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19 14:57:17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1篇

[关键词]卧式圆筒炉 对流盘管 腐蚀 预防改进

中图分类号:TB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315-02

卧式圆筒炉是原油长输管道运输中常用的设备,在采油六厂地区主要是对高凝点原油进行加热输送,和油井的热洗工作。转油站采用的加热炉多为管式结构的卧式圆筒炉,以天然气为燃料,与卧式圆筒炉内盘管原油或水的热媒介质从盘管内流过,完成热量交换。

1.卧式圆筒炉简介

卧式圆筒炉(结构如图1)又称高效炉,是由炉体、燃烧器及燃气系统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炉体采用轻型快装结构,由辐射室、对流室、烟囱系统等组成。对流室至于辐射室之上。

介质(原油)流向:原油经汇管分流后从对流室上部分进入对流盘管加热,然后经汇管和转油管进入辐射盘管,在辐射室内再次加热后从辐射室下部流出。

烟气流向: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对辐射室(炉膛)辐射盘管进行辐射传热。高温烟气从辐射室后部转90°进入对流室,横向冲刷对流盘管,与对流盘管进行对流热交换,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2.卧式圆筒炉对流盘管腐蚀状况

在卧式圆筒炉大修过程中发现,对流盘管外壁腐蚀比内壁严重,顶部盘管外壁比其它部位盘管腐蚀严重,并且在顶部盘管中接近烟囱的部位腐蚀最严重,形态上为腐蚀坑和点腐蚀,腐蚀严重处盘管最小厚度仅有4.2mm(原始壁厚为8mm)。中部、底部主要发生均匀剥层腐蚀,某些部位伴有轻微的点蚀。

3.对流盘管表面腐蚀产物分析

3.1 对流室顶部腐蚀产物呈红褐色、黑色、少量块状黄色粉末;中部腐蚀产物呈褐黄色(氧化皮),下部腐蚀产物呈灰白色粉末、黑色、白色混合物。见图表1

3.2 对流室和烟气腐蚀产物通过分析得到结果,见表2、表3

4.对流盘管表面腐蚀原因分析

现场调查和腐蚀产物分析认为,卧式圆筒炉对流盘管表面腐蚀主要是由于高温燃烧条件下,盘管表面发生强烈氧化和硫酸露点腐蚀造成的,卧式圆筒炉顶部盘管比其他部位腐蚀严重的原因主要是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形成冷凝水和烟气中的SO2气体反应生成亚硫酸流到盘管上表面导致的二次腐蚀。

4.1 高温氧化

对流室底部盘管承受的烟气温度在500~650℃,在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氧与金属直接作用,生成铁的氧化物,并且由于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和CO2,而CO2在高温条件下加速碳钢的腐蚀,即:2Fe+3CO2=Fe2O3+3CO,CO2含量越高,其腐蚀性越强。

4.2 高温硫腐蚀

因原油输送中多数以天然气为燃料,天然气中的硫和各种硫化物含量较高,在燃烧过程中,原油中硫的氧化以及各种硫化物发生分解、氧化,形成SO2。SO2在高温下对碳钢有极强的腐蚀性,由于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具有较低的共熔点,形成低共熔化合物,增加铁的氧化速度。

4.3 硫酸露点腐蚀

经过对流室的烟气温度为160~650℃,处于400℃以下的对流盘管占大多数。根据低温露点腐蚀机理,烟气温度降到400℃以下时,碳钢材料易发生低温腐蚀(对流管材质为20#钢)。碳钢的腐蚀速率为低合金钢的2倍。由《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积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与计算》中H2O-H2SO4两相状态图中查得硫酸露点温度为140℃左右,分析硫酸露点腐蚀的主要原因如下。

4.3.1 烟气的低温腐蚀在燃烧过程中,原油中含有的硫化物在气相发生均相反应,形成SO2,当炉管表面存在钒化合物和金属铁能催化2SO2+O2=2SO3反应。在高温烟气中,SO3气体不腐蚀金属,但烟气温度降到400℃以下时,SO3气体就与烟气中存在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硫酸,当硫酸蒸汽凝结在盘管表面时,对碳钢盘管产生腐蚀,形成硫酸露点腐蚀,由于对流室底部、中部、顶部温度逐渐变低,顶部温度一般在100~200℃之间,因此顶部盘管硫酸露点腐蚀也最严重。

4.3.2 盘管壁温度低加速露点腐蚀 卧式圆筒炉对流段原油进炉温度为40℃,出炉温度为52℃,按管壁温度计算公式:tb=tw+60℃(tb 为管壁温度;tw为管内介质的平均温度),计算得到的管壁温度为100℃左右。顶部炉管表面温度较低,因此SO3与水蒸气结合冷凝,在盘管外壁生成硫酸(H2SO4),对碳钢盘管产生腐蚀,形成硫酸露点腐蚀,即:Fe+H2SO4=FeSO4+H2,FeSO4为淡绿色。硫酸露点腐蚀不但能造成炉管均匀减薄,而且能造成灰垢下炉管上部形成腐蚀坑。

4.3.3 其他原因加速露点腐蚀 卧式圆筒炉的低负荷运行,造成炉膛温度过低和排烟温度低于硫酸露点温度,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水蒸气大量增加,强烈提高硫酸腐蚀速度。同样,卧式圆筒炉停运时,对流盘管上的积灰不清除,烟灰中的硫化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酸化,加剧盘管的表面点腐蚀。

5.防止盘管腐蚀的改进措施

5.1 在烟囱底部安装冷凝水导流槽,能有效防止冷凝水和SO2,SO3生成硫酸,亚硫酸腐蚀盘管上表面。

5.2 加强卧式圆筒炉的密封,严格控制燃气气比和调节比,控制空气过剩稀疏,降低空气过剩量。利用炉膛负压,通过调节烟道挡板合适开度,维持炉膛压力在-20~-40Pa之间,防止过多空气进入炉膛,确保空气过剩系数在1.15~1.25的范围内。

5.3 严格按照卧式圆筒炉设计额定工况运行,确保卧式圆筒炉在设计的排烟温度(160℃)以上运行,避开烟气低温硫酸露点腐蚀温度(140℃);另外,提高进出对流盘管原有温度,提高盘管管壁温度,降低烟气中水蒸气的结露速度,以减缓对流盘管烟气低温露点腐蚀。

5.4 对流盘管表面喷砂除锈后进行喷镀处理,如喷镀铝、镍、铬喷涂层、无机涂层等,可有效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5.5 卧式圆筒炉停运时,利用吹扫系统清除对流盘管上的积灰,特别是对流室顶部的积灰,并采取措施如加干燥剂等,尽量保持盘管干燥,降低盘管的灰致腐蚀。

5.6 由于保温层的吸湿性,使接近保温层的外圈盘管易于遭受腐蚀,为减缓腐蚀的发生,可在结构设计中加大盘管与保温层间的距离,或将保温材料由内置改为外置,以防止酸腐蚀和氧化腐蚀的发生。

5.7 加强重点部位的检查及停炉时的保养。卧式圆筒炉的检修周期一般为3~4年,但对易于发生腐蚀的部位应缩短检修周期,增加不定期的检修次数,检测盘管的厚度,分析腐蚀程度,对有问题的盘管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在停炉期间,应加强保养,防止炉膛内的结露及保温材料的吸湿。在采用干法保证的同时,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烘炉,以保证炉膛内的干燥,减少腐蚀的发生。

6.总结

参考文献

[1] 李永强.《加热炉腐蚀检测及原因分析》油气储运.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2篇

关键词:地下室 结露现象解决

中图分类号: O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下室结露一般是在秋末冬初季节, 或在夏季梅雨季节。当地下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墙壁表面温度( 墙壁表面温度在露点以下) 且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 水蒸气就会在较光滑的墙壁表面产生结露。同时由于大部分地下室内墙壁多做水泥砂浆粉刷压光处理, 再加上环境相对湿度偏大, 地下室通风不良, 为结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地下室结露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饱和含水量较大。温度较高的空气中所对应的饱和含水量也会高于温度较低的空气中所对应的饱和含水量。所以,当室外这种含水量较高的气体进入温度相对较低的地下室时,就很容易产生结露现象。湿热空气遇到低于露点温度的冷表面,就会产生结露现象(同秋天室外结露原理一样)。所以,南方沿海湿热地区在黄梅季节避免不了结露问题。虽然地下室外墙做了保温处理,但只是让地下室结构和土地的热交换放缓,热交换仍然存在,相对应的结露问题也并没彻底解决。地下室产生结露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空气中水汽含量比较高;

2地下室墙体温度较低;

3相对光滑一些的墙面更容易结露(如玻璃)。

要解决结露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降低空气湿度。可以通过增加地下室排风降低空气湿度,让空气流动带走水汽;也可以像农村造房子一样使用一些生石灰,吸收空气中和墙面上的水汽。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只是通风的话,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水分,结露甚至会更厉害,因为通风没有降低地下室的水汽含量,而是尽快带走墙面水汽;而铺撒生石灰会对室内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只是短暂性的除湿。

2提高墙体表面温度。可以采取一些保温措施来提高墙体表面温度。当然墙体表面打磨得相对粗糙一些也有一定的作用。可通过做好地下室顶板、外墙的保温隔热和涂抹内墙涂料的方法,来减少地下室内外温差。做外保温是解决地下室结露问题的措施之一,但不是通行的办法,它对于有储藏室的地下室较为明显,但埋深较深的地下室仍会出现冷桥现象。通风、除湿和提高墙体表面温度,均是解决地下室结露问题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二、工程案例

某建筑内的地下室受潮结露现象比较严重, 查看施工图纸发现地下室的防潮、防水设计均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1地下室受潮结露原因分析

经对地下室的实地勘验, 发现地下室的结构层表面有小块湿渍。结合秦皇岛地区的气象资料、建筑地质条件等, 初步确定地下室受潮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室水汽和丰水期地下水毛细现象作用的结果。

(1) 地下室水汽的来源

建筑结构自身所含水分的蒸发: 地面以上建筑中所含水分的蒸发过程约需两年的时间, 地下工程以及附加的装修层所含的水分视地下室的通风条件、除湿措施的不同, 完全蒸发的过程需三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空气中含有的大量水蒸气,空气湿度大是该地区的特点, 特别是雨季,空气特别潮湿, 在小型地下室、相对封闭、空气难以形成对流的情况下, 很容易产生结露现象。

据气象咨询服务中心提供该地区的6 月、7 月份的气象资料显示: 6 月中旬以后, 空气相对湿度进入了高峰期, 6 月1 日- 30 日, 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维持在40 ~60%之间, 峰值为79% ; 6 月14 日-30 日, 空气相对湿度急剧攀升, 基本维持在85 % 以上, 其中24日-28 日空气相对湿度两次连续5 d> 90 %, 峰值达到96 %, 7 月份的空气相对湿度也基本维持在80 %以上, 其中8 d> 90 % , 峰值为96 %。另外, 6 月中下旬以后, 日最高气温基本上都在25OC 以上, 封闭的地下室内, 易形成结露, 6 月下旬以后, 地下室的结露现象更为明显, 因此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过大, 是地下室受潮的主要原因。

(2) 丰水期地下水毛细现象

地质勘探资料表明,建设地段内的最高地下水位较低, 影响不到地下室的底板, 地下室仅需做防潮处理即可。但地下工程不仅受地下水的影响, 也会受到地表水下渗的影响。强降雨过后, 地基土壤渗水速度较慢时, 地下水位会持续上涨, 超过地下室底板标高, 地下水对地下室底板及侧墙产生了侧压力, 对地下室造成影响。

(3) 结露形成的成因

影响结露的因素主要是空气的压力、温度和相对湿度( 亦称饱和度) 。在一定状态下, 不同温度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量( 即空气的饱和状态) 是不同的:在一定状态下, 若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变, 则空气的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值时, 空气的含湿量达到饱和状态, 这一温度为原状态空气的露点温度; 温度再下降, 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物体表面形成结露现象。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则原空气温度与其露点温度的差值越小, 即此时室内容易产生结露现象。6 月5 日最高气温为24.9 OC, 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6 %, 则通过计算得到其露点温度为15.6 OC ; 二者相差9.3 OC ; 而6 月25 日最高温度为25.0 OC , 空气相对湿度为96 % , 则其露点温度为24.4 OC , 即室内温度从25.0 OC下降到24.4 OC ( 仅仅下降了0.6 OC) 以下时,室内就会出现结露现象。该小区地下室空间狭小,又划分出一些更为封闭的小空间, 通风换气不畅, 地下室内的空气形成不了对流效应, 地下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仅无法散失, 却在不断增加,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不断提高, 室内空气温度与外墙内表面的温度容许存在温度差, ( 国家标准规定普通居室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与室温的差值应≯6 OC; 地下室的底板和外墙都与土壤直接接触, 其内表面的温度受土壤温度的直接影响, 有时与室温有较大的温差) , 当温差较大时, 若低于露点温度, 墙体表面就会结露。室内温度越高、相对温差越大, 结露的现象越严重, 通风效果最差的地方易结露, 使墙体表面出现潮湿和发霉现象。

2 解决方案

针对丰水季节地下室地板和侧墙存在毛细现象的部位, 施工单位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应先做好室外地面水的疏导工作, 减少地表水对地下室的影响。推迟地下室室内装修的时间, 等到建筑结构内的水分基本蒸发完以后再进行装修。一般在房屋正常使用( 冬季采暖) 的情况下, 最好二年以后进行地下室室内装修。室内装修应选择吸水率低的材料; 地下室室内装修不应使用裱糊类饰面, 慎用木质类材料; 若采用木质类材料作装修, 应使材料与结构表面间留有足够的间隙, 并使各间隙相通且在端部留有足够的通气孔。内墙涂料应选用具有防水、防霉功效的产品。地下室的家具设备尽量不靠外墙布置。

三、结束语

结露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温度低时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液态水。这种结露( 冷凝水)不仅造成室内潮湿,长时间影响下还会引起墙面发霉变黑,或装饰材料发霉、翘曲变形。常见的几种结露现象发生的部位是,顶层通气管四周、密封性能良好的塑钢窗窗台、与室外相接触的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因结露产生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观感和使用功能,并给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这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属于工程质量的保修范围,在发包方和承包方又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结露的问题使用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所以,室内结露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史红霞. 结构墙体结露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民营科技. 2011(05)

[2] 陈明. 利用组合通风改善沿海地区地下车库结露状况[J]. 山西建筑. 2010(12)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3篇

一、温室气体

例12007年6月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共识。

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能制造化肥并可以做保护气的是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上述“温室气体”是指____。

(3)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广东省肇庆市)

分析:本题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这一新闻事件为背景,充满了时代气息。考查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仔细审题,如(2)中需要用化学式填空,不能写化学名称。

[答案:(1)混合物(2)N2;O2;CO2(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二、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例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江苏省镇江市)

分析:本题考查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减少CO2的排放量或吸收CO2都可减缓温室效应。因此选项A、B、D都是应对温室效应的合理措施,而选项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增加了CO2的排放量,所以不合理。

(答案:C)

例3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现有一项新技术,先让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2),再将合成气通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H2,该反应中CO具有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____(填“A”或“B”)口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浙江省温州市)

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不断革新。燃煤是产生CO2的主要原因,先让煤与水反应,再让反应生成的合成气与高温水蒸气反应,最后将生成的CO2和H2分离,从而控制CO2的排放。在反应CO+H2O=CO2+H2中,CO得到氧,具有还原性。因为CO2的密度比H2的密度大,所以CO2应从位于下面的A口出来。

(答案:还原;A)

三、温室气体对温度的影响

例4温室效应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我与化学”活动中,为了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步骤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CO2的含量分别占10%、20%、30%),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骤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的目的,仔细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推测,相同条件下,当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的范围为________min。

(广东省广州市)

分析:在化学探究实验中,对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解答关于对比实验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各种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照时间相同时,气体中CO2的含量越高,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当气体中CO2的含量一定时,光照时间越长,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相同条件下,气体中CO2的含量占30%时,气体温度达到25℃需要2min,则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肯定要超过2min;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0%时,气体温度达到25.6℃需要3min,则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肯定要少于3min。所以,当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应在2~3min之间。

[答案:(1)当光照时间相同时,气体中CO2的含量越高,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当CO2的含量一定时,光照时间越长,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

(2)2~3min]

四、温室效应的综合问题

例5从以下两个供选课题中,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参与研究过的课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供选课题]A.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B.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你选择_______(填A或B)。

(1)A.CO2的产生途径;B.SO2的产生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途径)。

(2)A.设计实验,比较CO2和空气经光照后温度变化的差异(可图示);B.设计实验,鉴定本地区雨水是否为硫酸型(含少量硫酸)酸雨。

(3)A.指出温室效应的危害,并提出减少CO2排放的合理化建议;B.指出酸雨的危害,并提出减少SO2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字数100字左右)

(江苏省泰州市)

分析:选做型的试题,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题进行解答。本题是选做型的结论开放题,答案只要科学合理即符合要求。

假设选课题A,答案如下。

[答案:(1)CO2产生的途径:汽车排放尾气、燃烧矿物燃料、动植物呼吸等。 (2)用锥形瓶或烧瓶收集一瓶CO2气体,塞上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和空气做对照实验,观察光照相同时间,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并记录。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4篇

丁风峡

(西宁联友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在青海地区的普及与落实,外墙外保温技术在青海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各种保温材料争奇斗艳。随着外保温体系应用面积的增大,工程完工时间的增长,各种形式的墙体保温工程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青海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相比其他地区而言,其出现的外保温工程质量问题更多,也更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研究不充分,保温面层开裂、脱落现象严重

引起外保温墙面开裂的原因很多,其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应力。由于保温材料的线性膨胀率较大,当温度变化时,材料的线性变形量,就是保温层本身应该能够承受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同时要求保温材料面层的防护材料以及外墙表面装饰材料的弹性变形量应满足基层保温材料线性变形的要求,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墙面必然引起开裂、空鼓。青海地处我国严寒地区,日温差、年温差相比其他地区大的多,墙面保温层受到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量相比其他地区也同样大的很多,所以对保温材料材性的要求和体系构造的要求标准更高,研究要更充分。但事实并非如此,青海本地保温企业的研究水平较差,大部分克隆内地保温企业的技术,青海以外保温企业进入青海的时间较短,对青海本地的气候特点研究不够,加上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速度快,施工面积大,保温体系材料基本属于“拿来主义”,不可避免地产生保温面层空鼓、开裂、剥落、饰面砖掉落等工程质量问题;再者,青海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与体系认识不够,同时基于青海地区施工周期短的约束,为短期经济效益或抢工期,在工程现场随意配比,不按规程施工,或者买东家的网格布、西家的粘接剂,拼凑外保温体系,或者堂而皇之地使用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更加剧了保温面层的开裂、空鼓等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室内结露现象普遍

室内结露也是青海地区外保温工程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一般居住住宅的空气含水率为该温度饱和含水率的60%左右,在这种含水率的情况下,温度降低10℃~12℃,在与空气交接的物体表面就会产生结露现象。在青海新建住宅中,室内结露现象表现得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外窗性能较差,或由于窗户的五金件磨损,密封性能不够,在透风的室内部位引起结露;或由于窗户的保温性能不够,玻璃结露后露水下流到窗台,如果外墙外窗台保温性能不够或者未做保温,存在“冷桥”,则在外墙室内窗台的水极易凝结成冰。

(2)外墙外保温设计时,对局部构件未作考虑或考虑不够,形成冷桥,导致结露。这些局部构件包括外墙窗侧口处、室内烟道、室外装饰线、装饰构件、女儿墙压顶、室外敞阳台、楼梯间墙、电梯间墙、屋面露台、分户墙等等,同时也表现为墙根处保温设计考虑不充分产生结露并伴有发霉现象。在室内有部分窗帘遮挡等空气不流通部位,由于空气的郁积,更易产生结露现象。

(3)分户计量、壁挂炉分户供热、地辐射采暖方式的引入等节能措施的推广与实施,节约了大量的建筑物能耗,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青海这种冬季采暖时间长、室内外温差特别大的地区,由于住户考虑经济运行费用,往往在室内无人时将温度调的太低或者干脆就不开,使墙内外侧形成较大的温差,这种间歇式采暖方式极易产生室内结露现象。

3保温层设计不合理,保温墙面常出现水泡、气泡现象

青海地区有近六个月的冬天,室内的湿度非常大,由于冬天很少开窗户,室内空气往往在墙体部位进行湿迁移。在未采用保温层设计时,墙体内水份及部分室内交换湿空气很容易排到室外,在保温层设计时,由于未考虑到体系吸潮和排湿通道的问题,在聚苯板板缝等处水汽形成集中,受到面层装饰涂料的阻挡,挤压形成气泡,在温差条件满足时,凝结成水,导致墙面水泡的产生。对于挤塑聚苯板而言,由于其优良的隔气,隔水性能,在运用于墙体保温时,其面层更易产生水泡、气泡。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材料、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要做好青海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加大建筑节能的组织、监管以及能力建设是关键,我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行动:

(1)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充分考虑青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各种外保温材料及技术体系在研究上有一个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地“拿来”。

(2)研究探讨和实施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评估认定制定,培育和建立适用青海地情以及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市场。

(3)广泛开展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的培训,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与信息传达室播,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

(4)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款和节能工作大检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与规范的有效执行。

4结束语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5篇

1 技术研究不充分,保温面层开裂、脱落现象严重

引起外保温墙面开裂的原因很多,其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应力。由于保温材料的线性膨胀率较大,当温度变化时,材料的线性变形量,就是保温层本身应该能够承受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同时要求保温材料面层的防护材料以及外墙表面装饰材料的弹性变形量应满足基层保温材料线性变形的要求,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墙面必然引起开裂、空鼓。青海地处我国严寒地区,日温差、年温差相比其他地区大的多,墙面保温层受到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量相比其他地区也同样大的很多,所以对保温材料材性的要求和体系构造的要求标准更高,研究要更充分。但事实并非如此,青海本地保温企业的研究水平较差,大部分克隆内地保温企业的技术,青海以外保温企业进入青海的时间较短,对青海本地的气候特点研究不够,加上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速度快,施工面积大,保温体系材料基本属于“拿来主义”,不可避免地产生保温面层空鼓、开裂、剥落、饰面砖掉落等工程质量问题;再者,青海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与体系认识不够,同时基于青海地区施工周期短的约束,为短期经济效益或抢工期,在工程现场随意配比,不按规程施工,或者买东家的网格布、西家的粘接剂,拼凑外保温体系,或者堂而皇之地使用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更加剧了保温面层的开裂、空鼓等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 室内结露现象普遍

室内结露也是青海地区外保温工程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一般居住住宅的空气含水率为该温度饱和含水率的60%左右,在这种含水率的情况下,温度降低10℃~12℃,在与空气交接的物体表面就会产生结露现象。在青海新建住宅中,室内结露现象表现得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外窗性能较差,或由于窗户的五金件磨损,密封性能不够,在透风的室内部位引起结露;或由于窗户的保温性能不够,玻璃结露后露水下流到窗台,如果外墙外窗台保温性能不够或者未做保温,存在“冷桥”,则在外墙室内窗台的水极易凝结成冰。

(2)外墙外保温设计时,对局部构件未作考虑或考虑不够,形成冷桥,导致结露。这些局部构件包括外墙窗侧口处、室内烟道、室外装饰线、装饰构件、女儿墙压顶、室外敞阳台、楼梯间墙、电梯间墙、屋面露台、分户墙等等,同时也表现为墙根处保温设计考虑不充分产生结露并伴有发霉现象。在室内有部分窗帘遮挡等空气不流通部位,由于空气的郁积,更易产生结露现象。

(3)分户计量、壁挂炉分户供热、地辐射采暖方式的引入等节能措施的推广与实施,节约了大量的建筑物能耗,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青海这种冬季采暖时间长、室内外温差特别大的地区,由于住户考虑经济运行费用,往往在室内无人时将温度调的太低或者干脆就不开,使墙内外侧形成较大的温差,这种间歇式采暖方式极易产生室内结露现象。

3 保温层设计不合理,保温墙面常出现水泡、气泡现象

青海地区有近六个月的冬天,室内的湿度非常大,由于冬天很少开窗户,室内空气往往在墙体部位进行湿迁移。在未采用保温层设计时,墙体内水份及部分室内交换湿空气很容易排到室外,在保温层设计时,由于未考虑到体系吸潮和排湿通道的问题,在聚苯板板缝等处水汽形成集中,受到面层装饰涂料的阻挡,挤压形成气泡,在温差条件满足时,凝结成水,导致墙面水泡的产生。对于挤塑聚苯板而言,由于其优良的隔气,隔水性能,在运用于墙体保温时,其面层更易产生水泡、气泡。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材料、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要做好青海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加大建筑节能的组织、监管以及能力建设是关键,我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行动:

(1)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充分考虑青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各种外保温材料及技术体系在研究上有一个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地“拿来”。

(2)研究探讨和实施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评估认定制定,培育和建立适用青海地情以及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市场。

(3)广泛开展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的培训,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与信息传达室播,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

(4)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款和节能工作大检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与规范的有效执行。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6篇

严冬尽管屋里很暖和,也没有潮湿感,可窗户玻璃(特别是北向)会出水呢?这是由于室外太冷,造成窗户玻璃温度较低,室内暖和空气与玻璃接触后,空气的温度降低,它的相对湿度就相应增加。当相对湿度增至100%后,空气中的水分便会凝结出来。由于空气对流原因,促使暖和空气与玻璃连续不断地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水分不断地在玻璃上“堆积”,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玻璃出水的情况。依此理,冬季室内墙面潮湿、长毛主要是墙体保温性差所致。由于墙的保温性差,室内热量通过墙体连续不断地向室外散失,室内空气温暖,水蒸气饱和度高,而墙体因保温没做好,所以墙体冰冷,水蒸气就会在墙体上结晶成水滴,墙体潮湿后与室内装饰材料(大白、涂料及其他饰品)在温度作用下发霉变质导致发霉长毛。

一、墙体保温性差原因分析:

1.墙体砌筑质量不良

在砖砌体的诸种质量通病中,影响外墙渗漏的原因有:

a、 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80%,竖向灰缝无砂浆(空缝或瞎缝),为雨水渗漏预留了内部通道;

b、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未经停歇,即砌斜砖顶至梁、板底,以后随着砌体因灰缝受压缩变形,造成墙体下沉,斜砌砖体与梁、板间形成间隙,外墙抹灰或刮糙时,在此间隙处形成裂缝;

c、 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拉接筋不满足砖的模数,砌筑时折弯钢筋压入砖层内,形成局部位置砌体与柱间产生较大的间隙,抹灰时该处易产生裂缝。

2.外墙洞口处理不当

a、 上料口封堵砌筑时,与原有洞口接搓不严;

b、 工程竣工后,住户在墙体上凿取空调管洞、太阳能热水器管孔、排气扇孔洞等,造成墙体及外粉裂缝。由于条件的限制,住户及装修者,无法对此进行认真的处理;

c、 剪力墙施工时的螺栓套管在内外抹灰前,未认真进行封堵或未封堵。

3.窗框与墙体连结不牢,密封不严

a、 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太小,无法填充材料;间隙过大,填充不实;

b、 窗洞抹灰由内、外粉两家施工单位施工,施工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形成缝隙;

c、 施工顺序不当。外粉刮糙后,即安装窗框,造成窗框与墙体间的砂浆不易填实抹平。加之固定窗框的调整垫块残留于窗框下,或拆除后二次填充抹灰质量无法保障;

d、 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

e、 窗安装后,没有在窗框外侧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或密封失效;

f、 窗框材料与墙体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易产生细小裂缝

二、外墙渗漏导致保温性差原因分析

1.贴聚苯板EPS、XPS保温隔热墙面产生裂缝原因分析:

a、 水泥砂浆收缩裂缝:由于水泥砂浆收缩引起裂缝。

b、 由于厚度不均,温差应力不均引起裂缝。

2.影响工程表观质量长期稳定性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外饰面大致有涂料和瓷砖两种做法,在一些地区,采用瓷砖成了外饰面层的首选材料。在此,就以外饰面面砖脱落而引起外保温体系表观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

a、基层结构因素:(1)建筑物伸缩缝设置不合理或建筑物沉降不均匀,在变形发生部位推拉面砖脱落。(2)框架结构建筑物,砌体变形应力引发保温层及面砖层破坏而致面砖脱落。(3)平屋面的女儿墙应力移位,或女儿墙防水措施不当渗水产生基层破坏,天长日久造成面砖脱落。

3.施工因素:(1)保温层表面平整度误差太大,造成面砖粘接胶浆层厚度误差太大。在昼夜温差大或冬夏温差大地区因长期反复胀缩应力作用,产生裂纹和空鼓隐患。(2)保温层(浆体)未完全固化、或保温板粘接胶浆未完全达到终凝正常强度时,为赶工期强行进行面砖层施工,易埋下基层破坏隐患。(3)面砖层伸缩缝设置不合理,形成胀缩破坏。(4)面砖勾缝不完全及脚手架洞口处理不当,发生长期渗水反冻胀作用,造成局部空鼓或脱落。(5)雨雪天或负温施工形成粘接层或勾缝功能失效,形成隐患。(6)门窗洞口、空调安装、建筑外部造型安装部位,未做密封处理或冲撞破坏而发生长期渗水浸润等隐患。(7)女儿墙、老虎窗其他造型部位等未做保温层,面砖跨粘在两种不同的基层上,而无有效措施解决胀缩应力作用,发生隐患。(8)用普通砂浆粘贴面砖和勾缝,由于易裂,渗水及粘接强度不足等形成隐患。

三、影响外保温工程热工性能的原因

1.建筑结构因素形成热桥影响:(1)砼梁柱部位因外观造型无保温层,局部长毛结露。(2)个别建筑只追求外观造型,局部无保温层,形成热桥。(3)砼梁柱或造型部位浇注外胀未处理,使局部保温层太薄,形成热桥。(4)门窗、老虎窗安装时与墙密封不好,形成热桥。

2.保温层因素:(1)劣质浆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偏大或易吸湿或保温板密度太小、稳定性差等,是造成保温层达不到设计节能标准要求的原因。(2)保温层厚度未达到设计标准。往往由于偷工减料,追求低造价所致。

3.施工因素:(1)浆体保温材料施工影响:A.施工时未事前进行冲筋打饼,形成保温层厚度不够或厚度严重不均匀,产生热桥。B.局部节点处理不当,门窗口、老虎窗、腰线及造型等部位保温设计不明确,或未进行现场二次设计,施工时随意处理,形成热桥。C.保温材料中掺入各种杂物,如水泥、落地料等或保温材料级配不合理,造成局部保温效果不好。(2)粘接EPS保温板施工影响:A.水泥砂浆找平层平整度误差太大及施工时处理不当等,发生保温板拼缝太多、太大,而且无填堵措施,形成大量热桥。B.局部节点无法处理已形成热桥,如门窗口老虎窗、腰线造型等部位无法用保温板施工保温层,而用水泥砂浆等应付处理,形成热桥。C.使用劣质保温板,导热系数与设计计算采用数据差距太大,保温层厚度相同时,保温效果相差很大,未满足节能标准。D.保温层施工后的其他施工破坏保温层未处理,形成局部热桥。E.保温层因各种因素而长期渗水浸润,特别是秋末冬初雨后结冻,使保温层严重失效,发生热桥效应。 五、治理方案

解决这类问题只能从墙体保温与防水入手:首先把墙体的渗漏、龟裂点找到。

1.外墙采用美国永凝公司RMO永凝液与水泥配比,制成糊状用腻子刀灌缝刮平(也可以用刷子溜缝同样适用于面砖墙体),喷或刷TS或CTS永凝液,产品机能及特性附后。

2.室内墙体处理首先将涂饰面刮掉,喷或刷DPS两遍,然后再用AQT防水涂料涂饰,产品机能及特性附后。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7篇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建材和土地的浪费,以及越来越恶化建筑内外环境,创建适应性建筑任务日益艰巨。随着建筑室内外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希望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以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舒适性的目的。基于此,本文结合茶馆建筑对室内外环境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

茶馆;室内外环境;设计优化

就室内外环境设计策略而言,茶馆环境不是追求表面的美丽构成,而是希望通过设计来优化室内外环境建设的外部环境。因此,要实现全面节能建筑,营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空间,我们需要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来优化设计建筑和建筑外部空间,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不过度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而运用自然界的力量———风、阳光、雨水也就是利用温度差、压力差湿度差等自然原理,同时配合利用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等手段来达到优化和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的技术。

1茶馆室内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室内外环境及人的舒适感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因素有:自然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等。每一种因素或直接或间接的对室内外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1.1自然风

自然风产生于大气压力的差异和冷、热温差。在携带能量的气体流动过程带来了寒冷的转换,通过水流改变了地球的温度,也就是说风可以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以风的气候是一个关键的气候环境是室内和室外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地表和人工形成的下垫面对风的阻力不同,形成风速和垂直高度的正增长现象,称为梯度风。梯度风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不同的下垫面,梯度风衰减的海洋表面是最小的,乡村次之,城市最大,这是因为梯度风的衰减与下垫面的粗糙度有关,粗糙度较小的衰减少,粗糙度大的下垫面对风的影响就更大。

1.2太阳辐射

人体对太阳辐射有显著的热感受。在炎热的夏天,从事户外活动的人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的阳光。但是不同地区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这主要和影响地区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关,因为太阳辐射量会受到如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地理纬度、天空云量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茶馆区域,建筑选址与布局、建筑高度、巷道走向、下垫面类型、绿化率与水体也影响太阳辐射。

1.3空气温度

气温是指距离地面1.5m高的空气温度。它既是构成室外气候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室内外环境研究的重要因素。气温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热、地形的覆盖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却只是间接的影响,这是因为空气对于所有的太阳辐射线几乎都是透明的。所以虽然气温主要由区域大气候决定,但是局部气候还是很复杂的,因为在同一位置的气温会因为气流的流动而产生波动,还会受到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的遮挡情况、城市下垫面结构和布局、下垫面材质,绿化情况以及交通和家庭生活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位置不同垂直高度的气温会有一定的波动。

1.4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表达方式多样,如水蒸气分压力、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等,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所含水蒸气的量,相对湿度是指水在空气中的蒸汽压与同温度同压强下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是指整个空气压力中由水蒸气所造成的部分压力,空气湿度通常以相对湿度来表示。同样的,下垫面类型、绿化与水体分布、气候变化、季节变迁等因素会影响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室内外环境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气象参数与规划设计因子之间存在的联系,气象参数可以直接作用于室内外环境,也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影响室内外环境参数从而控制室内外环境,换句话说建筑的规划布局可以因气象参数的影响有特定的变化组合。

2茶馆室内外环境设计策略

2.1茶馆平面设计优化策略

茶馆平面功能布局普遍布置在北向,许多地方讲究茶馆要体积大,所以大多茶馆很宽,进深不够。这些都是不利于茶馆节能和茶客使用。茶馆设计时应注重这些方面的优化,尽量使得各功能齐全且各功能的尺寸适宜。茶馆要体现绿色环境面貌和文明。茶馆不同于其他城市建筑,不能照搬城市茶馆的平面设计,应因地制宜,将当地茶客的生活习惯、茶馆设计规范和节能设计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进行茶馆的平面设计。

2.2茶馆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茶馆的室外环境其功能具有防风雨雪、防日晒,调节室内外温度变化等功能。目前在建或以建茶馆的室外环境基本是平室外环境和坡室外环境两种形式。室外环境基本上没有任何节能处理措施,防水也只是刚性防水。这种室外环境对于茶馆室内温度保持是非常的不利,茶客只能消耗大量的暖气和空调能耗去维持室内舒适温度,或者明明只需建两层就可满足生活居住要求,然而二层卧室夏季过热、冬季过冷,导致加建一层,三层也只是为了满足二层不至于过热过冷的空架子,平时并不会使用,这样造成建筑材料的极大浪费。其实只需对室外环境进行保温隔热设计就可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浪费。外环境热损失占茶馆维护结构热损失的10%左右,所以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材料应满足防水、防水、保温隔热、轻质节能等要求。利用轻质节能材料,选择合理的构造做法可以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和居住的舒适度要求。室外环境节能设计时应采用导热系数低、防水性能好、具有一定抗压强度且使用寿命长的轻质保温材料作为保温隔热层。对于室外环境节能保温要求,一般的做法有:正置式室外环境、倒置式室外环境、蓄水室外环境、绿化室外环境和浅色坡室外环境等。茶馆保温隔热室外环境做法可参照正置式平室外环境,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上。为了更好的隔热效果,一般还会设置架空层作为隔热层。坡室外环境可以提高茶馆的美观性,也较一般平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要好。夏季可以利用坡室外环境下的闷顶作为通风夹层,可降温隔热,因此,一般不再专设隔热层。具体做法是在两侧山墙处设置通风口,闷顶内的热空气和室外空气产生对流,进而可以降低室内温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双层瓦屋面,以减少热辐射进入室内,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有利于保温隔热,且防水层不直接被太阳暴晒,可延长使用寿命。倒置式屋面是目前经济实用的保温隔热建筑技术,这样进行室外环境处理可以达到夏季时阻挡热空气渗入室内,冬季防止室温扩散。综上所述,茶馆室外环境最佳构造是保温隔热坡室外环境。

2.3茶馆室内环境设计策略

茶馆的室内环境主要由外墙、室内空间和门窗组成。在茶馆使用过程中,室内环境起着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等作用。据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茶馆维护结构热工能耗达60%以上,室内环境的能耗占整个茶馆供暖能耗的30%。而室内环境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正是导致能耗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室内环境的保温隔热性能就可以大大降低茶馆的热辐射和热散失。这就要求茶馆的室内环境在建造过程中采用适宜的保温隔热的构造做法,以及选取较好的保温隔热的材料,以减少由于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热传递,进而减少因保持室内舒适度而产生的供暖和制冷带来的能耗。然而,由于认识的不足以及技术条件的不足,茶馆的外墙、室外环境和门窗仍采用常规做法,使得茶馆室内环境的传热系数远远大于标准限值,导致夏季室内闷热,冬季寒冷的现象,无法保证茶客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因此,提高室内环境的保温隔热性能是降低茶馆能耗和提高茶馆室内舒适度的关键,这三部分应进行节能设计,将这部分能耗控制到最小化。外墙是整个茶馆室内环境中所占的重量最大,所占的面积最大的部分,可以说外墙是茶馆的主要能耗之一。提高外墙保温性能措施基本分成使用导热系数较低且容重小的新型墙体材料以及墙体保温构造措施两大类。适宜在茶馆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有多孔砖、空心砖等,其保温隔热性能优于实心粘土砖。茶馆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平均气温低于10益,如果单一的墙体材料不能满足其保温效果,可在墙体构造过程中采取保温构造措施。一般墙体保温构造有外保温墙体、内保温墙体和夹心保温墙体等,其中外保温墙体在茶馆中运用最广。所谓外保温技术就是采用粘结、机械锚固、浇筑和喷涂等固定方式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墙体外侧,增加墙体的热阻值,从而达到墙体保温的效果。内保温技术与外保温的差别就是保温材料固定在墙体内侧。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中间。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保护主体结构,延长茶馆寿命,有利用室温保持稳定,有利用茶馆节能改造,还不影响茶馆的使用面积等优势,因此,外保温技术更易于被茶客接受。夹心保温技术具有保温效果好,保温材料不易被破坏,保温材料防火要求不高等优点,但它施工较复杂,且墙体整体抗震效果不佳,所以较少采用。

3结语

室内外环境是局部气候状况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与室内外环境密切相关的气象因素有: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等,因为这些因素的作用,会使得茶馆就算处于同一气候区,受到同样气候条件的影响,区域气候仍会因此产生细微差别。茶馆绿色设计的目的是尽力减少或者不使用主动手段调控适宜环境,如减少供热、通风、空调设备的使用,能有效的缓解室外热效应,并缔造高品质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该策略重点强调的是:以当地气候特征为依据;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和形式适应性的要求;遵循茶馆形式布局、茶馆环境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宜的基本原则等。良好室内外环境的构建不应只是在城镇规划中才得到重视,在茶馆设计与建设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肖德荣,舒扬.体验式茶馆展示空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4(12):95.

[2]舒扬,肖德荣.南岳风景区烟霞茶院室内空间设计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14(1):260-261.

[3]张彤.体验式消费的空间氛围营造[J].大众文艺.2014(1):151-153.

[4]周春江.动态体验式茶文化展陈设计的类型初探[J].农业考古.2013(5):76-77.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8篇

【关键词】: 墙体霉变;危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wall mold is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in frequent, harm while on the building itself, but also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But the wall mold is not the problem, can be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This paper starts from causes of wall mol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of the housing, hous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quality,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the summary, propose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wall mol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quality problem solving wall fungus.

Keyword]: the wall mildew; hazard; cause;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北方地区寒冷,冬季室内采暖,致使室内外温差较大。护墙、窗户发生结露、冷凝水害比较普遍,特别是实施墙体改革以来,居住建筑护墙均采用框架结构填充空心砖,窗采用塑刚、断桥铝合金单框爽玻,结露霉变危害逐年增多。辽宁省住建厅于2007年3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后,虽然在设计、施工中加大了护墙的保温措施,加大了外窗节能检查力度,产生结露、冷凝水害有很大改善。但是,在相同情况下,还有一些市政建筑产生结露霉变现象。因此分析市政结露霉变危害形成原因,通过有效防止,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业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护墙、窗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原因

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水蒸气的含量尚未达到这一定限度时,该湿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当达到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状态。若某房间的湿空气已达到饱和,再继续向其供给水蒸汽,也不会增加水蒸汽的含量,超额的水蒸汽将凝结成液态而析出。淋浴时卫生间室内、蒸煮食物是厨房室内的雾,天花板和墙面上的水珠,都是饱和之后的超额水蒸汽凝结而成。

然而,当温度较高的空气中含有较高水蒸汽,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气温,形成一个冷源对潮湿空气进行冷却,被冷却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在维护结构内表面形成结露,产生冷凝水。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越多,空气结露产生了的冷凝水的现象越严重。露点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有直接关系。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高,如气温23℃,相对湿度Φ=70%时,露点温度t=15℃;Φ=90%时,露点温度t=20℃;也就是说,当Φ=7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15℃时才会出现结露现象,当Φ=90%时,空气要被冷却到20℃时,就会结露产生冷凝水。经过长时间结露,则会引起真菌繁殖,产生长黑毛霉变,腐蚀墙皮,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由上述分析可知,建筑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季节处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

二、建筑护结构产生结露、冷凝水的预防

(一)提高护结构隔热性能

根据产生结露的原因,减少结露霉变的危害,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为此,国家、省市下发了很多文件、规范及标准图集,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来提高建筑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加强设计施工中的现场管理,使隔热性、气密性达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极大地减少室内结露冷凝水害现象。

(二)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结露霉变与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有关,更与居住使用环境、居住者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彻底改变结露霉变危害,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以新建成的市政建筑为例:

1.新建筑护结构还没有百分之百干,特别是新装修后的住宅,室内空气比较潮湿,一定要有合理的装修工期,在装修期间经常开窗换气,定期检测室内湿度,最佳控制在相对湿度为50%-70%之间,待干燥后入住。

温室气体形成的原因第9篇

关键词:非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排放 空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31-02

当今环境问题中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耗导致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大大增强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人们谈及温室气体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二氧化碳,是的,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是CO2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但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气体,例如CH4(甲烷)和N2O(一氧化二氮)。在全世界,CH4和N2O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例估计分别为14%和9%。

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除了CO2外的其他五种温室气体,即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CH4和N2O在大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它们的含量,含氟气体则完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制冷剂和含氟气体在工业中的应用的释放。(见图1)

长期以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除甲烷外)的排放多与能源消费有直接关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因此在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中需要加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根据EPA(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占全球该类气体的比重最高(13.6%),其次是美国(9.84%),然后是印度(8.59%)、巴西(6.12%)、俄罗斯(5.54%)。非CO2温室气体的存续时间长、全球增暖潜势大,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中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国内环境条件恶化,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未响。

1 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中国在上个世纪的重化工发展阶段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无论是从排放总量角度,还是从排放增速而言都在迅猛增加,从而跃居世界第一,并远高于其他国家。下表列出了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在大气中相对二氧化碳影响的时间。(见表1)

1.1 甲烷的排放现状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50年间,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增为原来的三倍。生物界中甲烷是由于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还原二氧化碳及利用醋酸盐发酵产生了甲烷,同时自身厌氧分解有机物。目前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物过程的排放,如湿地和稻田、垃圾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反刍动物和白蚁的消化系统,产生的甲烷占全世界每年排放的6亿吨甲烷的三分之二。

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即使在完全正常、氧气充足的环境里,植物自身也会产生甲烷并排放到大气中。据德国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甲烷也来源于植物和落叶,而且随着温度和日照的增强甲烷的生成量也逐渐增加。另外,植物产生的甲烷是腐烂植物的10~100倍。他们经过估算认为,植物每年产生的甲烷占到世界甲烷生成量的10%~30%。

1.2 一氧化二氮的排放现状

一氧化二氮(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进入大气平流层中的N2O发生了光化学分解,作为臭氧消耗的主要自然催化剂,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虽然N2O的含量仅约二氧化碳的9%,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N2O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N2O的增加主要自然源包括海洋、森林和草地土壤,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铵盐转化为硝酸盐和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N2)或氧化氮(N2O);人为源主要是农业氮肥过度使用,部分氮肥被庄稼所吸收,剩余相当部分的氮素肥料在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为一氧化二氮释放到空气中,造成了污染。工业源包括硝酸生产过程、己二酸生产过程和己内酰胺生产过程,目前,硝酸生产过程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也是化学工业过程中N2O排放的主要来源。

1.3 含氟气体的排放现状

《京都议定书》界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中含氟气体包括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1988年,《Nature》首次发表了英国南极考察队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报道,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低值中心。氟利昂在制冷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当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受到紫外线辐射发生光解,产生氯原子,这些氯原子迅速与臭氧反应,将其还原为氧,从而加快臭氧的破坏速率,导致紫外线过强,致暖作用明显,因此逐步被淘汰。由于以前产生的大量的废旧冰箱空调,原来密封的氯氟烃(CFCs)释放到空气中,加上氯氟烃的存续时间长,使得平流层臭氧层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完全修复。

氢氟烃(HFCs),虽然其ODP(消耗臭氧潜能值)为零,但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GWP较高,大量使用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HFC-134a分子中含有CF3基团,在大气中解离后易与OH自由基或臭氧反应形成对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三氟乙酸。

虽然六氟化硫(SF6)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根据IPCC提出的诸多温室气体的GWP指标,六氟化硫的GWP值最大,500年的GWP值为32600,且由于六氟化硫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其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3200年。

由于氟化气体主要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排放的,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新能源工业的兴起,在制造工艺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氟化气体,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氟化气体排放,减少其逃逸和泄漏,无害化处理末端气体,成为未来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中之重。

2 对策

2.1 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制度,在现有的统计标准下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温室气体种类不明确、覆盖面不全、地域差异等等。为了推进研究工作,我们应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统计方法制度,采用合理的数据模型,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进行数据测算等等,建立起完整的一套体系。收集到的温室气体报告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帮助企业改善现排放状况,可以使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情况合理制定政策法规。

2.2 发挥森林的碳汇能力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续林业:投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揭示,森林每年能够固定碳率达1.1~1.6 Gt。有资料显示,2008年森林碳汇抵消了8.86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2008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EPA,2010)。因此在保证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条件下,在对天然林、湿地、草原保护的同时,要坚持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充分发挥和提高森林、湿地等资源的碳汇能力。

2.3 调整农业结构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传统的深耕细作农业,严重破坏了土壤层对有机碳的固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国内可以通过减少耕地面积或采取免耕的方法来实现控制碳的排放。而且我国可以发展精准农业,实验表明,通过对农场进行精准农业技术试验,使用了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比传统施肥提高30%,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延伸到精量播种,精准灌溉技术等相关领域。

2.4 集中发展畜牧业

目前,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43.9%,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肠道消化、畜牧草场、动物粪尿垃圾,IPCC(2000)认为反刍动物以甲烷的形式损失的能量约占采食总能量的2%~15%。因此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动物个体甲烷排放量是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鼓励和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散养方式,采用舍饲、规模养殖方式,积极引导大型生猪、牛、羊养殖场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发展畜牧业沼气生产。

3 结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89年的主题是“警惕,全球要变暖”,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了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尽管这些“非二氧化碳”气体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过程中单独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却是相当巨大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含氟气体所产生的净暖化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暖化效应的2/3,再加上空气污染形成烟雾带来的升温,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暖化效应大体上与二氧化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