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5 01:06:12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1篇

关健词:俱乐部 健身器材 体育康复器材

1、引言

体育康复是指用体育的各种手段进行康复,以达到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体育康复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顾名思义,体育康复器材就是康复者在进行体育康复过程中的辅器材。近年来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体育运动为目的康复性器材,即体育康复器材,特别是随着我国残疾人体育人口数量逐渐的增多,更多的体育康复器材开始走向康复医院、医院、社区等。健身俱乐部作为当前健身行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具有普及面广,资源利用率高,管理合理的优势,不但可以弥补康复医院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无法满足更多的康复患者进行体育康复运动;还可以克服社区体育康复面临着没有专业的社区康复指导员,体育康复器材没有妥善的管理和保护,体育康复运动易受季节、天气的影响等条件的限制。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不仅可以扩大健身俱乐部自身的经营范围,可以让康复患者花更钱的少, 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康复患者也乐于接受,坚持性也强。由此可见,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具有可行性。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主要以周口市奥翔健身俱乐部、我爱运动健身俱乐部、熙龙健身会所三家健身俱乐部的350名会员和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器材种类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搜索大量的关于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的发展现状,社会上体育康复器材的发展现状以及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资料,并查阅文献30余篇。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向三家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5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91.4%,其中奥翔回收70份,我爱运动回收156,熙龙回收94份.

2.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和2名体育管理方面的教授进行访谈,获得与本次研究相关的信息。

2.2.4 实地考察法

对周口市三家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进行实地考察后,进行分类统计,得出各类器材的使用频率。

3、结果与分析

3.1 健身者对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的态度分析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 调查归类一览表 (N=320)

在320名会员中,对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持欢迎态度的242人,占75.6%;持无所谓态度的55人,占17.2%;持反对态度的23人,占7.2%。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健身俱乐部的器材种类和运动形式比较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健身者对不同健身器材和运动形式的需求,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可以增加健身器材的种类,丰富俱乐部的健身运动形式,所以健身俱乐部的会员迫切希望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

3.2 健身俱乐部器材的使用现状

现在目前市场上体育健身器材的种类分为:健身类、保健类、娱乐类、竞技类和综合类[2]。康复治疗类健身器材的种类虽然很少,但需求者较多[3]。其中,科技人员、教师、公务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人群由于平时工作紧张,脑力劳动比较繁重,多表现为患有颈椎、腰间盘、循环系统等疾病。从全民健身的角度看,发展康复治疗类健身器材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4]。而在对各类健身器材种类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后得出,健身俱乐部的器材主要以健身和娱乐类为主,健身类器材的数量最多,所占比例达到38.5%,使用频率33.4%;娱乐类器材所占比例30.3%,使用频率30.5%;康复治疗类器材所占比例7.2%;使用频率17.6%;其他类器材所占比例24%,使用频率18.5%。这表明康复治疗类器材的数量虽少,但是使用的人数却很多,健身类、娱乐类和其他类器材虽然很多,使用频率也高,但是相对比较之下,单个器材的使用频率远远不及康复治疗类器材。因此,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性器材具有必要性。

图一 俱乐部各类健身器材的使用频率

3.3 体育康复器材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3.3.1 体育康复器材的主要存在形式

现阶段我国体育康复器材主要以医院、康复诊所和社区的形式出现。1994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明确地指出了今后社区体育康复运动的发展方向。1996 年国务院颁布了《 全民健身纲要》, 2006年1月1日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制定的《 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即将在我国兴起群众性的健身热潮。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以社区作为重点将体育康复运动保健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轨道[5]。现如今社区体育康复运动虽然没有在大多数的健身者心中形成一个完整地、清晰地概念,但是已经有很多的健身者在有意识的借助体育康复器材进行简单的康复运动。体育康复器材也随着在社区健身器材的普及,已经渗透到每个大街小巷。

3.3.2体育康复器材的发展现状

虽然体育康复运动在社区中已经慢慢地开展起来,但是社区对于体育康复器材的应用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目前我国社区的弱势群体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占40-60%左右,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严重肥胖、腰椎骨质增生症等的比例较高,其主要原因:医疗费用昂贵、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健康知识的匮乏、缺乏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尤其缺乏体育康复的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5]。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限制社区体育康复运动的发展,而且社区的体育康复器材存在使用率不高,有很多的闲置器材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况且社区的体育康复器材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在下雨天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康复活动的开展,加上冬天天气寒冷,铁制器材冰冷,影响了群众的户外健身运动。从调查结果看,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器械损害占较大的比重,人为的故意损害也占较重的比例,环境造成的损害较少。由此可以得出,很多的居民对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是不会使用,从而导致健身器械的损坏,人为的故意损坏因素也较多,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第一,社会管理部门没有安排专门的器械管理部门;第二,关于这方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较少,没有较好地指导社区居民正确的使用器械,最终导致因使用不当而造成器械的损坏[6]。没有主要的部门对器材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些问题都将导致社区开展体育康复无法全面展开。

3.3.3健身俱乐部开展体育康复运动的可行性

随着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扩大,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器材的分配管理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而且随着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应对各种各样的健康状况,可以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例如,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健身者,高血压、糖尿病、腰间盘突出症、肩椎炎等病症患者,能够根据病情,开设合理的运动处方,完成他们全面健身局部治疗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对体育康复效果有决定性作用,自发的、盲目的运动除有一定危险性外,对疾病的治疗帮助不大,应提倡科学运动[7]。因此,对于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已经有能力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应用,能对各种康复器材进行合理的应用,避免社区健身器材因配置不合理,无人问津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者进行器械练习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指导,要求健身者必须在有专业的健身教练对其进行指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器械练习,健身教练在其间要起到保护、辅助健身者完成器械练习的作用,这样在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就可以防止在社区进行体育康复运动因缺乏专业指导,造成器材使用不当,导致康复器材损坏和健身者身体损伤。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还可以克服因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对健身者的影响,冬天健身者在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健身房都有中央空调或空调全天开放,使室内温度保持在5-10℃,为健身者提供一个适宜运动的环境,这也是在社区开展体育康复运动所不及的。因此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代替社区开展体育康复运动是可行的。

3.4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的可行性分析

3.4.1健身俱乐部对体育康复性器材的需求状况分析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体育健身器材总体上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有针对性健身器材的需求[4]。健身俱乐部健身器材主要分为健身类、娱乐类、康复保健类、其他;健身类器材主要是杠铃、哑铃等素质类器材,主要以开展力量性和柔韧性的运动形式为主,通过力量和柔韧练习来增加身体肌肉力量和修塑美好的身材目的,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娱乐类器材主要以集体练习类为主,但是娱乐类的器材只是在团体操课和游戏的时候才会引起健身者的主意,只是辅助器材,不能实现单人自由练习的功能;康复保健类器材在整体上所占比例较小,主要以局部康复治疗为主的小型单一类器材为主,对于开展体育康复运动还不普及,只是有很少的体育康复器材介入;综合类健身器材是指具备一种以上主要功能的健身器材,如练习器等,可以实现各种形式和各个部位的不同练习。据研究结果显示,健身类和娱乐类器材占主要部分,综合类健身器材主要指大型多功能器材,所占比例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治疗类健身器材种类较少,但是在俱乐部里的使用频率缺很高,这说明在健身俱乐部有很多的人需要康复治疗类的器材。

3.4.5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性器材的可行性

健身类器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重复性劳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对于不平衡的骨骼负荷不断加大,颈椎病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教师等的职业病,扣胸、驼背、戴眼睛快成为尖子生的专利。因此,加快形态类健身器材种类的开发,使人们在劳动之余,通过健身活动,能够弥补由于工作学习给骨骼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应该成为体育健身器材品种开发的重点[8]。由此可见,向健身俱乐部中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已成为体育健身器材的需要,健身俱乐部应该抓住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在健身俱乐部首先旋起建立体育康复器材的高潮,让俱乐部健身器材的形式不只是以力量练习、柔韧练习和娱乐为主,使健身俱乐部开展的运动形式更加普及化、生活化、社会化、娱乐化、实用化,为健身者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吸纳更多的人群参与到健身运动里来,已达到增加俱乐部的运动形式提升俱乐部的整体效益,所以说向健身俱乐部发展以体育康复运动为宗旨的体育康复器材具有可行性。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器材种类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健身器材的需求。

2) 健身俱乐部康复治疗类器材较少,但是在俱乐部的使用频率却很大,需求的人数比较多。

3)大多数的健身者愿意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来增加健身房器材的种类和运动方式。

4)在健身俱乐部开展体育康复运动可以克服社区开展体育康复运动器材的管理、应用、施设的不足。

4.2 建议

1)向健身俱乐部引进体育康复器材,开展体育康复运动,增加健身房的经营范围,扩大规模,让那些处于亚健康或伤残的患者,及时寻找到更加省时、省力、省钱的康复途径。

2)增加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器材种类,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的管理,让更多的人群参加到体育健身的行业中来,早日实现全民健身计划。

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2011年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zknudxs201119)

参考文献:

[1]黄力平,张钧.体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杨小东.对海口城市军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对策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93-296

[3]罗秀萍.关于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635-636

[4]王雯生,马昰旃.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健身器材的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4):51-54

[5]王荣. 探在社区的弱势群体中开展体育康复运动的途径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30-32

[6]王美,孟咏群,张喆.北京城市居民利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的分析与研究[J].2007,19(3):58-61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2篇

“残疾”器材安全隐患多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后,国家体委决定,将体育公益金的60%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主要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建一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即创建全民健身路径,称之为“全民健身工程”。

1996年9月,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落成,近十年时间里,全民健身路径从城市社区发展到农村乡镇, 10万余条建在群众身边的路径,使我国群众体育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被百姓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全民健身工程也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一大体育景观。

在随后的十余年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傍晚,都可以看到在色彩斑斓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的人群。十年前,健身路径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健身设施和健身名词,十年后,十余万条健身路径建在了民众的身边,它像一处处随身的绿荫,让数亿民众从中得到关怀。

如今,健身路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大部分“健身路径”占地少、投资小、简单易学而且科学实用,是一种寓健身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众化体育运动设施。

遍布全国的健身路径为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为百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健身条件,“在家门口健身”不再是梦想。全民健身路径,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落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健身器材遭损坏及日常维护难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近日,记者深入调查了北京多处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发现部分社区和公园的器材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情况,一些正在使用中的健身器材出现了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康复机脚踏板失灵了;太空漫步机“死机”了;螺丝松了,杠杆生锈了,部件缺损了……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无论城乡,健身路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健身路径受损情况严重,不仅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谁为公共设施维修埋单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残疾的健身器材由谁负责康复?记者了解到,健身路径实行的是“谁使用,谁管理”原则,维修、更换器械等问题由受赠方负责。体育主管部门则承担监管责任。现实是,许多使用单位苦于经费和人手不足,常常视健身路径为包袱,管护工作难以到位。许多小区、街道和公园的健身器材普遍没有设专人管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管理办法。健身路径使用单位纷纷向记者表示,健身器材的配件很专业,维修不及时和配件不到位都成了户外健身器材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时只是需要更换一个螺丝,可市场上就是没有办法买到,给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因为分布太松散且涉及资金、人员等诸多原因,社区对于直接管理维护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加强居民爱护健身器材方面做工作。

健身器材如此“短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市民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的。据介绍,健身器材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但一些市民却无视这一规定,一个人用的健身器材却要两个人一起用,小孩用的健身器材大人也用,这无疑对器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健身器材的破损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那么,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到底该由谁来维护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体育部门相关人士,据介绍,全国各地现有的健身器材大部分是由体彩捐赠、体育局监制的,其日常的保养和护理应由受赠单位负责。在健身器材一年保修期内,如果出现破损情况,受赠单位可以和厂家联系,由厂家为其免费或低价修理。而健身器材一旦超过了保修期,维修费用就相当昂贵,如果再找厂家维修,所需费用由谁来承担就成了一道难题。健身路径要“健康”运转,首先健身的群众要规范使用健身器械健身,其次受赠方要切实履行职责,承担起日常管理维护的责任,以免健身器材由“小病”酿成“大病”,地方政府每年应拨付一定的维修、更新经费,还可以通过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健身路径的铺设、维护上,让百姓安全地健身。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居民使用较多的户外健身器材是太空漫步机、椭圆机、健骑机、跑步机和扭腰器,虽说出售户外健身器材的厂家往往有一定期限的维修承诺,但因为是定期检查或者是已过保修期,使得有些被损坏的器材来不及维修,还有一些器材形同摆设,甚至有些器械的部件被盗走,从而给厂家和健身路径的管理部门带来不良的影响。

健身路径器材安全标准与科学健身

为切实加强室外健身器材的质量管理,2004年3月1日,我国正式出台了《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03),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我国第一项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标准。

《标准》对各类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要求十分详尽,包括基本要求、外形和结构设计要求、主要零部件静负荷能力要求、整机稳定性要求、弹力性能要求、安全警示要求、器材安装及场地要求、安全使用寿命及疲劳性能要求、环保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等共计10个方面。

标准规定,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应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如太空漫步机,两脚踏板之间的宽度必须符合两脚与肩同宽运动的标准;每个踏板前边和内侧都应有高出踏板平面30毫米的防滑凸台,以防脚滑脱后造成磕碰或撞伤;运动部件与固定杆件的挤夹间隙,相对运动间隙应小于9.5毫米或大于25毫米;室外健身器材使用连接框架结构的螺钉螺母应紧固,并且有防松动和防盗功能,不能使用一般的六角螺栓,一方面避免使用者受到意外划伤或伤害,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器材被不法分子随意拆件,使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室外健身器材新产品开发速度快,厂家应及时配置必要的标示牌内容,防止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伤害;室外健身器材的立柱直径一般要大于110mm。过小的直径不仅难以承载大的运动负荷,而且由于健身者意外跌倒与器材碰撞 时的接触面积小,往往会造成伤害;

《安全标准》覆盖的产品包括单杠、双杠、秋千、荡椅、天梯、肋木架、太空漫步机、健骑机、跑步机、椭圆漫步机、户外康复器等三十余项。

该标准规定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寿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单杠和双杠,安全使用年限为两年;第二类是具有转动、摆动或滑动等含有各类活动性零部件的器材,安全使用寿命为四年;第三类是其他无任何活动性零部件的稳固性器材,安全使用寿命确定为六年。如果室外健身器材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限制使用人数、运动强度时,应予以安全警示,避免造成不不要的人身伤害和器械损害。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利用体育公益金进行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都采用了招标方式,要求企业所投产品1.必须符合《健身器材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2.经过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3.全民健身工程器材进行了产品质量责任险及意外伤害险保险。总局群体司负责人认为,健身路径的建设事关数亿中国人民的健身安全,必须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地做好所配路径工程器材的招标和采购工作。在工程建设前要与受赠单位签订捐赠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将捐赠资产落到受赠单位产权管理范围,使受赠单位切实承担起维护、管理的职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截至2009年,仅国家体育总局本级拨付的体育资金就在全国建设了11万条全民健身路径。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增加,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做到“三好”(选址好、器材好、受赠单位好)的基础上,再做到“五有”:有人建、有人练、有人教、有人管、有钱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完善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理念、模式、机制,创新器材的品种和功能,创新和加强对利用路径器材健身的指导。

多方打造技术联盟

健身路径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健身时代的重要标志,一出现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健身路径市场的“蛋糕”也吸引了众商家的眼光。经过十余年市场洗礼和优胜劣汰,英派斯、澳瑞特、好家庭、体之杰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发展。如今,中国已经形成了健身路径器材生产企业体系,还有大量出口。

青岛英派斯(集团)是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路径重点推荐产品,2000年、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路径唯一采购产品和2002年~2006年集中采购产品。除此之外,英派斯集团还积极赞助当地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为健身路径器材的社会推广、科学管理、安全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副总裁石中凯先生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刚刚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英派斯集团迅速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并结合大陆实际和国民需求研发出集大众健身、科学指导、趣味娱乐为一体的全民健身路径――英派斯健身路径,为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民健身时代”的大门。在生产优质合格产品的同时,还提供器材的维修服务。时至今日,当许多健身路径器材已经不再生产的时候,他们依然严守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继续生产各器材需要更换的配件。实现了从安装、维护到维修的一整套服务。据了解,英派斯还提出了健身路径工程发展的又一思路:通过路径器材的模组化,实现健身器材功能的自由搭配以满足各种健身需求,同时通过结构紧凑的组合设计,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减少器材占用面积,通过整体安装,降低器材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在英派斯的技术“百宝箱”里还收纳着登山路径、沙滩路径等多特色路径,木纹漆等多色彩路径,木质路径等多材质路径,这些产品都将通过新材料的广泛采用,进一步提高路径器材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美观性。

对于如何打造“全民健身”这一品牌工程,英派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品牌工程的协作管理将通过各级工程主管部门、工程受赠点和品牌合作伙伴三位一体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在加深三方合作的前提下,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流程和售后服务。具体做法是各级工程主管部门提出工程需求,品牌合作伙伴实施工程方案,并根据工程受赠点提出的服务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务给工程受赠点。工程发起机构、实施机构和管理部门由此有了一目了然的责、权、利关系。

对于路径器材的更新淘汰问题,英派斯、澳瑞特、好家庭、体之杰等企业的有关人士均表示,应因地制宜,力求节约,降低成本,针对不同器材的使用年限和磨损程度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继续正常使用的器材可以保留,损坏严重和作用有限的器材必须更新和淘汰,厂家应尽可能地回收和利用更新淘汰的器材。器材的更新淘汰应有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和依据。器材及其功能的创新和完善,应体现科学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原则;应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区别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以及正常人和肢残人,开发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器材;区别城乡经济社会的差异,建在农村的路径器材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生产劳动和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多的特点。

他们认为,器材的质量是路径工程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建在农村的路径工程维护成本较高,更应强调器材的质量。应通过产品认证、修改完善路径器材标准等方式,加强和提高路径器材在国内的市场准入门槛,保证器材产品的质量和路径器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器材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器材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确保路径器材的质量。

让路径行业目前集体发力的真实商业逻辑是:由于使用频率较大,加之室外风吹雨打加速了器械老化,致使很多在2006年―2007年间由各地体育部门铺设在全国的路径设施的损坏和报修目前已逐渐增多。一般的健身路径器材的使用年限为4―5年,因此很多小区的路径器材已经到了大规模更换的采购“临界点”。

正如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所言:“健身路径企业将要开始打造‘技术联盟’――依靠技术和标准化来实现整个行业的提升。”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3篇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广场体育 体育健身设施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焦作市市区广场体育设施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文以焦作市广场上的体育健身设施为调查对象,详细阅读了多种体育刊物发表的有关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从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为本研究的问卷设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策略制定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调查法。通过广场体育健身参与者对市区广场体育设施的现状的满意程度所设计出来的《焦作市市区广场体育健身器材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针对市区现有个七座广场累计发放问卷430份,收回430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问卷发放有效率为96.2%。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市区广场上的体育健身设施数量不足

截止2012年,焦作市市区更拥有6座大型广场。目前,群众体育活动地点日趋呈现多样化,可分为体育辅导站、晨晚练活动站、有固定室内活动场地的体育中心和体育协会等等。

东方红广场地处焦作市市中心,是市中心市民业余休闲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有体育健身设施30个;人民广场位于焦作市新城区,是城区南部市民业余休闲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内设体育健身设施36个;时代广场位于焦作市马村区,是市区东郊居民业余休闲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有体育健身设施12个;许衡广场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是市区西郊市民业余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有体育健身设施24个;龙源湖广场位于焦作市南郊,总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含有健身器材48个;缝山针广场位于焦作市北郊,总面积1.1万平方米,广场上所设体育健身设施20个。

在调查市区的广场体育器材过程中不难发现,总面积达到34.6万平方面的广阔面积上,广场体育健身设施的总数只有170个。这使得人们在广场上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经常“排队”,这样的情况在目前市区的广场体育开展过程中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调查结果,不仅能够很具体的显示出市区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的数量不足,也表明群众想要通过体育健身器材来达到健身目的的迫切愿望。

(二)市区广场上的体育健身器材缺乏保养

人们喜爱选用体育健身器材来进行健身与健身设施的损耗是成正比的。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市区现有的170个健身设施中,有43个由于损耗严重而无法使用,达到了健身器材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使用率较高的器材,如健身车、健步机、划船机、腰背练习器、摸高器、旋转健腰器等破损情况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体育健身器材的定期保养维护工作不到位,其次,健身者本身没有正确合理的使用健身器材。

(三)市区广场上的体育健身设施多数针对中老年人群

在市区现有的广场体育健身器材中,多数是针对中老年群体健身使用的器械,迎合少年儿童和中青年特点的健身器材数量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在建设广场体育设施的初期阶段,中老年参与广场体育的人数要远远多于中青年群体,这使得器材的设计和建设主要以中老年身体特点为主;其次,较为简单、方便使用的健身设施能够迎合女性健身群体的需求。然而,不同年龄、性别的健身者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广场体育当中来,这无形中给体育器材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中青年群体也同样需要一些适合其身体特点的健身器材。

三、结论与建议

(一)增加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的数量

加快广场体育公共健身器材的建设速度,增加器材数量。东方红广场和人民广场虽然健身器材相对其他广场较多,但是由于这两座广场地处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中心地带,锻炼人数相对较多,仍然需要重点建设。

(二)加强对现有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的维护保养

在现有的健身器材中,四分之一的设施已经完全无法使用,急需要维修。除此之外,还可以正常使用的健身器材也同样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从而延长广场体育设施的寿命,使之能够更好的为人们进行广场体育健身所服务。

(三)加设适合不同年龄段健身需求的器材设施

加快体育器材的研发和装备速度,从而吸引更多不同性别、年龄、阶层的人参与广场体育健身。针对青年人群的特点,安装一些对抗性、竞技性相对比较强的体育健身设施和设备;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安装一些较易掌握和适合少年儿童身体生长特点的健身器材。

参考文献: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4篇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调查访问法、归纳分析法对上海市杨浦区部分社区健身苑健身器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得出,健身苑健身器材使用情况不理想,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器械利用率不高,健身器材的维护不及时,影响了社区居民健身的效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上海市杨浦区;健身苑;健身器材;调查与分析

1 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近几年来,人们的健身意识特别是城市居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各级体育部门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居民小区配置健身器材已取得一定的成效[1],社区健身苑的建设方便了市民就近健身,极大地促进了市民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但部分社区健身苑健身器材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器械利用率不高,健身器材的维护不及时,影响了社区居民健身的效果。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上海市杨浦区健身苑健身器材的使用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海体育学院电子数据库查阅大量有关健身苑器材使用方面的资料,并查阅体育核心期刊相关文献30余篇,为本文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2.2.2观察法 在论文准备过程中,对社区居民健身情况及参与情况进行现场观察。

2.2.3访谈法 在论文准备过程中,采用面对面座谈和访问的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EXCEL2007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现有健身苑健身器材现状

本次调点对6个街道18个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器材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为,已有健身器材的社区截至2010年底上海市杨浦区共建设健身苑35个(健身苑场地标准为健身场地100 m2以上,健身器材15―20件),在全市社区中达到了75%以上。场地总面积达32万m2,安装健身器材近3000件,总投资200多万元。

3.2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苑健身器材的特征

3.2.1使用者性别、年龄的特征

在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锻炼时,成年人中女性高于男性,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数。可以说,健身苑是老年人和少儿进行锻炼的重要场所。

3.2.2使用者文化、职业的特征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具有较为明显的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增多的迹象,即学历越高,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越强和积极性越高,分析原因主要是文化程度越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越重视。从职业上看,参与锻炼的人群大都是退休的职工。分析原因主要是,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参与锻炼的时间比较充分。

3.2.3 被调查者对健身活动场所选择取向及健身活动的形式的分析

健身形式的选择,客观上与活动的项目、场所、时间、运动负荷等主要体育活动的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活动的宣传与组织状况。综合来看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还是以自发为主,参与有组织的很少,表明杨浦区社区居民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这就导致了社区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运动健身指导,而陷入运动健身的误区,影响社区体育的有效开展。

3.2.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能够较为准确使用器械只占18%,其余的都或多或少在使用上存在错误使用,缩短健身器械的使用寿命。究其原因,锻炼人员不看指示牌盲目性使用,使用不当与人为破坏占一半以上。社区管理部门的指导跟不上和维护不及时是造成健身器械损坏的主要原因。当然损坏因素还包括环境、非人为破坏、正常损耗等。因而在使用器械过程中,应提高居民保护器械的意识和自觉参与日常监督维护意识,还需要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维修。这样才能延长健身器械的使用寿命,更好地发挥其健身的功效。

3.2. --!> 5 居民利用健身苑器械参与健身的时间及频率

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认定:“体育人口”主要是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度在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负荷强度者[2]。这是衡量城市居民健身效果最有效的标准。而杨浦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状况比例相对偏低,还不能达到健身要求。因此,配备社区健身指导员是必要的。

3.3居民对健身苑健身器材的看法

3.3.1被调查的居民对社区健身苑健身器材数量的满意程度

健身苑是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直接场所,健身苑器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与“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关,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另外,由于全民健身点的健身器材比较简单,运动强度和幅度均比较小,比较适合中老年健身者使用,不太符合社区内青少年的使用要求,无形中抑制了青少年的健身热情。这说明,居民希望在健身器械数量和种类上要得到补充。

3.3.2 居民对社区健身的苑建设地址的满意度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满意,发现部分社区的健身苑与菜市场相邻,锻炼坏境极差。有的离居民居住区太远,很多居民不愿意去,影响了居民的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和热情。究其原因,有硬件方面的不足,但更多的还是没有较好的健身指导员来指导和帮助居民进行科学的锻炼。

3.4 杨浦区健身苑发展对策

3.4.1 加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社会体育的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体育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还很弱,因此,政府对社会体育适当进行有效地监测、指导、调控甚至必要的组织和保障,是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新体制健康运行不可短缺的重要环节。同时还应大力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从而提高社区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

3.4.2 加大社区体育发展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数量较多,大部分社区体育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习练者自筹、社会资助和经营性收入补贴。说明各级政府在全民健身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尚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3.4.3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会不断增强,松散的体育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将无法满足人们的体育健身需求,迫切需要在社区中为居民创造包括体育服务在内的服务型消费的条件,进一步引导居民的服务型消费。 --!>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 整体上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社区的健身器械数目也在增多,种类丰富,分布较广。但杨浦区部分社区健身器械数量和种类偏少,一部分器械设置不合理,不能被有效利用。

4.1.2 杨浦区社区健身器械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当和人为破坏。居民的自觉保护器械意识、自觉监督意识淡薄以及管理部门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及时是导致器械得不到有效维护的根本原因。

4.1.3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由于多数社区健身器材还没有安排专门的器械管理人员,并且社区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员。所以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4.2 建议

4.2.1 加大社区健身内容和方式的宣传、管理力度,提高居民的自觉维护和监督意识,有效延长器材使用寿命,提高器材利用率,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

4.2.2社区管理部门应结合社区健身器械每年组织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身比赛,提高家庭的参与氛围,形成规律性和制度化,突出娱乐性、休闲性和健身性。 4.2.3社区中应该设立专业健身指导员,传授健身知识和健身器械使用的方法,以增加健身人群的数量,丰富居民的健身知识,降低健身器械的损坏率,延长健身器械的使用寿命。 --!>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晨,沈建华.由社区健身苑点引发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6,18卷,3(期):46-48.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5篇

关键词: 武汉市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器材调查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指的是我国全民健身点向村级延伸,向自然发展的一项“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幸福工程[1]。本文所针对的是武汉市体育局向农村所投入的一些健身器材,一种类型是室外篮球架1付、乒乓球台2付;另一种类型是7件套健身路径1套[2]。所有的这些都是政府支持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的几个区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安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1.武汉市农民体育健身器材基本情况调查

1.1健身器材的告示牌安装情况

告示牌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而全民健身路径的大告示牌就是对健身人群参与健身进行科学的引导。一般这个大的告示牌包含健身注意事项、健身器材管理规定、健身承诺及服务电话等内容。根据调查整理得出28个点中有17个点没有告示牌,约占总数的61%。其中蔡甸区5个点中占有4个,东西湖区4个点占有2个,江夏区、汉南区7个点占存5个,新洲区5个点占有1个。这说明相关部门在对农民健身的引导方面做得很不够,而且在一整套的全民健身路径中就包含有大告示牌,而没有装也说明了安装时对告示牌作用的忽略,认为可有可无。但还有另外的情况,据随行文体专干反映,是因为场地不够用,所以没有装;还有就是旁边突然建房子,暂时将装好的告示牌拆掉,等房子建好以后再将告示牌复位。但是这暴露器材在安装之前的选址问题,安装之后的管理问题。总而言之,对于农村这样一个相对于城市来说稍显落后的区域,正确的引导非常有必要。

1.2各件器材的小标牌粘贴情况

器材的小标牌的内容包括每件器材的使用说明、安装时间、安全使用期、免费维修期。如果厂家对这些内容进行清晰的标注,必有利于村民对每一件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器材的使用寿命和器材在什么时间段是可以免费维修的都了然于胸,不仅可以及时的解决维修问题,而且可以对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更可以让每一个识字的村民都能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这5个区的176件器材的记录得出,只有东西湖区有一套器材没有小标牌,其他地区的都有,但是小标牌上缺少一些内容。缺少安装时间的有江夏区的4套器材,缺少免费维修期的有江夏区的7套、汉南区的5套、东西湖区的2套和新洲区的4套。所以说江夏区的7套器材就基本看不出它的使用年限,以及是否能进行检修,或是报废。其他区的器材也基本看不出它的免费维修期,而如果再缺乏大告示牌,就无处查找厂家询问情况。

1.3健身器材安装环境情况表

安装的环境主要包括整套器材是安装在一处还是二处(含)以上和器材是否被占用。据对寻访点的调查,只有汉南区和新洲区分别有1个和3个点的器材是分多出安装的。器材如果安装在多个地方,就使器材比较分散,不能有效达到健身效果,特别是器材分散如果太远,而锻炼的村民又不想跑太远,则会造成某些方面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且有的地方地形比较特殊,房屋的分布有时会成小块分布,器材如果分散在两地,要进行整套的练习就将更加困难。

在所有的调查点中,有10个点的器材出现占用情况,普遍表现是村民在器材上晾晒衣服和被子,但是还有的情况则让人费解,有一个点的乒乓球台竟然安装固定在了篮球场上,使篮球运动不能够正常的开展;还有的地方可能有点偏僻,一棵棵的枯树倒在了篮球场上,却没有人将其清理;还有一个篮球场还是位于村小学里面,球场上长满青草,篮球场几乎成了摆设,完全没有起到作用。所以,器材是否被占用,对健身是否能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1.4健身器材所属地管理情况

对健身器材所属地管理情况的了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健身场地是否有社区(村)的管理规定或公告;②社区管理员姓名是否公示;③管理员电话是否公示等。据调查,只有一个点有管理员的电话公示,而且非常简单地用笔写在了篮球架的支柱上,足见其临时性。总体说来,器材所属地对器材的管理非常不够,到了村民遇到情况无人找、无处找的地步。

1.5健身器材的损坏情况

对176件器材进行观察发现,只有145件器材完好无损。这些器材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太空漫步机的轴、扭臀器的转盘、老旧器材的高度氧化等,并且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有的器材有明显的人为损坏痕迹,体现管理的失职;还有的器材安装点非常偏僻,还要走几条岔道才能去,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而且器材是装了很多年的老器材,却一直没有拆除,如果有人使用这些器材而受到损伤也无法很及时地找人帮忙,所以,器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结论

2.1农村健身器材无告示牌的现象非常普遍。安装者缺少对告示牌作用的了解,以及对农民体育健身引导的忽视。农村健身人群不能很快捷、明了地知晓器材的出处,以及器材损坏该找哪个部门等情况,所以国家顺利引导、宣传全民健身计划作用受影响。

2.2健身器材上的小标牌缺少必要条款,存在指示不清、标注不明等情况。给对器材的保养、售后服务都带来影响。显示出器材制造商对器材质量标准要求不够、器材安装者的安装不力和器材巡查者的督查不严。

2.3整套健身器材的安装比较分散,安装位置也相对偏僻,不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健身效果不明显。器材被用作他用的问题比较普遍,很多器材基本上成了摆设,不能达到发展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预期目的。器材的数量少,覆盖面小,离全民健身还相距甚远。

2.4健身器材所属地对器材的管理强度小,基本上缺乏管理规定或公告、社区管理员姓名公示和管理员电话公示等。由对器材的管理情况的公示就可以看出管理者的“不作为”,以及缺乏对全民健身计划推行的责任感。

2.5健身器材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有的器材更新非常缓慢,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行这么多年,第一批全民健身路径还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器材损耗量大,而老旧器材更新缓慢,农民健身人群的健身安全令人担忧。

3.建议

3.1加大宣传健身的力度,使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首先,明确器材的来源、用途及保护的方法、报修的流程,让村民了解器材;其次,村委会定期开展有关健身的活动或者知识竞赛,让村民懂得合理使用器材;再次,鼓励农村社团自发组织健身队伍,引导其添加表演和娱乐色彩,使其更具有艺术的美感,让器材的使用创新化、科学化。

3.2相关部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决策,受广大群众监督。相关部门多做调研,并做好详细记录,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大前提,制订合理的安装计划,实现安装前的考察及安装后的检查验收,以及后期的监督一体化,并充分发动群众一起参与监督,开通举报专线。

3.3提高器材供应商进入市场的“门槛”,把好质量关。严格对器材供应商的筛选及要求,使器材的使用期限明确化,防止器材以次充好的局面产生,对农民健身者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

3.4实行责任制,提高属地管理者的责任感。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对每一个点配有固定的责任人,对器材实行定期的巡查和管理,并要求做好巡查记录。体育局不定期地对相关区域进行抽查,强化管理,对工作做得好的村实行器材奖励和工作补贴制度。

3.5器材管理者对器材使用情况进行清晰记录,第一时间对老旧、被损坏器材做好登记,并通知厂商进行更换,做到工作到位,器材维护有迹可寻,也是对厂家器材质量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叶颖超,赵宝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2]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z].2006.3.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6篇

关键词:泰州;徐州;农村体育健身工程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81-02

为了贯彻落实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总体要求,2006年,江苏省体育局颁布了江苏省“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方案。此方案将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项目和标准分为四类:

第一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一套健身路径,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一个40平方米以上室和80平方米以上室内健身房;第二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30平方米以上室(或60平方米以上室内健身房);第三类:一片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两张以上乒乓球台(室内或室外);第四类:简易标准篮球场。

苏南地区原则以二、三类标准为主建设,苏北、苏中地区原则以三类标准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提倡增建当地群众喜爱的其他体育设施。

徐州地处苏北,而泰州位于苏中地区,均属于比较典型的地区代表之一,两个地区的建设标准基本一样。此前有资料显示,徐州的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滞后于苏中,与苏南有很大差距,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苏北徐州地区的健身工程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与苏中泰州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具体情况,为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泰州的兴化、姜堰、靖江、泰兴以及徐州的丰县、沛县、新沂、睢宁的体育健身工程为研究对象。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资金筹集

2010年苏中地区投入农村和乡镇的体育健身工程的资金平均每个县市达到了300万元左右。苏北地区除了睢宁,其他县、市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总投入也都达到了200多万元,泰州地区的企业、社会、个人赞助体育健身工程的经费较多,部分县市达到100万左右,而徐州地区的部分县市的资金筹集依然比较单一,基本上依靠政府拨款与体彩公益金。

(二)苏中苏北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

随机调查的泰州与徐州的部分行政村与乡镇的体育健身工程数量上可以看出,泰州地区在基本达到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也达到省体育局要求的建设标准,健身工程总数主要是因为部分乡镇健身工程数量达到2~3个,而徐州虽然地处苏北,但该地区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在数量上也基本达到村村有片篮球场。在规格上也基本符合省体育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甚至部分行政村正在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1.苏中苏北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及器材损坏现状

泰州市随机调查的124处体育健身工程,只有4处安排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整体而言,管理缺失依然还是比较严重,而徐州随即抽查的126处体育健身工程只有镇上的个别场地设施有文体站的站长负责管理。泰州和徐州共同存在器材损毁严重的现象,其中篮板的损坏程度尤为突出,损坏的比率达到80%以上,而健身路径在使用过程中,原地固定的基本完好,但利用旋转进行健身的器材,如太空漫步机则损毁非常严重,在泰州的个别场地甚至还出现器材被盗现象。从整个实地调查来看,管理养护的缺失是导致场地器材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泰州与徐州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时了解到缺乏管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健身工程配备管理人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某些县市,没有专项的资金来支持,因而无法得到实施,在泰州,有部分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乡镇村,自行负担管理员的劳务费用,而在徐州,对于器材的管理也仅仅局限在个别镇一级的体育健身工程;第二,器材赠送、安装后的管理应该在行政村,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徐州最初接受捐赠的器材已经基本上损毁殆尽,首先是市民、村民对这些捐赠的器材不爱惜,其次是部分村民初始并不理解和支持这项工程,而在泰州则主要是群众对健身场地器材的漠视,在泰兴走访时了解到部分行政村的场地基本上对着杂物和黄沙水泥,平时更是很少有人因器材有损伤而主动去维修,部分村干部管理上的不作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养护带来严重消极的负面影响。

在与乡镇干部以及农村人口的交流中了解到场地设施损坏的部分原因:第一,篮板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地观察了解到,徐州的篮板基本都是以三合板压制贴皮制成,在经过风吹雨淋之后其自然开裂脱落损毁,而泰州的篮板是密度板材质,同样是木质结构,其损坏的部位绝大部分为篮圈脱落与锈蚀以及篮板的断裂;第二,缺乏管理是健身路径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州的部分县市的健身路径因损坏已经做过一次更新,其损坏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路径本身的质量问题,其次就是管理养护跟不上而导致自然锈蚀比较严重而损坏,部分设有管理人员的健身广场器材损坏的现象因及时的养护与维修就比较轻微;而泰州地区安排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场地器材的完好率比较高,通过对管理员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平时负责场地的卫生以及部分器材的剂添加和螺丝紧固等养护,设备器材损坏的及时登记向村委会或健身工程负责人汇报并及时维修,所以这部分健身工程虽然使用率较高,但场地器材的完好率很高;第三,农村健身的人群基本上根据自己的主经验或者主观意识使用场地器材,有些使用方法或者方式不合理,也是导致器材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人员对捐赠的器材不懂得爱护与珍惜,也是造成场地器材损坏的直接原因;第四,在接受调查的所有行政村与乡镇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健身指导员,村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导致健身路径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第五,绝大部分的体育场地以及健身路径都是露天的,由于缺少人员进行管理和养护,自然的锈蚀以及一些不法分子的偷窃行为也是造成器材损坏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第六,健身工程的体育器材配备过程中,厂家在实施安装完之后,没有设立售后服务,在后期上报维修的过程中有些构件在本地市场没有同样或者相近的构件进行更换,徐州出现的情况与泰州基本类似。

2.泰州与徐州农村人口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比较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以及与两地的市体育局(或文体局)有关分管领导的交流了解到泰州地区与徐州地区农村人口对于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还是有些区别的。徐州历年来就是一个体育人才输出较多的地区,其因地区特色拥有很多的优势项目,徐州新沂近些年也承办了许多国内甚至国际的重要赛事,这些都对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徐州某些县市的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运动团队,并且设立一些专项的俱乐部,平时也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而在泰州的农村人口中对健身工程了解的人并不多,只有个别的行政村与城镇才设有专项俱乐部及协会,在农村受访的群众大部分都觉得劳动就是体育锻炼,而平时健身、锻炼也是以学生为主,村里很少组织体育竞赛。导致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泰州与徐州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通过招商引资,开办了很多企业,原先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务工人员也因为当地企业的薪酬的增加与出行的便利而留在家乡,但他们基本上是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平时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并通过休息从事农业劳作,基本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健身。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泰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在原有基础和新建数量上进行统计分析,大部分行政村基本上达到三类标准,在经济发展较迅速的乡镇或行政村已经达到二类标准,部分行政村在朝着二类标准发展,这也体现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徐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也基本达到省体育局制定的标准,并且部分村镇也正在提档升级。

2.泰州市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完成后,后期的,场地使用与管理脱节,大部分行政村的场地设施处于无监管的状态,而徐州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3.泰州市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维修情况不理想,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徐州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4.徐州市与泰州市的篮板损坏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来自器材本身的质量,而健身路径的毁坏则主要输操作的不当便于维护的不利导致。

(二)建议

1.加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在调查的行政村中健身路径适合青年、中年人的居多,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增加一些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的体育项目及健身路径,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带来的实惠。

2.加强对体育器材供应商的合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主动与器材供应商取得联系,并在招标前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以保证后期的养护和维修厂家能及时到位。

3.加强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体育健身指导员正确传授器材使用的方法对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后期管理与养护,管养是延长器材寿命,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5]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村人口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

[6]李树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1999(4):9.

[7]王德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浅论[J].山东体育科技,1991(3):19-21.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7篇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榆次区通过健身器材参与体育锻炼居民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健身器材的选用情况和居民对所在社区所设健身器材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调查,为推动榆次区居民区体育更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榆次区 居民区 健身器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53—03

作者简介:1.张海滨(197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曹电康(1969~),男,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随之出现了很多花钱买健康的人群。为了使人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本文重点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因为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最多。故本文对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的使用现状及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健身器材设施的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关注。针对榆次区居民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 并对所发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从而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的使用状况, 调查对象为随机选取榆次区居民区不同年龄段的200 名居民。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大同大学图书馆资料、中国知网、百度网等搜集、查阅关于居民区使用健身器材的相关论文20 余篇, 著作10 余部, 同时收集了榆次区体育主管部门的关于健身器材安置和使用情况的部分信息作为基础, 为本研究的续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榆次区200 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 份,收回问卷189 份,有效问卷178 份,有效率达89%。

2.2.3 访谈法

对所调查居民区内的街道干部及其负责人, 以及参与锻炼的居民进行访谈, 从而全面地了解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2.2.4 数据统计法

本文采用Excel2003 对回收的178 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2.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纳和逻辑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榆次区居民区参加体育锻炼居民的基本情况

3.1.1 年龄调查

从表1 调查可知, 年龄段在46-65 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数的62.9%,16-25 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15.7%,26-35 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12.4%,36-45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9%。分析其原因: 年龄段在46-65 的居民中,大部分是已退休人员,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处于16-25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部分是学生,相对来说其业余时间也多。在学习之余有足够的放松空间。处于36-45 年龄段的人士, 大部分是已婚且事业有成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其锻炼时间相对来说很少。

3.1.2 性别调查

从表2可知, 通过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的男性有56 人,占总人数的31.5%,女性有122 人,占总人数的68.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究其原因,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对美的追求较高,更加注重自己的形体美。再者,在时间上较充裕。男性则大多时间忙于工作和应酬,无暇顾及体育锻炼。

3.1.3 受教育程度的调查

由表3可知: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中66人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占总人数的37.1%。53 人是高中学历, 占总人数的29.8%。48人初中学历,占总人数的26.9%。11人小学学历,占总人数的6.2%。从数据可以看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与其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究其原因: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便会更上一个层次, 不仅具有正确的健康意识,而且更能明确的知道体育锻炼的诸多益处。

3.1.4榆次区居民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调查

由表4可知: 榆次区居民体育健身时间多集中在早饭之前的清晨时间和晚饭过后, 清晨健身人数有68 人, 占总人数的38.2%,晚上健身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40.5%。分析其原因:清晨空气较清新,对人体各器官大有裨益,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在调查中还发现:清晨锻炼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年龄较大,睡眠减少,故早起锻炼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午,是其一天当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加之人们都有午休的习惯,故一般不会选择这个时间去健身。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过快,人们的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晚上是其难得的放松机会,故参与人数较多。

3.1.5榆次区居民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调查

由表5 可知:在每次锻炼过程中,坚持30 分钟以内的有97人,占总人数的54.5%。30 分钟-1小时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25.3%。1-2小时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13.5%。2小时以上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6.7%。其大部分人都在30分钟左右。究其原因:使用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较为枯燥、单一,让人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由于参与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其健身的目的在于延缓身体衰老,以益寿延年,故其强度要求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3.1.6榆次区居民区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调查

由表6 的可知:居民每周健身1-2 次的占总人数的37.6%,3-4 次的占总人数的22.5%,而5 次以上的仅占10.7%,从不参与的却占总人数29.2%。说明榆次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频率较低。分析其原因:使用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健身活动,居民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这可能与宣传力度不到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3.1.7参与体育锻炼的季节调查

从表7 可知,居民在春夏两个季节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最多,其次是秋冬,一年四季坚持锻炼的人数不是很多。分析其原因: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空气清新, 相对来说人们的心情较舒畅,参与锻炼的心情也随之高涨。故选择在春季锻炼的人较多。选择夏季锻炼的人群一般都是在晚饭过后的时间, 由于夏季炎热的季节特点,人们在晚饭过后忍受不了那种炎热,故选择去室外健身,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持心情愉快。纵观榆次区居民在季节上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3.2 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的选用情况调查

由表8 可知:选用太空漫步、攀高环进行体育锻炼的有45人,选用平衡滚筒、荡椅的居民有54 人,共占总人数的55.6%,选用仰卧起坐、俯卧撑的有38 人,占总人数21.3%。球类运动、单双杠以及综合训练相对来说人数较少。分析其原因:通过太空漫步、攀高环、平衡滚筒、荡椅进行体育锻炼,其强度适中、速度因人而异,适合各年龄段的需求。仰卧起坐、俯卧撑、球类运动、单双杠以及综合训练这些项目的竞技性相对较强, 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一般是年青男性的首要选择。

3.3 榆次区居民对健身器材的安置状况的满意度调查

由表9调查结果显示说明: 榆次区健身器材的整体布局较良好。其安置位置和器材的质量大部分符合榆次区居民要求,就其数量而言略有不足。若再能添置更多的健身器材,其健身氛围和健身人数相应的会有所增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使用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6-65 岁之间,且女性是体育锻炼的主力军。(2)榆次区居民体育健身时间多集中在早饭之前的清晨时间和晚饭过后, 其强度较小,频率较低。(3)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与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人数越多。(4)居民一般选择较轻松的体育项目,如:太空漫步、攀高环、平衡滚筒、荡椅。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一般是年青男性的首选。(5)榆次区健身器材的整体布局较良好。其安置位置和器材的质量大部分符合榆次区居民要求,就其数量而言略有不足。(6)榆次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一般选择春夏两个季节,秋冬两个季节选择的相对较少,一年四季坚持锻炼的更少。

4.2 建议

4.2.1加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

榆次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较小、频率较低以及参与热情不是很高涨, 通过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它还没有被所有的居民所认可,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热衷于参与其中。所以,要加强居民的锻炼意识,加大社区以及媒体、报纸、网络等对健身益处的宣传力度,从而刺激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从潜意识里增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4.2.2增加有偿和无偿服务

社会指导员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中坚力量。增加有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 不仅可以增加体育专业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而且可以让市民掌握正确使用健身器材方法,避免错误动作发生而造成的运动损伤,以此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壮大志愿者的队伍,为榆次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增添无偿服务。

4.2.3政府加大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度

通过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政府不仅要加大健身器材投资, 同时政府领导要定期组织居民听取有关健身器材功效的相关讲座, 还要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或比赛,让居民亲自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以便于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4.2.4增设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和信息服务机构

设置教育服务、知识服务、宣传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可以让居民了解更多关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动态。健身是一门艺术,而很多问题不是健身器材本身可以解决的,只有信息服务做好了,才能更好的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主编. 体育社会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庄永达, 郑建岳. 宁波市社区健身器械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8篇

优势出击争夺话语权

健身路径于1996年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一项创举,健身路径工程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健身路径已有近15年的历史,由于使用频率较大,加之室外风吹雨打加速了器械老化,致使很多在2006年-2007年间由各地体育部门铺设在全国的路径设施的损坏和报修逐渐增多。一般的健身路径器材的使用年限为4-6年,因此很多小区的路径器材已经到了大规模更换的采购“临界点”。

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利用体育公益金进行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都采用了招标方式,由于体育产业在中国仍属于新兴产业,市场环境不够规范,低价无序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盲目降低成本,导致部分健身器材产品质量持续下降,危及到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健康实施。基于这样的共识,2009年底,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室外健身器材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由南京万德游乐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奥康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烟台激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组成。

中国室外健身器材技术联盟理事长吴万鹏告诉记者,联盟以倡导行业自律、推行先进标准、促进技术创新、塑造专业品质为宗旨,是一个以共同提高每一个成员技术水平、质量水平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水平为最终目的的行业自律组织。

行业自律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互相监督来实现,联盟每月召开一次技术会议,对每家企业的器材进行点评,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予以销毁。针对使用单位关心的器材零部件配套的问题,联盟企业承诺,每件器材都实行身份证制度,由技术监管部门进行检查,严格规范器材的售后服务管理。

此外,联盟以欧洲标准为指导,在产品生产设计中充分体现健康、环保、科技、创新的理念。结合室外健身器材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且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的特点,联盟企业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原理的系列产品,材料选择上大多使用能增加器材色牢度、防腐蚀、抗老化、环保耐用的SMC材料以及耐磨、抗冲击、有效延长器材使用寿命的航空纳米材料,冬暖夏凉、可回收再利用的“塑木”材料等等。吴万鹏说,联盟企业通过技术交流和监督,不断创新,提高生产品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引领整个行业逐步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标。如今,联盟企业的产品质量、创新意识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得到了业界专业和同行的认可。

行业提升必经之路

在第26届体博会占地数百平米的体育公园里,记者看到,由11家联盟企业联合推出的室外健身器材受到了普遍关注。

这些室外健身器材外观设计新颖、色彩靓丽时尚、材料环保且高科技、性能更安全可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器材打破了过去单一的钢管主体材料的模式,出现了钢木、铝木、不锈钢、塑木复合使用的器材,部分器材表面涂层采用电镀后再喷涂的工艺,耐腐蚀度明显提升,能达到使用十年以上的水准,其颜色也呈现多样化,与环境更加协调,个别器材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作为联盟成员之一,武汉昊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虹认为,室外健身器材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工具,还是室外环境的组成部分,未来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安全、人性化、多功能化,设计更为时尚、环保、美观,使室外健身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必修课”。据介绍,该企业生产的HK3502B自重蹬腿踢腿训练器采用先进的铝塑木作为原材料,结合人体力学原理设计,无碰撞,无卡夹,噪音小,缓冲平稳,受力均匀,安全性能好,提升了传统蹬腿踢腿训练器的功能和品质。

据悉,一些联盟企业还设计研发了娱乐和健身相结合、成年人健身和儿童健身同时进行的多功能组合产品,彰显人性特点。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路径企业开始打造技术联盟,依靠技术和标准化来实现整个行业的提升是必经之路。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表示,健身器材越来越科学,也越来越人性化,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人们养成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将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洗牌之际,创新为本

室外健身器材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领域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据统计,国内有几百家企业从事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世界70%―80%的室外健身器材由中国制造。健身服务消费领域的空间和市场潜力是无限的,而对于正在尝试走多元化转型之路的大多健身路径企业而言则意味着不可限量的商机――这才是行业重新洗牌的真正机会。

如今,体育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器材质量工作,5月中旬在安徽合肥举办的“全国创新型室外健身器材展示活动”,将更多在结构、外观、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大幅创新的器材展示出来,这些代表着国内室外健身器材研发生产高端水平的产品突显出了未来室外健身器材的美好前景。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第9篇

误区一:不根据实际需要,盲目选购健身器材,片面认为功能越多的越好,结果是花费不少,效果不好。市场上销售的健身器材既有单一功能的(如跑步车、登高器等),也有多种功能组合而成的(如5功能、13功能、31功能等)。此外还有一些简易实用的,如拉力器、哑铃、跳绳等。健身爱好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需要锻炼的部位以及住房面积、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购买适合自己使用的健身器材。

误区二:健身训练时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一心二用,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如边戴耳机欣赏音乐边健身训练,自以为既可放松,又能健身训练,一举两得,其实却适得其反。因为人在健身运动时,指挥运动的神经中枢呈兴奋状态,其它神经中枢则处于抑制状态。边听耳机边训练,只会使指挥运动的神经中枢受到抑制,难以达到训练效果。

误区三: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训练,结果事与愿违。如骨质增生患者在炎症尚未消失的情况下,采取大运动量器械训练,超负荷剧烈运动,则会加剧关节损伤。训练强度与运动量掌握得不好,用力方法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都可能造成关节损伤、韧带拉伤或者其它部位扭伤。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科学锻炼。

误区四:健身训练处于无序状态。健身训练必须要有计划性,不能高兴时练几回,不高兴时就把健身器材搁置一边。只有持之以恒,坚持经常性的健身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健身呢?一般来讲,健身锻炼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形体锻炼:适合年轻女性。可交叉选用哑铃操、有氧操、收腹板、腰背训练器、扩胸器、健身跑步车,也可选用综合训练器。通过合理使用上述训练器材,能显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并赋予其青春活力。

二、力量型锻炼:更适合中青年男士。可选用哑铃、杠铃、多功能组合训练器。通过锻炼使胸大肌、三角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腹肌及下肢肌肉更加结实饱满,体魄健壮,更显男性阳刚之美。

三、减肥型锻炼:适合男女肥胖者。训练器材可选用电动跑步车,收腹板、有氧操、仰卧起坐板等,通过持久地锻炼,可逐步去除体内多余脂肪,收到较好的减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