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物防治的优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4 15:17:50

生物防治的优势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1篇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

[中图分类号] S4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81-01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采用不同技术相结合控制东亚飞蝗的方法。

1 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结合降低蝗虫虫口密度

通过多年防蝗经验的总结,同代东亚飞蝗的发生往往是高密度区与低密度区相伴;同时由于东亚飞蝗的群聚性,在大面积的发生区内,尤其是农田夹荒地、撂荒地只集中在散乱分布的点、片为害。不同代的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有时差异很大,例如本代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大、密度高,由于采取大力的防治措施,使本代残蝗数量少,下代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就明显降低。这就要求对不同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控制东亚飞蝗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化学防治作为东亚飞蝗大发生时的主要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东亚飞蝗虫口密度和数量,而试验和实践表明生物防治只适用于东亚飞蝗发生密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发生区。针对东亚飞蝗的发生特点结合以上两种防治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可采取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蝗虫虫口密度。当东亚飞蝗发生密度高、面积大时,采取化学防治方法,以期达到迅速灭杀东亚飞蝗、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当东亚飞蝗发生密度较低、面积较小时,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当东亚飞蝗总体发生程度高,但局部片区发生密度低时,采取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方法;当东亚飞蝗总体发生程度不高,但局部发生密度较高时,采取化学防治定点清除,大面积生物防治控制虫口数量的方法。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在保证有效控制东亚飞蝗虫口数量、减少农业损失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残留、污染等负面影响,保证农业生产的长期安全。

2 飞机防治同地面防治结合保证无漏防降低防治成本

飞机防治东亚飞蝗具有:速度快、工效高、防效好、用药少、污染小等特点,但其受气象条件及环境影响较大,致使因飞行条件限制,某些蝗虫发生区无法进行飞机防治,预定飞防区内某些边角漏防,并且小面积发生区,大面积零散发生区不适宜采取飞机防治。而地面防治具有机动性强、组织简便、防治工作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在多年的东亚飞蝗防治工作中,飞机防治同地面防治相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在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大、密度高的地区采取飞机防治,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加快防治速度,同时组织地面专业队对飞机防治难以达到的边角、漏防区域进行补防,保证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在东亚飞蝗发生分散、密度较低的区域,采用专业队和农民联合进行地面防治,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防止了资源浪费,同时也节约了防治费用。

3 生态控蝗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结合实现对蝗虫的可持续控制

生态控蝗作为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生态控制区内蝗虫密度,保护控制区内的天敌,丰富其种类,增加其数量,还可隔离蝗区,防止蝗虫扩散为害。而且生态控蝗还可与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减轻蝗害、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在当前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和现实条件下,生态控制必须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和中长期持续控制蝗灾的目标。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2篇

关键词:白蜡吉丁;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47

白蜡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如图所示)又名花曲柳窄吉丁,英文名Emerald Ash Borer(EAB),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idae),主要为害白蜡属(Fraxinus)树木,该属植物约60多种,多数分布于北半球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有27种该属植物,东北地区主要是三生的水曲柳。水曲柳是古老的残遗植物,对于研究第三纪植物区系及第四纪冰川期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另外因其材质坚韧,纹理美观,成为东北和华北地区珍贵的用材树种。目前,成材的水曲柳数量日趋减少,属渐危种,已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引起了关注,现在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适宜地点已开始进行大面积引种栽培。通过调查,已查明的白蜡吉丁敏感寄主,主要有美国白蜡、白蜡、水曲柳、花曲柳、绒毛白蜡、黑白蜡树、美国红q、洋白蜡等。白蜡吉丁初始分布区为亚洲部分国家(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另外在台湾等地也有发生。2002年该虫传入北美,如美国的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等,已在当地大面积暴发成灾,对当地的白蜡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防治白蜡吉丁的方法如下:

1营林防治

对于为害严重无法保留的被害树木,应及时进行采伐,并集中进行剥皮后火烧或水浸处理,以绝虫源。对为害较轻可以进行防治的树木,应加强养护,通过增强树势来提高抗虫能力,并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进行救治。在绿化造园时,合理种植树种,促进其尽早郁闭和隔绝虫害来源。

2物理防治

利用白蜡吉丁假死性特点,在成虫不活跃时段,如清晨或傍晚振落成虫进行人工采集捕杀。

3化学防治

根据白蜡吉丁生物学特性,于4月上旬幼虫活动时,在树干基部钻孔定量注入内吸性杀虫剂,药量根据树木的胸径大小决定。5 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前,用无公害内吸剂喷干封杀即将出孔的成虫。成虫羽化期可喷洒无公害农药进行毒杀。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3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24-03

收稿日期:2011-07-11

作者简介:赵永华(1965―),男,湖北远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1 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不仅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降低森林质量,也给林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制约着森林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直接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应建立起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危害状况数据库,为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

远安县位于长江中上游的鄂西北山区,北纬30°53′08″~31°22′34″,东经111°14′34″~111°52′41″。东邻荆门,南接当阳,西毗夷陵,北连南漳、保康,总面积174 920hm2。平均海拔500m,最高海拔1325m,最低海拔76m。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县有植物种类132科,544种。林地总面积为134 533hm2,占76.9%,活立木总蓄积380万m3,森林覆盖率74.38%。优势树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植被分布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植被所代替。植物群落为针阔混交林,常绿树和落叶树共生,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布规律和地域分布特点。

2 远安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

远安县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各乡镇林业站森防技术员,村级森防员,三级监测预报网络管理体系,负责组织和处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工作。县森防站组织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检疫,乡村测报员、检疫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建立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档案,灾情损失调查、统计,森林植物检疫、办理产地、调运检疫签证业务,承担着全县林木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控,以及林木、种苗、森林植物的检疫。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有效控制和缓解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危害范围内。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防控形势严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2.1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

经过对全县有林地、疏林地、退耕还林地、灌木林地和四旁树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采取野外访问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设立踏查线路22条,标准地51个。普查出林业有害生物134种,其中虫害7目40科111种、病害19种、有害植物12种(表1)。

表1 主要害虫种类

表2 主要病害种类

2.2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

受气候条件影响,局部时有爆发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发生危害种类40余种,特别是以危害松、杨、栎为主的松毛虫、尺蠖、舟蛾、天牛等害虫,2005~2010年连续5年的病虫害年平均发生面积达56 667hm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景观,破坏了森林,造成了经济损失,一旦控制不及时,将会对全县森林构成严重威胁。

表3 有害植物种类

2.2.1 优势种群

每年都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是以松、杨树为主要寄主植物的马尾松毛虫、杨扇舟蛾等。其中杨扇舟蛾的发生量最大,年度最高发生面积可达1 012hm2,危害严重的年份局部地块会造成成片林木被吃花、吃光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和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正常生长,即降低了生态效益,也使经营者遭受了经济损失。

2.2.2 次发种群

属常发病虫,年度发生面积多在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危害杨树、松树、栎类为主的食叶类害虫,如杨扇舟蛾、杨树溃疡病、马尾松毛虫、条毒蛾、黄刺蛾、栗黄枯叶蛾等;另一类是以危害马尾松、杨树为主的蛀干类害虫,如星天牛、桑天牛、松褐天牛等。

2.2.3 偶发种群

个别年份、地块偶有发生,突发性强,当年危害严重,经除治后比较容易控制,并且就目前情况看不会连续造成大面积危害的,如栗大牙、斑须蝽等。

2.2.4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本地有害生物崛起

由于受木材商品的调运愈来愈频繁,外来有害生物随出入境的货物、交通工具和游人携带扩散的机会也增大,周边县市有害生物蔓延,如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周边县市已发现和发生,自然入侵比较严峻,给远安县防控增加压力。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本来不造成有害生物,因生态群落的破坏,成为群落中优势种,侵蚀着森林。如葛藤,处于群落底端,共生植物,乔木砍伐后,成为群落优势种,种群大量爆发,危害着生物多样性。

2.3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

2.3.1 气候条件变化

受极端气候条件影响,持续暖冬,使害虫的滞育期缩短、危害期加长,越冬死亡率降低、基数增加,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危害,个别虫种出现危害时间加长、世代重叠,气候变暖为害虫特别是食叶类害虫的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造林者缺乏专业防治管护知识,造成有害生物大量发生。

2.3.2 人为传播外来有害生物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改善。林地面积增长迅速,绿化标准大幅提升,苗木引进、导致了苗木生产调运量加大,林产品货物频繁跨境运输,给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机会也大大增加了。如板栗疫病、板栗溃疡病、小粒材小蠹等。

2.3.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基础薄弱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事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不够重视,防治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够,基础设施薄弱,森防体系建设滞后。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基础薄弱,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基层组织机构不完善,资金紧张,森防队伍不稳定,森防网络化管理缺乏等,测报、检疫、防治等环节未达到最佳运作管理模式和协调均衡发展,导致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猖獗。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森防工作的开展。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水平切实有待提高,森防体系建设急需加强。

2.3.4 纯林面积较大

远安县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林,缓解了有害生物防止压力,但由于造林增多,人工林多为纯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低,抗病虫害能力差,加之检疫、测报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一旦发生病虫害,极易暴发成灾。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要从保护生态安全高度来认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质量,抓好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健康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防治上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减少经济损失,以保护生态安全。

3.2 建立、完善组织机构

加强森防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防治队伍的建设,充实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人员,配齐乡镇、木材检查站、林场及村、组测报防治人员,建立比较完备的预测网络体系,做到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及时报告、除治,有效控制,提高除治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识别、除治、检疫技术水平。

3.3 加强基础实施建设,稳定资金来源

应将森防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计划管理与工程项目相结合,保证森防工作的连续性。县森防站要配备交通车辆,常规病害识别科学仪器,满足测报除治工作的需要。

3.4 实现科学营林,避开病虫食物链

从源头抓起,从规划设计入手,合理配置、适地适树,严把造林管护关键环节,综合管理,形成客观条件调查、规划方案审定、苗木选配调拨、绿化施工管理、后期林木管护等一条龙作业,节约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互补、优化行业管理,营造健康森林。

3.5 加强植物检疫,防控有害生物入侵

适时开展种苗产地检疫,加强调运进出口检疫。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上,严格执行引进植物登记制度,必须坚持引进植物的复查,外调植物时,必需坚持先检疫,后运输。从源头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的扩散。

3.6 做好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相关科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在本地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并推广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有害生物的进一步传播和危害。开展对林业有害生物适时监测、检疫、诊断、预警、预报的应用技术的研究;从生态系统经营理念出发,积极开展本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等。

3.7 实施工程除治

(1)人工防治措施。对于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人工防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有害生物,小面积的,采取人为捕捉、诱杀、清理。

(2)生物除治。运用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等、施放生物肥料;保护天敌,如鸟类;培养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

(3)信息素除治。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的趋光性、趋化性等趋性,采用黑光灯、无公害的甜性和酸性物质进行引诱剂诱杀。

(4)化学药剂除治。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生物控制和信息素控制,对大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采用低毒高效无公害的化学药剂进行除治。可快速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数量,提高短期除治效果。

(5)综合治理。将各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仲铭.林木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1.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4篇

1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2 齐齐哈尔市中心血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 要】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同时中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中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的成熟性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循证医学也开始应用在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其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色优势,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药;心血管疾病;优势;评述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为了非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所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1]。中医药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其体现出了更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医疗法当中更加重视的是整体,在治疗方法上更加的简便,所以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了非常显著的优势。

1 中医疗法治未病的特色优势

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中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药方当中含有当归、桃仁、红花等,这种药方一般是治疗胸中瘀血和胸痛等症状,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对通脉而言也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当今的发展中,通常会将其应用于类风湿性心脏病或者是心绞痛的治疗当中,很多名老中医在药物当中加入了赤芍和川贝,制成了新的药物,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2 整体观念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一些优势

医学界的大量研究显示,中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好的药理作用,它能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相比之下,西药的药理作用就不是很高,所以如果从单一的药理作用而言,中医是比不上西医的,但是中药具有非常强的综合优势,比如丹参,它直接作用于心经和肝经,所以在祛瘀止痛方面能够发挥出非常大的优势,丹参中含有丹参酮和丹酚酸等多种物质,丹参酮是一种脂溶性非常好的药物成分,所以其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可以很好的改善心肌缺血现象,同时对人体内的心肌细胞也能体现出非常好的作用,对脂质代谢有着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并且会降低心肌细胞的损坏程度,对血小板的增加和凝聚有着独到的作用,此外它还能改善人体的代谢机能。

在临床当中,使用西医的熏蒸疗法无法对患者预后的一些不适症状予以改善,虽然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患者的生活品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在使用西药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以达到正常的水平,但是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会出现头晕和心悸等症状,这样就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使用中药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不适的症状,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体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辨证施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优势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在近代心血管病学的相关学科中经过现代医学的融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充分的体现出了其应有的价值,在长期的临床当中,也有很多医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以心肌梗死为例,一些医生比较擅长使用补气活血的药丸以养阴。而还有一些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推崇扶阳疗法。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其重点都主要集中在了攻瘀,同时还要将通和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各种症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结果和学术理论也为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多治疗的手段和途径,促进了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4 中医学疗法简便廉价的临床特色优势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药疗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在治疗的过程中非常的简单、便捷,价格也不是很高。在很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中医药疗法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方式。

5 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重症方面的特色优势

近年来,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成为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剂。与此同时,医疗专家组还研发出如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多种治疗心血管疾病静脉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领域。据北京地区心肌梗死协作组调查显示,静脉滴注中药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的死亡率贡献突出,进而印证了1988 年在上海的心肌梗死临床的调查结果,中药注射液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近期调查分析显示,中药静脉制剂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作用,患者医疗费用低于同期同一地区的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死亡率低于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统计的18%。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医疗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客观的成就,但是大多为相同水平,对重点、难点的攻坚无突破性进展,缺乏理论研究。

6 结语

中医是我国在医学方面的一个精髓,在现代医学当中,虽然西医的应用领域更广,但是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中医疗法刚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所以当前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中医药疗法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的医学工作者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推广中医药疗法,将其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5篇

近日,农业部印发《2012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要点》确定了2012年种植业工作八大重点:

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强化责任落实,把粮食面积和增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落实到季节、落实到品种。加强分类指导,制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发挥好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抓好50个县(市)、500个乡镇粮食作物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选择5个优势产粮地市,开展整地市粮食作物高产创建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吨粮地市”、“吨粮县市”和“吨半粮乡镇”。在棉花主产区和糖料主产区,选择80个基础好、潜力大、工作实的乡(团场)开展棉花、糖料作物高产创建整乡推进试点。

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分重点区域、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提出防灾减灾措施。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本文由收集整理对水稻大棚(集中)育秧、小麦“一喷三防”、玉米地膜覆盖等防灾增产技术推广予以补助。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完善技术方案,指导各地因地、因时、因苗、因墒落实防灾增产技术措施。

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园创建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在园艺产品优势产区创建种植规模50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0个,重点支持一批蔬菜、苹果、柑橘、茶叶优势区域建设。积极培育标准园品牌,推动标准园产品农超对接和直供直销。

全力保障蔬菜稳定供应。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各种要素向蔬菜优势区域集聚,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完善粮棉油大宗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选择100个县(市)、1000个乡(镇)、1万个村实施“百千万”整建制推进试点。加强农企对接,扶持建立一批乡村现场混配供肥网点,推进配方肥施用到田,引导农民自觉应用配方肥、科学施用化肥。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6篇

[关键词] 油菜根肿病 石灰 药剂 产值 水稻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54-01

油菜根肿病在贵州金沙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田块绝收,成为金沙油菜产区的主要病害。2006年在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发生面积仅2.5亩,至2011年发生面积1.4万亩,造成产量损失140万公斤,经济损失总计476万元。2012年秋,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贵州贵阳试验站在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对油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试验研究。

一、为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病,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油菜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油菜移栽大田后感病肿瘤的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而侧根的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肿瘤发生初期表面光滑,呈现乳白色胶体状,后期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发病严重的在油菜花期前整株死亡,发病较轻的分枝数和角紧数少,叶片脱落,早熟、籽粒空秕,产量极低。

二、防治试验

1.药剂防效

1.1苗床期药剂防效

2012年9月,在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农户李星玉家、尚德庆油菜苗床,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供试药剂为68%精甲霜灵(瑞士先正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600倍液苗期浇灌苗床,以浇灌清水为对照,简单对比排列,每个处理定3个点于10月20日进行调查,结果于表1:

试验结果(表1)可看出:68%精甲霜灵400倍液、58%的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浇灌苗床,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略优于前者,两者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照感病率高达89.5%。

1.2大田期药剂防效

供试药剂为68%精甲霜灵(瑞士先正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00倍液、58%的甲霜灵锰锌(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600倍液,分别在申家街村农户李兴玉、尚德庆家田块实施,于10月30日浸根移栽,于11月8日用同样药剂浓度分别浇灌油菜根部1次,于5月18日调查并收获产量结果于表2:

试验结果(表2)可看出:68%精甲霜灵400倍液、58%的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分别浇灌,两种药剂无明显差异,但后者优于前者,两者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对照感病率高达92.7%。

2.大田施用石灰防效

2012年10月,在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李星玉、尚茂松、李奎喜农户田块实施大田施用石灰防治油菜根肿病,每亩用量100公斤、200公斤、250公斤,与不施石灰为对照,简单对比排列,于5月18日各处理调查3个点,并收获产量,结果于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从处理A到处理C,防治效果从71.4%升至94.4%,收获产量从158.4公斤升至186.8公斤,随着亩施用石灰量的增加,防治效果越好。未施用石灰发病率为94.2%,产量为38.1公斤,施用石灰防治根肿病效果极显著。

三、防治效果成本比较

根据试验用药防治3次(苗床1次、移栽浸根1次、大田灌根1次)和施用石灰防治成本及收获产量,折合亩产值成本核算于表4:

从表4可看出:药剂防效,58%甲霜灵锰锌比68%的甲霜灵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亩产值仅高40.5元,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亩产值高325.3元;石灰防治:随着亩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随之增加,与对照比较整体差异极显著,亩产值分别比对照高379.7元、388.8元、426.2元。

从药剂防治与石灰防治比较:石灰防治明显优于药剂防治,石灰防治与药剂防治最好的甲霜灵锰锌比较,分别增加54.4元、63.5元、100.9元。

四、根肿病防治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6月30日在西洛乡申家街村尚茂松田块,前茬油菜亩施石灰500斤防治根肿病,后茬作物水稻,水稻品种为黔优88,亩密度1.5万穴,每穴有效分蘖15.7株,亩有效分蘖为23.5穗;同日调查李星玉田块,前茬作物用药剂防治根肿病,后茬作物水稻,水稻品种黔优88,亩密度1.5万穴,每穴12.2万穗,亩有效分蘖18.3万穗,石灰防治有效分蘖比药剂防治有效分蘖亩增加5.2万穗,且尚茂松田块水稻长势长相明显优于李星玉田块的水稻长势长相。

参考文献

[1]防治油菜根肿病,致富天地-2012年—第11期(2).

[2]腾冲县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云南农业科技—2012年—第5期(2).

[3]如何防治油菜根肿病—农化市场十日讯—2012年—第26期(2) .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7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控制;新型施药机械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37-2

随着国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时,化学农药的使用既要减少产量损失,又要注重产品质量,施药者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正视对农药的科学使用,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国家有关规定,探讨提高科学使用农药水平的途径:

一、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树立绿色植保理念,着力围绕“三品(品种优异、品质优良、品牌优秀)、三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调结构,优布局,扩大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为生态农业深入发展和农药污染有效遏制提供支撑。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

通过宣传和培训,向农民介绍病虫草害的基本常识,从而使其在购药、用药时做到有的放矢;向农民宣传农药常识,比如哪些是高毒农药,哪些是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从而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向农民宣传农药使用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加快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到户率,提高农民植保技术水平,切实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加强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一)栽植优良抗病虫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强的作物品种,可以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对农药的依赖,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二)保持健壮生长势,增强抗性

生长势强弱影响病虫害危害程度,通过调整播期,培育壮苗,合理施肥,轮作间作,控制温湿度等措施,有效地增强长势,提高作物本身的抗性。

(三)利用有效物理方法防治病虫

根据病虫的危害重点和习性,直接利用人或简单器械将杀灭病虫,如人工捕捉、清理农田等。还可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进行诱杀,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害虫成虫;利用蚜虫等趋黄习性用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利用防虫网覆盖技术阻止害虫产卵和幼虫进入直接为害,切断害虫传播途径,防虫效果明显。

(四)大力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

许多害虫有自己的天敌,如草蛉、小花蝽、瓢虫是螨类、蚜虫等的天敌,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在天敌发生期应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减少用药,以免杀伤天敌,同时人工饲养释放、引进天敌,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恢复其自控能力。

四、强化预测预报

加强基层植保队伍建设,重视对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密切注视发生动态,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以往经验及时准确害虫发生趋势短期预报,及早做好防治准备。针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抓关键期及早防治,适时对症下药,将病虫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合理有效使用农药,注重防治效果

加强对安全、合理使用和轮换使用农药的指导,当病虫大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果树和天敌安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农药,遵守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规则,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限量使用中毒农药如乐斯本、甲氰菊酯、功夫等,这类农药在生长期一般允许使用一次;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杀蛉脲、蛾螨灵、代森锰锌等。严格按照农药间隔期使用农药,以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在用药过程中,应把握好“火候”,选择病虫草害的薄弱环节或对农药的敏感期,做到适时、适量、准确用药,最好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虫害的防治应在害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低龄幼虫隐蔽危害前,避开天敌发生期,选晴天用药。在有效范围内,尽量用低浓度。施药时,尽量做到多种病虫兼治;能选治的就不要普治。多个防治对象,合理混用,随混随用。统筹计划,不同品种,交替使用,避免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防治一次有效的不要多次喷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

六、推广新型施药机械和先进施药技术

从农药剂型、用量和喷撤方法、技术、药械等进行系列改进,向农民推广安全性高、密封性能好的喷雾机械,解决施药过程中“跑、冒、滴、漏”问题,减少人和农药接触机会,试验、示范低容量喷雾技术、控制飘移技术、先进助剂使用技术等各种精准施药技术,切实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大幅度减少或消除农药喷雾到非靶标生物上的可能性,减轻农药使用的负面影响。

七、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我国病虫害防控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倡导、部门指导、农民主导、市场引导”的发展思路,积极扶持壮大专业化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完善管理制度,打造服务品牌,不断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和专业队服务水平。推进“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全程服务,统一用药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施药方法,及时有效的开展统防统治,实现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的“三提高”,防治成本、劳动强度、环境污染的“三降低”,农产品质量、人畜、作物的“三安全”。

八、加强农业执法力度,建立保障和鼓励机制,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从源头控制好农药的生产与销售,指导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坚持服务至上,增强社会责任,积极研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产品,提高经营人员素质,不坑农,不害农,不误导农民,下大气力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高效、低毒农药的科学使用和上市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和市场准入为切入点,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同时,建立保障和鼓励机制,保护优质的农产品如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实现优质优价,制止一些生产、经营者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假冒绿色食品现象,调动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确保生产者、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8篇

关键词:花生;安全;生产技术

1辽西花生生产概况

1.1生产现状

花生在辽宁省是重要农作物之一,每年花生的种植面积均在13万hm2以上。辽西地区丘陵比较多,沙质土壤广泛,气候干旱少雨,不管是地势还是气候环境都适宜花生的生长,因此花生在辽西地区是优势作物。花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不仅促进了辽西地区的农作物经济发展,也使辽西地区成为了东北花生生产和进出口的核心基地。

1.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省内花生生产迅速,增加了种植效益,但是还有几点明显缺点存在,一是花生品种单一,混杂严重;二是欠缺高端的栽培技术,没有安全、配套的生产技术,农药化肥达不到标准等;三是花生种植缺少轮作,从生长环境上直接制约了更好的发展;四是农药残留问题严重。这4点不仅使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更制约了辽西地区花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改变目前的现状,首先需要改善以上4点,阻止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技术展示平台,从而带动全省花生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1]。

2花生安全生产技术

2.1栽培环境和茬口的选择

选择远离交通干道、无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活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含钙质和有机质多的砂壤土,不宜种植在土壤黏重的地块上或盐碱地、涝洼地。花生忌重茬、迎茬,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豆类作物倒茬,否则会造成枯萎病与线虫病的感染。以粮谷作物、蔬菜、地瓜和棉花等作物茬口为好。实行轮作以避免因重茬而导致肥料匮乏、病虫害频发和土壤中有害毒素积累过多而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

2.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品种

花生是在沙壤土中进行种植的,轮作换茬种植的花生较好,在结合花生生长环境的同时,对花生的综合性质进行研究,选择高产、高抗的优质品种进行播种,才可以保证高产[2]。

2.3缩垄增密,合理密植

种植前合理调整垄距,最好控制在45cm左右。合理密植,按照花生生长的最高密度进行种植,一般以22000株/667m2为宜,这样可以更好地接受光合作用,并且保证所有花生苗都可以充分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这也是实现花生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4严格种子处理程序

2.4.1播前晒种

播种前要选择晴天时候进行种子晾晒,主要就是为了加快种子内部的生理代谢,提高种子发芽率。晾晒过程中要进行多次翻晒,时间最好在2~3d,才能保证种子晾晒均匀。晾晒的时候要避开水泥场和石板,因为这两种在太阳下很容易产生高温而损害种子幼芽。

2.4.2发芽试验

于剥壳前进行,取有代表性的种子,混合均匀后进行发芽试验,每份样本为50或100粒种子,重复3~4次。花生发芽势要在80%以上,发芽率要在95%以上,方可用于播种。

2.4.3药剂拌种

为防止地下害虫对花生的危害,提高出苗率,应使用花生专用型种衣剂进行拌种。

2.5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保证花生大丰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要有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一是查苗补种,对于缺苗或者死苗去除后,立即催芽补种,补种必须用原种,出苗后施入少量氮肥,以促进根系强壮;二是随着花生苗的生长,也会长出很多杂草,所以需要尽早把杂草清除,并适当疏松土壤,保持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充足。

2.6综合防治病虫害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在雨后晴天及时预防,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2.6.1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密植等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增施有机肥,科学控制肥水和田间管理等措施,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3]。通过合理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效果会更佳。

2.6.2化学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发病情况和最佳防治时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或利用植物源、生物源等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2.7适时收获

掌握花生的成熟期,适期收获。采用良好的收获方式,防止花生荚果在收获时受损或破裂。收获后迅速干燥。当花生叶色变黄,部分茎叶枯干后,可进行收获。刚收获的花生应避免堆放,及时摊开,要晾晒降水,促成后熟,将荚果含水量降至安全贮藏限度(8%~9%以下)。

作者:李明慧 单位:锦州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丹,洪晓燕,张万民,等.2011年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2(3).

生物防治的优势第9篇

【关键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措施

【Abstract】The pollution-free high-quality fruit 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green fruit industry production development general trend. In order to enhance Apple's pollution-free high-quality fruit quality, should enhance its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measures to achieve efficient,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purposes.

【Key words】apple; plant disease ; integrated control; non-pollution measures

近年来,果品质量已成为林果业竞争的焦点,只有质量好,才能售价高、销售快、效益好。当前的情况是:高档果供不应求,中档果供大于求,低档果赔钱销售,有的只能做加工原料,低价处理。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生产优质高档果,才是我们林果业生产的出路特别是目前我国果树病虫害在较大范围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提高果品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化学农药用量的逐年增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同时在果品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已经成为我国果品出口创汇的障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保健意识的提高,对生产无公害高档次的优质果品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生产的果品,以及不用化肥、农药的无污染绿色果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果园病虫害的防治正面临着新的转折,转向农业生态系统,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是我国果品生产的必然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地区苹果的品质,解决当前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对无公害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经示范推广后达到了高效、高产、优质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本地区无公害优质苹果防治特点和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过程中各时期应采取的防治技术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1 无公害优质苹果防治特点

1.1 改变传统农药的使用制度。如用多抗霉素、甲基硫菌灵等低残留杀菌剂取代波尔多液。

1.2用无公害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杀铃脲等取代广谱杀虫剂菊酯类农药,防治大多数鳞翅目害虫。

1.3不再使用高残毒药剂。如在防治苹果腐烂病用药中,推广无残毒而特效的腐必治、菌毒清等;在防治桃小食心虫时,用毒死蜱、桃小灵灭幼脲类药剂,不再用高度的1605。

1.4推广无公害的增效剂。如无公害无残毒的害立平、多功能植物增效剂等。

1.5注重肥药合一和多元素微肥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苹果坐果率和果品质量。

1.6注重果树生理病害的防治,能使树体健壮。

2 无公害防治措施

2.1果树休眠期

2.1.1防治对象: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干腐病、早期落叶病等。

2.1.2防治措施:1)刮除腐烂病斑、轮纹病瘤老翘皮,涂抹腐必清乳剂4~5倍液或轮纹净5~9倍液或菌毒清50倍液。2)剪除病虫枝,清除落叶、病虫果、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

2.2果树发芽期

2.2.1防治对象:枝干病害、生理病。

2.2.2防治措施:1)用轮纹净35~45倍液或腐必清70倍液树上喷雾;2)地下施钙磷肥、有机长效多元复合肥。3)全园喷1遍250~300倍氨基酸锌液。

2.3果树结实期

2.3.1防治对象:红蜘蛛、斑点落叶病、轮纹烂果病、黄蚜、棉铃虫、果实以及叶部病害、桃小食心虫。

2.3.2防治措施:1)针对红蜘蛛病虫害还可用20%回螨嗪(螨死净)2500~3000倍液喷雾;2)用1.5%多抗霉素350~500倍液树上喷雾可防治斑点落叶病;3)防治轮纹烂果病可用25%溴菌清(炭特灵)650~800倍液或轮纹净350~500倍液喷洒;4)防治黄蚜可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500~5000倍液,棉铃虫可以单喷棉神1号1500倍液;5)防治果实、叶部病虫害最好选择晴天喷1:2:200倍波尔多液,不能混入杀虫剂、肥料,以免产生药害。6)防治桃小食心虫要选择晴朗天气,喷30.5%桃小灵2200倍液,或雨后在树盘撒施5.1%辛硫颗粒剂。

2.4果树盛果期

2.4.1防治对象:果实以及叶部病害、棉铃虫等食心虫类、大蓑蛾等食叶虫类。

2.4.2防治措施:1)针对果实、叶部病虫害,喷恶毒灵(可杀得)500~900倍液,或20%溴菌清(炭特灵)450~750倍液,或轮纹净250~500倍液,可加入1000倍的植物增效剂;2)防治棉铃虫等食心虫类、大蓑蛾等食叶虫类,可用15%杀铃脲3000~6000倍液,或20%灭幼脲3号1800倍液。

2.5果树落叶后

2.5.1防治对象:越冬病虫害。

2.5.2防治措施:1)全园喷1遍五氯酚钠、索利巴尔210倍混合液;2)彻底清扫果园,刮除老枝树皮;3)采果后缺锌、钙严重的果园,结合施基肥,适量施入硫酸锌或钙镁磷肥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