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海报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8 00:45:43

文化海报论文

文化海报论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民族文化;海报设计;本土化国际化

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平常的布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布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聪明、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聪明和想象力。

1.民族文化和海报设计

1.1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熟悉、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阳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思维方面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此,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2.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拟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要害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

2.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

3.结束语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狼共舞”并不可怕,相反,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质的飞跃。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过失将成为每一位海报设计师共同的劲敌。因此,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土壤中,我们的海报设计师要“善学邯郸,不失故步。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形成民族个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将得以不断传承,我们的海报设计艺术在本土化的土壤里也必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本新闻

文化海报论文第2篇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所包含的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创新精神以及艺术作品对当代旅游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中国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质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深厚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例如传统的汉服和旗袍、神秘的刺绣、苏杭的园林等,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寻找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文化的源头。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维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殊途同归,彼此共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领与手段又同根共源,一脉相承,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诸如民间传说、图腾崇拜、原始艺术与歌舞、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开发这种想象。

(三)民俗民风元素

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民族特点和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无所不包。近几年,一些地区开辟了通过旅游开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如屈原故里每年端午节举办龙舟赛事,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吉祥图案、剪纸、年画等民间装饰纹样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不仅使作品保留了传统的艺术神韵,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

二、宁夏民族文化元素有的图形符号

宁夏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融合的结晶,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演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风格。

(一)回乡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回汉文化交融中,回族保留和沿袭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俗。其境内的清真寺继承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优秀特点,并在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风格。如宁夏银川纳家户清真寺就融入了汉文化的建筑风格,充分发挥了彩绘、雕刻等技法特征;银川南关清真寺融合了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宣礼台和内部主体建筑风格互为呼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充分展示了回族及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中华回乡文化园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宏大建筑群,金色礼仪大殿高高耸立,运用了大量的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彰显了伊斯兰艺术风韵。

(二)西夏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曾经历了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大夏国,史称西夏。神秘的西夏文化作为宁夏民族视觉元素之一,为海报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具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再现了西夏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古代建筑中占据特殊地位;西夏瓷器是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集中反映,产品造型设计、纹饰题材、装饰手法均表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三)自然景观的文化符号

黄河既孕育了宁夏光辉灿烂的文化,也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黄河岸边生活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凭借他们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贺兰山的巨石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千余幅造型独特、粗犷朴实的古代岩画蜚声海内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宁夏的沙湖,沙水相连,苇鸟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

三、宁夏旅游海报设计构想

一幅扎根于地域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海报,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语义和美学内涵,更能成为一个民族或地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一)设计思路

旅游海报所包涵的设计思维观念化、价值取向艺术化,是其它宣传媒介所不能替代的,只有正确认识海报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更好地运用海报进行宣传。在宁夏旅游海报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宁夏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把旅游景观与民族文化内涵相结合,把地域特色与先进表现手法相结合,分析整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旅游信息,提炼出最具文化价值、最具代表意义、最具表现力的设计主题,以新颖、独特的海报设计精品,激发大众的旅游冲动,增强海报的宣传效益。

(二)素材选取

在对宁夏旅游资源系统整理分析之后,可以从宁夏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民风、建筑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宁夏旅游海报的设计元素,突出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例如在对贺兰山岩画进行图形符号设计时要注重图形形式美,运用艺术构成中解构与重构的方式提炼岩画中的视觉符号,使之更能代表宁夏的民族文化。此外,宁夏旅游海报要始终把宁夏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作为表达愿望,从回乡文化元素和西夏文化元素中提炼出既能表现宁夏旅游特色,又符合大众情感认同的设计主题;要深入挖掘宁夏民族文化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以独到的审美视角提取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素材,使这些文化元素充分表达宁夏旅游的细腻、柔美、平和、富足。

(三)艺术提炼与创意过程

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如何掌握图形、文字、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技巧,是衡量一个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创意能力的砝码。设计者只有在对海报主题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从新颖独特的思维角度,对原有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进行加工重组,形象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才能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因此,在对设计符号进行艺术加工时,一要从视觉效果上追求符号形式的美感,即对现有符号进行图形化改造,使设计结构具有完整的艺术性和高度的整体美感,从而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二要在审美体验上挖掘符号的深邃寓意,即通过对符号的变异重构和艺术加工,将表象符号转变为审美符号,使表象符号失去原有的现实意义,同时保留其形象化的美感并使其产生超越意义,从而使设计符号在审美体验上获得更深的寓意。

(四)设计风格与表现技巧

文化海报论文第3篇

关键字 海报设计 文字图形化 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世界,很多的招贴海报在设计时,不仅把文字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纯文字形式的招贴海报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这一画面构成要素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显了。另外,文字在海报设计中除了表意的功能之外,文字图形化的创意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而且这类文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报版面的整体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本文就平面海报画面中文字图形化的特性与艺术表现手法谈点看法。

一、文字的图形化的概念阐述

要研究平面海报画面中文字图形化的特性与艺术表现手法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相关概念。

1.文字图形化设计

什么是文字图形化设计?有人认为。文字图形化设计就是将“语言文字”转换为视觉图形语言,将文字的表意转化为图形的意象表达。。也有人在《文字图形化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中认为:所谓文字图形化设计,就是以文字为主要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图形式样,是以“图形”面貌出现的整体。笔者认为,“文字图形化”就是将文字笔画做合理的变形搭配,使之产生类似有机或无机图形的趣味,从而强调字体本身的结构美和笔画美,使受众更能理解海报设计的意图。

2.对文字图形化设计理解应强调的几点

首先,它强调文字设计中字与图结合,形成新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是要在文字设计中结合相关的图形元素,形成意象化的图形文字,要把文字与图形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重新构成文字的新的概念。缩小了文字本身的内涵,赋予它特定的含义,或重新来诠释它的字面意义。把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

其次,它强调“形”与“意”是拓展与限制的关系。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不是设计者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夸大或缩小文字的本意,随意排列和组合文字的结构,而是要求设计者将文字的“形”予以“图形化”,将文字的“意”作为创意的根本,以“形”变的方式来拓展“意”,以“意”来限制“形”的蜕变,它使文字的内涵在“形”变中显得既不失本意,又更耐人寻味;它使文字的内涵在“形”变中揭示得更充分、表达得更丰富。

再次,它强调要让文字符号具有“阅读”和“欣赏”的双重功能。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最直白的解释是将文字这个“读的符号”变为具有视觉传达效果的“看的形体”,使文字符号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具有信息传递、阅读的功能。二是具有图形魅力、满足视觉审美的欣赏功能,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拓宽文字的表现空间。

总之,汉字图形化设计就同我们现在常见的汉字意象化图形创意的思想是源于图形创意的思想而发展一样,就是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根据文字本身的内涵进行图形变化的延伸的创意设计。汉字的意象化创意就是利用现代社会高科技,现代化的元素符号在汉字结构上的再图形化、再创意化,让人们树立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形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这就是“旧字新意”。

二、平面海报中文字的图形化特征

1.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视觉接受的可读性

(1)可读出文字的本意

在做海报的文字设计时要做到通俗易懂,使人易认、好记;不能为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的最根本特征――表“意”,受众只有在看得懂这是什么字,读得懂文字的“意”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图形化的新视觉艺术效果。

(2)可看出文字的图形化视觉艺术

文字图形化设计的整体视觉艺术效果要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从而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如果一个文字经过图形化设计,文字变形后图案变得错综复杂,画面眼花缭乱,没有重点,就会使画面失去美感,失去海报设计应有的艺术性。

2.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产品需求的鲜明个性

个性化的设计是海报的生命。海报中的文字设计要服从广告所宣传内容的要求,要能与其风格特性吻合,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诉求效果。

根据文字字体的特性和海报文字图形化的类型,笔者认为常见的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种鲜明个性风格:

(1)端庄典雅。字体优美清新+格调高雅,此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女用饰品等广告主题。

(2)坚固挺拔。字体造型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家用电器、仪表、摄影器材等广告主题。

(3)深沉厚重。字体造型规整,具有重量感,庄严雄伟,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工程机械、大型运载车辆等广告主题。

(4)欢快轻盈。字体生动活泼,跳跃明快,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旅游产品等广告主题。

(5)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给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回味体验,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如生产历史悠久的名酒等广告主题。

(6)新颖奇特。字体造型设计奇妙,不同一般,个性特别突出,给人一种强烈的独特印象和刺激感,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创新产品或流行产品的广告主题。

3.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视觉形式的美感性

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一组字形设计良好、组合巧妙的文字图形化的画面,能使观众看后感到愉快,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美感。相反,字形设计丑陋粗俗、组合零乱的文字,使人看后心里感到不愉快,视觉上也难以产生美感。

4.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设计作品的独创性

我们在做海报时应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文字图形化应极力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在设计时要避免与现有的字体相同或相似,更不能有意摹仿或抄袭。在设计特定字体时,一定要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编排上进行探求,反复琢磨,这样才能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

三、在海报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视觉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法

对平面海报文字的创设来说,关键是探究海报中的文字除了准确的把握海报内容的思想外,应如何来表现这些文字的特性;探究哪些方法的视觉艺术表现力比较强。哪种艺术表现手法适合于哪类海报内容。

1.笔画替换法

笔画是文字构成的基本元素,根据笔画的结构走势,把文字的部分笔画或全部笔画用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图像或图形来代替,使其字中见画,画中有字,使画的生动与文字的概括相结合,使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设计时应注意文字笔画与图形结合的艺术性、整体性、和谐性。(如图1)

2.文罕重构法

文字重构法根据海报的主题意义。将文字打散、重组,夸

张文字本身的图像性来组成图形,使文字的形式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极富视觉情趣,让人印象深刻。如图2中作者在海报中将“0”和“1”两个数字重新组合排列,乍看似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但退之远观,整体是一个张嘴开怀大笑的形象,结合标题,让人明白,创设者是用文字重构的方法,生动展现人们迈人2l世纪时那种兴高采烈、踌躇满志、自信愉悦的情怀。这种趣味生动的数字重构,极富视觉魅力。

3.字形同构创意法

字形同构是通过将相同的或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字笔画与形的共生、形的渐变组合,而相互沟通、相互转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文字图形化视觉效果和新的形象的创意方法。这种同构是一种共生同构,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彼此相互借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使文字的图形化得到一种超越。同构文字的奥妙往往潜藏于字形中,不易被人察觉。我们设计的时候会对文字的字形笔画进行重叠、交错、共生同构,形成一种新的文字图形创意。这种不同寻常的文字设计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已经成为设计师正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觉创意手法。(如图3)

4.文字解构法

海报设计中的文字的解构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对文字笔画、结构整体性的否定,对其进行破坏、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视觉形态,从而减弱文字的阅读功能,强化文字图形化的视觉魅力。但这种解构设计不是对文字随心所欲的破坏和肢解,而是经过精心设计,打破传统的设计原则和形式,创造一种新的设计视觉表现。

5.笔画减少

在抓住文字的主要的字形、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减少部分笔画,破坏字形的完整性、结构的严谨性,强调对文字笔画结构局部特征的表现,创造一种文字图形化视觉的残缺美。但这种笔画的减少,不能影响字形的存在。要使其结构不散,令文字仍然具有一定的识别性。(如图4)

6.笔画拆解

汉字本身的组合构成点线结构间力的相互牵扯,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笔画的拆解则是对这种有机体的破坏,对汉字的点、横、撇、捺,一笔一画进行了彻底的肢解和结构的打散,再对拆解后的文字笔画进行新的组合排列。(如图5、图6)

7.再造“新”字

文化海报论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梳理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画报的研究状况:《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其他研究角度。最后,提出笔者对《良友》研究前景的一点展望。

关键词:《良友》研究 都市文化建构 现代性 本体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1926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出版正刊172期和特刊2期,共计174期。在我国画报史上,虽然之前已有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的《小孩月报》、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信报》、1884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点石斋画报》等,但皆内容狭隘,未能持久。《良友》则以包罗万象的内容,二十余年的刊行时间,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学者公认的中国近现代最具历史价值的画报。

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的研究论述资料并不多。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通过对《良友》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良友》研究有所裨益。

一、《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

继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了《良友》画报全26册后,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良友》画报合订本21册,齐集了1926年到1945年间出版的全部172期画报及2期特刊,并包含所有插页、拉页、彩色贴图。所有页面均以原尺寸还原,忠实再现当年老画报的原貌。1984年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原《良友》画报编辑赵家璧《编辑忆旧》一书。2002年1月,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良友》画报第四任主编马国亮著述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一书,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一本重要的回忆性著作。全书共25万字,并无严谨的历史体例,以与杂志有关系的人物为主线,串联起《良友》各个时期的编辑与报道,并且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交代。这本著作是目前《良友》研究中最为全面可靠的一本文献资料。

二、《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

正如陈子善所说:“《良友》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样化和大众化兼备,是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出色代表。”他完全赞同李欧梵的观点,即“讲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30年代有意识地为‘现代性’作广告,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果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在《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探讨了《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在《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认为《良友》在营造都市文化空间的主导地位时,在同一空间里进行视野上移和下移的行规变化,将介入不多的政治话题(上移)和上海街头文化(下移)渐渐地并进《良友》的经营视域,导致都市文化空间的扩大。在论述《良友》对上海街头文化的想象性构建时,吴果中指出,《良友》采用平民化的传播技巧,尽力捕捉中下层市民及乡下人的街头生活图景,以故事的叙说方式和图文的双重表述体现媒介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建构了在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和市民文化景观,典型地折射出编者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吴果中在她的学术著作《〈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整合了她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良友》画报本体研究、《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多维文化视域中的《良友》画报。论述《良友》画报文化建构的文章还有李康化的《〈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和宋媛的《新旧共存,雅俗易位――从〈良友〉画报看民国二十年代文学时尚》。

李欧梵在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一书的第二章“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中单独抽出一节研究了《良友》。他总结道:“至少在上海,现代性,正如它的译音‘摩登’所示,已成了风行的都会生活方式。因此《良友》画报开创了画报业的第二阶段――用以反映‘摩登’生活的都市品味――因30年代早期起开办的大量电影杂志而变得更加魅力四射”,“到30年代早期,《良友》画报上已营建了关于都会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韩国学者金秀妍在《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中,系统论述了《良友》画报的“现代性”。一是现代知识与商品性的绝妙结合,这也是决定杂志性质的决定因素。关于《良友》对“现代性”的建构问题的研究文章,还有马中红的《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张琰的《〈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钱丽娜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解读〈良友〉画报》以及刘永昶的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志的〈良友画报〉――一个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研究》。

学者吕新雨则反对将《良友》研究定位在对上海新都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现代性“的论证上。如果对《良友》画刊的研究多注重它的商业成功,把它看成简单的市民刊物、时尚杂志,从而把它追认为今天中国大众传媒商业化之前身以及合法性论证,就遮蔽了《良友》的启蒙主义价值追求,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的《良友》在全世界华人中能够迅速受到欢迎。

三、《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

如果说对《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的研究是从宏观框架出发,剖析《良友》的微观要素加以论证,那么这里的“本体”研究角度就是从剖析《良友》微观要素出发,试图得出某些宏观结论。

杨春晓解读了《良友》画报的封面。在174期《良友》中,只有11期的封面是男性,剩下的各期全以女性为封面。“封面所营造出来的女性新形象,富足、时尚、年轻、漂亮。她们预示的这种生活,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效仿和追随的……”张品也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研究了172期《良友》的封面女郎,还以美国为例,将《良友》封面和当时国外的封面杂志女郎作了比较分析,探求了它们风格上的关联。

马媛媛和李同法在《〈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一文中,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四个方面,揭示了“良友遍天下”的原因。刘永昶在《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一文中,通过对《良友》画报电影栏目的剖析,个案考察了《良友》画报对于都市中兴盛的大众文化的理解。黎宁则在上个世纪初期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为背景,解读了《良友》中的女性形象:封面――为人们提供了妖娆多姿却善解人意的富有女性,成为女性读者羡慕模仿的对象,成为男性读者心中女性完美形象的符号;内容――通过展示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轨迹,满足了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对新的都市生活方式的需求;广告――美女主角比比皆是。郑绩的《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一文,通过对《良友》进行纵向的考察,梳理了左翼思潮在该杂志,尤其是文学部分的表现,从而对左翼思潮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形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了《良友》吸收、表达和改造左翼思想的渐进过程,并以此作为自身销售的保证和促进。吴福辉的《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以《良友》画报为例,探讨了报刊与文学的关系,指出《良友》画报实际上成为了当时文学的载体和文学家们的公告空间,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学传播功能。

四、其他研究角度

除了上述三个研究角度外,还有一些研究文章另辟蹊径。

从美学和艺术角度立论的有:汤静的《〈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阐述了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之间的关系。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认为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术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中国出现了一批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摄影画报。他以《良友》画报为个案,理清了这一时期摄影画报的发展状况。

吴果中的《民国〈良友〉画报影响力要素的综合解析》一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良友》传播魅力的要素。马媛媛在她的硕士论文《伍联德与〈良友〉画报》中阐述了伍联德的办报思想及《良友》画报对其办报主旨的贯彻,并分析了《良友》画报成功的原因。郭巍在其硕士论文《〈良友〉画报研究》中,从传媒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良友》画报。

五、结语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年,《良友》是国人望眼世界、开启智力、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也是外国透视中国的一扇窗口。时至今日,《良友》以其图文并茂的内容成为我们了解中国20世纪上半叶近20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景的珍贵历史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良友》画报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研究方面已略成体系。无疑,《良友》画报以视角意象构建的“现代性”问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但如果只是纠缠于《良友》表层要素(包括其文章、图片、办刊宗旨等等),就会阻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良友》话语体系与中国现代文化生发过程之间的关系。

另外,目前从出版发行史、编辑史、美术史等角度切入《良友》研究的文章已出现,但是,从现代传媒大视角出发研究《良友》,尚是一片空白区域。《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重要一份子,其与现代传媒精神、现代传媒理念、现代传媒“传播―接受―反馈”效果研究等之间的关系研究,是有待突破的切口。

参考文献:

[1]陈子善:《〈良友〉画报与马国亮先生》,《文汇报》,2005.8。

[2]吴果中:《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国际新闻界》,2007.4。

[3]吴果中:《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求索》,2007.5。

[4]吴果中:《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与市民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

[5]吴果中: 《〈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6](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毛尖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6。

[7](韩)金秀妍:《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7。

[8]吕新雨:《国事、家事、天下事――〈良友〉与现代启蒙主义》,《读书》,2007.8。

[9]杨春晓:《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新闻大学》,2004。

[10]张 品:《想象都市――浅谈〈良友〉画报封面女郎》,山东大学,2008.4。

[11]马媛媛、李同法:《〈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6。

[12]刘永昶:《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2。

[13]黎 宁:《〈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青年记者》,2008.5。

[14]郑 绩:《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15]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东方论坛》,2005.3。

[16]汤 静:《〈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中国书画》,2004.5。

文化海报论文第5篇

立体传播 全面覆盖

“海峡论坛”始终坚持“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鲜明主题,以“聚焦基层、共享成果”为主要议题,突出“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特色,论坛活动规模、参会台湾民众人数一届超过一届,吸引了境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1.中央媒体引领舆论导向,体现领军作用。大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媒体都派出精干的报道队伍,活跃在大会各个重要活动现场,以及时快捷的消息报道和视野宽广的深度报道,引领舆论导向。新华社海峡论坛前方报道组这两届完成中英文图片报道都在160张、对内和对外中文150篇、英文文字30条、中英文电视频70条以上;中新社对外播发文字电讯稿件(图片)总计506篇(幅、组)。这些稿件被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意大利、罗马尼亚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众多有影响力的海外华文媒体采用,更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广网、中国网、凤凰网、新浪、网易、海峡论坛官网等众多境内外主流网站广为转载,对引导海外舆论,提升海峡论坛影响力,树立海峡论坛品牌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境外媒体踊跃参会报道,体现正面效应。第三、四届海峡论坛受到台湾新闻媒体高度关注,近80家台湾媒体100多名台湾记者参会报道,报道内容比较正面、客观。三、四两届论坛部分活动在岛内举办,台湾主流媒体报道踊跃、客观、友善。据统计,三、四两届论坛台湾各媒体刊发与海峡论坛有关的新闻报道就达2100余篇(幅、条)。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凤凰卫视、亚洲电视、澳亚卫视,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中文电视、美国华夏时报、波兰嫦娥卫视、捷克华商导报、南非《非洲时报》等港澳及外国华文媒体记者积极主动来闽采访报道。美国华文媒体也纷纷开辟专题专栏专版进行报道,如美国中文电视台第三、四届论坛就制作了15个专题报道。香港大公报在三四两届论坛期间都发稿四五十篇(幅、条);香港文汇报多届论坛刊发2个要闻全版、1个半中国新闻版、半个台湾新闻版,累计发稿近百篇。这些报道集中展示了海峡论坛主要活动、大陆惠台政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情况,为两岸交流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媒体发挥迅捷优势,体现规模效应。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华夏经纬网、中国台湾网、中新网、中国广播网、华广网、你好台湾网、以及台湾快乐联播网、好事联播网、数位台湾等一大批网络媒体聚焦福建,以迅捷、海量传播的优势,全程跟踪报道海峡论坛活动。国内几乎所有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境外网站均刊发了相关信息或制作专题、链接论坛官方网站。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采写的重点稿件,如《海峡论坛名牌效应初现向两岸基层普发“和平红利”》等大量被海内外,尤其是台湾网络媒体广泛转载,传递并放大了论坛的声音,引导了海内外舆论,收到了良好的入岛传播效果。

抓住特点 迅捷播报

每一届“海峡论坛”内容都十分丰富,宣传、外宣部门指导各新闻媒体紧紧围绕每届论坛主题和议题,突出“基层性、草根性、广泛性”特点。

海峡论坛期间举办的各项民间信俗和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民俗活动、妈祖文化活动周等,在海内外媒体上图文并发,凸显出论坛民间性、草根性和广泛性的鲜明特点。各新闻媒体相互支持,联动互动,多方协作,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创新各种方式,组织好四届海峡论坛的新闻宣传。新华社、中新社将文字、摄影、视频、网络和社办报刊等报道形式统一策划,开展全方位新闻报道。

这些文字和视频新闻被国内各大网站广泛转发,仅《原味台湾夜市“搬到”海峡论坛》就被15家国内新闻网站转载。中新社在去年首次实现了文、图、网、视、版、刊相结合的立体式报道,今年再度实施,传播效果倍增。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连线台北演播室,请岛内嘉宾解读1万多名台湾乡亲与会海峡论坛的深刻涵义。中央、省、市媒体相互配合,广播、电视、网络互相协作,联合直播海峡论坛开幕暨综艺晚会,台湾中天电视、东森电视、TVBS、中视同步连线晚会插播现场实况。由于充分调动了电视手段,使论坛大会的直播报道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精心谋划 完善机制

“海峡论坛”重大活动场次多,规模大,规格高,任务重。为了能够通过媒体传播影响海外特别是台湾受众,宣传、外宣部门主动作为,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积极协调,将海内外各方因素调动起来。

一是借助海外媒体为我传播。这些年,福建在尤其在台湾举办的各种文化、新闻、戏剧交流活动不计其数,与港澳台媒体广泛联系,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媒体人脉资源,这就为在“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借助港澳台媒体为我传播提供了可能。闽省与台港澳地区媒体经磋商,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每当福建有重大新闻题材出现,就主动与东南亚和台港澳媒体联系,发出信息,取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媒体的支持。第三、四届海峡论坛召开,仅台湾媒体每届来闽采访的人数就超出一百。同时,福建充分利用“侨刊乡讯”和海外媒体“福建专版专刊”的优势,这些年与外国许多知名媒体进行合作。每当“海峡论坛”举办,福建就组织海外华文媒体来闽采访报道,像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南非等,这两届均有媒体来闽组稿,将海峡论坛的最新消息传播给本国。

二是注重研究海外受众的阅读兴趣和欣赏习惯。我们的做法是,不断向包括台港澳地区在内的境外媒体提供素材,怎么报道,用怎样的口味报道,怎样的方式解读,完全由所在国(地区)媒体自己选择。四届论坛举办后,福建宣传、外宣部门从海外媒体传播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海峡论坛”之所以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根本原因在于海外媒体抓住了当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特点,让受众爱读,并且读进去了。

三是抓好深度报道。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家对论坛进行解读;聘请知名人士畅谈对论坛走势的分析;要求本省派出资深记者长期跟踪报道,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文章;要求网络媒体全方位参与报道,有效地提升了收视收看率,扩大了受众覆盖面。

文化海报论文第6篇

汉字不仅是语言的信息载体,在设计师的眼中,它还是另一种相对与图像的情绪的代言物。借由文字的版面看见中的组合、堆叠与排列,文字拥有的不仅仅是其字面上的意义,它还获得了形态展现的诠释与看见虚实关系上的延伸意义等美感的价值。在设计领域,文字已经成为重要的视觉传达媒介之一,随着文明的演进,以及设计领域不断开拓,已经从表面文字范围提升到了表现美的文字境界。因此,以汉字做表现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很多以汉字为主的海报设计,设计师利用汉字为设计的重点,表现出很多不同的海报风貌,显示汉字设计的海报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本研究以海报为模板进行分析,探讨文字设计在海报中的具体运用的情况,探讨在字体设计、文案、图形、色彩的表现上,会使海报产生何种功能和特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其中汉字设计的表现方式为什么形式,能使海报的表现不同于平常海报的表现,汉字海报中的文字设计在大体上具有什么样的热点,是否以文字社就可以传达想要传达的内涵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向的动态及本文创新点:

本论文的研究关注中国汉字的设计元素,通过对字体设计、文案、图形、色彩的层层分析及梳理,对汉字中所蕴含的各类信息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及价值在当代海报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找出汉字在海报设计运用的具体规律。

本文创新点:

做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同样不是只是为了美观,还要传播信息。在海报设计里面也像在汉字中一样含有很丰富的人文精神。海报设计同样受到这种人文精神的影响,在满足自己个体需求的时候还设计对社会所带来的关系。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

一)海报中的汉字设计的特征

文字的最大的作用是赋予对象形式和概念,并使对象在纯自然状态下能更容易认出。在现代海报设计中,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传达特定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视觉图像的装饰符号,使大众在海报中能更容易理解海报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是从海报中文字的形式,诸如文字的基本形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所蕴含的价值体现等方面进行论述的。文字的装饰性特征是海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五大书法格子都展现出其特有的装饰魅力。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最为海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字的海报中的运用,有些海报完全利用文字的表意手段来展示海报所要展示的意象。

二)文字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这一节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1、文字的意境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2、汉字的思维方式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3、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三)海报中的文字设计表现方式分析

结合当前的海报设计,运用一些海报图形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汉字在海报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古代书法的表现形式

文化海报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良友》研究,都市文化建构,现代性,本体

作者:冯伟

《良友》画报由伍联德1926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出版正刊172期和特刊2期,共计174期。在我国画报史上,虽然之前已有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的《小孩月报》、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信报》、1884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点石斋画报》等,但皆内容狭隘,未能持久。《良友》则以包罗万象的内容,二十余年的刊行时间,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学者公认的中国近现代最具历史价值的画报。

新时期以来,对《良友》的研究论述资料并不多。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通过对《良友》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良友》研究有所裨益。

一、《良友》文献资料整理角度

继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了《良友》画报全26册后,香港良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良友》画报合订本21册,齐集了1926年到1945年间出版的全部172期画报及2期特刊,并包含所有插页、拉页、彩色贴图。所有页面均以原尺寸还原,忠实再现当年老画报的原貌。198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原《良友》画报编辑赵家璧《编辑忆旧》一书。2002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了《良友》画报第四任主编马国亮著述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一书,是关于《良友》画报的一本重要的回忆性著作。全书共25万字,并无严谨的历史体例,以与杂志有关系的人物为主线,串联起《良友》各个时期的编辑与报道,并且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交代。这本著作是目前《良友》研究中最为全面可靠的一本文献资料。

二、《良友》都市文化建构与“现代性”研究角度

正如陈子善所说:“《良友》新闻性和文化性并重,多样化和大众化兼备,是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出色代表。”他完全赞同李欧梵的观点,即“讲述《良友》的故事,正是在于它30年代有意识地为‘现代性’作广告,借此帮助了上海都会文化的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果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在《从〈良友〉画报广告看其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探讨了《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在《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一文中,她认为《良友》在营造都市文化空间的主导地位时,在同一空间里进行视野上移和下移的行规变化,将介入不多的政治话题(上移)和上海街头文化(下移)渐渐地并进《良友》的经营视域,导致都市文化空间的扩大。在论述《良友》对上海街头文化的想象性构建时,吴果中指出,《良友》采用平民化的传播技巧,尽力捕捉中下层市民及乡下人的街头生活图景,以故事的叙说方式和图文的双重表述体现媒介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建构了在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和市民文化景观,典型地折射出编者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吴果中在她的学术著作《〈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整合了她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良友》画报本体研究、《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多维文化视域中的《良友》画报。论述《良友》画报文化建构的文章还有李康化的《〈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和宋媛的《新旧共存,雅俗易位――从〈良友〉画报看民国二十年代文学时尚》。

李欧梵在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26―1945)》一书的第二章“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中单独抽出一节研究了《良友》。他总结道:“至少在上海,现代性,正如它的译音‘摩登’所示,已成了风行的都会生活方式。因此《良友》画报开创了画报业的第二阶段――用以反映‘摩登’生活的都市品味――因30年代早期起开办的大量电影杂志而变得更加魅力四射”,“到30年代早期,《良友》画报上已营建了关于都会现代性的一整套‘想象’。”韩国学者金秀妍在《可贵的“现代”尝试――〈良友画报〉研究试论》中,系统论述了《良友》画报的“现代性”。一是现代知识与商品性的绝妙结合,这也是决定杂志性质的决定因素。关于《良友》对“现代性”的建构问题的研究文章,还有马中红的《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张琰的《〈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钱丽娜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解读〈良友〉画报》以及刘永昶的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志的〈良友画报〉――一个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研究》。

学者吕新雨则反对将《良友》研究定位在对上海新都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现代性“的论证上。如果对《良友》画刊的研究多注重它的商业成功,把它看成简单的市民刊物、时尚杂志,从而把它追认为今天中国大众传媒商业化之前身以及合法性论证,就遮蔽了《良友》的启蒙主义价值追求,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的《良友》在全世界华人中能够迅速受到欢迎。

三、《良友》“本体”和文学史研究角度

如果说对《良友》都市文化建构和“现代性”的研究是从宏观框架出发,剖析《良友》的微观要素加以论证,那么这里的“本体”研究角度就是从剖析《良友》微观要素出发,试图得出某些宏观结论。

杨春晓解读了《良友》画报的封面。在174期《良友》中,只有11期的封面是男性,剩下的各期全以女性为封面。“封面所营造出来的女性新形象,富足、时尚、年轻、漂亮。她们预示的这种生活,对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效仿和追随的……”张品也在他的毕业论文中研究了172期《良友》的封面女郎,还以美国为例,将《良友》封面和当时国外的封面杂志女郎作了比较分析,探求了它们风格上的关联。

马媛媛和李同法在《〈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一文中,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四个方面,揭示了“良友遍天下”的原因。刘永昶在《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一文中,通过对《良友》画报电影栏目的剖析,个案考察了《良友》画报对于都市中兴盛的大众文化的理解。黎宁则在上个世纪初期女性主义思想的传入为背景,解读了《良友》中的女性形象:封面――为人们提供了妖娆多姿却善解人意的富有女性,成为女性读者羡慕模仿的对象,成为男性读者心中女性完美形象的符号;内容――通过展示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轨迹,满足了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对新的都市生活方式的需求;广告――美女主角比比皆是。郑绩的《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一文,通过对《良友》进行纵向的考察,梳理了左翼思潮在该杂志,尤其是文学部分的表现,从而对左翼思潮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形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了《良友》吸收、表达和改造左翼思想的渐进过程,并以此作为自身销售的保证和促进。吴福辉的《海派文学与现代传媒: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以《良友》画报为例,探讨了报刊与文学的关系,指出《良友》画报实际上成为了当时文学的载体和文学家们的公告空间,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学传播功能。

四、其他研究角度

除了上述三个研究角度外,还有一些研究文章另辟蹊径。

从美学和艺术角度立论的有:汤静的《〈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阐述了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之间的关系。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1912―1937年中国摄影画报简论》认为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术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中国出现了一批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摄影画报。他以《良友》画报为个案,理清了这一时期摄影画报的发展状况。

吴果中的《民国〈良友〉画报影响力要素的综合解析》一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良友》传播魅力的要素。马媛媛在她的硕士论文《伍联德与〈良友〉画报》中阐述了伍联德的办报思想及《良友》画报对其办报主旨的贯彻,并分析了《良友》画报成功的原因。郭巍在其硕士论文《〈良友〉画报研究》中,从传媒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良友》画报。

五、结语

文化海报论文第8篇

最近,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王仲伟就论坛的有关事宜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上海要举办传媒高峰论坛?

答:去年,在研究上海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上海新闻界要进一步创立新品牌,就必须通过论坛这样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传媒业深入探讨,积极拓展。我们认为举办传媒论坛有这样几个意义:

第一,目前,传媒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在上海的新闻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同志,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又进行了共建,上海市记协、市新闻学会也进行了换届。近年来,许多新闻界同志钻研新闻传播、传媒经营的理论,也写了许多有分量的调研和理论文章,所以完全有条件举办这样的论坛,表达我们的主张。

第二,加入WTO后,海外对上海传媒业的发展很有兴趣,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个制度化的安排,作为与国内外媒体交流的平台。

第三,最近,全国南北方关于新闻传媒的会议很多,上海作为被邀请方,到兄弟省市去“汇报”情况,而我们上海却没有自己的军团,没有“上海板块”的声音,没有形成自己的气候和有上海特色的抓手。目前,从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考虑,我们都有必要并且有条件举办这样的活动。

问:举办这样一个论坛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答:第一,这个论坛能定期检阅上海传媒界基于上海和全国的实践,对传媒业发展一些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的成果,促进当前的新闻实践。

第二,这个论坛能展示我们传媒业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工作成果。

第三,论坛能促进中外传媒业的交流对话。

第四,论坛能锻炼和提高我们的队伍研究问题的能力。

问:本届论坛为什么要以“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为主题?

答:我们这次论坛以“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为主题,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目前,我国传媒业发展非常紧迫的问题是经营创新。传媒业队伍现在正发生着转型,处于新的成长阶段。传媒业将来的趋向是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要培养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专长的人士来进行团队管理。

第二,现在我们的传媒十分需要科学的经营、科学的管理。但在新闻学院的课程中还没有系统的传媒经营管理的课程,传媒经营在理论上也要有所创新。

第三,在中外交流方面,容易引起共同兴趣的也是这个题目,而其他方面学科的交流范围相对而言就比较有限。通过论坛可以使我们了解西方传媒的经营理念,借鉴西方成功的做法,从而提高自己。

问:这次论坛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希望论坛能真正集中上海从事传媒业的所有力量,表现我们理论界、学术界的思考深度和力度,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第二,通过论坛,使上海与全国的传媒集团、传媒教学和研究机构及理论界有一个对话的机制。

第三,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邀请一些有分量的海内外媒体人士做上海传媒论坛的嘉宾。

第四,在论坛上,希望大家做一些平等交流,以探讨、研究问题为主,不要作简单的相互点评,不要强加于人,主要还是作学术、理论的探讨。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办好这个论坛?

答:为了搞好这次论坛,组委会同志要向上海媒体的党政领导做好动员,希望媒体做好论坛的后援,并做好选题、发言、论文、研讨等各项准备工作。

据了解,国际上论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是介绍性发言,介绍最新动向,这类发言要有学术眼光、理性思考。

第二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三是主题讨论,组织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

第四是主题演讲,请一些具有相当国际影响、有相当权威的嘉宾进行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的报告。

问:您对论坛的筹备还有什么意见?

答:对于论坛的各项工作,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要将本次论坛办成具有全国影响和国际性的论坛。

第二,论坛的准备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市场运作。

第三,最好为优秀的论文设置奖项,或为参与嘉宾发证书以作纪念。

第四,要对提交的论文或演讲稿进行文献评价,要查文献,防止一稿多用和抄袭现象的发生。

第五,要很好地选择论坛各阶段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不但在此领域有威望,而且在主持论坛方面有一定经验。主持人最后的归纳和点评十分重要。

第六,论坛主办方出面的是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方不是固定的,进行市场运作,择优选聘。公司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论坛筹措经费,为愿意参与传媒发展的企业牵线搭桥。

第七,在内容把握上,要注意几个敏感问题:

1.谈传媒经营创新,可以涉及资本运作,但在宣传上要把握好度。

2.中外传媒经验借鉴,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接轨、移植,而应是了解、学习和借鉴。

3.论坛的背景是入世,但我国并没有承诺入世后将传媒业放开。

4.集团化、规模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管理中,分业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讨论“传媒经营创新”时,必然会谈到传媒内部融合、跨行业的问题,要注意不能使人觉得传媒业已走向完全的跨行业。

第八,会议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举行,这样就能对许多问题的把握更准确一些,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总之,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上海传媒业在实践上的理论思考,培养新闻界领导的理论素养,使上海传媒不断创新,在理论支撑、智力支持下推动上海传媒业的发展,推动新闻教学和新闻理论建设的发展。

附:凝聚全球同仁的视点 跻身世界传媒的行列

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即将举行

欢迎参加 接受报名

本届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新闻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共同协办,上海易扬文化传播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该论坛是上海唯一的常设性、国际化的传媒论坛。首届论坛即日起接受报名。

一、主题

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主题报告人为全球著名媒体经营名流和代表。

二、时间和地点

2002年12月5日~7日,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三、报名对象

国内(含港、澳、台地区)传媒业(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的主要负责人;

传媒学术研究和调研机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内)的研究咨询人员;

已经投资参与或准备投资参与传媒业的其它业界代表;

对传媒感兴趣的业余研究者。

四、日程安排

两天会议(主题报告一天,分组研讨一天);一天参观或游览。

五、费用

每位人民币1800元。

文化海报论文第9篇

【关键词】华文传媒 国际话语权 软实力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国发表了《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报告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关注本国媒体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地位。近年来,中国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开始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然而,国际舆论的话语主导权依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与CNN、BBC等西方主流媒体相比,中国的声音仍旧微弱。西方媒体对中国崛起的误读,使得外界对中国的发展存在不少偏见,有碍于中国与世界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在这种情势下,提升中国的国家话语权,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并通过话语权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新秩序的重建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同盟军”,它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

本文从美国华文传媒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外华文传媒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作用,并对海外华文传媒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出了建议。

一、美国华文传媒现状分析

根据美政府人口普查显示,截止2011年7月,全美约有1800万亚裔,其中华人占550万。随着中国的发展,华语热应运而生,在美国的非英语语言中,华语的流行程度仅次于西班牙语。

美国经济发达,华人数量众多,它是海外华文传媒的发源地之一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美国的华文日报有二十几家,但在东西两岸都有出版、发行和销售的只有四家——《世界日报》、《侨报》、《星岛日报》和《明报》,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多家的华文周报在各地发行。①在电视方面,美国现有的华语电视台约10多家,亚美电视、北美卫视、中华电视被称为三大华语电视网。此外,还有华语电台和不少华文网站。

二、海外华文传媒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1、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传承中华文化的“民间大使”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新形势下,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的格局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各种信息相互交错,如何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发展的真实的中国,消除其他舆论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已经成为包括中国本土和海外华文媒体在内的全世界华文传媒需共同面对的问题。美国华文媒体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国际环境,任务和责任更加艰巨。

美国本地的华文报纸肩负着双重使命: 一是作为本地的媒体,报道政府出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特别是对于华人事务的政策,使华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如2012年6月18日,《洛杉矶时报》头版报道了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向全体美国华人道歉,华人历史揭开新篇章。几代美国华人等了整整130年的一声歉意,终于到来。《侨报》等报刊还开设专栏,让华人华侨发表对美国和当地时政的意见,让华人社区表达心声。二是作为中国与所在国的友谊桥梁,通过大量对华人社区的报道、对中国新闻的关注、对热点问题的解释,在向广大华人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达到服务读者、引导舆论、增强广大华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目的,增强海外华人的民族情感,让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与祖国贴得更紧。②

目前,随着华侨华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世界各国掀起的学习中文的热潮,华文传媒作为华侨华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版、发行和传播为华人学习中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坏境,也为维系海外华人族群提供了条件,是支撑海外华人社会存在与延续的重要力量。为了继续弘扬华文,许多华文传媒特别是华文报纸坚持文化传播的理念,在副刊上开辟了大量关于中华文化传播的版面,电视则播放华文电视节目。如美国《南洋商报》则设立一份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副刊,内容包括华语影视节目动态、本地热点讨论、趣味漫画、中文当代小说等,特别是它开设的华语学习园地,为美国华人学习中华文化开辟了窗口。这些以反映当代人生活为主题的副刊文章,承载了中华文化与异文化交流的重任,海外华文媒体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大陆媒体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它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是联系海外各国华人的精神和纽带,海外传播中国声音和中国文化的核心力量。

2、传播“和平之声”,消除“中国”

长期以来,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历史认知的差异,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和准确,总是充斥着大量的不实的信息,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存在种种误读,很多报道存在着明显的政治偏见,形成了一个对中国发展不利的“舆论场”,“中国”甚嚣尘上,使得西方公众对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多疑问。植根于世界各地而又有一定影响的海外华文传媒,包括报纸、广播、期刊、电视、互联网等传媒形式,是华人华侨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人社团、中文学校一起,被称为海外华人社区的三件宝。作为一个对话平台,充分发挥以正视听的作用,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信息,向西方公众描绘一个真实的中国,在消除“中国”的问题上,海外华文媒体大有用武之地,这种较强的舆论影响力是大陆媒体短期内无法拥有的。例如2012年9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引起美国华文媒体的高度关注,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刊登和解读,美国《世界日报》在要闻版以超大字号标题发表文章《中国白皮书详述历史申明》,强调中国对拥有无可争辩的。海外华文媒体通过一系列反映事实真相的报道成功地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了不少西方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成为对抗西方舆论霸权的有效途径。正因为海外华文传媒能够在海外华人中形成一致的舆论,并“放大”这种舆论,它在消解“中国”、构建“和平崛起”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海外华文媒体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尽管我国媒体加大了对外传播的力度,西方媒体涉华报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媒体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声音有所增强,但是其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还远远落后于西方传媒。华文传媒作为华人的主要信息交流渠道,虽然搭起了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但是由于它的读者大多数局限于华人,很难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接纳,影响力大多只局限在华人的圈子中。“争取话语权”也愈益成为海外华文媒体热议的话题,是海外华文媒体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必由之路,华文传媒只有创新和改进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

1、客观、完整、全面地报道中国新闻

与中国国内新闻相比,海外华文媒体一直存在着报道质量不高的问题,以美国洛杉矶和波特兰地区为例,在十几家华文报纸中,从新闻时效、新闻内容、新闻体裁以及版面格式等方面来衡量,普遍存在着新闻不全面、报道不及时、版面不活泼的缺陷,真正符合新闻专业要求的报纸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海外华文媒体需要更加精心地办好媒体本身,准确地捕捉新闻事实,尊重多元化的社会,加强报道的深度,努力追求新闻品质,使其更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只有做到客观、完整、全面地报道中国新闻,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使得报道内容真正令读者信服;同时,部分传媒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关系到传媒质量的提高。

2、报道内容应当多元化

长期以来,华文媒体的读者定位都是华人,报道内容都是针对华人群体,维护华人的利益,局限于华人的世界。近些年,“汉语热”频频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作为主要外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华文传媒所在地通晓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这就意味着华文传媒的潜在受众不再只是华人,而包括更多“非母语”的受众,不断涌现的华文读者给华文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华文传媒应当将这一群体纳入受众范围,在服务华人群体的同时,对所在地“非母语”受众群的需求,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新的诉求来调整经营方针。在传播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同时,重新树立华人群体的新形象,提高华文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华文传媒还应肩负起推广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使汉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整合资源,扩大经营规模

综观世界华文传媒的现状,除了少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经营规模外,绝大多数规模过小,竞争激烈。以美国为例,几乎华人聚集的城市都至少有5份报纸,再加上《世界日报》、《侨报》、《星岛日报》、《明报》在当地的销售,竞争相当激烈。为了求得生存,很多华文传媒本末倒置,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求广告上,然而广告市场较小,一些华文媒体采取不正当手段相互排挤,导致广告价位过低,广告市场遭到破坏。这些缺陷与不足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华文传媒的声誉和竞争力的提高十分不利。要摆脱这种局面,变小而弱为大而强,华文传媒应该整合资源,增强报纸的竞争力。例如可以利用中文热,开辟网上华文教育频道,面向更多的唐人街以外的受众。一方面可以扩大华文网络的受众群,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华文网站输出客观准确的消息,影响他们对华人的看法,重新塑造华人新形象,从而提高华文媒体国际话语权。

结语

在中国致力于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不仅可以帮助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还是改变国际舆论“西强我弱”格局的同盟军。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学习汉语的华人和外国人也会越来越多,这势必将推动华文传媒受众面的扩大,为华文传媒带来更多发展良机。海外华文传媒作为一支特殊的华语传媒力量,应该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同当地其他民族一起为世界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②彭伟步:《海外华文传媒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153、22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