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1 15:38:28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1篇

关键词:药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58-02

药学专业师应掌握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师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1药师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抽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1.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1.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1.5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1.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用药如用兵

用药有慎,易致药源性疾病诊断明确之后,就需要用药治疗。用药如用兵,用药不当可造成药源性疾病。随着医药科技事业的发展,各种高效、速效、长效、特效药不断涌现,而且它们的副作用、毒性以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日趋复杂。通过长期使用,发现其中能够致畸、致敏、致癌、致突变的药物正逐年增多。如阿斯匹林、氨茶碱、阿的平、异烟肼、催眠药等可使某些患者出现急性可逆性脑生化代谢紊乱而导致中毒性精神病,使病者出现意识障碍、兴奋、扰动、语无伦次等。气雾剂喘息定因止喘效果快速而且显著,在国内十分流行。据统计显示,使用该药反而使哮喘病人死亡率上升。究其原因,很可能患者为了求得止喘反复多次使用,以致过量中毒。奎尼丁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但服用该药时有人会产生阿-斯氏综合征,表现为突然意识消失,并伴随循环衰竭与呼吸抑制。奎尼丁所造成的晕厥又常无先兆症状,往往引起猝死。经漫长岁月,积血的教训,中药使用从单方、验方过渡到方剂。西药联用在医疗上是一大进步,如“雷米封-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联用是治疗肺结核的首选方案。但有些药物联用会增加或带来毒副作用。目前已知四环素与青霉素合用会降低治愈率,增加死亡率;无味红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肝脏的毒性;优降宁与麻黄素类药(如通宣理肺丸、止嗽定喘丸)合用,可使患者血压增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用雷米封与利福平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如果合并使用苯巴妥或水合氯醛,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道。中医用药讲究“忌口”。最近发现,饮食对药物疗效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如饮酒或喝咖啡能加强阿斯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糖尿病患者饮酒前后服用降糖药物会引起低血糖休克。饮酒能加强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引起中毒或死亡。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优降宁期间应禁食扁豆,奶酪,腌鱼,葡萄酒,啤酒,猪肝等富含酪胺的食物。否则,服用这类降压药物非但不能降压,反而会使血压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3专业理论知识

3.1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掌握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医学统计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中毒与解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特点。对临床药学专业的某个方面有所研究。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3.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医、护、患沟通的能力和较好的文字水平。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2篇

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据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并按西药来使用,则亦应称之为西药。同理,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功效及使用规律,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那么,就成了中药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1]。

1.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2]。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2.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3]。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4]。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3关于中药和西药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3.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 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

3.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

3.3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药还是算西药? 到目前为止,一般来讲,还是称作西药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药元胡,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备中药基本内容,只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即考虑其具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 性钝痛尤内脏痛效佳,主要用来治疗内脏钝痛、脑震荡后头痛及痛经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称作西药。如果将它们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内涵即中药的基本内容,它就能成为中药。

参考文献

[1]张怀亮;潘钰蔚;陈正琴;;中医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新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

[2]陈军;;药学一统观[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1期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3篇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共产品理论;基本药物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134-04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roduct theory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basic drug system

ZHANG Qingyi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product, the national basic drug system satisfies the quasi public goods characteristic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the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was analyzed, elabora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mechanism while promoting a national basic drugs system, improved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the basic drug evaluatio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bidding,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drug reimbursement and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rational drug use propaganda,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scort for the national basic drug system.

[Key words] National basic drug system; Public product theory; Basic drug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政策已成为“新医改”的热点课题。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国外学者主要是实证分析研究基本药物制度的运行效果,国内学者主要是总结实施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本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研究政府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的存在问题,阐述政府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的机制建设,以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富有成效的推进。

1 公共产品理论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1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的内核,是政府为社会成员组织提供和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和布坎南。

萨缪尔森在1954年创新公共产品理论,建立了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最佳配置资源的萨缪尔森条件,并将公共产品经典解释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1]。这阐明了公共产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效用不可分性,指效用是全社会成员所共同消费的,不能被分成若干部分,分属某个人或组织消费;二是非竞争性,指某个人或某组织消费时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组织消费该产品,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三是非排他性,指排除潜在使用者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并且是难以实现的。

布坎南在1965年创新俱乐部产品理论,建立了包括成员数和产品数在内的俱乐部均衡,解释了非纯公共产品的特征、生产成本与成员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俱乐部成员的最优规模[2]。这阐明了准公共产品是大量存在的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一种产品,完善了公共产品理论。目前学术界认定具有上述三个特征的产品为纯公共产品,具有上述一个或二个特征的产品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公共产品,不具有上述三个特征的产品为私人产品。当公共产品资源的价格体系缺失时,政府就是资源配置的主体。

1.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975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以基本药物目录为核心,包括药物开发、药物遴选、药物供给、质量保证、合理使用等构成的协同体系。要求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编制和应用《标准治疗指南》和《国家处方集》[3]。WHO在1985年定义基本药物是满足人民群众重点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选择基本药物要考虑实用、安全和成本效益,要能及时获取足够数量、适用剂型、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信息齐全的基本药物。目前170多个国家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2011年我国建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内容括基本药物的目录遴选、生产供应、采购配送与配备使用等,以促进基本药物的可及、质量提升和合理用药,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用药权益。2012年基本药物目录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计520种,并指出各省(自治区、市)可以对目录进行增补。十二・五期间要在有条件的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3 公共产品理论对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启示

公共产品理论表明,药物效用具有竞争性,消费具有排他性,更具有私人产品特征。但政府对基本药物做出强制要求,如价格低廉、全部配置、优先使用、医保支付等,这使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了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产品特征:一是具有效用不可分性,效用为社会成员共同消费且不可分割,也不可限定为个人所消费;二是不会因为某个人作为福利消费而影响其他人同时作为福利消费,具有非竞争性;三是不排除社会成员作为福利进行消费,这表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排他性,但不支付基本费用者被排除在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政府、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协同机制就不能实现基本药物的最佳市场配置。因此,政府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的主体,为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要健全有效约束相关经济人的制度规范,保证基本药物供给比市场机制更有效。这并不要求政府从事基本药物的供给和使用,生产基本药物可以由医药企业承担,使用基本药物可以由医疗机构负责,但政府要和他们建立委托关系,开展有效监管确保相关经济人能够按照要求供给和获得合理利益。

2 政府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的存在问题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制度设计是:统一定价、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置、优先使用,零差率销售、报销比例高,以保障基本药物需要。但实施过程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主要突出问题如下[4]。

2.1 遴选基本药物目录没有评价指标,临床用药需求难满意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确定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是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因此遴选基本药物主要是基于医药专家的概念性和经验性评价,以成本与效果比来讨论确定有一定疗效和价格较低的普通药物入选,对同类药物优劣没有区分,遴选依据不可靠、遴选过程不透明、应用药物经济学理论不充分、各省增补药物随意性更大、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入选数远低于医保药品目录数,并有一百多种药物不具普适性,加上经济发展水平和疾病谱的差别,各地区对基本药物的需求层次不同,导致医保门诊慢性患者用药不易[5],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药需求难满意。

2.2 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多低价中标,基本药物供应和质量难保证

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虽然提升了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但现行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无论是安徽模式还是上海模式,都是评价技术标和商务标,实施中压价现象突出,低价中标普遍,还有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不能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和质量。一方面是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等不同,基本药物质量和效果有差异,优质企业的技术优势无用武之地,导致优质高效的基本药物稀缺。另一方面是基本药物中低价位比例大利润少,对临床用量大的基本药物,中标企业大批量生产能实现基本利润,但供给质量值得担忧;对临床用量小的基本药物,有招标采购难不按要求提供的现象,还有短缺和断库的现象。

2.3 报销制度和补偿政策优势有限,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不理想

国家医保体系基本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正在试点区县医疗机构全覆盖,但药品报销制度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国家医保药物目录等,还有地方政府的相应目录,这提供了选择药物的多样性,制约了基本药物目录的权威性,虽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但实际比例只高出5%~10%,不能有效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补偿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筹资,县财政主要承担,补偿不足突出。一是县财政债务普遍较高,补偿能力有限,现有补偿政策如长期持续,将挑战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性;二是药物实际加成率远大于规定的15%,应补偿额被严重低估,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是消极观望,不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6],制约了基本药物的充分使用。

2.4 宣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欠缺,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难协同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准公共产品必然涉及相关利益需要协调,应该进行广泛和重点宣讲。长期以来,医生和患者养成对新药、贵药的偏好习惯,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协同他们积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有困难。政府要保障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医药企业的合理利润、医疗机构的科学发展,需要医药企业尽可能低价供给并保证质量:需要医疗机构和医生安全合理并优先使用;需要促进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必须大力宣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推广应用《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实现相关利益者都满意的目标。

3 政府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的机制建设

政府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主导者,拥有公权力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保障公民健康权益和用药安全有效,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实现全面规范和引导。

3.1 完善基本药物遴选评价机制,提高遴选工作科学性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代表政府进行基本药物管理,要健全遴选专家委员会,应用药品经济学理论完善遴选评价机制和细化遴选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满足可操作、可对比、可验证和可公认的要求;要参照WHO基本药物准则,公开遴选程序,参考国家相关目录和疾病谱,按照遴选评价指标进行成本与效果的权重比较;要做到遴选过程公开透明,遴选依据和候选结果在官方网站公示,在充分征求意见后审核确定并颁布基本药物目录[7];要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医药科研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及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尊重各地用药差异,规定各省的增补工作参照执行并限制各省增补品种数,以保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主导性,提高基本药物可及性和遴选工作科学性。

3.2 完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机制,提高招标管理规范性

政府集中采购招标领导小组要完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机制,制定招标采购细则和相关配套文件,改变唯低价中标的评标标准;要设定严格的准入条件,用药物经济学理论评估药物价值,建立基本药物动态定价机制,引导医药企业和流通企业整合,促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标规则,根据药物研发水平和企业生产能力,科学核算成本价和合理确定指导价,保证医药企业合理利润,设定技术标为60%和商务标为40%左右的权重,建立技术标和商务标量化评标规范,强调优质优价,杜绝暗箱操作;要加强招投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药物追踪评价制度,监管医药企业提供基本药物的全过程,执行医药企业违规处罚细则,促进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

3.3 完善药品报销补偿激励机制,提高财政保障有效性

国家《药品管理法》没有相关条款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推进,要明确基本药物制度的中心地位,明确政府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主体作用。政府要优先建设基本药物制度的财政支出体系,建议中央、地方政府和县财政按照2∶3∶5的比例落实报销补偿资金,并利用政府督查和表彰奖励等补偿贫困县财政,提高财政保障有效性;要提高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出非基本药物20%左右,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使用基本药物;要优化预拨与结算的补偿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奖惩机制,健全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要实施激励机制,规定医疗卫生机构评级、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与使用基本药物效果挂钩,引导医疗机构和医生共建使用基本药物的快速发展环境。

3.4 完善合理用药宣讲教育机制,提高基本药物普及性

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完善宣讲教育机制,广泛宣讲基本药物制度的作用和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性,提高社会成员的认知度,形成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制度环境;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作用,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讲座、媒体专刊、板报宣传等方式,将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普及到全国;要坚持开展医护人员的专题培训,并将基本药物制度列入医护专业的必修课,提升专业队伍素质;要不断提高患者使用基本药物的决策力,改变廉价药品疗效差和贵药新药疗效好的错误观念,认同基本药物是性价比较高的有效药物,引导患者自愿使用基本药物;要努力提升医药企业提供基本药物的积极性,保证医药产业的合理利润,要在基本药物的包装盒上突出其专有标识,方便医生和患者识别,提高基本药物普及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准公共产品,能有效实现基本药物的可及、质量提升和合理用药,让社会成员真正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因此,政府要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完善基本药物遴选评价机制,完善集中采购招标管理机制,完善药品报销补偿激励机制,完善合理用药宣讲教育机制,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Samuelson P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387-398.

[2] 布坎南,詹姆斯・M.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马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3-130.

[3] WHO.How to Develop a National Formulary Based on the WHO Model National Formulary:a Practical[M].Geneva:WHO,2003:36-39.

[4] 王高玲.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35-40.

[5] 刘策时,张亚同,胡欣,等.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和遴选的思考[J].药品评价,2011,8(10):11-14.

[6] 陈国儒,李江峰,王实诚.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在使用环节面临的主要挑战[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1):69-70.

[7] 郭莹.国外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经验借鉴[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1):12-14.

[8] 王少华,刘华强,孙福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4):309-311.

[9] 徐倩,赵文龙.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现状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4):297-299.

[10] 周绿林,范馨,詹长春,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5):532-535.

[11] 洪兰,朱烨琳,虞劲祥,等.上海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KABP调查[J].重庆医学,2013,27(5):467-470,478.

[12] 李鑫,佟子林.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问题和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6):44-45.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4篇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学服务 药剂师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8-0018-03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日趋提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保障药品供应,更希望获得安全、有效、合理的药学服务[1]。本文就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问题和思考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1 社区药学服务的背景

受传统服务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区药学服务发展较为缓慢[2],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更多停留在满足供应阶段。药学服务是实践,必须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加以实施,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来证明药剂师的专业价值。要做到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药剂人员应紧密结合社区临床实践,提供更高水平的药学服务。我中心根据药剂人员岗位的不同、专业水平的高低,有选择性地安排工作,并尝试设立兼职临床药剂师,开展基础性临床药学服务,达到协助医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目的。

2 社区药学服务实践

2.1 参与药品目录的制定和调整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不仅仅是药品零差率销售,更重要的是药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通常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诊疗范围、库房面积、医保费用额度、招标遴选等因素限制,一般不可能配备基本药物目录的全部品种。因此,药剂科负责人和药剂师首先对用药品种进行分析,与原有药品目录比对,寻找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替代品种。在确定品种目录,品规、厂家后,将目录初稿提交中心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审定。并根据临床诊疗需求、市场采购情况、药品安全监测及重点品种管理规定进行适当调整,从而确保中心配备的药物能满足社区慢性病、常见病的治疗需要,且完全在国家及上海市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配备率达到61%。

2.2 参与基本药物互动反馈机制的执行

我中心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之初,即建立了互动反馈机制,具体工作由药房负责执行。除了门诊药房药剂师提供窗口药学咨询外,药库药剂师也对居民咨询来电进行归纳汇总。药剂科每年对患者进行一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从2012年的调研结果看,62%的患者认为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老百姓得益,80%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超过90%的患者在过去半年内至少每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一次,94%的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用药物基本满足供应,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和较满意)达100%。但有56%的患者建议增加药物品种,尤其是外资和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药房负责人将调研情况和日常咨询情况汇总,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根据患者需求适当调整采购目录,更好的满足临床需要。

2.3 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配方窗口的药剂师主要负责门诊处方调剂和配药,药学咨询的内容包括药品是否配备齐全、规格、剂型等。由于药品的配置常受到政策调控及供求关系的影响,药剂师要经常向患者解释缺药的原因,建议替代品种的药学信息。主管药剂师和资深药剂师也接受患者的来电咨询,做到细心周到的解答,使患者放心用药。

2.4 参与处方和临床用药监管

《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处方管理和安全用药管理,药剂师的责任不可小视。每月门诊处方点评和抗菌药动态监测被列为药剂科的日常工作之一。药剂师定期对抗菌药处方点评,为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对个别药物的过度使用,药剂科采取了限量、限科室、限医师资质等调控措施;并将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如处方超量、诊断与用药不符以及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等,通过简讯形式反馈给医师,有效减少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对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3]。

2.5 参与查房和病例讨论

2012年起,我中心指定具有较丰富经验的主管药剂师兼职临床药剂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患者相对固定,病情变化较小,通常每季度安排一次药学查房,围绕病情较重患者的用药问题进行讨论,如中重度感染患者抗菌药物选用及注意事项,临床药剂师给出药学建议,协助临床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4]。

在查房过程中发现的较为集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质子泵抑制剂的过度预防使用,给予警示并临床跟踪观察,实现合理用药的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查房、病例讨论等临床药学服务,药剂人员逐渐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当中,发挥团队优势,达到知识互补、协同合作的作用[5]。

2.6 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处方用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药剂科工作人员较少,难以开展较为全面的临床药学服务,但临床药剂师利用His中的模块设置,结合各项药事管理规定,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专科药使用范围、单次处方用量等进行限定,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临床医师的处方用药。

3 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剂师在知识层次、专业水平上稍逊于二、三级医院药剂科,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人员不足更是客观事实。因此,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中心尝试根据药剂师岗位的不同、专业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工:药房负责人统筹安排药剂科工作、参与药物目录调整和用量调控;门诊药剂师承担处方调剂、窗口咨询等常规工作;药库药剂师负责用药动态监测;兼职临床药剂师开展处方点评、参与查房、维护药品信息系统等工作。实践证明,合理的分工,使得药品目录制定、互动反馈、目录调整、临床用药点评分析和应用监管等工作紧密结合、有序开展,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通过整合药剂科人力资源,发挥药剂师的整体优势,有助于推动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今后,临床药剂师将更多的利用信息技术,将药学信息嵌入临床用药路径管理中,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监管,不仅发挥了药学专长,也弥补了人员不足的缺陷,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鲁珺, 昊跃传, 王超. 北京某大型社区居民药学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 药品评价, 2012, 9(20): 18-22.

[2] 王忠壮, 张理功, 尤本明, 等. 关于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发展的调研[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7(1): 1-7.

[3] 秦冬颖. 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探讨[J]. 中国药事, 2010, 24(4): 371-372.

[4] 李雅萍. 药学服务在社区药房的重要性[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8): 138-139.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5篇

一、西药中药化论点的提出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药进行着大量现代科学研究,从中获不少新药物,如黄连素、麻黄素、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 等。它们均具现代科学内容:物质组成成分清楚,质量能够控制,可制成多种剂型;生物活性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治疗西医药学概 念的相应疾病。尽管如此,但却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仅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 现实摆在面前:若所有中药均被如此研究,则中医临床无药可用。问题提出: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到底要把中药研究成什么样药物?笔者之见,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即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现代科学化中药,正如上述,应具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讲,所谓中药基本内容,应包括:(1)药物本身性能得特殊表述,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活血、安神、舒肝平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寒喘或热喘、治实秘或虚秘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 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通称得君臣佐使关系,各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得作用。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 故可称中药。所谓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阐述,就是以现代 “科学”的化学、物理学、 生物学等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达相关内容,例如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再如活血 化瘀作用,到底是哪些类型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又是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改变达到的,其它亦然。

根据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令现有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固然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令现有西药具中药基本内容,亦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否具有中药基本内容,即西药能否中药化。

二、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第一、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故二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历史上看,中医药 学历来有吸收其它医药学理论改革的药物乃至非药物物质的中药的传统,吸收的前提是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相关药物或物质的中药基本内容。作为西医药学理论 体系的西药,同样可被吸收为中药。第三,实践表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本世纪初的《医学衷中 参西录》视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药,用来治疗表热证,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中,姚正平先生写到: “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类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近年来,陆续也有具体西药研究结果发表。 如穆达浩等通过临床对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性热、味辛,具回阳救逆等功效,适合寒证者用,若热证者用,剂量再小,亦易中毒,从而解释何以0.5-1500 毫克均有中毒报道,指导临床用药。吕士选等研究利血平,其对阴虚阳亢尤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痰浊内阻型高血压者不效,综合归纳:性凉、味甘、归肝经,具 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之功效。金亚诚等研究头孢菌素,其对细菌感染之热证患者具效,寒证者不效,综合归纳:味苦、性寒、归肺、胆、膀胱经,具体热解毒、化痰 燥湿功效。

西药中药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为临床研究。具体方案和作法:对患者进行西医药学诊断,给予相应西药治疗后,再诊断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后,亦 作中医药学诊断,并判定疗效。根据中医药学诊断所见患者身体变化情况,并结合西医药学诊断结果,归纳确定所用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菌 素治疗,结果仅实热证者具效,虚寒者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其中药基本内容有: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若肺部感染者效佳,表明归肺经。再如利血平、 按中医药学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结果仅肝阳上亢者具效,其它证型不效或效不佳,表明其具平肝潜阳功效等。如此多类型病例研究,则可确定相应西药的中药 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至于其它研究方法,如动物试验、文献研究等,亦可考虑选用。但文献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由临床研究完成西药中药化。

三、西药中药化为中药现代科学化捷径的分析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史达百年,但尚难说哪种中药已为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固然与以往研究目的相关,亦与研究难度大相关。就物质基础看,中药大多为动植物的组织或全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水 平,是可能研究确定内中各种成分的,但实施难度确客观存在。而确定每种成分对具体中药基本内容的贡献程度,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的现代科学阐述者,若将一 种中药的基本内容各方面均达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实施难度很大,尤其现代科学对中医药学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尚未确定之前,更有实际困难。基于 上述情况,以人参为例,尽管已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近百年,确定内中百种以上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报告达数千篇,但仍陆续有新成分,新作用的报告,可见难度之大。

西药中药化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的途径,从近10余年研究情况看,尽管尚不能说哪种西药已被中药化,但却明显呈现方便之处。第一,现有西药已为法宝药物,可按前述研究方案和方法,直接由临床进行研究;第二,研究工作在医院进行,病例和病种多,检测指标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具体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更多资料,且资料准确性高;第三,研究者可多方面的配合,如中医间配合、中西医配合、研讨会更广泛配合,故资料和结论可靠性大;第四,现有西药已积累的大量临床和试验资料,可资参考。

上述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等在较短时间取得的研究结果,尽管尚不能说它们已达中药化,但就所确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指导临床用药了。

现作有根据的设想,一名中医于一位西医配合研究一种西药,决用不了10年则可能使其达中药化。就按10年计,两千名医师研究10年后,则可使药典二 部所载约千种西药均达中药化,即获4种现代科学化中药,可见速度之快。加之现有西药多为单练化合物、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达其生 物活性、将这些内容与中药基本内容再做联系性 分析、归纳研究,则较方便地使中药基本内容的共性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如寒性、理气、活血化瘀等的物质基础和对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关系,易得以确 定。众多此类单体化合物中药得到后,又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现代科学的复方中药,且利于中医药学组方规律的现代科学阐述。可见西药中药化是获现代科学化中 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

四、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误解与澄清

中医药学吸收西药而用,正象西医药学吸收中药而用一样,乃为学科丰富和发展的正常情况,但目前对西药中药化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1、 西药不能中药化。此认识源于中药不能西药化、理由是由中药所得西药尤单练化合物西药,不能代表原中药全部功效,且又有西药弊端为不良反应,即未达中药化为 西药,同理、西药亦不能化为中药。对此,只要明确中医药学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优势在微观。则能澄清。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 微观用来阐述宏观。故中药难于完全纳入西医药学,但西药却可能完全纳入中医药学,即西药能中药化。例如前边举到的头孢菌素,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并未丢 失其对细菌感染的可能应用内 容,只是使应用针对性提高,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实热证者。再如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黄连素,被研究成俱抑菌消炎作用的西药后,置中药基本内容如味苦、性寒、具清 热解毒功效等于不顾,应用于细菌感染的虚寒证者,虽抑制了细菌,但亦出现纳呆、腹胀等不良反应。可见,西药中药化与中药西药化不能等同类比。

2、 西药中药化是药物研究的倒退。此误解依据是:西药成分清楚,作用明确,已很科学,若再研究确定其性味、补 气、养血等模糊不清的内容,实为倒退。若从西医药学如此认识,确可理解,但若从中医药学看西医,连寒热性都不知,简直不科学到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却是,对 具微观优势的西药,并做到中医药学的宏观认识,只能是被认识得更全而深刻。例如前边提到的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即为明证,提高使用针对性,有意避免 不良反应。再者,还可能发现现有西药的潜在作用,例如D860,有人研究其对阴虚阳亢糖尿病者具效,表明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但阴虚者决不止糖尿病,有人试 用于阴虚的慢性支气管炎者,男性不育者、同样具效,可见,西药中药化是前进,非倒退。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6篇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7篇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8篇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第9篇

[关键词]中药;基本药物;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

1977年,WHO专家委员会制定了第1版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2015年5月,WHO了最新的第19版示范目录。WHO示范目录为各国家或地区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提供指导,各国家或地区可根据实际卫生需求制定相应的基本药物目录。我国于1982年公布了第1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96年,我国基本药物遴选增加了“中西药并重”这一原则,并首次将中成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本药物目录又首次纳入了中药饮片;我国现行2012年版,即第8版基本药物目录,共收录药品520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医药是我国国粹,中药基本药物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特色所在,应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发挥中药基本药物“保基本”的重要作用。为此,探讨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基本药物的特殊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人们不但追求药品的有效性,更关注药品的安全性。中药与西药活性物质基础不同,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属于化学合成产物;而中药则多由植物、动物和一些矿物经过炮制和其他工艺加工而形成。此外,中药和西药在流通、使用等环节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引起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中药基本药物区别于一般的中药,前者需经过科学的遴选程序,满足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遴选原则,作为“保基本”的药品,中药基本药物较多地被患者使用,相对于一般中药,其安全性尤其重要。

中药基本药物具有药品的两重性,其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中药基本药物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特色所在。然而,近年来一些针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中药基本药物作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一大特色应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为此,在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探讨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

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能够治病,且药品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决定了药品具有两重性。中药基本药物具有药品的一般属性,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基本药物同样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1.7万例,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3.0万例,占不良反应/事件总例数的40.2%。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严重报告前十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6种是基本药物,见表1。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中成药口服制剂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是:鼻炎宁片、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和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

药品具有两重性,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控制药品在各环节的各种条件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药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为消费者使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可控因素,只需发现是哪些因素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并采取措施改善这种因素,就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3.1 中药本身原因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特别是在不同的地区,地方习用药与药典收载的中药有很大差异,如在云南地区,常以紫月参代丹参使用,而实际上它们是同属不同种的2种植物,又如以蓼科植物金荞麦充百合科土茯苓使用。由于中药品种不同,功效各异,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此外在中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也易引起混淆,从而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品种繁多还体现在产自不同地区的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道地药材具有品种优良、产量高、效价高等优点,故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非道地药材,特别是劣质药材引起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我国2009年版和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中都纳入了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2015年的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中又将中药饮片纳入其中,中药饮片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药饮片除了能直接药用外,还是许多中成药的原材料,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中药品种,尽量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中药基本药物遴选过程原因

中药循证证据难以获取,中药基本药物遴选缺乏科学依据。中医药在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用药经验。而相对于中医药千百年的历史,中药现代化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时间,运用现代化的医药学技术和方法对中药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中要求,在对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时需要引入循证医学的相关证据资料,而由于我国对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尚缺乏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指标,目前我国仍缺少关于中药的系统、规模的临床试验依据,缺乏中药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数据,这些都使我国对中药药效发挥的作用机制还不甚了解。必要的循证资料的缺失使我国在中药基本药物遴选时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增加了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3.3 中药生产过程原因

3.3.1 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 中药饮片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辩证施治的理念,通过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特殊的加工炮制后形成的成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可以提高其药性,去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炮制不规范则会使毒性保留。由于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加之监督机制不完善,在中药饮品炮制过程往往会出现不按规范进行切制,随意将炮制工艺流程简易化,不注意控制饮片炮制程度等现象,致使中药炮制过程和工艺不规范,增加了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此外,中药饮片还常作为中成药的原料,中药饮片炮制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与之相应的中成药质量。

3.3.2 现代制剂技术与传统中药的结合易引起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制药学的发展,现代中药制剂利用所有的现代制剂技术,发展了中药的各种剂型,有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混悬剂、乳剂、喷雾剂、贴剂、软膏剂等,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也收载了不同的中药现代剂型。而传统中药配方的多样性和现代中药制剂的特点,共同决定了现代中药制剂与传统中药,现代化药、生物药的不同。其特性体现在①制剂成分复杂,②制药工程技术标准化难度极大,③原基药的种植和来源对中药制剂的影响较大,④多成分和多靶点作用形成复杂的药效学效应。现代中药制剂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尤其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居多且严重。

3.3.3 中药注射剂特殊生产工艺易导致不良反应 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中指出:“中药注射剂存在着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不充分、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质量标准可控性较差,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合理用药指导不足、使用环节存在不合理用药等”。

传统中药材与现代注射剂剂型的结合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中草药在提取时往往杂质不能除尽,使中药注射剂含有多余杂质,易引发过敏反应;在将中药材加工成为注射剂过程中需加入增溶剂、抑菌剂、止痛剂等,辅料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此外,中药注射剂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将又一次增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由此看来中药注射剂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应慎重用药。

我国2009年版基本药物目录纳入了8种中药注射剂,而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出现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有8种中药注射剂入选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这与“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遴选原则相矛盾。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是否应纳入中药注射剂值得进一步思考。

3.4 中药流通储存过程的原因

药品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正确的储存药品是保证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从药品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关于基本药物的配送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做法有所不同。而除了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配送环节,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家庭中的正确储存都至关重要。如果药品在仓库、运输工具和消费者家庭中储存不当,就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从而使患者服用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如中药基本药物牛黄解毒片含矿物药雄黄,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如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砷蓄积。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上消化道黏膜损伤、药物性肝病等不同系统的损伤。故中药基本药物储存不当是构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5 中药使用过程原因

3.5.1 医务人员用药不合理 中医医院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其医务人员精通中医药理论,并能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患者诊疗疾病,处方开药,因此,在中医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发生。我国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配备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

对于西医医院配备中药基本药物的情况,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中医药理论知识,在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缺乏必要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往往造成处方质量不高,疗效不佳,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用清开灵注射液抗病毒感染、用柴胡注射液退热、治冠心病用丹参、治细菌感染用清热解毒中药等,这些都是中药西用的例子,由于中药西用缺少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忽视中药性味归经,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在西医医院中西药合用的处方形式也较为常见,然而,中药和西药依据的医药学理论基础不同,中西药合用有时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在中西药合用时应尤为注意。

3.5.2 消费者用药不合理 一些患者对中药认识不足,认为中药完全无毒副作用,对身体有益无害,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加之基本药物多为首选药物,以上错误的认识导致患者使用中药基本药物出现差错,过量使用中药,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消费者不合理用药也是造成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牛黄解毒片(丸),所解的“毒”主要指热毒引起的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它是传统的清热解毒名方,也是许多家庭的常备“清火药”。有些人甚至一觉得上火就用牛黄解毒片,并且随意加大药量,延长用药时间,埋下安全隐患。中医所说的“上火”按五脏分,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肾火等,结合实际情况又有实火、虚火之别。实火常由情绪激动、中暑、受凉、伤风、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缺少睡眠等引起,实火易泻,用牛黄解毒适宜;虚火常由脏腑阴液亏虚、阳气相对亢盛引起,出现的阳热表现与体质、饮食、劳欲、慢性疾病损耗等有关。此时如果用牛黄解毒片,不仅没有效果,还会损伤脾胃,出现腹泻、厌食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为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患者严格根据医嘱和说明书合理使用药物。

4 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对策

4.1 运用现代化手段科学遴选中药基本药物

在分子药物学时代,中药的研究仅停留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理论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中药分子药物学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充分运用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色谱分析技术等多种现代新技术,从分子构成角度对中药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和药效发挥机制,从而为中药基本药物的遴选提供更多的循证资料。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的循证医学体系,并能够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中药的风险-成本-效果进行充分评估,尽量选择成分明确、安全性高、成本低、疗效好的中药。科学的遴选方法将有效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2 规范中药基本药物生产、流通过程,保证质量安全

中药基本药物作为保障人们基本用药需求的药物,其安全性尤其重要。具备中药基本药物生产资格的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生产,控制生产中的各种条件,使生产过程规范、合理;积极探索并改善中药生产工艺,保障质量安全。对于有资格配送中药基本药物的企业,应该明确各种中药所需的储存条件,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中药在流通环节的质量。此外,医院和消费者也应严格按照医药企业的相关说明来储存药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国家药监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生产、配送、储存等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用强制性的手段促使其完善生产过程,合理配送和储存,保证中药基本药物的质量。

4.3 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西医医院配备中药基本药物,其医务人员必须能够正确地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应适当强化西医医院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能够辨证论治,依据中药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等事项为患者开具处方;鼓励其学习《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使其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能够中西医结合按临床实际需要为患者开具处方。要规范中药药品说明书,防止消费者因用错或储存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应详细写明适应症状、储存方法、储存条件、服用剂量和服用周期等;说明书语言应尽可能精确,如“阴凉处”最好改用温度表述。

此外,患者自身也应该合理使用中药基本药物,摒除“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使患者正确认识中药基本药物及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4 加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合理用药能够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监测在早期预警中药风险、发现质量隐患、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逐级申报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的风险指标并不能完全预测上市后临床实际应用的风险,因此对上市后中药进行安全性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对上市后中药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除了有赖于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结果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中药基本药物的质量进行再评价,对其疗效进行再确认,对其安全性进行循证探索,还要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及用药方案研究等,即要建立围绕药品“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用药方案”的上市后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体系。

随着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进行,应及时更新中药基本药物,保障公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中药基本药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