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9 07:44:26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1篇

特教中心学校使用的实用语文课本是为适应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编写的教材,本教材的构建建立在奥苏博尔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根据弱智教育大纲由浅入深,由低向高,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能够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用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紧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丰富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有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课文中有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教师节》、《元旦、春节》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知道这些节日的时间和应该怎样做的知识;有讲卫生《洗手、刷牙》和吃饭不浪费《爱惜粮食》方面的文章;有《要是你迷了路》、《野生动物园》等为学生展现自然现象和科学奥秘的文章;有《锄禾》、《咏鹅》、《静夜思》等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优美诗歌。这些文章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各篇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探究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从而使德育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交融,帮助学生道德规范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时,一遍一遍地反复教学生多读,认真思考孔融和他爸爸的对话,课堂上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通过学习《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学生们懂得凡事应该谦让的礼仪。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作文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论作文主题是什么、作文要求是什么,学生写作的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学生应具备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从众多材料中选择恰当的例子来用。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作选材作文离不开材料,而材料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应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但素材是否可以用于作文中,还要进行分析和选择。如指导学生写以“宽容”为题的作文,在选择素材时,应让学生恰当地使用,如“负荆请罪”、“宰相肚里能撑船”等这样的历史典故。也可让学生用身边的例子来论述宽容的重要性。在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真、善、美、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写作主题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它贯穿文章的始末,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具备对美的感受力,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歌颂好人好事,鞭挞假恶丑。

(三)作文改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字、层次结构等问题,还要注意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表扬学生作文中体现出的美好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让好的思想品德发扬光大;纠正学生作文中可能体现出的对生活的片面理解,甚至消极错误的思想,教师应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

三、情感体验及文化传承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一定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德育。如在教学《国庆节》这篇文章时,课堂教学教师要带领同学们一起朗读句子,使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涵,应给学生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英雄英勇奋斗得来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每年的10月1日作为祖国最重要的节日:国庆节。每一位中国人都要学习革命英雄英勇奋斗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一定要牢牢记住每年的10月1日是纪念我国国家成立、胜利的日子,不管在哪里都要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智障语文教材选用了部分古代优秀的诗歌和故事等,如《锄禾》、《早发白帝城》、《狼来了》等等,这些课文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作者杜甫;《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弘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励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2篇

一、美国CEC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

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制定了《每个特殊儿童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在《标准》中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对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了界定,也表明了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与其它职业的区别。

(一)无歧视性

《标准》中规定“使用评估用具和办理手续时,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1]此条标准虽然是着眼于无歧视性评估,但从“无歧视性”表述中可以解读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特殊技教师评估的是一个个“儿童”、一个个“人”,而非附加在特殊儿童身上的社会或身份的属性,这也就是当下的“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二)尊重性

《标准》中规定“特教专职者在专业实践上应提高和保持高度的能力水平和思想境界”,“仅用那些指定的训练方法和行为条例,不能伤害特殊学生的自尊心和侵犯其基本人权:如体罚”,“特殊教育者应拥护特殊学生,在言语写作及各种场合的表现都代表他们的利益”等等[1]。所以,特殊教育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成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利益的代言人,使尊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成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在行动上要使自己的专业活动有益于特殊群体和他们的家庭,尽最大限度的维护特殊学生,并且有益于其他同事、学生或研究对象的研究学习。

(三)客观性

《标准》中规定:“为帮助相关人士做出决策,应以进行有效客观的训练为基准,向行政部门、同仁、家长提供准确的计划资料”。[1]这一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专业活动的职业素养,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管理、咨询中,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以事实资料、数据来说明问题。

(四)保秘性

《标准》规定:“除有书面批准或规定机密可以公布的特殊情况外,应保守情报机密。”[1]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能够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能够严格注意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私隐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合作性

《标准》规定:“和其他专职者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完善特殊教育和特殊人群相关服务。”[1]这一标准旨在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更具有合作性,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等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以便参与行为管理,为特殊儿童服务。

(六)高效性

《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特殊学生的需求,保证应用专业知识、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使用有效的教学用具和资料、设定合适的教学需要的班级,致力于发展最高教育,进而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尽最大限度得激发他们的生活潜能。

(七)发展性

《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在职培训、专业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的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以此,强调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其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素养。

(八)倡导性

《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要尽最大限度的推动和完善与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服务政策。这一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有责任、有义务进行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去推动、完善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相关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九)实践性

《标准》规定:“在CEC道德法规和其他规范、职业政策之内进行实习”,“特教专职者不应原谅和参与一些不道德和不合法行为,不应违背特殊教育委员会所采纳的职业标准”。[1]以此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之事。纵观CEC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可以看出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始终坚持公正、平等、尊重、非歧视性的原则,一切以特殊人群的利益为重心。在职业实践中能够客观评估,并且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等专业道德。这些道德标准反应了美国对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特殊教育教师在道德规范上的基本要求,是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基本素质的概括。

二、CEC职业道德标准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美国CEC提出的特殊教育教师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使得美国从事中小学特殊教育的教师都有很深的职业情感,从立法角度也使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切实的用心、用情、用理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特殊孩子能够感受到关爱、尊重与理解,有助于培养孩子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特殊教育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深刻的责任感和坚实的职业信仰,才能将它顺利推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普通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还应该具备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的职业道德。美国CEC在《标准》中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规定,给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加强规范,践行师德

美国特殊教育之所以在发展的很好,是因为美国通过CEC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而当下,我国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明确界定,在各个地区出现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所以作为我国来说,要想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加强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要设置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加强法律规范,从而通过法律来从根本上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以人为本,尊重平等

特殊教育的对象多属于弱势群体,特殊教育的产生是为他们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利,因此,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许多障碍者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为他们的成长和最终融入社会提供服务,并对此负有深深的责任感。而现存在一些特殊教育教师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所以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应该坚持无歧视原则,对文化背景、民族背景、家庭、性别、样貌、体态特征、性取向等不同的特殊群体以示非歧视性,并且应遵循公正、平等、尊重的原则,关心热爱特殊儿童,尊重特殊儿童的权利。

(三)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特殊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应该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所以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仅是与特殊儿童相处,这就要求与其他特殊教育工作者相处时应做到人际关系融洽,努力为自己为他人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不仅如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还应该相互监督,当发现有同事所作所为伤害到特殊学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打击、阻止和干预。坚持互相尊重、相互协作、相互鼓励的原则,共同完善特殊教育和特殊人群的相关服务。

(四)恪尽职守,保守秘密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儿童的相关资料要做好保密措施,特殊教育教师更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尊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隐私,不随意对外泄露;要做到坚守自己的本分,恪尽职守,保守秘密,切忌重要资料信息的流失。

(五)提高专业,加强实践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3篇

一、问题提出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品德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1]现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既包括了要求教师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内容,也包括了教师作为这个特殊行业人员的特殊的道德内容。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进展来看,教师职业道德正从“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移的过程中[2]。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各种职业道德之一也毫不例外地具有与一般职业道德的相同属性,也存在与一般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3]。从道德心理学新进展的角度来看,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的研究成果也为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道德敏感性重视个体面对特定的情境在作出道德决策时需要考虑情境的特殊性[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领域特殊性[5]。从教师职业特殊性探讨师德内容已经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建设的一项前沿课题。

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考虑师德的特殊性,对于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的理论建设,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的依据,并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3]。从实践层面的角度来看,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教师道德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制定与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精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在体现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评价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功能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然而,不同的学者对哪些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认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6],在于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关爱关系。Noddings认为关爱(caring)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7]一个人进入教师职业就是进入了一种关爱关系,关爱先于、重于做事与技能,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历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把热爱(关爱)学生作为重要内容,师爱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量调查也显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特点中,热爱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指标。[8]甚至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师爱”。[9]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被看成是学校教学情境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而且也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有学者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10]教师能否自觉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有学者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后认为,为人师表应当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11]从整体上看,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而且主要以思辨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重点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不同群体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看法。由于在职教师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执行的主体,职前教师(在校师范大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后备力量,而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直接受体,所以本研究通过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中学生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在特殊性与一般性维度上进行排序,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样本一,在职高中教师85名,男教师37人(43.5%),女教师40人(47.1%),缺失8人(9.4%);30岁以下21人(24.7%),31~40岁48人(56.5%),40岁以上14人(16.5%),缺失2人(2.4%),平均年龄35岁;高级职称24人(28.2%),中级职称41人(48.2%),初级职称15人(17.6%),缺失5人(5.9%);教龄5年以下21人(24.7%),6~10年25人(29.4%),11年以上33人(38.8%),缺失6人(7.1%)。

样本二,职前教师(在读师范学生)90人,男生9人(10%),女生81人(90%);平均年龄21岁。

样本三,高中二年级学生89人,男生38人(42.7%),女生51人(57.3%);平均年龄17岁。

2.材料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指导语如下:

职业道德规范往往由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容与职业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内容组成。教师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中的助人性与专业性都很强。这种职业既有与其他职业相同的道德规范内容,也有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道德规范内容。

下面列举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内容,你认为每一条规范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如何?6分为最具有特殊性,1分为最不具有特殊性。现在请你在这个维度上对6条项目进行排序。请注意,这里是请你按代表道德规范的特殊要求而不是规范的重要性程度排序。

3.程序

方便取样,对所有被试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一是在浙江省某次班主任研讨会期间通过方便取样获得数据;样本二为浙江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心理学课程中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三为浙江某中学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团体测验。

数据处理使用SPSS15.0进行管理与处理。

三、结果分析

首先,对三个样本分别进行平均分与标准差的计算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在职前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76(1.24),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3.15(1.97)、3.72(1.29)、3.88(1.40)、3.78(1.40)与1.70(1.00),“关爱学生”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的项目(t值分别为-5.78、-5.31、4.41、4.34、16.24,下同)。在高中学生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60(1.1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46(1.93)、3.33(1.47)、4.61(1.25)、3.90(1.45)与2.08(1.05),“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7.70、-5.94、3.39、16.07)。在在职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90(1.2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31(1.88)、3.20(1.47)、4.73(1.33)、4.59(1.27)与2.93(1.49),他们认为“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9.37、-7.34、10.76)。

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不同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排序中,尽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但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是最为特殊的项目 之一。

其次,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个项目上对三个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上,三个样本在“关爱学生”项目上无显著差异(F(2,257)=1.34,p=0.264),在爱国守法(F(2,257)=4.61,p=0.011)、爱岗敬业(F(2,257)=3.20,p=0.042)、教书育人(F(2,257)=10.56,p=0.000)、为人师表(F(2,257)=7.75,p=0.001)与终身学习(F(2,257)=23.77,p=0.000)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样本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存在有区别的差异,但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并不存在异议。

四、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高中学生三个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项目排序中,“关爱学生”是他们认为最为特殊的项目之一,并且三个样本对此具有一致性。就在职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三者无显著差异。职前教师把“关爱学生”列为最为特殊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显著高于其他各项职业规范内容。而高中学生则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都视为最能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三个样本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异议,但也说明该结果可能既与职业道德规范本身的内容有关也与这三类被试的生活或工作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1.不同样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受其自身经验的影响

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项目在可区分的维度上存在交叉关系。比如“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的“育人”、与“为人师表”可能存在涵义上的重叠,因为育人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关爱学生”,而“为人师表”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的榜样。而对这一部分的重叠与深层的含义可能在职教师由于在与学生互动中会有更深的体会。职前教师大多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了解远不如在职教师深刻,而且由于大学中的师生互动远没有中小学频繁,大学生对教师“关爱学生”的需求没有中学期间那样得到有效满足,他们更渴望教师“关爱学生”。所以职前教师对“关爱学生”的排序成为唯一最高的特殊项目。高中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师关爱,但在高中阶段通过学习获得升学的机会成为他们在此期间最大的需求,所以他们把教师的“教书育人”与“关爱学生”一样也看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内容。而在职教师认为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看成是同等程度的。这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

不管其他的项目如何,“关爱学生”是三个样本都认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这在对三类被试进行各个项目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在“关爱学生”这个项目上,三个样本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即都认为“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内容。在“爱国守法”上,职前教师显著高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在“爱岗敬业”上显著高于在职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在“为人师表”上显著低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在“终身学习”上职前教师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即三类被试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受被试的工作或生活经验的影响而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关爱学生”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上并无显著的差异。

2.“关爱学生”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大量以往的研究也认为“关爱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甚至认为“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Noddings积极倡导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施关爱教育,教师应该具有教学关爱(Pedagogical Caring)的能力。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的,将道德教育与教育重合起来,强调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爱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12]她认为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有意义教学的本质[13],是教学的核心方面[14],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15]。她强调师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并非抽象思维方面简单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关爱者和被关爱者的社会关系。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成分,它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行动过程。具体而言,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负责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16]国内有研究者以中小学特级教师为样本,通过被试撰写文章进行编码的方式计算被试列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17]结果发现,“热爱学生”被提到631次,占所有行为数的23%。还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胜于对教学技能的重视,学生把“热爱、尊重与同情学生”列为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之首。

从教师素养的角度来看,“关爱学生”属于教师内在素质的动力系统之成分,也是进行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18]就教师角度来看,“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预测变量,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就学生角度来看,“关爱学生”不仅是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因此,从教师职业特殊性的视角系统的研究教师“关爱学生”的过程、行为与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助于为今后根据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进行实施或评估提供更为细化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赵景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檀传宝.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4]Reynolds,S,J.Moral Attentiveness:Who Pays Attention to the Moral Aspects of Life?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5]Jordan,J.Taking the First Step Toward a Moral Action: A Review of Moral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Across Domains [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7,168.

[6]Noddings,N.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7][12][15]Noddings,N.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8]张景春,赵春华,宋涛.论教师职业道德[J].教书育人,1999,(2).

[9]林崇德.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

[10]杨克平,傅晓燕.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11]王小娜,丁莉.从为人师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13]Noddings,N.Caring[J].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1981,(3).

[14]Goldstein,L,S,& Lake,V,E."Love,Love,and More Love for Children": Exploring Persevere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ar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8).

[16]孙炳海,申继亮.教师的教学关爱:涵义及其作用[J].中国教师,2008,(15).

[17]方晓义,陈浩莺,王永丽,林崇德.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8]申继亮,孙炳海.教师评价内容体系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28-02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特殊教育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品质的总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劳动实践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

一、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人格的高尚性。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撞击中国本土文化,因此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那些教育对象是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是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比较高,而他们的教育对象非常的特殊,有些残疾学生甚至终生不能康复,终生不能生活自理,因此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目的的明确性。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即“授业”;一种是“人师”,即教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经师”和“人师”。而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也需要完成教师的这两种人格。现在残疾人犯罪率也日渐升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受教育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教师对残疾学生推行素质教育也已成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3.行为的示范性。道德行为是指道德主体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活动。道德行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和榜样性,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广大年龄层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都受到教师的影响。尤其是,残疾学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父母而生活的,特殊教育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每个特殊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深刻地印在残疾学生的心里。可见,特殊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4.内容的全面性。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教师职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同样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特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还体现在特殊教育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既要拥有普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还需要有较强、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康复学的基本知识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给特殊儿童做诊断评估的时候,需要注意较多的用语智慧等。

5.影响的深远性。现代社会接受残疾人的融入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必然选择接受教育,而他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完成的,因此这就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更为深远的要求。其深远性表现在特殊教育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塑造,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处”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残疾学生以后的人生,进而影响残疾学生的未来。

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只有遵循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自我,才能正确处理特殊教育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担负好一位教师的职责,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说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1.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是指通过激发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潜能,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素养的提高,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不但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时刻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形成出色完成任务的动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普通教师职业道德功能从总的内容上来说是相似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动力功能表现为:(1)塑造特殊教育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2)强化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精神力量;(3)成为实现道德目标的自觉行为。

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一方面是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职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是通^特殊教育教师将职业道德变为职业理念,成为自身的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对障碍学生起着教育影响的作用。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示范性的特点,残疾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各种行为,所以优良的特殊教育教师品质,能给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从而发挥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功能。这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特殊教育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性;(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集体性。

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是指以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言行,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协调功能表现为:(1)通过外界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使特殊教育教师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纠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2)当特殊教育教师的外在需求转化为特殊教育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时,通过道德标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采用正确态度和方法,调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

4.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是指各个社会媒介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去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各项行为,并把它作为社会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一。评价者则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以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标准之一来衡量特殊教育教师的这些具体职业行为是否遵循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判断,分析原因,达到评价的目的。这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1)社会各界舆论的道德评价;(2)特殊教育教师自我道德评价;(3)特殊教育教师与社会成员的互动评价。

5.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是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为其自身修养所起到的指明正确目标的行为或方式,从而起到实现目标的作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客观层次的要求,它不仅是衡量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依据,而且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1)社会标准层次的约束;(2)他律与自律的转化;(3)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于残疾儿童本身,而且对于残疾人家庭,甚至是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特殊教育发展,使每个残疾儿童都能得到最大的康复与发展。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残疾人 西方特殊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概念是18世纪德国等西方国家在盲、聋哑、智力落后教育训练成功后,在19世纪初成立的异常儿童专门教育机构,出现了“特殊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本文拟立足特殊教育之狭义上的残疾人教育,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揭示西方特殊教育的内涵。 

 

一、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历史根源揭示 

 

当前,对西方特殊教育的起源有一个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即特殊教育源于普通教育,认为是“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无法发挥其完全功能的自然产物或教育进步的表征”。然而,通过对特殊教育产生的根源考察发现,特殊教育具有政治思想、医学/心理学和基督教的深厚始发性根源。从源头上看,特殊教育并不是教育派生体系,而是随着政治思想进步和基督教、医学/心理学发展,与普通教育 结合而理性化的产物。 

 

(一)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思想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政治思想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及其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反映。政治思想作为核心的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特殊教育萌芽、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4~16世纪,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以来,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权利、平等、自由、尊严、价值备受推崇,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修斯提出与生俱来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的生存权利和法律平等思想,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在国家政治建设中,1775年美国《独立宣言》对“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予以强调和保障;1874年法国《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人权理论。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开始了对残疾人的教育训练,一些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家、医生、教师,开始开辟特殊教育的新时代。卢梭在《爱弥儿》中,从他的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以人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提出,教育要遵从儿童天性,适应儿童的发展,并论述了盲人与聋哑人感觉器官代偿问题。狄德罗还专门著述《供明眼人思考的谈盲人的书》和《供健全人参考的论聋哑人书简》,论述残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裴斯泰洛齐还亲自创办了特殊教育机构。可以说,文艺复兴以来,平等、自由的人权思想,为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残疾人开始具有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随着人权思想在国家政治地位中的凸显,1789年法国政府承认了莱佩的聋人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意志保障。其后,18世纪,西欧各国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纷纷建立国家行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对个体行为的特殊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承认。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二)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末的医学训练。医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客观的生物学为依据,指出了残疾的原因与实质,为残疾人教育训练提供了依据。1614年,瑞士医学教授菲普拉特杰尔就曾对残疾作出分类。16世纪末荷兰人阿曼,在医生工作的基础上,对聋人开始语言训练,出版了《说话的聋人或先天聋人可会说话的途径》,1770年著述《关于言语的论文》对欧洲聋人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末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内尔,指出了智力落后的病态;依塔尔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他对野男孩维克多,采用设计环境、感官训练、医教结合等方法进行训练,其成功经验成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智力落后教育的基础。1840年瑞士人古根比尔建立了第一所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法国人谢根1846年发表了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智力不正常儿童的教育、卫生和道德训练》。洛克、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提出让儿童学看、学听、学嗅、学尝、学触摸,

[1] [2] [3] [4] [5] [6] 

为感觉训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洛克的认知理论和心理学观念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残疾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时,特殊教育实质上是医学/心理学医疗训练的性质和意义,主要由医生实施对残疾儿童的分类,以医学/心理学的医疗手段为主,开展医疗训练。法国人谢根甚至把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校命名为生理学学校,认为自己的教育训练是属于生理学的。但医学/心理学的医疗训练毕竟具有了教育的雏形,鼓舞了医生、教师开展教育的热情,医学模式与思想深深影响着特殊教育发展,至今许多国家仍然使用医疗教育学的概念。 

一战后,医疗康复的概念正式进入了特殊教育领域,力求以教育训练的手段使残疾人被损害的机能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特殊教育的着力点是关注残疾人病理学的根源、行为特点及其矫正补偿方法。其假设是,残疾是由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致,而缺陷是能够测量和诊断的,采用医学训练是能够治疗和补偿的。可见,这种医学模式特殊教育以实证/经验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在西方科学文化中被广为重视,并迅速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三)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基督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影响着特殊教育的产生。在欧洲中世纪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无法科学解释残疾问题。对残疾人的产生,多从先验的神性之学给予解释,’认为是报应、魔鬼、撒旦等。尽管在基督教早期,残疾人仍被拒绝成为教会成员,拒绝对基督教的信仰,拒绝参加教会庆典,拒绝向上帝赎罪。但到世纪中叶通过对旧教会制度的改革,教会思想逐步深人社会,并影响了社会政治制度。残疾人的教会教育开始作为个例不断出现,在早期残障人教育中,教会人士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成功地以小班级的方式教会聋童说、读、写。法国人莱佩在年至年获得罗马天主教士的第一个学位,他相信高僧詹森的教义至上主义,认为救济人类需要上帝的恩惠,并于年创办世界第一个聋人公共教育机构。至今欧洲一些宗教举办的聋校还以《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治好聋哑病人的故事作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经典表述。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6篇

教养 道德教育 德性 修养

教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概念。日常生活的话语把教养变得肤浅,即谈到教养,经常与“开会、赴约的守时、不迟到;谈吐有节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或意见”等等联系在一起,全然不顾教养深刻的道德哲学内涵以及教养的道德哲学意义。诚然,日常生活所谈论的教养,是教养这一概念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具有直观性,但是它未能深刻体现教养的本质。就教养的道德哲学内涵而言,它是教养概念及其现实运动,即教养概念本身与教养形态的同一,是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一、教养的道德哲学概念

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现在社会,教养常常特指道德修养。为此,教养被认为是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按照黑格尔的学术资源,道德和伦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认为道德和伦理都是特殊的法。道德是自为存在的自由,它是主观意志的法,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伦理是自在存在的意识,它是“伦之理”,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普遍性。如果从道德和伦理严格区分,教养应该属于伦理概念,它应该具有伦理性。如果深入教养概念,教养是指向普遍性的,但是人作为个体,特殊性是重要的环节,如何扬弃人的特殊性,使人达到普遍性,或者说从文化和品德中达到普遍性,到达人们所认为的良好的文化和道德品格,就需要通过道德教育这个中介。根据教养的概念,它应该是一种稳定的性格和精神。展开来说,如果说某一个人有教养,那是因为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和行为符合普遍性,即符合教养概念和现实形态的同一。就具体的形态来说是某一个人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信守承诺和关怀他人的行为、不自傲的自尊等,而这些具体的形态恰好与教养的概念同一。但是,如果这个人仅仅一次表现出以上的这些行为举止,还不能算得上是有教养,它只能算得上是偶然的“善举”,它不具有普遍性,它没有固定在人的性格当中成为人的本性。就教养的本性而言,它应当是一种精神,一种普遍的精神。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一直达到普遍性。精神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是精神的肯定方面,它是通过扬弃特殊性而获得的普遍性。为此,教养概念还与特殊性、任性等相联系。

教养概念发展进入它的另一个环节,即反对特殊性和任性。黑格尔认为,“有教养的人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至于没有教养的人正要表示这种特异性,因为他们的举止行为是不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的。”[1]社会中那些标新立异的人,往往是缺乏教养的人。任何特异性,或者特殊性,它的真理性是个性。教养的真理是普遍性,所以从概念上来说,如果要有教养,要获得教养,首先要扬弃的是特异性,即那些与众不同的念头、想法,还有行为举止。应该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普遍性。教养还反对任性。黑格尔认为,“没有教养的人还容易得罪别人,因为这些人只顾自己直冲,而不想到别人如何感觉。”[1]只顾横冲直撞,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是一种任性。任性是自然的冲动,是人的直接性和自然性,这也是没有教养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为此,“未受教养的人在一切事情中听从暴力和自然因素的支配”。[1]相反,有教养的人,是能够扬弃任性的,因为“有教养的和能内省的人,希求他本身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中”。[1]由此,教养扬弃个体的特殊性和任性,回归普遍性,并在社会生活中以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

教养概念从普遍性出发,经由扬弃特殊性和任性,最终展现教养的道德哲学本性。就道德哲学本性而言,教养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反对特殊性和任性的。进一步考察的是,如何获得教养,如何获得这样一种普遍性的精神?这个问题所要考究的是教养实现的路径问题。从教养的道德哲学本性来说,它是道德教育重要的内容,教养形成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养与道德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

二、道德教育:教养现实化路径

道德教育是教养现实化的中介。教养的本质是普遍性,然而要达到普遍性,则须要通过道德教育这一中介,必须诉诸道德教育这一手段。黑格尔认为,“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使它的行径符合事物的本性。创造事物的这种真正创造要求真正的教育,至于假的创造性只采用无教养的人们头脑中所想出来的荒诞事物。”[1]教养的获得,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手段,而道德教育就是获得教养的手段。就道德教育的形式而言,表现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方式。这两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养形成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过渡。道德理论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观念和知识,并且能够训练思维,把握住各个概念,能够从思维和观念上来把握复杂和普遍的关系。现在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理论教育,即注重把思想教育或者德育中的各种观念进行灌输,使学生能够认识一个又一个的观念,使学生从思维和观念上把握住思想道德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这样的道德教育是抽象性的,是主观性的,所以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道德理论教育最大的弱点在于有关教养的理论可能永远成为主观性的东西,成为无限性的,没有通过外部形态表现出来。为此,就目前道德教育而言,学生们可能在观念上支持教养的理论,把它当成一种知识,或者死的观念,但是没有付诸实践。没有实践,教养就不可能形成,因为教养作为普遍性的精神,本身就是实践性的。

因此,摆脱理论教育的弱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的过渡。道德实践教育就在于养成做事的习惯和需要。[1]即“实践教育首先在于使做事的需要和一般的勤劳习惯自然地产生;其次,在于限制人的活动,即一方面使其活动适应物质的性质,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使其能适应别人的任性;最后,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而产生客观活动的习惯和普通有效的技能的习惯。”[1]道德实践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使理论教育的知识和观点有了外部的表现形态,这外部形态教育概念辩证运动的结果是直接包含在教育概念当中。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或者德育的真理性是获得教养,获得普遍性。道德实践教育使这种普遍性有了客观的定在,个体通过实践教育的客观形态达到与观念认识上的主观形态的统一,从而成为了有教养的人。为此,道德教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促使一个有德性和修养的人形成。

道德教育促使教养得以实现,它最终以德和修养两种形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考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教养,具有这种普遍性的精神,德与修养是两个主要的衡量因素。一般说来,如果说一个人是有教养的人,那么它肯定是有德的人,同时他也是有修养的人。反之,没有教养,则没有德性,也没有修养。那么,德性就是教养的第一个现实形态。何谓德性?为什么德性是教养的现实形态?“德”的意思是“得,获得”。德性是外在于主体的东西对主体的输入和影响,而“德”使主体接受外部事物因此形成一定的标志和品质。为此,黑格尔说,“伦理性的东西,如果在本性所规定的个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这种德,如果仅仅表现为个人单纯地适合其所应尽――按照其所处的地位――的义务,那就是正直。”[1]“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1]为此,道德教育首先是要塑造一个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正直的人;“德”或“德性”就是道德教育使人获得教养的现实表现形态。因为就德性而言,它是普遍性的概念,它是一种获得性的品质,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获得一种普遍性的品质,那就是教养。

教养的第二个形态是修养。修养是主体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而获得的一种心灵状态。这种先验的主体状态表现为习惯。亚里士多德说,修养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便是修养,“因为善良的行为,第一,赋予善举以可能性,第二,除了可能性,它还能够赋予它正确的用法”。这和我们日常理解的习惯与修养的关系是一致的。习惯:持续性、反复,它是主体的行为状态。这种行为状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说,是形而上者。当这种行为状态进入人们(包括行为者自己)的经验视野以后,它才具有了形式,成为形而下者。从人类经验来看,习惯显然是人类经验之前的主体状态。[2]修养通过良好的习惯得以定在,如果一个人持续反复地实施某一种善举,成为主体状态,是有教养的表现。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定在是使人拥有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确证了修养的实存状态,实现个体良好习惯和修养普遍性的有机结合,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教养概念经过道德教育中介,最终以有德性的人和有修养的人两种现实形态呈现于社会。因此,德性和修养既是教养的现实形态,也使教养概念回到自身,呈现出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三、教养: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道德教育是教养概念现实化运动的方式,它使人成为有德性和有教养的人,使教养概念和现实形态统一。进一步的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什么?它要展现什么样的意义世界呢?

首先是道德教育使个体性获得合理的存在形式。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社会生活就是一种精神性的生活。因此,精神是人的本性。黑格尔认为,“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而“人既是高贵的东西同时又是完全低微的东西。他包含着无限的东西和完全有限的东西的统一、一定界限和完全界限的统一。人的高贵处就在于能保持这种矛盾,而这种矛盾是任何自然东西在自身中所没有的也不是它所能忍受的”。[1]因此,成为一个人就是主体的永恒追求。教养是成为一个人的一个环节,人通过教养中介得以定在。主体只有具有反省自身的时候,才是有教养的。主体首先是个体性的存在,个体性存在是人的差别所在,扬弃个别性和特殊性是教养的否定性环节,教养通过主体的德性和修养得以定在。教养作为一种普遍性,它一方面包含着个体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与自身概念的同一性。可以说,个体性在教养中获得了合理的存在形式,之所以认为是合理存在的形式,是因为在教养中个体性和普遍性得以相互渗透,统一起来了。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有教养的时候,我们就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符合了普遍性的要求,即这些言谈举止被认为是有教养的。教养在这里就成为了个体性的合理形式,它扬弃了个体性和特殊性,使人们对行为不再有任何特异性或者任性的猜疑,成为了行为的榜样,成为一种普遍和永恒的东西。诚然,这是当前道德教育所追求的,也确证了教养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教养使人成为理性的实存。教养是通过道德教育中介得以实现,“教育的绝对规定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1]解放是教育的绝对本质。道德教育绝对规定性则是使人得以解放。作为个体性的人,具有自然性和直接性,更确切地说具有任性,任性是自然性的表现形态,其源于自然性。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的任性进行琢磨,使他的行为符合事物的本性。但是,有待澄清的观点是,进行道德教育并不是说向学生灌输某种知识和观念,而是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任性或者直接性加以琢磨,使学生的行为更能符合事物的本性。所以,道德教育如果单纯地进行知识和观念的灌输,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相反,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使人的本性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道德教育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使道德教育所教导的德性、修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自然”。这样一来,学生就获得教养,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成为有德性和有修养的人。如果从意志上来说,他们就是自由的,不再被某种冲动、欲望等任性所束缚,最终成为一个理性的实存,这也展现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四、结语

教养概念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只有在思维中才能够理解和把握;教养的绝对性规定具有普遍性,它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必然要求扬弃个体的特殊性。道德教育则是对特殊性加以琢磨,使其扬弃个体的自然性或直接性,从而获得教养。因此,道德教育的绝对本质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解放,而解放的重要表现形态则是使人获得教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也就是成为一个有德性、有修养的人,这既呈现教养的现实形态,也展现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世界。

――――――――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布拉梅尔德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特殊教育课程建构与改革1.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课程理论应时而生。最终,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结构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以及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势态。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是建立在社会改造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是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哲学的继承与发展。这种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克服文化的危机、创造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社会改造课程是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这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源于某一社会或整个人类的条件和状况,学生研究社会(特别是他们自己的社会)的种种特征与问题,如学校的功能、社会生活的主要活动、学生和整个人类的诸种持久的问题等等。

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界更关注学科结构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因其敏锐的社会性,成为教育界较少涉足的研究对象。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流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康茨、布迪厄、阿普尔等,而布拉梅尔德(Theodove Brameld,1904-1977,美国著名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哲学的最激进和最著名的倡导者)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2.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观

2.1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观形成的基础

2.1.1理论基础

应用教育哲学

布拉梅尔德所受的教育哲学,具有实用主义的定向.他认为“认识论的方法和目标是受人类物质﹑经济和实际的利益所决定的”因此强调对较为长远的未来目标的寻求和证实。在价值论方面“价值就是需要的满足”,那么人有很多需要,它们都是人所要寻求的目标。

布拉梅尔德认为哲学与教育密不可分,哲学是对人类经验的表征,对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育则是促进人类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1.2社会基础

回顾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直到1945年战争才结束,美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5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相对安定,并且开始进入繁荣时代。布拉梅尔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现代文化存在危机的认识出发,要求教育指向未来的目标,以未来为中心,提供新的社会目的,修改旧的社会目的,使教育成为一个制定明确而严密的社会计划的主要手段。他提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改良运动中,主张在不改变美国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希望通过国教育变革来恢复“自由民主的优良传统”。

2.2布拉梅尔德的课程理论思想

布拉梅尔德倡导要通过“社会一致”(social consensus),即不分阶级地一致合作,消除冲突,对共同生活提出目标,并寻求完善人的新的手段。他注重集体过程,认为“社会一致”也是旨在达到“社会的自我实现”的学习过程。由此,布拉梅尔德提出,必须制定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使各种科目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有机地联系起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经济、政治、科学、艺术、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领域。

在布拉梅尔德看来,这种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2.1课程目标统一于未来的“理想社会”(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秩序、富裕经济、改善卫生、发展教育和充实完美的享受,并进一步实现世界范围的民主秩序)的总目标。布拉梅尔德在50年代提出的四年制学院的课程尽管每一学年的内容有所侧重,但是,“四年的课程将环绕着一个中心题目:‘我们能有哪一种世界,我们要哪一种世界?’每一学期将研讨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道德的、美术的、宗教的以及许多别的方面。”

四年制初级学院课程计划

第一年:引起动机,为学生学习学习指引方向

第二年:学习科学、艺术领域的问题、方法、需要和目标

第三年:教育及人类关系问题

第四年:追求目标是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手段、评价和团体作用。

2.2.2各门学科的内容统一于“社会改造”。布拉梅尔德认为,学习应该围绕致力于“社会改造”的当代社会问题,而不是那些肤浅的和过时的问题来进行。各门学科应把与“社会改造”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习的重要方面。

2.2.3课程安排统一于解决问题的活动。布拉梅尔德认为,“问题解决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在学习课程内容时,教师应该使用适合于学生年龄和环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合作的调查研究、利用电视和其他电化教具、旅行等。对于这种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布拉梅尔德称之为“课程格式塔”。他把整个课程的结构比喻为“四轮马车”,每个学年的课程相当于一个车轮,围绕这个中心问题而附带学习的内容相当于车轮的辐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撑的关系,从而使得课程结构具有意义的统一性。

3.对布拉梅尔德的课程理论思想的分析与评述

3.1以目标模式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布拉梅尔德认为课程设计的总目标在于改造现有的社会,创造理想社会。因此,创造“理想社会”就是课程设计的最高目标。然而,对于理想社会的可操作性定义很难界定,并且,在最高目标的指导下设置的课程内容是违背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很难得以顺利的实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设置的目标导向仅是一中浪漫的梦想。

3.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布拉梅尔德提出通过对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道德的、美术的、宗教的以及许多别的方面的谈论和学习来研讨我们能有哪一种世界,我们要哪一种世界?以社会生活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相融洽,然而,这种重视客观经验的课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特征,压抑了个性的形成,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3.3以社会问题为取向的课程组织

布拉梅尔德认为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根据、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起来的时候,即是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他认为课程是为学生适应或改进社会情境做准备,课程内容应源于社会或整个世界的状况和情景。学生通过课程研究社会的特征,特别是他们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的特征,如社会机构的功能,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人们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3.4缺乏可操作的课程评价模式

布拉梅尔德的课程观中并没有系统而明确的对理想课程实施的效果的评价给以科学的阐述,即提出了现实课程的不足之处和理想课程的内容,然而对新的课程实施的现实效果而无具体可行的评价方法,这就使得课程的实施缺少了监督机制,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效。

3.5.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

3.5.1.课程本身的局限性

一方面,5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受到责难,改造主义教育很大程度上实行进步主义教育的一些东西,自然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所以造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另一方面,社会改造课程提出的不合适的教育目的,期望教育能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让教育承受了过多的责任,丧失了教育的现实性。

3.5.2社会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统治阶级追求的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使美国资本注意制度长治久安,需要的是能操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而不是在布拉梅尔德的课程理论指导下培养出的社会改造者。课程本身的局限性和当时的社会显示决定了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只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4.布拉梅尔德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对现代特殊教育课程的建构与改革带来新的思考

4.1积极提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布拉梅尔德在课时安排时,每天的第一、三节课的讨论和全体集会,让学生或者学习小组都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来交流分享,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进行更深的研讨。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的学习方式。由于在特殊教育中一直反复强调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个别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特殊教育最为普通常见的教学形式,甚而有的教师或者家长会产生个别化教育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最主要手段的错觉。个别教育计划渐渐的在向个别教育、个别辅导、个别补救转换,也许已经有教师忘记了个别教育计划绝不仅仅是在个别教学过程中完成,而是要自然流畅的融入到集体学习和小组学习中去。特殊教育课程的建构与改革应该促使课程能更好的在整体的、协作的教学活动中完成。

4.2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与交叉性

各门课程之间不是应该是“相互分裂”的“原子论”课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完美体现。自古以来,中国学校教育,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都没能走出学科结构中心课程的桎梏,该课程类型严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使得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估过程能按照严格的体系循序渐进的完成。然而,这样的课程类型很强烈的把知识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板块,各门知识之间联系甚少甚至毫不相干。事实上,知识同学习的主体人一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体的各项能力如读写、运算、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等等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某一项知识的掌握,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能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同样,对个体某一项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需要多中不同知识的刺激。一般来说,由于特殊学生自身感官通道或者认知能力的缺陷,对知识的掌握比普通学生更为困难。在课程的编制中,如果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多加关注,使得知识与知识能够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对特殊教育教育成效的提高将有重要作用。

4.3关注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作为学习的资源?不仅仅是特殊教育也是普通教育反复思考的问题。布拉梅尔德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中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即在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以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意义。纵观我国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源于现有课程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造成“学无致用”。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要能够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才能体现出课程的真正意义。

由于教育具体目标和现实目标的差异,特殊教育课程比普通教育课程更需要现实性和时代性。布拉梅尔德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具有反社会性的色彩,他期望通过教育改革来完成社会的变革,赋予了教育不切实际的希望,注定了失败。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课程的设置需要现实性和时代感。特殊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导特殊儿童具备生活独立技能,获取现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技能,获取现代知识,这些都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当今世界是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时代,社会生活多元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帮助特殊儿童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唯一途径是掌握现代化的知识。因此,在特殊教育课程建构与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现实性与时代性必不可少。

布拉梅尔德的课程理论观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使教育运动由儿童中心转变成社会中心,该理论的提出和实施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力图把教育改造成为实现理想的强有力的手段,然而该课程触犯了资产阶级统治者的利益,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世任何社会形态的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课程的建构与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文京.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重庆师范大学儿童中心内部资料

3、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教育出版社

4、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5、王坦.合作学习基本理念

6、张宁生、何小祥.特殊教育课程目标

7、张宁生.国际特殊教育发展潮流与聋教育新一轮课改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国教育报.2001,7,27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德育工作;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1-0063-04

一、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调研概况

自2010年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实施以来,全市中高职贯通累计招生已超过15000人,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连续招生6年,2010年招收的首批学生已经顺利毕业。研究中高职贯通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对于全面认识中高职贯通教育,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度,实现自己的理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课题组对现有中高职贯通模式的中职和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调研贯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第二部分调研中高职贯通班德育或思政教师配备情况,第三部分调研德育课程开课情况及教学内容。调研问卷发出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3份。其中,高职段108份,中职段235份;教师28份,学生315份。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一是个别学校已经将中高职所有的思政课在贯通班的低年级即所谓中职校内上完,有的院校中职和高职课本同时使用。二是多数高职院校对与之贯通的中职思政课教学指导很少,只有少数学校中高职校际交流较好。三是学生管理方面多数是低年级和中职学生共同管理,高年级和高职生一起管理,针对贯通教育特殊性和学生德育特殊性开展工作不够。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受四个特殊性影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不能认识到这四个特殊性,中高职贯通的德育工作将缺乏针对性,进而出现种种问题。如不认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将会造成管理手段和教学内容难以适用教育对象,可能低于或高于他们的要求;不了解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安排、职业技能考核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一方面具有全局性,在很大程度上和中高职贯通的教育方案制定及目标定位有关。

二、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表现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但中高职贯通学生毕业拿到的是高等教育文凭而不是中职教育学历。中高职贯通学生和中职学生起点相同,终点有别;而中高职贯通学生和高职学生比较,则是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中高职贯通学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特殊性包括心理特殊性、认知特殊性和行为特殊性。

心理特殊性。调查问卷显示,在315份学生问卷中,入学时年龄最小的是14岁,最大的17岁。其中,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的占61.3%,16~17岁的占39.5%。这个阶段是独立性逐渐增强的阶段,也是逆反心理较重的时期。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不愿意让家长、教师参与,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调查显示,这些学生中写日记的占24%,而且女生占绝大多数,经常在QQ空间、微博或微信上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占96%。到了高年级,写日记的学生略有降低,表达自己感受的以博客为多,占到高年级调查对象的56%。这说明学生随着年龄长大思维也越发严密,表达欲望也日趋平稳,而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要急于表达出来。整个中高职贯通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从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逐渐过渡到不轻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心理较为稳定的过程特点。

认知特殊性。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入学时比普通中职生成绩要高出不少。特别是2010年中高职贯通招生试点开始时,可以用“火爆”形容。480个计划名额吸引报名人数7000多人,考生中甚至有人考分高达570多分,直逼市重点高中录取分[1]。虽然这几年中高职贯通学生录取分数线和普通中职录取分数线的差别有所缩小,但整体上还是高出很多。如2015年商业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高达507分,最低的房产营销专业是330分,多数在420分以上,而普通中专最低投档线为320分,职校、技校招生分数线则会更低[2]。入学成绩不同也造成了中高职贯通学生和普通中职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正是中高职贯通学生成绩比较好,知识基础较为扎实,所以比普通中职学生较能接受教学内容,学习水平提高也快。从发展的整个过程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很多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听家长意见的较多,而高职毕业时,做什么工作自己决定的则占了多数。中高职贯通学生认知能力从入学到毕业,差异较大。

行为特殊性的表现。相对于中职学生,中高职贯通学生不仅成绩要好很多,日常行为也更为规范,便于管理。初中毕业生刚进中高职贯通班学习时,还未脱离孩子气,举止行为有天真和幼稚的一面。正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这些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还让人感觉到可爱,即使有一些过分的举动,教师也会容易包容他们。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中高职贯通高年级学生逐渐趋于成人,言谈举止也接近于或刻意模仿成熟,因此其行为的不稳定也是中高职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又一个表现。

(二)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教育主体就是指对中高职贯通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教育工作者。这个群体中既有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包括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包括前一阶段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班主任,也包括后一阶段承担这项工作的辅导员,还包括整个贯通阶段中对学生后勤、教学和园区进行服务管理的其他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座谈发现,中高职贯通教育主体的特殊性体现在构成的复杂性、专业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丰富性三方面。

构成的复杂性。实施中高职贯通德育教师组成较为复杂,从阶段性来说有中职阶段的师资也有高职阶段的师资;从类型看,有后勤服务如饮食、住宿、医务和图书信息等服务人员,有教学辅助人员,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德育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其他课程的教师,他们同样负有德育的任务。调查数据显示,在中高职贯通教学中中职教师数的占调查总数的73%,居于显著多数,来自高职的教师则是不到27%。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配备的不合理。除了学校内部德育主体的复杂性,还有一个表现是外部德育主体的复杂性。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个别学校师资不够,就会外聘教师,这些外聘教师往往是其他学校德育教师,甚至有的还是未毕业的研究生。学生在学习期间还会到企业中实习实训,这样企业的指导教师或师傅也扮演了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向学生言传身教岗位要求和职业道德操守等。

专业的多样性。专业的多样性不仅指教师专业多样化,也指各类和学生发生直接影响的学校员工素质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中最引人注意的无疑是德育教师专业的多样性。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办学历史较为悠久,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除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专业外,语文甚至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来上德育课的仍占一定比例,德育教师专业的多样化在中高职贯通低段明显,在高段就很低,这和高职教师专业要求比较严格有很大关系。这里反映出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在贯通教育模式下,中职段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风格的丰富性。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导致教育主体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管理岗位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管理较为严格,从学生普遍害怕学生科或学工部的教师这一点可以看出。对学生抽烟等不良行为批评较多的、甚至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的也是这些人。德育教师往往会出于专业的习惯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比较敏感。而对外聘教师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在最喜欢哪一类教师这一问题时,93%的学生选择“幽默风趣”,84%选择“有亲和力”,63%选择“学生渊博”,31%选择“教学严格”,只有14%的学生选择“对学识不问不管”。因此,对放纵学生的教师,学生自己并不认可。

(三)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德育内容的特殊性可以从理论教学的特殊性和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来认识。本文着重分析前者。

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是指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和中职以及高职相关课程差异很大。中高职贯通实施的本意就决定了教育内容和中职高职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果还是采用中职加高职的教学,中高职贯通也就失去了意义。针对升入高年级的贯通班学生的调查显示,由于大部分学校采取中职和高职教材都讲的方式,82%的学生认为教材重复较多或严重重复,只有15%的学生认为重复很少。目前中高职贯通所涉及的中职德育课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存在以下特点[3]:一是课程雷同,许多课程之间大部分内容重复,如中职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属于雷同课程,解决方法是调整与合并相关课程。二是内容脱节,德育的一些内容在中职和高职都没有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但又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建议在中高职阶段德育课中补充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三是内容交叉,比较当前的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有很多属于内容交叉的地方应适当删减。

德育课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是指将课堂上学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知识在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外化为自己的行动。相对于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的娱乐性和生动性,中高职贯通的德育实践更加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性。中职活动安排参观、游览比较多,很多地方和中小学很相似,而在中高职贯通阶段德育实践活动安排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较多,带有明显的高校学生活动的特点。

(四)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教育对象、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实施也必然具有特殊性,即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又可分为工作制度特殊性、考核管理特殊性和教学组织特殊性等方面。

工作制度特殊性的前提是中高职贯通培养时段横跨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单纯用中职或高职的工作制度将会带来诸多不便。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过五年的中高职贯通学习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要求中高职贯通的相关中职和高职学校都要注重整体性,协调差异性,共同完成中高职贯通的德育工作。例如,贯通班学生在中职校学习,不能完全无视高职院校的要求,因为这些学生能否顺利进入高年级即等同于高职阶段学习,要把五年时间统一安排考虑。教学要统一,管理也要统一。特别是一所高职院校和几所中职学校贯通,也有1所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和几个高职院校贯通,这样复杂的关系没有统一的工作制度,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威胁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的存在和进一步发展。调查问卷显示,10所中职院校中有4所成立或参加了同高职院校合作的中高职贯通联合教研室。联合教研室不是一对一的中职和高职的联合教研室,也不是单纯德育课程的教研室,而是涉及了多所中专和几门课程的联合教研室。不同高职院校共同建设联合教研室将会有力推进中高职贯通教学。

考核管理的特殊性在转段时期即从第3年转入第4年时表现更明显。因为传统的中职生毕业要去工作,要发给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现在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在中职校学习结束并没有毕业,他们最终拿到的将是高职的毕业证书。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中高职贯通学生的考核管理和中职生不同。另一方面,中高职贯通是5年时间,实际管理是低年级放在中职,高年级放在高职管理,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单位内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学生的考核管理不是在同一所学校完成的。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中职校中少量是高职院校的二级单位,这样的被称为体系内办学;更多的是中职校和高职院校没有互相隶属关系,这一类属于体制外办学。

教学组织的特殊性指中高职贯通德育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实施具有和中职及高职不同的特点。由于师资和课程性质的问题,高职思政课一般采取中班和大班教学。中班70~100人左右,100人以上为大班。调查显示,高职中实施中班教学的占37%,大班教学占60%,极少的班级是小班单独教学。这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在贯通班中,低年级即在中职校学习时超过95%的班级是小班教学,少数由于师资等原因出现合班教学现象。贯通班高年级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基本也是接受中班或大班教学,几乎没有采取小班化教学。这种教学组织的特殊性虽然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但在后面的监督管理中应该有统一严格的检查制度,确保中高职贯通教育健康发展。还有一种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是课堂时间的特殊性。中职一般都是40分钟一节课,休息10分钟再上课。而高职一般采取80分钟两节课连着上,也有90分钟两节课连着上的。这说明中高职贯通的学生要经历两种上课模式,这对他们也是一个挑战。

三、问题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中高职贯通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既要包容又要严格要求。包容是因为他们在初期年龄比较小,还属于未成年人,很多事情想的不全面,要给他们时间,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他们;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对于一些规则和制度要明确告诉学生要令行禁止,认清是非。

第二,针对教育主体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和教学理念,跟得上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校以及上级有关教育管理部门要调整师资结构,适应教育改革,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尽快适应中高职贯通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第三,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加紧建设适合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德育教材虽然有上级部门的严格管理,不能随意调整,但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整合各门课程,防止简单重复。如果能够联合多所高职或者中职共同开发一套供各学校使用的德育教材会更好。对于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实践活动也要纳入到整个教学方案中去,以便统筹安排,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第四,针对教学管理的特殊性,鼓励以高职为主建立中职和高职一体的德育联合教研室或者中高职联合的管理机构,如果几所高职一起参加进来效果会更好,这样就减少了德育教学的盲目性。联合教研室也可以让后勤保卫、宿舍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学生科等部门人员参与,从各个层面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样就能实现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的全程覆盖、立体集成的新格局。

参 考 文 献

[1]杨玉红,李征.上海“中高职贯通”竞争激烈如考市重点中学[EB/OL].[2010-07-21].http://.cn/zhongkao/2010-07-21/1521259766.shtml.

[2]2015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确定[EB/OL].[2015-7-10].http:///html/article/201507/82345.php.

[3]茌良计,李俊平.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职教论坛,2015(14):40-43.

Abstract To study the particularity of moral work of the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rasp the rule,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s one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succes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oral work of the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es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objects,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subject,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cop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ies.

特殊教育德育论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质量;特教教师;职业素养

特殊教育是以残疾儿童作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此较之普通教育而言,要更为复杂和艰巨。目前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对多个定义的理解分析,发现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身心素养等。

作为教师,尤其是我们特殊教育的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作为在特教岗位工作了近十年的我来讲就提高特教教师职业素养有以下几点看法。

1 严把特教教师的准入关

特殊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极强的领域,可是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没有特教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特殊教育,这就大大降低了特殊教育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特教教师资格的评定。不仅如此,特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对象不同,如:视障、听障、智障等,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特教教师聘用机制应改革,切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形成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这也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教师对我的年龄、知识结构的更新,有利于发会特教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教师自觉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 完善特教教育管理体系

时代在变,教育对象在变,我们不可能不加思考地照搬专家已总结、概括出来的办法,而是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身心特点、不同需求、时代对特殊孩子的不同要求进行创造性地工作。身为教师,特别是特教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要“做一辈子的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在职学习与培训是弥补教育中的不足有效途径,可以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特教教师的教育终身化。教师只有成为学习者,把自己再度变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承担起特殊教育的特殊责任。因此,对特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理论素养,还可以为我们工作的创造性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3 更新特教教师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特教教育理念已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式。作为21世纪的特教教师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

现阶段,我国的特教教师还停留在注重现有知识和经验的掌握、继承和积累,往往忽视了只是服务与生活的作用。这就要求当下的特教教师改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真正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这样也能让特殊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加强交流与学习,在反思中完善自我。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同类学校不多,导致教师教育信息不畅通,教育观模糊,思想闭塞,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交流和学习。就如现在有的特教学校开展的研究(“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让我们特教教师能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网上“集体备课”、网上“同伴互助”、网上“课题研讨”、网上“专家引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断学习,积累相关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不断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习,究竟怎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教育教学。

4 加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面对聋哑学生,更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正如李铁映所说:“特教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要有妈妈的一片爱心,工作中既是教师又是妈妈!”那么就需要加强特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对象是教师,我们应该为特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合作互助的和谐氛围。充分考虑个别教师的需求,及时帮助分析,积极引导,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轻松愉快。大力开展“特教教师形象大讨论”、 “爱心助学”、举办“先进事迹演讲会”等活动,让教师亲身经历和体会。用既平凡又感人的事例来带动特教教师文明施教、提高师德素养,从而推进特教教师师德建设工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爱在特教,爱在心灵,最美教师,大爱无碍。”

参考文献:

[1]陈韵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08.35~41

[2]李拉.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周朝坤.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D];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