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2 22:50: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第1篇

(一)过度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公共基础课作用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

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

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

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

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三、结束语

第2篇

在今、明两天的会上,福建、江苏、安徽、河南、广东、浙江等省和一些市、县、区将介绍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经验,与会同志将参观、考察福建省南安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通过讨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究。基础司、师范司、督导办的负责同志还将围绕课程改革部署有关工作。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经验

自2001年9月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今年暑期前后,基础教育司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统计数据表明,新课程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其中实验区教师对语文和数学课程标准满意度分别达到93.6%和96.l%。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一次改革。今年又有1067个县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迄今为止,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实际上,新课程已经从实验进入了推广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总结交流实验工作的经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指导和推动实验和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年多来,广大实验区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在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校长。教师。教研工作者和教科研工作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积极探索,使实验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

坚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实验区的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家关于实施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为此,各实验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不仅给予了经费政策方面的保障,而且深入研究,亲自指导。如海南省省委书记、副省长、湖北、湖南省的副省长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对课程改革工作给与全面的指导与支持。实验区的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和在改革一线的广

大教师、教研员踊跃参与,倾注了极大热情。自觉性源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热情和信心来自教育工作者对祖国未来、对下一代国民成长的神圣责任。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统一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开展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方案设计。改革的组织实施都努力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崭新的思想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用这一思想来审视基础教育原来的课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实施及评价,都有不少需要加以扬弃和更新的。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所在。因此,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必须把更新教育观念贯穿改革的实验、推广的全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与课程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一要领,坚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从而保证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广大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新课程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新课程是在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建立并丰富和发展的。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必须有一个理解、熟悉到创造性实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和研修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广大实验区始终把加强教师培训和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研制度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培训力量,建立培训基地,安排培训经费,努力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开展必要的集中培训的同时,遵循教师专业提高的规

律,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把培训提高和校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坚强的主力军。如河南郑州金水区、江西南昌西湖区、天津大港区、甘肃兰州七里河区等许多实验区的教师不仅在改革实践本身得到提高,发挥主力军作用,而且对后续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坚持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支持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课程改革前期工作中,成立了34个课程改革专题项目组,形成了一支近千人、由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充分依靠这支队伍完成了改革方案的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和审核、骨干力量的培训和重要资源的开发。从实验的前期准备到实验推广的进程中,教育部共在15所大学和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重庆、河北、陕西、江苏、辽宁、广东等地在建立并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进程中,普遍重视专业支持队伍的组织与建设,广泛动员教研科研机构、师范院校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力量,组织专业支持队伍开展教师培

训,及时为课程改革一线的学校和教师提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大大提高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的效率和水平。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复杂的工作。组织指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靠少数人凭经验决策是不行的,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一直比较顺利,与各个层次的组织者、指挥者坚持从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尤其重视在课程改革实践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教研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将自上而下的组织指导与自下而上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起来,避免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保障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为了及时了解实验进程,客观、清醒地分析实验工作态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部和广大实验区坚持对实验工作全程跟踪并进行评估分析。教育部对国家实验区组织了两次大规模、全面的评估分析和多次专题评估分析,每次评估分析都对不同阶段的实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报告和改进工作的建议。根据这些分析和建议,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实验工作进行了必要调整并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广大实验区也普遍采取了这样的工作措施,不少省份如青海、辽宁、陕西、江西、四川、河南、广东一些省还定期召开研究实验推广工作的会议,分析研究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加强社会的宣传和动员,争取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实验区如辽宁省大连市、广西南宁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贵州省贵阳市等,高度重视对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宣传与动员,使大家理解并支持课程改革。同时,各实验区开展了适度的舆论宣传,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述经验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些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重视并运用这些经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广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各实验区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上述经验来之不易。是实验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胸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结晶,也凝聚了关。心支持课程改革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辛劳。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向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关心、支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各方面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我们回顾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总体上来说还处在实验阶段,工作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还是初步的。今后的路程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已经开始实验的地区,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工作还比较薄弱;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比如评价考试问题,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问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问题,大班额条件下的课程实施以及综合课程的推进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及推广工作中认真进行探索并创造新的经验。

二、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国家实验区启动才两年多一点的时间,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才一年多时间,还没有取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比较完整的实验结果。同时,实验区在迅速扩大,到今年秋季开学共有实验区1642个,学生数达3500万,分别占全国县(区)数的5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6%。明年,实验区将进一步扩大,实质上已经进入推广阶段。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事关教育改革全局。事关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把实验工作引向深入,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对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提高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

实验区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引向深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领导是关键。加强领导既要领导重视,又要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l、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三个到位”。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召开的关于课程改革的几次重要会议都已经讲得很充分、很透彻了。但是,一些地区实验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表明我们一些同志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有的同志包括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一般的业务工作,认为只要分管领导抓一抓就可以了,对课程改革开展的情况了解不够、关心不够、指导不力。大家应该部还记得李岚清同志200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会议主报告时是如何充分、生动地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的。他把这项工作比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谆谆告诫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紧紧抓住不放。这项工作应该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分管领导要聚精会神地抓好,主要领导也要下功夫深入了解、加强指导。各地还应注意及时向政府的领导同志汇报课程改革的情况,让政府的领导同志了解并关心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认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的任务很艰巨,当前没有精力顾及课程改革工作。这种看法也是不正确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正是“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抓攻坚、抓巩固提高不仅要抓改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要抓改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不高的现状。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今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会议,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两大任务同时提了出来,作为今后一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要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是关键的举措。可以这样讲,越是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越是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认识的提高应该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责任到位,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课程改革,对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负总责,分管领导聚精会神抓,负有主要责任。政策到位,要制定保障和促进课程改革的政策并切实贯彻。经费到位,要安排保证课程改革的必要经费。

2、要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做到“三个落实”。课程改革是

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业务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任务。从实验区的实践来看,领导和组织课程改革,首先要有责任感,有激情。但是,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

有组织管理的能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各地如北京、浙江等省市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高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要做到“三个落实”。规划落实,要对本地课程改革作出全面、科学的规划。动员部署落实,要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对进入实验工作的每一个县区,每一所学校都要认真进行动员和部署,做好思想发动,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作出切实的工作部署。评估督导工作落实,要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过程的跟踪评估,有计划地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调整和改进工作。江苏等地建立实验区联络员制度,课程改革情况分析例会制度,使评估检查督导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要重视检查督导结果的运用,对工作出色的地区和学校要及时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批评,对没有能力领导课程改革的校长要撤换。教育部将在明年对课程改革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3、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三个充分”。课程改革是需要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凭经验决策、指挥。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依靠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并尊重他们的创造;要充分发挥专业支持队伍的作用;要充分动员社会有关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支持、参与课程改革。

(二)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1、重视培训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实践表明,本次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了教师培训这一环节是非常正确的。两年多来,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培训对推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教师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充分认识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是同步的,是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随着实验的深入与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培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订全省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培训的内容、形式、监督、检查及培训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全面的指导和严格的管理,并督促落实;教研部门、师范院校等要分工负责,积极配合,落实具体任务。要注意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培训资源。要通过抓培训基地、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监控等有效措施,建立起以本地区专家为主的培训队伍,逐步实现培训队伍的本土化。安徽省建立了一支本省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实验区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既保证了教师培训任务的顺利进行,又节约了培训经费。山东省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六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些中。心的建立,整合了全省高等院校的专业力量和教研队伍,是发展地方课程能力的基本建设。辽宁省“研训一体”的优越性,体现在课程改革的专业研究者同时也是新课程的培训者和实施的指导者,这一体制还保证了培训经费,人员等资源的最大限度的整合与利用。广西整合了全区高校、教科研单位和实验学校的各方力量,组织了由本地专家为主的“新课程专家巡回讲学团”,分赴实验区进行巡回指导讲学。此外福建等省份也都十分重视培训人员本土化的建设,锻

炼出了一支地方的课程改革专业化队伍,为今后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重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课程的培训内容应随着实验工作的推进不断发展和深化。培训内容的设计应引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建立起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同时还要重视师德的培养。培训应结合课程改革最新进展,结合教师个人的经验和实践,选取实验区鲜活的案例。对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应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使教师培训不断深化和发展。今年暑期师范司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就广泛地采用了案例培训的方式,深刻地剖析了典型案例的观念和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省一级教育部门要全面负起确定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内容、开发和整合培训资源的责任。培训基地和内容的确定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认证。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有制度保障。

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应通过制度建设来加以规范。除组织好集中的培训之外,还要切实抓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各地师资水平差异很大。素质教育观念的传播,新课程的推进仅靠集中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立足学校开展培训和研究,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问的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

实践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要使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学校作为教师成长的基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这是对我国现行教研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它将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互相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这一制度提出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得到了实验区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很多实验区,以校为本的教研已经开始制度化。合作型教研和联片教研,以及实践型教研、反思型教研等多种新型的,以教师实践研究为特征的教研方式不断涌现。今天会议的东道主南安就已基本建立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在山东高密、深圳南山区、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教师问的交流已成为教师每天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还看到很多来自实验区的教案,都已不仅仅是一次课的反思,而是记录了校本教研中教师群体的智慧和一次次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以校为本教研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它将成为促使学校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推动学校民主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和指导

l、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教育的措施。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显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农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由于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推进的难点。不过,只要我们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重视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农村地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两年来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实验结果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比如,国家级实验区山西曲沃、青海湟中、黑龙江宁安、宁夏灵武、贵州贵定、云南石林,经济、教育都不是很发达,但在那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展得很有生气,也很有成效。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到学校来学习,辍学率有了下降的趋势。改革使农村教师有机会参加丰富的培训活动,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学习观、教学观、质量观进行新课程的探索。在实践中,他们感受到职业的自豪,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2.为农村课程改革提供切实的支持。

重视农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省的农村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研究。规划,总结成功经验,形成本省农村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要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在经费方面,各省(区、市)应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农村的课程改革。各省的培训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教师的培训。对于边远、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学校课程的开发也应有专项经费的支持。在专业支持方面,各省(区、市)应为促进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好专业支持的队伍,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指导,同时要根据农村的特点,研究适合农村地域特点的教研制度。如在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的地区实行联片教研制度,以便于每所农村学校得到便捷的、有效的专业支持。在资源建设方面,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筛选已有的优质资源,同时,还应积极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并鼓励学校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3、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发和建设农村课程。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须重视农村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农村学生的需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异性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新课程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机制的出发点就在于发挥地方和学校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时,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我们要根据这一重要指导原则,加强农村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建设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来充实基础课程的内容,实施课程的教学活动,对于实现基础教育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少实验区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在学校课程以及各种专题活动中,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和农村的热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近期我国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就业的实际状况,学校应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为他们毕业后在当地就业或到城镇务工就业创造初步的技能条件。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加强研究,要加强对开发建设农村课程的指导,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和学校,要组织力量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发学校课程。在开发农村课程时,必须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进行规范管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建设。同时,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来保证资源质量,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要少而精,原则上每位学生每学期选用一本,不能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加强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

l、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探索。

面对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发挥评价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家长、社会关注、思考新的质量观、人才观是新课程推进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样,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并不等于不要考试,而是期望通过评价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使评价与考试更具科学性,更加客观、公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在实验区,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探索,如学生成长记录袋就采用了多主体参与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业考试方面,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如何学会学习。这些改革措施发展了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与自信,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同时也使教师学会了全面看待学生。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探索、长期实践的思想准备。

2、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中考改革

在教育部组织的评估、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同并支持课程改革,但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普遍感到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中考改革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必须抓紧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的输育部关于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正在就中考改革组织研究。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明年进行中考改革的国家实验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他们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要求,以保障中考改革和整个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初中毕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成绩宜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以减少学生、班级、学校之间不必要的竞争。

根据《通知》的精神,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应以《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使综合素质评定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保证评定结果的科学和公正。在综合素质评定中要坚持诚信原则,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教育部积极指导。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在贯彻、落实《通知》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创造性地实施。各地在充分酝酿、论证、确定改革方案后,应通过当地媒体等多种途径开展广泛宣传,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办法,理解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改革理念,了解并支持评价改革的措施。各省要组织力量,加强研究,通过实验区评价考试改革的试验,探索、积累经验,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积极稳妥地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100多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中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参加了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教育部党组的研究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教育部确定的原则是,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先选择少数几个省区整体开展实验。不少地区对参加实验工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主动申请参加实验工作。11月2日,教育部召开了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于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同时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做出了初步规划:2004年秋季,4个省(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约占13%;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25%-30%;2006年,15—18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50%-60%;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坚持国家指导,地方为主的原则。教育部负责实验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并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新课程的首要责任者。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区、市)实验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研究制定政策,提供保障。实验工作要遵循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方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验工作。要探索在学校层面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方式,充分尊重每一所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

各实验省(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实验工作的领导,各实验省(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把学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基地,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帮助学校逐步建立起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与建国以来历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力度是比较大的,实验工作也将是复杂而艰巨的,对学校的观念、制度、师资、资源等各方面的挑战很大。高中教育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和家长高度关注。我们要认真规划、周密部署。在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各个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切实保障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动全社会支持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支持新课程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第3篇

目前部分学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用学生参加国家级计算机考试过关率来衡量,这样将导致教师的授课重点单纯集中在考试内容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精力集中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上,导致学生追求考试合格率。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如部分学生在写论文,或者社团活动中连简单的排版都不会应用。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一问一答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能自主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表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章时,采用案例讲解分析、概念分析、课堂问答、幻灯片演示、图表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单元的讲课以案例“不翼而飞的存款”为例引入信息加密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正确概念和对整个课程的兴趣。由每个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整理企业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访问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最后完成给定实验题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

2)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实用性的技术,对于理论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能够看得见、能够动手试一试的学习方式,而且更加关心这些知识或者技术能否在今后有用。学生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大学教育阶段除了知识教授之外,还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如多媒体设计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设立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小组。丰富了校园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我院参加河南省ACM大赛,荣获三等奖。

3)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在全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将会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阶段就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中的具体技能,如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等,这些技能经过亲历亲为的锻炼将会更好的掌握。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要更加注重,本门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用途,以及如何在灵活的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在保证所讲述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需要注意尽量阐述课程知识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所学知识的被理解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础课要系统、透彻,专业课程要覆盖全面

基础课程属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盘,是学生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延伸的过渡。掌握基础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不断扩展自身知识面。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课程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讲述明确,尽量建立起概念和理念,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理性的认识水平。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各种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涌现。因此其课程内容可能具有很快的更新速度。课程教学要能够准确地反正这种变化。但是由于其变化的迅速,我们很难在课堂上将每一个变化都讲解透彻。所以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讲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专业课程的覆盖面广,让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具体理性的理解则可以让其在后期的具体工作中继续锻炼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全面性可以包括为两类:一是要覆盖本专业课程所涉及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第二是要尽量把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发展历程描述清楚,阐述清楚不同历史进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一些比较新的领域,可以对其近似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的阐述。

5)要重视提升理论水平高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们理论水平的提升。理论水评的提升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从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以及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科学问题等,提高学生对总结和发现问题的感觉。课程学习阶段虽然很难让同学们熟练掌握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是至少可以提升大家对理论水平提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6)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老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导向性的专题研究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知识教授很重要,兴趣教学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还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大量的知识灌输,学生可能兴趣不大。应多举实例,多联系信息时代的新技术。同时,把知识教授转化为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启发大家共同思考,共同学习。

7)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前人创新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在当时的知识框架和一般看法之上,独辟蹊径,取得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了解前人的创新方法和思路,为我所用。鼓励学生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做出成绩。对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最好能够进行鼓励;如果学生思考方向有更深的内容可做,并且符合学生的研究方向,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做下去。平时作业中,设置一些开放问题,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业中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是锻炼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的问题,但除此之外,可以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出自己的答案。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提出背景 价值意蕴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教育的本原意义就是人文教育。只是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为了向西方国家学习而主张教育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致使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被掩盖,甚至被忘却。人类在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不得不面对地球被污染,战争在继续,贫富差距依然巨大等问题。传统文化被抛弃,精神家园惨遭践踏,人类似乎迷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我们领悟到,科学并不是一切;人文,是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良药。人文课程,终于再次被列入了终生教育的“菜单”。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等,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满,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其影响极大,主要观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方法。

教师非“指导者”而是“方便者”,教师只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评价自己。这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紧张的气氛,把学生的潜能解放出来,达到“自我实现”。

(三)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互相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四)课程的中心应该从认识、学问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

教育内容已不限于科学学科,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

(五)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与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材料是学生所关心的。它影响学习者的态度、认识、情感、行为和生活。它不但包括认识活动,而且包括情意活动,涉及整个个性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提出背景

世界各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已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更多地关注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与需要,运用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合学校、社区、家庭、网络资源,表现了丰富的人文特质,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具备竞争和合作、创新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融合与贯通的人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中国不是旁观者,而是以全球的视野,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追逐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头。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基础教育框架和课程标准。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2002年秋季,启动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行实验。2004年秋季,全面推广课程改革,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已开始实施新课程。

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

传统教育体现了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和科学主义取向。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教育对经济振兴的功利价值,是必要与合理的,然而,在发展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的同时,不注重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是不足取的。近几年,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追溯到教育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新课程改革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了整合,由于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倾向更加鲜明。本文以《纲要》为基础作了分析。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把教育目的定位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而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与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注重人文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人的各方面需要,致力于培养完善的人。”

(二)课程内容。

《纲要》规定:“改革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统课程内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为人的完善、发展和弘扬人。改变“难、杂、偏”的现状,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在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变得日益重要。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在具体情景中引发学生产生大量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过程。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情、意”的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义。情感、兴趣、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学生,要避免非人格的知识专制,尊重学生的存在,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关爱,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主体性得以凸显。而且,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评价。

从某种角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应是“创造发展儿童的教育”,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意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5篇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有多组热点关系需要探析.本文着重从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进行深入探析.

数学新课改有多组热点关系,比如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这些热点关系值得我们去探析.

1币越淌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数学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师基本上独霸课堂,唱独角戏,师生间的活动较少.数学教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思考,这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新课改倡导数学教师要做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筹划者.新课改提升了学生的地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地位的巨大转变是数学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标志着学习时代的到来.新课改前,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新课改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师围着转的太阳.可以看出,数学新课改倾向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完全偏向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错误的.在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千万不可忘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数学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2币灾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无可争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大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试立意也应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数学新课改以能力为中心似乎是无可争议的.应该说,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也是数学新课改的初衷和愿望,并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较含糊,不太具体,也较难操作.相反的,不管是数学课程标准还是按标准编出的教材,数学知识点都清楚明白,具体明确,条理分明.以知识为中心仍然是数学新课程的特点,这一点如今还是含而不露的事实,不容否定.如今学生的知识点还是抓得那么扎实牢靠,这也是师生不可否定的事实.可喜的是数学新课改已渐渐向能力为中心靠近.虽然探索之路漫长艰辛,可喜的是这一步已经迈出,并且会越迈越大.在这个知识与日俱增的时代,知识正以指数倍增长,再以知识为中心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愿我们一起奋斗努力,实现由以知识为中心迅速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未来和希望.认清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通过分析,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不良现象,下一步就是各方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了.但愿数学新课改能早日实现真正以能力为中心.

3币院献魑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

数学新课改前,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学生之间孤立隔膜,这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再加上学校对考试成绩排名论次,这更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只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这种竞争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据张奠宙教授了解:一个班的数学成绩第一名者在成绩单上批了一句:“让不服气的瞧瞧”,这简直是课堂文化的垃圾.数学新课改不许学校排名次,通过建立合作小组强化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课堂虽小,五脏俱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在这微型社会里最需要的就是合作与交流,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学会合作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总体上说,数学新课改是倡导以合作为中心的,这是学生之福,教师之福,社会之福.合作是壮大力量的有力手段,也是通向成功的宽阔大道.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合作,共同双赢,共同成功.

4币苑⑾治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曾风靡全球.21世纪的今天,数学发现法重新升温.数学新课改倡导探究发现,把数学发现提到新的高度,但绝对不能以发现为中心.因为探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数学课里都不能进行,即使能进行,花费的时间又太长,学生因个体差异发现的进度又不一致,以至于用得少,效果又不好.发现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发现的过程太曲折,只能偶尔试之.建构主义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虽然建构主义门派众多,但都承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被认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已形成共识.建构主义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有力工具,承认以建构为中心,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但以建构主义指导教学不能偏离辩证唯物主义,而陷入极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泥坑.

5币曰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改属于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理应以数学的基础性为中心.数学课程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并能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这就要求适当删减过去那些繁、难、偏、旧的数学知识,选择有时代气息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进入新课程.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但基础又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数学基础,选择数学基础性知识要与时代与学生同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偏差.选择性要求数学新课程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是教材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新课改力争实现在数学基础性上的选择性,实现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共赢.

6苯崾语

第6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①因此,新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背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新教材在每一册专门增设了“数学广角”单元,多以“操作实践”为主题,旨在使小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并在理解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模型的基础上,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更为凸显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中。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环节,也是每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见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理解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学生拥有了“话语权”,而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情感的教育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来实现,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能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和抽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教育评价指导思想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效率的功能。教师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好的分数,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也发生着巨变,其明显表现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上。第一,考试功能的转变。改变传统意义上考试选拔的功能,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二,考试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在考试中应创设更具有真实性的情境,适当地增加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第三,考试形式多样化。从目前中考、高考考试改革可以明显看出,考试形式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形式,同时,还将纸笔考试评价和非纸笔考试评价相结合,出现了多种新的考试形式。在试卷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有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其题目的类型也从单一的记忆性问题扩展到运用型、理解型、评价型等。

第7篇

关键词:复杂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复杂理论的内涵

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源于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认识及商业生态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莫尔(Moor)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复杂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阶段。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然后开始描述,能够意识整个系统内部的互动。2)关注复杂现象的内部活动机制。这个阶段开始认为不同系统之间是网络式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的互动。3)关注复杂现象的偶然出现。对复杂理论的研究不仅存在于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是培养、创造和使用复杂理论并开始强调学习系统,认为复杂理论研究是学习系统的研究。

二、复杂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复杂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课程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意义。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审视,知识及理解不是事先存在的给教育中呈现和表现的“客体”,是通过教育过程突现的。复杂性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词语,而不是一个提供现成答案的词语,它表明了世界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复杂性思想不能使我们避免和消除这个挑战,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迎接它,甚至驾驭它。[1]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复杂性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都具有复杂性。国际上,世界先进国家已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美国在20世纪就推行三次大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每一次课程改革所推行的理论基础均不相同,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正值兴盛的建构主义。一方面,美国在进行改革之前分析整个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其最新一次的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建构主义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进度和解决教育复杂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而在国内,中国也面临着复杂的现代化问题。一方面是来自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的复杂背景下进行改革,如何安排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重要影响因素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难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复杂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正是复杂理论所能够诠释的。例如有的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堂课下来完全由学生主持;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大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无用的知识,借课程改革之际,将死记硬背需要积累的知识抛至一旁,以生动的技能学习替代;还有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为了获得“民主型”老师的美誉,在实施尊重个性发展教育时过于宽容。在复杂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我们就能理解当前这种胡乱改革的现象。由于科学的进步、文明的积累、生活的复杂,复杂系统所指的冲突和无序往往比有序更易产生,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对已有的文明成果进行合理取舍,教育承担的就是承接有序促成和谐的重任。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2]基于整个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有人认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元论,即坚持以理论的多元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也有观点指出坚持一元论,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这都足以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杂理论启示

(一)优选理论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正如复杂理论所倡导的那样,我们不能被吓到,而是要迎接挑战。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模糊是由教育改革复杂的现实问题决定的,复杂的教育问题决定了选择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可能顾此失彼。单一的选用一个哲学或者社会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显然是不科学且是不可行的。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早在美国20世纪第一次课程改革中推行,而后的课程改革以结构主义或者建构主义为根基,足以证明实用主义本身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确定哪一家言论作为知道思想之前,应现行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选择多种实用不同领域的理论知道思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子。

(二)分析国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既要有全国性的、统一性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地方性、灵活性和差异性、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部分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主要是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假想对象、严重偏离我国的教育现实,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形同虚设的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必须充分注意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弱势学校的课程实施条件,制订出能够确保所有学校和学生均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3]当然,对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强势特点,制定和开发新型的先进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程资源,形成优势中的优势,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雁。

(三)注重教师队伍培训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

在教师培训方面,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一个根本看法是:培训与课改不可分离,教师培训事关重大。教师培训的基点要转移: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注入式培训。我们有必要吸纳已经典型中的合理成份,归纳现有成果,它们都是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以往的注入式培训。只有当教师的业务学习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并嵌入于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这种学习才富有吸引力,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职学习,集中于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人人学会在工作环境中历练,也许正是探索有效培训的创造性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谁随随便便用简单的“成败”二字的二元论来证评判的。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围绕这个作无意义的争论,真正需要做的是,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有重要意义,使之向前不断迈进。并在完善中摸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参与;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3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认识论

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方面主要有: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二)新旧课程的比校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新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原因主要有:

第一,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时展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推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推进。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从新课程内容来看。由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在其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所以根本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马克思主理论的正确认识及运用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科学全面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