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8 06:25:37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1篇

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经济界围绕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随着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真正做好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有一套科学的、为社会公认的、可行的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二是要有一种公认的、科学简便的评价方法;三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稳定的统计制度。1992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由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关于改进工业生产评价考核指标的报告》,国家统计局相应制定了《改进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实施方案》。这套工业生产评价考核指标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基本上解决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在这些方面大大的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我国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工业生产评价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和经济效益型的转轨。这套考核指标自1992年一季度在全国正式实行到现在,对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各级领导把注意力转向重视工业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税制等在工业企业的全面贯彻执行,有的考核指标已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为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工业经济发展朝着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化,在调查研究和吸收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改进了1992年制定的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并于1998年2月在全国正式实行。改进后的新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七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新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考虑了以下四个原则:

1.综合内涵性。工业经济效益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宏观概念。它是从投入产出对比关系上,反映工业品投入、产出、销售整个过程总体效率的高低。因此,从工业生产的再生产循环看,工业经济效益要考察工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广义的经济效益,不但要看本企业和局部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看全社会和整体的经济效益。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管理部门曾经搞了产品、品种、质量、消耗、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考核企业的八项经济效益指标,改进了单纯以产值评价考核企业的生产型考核模式。1982年,国家计委、经委、统计局、财政部、人民银行、劳动人事部联合制发了十六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评价方法,通过打分的办法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在此之后的1988年,宋平同志还提出了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八项经济效果指标。尽管这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但从它们的共性来看,由于工业经济效益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到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很难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因此,这些评价方法都采用了反映经济效益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的多个指标,组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进而体现出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内涵。

2.宏观导向性。导向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以产值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工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经营和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用,致使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超越实际情况,争产值,比速度,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情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新指标的设置,坚持把“宏观导向性”放在突出位置,舍弃和淡化了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粗放经营,盲目增加投资,铺新摊子的指标;增加和强化了能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不仅设置了反映投入与净产出之比的指标,如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而且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当前面临的资金、市场、守度负债经营、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设置了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考核工作,引导工业经济向着“集约型”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方向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3.科学合理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要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要能全面反映经济效益的客观实际。新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吸收了1992年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的优点,并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改进后形成的。因此,从指标设置,标准值和权数的确定,以及综合指数的计算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测算。指标的选择和设置主要从六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状况,重点对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是把企业盈利能力作为经济效益考核评价的中心内容,并扩大了企业贡献的涵盖范围,即在过去反映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税金)和企业利益(利润)基础上,增加了利息支出,这是工业企业所创价值转移到其它领域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为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增加了企业发展能力考核指标。通过企业净资产的变动,观察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从而考察企业是否具有生产经营发展的后劲,是否具有成长性。

三是增加了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指标,即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等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部分之和,两者的比例构成资产最基本的结构,这个结构决定了企业资产的稳定性和合理性,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一般情况,企业负债经营是必要的和正常的现象,但负债过重,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一旦发生市场突变等不测情况,会使企业生产经营陷入严重的困境。因此,为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负债应有一个合理限度。设置资产负债率指标正是为了观察和反映这方面的情况。

4.实际操作性。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我们目前的统计制度和会计制度所能够取得的资料情况,制定出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满足时效性要求的方案,使评价考核得以顺利贯彻实施。这里我们主要把握两点:一是企业基层数据资料能够比较容易取得,避免由于资料难以取得而带来的数据不准确。二是力求指标计算简便,基本采用日常统计和会计分析中常用的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2篇

内容论文摘要:经济效益的评价是考察经济行为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归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原则,以使效益评价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修正原则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11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11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11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 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 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 )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 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 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李晓龙.我国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导刊,2005(10). 黄萍.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及其实现条件,湖南大学学报,2001(4).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52-04

作者简介:刘欣欣(1989-),女,山西晋中市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理财。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和政策等宏观层面,对于经济效益审计由哪些指标构成,如何科学、层次清晰地评估指标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则比较少。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及程序

(一)概念界定

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外部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部门依法运用现代审计手段或方式方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产业特性,以信息产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审计对象,以促进信息产业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鉴证,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改进建议,在较高层次上和较宽领域内开展的一种综合性审计形式。

(二)审计程序

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审计阶段。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是实现经济效益审计目标的关键。各阶段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如下:

1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当利用评价体系初步评判被审产业的管理活动,从而确定具体审计对象及重点审计领域。

2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需要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客观评价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目标,从而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搜集审计证据来验证初步评价。

3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将以评价体系为依据复核审计结论、评价审计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结论。

4后续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应按照评价体系,检查审计对象是否依照审计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实施了适当的整改,并分析整改产生的效果,评价审计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一)基本框架

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参照学者李蕴娜在《企业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中的调查分析结果,建立了由22项主要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基本框架(见图1)。

图1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对这22项指标归类,可将其分为财务、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客户4个维度(见表1)。财务维度包括了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内部经营过程维度涉及生产、创新两个阶段的效率效果;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关注员工素质及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等方面;客户维度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信息产业维系客户、扩大市场方面的经济效益。

上述指标反映了信息产业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共同构成了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当然,这些指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各具体信息部门和单位可参考这个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制定出各自的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权重分配方法

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其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集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将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将各种判断要素之间的差异数值化,帮助人们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适用于复杂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是目前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由于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层次性,在评价时,若仅依靠评价者的定性分析和简单逻辑判断,而没有客观的定量分析作为依据,很难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

2权重分配过程及结果

(1)构造判断矩阵。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判断矩阵是用来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评价该层次中各相关元素重要性的状况,其示意图见图2。

(2)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偏离过大时,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商榷了。一般采用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

(三)分值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本文采用指标归一化的方法及已构建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对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综合打分,并初步划分了各等级,指导进一步的审计。指标归一化是指将各项指标均转化为(0,1)区间内的标准值的方法。在信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指标间存在着量纲、数量级不同的问题。为使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可比性,必须将定性指标量化处理,并与定量指标一同转化为在标度区间(0,1)内的无量纲指标值。归一化处理过程如下:

1找出未归一化的指标

在所建立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中己经进行归一化指标是有关“率”的定量指标,此外尚有产品制造周期、研究开发新产品周期、内部沟通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度、信息支持准确程度与速度6项指标未归一化。其中“产品制造周期”和“研究开发新产品周期”为定量指标,“内部沟通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度”和“信息支持准确程度与速度”为定性指标,需要对其进行量化考评。

2指标归一化

3评价体系归一化

4确定分值

结合权重分配的结果,可得信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总得分S,S在(0,1)之间。

5评价等级

6进一步审计

通过对上述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分别得出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占总体绩效评价等级系数的比重,从而分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开展重点审计,查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三、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济效益审计和绩效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体系各层面、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综合评分。希望能对现实中构建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4

[2]详解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J]辽宁经济统计,2010(11):36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4篇

摘要:本文针对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的特点,从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和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等层面,构建了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了各层次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设计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量化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大量存在的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公益性投资项目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

一、引言

经济评价(EconomicEvaluation)是根据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目标和社会需要,从资源最优的角度或者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用影子价格等参数调整项目的费用与效益,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计算投资项目的经济收益能力。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于2006年联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虽然增加了经济评价的内容:费用效果分析和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但未能给出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实施办法。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作为公共部门预算支出的核心,其经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越加突出,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问题很多,损失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经济评价的非科学化、随意性是重要原因。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即开始了在水利和公共工程领域运用现代项目分析评价方法:费用效益分析。西方项目评价方法大致分为两大体系:基于影子价格的价格体系和基于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的影响体系。价格体系主要包括OECD法(L-M法),S-VT法(WB法)以及UNIDO法(准则法);影响体系主要代表是EM法(影响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构建我国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按照投资使用方向和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分类,可以将投资项目分为竞争性投资项目、基础性投资项目和公益性投资项目。竞争性投资项目指投资收益较高、产品垄断性低、市场调节较灵敏和竞争性较强的行业部门的相关项目,主要包括工业、建筑业、商业、房地产业、服务、咨询业及金融保险业等。基础性投资项目指投资收益率较低、投资期限较长、有一定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投资项目,以及直接增强国力的符合规模经济的支柱产业投资项目,一般包括农林水利设施、煤矿、电站、铁路、公路、机场、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供热、供水、煤气,给排水、防洪、防震、防风等。公益性投资项目则是指非营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投资项目,其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公检法等政权设施、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国防设施等。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上述非营利性公益性、基础性的投资项目。投资项目评价按照评估时间及所处阶段可分为项目前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本文着重关注项目前评价。与竞争性投资项目相比,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具有非私有品性;投资规模大,项目周期长,风险因素众多;投资收益率较低;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目标的多重性;利益的难以计算性等特点。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主要不是体现在其营利性上,而是体现在其社会效果上。姚友胜等(2004)认为,完善我国现行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体系必须引入宏观指标,并提出了在公共建设项目评价中引入宏观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构想。李春梅等(2003)结合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新方法:量化生态环境效益,应用冲突协同理论,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重视外部经济性。严玲等(2003)提出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采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刘燕等(2004)尝试将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应用于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与决策中。罗时磊等(2005)论述了社会评价的内涵、发展、工作性质、评价内容、项目特点和社会评价具体操作的关系,以及我国开展社会评价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存在费用与效益界定不清和计算方法不够客观;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轻视生态环境效益;缺乏区域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对风险分析重视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通过对公益性、基础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使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和风险分析中的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化分析结果,为项目方案的选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注:本文内容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5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22-03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 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的性与科学性;2) 统一性;3) 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4结论与建议

1) 以社会效益为重点来评价竞技体育可以充分显示竞技体育的实际效用。2) 将有关的社会效益、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更客观地体现出竞技体育项目的效益,相应体系的建立便于进行不同项目的横向比较,从而为决策管理层提供参考依据。3) 应建立相应完善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与已有的技术及经济评价相结合,可以从客观、系统、科学、全面的角度分析评价竞技体育。

参考文献:

[1] 王五英.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8.

[2] 金敏求.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探讨[J].投资与信息研究,1999(2).

[3]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4]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 王琳.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3年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6] 李艳翎.论社会评价与体育的社会评价[J].体育科学,2002(5):56-58.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6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评价;公路建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作者简介]田亮,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云南 昆明,650204;程静,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04

[中图分类号] F5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1-0013-0003

一、导 论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二级公路里程达到23.1715万公里。为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根据交通部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00万公里[1]。由此可见,在未来的10年里,公路建设将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发展。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已成为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工程实践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在决策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公益性可行报告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项目管理

“项目”概念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通常会追溯到马梯诺(Martino)的定义,即“项目是一项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任务,它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一种或多种资源的支持;它由对于实现任务目标所必需的、相关的和独立的活动所组成”[2]。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量关于项目的定义。德国标准DIN 69 901将“项目”解释为:一个只有通过总体条件才能识别的计划,这些所谓的总体条件包括目标计划、时间、经费、人员以及其他限制,对照其他计划给予界定,和项目特有的组织[3]。世界银行则从投资的角度将项目解释为:同一性质的投资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同的投资,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投资。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则将项目定义为:组织中所有具有一次性、有头有尾而非持续性的工作,或为达到一个特定目的而将人力等各种资源结合形成的一个短期组织[4]。显然,无论怎样定义,项目本质上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可能包括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约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特定的质量要求等;而项目的特定目标则可能包括质量高、进度快、成本低等。因此,实施一个项目,就要求项目的执行者按照限定的时间要求、财务预算和质量标准完成所规定的目标,这就需要进行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二)二级公路项目特征

1.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二级公路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二级公路通常是指连接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者是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其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ADT)一般为2000~10000辆。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相比,二级公路虽然对区域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交流影响较小,但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二级公路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周期较短,一般不需要跨越多个年度,同时二级公路对线形指标要求较低,一般每公里造价相对较低,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要消耗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土地等资源相对有限。

3.二级公路项目的实施对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由于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对线形指标要求不高,因此对项目区域原地形地貌破坏较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所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相对较为简单。

4.正由于上述三点特征,与高速公路项目相比,二级公路项目在此前处于相对不受重视的地位,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管理上都远远落后于高速公路项目。

(三)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二级公路项目管理是指在二级公路项目周期内,通过专门临时性组织,对该二级公路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控制,以实现该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对二级公路项目而言,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项目筹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二级公路项目进行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立项;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明确项目融资方式和项目目标,建立项目组织,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征地拆迁、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评价与验收;而项目营运阶段的工作,则主要是调整项目组织机构,调整各项管理制度,养护管理二级公路,并实施二级公路收费管理和经营管理。

根据上述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可以将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划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狭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仅包括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广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包括了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即二级公路项目的全过程。

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研究

国民经济评价是将建设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中,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通过比较拟建项目建设中所消耗的价值以及该项目建成后所能创造的国民经济效益,来计算该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常而言,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只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技术等级偏低,往往是因为这些公路通常地处偏远山区,受地形条件与地质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与此同时,这些公路项目所在区域通常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相对较少,项目的主要直接经济收益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而言微不足道,但项目建成后能带动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开发,丰富中东西部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方便山区人民的出行,节约运输时间,提高旅客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交流,进而能改善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强民族团结。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具有超出一般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殊重要性。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就国民经济评价而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后,公路建设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作为公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评价则是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在上述问题中,国民经济评价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4]。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有UNIDO(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流派、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流派和Arab流派三个流派[5]。其中,UNIDO流派和OECD流派都以净总消费效益为主要目标,并把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效果作为附加指标;而Arab流派则以国民收入及纯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目标,把就业效果、收入分配和相关投资效果作为辅助指标。就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而言,UNIDO流派以国内市场价格作为影子价格,OECD流派以边境价格作为影子价格,而Arab流派则以国内市场价格为基础,利用修正汇率或旅游汇率将贸易品的口岸价格换算为国内价格。除上述三派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外,1975年世界银行的林恩・斯奈尔和赫尔曼・G・范德塔克还提出了S/V法(或S-V-T法)[3]。

目前,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影响法、有无对比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三种[6]。我国2006年7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主要采用“有无对比”的计算理论,推荐采用以影子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进行国民经济费用效益计算。在实践中,也有文献探讨了建立综合费用法来编制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直接效益计算,并认为与有无对比法相比,具有计算简便、能减少选多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5]。

在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和投资回收期(N)四种。已有研究通过对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和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比较认为,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是反映项目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因此单一指标难以达到全面评价项目的目的,而各个项目要达到的目的不尽相同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指标予以反映[7]。

此外,已有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存在对费用效益的界限界定不够清楚、没有区别项目的真正建设目的和间接效益大多是定性分析等问题,而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通建设项目,因此现行的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西部开发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不合适,应采用基于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有无对比法”和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中的弹性系数分析法来进行分析[8]。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本身就有相当的复杂性与不完善性,而由于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通建设项目,因此加强在西部环境下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尤其是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响因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而言,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建设规模、方案论证及比选、资料与方法、工作方法等。

1.建设规模

在建设规模方面,可能存在行政干预的影响。此外,还可能受到资金短缺、交通调查及预测不准的影响。

2.方案论证及比选

在方案论证及必选方面,同样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此外还可能由于对自然因素(如地质、地形、地貌等)调查不详,导致路网规划不合理。除上述问题外,现有运输网络、国家政策和资金来源也会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产生影响。

3.资料与方法

在资料方面,可能会存在资料不全从而导致运输成本难以确定、影子价格难确定、原始数据少、国家政策及市场变化等问题。在方法方面,则可能存在应用模型和应用方法不当等问题。

4.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方面,可能存在专业人员配置不当、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不符合要求、专家评定缺乏独立性与严谨性、时间不足等问题。

上述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将应影响到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三)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内容构建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将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定义为: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根据这一概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应包括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和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三个要点。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内容也应该立足于上述三个要点。

1.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这一要点表明,在进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要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而不能只从项目自身的角度进行考虑,因此,效益和费用概念就不同于可行性研究中其他部分所指(上接第15页)

的效益和费用概念,其所涵盖的范围要更为广泛。

截至目前,我国还并未对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范围进行政策性的界定。在实务中,一般而言,如果建设项目具有营利性,则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主要集中于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建设项目而言,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要包括社会效益。正如本文前面所言,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要尤其重视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

2.分析评价项目经济效率、效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一要点表明,在进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不仅要考虑项目自身过程性的效率问题,还要考虑结果性的效果问题;不仅要考虑经济影响,还要考虑社会影响。

3.解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这一要点表明,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项目经济合理性的评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经济合理性是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进行的评定。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应该通过对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考察,对项目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最终得到对国民经济整体最有利的项目或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李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巫建文,黄凌.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直接效益的计算[J].广东公路交通,2001,(1).

[4]李红镝,邹筑煜,吴志强.针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2004,(4).

[5]Martino, R. 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M], New York 1964, S. 17.

[6](德)埃伯哈德・丢费尔著,韦舟译.企业的国际化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7篇

关键词:国家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9.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2012405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 审计范围广泛, 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 条规定: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块的关系图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总结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4] 刘世林,牛玉韬.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J].中国内部审计,2006,(12).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8篇

关键词:国家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代理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 审计范围广泛, 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 条规定: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群体事件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

图2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块的关系图?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总结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4] 刘世林,牛玉韬.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J].中国内部审计,2006,(12).?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第9篇

关键词:国家理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审计范围广泛,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4]刘世林,牛玉韬.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J].中国内部审计,2006,(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