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8 21:26:12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1篇

一、工作内容及收获

(一)干馏厂工艺过程实践

1、矿石干馏工艺,从认知到了解

       了解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

l  系统地学习了全厂的工艺过程及各单元主要设备。结合为期一个月的矿石干馏厂生产实习,弄清楚了全循环干馏工艺的理论基础、工艺优势。

l  在此基础上,应用CAD绘制了全厂带主要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及各单元工艺流程图。

2、矿石干馏工艺,从了解到掌握

       掌握工艺,熟记工艺、设备参数。在矿石干馏厂工作实践中,工作的侧重点从工艺过程学习转变到生产调试情况学习。

l  汇总主要设备表、工艺参数表。加深了全循环干馏工艺的学习与理解,对全循环工艺的工艺参数、主要设备参数进行了统计及熟记。

l  提交生产日汇报表,汇总生产准备情况。了解了设备冷态试运条件,期间工艺过程调试阶段的流程,对调试阶段工作进行详细汇总。

3、干馏厂生产运营状况分析与总结

建立目标管理思维。参加生产经营计划会期间,明确了总部对分公司关于生产经营情况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l  编制生产经营计划汇总表。统计油品计划生产指标,汇总油品产量及吨油成本。

l  建立了目标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理念。学习了油品生产的目标管理体系与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页岩含油率,以降低吨油成本。

l  加深了矿山、干馏厂技术改造内容的学习。着重学习页岩贫化率、矿山采掘的设计优化等技术改造。

(二)工艺设计

       工艺生产实习均是为工艺设计、工艺优化做的前提工作。工艺设计的内容包含工艺路线选择、设计标准确定、总图布置、各单元匹配确认等内容。近半年的工作主要对矿石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设计变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及修改,明确了工艺设计、设备选择对矿石干馏的重要性。

1、可行性研究报告构成内容及组织模式

       了解矿石干馏工艺后,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细致地总结归纳,明确了可行性报告的设计深度、结构内容及组织模式。

l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期)。添加油品成本分析、安全生产等内容,为初步设计项目书的学习与编写提供了可靠依据。

l  制作全循环工艺、抚顺炉工艺参数计算表、物料衡算表及热量衡算表。完成两种工艺的主要工艺参数设定及计算,并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能算,明确一些经验值得出的依据及计算方法。

2、全循环干馏工艺与抚顺炉工艺比较

l  定性分析。结合实习,编制干馏工艺对比表,具体分析两种工艺的优缺点。

l  定量分析。通过编制工艺设计参数表,明确各工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差别,定量表征各工艺参数,对工艺了解更为深入。

3、“三查四定”设计变更归类与总结

l  归纳汇总设计变更资料,编制设计变更统计表。对提供的设计变更资料进行汇总,按照各单元的设计变更进行归类整理。

l  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原因包含设计漏项、设计错误、其他专业要求、现场要求等,其中总设计错误、设计漏项是可以避免的,提出解决方法,在今后设计过程中着重注意,提升设计准确度。

通过以上工作内容,逐步清晰自己未来工作目标,即通过设计完善工艺流程、换热网络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形成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二、工作不足及改善措施

在半年的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暴露出工作上的不足。

1、缺乏系统学习,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学习是遇到问题学习问题,而不是从头到尾融会贯通地学习,在工作中很难突破自我。

2、实践与理论结合不紧密。工作实践与专业理论还没有完全融合,工作实践中运用的理论知识应进行系统归类。

3、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由于工作中掌握内容不全面,处理问题经验不足,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不够到位。

       针对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善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1、清晰目标,做好工作计划。在工作中做好规划,明确在何阶段完成何任务,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的的学习,可避免增加无用的工作量,并高效工作。

2、系统总结,做好工作记录。目前处于边工作边学习的阶段,在此阶段理论知识掌握要足够扎实,包括工艺参数、设备参数等数据,做好复习与总结,在工作实践中,反复应用。

3、以学代练,做好工作总结。工作经验是依靠不断总结和思考获得的,经验不足时,多听多看多问多练是必不可少的。

三、今后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1、明确工作目标,清晰职业规划。

2、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重点进行工作实践与理论结合。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2篇

一、班会目的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大学第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半年,我们带领环艺一班班委会、团支部,在辅导员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在艺术学院团支总学生分会的导引下,积极开展班级建设,并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狠抓学习不放松。其间,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今天,环艺一、二班召开学期总结班会,对这一学期的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探讨和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带领大家朝着建设一个我们共同的大家庭而努力学习,进步!

二、班会流程

1.会前

⑴班长讲解班会流程和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会上踊跃发言。 ⑵确定班会日期、地点等。邀请环艺一、二两班全体同学及班主任杜鹏老师参加。

⑶做好会前的组织工作,材料准备。与各班委组织讨论商议,确保班会的顺利开展。

⑷各班委准备期末总结发言稿。

三、会中

⑴时间:20xx年x月x日 20:00整 ⑵地点:11级环艺一班教室 (1号楼408室)

⑶出席人员:全体11级环艺一、二班同学,班主任老师及辅导员,辅导员助理(59人)

⑷具体流程

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2.组织活动纪律。

3.请班主任老师做开场发言。

4.由班长:王依强,副班长:黄潇,团支书:冯舒婷,组织委员:上官一帆,学习委员:蒋桂雪,生活委员:高阳,心理联络员:吴苑同学,做班委学期期末总结发言。

5.班主任老师对我班一学期的学习和工作做出点评,肯定了我班的进步,指出了我班的不足,对下学期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6.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环艺一、二班班级期末总结主题班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7.团支书整理会议记录,作班会总结书面存档。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艺术活动;“三风”建设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把我院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使党员干部通过坚持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高职院校履行使命提供政治保障。

艺术类专业及师生有着较为突出的个性,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充沛的活力,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优势,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利契机,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实践效果。

一、高职艺术院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具有高度融合、符合人性、富有团体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针对新形势下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深刻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院系全面推动“三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艺术院系师生个性和能动性较强,适合利用贴近专业学习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增强学院教风、学风、作风的有利契机,也是推进“三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可带动、影响和辐射整个学习型校园的建设,逐步在院系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良好氛气,从而促进学院各项学习制度建设,实现管理方式等全面创新,为全院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艺术院系增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善于学习,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艺术院系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更为丰富,在其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重点在于创新活动的设计,从而促进院系和谐健康发展,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艺术院系,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创新设计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广大师生党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院系的贯彻落实。

总之,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号召全体师生党员,凝聚人心,奋发向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共同奋斗。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实现艺术院系跨越发展的需要。教育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职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在艺术院系更要紧紧围绕“艺途艺教,学艺育人”这个根本教育思路,引导广大师生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习”之“笔”,绘制我党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学院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形成师生共同意愿的需要,是实现院系跨越发展的需要。

二、在艺术院系进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

艺术院系党支部建设是我党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她具有无穷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支部,深入结合师生特点,开展具有艺术特色、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解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实效问题提供创新实践思路。

(一)促“三风”,强党建。结合艺术表现手法,设计“三风”建设的主题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与行政、教学、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呈现新风尚,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以校园“三风”建设为抓手,举办了廉政漫画作品、动画作品、DV微电影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竞赛与展示,全体党员师生积极参与,弘扬廉政精神,倡导“守清廉、扬新风、树正气”的风尚,本次作品展览是我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廉政作品展览,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设“设计师大讲堂”,促进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反思。利用每周教工党员政治学习的时间,请艺术专业教学名师、社会大家名流、企业设计专家等主讲,为院系教师搭建一个拓展视野、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院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为系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让优秀教师得以展示,增强专业认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艺术视野和组织活力。

(三)开展“海棠园文化环境艺术设计竞赛”,提升总理故乡的文明校园形象。我校坐落在总理的故乡——淮安,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总理最爱海棠花,举办本次“海棠园”建筑园林文化环境设计大赛活动,旨在传承“恩来精神”、践行“五德”做表率,充分体现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艺术设计水平,传承总理的不朽精神,寄托无尽的思念。

(四)积极开展最佳党日创建、党建特色创新活动、学习十等系列活动,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以更有效地进行后续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最后汇总活动的阶段成果,形成具有艺术系特色的完整党建创新成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高职艺术院系基层党支部建设与艺术教育和设计活动有机结合,可以为党建工作提供新形式,形成具有浓厚艺术文化底蕴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新阵地,也可以充分发挥艺术院系党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易吸收新事物、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拓展校园文化新途径,注入校园文化新内涵,使学习型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4篇

[论文关键词]机械制造 技术项目 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3.期末闭卷考核(40%)。是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5篇

《汽车制造及工艺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具有工程实践性强及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特点,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该课程面向即将在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研发、生产组织与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或应用研究型高素质专业人才,设置了汽车制造系统概论、汽车零部件常用工艺方法、典型零部件制造工艺及装备、汽车整车制造工艺及装备、汽车制造新技术新工艺等主要内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首先结合近三年试卷分析结果,并向学生发放课程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总结授课效果。其次走访汽车企业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毕业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员工进行座谈,了解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认识和对工艺知识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总结目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课程设置内容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中很多理论知识与基础课程(如机械制造基础等)重复,而在整车制造四大工艺及装备方面不够全面,对汽车制造系统性也少有涉及。根据国产汽车结构不断优化的需求及轿车产量占比约45%的实际状况,以及汽车企业反馈的人才能力需求信息,该课程设置中某些主要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专业需要,应及时予以调整并更改教学大纲。

(二)教材与教学设施

急需与上述改革配套的新教材,以轿车制造工艺为主线,在层次上更为清晰、理论上更为系统和严谨、内容上更为新颖实用。此外,配套的教学模型、实物严重缺乏,学院仅有的三坐标扫描仪及车门焊接夹具实验台架功能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展相应工装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受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保密约束,公开的具体图像和视频较少,部分教学难点缺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对于专业基础较差、空间想象力不高的学生来说,简单的工艺方法尚能理解,但复杂抽象的装备内在结构由于缺少客观认识则很难掌握其工作原理。

(四)工程实践环节

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由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企业大多是合资或外资企业,这些企业自身无义务接纳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也得不到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影响生产进度,更担心学生违反纪律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这使得汽车制造工艺实习基地数量非常少,实践教学难度很大。此外,由于汽车制造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生产装备的精密化,学生在参观性的实习中能学到实质性内容日益减少;某些技术和知识因企业保密制度使学生难以接触或近距离观察;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只在车间参观实习,缺少实际参与和演练。这些都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实习效果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综合性要求。

(五)考核内容与形式

该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占比80%(考核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平时成绩占比20%(考查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出勤等)的模式,百分制;实习成绩则主要考核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结的撰写质量,5级分制。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大,很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这种模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无法合理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依据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总体建设规划,确定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首先根据课程建设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注重本课程的安排及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再依据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探索相应的授课与考核方法;同步开展相应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结合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推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三、课程改革内容及实践

(一)课程设置内容的改革

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内容广泛,涉及多个领域。整体上需要将整个内容梳理成层次清晰的知识网络,在保证本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兼顾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联性。此外,实践教学最好应同步实施而不是等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实习。课程知识体系分三大部分,由概论、发动机和底盘制造工艺及装备、车身制造工艺及装备及内饰件和总装配工艺构成。具体细节上对与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相同的内容或删或减,强化典型零件、补充非常规工艺;强化零件制造过程控制以及产品质量分析和判别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及其整机的制造过程形成系统性、关联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构架。其中,零部件与车身制造工艺及装备是课程核心内容,系统性及专业性较强,占用绝大多数课时。这部分内容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划分学习项目并细化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赋予每个任务不同权重。实践环节则分为两大部分,新增的、贯穿于零部件制造工艺中的课程设计及分散在车身制造工艺及装备中的实习,与理论教学结合较紧密。最后根据课程内容体系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及修改教案,落实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教材与教学设施改革

1.教材。

根据上述课程内容,新编写了《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教材。该教材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汽车生产体系、汽车典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整车制造四大主要工艺及装备等,并单独或在各章中介绍了汽车生产工艺及装备的发展历程、先进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等。每章所附的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书目有益于掌握和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补充阅读资料有助于扩展读者的思路和视野。该书编者中有一直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和多年在汽车生产企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兼具两种经历的作者。因此,该书主要特点之一是内容借鉴企业生产工艺文件,密切结合实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之进入汽车生产企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艺技术环境、掌握工艺技能;特点之二是通过综合分析大量相关资料,对汽车制造工艺、设备的一些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纳、阐释和澄清,使其内涵更加准确;特点之三是跟踪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编入了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教学设施。

考虑学院现有条件,在三坐标扫描仪基础上配套设计一种多功能夹紧装置,方便使用和提高测绘速度。购置若干通用和专用夹头扩展车门焊接夹具实验台架功能。利用快速成型机3D打印自行设计的连杆铣床夹具、曲轴轴瓦钻模等相应工装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任课教师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授课时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结合生产实际案例,生动而灵活的运用学科知识。因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规定学时内完成上述所有教学内容,所以讲授时应突出教学重点,将非重要或简单易懂章节改为自学,如汽车制造装备发展历史变迁、弹簧类和粉末冶金类及内饰件等。重点章节除思考题外,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撰写一定篇幅的小论文。要求每个同学有不同的题目,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到实习工厂去观察后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新教材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增加曲轴、箱体、冲压、焊接、涂装及装配等视频教程。

(四)工程实践环节改革

如前所述,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需要将工程实践贯穿于课程教学,这对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可充分利用实习阶段的有利条件,由单一的汽车制造实习拓展为涵盖工艺装备课程设计、汽车制造生产线参观实习、汽车销售4S店参观等多方位的实习模式,重新整合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教学内容。其中,以生产线参观实习为主,以课程设计及参观汽车销售为辅。

1.工艺装备课程设计。

采用团队教学法,在阶段理论教学完成后分组让学生对一个具体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工装夹具的设计和制作。首批以连杆和曲轴制造工艺为例,进行了连杆铣槽夹具和曲轴轴瓦钻模等简易工装的设计尝试,从优秀设计中选出代表性作品利用3D打印机成型。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关键知识,初步形成工程意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参与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习兴趣。

2.生产线参观实习。

参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要求,与校企单位合作,探讨提高实践环节质量的有效方法。这阶段需适时结合课程进度和企业生产安排,带学生到企业参观生产线,具体内容为典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整车制造四大主要工艺及装备。在此环节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应占据一定的比例,以保证实践教学教师在层次、结构、数量上科学合理地满足教学的正常运转。鼓励教授、资深教师、博士研究生参加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工作。

3.汽车销售4S店参观实习。

这阶段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汽车制造后的销售过程,同时了解不同结构、不同价格的零件在制造工艺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对汽车制造下游企业有初步的认识。

(五)考核模式与内容改革

1.考核模式改革。

理论课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水平性考核的模式。过程性考核贯穿学生的整个工作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职业习惯;水平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期中和期末两阶段实施(1+1模式)。整个考核成绩由阶段考试30%+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20%构成。实践环节的考核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以成果性考试(设计图纸质量等)和结合实习报告现场提问为主,由组员互评、组长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三部分进行综合评价。

2.考核内容改革。

丰富考试题型,弱化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记忆性考核,突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分析及应用。加强了中期考核力度。改进了平时成绩考核的方式,弱化了考勤成绩,突出对学生在知识整理、工艺设计方法、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的日常自学与阶段性复习。在综合题型中注重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

3.建设试题库。

根据新教学大纲要求对原有试题进行调整,更新、补充和修改完善。丰富考试题库,力求多题型、多层次。将考核内容以试卷形式形成教学文件。

四、结语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冲压;模具;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TG38-4

1引言

1)课程地位

冷冲压模具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具类型之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是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2)学情分析

从课程角度,课程主要涉及冲压制品的冲压工艺基本原理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内容多、知识广、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讲授和学习都有较大难度。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①教学过程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关课程联系和配合关注不够;②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③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从学生角度,目前在校高职生源入学基础较薄弱,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方法不对;部分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上对模具结构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出现学生学不会或课堂上听得懂单个知识点但在课程设计过程仍无从下手的情况,不能真正学以致用。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必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2.课程改革

2.1岗位群分析及课程目标

冲压工艺在机电产品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而冲模是实现冲压工艺的主要工艺装备,在制造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的模具技术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冲压工艺师、模具设计师、加工工艺师、模具装配技师、模具维修技师、模具质检师等;根据模具行业调研及专家论证,目前冲压模具企业岗位(群)急需的人才能力如下:

1)一般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2)模具数控加工设备、冲压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

3)冲压制件成形工艺规程的编制;

4)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

5)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6)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装配、调试、维修与维护。

通过课程学习,需掌握板料成形的基本原理、冲压成形基本方法(冲裁、弯曲、拉伸、成形)和模具设计、各种模具结构、设计要点以及冲压工艺规程制定方法。槟>呱产一线的技术岗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备冲压的选型、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2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构建

经与企业专家共同对模具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课程的“分析、制定冲件成形工艺方案”、“冲模结构设计”、“冲模零件设计与制作” 和“冲模装配及调试”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贯穿这门核心专业课。课程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作任务训练,使学生具有制定冲件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和编制模具零件加工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2.3 学习领域构建

(1)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开发小组与企业专家一起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确定课程能力目标为:

1)会分析常用的冲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能够进行冲模工艺计算;

3)能根据不同的冲件确定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方案;

4)能设计简单零件的冲裁模、 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

5)会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加工模具零件;

6)会装配和调试冲模;

7)会分析冲模在试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措施。

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能力、查阅资料、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制定完整工作计划的能力。

(2)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考虑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学院师资、实训设施及地方企业生产实际,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结合,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如下:①单工序冲裁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制作;②复合冲裁工艺设计、模具设计、零件加工和装配;③弯曲工艺的设计、 结构设计制作;④拉深工艺的分析与计算、结构的确定与制作;⑤胀形工艺的设计、结构的设计与制作;⑥翻边工艺的设计与结构设计。

2.4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序如下图所示: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设计7个学习情景,各情景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如下:

情景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导论

教学载体:冲压件、冲压模具、冲模零件、机床;学时:4学时;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法、案例教学法、考察法等;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等;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占总考核5%。

情景二:冲裁设计与制造

教学任务一:中等偏复杂冲裁件(尺寸在IT11~13级、工序数量在3~5个):

学时:88学时(36学时讲授+2周实作实训);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设计室、专业机房、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等;考核评价: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在总考核占50%。实训项目单独考核,过程评价与实操结果评价结合。

教学任务二:中等偏复杂冲裁件:学时:50学时(20学时讲授+1周实训);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采用讲授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专业机房、模具实训基地等;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占总考核10%。

情景三:弯曲模设计与制造

教学任务:中等偏复杂弯曲件尺寸在IT12级以下;学时建议:72学时 (12学时讲授+1周实训);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设计室、专业机房、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在总考核占10%。

情景四:拉深模设计与制造

教学任务:中等偏复杂旋转体拉深件直径50左右,尺寸精度IT12级以下;学时:12学时;教学方法:采用任务设计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设计室、专业机房、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占总考核10%。

情景五:其它冲压成形方法认知

教学任务:局部成形件及模具;建议学时:4学时;教学方法手段:四步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占总考核5%。

情景六:典型冲压零件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教学任务:中等偏复杂冲压件,学时建议:6学时;教学方法手段:采用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w)教室、设计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占总考核5%。

情景七:多工位级进模认知

教学任务:多工位级进模具及零件;学时建议:4学时;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模具陈列与拆装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模具企业;考核评价: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本情景学习和训练内容,占总考核5%。

3.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考核包括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学组织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共同课堂学习表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完成结果等进行评定,作为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课程学习结束时,以个人课程作业和小组汇报与答辩两种形式为期末综合性考核成绩,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共同评定,权重分别为2:2:6。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总成绩(百分制)=过程性考核×40%+期末考核×60%

(1)过程性考核成绩(40%)=职业素养×20%+项目完成情况×20%

(2)期末考核成绩(60%)=课程作业成果50%+小组汇报与答辩×10%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课程内教学体系爱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是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就业零距离接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乐平,单磊.《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78-180.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7篇

2009年8月2日-8月9日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高等学校环境艺术专业青年主干教员高级研修班”,本次会议盘绕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根底理论讨论,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交流,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理论与理论研讨,环境艺术课程教学法交流与研讨。环境艺术专业在高校开设仅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培育过程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对人才的培育也在相应的调整。分离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理论环节如何展开,理论教学的方式等停止一些初探。

二、实验教学的认识

目前国内高校正实验教学的认识中,从学科角度分为文科和文科,以为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所具有的,文科不具有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科学实验的三要素为实验者、实验手腕、实验对象。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定义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员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设备和资料,经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惹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察看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学问或考证学问的教学办法”。目前文科的实验教学中多以理论学问传授的信息传输构成的理论教学形式,分为理论教学课堂和实验教学课堂,国内的艺术教学也是理论课堂和理论课堂相分离的方式,并没有划分该课程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这是由长期以来“重文轻技”的思想,以为学问主要靠读书取得,长期的封建教育目的主要是以培育官吏为根底等影响,从实质上缺失理论教育和实验教学的根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实验环节主要是校外的设计理论,短少沟通的环节,传统的理论教学在封锁教室里停止。

国外教学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以为教学是信息的双向传送。工业反动之后,机器消费请求人的智力和膂力两方面,使教育与消费劳动严密分离,教学的方式和办法也有了新的变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完成个人的全面开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腕,是到达某些目的(技艺、取得各种才能、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文中提到教育盘绕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局部,在这个过程中控制认识的手腕,如何教会学生理论他所学的学问,顺应将来工作,学会与别人一同生活,构成一种独立的、富有批判肉体的思想意义,培育本人的判别才能和处理问题的才能。

三、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中不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教育部对人才培育形式培育的相关文件中,提到人才培育形式变革的重点是要增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特备是创新才能和理论才能的培育。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形式以教员为讲授理论学问为主体,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教学,大多数内容是理论教学中的原理和办法的学习,较少设置独立的实验课教学,学生被动地依照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学习学问,学生对学问的学习偏重在学问点的记忆,处理理论问题时短少剖析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锻炼,疏忽了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对学问的控制和应用。

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实验课互相分割,相对独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理论项目。在较少的实验内容中,过于技艺化,学生的思想局限在技艺的控制,对本专业范畴创新才能的培育不相符,在实验中也较难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明性。

人才是第终身产力,创新型国度建立的中心具有创新技艺的优秀人才,创新型优秀人才具有创新的认识、思想、技艺。上过美国Science封面的一名著名教授以为,创新成果的产生,无论是理论成果还是技术成果,都需求实验设备的支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廉水以为实验室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根底。从侧面上表现了,实验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展开

理论性教学是经过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理论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学问和技艺的教学活动过程。实验教学注重学生才能的培育,在实验教学中设置多个环节的理论与探究,学生可以完成系统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实战才能和职业技艺的进步,与社会、行业接轨,并激起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实验教学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中心。

专业实验教学必备的三个环节,即:目的定位——手腕选择——施教控制。目的定位:预设学生应该控制的某项学问技艺或工作办法的定位;手腕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是经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授技艺和办法,不是说教式传授;施教控制:教员在整个教学的过程设计,严厉的课程设定,需求一个发散式的联想思想和紧密的逻辑把实验推升到相应的高度。实验教学在学校培育人和教学工作中的位置来构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统筹气氛。

环境艺术专业方向是艺术设计专业下开设,请求具备艺术设计的素养、建筑技术学问、环境处置、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才能。在人才培育上入手才能较强,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1、范例展现教学的展开,“范例”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原译为”好的例子“,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Wagensdenin)以为范例展现是向学习者展现优秀的作品,并希望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到达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者能够对范例作品停止仿效。如室内设计课程理论环节的锻炼,从空间构成设计、住宅设计、寓居空间、餐厅空间设计、快题设计-家具、快题-照明、毕业设计等,在停止计划空间设计中,请求学生完成空间的设计和表现,教员在停止理论锻炼前提供优秀的设计计划参考和学习任务,来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比方教员在空间设计前先展现一个优秀的空间设计案例,请求学生认真察看案例,并剖析空间设计案例在功用分区、主题定位、元素运用、尺寸设计、表现技法等学问的表现,然后由教员引导学生停止剖析和讲解,以案例参照细致讲述完成一个优秀的空间设计案例所具备的条件,在学生分阶段汇报计划过程,其中有自我评价、同窗互评、教室评价,汇报完之后总结本人的表现,并深思理论过程中的问题和提出改良的办法。

教学前的希冀和引导,依据本次理论环节的教学目的,分离学习者目前的学问构造表现,依据将要到达的学习任务,选择优秀的作品案例或者让学生本人搜索优秀案例,在案例停止演示时,对范例内容和参考规范阐明停止恰当的解说,突出理论环节的重点和难度,明白学生在理论中到达的希冀目的,指引学生考虑,依据案例深思来调控学习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习者经过剖析提炼出案例的特征,让学生明白预期学习到达的结果,对在完成理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沛的准备。

教学中行为中深思,引导学生在理论过程中的深思,在过程中对学问构造的完善。经过阶段性的跟踪,为学生提供各种协助,如及时对呈现的错误停止纠正,学问点的解说,定位的明白,表现的精确等,并记载学生的学习表现。

教学后行动后深思,作品完成后学生依据参考案例的规范请求,停止自我评价、同窗之间的评价,教师依据自评、同窗互评、学习目的和任务、学生的条件等,对学生成果做出总评,学生依据同窗、教师评价结果,总结本人的学习表现,深思在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办法。

在教学中起到的深思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案例展现明晰明了地展现计划设计成果,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引导空间设计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材料搜集、学问点的学习、对计划的评价标注提供明白的参考。有利于学生育成独立学习考虑,探究办法的学习方式,启示和拓展学生的思想,对创新才能的推展和提升有进步。

2、展开情节教学设计,乔纳森以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驱动学习,不是先从理论或准绳动身再做一些问题处理的练习,运用有趣的、投入性的、真实的问题,协助构成学习者的问题认识和主人翁感,驱动学习者到达目的。让学生在课程锻炼中,感遭到学习本专业的兴味,同时也从课程锻炼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从问题中学习。韩国的李少金教授把大学教育的基本目的看成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玩,怎样去游戏,从中找到设计的回归。从文娱和游戏中学习,从中找到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信息。在环境的体验教学中,假如么有环境体验,不能跳到同窗的心情、构成信息互动的环境体验气氛的话,这个课程仍然不能到达实验性的效果,关键是教员能否控制环境体验中的运转节拍,什么时分需求点到关键上,在适时把理论停止总结。

3、专业课程学习,“做中学”的教学观念。“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教学中设置“做中学”的形式,教学中展开“工作坊”的教学方式(“工作坊”的教学,学校提供实验场地,指导教师担任工作坊的运作,包括课程教学,参与理论项目的设计,一定学分的课程修读,合格能够取得相应的学分)。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实验环节中,比方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把工作室作为学生理论学习的课程平台。在课程练习课堂中设置环境体验教学,前提是教师在任课前要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设计过程的讨论,把设计过程汇报出来,教员控制环境体验中教学环节的节拍,并停止最后的总结,从而到达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同院校的交流,一同完成“Workshop”的项目设计。“工作室”的教学理论环节有利于进步学习理论、学习兴味。同时关于教员而言,更好地参与到理论中,理解目前行业动态。

4、课程学习与行业竞赛相分离,入手才能的培育。马清运教授在2009年高等学校环境艺术专业青年主干教员高级研修班提出作为设计师,要处理他人给的问题-最低级的;本人发现的问题-设计师开掘出的问题;本人发明的问题—让更多潜在的问题暴显露来。而这三个阶段的阶梯性专业程度,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达不到的。中央美术学院肖勇教授倡议在教学中多鼓舞学生参与竞赛、竞赛、多看展览,让学生有参与感,拓展学问。请求学生改动的学习态度,从跟教师学,到放开去学,学会怎样学习。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专业 小组合作 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作为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的摇篮,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并就工程机械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时,才可能把知识学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专业实习教学一般包括教师课堂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课堂总结四个环节。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把学习的高效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环节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的前二三十分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重点,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维持二三十分钟。在课堂讲解的“后半场”,采用提问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延长学生兴奋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动画和视频来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能够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讲授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述出来。

操作示范环节,教师可以找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辅助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实操的规范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环节,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法。教师下达任务后,各小组认真组织、策划和制定初步实训方案,教师审核后方可进行实操训练。教师主要从安全及实操工艺两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实操的安全性。学生领取任务后,组内成员、组与组、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监督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与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学习“液力变矩器总成装配”课题时,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完成液力变矩器总成的装配学生开始制订方案”后,由学生自己制订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工具的准备、装配工艺、装配注意事项以及人员分工等。由于液力变矩器重达400斤,所以在学生进行翻转的时候,教师应给予警示和指导。此外,在装配时,学生往往忽略“检查”环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须给予提醒。

最后环节,课堂总结。实操结束后各小组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汇报实操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做出归纳性总结。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二、校内实习教学五步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维修存在错误的定位:实习课就是对设备进行拆装训练,会拆、会装就等于学会维修了,殊不知会拆装只是维修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必须把为学生打基础作为教学重心,在教学中把整个实习教学目标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零部件的识别、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观察有故障的零件,并试着分析其损坏的原因。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掌握设备工作原理,了解其正常工作状态上。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让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实训,逐步提高实训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反复训练、提高操作水平。最后阶段,具体故障案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适应企业一线要求的人才作为目标。适时安排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和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实习,使学生接触生产实践,了解现代生产工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而且可以检验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维修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环艺实习工作总结第9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自从事工程机械维修专业一线教育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总结、积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方法。结现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方法。

关键词 :工程机械维修专业 小组合作 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作为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的摇篮,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并就工程机械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时,才可能把知识学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专业实习教学一般包括教师课堂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课堂总结四个环节。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把学习的高效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环节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的前二三十分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重点,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维持二三十分钟。在课堂讲解的“后半场”,采用提问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延长学生兴奋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动画和视频来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能够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讲授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述出来。

操作示范环节,教师可以找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辅助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实操的规范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实操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环节,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法。教师下达任务后,各小组认真组织、策划和制定初步实训方案,教师审核后方可进行实操训练。教师主要从安全及实操工艺两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实操的安全性。学生领取任务后,组内成员、组与组、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监督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与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学习“液力变矩器总成装配”课题时,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完成液力变矩器总成的装配学生开始制订方案”后,由学生自己制订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工具的准备、装配工艺、装配注意事项以及人员分工等。由于液力变矩器重达400斤,所以在学生进行翻转的时候,教师应给予警示和指导。此外,在装配时,学生往往忽略“检查”环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须给予提醒。

最后环节,课堂总结。实操结束后各小组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汇报实操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做出归纳性总结。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二、校内实习教学五步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维修存在错误的定位:实习课就是对设备进行拆装训练,会拆、会装就等于学会维修了,殊不知会拆装只是维修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必须把为学生打基础作为教学重心,在教学中把整个实习教学目标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零部件的识别、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观察有故障的零件,并试着分析其损坏的原因。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掌握设备工作原理,了解其正常工作状态上。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让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实训,逐步提高实训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反复训练、提高操作水平。最后阶段,具体故障案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培养适应企业一线要求的人才作为目标。适时安排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和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实习,使学生接触生产实践,了解现代生产工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而且可以检验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维修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