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就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1-26 17:31:01

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学校盛衰存亡的重要工作,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倾心关注。社会需求、学生素质、学校综合实力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就业形势,积极完善自我。多途径准备就业;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应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就业指导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对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大学生表观就业愈来愈困难。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学生就业状况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

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社会需求包括“理想职业”需求、“一般职业”需求和“苛苦职业”需求。学生期望的“理想”职业是轻松安逸、工资高、待遇好、“铁饭碗”的职业。而“苛苦”职业则指工作条件苛刻、工资待遇低差的职业。“一般”职业是介于“理想”职业和“苛苦”职业之间的职业。现实表明,“理想”职业不但数量少。用人少,而且要求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苛苦”职业种类也较少,对人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一般”职业则是占绝大数的职业。

在人才竞争方面,“理想”职业倾爱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对大学本专科生需求低,竞争也最激烈。“一般”职业是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人才都能适应的职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苛苦”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人们的偏见,选择的人少。竞争也少。

(二)学生素质。

学生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因素。学生素质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文体能力、社交能力、中英文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道德品质等。社会越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学生素质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需要人们永无止境地不断完善。

(三)学校综合实力。

学校综合实力是学生身上的“商标”,是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综合.需要学校所有部门的参与。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不同,自身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不同。因此,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比较不能一概而论。社会职业对学校“产品”的需求也并不依赖学校综合实力的名次,而是学校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水平。例如,医院对医药学校的医药人才需求较大,而对师范类、艺术类学校的人才需求较少。因此,学校发展不能求大求全。而应确立特色,在该特色重点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综合实力的提高。

二、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尽早地将课堂学习、业余学习与职业定向结合起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职业选择中有备无患、轻松自如。

(一)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为已用”。

“读书无用论”是流行在各类校园的一种学生观念,产生该观念的本质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学生大多没有社会经历,容易把社会职业极端化,认为社会职业或者不需要任何学校技能(如销售员、厨师、建筑工人、清洁员等),或者需要高端技能(如医生、航天员等)。他们没有认识到任何职业都需要基本技能和理论指导,如销售员要了解心理学和推销技能.建筑工人要了解建筑力学和工程学:他们也没有认识到社会职业不断加速的推陈出新和内在发展的特点。因此,要解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职业的特点,细化专业知识点,将课堂所学基本技能纳为已用,如此才能更好地选择职业,更好地实现大学期间积累的社会价值。

(二)明确就业形势,克服思想惰性,积极武装自己。

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是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模糊认识。首先,他们不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职业,不知道大学期间要重点积累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恐惧感;还有,大学自主学习为主的特点使少数主观能动性弱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中,而对学习则产生惰性。针对这些因素,需要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念,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前途出发。克服惰性,从细微之处积极准备就业,如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英语四六级、托福、GRE等考试、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参加学校团队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

(三)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和准备。

以医药院校的大学生为例,其就业途径主要有:(1)到医药公司企业任职;(2)结合专业自主创业,如药用植物栽培、医药营销等;(3)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非专业领域就业。如英语翻译、电脑组装、导游、销售员等;(4)考研或出国深造;(5)考取公务员。学生可能对某些就、Ip途径不了解。因此。除了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外.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特点。使学生对就业途径产生积极认识,为提高自身价值产生自信和积极准备。

三、学校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除学生素质、社会需求等因素外,学校办学实力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先决因素。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学校办学条件制约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约束。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高校可以借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保持自身快速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社会对自身的认同感,激励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使自己的校名这枚“商标”成为炙手可热的名牌。

(二)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

学风建设是党团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共同重视。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外,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灵活组织课堂讲学,全力贯彻素质教育,真正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协同提高。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前,就业难的现象并非人才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理想”职业供不应求造成的,因此是表观就业难,而非真实的就业难。实际上,大量的“一般”职业和“苛苦”职业也是供不应求的。因此,学校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到“老少边穷”的地区工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真正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四)多途径介绍就业知识。

“就业”作为学生生涯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实践的。就业知识可通过专门的课程讲授,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1.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开展校园活动

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就业双方的了解和适应。学校有关部门应主动联系这些企业,将企业的产品介绍会、技术培训会、管理经验交流会、人才招聘会等吸引到学校进行.既给企业作了广告宣传和人才引进。也为本校学生提供了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和择业的机会。

2.开展就业知识讲座

专门的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快速、系统地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学校可聘请有关专家、已毕业参加工作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为在校学生开展就业知识、经验介绍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尽早、及时了解就业知识,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

3.教师与学生交流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2篇

通过和用人单位的接触、调查,笔者发现从企业所需人才角度出发,现在大学生主要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1部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高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高低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条件限制,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说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1.2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低大学生刚入职时,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企业是希望大学生尽快自己学会职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别人教自己这种模式,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甚至于事情不会做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同事帮助,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那这样的话,必然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3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等道德素质不够强很多企业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的诚信、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存在部分欠缺。当前,少数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影响,就业时个人资料存在虚假部分,有很多技能正式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具备,或者主动请缨的任务却没有及时完成,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计较等。这让用人单位很难放心的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1.4部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企业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员工,主要就是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或者盲目尊崇权威,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创新自信心、害怕批评、或者在进行创新过程缺乏耐心。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所处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科研环境等外在因素,他们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

2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措施

核心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企业最看重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任何工作的求职,符合任何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势必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上述五种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相应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这些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5]

2.1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国的初等教育一直是教师为主导,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这导致到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会很不适应,因此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鼓励学生改变过往的依赖型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应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灌输给他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甚至于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2.2要稳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是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定期举办各种专业的学术活动,开设创新系列专业学术报告会;二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创造、发明协会等社团,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三建立专项奖励基金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在于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高校中任课教师应做到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多参与理论的实践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应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规定所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另外,高校可以在校内多组织一些实践操作竞赛等。这样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的补充等措施,大学生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自己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工作就更加容易处理一些实际发生问题,这样的大学生自然也是企业所青睐的人才类型。

2.4要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自身意识、社会、家庭、学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往往习惯于淡漠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那么针对这一的情况,我们高校应该怎样办呢。必须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具体可以用分阶段、分层次这样的创新模式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由于大一到大四各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责任教育内容应按不同年龄段而各有侧重。[6]只有让一个人有了责任感,那么企业才会放心的把工作交付给他。所以说,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5要逐步增加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和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90后”的他们中出现大批宅男宅女,即那些整日不出门、习惯在宿舍待着的人。这种足不出户的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这样会导致他们喜欢独处,渐渐不善于和他们相处,更谈不上与他人合作。学校可以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多增加一些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才可以完成的论文写作、科学研究等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就要求他们必须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思维,主动协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通过讨论交流达到小组最终的一致性,最终有效地完成任务,并在团队合作中体会群体的力量,通过和其他小组PK提高组内每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假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这样两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3篇

1.社会资本的内涵与作用。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从微观到中观至宏观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微观社会资本指行动者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宏观社会资本指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从社会资本的内涵来看,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微观上,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加强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帮助行动者获取资源。在宏观上,帕特南认为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能促进信息流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2.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特点。通过上述资料和个案资料可以看到,残疾毕业生由于自身特殊性,就业过程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主要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残疾毕业生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多于通过强关系———血缘关系获取。弱关系能触及异质群体,带来比强关系更多的社会资源,信息渠道多样而丰富。多数残疾毕业生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通过亲属获得就业机会很少。但是,通过非亲密关系的同学、老师可以获知大量就业信息。其次,个人人力资本在就业中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残疾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习得医学知识带来的“自致性因素”已经超越了“先赋性因素”(身体残疾)带来的影响。而且残疾毕业生肯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诚恳,更易受病患喜爱。个案2在用人单位工作三个月时,就有当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再者,高校、社会组织提供就业资源。高校教育组织具有其较强的影响力,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诸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支持等工具性支持及情感性支持。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平台也为残疾毕业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情感帮助。4个个案均通过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残联获得就业资源,并且获得了关键性支持。

3.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资本分析。社会资本对残疾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残疾毕业生运用微观社会资本寻求信息资源、情感等支持。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就业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匹配性。特别是通过“弱关系”能达到收集、筛选就业信息的功能,更有机会获得更多异质社会支持。如个案3、4均通过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寻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且较满意的就业机会。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其越丰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就越容易。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都在残疾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个案1、2都利用宏观社会资本获得了有效的就业机会。其中个案认为学校提供的招聘会服务给她的帮助较大。

二、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1.社会资本: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口由于个体的客观身心情况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残疾毕业生身体行动、生活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障碍。求职过程是残疾毕业生进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获得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微观社会资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足,为残疾毕业生提供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宏观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为某个群体成员所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信息网络更广泛、快捷,作用力更强,同样对残疾毕业生求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是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调查的个案均表示,在获得相应医疗职业后,认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支持、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2.重视培育微观社会资本。以社会网络关系形式存在的微观社会资本,能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由家庭、朋友等个人社会网络关系所提供的社会资本,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信息、情感支持等保障。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关系疏远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能掌握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残疾学生要注重个体微观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亲属等强关系,更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多参与社团、组织,建立较多弱关系能获得日后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参与学生组织能锻炼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个体的社会网络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社会支持,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情感安慰和安全感,倡导残疾学生注重累积微观社会资本,提倡残疾学生从被关怀变成积极融入社会。

3.提供丰富宏观社会资本环境。(1)社会政策支持。艾斯汀(Erskine)认为,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果的标准框架中进行探索。”社会政策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可以适度干预和保护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的不公平和被歧视现象。其次,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在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有残疾人的单位予以补贴。个案2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受益者。(2)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各个社会组织或平台都蕴藏着丰富的公共社会资源,在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就业信息系统,推动就业公共平台或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残疾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信息,给予各种情感支持,帮助残疾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3)高校就业指导。高校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资本,在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2、4都通过学校的中介获得了就业机会,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支持。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社会政策咨询等。帮助残疾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特点推荐人职匹配的残疾毕业生进行就业。

三、结束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4篇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研究情况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以普通本专科生为例,2001年其毕业人数为115万人,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人数为145万,比上一年增加27.1万,增幅为23.1%,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64.7%。到了2003年,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就业率本专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其毕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80万,初次就业率本专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不到40%。而2005年去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生82%,高职大专生6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初次就业估计很难高于去年。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就业职位的供给却在不断下降,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需求的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会更加巨大。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美国、俄罗斯、瑞典等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放缓,许多高校毕业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那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呢?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许多人仍习惯于将大学生看作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再加上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其家庭、学校、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他们的就业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探讨有关的原因,因为它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外部原因(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3年到2005年都保持在4%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有专家估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约增加400万左右,并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而在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我国经济从2001-2004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仅04年略微比上年上升了0.1%,就业的增长弹性大幅下降,这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奥肯定律明显不符。在总体就业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自从政府确定了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而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与此同时,教育部门盲目追求高层次,造成一些高校定位不清,偏离了社会需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希望不断的“升格”,或者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或者不断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进而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另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预示着高校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高校也逐步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从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但从总体上看,许多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甚至强迫学生签订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业协议”。(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在许多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而且也认为他们理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错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主要就是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吃皇粮”的部门。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这些人们所谓的“好工作”能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2、内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3)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也一再证明,就业过程中,拥有各种证书,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倍受青睐。【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把大学生当作天之骄子,同时他们的就业也牵涉到家庭、学校、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心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率失业率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伴随着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而产生的。随着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人,尤其是许多大学生都感慨:“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我们都知道,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都保持着8%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登记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近一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但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大幅增加,2004年普通本专科生毕业人数达到了239.1万,。在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着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失业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青年的失业现象却越发严重了呢?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研究情况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以普通本专科生为例,2001年其毕业人数为115万人,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人数为145万,比上一年增加27.1万,增幅为23.1%,六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为64.7%。到了2003年,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就业率本专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其毕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80万,初次就业率本专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不到40%。而2005年去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生82%,高职大专生6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初次就业估计很难高于去年。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就业职位的供给却在不断下降,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需求的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就业压力也会更加巨大。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美国、俄罗斯、瑞典等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放缓,许多高校毕业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那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呢?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许多人仍习惯于将大学生看作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再加上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其家庭、学校、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他们的就业问题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探讨有关的原因,因为它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外部原因(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3年到2005年都保持在4%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有专家估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约增加400万左右,并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而在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我国经济从2001-2004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仅04年略微比上年上升了0.1%,就业的增长弹性大幅下降,这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奥肯定律明显不符。在总体就业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自从政府确定了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而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与此同时,教育部门盲目追求高层次,造成一些高校定位不清,偏离了社会需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希望不断的“升格”,或者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或者不断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进而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另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预示着高校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二十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要求各地和高校也逐步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从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但从总体上看,许多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甚至强迫学生签订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业协议”。(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在许多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而且也认为他们理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错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主要就是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吃皇粮”的部门。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这些人们所谓的“好工作”能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2、内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3)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也一再证明,就业过程中,拥有各种证书,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倍受青睐。三、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从国际上以及国内治理事业的经验来看,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国家要运用财政、货币及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劳动力需求的扩大。我们都知道,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后,就业问题的解决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失业率;另一方要运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如加大直接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的支出,刺激相关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就业的增长。2、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方面,国家应该对高等教育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控制,适度增加招生的人数,对一些本不具备招生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要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各高校的专业进行相应调整,加大优势专业的培养力度,对其他教育质量以及就业前景不是很好的专业,一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撤消不具备培养条件的专业。3、各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一方面高校的各个专业要针对自己本专业的特点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给他们各种应聘的技巧,并努力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就业信息。4、高校毕业生要抛弃过去的“精英情节”,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白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再也不是原先“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了,毕业生必须把自己摆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把自己的择业范围扩大。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因此大学生不能总是死盯着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不放,而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选择自己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考文献】毕先萍:《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娆先国:《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看法-由“大硕小硕”同场竞技想到的》.《浙江经济》.2006年第5期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汪慧:《影响大学生就业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周燕:《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期李庆、郭姝姝:《大学生就业研究与我国人才市场建设》.《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识误区 1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误区 1.1 扩招造成就业难 有人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他们的分析是:从1999年开始,各高校连年扩招,这些学生毕业后都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进入就业市场,必然加大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有一半难于就业。虽然本科生的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10%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可试想,如果没有扩招,这些学生就失去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同样还要进入就业市场。无论如何,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要求就业的人来。 1.2 大学生太多了 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我国每10万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1996年为1410人(在1999年扩招前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而美国1995年的数字为16004人,日本1994年的数字为6994人,澳大利亚1996年的数字为16655人,印度1996年的数字为1905人。目前我国扩招的目标是到2005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而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按占人口比例)并不多。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不在毕业生人数太多,而在“结构性失衡”。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观念的偏差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依然对“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可以这样说,一部分人的愿望与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在美国,大富豪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生毕业可以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而在我国,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离乡进城,住高楼,挣大钱。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个体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成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是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不快。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要深刻理解他们所要从事专业的社会伦理意义,培养自己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现在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自我角色期待与社会角色期待发生冲突,一些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天之骄子”时代,仍以社会精英自居,重实惠、求时尚,只想“到公司去,到外资企业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妄想一毕业就能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二是社会角色素质培养不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大多数人基本停留在“学生角色”的状态中,“职业角色”的启发和教育少而又少,难以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意识不强。在转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性更大,特别是职业地位的流动更加明显,并且知识型劳动者的流动性将比传统的产业工人要大得多。由于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还一心想捧“铁饭碗”,以工作区域来确定就业单位,不屑基层锻炼,盲目追求“高层、高位”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淡薄,抱着“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不放,因此,以“精英”自居的大学生的优越感就不可避免地摔落在人潮汹涌的人才市场,消失在用人单位挑剔的眼神中。

再次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型企业的面试,通常不限专业,他们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人品好、能力强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事少钱多离家近”,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某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四、就业难的实质:被夸大的“伪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客观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伪”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有能力吸收比现在多得多的毕业生。

200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而在全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5%,在非农业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也仅占20%。2002年我国大学生毛人学率也仅为15%,刚刚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们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分别达到了31%和35%。发达国家正进人普及型阶段,高等教育人学率达到50%以上,美国则达到了70%。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多得“无业可就”,而是大学生.“有业不就”,是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被夸大的可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学生群体并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有能力获得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且有能力影响政府决策资源的分配,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希望维持他们这些社会“骄子”的传统优惠地位,寻找“精英”待遇。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喊得厉害,学校忙得不亦乐乎,而一些毕业生却悠闲自在。我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是明确的,能不能就业,首先是个人问题。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关注的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应已经比较足够了,毕竟这种关注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国家公共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就是对另一部分人权利的侵害。

再次,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对不能说低,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很少有超过50%的,而2003年7月国家教育部给国务院汇报的是70%的就业率,2004年9月初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也达到了73%。我们比较关注一次就业率,而国外比较关注二次就业率,就是年底就业的毕业生比率,一般为60——70%。而2003年底,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达8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7篇

职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查找自身能力与职业要求存在的差距,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有效提高核心就业力,包括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相匹配的其他职业能力,只有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才能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也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同,提升个人自信心,加强社会适应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就业力满足社会职位需求的过程,受到大学生自身条件、家庭、高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以高质量、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来满足目标职位需求而实现理想就业。因此,我们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辅助学生强化职业规划理念,指导大学生实施职业规划,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大学生就业力提高路径。

(一)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差异化就业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进行现实评价,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最初就业。由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高校既要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差异化就业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发展、各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使学生既能够按照学校的培养大纲完成基本大学本科内容学习,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发展,既具有高校学生共同就业力的基本内容,又具有差异化就业力的内容。2.推广工学结合模式,强化岗位能力。在确定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突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形成以岗位和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模块。其中,针对现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设置前后关联的专业模块课程群,包括基本素质模块、岗位基础模块、基本能力模块、岗位核心模块及拓展岗位模块等。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同时,在教学计划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即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重点加强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3.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意识教育。高校要加快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进度,选拔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培训,结合他们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并发展为专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高校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工作,通过企业家论坛、企业参观、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搭建和拓展创业教育平台,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创业,不仅能完成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同时也会为其他大学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

1.加强职业指导。高校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学生,使学生在就业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以合理的自我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发展线路,辅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着力培养生涯规划能力。高校要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规划和求职能力,进行求职指导,进行形象礼仪和面试辅导,增强其求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就业资料统计、行业发展分析、职业素质分析、人才市场前景分析、最新就业政策分析、用人单位情报收集等,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就业政策、职业需求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2.加强职业素质评定服务。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辅助,利用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需要测评、职业兴趣测评等标准化的心理测试软件,对学生的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一般能力、职业特殊能力等做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定,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高校要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全面负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有效利用职业测评体系,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3.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纪、不同生源、不同性别的学生以及这些人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现在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政策和技巧方面的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辅导还没有开展,也正因为此,学生因就业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找谁去倾诉,时间一长,心理压力过大,就会造成悲观情绪。因此,高校的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请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参与或担任,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指导学生建立其心理防御机制,当自己的择业目标受挫时,可以及时地调整目标,以达到及时调整心理,把失败作为动力而不是压力,成功就业。

(三)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导向提升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8篇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从就业地区来看,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去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这些地区相对来讲待遇较高,工作环境较好,成了大学毕业生工作的首选之地。向小城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就业的比较少,就造成地区就业结构严重失调。从就业专业来看,经济类、应用理工类就业较好,文科就业较困难。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看,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中之龙,毕业一定要到非常好的地区或单位,方能彰显自身的价值。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精英教育,大学生比比皆是,早已失去了象牙塔中佼佼者的光环。因此,观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还停留在过去思想中的人们和时代的发展形成鲜明的落差。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很高,总是不愿到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工资待遇不是很高的地方就业。没有理想的工作岗位就放弃,工资低的也不就业,仍愿待业。据调查显示,有78%的学生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不愿意参加低层次的工作。择业与期望值要求过高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4.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多普通高校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对实践教学并未引起重视,或者实践教学只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和所学专业关联不大,无法得到实际锻炼。另外,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有限,学生实践困难、造成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动手能力差,操作水平低,岗位适应性不强。

二、就业困难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针对社会对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需求,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摆在中心位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定期邀请社会上的创业者为学生作讲座,传授创业经验与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可以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启动了校长基金,鼓励学生们参加创业大赛,学生们几个人自行组织团队,申请校长基金项目,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通过者就可以用校长基金创业,这个活动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将来毕业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上科学思维方式、注重创新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要想将这些科学技术变成财富,必须要经过科技创新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成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创业和动手实践的催化剂。

3.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技为核心的激烈竞争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为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纷纷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创业鼓励以科技创新为主。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竞相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以美国为例,1980年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允许大学拥有自己通过政府资助的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大学可向商业公司颁发专利许可证而获得经济回报。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学的改革也会朝着这方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水平。

4.提高社会生存和应变能力。面对大学毕业就业困难的大环境,谈到如何解决自身就业困难,“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大学期间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业设计和实践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抛弃大学就是象牙塔,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的观念。毕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实力最能说明一切。也有的学生把“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作为优选之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多一种选择,就多一分希望。“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使“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更加广阔。可见,大学生调整居高不下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能变得很大。

三、加大力度拓宽大学生创业的渠道

1.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较薄弱,不仅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还体现在其创业意识不足,对创业的目的和预期不明确上。根据一份调查报告,在所有的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明确说明自己有创业想法和行为的学生都有大学期间从事家教等其他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与发放调研问卷等,这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强,对物质生活具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定期提供的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消费欲望和购买力,增加自我经济收入成为首要目标,而创业行为作为学生群体认可的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学生的主要选择,同样也说明,最大的创业动机是基于对物质生活的相往,而且创业成功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同样也能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人沟通能力,给学生带来学生身份附加的光环,这种创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学生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可谓是实现自我增值,尤其是在校期间有创业经历者,在毕业后寻求工作时,创业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和我国的教育传统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主要培养独立创新的意识,并且学校所学知识和市场需求直接挂钩,这样学生主动创业的意识较强。前面提到,我国大学生大学期间主要从事家教等兼职工作,这从根本上来讲算不上创业。只有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形成。

2.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检验,尤其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创业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几条过硬的心理素质:

(1)独立性与合作性。独立性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国大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独立性,这里指的是各方面的独立,不仅仅是思想的独立。作为大学教师,经常看到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父母亲戚的左右拥护下而来,父母为其办好一切入学事宜,然后父母一百个不放心地离开。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在我国的环境下没有让他们长大的机会。大学是他们离开家庭的第一步,是培养独立性的最好的场所。合作性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品质。出色的创业者不仅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还要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德国的大学教育就是几个学生组织团队,共同提出研究的课题,共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合作精神是将来走上社会的很重要的一点。

(2)敢为性与克制性。创业必须要具有勇气,因为前途是不为人知的。没有勇气是无法走上创业道路的。克制性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心理品质,是成熟的标志。它可以使人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高度克制盲目冲动,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消极负面情绪,坚决采取理智行动。

大学生就业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问题提出

教育是立国之本,大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之所在,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倡导建设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教育体制已经成为势在必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热度还在逐渐升温。

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有毕业生145万,2003年增加到212万,2004年扩大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与此同时,2003年、2004年又分别有近70万大学生未能实现就业,这样2005年需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达420万,而且存在着要素供求结构的失衡,同时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政府部门的精简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需求的下降。可以预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从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现在每年我国都会有几百万毕业生走进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从我国人口和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把大学生就业纳人了整个社会就业的系统进行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中国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的协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全球来看,我国最大竞争优势,就是我们国家人力资源的优势,正是这样的一种优势,奠定了我国在过去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基础。

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将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使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间题与成因,试图探究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博弈模型及其分析

博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一个参与人的选择受到其他参与人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参与人。在博弈论里,一个参与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其他参与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参与人选择的函数。

(一)仅有高校和政府的封闭系统博弈分析

面临大学生就业现状,政府和高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府该做什么?由于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不仅要引进国际型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而且要重视国内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并加快与国际接轨。

学校该做什么?把就业指导纳人必修课,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政府的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存在“搭便车”现象。我们可以从“智猪博弈”模型中得到一些启示。

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博弈论有个“智猪博弈”的经典案例。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就会有少量的食物投下。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现在的问题是:“两只猪分别采取什么策略,对自己最有利?”正确的答案是:小猪可以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需要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中央政府和高校的目标和行为标准可能发生偏离,双方博弈收益矩阵如下:

结合“智猪博弈”,分析政府和高校间的博弈过程及各自所选行动方案的原因:中央政府是以统筹全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最终目标。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了对高校毕业生这一人才资源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青年学生的爱护和关心。对于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以自身发展为直接目标,更关注高校中短期内的发展问题,企图将学生就业成本转移给地方或中央政府,不管政府如何行动,高校出于短期成本收益考虑,采取不行动所得的收益都大于行动所得收益。中央政府则面对全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无法转移和逃避。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成本具有外部性,使得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高校不行动也能在外部性中受益。

中央政府由于对全国的大学生就业抱有必须解决的义务,而且问题解决的效果会得到公众的肯定,所以中央政府会较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仅有政府和高校组成的封闭系统中,政府的最优策略是采取行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高校的最优策略是等待,不行动,或行动迟缓。

(二)加人企业的开放式系统博弈分析

在仅有政府和高校组成的封闭系统中,政府最优策略是采取行动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高校的最优策略是等待、不行动或行动迟缓。造成这个博弈结果的原因就是博弈规则和核心指标。在“智猪博弈”这一经典博弈案例中,核心指标是一次的投食量和跑动的距离。那么改变这一博弈规则,就可以改变参与双方的支付函数,进而影响双方各自的行动。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通过改变核心指标,充分调动参与双方的积极性。本文拟就借鉴并改进这个典型博弈的思路,分析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校来说,毕业生能否实现就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教育水平与质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匹配率较低,毕业生就业不顺利,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影响在校生学习情绪与质量,严重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声誉及招生,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高校不行动或行动迟缓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经费巨大,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3.28%,并且目前部分在向贫困学生的资助上倾斜,这使得高校的改革经费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国(境)内外组织、企业家、慈善家捐赠建设高等学校基础设置,在国内高校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奖教金及其他高等教育发展基金有效地解决了高等学校改革经费的不足。据统计,在1997年高等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投人只占65%,而其他渠道经费已占35%。从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年科研经费过亿元来看,非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投人正在成为支持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将企业引人到高校改革的行列,使企业进人到大学生培养过程,打破大学生培养的封闭模式。这可以使其他渠道经费超过35%,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一旦博弈规则以及博弈的另一方发生了变化,高校就必须重新审视它在博弈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所应当采取的最好策略。

校企合作将会改变仅有高校和政府的封闭系统博弈的博弈规则。成功引进企业后,政府将退到宏观调控的位置上,通过政府对企业以减税等提供政策上的扶持,由企业在人力资本需求的特点,从市场微观上实现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引导,从而影响博弈双方各自的支付函数。

完全信息条件下,高校和企业作为博弈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如下:

对于企业来说,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补充到他们的人力资源队伍中,大学毕业生构成人力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具有资源和高素质人力资源需求,这是双方达成合作的前提。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形成的无形资产,足以吸纳部分企业资源,从高校方面看,这是双方达成合作的前提。人力资源竞争,是各大企业竞争的熏点之一,谁赢得人才,谁就能赢得市场。从博弈收益矩阵来看,“合作”环境下造就出的大学毕业生具备基本适合企业需求的设计、开发、实践能力等基本素养,这正是现代企业追求的高层次人才所必的素养,因此R,>R3。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从学生毕业后提前到人学后。企业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选择,高校也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选择。由于企业手中资金的部分可以作为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投人的有利补充,企业在这场博弈中占有主动权。高校如能看到双方合作的前景,就应该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合作意愿,跟踪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选定适合高校目前定位的部分企业,主动交涉,明确确定双方合作态度的基础上,在尽短时间内在合作范围、资金等各方面达成协议,由双方共同研讨制订培养方案。合作前后高校的收益存在以下关系:r,>r,。从双方合作前提及合作所得到的收益来看,双赢的博弈结果使高校与企业没有理由拒绝合作。

三、对策

(一)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与改革

首先,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其次,扩大毕业生人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人人民,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第三,鼓励大学毕业生出国进一步深造。当前可以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四,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五,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

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走开放办学的道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

高等学校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后盾和依托,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将研发经费一定比例地用于产学研合作及大学生“订单式”培养。尝试“订单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匹配不足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