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基本原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18 09:58:34

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第1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39-01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掌握和遵循,教学质量方能不断提高。教学原则的提法很多,以下是必须遵循的: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争做课堂主人,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融洽、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性原则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归宿点。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师生是知识探究的合作体。"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调把教学设计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上,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有利于学生学习做文章,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教学设计应由知识结构为框架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模式,强调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合作探究、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2.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即在教学中结合传统地理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教师"寓教于学",使教书与育人达到最佳的结合。这首先要做到传授的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检验的,利用的资料可靠,逻辑推理严谨。其次要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因素,使知识与思想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再就是对教学过程的组织、选用的教法,必须是科学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模范行为,即言传身教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充沛的感情、正确的思想观点、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在传授过程中,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学生认识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要求。人的认识活动是经过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学生虽然主要接受间接经验,但要使这些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也还要经过一定联系实际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这样才能学好理论。如许多地理原理包含了若干基本概念,必须先掌握这些概念才能理解原理;又如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是掌握分布规律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教材的买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并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法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要把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地理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环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无论是自然地理知识或是人文地理知识,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印证、解释、对照,这是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4.民主性原则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学术权威,老师一讲到底,很少留给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不能随意发言,不能随便发表见解,更不能对课本知识、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质疑。因此,课堂气氛死沉,没有活力,效率极其低下。因此,高效地理课堂设计应把民主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对话,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老师放下权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师生课堂教学合作,加强对话和互动,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大力倡导民主教学,不能把教科书作为唯一标准,要留出大量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言、思考、分析和质疑,即师生双方在教学上平等互动,共同进步,相互促进,达成教学目标。

5.启发性原则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运用启发式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教师要设计灵活新颖的问题。循着突破问题的思路,逐步克服困难的干扰,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结论,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主要方式,这是相对注入式而言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认为讲解课、讲述课就不能贯彻启发式,同时那种形式上的谈话课也不能认为就是启发式。关键在于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思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如果课堂上简单地问一些"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的问题,或以课堂叫起来多少学生作为标志,都不能认为是启发式。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启发积极思维,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问题,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这样的谈话课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能够满足其求知欲望,才是真正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地理基本原理第2篇

关键词: 地震 地震作用 基本原理 设计理念

1.前言

我国地处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我国东部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我国西部及西南处在欧亚地震带上,因而我国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地震发生时将释放很大的能量,但具体地震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地震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是:震源浅、烈度高、分布广、伤亡大。

2.地震作用基本原理

地震作用是短时间内的一种动力作用,地震发生时,结构的加速度和惯性力的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震动和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有关,场地、震级和震中距都会影响地面运动。地震是由不同周期的振动频率组成的,当建筑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地震的主振频率接近时,就会产生共振而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单自由度体系表达式为:m(x″+x″)+cx′+kx=0。

式中m――结构质量;

c――结构阻尼系数;

k――结构刚度系数;

x,x′,x″――分别为结构对地面的相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

x″――地面加速度时程。

3.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发生的概率较低,一次地震的时间不长,但地震强烈,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在地震发生时要求结构完全处于弹性状态是十分不经济的,因此人们要求结构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计对策,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能力不足是结构破损和倒塌的主要原因,因此抗震设计方法由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发展为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并正在研究和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了震度法概念,将地震作用简化为静力,取重量的0.1倍为水平地震作用,这是抗震设计初始阶段应用的方法,称为静力法。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开展了强震记录的研究,在1940年取得了El Centro地震记录,以后陆续取得的地震记录加强了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促进了地震工程的发展,使抗震设计理论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了极大的改变,美国M.Biot提出了用地震记录计算反应谱概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G.W.Housner实现了反应谱的计算,并应用于抗震设计,反应谱理论为现代抗震设计奠定了基础。这是抗震计算方法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G.W.Housner实现了地震反应的动力计算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加以应用于墨西哥城的拉丁美洲大厦设计,在1958年的墨西哥大地震中,墨西哥城遭受严重震害,而拉丁美洲大厦表现良好,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地震反应的直接动力计算方法,又称为时程分析方法。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地震反应动力分析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发展,从弹性时程方法发展到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第三阶段,时程分析方法应用于设计,主要是作为应用反应谱方法设计的补充手段。

4.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1)反应谱分析方法

反应谱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计算地震作用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其优点是考虑了地震的强烈程度――烈度,考虑了地面运动的特性,特别是场地性质的影响,考虑了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周期与阻尼。通过反应谱值将结构的动力反应转化为作用在结构上的静力,结构计算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加速度反应谱值是加速度反应的最大值,用它来进行设计一般来说是安全的。场地、震级和震中距都会影响地面运动,从而也影响反应谱形状,反应谱值对应的周期可近似代表场地的卓越周期,硬土中反应谱的峰值对应的周期较短,软土的反应谱值对应的周期较长,也可以说反应谱的形状反映了场地土的性质,所以,长周期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软土地基上的地震反应会更大。

反应谱是通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计算得到的,地震反应分析要求直接输入地面运动,可以得到结构质点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反应。根据不同周期T的结构的加速度值S,作出一条S―T曲线,这就是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

由于反应谱方法存在不确定性,更需要有效的概念设计和保证延性的构造措施,高度较大和较复杂的高层建筑还需要第二阶段的变形验算。经过全面的抗震设计的各个步骤和采取各种措施以时程分析方法进行验算。时程分析方法是一种动力计算方法,在结构的基础部,结构抗震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2)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我国规范规定设计的第二阶段是验算阶段,要验算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位移是否超过极限位移,要求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或弹塑性时分作用一个地面运动,用动力方法直接计算出结构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反应。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输入地震波时段长度内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包括每一时刻的构件变形和内力,每一时刻的结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弹塑性时程分析还可以得到杆件屈服的位置、塑性变形等,也可以得到各种反应的最大值,各种反应的最大值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出现,直接动力分析方法既考虑了地面震动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三要素,又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

(3)静力弹塑性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是在结构上施加一组静力,考虑构件从开裂到屈服,刚度逐步改变的弹塑性计算方法。计算时竖向荷载不变,水平荷载由小到大,逐步加载,每一步会有部分构件屈服,屈服的构件需要改变刚度,重新建立刚度矩阵,在增量荷载作用下再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叠加在前一步计算的结果上,如此逐步计算,直到结构达到其极限承载力或极限位移,结构倒塌。

5.新的抗震设计思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学者倡导的方法,代表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宗旨是使设计出的结构在未来的地震灾害下能够维持所要求的功能水平,目前已引起了各国广泛的重视,日本已于2000年颁布了采用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新规范。作为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原则,投资―效益准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即在结构设计中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向全面注重结构的功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可能一点不坏,而且也没有这种必要。在强震中允许结构一些部位或构件发生一定程度损伤有利于地震能量的释放,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即使结构中非主要受力构件完全破坏,只要能保证结构主体不倒,这样的设计也应该被认为是合理的。因而结构设计的目标应由投资―效益准则确定,即目标应定为整个设计生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最小,也就是说在结构的初始造价和未来的损失期望之间寻找一种优化平衡。

6.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抗震设计方法,我们都应该强调抗震概念设计,使抗震概念设计成为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结构计算分析和细部构造的全过程。我们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4)结构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5)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6)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接近。

(7)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过早的剪切、锚固和受压等脆性破坏,因此采用“约束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8)在地震作用下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当构件屈服、刚度退化时,节点应能保持承载力和刚度不变。

7.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发生虽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地震作用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科学把握地震作用发生的本质和规律,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会使我们的抗震设计理念更先进,抗震设计计算更准确。当地震发生时,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生命,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地理基本原理第3篇

一、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改革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这一原则,除了学好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进行思想品德、能力、兴趣、身心健康等全方位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是一个人素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地理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宇宙的演化、地壳的运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等,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张衡、郦道元、徐霞客等许多地理学家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坚持勤于观察、不畏艰难、献身于科学的敬业精神;我国古代的地震预报、太阳黑子的记录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培养的革命事业接班人,除了具备知识素质,还应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分低能的学生绝不是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开发他们的智力,能够应用知识。例如,在讲地图知识时,要求学生自制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图;在讲能源时,去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讨论需要开发的能源;在讲气候时,让学生根据实际写出趋利避害的建议。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变成了活的东西,使知识的学习促进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二者齐头并进。

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学习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非智力因素是开发智力因素的工具,智力因素为非智力因素提供可靠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到同样的位置,绝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如在讲能源开发时,我列举了我们地区尚未开发的煤炭、石油资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开发的前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讲水土流失一节时,我以黄土高原每年土地减少的数量作为导入,提示学生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倍增。非智力因素发掘要靠我们的用心和积累,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就不难发现。

4.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衡量学生身体状况的标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东西往往触动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如果处理不善就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愉快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团结友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承认学生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对差异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例如,在讲“地中海式气候”时,我把教学内容的掌握分成了三个层次,使学习好的同学会运用,一般的同学会分析,水平低的同学能掌握基础知识。这种“多层次教学法”,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启发了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让全体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城市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特好,但一到了中学成绩却急剧下降;一些农村的孩子在小学成绩只是一般,甚至低于一般,但到了中学却奇迹般地上升。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城市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家长进行了知识的辅导,到了中学阶段家长因无法驾驭教材突然放手,孩子自己又没有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受挫;而那些农村的孩子,从小因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家长辅导,他们学会了一套自己学习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学习方法日趋完善,成绩就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

四、结束语

地理基本原理第4篇

关键词:项目成本 价值工程 房地产 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

近几年,因房价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影响民生问题,国家逐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房地产项目决策科学性,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技术经济解决方案上观察,目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与方法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地运用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 。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从设计阶段考虑房地产的成本管理体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它将房地产成本管理和房地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设计工作的盲目性, 对提高房地产的竞争优势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简称vE ,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这里的价值(v)是功能(F)与成本(c)的综合反映,是二者的比值.即:V=F/C 。 实施价值工程的关键在于方案创新。由于价值工程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因此,在房产造价控制中引入价值工程是极其重大意义的选择。

二、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及原则

1.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的构成

房地产开发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四个阶段, 房地产开发成本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四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费用。工程项目立项后, 设计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化和书面化, 是对项目的功能、工艺、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实施方案进行的事前规定, 承包商将根据这一阶段的成果完成项目的建设。

2.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特点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2.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一种进行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活动

2.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活动

2.3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可能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成本控制活动

三、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实施

1.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建立全面系统的房地产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功能指标体系和成本指标体系, 运用价值工程优选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并结合客户和广大设计人员的意见,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对各方案进行评分。 求出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最后求出价值系数,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按价值系数排序得到最优方案。该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优选依据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价值系数, 对各个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价值系数最高的方案, 即最优方案的选择。

2.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明确客户的需求,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定义, 并按照功能的载体对象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功能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打分确定功能系数。其次主要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 按其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来确定成本系数。对于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而言,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不仅包括房地产产品的开发施工阶段的成本, 还包括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成本。然后根据已得出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利用价值评价模型, 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评价标准, 对得出的价值系数进行评价。

3.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样,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 将初步设计深化处理成可施工的蓝图, 也就是如何合理的确定结构、园林景观等功能指标所涉及的具体施工细节的过程。

四、施工招标及签约阶段

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相互索赔的依据,在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编制招标文件有签订工程合同尤为重要。房地产商必须对以下有关合同问题进行策划和决策。

1.确定签约的承包商的数量和发包方式

2.招标方式的确定

3.合同价格形式

4.保函或保证金的应用

5.选择报价形式

6.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

另外,《通用条款》对于灾害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未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的程度应予量化。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式的策划

2.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须序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5.制定索赔程序,妥善处理各种事项,准确及时处理工程索赔和事件

6.做好材料、设备的定货、采购、供应工作,严把材料设备价格关

六、结束语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房地产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 关系到房地产业主的生死存亡。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性价比的重要手段是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来估算成本, 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 及早发现并避免它。此外对于房地产项目这样的一种需要高额资金购买、并且长期使用的特殊产品来讲, 一味地追求成本削减是不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高品质树立品牌效应的。基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阶段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不仅可以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而且同时又最大可能的注重了项目功能的保证。这样就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影响开发项目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挺立. 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D) .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地理基本原理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地本资源;教学;意识形态;诉求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77-04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为“原理”)因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较多,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脱离社会现实,脱节于学生实际,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因此,“原理”课的教学,应该从特定区域以及存在于该区域的各种资源即“地本资源”出发,并以之作为教学的重要教辅资料,才能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但“地本资源”因民族、时代、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限制,其所赋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或有相左之处,势必会消解或遮蔽“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探讨“原理”课运用“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诉求,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奠定社会共识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是促使大学生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力、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的重要媒介。“原理”课教学固然离不开“灌输”路径,但纯粹的理性灌输对于已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者而言,会存在理论排斥或理论拒斥现象。毕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承传范式而言,是“舶来品”,其句式结构、表述方式、逻辑范式、论证依据等都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禀赋。因此,“原理”课教学应该在秉承教材理论旨趣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历史特点、地域特质的“地本资源”进行理论阐释和解析,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相结合,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理性的理论感性化,晦涩的理论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源自西方国家,其必然带有西方国家文化底蕴和表述范式等,“马克思主义一经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与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社会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对象所拥有的历史资源、民族资源、时代资源、人文资源等有机融合,降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难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祛魅”,提高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兴趣,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提高识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辨别力,免受它们的蛊惑和腐蚀,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毋庸讳言,“地本资源”因其滥觞和发展于特定的时空界域,因而难免会隐含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理念、价值指向、思维方式等,也必然会隐含着与“原理”课教学旨趣和要求不相符甚至相对立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此形成“原理”课教学的阻抗力。因此,在将特定时空界域和民族的“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教学时,必须明辨“地本资源”所隐含的诸类意识形态及其价值指向,辨清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或相对立之处,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地看待这些“地本资源”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价值指向,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地本资源”所隐含的地本资源,这样才能使“地本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流传一个著名的“三婆(娘)石”传说,相传三娘湾原初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小伙子居住,他们以打鱼为生,随着生活水平渐好,他们便在海边建起了房子。一天,天堂三位仙女下凡,为风景优美的尘世海湾以及三位英俊勤劳的小伙子所吸引,遂留人家与他们结为秦晋之好。玉帝得知之后便命她们只能在尘世间住三年。三年后,玉帝见仙女未归,便在三个小伙子出海打鱼之际掀起狂风猛浪,使他们殁于海底。三位仙女顶风迎浪前往海边迎夫,久等未归,遂化为三柱并排而立的花岗岩石。此乃“三婆(娘)石”的由来。三娘湾也由此而得名。诸如此类的“地本资源”,无疑是运用于讲授“认识与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等内容的好题材,藉以阐明“地本资源”所蕴藏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否则就会陷入非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窠臼里。

强调在“原理”课教学中运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是“原理课”特殊的学科属性和教育目标使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影响力、感染力和赢得人民群众的崇高使命所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上诸多迥异的意识形态会对人的思维领域和精神领域起着隐蔽性的复合性影响,且处于各种文化资源(如宗教文化资源、迷信文化资源、鬼神文化资源等)笼罩之下的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未在其思想领域构建并指导其社会实践时,必然会受到隐藏于各种资源的意识形态先人性的“污染”和“诱导”,由此其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方式会潜意识地被支配,也会潜在地阻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接受和认同。“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地本资源”应用于“原理”课的教学,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范式,明晰各种“地本资源”的意识形态蕴涵,切实保证“原理”课教学并非纯粹抽象性的理论灌输,而是能从特定界域的“地本资源”认知、感悟和践行,增强“原理”课的实践化和本土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

“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属性和要求,但坚守属性和要求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地复制和灌输,而是应该把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难题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融汇于“原理”课教学中。毕竟“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在于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初始的基本原理,而是在理解和掌握初始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唯此才能科学地解读和理解本区域和本民族的“地本资源”,从而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本区域和本民族发展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逐步培育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8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原理”课教学毫无疑问必须立足和借助“地本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曾经在全国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红色资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印证,也是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轨迹,为“原理”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地本资源”。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既是理论回应实践和实践辉映理论的需要,也是“原理”课蕴含的基本原理“落地”的需要。从教材的总体性看,“原理”课多是结论性的知识,缺乏论证性。若在教学进程中缺乏运用“地本资源”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就会让学生有空泛而难以落地之感,教学效果欠佳。此外,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日趋频繁和隐秘,“地本资源”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地歪读和误解,、新自由主义等言论和现象就会弥漫难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理论根基等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诉求,就能坚持“原理”课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指向,确保“地本资源”正向价值彰显,服务于“原理”课的教学。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汇聚着丰富的“地本资源”,如六峰山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六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牛圩坡革命烈士墓、张世聪革命烈士纪念碑、官垌镇烈士陵园、北通镇烈士陵园等,这些“地本资源”都是讲授“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内容的辅助材料,从而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懈奋斗和探索的光辉足迹,由此导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原理”课应用“地本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诉求,是抵制蔓延和泛滥的需要。理论掌握群众,扩大和巩固理论的群众基础,是理论的重要使命之一。“原理”课教学实质上就是为了确保青年学生能了解、理解、掌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增强对它们的抵制力,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诉求。但是,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与“原理”课相对立的意识形态,腐蚀和消解着特定时空界域的“地本资源”的正能量发挥,阻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提升。“原理”课作为灌输、普及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应该敢于面对社会诸多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各种资源的解读,审视这些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构建起“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读范式,使“地本资源”的解读体现意识形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彪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的科学引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价值。

三、坚持“原理”课的实与虚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

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是理论生命力之所系。真理总是以高度凝练的抽象形式展示于人,迫使人务必进行艰苦的思维探索活动,才能感悟和体现真理。“原理”课教学的指向和旨趣,预示着“原理”课教学必须坚持抽象性的“虚”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普适性。“原理”课并非都是务虚的结果,而是无产阶级政党在追求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伟大探索中形成的务实和务虚的结晶。因此,在运用“地本资源”进行“原理”课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坚持“原理”课虚与实相结合的意识形态诉求,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从“原理”课的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旨趣来看,虚与实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实是虚的根基和源泉,虚是实的总结和凝练,虚依赖于实而又对实起指导作用。务虚废实,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使人对理论有空洞之感;务实废虚,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使人对实践有盲目之感。因此,“原理”课教学在运用“地本资源”时,只有坚持务虚与务实的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诉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的规律性以及教育的有效性,也才能确保“地本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地理基本原理第6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规定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对浙江省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等有关事项的批复》(劳社部函〔1999〕62号)精神,现就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移交我省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央部属驻浙的铁路、邮电(邮政、电信)、电力、民航、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人保公司、寿保公司)、交通、石油等行业中(以下简称原行业)的各类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企业等)及其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职工(包括固定工、城镇合同工、农民合同工和临时用工、企业退休人员),均按本通知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本通知下发前,上述行业中的部分企业、部分人员已在企业驻地参加养老保险市县级社会统筹,现因体制变化纳入行业省级统筹范围的,应在1999年底前全部移交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统一参加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具体范围由省劳动厅另行确定。

二、从1999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不低于13%,并逐步过渡到全省统一的费率。银行、民航企业的过渡期为5年,其他行业企业的过渡期为3年。1999年度行业费率调整方案见附表。

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暂保持不变。今后与我省其他城镇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同步调整。

职工缴费工资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计算。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三、从1998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与1997年12月31日前的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其中,电力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3年1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2%;石油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6年1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0%;交通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6年7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2%,1996年1月1日至6月30日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及利息并入个人帐户;其他行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8年1月1日起计算,1996年1月1日后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及利息并入个人帐户。

四、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个人帐户管理按照省其他城镇企业职工个人帐户管理规定执行。职工在本省跨统筹范围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储存额按规定转移,其中,电力、石油、交通企业1997年底前个人帐户储存额以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加利息计算。

五、从1999年1月1日起,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并按规定批准退休的职工,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数额由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核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省政府浙政〔1997〕15号文件等规定执行,其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其中: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职工退休时上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5%;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为职工退休时上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

(三)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职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建立个人帐户前本人缴费年限,再乘以1.4%计发。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建立个人帐户前本人平均工资指数。1992年底前的年限统一用1.279的替代指数计算,1993年1月1日至个人帐户建立前的年限用本人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

(四)过渡性调节金统一按省社会保险基金中心报省劳动厅、财政厅批准后的标准执行。

六、原行业统筹企业移交我省管理的国有企业职工,凡是在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定的统筹项目范围内,按上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以下简称待遇差),可适当增发补贴,所需费用从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其中,1999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90%;2000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70%;2001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50%;2002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30%;2003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10%;2004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

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计发的待遇水平,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定的统筹项目和标准为准。对原行业统筹企业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其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以1997年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若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已对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工资进行封定的,按照原封定办法继续执行;未封定的,一律按本人1997年12月份标准工资进行封定。

七、1998年底前符合国家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符合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确认的统筹项目和标准的,在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经确认的项目和标准由企业支付,列入成本开支。

八、从1999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的退休人员,按照我省其他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的政策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由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离休干部基本养老金的调整问题另行规定。

地理基本原理第7篇

为贯彻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和《研究中央直属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1〕37号)有关要求,做好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对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推进和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二、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统一参加并执行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所参保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电力、远洋运输等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企业及其职工,可以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中央有关部门和直属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并督促下属各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中央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医疗保险政策讲准,内容讲全,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部门和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工作。

三、所在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已经启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原则上应在2001年底前全部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所在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尚未启动的,应按当地部署同步参加。中央直属企业单位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妥善解决职工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

地理基本原理第8篇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地理基本原理第9篇

在组织资源中,人是组织中最具可塑性和能动性的资源。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率。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下开展工作,是组织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管理问题。根据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结论,人是有各方面的需要的。针对人的需要,给予其一定程度的满足(激励),能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成员的需要,因人、因时各有差异。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基本方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这五个方面具有由低到高的顺序和层次关系。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特点,分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选择合适的激励因素和激励方法进行激励,如股权激励、职位激励、金钱和物质激励等。通过激励,使组织成员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努力为获得新的激励而充分发挥其潜能,促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同时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开展技术创新与发明。实践证明,激励是组织成功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也是被众多成功组织验证了的有效措施,诸如微软的成功、海尔的成功、新东方的成功,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运用激励手段,成功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也使其成员全面受益,呈现出组织与成员双赢的局面。

激励创新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激励方法(或手段)刺激和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尽心尽职、献计献策,是组织提升技术、改进工艺、发明创造、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管理过程。它的基本模型是:

成员需要――激励机制――有效激励――激发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运行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管理活动的自觉控制之下进行的。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和状况,往往与预期会有差异和出入,这就需要对组织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使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从而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组织类似一部由多部件和多系统构成的机器系统,其运行的过程中,诸如运行状态监控、速度调节、运行程序、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就是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组织运行如果缺乏控制,就像机器会发生“飞车”现象,就像脱缰的野马放荡不羁,到处乱跑,偏离目标和迷失方向,最终酿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虽然涉及组织整体,但往往更多地在组织的作业系统中发挥作用。作业过程,就是计划和任务付诸实施与执行的过程。如财务预算付诸执行的控制――预算约束、研发中的进程控制、生产中的进度、产量和质量控制、销售中的价格和市场控制,等等。在控制管理过程中,如果组织运行速度过快,就要减速,如果组织运行速度太慢,就要提速;如果运行过程有冲突,就得缓解和消除冲突;除此之外,还要对组织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否有效率?效率是高还是低?与预期目标或指标有多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将信息、数据和材料完整地反馈到决策端,便于组织做出新的决策。可以说,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过程和管理过程,就是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处在本过程的终端把关环节上,而且为再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与依据。控制原理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控制保证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二是要通过控制将组织运行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客观全面地反馈给组织的决策端。

控制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活动――借助监督、调节、约束、评价、反馈的方式,使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并将组织运行的数据和结果客观全面地反馈给组织决策端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计划与任务执行――监控――平衡调节――问题诊断――反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管理的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的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它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涵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的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