及员工对体系建立意义认识不深,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对体系运行监管不严,致使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体系运行徒有虚名,持续改进效果不尽理想。

二是文件编写不贴合实际,对工作指导作用不大。体系文件框架虽然已构建起来,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应急响应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从体系运行效果来看,存有职责界定不具体、管理权限不清晰、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标准文件执行效果不够理想,体系运行存有偏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

三是体系运行刻板,缺乏动态管理意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自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动态科学管理体系,只有根据实际,及时更新,才能确保体系在PDCA模式下持续改进,尤其是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律法规的识别更新、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等项目中,缺乏动态管理意识,存有机械性的只更换日期而不变更内容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体系的运行质量。

四是对内审人员管理薄弱,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审队伍不稳定,更换频繁,缺乏对内审工作的绩效考核,或考核范围不全面,或考核内容不切实际,致使内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势必影响了团队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核心问题。

二、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具体措施

1.强化培训,提高认识,深入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贯工作

一是加强全员体系文件培训。四年多的体系运行,设计院已形成了固有的安全管理运行模式,有过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一些职工难免形成了惯性思维,因此,在管理科学、理论严谨的管理体系面前,员工务必要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消除疑虑,增强信念,全力推进体系宣贯。每年初,设计院人力资源科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综合考虑设计院的发展需要以及上级公司的要求汇总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对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内审员、安全员都要有相应的培训目标与计划,确定培训时间、人员、目的、内容和方式,并报体系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公司各部门实施。每次培训完成后,人事劳资部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要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并存档备案。管理层是体系运行的先导,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因此,管理层务必要身先士卒,主动学习体系文件,要清晰体系建立的目的及意义,清楚体系整体框架结构,熟悉体系日常监管程序,每年接受不小于8小时的体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公司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方案等。同时要通过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及外部监审的机会,加强体系实践培训,提高全员对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二是强化重点岗位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其中包括与职业健康安全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特殊工种或与应急响应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如档案保管员、驾驶员、重点岗位人员、消防责任人等,培训要有针对性,每次培训都要有详细培训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落实培训签到制度,并采取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以达到提高重点岗位人员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是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宣传活动。当前,电力行业正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构建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以此为契机,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贯力度,可采取张贴安全条幅、制作宣传展品、开辟安全论坛专栏、组织体系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使企业全员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职业健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安全意识融会到日常工作中去,在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稳定发展”的大局意识,形成健康安全无小事,做到人人关心健康安全,健康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2.深入调研,精心策划,继续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日常管理工作

文件是保持体系有效运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体系绩效必不可少的依据,是体系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准确、不完善,则有可能造成体系运行失效,或使体系工作成本增加,影响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务必要把体系文件管理放在体系管理的重要位置,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清晰体系各层次文件特点和联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其中手册属纲领性文件,体系范围内的所有活动都必须符合管理手册的规定;程序文件是对实施管理体系所有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的描述,包括对企业重点危险源的程序控制;作业文件是指导体系运行的具体工作指南,是对某项危险源的制度章程控制;记录文件则是对企业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四级文件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构成了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构架。

二是要明确文件管理职责。体系实施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职业健康暗管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的并负责发放和管理;最高管理者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管理者代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审核,负责第三层文件的批准,只有职责清晰,要求明确,才能确保体系文件构架建设顺利有效实施。

三是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构架体系。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规模、危害因素、技术工艺、职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科学细致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简洁操作,易于执行,务实高效的文件体系构架。在体系框架建设中绝不能好高骛远,一撮而就,务必要沉下心境,躬身实践,踏实调研,深入摸索,细化文件编订基础工作,强化文件修订评审,建立起一套简洁高效适用于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手册文件编写要严格遵循体系标准要求,确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岗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对文件审批、评审、修改和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努力做到系统阐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协调统一,整体优化,切实可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编写要充分考虑到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要具体说明如何开展此项活动、如何进行控制,如何检查,并逐一列出开展此项活动的工作流程和细节,即:“由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形成什么记录和报告”等,且要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及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要求,文件一旦批准实施,就必须作为企业的内部法规认真执行,确保体系文件的“系统性”和“法规性”;记录文件编写要与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同步进行,确保与程序、作业文件协调一致、接口清楚,要充分遵循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务求达到“全面、简单、适用”,使其体系在运行中最大限度的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在PDCA模式下稳定、持续提高。

3.狠抓落实,强化监管,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是组织按照体系目标、指标及有关程序控制管理体系运转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严格规定了体系运行与企业活动的行为标准,属于组织控制风险的法规性文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是企业消除隐患,避免事故,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抓好体系运行管理,务必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努力做好一下几点工作:

一是做好危险源辨识、评价,强化风险控制。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危险源辨识、评价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它各要素管理的依据。

首先,要严格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细化作业活动和场所。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其次,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结合企业活动、经营和服务特点,进行危险源分类辨识及信息收集,要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常规和非常规情况,包括“三个时态”、“三种状态”。危害辨识方法很多,如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工作安全分析法(JSA)、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法(HAZOP)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也各有适用范围或局限性。所以,企业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仅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要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辨识出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企业特征,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后果。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辨识范围要覆盖组织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考虑到作业场所中的所有人员、所有活动、所有设施。

最后,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的危险危害程度,制定控制措施。运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对各种危险源量化打分,并划分风险等级进行控制,把风险值较大的危险源加以重点控制。目前,电力企业的主要危害因素有:生产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行车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等为重点控制项目,要将其周密辨识,量化打分,详细列入到《危险源(重大风险)清单》中,加以着重控制。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改,不断提高体系运行绩效。要通过检查、监督等管理手段,以及检测、检验等技术手段,对活动的各种特性进行常规或非常规的监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着重对图纸档案库房、计算机房、消防器材、消防通道、车辆等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检查力度和频率,加强管理,使“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安全运行。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及时下发《纠正处理通知单》,要求受检部门对不符合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解决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及时制定具体整改计划,明确完成期限。同时制定专人负责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工作,采取安全隐患登记入册的管理办法,做好安全档案工作,做到“隐患有记录,整改有期限,过程有监督”,使企业各项活动得到体系运行有效控制。

4.全面考核,绩效管理,认真抓好职业健康体系内审队伍建设。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是管理层与员工间沟通的纽带,是体系持续运行的监管者,是第三方监督审核的联络员,是不符合项改进与纠正的实施者,在整个体系运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提升体系内审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体系内审队伍建设是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是加强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目前,设计院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影响着体系运行质量。因此,务必要抓好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要结合设计院实际情况编制《内审员管理办法》,对任用条件严格把关,所选用内审员务必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两年以上,或从事三年以上其它专业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能对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能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具有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同时要具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能力,能起草一般性文件和专题调研报告,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内审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觉悟高,热爱本职工作。另外,务必要保持内审队伍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管理等职能,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二是强化内审员培训。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内审员培训计划与方案,并要使每一位内审员达到相应的任职要求,使其深入理解体系文件,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运作和安全管理基本情况,熟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掌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安全教育培训和档案管理知识等。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是加强对内审员考核,强化绩效管理。首先,要制定《内审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内审员、安全员奖惩办法》,所制定考核标准必须要量化,对不同岗位的内审员,都要确定量化的考核标准,使量化标准与履职效果能方便地进行对比。所制定的奖惩办法务必奖惩明确,为内审员提供一个意志行为选择的依据。其次,奖惩依据的制定必须公开透明,所有内审员都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具体内涵和要求,避免发生为了奖励而奖励,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无效活动。真正使奖惩成为诱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有效激励措施和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的主体内容。这样,会大大提高内审员参与体系建设的热情,真正会把优化体系管理为己任,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总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具体实践,是培育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因此,今后务必要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将企业的安全管理融于自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之下,细化工作部署,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作措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推进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手册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8篇

一、

基本情况

(一)职业健康监管职能交接情况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安监现应急管理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2018年12月26日,《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次修正,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分工。2019年4月至6月,我市各县市区卫健委与应急管理局进行了职能交接。

目前,应急管理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于9月初关闭,卫健主管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已于8月底正式启用,原安监部门申报系统的数据与卫健部门申报系统不能共享。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划转情况

今年是机构改革后卫健系统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的第一年。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中,市直、宁国市、广德市、泾县设有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的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其他县市区均无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执法人员。

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宁国市、广德市原安监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管人员随着职责划转至卫健委,其他县市区均无人员划转。

二、现阶段工作任务及要求

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卫职健发〔2019〕122)和《关于开展安徽省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的通知》(皖卫监督秘〔2019〕180号)文件要求,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为尘毒专项执法工作的集中整治阶段,要求明确治理重点和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底数,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纳入治理范围的矿山、冶金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纳入原安监部门职业危害申报系统的建材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

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加强对重点执法对象的监督检查,对于未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于工艺落后、危害严重、整改无望的用人单位,坚决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7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李斌副主任指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推动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的各项措施,全面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关于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李斌副主任强调:一是要健全执法网络,各地区要通过内部职责的调整,增加编制等方式,在各级监督机构中设立职业健康执法的科室,配备专门的执法人员,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全国职业健康执法网络。二要提高执法能力,要从执法装备、专业技术等方面加强执法能力的建设,为一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都要依法履责,各级监督机构要执法尽责,每一位执法人员要履职尽责,要到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的企业去,进车间、下厂矿,以执法行动为契机,树立起健康卫士的形象。从今年9月份开始开展全国职业健康执法大检查工作,对于零执法、零处罚的地区,要进行全国的点名和通报。

李斌副主任还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尘肺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

三、我市职业健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健康监管机制不顺

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至卫健部门后,宁国、广德两地应急部门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划转至卫健委,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连贯性。其他部分县市区在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委属职业健康科室和下属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对于职业健康日常监管工作尚未明确。

截止此次调研工作结束,国家卫健委“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市直及所辖7个县市区“卫生监督”账号尚未发放,各地监督执法机构无法查询用人单位的情况。

(二)移交的监管单位底数不清

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健委后,原安监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中数据显示全市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1656家,该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并且自2016年后,多家申报数据就呈“未审核”状态。

在各地职业健康执法工作中还发现,原安监系统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申报不实、数据逻辑错误、用人单位登记情况不实等问题,使得各县市区都存在用人单位底数不清的问题,给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承担对全市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厂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等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但全市专职的职业卫生监督员一共仅6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给国家卫健委下达的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和尘肺病防治工作(今年9月份开始,2020年底结束)等工作任务带来了很大困难。

现阶段部分县市区开展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还需要依托原安监部门设置在基层的安监站才能顺利开展检查工作。这种工作机制只能是职能交接时的权宜之计,无论是从我们自身工作机制来看,或是从部门分工等方面来考虑,都不可能常态化。执法人员数量及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需要。

(四)适用法规未修改

《职业病防治法》在2018年进行第四次修正后,多项原安监部门的法规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已与上位法不符,但卫健委新的法规又未出台,导致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无法可依。

四、工作建议

(一)可以参照宁国市的模式(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迅速成立宁国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宁国市人民政府下文明确了卫健、人社、应急等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分工。)尽快明确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职责分工,确保机构改革后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效衔接,形成责权明晰、运转有力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

(二)部分县市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下,并未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无专职从事职业健康执法工作的工作人员,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完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和李斌副主任的讲话精神,正值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改革之际,建议独立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增加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配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设备,提高执法能力。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计划第9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招商服务中心成立2020年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顺利落实。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

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干部职工的医疗卫生意识,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2020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下发各科室学习贯彻。同时向各科室提出了实施健康教育总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

三、广泛宣传,强化学习

1、经常性地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学习,提倡健康生活和健康行为,提倡戒烟少酒,减少疾病发生,保证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

2、要求各科室安排布置学习内容,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体干职工的健康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