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教育理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6 15:07:27

初中教育理念

初中教育理念第1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初中体育;教育质量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初中体育教学也必须积极做出整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注重利用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思维的融入,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要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创新教育理念内涵

创新教育理念是随着素质教育的热潮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一种教育模式,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中前进,教育改革必须实时进行,与时俱进,现阶段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精神。在体育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且要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储备。

二、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全社会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初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重文轻武”的现象,很多学校文化课设置比较多,体育课的设置比较少,一般一周2-3节体育课。虽然比以前重视体育课,但是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导致一些学校的体育课仍然没有取得较好的发展。

(二)体育教课内容不合理

初中体育课上,学生不是兴趣浓厚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而是在进行着各种枯燥地竞技性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娱乐性被大大削弱,毛振宁教授点评篮球课说“一堂篮球课学生能够一直在练一个动作,学生没有相互交流、合作,更没有一次投篮,这怎么能算一堂篮球课?”可以看出初中体育课突出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课的本质。而且每个学校的女生在体育课上表现都不行,很多球类课上没有女生。

(三)体育教师授课方式不合理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有些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生硬机械地照目标做,整堂课进行着一些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需求。整节体育课过后,学生除了流些汗,身体较为疲劳外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德、智、体、美、劳和技能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的措施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现代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基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积极性,培养综合素养水平高的全面性人才。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过去应试教育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积极培养创造性人才,激发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潜能,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全面性人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以游戏的方式上体育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达到锻炼目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挖掘个人潜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坚强意志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创新教育理念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平时多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注重学生主导地位的体现。比如组织野外登山、越野等活动,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并且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是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组成相应的体育兴趣小组,不断挖掘学生潜力,对他们进行专业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创新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情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体育课堂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创设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体育课堂,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比如教师在进行讲述“立定跳远”时,可以设置“蛙跳”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游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学器材的应用不能墨守成规,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像器材的玩法和技巧,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四)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代教育中纷纷加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了解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史和体育明星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动作,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中的分解动作和学生一起练习、尝试,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熟练掌握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挖掘学生体育潜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飞.创新教育理念 提高体育教学成效[J].新课程:小学,2012(3):15

[2]赵喜庆.浅析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8):263

[3]田.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界,2014(27):67-98

[4]潘峰.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才智.2013(11)

初中教育理念第2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理念初中体育教育改革

1.阳光体育理念的特点

1.1全面性

阳光体育理念要求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而且还要重视为学生创设提升自我的学习氛围,强调学生的情商、智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智商、意商,如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自我调节能力;当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商时学生的意志与勇气也能不断提高,促进学生持之以恒能力的提高,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2自主性

阳光体育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而且也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接触。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时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强化师生交流,让原本枯燥的体育理论课走向开放。除此之外,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着重放在让学生体会体育学科的乐趣上,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主动加入体育社会,从而让体育教育变得更开放[2]。

1.3主体性

教育事业不单单是行业需求,更是一种情感传输。阳光体育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意向比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注入阳光般的温暖,隐含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理解,尊重与接纳每个学生的心理情感,在此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限,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无强烈的理念植入意识

虽然我国已经落实初中生的阳光体育教育,但还不够彻底,也有部分院校学生因为文化课程的安排导致阳光体育教育流于形式[3]。比如很难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教育,同时也没有形成浓厚的体育教育氛围,这都会使得学生对体育教育理念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进入深入理解的状态,也会导致不能进行兴趣导学,这种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得到平衡。

2.2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我国初中生当中有一半的比例是由祖辈抚养长大,部分学生没有过多精力无法投入到教学中。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跑步、锻炼身体的阶段。初中学生早期的体育教学由于缺乏评价机制或者是因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课上没有立竿见影,导致家长甚至学生都不重视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学效果也不理想。部分偏远地区体育教师身兼数职,导致体育教学出现走过场的情况,缺乏多样化与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

3.阳光体育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策略

3.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阳光体育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主动走出家门、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沐浴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体会运动给我们心灵与身体带来的乐趣,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正处于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大都贪玩好动,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若学生没有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那么也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体育锻炼活动也能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心灵与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活动也能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心理与身体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利用体育活动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与体育锻炼,引导学生从阳光体育理念中收益[4]。比如说传统的体育课趣味性不足,单一的教学内容与呆板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锻炼热情,而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前准备运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拉伸效果,在这基础上笔者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且运动幅度较大的拉伸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活动,比如让同学们排成一排,双腿接在一起,以趣味性的扎马步方式活动膝盖与脚腕等关节,之后利用甩手臂的方式活动上肢肌肉,如此不仅能突出课前准备活动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取得良好的拉伸效果,避免存在不必要的拉伤。

2.2改革课程体系,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强烈的需求与欲望,从而获取新的锻炼方法并学习新的体育知识,从而形成专长与爱好。学校基本上没有开设体育课或一两周一次体育课,无法满足初中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教学内容比较单调,因此也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学校应主动增加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开设专项体育活动与体育选修课,让学生能从中体会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技能水平与身体素质。此外,学校可以与周边的兄弟院校或企业合作,拓展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参加专项体育运动时可以系统的学习某一体育运动的知识,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与习惯,这也能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

2.3拓展体育训练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阳光体育理念还应丰富体育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着眼于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利用学生周边环境与自身场地,结合学生需求等增加武术训练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掌握。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开展亲近大自然的长跑、爬山等体育活动,还又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如信任背摔、盲目方阵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5]。

初中教育理念第3篇

谐进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谐进的“谐”指和谐,在教学方面要求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之间的和谐与协调,谐进中的“进”指共进,共同进步的意思。谐进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它要求在校园内创设和谐共进的学习气氛,在教学管理中实施谐进管理、打造谐进课堂,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提升教学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谐进教育理念下影响教学管理的因素

1.教师自身因素分析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对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教师作为行为模范,如果不能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影响师生关系,可能会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宰者,师生之间只能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无法实现和谐共进教育管理的目的。

2.家长方面的因素

家长的成长观和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谐进教育的质量,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影响和谐共进的教学管理的实施。

3.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影响逐渐增大,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仅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影响教学管理的实施。

三、谐进教育理念下教学管理措施

谐进教育理念下教学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和谐师生关系,师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让师生关系友好,使学生和教师相互关爱、和谐共处,共同健康发展;创建和谐校园,构建教风、学风、校风和谐的校园,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转变教育理念

在谐进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首先教师要明确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育人的基础上树人,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初中学生一般比较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思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开展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2.注重情感教学

初中生的年龄比较小,刚刚从儿童步入青少年阶段,心理比较脆弱。他们愿意听自己喜欢的老师讲课,或者是喜欢自己的老师的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和谐气氛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言语要亲切,衣着要大方、美观,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不会太讨厌这个老师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谐进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因为要创建和谐共进的教学环境必须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做铺垫,所以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要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双向交流,摆正师生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样也是学生心灵的倾听者,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谈、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谐进教学的关键是建立和谐校园、和谐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新课标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知识的转播和传授,在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听取学生的建议,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课堂,微笑授课,轻松面对所有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积极推行师生互动,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创建一个和谐共进的教学环境。

四、结语

初中教育理念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体育教育 教学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初中体育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还是在促进教育不断发展上,初中体育教育都处于关键地位。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育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应试教育试验场,其中对初中体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这就导致了初中体育教育成效取得的缓慢性。怎样促进初中体育的进步,需要广大师生共同探索。

一、学生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培养学生。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一直都是以老师的讲授为重点,而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在新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必要的体育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乐趣,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它的魅力,这样有了情感的牵引体育学习便能更容易地开展和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和兴趣爱好,提出适当的建议和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由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规划。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在练习中对自身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二)激发学生热情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老师的评价可以监督教学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依据不能仅限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名次,而应从各方面出发,如,学生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对于那些受到身体素质限制但依然表现积极的学生,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潜能,评价也要以鼓励为主。在和谐的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老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着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施教。老师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跑步姿势教学中,老师可以在教授方法前先组织一场跑步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姿势、动作,并给予所有学生恰当的表扬。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再讲解跑步的要领和技巧,让在比赛中表现不甚良好的学生体验老师教授的方法。再比如,老师在讲标枪的投掷时,让学生先分组体验投掷标枪,看怎样的手感和力量可以使标枪投掷得更远,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讲解并示范投掷的动作。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了以自身为中心的习惯,让学生成为主体,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加深学生对跑步要点的记忆。

三、老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在新的理念下要求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也对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中的,且需要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完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满足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都处于特殊地位,它脱离了传统的课堂授课,而是老师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动作示范让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因此,体育教学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动作正确规范、语言表达准确,因为这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基本教学的要求需要老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达到。

体育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娴熟的运动技巧。如果一个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体育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篮球的打法时,只是在讲手应该放在哪里,球应该怎么拿,在哪个线外投球是三分球,那么学生学到的也只能是纯理论,对怎样打好篮球还是不明白。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背熟“后卫”、“前锋”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如果体育教学变成了空洞的理论,那么就失去其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体育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理论的同时,传授体育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快乐地学习理论。

四、结语

在新理念下,完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完成。老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更好地保证体育教学的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生也要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在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不仅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在快乐中培养了体育精神,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成效,并获得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娴.全面梳理新型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9).

初中教育理念第5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理念,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布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社会也加大了对我国教育业的期望。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在向国际教育事业靠近,提倡创新,创新不仅在其他领域得到倡导,在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域也得成为发展的主流。初中教学中的体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体育不参与会考,但是体育所占的比重是不容忽视的,体育教学不合格不仅影响学生的升学率,也无法保证同学有一个好的体魄[1]。在以往人们的心中体育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运动达到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的目的。但是事实上好的体育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体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将创新理念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成效,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地提高,因此笔者选择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作为研究对象。

1 培养创新理念的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理念创新、全面优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就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主进行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综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当中讲究方式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培养创新理念的方法进行介绍。

1.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教育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发体育项目的参与时,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存在感。

1.2 创造和谐的教学学习氛围

创新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达到放松的目的,放下压力。现在学生面临的压力较以往有所增加,初中体育加些不仅要进行知识讲解,还需要通过授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体育技能。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各抒己见。但是营造和谐的教学学习氛围就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要深入了解学生,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之余,要经常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建议和需求,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予以改进。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其次,给学生帮助。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配合体育专业技术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完成目标。最后,要激励、教育、引导学生。当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时,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激励教育,用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学生在经历了努力、赞扬、再努力的成功心理体验后,会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心理依赖,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游戏和竞赛的教学方式

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摸索和总结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大量采用竞赛和组织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体育教学的创新性,当学生在进行游戏和竞赛使,能够很好的进行脑补思维的开展,提高大家的体育兴趣。体育本来就是充满竞争力的一项运动,所以,竞赛教学法顺理成章地可以做为一种体育教学方法被应用到现实的教学工作当中。在组织进行竞赛时一定会有胜负,学生一定会认真学习知识,并且能更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2]。

1.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推进学生整体进步

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评价过程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的制度化的考核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从表面上更为规范化、标准化,但实际上此类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差异。学生由于在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差异,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技巧领悟能力有限的学生。刻板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带来消极影响,从而更不利于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当降低一些特殊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也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体育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考核的过程中实施激励教育。当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开导,帮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这样才能为将来更为有效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5实施趣味化教学

枯燥的体育教学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技术处理,从而提升初中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教学训练活动改进为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竞争中得到训练,寓教于乐,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可以将排球垫球训练变成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参与训练,这样不仅减轻了疲劳感,还帮助学生学到了体育技能知识,建立起了团队合作意识。

2 结语

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创新理念也渐渐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初中体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不断的发展推敲和应用,创新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必然性和深入性,但是创新教育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初中教育理念第6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教学观念的创新 综合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

前言

近年来,随着初中语文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迅速改革,整个课堂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学科,学生在语文上投入时间占了绝大部分,但往往收效却不够显著。本文认为,只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的发展。也只有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树立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下面对当今初中课堂语文学习的现状展开分析。

一、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初中生语文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大部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却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教师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除了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双向的交流与沟通。然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体,注重单方面的知识教授。大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从而难以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教学难以形成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模式,缺乏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不能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也不能够了解学生对新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因此,学生没有能够发挥自主学习与双向交流的能力,发挥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慢慢丧失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2)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范围狭窄,教师指导阅读的方针较为粗略

在绝大部分初中里,学生每天阅读的资料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也认为学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中考的核心。这种想法并无大错,但若是想学好语文,学生的语文阅读范围就必须宽阔,包括传统名著,现代小说以及其他语文方面的书刊。老师需要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方法,学生再通过他们喜欢的书籍提升语文阅读的能力,而不是因为自身狭窄的语文知识面导致难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方面也略显不足,即使一部分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名著,但却因为缺乏阅读的指导方针,使得学生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领悟书籍之中蕴含的灵魂,导致阅读的效果得不到真正的发挥,自身语文的成绩自然也就难以提升。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于21世纪的人才培养日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关教师需要在语文课程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调整,由过去较为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掌握,转变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则需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充分展示出语文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魅力和自信心。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倡导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基本形式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出师表》一课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歌曲进行课程的导入,在这样一个契合课程主题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学生进入那庞大的三国历史世界,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更完美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语文课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锻炼素质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阅读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过程,教师需要源流并重,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出新的尝试。

三、开展完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与分享。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如在《孔乙己》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起小组的学习模式,对文中主人公孔乙己的性格,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为什么孔乙己自身的生活与他人格格不入。这些问题相较于初中生而言是相对难以理解的,教师在进行讲授之下,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地思考,在学生得出答案后进行讲解,以促进学生对其更好地进行理解。同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也能够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四、结语

通过大量的教学事例,不难看出课堂上如何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更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重点与难点。然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是完全不能忽视的,注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使学生更乐意去接受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去思考问题,并且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好语文这门课程,还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成长。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多拿出一份思考与认真,更严谨的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让学生更好的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参考文献】

[1]蒋晓花.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改革[J].江苏教师学院学报.2012,6:53-54

初中教育理念第7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理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差异来实现潜能的发挥,从而对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使创造潜能从根本上转化为创造能力。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态度进行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次,就教育思想而言,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针对教学进行改革。此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在教学中的转化能力是实践的基础,也是优化教学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学氛围往往比较沉闷,师生关系也较为专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宽松、自由和有趣,师生关系也更加的民主、和谐和平等,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更加有益于教学的进行,学生逐渐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其求知的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作为体育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每一节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对自己有所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语调、眼神、肢体语言及微笑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在这种轻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是获取人类文化、经验、知识的方法,一个人活一生,时刻都在经历着学习。如果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的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那就表明教育是失败的。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索和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实用性差、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都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相差过远。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1问题教学法

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如果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的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怎样提高体育成绩?增加加强体育锻炼?涉及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场地器材及联系方法等。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反复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使其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3.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情境中融入生活,用实物来展示情景,用录像、图画及多媒体再现情境,用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例如,在球类比赛、单项比赛及野外训练等教学中,用情境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对体育教材加深理解,促使其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3.3讨论法

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盲目的进行联系,与之相比,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结论进行分组讨论,达到的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小范围的配合和各种技术的运用,最后分组对配合或技术运用的成败进行讨论,寻找原因,然后再次进行联系,反复讨论、反复练习,在练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技术和规律,并且熟练的进行运用。这种练习,使每一个个体在小组中都发挥出其创新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4体育游戏法

体育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或课堂活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包含一定得规则、形式、情节和结果,是具有特殊目的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例如:篮网捕鱼、信任后倒、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学生在可行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组队研讨取胜的方法,这样教学中充满了公平竞争的氛围,此外,教学和学生可以一起来创编体育游戏。一旦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会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证明,人的右脑功能和创造力有直接的关联,只有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的创造力。所以,所谓的智力开发,很大程度上对培育人的大脑右半球机能,使之达到更高的高度,不断完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左侧身体的练习,促进右脑机能发育,开发出学生右脑的潜在智力,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例如,左手投篮、左手发球等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由于男学生和女学生,同性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性别或运动能力等因素进行区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力强、素质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能逐步缩小,并且能够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对学生的个人潜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初中体育也整成的成为创新型的现代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黄仁强.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2(2).

[2]张立业.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3]袁志钢.浅析创新教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2).

[4]黄剑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7).

初中教育理念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契合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最好体现就是课堂教学,所以只有不断更新我们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上的组织者、主导者以及设计者,出发目的就是为学生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采用合理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尽量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出来的,教师绝不加以暗示,学生能经过探析出来的,教师也绝不代劳,从而让学生能养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好习惯,同时学生要根据自身掌握知识情况,解决学习中力所能及的问题,能让他们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多一点成功的感觉。

二、让所有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它体现的就是一种基础性和普及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够切实做到能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育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他自己独有的才华和能力,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的给出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当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不要让学生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的困难中被消磨掉。

三、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者是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想要对它进行认识和探索的想法,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所以我们经常说学习兴趣,它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成功彼岸的领路人。

(1)以情节激发兴趣。由于初中生具有喜欢新鲜感、好奇心强,但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的持久性都比较不稳定等等特点,为了能在课堂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到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推进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时候,我就这样向学生提问:节假日时,商场都会做一些促销活动,当遇到全场打八八折或者是满100元立返现金20元的情况,要怎样去选择才是最经济最实惠的。由于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情景,所以学生就能认真主动的去思考,然后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这样学习氛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2)以鼓励话语激发兴趣。在新课标里明确的指出了,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潜能,让他能建立起自信心。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尽可能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罚的方式。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有所进步,特别是对于那些数学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树立起“只要我努力,那我也一定能行”的信念。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成功感”,促使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着眼于传授知识,还必须要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具体而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1)在教学中设计思维情景。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其实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和到最后解决问题的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设置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欲望,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般都是在遇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发的。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要细心的对思维过程进行设计,创设一种思维的情境,让学生能从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采用合理教学方式构建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不依照常规的、努力寻求变异的、从多个方面找寻答案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核心,无论是哪一个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完整过程,都是要经过由集中到发散,然后再集中、再发散这样多次循环以后才能完成,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忽略对其中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并且发散性思维还具有思路广阔、善于分解重组和多种方法间的变通,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造就一代敢于创新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样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对典型的例题进行解题训练,特别是像一个例题有多种的解题方法,以及举一反三的例题训练等,在让学生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能仔细的研究新课改的内容,不断的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时常关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要想实现让初中数学的教学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就并不是什么难事。

参考文献:

初中教育理念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理念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的热情,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学习中去感受战胜困难所带来的那种喜悦感。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结合快乐教学的理念,作如下几点阐述。

一、师生角色互换,增加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当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等的心理和行为都会给对方在心理上或者是行为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体育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具有两面性。教师愉快的心情能够带动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外,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和学生一起参加练习、游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和学生一起做优美的动作,这个时候,学生们也会逐渐的视教师为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也就更乐于和教师倾心进行交流,将他们喜爱的活动告诉体育教师。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去布置自己的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学生们也会视教师为导师,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请教师帮忙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二、鼓励自我展示,结合体育游戏

自我展示在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都是着很高的价值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要让学生“为自己好好学习而感到自豪”,让学生“从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学到的知识中去体验到自尊感”,主要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习个性的自我表现”。这段论述主要是提醒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享有自尊和自豪;二是,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地将学生的个性展示出来,这样才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平台。

例如,教师可以将原来比较单调的体育技能学习和比赛竞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都能够有目的地主动的去学习一些新的体育技能,转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也是一种乐趣。结合初中生都爱玩的天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内容,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趣味的游戏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同学们都能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一些新的体育技能,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快乐体育”要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来

快乐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全身心地去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们都能够真正地去“享受体育”。比如,以舞蹈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我一般会根据舞蹈的艺术性和健身性的特点等,同时还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际舞和健身操以及韵律操等活动内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再穿插一些有特色的民族舞进行教学,然后把这些舞蹈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形成良好运动表象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舞动起来,而且还都能够快乐的笑出来。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也能适当地调节自己的肌体,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有效地推进了快乐教学的实施进程。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构建高效率课堂的有效途径,也是有必要存在的,如果没有了评价体系的约束,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就会大打折扣了。但是如果单一的且消极的评价体系也会导致快乐教育的根本理念没有真正地得到实现。由于快乐体育教学的理念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安排快乐体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时,也要做到面向所有的学生,根据学生们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将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逐渐地培养学生们自信自强的性格。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主要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主线的,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这也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充分的掌握教材内容,又要备好每一节课,要有责任心,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彻着快乐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们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征,在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体育课带给他们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薛文超.关于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09.(08)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3]钱建平.快乐体育思想在我国健康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0).23

[4]张冰.趣味体育对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5]姜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