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批评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1 21:10:21

批评教育论文

批评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福斯特;批判理论;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已成为教育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福斯特教授1977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导论、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等课程,曾是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的编委。早在1980年,福斯特就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与教育管理的关系,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危机[1]。

1982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还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进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教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p254-255)。

1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与承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简称《范式与承诺》)一书,极力倡导批判与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门“道德科学”,把改革教育管理实践作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责任,而且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文化框架,以对教育管理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并根据社会的责任和行动,解决教育管理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丹特里对《范式与承诺》所作的评论: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那些能够激发思想和觉醒的疑问的途径,《范式与承诺》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它对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在史密斯主编的《教育领导的批判观》一书中,福斯特又发表了《走向领导的批评性实践》一文,认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福斯特指出:“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观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这里的伦理不仅仅指个体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更加综合的观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社区应当如何共同地生活。”[4]

21世纪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坚持着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观点,将《范式与承诺》一书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转向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共同体、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组织的管理隐喻、建构主义教育领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基本观点

1.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维倾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打破霸权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包括对实证主义及强调价值中立教育管理观念的批判,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他还指出,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泰勒“科学管理”基本主题之上的,它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谬的。福斯特简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摈弃和忽视了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情感、价值维度,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组织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还批判了梅奥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认为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虽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经营管理的操作策略还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即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价廉物美,这种对个体的“虚伪”兴趣仅仅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过程人性化的另一种途径。福斯特认为,人际关系研究为“科学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对立面,成为控制工人的另一种工具,它在本质上为管理者提供了开展“社会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辈群体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组织,并确定生产的规范、过程和质量等[5](p41)。

福斯特批判了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本质,认为实证主义是与唯名论相连的,传统教育管理科学是根据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则不具有知识的地位[2](p241)。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实证主义者所垄断,他们以及一些解释主义者试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现实的社会结构。福斯特认为,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它只关心教育管理的技术因素。在对实证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论不仅要指出意识形态的关系,反思工具理性对社会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种两分法的错误本质,重新考虑教育管理所依赖的整个社会的结构。

2.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还认为,教育管理是一项道德科学,要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假定,教育组织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中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伦理之上”的。这种教育管理观念相信,学校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进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导者。学校不应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须着力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观、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学校实现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价值[5](p21)。

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20世纪末的激进时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学校管理人员也接受了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使学校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进行对话的“竞技场”。在学校“竞技场”中,需要审视以下一些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够参与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为中心还是以权威为中心?学校重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还是社会技能?学校应当注重改正有些学生的所谓“缺陷”,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优势?应当把学校看成是变革的者,以开创更加公正的社会,还是社会化的场所,以使年轻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批评教育论文第2篇

很多学生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可能因为儿童的种种错误而“大发脾气”,认为儿童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找麻烦,所以对儿童进行批评教育时会产生负面情绪,将自己心里的“委屈”一并发泄给儿童。儿童对于教师批评反馈行为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儿童会对教师的批评感到恐惧,尤其是教师的批评行为中带有负面情感特征的时候。教师的负面情绪会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传达给儿童,让儿童觉得教师是在讨厌自己,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在接下来与老师的学习与交流中埋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对教师接下来的管理有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先收起自己的负面情绪,再对儿童进行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对学前儿童耐心教育管理是自己的职责。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在此基础上学习、成长,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对儿童进行管理教育时注意说话态度,即使自己很生气,也应该在批评中掌握说话表达方式和艺术性,在儿童心里真正塑造启蒙教师的形象。

二、让学生了解适度批评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应该认真了解儿童行为的原因,有许多行为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教师不应对儿童进行深度批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应该循循善诱,用平和的语言告诉儿童,这样行为的错误性和这样的行为长期下来会造成的结果,在对儿童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做出一种期望或向儿童指明如果再次发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训。教师要认识到学前教育中批评不需要谩骂与侮辱,教师对幼儿要该奖则讲、该罚则罚,奖惩并济且奖惩适度,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抑制儿童的不良行为。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各种学前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过度批评的案例,通过各种新闻、社会调查结果、调查报告等,告诫学生对幼儿深度批评的负面影响,并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批评的度。

三、引导学生在对儿童的批评过程中渗透情感关爱

批评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批改作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作业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它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依据。它主要由布置作业、做作业、批作业、改作业几个环节组成,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基本技能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通过作业的做――批――改,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但现行的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这一完整过程分裂了: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教师全批全改学生不参与批改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批改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能力的提高,作业不能及时讲评修改,不利于信息的正确及时反馈,同时,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研究和改革。

我校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把学生的作业大胆地放给学生去批改,我们可以把批改作业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直抒己见、互争互辩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批改作业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批改作业的几点要求

1.批改要蕴含感情

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切不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否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心里反感,甚至打消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如能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或表扬或鼓励的话,相信学生做作业的效果会更好。

2.批改要认真仔细

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认真、仔细,正确使用批改符号,而且要把修改符号写标准。批改语文或作文时,评语不可太简,书写更要工整。

3.批改要及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作业训练尤其如此。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4.批改要因人而异

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坚持不与别人横向比较而与本人纵向比较的方法,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就要适当提高分数。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平常的得分已不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为了激励这些学生,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

(二)批改作业的几种方法

1.教师重点面批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作业面批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方法应因人而异,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对较差生所用的一贯手法,而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看不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而且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作业的反馈校正更快,更有效的起到了作业应有的效果。

2.互改与自改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也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对于别人对其寄托希望时会体现出相当强的责任心。因而同学互改作业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这种求全认真的态度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自己不再“重复”那些亲自发现的问题。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此类习惯的形成。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到作业的互改与自改过程中。

3.生评师

要改变以往都由教师评学生的传统,使学生也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教师在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就像数学教师“下水作业”一样,我们估且称其为“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隐藏于习题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课上,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受教师评价过渡成为评价教师,积极性很高,批改的自然很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更可贵的是: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相碰撞而擦出的“火花”,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真正的理解,搞清楚弄明白。

4.让学生尝试与体验成功

(1).二次记分法或者第二次批改

传统作业批改是一次性工作,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然后给予一个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在别人看来,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在实践中,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的不良循环。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相关作业;直至达到要求,再追加成绩。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总之,作为教师应该舍得送分给学生。

如果说一道题不是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或许在他的头脑里这已经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并先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批改。

(2)一题多改多评价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多评价的方式,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还学生之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换句话讲,应尽可能的克服机械化的批改习惯,更好地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作业的最大功效。

5.批改方式要创出新意

(1).巡改作业

所谓巡改作业,就是指教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手执红笔,边巡视学生边批改作业。这样做可以随时鼓励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而且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回批作业

即学生对老师的批改进行回批。有时教师还要进行二、三次批改。一般情况下,老师先布置作业,然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最后做错的学生订正作业了事。这种处理作业的方式不只是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起到督促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遇到小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回批作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轮流面批

平常学生做作业和老师批改作业是分开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轮流面批的反馈方式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面批”绝不是当面批评,如能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习题、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批改,如学生互批、多次加分、家校联批等,以激励学生的作业热情,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6.批改学生的“典型作业”

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天做“下水作业”让学生去批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批改学习委员、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作业,做为“典型作业”,以代替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批“典型作业”的教育示范作用与批教师的“下水作业”大致相同,在批改学生“典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评价能力的训练。

批评教育论文第4篇

 

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批评”具有两层含义:“第一,评论、判断。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它的是非优劣。第二,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显然,第一层含义是所谓动词意义上的批评,它是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第二层含义则是所谓名词意义上的批评,指提出的缺点与错误,是分析、判断过程的结果。”(刘生全,2006)显然,“教育技术批评”是一个组合词组,其核心为“批评”,“教育技术”是对它的修饰和限定,说明其属性和类别。由批评的涵义可以大致延展出“教育技术批评”的基本含义:

 

第一,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面的一些成果(包括论文、调研报告、学习系统等)进行评判。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学术论文和教材,往往缺乏自身的概念和独立的思想,却又不断出现“新概念”、“洋词汇”;理论和方法上简单套用、移植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有的学者把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技术哲学等简单地引入教育技术研究。这些理论虽然可在思维方式上为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维原则和新的思维模式,但如果研究得不够深入、两种学科的结合仅是言辞上修饰关系,便有扯虎皮做大旗之嫌。

 

第二,指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教育技术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认可度问题、研究中的理论落后于实践问题、只见“百花齐放”却很少见“百家争鸣”问题、教育技术是否应该更名问题、教育技术是否能成为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应不应该招本科生等问题。就目前来说,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有的也仅仅是一些冷思考抑或是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质疑,很少有人能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仅仅关注教育技术能做些什么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去正视与面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问题。目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缺乏批评研究,过分夸大教育技术的功能,过分注重引进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论,过分注重技术的工具性等。我们应该理性的去看待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也并不是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使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应该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诉求,一种符合教育和学习基本规律的诉求。

 

笔者提出的“教育技术批评”有别于以往专家、学者等对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的批判与评价。“批判”的语气比较重,往往重在“否定”,所体现的是行动者的立场,态度非常鲜明,在汉语语境里常常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无端地非议与指责,重要的是为这些已存在的问题寻找良策,这才是我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批评”。“评价”在汉语词典中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英语中“Evaluate”(评价)是从“Value”(价值)而来的。加上前缀“E”,具有加强词根的意义。由此看来,评价与价值是分不开的。(刘尧,2001)所以评价一般重在判断“价值”,往往和具体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所注重的往往是所谓的结论;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将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使用时,科学色彩和专业性比较突出。然而对教育技术进行批评研究时并不是按照一定的既定的标准对其逐一比对。因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很多时候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一统的标准必然会限制批评者的思维。我们提倡多角度、全方位去看待与处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批评”较“批判”和“评价”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涵义上兼顾了二者的内容,因此笔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使用的是“教育技术批评”而不是“教育技术批判”或“教育技术评价”等。

 

当然,以上只是对“教育技术批评”概念作出的简单理解。教育技术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形式,是教育技术认识自身、调整自身、发展自身的途径与方法,是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内在超越。教育技术批评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发展为目标和准绳,对教育技术现存的问题及其发展走向提出批评性观点和看法。这并不是对教育技术的无端指责和否定,而是旨在审视教育技术学的过去,以此来促进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教育技术批评体现着批评者与批评对象之间的深度互动,不仅能促使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有序发展,也能促进“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密切“交流”,使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工具理性”、“目的理性”以及“价值理性”在教育中得到完美而不过分的“彰显”,同时克服“技术工具论”,使教育自由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而不是毫无目的且不符合客观规律地将“技术”嫁接在“教育”上。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

 

一部教育技术研究史,完全可理解为教育技术问题史,没有问题的教育技术研究史只能算是伪教育技术史。目前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可谓“专家辈出、学术繁荣”,几乎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然而,“显学”是否显而无学?学术繁荣是否会繁而无荣?因为学术的繁荣从来都不是靠数量来支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的生存境况,不少学者已经感到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晰。种种迹象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担忧表明了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批评研究的迫切性。目前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匮乏,不仅仅使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长期被动地处在“工具理性”的统治下,而且使教育技术研究成为“针尖上的天使”、形同“盲人摸象”。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从一项事业到一门二级学科(甚至有的学者提倡构建教育技术学一级学科),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培训了无数人次的中小学教师,设计与实现了很多学习系统,讨论过很多次美国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吸收与借鉴了很多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然而“教育技术批评”却一直没有出现在教育技术研究的话语体系里。国内教育技术相关杂志都有理论与争鸣的栏目,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理论却未见争鸣。学术生命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生命线是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争鸣,没有争鸣就只能百花齐放,就只能繁而无荣。教育技术批评是解决教育技术发展中瓶颈问题、学术创新等问题的必要条件。

 

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批评研究来反思技术变革教育的过程,帮助我们清晰、全面地掌握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明白教育教学的优化最需要的是什么技术。现阶段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往往是“跟风走”,只关注技术本身,盲目地出成果,并未意识到教育技术研究的宗旨是利用技术促进抑或是改善教育。过分地强调技术价值使得教育技术研究犹如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绚烂,但在促进教育上却显得那么有限。这种偏向已愈演愈烈,造成了“很多专家开发的系统,看起来都很好,最终也没有多少人使用”(赵勇,2006)的现状。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信息技术可以建构相应的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同化与顺应新概念。但事实上有很多人,甚至是教育技术发源地一美国的一些学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对改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专家的研究是“花架子”,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学生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很多教育技术的专业人才,对“什么是教育技术”自己都说不明白。尽管如此,学术界还在不断强调教育技术之美、教育技术学科之强大,很少有人能从批评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学科的发展。这种批评研究的匮乏,使教育技术学学科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教育技术长期处于“应然”状态研究的结果。

 

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匮乏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问题增长,也抑制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有序发展。没有批评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的学科的学术生命力也就趋于终结。如今很多从事心理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甚至传播学研究的人也积极地加入教育技术研究队伍,这无疑丰富与拓宽了教育技术研究的视野。但如果所谓的“加入”仅是挂靠教育技术这个学科去招硕士、博士,研究内容与教育技术无关,那么实质上并没有充实与扩大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相反却让教育技术更加杂,更加华而不实。另外,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教育技术硕士点,具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甚至有的高校还具有教育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但很多高校是论文的“生产基地”,很少有具有独特创新思想的学术成果产出。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太广,似乎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全才”;一辈子只研究一个方向的人,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太少;顾及自己利益的人太多,把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头的人太少。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根本利益。当前教育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队伍,没有对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形成系列,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人云亦云,互相吹捧,从不善于批评到不乐于批评再到不敢批评,最后形成了学术“怪圈”。

 

三、如何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

 

教育技术批评是教育技术学创新的助推器。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技术批评进行积极的回应,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回应”至少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关注、研究教育技术批评,对其形成系统与理性的认识。杜威曾说过“理智有能力想象一种作为目前之可欲之事的投射的未来,有能力发明种种实现这种未来的工具,我们的得救,就在于对理智的这种能力的信念”。这是认识层面上的回应,也是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基础。其次是要以教育技术批评为契机,加大教育技术批评与教育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教育技术研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使教育技术学最终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中脱颖而出,形成具有真正教育技术学特色的一级学科;另一方面使“教育技术”这个舶来品“有意义”②地本土化。这是实践(行动)层面上的回应。具体可概括为:

 

1.教育技术批评研究要“引进来”和“走出去”

 

所谓“引进来”主要是指教育技术批评研究应该“直接”借鉴与吸收其他常见的批评形态,如艺术批评、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等。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不应该以“教育批评”为基准。虽然目前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笔者通过对教育批评相关文献的整理,认为教育批评中的“批评”更多地借鉴了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等中的“批评”,且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与研究的。如果教育技术批评的研究以教育批评研究为基础,而教育批评研究又以其他批评研究形态为基准,这样就会像生物学中“食物链”一样,随着“消费者”级别增加,能量会逐级递减。

 

所谓“走出去”主要是指教育技术批评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使其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种特殊活动,加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互动。教育技术批评不仅体现出社会对教育技术的需求、教育技术领域内相关研究人员之间的互动,还体现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深度互动,如变革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能改善教育等。

 

2.教育技术批评研究要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客体,科学地选择研究方法

 

(1)教育技术批评主体

 

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主要论述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在教育技术批评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职责,以及作为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等。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具有多元性,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教育技术研究者、教育技术媒体以及教育行政机构、学术团体、课题管理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专家即对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说有独到见解的人。一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往往是这个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成果、前沿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成果创新与推广的主要群体,是学科基本理论、应用实践经验的主要占有者,是学科的权威和富翁。(张小红,2009)这个群体具备一个批评主体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渊博的学识,以及长期在学科领域内树立的威望,使他们的学术观点、学术态度和行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育技术批评主体之一对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开展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教育技术批评领域对教育技术专家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育技术专家敢于批评、乐于批评,说真话、说实话,不互相吹捧、互相攻击、逢场作戏等。

 

教育技术研究者。教育技术批评研究队伍中不仅需要德高望重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更需要工作在教育技术一线的基层研究者。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他们能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具有研究成果多、理论创新多、实践应用多的“三多”优势。(张小红,2009)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活跃,能更敏锐地捕捉到教育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很多在大学从事理论研究的教师和受教者所不能媲美的。他们的观点和见解更具有普适性,对教育技术研究更有价值,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鼓励教育技术研究者多做实事,多做基础研究,敢于挑战权威,不要轻易地相信与盲目地听从,要有其独特性。

 

教育技术媒体。教育技术媒体,尤其是教育技术学术刊物是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基本展示平台,是研究领域的风向标,更是开展学术批评的基本阵地,是实现教育技术评论各方联动机制的结合点、枢纽站、缓冲带。教育技术刊物应该与作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应更多地给予不同观点的人展示平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除了教育技术相关刊物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日益普及的手机媒体来开展教育技术批评研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将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环境和平台。

 

行政机构和课题管理组织。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一主体,似乎与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没有关系,但仔细分析它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发现它跟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有不可割舍的联系。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样需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国内学者的习惯是做宏观的、名字大得惊人的课题,在科研立项的时候也是宏观政策方面的项目中标率高,这反映了我们的一种文化方式,即善于应然状态的追索,不善于实然状态的探究。教育技术学的部分研究者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就连我们很多研究生做论文的时候也避免不了。尽管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有一定的必然性联系,但当我们认识到这种不足时,又有多少人将其改之呢?在一个领域内做研究,不怕小、不怕纯理论、不怕形而上,就怕不精。因此,教育技术的相关行政机构和课题管理组织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并给予相应扶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使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教育技术批评主体,笔者认为,在进行批评研究的时候还要结合教育技术学自身的性质,加强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合作,以及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合作,多听取对教学技术学感兴趣的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和同仁们的批评性意见和观点。正是由于在需求上始终存在着不协调和不满足的需求,才促使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各个分支始终进行生成、分解、融合,才有着互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和水乳交融的协调发展。(陈晓慧,2003)因此,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要走积极配合和相互扶持的发展道路。

 

(2)教育技术批评客体

 

教育技术批评客体,就是历史和当前的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教育技术研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等称之为教育技术的文化。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是教育技术学这一特殊领域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技术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创造的,不仅包括最终的成果,也包括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教育技术文化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之一,也是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思潮、学术风气,学术流派等。精神层面的教育技术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在互相接受、传播、交流和碰撞中创新,在教育技术研究的实践中加以检验,谋求发展。

 

教育技术客体是对教育技术主体的满足,批评就是建立在这种满足之上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合理而真实性的诉求。教育技术研究进入到第三阶段,实现从技术向教育的回归,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文化精神层面的核心和灵魂。

 

(3)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方法的选择

 

任何一门真正的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清晰明朗化,仍存在着不足。教育技术不具备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的不科学,也是至今形成不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是从一开始就有严谨的体系和全面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都是在不断摸索、不断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教育技术学在这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沉淀下来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果我们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并竭尽全力去改进和完善,就有可能找到一条教育技术持续发展和完善的方法或途径。因此,开展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为一切具体科学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和分析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中的矛盾,并指出解决的方法,正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基本任务。因此,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也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也应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一般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也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各种矛盾,分析矛盾体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分析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把教育技术批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稳步推进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在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中运用矛盾分析法不可避免地还要形成一些带有自身特点的具体方法,这有待于研究、发掘和及时地反思总结。

批评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批注;社会化批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押1671-7503(2013)01/03-0078-05

引言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新型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随之改变。在传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批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但是,随着网络阅读率的快速提高,实现对网络文档的在线批注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在线阅读,对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其他网络参考资源进行在线批注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针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社会化批注,论证了社会化批注在这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究社会化批注在《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中的典型应用。

一、《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一)《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特点

教育技术学是20世纪初期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技术学研究正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这门课程在借鉴、参考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实践,试图对困扰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对教育技术学这一年轻学科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学科走向做出尝试性的回答。

《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是一门系统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课程。这门课程涉及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学科性质、学科历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实践领域、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学科未来等基本理论问题。这门课程的特点就在于较强的理论性,重视各种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更深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规范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方式和管理模式,指导教学设计的主流意识,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

1.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长居主导地位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都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的实施也不例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具有严重的弊端,即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这种模式把学生作为灌输的对外部刺激的接收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忽略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这种模式将学生作为被传输的对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评价标准和主体比较单一

从整体上看,这门课程注重对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者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主要体现在客观性测验比较多,考试成绩所占权重比例大。大部分学习评价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1

3.作业批改不及时方便

批改作业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在批改书面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圈点错误或添加批语的方式,直接在作业本上批注反馈信息。这种方式较长地占用教师的时间,而且不能及时发送给学生,批改不方便不及时。

二、社会化批注在《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化批注及其作用

批注是阅读者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为文章内容添加批语或注解,以此帮助阅读者理解和评论文章。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随着电子文档的出现,传统的书面批注转变成为了电子化批注,诞生了大量的专用批注软件和具备各种批注功能的应用性软件。而社会性软件就应运而生,社会性软件就是作为社会的人通过软件工具来构建个人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为了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对话,它按照每个人的思想、兴趣、观点、需求等把人们联系起来,是一种“人——工具——人”的交互方式。

批注的电子化、网络化,进而产生了具备“去中心化、微内容、社会性和用户参与”2等Web2.0特征的社会化批注。社会化批注(SocialAnnotation)是一种基于中间对第三方的只读网络资源添加批注,并且可以再现或分享批注及其上下文的Web2.0应用。简单来讲,社会化批注是一种基于中间在线批注网络资源,并且可以再现或分享批注及批注上下文的Web2.0应用。3

社会化批注具有信息筛选、信息加工、学习记录、交流传播4等基本的功能,能够为网络学习(包括网络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学习)和网络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记录和监督学习过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社会化批注的书签和注释功能对课程中的知识难点、疑点进行高亮标志和添加注释,参考同伴的笔记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利用社会化批注的收藏功能可以将学习资源进行收录、共享并可随时随地查看。针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学习者可立即建立讨论区并邀请同伴进行讨论。更难能可贵的是学习者的上述学习行为和过程将全部被自动记录下来,教师进入个人图书馆、好看簿等多种具有社会化批注功能的软件空间,通过查看学习者上述学习记录和学习行为,就可以从整体上掌握关于学习者当前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展、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协作的过程、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极为重要的信息。教师只有根据这些反映学习者认知过程的信息,再综合原有评价记录的信息,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协作精神、探究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进而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切合实际的可行的学习策略。5

2.进行作业批改

传统的批注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批注,而社会化批注可以作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评价工具。布置作业能够促使学生巩固和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巧技能,及时地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手段。批改作业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教学效果,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地教学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在批改书面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作业进行圈点错误或者添加批语的方式,直接就在作业本上添加反馈信息。而网络作业如果不能直接批注Web页面并且分享批注的内容,教师就很难将批改的意见方便、快捷、准确地反馈给学生。社会化批注恰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社会化批注能够便于学生开展参评,通过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与自己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教学效果。6

3.语境异步交流

所谓异步交流是指不要求交流的双方同时在线,这样就能减少交流行为的时间限制,交流双方可以自行选择时间,方便快捷。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以BBS作为异步交流的重要工具,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借助BBS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问题进行讨论。在社会化批注中,学习者能够以批注的方式来发表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质疑,其他的学习者都可以回复该批注,因此,添加批注和回复批注实际上也就构成了一种异步的交流行为,这就打破了只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进行交流的限制,让学习者充分地进行思考,随时随地地对阅读内容就行批注自己的理解。7

4.协作阅读

阅读作为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辨认符号和理解这两个环节。由于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不同的学习者对相同的阅读内容会产生自己不同的理解。在书面阅读过程中,学习者一般通过书面批注来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在网络阅读中,学习者就可以利用社会化批注工具来记录和传播批注,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理解,他人也可以对自己的批注进行再批注,使得众人的思想在不断碰撞之中产生火花,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网络阅读行为也在不断地增加,传统的书面阅读也将逐渐地向网络自主阅读发展。每一个阅读者都存在针对阅读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的社会化需要,社会化批注这样的协作阅读工具的产生,可以促进阅读者的交流和协作,网络自主阅读将部分转向协作阅读。集体书面阅读要求阅读者必须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样就受到了很大的时空限制,也会朝着网络协作阅读不断地发展。网络协作阅读有利于阅读者相互交流启迪,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减少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孤独感,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8

(二)社会化批注工具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化批注应用于教学,能够对传统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良好的异步交流能创造出平等友好的环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化批注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随时组建小组论坛,小组允许其他用户加入并在小组中创建主题帖。每个小组可允许小组成员回复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创建新的话题。通过相互观察和研究,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对同伴的学习记录和成果提出意见。各成员可根据互评情况灵活地组建论坛,邀请其他成员交流评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为同伴互评创建平等友好的环境。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围绕着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而不断地改进。

2.优越的作业批改工具能将意见方便、快捷、准确地反馈给学生

在社会化批注的辅助下,教师不仅可以随时查看学习者的学习记录,而且可以在学习者的疑点、感想和成果上加注教师的意见。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基于某个知识点、学习单元、协作学习过程等,使学习者感受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同步或者异步的方式对学习者的作业进行批改,在第一时间内让学习者看到教师的意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

3.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社会化批注不仅能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全部记录下来,而且可将教师和同伴对学习者的评价记录下来。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两者构成了学习者自我评价的物质基础,因而促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帮助学习者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过去与当前的学习状态。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这将有效地把评价活动纳入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习者评价主体的作用;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从而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考察同伴的学习历程并快捷地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关注的学习同伴,与同伴分享学习成果或邀请同伴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使学习者关心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学会尊重和借鉴同伴的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因此,在网络学习评价中要有效地利用自评、互评,这样可以体现学习者的评价作用,对学习者的评价也较为客观。9

三、社会化批注在《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这就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使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效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教育信息化这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将社会化批注应用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

课程学习

(一)注册用户,了解社会化批注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教师首先到360个人图书馆注册用户,并在上课过程中将其推荐给学生,督促其注册、熟悉该社会化批注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养成在个人图书馆上发表文章,转载文章以及进行批注的习惯,在详细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进行自我理解,并将自己的见解批注到原来文章上,熟练地掌握社会化批注的多种应用方法。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用户需要在客户端安装具有社会化批注的浏览器插件,这样当用户在浏览器中选中一段文字,插件就会自动弹出快捷菜单,以便对这段文字高亮显示、添加批注或进行其他操作。用户的批注信息被传送到社会化批注网站存储,而被批注的网页也同时缓存到该网站。

(二)社会化批注支持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动态》课程学习

学生在对社会化批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讲授课程之前在个人图书馆里发表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文章,学生可以提前阅读教师的文章,也可以自己发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意见以及建议,学生可以相互进行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对大量文章的阅读,对教育信息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仔细讲解,从各个角度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教育信息化,这样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分组研究课题以及小组协作

学生在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并建立课程专题讨论组,邀请班级学生参加,形成课程学习小组。具体从教育信息化新举措这个课题出发,如: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新举措有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教师教育逐步信息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多种措施1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各个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刻地了解各种举措在我国目前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个人图书馆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所有学生公开,组内、组外人员都可以浏览并发表言谈,体现了社会化批注活的、交流的特点。

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例,如教师在网上发表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央电大与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确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办法、服务规范、质量标准;进一步引进合作高校,规范学习中心建设,重点做好非学历教育及培训项目的学习支持服务;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课题研究。

某学生点评如下: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于2002年12月启动,进展迅速;2003年,中央电大和电大在线共同组建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负责体系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等具体工作,中央电大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将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11

(四)教师监督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社会化批注系统可以不定期地浏览每个小组内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了解情况,还能通过回复批注给学生的学习予以反馈。教师的不定期检查与监督,不仅能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之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点了解得更深刻更彻底。

(五)作业批改

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谈,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某一项作业,通过网络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发表的文章、意见、评论等进行圈点错误或添加评语,在文章上面批注反馈信息。通过这样的行为,社会化批注不仅便于学生参加评论批改,通过学生的互批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学习热情。教师这样就能将评语方便、直观地反馈给学生,以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

(六)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从自我的角度来看,自我评价的功能有自我发展功能、自我实现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而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则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控制和管理,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还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我们通常认为,自我评价的动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的内部需要,二是外部因素。内部需要是指学习者意识到要对当前的状态进行评估,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如提高学习效率,外部因素包括教师和同伴等他人的评价都能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全面、正确地反馈信息是进行自我评价的物质基础。学习者的一个阶段的学习记录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成果、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等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不可缺少的信息。社会化批注的应用,不仅能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全部记录下来,而且可将教师和同伴对学习者的评价记录下来。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两者构成了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基础,因而促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帮助学习者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过去与当前的学习状态。

在社会化批注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通过学习者发表的文章、批注查看各个学习者的学习记录,还可以在学习者的建议、感想上加注自己的理解,学习者会感受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断地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作业进行批改,在第一时间内让学习者看到教师的意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批评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生活教育理论 中职作文 评价

一、新生活教育理念的哲学思考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时期,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建构起了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的观点,

在批判继承老师杜威的思想基础上,陶行知把它翻了半个筋斗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代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与生活的关系,从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让语文教学回归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分享。

1998年9月到2002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在湖北石首市绣林小学主持了“新生活教育实验”。这种理论认为,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就是构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活动,是沟通人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一个桥梁。在教育目的上,教育应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价值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更不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在教育过程上,教育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过程,而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人化”的过程,是人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和人自身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

因此,从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基本活动特征是唤醒与引出、理解与体验、交往与感悟、创造与建构。”

二、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评价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背景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理解的过程,所以并不存在一种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并不天然具有裁定者的权利,因此,应当尊重学生的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双向交流对话的评价观,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对话过程中来,真正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

第二,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必须采用发展性作文评价标准,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肯定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突出正面性评价。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挖苦。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耐心等待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情境中心中“真实任务”的解决。与情境性教学相对应,教学评价也应该采用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曹明海先生认为:“评价要与情境性的学习相适应,它不能是一种静态的结果的评价,而更多的是与情境相联系的动态的过程评价。这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要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新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职作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评价形式。可采用如下教学形式:(1)教师重点批改。教师要从全批全改转变为重点批改,批改的重心应以把握学生作文的整体情况为主,通过大致的浏览,找出本次作文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师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发现佳作,予以推荐,尤其要找出那些虽然整体上不算完美但风格突出的一批作品予以赞美,从而实现正强化;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实现师生平等主体平等对话的教学追求。(2)学生自我批改。“在一个要求人人都能进行自我管理的世界,不断的自我评价是必需的——信心的建立应该包括对于认识自己不断进步的这种信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在评价体系中发挥自主作用,为此,教师要放权于生,让学生在自我审视中重新认识自己。(3)伙伴相互批改。伙伴相互批改作文,有利于分享经验、沟通见解、交流感情、拓展视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先在小组内互评,然后在小组间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与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裴娣娜 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批评教育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目前,教师对于应行使的批评权采取保守的不批评,其因有教育法规和制度弱化了教师批评权,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批评权,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批评权。中外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伦理要求和当前教育现实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规定一出,引得社会各方热议,这说明人们对于教师批评权问题十分关注。

1.不批评:当前教师的直觉伦理认同

在现代社会,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对犯错学生的批评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近年来,不批评受到教师们直觉的伦理认同,批评权遭到了被拒斥的尴尬。造成“教师不敢管学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1教育改革中的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学校现实看,一些教育制度严重阻碍着教师道德发展。根据《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若教师批评不慎,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可能侵害学生的“人格权”。若批评过多,似乎偕越了教育改革,教师采用了保守主义的方式,即不批评。因此,教育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使教师从伦理上认同了不批评。

1.2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的批评权

近年来,教育在强调尊重学生的过程中,使一些群众产生非理智的教育观。首先是各种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不理性干涉,包括媒体对一些现象的刻意披露和炒作,有些人对教师批评产生质疑。这样不少教师就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放弃了自己的批评权利。当然,还有近几年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冲突,使人们对批评产生了误区。一是家长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还要宽容孩子,当子女受到批评时,家长便向有关部门“状告”教师,从而引发纠纷。教育行政部门为息事宁人,往往不惜开罪教师,致使教师不再批评学生。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家长不再把学校看做神圣的净土,不再把教师当成敬畏的对象,时有家长随意评价教师,甚至将歪曲的意见交到教育行政部门手里,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在现实中失去了话语权,利弊权衡后,多选择了不批评。

1.3市场经济下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的批评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为纯粹的“经济人”,他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争夺尽可能多的生源,如此,教育逐渐被商品化。这样,家长变成了学校的“上帝”。教师被迫从“圣坛”走向“橱窗”,被人态意指责、点评,教师的批评遂被歪曲为“体罚“、“变相体罚”、“精神体罚”。教师因此被剥夺了批评权。

2适当批评:教育伦理下的应然要求

2.I中外教育传统的伦理要求

中国传统的教育历来倡导对学生的规训。严师文化传统已深人中国人心,成了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传统的教育伦理要求之一,批评是传统师道的应有之意。《易经·系辞传》曰:“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夸美纽斯在论述学校的纪律时十分重视批评教育,他认为“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戒”,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赫尔巴特认为;“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连儿童自己也不认为是教育。”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曾指出:“……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马卡连柯也说:“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所以,从历史上看,教育批评几乎被一致地认为是合理的。

2.2现代教育伦理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教育伦理的义务要求教师遵循“为师之理”,才能保证师生伦理关系的和谐。《教师法》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对为人师表者而言,批评既是他们的职责和权力,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内容与手段。“学生身心在规约与张扬间能够和谐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因此,在个体思想品德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学生接受教育是社会化的需要。没有严格就没有教育,没有批评也就没有教育。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批评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评价;美学取向;教育鉴赏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6-0011-03

20世纪60年代在课程研究领域提倡多元探究范式的背景下兴起了美学取向的课程探究,70年代艺术取向的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崭露头角。Mazza将美学的、哲学的探究方式看作概念重建学派课程研究的探究方式之一,主张把课程看作一种“美感体验”;认为美学推论可以让人把注意力放在鲜活的、转瞬即逝的课程经验特质上,只衡量课程结果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传统评价方法不能发现这些珍贵特质,因此,需要新的课程评价方法。Huebner认为“美学推论可作为技术性模式的补充来评价教育经验”,指出“美学语言堪称为代替技术语言的一种重要语言”[1]。课程研究的美学转向是借助美学理论的价值论与方法论,从美学体验、美感认知、艺术鉴赏等角度对课程进行新的解读与意义描述。课程研究的美学转向为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奠定了基础。

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评价改革浪潮中,埃利奥特.W.艾斯纳把美学探究发展为“理解课程问题的常规工具”,提出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评价模式。艾斯纳与巴罗内等将美学理念引入教育领域,设计了一门研究生课程,以各种艺术形式作为理解课程的一般工具,来评价学生的想象力、表述能力、感知力和表现技巧等。后现代课程思想也为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派纳将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有研究阐述了量化评价范式如何向课程与教学的美学和定性的理解范式转变,如艾斯纳的《教育想象》。目前“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形式包括:叙事研究、艺术品鉴赏报告、诗歌、日记、自传式、视觉人种志、行动研究等”[2];课程美学探究取向有两种实践方式,即教育批评与叙事研究[3]。

一、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以审美为价值取向是课程与评价变革中克服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时代要求。美学取向课程评价重视生活世界和人的灵性释放,关注教育生活、学生的教育性经验、综合性体验、视界的融合,主张重新释放艺术的魅力,用艺术挑战形式主义、精英主义,并以多元视阈诠释多重评价实体。

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就是用美学鉴赏的态度和方法看待评定问题,从整体上理解课程评价对象,从具体的教育事实、教育生活中,形成对评价对象的整体性看法,关注艺术鉴赏式和艺术批评式的课程评价中源于教育事实、教育事件和教育生活的美的激动和享受,崇尚教育性事件给评价主体和共享评价美的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愉悦。

在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中,评价者以审美的眼光关注世界,看待教育事件和评价对象,评价者只有正真领悟到评价对象所蕴含的美的真谛,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对象,获得一种理解的激动和美的享受,并把自己鉴赏的美,艺术地呈现给被评价对象以及其他阅读、利用评价信息的人,从而引发他们的激动,认识到自身或评价对象的美的底蕴。通过评定,形成促进自身或评价对象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认知自身或评价对象的美的底蕴。从这一层意义上看,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是一种引导,引导以评价对象为主的人们欣赏自我,以获得更深层次上的发展冲动,更好地开发自我的和他人的潜能;引导更多的人更加理解和赏识评价对象[4],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实现自我或评价对象的和谐发展。

二、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的方法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是美学取向课程评价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们是“一种美学观照下的课程评价模式,摈弃评价的否定性甄别,主张用欣赏有意义事物的美学鉴赏的态度和方法看待评定问题。评定应当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所知所能的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5]。

(一)教育鉴赏

教育鉴赏是一种有见识的感知行为,是对鉴赏对象的精妙、复杂而重要特质和细节的感觉、体悟、洞察和欣赏的过程,它以经验为基础。“欣赏”是教育鉴赏与一般的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差别,鉴赏是欣赏的艺术,教育鉴赏就是要欣赏教育情境、事件的精妙特质与特质间的关系,作为评价主体的批评者应将特定的教育情境、事件加以区分。以教育鉴赏为基础的评价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可通过课堂日志、照片、录像、观察、访谈、收集作品等方法,了解和鉴赏教育情境、教育事件。

(二)教育批评

鉴赏是欣赏的艺术,批评是鉴赏的公开面揭露的艺术。一个没有批评技巧的人可以是鉴赏家,但一个没有鉴赏技巧的人却不可能是批评者。批评是一项经验性工作,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它的话题;批评并不意味着否定性的估价,而是阐明某些事物的特性,以便对该事物的价值做出估价。批评家的任务首先不是判断,而是“撩开遮住视线的面纱”。批评是把感觉、体悟到的特质、细节用隐喻等非推论性语言表述或揭示出来,教育批评就是把组成课程计划和课程活动的那些必要的不可言喻的特质、事件等转换成有助于他人更深刻地理解的语言。教育批评有描述、解释、评价和主题四个维度[6]233。

1.描述维度

描述就是一种用语言界定、描绘、叙述或表达教育生活有关性质的尝试。作为评价主体的批评者要兼顾批评性描述的三个对象(普遍性品质、个别性品质和游戏性质),紧扣教育事件选择性记录与描述,运用隐喻、对比、强调等语言技巧和艺术性、表现性的符号与形式来表达教育场景、教育过程中的经验特质,唤起大众对教育经验特质的感知。描述应该由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来支撑,采用能描述与沟通教育性经验特性的风格来呈现,隐喻性的非推论性的语言是批评描述常用的语言。

如“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质朴的童心!当他像一只可怜的小鸡,满脸眼泪,缩在墙角被老师狠狠训斥时;当他被老师、同学和家长认为‘笨得很’,备受排斥时…而他以一颗求爱的心,辛苦自己也要为别人做好事时…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渴望爱,渴望关注”[7]。案例中描述一个有着纯洁童心的差生,语言细腻、深刻,案例中采用隐喻性非推论性的诗意语言来描述唤起差生心灵关爱的意向性,以引起对学困生的关注。

2.解释维度

批评不仅要描述课堂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而且要对这些事件的性质、情境、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价值观作适当解释。麦卡琴提出三种课程批评的解释方法:一是通过分析和重组现象内容来建构行为模式,二是解释教育事件的社会意义,三是分析教育事件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伤仲永》一课对仲永小时候颇有文学天赋却没有成材这一悲剧,课程从环境、遗传和个人主观等方面来解释。

3.评价维度

教育批评的评价就是对教育事件做出价值判断。评价要把多元价值赋予教育事件,带给教育的可能是一种张力,教育批评能对教育复杂的适切性有所贡献,为做出教育判断提供更恰当的基础。真正有能力的教育批评者对自己认同的、反对的价值都是警醒的。如“程门立雪”的杨时,他尊师重道、有坚毅的求学态度,但是也隐约刻画了他呆如木鸡、不知灵活变通的书呆子形象。

4.主题维度

教育批评的主题指主要思想和结论的提炼。它提供给读者一种能促使读者抓住关键点的总结。主题不仅总结了批评的关键点,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把批评作为理解其他教育情境的一种方式。

教育批评的四维度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教育批评作为课程评价的一种形式,不是一个快速而简易的过程,需要教育情境的持久性、关注有特征的事件,不仅要关注教和学的结果,也要关注过程。

三、美学取向课程评价的实施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是根植于并最终回归于教育实践的一种评价模式,在教育批评的四个维度的基础上探讨美学取向课程评价的实践,可如下操作[8]:(1)确定评价的表现性目标;(2)设计描述和解释的参照表,描述是教育批评的基础环节,建立明晰的评价参照表,便以资料收集、记录;(3)制定学习过程四维度回答评价表;(4)采用课堂志、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充分搜集有效资料(如表1);(5)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使用隐喻等非推论性评价语言,力求语言准确与美;(6)采用照片、录像、作品展示、教育叙事、课堂民族志等方式呈现评价结果;(7)主题概括。

艾斯纳指出“教育批评报告的写作没有处方,没有要遵循的原则,没有格式,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始于我们的自由。我们有且仅有一种标准:批评的写作以及阅读都应该提供洞察和理解。通过形式和内容,批评应该拓展和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应该对教育进程有所助益”[6]259-260。

美学取向课程评价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逻辑起点是什么?诚如有人指出,艾斯纳模式的假设有问题:(1)把教学看作艺术品;(2)教育评价就像艺术批评;(3)使用艺术语言的教育评价应该是有力的和相对来说是error-free的。质性探究的美学取向课程评价能做到科学探究中融描述、解释和预见三位一体吗?艾斯纳从对科学哲学上所谓的客观性出发,审视质性探究,提出结构性确证和参照性适切是确定约定性效度的两种途径,认为质性效度应包括结构性确证、共识的效度和参照性适切,且有推论的可能。自艾斯纳等将美学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思想便与实践紧密联系,靳玉乐等认为导向美学精神的评价也许是后现代课程评价的最高形式。

参考文献:

[1]Huebner,D.Curriculum Language and Classroom Meanings[A].Macdonald,J.B.&Leeper,R.R.Language and Meaning[C].Washington.A.S.C.D.1996:32.

[2]李玲.论艺术取向教育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2011,(12):13.

[3]张韵,吕晓.课程美学探究取向发展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1):104.

[4]靳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4.

[5]冯加渔.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课程评价的美学观照[J].江苏教育研究,2010,(7A):9.

[6]埃利奥特.W.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魏薇等.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9.

[8]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121-125.

批评教育论文第9篇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