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12 10:58:16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1篇

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

1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的发展思路和理念问题。政府的思路决定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决定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地方政府,过度注重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有的还视为政绩。大炒房价、地价,不仅使房价脱离国情,脱离老百姓的购买力,影响“安居乐业”,并造成开发商的投机和暴利。使实体资本大量流向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将影响实体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问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品大量出口、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投入。这已不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由于全球失衡在平衡中调整,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内部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能过多损害,所以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效扩大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

三是国家税负水平偏高问题。近年来生产企业普遍反映税负过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某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环境下,若严格执法,90%的民营小微企业不偷税漏税肯定会倒闭。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学院2011年5月的报告显示,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而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是“放水养鱼”,而是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资金供给紧张,融资成本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有的去借高利贷,融资难、融资贵,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有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由于外需萎缩,加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生产经营中资金周转难度更大。

五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挤压实体经济问题。近年来社会上炒风盛行,炒房、炒借贷、炒古玩、炒大蒜、炒绿豆等,有些人一夜暴富,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到炒的队伍中来,一些实体经济的经营者看到了别人炒发了家,致了富,而自己吃苦受累还赚钱少,于是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使实体产业“空心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2实体经济问题的危害

一是有些实体产业不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形势,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没有转型能力而破产倒闭了。相当一部分工人下岗,给就业问题造成严重危害。二是由于大量游资涌进了房地产业,开发商投机倒房、炒房,会使我国房地产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房价回归压力大,给房地产业带来更大危害。三是资本转入民间借贷会引发非法集资、高利贷、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高利贷也将进一步恶化金融环境,干扰我国金融市场正常运行,把中小企业逼上绝路,给金融形势带来危害。四是有的资本转移到国外,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实力。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了走出困境,通过放宽移民签证等政策和手段招揽我国投资和高科技人才,这种抢钱、抢人的行径会造成我国人、财外流,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1发展实体经济,转变政府的思路和理念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各级政府要扭转思路,转变理念,把生产力、资源都转到实体经济上来,把国人从投机炒作氛围中解救出来。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实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各级政府要制定对实体产业的支持、保护、倾斜的政策措施,确保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要尽快调整我国的依赖投资、出口、低成本资源及要素的高投入经济增长模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降低外需出口份额。因此,我国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发展实体经济,发挥国有资产投资的导向作用

国有资产的投资目标和方向,直接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实体资本大量流向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甚至对其他投资主体形成挤兑。所以要求发挥国有资产投资导向作用。尤其是央企,必须把投资重点放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方向的产业、行业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特别是有房地产等非实体产业的,只要不是企业的主业,一律退出,给其他投资主体留出空间,要让资本回归到发展实体经济。

4发展实体经济,减轻中小型企业的税费负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税制改革。要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同时要求延长小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在提高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尤其是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积极行动,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松绑,再辅之以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更好地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一个与时俱进的税收政策杠杆,很可能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5发展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向战略性行业倾斜,特别是向中小型企业倾斜。要在商业银行之外,发展专为小微型企业服务的机构。还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微型企业和“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难问题。

6发展实体经济,防控虚拟经济的投机和暴利

防范和控制虚拟经济,必须有效遏制投机、消除暴利,这对防止出现金融风险,化解经济泡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些年,实体资本大量流向虚拟经济,是因为各项政策措施不配套、行为不规范以及监管不到位,使虚拟经济领域产生了很多暴利,投机空间太大。所以对虚拟经济领域,必须在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尤其是虚拟经济领域的利益回报,必须有制度约束和防范。如房地产、股市、金融市场等,凡是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都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制度予以约束和规范,必要时可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干预,构建应对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保障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2篇

针对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情况,研究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通过政策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在研究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提升实体经济实力和规范虚拟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发展思路,进而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自主创新;新兴产业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国实体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平稳转型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发展实体经济的任务仍然艰巨,需要从多方面解决问题和提出发展思路。

一、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发达,虚拟经济在经济整体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资源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流动的趋势。为了实现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脱实向虚”的动因,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实体”经济有待夯实

实体经济通常认为是农业、工业等实际生产物质和服务的部门,实体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2014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6%。“脱实向虚”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实体经济自身发展质量不高。“脱实向虚”体现了资本短期逐利,而实体经济盈利能力长期以来没有显著提高。以温州地区为例,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加大和人民币升值,造成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投资于实体经济的资本转向股市、楼市。中国虽然超越日本、美国成为主要制造业大国,但是利润空间在2%~3%左右。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独占58.5%的利润,而中国大陆劳工只拿到1.8%。因此,避免“脱实向虚”首先要提升实体经济实力。

2“.虚拟”经济有待规范

虚拟经济通常认为是与金融有关的部门,金融部门相对于国民经济总体仍然滞后。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37%。金融部门发展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效率,实体部门一些投资转向股市,从理论上是有利于资源从低效实体部门转向高效实体部门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属于实体部门,股市只是起到中介作用。我国“脱实向虚”产生的不利影响,不是金融部门发展过快而是发展相对缓慢和不规范的结果。金融部门发展的不规范导致了恶意投机机会增多,无论正规金融还是民间金融都存在这一问题。以股市为例,我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在30倍左右,美国股市市盈率平均值为14.5倍。这些都是金融体系有待深化的表象,而不是过热的表象。

3.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在导向和具体措施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局部也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其对启动农村消费和拉动制造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延缓制造业产品升级的不利影响,农村市场过快的发展使企业忙于制造而忽视创新。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已经较为显著,进行调控时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新建商业楼宇出现面积过快增长,已经导致空置率上升和租金水平下降。因此,政府的政策要有充分的市场评估,重在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扩张,使房地产行业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相适应。

二、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

“脱实向虚”从表象上看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者对立起来,但根源是两者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还是提升“实体经济”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资本自然会转向实体经济。为了实现这一良性的局面,需要从多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先进制造业

长期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发展对自主创新起到带动作用,自主创新对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支撑。汽车、铁路、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已经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的关键。为了促进向实体经济的回归,先进制造业的崛起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在创新环境、资源投入方面加以支持。苹果公司的迅速发展源于不断创新,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后资金出现了过剩的状况,同样在创业期也面临过很严峻的考验。对于国内产业而言,长期依赖于劳动力低成本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利于产业升级,当前资本的流出有利于加速产业升级。

2.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获得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硅谷是著名的新兴产业集聚区,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计算机服务业等产业在这一地区集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集群竞争力。国家和地方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兴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已经和将要相关支持政策来促进这一产业发展,包括带动向创新型企业投资的投融资政策、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创新税收支持政策等。

3.高技术服务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是与金融业等产业并列的四个生产业,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与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从数据来看,其相对其他行业而言产业规模较小。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长期以来多以中小企业存在,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模式创新需要新的思路和模式。目前,工业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需求和技术变化,需要有利于新技术、新业务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外部条件。为了适应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需求,需要高技术服务业进一步专业化发展。例如,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一号”为核心,带动惠普等企业开展云计算服务,“大数据”产业等高技术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前景。

4.楼宇经济的发展

普遍认为实体经济无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原因在于资金流向了楼市。房地产业的过热不能归咎于楼宇本身,而是相关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的。楼宇经济正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载体,可以进而带动周围商业圈的发展和功能区的发展。提升楼宇经济发展的层次,重点是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声誉和提高管理水平。鼓励引入专业化营销模式塑造重点楼宇的商业品牌,在城区宣传中突出重点楼宇的地标地位。国际知名楼宇无形价值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以香港“幻彩咏香江”新年活动为例,这虽然是一项旅游项目,但游客参观和电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广告效应,大大提升了这些楼宇的商业价值。从世界著名的商业楼宇来看,商务办公只是其中的重要用途之一。汇集餐饮、购物、休闲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与商务办公的功能相辅相成。目前最高的迪拜大楼,也被设计成为周边建有多个酒店、广场的多用途中心。商务楼宇周边配套建设餐饮、休闲等设施非常必要,能与整个商圈、功能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发展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等方面有显著不同,现阶段仍然需要发掘实体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需要进一步稳固实体经济的支柱地位,在政策上给予优先、大力支持。

1.进一步推动垄断行业改革

当前,我国企业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与“实体”和“虚拟”的区分不同,而是垄断企业和一般企业,电信、金融、石油等企业通过市场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一般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以铁路建设为例,2015年铁路投资8000亿元。作为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高铁的发展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同时,国内市场垄断也限制了市场竞争,“一路一带”建设的国际竞争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垄断部门改革,让高效率企业有机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2.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脱实向虚”只是资本流动的一个方向,“脱虚向实”的流动也是存在的,比如由房地产调控之后流向采矿行业。这种流动都明显是逐利的,其中有部分是投机。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恶意炒作产生的过高利润空间,保持市场交易的平稳、有序。欧美的国际炒家是投机交易的主要操纵者,在发展中市场投机活动日趋增多,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不完善,交易程序存在漏洞,预警和惩罚措施落后。因此,需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市场。

3.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

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国家采取了一定的紧缩货币政策。总量调控减少资金进入楼市的数量。商业银行在可贷资金减少的情况下,必然会首先减少利润空间较低的项目投资,使实体经济中一些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相反,支持实体经济也不能简单放松货币供给就能解决,资金更优先进入高回报的部门。因此,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需要优化,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促进小微金融的发展。

4.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

“税收返还”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用于招商引资、设施配套、租金补贴、服务平台建设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减税和补贴成为政府主要支持政策工具。因此,政策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积极培育良好的税收增长点。例如发掘潜力良好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主要支撑。目前,企业税收情况是各地区招商引资的主要指标,但过分看重税收指标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例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税收的行业集中在金融、房地产等高回报行业。导致产业特色不鲜明,导致企业所属的行业门类差异较大。由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导致产业集聚效应降低,区域产业优势无法形成。

5.进一步鼓励国内消费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主要依赖出口,我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长期保持在50%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外贸易保护,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鼓励出口政策受惠的是国外消费者。以出口退税为例,企业税收成本降低,就有了进一步降低价格的空间,相当于用中国的税收等收入补贴外国消费者。中国民间金融较为活跃,部分资金来源是普通居民的长期积蓄。这些普通群众高储蓄和急于保值、增值,更直接源于收入增长缓慢,进而消费意愿降低。因此,启动国内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而不是给予企业补贴。最终拉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居民收入水平,需要从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调整,保证在实体经济中从事诚实劳动的普通劳动者能够分享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玉长.实体经济阻退“唱空”中国的论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5).

[2]王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3(6).[3]怀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摆脱及其或然对策[J].改革,2014(2).

[4]鲁保林.中国实体经济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出路[J].财经科学,2014(3).

[5]张晓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3).

[6]辜胜阻.谨防实体经济“空心化”[J].中国人大,2014(8).

[7]康文峰.略论实体经济“五化”问题的破解路径[J].经济问题,2014(8).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3篇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法律是将经济政策进行法律化的结果,两者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连接。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的正规化结构组成部分,经济制度的变迁需要依托与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的发展,所以形成了三者之间相互重叠的关系,经济政策与经济的改革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主要环节。国内在进行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以实际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依据,形成全新的经济制度规划。

关键词:

制度变迁;经济政策;经济法律

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政法的经济化缩影,传统的对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的研究都是从其定义的角度进行,对其所表现的形式与特点、对象、主体等进行逻辑的分析,研究方向相对单一,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中所研究的论题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其相互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势必会引发一个新的方向。

一、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如何限定

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对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意志的客观反映,是针对解决经济问题所形成的政策,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治领域在经济领域实施的决策。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制度是国家在政党与盈利企业的压力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是政府经济意志的诠释,从历史的研究上看这种理论是被得到认可的,但若就中国相对特殊的政治体制上看就明显与实际不符了[1]。现代对经济政策的理解是除国内法律以外的各职公共意志对经济领域进行调控的表现形式。

2.经济法律对于经济法律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部门法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我国法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法,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主要显现为国际颁布的调控市场关系的各种法律政策;(2)法律学科的划分方向。经济法律是后被提出的一门法律,与经济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着相互独立的区别,经济政策的最大目标是效益,经济法律的最终方向是经济市场的公平[2]。

二、制度变迁下经济政策起到的作用

1.经济政策发展促使经济制度的变迁经济政策在某种定义上属于经济制度的一个部分,是经济制度的规则化部分,经济政策的发展也是经济制度发展的一个方向体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迟延性。因此,许多研究也证实,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六个月之内,调整对总需求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经济制度的变迁初期实际上就是规则部分的变迁,也就是经济政策的变迁。2.经济政策发展对经济制度变迁的能动性经济政策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能动性上,国家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具体的实施都是经过对经济制度施加压力而完成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使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自由市场制度的经济制度。国内在1984年推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便是按照政策的方式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表现,此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国内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

三、制度变迁下经济法律起到的作用

1.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体现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规划的其中一个部分,经济法律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向,第一种是规则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体现的是未来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政府方向希望通过经济法律的改革带领经济制度的发展[3]。第二种是事实体现的发展方向,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制度下的经济法律的形成都是由事实经济决定的,法律所反映的是经济生活,而经济法律更是对经济事实的客观反映。

2.经济法律发展推动制度变迁国家是制度形式的主体,经由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实行对经济领域的意志,最终的结果是影响到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国体制法制化逐渐增强,经济法律对经济制度的影响力自然会随之增加,法律不止是对所形式的制度的限制,同样也不只是各企业间利益相争的结果,法律在经济领域中被有效的利用,形成经济制度的规则化,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或是限制作用。

四、结语

从国内经济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上看,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制下经过政府进行具体的实施,所表现的是法律对行政权的限制。现代社会发展下的经济体制不应该只关注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干预,更需要关注的是国家通过法律对经济领域进行适当的调控。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经济政策需要在经济法律的限定内实行,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相互协调发展,共同完成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01.

[2]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6-1.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4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发展趋势 思考

当下的世界格局中,国家之间竞争激烈,且世界整体经济格局压力不断加大。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我国在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不断进行着革新与发展。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个体,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冲击。为增强企业自身竞争软实力,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经济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往往会贯穿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而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经济体制大环境对经济管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其标准和需求也趋于高标准。在这一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重视力度,纷纷开始效仿世界成功管理案例进行自身企业的软实力提升。因此,学习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与自身企业管理中已经成为了现今我国经济格局中个体企业的管理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影响下,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也成为了必然。现就笔者观点,对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管理思想转变的新趋势

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其根源就在于管理者思想的转变。因此,经济管理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其思想转变主要在几大方面得以体现。

(一)经济管理思想由自主创新向市场需求倾斜

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者即是需求的供应者。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平衡,很大程度上在受供应者的调节支配。在一项需求出现的初期,需求的生产者在市场中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此时的市场需求量大而生产者的供应量较小,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初期,经济管理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方面。而随着供需不断向平衡发展,供给量的增大且市场需求不断被满足,就导致了消费者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且其针对性越来越强。在这一情况下进行企业自主创新对经济体制的建设有害无利,因此经济管理的思想向市场需求倾斜成为了经济管理思想转变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管理思想由重视硬件管理向注重提升软实力倾斜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初期,企业在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时往往对其硬件发展较为重视。在企业体制建设时期,设备的数量、质量和运营情况会对企业生产能力带来直观的影响。而随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在件等企业硬实力的差距不断缩小的环境下,进行企业的硬件管理就显得较为无力。因此市场对象的管理者开始将视线转移至企业形象、民众基础、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建立等软实力建设的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在对企业软实力建设后看到相关积极效应后,对软实力对企业竞争力提升较为明显这一认知加深。因此,经济管理思想向企业软实力提升方面发展成为了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二、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决策者。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在社会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中,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也不断向新趋势发展转变。

(一)管理组织向宽松化发展

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受企业个体自身学历与职业素质影响,较具权威性的管理模式往往能够在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营的初期起到较为直观有效的作用。然而在当下,企业员工个体素质与学历的不断提高,都使得权威性较高的管理组织的适用性不断降低。进行严格的管理,甚至会引发员工的抵触心理从而产生反效果。在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个体素质普遍提升,且在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因此,避免员工产生负面情绪,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积极性就成为了现今经济管理组织的新工作方向。这也直接引导了管理组织向宽松化发展这一新趋势。

(二)管理向个体参与方面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中,决策者的意见具有着较高地位。企业的发展动向以及相关事宜的决策权往往被少数人掌握,并不会参考企业中个体的意见。这固然在提升企业决策的执行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在员工个体中却极易引发抵触心理从而导致员工个体工作的积极性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甚至对管理层反感等消极作用。现代的管理则更倾向于倾听个体的意见,甚至让个体直观参与管理。决策的执行往往会先在个体中进行意向调查,取得一定的支持率后在进行执行环节。由于管理层次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且在管理方法上越来越人性化,因此管理向个体参与方向发展成为了经济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经济发展中对团队意识重视程度提高

现今的经济体制建设不同于生产中的流水作业,其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高。当下的社会经济体制中,企业的管理层结构决定了大多数工作任务以及决策的执行需要在团队中加大沟通与合作的力度,因此团队意识的重视程度提高同样是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所在。

(四)经济管理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

在进入21世纪后,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成熟,为管理信息的接受以及管理的途径等方面都提供了较多的便利条件。在经济管理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信息的接受以及对信息分析效率的要求,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有着较大的帮助,互联网技g的应用也就成了经济管理发展的一大要求。

总而言之,经济管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建设在未来还将长期持续进行,因此经济管理的发展也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热度。当下的经济管理发展趋势,由于受社会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方向在实际的建设中还可能存在着些许偏差。因此,经济管理中的相关管理者只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真正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启泉.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新趋势的几点思考[J].新经济,2016,(32):17-19.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5篇

一、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多元化观点

一个国家所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往往是需要经过人们漫长的实践从而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最终实现法的价值,现阶段,法学家在不断的寻求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来实现法的价值向更高层次的升华。众所周知,我国的法的价值具有多样性,涵盖的内容与范围较为丰富和广泛,例如人权、财产权、民等,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利,需要以不同的价值取向来引领部分法工作的开展。然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与灵魂,到目前为止,有关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却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有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将现代我国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等同于公平与经济民主

有研究者认为,公平与经济的民主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这两者为其他多种经济价值产生与发展提供条件,是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经济的民主性,将公平与经济民主的思想观念纳入到国家经济法的制定中来,以实现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学者李昌麒、鲁篱也持有类似的思想理念。

(二)认为我国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在于经济自由

某些研究者表明,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是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该观念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干预过于强烈,而当前我国所推行的市场经济政策要求以肯定市场调节的主要地位,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需要起到宏观调控的辅助作用即可,因此,促进国际之间的自由贸易,提高我国的自由进出口贸易,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将“和谐”视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和谐”也已经成为时展的一种风尚,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和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谐”这一话题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如学者高琴就认为,和谐社会重在追求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法治对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法治纳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中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和谐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有学者认为将和谐视为我国目前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且极为科学合理的。

(四)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

当前我国有关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很多,其中最为人信奉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要价值就是实现全体社会的经济利益,这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各类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之所在,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全体社会的经济利益。学者欧阳明程、颜运秋等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五)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

经济法作为各种部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具备其他所有部门法所具有价值多样化的特征,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有多种价值体系产生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价值体系可能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碰撞,从而极易导致矛盾的发生,因此,为了良好的处理各种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经济法也就应运而生,同时,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经济法研究发展的两大重要命题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极具现实意义,不仅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且由于公平也是在效益的基础上产生的,保障社会的公平需要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因此,就经济法价值取向来看,效率应当是首要的,是我国经济法的精髓与灵魂之所在,将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极为合理且必要的,学者董延林和逄增森等也有类似的观点。

二、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相关评析

由以上的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多种研究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与确定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人们会采取“拆分”的方式,片面的将某个经济分词孤立的拆开来看,然后再施之以一定的经济学观念,以此来来论证自己所认证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相关研究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因此,上述有关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与论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再次反复的进行发展与完善,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公平与经济民主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无法全面的体现经

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众所周知,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在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都有对公平的追求与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因其所独有的特性致使其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而由于我国的公平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除了经济公平以外,我国的公平还表现在权利平等、社会平等等多个方面,经济法的公平也主要是站在社会公平的角度,从维护社会群体之间的稳定、平等发展为出发点的,因此,单纯的将公平视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是片面的,以偏概全,不具备严谨性,其次,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所有部门法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的法律都是需要以公平作为制定与实施的基础与前提的,因此,公平不具备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要求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特征,如教育法也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教育活动等等。再者,经济民主主要强调的还是民主,其主张国家在行使经济管理的职能时,不能过度的干预经济发展,而应该尊重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这却应该是国家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不属于价值取向的范畴。

(二)经济自由只是国家的一种经济发展政策与方式,不是经济法价值取向

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大致可以概括为,主张在国家宏观干预政策下,发挥市场的自我发展与协调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由此可见,经济自由是在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所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为了促进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它不属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故将经济自由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将“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缺乏针对性

和谐是每个时代所共同追求的一大目标,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和谐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其中包括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多个方面,经济法的“和谐”却也是从促进人的发展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带有鲜明的社会和谐的特征,虽然和谐也是我国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但是却不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它同样不具备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具有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特征,且其时代性特征也不够鲜明,因此,将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是不合理的。

(四)将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视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观点有待考证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客观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发展并且经过多方实践从而被最终确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人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而利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概念,其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性质与特征存在差异,首先在性质与特征上两者就不可混为一谈。其次,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的范围界定过于模糊与宽泛,其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的经济发展因素,同时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组成基础的,因此,个人的经济利益也就存在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之中,如此,在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如何将关注社会整体利益与重视个人经济利益相区分也是一大问题,同时保障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只是经济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能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五)单独的主张效益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弥补了传统工商法中效益为先的不足,将保障经济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益和谐的统一了起来,保障了社会全体的利益,因此,从法律价值的方面来看,片面的主张经济效益,将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实现经济公平相分离开来的观点就是十分不科学的。其次,从当今经济法调整的主要趋势来看,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成为经济法调整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公平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三、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

通过对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原因、产生的背景及其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它是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背景下,经济法顺应时展潮流而进行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是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价值观,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极具现实意义。

四、结语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6篇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差异性;政策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15-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研究”(08&ZD027)

〔作者简介〕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丰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69。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回顾

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论述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但是他对粗放和集约两种经营方式、外延型和内含型两种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论述,却暗含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思。在农业部门,马克思使用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两个概念。所谓粗放经营方式,是指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土地面积的扩大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一种经营方式。“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土地的质,而是土地的量”〔1〕;所谓集约经营方式, 则与此相反,“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块土地上, 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2〕,或“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连续投资”〔3〕。在工业部门,马克思使用了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概念。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 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 就是内含上扩大”〔4〕。此外,马克思还从资本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说明:“生产的逐年增大是由于两个原因: 由于投入的资本不断增长;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5〕。所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由于生产场所的扩大和资本量的追加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提高生产各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200多年来主要围绕经济增长机制、源泉、动力和结果等问题展开研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大卫•李嘉图(1817)、托马斯•马尔萨斯(1798)等奠定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弗兰克•拉姆齐(1928),此后哈罗德(1939、1948)、多马(1947)、索洛(1956)、斯旺(1956)、罗默(1986)、卢卡斯(1988)等人都推动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经济学家大都集中于对经济增长数量的研究,忽视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反思“增长是否有意义”的命题,其中马耶夫(1997)、托马斯(2000)、罗伯特•巴罗(2002)、阿玛蒂亚•森(1998)等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要解决经济运行中“高浪费、低效率”问题,这应该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萌芽。60-70年代,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观点,经济学界引入了“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概念,对扩大再生产作了深入探讨。〔6〕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代表性的学者如刘国光(1983,1984)、洪银兴(2000,2003)、厉以宁(2005)、张卓元(2005,2006)、蔡(2005,2008)、吴敬琏(2004,2006)、刘世锦(2006)、刘伟(2006)和简新华(2010)等。其中简新华(2010)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与高效型发展方式的综合。〔7〕

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两层涵义,或称为两个层次标准。第一层次是表层的、具体的、直接关系结果的衡量标准。从产业角度看,主要是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程度等;从节能减排角度看,主要是指单位GDP能耗减少和环境成本降低;从民众分享发展成果角度看,是指民众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与GDP的同步增长;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扩大覆盖范围。第二层次是深层的、抽象的、实质性的衡量标准。即经济发展方式、手段、过程的转变,主要包括人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所依托的物质条件的变化;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变化;生产投入中由体力劳动投入向知识、科技和管理创新投入的转变;价值创造中价值涵义的变化――由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由物质价值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由单一人的价值到复合的人、资源与环境的综合价值。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取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双重并存”〔8〕阶段。东部已经处在“发展与消费并存”的阶段,而西部尚处于“建设与发展并存”的阶段。对于东部,“发展”是指完善以交通运输体系为代表的综合保障能力体系;对于西部,其“建设”是指一部分地区继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地区则将重点转向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调整基础设施结构,提升基础设施层次。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其“发展”是指部分地区重点发展基础产业,解决温饱与就业问题;而部分地区重点发展特色与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部分地区则重点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消费范围,提高公共消费水平。因此,东西部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和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

1.经济发展质量的层次具有差异性

东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本身的层次。经过32年改革开放,东部地区已经在低技术附加的制造业方面获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东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全面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由速度向效益、由高资源消耗向低资源消耗、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使东部发展质量达到更高的层次。以同处深圳的富士康和华为两家企业为例进行对比,富士康单在深圳市就招收了43万农民工,但因为缺乏核心知识产权,利润大部分被其代工雇主苹果、惠普、三星等跨国公司拿走;而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6%,在全球设立了20个研究所,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内地企业榜首,2010年更是达到2776件。重视自主创新也为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1852 亿,同比增长242%。〔9〕从微观角度看,东部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由“富士康式”转变为“华为式”。

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应着眼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由于西部还处在建设与发展并存的阶段,这就要求西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不应过分强调质量本身层次的提升,而应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统一、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逐步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2.经济结构的内容具有差异性

东部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要着眼于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展层次的提升。一是东部民营企业及其企业家自身应实现提升与超越,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二是东部民间资本应更多地进入国家鼓励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六大领域,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民间借贷、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低层次领域;三是促进东部民间资本职能转型,更多地承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肩负民族振兴的责任。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一是实现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二是注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消费结构方面,实现消费方式转型,提倡合理消费。一是调整消费结构,向公共消费转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公共消费严重滞后和公共消费结构不合理。二是倡导合理消费。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应转变消费观念,将利润更多地投入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盲目进行奢侈性和炫耀性消费,或是投进股市、房市进行投机炒作。

西部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要着眼于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西部民营经济应从量上实现扩张;二是西部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应在进入领域有所突破。一方面,借助国有企业的力量与政策优势,在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有所突破,进入以前无法进入的“玻璃门”;另一方面,利用“新36条”契机,进入更多的垄断性部门。在产业结构方面,调整结构,提升水平。一是延长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将西部建设成为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产业基地。三是在西部大力发展金融、农副产品加工、现代仓储物流、特色旅游、文化、特色餐饮、健康保健、休闲娱乐等特色产业。四是以“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关―天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西咸新区”等不同层次的部级经济试验区和新区为依托,推进西部产业转型。五是积极申报“西―兰―乌”部级产业带,将其打造为全球面积最大、包含民族最多、涵盖省份和城市最多的经济开发开放带,推动西部、尤其是西北产业大发展。〔10〕在消费结构方面,着重扩大内需。一是以西部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村人口为重点,着力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以增加其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激发这一人数众多的潜在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与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消费。较之东部,西部的公共消费更滞后,内部结构更不合理,供需矛盾更突出,所以也应在交通、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消费领域加大发展力度,解决西部基本公共消费的供需矛盾。

3.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具有差异性

东部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一是应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走过了“前改革时代”,进入“后改革时代”,〔11〕东部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社会和人的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因此,应更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应更关注社会事业的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活跃程度、社区建设情况都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东部要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就要着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投入力度。

西部的目标是逐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培育西部市场经济城市人。从包含市场经济观念与行为方式、各项知识储备、专业技术技能、思想道德等的城市人的基本要求入手,一方面创造西部市场经济城市人形成的物质技术条件,一方面加快形成西部市场经济城市人的制度创新。〔12〕二是注重西部民生事业建设。在西部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主体功能区和部级试验区、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三是注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西部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最多样、最脆弱的地区,对其保护是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关系到当代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后代的发展与幸福。

4.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具有差异性

东部企业重在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一是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过去东部企业走向国外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以数量为优势进行“薄利多销”;未来东部企业应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品牌培育为主,以质量为优势实现“多利多销”。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力较弱的东部企业应努力进入国际分工链条,参与国际竞争;实力较强的东部企业不能仅满足于在国内市场领先,更应争取在世界市场领先。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国际化发展。东部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大企业合作,海外并购以实现控股(包括绝对与相对控股),开拓、收购海外销售渠道,赞助、支援投资地政府等多种形式实现由国内发展向国际发展转型。

西部企业重在实现国内与国际发展并重。一是继续引进内外资;二是继续争取大型跨国公司落户西部;三是鼓励有条件的西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西部第一”“全国第一”“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

5.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差异性

东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应实现根本转变。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一完善内部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外部三个中介(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第二落实设立、资本、持股、上市、会计、分配、监督、终止八种制度;第三用好财产社会化、经营架空、风险转嫁、利益分配、运行动力、权力制衡、内控、决策与行为约束、创新和企业家十大机制。二是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现在消费者对于商品品牌的认知已逐渐超过了对商品功用、外观、价格的重视,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东部应率先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由营销产品向营销文化,由创造使用价值向创造品牌价值,由销售管理向经营管理的转变。三是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东部企业应拓宽经营范围,创新经营手段,更多地借助信息网络和平台进行经营,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

西部企业应在规范经营管理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一是实现经营管理规范化。西部企业因为发展起点低、起步晚,经营管理中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应首先要求西部企业从遵纪守法、讲究诚信、规范财务、公平竞争等基本方面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有条件的企业逐步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西部在能源、高新科技、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已经拥有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这些企业应该逐渐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表1 东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容的差异性

东部西部

经济发展质量层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本身的层次着眼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经济结构的内容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着眼于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展层次的提升;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在消费结构方面,实现消费方式转型,提倡合理消费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要着眼于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在消费结构方面,着重扩大内需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由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转型逐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开放度由国内走向国际国内与国际发展并重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根本转变企业在规范经营管理基础上逐渐转变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差异化

1.政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资本

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看,33年发生的巨变不单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结果,更是政策创新的结果。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政策是最大的潜在(无形)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13〕政策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没有条件的可以变为有条件的,没有比较优势的可以变为有比较优势的。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中央要针对东西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对西部应该以倾斜性政策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西部各省(区、市)都应出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同时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从国际经验看,政策也是很多国家(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以阿联酋的迪拜发展为例,迪拜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地,石油产业收入只占GDP的6%,并于上世纪末基本采完,但迪拜酋长本•拉希德很有眼光,将全部优惠政策用于迪拜经济转型,2008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迪拜甚至带动了整个阿联酋的发展。从迪拜成功转型的经验看,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资本。我国虽和迪拜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所以,我国也可以使政策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资本。

2.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

中央政府对东部应实行鼓励内生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提升发展层次与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由速度向效益、由国内向国外转型的政策。一是政策取向和激励取向的转变。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进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加入更多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如绿色GDP、技术贡献率等;反映民众参与改革、分享发展成果的指标,如幸福指数;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的指标,如民营经济在所有经济成分中占比、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内需在整个需求结构中占比等;反映经济开放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标等。为了让这些指标进入政府考核体系以实现政策取向和激励取向的转变,应当牺牲一定的总量经济指标。二是政策应对东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于国有经济,应该要求其尽快退出那些并不涉及国家安全、并不一定要由国家经营的垄断行业。更不能允许那些有既得利益的国有企业打着保持稳定、支持改革之名,行阻挠改革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之实。对于民营经济,国家不应再去扶持那些早该被淘汰的落后产能、落后技术和退化产业。只有这样,东部的民

表2 东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的差异化

东部西部

整体发展方式鼓励内生增长与包容性增长实行外延扩大式增长和内涵扩大式增长相结合(“外延”不等于“粗放”)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着重提升发展层次与质量数量与质量并举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由速度向效益的转变速度与效益并重

国内与国外的关系由国内向国外转型的政策国内与国外统筹的政策

政府考核引入更多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政策应有递进性和区别性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应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鼓励民营经济大发展

拉动经济政策率先进入消费型社会继续发挥投资拉动(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投资并举)的作用

营企业才能直面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获得真正的成长。三是应鼓励东部率先进入消费型社会。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个人消费,逐步实现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推行打破“玻璃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政策,引导民营经济更多地进入医疗、教育等公共消费领域。通过这些政策刺激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东部率先进入消费拉动型社会。

中央政府对西部应实行外延扩大式增长和内涵扩大式增长相结合、数量与质量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国内与国外统筹的政策。一是政策应有递进性和区别性。考虑到西部尚处在“建设―发展”阶段的实际,各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应在强度与力度、开始时点、持续时间等方面做到东西有别,如在节能减排的指标和任务上,应对西部适当放宽或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在存款准备金率、信贷增长率等指标控制上,应对西部适当放松;在引进内外资和先进技术上,应给予西部更多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二是政策应鼓励西部民营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转型是以发展为基础的,西部民营经济还很弱小,尚未充分发展,不能盲目要求西部民营经济和东部一样急于转型,而应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倾斜,在量上首先做大,再谋求质的提高,从而逐步实现转型。三是政策应继续支持发挥投资拉动的巨大作用。现在我国总体上仍处于投资拉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尤其是西部公共投资(公共消费)历史欠账太多,发展严重滞后,既不能满足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也不能满足西部企业快速成长的要求,更不能满足西部民众不断提升的生活要求。这就要求在政策层面,对西部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继续给予支持,而不是急于向消费拉动型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756,760,766.

〔4〕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19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人民出版社,1974.598.

〔6〕白永秀.试论集约型增长方式与内涵扩大再生产之区别〔J〕.经济问题,1999,(10).

〔7〕简新华,李延东.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困难和途径〔J〕.学术月刊,2010,(8).

〔8〕〔11〕白永秀,吴丰华.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判断及其宏观走向〔J〕.改革,2011,(2).

〔9〕华为2010年销售收入1852亿元〔N〕.新京报,2011-04-18- A24.

〔10〕白永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应实现五大转型〔J〕.今日中华,2010,(3).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7篇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复合概念分二层来解释: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模式,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与上述经济增长相关联的诸方面从数量到质量、从总量到结构的理念升华,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新确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变化过程与创新过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可表述为: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理论总要求下的一种模式选择。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足要把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引向以人为本、从单一生产要素视角引向政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多视角”。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转型创新。为了实现全面协调转型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其功能不仅要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还要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是创新、和谐、节约、友好。即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科技创新型、结构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

1 “改变”取向。所谓改变就是改变或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因为任何方式归根到底都是由观念与内容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都足以经济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率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使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增长指标单一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物质资源消耗型、环境生态破坏型等方式。

2 “转型”取向。所谓转型就是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近十几年来,我国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人均GDP、还是年均GDP增长率都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且波动大,呈快速波动型。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让国人捏了一把汗。因此,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从总体战略上实现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从具体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 “调整”取向。所谓调整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任务并列一起提出的,可见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基础与手段的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在:第一,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或低碳经济。第三,借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东风,结合各区域经济状况与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搞好产业的内部调整,第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网络信息、高端制造等在各地,各类开发区自主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成为主导产业。

4 “改革”取向。所谓改革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伴随并得益于改革,并一再证明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第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五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介分开,使市场主体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第二,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金融保障、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用得以发挥,使政策支持的效应得以体现。第三,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强化公平的公共资源有偿占有与补偿机制,使各利益主体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向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道路。

5 “创新”取向。所谓创新就是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取向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就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创新取向在于:由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增长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增长,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创新产业,并使创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使科技企业成为主体,促进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改善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国内统一的要素市场,特别是技术转让市场,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远意义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的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同时,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阶段任务不同,但对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科技进步、环境、资源、人口因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此外,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在创新型经济中力图突破资源、环境、技术制约或壁垒,走上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技术创新型道路,凭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作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并迎头赶上的突破口或机遇。我党审时度势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国际视野下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刻的理论创新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源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经历了“增长”一“发展”一“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统一了全国人民的发展观思想,坚定了我们在要发展、如何发展问题上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正确态度。特别是其精神实质或深刻内涵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思想方法指引,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与创新也是学习的结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当代世界经济的前沿课题,伴随这一研究进程,产生了许多理论成果,如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还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等。我们吸收了有益的理论成果,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或升华,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8篇

Abstract: As the mainstream mass media, news media is the window to disseminat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society. The news media have publicity, guidance, education,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supervision and other functions, which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for the moder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soci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benefits and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fields. It also plays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role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关键词:新闻媒体;经济社会;战略作用

Key words: news media;economic society;strategic role

中图分类号:G2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177-02

0 引言

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从宏观社会发展到微观社会环境的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宏观社会发展的促进更多的体现在战略层面。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因此,新闻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就是其战略作用的重要体现,而其促进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产业的积极引导,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助力国家品牌战略的落地、促进知名品牌的创建和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有效监控等4个重要方面。

1 新闻媒体通过符合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的宣传推广,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我国的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包括为经济界提供信息、传播信息、进行趋向预测、营造社会氛围等,也包括对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落地的宣传推广,并基于此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关注上。

1.1 推动产业政策的宣传与落地

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商业、农业还是新闻传播媒体,其生产与经营均在国家计划的指令下进行,但即使如此,媒体作用依然重要。媒体的宣传当时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公众积极投身生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的方向向经济建设倾斜,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新闻媒体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国家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的落地更需要新闻媒体起到基础的引导作用。

1.2 引导企业市场发展新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新闻媒体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发明显。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新闻媒体既是人民群众的舆论工具,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这“喉舌”作用无意中提升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若一个权威性高的媒体来宣传某个企业或某种产品,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提升,而后产生经济行为。我国新闻媒体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整和修正企业的形象和行为,协调并沟通企业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业界的行为实施监督与控制,使之规范运行。

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新闻媒体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血肉相连的磁性引力,各方产生了各种因果关系的“互动效应”。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需要新闻媒体的支持与宣传,企业需要新闻媒体的引导与推广,而新闻媒体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资源支持,各方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 新闻媒体强调社会效益,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新闻媒体社会关系连接的重要沟通平台,通过传播信息、引导价值等方式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首先就是传播真实信息,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新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更显得更加重要。大部分的新闻媒体能够起到正向舆论引导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营造友善、良好的社会氛围上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随着媒体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变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诚信危机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制造舆论假新闻、娱乐炒作等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了相应的缺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丢失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新闻媒体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发展,对于媒体本身,对于企业、市场,乃至对于国家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1 坚持媒体真实性,以公信力增加经济发展影响力

传播的真实性特征,是新闻媒体存在的命脉。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每一个要素的出现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经的起核对和检验,不得有任何虚假的信息存在。只有真实的信息报道,才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和信赖,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本身来讲,在进行自身品牌建设时,将获得来的公众的支持认可,以及增强在行业内、市场中和经济社会上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传播优势。

2.2 把控正确舆论方向,以舆论方向引导社会发展方向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自媒体不断兴起,公众参与度大大提高,互动性增强,多种思想意识形态相互交锋碰撞。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不仅要求在传播过程中符合社会正确舆论导向,同时也要符合社会大众心理需求点,正确的思想舆论予以传播扩散,虚假、不良信息严肃杜绝。正如所所强调的:“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新闻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和正向传播,才能更好的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导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2.3 明确目标定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就我国的新闻媒体的定位与目标而言,新闻媒体既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主体,又是国家政策的宣传推广阵地;既要服务于国家全面发展和公众的社会收益,也要服务市场发展和经济繁荣。由此来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环境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断的冲击着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各大新闻媒体组织重新改变其风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等方式,以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协同发展的目的。

3 新闻媒体与各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经济健康长久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不断演进,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变革,各种媒体的发展深深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新兴行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影响巨大。如今,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媒体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也正在积极展开,这些变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3.1 传媒行业内的融合,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得传媒产业链、产业分工和格局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进了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出现:传媒行业内的融合,促使稀缺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对改善整个传媒产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有促进作用,防止恶性竞争,强化专业分工,进一步延伸品牌价值,通过输出品牌以强扶弱的方式实现系统内媒体共同发展。

3.2 新闻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创造经济发展新形态

目前,新闻媒体的融合之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打造产业价值链,强大的产业链能够整合更优质的资源才能强化新闻媒体自身,并对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甚有裨益;第二种是区域多媒体联合,通过整合地域媒体资源,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力,从而带动了多种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发展中,新闻媒体融合的路径还将不断革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不断增强。

3.3 新闻媒体发挥经济纽带作用,助力企业和品牌发展

新闻媒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纽带作,新闻媒体宣传推广企业与品牌,使其发展壮大,监督企业行为,是社会各行业、各经济部门联结合作的催化剂。首先,新闻媒体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增强品牌美誉度;其次,新闻媒体的传播,实现企业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助力企业和品牌实现其经济价值和品牌效益;再次,新闻媒体的宣传促进品牌的快速建立、快速发展,并且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不同企业、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合作,促进社会经济融合发展。

4 新闻媒体使用监控机制,助力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

新闻媒体自身具有告知性、广泛性等特点,其凭借自身的特点对经济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事件形成独特的舆论环境,对社会上的不法行为进行非强制性的镇压,助力经济社会的正常而健康的运行。

4.1 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市场监管大环境

对市场的监管绝不是某个政府部门的独立工作,而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有政府各相关部门、市场活动主体、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参与,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形成监管的舆论大氛围和监管执法大环境,其中,对于舆论大氛围的形成,新闻媒体起到核心作用。

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其中一部分,是一种最快捷、最普遍的社会心理控制机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及道德压力,在社会上形成对企业行为、市场动态监管的大环境,也为政府监管经济、公众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4.2 以有效的媒体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直接监督

媒体监督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没有信用,没有诚信,市场经济也难以运转。新闻媒体能够使用各种有效的媒体手段,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对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大众传播,对违经济发展规律、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促进经济参与主体讲诚信、守信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战略作用而言,主要通过宣传路线,创造效益,促进合作和监督市场等方式产生价值。所以,无论是国家与政府、企业与品牌、公众与组织都应该重视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新闻媒体自身也应该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革新,更好的完善自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芹.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4(24).

[2]孙新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分析[J].科技传播,2011(19).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第9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完全一致的。中国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并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世界做出节能减排承诺,并采取一系列坚决的节能减排措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其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关键就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单位GDP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下降了,各种排放和污染减少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缓解或者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的紧迫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要求也更高。虽然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保证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又加剧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就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如果不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真正解决总量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在总量与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把总量增长放在优先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具有十分的紧迫性,但又具有长期性。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体制机制的保证和技术支撑等等,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如总量与结构的矛盾、速度与效益的矛盾、成本与质量的矛盾等等,又总是长期存在的,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将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只是现阶段的矛盾更加突出罢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如2003年~2007年,我国GDP分别比上年增长10%、10?郾1%、10?郾4%、10?郾7%和11?郾9%。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最困难年份(2009年),由于我们积极应对,采取了各种保增长的有效措施,GDP的增长仍达到了8?郾7%,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经济增长长期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就必然会出现和加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把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内需拉动为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平稳较快增长模式。具体地说,这一战略转型涉及下述三个方面的转变:

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什么水平上比较合理,各方面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但增长速度偏快,超过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应控制在8%~10%为宜。与此相适应,居民消费价格则应控制在3%~4%之间。“十一五”规划确定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郾5%,以及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下一年度的调控目标确定为8%,是完全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更加接近和符合调控目标,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拉动经济增长由片面追求出口快速增长向以扩大内需为主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对外出口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过后怎么办?是还回到追求粗放的出口快速增长的老路上去,还是抓住这次调整的机遇,加快外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确立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呢?这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对外贸易工作中去,真正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完全是可能的。同时,我们要在金融危机形成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对外出口的“两化”,即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国别的多元化。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同时,又能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扩大内需由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向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转变。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述几个转变进行得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还不尽协调,主要是投资率偏高,净出口增长也较快(2008年下半年以来除外),但消费较弱。最近几年,消费有所增强,但仍然不足。“十二五”期间,应把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同时,在投资需求方面,应重点保证那些对消费和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和投资结构的改善,并防止投资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重要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供给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等。这些结构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十二五”期间,必须围绕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生产业)和低碳产业,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要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搞好各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

调整区域结构,首先,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次,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功能主体区的划分,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最后,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调整所有制结构,关键是要继续坚持和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发展。

四、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就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而言,重点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准确界定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实现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和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并制定正确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通过深化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道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积极有效作用,关键是发挥价格机制的积极有效作用。这就涉及到价格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决定,但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价格体系还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各种商品的比价还很不合理,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总体上还偏低,这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对各种商品比价的认同受到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的结果。因此,价格体系的完善和各种商品价格的合理化,并不是简单地放开价格就能够做到的。当前,在价格问题上,可以说我们遇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完全由市场定价,价格并不能完全合理,而要加大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力度,不仅与市场趋向的改革相背离,而且如果弄得不好,还有可能造成新的价格扭曲。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加强自主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有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外,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果说体制、机制是解决“我要转”的问题的话,技术支撑则是解决“有能力转”的问题。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除了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外,也需要有体制和机制的保证。正如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

自主创新,包括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些重大的原始创新,应由国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组织实施,就象“神五”、“神六”那样。当然,也可以由那些经济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组织实施,国家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其创新成果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以体现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鼓励。同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独立地进行某些自主创新。对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主要由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施,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要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按照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大力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注意处理好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关系。由于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单位,企业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因此,企业进行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很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上,并把它与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运作很好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技术效果。最近几年,我国的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大唐电信集团提出和实施的“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道路,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