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品质量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3 13:41:47

商品质量论文

商品质量论文第1篇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掩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确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操纵,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术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局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支配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来源于/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970年,在《旧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二手车为例,首次用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二手商品市场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他认为,在旧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拥有的质量信息是不同的,卖方显然知道更多的质量信息,而买方则知道的较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信息劣势的一方——买方只能按照一个折中价格来购买并不清楚质量好坏的二手商品,但折中价格将会让实际质量超出折中价格水平的商品无利可图,从而“挤出”这部分质量相对较好的商品。这样,买方实际面对的必然是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在旧货市场上演。随着买方意识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在下降并调低报价,市场中的另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商品将会退出交易。在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以上情况循环往复,会导致旧货市场无法交易,出现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根据购买者对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把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买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搜寻品(searchgoods),第二类是只有使用以后才能获悉商品质量的体验品(experiencegoods),最后一类是使用后也可能无法知道商品质量全部信息,因此购买之处主要是相信其质量的信任品(credencegoods)。显然,消费者在购买后两类商品时会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逻辑,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的市场交易效率损失。可以设计一些能部分修正市场失灵的机制。例如。卖方提供一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鉴定证明,主动揭示商品的质量信息;卖方提供质量承诺,对一定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负责,如退货、更换合格商品、保修等,减小信息不对称可能给买方造成的伤害;在法律健全的国家。由第三方仲裁者介入的私法调节来实现对不完全信息的矫正,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运行,通过强制性法律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权益,也是矫正以上问题的一个可行选择,这就是本文关注的商品质量政府监管问题。

三、商品质量的政府监管

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市场商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条件。按照规制经济学的理论,这种监管属于社会性规制,即政府基于安全、健康、环境等目的对某些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消费者权益至上或者说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均为考量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一逻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被那些质量不可靠的商品所损害将是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传统经济学考察消费者利益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即用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的差来计算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剩余概念之所以没有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是因为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潜在假设。在信息完全的经济世界中,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抵制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财产等带来危害的不合格商品,因此,市场机制会自动将影响消费安全的问题商品排除在外,实际交易的商品必然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在此情形下,价格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指标。由此而来的消费者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价格水平的比较了。

现代经济学把信息不完全引入理论分析后,福利最大化标准依然是评价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仅包含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还考察他所购买的商品质量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会不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有潜在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质量监管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但这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管的主要制度保障

经济学领域中所讲的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可以确保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按照一定秩序进行,能有效防范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的机会主义行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制度的规则既有市场自发形成的商业惯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也有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此二者刚柔相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对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来说,通过法律法规这种正式的制度形式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缓解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关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对因商品缺陷和瑕疵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承担法定责任。这些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既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事前不负责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因质量问题造成危害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的制度依据,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来源于/

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特征,加大了对问题商品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可信度和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抑制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商品质量的安全性。但是,法律并不会强加给生产经营者无限的质量责任。按照著名的汉德法则,只有在预防成本小于预防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包括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而生产经营者却未对商品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消费者带来危害时。他才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国政府都是依法对商品质量实施监管的。例如,1975年,美国颁布针对商品质量的《马格努森一莫斯保证法》(Magnuson-MossWarrantyAct),对生产经营者的保证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对有缺陷产品承担修复及更换的责任。这一法律与《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1979)、《产品责任法》(1982)等一起成为美国监管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石。

3最低质量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本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念,政府不应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即使是出现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因为政府干预有其角色定位。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商品的企业生产、市场交易和最终使用或消费流程看,质量监管的重点在企业生产市场与交易的界面。换言之,在商品质量问题上,政府监管切入点不应该是商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监控,因为从监管资源的数量看,政府的力量无法覆盖所有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看,与商品质量相关的经济决策和技术决策都属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政府质量监管的切入点应该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实行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QualityStan—dards)监管。即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时,监管者必须确保商品质量符合最低的质量要求,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不合格产品因不能上市交易而产生的损失由生产经营者自行承担,这是市场约束的一个基本规则。

从商品的类别看,体验品和信任品应该是质量监管的重点。因为搜寻品的质量是外在的,容易观察到,消费者购买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体验品和信任品来说,如果没有最低质量标准监管,不合格商品将进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在体验品和信任品中,那些与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密切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可能有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包括危及使用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事前的风险防控远远比伤害成为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更为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最低质量标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有助于提高市场现有商品的平均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支付高价,因此,提供优质商品的生产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最低质量监管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善,是标准的帕累托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如医疗、法律、会计等,也存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问题。与有形商品市场不同的是,由于专业服务依托从业人员而存在,所以,监管者对服务质量的主要监管之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执照或从业资格是进入这些专业领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从理论上讲,具有从业资格或拿到执照许可的人士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是符合基本专业水准或质量要求的。可以看出,专业服务市场的执照或从业资格监管与商品市场的最低质量标准监管可谓殊途同归。

4市场约束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有效补充

虽然对于体验性商品和信任性商品来说,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包办一切。借助市场经济的规则,靠企业的内在机制来保障商品的质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企业把质量控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济利益的内在目标。正如前文所言,在最低质量标准下,不合格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利益独享和风险自担是企业进行质量控制时面临的同一个约束机制,它是驱使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的最重要力量。

其次,对于追求长期繁荣的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声誉机制是规范企业质量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因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甚至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声誉损失,损害企业长期培育的市场。而可靠商品质量给企业带来的社会美誉,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价格。也有利于现有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带来更持久的业绩增长。

另外,在商品质量存在差异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上销售商品的平均质量,广告、产品演示、试用等营销手段还可以让购买方获知更多的质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知识经济学下的商品质量监管:一个理论延伸

在有关质量监管的经济理论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规制经济学都把监管的必要性建立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而知识经济学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质量监管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知识经济学中,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消费时经常会面临相关知识匮乏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人类的经济决策有可能犯系统性错误。一个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经济行为可能重复发生,直至某一天人类通过学习发现了能够理解、纠正这种不当行为新知识为止。按照这种观点,即使是最负责任、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在商品质量问题上也会犯错误。例如,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无法解决那些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质量问题,但消费者维持生命存续的强烈需求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有可能让这些商品提前进入市场;在现有质量检测体系下,无法在销售前甄别产品的某些质量瑕疵,尽管这些瑕疵不一定都变成事实上的危害;按照现有理论。可能误把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技术或因素看做是改善某些品质,或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法宝,等等。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质量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源自生产者知识不足引起的质量风险,是商品质量监管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质量不确定性,同样也面临知识有限的监管者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对于这一点,担当市场商品质量监督重任的监管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监管实践中,应秉承审慎、预防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制度预案。例如。对于那些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暂时无法解决的质量隐患,监管者必须果断出手,将问题商品隔离在市场以外,绝不可因小失大;对于企业事后发现的质量瑕疵,监管者应迅速启动召回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小问题商品可能给使用者及社会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对是否有质量风险做出肯定判断的高新技术。监管者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质量风险监控能力,即使它能大幅改善商品的某些品质,或有助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质量监管工作也应该摒弃短视策略,把消费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不让那些可能有风险隐患的商品进入市场,为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埋下隐患。

知识经济学中的知识有限性假定超越了信息不对称假定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尽管前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难度比后者更大,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无疑会推进监管理念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结束语

商品质量论文第2篇

1.1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的确定需要通过试配得到,对技术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试配前,要了解水泥、外加剂和砂石材料的有关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大致确定出水灰比例。然后进行逐个试配,当实验所得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配比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实践验证,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在实际中应用。此外,还需要对得到的混凝土产品进行定期检查。

1.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生产混凝土的过程是控制混凝土质量、决定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关键程序。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采用高级的搅拌设备和精准的测量仪器,定期维护设备,设备每次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符合均质性指标要求和计量误差要求;(2)技术人员要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生产,各司其职;(3)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试拌,同时测定每份样品的粘聚性等各项指标,反复调整混凝土性质,当达到质量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生产。获得的生产数据要进行存档,从而指导下一环节的生产;(4)搅拌环节是混凝土生产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严格按照操作平台给出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操作。

1.3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运输前要弄清目的地的线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因各种问题导致的运送时间不及时,进而影响混凝土成品质量。混凝土半成品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性质发生变化。仔细检查混凝土罐,维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正常运转,及时清理内部杂物。当混凝土半成品送至目的地后,还要对混凝土的性质和数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改变,可加入缓凝剂和减水剂来控制坍落度和凝聚时间,对于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4不合格品的处理

在原材料选购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不能一味地全部丢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对于采购回来的不合格原料可进行降级使用或退货;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拌合物,可进行重新添加水泥和砂石等原料调整混凝土性质直到合格,对于不能补救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降级使用或报废;对于已经生产出的不合格混凝土半成品,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处理。

2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广泛征集员工和客户的意见,及时修正企业管理中不合理的因素;完善部门的分工政策,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与合作。此外,还要做到:提高采购人员对原材料的辨识度,尽量做到原材料无废弃;加强对搅拌站内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减少实验用时。计算机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行业的管理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搅拌站内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可以准确完成搅拌站内的各项操作和管理,比如计算机可以实现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录入和误差测算,这既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又能准确反映搅拌站内的各种信息,从而实现大规模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商品质量论文第3篇

风雨矢志 三十不渝

《商业时代》杂志创刊于1982年,其前身刊名为《商业经济研究》,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理论和商业管理实践的学术性刊物,它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经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的会刊,同时也是由原国家商业部创办的我国商业领域最早的部级商业核心期刊。当时,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之初,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亟需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指导,《商业经济研究》在此大背景下的创刊,旨在通过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商业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和思考,以适应指导我国商品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实践的需要。在历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商业经济研究》历经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内贸局、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商业联合会等中央机构主管,一直立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经济为主导,突出商业经济的专业性、学术性和针对性,致力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学术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在商品流通经济和商业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特色优势。

2000年,随着我国期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之国家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的逐步实施,期刊的市场化改革趋向也日益明朗,对此杂志社从内部组织、人事、财务等方面实行了全面改革,对《商业经济研究》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在更改刊名、创立杂志社和邮局发行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尝试,面对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的需要,将《商业经济研究》更名为现在的《商业时代》。组织管理的改革和《商业时代》的改版,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并完成了杂志社的企业化管理改革,是较早从事业单位转制成为企业法人的为数不多的杂志社,由此摆脱了杂志社对“吃皇粮”的依赖,确立了职业办刊人办刊的模式,使自身处于背水一战、没有任何退路和依赖的境地,强化了办刊人的责任意识,确保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办刊、自我发展,以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期刊市场竞争地位,虽然在改革中经历了经费短缺、人才不足、业务不顺等各种阻碍和困难,但由此也锻炼和培育了我们适应期刊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当后来许多期刊靠租卖刊号、搞承包而求得生存时,《商业时代》已摆脱了生存经营上的困扰,以灵活的机制和特色的优势适应了期刊事业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改版后,杂志社就开始不断地探索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围绕提高效率与质量的原则,打破原来稿源由行业内部推荐组稿、管理机制僵化繁琐、编排单一简陋等期刊运行的低效低质状况,通过逐步扩大稿源渠道、改革内部组织管理、制定灵活的用人策略、提高刊物编印质量、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等措施,为《商业时代》最终的经营定位和品牌特色的确定,摸索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企业化改制和期刊改版的初期,杂志社遵循“新闻性与理论性并重,专业性与社会性结合”的发展路子,创设了《商业时代》新闻版与理论版双向编刊发行的模式。新闻版《商业时代》以全新的内容和版式,采集和报道我国商业领域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极大地增强了行业时讯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商业时代》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为《商业时代》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理论版《商业时代》在承继原来编审模式的基础上,拓宽了稿源渠道,规范了编审流程,提高了编印标准,使期刊运行的整体质量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从2005年开始,杂志社通过对《商业时代》改制和改版以来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期刊运营规律的总结,紧紧围绕自身在商品流通经济领域的学术理论优势,加强了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的品牌建设。《商业时代》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多次被国内权威学术机构评定为“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新华畅销经济类重点期刊”,多次被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评定为“CSSCI来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2012年再次入编最新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现已发展成为享誉中国商界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级核心期刊。

品牌兴刊 质量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事业不论从数量、种类还是从质量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期刊行业内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形势,业内的洗牌整合趋向已渐渐显现,也预示着我国期刊以特色和品质为内涵的品牌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种行业背景下,《商业时代》较早地将期刊运营的品牌管理意识纳入到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长期坚持学术期刊的发展应立足于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术品质的原则,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期刊品牌管理的质量体系,形成了自己良好的独特办刊风格,确保了《商业时代》在品牌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行业特色优势和品牌竞争实力。

首先,从期刊的组稿流程环节上,改变单一组稿方式,积极拓宽稿源渠道,以保障稿源数量和学术质量具备应有的水平。稿源质量是期刊质量保障的本质根基,尤其是学术性期刊的稿源,其质量往往直接决定着期刊本身的层次和水平。相对一些社会性的综合类媒体,学术期刊先天就缺乏对社会即时热点现象进行炒作的条件和手段,而只能以理性、冷静、务实、专业的精神去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追踪行业发展本质规律的智慧创新成果,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对此,《商业时代》采取公开组稿、自由来稿和特别约稿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前的行业内部推荐组稿仅关注业内人士交流的局限定位,从根本上突破转变为面向各类政府研究机构、学术研究组织、高等学府专业院校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关注行业发展的个体学者公开募稿,对自由来稿重在审查论文稿件的最新学术观点和学术水平,对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课题采取特别约稿的方式,积极提升期刊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从期刊的编审流程环节上,规范审稿、编刊、校核的编辑流程,严格把握文稿的学术质量,以确保期刊刊发文章的整体学术水平。吸纳了与商业经济相关的经济类稿件来源。在期刊的编审环节,综合学术课题的新颖性、论文的学术价值、撰写的理论水平、文稿的逻辑结构等指标因素,择优选定期刊所用的刊发文稿。在期刊的编辑环节,重点加强稿件版权检索,预防复制或剽窃作品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尽力保持论文作品学术思想的完整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商业时代》所发表的论文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水平。在期刊的校核环节,《商业时代》始终坚持一刊三校终审的校核制度,每期三次编校责任到人,经最终审校后方可编定刊印,从而使整个编辑流程形成缜密的业务链条,确保期刊运行的持续稳定和较高的学术品质要求。

再次,从期刊的刊印发行环节上,采取刊印“定厂、定点、定时”和发行“多路径、多方位、多形式”的模式,保证刊印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以扩大期刊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度。没有了刊印质量和发行效率的保证,期刊的传播影响力也就无从可谈,前期的编审质量再高也会失去意义。对此,《商业时代》一直以来对期刊的刊印发行工作都给予高度重视。在刊印阶段,从定版制片、交版付印到印品验收,都制定有严格的时间约束和质量标准,并建立了滞后延展的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在发行阶段,更是采用邮局订阅、自办发行、定向赠阅和网上在线阅读的交互并进方式,在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偏好的同时,更加保证了期刊发行的及时、便捷、有效,从而也保证了《商业时代》整体学术价值的传播和期刊品牌价值的最终实现。

与此同时,《商业时代》立足现代商品流通经济理论学术的专业视角,致力于优化和完善栏目设置,成功培育出商业经济、物流研究、电子商务、国际经贸、产业观察等一批较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栏目;在完善作者和读者服务方面,从作者投稿进入编审流程开始就建立编辑与作者的联络热线,时刻就文稿的修改、完善、编辑进程以及刊发时间等事宜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应的人性化服务,对读者的意见或建议都会予以及时的回复和处理,即便读者需要查阅购买封存已久的库存杂志,发行部门也会积极稳妥地处理,以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在期刊的品牌化时代,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质量体系建设,大到期刊的组稿、编审、版式、发行等基础环节,小到细节性的规范服务,都是期刊品牌建设中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只有建立在细节性、规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期刊的品牌价值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品牌之路 任重道远

历经三十年的风雨磨砺,《商业时代》在经历坎坷中茁壮成长,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业绩,现已发展成为在我国商业经济领域以商品流通经济理论见长的品牌学术性期刊。在《商业时代》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它从过去的月刊发展为现在的旬刊,从过去依赖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下属省级学会推荐组稿发展到现在的自己面向社会独立组稿,从过去行业内部的摊派发行发展到现在的多途径、多形式的自主发行……诸如此类的许多重要的改革和转型,极大地提升了《商业时代》的信息容量、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学研组织、专家学者以及工商业界企业领袖的认可和赞誉。目前,《商业时代》已被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许多院校图书馆联合指定为全国高校图书馆重点推荐商业期刊,被许多大、专院校图书馆指定为馆藏刊物和重点推荐商业期刊,成为在学界科研部门中颇具地位和影响力的品牌核心期刊。

诚然,正如品牌的建树非一日之功,品牌的效用自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同样,期刊品牌的培育、维护是一个不能间断的系统化过程,需要与时俱进地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断地提高它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特质,这直接关系着期刊品牌的兴衰与存亡。面对与未来发展如影随行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商业时代》只有放眼国际大商业视角,在勇于不断地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中,朝着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的一流期刊媒体的事业目标不断迈进。

商品质量论文第4篇

【关键词】价值 生命力 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是社会科学的太阳,古往今来关于价值的研究汗牛充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价值的认识还远未形成共识,也缺乏一种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因此,构建一种能够吸纳已有的思想成果又能克服以往理论的局限的学说,就成为价值研究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价值的本质

一切事物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有价值,就在于它直接或间接的能够满足人的这种或那种需求。人为什么会有需求?需求就是缺乏,人缺乏什么?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者,是宇宙中唯一的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永恒而又追求永恒的存在者。人的存在是人的最高价值。人的存在有两种状态,一是生存,就是活下来;二是发展,就是活得好。凡是有利于人的生存,有利于人的发展的事物对人而言就有价值。价值的本质就是事物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人生价值就是人的一生的价值,包括生命质量与生命长度两个要素。生命质量就是人的价值,就是一个人在特定时刻其总需求的满足程度。生命长度就是人的寿命。如果用Vc表示人生价值,Vh表示人的价值,Ls表示人的寿命,t表示时间。则有:

该公式表示人生价值,就是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需求满足程度的积分。人的活动包括理性的活动和非理性的活动,都是旨在追求人生价值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各不相同。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归根结底都是帮助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权利。商品的本质不是物,也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人的行为,而是人的权利,而权利的本质是有利于保护和提高主体的生命力的社会资源配置。因此,孤立的个人无所谓权利,只有处于社会中人才会有权利,才会需要权利。

商品的供给总需要成本,而成本的本质就是消耗掉的人的生命力。商品未交换时的价值就是交换前价值,就是供给成本。任何商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效用,效用的本质就是保存和提高的人的生命力。商品交换后价值就是需求效用。

商品交换是自由活动。人们之所以愿意交换,是因为交换对自己有益。人们之所以会用一定量的商品同一定量的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是因为这个比例比较公平。所谓公平,就是人们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大致相等。没有两个商品交换者,一个拥有商品准备出售,一个拥有货币准备购买(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假如该商品的供给成本为Vc,该商品对需求者的需求效用为Vu,那么交换价值V为多少才是公平的交换?

根据公平的定义,很显然,只有双方的投入产出之比相等才是最公平的。对商品出售者而言,Vc是投入,V是产出,对商品购买者而言,V是投入,Vu是产出,因此有:

V/Vc=Vu/V

V=√VcVu

即公平交换价值是商品的成本与效用的几何平均值。

以上的分析是极其理想化的。真实世界的商品交换比这复杂的多。商品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数量众多,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也是多少不一。但不管怎样,商品的公平交换价值是交换的均衡价值,商品的价格围绕均衡价值上下波动。

对于某一种商品G,假设其供给主体(即生产商,销售商)数量为Ns,需求主体(即用户,消费者)数量为ND,商品的供应量为Qs,商品的需求量为QD。如果Ns为1,则该商品为绝对卖方垄断。如果ND为1,则该商品为绝对买方垄断。如果NsND,QsQD,则该商品为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占有交换优势,交换将不利于买方。只有Ns=ND,Qs=QD时,该商品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公平交换。

真实的交换价值其公式如下:

V=ND/Ns×QD/Qs×√VcVu

该公式表明由于主体数量不对称,商品的供求不对称,导致交换价值偏离均衡价值。供给者之间展开的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有利于消费者,消费者之间展开争夺购买机会的竞争有利于供给者。如果同一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主体同许多供给主体进行交换,那么,供给主体之间将会展开竞争,压低价格。同样,如果同一种商品的所有供给者联合起来,那么消费者只能忍受垄断高价。

任何商品的成本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该商品生产史上消耗的所有人力资本的价值,二是该商品生产史上占用的,消耗的所有非人力资本的价值(包括物质资本,生产资本等),三是该商品生产史上占用的,消耗的所有社会资本的价值。如果用Ch表示人力资本的价值,Cn表示非人力资本的价值,Cs表示社会资本的价值,则:

Vc=Ch+Cn+Cs

商品的剩余价值是实际支付成本后的商品价值的剩余。剩余价值有三个来源,一是来源于人力资本,即支付的人力资本的工资低于人力资本的贡献;二是来源于非人力资本,即支付的非人力资本的价格低于其成本,也低于其贡献;三是来源于社会资本,即支付的社会资本的价格低于社会资本的成本和贡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必须进行拓展,才能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剥削现象。一切价格剥削本质上都是支付的货币金额大大低于各类资本的价值,即价格低于价值。在全球化时代,除了个别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外,整个资本阶级也剥削全球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通过消费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创造的价值,剥削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价值。什么叫剥削?剥削就是不公平交换。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会通

劳动价值论强调商品的供给价值,认为商品的价值(实际上是交换前的价值),应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特别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用公式表达就是:

V=f (L)

其中,L是指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效用价值论强调商品的效用价值,认为商品的价值(实质上是交换后的价值)由该商品提供的效用决定,用公式表示就是:

V=f (U)

其中,U是该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效用。

长期以来,劳动价值论的支持者与效用价值论的支持者相互辩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其实双方都有其道理,也都各有其偏颇。

劳动本质上是人的生命力的投入。效用本质上是人的生命力的产出,即生命力的维持与提高。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劳动者的生命力,效用价值论强调的是消费者的生命力。从对生命力的重视来说,两种理论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从对交换过程的分析而言,两种理论都只关注了商品史的某一阶段。商品史是商品从生产到消亡的全过程。

人们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各种改造拓展,对效用价值论也进行了各种装饰美化,但不管怎样,两种理论都有以偏概全的缺陷,修修补补是无补于事的。只有融通这两种价值论,确立以生命力为本质的价值论,一切困惑都烟消云散了。

劳动是耗费人的生命力的过程,消费是补充提高人的生命力的过程。交换是通过权利的相互让渡而提高人的生命力的过程。当然,劳动过程中也有生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会愈来愈轻松,愈来愈快乐,但劳动占用人的生命力的本质不会改变。

就劳动价值论而言,将商品的供给价值仅仅归结为劳动的价值也是不准确的。商品的供给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人的参与,一线工人生产劳动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企业管理人员的劳动,商品营销人员的劳动,安全保卫人员的劳动,政府部门的服务性劳动等等。都对商品最后得以顺利进入市场做出了贡献,要说劳动,也是联合劳动。

就效用价值论而言,将商品的需求价值归结为商品的效用也是不准确的。商品的效用千差万别的,只有归结为对人的生命力的提高才好比较。一切对象的价值,包括商品的价值,归根结底等于其对特定主体的生命力价值的增量,即:

Vo=VL

Vo表示对象的价值,VL表示主体的生命力价值增量。

人类所有的活动,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人的生命力。以经济为例,所有产业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类是有利于生命长度的。追求生命又好又长,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本质为本,以人的生命力为本。经济上以人为本,就是生产出数量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好的产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以提高生命质量的物质指标;政治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利,特别是追求生命质量提高的权利。文化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出更多的积极向上的作品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以提高生命质量的文化指标;社会建设上以人为本,就是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以人为本。

一般认为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其实不然,资本主义社会也很注重发展生产力,但是比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力归谁支配,归谁享有,为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不是目的?

人是目的,人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目的。人的生命力的提高才是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人的生命力。

生产力本质上是生命力的总投入与总回报之比,是生命力的使用效率。不同个体有不同个体的生产力;不同企业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团体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意味着在生命力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有利于提高生命力的产出量,人们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产。生产过程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也是人的生存需求之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色诺芬:经济论[M].商务印书馆,1997.

[2]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的选集(政治学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7.

[4] 魏克塞尔:利息与价格[M].商务印书馆,1982.

[5] 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97.

[6] 奥古斯丹・古诺: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9.

[7] 约瑟夫・马西: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M].商务印书馆,1996.

[8] 约翰・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M].商务印书馆,1997.

[9] 亚当・斯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6.

[10] 托马斯・孟等:贸易论[M].商务印书馆,1997.

商品质量论文第5篇

关键词:在线评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零售业也凭借多样的网络平台带动了大量消费。在线客户评论引发的在线口碑营销也不断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在线客户评论,消费者将会以更加安全的方式进行消费。目前的在线客户评论存在于各种平台,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包括论坛、社区、即时通讯组、用户评论网站和网上商城的一些在线评论等等。在线客户评论逐渐积累形成在线口碑,在线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因此,这也引发很多商家为盲目增加好评率而进行恶性竞争,各种作弊行为层出不穷。但是,不管在线客户评论的质量优劣,其仍是消费者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关键依据。

一、在线评论概念

在线评论(Online Consumer Review),又被称作在线客户评论,它作为在口碑传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以文本形式为主对产品进行评价,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提交的对产品或者公司的评论信息"。它是指消费者在购物网站或者其他评论网站、论坛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他人的经历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发表的正面或负面的看法。

在线客户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发表购物体验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店家倾听消费者诉求的需要,从而使得买卖双方可以互相建立信任,尽量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

二、在线评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评论数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同种商品,如果在线评论量较大,往往意味着该商品更加符合消费需求或者该商品价格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数量分为带图片评论、追加评论、累计评论三种。

图片评论数量,是消费者在首次评价或者追加评论时,在评论内容下方晒图形成的评论内容,含图片评论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如色差规格与卖家描述不一致等问题,有图片的评论减少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型商品时承担的风险。在消费者学习的过程中,有图片的评论暗示了消费者的真实购买行为。本文研究有图片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追加评论是指双方评价完成并生效后的180天内,买家将有1次追加评论的机会,卖家也会随之多1次解释机会,从而更真实的反映购买后的情况。追加的评论可以是文字内容,也可添加图片,但不影响卖家的好评率。

追加评论数量,更好地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有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质量或者其他问题,追加评论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持久耐用度。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对淘宝的化妆水追加评论进行研究,发现追加时间呈现长尾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性。文本研究追加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累计评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作出的评价,所示评论为1个月之内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可涉及商品的规格、质量、色差、物流及客服等因素,内容长则可做长篇大论,短则也可作出两个字评价,如好评、不好等。

累计评论数量是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前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信息丰富度高的评论,可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商品信息。有研究认为好评数量代替了累计评论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而有研究发现,在线评论的数量影响了消费者网络购买的意愿。

(二)评论质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评论的质量主要是从信息特征的角度来衡量的,如信息的可信性、相关性、充足性、客观性等。现在的网上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采用各种手段刷好评的现象普遍存在,或者是评论发送者无心做出详尽明晰的评论等情况,导致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等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通常正面评论在评论的质量上参差不齐,而我们很少会去怀疑负面评论的质量,质量可靠的评论信息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三)评价时效性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正面评论对购买决策起到正面影响,负面评论起到负面影响。Herr等∞21的研究表明,产品或服务的正面评论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评价,而负面评论会使消费者直接将该品牌从考虑集中删除。

在线评论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干扰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有效判断,降低了消费者决策效率利。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和风险规避意识,购买数量越多说明产品是得到大众认可的,购买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较低,交易成本较低。评论的时效性是指评论发表的及时性,评论是否及时更新,能不能反映最新的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和当当网的在线评论系统与其他网站相比虽然已经比较完善,评论发表的时间越近,评论的内容就越新即越具有参考价值,评论的有用性会越大;而评论发表的时间越早,其时效性会越差。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减。

三、结语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不同的消费人群受在线客户评论的影响不同,因为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基础。通过掌握在线评论的特征,消费者可以知晓人们对商品优劣的评价,识别和屏除在线评论中由外部动机带来的主观偏差,优化购买决策。可以帮助网络商家按照趋利避害原则控制在线评论传播的影响力,提高其竞争优势。总之,在线消费评论有助于消费者决策,即便消费者对于一些产品和评论会有怀疑态度,但是,受到地域和时间限制,很多消费者仍然会选择通过在线评论了解产品,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消费者购买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出现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伴随着在线客户评论和中国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宋晓晴,孙习祥.消费者在线评论采纳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5(1):164-169.

[2]于丽萍,夏志杰,王冰冰.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4(11):34-38.

[3]闫海鑫.网络社会互动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感知风险为中介[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工商管理,2012.

商品质量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就有不同的认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形成共识。2001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价值理论,开展学术争鸣。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对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进行探索,供学术界参考。

一、劳动价值论

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否认这个基本观点,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别的价值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论。他讲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他讲的价值是商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我国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因此引起学术争论。争论的关键是对“创造”的理解问题。在生产三要素中,只有人的劳动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都是被动的因素,本身并不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只能说劳动创造价值,不能说土地创造价值,更不能说资本创造价值。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把主体(创造者)与客体(创造物)混为一谈,把人与物等量齐观,是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等)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也不否认自然资源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源泉。因为“创造”和“源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自然资源是天然财富,本身具有使用价值,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具有交换价值,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商品交换不仅是劳动交换,同时也是资源交换。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能生存,当然也谈不上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资源价值观念,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提出了“自然资源财富”的新概念,就说明了这一点。商品价值源泉的逻辑关系如下:

自然资源+人的劳动(创造性)=产品-使用价值-商品-交换价值

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要认清狭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狭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引起“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产生了宽、中、窄三种观点。宽派认为,凡是满足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窄派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中派认为,除了物质生产劳动,还应加上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争了几十年,至今未能形成共识,可谓“劳而无功”。我认为,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不能以劳动形式(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为界线,而应以劳动效果(有效劳动、无效劳动)为标准。事实证明,生产劳动不一定创造价值,例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豆腐渣”工程,不但不创造价值,反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生产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例如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虽然不生产商品,但是也可以创造价值。国民生产总值中就包括服务劳动创造的价值;国际贸易中就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有效劳动创造价值,无效劳动不创造价值。

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突破狭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创立广义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是真正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社会全体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无效劳动不创造价值)。广义价值是劳动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需要、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意义,包括商品、知识、人才、艺术、服务的价值。广义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价值,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开人这个社会主体,一切价值都无从谈起。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发展观,而且对于反对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劳动创造物质文明,劳动创造精神文明,劳动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只不过价值存在的形式不同罢了。发展劳动价值论,不仅要扩大劳动的外延,而且要扩大价值的外延,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把抽象的劳动和抽象的价值具体化,阐明不同形式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形成新的价值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如下:

劳动—创造—价值

(抽象劳动)(抽象价值)

(具体劳动)(具体价值)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市场)

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创造—知识的价值(技术市场)

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创造—人才的价值(人才市场)

艺术工作者的劳动—创造—艺术的价值(艺术市场)

服务工作者的劳动—创造—服务的价值(服务市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完全符合十六大精神。它不仅可以解决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价值间题,而且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即指导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二、商品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此就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劳动价值论、抽象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均衡价格论等等。各种价值理论长期争论不休,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商品价值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对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没有完全搞清楚,价值理论因此成为经济学之谜。

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间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反映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对商品所作的评价,它反映了商品和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讲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对人有何价值,人对商品作何评价(买不买?值不值?)。在这里,商品是价值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客观存在);人是价值的主体,具有主观性(主观评价)。价值反映商品(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关系。离开人这个价值的主体,商品无人问津,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这是认识商品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揭开商品价值之谜。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从整体上讲具有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商品是用来出卖的劳动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就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二重性:对消费者具有使用价值,对生产者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根本的,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内容;交换价值是派生的,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才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如腐烂变质的食品),就没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降低(如旧车),交换价值也降低;使用价值消失(如过期失效的药品),交换价值也消失。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商品的价值。这种新观点不仅符合形式逻辑(价值概念包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符合辩证法。研究商品价值间题,必须首先研究使用价值。只有弄清使用价值,才能弄清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商品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商品使用价值包括三个要素:品种、数量、质量。不同品种、数量、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较的,根据使用价值三要素对消费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较出来。

品种(序数效用):商品类别品种很多,使用价值大小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按序数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食品、服装、住房……吃饭、穿衣、住房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间题。有人说,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难道粮食与烟草使用价值的大小也无法比较吗?为什么不联系实际想一想呢?

数量(基数效用):商品数量有多少,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基数计量。例如,我国现有十三亿多人口,每年需要多少粮食?根据统计,得出基数,满足需要,效用最大。粮食生产就是要根据这个基数来安排。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丰补歉,保证粮食安全,防止发生粮食危机。

质量(时间效用):商品质量不仅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质期,过期则失效。特别是食品、药品、保健品,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质量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有些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被害死)。国家必须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经济价值,能够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盈利或赚钱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它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交换价值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流通到纸币产生,如今又发展到电子货币“一卡通”。在货币产生以前,没有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商品交换价值的形式是不明确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双方获得的都是物品使用价值(货物)。在货币产生以后,有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明确地表现为价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是:

商品价值:

从这里可以看出: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物质就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如食品腐烂变质),数量再多也不顶用,等于零。商品交换价值与价格、数量成正比。商品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优质优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方向变化(薄利多销)。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商品产量,与交换价值成正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成反比。消费者购买商品考虑的因素是:买什么(品种),买多少(数量),好不好(质量),贵不贵(价格),这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经济学不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

商品价格就是货币与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即单位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单价)。这是我给价格下的新定义,用公式表示:

商品价格=

这个公式不仅包括各种商品的各种价格,而且反映了价格变化规律,即供求规律。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个别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决定的。生产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内因,市场价格只有高于成本价格,生产者有利可图,才会继续生产,否则就会停产或转产。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外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求平衡,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个定义是符合实际的。整个社会的商品价格水平是由货币发行量决定的。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发行总量,可以保持商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防止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三、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两极分化,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对于批判资本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公有制一统天下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都要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经济效益。盈利赚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投资回报率是考核企业的标准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等。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剥削问题,是经济学的一大难题。理论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产生了很多意见分歧,至今没有形成共识。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使用的概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使用这个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用这个概念,都使用利润概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利润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但是,企业利润从何而来?归谁所有?有无剥削?这些都是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深人探索研究,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此,谈几点初步意见。

首先,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等。不同的企业经营方针有区别。私营企业的经营方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唯利是图。”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私营企业有的盈利、有的亏损,有的破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方针应该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能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与私营企业就没有什么区别。集体企业应该追求集体福利最大化,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企业利润有平均利润、垄断利润、非法暴利,等等。不同性质的利润来源是不同的。平均利润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企业应该获得的利润。没有平均利润,企业就不能发展。垄断利润是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得的。国有企业的垄断利润应该上交国家财政,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内部不能瓜分垄断利润,否则就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法暴利是企业采取非法的手段,获得的暴利。例如,非法集资、非法经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瓜分国有资产等等。国家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企业的非法活动,没收非法企业的暴利,保护国家财产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再次,企业利润来源于自然资源和人的劳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动植物、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是财富之母,人的劳动(包括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劳动等)是财富之父。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例如,私营煤矿大老板,一年获利几百万,一个个成为千万、亿万富翁。煤矿老板的利润从何而来?来源于国家的煤炭资源和矿工的辛苦劳动。煤炭资源是天然财富,经过矿工的劳动变成社会财富。煤矿投人的资本不是利润来源,而是获利的手段。老板管理企业是管理劳动,应该获得劳动报酬。但是劳动报酬与企业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资本市场投机获利,是利润分配,不是利润来源。股票市场上投资炒股,有获利者必有亏损者。

商品质量论文第7篇

关键词:逆向选择 质量分布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问题又称“柠檬”问题(“柠檬”是美国口语中对于“旧汽车”和“缺陷汽车”的统称),是Akerlof(1970)在《“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提出的。然而,Akerlof所作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对传统市场或者传统商务而言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长期积累性发展及其在商业上的持续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划时代地改变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方式,这使得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近些年,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大都认为互联网可能使得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为严重。例如,美国德州奥斯丁分校的Whinston等学者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拍卖市场存在着很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德国学者Oliver和Lehman对德国网上和网下的二手汽车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国内学术界相关理论的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潘勇(2012)指出商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得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评估的难度加大,由此会引起更大的质量不确定性;蒋丽艳(2011)分析了网络信息产品交易中“柠檬”问题的成因及产生的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论证了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地分析了其在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形成过程及对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信息经济学领域,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中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卢安文,2011),按照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和发生的时间,可对其进行分类(张维迎,1996),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非对称信息发生时间的不同对交易产生的影响具有双边性特征,信息优势方(如交易中的卖方)由于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选择提高自身效用的行动,就会形成道德风险(张娥等,2007);信息劣势方(如交易中的买方)由于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确定所要交易商品的属性,就会形成逆向选择,又称为不利选择(潘勇,2009)。 一般情况下,道德风险模型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以及委托-过程中应用较广,而隐藏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主要研究的是交易双方对所交易对象的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效率损失问题(刘佳,2010)。本文所研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是逆向选择问题。

模型的基本假定

本文中模型的基本假定为:假设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多个潜在的卖方和多个潜在的买方且交易参与人均为个体行为理性、风险中性的(参与方对交易目标单位价值的评价相同);假设θ为卖方所售商品的质量,卖方知道自己所售商品的真实质量θ,买方不知道θ,但知道θ的分布函数F(θ);假设买方愿意为卖方所售质量为θ的商品最高出价为Pb(θ),而卖方愿意为自己所售质量为θ的商品最低售价为Ps(θ);假设价格P与质量θ完全线性相关,令Pb(θ)=λbθ,Ps(θ)=λsθ,且λb≥λs≥1,这意味着Pb≥Ps,否则交易便失去意义。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模型

(一)质量离散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令卖方出售的商品只有两种类型:θ=2(高质量商品)和θ=1(低质量商品),即θ∈{1,2},且各占据市场全部商品的1/2,如图1所示。

如果卖方提供Ps=(θ=(1+2)/2=1.5)的价格,买方会推断卖方出售的肯定是低质量商品,因此买方只肯接受Ps(θ=1)的卖方出价。同时,在Ps(θ=1.5)的价格下,出售高质量商品的卖方将退出市场,因为Ps(θ=1.5)<Ps(θ=2),P(θ)为严格递增函数,这意味着卖方将赔本出售自己的高质量商品。这时惟一的均衡价格为Ps(θ=1),买方购买的全是低质量商品,卖方出售的也全是低质量商品,高质量商品全部退出市场。这就是在非对称信息下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的逆向选择。

如果出售高质量商品的卖方等到所有的低质量商品均被售出之后再进入市场的话,这时所有的人都知道市场上剩下的全是高质量商品,商品将以正常的价格被出售,但这样的行为已经给模型增加了新的内容,模型也就随之改变了。若这种行为被预期到的话,出售低质量商品的卖方将会保留商品以等到价格上涨,这将引起交易双方的消耗战博弈(盛永祥等,2007)。

(二)质量均匀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质量离散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依赖于每一种类型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2。显然,商品的质量只有两种类型的情况与实际不太相符。在质量均匀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中,以基本的前提假定为基础,假设θ在[1,2]区间上均匀分布,则密度函数为f(θ)=1/(2-1)=1。

如图2所示,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在市场上,商品的平均质量为θ=1.5,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Pb(θ=1.5)元;但此时,只有所售商品价格满足Ps(θ)≤Pb(θ=1.5)的卖方才愿出售,所售商品质量θ∈{θI Ps(θ)>Pb(θ=1.5)}的卖方将退出市场。这将导致欲出售的商品平均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商品的平均价格进一步下降。

(三)质量正态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质量均匀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依赖于质量θ在[1,2]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则密度函数为f(θ)=1/(2-1)=1这一假设条件。而在质量正态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中,以基本的前提假定为基础,假定质量θ连续,且θ在[1,2]服从正态分布,设方差为σ2,数学期望为θ(易证θ=1.5为平均质量),可得密度函数:

由假定可知,市场价格Ps仅与质量θ完全线性相关,由数理统计可以证明:EPs=λsEθ,DPs=Dθ=σ2,则卖方愿意的最低售价Ps的密度函数为:

(1)

同理亦得:

(2)

如图3所示,质量θ服从关于θ对称的正态分布,卖方愿意的最低售价Ps服从关于1.5λs对称的正态分布,买方愿意的最高买价Pb服从关于1.5λb对称的正态分布。市场中大多数商品质量分布于[1,2]区间内,并集中在平均值θ=1.5附近;而[0,1]表示质量低于买方愿意出价购买的商品质量分布区间,[2,∞)表示质量高于买方愿意出价购买的商品质量分布区间。

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在市场上,逆向选择将使得买方无法判断某一具体商品的质量,因而只能根据商品的质量分布进行出价,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平均质量价格。由此可得,买卖双方的期望出价为:

(3)

(4)

可以看出,商品质量成正态分布比离散分布和均匀分布更为符合现实中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品质量分布(孙玲芳等,2007)。因为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出售的商品数量比传统市场中要多得多,对于任意一种商品来说,其在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可出售数量都是惊人的,所以商品的质量分布应该趋于较为合理的正态分布。由于买方的期望价格往往大于卖方的期望价格,电子商务市场中只有低于买方期望价格的商品才能够完成交易,所有Ps>λbθ(即质量高于1.5λb)的卖方将会逐步退出市场,市场上高质量的商品逐步减少。于是,其后市场上的商品质量θ将集中分布于[1,1.5λb]区间内,期望质量进一步下降,商品的平均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

综上,与传统市场相比较,存在于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情况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建立三种质量类型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逆向选择在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会严重地影响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导致商品质量逐步下降;二是均衡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商品才能够交易,市场会更趋近于低价格的均衡,在极端情况下,市场可能根本不存在,交易的帕累托改进不能实现;三是商品质量正态分布下的逆向选择模型更符合现实中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品质量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1.Gerge.Akerlof.The Market for‘Lemon’: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

2.潘勇,乔小东.逆向选择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声誉机制的本土性研究—以淘宝网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

3.魏天伦,周琪.网络交易中出现的价格问题—论逆向选择与网络市场的价格行为[J].商业文化,2011(8)

4.卢安文.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委托-关系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研究[J].商业时代,2011(11)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三联出版社,1996

6.张娥,杨飞,汪应洛.网上交易中诚信交易激励机制设计[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1)

7.潘勇.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与抵消机制—基于淘宝网的数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2)

8.刘佳.C2C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现象研究[J].数据通信,2010(3)

商品质量论文第8篇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一般而言,所谓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共同的文化,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大部分人们共同拥有的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狂欢、聚会以及娱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大众文化的界定相当于我们说的“民间文化”。它源于日常生活,是依据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被当作是工业、媒体、消费、娱乐等加以理解,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概念理解与其对文化工业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指的是科学技术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以大规模机械的生产单一性、标准化的大众文化产品为手段,通过新兴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传达给消费者,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间的虚假文化,满足了人们文化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所论述的大众文化就是这种与民间流传的大众文化不同的文化,是一种以文化工业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形成的,供大众消费的商品性文化。

(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内容马克思指出,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区分。人们不再是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重点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样,商品本身的性质和质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数量以及商品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演变中,商品逐渐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失去了产品和人之间的人性化沟通,成为单纯获得利润的物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上,大众文化因此成为商品性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直接而肯定的论述,大众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性的存在。马尔库塞也指出:“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大众文化,它的交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被忽略,“纯粹的使用价值,肯定已经被完全的交换价值所取代。”这样来说,阿多尔诺仿佛取消了大众文化的使用价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换价值。阿多尔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大众文化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在于其满足人的文化审美的需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所激发的人类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需要不是对人的积极肯定,一个具有自身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说,这种文化使用价值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的肯定,而是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积极性、本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质,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沦为商品,因此,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成为纯粹的利润工具,利润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获取金钱的数量多少。大众文化和社会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样,不具有任何区别意义,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是和文化一致的。这样,文化自身的本质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泯灭。大众把文化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这种行为,使得文化的自身价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会中的这种特殊型产品的属性也被否定。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和这些产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文化和所有的产品都被看成是人类为自身价值追求和金钱追求的过程中的一种承担物,它们都是单纯的商品。文化已经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压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对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为仅仅是给人类带来短暂兴奋的商品。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在自身的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渗透。不仅仅单纯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工业赚钱的工具,其附带的相关产业也成为社会牟取暴利的媒介。不仅仅是电影、小说等文化产品成为获取利润的物件,其相关的印刷品、无线电视等大众媒介也成为牟取相关利润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一切娱乐活动中,大众文化体系成为无处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是成为对效率的追求。人们关心的是产品能不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不再问其是什么,而是关注其能够交换什么。人们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对文化自身使用价值的否定,使得大众文化完全成为商品性的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今社会大众文化仍然占据着大众娱乐的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仍然存在,甚至说更加深入,大众文化在生产和传播中要严格地遵守着市场规律和商业操作,所以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同样存在着商品化程度高、艺术性较差的特点,单纯地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因此单一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仍充斥于市场中,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还是随时可见的。这种文化性和大众性同时存在的文化现状,使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明确这种代价的不可避免性,参考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这种代价的程度。在对中国大众文化现代性建构上,要明确社会基本状况和需要,创造出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又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独具中国特色。

商品质量论文第9篇

关键词:质量差异;广告策略;广告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98-02

1 引言

产业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状况。产品的差异化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进而影响需求曲线的弹性使得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降低。

本文所要探讨的质量差异属于产品差异中的垂直差异。产品差异分为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具体表现为两产品之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其他一些特征却减少了,比如汽车的式样。而垂直差异表现为两产品之间所特有特征的水平都提高或减少了,比如不同系列的汽车。垂直差异是是与消费者的偏好次序相联系的,是在价格相等的条件下关于特性空间的一种自然排序。显然,对于质量而言,消费者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都认为较高的质量是更好的。因此消费者认为高品质产品严格优于劣品,可以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对高质量产品的消费,当然,这里必须满足消费者收入相同的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信息是完全的,消费者对市场中产品的质量差异具有完全的信息,能分辨出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并根据产品质量的不同而支付不同的价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消费者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买者和卖者有关产品质量信息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产品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退出交易,使得整个市场的产品整体质量下降,交易的帕累托改进无法实现。

2 广告策略

2.1 广告策略对同质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厂商产品的差异化,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广告对产品差异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在产品本身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广告;二是在产品本身无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三是无论产品是同质还是非同质,都能使产品差异化。本文所探讨的是广告对同质和异质产品的影响。对于质量差异的产品,尤其是对于经验品而言,质量信息不能在事前得到了解,消费者对其所不熟悉的产品的试用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最为典型的是耐用品的消费,耐用品属于典型的经验品并且相对搜寻品而言价格较高,消费者所关注的是其使用寿命(质量)而会忽略其搜寻成本。消费者一旦消费了这种产品并获得了所期望的甚至是超额效用之后,就会对该产品产生忠诚度,以致今后的重复性购买。因此,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在位厂商而言,可以用广告的手段建立长期的声誉获得更多的重复性购买,当建立起品牌的忠诚度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形成对新进入者的壁垒。同样,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若想获得市场份额,同样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以获得原有品牌的老顾客和未尝试过任何品牌的新顾客。即便是对于同质的产品,广告效应同样可使同质产品“差异化”。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简化,假定市场只有一个已经在位的老厂商,该厂商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并通过持续的广告投入建立了自己的“商誉”,现考虑有一新厂商准备进入该市场,新厂商同样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假设两厂商成本相同。新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必须投入广告以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存在并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是老厂商的长期的广告策略所形成的“商誉”对新厂商造成了进入壁垒,尤其当老厂商已经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的时候,新厂商的广告策略显得并不那么奏效。

3 基于质量差异的广告博弈

3.1 同质产品的广告博弈

本部分所要探讨的是同质产品的广告博弈。假设有A和B两个厂商,首先,他们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所谓信息完全是指这两个厂商对于彼此的生产函数,产品特征以及广告策略所能影响的消费者群体都有明晰的了解。其次,他们之间的广告博弈是属于“静态博弈”的范畴。之所以说是静态博弈,在于两厂商在投放广告时都不愿意有对手先动,即不会在对方投入广告后自己再行动。因为消费者对先消费的产品会形成某种程度的惯性,因而消费市场会形成某种程度的“惯性集中”,这种惯性集中对广告行为的后发厂商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此厂商之间倾向于同时并且大量的投放广告。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通过以上战略博弈式可以看到,此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两厂商都倾向于多做广告。若一方少做广告,则会使得

另一方获取更多的收益或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前述我们可以看到,若被对方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将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两厂商的策略就是大量的做广告以获取同样的收益。

3.2 基于质量差异的广告博弈

上节探讨了有关同质产品的广告策略,本节主要探讨有关质量差异厂商的广告策略。假设有A与B两个厂商进行广告博弈,假设厂商B生产低质量产品并且知道A以概率P生产高质量产品,以1-P生产低质量产品。两厂商对质量是私人信息,即两厂商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拥有完全信息。因此两厂商属于不完全信息的范畴。对于高质量厂商而言,希望传递给消费者自己是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这一信息。厂商可以选择价格策略和广告策略,这里我们不探讨价格策略,仅探讨广告策略的影响,这里要指出的是,价格同样是传递质量信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本文仅讨论广告行为。上述我们探讨过对于两厂商而言都有趋向多做广告的动能,因此,无论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还是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在第一阶段都有多做广告的倾向。对于低质量厂商而言,如果在第一阶段与高质量厂商采取同样的策略,可能获取的收益等于甚至大于高质量厂商。但是在第二阶段若低质量厂商仍然采取多做广告的策略的话,就可能面临亏损。这是因为当消费者消费了某种产品后,对该产品的质量会有较为明确的了解,若产品为高质量,消费者继续购买该产品,若产品质量较低,消费者将向其他品牌转换,对于经验品尤其如此。因此,对于该广告博弈而言,可以将其置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框架之内讨论。下图博弈树中解释如下:N为“自然”;P为“自然”选择厂商A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厂商的概率;A,A 为广告投入、A >A ;

由上述博弈树可以看到。自然首先选择厂商A的类型,厂商A以概率P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以1-P的概率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对于B厂商而言,这是对厂商A的先验概率,厂商B根据A的行动判断厂商A的类型。对于第一阶段,两厂商同时开始广告博弈,由博弈树的支付可以看到,无论厂商A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还是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并且无论A选择何种广告策略,厂商B的最优策略就是选择多做广告。对于A来说,第一阶段的最优策略同样也是选择多做广告的策略。因此,对于两厂商而言,第一阶段的纳什均衡就是选择多做广告,可以把第一阶段看作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从第二阶段开始,情况就开始改变,厂商B在观察到厂商A在第一阶段的广告策略和支付后选择自身的广告策略,若厂商B观察到在第二阶段当其持续多做广告时支付并未改变,可以判断厂商A同样是低质量厂商,因此从第三阶段开始两厂商陷入前述所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框架。但是当厂商B在多做广告的过程中观察到自己的支付不段减少则可以肯定厂商A是高质量的厂商。尽管厂商B的利润在随后阶段的利润不断减少,但若能获得正的利润则同样可以采取多做广告的策略,直至自己的边际利润为零。

由上述分析可以解释实际的现象,就是高质量的厂商最终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低质量的厂商可以在边际利润为零之前获得几期利润后便逐步推出市场。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把厂商的广告的持续投入看作是高质量的保证。对于厂商而言,持续的广告投入是一种沉淀陈本,也是一种承诺行动,要向消费者传递高质量的信息以达到最终占领市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2]杨公仆.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丹尼斯・卡尔顿[美].杰弗里・佩罗夫[美].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杰弗里・杰里[美].菲利普・瑞尼[美].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