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交通环保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9 23:20:24

交通环保论文

交通环保论文第1篇

【摘要】本文描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阐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构造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运行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关键词】“两型”公路公路交通资源环境

一、“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和性质

1、“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结合公路交通行业的自身特色,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指公路交通系统不仅能适度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以及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两型”公路交通系统能与环境、资源大系统保持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所以,“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思维观和发展观,其最终目的是在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公路交通系统,以满足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2、“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

(1)“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人造系统,该系统是为了实现人或物体的移动而由人组建起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社会系统。其一,因为“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不仅仅是几个客观存在的公路交通运输子系统综合构成的一个大系统,而是为了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而把相关的子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二,与一般社会系统相同,人的因素,如人的观念、动机、态度、习惯和期望等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和它的稳定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2)“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系统复杂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它的主要子系统都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区域的复杂结构,而且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受到多变量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作用的复杂系统。

(3)“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开放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边界是开放的,该系统对人开放,对地域开放,对自然资源开放,对地理环境开放。“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运输子系统如航空系统、铁路系统、水运系统等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竞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开放交通大系统。

(4)“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组织性和自组织性。一般人造系统都具有组织性,因为人是社会系统中的万物之灵,“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自组织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公路交通模式的选择和公路交通系统及其他交通系统之间的自组织演化。

(5)“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是有差异的,而且构成“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各子系统间还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性,例如我国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的公路交通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就有较大的差异性。

二、“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

对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问题,关键点是要发展什么样的公路交通系统。本文认为,“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在保证公路交通系统运输的经济性、高效性、快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使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并且由此产生的污染也达到最小化,也就是说,“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未来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运输装备的配备以及公路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系统的需求相平衡;第二,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追求单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包括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节约,要提高这些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第三,创新公路交通消费模式,减少公路交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可替代资源;第四,努力消除或减轻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五,促进全国公民公平享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公路交通发展的非均衡性;第六,规范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所需资金。

三、“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框架

“两型”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不但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关系密切,而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对该系统的约束性高。“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既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国家整体与区域局部、社会未来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构造“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两型”公路交通的内部系统和相关的外部系统进行解析与归纳,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将该系统的运行框架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具体运行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

社会经济系统与外界资源环境系统联系紧密,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一方面“两型”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够加强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正向演化;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这种交互作用的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经济(例如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轨迹会因公路交通状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断分叉的特征。在某些分叉点的附近,公路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引发经济系统的突变。一般而言,在社会经济(区域经济)起步阶段,公路交通系统能够先行提高经济系统物质运转效率,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得以增强,区域经济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区域比较优势进而增强;在社会经济(区域经济)腾飞阶段,基本形成并完善公路交通系统经济带,公路交通系统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朝着提高公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准、强化公路运输的时间效益和均衡公路网的分布的方向进行,以达到公路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图1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框架

(2)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并不仅仅受益于公路交通系统;反过来,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变同样也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为社会(区域)交通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和发展空间。

2、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

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公路交通系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浪费、土壤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视觉污染等。公路交通系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尽可能在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交通容量。

广义的资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如能源、土地、原材料等,另一类是社会资源,如资本、技术和人力等,它们的承载能力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焦点,并且与“两型”公路交通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互相作用机制。

(1)一定区域现有资源的承载能力对该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硬约束。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将会接近一个极限值,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会相应受到制约,需要通过调整结构或其他方式来缓冲这种压力,否则公路交通发展就可能趋于停滞,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

(2)一定区域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它一般不会局限于该区域现有资源的“最高”承载能力。换句话说,通过投入适当的资金和技术,再加上政府政策方面支持,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可能会改善或转移,区域资源的持续利用得以维持,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域资源承载能力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公路交通系统既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3、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由于公路交通系统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制约。合理的政府行为和适当的政府政策会促进公路交通系统内部及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反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则容易受到阻碍。具体表现如下。

(1)一定区域发展趋向将对公路交通发展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规划的发展趋向(资源节约趋向、环境友好趋向、大交通容量趋向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利率杠杆、投资杠杆、价格杠杆等经济杠杆以及舆论导向来影响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方向。

(2)一定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是该区域的发展蓝图,它对该区域内各行业,当然也包括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将决定该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布局,从这一点来看,政府规划部门和区域公路交通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显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交通环保论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设计,重要因素,相关因素

 

0引言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实现上述目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首先提速。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我国以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理清功能、分期实施、机非分流及保护城市特色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障城市交通与城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重要因素进行简单的探讨。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1系统性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城市道路项目的前期从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规划、业主、设计部门的共同参与;后期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实施顺利。发表论文。

1.2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排水、管线、照明信号、绿化等,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侧重点有区别,如道路专业表达的是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内容,而交通专业重在表达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等内容。

1.3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到实施阶段的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各个部门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最终的方案由设计人员确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主观性体现了设计人员在项目中的作用与职责,成功的设计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使工程顺利展开。

2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因素分析

2.1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为保证高效能的组织社会生产、搞活流通、方便生活的交通需要,首先要求城镇各主要用地分区之间有关各类车辆安全、便捷、通畅行驶的道路网,以保证客货运输的通畅和运营经济、节省时间。

由于城市居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在时空上的错综复杂,加上城乡联系、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往往使城市道路易于出现高峰期的拥挤现象。为了缓解这类矛盾,就要求各种道路在功能和性质上有所侧重,断面组合、红线宽度应各有区别,以适应交通规划所提出的流量、流向、性质的预测,做到人车分离、不同速度的车辆分流,以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例如:结合对外交通枢纽合理布局,将不为本市服务的过境交通规划至城市边缘区,或设置在外环路通过,以避免这类交通穿越市中心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市中心地区商业文体服务设施集中的路段,注意通过交通或路网规划调整为定时禁止货运车辆穿越的商业街或步行街。

2.2城市道路的美学特色设计

城市道路人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无障碍交通设计,因为那只是为一部分人的考虑,是人性化设计的内容之一。人性化应该为多数人考虑,让无论是开车的人,还是行走的人不但感到方便和安全,更重要的是感到我们所忽略的“舒适性”。发表论文。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只是简单地实现其交通疏导的功能,并未考虑“舒适性”问题,让开车的人心情舒畅,让行人有行走的快乐。大部分时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道路上的灰尘、噪音,单调的颜色以及机械、呆板的道路景观。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就是使其除了保证正常功能外,还要让我们感受视觉美感和使用快感,这就是要考虑道路美学特色设计。

2.3交叉口的设计处理

在设计环形交叉口时,需要在交叉口中心设定一个中心岛,通过环道来组织渠化交通。对于驶入交叉口的车辆,必须绕岛作逆时针状的单向行驶,一直到所要去的路口才会离岛驶出。发表论文。进、出环的车辆会在环岛行驶过程中处于紊流交织的运行状态。为了避免车辆在环岛交织段出现停车或等让的现象,该中心岛的半径必须符合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因此针对交织段的科学处理,将是环形交叉口设计的关键并会直接影响到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缩小或拆除环岛,将原来的环岛交通组织方式转变为常规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这也是当前的环形交叉口改造处理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在环岛拆除以后,能有效地增加交叉口渠化的车道数,从而将原交叉口转变为普通的由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

(2)保持交通组织规则不变,但在环形交叉口处增加信号灯管制。但该方法只是通过简单地增加交叉口的信号灯管制来改善行车秩序,由于机动车辆仍旧需要在环岛处做绕岛行驶,对于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其通行能力的提升依旧很有限。

(3)采用二次停车多相位控制策略,增加信号灯数量且调整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该方法是近年来交通工程领域中被广泛认可的创新性设计理论方法。它通过对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控制,允许进入环岛内的左转车等待二次信号通过,从而有效地避开了与直行的交织冲突,有利于实现环岛内各向车辆有序、协调的运行。

3结语

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相关因素应该做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总之,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道路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马青,吕正华,赵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

[3]杨晓光,等.大型环交交通改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C].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论文集,1999.

交通环保论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增加国有交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和创新进行研究。

一、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现代产权理论。西方现代产权理论主要是指将交易涉及到的资金耗费引入产权分析的范畴,证明了对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是企业运行和交易产生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减少交易的资金耗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该理论认为,完整的产权包括了从归属权、转让权到使用权等内容在内的企业权利。因此,完整的产权制度理论应是涉及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产权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是产权界定制度。该制度是明确市场主体的重要理论支持,只有明确界定相关的产权,保证职责和义务的落实,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秩序,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制度理论。从产权制度的改革层面来说,这里的企业制度理论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产权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明确和保障企业运行活动中涉及到的主体的财产权利和相关的基本权益的标准。二是企业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的理论体系,也是最为基础的规范之一。其范围包含了企业发展战略、经营计划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三是企业组织制度,主要用于对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模式等进行规范,其对企业相关的职能划分和责任落实等有着明确的规定。

二、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我国国有交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使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经济主体。在产权改革之后,企业拥有了单独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也就是说,具备了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市场活动的开展条件,进而促进国有交通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有交通企业与其他私有企业不同,在经历产权改革之后,企业具备了独立的财产权。这意味着国有交通企业能够进行独立的投资活动,使得融资行为和资产规划行为逐渐合法化,也是给予企业更多的资产分配的权利和渠道。

三、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保证国有交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产权制度的完善,首要任务即是明确产权改革的职能划归,在实际改革中强化产权的界定。从目前的体制环境来看,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限制,并且管理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较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管理角度上,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程序,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另外,现代化的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也是促进国有交通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只有将企业的相关体制进行调整和改进,突破传统产权制度的桎梏,避免其在运用过程中的弊端,才能充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而采取针对性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创造完善的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环境是保证国有交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支持。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法律环境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出资人法律地位的健全。这一措施主要为了保证相关人员的基本权益。法律地位的变化,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其投资的增加。二是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法制化。法制化的企业管理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的秩序,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将企业个部门的职责具体落实,即明确公司内部的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总之,国有交通企业的长远发展,完善的法律环境、科学的内部管理,以及合法的运行框架是交通企业发展重要的前提。

四、结束语

国有交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市场变革的重要举措。通过企业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完善的法律环境的构建,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充分完善其所需要的条件,能够为国有交通企业的发展提供健全的环境,进而保障国有交通企业的基本发展权益,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文博,王荣党.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8-19+54.

[2]陕西省财政厅企业处课题组,刘红春,廉军友.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西部财会,2014(11):59-61.

交通环保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蔓延;精明增长;内涵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46 ― 02

20世纪末,美国规划界针对城市的无序蔓延,郊区快速扩展,致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进而产生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和破坏、侵占农用地、传统文化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1,2〕。其目的是抑制无序的“城市蔓延”问题,促进城市再发展,保护城市资源与环境,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精明增长理论是基于提高城市土地有效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城市扩张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念〔3〕。它通过采取不同策略对城市扩展的总量、结构、位置、方向、时序、政策和效率,进行理性的约束或引导,抑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引导城市内部各要素合理的布置、分配和流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正面临着保护耕地、城镇发展、生态建设三方面的问题〔4〕,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高效集约利用,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成为必然。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利用精明增长理论,规划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发展区,老旧城区的土地填充式开发、再开发,从而扩大城市开发空间,是解决城市的无序蔓延问题有效手段。基于精明增长倡导的土地再开发模式,本文探索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老城区内涵式再开发的途径。

一、 概述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同时也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工业城市。中国一重、齐二机床、齐重数控、齐轨道装备等一批国家支柱企业在此落户,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自然环境方面,齐齐哈尔生态环境优良,背靠大小兴安岭,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境内植被良好,天然林资源丰富,嫩江沿齐齐哈尔市而过,湖在城中穿行,毗邻国家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齐齐哈尔城市坐落在嫩江冲积扇平原上,形成了城市周边为肥沃的农田。目前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和城市开发扩展形成了矛盾。为此,齐齐哈尔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城市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总体定位。因此,探索齐齐哈尔市城市发展成为了齐齐哈尔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目前齐齐哈尔市采用了组团式结构城市发展模式,形成一个带状大气通透,道路通畅的沿江抱湖的中心区,四个卫星城区协同发展的格局。这就要求城市发展采取分区引导、集约和混合使用土地、废弃地再利用、老城区综合改造再开发利用、保护开敞空间和环境资源等精明增长措施,达到抑制齐齐哈尔市城市蔓延。目前齐齐哈尔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城区不断急剧扩张,需要利用城市空间精明增长理念,抑制开发新建城区,同时,通过采用填充式和再开发等手段,挖掘已建城区再发展的内潜空间,强化已建城区的综合改造和利用,形成齐齐哈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模式,为齐齐哈尔城市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精明增长理论包含着高效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对于指导城市社区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该理念,探索了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已建的城区内涵式规划的策略。

二、 精明增长理论在城市改造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嫩江东侧、碾北公路以南、嫩江公园以北为扇形区域,简称该区为“湖西区”。该区域沿江环湖,自然环境优越。区域中心西侧为市政办公区,东侧为齐齐哈尔大学与之辉映。区域内既有城市行政管理服务中心,也有文化教育中心。该区域交通畅达,纵向有文化大街、党校大街、新明大街,形成强轴;横向有新江路、文化路、通江路形成横向交通辐射带。在“湖西区”内有新近建成的纯水岸等社区,也有如齐齐哈尔大学的家属和滨湖等老的社区,还有正在开发建设的林华小区和万达广场等社区。其中2000年前老社区较多。在老旧社区中,存在社区服务功能不全,绿地面积和房屋单元建筑面积较小、建筑节能较差,公益用房简陋、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先天缺陷,以及社区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探索利用精明增长理论,改造老社区房屋建筑,挖潜老社区人文资源、充分利用依江面湖等自然环境,更新增加社区配套设施,使老社区经改造更新,达到道路通畅、环境优异,房屋节能保温,房屋结构安全、建筑面积适宜,社区服务设施完备齐全,环境优异的高品质现代城区,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一) 强化要素之间的沟通

“湖西区”的特点是以中华西路两侧的齐齐哈尔市行政区、和平广场、齐齐哈尔大学、实验中学、民族中学和朝鲜族中学等形成“湖西区”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其他居民社区都围绕这个中心规划建设,同时中华西路是一条贯穿该区域东西方向的公共服务聚心主轴,并有劳动路和新江路与之横向配合,文化大街、党校大街和新明大街贯穿区域南北方向,形成的南北服务主轴。纵横交通形成扇形聚心畅轴的“湖西区”。

虽然该区域规划格局清晰,但目前该区域内存在大量的老旧的社区,疏通不畅,不能配合交通主轴形成有效的主轴辐射半径的效应,影响各类功能要素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具体改造措施如下:

1.基于目前该区域交通规划格局,在齐齐哈尔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保护和利用“湖西区”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入手,拓宽改造主轴两侧主干道,疏通次干道,以及各社区街道,强化交通主轴辐射半径效应,减缓主轴交通压力,形成文化聚心、要素交流通畅,主轴辐射效应明显交通网;2.强调旧城区改造与城市整体及区域发展相协调一致,要求对城市用地提出具体的再改造规划策略,完善区域功能要素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功能;3.有针对性地指导老旧社区、老旧街道改造建设,加强区域内外各类功能要素的沟通联系,提高社区服务品质,逐步形成交通高效、便民畅达,集约化的高品质社区。

(二) 老旧房屋整治的策略

老旧房屋改造是城市建设再开发,走内涵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个重要建设规划内容,同时也是抑制城市蔓延速度重要手段。目前“湖西区”存在大量老旧小区,其建设标准不高、设施陈旧、功能不配套。其中,老旧的房屋缺点主要表现在建筑面积小,房屋格局不合理,墙体、门窗和屋面保温性差,建筑给水、排水、供热、电气、通信、防水,供气设备老化,严重的影响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因此,基于该城市的总体规划,着眼于“人文科技、绿色节能、环境友好”的“湖西区”内涵式发展理念,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湖西区”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对“湖西区”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具体改造策略如下:

1.配合“湖西区”聚心畅轴交通规划理念,在现有小区规划基础上,重新规划老旧社区,坚持沿街建筑适度退让,拓宽并疏通街道,形成交通舒畅,强化交通主轴辐射半径效应。

2.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加固房屋结构,改造建筑格局,增加建筑层数,以及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形成建筑面积适宜,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的新的现代建筑。

3.基于城市的总体规划,沿江临湖地段坚持建筑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形成完美的水滨建筑的天际线。

4.城市建筑的改造应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先行,强化建筑保温节能改造,坚持科学规划,连片老旧小区再开发,形成规模效应,严禁见缝插针式的新建单体建筑,合理把老旧建筑换成绿地,赋予社区新的生命力。

5、结合“湖西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利用新的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如内外墙涂料、太阳能、屋顶绿化等措施,美化湖西各社区建筑,形成环境宜人,建筑与湖水、江水相映的高品质现代的“湖西区”。

(三) 服务设施改造策略

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服务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公共设施老旧和不完善已经成为老旧社区再开发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湖西区”服务设施规划改造策略如下:

1.以人为本,对“湖西区”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再规划和再开发,改造和增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完备的社区设施服务体系。

2.在设施配套建设中,要求地下地上的设施,如给水、排水、供暖、供气、供电、停车等服务设施,同时配套设施建设中重视小巷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主街辐射半径。

3.整体规划居民医疗、健康、养老、娱乐、停车位、购物、垃圾处理站、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建设。

4.培育“湖西区”内文化、商业、医疗等服务行业发展,凸显该区域文化特色,增强区域内服务辐射动力效应。

(四) 环境保护及利用

“湖西区”依江面湖自然资源丰富,为了营造集约宜人的滨水人居环境,保护和利用沿江面湖景观绿化带,从而形成绿带绕城的环境。具体资源环境规划策略如下:

1.规划要求沿街沿路设置休闲绿地、拆墙透绿,形成沿街两侧绿树成荫,环境品质优雅的“湖西区”。

2.以中华西路为文化建设中心,为“湖西区”注入人气和活力,使之成为居民与“湖西区”生态环境交流的重要空间。

3.以文化大街、党校大街和文化-党校大街、新明大街和沿江沿湖,形成“湖西区”南北向的景观绿化带,构建“湖西区”绿色生态、人文生态,提升“湖西区”生活品质。

4.以景观公共交通规划图和绿带相结合,利用沿江面湖景色和绿带活动空间,加强片区绿色景观围合感,增强沿江面湖,主轴两侧绿化带空间形态的整体性,提升“湖西区”环境居住品质。

通过以上措施,使得该区域内公共空间中心,集中设置于中华西路两侧,强化主轴效应,服务半径更加合理,体现了区域内公共资源的集约化原则。通过对社区改造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资源合理再利用,形成保护和利用“湖西区”周边优美的滨水环境,使区域内景观环境、公共设施得以高效利用,提升居住品质空间,创造集约化的滨水人居环境。

三、 结论

总之,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城市的扩展应走内涵式发展模式。通过再规划,再开发,改造区内老旧交通、房屋、环境等,营造集约的人居环境,实现内涵式城市发展理念,可抑制城市发展的无序蔓延。

〔参 考 文 献〕

〔1〕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03):18-19.

〔2〕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0(3):67-69.

交通环保论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外交、发展过程、发展趋势、概念、特点

环境外交是当代一个新兴的、十分活跃而重要的外交领域。研究环境外交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环境外交的概念和特点等基本问题,对于建立环境外交学的科学体系、促进环境外交的发展、发展国际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当代环境外交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一)环境外交的发展过程

环境外交作为一个专门术语、一个外交领域,在国际上叫响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环境外交作为国家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最年轻的领域,是在环境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环境保护发达到一定阶段才逐步兴起并专门化的。但是,有关环境、资源问题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则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早期的这类外交活动主要涉及国与国之间有关河流、湖泊、海洋、土地和生物资源的争端,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早期的国际资源条约;例如早在1804年,法国与日耳曼帝国曾围绕莱茵河开展外交活动,并以条约形式创立了莱因河委员会;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将这些外交活动叫做环境外交。

现代环境外交活动与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国际环境组织和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际环境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离不开各国的环境外交活动,国际环境组织的成立和活动既是环境外交活动的产物、也引起一系列环境外交活动,国际环境法则是各国环境外交活动的产物和行为准则。因此,要研究、掌握环境外交活动的发展历史,必须研究、掌握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国际环境组织和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历史。根据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国际环境组织和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情况,可以把现代环境外交活动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⒈ 从本世纪初至本世纪六十年代,是现代环境外交的自发阶段

早在1900年就召开了非洲动物保护的国际会议,1910年在格拉次举行了国际动物会议,1913年在伯尔尼召开了国际自然保护会议。人们经常引用的保护环境方面的外交先例,是美国和加拿大(英属)围绕着签订《关于边界水域(及其引起的问题的)条约》(1909年)所进行的双边外交活动,以及美、加于1911年为五大湖水体设立的一个共同的主管机关所开展的双边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围绕着海上油轮污染和自然保护进行过一些外交活动,例如:在1926年于华盛顿召开的有欧洲10国和加、美、日等国际联盟成员国参加的会议上,美国曾提出禁止船舶排污草案并为会议通过;1940年,美洲国家组织缔结了《拉丁美洲关于西半球自然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发展经济和争夺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各国有关环境外交活动逐步增多。1949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1951年签订了《欧洲植物保护公约》。发生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国际性环境保护高潮,促使一些国家采取外交方式以应付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这种燃眉之急,新的环境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并纷纷开会讨论环境问题,以1966年联合国大会讨论“人类环境问题”为代表的环境会议外交得以发展,以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专家外交逐步兴起。这期间,以签订《国际防止海洋油污公约》(1954年)、《公海生物资源捕捞及养护公约》(1958年)的会议,1959年10月至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南极会议,1968年联合国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会等国际环境会议为契机,引发并推动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海洋、空间和南极的环境外交活动。

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环境外交活动基本上处于自发阶段,发展过程比较缓慢,还谈不上对环境外交活动的有计划指导,更没有形成环境外交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这个阶段环境外交的重点是与传统外交问题有关的一些区域性、应急性环境问题;环境外交中的保护对象比较狭窄,主要是从本国利益出发或单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而开展一些外交活动;参加环境外交的国家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很少采取环境外交行为、重视环境外交工作。

⒉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是现代环境外交的蓬勃发展阶段

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环境外交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次会议审查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关于环境工作的4项决议;在这次会议前后,富有特色的环境首脑外交、会议外交、条约外交、专家外交、民间外交相继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举行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又一次盛况空前的环境外交会议;会议期间,各国就公海生物资源保护、防止海洋污染、保护国际海底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环境外交活动。围绕着准备和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而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将这个时期的环境外交再次推向高潮;通过大量的环境外交努力,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等5个文件或公约;世界各国、各种国际组织,为了通过大会达到各自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环境外交活动,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次高潮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主动、活跃,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夺和平分环境外交领导(或指导)权的态势,兴起了第一次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外交热。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环境外交基本形成、展现了当代环境外交的特点和风貌。

⒊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环境外交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目前,许多国家已将环境保护纳入其外交政策,环境外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交领域。例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美国已从单纯关注两大社会阵营之间的战略对抗、军事对峙的传统外交目标和政策向环境外交方面做出重要的战略调整,已经将环境问题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将环境目标纳入其长远的外交日程和国际战略目标之中。美国出席臭氧层条约谈判的代表曾说过:东西方冲突的危险已因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的环保问题而黯然失色[1] .1996年4月6日,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在斯坦福大学发表了题为《美国外交与21世纪全球的环境挑战》的讲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提出了一些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概念,标志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进入到一个新 的阶段。此后,美国开始有计划地在外交领域打“环境外交牌”,并于199 7年开始每年发表世界环境报告,利用环境外交对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资源状况进行评论。在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访华活动中,环境外交已经成为与人权外交、经济贸易外交同等重要的外交活动。

(二)当代环境外交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当代环境外交相当兴旺发达,与七十年代以前的环境外交和其它外交活动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⒈ 参加和从事环境外交活动的国家和组织越来越多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建立、健全象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各种国际环境组织,他们已经成为指导、规划、推动、协调、组织各种环境外交活动、国际环境保护活动的中心和基地。许多国家的外交部建立了专门主管环境外交工作的机构,国家环境资源部门(如环境部或环境局)已成为组织、从事环境外交活动的主要机构和力量。在中国,国务院外交部门和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时积极介入环境外交活动,各自成立了主管环境外交事务的环境外交工作机构,并且相互配合协作,促进了环境外交活动的繁荣。参加国际环境外交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其特有的风貌进入国际环境外交舞台,这是当代环境外交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

⒉ 已经形成环境外交的观念和理论,环境外交学正在环境外交实践中日趋成熟

环境外交学是指有关研究环境外交及其相关现象和问题的学科,是有关环境外交方面的理论和学说,是由外交学、国际环境法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国际环境法与环境外交及环境外交学,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环境外交是国际环境法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国际环境法学是环境外交的理论总结和理论指南。只有将国际环境法与环境外交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环境外交事业和国际环境法学。

1983年,美国密执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环境外交:对美、加越境环境关系的回顾和展望》[2] .198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际环境外交》论文集[3] .199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臭氧外交:保护星球的新方向》[4] .1992年,香港中华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环境外交概论》一书[5] .各国学者和专家还发表了大量有关环境外交、国际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政策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环境外交活动,各国日益重视环境外交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环境外交的理论研究日益活跃,有关环境外交的刊物、论文和著作逐年增加,环境外交理论研究与环境科学、外交科学、未来学、发展学等学科的研究的结合日益密切,一批环境外交家和环境外交学者应运而生。积极总结当代环境外交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成果,使环境外交的理论性、计划性不断加强,用环境外交学理论指导环境外交实践,已成为当代环境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⒊ 当代环境外交活动有比较牢固而共同的条件和基础

当代环境外交并不是昙花一现的权宜之计或应急行为,而表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代环境外交活动有着长期久存、牢固共同的条件和基础,如以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和共有环境资源问题作为共同防治对象,以保护人类环境、地球、生态圈、人类共同遗产和共有环境资源为共同的目标和事业,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共同的指导思想,以现代国际环境法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等。

⒋ 环境外交的领域和影响逐步扩大、内容日益丰富

当代环境外交既有与传统的区域性、双边性环境问题相对应的双边和区域环境外交,也有与全球性环境问题相适应的全球性环境外交。环境外交不但作为影响、制约经济、贸易和发展的一个相关问题,经常被提上经济、贸易和发展领域的议事日程;而且也常常作为一个独立的、主要的问题,而被单独提上上述领域的议事日程。当代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是其与经济、军事、外贸、能源、人口、科技等事务密切结合。环境外交已成为强国追遂其政治、经济、科技目的的武器。因核武器、细菌武器和其它环境致变技术而引起的环境外交活动,以及象1991年海湾战争所造成的石油污染所引起的环境外交活动,已经与军事问题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环境外交反映的科学技术贸易竞争越来越明显、激烈,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与研究;在环境外交领域正在开展一场环境无害技术转让战、生物基因争夺战和环境贸易战,环境外交活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眷各国的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环境伦理道德观点和其它环境文化,正通过环境外交途径日益对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乃至政治经济体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⒌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环境外交将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

随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时期的来临、军备竞赛和战争危险的降位、以及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将在国际舞台上长期占据重要位置。由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艰巨性和保护环境的持久性,环境外交将是国际外交领域中一个长期性的议题。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环境外交已进入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对环境外交计划、环境外交专门人才、环境外交谈判、环境外交项目和环境外交资金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些有远见的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在全面考虑国际环境保护活动、研究环境外交动向,以迎接频繁而新型的各种环境外交的挑战。

⒍ 规模大、规格高、活动频繁是当代环境外交的重要特点

目前环境外交活动所涉及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参加人数之多,是传统的军事、政治外交所不可比拟的。例如,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有113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各主要国际组织的代表共1200多人参加;在1973年至1982年期间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先后参加会议的多达167个国家;在1989年联合国大会上,用了一周时间专题讨论环境问题,有13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外长发表演讲;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围绕上述会议展开的环境外交活动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使不少传统外交黯然失色。另外,双边和区域性多边环境外交活动也已基本趋于经常化。从中国的情况看,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发起和参加的环境外交的规模日益增大、次数日益增多、效益和影响日益显著。中国作为一个环境资源大国,在国际环境外交领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的代表。

⒎ 环境外交成效显著,已在国际环境合作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近年来,环境外交逐步深化、捷报频传、成果颇多,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实现对国际环境问题认识和对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某些突破,已对国内环境事务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随着环境外交的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水平、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保工业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文明进步、持续发展的标志,将构成现代文明国家的形象和尊严;环境权和环境保护将成为国家主权、发展权、生存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将成为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环境外交将为维护这种国家的环境标志、形象、尊严和环境优先而作出贡献。今后,环境会议外交将进入具体化、定量化的务实阶段。环境外交会议讨论的国际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保护工作将越来越具体、专业化、定量化、规范化,其外交成果将越来越明显。例如,据1994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消息,肯尼亚、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6个东非和南非国家,于1994年10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签署了《卢萨卡协议》。该《协议》是在各国法律官员、律师和外交官们经过长达两年的紧张谈判后,才得以签署的一个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多边条约,《协议》从1994年9月至1995年初提供给所有非洲国家签署。该协议规定,由各签字国组成一个具有国际执法机构性质的管理委员会,在这个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一支国际野生生物特别武装部队,负责追捕在这些国家内进行非法贸易的偷猎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国际环境警察部队,签署协议的上述6个国家将为这支野生生物特遣部队提供人员,加拿大、丹麦、挪威、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将为这项新方案的实施提供财政支持。各协议签字国各自成立一个负责与这支特别部队联系的国内局,每个国内局至少要派出一名军官到特别部队司令部工作;这些军官在特别部队领导人的指挥下执行跨国界行动,并与各国内局密切配合开展各种调查活动,负责国内局之间的协调。国际性野生生物特别武装部队即环境保护国际警察的成立,充分说明了环境外交的方式、成果和影响。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有关环境外交的专门政策文件和法规,环境外交的计划性、方向性、规范性、程序性逐渐增强,已基本摆脱以往环境外交的被动、应付局面。在环境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不但直接影响着国际国内的环境保护事业,也会对整个外交领域和其它国际国内事务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⒏ 环境外交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日益增强,地球居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在环境外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于环境质量、环境问题和环境事务关系到所有地球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许多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必要向公众保密,而且有必要争取更多的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环境外交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越来越大。目前,许多环境外交活动都有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科学技术专家甚至其他个人参加,并且这种作法已经为国际社会所逐步认可。

二、环境外交的概念和特点

(一)环境外交的概念和含义

目前,对何谓环境外交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广义的环境外交是指环境外交主体通过外交方式去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各种对外活动的总称;狭义的环境外交是指国家通过外交部门、环境部门等代表国家的机关和个人,采用谈判等和平方式以调整国际环境保护关系的各种对外活动的总称。上述概念包括如下几层意思:

⒈ 环境外交是一种外交活动、对外活动

这是对环境外交属性的界定。不同的人对环境外交的属性有不同的主张,如将外交或环境外交视为外交艺术或环境外交艺术、外交科学或环境外交科学、外交知识或环境外交知识、外交职业或环境外交职业、外交方式或环境外交方式等。笔者认为环境外交是一种活动、一种实践活动、一种对外活动、一种外交活动。环境外交是外交活动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总体外交的一个领域,具有外交活动的共性。在将环境外交界定为一种对外活动、外交活动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作为学术上明确的环境外交概念,还应该包括如下三个要件,即:环境外交的主体、环境外交的调整对象、环境外交的基本方式。

2. 环境外交的主体不同,其所指范围也不同

环境外交的主体,是指环境外交活动的承担者或实施者。主体的范围直接决定环境外交活动的范围。狭义环境外交的主体是国家,广义环境外交的主体以国家为主但不限于国家。

交通环保论文第6篇

近年来,“公共外交”作为提升国际传播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渐从学术探讨层面扩展到实践领域。中国的主流媒体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要对外战略思想、外交理念,引领中国外交航向。

本文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近年来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为例,对主流媒体通过公共外交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词:

主流媒体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力

一、公共外交:传统外交的延展

传统定义的“外交”主体是国家和政府。一般认为,现代“公共外交”一词最早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1965年成立的“爱德华·默罗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曲星认为,公共外交由传统外交衍生而成,“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

随着时展,尤其是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外交的主体也发生了扩展。李志永认为,“正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20世纪的这种结构转型,导致社会(机构或个人)也有可能成为外交行为主体,参与到过去由国家垄断的外交领域中去”。因此,公共外交的主体既包括政府、又包括无论是否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和个人。

对于公共外交与官方外交的区别与联系,爱德华·默岁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认为,公共外交与官方外交的区别主要在于,官方外交是“政府间”的互动交流,而公共外交则是“与外国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

同时,公共外交又不同于单纯的民间外交。单纯的民间外交通常由不担任公职的民间人士发起,并与别国政府或民间机构、人士进行互动。其观点立场与本国政府无直接关系,甚至可能截然相反。而公共外交活动的主体即使不是政府,而是社会机构、个人,也不同程度地带有官方背景、反映官方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二、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力

近年来,公共外交这一名词逐渐从学术探讨上升到国家外交战略的高度。杨洁篪在《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中提出,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通常由一国政府主导,借助各种传播和交流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及相关举措,旨在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树立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巧妙地利用公共外交,向海外传播自身声音。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就邀请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赴延安参观,他们返回西方社会后撰写的反映解放区精神面貌的作品产生了显著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乒乓外交”推动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被形象誉为“小球推动大球”,是—个公外交的经典范例。

近年来,我国公共外交理论日趋发展成熟,实践也日益深化。例如主席夫人多年来以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等身份开展相关公益行动,就是我国公共外交的一个成功案例。有媒体认为,作为“第一夫人”随同主席出访,与到访国社会各界开展广泛交流和沟通,“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是一个突出的创新和发展,引发了国际舆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为增进与出访国人民的友谊和提升国家形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公共外交已逐渐上升为与政治高层交往,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对话共同构成我国外交大棋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周迅、李冰冰、姚明等社会公众人物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利用自身影响力传播环保公益理念,也较为有效地配合了我国官方外交的开展,促进了海外各界对于中国的正面认识,提升了中国的海外形象。

三、新尝试:主流媒体介入公共外交

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走出国门,从“对外宣传”逐渐走向“对外传播”。主流媒体作为党领导下的新闻机构,既了解官方态度政策、又谙熟受众需求心理;既掌握主流话语体系、又熟悉民间话语体系;既通晓国内话语体系、又认知国际话语体系。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新华通讯社以环保公益为主题,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传播报道环保公益理念、关注青少年环保教育。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对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和国家形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宣传报道方面,新华通讯社全面发挥海外分社、国内分社和采编团队的作用,就全球环保公益议题,以文字、图片、音视频通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报道。这些报道被中国和国际的众多媒体广泛采用,显著推动了环保理念的传播,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高度重视。

2009年10月,新华通讯社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媒体峰会,李从军社长提出,“关注环保是媒体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的重要内容”。2012年4月至6月,新华通讯社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和媒体还联合发起“关注环境”全球公益活动。

2010年起,新华通讯社下属媒体、分社与联合国环境规划合作,联合环保机构、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举办了系列“明月行动”国际环保活动,开启了世界性通讯社与国际环保组织强强合作的公益事业新篇章;在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上,新华通讯社下属媒体举办了大会重要边会之一的“绿色与发展高峰论坛”和中国环保图片展;2013年10月底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的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上,新华社承办了“中国之夜”晚会。

在“中国之夜”上,联合国官员和来自多国的外交官、企业代表在充满中国影像和文化元素的环境中,一边品尝着中国小吃春卷,一边欣赏当地“孔子学院”学生“舞狮”的精彩演出。“中国之夜”晚会成为博览会浓墨重彩的一笔,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几乎每场讨论国际嘉宾都会提到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项目和经验,促成了很多重要合作意向。

2013年7月,新华社所属媒体承办了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峰会得到张高丽同志的重要批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峰会发来视频贺词,多位中央部委、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和中日韩青年代表出席活动,有力促进了企业进行长期有效的可持续价值创造。

新华社还积极携手企业和出版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出版发行中英双语环保漫画书——《低碳漫画总动员》。该书捐赠给166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儿童,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生活、普及民间环保意识。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策划举办了“中日经济研讨会”“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10+3(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中德媒体论坛”等国际会议。据报道,在2013年12月举办的“第六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上,来自东盟10国,及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观察员国——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的50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围绕“中国梦·亚洲梦”主题各抒己见、增进了解,达成广泛共识。作为加深各国媒体理解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东盟及中、日、韩媒体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准确传递友好信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成为推动东盟和中、日、韩友好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电视台也举办了海外华语电视媒体协作会、CCTV全球落地与推广论坛和国际广播影视展等活动。例如在2012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海外华语电视媒体协作会上,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球52家华语电视媒体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共商全球华语电视媒体合作之策、共谋发展之计。中央电视台与文化部还在会上联合举办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

《中国日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通过北京一东京论坛、亚洲领袖圆桌论坛、“亚洲主流媒体看中国”系列采访活动、亚洲新闻摄影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国际大学生环保漫画·插画大赛等活动,拓展主流媒体国际关系网络,促进国际交流。

四、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

所谓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源于信息披露不充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驱动,以及我们在对外宣传方面的积极性和技巧性不足,使得“环境问题”近年来成为中国形象的“硬伤”。我国政府和民间人士在环保领域的诸多努力被国际社会忽略或者刻意屏蔽了。如何积极主动,并采用国际通行的方式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是当下主流媒体面对的严肃课题。

在全球环境与发展理念的倡导与传播中,新华社致力于强化新闻媒体传播报道公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的贡献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有力塑造和提升了中国在环保领域“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形象。

时任国务院总理2012年6月参观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中国环保成就图片展时对展览配合“里约+20峰会”的举办给予了肯定。

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表示,新华通讯社在“里约+20峰会”上举办的论坛和图片展等大型系列活动,搭建了一个连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桥梁,让中国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社会各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和所做的不懈努力。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在2013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结束后致“明月行动”负责人的感谢信中“向新华通讯社无可估量的贡献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时任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称赞新华通讯社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举办的“明月行动-关爱非洲”活动“崇高且及时”。

五、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的四个“统一”原则

1.“以我为主”与“适应受众”的统一

公共外交工作中,政府更多的是发挥支持推进作用,而真正操作执行的主体则由媒体、民间组织、智库、学术机构、知名人士及普通民众组成。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有助于全面构筑国家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从根本上说,我国媒体在开展对外传播过程中,应当首先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同时,为有效实现对外传播的预定效果,对外传播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又必须适应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潜移默化传播我们的观点。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对外报道中“以我为主”有余而“适应受众”不足,如何加强海外的形式技巧和受众心理研究是有待学界和媒体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与开展国际公益慈善的统一

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外经济来往,例如对一些欠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就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主流媒体在开展公益外交活动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媒体受众,特别是网络媒体受众全面理性地正确认识公共外交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平衡国内利益与开展国际公益慈善的关系,全面维护国家利益,也需要随着公共外交活动的日益深化,进一步研究探讨。

3.实现阶段性成果与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统一

媒体公共外交活动作为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为党和国家的外交工作大局服务。同时,媒体开展公共外交的可持续性,需要得到来自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热心公共外交活动人士等各方必要支持。这就需要媒体在开展公共外合党和国家官方外交、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统筹兼顾各级地方政府、公益机构和企业、公众人物等多方面的利益共赢,为公共外交活动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源,将更广泛的力量团结到媒体公共外交平台上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也保障媒体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可持续_生。

4.凝聚广泛力量与满足各方诉求的统一

主流媒体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中,需要协调团结国际国内各方力量。如果将党和政府在外交工作中的作用比做“主席台上的领导者”,那么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中起到的是“栏目主持人”作用。主流媒体不可能通过行政命令等强制方式达到目标,而必须发挥各方面桥梁纽带作用,仔细分析查找各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创意策划找准契合点,将联合国机构等国际权威组织在全球更广泛地区、更广泛人群中传播和践行环保公益理念的诉求与企业、公众等致力于环保事业的非官方乃至“草根”力量渴求认可的诉求相结合,从而团结各方力量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主流媒体公共外交活动之中。

交通环保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环境保护验收 框架体系 轻轨

轻轨交通是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交通客运系统,它的客运量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轻轨可分为两类:车型和轨道结构类似地铁,运量较地铁略小的轻轨交通称为准地铁;另一类是运量比公共汽车略大,在地面行驶,路权可以共用的新型有轨电车,它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造价低、无污染、乘坐舒适、建设周期较短而被许多国家的大、中城市所接受,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1]。我国目前已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的城市已达5个(京、沪、穗、连、长春),未来几年内,将有超过20个城市计划修建20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850km。我国目前已批准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青岛、大连以及哈尔滨等城市,启动各自的地铁与轻轨工程项目。

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加强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为环境保护验收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基于环境影响后评价思想提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在竣工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的各项环境影响缓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验收,从一定意义上讲,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也是后评价的一部分或者一种表现形式。这项措施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有力补充,使之形成从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实施到验收的完整过程,在逻辑上更为完善[2]。目前,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都已陆续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将其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国内并没有指导轻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规范和方法,随着各城市轻轨项目的相继启动,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文件支持以保证整个工作过程能严格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及各项环保政策的要求。为此,本文在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1号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基础上,对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希望能为有效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支持。

1 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特点和体系构成

与一般工业建设项目不同,轻轨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并非只有污染物排放,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系统有着干扰和破坏,地表开挖面较大,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弃土弃渣,容易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第12条规定:“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按此规定轻轨工程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轻轨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较长,工程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往往工程的实施内容(如线位)与项目的可研报告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在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会出现因工程的不确定性而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充分,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或没有上环保措施的情况,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针对轻轨建设项目的特点,在总结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1号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参考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的基础上,提出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验收工作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指标体系,如图1。

2 轻轨工程环境验收工作程序步骤

从理论上讲,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工作方案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并在项目建设期以环境监理的形式开展,以便获取有关建设期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的客观真实的资料,并监督环保措施的具体实施[1]。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轻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执行尚较为薄弱,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也是在建设期结束时才提上议事日程,在制定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程序步骤时应以实际情况为准。本文从轻轨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出发,借鉴环境影响评价理论[3],在保证调查全面、准确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目前实际情况的程序步骤,如图2所示。

我们在开始调查时,施工单位已经撤场,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要了解搬迁与安置以及工程建设期间的情况只能依靠已有的资料。如项目征地拆迁、搬迁户安置、项目的开工报告、项目申请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函件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及相关文件。还要在甲方项目主管、负责环保工作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根据我们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前准备好的所需资料的清单,查阅并收集与工程调查密切相关的主要技术资料。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设计更改和施工图、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资料;项目的施工监理报告;项目已有的施工期和试营运期现场监测资料。此外,我们还收集各项环境标准、业主环境保护概算执行情况和反映工程所在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各项资料等。

现场调查包括现场踏勘、现场取样监测和公众参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对已收集信息的有益补充,是环境影响调查的重要依据[4]。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仅确定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明确需进行现场监测的污染源及污染物,而且对轻轨沿线环境各类敏感点和生态环境都做了记录,力求全面了解轻轨整体环境状况。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公众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的形式,走访了沿线居民、搬迁户、相关单位和个人。实践证明,在“三同时”竣工验收中进行公众参与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有效地了解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情况及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三同时”制度的最后执行提供可靠依据[5]。

3 轻轨工程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内容

轻轨环境保护验收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环境调查、环境分析和环境管理各方面的内容,下面根据我们环境验收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工作重点。

3.1 环境要素及验收调查因子与范围

轻轨沿线涉及的调查因子很多,为了全面表征轻轨环境状况,我们从以下方面考虑验收的因子和范围,见表1。 除了以上环境要素所包括的以外,还需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调查施工期、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环境保护投资调查,调查轻轨工程环保投资的金额,投资类别、措施保护以及保护程度等;运行期风险评估,运行期的交通安全,各污染排放物是否存在危害人群的潜在危险等进行评估。

3.2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环境验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评价验收结果的重要依据。首先,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以后,在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建设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建设项目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线路走向变更,取、弃土场位置变更等,以至使项目的环境评价内容和结果不能或不全部能反映实际情况。在所收集资料基础上,分析项目的概况是否发生变更,变更有多大,这些变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变化有哪些等。然后,在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项目运营状况、主要工程量、主要技术指标、污染源数量和污染源参数、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得出确切或定量的结果(采用清单列出),同时对废物的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以及环保设施的安装和运行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分析出工程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对其效率进行验证,得出确切的结论。

4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方法

在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实际踏勘调查技术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

我们的调查工作通过走访咨询沿线地区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受影响部门和居民对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反映,并核查有关施工设计文件以确定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试营运期环境影响调查以现场踏勘和环境监测为主,通过现场调查、现场监测来分析试营运期环境影响,线路调查采用“以点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方法;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采用改进已有措施与提出补救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在分析轻轨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效果时,我们主要运用了比较法,即通过将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项目决策期的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变化和差距,并通过清单法予以表述。另外,我们认为轻轨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它做出综合分析评价非常有必要。综合验收分析建立在轻轨环境验收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理论,得出评判结论。

5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

我们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框架,为进一步的综合验收评价打下基础,完善了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

轻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应反映项目、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状况,以及与项目环境验收有关的其他因素[6]。所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标体系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的组合,它能反映出项目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与变化进程,从总体上协调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图3是指标体系框架的示意图,分为综合层、表现层和具体指标层。每一个表现层下的指标层都有许多具体指标,篇幅有限,只列出其中一个具体指标。通过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工作还可以进行指标的筛选,得出最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综合验收评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6 结语

(1)在进行环境影响调查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范围、因子和敏感点,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整个工程的环境情况。

(2)在收集资料时,尽可能地收集关于工程施工期的临时占地和填方、挖方情况,对这些地方的恢复程度验收是生态环境验收的重点。

(3)本文建立在北京城铁13号线和长春轻轨环境验收工作的基础上,事实证明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希望能对今后的轻轨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郭乔羽,郝芳华.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分析(i):一般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5):697

2 孙有望,李云清.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m] .北京 :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3 杨志峰,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9

4 刘长兵 ,李亚娟 ,林宇. 交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调查方法研究[j].水道港口,2004,24卷增刊(3):137~142

交通环保论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交通;交通文化;交通法治

交通是国民 经济 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对社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交通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比作一个有机整体,那么,交通就是这个机体的动脉。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交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

三、积极推进 交通 法治的可持续 发展 ,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制度保障

交通法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立法既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又要保证其质量和水准;既要充分考虑现阶段的社会承受能力,又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保证交通 法律 法规结构的内在平衡,又要保证交通法治发展与

在交通立法层面,应改变那种只强调立法数量,忽视立法质量,只强调立法规模和速度,忽视立法效益,只强调立法的外在威慑作用,忽视立法结构内在平衡的功利性交通法治发展模式,构筑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交通法治可持续发展模式。wWW.133229.COM在交通行政执法层面,一方面应着手解决执法资源稀缺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交通执法资源的作用。在交通司法救济层面,应排除干扰,认真贯彻《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交通行政执法中,行政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时刻面临着被行政权侵犯的可能。当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执法机关或执法人员的非法侵害时,他们应该获得必要的司法救济,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四、培植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是构建和谐交通的精神动力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信奉和倡导,并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

交通环保论文第9篇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它党派代表、两岸经济、科技产业以及文教、体育等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四百余人出席。两岸有关部门主管人士作为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出席论坛。与会人士围绕增强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举行了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论坛大会召开前,部分与会代表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参访座谈。

会议认为,自去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关系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继续保持和平发展良好态势。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两岸民众的肯定与支持。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两岸经济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开启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时代。

会议认为,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两岸应把握重要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全面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加强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共同提升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和同胞感情,维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积极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早期收获计划等尽快生效和执行,以利两岸产业和民众尽早受益。及时展开后续商谈并签署相关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进程。

2.推动两岸新兴产业全面合作。促进两岸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对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产学研共同参与的项目合作,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提升合作水平。

3.扩大两岸产业合作领域。继续实施两岸产业合作搭桥项目,鼓励双向投资,推动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深化在纺织、电子、精密机械、石化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信息、生技、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车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两岸服务业竞争力。在金融服务、农产品物流、网络服务、观光医疗、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创造两岸服务业新价值,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5.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链优化整合。鼓励两岸企业通过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及开拓市场等形式,提升产业技术和制造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6.推动两岸科技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两岸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鼓励两岸的科技园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合作;深化两岸技术标准合作,建立沟通机制。

7.协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大陆台商利用大陆实施区域发展规划和扩大内需市场的契机,调整发展策略和市场布局;鼓励两岸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增强应对市场竞争和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

8.加强两岸技术、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的合作。为太阳光电、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产业提供高素质人才,提升两岸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9.建立两岸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节能车辆、先进电池、LED照明、光电产业等)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合作交流;扩大知识产权合作,共同推进产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探索联合组建专利数据库或建立专利许可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氢能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学术研讨;研商两岸企业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可行性;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10.推动两岸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共同发展。促进两岸在发展循环经济、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信息交换、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研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11.支持两岸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定期产业、市场信息,促进两岸产业相互了解,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态,加强对两岸出口企业合作的支持力度。

12.鼓励两岸积极开展应对极端气候的防灾、救灾合作。推动建立气象监测数据、遥感数据的交流平台;开展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的交流合作;通报灾害预警警报,建立定期交流与灾害联防机制;鼓励开展两岸灾害应变及专业救灾人员交流;联合举行应对重大环境威胁的演练;建立重大自然灾害相互救援时的联系协调机制,简化手续,便利两岸专业人员及物资尽速投入救灾。

13.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文教交流,推进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4.鼓励两岸就协商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规划研究,推动商签工作尽快启动。

15.积极促进两岸在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规范术语和专有名词及建设中华语文云技术数据库方面获得实质进展。

16.继续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17.加快推动两岸学历学位互认,鼓励两岸学生互至对岸学习研修,促进建立两岸高等院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

18.积极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奥委会、单项协会和各类体育组织及专业人员的交流;继续推动两岸优秀运动员、教练的交流互访和移地训练。

19.建立出版物交流合作规范,继续扩大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探讨两岸图书批发零售业相关促进政策。

20.采取具体步骤,推动尽快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支持制定促进新闻交流与媒体合作的政策。营造便捷、良好的采访环境。

21.完善两岸广播、影视、出版等业界沟通对话机制,鼓励加强两岸文创、数字内容、音乐产业的交流合作,支持制定两岸合作发展文创产业的规划及相关政策,共同开拓海外文化市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