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7 14:43:5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1篇

关键词:林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93-1

0 引言

党的十报告曾经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也比较严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笔者作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之一,试从林业的定义入手,来谈一谈林业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性。

1 林业的定义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从林业的定义不难看出,林业的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之一,发展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2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森林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使得林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林业以森林为主要管理对象,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

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全球的森林面积占整个陆地系统的百分之三十之多。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森林中的生物种类非常的复杂。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除了乔木外就是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衣苔藓等。森林的植物空间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森林里除了大量植物以外还有极其丰富的动物生活其中,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森林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生物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百分之九十之多。

因此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林业部门除了对森林的利用、开发、保护等等,林业部门还承担着管护、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也正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从古至今都扮演这重要角色。

远古时代的人们就生活在森林里,那就是他们生存的地方。古代人在生活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多数都是木材,后来的建筑、车辆、船舶等等,原材料也都是木材。就算是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木材的使用量仍然是非常的巨大,尤其在建筑业。

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上升,快节奏的生活紧张感让人们更加追求原始的味道,原木产品成为一种潮流。原木家具、日用品、工艺品等等,层出不穷。

所以森林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3 结语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作为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充分体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J].林业经济,2012(01).

[2] 祝列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J].湖南林业,2008

(01).

[3] 唐秀萍.十七大报告描绘建设生态文明新蓝图[J].中国林业,2007(21).

[4] 闫德仁.强化林业科研创新能力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林业,2008(03).

[5] 王洪江,惠兴学,洪新,于欣.浅析森林在生态文明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防护林科技,2009(02).

[6] 张美玲,杨明艳.发挥林业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7] 汪炳瑜.关于生态文明与林业政策问题的思考[J].安徽林业,2009(01).

[8] 李子玲.试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J].吉林农业,2010(08).

[9] 张余田.浅论森林与生态文明[J].安徽林业,2008(0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2篇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物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人类的生产活动远远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容量,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共生的关系。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二种文明形态。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文明仍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是以对自然的顺从为主要特征的,所以有学者又把农业文明称其为顺应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征服自然为对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那么,要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带来的弊端,人类就需要建设超越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丰厚的,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工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改善生态和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增大。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更大压力,自然灾害频发,荒漠化蔓延,资源能源紧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增大,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再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即使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有了牛奶、蛋糕、咖啡、肉食,甚至汽车和别墅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吃的食物是不安全的,我们喝的水是污染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有毒有害的,如果是这样,我们会有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和幸福指数吗?所以,我们只有按照十的精神、部署和要求办事,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把我们的中国真正建成美丽的中国。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代中国又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可耕地面积人均不到1.5亩,由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大量流失日趋严重。据专家预测,就是按现在水土流失的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到那个时候,西南地区将会有近1亿人口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

土地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我国已有1000万公顷的农田受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每年由此而引发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吨以上。因污水灌溉,全国已有11个省共计1.3万公顷土地受到重金属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导致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被占用,成为工业用地、基础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再加上不合理的规划、重复建设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用地等,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8年的12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少到18.25亿亩。耕地面积的减少,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森林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资资源,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森林资源能够较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又是良好的吸尘器和消音器,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遗憾的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太少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保护,也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资源。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陪肥地力,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喂养牲畜等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我国虽是草原大国,但是由于受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把草地当作宜农荒地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经过四次大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草地沙化,我国的草地面积已减少了许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造成我国生态和能源危机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城镇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了所谓的我国各种问题的复合体,而这些因素和问题在短期内又是难以改变和解决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虽地域辽阔,但资源并不丰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永续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要创造条件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我们不但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五大建设都搞好,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生态经济的发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互为基础和前提的。不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五大建设”搞不好,人类既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够加快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物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人类的生产活动远远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容量,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共生的关系。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二种文明形态。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文明仍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是以对自然的顺从为主要特征的,所以有学者又把农业文明称其为顺应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征服自然为对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那么,要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带来的弊端,人类就需要建设超越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丰厚的,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工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改善生态和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增大。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更大压力,自然灾害频发,荒漠化蔓延,资源能源紧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增大,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再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即使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有了牛奶、蛋糕、咖啡、肉食,甚至汽车和别墅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吃的食物是不安全的,我们喝的水是污染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有毒有害的,如果是这样,我们会有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和幸福指数吗?所以,我们只有按照十的精神、部署和要求办事,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把我们的中国真正建成美丽的中国。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代中国又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可耕地面积人均不到1.5亩,由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大量流失日趋严重。据专家预测,就是按现在水土流失的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到那个时候,西南地区将会有近1亿人口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

土地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我国已有1000万公顷的农田受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每年由此而引发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吨以上。因污水灌溉,全国已有11个省共计1.3万公顷土地受到重金属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导致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被占用,成为工业用地、基础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再加上不合理的规划、重复建设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用地等,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8年的12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少到18.25亿亩。耕地面积的减少,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森林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资资源,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森林资源能够较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又是良好的吸尘器和消音器,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遗憾的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太少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保护,也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资源。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陪肥地力,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喂养牲畜等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我国虽是草原大国,但是由于受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把草地当作宜农荒地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经过四次大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草地沙化,我国的草地面积已减少了许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造成我国生态和能源危机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城镇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了所谓的我国各种问题的复合体,而这些因素和问题在短期内又是难以改变和解决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虽地域辽阔,但资源并不丰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永续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要创造条件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我们不但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五大建设都搞好,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生态经济的发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互为基础和前提的。不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五大建设”搞不好,人类既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3篇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环境保护运动与女性解放运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主动适应于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寻求女性与自然间的特殊关系,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和自然界的压迫,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指出男权统治与人对自然的统治都是根植于以家长制为逻辑的认识之上的,进而进行深入的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非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男性沙文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到女性在解决环境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女性可以利用女性的视角去审视环境危机,找出环境危机的根源,提出解决环境危机的办法。生态女性主义者提倡消灭所有的统治剥削,即走出西方“父权制”和传统理性主义的“二元式”思维影响下的社会、经济生活,创造一个多元式思维引导下的,联系的、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并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来探讨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挖掘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试图实现生态女性主义的中国化。当前,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妇女在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妇女地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两千年,然而其中有关女性记载却并不多见。女性占51%,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藏族社会人口繁衍、婚姻家庭、文化传承、经济生活、、民俗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政教合一的旧制度下,妇女处境艰难,受到政权、神权、夫权的残酷压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妇女除了繁衍外,养育子女和从事家庭劳动,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生产劳动。但是,她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妇女的劳动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以把女农奴当作礼物随意交换和赠送。旧所颁布的《十三法典》将妇女与乞丐、铁匠、屠夫列为同一等级,命价为一根草绳。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没有发言权。旧法典中明文规定:勿予妇女议论国事之权,奴隶与妇女不许参与军政事宜。民主改革后,各族妇女成为社会的主人,她们的政治法律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妇女参政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杰出人士中,女性比列不断上升,一部分妇女还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自治区区级和地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57.14%,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分别达到93.24%和91.89%。女性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近四成。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妇女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宽。据自治区妇联统计,女性就业人员70.7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37.1%。女性除在家庭中从事家务及农业生产活动之外,随着妇女职业技能的提高,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女性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妇女在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就业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农牧区的妇女加入农业经济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主体和家庭创收的主体。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经济意识、独立意识的日益觉醒,女性的自我价值的愿望很高,女性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和社会认可。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在和平解放初期和民主改革运动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斗争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妇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马克思曾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精确地衡量。”妇女承担着繁衍后代和教育、保护后代的职责,她们更能切身感受到环境恶化给自己及子孙后代造成的苦果,对环境恶化所引起的负面影响感受更加深刻,所以更加关注影响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妇女既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还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特别是在农牧区,随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牧区大批男劳力逐步向乡镇企业或其他行业转移,妇女成为农牧区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妇女占农牧区劳动力的60%以上,妇女还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多种经营,这些都使得她们易受到环境恶化的终端产品的不良影响。因此,妇女是生态文明的生力军。

(一)妇女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者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西方生态学等生态文化的合理因素,不断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生态文化,并用以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化的核心。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也指“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进化和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没有正确的生态行为。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培养人们的生态行为自觉。妇女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重要传播者。妇女是家务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决定着家庭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甚至家庭硬件环境的建构,对家庭成员的生态价值观进行引导。同时,妇女在对下一代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的教育中,使得后代能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使之从小就养成环境保护意识。妇女在城市社区自治管理、新农村建设实践和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积极宣传和传播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妇女通过在家务活动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积极传播科学生态价值观,使得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天蓝、地绿、水净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仰和价值选择。

(二)妇女是生态行为的实践者

“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行为是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可以通过在人们的日常、平常、经常的生态行为中得到最好的诠释和体现。妇女是家庭消费的主要承担者。妇女可以改变不良的、对环境有害的生活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妇女通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游带动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节能减排,实践低碳生活。妇女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改善家庭能源结构。随着妇女的社会参与度的提高,妇女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污染防治、人口控制、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妇女可以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妇女在制定城市规划和对环境有影响的决策环节、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可以积极实践生态行为。妇女可以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镇(村)创建等环境保护和参加造林绿化活动,进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

(三)妇女是生态制度的严格遵守者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背景;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67-02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弯路。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是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当今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的22%,如果走西方的工业化道路,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的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中国的国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十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的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1/2。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是有限的资源存在存在浪费的现象。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将导致资源支持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就是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经历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保生态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则顺应了人民群众渴望提高生活品质、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拥有宜居的环境、吃上放心食品的美好期待。

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部分地区在因GDP增长而大大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品尝到GDP过度崇拜所引致的苦果。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已经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污染,“从1965—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5倍。”[2] “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37%已是不能饮用的Ⅳ类、Ⅴ类水。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3] 随着环境的破坏、污染的加重,人们的环境焦虑、生态期盼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民生福祉、更加重视社会公正、更加重视幸福感受。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阻碍发展,而是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发展,是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关系“人民福祉”,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反应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统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深化、逐渐全面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社会经济政治迅速转型所带来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现代化新布局。随着时展,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随时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 “三位一体”丰富发展为 “四位一体”。在十报告中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文献,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

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直至今天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毋庸置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高度。

(二)实践意义

1.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突出强调发展生产的数量和发展的速度。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与此同时,我们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高消耗、低效率,我们付出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在这个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改革生产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子孙后代人的需要。要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4] 我们的发展,应该是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发展理念、发展原则的转变,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又一次升华,而且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宣示了国家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强烈政治意志。 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将涉及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既是生产领域的文明,更是生活领域的文明。生态关系人人,人人必须保护生态。十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突出了中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性,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的良好风气”。这是全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建设生态文明的总动员,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促使全体民众进一步转变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形成从我做起、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伟大的实践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非常及时,它既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实践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它会使我们静下心来梳理和解决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它会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永续发展提供载体,它必将使美丽中国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郭强.竭泽而渔不可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 张丽娜.多地现“癌症村”“土地污染带”疾病防控困难[N].经济参考报,2011-10-14.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生态文明内涵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内对有关生态文明研究可谓风生水起、百家争鸣。所谓“生态”,原意是指自然界的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从这个层次上产生的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更先进、更高级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蕴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通过将“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并用于指导、处理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民生、人文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

(一)我国悠远而深厚的生态智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基调

我国是具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颗粒。尽管中国古代既没有“生态学”的概念,也没有系统的生态理论知识,但以儒家文化为主,佛教、道教文化为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涵摄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智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发展方向、提供思想源泉、奠定哲学基础。其中关于“天人合一”的哲理思考,关于“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理念等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二)生态文明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特性、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和发展程度的作出的正确定位,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面临着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自然禀赋先天不足,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现,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抛弃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理性地选择一条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并举、共同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在关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鲜明之处就在于她“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在工业文明时代,“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目前,我国国内第一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已至极值,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并存。这些方面都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更加独特而复杂。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生产和治理并行,既要向工业文明发展,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设计和选择一条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进行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并举的“双赢”道路。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中国人民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深刻的自我反省后作出的生存策略的重大调整,是一种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3):20-25.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3.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6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 环境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01-03

一、环境与环境道德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更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环境的概念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环境道德是在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亦称生态道德,是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由环境价值观影响、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被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环境道德反映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它强调人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人在积极能动地开发自然界时,应该维护自然界良好的健康生存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道德既是一种新型的伦理道德,又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人类为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睦相处的环境道德观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环境道德影响的活动。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平衡的意识,从而提高环境思想觉悟和培养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的活动。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来保护生态环境,教导人们善待自然。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及社会各要素之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让公众有效参与环境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环境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环境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伦理保障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认为是以牺牲环境成本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近百年以来,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扩展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产物,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2/3提供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河流和海岸等。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如果目前情况仍继续恶化下去,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导致新的疾病蔓延以及气候出现异常变化等。”生态环境危机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要解决环境危机,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势在必行,人类必须创建一种以保护地球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标识的新型道德和新型文明。这种新道德就是环境道德,新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要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国家层面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法律法规等毕竟更多地指向那些已经成为事实的局面,对于如何防止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顾及得不够,它无法完全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放弃既得利益,去关注全社会的长远利益。要使每一个公民及后代牢固树立起环境道德价值观,以致真正地将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更重在环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牵动才能真正转变人们内心的意识,从而唤起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们在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伦理观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关键

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建立起关于环境价值观、生态平衡观等生态文化理念。同时反对视人为万物的尺度,并从人的利益来判定一切事物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依赖于数亿人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环境道德教育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教育人们珍惜自然资源、节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珍惜和节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永续不断”的资源环境。同时,环境道德教育引导人们选择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自净与生态恢复能力相适应的生产或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既满足当代人的合理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能力的利益,使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能积极能动地美化自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培养造就国家各行业、各层次建设、管理和综合决策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是对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示范性乃至决策性影响的社会群体。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将构成影响社会环境意识的主要方面,左右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让学生们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其将来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对于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保护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通过系列的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们不断反思和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把外在的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主观的内在要求,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出贡献。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的生态文明水平。

五、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环境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限制性选修课或必修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尚缺乏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环境道德教育。要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有效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应调整课程结构,将环境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学生的限制性选修课或必修课。针对文、理、工等各科类学生的不同情况,全方位地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到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科学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课程设置为全校各专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使所有的学生都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内蒙古大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到对非环境专业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生命科学学院率先开设了由李博院士主讲的《生态学》全校公共选修课。其后随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又把《环境科学概论》列为全校公选课,使大批的学生接受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他们在后续工作中正确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采用案例和情景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触动与探讨中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采用案例和情景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全方位意识到现阶段发展中确实存在的系列环境问题。如在讲到水资源利用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面临的水资源枯竭现状。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用水困难的场景及一些绿洲因水资源的缺乏变成荒漠之后的苍凉景象。讲到固体废弃物处理时,让学生到郊外的废弃物处理厂看看堆积的垃圾山及其所占用的大面积土地,以实景触动环保意识。内蒙古大学在环境教育中,始终注重课堂内容与本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合,以草原生态退化和矿业开发污染为重点,把实际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审视家乡的环境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树立起深刻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加强实践环节,支持成立环保社团并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

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环境教育,仅靠学校的第一课堂所授的教育毕竟还是有限的,学校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成立学生环保社团,围绕“绿色环保”这一主线,以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各项环保活动。如每逢重大环境节日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等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时刻敲响环保警钟。还可以在学生餐厅附近设置废旧电池及其他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等,把部分回收来的废品通过手工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宣传回收再利用的意识。环保社团可就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需要大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做才算真正低碳等全民关注的低碳生活相关问题组织讨论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想法,应用到大学校园生活中,带头践行低碳生活,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独有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J]. 四川环境,1990,(1):1-5.

[2] 唐建生,马铭,周晚田等.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J]. 环境教育,2003,(2):24-25.

[3] 任彦君,王艳芳,肖潇.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18(1):86-89.

[4] 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52个部、委、公众团体和300多名专家编.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31-107.

[5] 贾耀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6] 史海生.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环境道德教育[J].学理论,2010,(35):114-116.

[7] 高明华. 论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

[8]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A Framework forAssessment[M]. WashingtonD C: Island Press, 2003.

[9]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CurrentState andTrends, Volume 1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10]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Scenarios, Volume 2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11]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HumanWell-being: PolicyResponse, Volume 3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5.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7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炽热的民生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林业在生态惠民、绿色富民、精准扶贫中的新使命。我们要深入践行这一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强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生态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优质林产品,推进更多贫困人口依靠发展林业精准脱贫。我们将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森林经营,强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重点包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大江大河源头生态保护修复、森林经营、良种培育、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等。我们要建设林业产业工程。加快发展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竹产业、生物产业、沙产业、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绿色产品的需求。建设一批国家储备林基地。

千头万绪利民为先,一枝一叶总关情。惠民是发展的落脚点,是施政所向。落实生态惠民要加强以人为本。《办法》把以人为本作为评价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关键还在于让人民群众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使群众切实感受体现在评价考核结果中,才能使评价考核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近日,田江街道办的“环保大巩固”正着重于集中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集中整治养殖场污染、整治公安四所、邵阳监狱和二炮部队生活污水污染等,确保了环境的安全,维护了人民的环境权益。同时,落实生态惠民要加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全民共享,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呵护生态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惠民要切实让老百姓参与其中,通过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使老百姓在思想上得实惠,让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健康生活;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推动环保听证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使老百姓在社会中有获得感;通过各类生态、环保行动持续全面的开展,使老百姓在在行动中有参与感,提高市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以生态惠民为目标,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共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8篇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加强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从满足人们这些需要出发甚至是从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出发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人和社会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当物的增长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证,又可以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命题和任务,作为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将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基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这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离开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我们实现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不完善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子目标的集合系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恰是生态文明建没的实现内容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就很难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灾难,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支撑,“四大文明”统一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因此,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些目标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享有洁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力,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自然空间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互相包含,直接相通。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一自然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中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强调要维护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造成河流变黑、天空变暗、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经验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使人明智,实践使人清醒,提醒人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只有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显著改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也才能让社会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这对我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结构调整,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保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生态生产、文明生产,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在“四大文明”协同发展中,加快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