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黄金法则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2 15:21:47

黄金法则论文

黄金法则论文第1篇

2、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踩,是有原因的。

3、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

12、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着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谢谢。

17、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

18、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老师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他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

黄金法则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夹逼一维寻优法。该方法利用对分法选取给定搜索区间中点的原理,将区间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在这两个区间内用黄金分割法同时进行搜索,然后再对这两个区间内所求得的函数值进行比较,运用“去劣存优”的原则,保留含优的搜索区间而摒弃含劣的搜索区间以同时从区间的两侧夹逼来逐步缩小搜索寻优区间,最终求得最优解。本文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实施过程和算法证明,结合算法给出算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本算法思路清晰、编程简单、 计算 简化,可以有效地求得函数的最优解。

1 引言

从数学的观点看,工程中的各种优化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求极大值或极小值问题。所谓优化设计[1]就是借助最优化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求取工程问题的最优设计方案。在优化设计的寻优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实际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用数学形式来描述实际设计问题。其次就是应用数学规划方法的理论[2],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根据数学模型的特点选择最优化方法来求解数学模型,以确定最佳设计参数。在优化设计过程中,求一元函数的极小点和极小值问题就是一维优化问题。求解一维优化问题的方法称为一维优化方法[3]。一维优化法是优化问题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不仅可以解决单变量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而且在求多变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时,大多数方法都要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维搜索,用到一维优化方法。

一维优化法中的黄金分割法[4]是使用最广泛、操作简单的一维寻优方法,这种方法是在一元单峰函数所定义的区间上按黄金分割率对称取得一系列的黄金分割点,然后对分割点所对应的函数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利用区间缩小的序列消去原理[5],最终确定函数的最优解和对应的最优值。黄金分割法具有均匀的收敛速度,但每次迭代时只能使给定的搜索区间从单侧进行收缩,使得其收敛速度较慢,区间缩短率偏低。因此,本文利用黄金分割法具有均匀的区间缩小率的序列消去特性,提出一种可以使给定的搜索区间从双侧同时进行收缩的基于黄金分割的夹逼一维寻优法。

2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原理

黄金分割法是用于一元函数 在给定的初始区间 内搜索极小点 的一种方法。它是优化计算中的经典算法,以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均匀、效果较好而著称,是许多优化算法的基础,但它只适用于一维区间上的凸函数[6],即只在单峰区间内才能进行一维寻优,其收敛效率较低。其基本原理是:依照“去劣存优”原则、对称原则、以及等比收缩原则来逐步缩小搜索区间[7]。具体步骤是:在区间 内取点: , , 和 把 分为三段。如果 ,令 ;如果 ,令 ,重新开始。因为 为单峰区间,这样每次可将搜索区间缩小 倍或 倍,处理后的区间都将包含极小点的区间缩小,然后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的处理,如此迭代下去,将使搜索区 逐步缩小,直到满足预先给定的精度时,即获得一维优化问题的近似最优解。黄金分割法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k= ,区间长度为l,该算法为收敛速度均匀的一维搜索方法。

图1 黄金分割法原理图

fig.1 the principle of golden-section

3 算法及其基本原理

3.1 夹副一维寻优法的基本原理

夹逼一维寻优方法是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利用对分法[8]选取给定搜索区间中点的原理,将区间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在这两个区间内用黄金分割法同时进行搜索,然后再对这两个区间内所求得的函数值进行比较,运用“去劣存优”的原则,保留含优的搜索区间而摒弃含劣的搜索区间以同时从区间的两侧夹逼来逐步缩小搜索寻优区间,最终求得最优解。这种方法和黄金分割法一样,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均匀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可以使给定的搜索区间以相等的速率从双侧同时进行夹逼收缩,收敛速度快、区间缩短率更高等优点,因而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黄金分割法的优点来进行一维寻优。其基本思想是:在给定的初始区间 上取得区间中点 ,用 将区间 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 和 ,记 为ⅰ区间, 为ⅱ区间,在ⅰ和ⅱ区间上分别用黄金分割法进行一维寻优,对这两个区间内所求得的函数值进行比较。两个区间内所求得的函数值进行比较后有如下4种情况,具体比较如图2所示。

图2 区间ⅰ和ⅱ内函数值的比较情况

fig.2 situation of comparing the function value in region ⅰand ⅱ

(1)若为第①种情况,则保留ⅰ区间,舍弃ⅱ区间,然后将在ⅰ区间内用黄金分割法求得的新的区间作为下一步寻优搜索区间;

(2)若为第②种情况,则保留ⅱ区间,舍弃ⅰ区间,然后将在ⅱ区间内用黄金分割法求得的新的区间作为下一步寻优搜索区间;

(3)若为第③和第④种情况,则保留ⅰ和ⅱ区间,然后将用黄金分割法在ⅰ区间内求得的新的区间的左端点和在ⅱ区间内求得的新的区间的右端点所组成的新的整合区间作为下一步寻优搜索区间;

通过上述夹逼收缩的寻优搜索后,得到新的搜索区间,如此循环下去,直至搜索区间小于事先给定的精度时,即可得到一维极小点的近似解 ,进一步可以求得最优解 。

3.2 算法

设目标函数 为单峰函数, ,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则优化求解的模型可以表述为:

求一元函数 在单峰区间为 上的最优解。

具体算法如下:

step1:给定初始区间 ,收敛精度 ;

step2:取 ,用 将区间 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 和 ,记 为ⅰ区间, 为ⅱ区间,在ⅰ和ⅱ区间上分别按夹逼一维寻优法执行搜索;

step3:在ⅰ和ⅱ区间上分别计算黄金分割点 、 :

ⅰ区间上: ;

ⅱ区间上: ;

并分别计算出ⅰ和ⅱ区间上各黄金分割点处的函数值 和 ;

step4:判断是否ⅰ ⅱ , :

若是,则保留ⅰ区间,舍弃ⅱ区间;

否则,转step8;

step5:在保留区间ⅰ内比较 与 的大小:

若 ,则将原搜索区间替换为 ,并将其赋予新的搜索区间 ,同时取 ;

否则,转step7;

step6:比较 与 的大小:

若 ,则令 ,计算 ,print ;

否则,转step2;

step7: ,将原搜索区间替换为 ,并将其赋予新的搜索区间 ,同时取 ,并转step6;

step8:判断是否ⅱ ⅰ , :

若是,则保留ⅱ区间,舍弃ⅰ区间;

否则,转step11;

step9:在保留区间ⅱ内比较 与 的大小:

若 ,则将原搜索区间替换为 ,并将其赋予新的搜索区间 ,同时取 ,并转step6;

否则,转step10;

step10: ,将原搜索区间替换为 ,并将其赋予新的搜索区间 ,同时取 ,并转step6;

step11:保留ⅰ和ⅱ区间,然后将在保留ⅰ区间内和ⅱ区间内分别进行step5和step9,只调用ⅰ区间内和ⅱ区间内所赋予的新的搜索区间 ;

step12:取ⅰ区间内新的搜索区间 的左端点和ⅱ区间内新的搜索区间 的右端点整合得到下一步寻优的新的搜索区间 ,同时取 ,并转step6;

4 收敛性证明

设目标函数 为单峰函数, ,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则优化求解的模型可以表述为:

定义1:设 为目标函数 的单峰区间, 为 中点,用 将区间 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 和 ,记 为ⅰ区间, 为ⅱ区间,按夹逼一维寻优法分别在ⅰ、ⅱ区间内进行搜索,运用“去劣存优”的原则所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 仍然为目标函数 的单峰区间。

定义2:夹逼一维寻优法是按黄金分割率对称取点的取点规则[9],以序列消去原理缩小区间,利用对分法提高区间收缩的效率,能够满足单峰函数的极小点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区间内[10],保证极小点不丢失,从而确保夹逼的收敛性。

定理1:设目标函数 为单峰函数, ,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 为 中点,在用 将区间 对分的ⅰ、ⅱ区间内进行夹逼一维寻优,设第 次所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为 ,记 ,则有 。

证明:设给定的初始区间为 ,取 ,用 将区间 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 和 ,记 为ⅰ区间, 为ⅱ区间,第1次将该区间对分为2个小区间,再在ⅰ、ⅱ区间内进行黄金分割,依照这样的分法,每个区间的间距不变,且它们的间距分别为:ⅰ ,ⅱ ,且有ⅰ =ⅱ ,经过“去劣存优”后所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为 ,为方便统一记为 , ,则在对分后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满足 ;第2次,在前面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 内,依照与前面同样的方法再分成更小的区间,由黄金分割的收缩率易知:在由“去劣存优”原则所优选后的区间上继续进行黄金分割所得到的新的区间的间距记为 , ,则在对分后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满足 ;设第n次分割后在由“去劣存优”原则所优选后的区间上继续进行黄金分割所得到的新的区间的间距记为 , ,对分后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满足 ;则第(n+1)次分割后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为 ,对分后新的搜索区间的间距满足 ,由等比数例的收敛性知:存在任意小的数 ,能够使得 成立,故有 成立,即本算法能够满足间距收敛准则[11]。

定理2:设目标函数 为单峰函数,且连续有下界, 为给定的初始区间,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如果将 区间按夹逼一维寻优法逐级分割,第n次分割后所得到的搜索区间为 ,在该搜索区间上能够取得一点 ,使得新的搜索区间的最小函数值 收敛,且 为初始区间最优解。

证明:设给定的初始区间为 ,取 ,用 将区间 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 和 ,记 为ⅰ区间, 为ⅱ区间,如果将 区间按夹逼一维寻优法逐级分割,第i次分割后所得到的搜索区间为 ,并将 与 比较,若 ,则可以取得区间的最优值点: , 计算 求得一元函数 的最优解,若 ,则继续进行夹逼一维寻优。第n次分割后所得到的搜索区间为 ,这样的搜索区间能够满足 ,则可以取得区间的最优值点: ,又依据 为单峰函数,且有下界,且由定义2知 的极小点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区间 内,则由最优值点计算得新的搜索区间的最小函数值 ,这样的 满足 ,故必收敛。

利用反证法来证明 为初始区间最优解。如果有某一点 处的函数值小于 ,则由函数的连续性知必存在该点的一个小邻域 ,其中所有点的函数值都小于 ,由定理1知,经过夹逼一维寻优后得到的新的搜索区间 的间距 ,由定义1可知新的搜索区间 仍然为目标函数 的单峰区间,所以在夹逼一维寻优后必有一个小区间的中点值完全落入 ,从而该区间中点处的函数值小于 ,这与 始终是所有新的搜索区间的中点处函数值的最小值矛盾。所以 必为初始区间最优解。

5 算例

以下给出利用本文算法计算的算例:

(1) ,已知初始区间为 ,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

(2) ,已知初始区间为 ,区间缩小的相对精度为 。

表1 算例计算结果比较

tab 1 comparison in calculating results of examples

对于上述算例,分别运用本算法和黄金分割法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比较见表1。从计算结果来看,在算例1中,本算法按精度要求共只需要迭代3次,黄金分割法则需要迭代6次,且本算法得到的计算精度比要求的精度要高,计算时间仅为黄金分割法的1/3左右,并且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比用黄金分割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加逼近真实值。进一步研究其区间收缩率,按照给定的相对收敛精度 和区间收缩率 可知迭代过程中区间缩短次数n必须满足:

算例1中用本算法的迭代次数为n=3,将其代入上式可计算得本算法在算例1中的区间收缩率 ,对比可知比黄金分割法的区间收缩 要高,并且经过算例可以证明:本算法在相对收敛精度 更高的情况下其区间收缩率 更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黄金分割法每次都只能以相等的收缩率从区间的单侧来缩短搜索区间,其收敛速度较慢,区间缩短率偏低。而本算法是在黄金分割法具有均匀的区间缩小率的序列消去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对分法的原理,使给定的搜索区间从双侧同时进行夹逼收缩,加速了搜索区间的缩短效率,因而可以更有效、更精确地寻求到区间的最优解。

6 结论

本文在黄金分割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夹逼一维寻优法。该方法利用对分法选取给定搜索区间中点的原理,将区间对分为两个等分区间,在这两个区间内用黄金分割法同时进行搜索,然后再对这两个区间内所求得的函数值进行比较,运用“去劣存优”的原则,保留含优的搜索区间而摒弃含劣的搜索区间以同时从区间的两侧夹逼来逐步缩小搜索寻优区间,最终求得最优解。文中算法和算例表明本算法思路清晰、编程简单、计算简化,可以有效地求得函数的最优解,求解精度令人满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一维优化方法中的现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具有3个方面的特点:

(1)可以使给定的搜索区间以相等的速率从双侧同时进行夹逼收缩,收敛速度更快、区间缩短率更高;

(2)本算法兼容黄金分割法和对分法的优点,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均匀的特点,可以较为精确、快速地求得区间最优解,在理论上讲可以达到任意精度要求;

(3)本算法用计算机编程原理简单,所需内存很少,对硬件要求很低,运算时间少,运算速度快,因而可应用的范围较广。

参考 文献

[1]王凤岐. 现代 设计方法及其应用[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81-160.

[2]陈树勋.工程结构系统的分析、综合与优化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案例[m]. 中国 科学 文化出版社,2008,45-80.

[3]宋巨龙,钱富才.基于黄金分割的全局最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94—95.

[4]韩林山.机械优化设计[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40-55.

[5]张鄂.机械与工程优化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8 ,105-125.

[6]商敏儿,卫成业.确定单峰搜索区间的新算法——前进法[j].基础自动化,2002,9(1):1-3.

[7]stakhov a.the golden section secrets of the egyptian eivilization and harmony mathematics[j].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2006,30(2):490-505.

[8]panos m pardalos,edwin romeijn h,hoang toy.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global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ooo,124:209~228.

[9]刘艳.关于黄金分割法的几点讨论[j].机电技术,2006,1:13-14.

黄金法则论文第3篇

【摘要】

《千金要方》中外感热病学术 内容 丰富,收集了唐以前《小品方》、《阴阳大论》、《伤寒论》、华佗、王叔和等医籍与医家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经验,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行阐发,内容丰富,颇具学术特色。

【关键词】 《千金要方》 外感热病 学术特色

《千金要方》中的外感热病内容主要见于卷九、卷十。该书广泛收集了唐以前医家有关 治疗 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内容包括如伤寒、百合、狐惑、黄疸、温疟等,治疗 方法 涉及汗法、吐法、下法、针法、灸法及各种外治法等,载方剂250余首,剂型有丸、散、膏、酒、汤等,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就其外感热感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博采群经学说

《千金要方》广泛收集了唐以前的医学 文献 ,反映了孙氏渊博的学识和认真的治学态度,其中卷九收录了《小品方》、《阴阳大论》及华佗、王叔和等人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WWw.11665.coM

1.《小品方》外感病学说

《卷九·伤寒例》引用了陈延之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1]认为外感热病有其不同的分类,因而在《小品方》中将外感热病分为“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疟疾)等论治,涉及的病证有伤寒、温病、天行、温疫、暑病、时行、冬温、湿热、热毒、疟疾等[2]。《千金要方》收集此段论述,记录了南北朝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资料。

2.华佗伤寒学说

《卷九·伤寒例》记载了华佗的伤寒学说,曰:“夫伤寒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烂胃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者,此候十死一生。”[1]这是华佗对伤寒病发生、 发展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过程及其治法的归纳 总结 。此外,还收载了华佗治疗伤寒病的各种治法及方剂等。华佗论治伤寒,有一套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它不同于《素问·热论》的热病,也不同于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而是依据人体的大体解剖部位作为病位及辨证纲领,尽管还不够完备,却反映了华氏独特的学术思想。由于华佗的医书已佚,此段文字成为后人 研究 华佗学术思想的珍贵资料,对后世中医外感热病 理论 与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王叔和伤寒学说

《卷九·伤寒例》记载了王叔和有关外感热病的学说,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头痛胸中满,当吐之则愈。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1]又曰:“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 影响 。然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不知不识,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夭死盈于旷野,仁爱鉴兹,能不伤楚。”[1]从内容看,不同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而是源于华佗的伤寒学说,反映了当时医家在外感热病方面的不同学术思想。

此外,《千金要方》还收载了《阴阳大论》关于伤寒、温病、暑病等四时病及时行病等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广收群方治法

《千金要方》作为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大量方剂,其中不乏治疗外感热病的方剂以及医家独特的治疗方法。

1.收集医方

孙思邈十分推崇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指出“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俊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3]认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因而《千金要方》卷九、卷十收集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十余首方剂,使仲景方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除此之外,《千金要方》还收集了唐以前医家的方剂,如华佗的藜芦丸、神丹丸、六物青散、赤散等,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太乙流金散、虎头杀鬼丸等,陈延之《小品方》的诏书发汗白薇散、萎蕤汤、漏芦连翘汤等。以及崔文行解散、雄黄散、青膏、黄膏、白膏、度瘴发汗青散、乌头赤散、水解散、六物解肌汤、解肌升麻汤、葛根龙胆汤、七物黄连汤、三匕汤、五香麻黄汤、雪煎、生地黄汤、水导散、大青汤、苦参汤、凝雪汤、栝楼汤、芦根饮子、苦参散、蜀漆丸、恒山汤等。

上述方剂大多为前人所创,也不排除孙氏在前人基础上的发挥与创造。这些方药丰富了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可以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不足,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温病学家大量 应用 清热解毒法治疗外感热病有着重大启示和深远影响。

上述方剂在治法方面涉及到了汗、吐、下、清等法,且既有内治法又有外治法,剂型方面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等,可谓丰富多彩,并且记载了当时用作外治的摩膏,如青膏、黄膏、白膏等,为今人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2.采撷治法

《千金要方》除了收集唐代以前大量方剂外,对于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也注意收载,如《伤寒论》“春夏宜发汗”、“春宜吐”、“秋宜下”等外感热病治法。此外,还注重收集医家的独特疗法,如《卷十·伤寒下》收载了晋代医家阮炳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其载:“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酢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酢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如救火不以水,必不可得脱免也。”体现了阮氏苦酢清热的用药特点。此法取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酸苦涌泄为阴”之意,不失为清热救阴之法,并为后世医家所效仿。

《千金要方》还记载了晋代医家张苗的蒸汗法[1],认为诸病发热、恶寒、脉浮洪者,便宜发汗,可用烧地布桃叶蒸汗的 方法 发汗,汗出后用温粉粉之,使极燥便愈。此法源于晋代医家支法存,后阮炳及唐代许胤宗等均仿效并发挥而取得良好效果。

五脏论治阴阳毒

阴阳毒仲景已有论述,《千金要方》在此基础上又有阐发,将阴阳毒从五脏论治, 内容 见《卷九·辟温》篇。其曰:

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颈背双筋牵,先寒后热,腰强急缩,目中生花方(桂心、白术、芒硝、大青、栀子、柴胡、石膏、生姜、生地黄、香豉)。

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中直强方(元参、细辛、栀子、黄芩、升麻、芒硝、石膏、车前草、竹叶)。

治心腑脏温病阴阳毒,战掉不安,惊动方(大青、黄芩、栀子、知母、芒硝、麻黄、元参、石膏、生葛根、生地黄)。

治脾腑脏温病阴阳毒,头重颈直,皮肉痹,结核隐起方(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栀子、寒水石、元参)。

治肺腑脏温病阴阳毒,咳嗽连续,声不绝,呕逆方(麻黄、栀子、紫菀、大青、元参、葛根、桂心、甘草、杏仁、前胡、石膏)。

治肺腑脏温病阴阳毒,热暴气,斑点方(栀子、大青、升麻、芒硝、葱须、豉、石膏、生葛)。

治肾腑脏温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热毒内伤方(茵陈蒿、栀子、芒硝、苦参、生葛、生地黄、石膏、葱白、豉)。

有关五脏阴阳毒的内容也见于《千金要方》“脏腑”篇章,记载了五脏在不同季节出现的阴阳毒病证,分别名为“青筋牵病”(肝)、“赤脉拂病”(心)、“黄肉随病”(脾)、“白气狸病”(肺)、“黑骨温病”(肾),并记载了扁鹊对上述病证的 治疗 方法,如青筋牵病,“灸肝肺二俞,主治丹毒牵病,当依源处治,调其阳,理其阴,脏腑之疾不生矣。”

有学者认为,上述内容“是唐代以远的古代医学之说”[4]。笔者认为,《千金要方》在收集、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发挥。在五脏阴阳毒病证临床表现方面,《千金要方》的归纳较前人更全面、完整。在治疗方面,扁鹊提出了根据病源调阴阳的治疗原则及灸法,《千金要方》则具体提出了药物。这体现了《千金要方》对发斑性外感热病的重视,是唐代对发斑性外感热病治疔经验的 总结 ,对后世有一定的 影响 ,如宋朝庞安时《伤寒总病论》[5]、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6]对于阴阳毒从五脏论治在孙氏基础上均有发挥,由上可见,唐以远有关五脏阴阳毒的学术内容赖《千金要方》得以保存,而孙思邈在此基础上又有发挥。是十分珍贵的资料,值得进一步 研究 。

《千金要方》还论述了温风病、劳复、百合、狐惑、黄疸、温疟等外感热病的证治,并主张通过内服药物、环境消毒等方法预防疾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重视妇幼之殊

《千金要方》卷二、三、四的《妇人方》及卷五《少小婴孺方》论述了妇幼外感热病的内容,孙氏十分注重妇人、婴儿的特殊体质,因而处方用药别具特色。

《卷二·妊娠诸病·伤寒》篇对妊娠伤寒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治疗妊娠伤寒的方剂。如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疼烦方(石膏、前胡、栀子仁、知母、大青、黄芩、葱白),治妊娠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方(生芦根、知母、青竹茹、粳米),治妊娠伤寒服汤后,头痛壮热不歇,宜用此拭汤方(麻黄、竹叶、石膏末),治妊娠伤寒方(葱白、生姜)等,《卷二·妊娠诸病·疟病》提出了治妊娠患疟汤方(恒山、甘草、黄芩、乌梅、石膏)。方中凡用石膏者均在八两以上,说明孙氏对于妊娠伤寒不避辛寒清热。《金匮要略·妇人产后脉证并治》篇治疗妇人产后“乳中虚,烦乱呕逆”[7]的竹皮大丸亦用石膏清热,可见孙氏对仲景思想的继承 发展 ,而对后世医家也多有所启发,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提到妇人产后“若确有外感实热,他凉药或在所忌,而独不忌石膏”[8]。此外,《卷十·伤寒方下·劳复》篇还论述了妇人阴易病等。

《卷三·中风》指出:“凡产后角弓反张,及诸风病,不得用毒药,惟宜单行一两味,亦不得大发汗,特忌转泻吐利,必死无疑。”认为妇人产后元气大伤、体质虚弱,治疗当谨慎用药,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孙氏治疗产后中风的方剂大都以驱邪与扶正并用,以达到驱邪而不伤正的目的。如治在蓐中风,背强不得转动的甘草汤,以麻黄、葛根解表发汗,黄芩清热解毒,杏仁肃肺利气,川芎活血化瘀,再以干地黄、麦冬、栝楼根养阴生津,并以甘草补气、调和诸药。篇中诸如此类方剂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卷五上·伤寒》指出:“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时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便患斑者也。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认为小儿一般不病伤寒,但如果天行非时之气,则小儿易感时行疫疾,其治疗方法与大人相同,但由于小儿身体弱小尚未发育完整,生理机能也未完善,因此,药物剂量有异,用药剂量与大人的剂量相比应当小,服用时药汤温度不可过热。因此《卷五·少小婴孺方》中所载汤剂处方剂量大都以铢为单位,很少有单味药物剂量超过一两的,反映了孙氏治疗小儿外感病的特点。

【 参考 文献 】

1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73,174.

2 陈延之著,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m].天津:天津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3:45~61.

3 钱超尘.千金翼方诠译[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453.

4 王永谦.试论《千金要方》的脏腑温病[j].陕西中医,1987,8(3):126.

5 浠水县卫生局.《伤寒总病论》释评[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7:265~272.

6 陈 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72~74.

黄金法则论文第4篇

(宝盈金盛(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 要:综合运用西方技术分析和古代中国的决策方法来分析黄金等金融行情,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将大为提高。本文将运用“中西结合方法系统”来对黄金行情进行分析与判断,以此来探讨古代中国的决策方法在金融行情分析中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 :技术分析;黄金交易;孙子兵法

中图分类号:TN9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40-03

投资者在进行黄金交易时,除了要有准确的信息来源以外,还要掌握技术分析这个有利武器。技术分析起源于西方统计学,它可帮助我们在市场上寻求最佳的介入价格。技术分析的运用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超过一百多年,其有效性已经得到包括黄金在内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反复验证。目前业内普遍公认,技术分析是黄金行情分析中的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虽然技术分析发展历史已逾百年,且被众多市场人士推崇备至,但是还是有其不足之处,尤其是关于黄金价格变动的时间和黄金交易的系统策略方面等,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和方法。难道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用以弥补西方技术分析的缺憾吗?西方不亮,东方亮。根据多年以来对于黄金行情分析的综合研究,本人发现我们古代中国的一些决策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综合运用西方技术分析和古代中国的决策方法来系统地分析黄金的行情走势,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将大为提高。本文将运用古代中国决策方法(限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孙子兵法》首篇《始计篇》的相关决策方法,以及周易五行理论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等做个初步探讨),同时结合西方的技术分析方法,来对黄金行情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与判断。

首先,先将古代中国决策方法与西方技术分析方法结合并建立一个黄金行情分析的方法系统(后文将该方法统一简称为“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然后,运用这个“中西结合方法系统”来进行黄金行情分析。运用“中西结合方法系统”在实际行情判断和分析中,明显体会到黄金行情分析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大幅度提升。下面是“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的简单介绍和具体运用方法。

一、“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的总体决策思想来源于《孙子兵法》之《始计篇》

1.《孙子兵法》之《始计篇》的决策方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是从战国时期起就广泛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近年来,《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逐渐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孙子兵法》中的战争、战略分析方法,对金融领域的决策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这里尝试将《孙子兵法》的一些决策方法和策略运用到金融领域的黄金交易之中,从而提高黄金行情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孙子兵法》中的这种关于“庙算”的决策方法对我们进行黄金行情分析具有相当高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因为要分析黄金行情,就是要综合比较各种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再加以分析研究,最终估算和分析黄金未来价格变动的可能方向和趋势,并且制定相应的入场操作策略和交易计划,或者用来作为其他黄金项目投资的参考之用。

借鉴《孙子兵法》的对策方法和谋略思想,同样的,我们把在黄金行情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关于黄金行情的K线形态,变盘时间,波动价格,黄金交易策略的执行者和技术指标5个方面因素,一一对应于《孙子兵法》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并加以引申和赋予新的含义如下所示。道——技术分析中的黄金价格趋势或者黄金K线形态;天——黄金趋势转折的时间之窗或启动、变盘时间;地——黄金的价格、空间、位置等;将——黄金分析师或黄金交易策略的执行者;法——西方技术分析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如技术指标等的具体应用规则和法则。下面,分别对照《孙子兵法》的理解和引申进行介绍。

道,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这里引申为黄金行情的趋势分析,即黄金价格趋势或者黄金K线形态。具体方法是综合运用波浪理论,形态理论等来判断黄金所运行的趋势或状态,这是黄金行情分析的基本内容。

天,是指自然界的天时、气象情况,另外还包括战略形势。这里引申为黄金趋势转折的时间之窗,即黄金价格趋势改变或转折的时间范围。具体方法是综合运用周期理论,二十四节气和五行生克等来判断黄金趋势转折时间,这是黄金行情分析中关于行情变盘和时机选择的重要内容。因为时间和时机的选择是西方技术分析的薄弱环节,所以重点结合古代中国的周易五行理论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等来用以分析时间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方法详见后面的第二部分内容:关于“天”的一些补充。

地:距离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地域的广阔或狭窄,地形对作战有利还是不利。这里,我们引申为黄金的价格、空间、位置等,即黄金的支撑位、阻力位、目标位等具体的价格因素。具体方法是综合价格几何学、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率等来判断黄金运行的具体价格,这是黄金行情分析的主要目标。

将:智信仁勇严,引申为黄金分析或黄金交易策略的执行者。显然,具备智、信、仁、勇、严的操作者是黄金行情分析和黄金交易的根本保障。

法,曲制、官道、主用也。此处引申为技术分析的技术指标综合运用法则。具体方法是组合运用MACD和KDJ等技术指标来判断黄金走势的强弱和涨跌方向,这是黄金行情分析的辅助手段和黄金行情波动噪声的过滤器。

二、“天”的补充:周易五行理论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等时间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由于西方技术分析在行情变化的时间和时机的选择方面,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理论,所以引入古代中国有关时间时机选择的“周易五行理论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等择时理论”,来进行黄金分析中的时间选择与判断。

只有东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才能使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推向一个更高阶段。以下是在黄金行情分析中,如何运用周易五行理论和中国二十四节气等时间因素的方法。经过本人多年来反复试验和实践,我把这种时间周期判断分为两种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周易中有关体用生克的基本原理,这里选取以黄金行情为体,以交易日的地支五行属性为用。然后运用周易五行理论来分析体用生克关系来判断黄金价格涨跌的变动。这里预测黄金行情以黄金为体为主,用为交易日的地支五行。规定:用生体,上涨之象。用克体,下跌之象。二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黄金趋势的转折时间。时间是决定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时间可以超越价位平衡,当时间到达时成交量将推动价位升跌,时间作为预测走势的一个因子,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预测市场运动趋势转折点。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经常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道理很简单,季节变化影响着人类的情绪,当然也要影响黄金投资者的投资情绪,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黄金价格的涨跌。

三、“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用于黄金行情分析的应用案例

在前面两个部分内容中,介绍了“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依据,下面运用“中西结合方法系统”来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见图1)。

1.应用案例一

如图1所示,黄金价格在A点(2011年1月28日,癸未日,五行属土,生金,上涨之象)见底1307.9后回升,经过明显的两拨上涨(AB和CD),在D点(2011年5月2日,丁巳日,五行属火,克金,下跌之象)见顶1574.8后回落。实际分析中,在黄金行情运行到CD阶段的初期就准确预测到了上升目标位为D,行情到达目标点D后,应该能够有一个明显的回落过程。下面是具体的分析过程:

“道”——做空形态AB=CD出现,形态分析显示,黄金运行到D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天”——2011年5月2日,丁巳日,五行属火,克金,下跌之象;运用五行理论方法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D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地”——价格空间计算,运用西方技术分析的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率来计算,得出AB*1.382=CD,这个方法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D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法”——技术分析指标学,组合运用MACD和KDJ等技术指标来判断黄金走势的强弱和涨跌方向,显然在D点附近MACD和KDJ发出明显下跌信号—短线死亡交叉。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D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综合以上的综合分析,从形态、时间、价格和指标四个方面,即本文所介绍的“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的四个因素——道、天、地、法,非常容易的得出黄金行情分析结论:黄金运行到D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后来的实际走势,也验证了我们运用“中西结合方法系统”来进行黄金行情分析的实际结果完全正确。

2.应用案例二

如图1所示,黄金价格在A点见底1307.9后回升,经过明显的三拨上涨(AB、CD和EF),在F点(2011年8月23日,处暑节气,行情转折时间之窗)见顶1513.7后回落。

“道”——做空形态AD=EF出现,形态分析显示,黄金运行到F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天”——2011年8月23日,处暑节气,行情转折时间之窗;运用二十四节气的分析方法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F点行情反转可能性很大。

“地”——价格空间计算,运用西方技术分析的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率来计算,得出AD*1.618=EF,这个方法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F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法”——技术分析指标学,组合运用MACD和KDJ等技术指标来判断黄金走势的强弱和涨跌方向,显然在F点附近MACD和KDJ发出明显下跌信号—短线死亡交叉。分析预示,黄金运行到F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

综合以上的综合分析,从形态,时间,价格和指标四个方面,即本文所介绍的“中西结合方法系统”的四个因素——道、天、地、法,非常容易的出分析结论:黄金运行到F点见顶回落可能性很大。后来的实际走势,也验证了运用“中西结合方法系统”来进行黄金行情分析的实际结果完全正确。

四、结语

黄金法则论文第5篇

关键词:金匮要略;血痹病;痹证;辨病;辨证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14-02

血痹一词出自《灵枢•九针》:“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血痹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出自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简称《金匮》)。后世多以血痹病感受风邪引起肢体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而区别于感受风寒湿邪,病在关节以疼痛为主的痹证,实际上将二者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在临证时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意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1通阳气除外邪以治血痹轻症

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原文第一条中可以看出血痹病内外合因而发病。“骨弱肌肤盛”为形盛气衰,先天禀赋不足,自身抵抗病邪的能力薄弱;又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伤精耗气、精血内耗。二者相加使气血更虚,更易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故最易感受风邪。“加被微风”,风邪虽微,但对于上述情况则足以引起血痹,使阳气痹阻,血行不畅,遂出现肢体局部的麻木不仁,甚至整个肢体的麻木不仁。《医宗金鉴》云:“血痹属伤血也,血伤肿,故麻木也。……尊荣人,谓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肤盛,是以不任疲劳,疲劳则汗出,汗出则腠理开。亦不胜久卧,卧则不时动摇,动摇即加被微风,亦遂得以干之。此言高粱之人,外盛内虚,虽微风小邪,易为病也。”

血痹轻证脉证提示“寸口微涩”“关上小紧”是气虚血滞、感受寒邪的表现,但正虚不甚,感邪轻浅。正如《巢源》所云:“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由忧乐之人,骨

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而关上小紧。”治则应为行气活血为法,气行则血行,因血的运行全赖于气,故治疗这种轻型的血痹,可不服用汤药,只需用针刺的方法即可,以引动阳气,令阳气通行,血行可以通畅,则风邪可以外解。此所谓“血行风自灭”之意,故曰“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而痹之为病,血即以风入而痹于外,阳亦以血痹而止于中,故必针以引阳使出,阳出而邪去,邪去而脉紧乃和,血痹乃通,以是知血分受痹,不当独治其血矣。”可见血痹治疗上重要的是通达阳气,阳气通,外邪除,血痹自愈。

2益气通阳行痹以治血痹重症

该篇原文第二条论述了血痹重证的证治。血痹重证脉证提示:“寸口关上微”为阴阳俱虚,气血阴阳皆弱,表现出寸口与关上之脉皆微;“尺中小紧”为感受风寒之邪,但此时正气虚弱,感邪较重,小紧脉可现于尺中。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即肢体麻木严重,甚者可有轻度疼痛,这是风寒入侵血分、血行阻滞的反映。如《素问•逆调论篇》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

不用,肉如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本条与前条相比,虚的程度较重,受邪亦较深,针刺治疗已难以胜任。血痹乃形气不足之证候,虽病机属于血行涩滞,但究其主因,则由气虚感邪之后而致血行不利,故用补气以活血。故用以甘温益气,通阳行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

3血痹隶属于痹证

李捷等[1]从中医文献回顾到现代医学研究论证了中医的血痹隶属于痹证,实为痹证中的著痹、肌痹。《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歧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以感邪的季节不同分阶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素问•痹论篇》又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故何也?歧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帝曰:夫痹之病,不痛何也?歧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诸病源候论•风痹候》:“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此句话比较明确地将血痹包括在痹证中。

大多数注家[2]对《金匮要略•血痹病》篇论述血痹症状“如风痹状”都解释为象风痹的症状一样,即行痹,但在这里颇为牵强。因全文中并未有只字提及风性所致症状走窜之义,综其上下文及《内经》中对行痹的定义,这里的“风痹”不同于“行痹”,而是指上文中所言“卧不时动摇”之义。综上所述《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文献并没有将痹证与血痹作区分,后世医家仅凭主症是疼痛还是不仁来划分痹证和血痹,其依据是不充分的。从二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来看,血痹应隶属于痹证,血痹实为痹证中的着痹、肌痹。

4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治血痹 痹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此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黄芪益气,桂枝通阳为主,辅以芍药除痹,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合用共奏温阳行痹之功。如明•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述:“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清•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也有:“邪由兼中,人之受者必有所偏,如多于风者,则其痛流行不常,淫于四末。盖血以养筋,血不通行,则筋节为之阻塞;且血藏于肝,肝为肾子,肾既受邪,则血无不壅滞。于是以黄芪固卫,芍药养荣,桂枝调和荣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益胃,大枣益脾,岂非至当不易者乎?”清•陈念祖《金匮方歌括》又说:“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

痹证是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硬、功能活动受限,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一种顽固性疾病。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症。该病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黄芪桂枝五物汤能主要针对它的病因病机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无论是风邪偏胜之行痹,和寒邪偏胜之痛痹,还是湿邪偏胜之着痹或是风湿热痹,都可以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随症灵活加减,就可以获得良好效果。行痹,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脉浮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加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酸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可选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酸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选加独活、牛膝、防己通经活络,祛湿止痛;酸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痛痹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乌头汤加减。以乌头、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着痹,以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薏苡仁汤加减,用黄芪、当归、川芎益气养血活血,桂枝、麻黄、川乌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白芍缓急止痛,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生姜、甘草解表,健脾和中。风湿热痹,以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白虎汤加味,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络,疏风止痛,用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3]。

从《金匮》中的论述来看,针刺和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肌肤麻木为主症的血痹病的专方专药,而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低钙性抽搐、肢端血管功能障碍、硬皮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多以中医痹证来辨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又如叶天士云“阳气贵夫通”。所以血痹和痹证治法上是相通的。又集中体现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痹证中医治疗中的应用。《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邪、湿邪均为阴邪,正如《景岳全书》云:“然痹本阴邪”,故痹证的本质是阴证,多以肢体关节的疼痛为主要表现,所以温通阳气是治疗痹证缓解症状的根本。笔者[4]也论述过通阳法在治疗风湿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5小 结

《金匮》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血痹和痹证严格来说是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症状,但从疾病的病因、病机来看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单单机械的看重症状上的麻木或是疼痛,只是强调了疾病的不同,而没有看到中医“证”的一致,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应该看到血痹和痹证二者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感受外邪发病,温通阳气是其根本治疗大法,治疗上可以互相借鉴。临证时应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结合并随证变通,方可取得疗效。笔者学习《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的主要体会是:通阳气除外邪以治血痹轻症;益气通阳行痹以治血痹重症;血痹隶属于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治血痹、痹

证。

参考文献

[1] 李捷,代丽彬.血痹与痹证关系的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志,2003(61):82-84.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

黄金法则论文第6篇

一、道德黄金律的双重内涵

尽管古今中外的人们在纷繁复杂的道德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分歧,但他们在各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还是发展出某些共通的看法。在这些共通的看法中,道德黄金律是最为人所知,也是最为基本的道德共识。

道德黄金律又称道德金规则。之所以称为黄金律或金规则,一是因为其作为级别最高、最基本、最能体现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二是因为其见诸于人类各大文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之中。在基督教《圣经》中,道德黄金律的经典表述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在伊斯兰教《圣训集》中表述为:“最高贵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在印度教《摩诃婆多罗》的相关表述是:“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想望渴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在我们儒家文明中的经典表述,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代文明和宗教伦理对道德黄金律的这些表达大都以简捷的训诫、箴言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一般只是将道德规范喻示给人们,而不对其进行细致的论证和说明。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者们要求对道德黄金律的特征及合理性进行细致的分析。英国著名道德哲学家理查德·黑尔在他的研究中概括出了道德黄金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所有这些立场的逻辑内核都可以通过我自己的理论以其最简捷最经济的方式陈述如下:在做道德判断时候,我们是对所有明确给定的情况做普遍的规定。如果我们认识到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并认识到因而我们的对策在我们处于所考虑的行为的施与方的情况下也必将被接受,我们就是对处境中所有各方的平等利益给予平等的重视。”

黑尔概括出的这一逻辑内核,如果用更精简的方式加以表述,就是伊曼努尔·康德那著名的道德普遍性法则:你行为的准则能够始终同时作为普遍的立法原则。虽然康德反对用道德黄金律来理解他的普遍性道德法则,但是后人在道德理论中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在道德黄金律所有相关的表述中,康德的这一法则可谓最为简捷,也最为抽象,不太好理解。但是通过康德用来说明其普遍性道德法则的简明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德黄金律以及康德普遍性法则的具体内涵,并且可以发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利己主义因素。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道德的普遍性原则。其中,信守承诺和助人为乐的例子最具典型性。他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把虚掷承诺作为一条普遍规律,那么人们再也不会相信他所作的保证,而把所有这样的表白视作欺人之谈;同样,如果某人将不帮助他人作为一条普遍规律,那么,在他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就完全无望得到他所希求的东西了。因此,在这两种行为的否定方向上,信守承诺和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普遍性原则的。

对于康德在道德的普遍性上举的这几个例子,以批判地继承康德伦理学而著称的叔本华分析出了其中的利己主义因素。他说:“于是,就在这里,非常明确地宣布了,道德义务是完全而唯一地建立在预设的相互性之上的。因而……只能在相互性的条件下用利己主义来解释。”叔本华的这一观点也可以用来理解道德黄金律。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表述,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康德所举的助人为乐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我不希望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对我不施以援手,那么,我就不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对其施以援手。

当然,在道德黄金律中,除了以相互性为特征的利己主义内涵外,还有另一种更为重要的内涵,即人类之间的同情感。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如果自己不对别人信守承诺,别人也会对自己不信守承诺的担心,即表达对别人报复的担心,更多地是对别人的幸福或福利的关心。如果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这些表述中我们还可以读出担心别人报复的意蕴的话,那么在“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以及“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想望渴求的事,也该希望别人得到”这些表述中,就只能解读出对他人福利的关切之心。

叔本华将人们的行为分为三大类。一是利己行为,即意欲自己的福利;二是邪恶,意欲别人的灾祸;三是同情,意欲别人的福利。叔本华认为,在这三种行为中只有同情才是道德的。但是在现代伦理学中,利己主义也被视为道德行为的基本动机之一。这种基于相互性考虑的行为选择,在现代伦理学中通常用来解释“为己利他”行为以及“无害原则”。而“为己利他”行为或“无害原则”是社会稳定乃至法治维护的重要基础。

二、道德黄金律与国家美德

作为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在道德问题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结晶,道德黄金律在现代社会仍然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灵感。如果说道德黄金律中蕴含的相互性因素体现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共同生存法则,那么同情因素则体现了具有利他主义特征的人类美德。前者基于人类较低层次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后者则基于较高层次的对同类的关怀,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19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著名汉学家孔汉思在参与起草的《全球普世伦理宣言》中写道:“我们提议,以数千年来在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中一直得到肯定的‘黄金规则’作为据以奠定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你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不该怎样对待别人’,或用正面措辞来说,‘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该怎样对待别人’。这条规则应该不仅对人们自己的家庭、朋友、社团和民族有效,而且对一切其他的个人、家庭、社团、民族、全世界以及整个宇宙有效。”著名学者杜维明指出,由孔汉思起草的普世伦理所得出的“黄金规则”与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如出一辙。道德黄金律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引以为豪的宝贵资源。

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当代中国,对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靠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靠具有真实价值、真正能够产生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对自己祖先以及人类共同思想资源的继承和发扬,是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2009年北京举行的世界汉学大会上,孔汉思在演讲中寄语与会的中国同行:“只有回首反思自己令人钦佩的伦理传统,中国才能在未来国内外事务面临的种种艰巨任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高级文化,中国的伦理思想是世界伦理思想的基石。2500多年前由孔子提出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为典型、影响最久远、最广泛的人类伦理精神。

中华文明曾引领世界千载,随着经济物质实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重新立于世界精神文化的中心舞台。我们迫切需要利用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够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的精神文化资源来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文化接受度。以道德黄金律为特征的传统文化中的“恕”道,就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就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的问题指出,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总理的这段话有理有据地表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以及发展道路上的基本原则立场,也旗帜鲜明地宣扬了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中国不仅要在外交层面发挥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在观念文化层面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理念。总理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际交往原则,可以视作国与国之间的社会美德。

我们可以从道德黄金律所蕴含的双重内涵来理解总理提出的这一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思想。一方面,从相互性的角度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在国家、民族关系中是一种政治智慧。从人类历史上说,能够推己及人、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的政权或民族一般都能获得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相对来说更加长治久安。古代政治家诸葛亮安抚西南诸夷,授之以先进的生产技术。1000多年后,他在西南各个少数民族中仍然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相反,对外穷兵黩武、滥用霸权的政权或民族,通常会带来现实和潜在的反对甚至报复。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政治思维,使美国政府及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从现实效果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际关系准则首先是一种可行的、具有长远眼光的策略,它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法则。

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际关系思维体现了强烈的人类共同感意识以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这就是道德黄金律所包含的对人类其他成员的同情感或同类感,从中体现了较高层次的对人类的关怀。它不仅是一种外交原则,也是中国向世界所展示的国际秩序建构新理念,更是观念文化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在奉行趋利避害原则的功利主义世界,总理提出的这一既古老又创新的处事原则,为人类向着更为和谐的世界发展提供了新途径。这一尝试表明,中国不仅应该、而且能够理直气壮地在世界上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多地影响世界。这一新理念表达了在人类共处的模式中,除了国家利益之外,还存在着国家美德。以“古老的高级文化”为深厚基础的中国伦理精神,理应在当代世界发挥出高于西方文化的作用,理应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方向。

三、道德黄金律与社会美德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道德黄金律不仅可以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提供思想资源,也是社会个体成员建构美德的重要思想基础,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民美德要求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的诚信就是康德伦理学用来论证普遍性道德原则的实例。虽然诚信主要是在利己主义相互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也包含了道德黄金律中的同情内涵。它要求我们秉着一颗爱人的心去善待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就是说,对他人信守承诺并不仅仅是担心别人的报复,而且也是出于对他人幸福的关怀。因此,这具有明显的美德特征。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友善”,也可以作类似的理解:我们对他人友善,不仅是希望他人也对我们友善,而且是出于对他人幸福的无功利的关怀。

道德黄金律是各种具体社会美德(如诚信、友善、助人)的元原则,它所蕴含的爱人、同情、关怀的内涵使其具有高于一般社会规范的美德特征。对于社会向着更高层次的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王晓朝先生曾撰文指出,在社会道德意识中,道德黄金律更像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规范。当代社会的人们所广为遵循的原则,更多的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之类的道德铜律。虽然道德铜律可以起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效果,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来说还远远不够。为了社会向着更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提倡社会美德势在必行。以道德黄金律作为元原则的社会美德,并不是永远摘不到的“天上的星星”,而是可以在现实中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道德“应然”。

需要指出的是,提倡社会美德并不是一种“超前”的态度。有些人认为,当下的社会道德水平堪忧,在很多领域连法律、制度规范都得不到很好的遵守,遑论社会美德;与其求诸美德,还不如“严刑峻法”来得有效。殊不知,法律和制度规范虽然可以起到惩罚和规范作用,但是良好秩序、社会和谐的构建和维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人类道德水平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环境的净化,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乃至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都需要社会美德参与其中。法律规范和社会美德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而有效的法律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社会美德,而社会美德能够使法律规范得到更好地遵守。社会美德在良序社会中实际上起的是基础性作用。

社会意识的发展还具有历史继承性,正确、合理、符合人性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道德黄金律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而且是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声音”走向世界的良好载体。在公民美德、社会美德、国家美德各个层面上,道德黄金律都是我们应予以重视的思想资源。

黄金法则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投资缺口 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

一、导言

经济增长可能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引人入胜的研究方向了,正如卢卡斯所说:“诸如此类的问题(关于经济增长的问题)所包含的对于人类福利的影响简直令人惊讶,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了。”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更是令人着迷,我国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索洛在1956年所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增长理论的一大成就,我们就从这一经典的模型开始我们的分析。索洛模型被广泛地用于解释中国所经历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投资等于储蓄,同中国的实际国情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1989年起我国的储蓄率已经连续十余年超过投资率,也就是说存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投资缺口,即出现了储蓄长时间大于投资的情况。

所以,本文通过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索洛模型,放宽了投资等于储蓄的假设,在模型中引入投资缺口,使之能更好地模拟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二、模型分析

1.不存在投资缺口的经济增长

首先考察不存在投资缺口时的情况,即时的情况。假设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且存在“哈罗德中性”的技术进步,则该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进一步假设存在外生技术进步率g,即,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率为d。

下面考察资本积累函数:

其中,由于,所以,于是资本积累函数可以表示为:

设状态变量,用改写生产函数可以得到:

同样的改写资本积累函数得到:

根据平衡增长路径的性质,可知,将这一条件代入上式,可以得到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单位有效劳动资本存量:

这时的人均产出水平可以表示为:

根据费尔普斯的黄金律理论,当投资率(储蓄率)超过黄金律水平时会造成一国福利水平的损失,因此为了集中观察投资缺口的经济后果,排除投资率超过黄金律水平时,产生的福利损失,有必要计算黄金律水平下的人均产出。

黄金律法则可以简单的表示为:

由于都在平衡的增长路径上,因此根据平衡增长路径的性质可以把黄金律法则表示为:

y*-(n+g+d)k*

对上式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黄金律水平下的人均资本存量:

于是黄金律水平的人均产出可以表示为:

2.存在投资缺口的经济增长

下面考察,即国内存在持续的投资缺口时的情况。这时生产函数与不存在投资缺口时类似,但是资本积累函数发生变化,由于此时投资率与储蓄率不同,因此资本积累函数改写为:

运用上文方法,用单位有效劳动资本存量改写资本积累函数,并将平衡增长条件引入新的资本积累函数,可以解得存在投资缺口的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单位有效劳动资本存量:

以及人均产出水平:

进一步求解黄金律水平下的资本存量,此时黄金律法则可以表示为:

利用平衡增长路径的性质可以把黄金律法则表示为:

对上式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黄金律水平下的人均资本存量,为了和不存在投资缺口时的情况相区别,将其记为:

于是黄金律水平的人均产出可以表示为:

由于且,对比和不难发现:,因此存在投资缺口的经济增长路径同不存在投资缺口的路径相比有一个更低的人均产量。

三、结论性评注

通过对存在投资缺口的经济增长路径的分析,可以发现投资缺口会造成一国在黄金律条件下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量的降低。因此从理论上看投资缺口如果持续存在,必然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从政策意义上看,不存在投资缺口的经济增长道路要优于存在投资缺口条件下的经济增长道路。

参考文献:

[1]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财贸经济,2007(1)

[3]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年~2003年中国自己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6)

[4]陈利平:高储蓄率并非需求不足的根源.经济研究,2001(3)

[5]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财贸经济,2007(5)

[6]王小鲁:收入差距过大:储蓄过度消费不足的内在原因.开放导报,2007(5)

黄金法则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医学正传》 黄疸 诊治特点

明代虞抟编写的《医学正传》详述了内外妇儿近百种病症,有关黄疸的诊治颇有特点,现浅述如下。

一、遵从古论、法求多方、言多有据、不拘一格

在病因、分型、治法、选方等方面作者多遵从古论《金匮要略》的要点,但不拘于此,不乏主见,且旁引丹溪、东垣、《活人》、《集验方》等多家方论,一一注明出处,所列方药剂量煎法无不悉备,突出了临床学习及治疗的可操作性。

病因病机 主要遵从《内经》观点,认为黄疸为病,因于湿而起。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与《金匮要略·黄疸病》“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观点一致。不仅强调湿,同时强调湿热,认为其发病系湿热郁积于脾胃之中,久而不能散,故其土色形于面与肌肤;又认为外有伤寒热病,阳明内实,当下而不得下,当汗而不得汗,当分利而不得分利,故使湿热怫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病也。这些认识概括性强,且简略易懂。

分型 一方面遵从丹溪的观点将黄疸概括为湿热型;另一方面又认为有黄汗、黄疸、酒疸、谷疸、女劳疸五型,与《景岳全书》提及的古有五疸之辨的内容完全一样,与《金匮要略·黄疸病》五疸之分类大致相同,《金匮》不过将黄汗列入水气病篇,所提出的黑疸可从黄疸、酒疸、女劳疸转化而来;还提出伤寒大热发黄、伏暑发黄、黄肿、发黄遍身冷等条目,囊括了目前阴黄、阳黄、急黄等证型。与《诸病源候论》分为二十八候及《圣济总录》分为九疸三十六黄疸相比,相对简约又不失重点。

书中又说,虽有五者之分,终无寒热之异,提醒我们虽有分型但不要拘于分型。对认识有困难的证型又多引《金匮要略》及《脉经》原文详加论述,以资鉴别,具体如下。

酒疸:病酒发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酒疸黄色,心中实热而烦。

女劳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心热,薄暮则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黄家,日哺所当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

谷疸:趺阳脉缓而迟,胃气反强,饱则烦满,满则发热,客热消谷,食已则饥,谷强肌瘦,名曰谷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己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上述证型的区分有详有略,为治疗理清了思路。

治法 包括汗、吐、下三法。认为湿在上宜发汗、湿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并用,使上下分消其湿。三法治黄虽在《金匮要略》等典籍中有记载,但欠详尽,部分条目有法无方,虞氏对此进行了补充,体现了治法的灵活多变。

汗法:选用《金匮要略》原法原方,如:诸黄家病,但宜利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芪汤,又名黄芪建中汤。

吐法:自拟方治气实伤湿,浑身发黄,选抚芎、栀子、桔梗各二钱,细切作一服,加姜煎,入韭汁服,探吐之。

下法: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用大黄黄柏栀子芒硝汤。

吐下并用法:选(活人)葶苈苦参散治湿热内盛,小便赤涩,大便时秘,饮食少进,诸药不效。用苦参、黄连、瓜蒂、黄柏、大黄各一两,葶苈子二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清米汤调下,以吐利为度。

遣方 以临床治疗为核心,不拘一家之言,多方选引,且注明出处,附以家传及经验方,言必详尽,体现了治疗上务实求真之心。

概括而言,以丹溪观点选方,认为同是湿热,轻者小温中汤,重者大温中汤,热多加黄连,湿多者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

分型用方,既重分型又重变通,且详述酒疸、谷疸。(1)酒疸:选(叔和)小柴胡汤加茵陈、豆豉、大黄、黄连、葛根;心中懊,或热而痛,选(活人)栀子大黄汤;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心烦足热,或有瘕,心中懊,脉沉弦紧细,选(活人)半温半热汤,此方药的选用补充了《金匮要略》有此论述但无方药的不足;酒疸发黄,心下有痃癖坚满,身体沉重,妨害饮食,小便赤黄,此因内虚,饮食生冷,脾胃痰结所致,选(活人)当归白术汤。(2)谷疸:选(丹溪)方,柴胡、谷芽、枳实、厚朴、栀子、大黄等分,水煎服;消谷善饥,面色痿黄,心中烦热,胸胁胀满,小便赤涩,选(河间)茯苓汤;脾胃不和黄肿,选(局方)胃苓汤,小便赤涩加滑石。(3)女劳疸,选(叔和)硝石矾石散;肾疸目黄,或浑身黄,小便赤涩,选(东垣)肾疸汤。(4)谷疸、酒疸、湿热发黄,选(集验方)针砂丸。(5)伤寒大热发黄,面目俱黄,小便赤涩,选(活人)茵陈大黄汤。(6)伤寒或伏暑发黄,小便不利,烦渴,选(活人)茵陈五苓散。(7)伤寒热郁,瘀血内结,身黄,脉沉细,狂言谵语,小便自利,大便黑,选(活人伤寒门)抵当汤。(8)发黄,脉沉细而迟,遍身冷,选(活人)小茵陈汤,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选(活人)茵陈四逆汤;发黄,脉沉细数,四肢冷,小便涩,烦躁而渴,选(活人)茵陈茯苓汤。(9)黄肿病,选(集验方)绿矾丸、及祖传褪金丸。

上述(活人)栀子大黄汤、(叔和)硝石矾石散、(活人)茵陈五苓散、(活人伤寒门)抵当汤,究其源实出自《金匮要略》,与虞氏病因分型多从仲景相呼应。同时从侧面说明,《金匮要略》原书散佚,虽至宋代校订,但残缺仍多,仲景之论散见于诸家之书中这一事实。

二、讲究炮制、善于调养、重视防病、整体协调

除病因分型注重传承有序,治法选方颇为具体翔实外,虞氏在炮制、调养、防病、预后判断上亦着重论述,融调、治、防为一体,体现了他强调整体观的治疗特点,利于各方面协调,提高临床疗效。

制药 常见的有醋糊为丸、红枣肉为丸、生姜煮红枣肉为丸、醋炒针砂七次令通红、童便浸香附、附子一枚作八片炮、米泔浸苍术、姜汁炒茵陈、醋制三棱、醋制莪术。上述用药,醋制能收敛,姜炒能散,炮附子能减轻毒性,姜枣能和中止呕,调补脾胃,其他如米泔浸苍术、童便制香附、醋制三棱、醋制莪术可增强药效,在药物的性味上力求扬长避短。

调养忌宜 绿矾丸治黄肿病,嘱忌食荞麦面,米汤送下;褪金丸治黄肿,忌鱼腥、湿面、生冷、水果等物;针砂丸治谷疸、酒疸及枣矾丸治食劳,姜汤送下;硝石矾石散治女劳疸,大麦粥汤和服。细究其因,鱼腥能助湿,生冷水果及湿面易伤脾胃,姜汤、米麦粥汤即可和中,又助健脾祛湿,均有利于黄疸的治疗。

治未病 善于分析病机变化,提出早期防患措施。选录自己的一则病例,谷疸伴雀目者,针对其肝强脾虚,湿痰壅盛的病机,建议早服制肝补脾消痰之剂,以免蛊胀形成,很好地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预后分析 充分估计各病的不同预后。虽内容多出自《金匮要略》,但虞氏不惜笔墨尽行录下。如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即愈;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为差,又剧者为难治;黄疸而渴者,其病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病易治;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人头如啖蒜韭之状,大便正黑,皮肤四肢不仁,脉浮弱,颜黑微黄,故知难治。

黄金法则论文第9篇

关键词:金代文学;《滹南诗话》;苏黄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82-01

作为金末最有根基的理论家,王若虚立足于“以意为主”,尚平实自然,贵自得天全,不盲目崇拜古人,主张师心。对于黄庭坚,王若虚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从他的宗社师承、作诗的根本原则方法、诗意诗味到遣词造句,整个《滹南诗话》都充满了对黄庭坚的批判,激愤之词溢于言表。这些言词所带有的情绪化倾向,更多的是出于对金代文坛形式主义文风的愤慨。

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 特剽窃之黠耳。鲁直好胜,而耻出于前人,故为此强辞,而私立名字。(卷三)

他斥责黄庭坚做诗出自前人且又耻于承认,美其名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这种做诗方法的实质是剽窃。正是因为黄庭坚追求奇险、生新,忽视生活客体对诗歌的巨大影响力,而不是如苏轼那样取自生活发自肺腑,所以黄庭坚的诗无法具有苏轼纵横豪迈的神韵,生机勃勃的奇妙境界。他认为黄庭坚根本无法和苏轼相提并论:

山谷之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绝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如肺腑中流出者,不足也。此所以力追东坡而不及欤?(卷二)

在王若虚看来,黄庭坚作诗求新求奇是为了与苏轼相抗衡,却败于苏轼之下。如果没有苏轼这座高峰,黄的成就还不如现在:

鲁直欲为东坡之迈往而不能,于是高谈句律,旁出样度,务以自立而相抗,然不免居其下也,彼其劳亦甚哉,向使无坡压之,其措意未必至是。(卷三)

黄庭坚自以为得法于杜甫,而王若虚则不以为然,且运用比喻形象为黄庭坚定位,把黄定位于杜甫、苏轼之下,这是比较公允的:

山谷自谓得法于少陵,而不许于东坡。以予观之,少陵,典谟也,东坡,孟子之流,山谷,则扬雄法言而已。(卷三)

《滹南诗话》对黄庭坚的批判不仅仅只停留在创作原则上面,还具体到每篇的句意和字意。其标准依然是注重字句篇章的意,考察遣词造句是否表达了一定的内容,内容是否连贯。

他批评黄庭坚常不顾语意如何,为作诗而作诗,在词句上逞一时之快,七拼八凑,常把整首诗搞得支离破碎,无味枯竭,让人不知所云。

《食瓜有感》云:“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是故皆瓜事,然其语意,岂可相合也?(卷三)

予谓黄诗语徒雕刻而殊无意味,盖不及少游之作。

在用典方面,批评黄为求工对而忽视典故和诗意的契合,漏洞百出:

清明诗云:“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 士甘焚死,用介之推事也。齐人乞祭馀,岂寒食事哉?若泛言所见,则安知其必骄妾妇,盖姑以取对,而不知其疏也,此类甚多。(卷三)

“人乞祭馀骄妾妇”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在坟墓间向人乞讨祭祀剩下的酒食,回家后向自己的一妻一妾炫耀自己和富贵人在一起吃饭,妻有一次跟踪得知后与妾相泣于庭中。王若虚认为这个典故与清明无关,使得内容不够严密。

他反对不顾典故上下文,胡乱搬来就用:

乐天《望瞿塘》诗云:“欲识愁多少,高于滟堆。”萧闲《送高子文》诗云:“归兴高于滟堆”雷溪漫注,盖不知此出处耳。然乐天因王瞿塘,故即其所见而言,泛用之,则不切矣。

黄庭坚瞧不起集句诗,认为是百家衣,王若虚指出黄庭坚正是这样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诗意:

在王若虚看来这种诗游戏文字,无病,很是可笑。

山谷诗云:“语言少味无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谓阿底耳。顾恺之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殷浩见佛经云“理应阿堵上”,谢安指桓温卫士云“明公何须壁间阿堵辈”是也。今去物字,犹此君去君字,乃歇后之语,安知其为钱乎?(卷一)

《晋书・王衍传》:“衍口未尝言钱,妇令婢以钱绕床下,衍晨起,不得出,呼婢曰:‘举却阿堵物’”阿堵物指钱,阿堵指“这个”“那个”,“举却阿堵物”是说“拿走那东西”,黄庭坚用“阿堵”指钱,使人迷惑。“以学问为诗”的弊端可见一斑。为了求奇求险,不顾常理,不顾诗意内容,不顾人物身份,让内容为词句服务。王若虚抓住了这一点,在《滹南诗话》中给与了猛烈的抨击:

山谷词云:“新妇矶边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自谓以山色水光替却玉肌花貌,真得渔父家风,东坡谓其太澜浪,可谓善谑。盖渔父身上,自不宜及此事也。(卷二)

总之,王若虚论诗扎实细致、平易通达、稳健老辣,总结了金代后期的诗学思想,在匕首投枪式的诗学批评中,王若虚不是优雅温和的,而是严峻犀利的,是真实深邃的。他的“以意为主”的文艺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拜倒在哪一个人哪一派的门下,而是独立切实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